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87298B -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方法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方法与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87298B CN101287298B CN2008101134169A CN200810113416A CN101287298B CN 101287298 B CN101287298 B CN 101287298B CN 2008101134169 A CN2008101134169 A CN 2008101134169A CN 200810113416 A CN200810113416 A CN 200810113416A CN 101287298 B CN101287298 B CN 10128729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uthentication
-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mobile communication
- sign
- sim c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方法与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标识、SIM卡标识以及用户密码,生成鉴权信息;将生成的鉴权信息发送到鉴权服务器;所述的鉴权服务器对所述鉴权信息进行鉴权,生成鉴权结果;将生成的鉴权结果发回到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根据该鉴权结果判断是否鉴权成功,当鉴权成功时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可以正常使用。本发明中,当用户更换手机SIM卡时,就可以在服务器上完成合法用户的鉴权工作,因此即使在手机重新烧录后,非法用户依然无法正常使用手机。因此,本发明可以防止盗用手机或盗用手机卡的情况,从而有效的防止了手机被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有关于无线网络中的终端设备,具体地讲是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数字电子产品越来越以其强大的功能以及快速、便捷的操作吸引用户的眼球。
例如,消费者在选择手机的时候除了注重其个性化、时尚化的外观以外,手机具有的强大的功能以及操作便捷性也是左右消费者们选择手机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而随着手机的自身功能的强大化,用户越来越多的依赖手机,很多重要信息及文件都存储在手机或通过手机进行各种商业活动,即手机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已扮演着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然而,由于手机的价格不菲,加上巨大利益驱使,不法分子干起了偷盗手机自用或转卖二手市场等非法行当,这些行为严重损坏了手机持有者的利益,使得手机持有人防不胜防。并且手机的丢失,不仅会给用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而且很有可能给用户造成不小的麻烦。
因此,探讨如何防止手机被盗、如何减少用户丢失手机后的损失、如何防止手机内的重要文件被盗取,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课题。
而目前已揭示的一种手机防盗技术是采用在手机上输入密码来鉴权用户的方法,然而这些手机,在非法用户重新烧录手机后,将全部失效,因此无法很好地达到防盗的目的。
另外,目前还揭示有一种将SIM卡与手机绑定的技术。即将一个唯一的SIM卡与一个唯一的手机进行绑定,由于非法用户在盗取手机后必然要更换SIM卡,而被盗手机却与之前的SIM卡进行了绑定,因此非法用户即使盗取了手机也不能使用。该通过使被盗的手机失去其功能,使其无法正常使用因此也无法转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手机被盗。
然而,这种手机只能跟一个SIM进行绑定,因此当用户需要在该手机上使用其他的SIM的时候就出现了无法使用的问题,并且与现有的其他手机防盗技术同样,当非法用户重新烧录手机后,手机原先的设定将全部失效,因此也无法很好地达到防盗的目的。
因此,就需要一种即使非法用户重新烧录手机后,也不能使非法用户正常使用手机的技术,以减少手机被盗。
在此,引用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780435A的“一种防盗手机及其防盗方法”专利文献作为本发明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方法,能有效解决手机被盗用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系统,通过手机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来解决非法用户重新烧录被盗手机后仍可以正常使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标识、SIM卡标识以及用户密码,生成鉴权信息;对所述鉴权信息进行鉴权,生成鉴权结果;根据该鉴权结果执行相应的操作。
为了实现上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系统,该系统包括移动通信终端和鉴权服务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和所述鉴权服务器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进行通信,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包括:鉴权信息生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标识、SIM卡标识以及用户密码,生成鉴权信息;鉴权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鉴权信息发送到所述鉴权服务器进行鉴权;鉴权执行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鉴权服务器进行的鉴权结果,并根据该鉴权结果执行相应的操作。
