CN101289363B - 由石油碳五馏份分离制取1-戊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由石油碳五馏份分离制取1-戊烯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89363B CN101289363B CN 200710039675 CN200710039675A CN101289363B CN 101289363 B CN101289363 B CN 101289363B CN 200710039675 CN200710039675 CN 200710039675 CN 200710039675 A CN200710039675 A CN 200710039675A CN 101289363 B CN101289363 B CN 10128936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mylene
- tower
- temperature
- tower reactor
- tower to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由石油碳五馏份分离制取1-戊烯的方法,以抽提分离了双烯烃及异戊烯后的抽余石油碳五馏分为原料,过程包括:原料进行精馏分离以脱除重组分,由塔顶得富集1-戊烯的物料,塔釜排出重组分物料;过程1的塔顶物料进行萃取精馏,萃取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物料与萃取剂的进料重量比为1∶5~1∶12,塔顶排出碳五饱和烃物料,塔釜得富集1-戊烯及萃取剂的物料;过程2的塔釜物料进行精馏以回收萃取剂,塔顶得1-戊烯粗产品,塔釜得萃取剂,萃取剂循环套用;过程3得到的1-戊烯粗产品进行精馏精制以脱除轻组分,取塔釜物料得1-戊烯精制产品。本发明通过进行更深度的加工,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利用碳五馏分中的1-戊烯这一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碳五馏份的分离方法,特别涉及通过精馏、萃取精馏等工艺过程由石油碳五馏份分离制取1-戊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裂解制乙烯的过程副产相当数量的碳五馏分,其量约为乙烯产量的10%,对碳五馏分的综合利用是提高乙烯生产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目前碳五馏分的综合利用主要是对碳五馏分进行抽提分离,得到价值较高的间戊二烯、异戊二烯和双环戊二烯等双烯烃以及异戊烯。经抽提分离了双烯烃以及异戊烯的抽余石油碳五馏分物料约占碳五馏分原料的10~15%。抽余石油碳五馏分的组分沸点非常接近,其分离困难,一般只作为燃料油来使用。对于这种抽余石油碳五馏分物料,现有的深加工利用是通过全加氢得到戊烷和异戊烷的混合物,如中国专利ZL02145057.9、ZL02145056.0所介绍的。戊烷、戊烷和异戊烷的混合物可作为发泡剂、萃取剂、绿色制冷剂和有机溶剂等,该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抽余石油碳五馏分的利用价值。但是,实际上抽余石油碳五馏分物料中含有约30~40%的戊烯(包括1-戊烯和2-戊烯,两者的比例约为1∶2),而戊烯是应用价值更高的化工原料,如1-戊烯是高分子材料改性和复杂金属有机化合物合成、药物合成的重要单体,其价格也远高于戊烷和异戊烷。全加氢工艺的缺陷是使得戊烯无法得到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石油碳五馏份分离制取1-戊烯的方法,它通过对石油碳五馏分进行更深度的加工,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利用碳五馏分中的1-戊烯这一技术问题。
以下是本发明详细的技术方案:
一种由石油碳五馏份分离制取1-戊烯的方法,该方法以抽提分离了双烯烃及异戊烯后的抽余石油碳五馏分为原料,其过程包括:
1)原料进行精馏分离以脱除重组分,塔顶温度为26~32℃,塔釜温度为35~45℃,操作压力为常压,回流比为20~50,由塔顶得富集1-戊烯的物料,塔釜排出重组分物料;
2)过程1的塔顶物料进行萃取精馏,萃取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物料与萃取剂的进料重量比为1∶5~1∶12,萃取剂进料温度为20~45℃,塔顶温度为25~36℃,塔釜温度为60~120℃,操作压力为常压,回流比为1~6,塔顶排出碳五饱和烃物料,塔釜得 富集1-戊烯及萃取剂的物料;
3)过程2的塔釜物料进行精馏以回收萃取剂,塔顶温度为26~32℃,塔釜温度为110~150℃,操作压力为常压,回流比为1~6,塔顶得1-戊烯粗产品,塔釜得萃取剂,萃取剂循环套用;
4)过程3得到的1-戊烯粗产品进行精馏精制以脱除轻组分,塔顶温度为25~29℃,塔釜温度为35~45℃,操作压力为常压,回流比为20~50,塔顶排出轻组分物料,取塔釜物料得1-戊烯精制产品。
上述过程1所述的塔顶温度最好为27~30℃,塔釜温度最好为38~42℃,回流比最好为30~40;
过程2所述的物料与萃取剂的进料重量最好比为1∶6~1∶10,萃取剂进料温度最好为30~40℃,塔釜温度最好为65~110℃,回流比最好为1~4;
过程3所述的塔顶温度最好为27~30℃,塔釜温度最好为120~140℃,回流比最好为1~4;
过程4所述的塔釜温度最好为38~42℃,回流比最好为30~40。
本发明的关键是选择了一种合适的工艺,以有效地从抽余石油碳五馏分中分离出1-戊烯产品。整个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四部分,其中:
过程1的目的是先切割掉原料中的重组分,其量约占原料的60%,组分主要包括正戊烷、2-戊烯和少量的异戊烯。这些重组分物料的常压沸点与1-戊烯较为接近,故采用精密精馏。精馏塔可采用填料塔,理论塔板数至少为40,一般可不超过100,以40~80为宜,原料的进料口位于提馏段中接近塔釜的位置较为合适。
过程2的目的是去除过程1得到的塔顶物料中剩余的饱和烷烃,主要包括异戊烷。由于异戊烷很难用精馏的方法与1-戊烯加以分离,故采用萃取精馏。过程2的关键在于萃取剂的选择以及工艺条件的选择。萃取精馏塔可采用填料塔,理论塔板数以30~60为宜。与大多数萃取精馏工艺一样,萃取剂最好由塔的上部进料,而物料最好由提馏段中接近塔釜的位置进料。
过程3为简单的精馏,其目的是实现萃取剂与碳五物料的分离,由于两者的常压沸点差较大,通过一步的简单精馏便可实现两者的完全分离。回收的萃取剂可返回萃取精馏系统循环套用。精馏塔可采用填料塔,理论塔板数以15~30为宜,物料最好由提馏段中接近塔釜的位置进料。
过程4也为精密精馏,其目的是对过程3得到的1-戊烯粗产品进行精制,分离出轻 组分杂质。精馏塔可采用填料塔,理论塔板数至少为40,一般可不超过100,以40~80为宜,原料的进料口位于提馏段中接近塔釜的位置较为合适。
本发明的积极意义在于通过进一步提高抽余石油碳五馏分物料的加工深度,获得了经济价值更高的碳五产品,更加完善了碳五馏份的综合利用手段,竭尽可能地减少了石油资源的浪费。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细节。实施例中1-戊烯产品收率的定义为:
各实施例使用的抽余石油碳五馏分馏份原料主要组成见表1。
表1.
组分 | 含量(重量%) |
1-戊烯 | 18.2 |
2-戊烯 | 27.6 |
正戊烷 | 42.3 |
异戊烷 | 5.8 |
异戊烯 | 4.2 |
1,4-戊二烯 | 1.2 |
其它烃类等物质 | 余量 |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10】
将组成如表1所列的抽余石油碳五馏分原料按以下过程进行分离:
1)原料进行精馏分离以脱除重组分,精馏塔为填料塔,理论塔板数为50,原料由第40塔板的位置进料,进料速度为1.0kg/h。操作压力为常压,其它精馏工艺条件见表2所列。由塔顶得富集1-戊烯的物料,塔釜排出重组分物料;
2)过程1的塔顶物料进行萃取精馏,萃取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萃取精馏塔为填料塔,理论塔板数为40,物料由第32塔板的位置进料,萃取剂由第4塔板的位置进料。操作压力为常压,其它萃取精馏工艺条件见表3所列。塔顶排出碳五饱和烃物料,塔釜得富集1-戊烯及萃取剂的物料;
3)过程2的塔釜物料进行精馏以回收萃取剂,精馏塔为填料塔,理论塔板数为20,原料由第16塔板的位置进料。操作压力为常压,其它精馏工艺条件见表4所列。塔顶得1-戊烯粗产品,塔釜得萃取剂,萃取剂返回萃取精馏系统循环套用;
4)过程3得到的1-戊烯粗产品进行精馏精制以脱除轻组分,精馏塔为填料塔,理论塔板数为50,原料由第40塔板的位置进料。操作压力为常压,其它精馏工艺条件见表5所列。塔顶排出轻组分物料,取塔釜物料得1-戊烯精制产品。
各实施例1-戊烯的产品收率、产品纯度见表6所列。
表2.
塔顶温度 (℃) | 塔釜温度 (℃) | 回流比 | |
实施例1 | 26 | 35 | 50 |
实施例2 | 27 | 36 | 38 |
实施例3 | 29 | 38 | 40 |
实施例4 | 29 | 38 | 20 |
实施例5 | 30 | 39 | 30 |
实施例6 | 30 | 39 | 34 |
实施例7 | 30 | 40 | 32 |
实施例8 | 28 | 41 | 45 |
实施例9 | 30 | 42 | 36 |
实施例10 | 32 | 45 | 25 |
[0034] 表3.
物料/萃取剂 (进料重量比) | 萃取剂进料温度 (℃) | 塔顶温度 (℃) | 塔釜温度 (℃) | 回流比 | |
实施例1 | 1:12 | 45 | 25 | 120 | 6 |
实施例2 | 1:10 | 42 | 27 | 110 | 3 |
实施例3 | 1:9 | 39 | 28 | 92 | 4 |
实施例4 | 1:8.5 | 35 | 28 | 87 | 2 |
实施例5 | 1:6.5 | 38 | 29 | 67 | 3 |
实施例6 | 1:8 | 39 | 29 | 81 | 3 |
实施例7 | 1:7 | 36 | 29 | 73 | 2 |
实施例8 | 1:7.5 | 40 | 27 | 76 | 4 |
实施例9 | 1:5 | 30 | 32 | 60 | 2 |
实施例10 | 1:6 | 20 | 36 | 65 | 1 |
表4.
塔顶温度 (℃) | 塔釜温度 (℃) | 回流比 | |
实施例1 | 26 | 110 | 6 |
实施例2 | 27 | 140 | 4 |
实施例3 | 29 | 138 | 2 |
实施例4 | 29 | 135 | 3 |
实施例5 | 30 | 137 | 2 |
实施例6 | 29 | 139 | 2 |
实施例7 | 29 | 145 | 2 |
实施例8 | 27 | 130 | 3 |
实施例9 | 30 | 120 | 1 |
实施例10 | 32 | 150 | 1 |
[0038] 表5.
塔顶温度 (℃) | 塔釜温度 (℃) | 回流比 | |
实施例1 | 25 | 35 | 50 |
实施例2 | 26 | 37 | 36 |
实施例3 | 27 | 38 | 30 |
实施例4 | 28 | 38 | 32 |
实施例5 | 28 | 39 | 38 |
实施例6 | 29 | 39 | 28 |
实施例7 | 28 | 40 | 35 |
实施例8 | 27 | 41 | 20 |
实施例9 | 29 | 42 | 34 |
实施例10 | 29 | 45 | 40 |
表6.
1—戊烯产品收率(%) | 1—戊烯产品纯度(%) | |
实施例1 | 77.2 | 96.6 |
实施例2 | 77.5 | 96.5 |
实施例3 | 79.9 | 97.1 |
实施例4 | 80.5 | 97.3 |
实施例5 | 81.0 | 97.2 |
实施例6 | 80.8 | 97.5 |
实施例7 | 81.3 | 97.4 |
实施例8 | 78.2 | 97.0 |
实施例9 | 82.2 | 96.7 |
实施例10 | 80.2 | 96.8 |
Claims (5)
1.一种由石油碳五馏份分离制取1-戊烯的方法,该方法以抽提分离了双烯烃及异戊烯后的抽余石油碳五馏分为原料,其过程包括:
1)原料进行精馏分离以脱除重组分,塔顶温度为26~32℃,塔釜温度为35~45℃,操作压力为常压,回流比为20~50,由塔顶得富集1-戊烯的物料,塔釜排出重组分物料;
2)过程1的塔顶物料进行萃取精馏,萃取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物料与萃取剂的进料重量比为1∶5~1∶12,萃取剂进料温度为20~45℃,塔顶温度为25~36℃,塔釜温度为60~120℃,操作压力为常压,回流比为1~6,塔顶排出碳五饱和烃物料,塔釜得富集1-戊烯及萃取剂的物料;
3)过程2的塔釜物料进行精馏以回收萃取剂,塔顶温度为26~32℃,塔釜温度为110~150℃,操作压力为常压,回流比为1~6,塔顶得1-戊烯粗产品,塔釜得萃取剂,萃取剂循环套用;
4)过程3得到的1-戊烯粗产品进行精馏精制以脱除轻组分,塔顶温度为25~29℃,塔釜温度为35~45℃,操作压力为常压,回流比为20~50,塔顶排出轻组分物料,取塔釜物料得1-戊烯精制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石油碳五馏份分离制取1-戊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程1所述的塔顶温度为27~30℃,塔釜温度为38~42℃,回流比为30~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石油碳五馏份分离制取1-戊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程2所述的物料与萃取剂的进料重量比为1∶6~1∶10,萃取剂进料温度为30~40℃,塔釜温度为65~110℃,回流比为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石油碳五馏份分离制取1-戊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程3所述的塔顶温度为27~30℃,塔釜温度为120~140℃,回流比为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石油碳五馏份分离制取1-戊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程4所述的塔釜温度为38~42℃,回流比为30~4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710039675 CN101289363B (zh) | 2007-04-19 | 2007-04-19 | 由石油碳五馏份分离制取1-戊烯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710039675 CN101289363B (zh) | 2007-04-19 | 2007-04-19 | 由石油碳五馏份分离制取1-戊烯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89363A CN101289363A (zh) | 2008-10-22 |
CN101289363B true CN101289363B (zh) | 2013-06-19 |
Family
ID=40033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710039675 Active CN101289363B (zh) | 2007-04-19 | 2007-04-19 | 由石油碳五馏份分离制取1-戊烯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28936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33042B (zh) * | 2013-07-24 | 2015-09-23 | 上海派尔科化工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戊烯的制备方法 |
CN103333041B (zh) * | 2013-07-24 | 2015-09-23 | 上海派尔科化工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正戊烯的制备方法 |
CN104557407B (zh) * | 2013-10-11 | 2017-10-27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2‑戊烯异构化为1‑戊烯的方法 |
CN104557410B (zh) * | 2013-10-11 | 2017-09-29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制取高纯度1‑戊烯的方法 |
CN104557409B (zh) * | 2013-10-11 | 2018-03-20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制取高纯度1‑戊烯的方法 |
CN104370678B (zh) * | 2014-11-15 | 2015-12-30 | 太原理工大学 | 一种费托合成轻质馏分油中烯烃综合利用方法 |
CN105061128B (zh) * | 2015-07-31 | 2016-08-10 | 濮阳市新豫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石油未聚c5萃取脱氯方法 |
CN109305877A (zh) * | 2017-07-26 | 2019-02-05 | 抚顺伊科思新材料有限公司 | 粗碳五生产高烯烃碳五、正戊烷、异戊烷和环戊烷方法 |
CN112341306B (zh) * | 2019-08-06 | 2024-01-19 | 内蒙古伊泰煤基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模拟移动床分离烷烃和烯烃的洗脱液和方法 |
CN112321380A (zh) * | 2020-11-11 | 2021-02-05 | 上海睿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纯化1-戊烯的方法和设备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348260A (en) * | 1979-12-06 | 1982-09-07 | Nippon Zeon Co., Ltd. | Method for inhibiting polymerization of conjugated dienes |
CN1160035A (zh) * | 1996-03-20 | 1997-09-24 |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 液相进料萃取精馏法分离石油裂解碳五馏份的方法 |
CN1796341A (zh) * | 2004-12-24 | 2006-07-05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粗间戊二烯的精制分离方法 |
-
2007
- 2007-04-19 CN CN 200710039675 patent/CN10128936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348260A (en) * | 1979-12-06 | 1982-09-07 | Nippon Zeon Co., Ltd. | Method for inhibiting polymerization of conjugated dienes |
CN1160035A (zh) * | 1996-03-20 | 1997-09-24 |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 液相进料萃取精馏法分离石油裂解碳五馏份的方法 |
CN1796341A (zh) * | 2004-12-24 | 2006-07-05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粗间戊二烯的精制分离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89363A (zh) | 2008-10-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89363B (zh) | 由石油碳五馏份分离制取1-戊烯的方法 | |
CN101289362B (zh) | 一种由石油碳五馏份分离制取1-戊烯的方法 | |
CN111377800B (zh) | 一种煤制乙醇液相产物的分离装置和分离方法 | |
CN101050159B (zh) | 分离丁烷与丁烯的方法及其专用装置 | |
CN103086823B (zh) | 一种正己烷、异己烷和苯的分离方法及设备 | |
CN101289360B (zh) | 由石油碳五馏份分离制取2-戊烯的方法 | |
CN103664446A (zh) | 一种以萃取精馏分离正己烷-甲基环戊烷的工艺 | |
CN101774879B (zh) | 从煤焦油中同时提取高纯度β-甲基萘和吲哚的方法 | |
CN103086822B (zh) | 一种间戊二烯的分离方法 | |
CN101289361B (zh) | 一种由石油碳五馏份分离制取2-戊烯的方法 | |
CN101412671A (zh) | 一种共沸精馏分离乙酸异丁酯、乙醇、水的方法 | |
CN102336622A (zh) | 焦化粗苯加氢工艺重组分残液的回收装置及分离方法 | |
CN109704907B (zh) | 抽余油制备己烷的方法 | |
CN104276912A (zh) | 由石油裂解制乙烯副产物c9~c10馏分分离及提高收率的方法 | |
CN104276913A (zh) | 由石油裂解制乙烯副产物c9~c10馏分提取双环戊二烯的方法 | |
CN106478339A (zh) | 一种分离环戊烷和2,2-二甲基丁烷的方法 | |
CN107556172B (zh) | 一种生产乙二醇单叔丁基醚的工艺方法 | |
CN105585412A (zh) | 一种制备聚合级间戊二烯的方法 | |
CN101643379A (zh) | 一种高纯度间戊二烯的制备方法 | |
CN104557409B (zh) | 制取高纯度1‑戊烯的方法 | |
CN102399122B (zh) | 制备环戊二烯及甲基环戊二烯的方法 | |
CN104557410B (zh) | 一种制取高纯度1‑戊烯的方法 | |
CN103570486A (zh) | 从碳五馏分中获取异戊二烯的方法 | |
CN102675030A (zh) | 从裂解c9馏分中直接分离石油树脂原料的工艺方法 | |
CN101823931B (zh) | 一种对分离了双烯烃的碳五抽余原料进行深加工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