本发明中,当用户更换手机SIM卡时,就可以在服务器上完成合法用户的鉴权工作。当鉴权失败后,手机将自动关闭。这样非法用户得到了手机,却无法正常使用。这样的手机应用普及后,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手机丢失情况的发生。
并且,日常生活当中也会有合法用户同时拥有多张卡的情况。这样的用户通过服务器鉴权后,将会在服务器上保存多组合法的鉴权数据。
现有的一些手机防盗设计在非法用户重新烧录手机后,将全部失效。而本发明充分的考虑到这种情况。在手机重新烧录后,所有的鉴权数据都保存在服务器端,非法用户依然无法正常使用手机。
因此,本发明可以防止盗用手机或盗用手机卡的情况,从而有效的防止了手机被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系统的示意图。
图2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方法的流程图。
图4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移动通信终端进行鉴权时的示意图(之一)。
图5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移动通信终端进行鉴权时的示意图(之二)。
图6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7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方法的流程图。
图8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移动通信终端进行鉴权时的示意图(之一)。
图9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移动通信终端进行鉴权时的示意图(之二)。
图10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移动通信终端进行鉴权时的示意图(之三)。
图11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移动通信终端进行鉴权时的示意图(之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系统。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图1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系统的示意图、图2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系统的结构框图,其中移动通信终端(本实施例为手机)101通过无线通信网络103与鉴权服务器102进行通信,其中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移动通信终端包括射频单元、基带电路、MCU控制电路、键盘、显示器,该移动通信终端还包括:鉴权信息生成单元104,用于获取移动通信终端标识、SIM卡标识以及用户密码,生成鉴权信息;鉴权信息发送单元105,用于将上述鉴权信息发送到上述鉴权服务器进行鉴权;鉴权执行单元106,用于接收上述鉴权服务器进行的鉴权结果,并根据该鉴权结果执行相应的操作。
图3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方法的流程图,以下参照图3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的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过程。
首先,用户在手机101中插入SIM后开机(步骤S101),首先手机101的鉴权信息生成单元104获取手机的标识、SIM卡标识以及用户密码,作为鉴权信息(步骤S102),其中手机101自动获取手机的IMEI作为上述手机101的标识,获取SIM卡的IMSI作为上述SIM卡标识,而上述用户密码的获取是通过用户在手机101上输入来完成(如图4所示)。
接着,手机101向用户提示是否到鉴权服务器上进行鉴权(步骤S103)(如图5所示),当用户选“是”时,鉴权信息发送单元105将上述鉴权信息发送到上述鉴权服务器102进行鉴权(步骤S104),而当用户选“否”时手机101向用户提示用户当前手机处于临时工作模式,1小时后将自动关闭(步骤S105)。
上述鉴权服务器102根据上述鉴权信息进行鉴权(步骤S104),判断当前手机101的标识、SIM卡标识以及用户密码是否匹配、即判断是否为正常用户(步骤S106)?当判断为不是正常用户时,鉴权服务器102将非法用户的鉴权结果发送到手机101,使手机101自动关机(步骤S107),当判断为是正常用户时,鉴权服务器102将正常用户的鉴权结果发送到手机101,并将当前的鉴权信息添加到鉴权服务器102上(步骤S108),手机101在接收到上述正常用户的鉴权结果后,可以正常使用(步骤S109)。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1中上述鉴权信息是以短信的形式从手机101通过无线通信网络103发送到鉴权服务器102,而鉴权结果也是以短信的形式从鉴权服务器102通过无线通信网络103发送到手机101。
另外,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方法包括:获取上述移动通信终端标识、SIM卡标识以及用户密码,生成鉴权信息;将生成的鉴权信息发送到鉴权服务器;上述的鉴权服务器对上述鉴权信息进行鉴权,生成鉴权结果;将生成的鉴权结果发回到上述的移动通信终端;上述的移动通信终端根据该鉴权结果判断是否鉴权成功,当鉴权成功时上述移动通信终端可以正常使用。
并且,当上述鉴权成功时,上述鉴权服务器存储当前鉴权信息,并对上述移动通信终端标识、SIM卡标识以及用户密码进行绑定,生成一组绑定关系;移动通信终端存储当前鉴权信息,并对上述移动通信终端标识、SIM卡标识进行绑定,生成本地鉴权文件。
而在本实施例中,在鉴权之前还要判断当前SIM卡标识是否与本地鉴权文件相符,当判断为相符时使上述移动通信终端可以正常使用;而当判断为不相符时由上述鉴权服务器进行鉴权,并在鉴权成功时使上述移动通信终端可以正常使用。
本实施例的鉴权方法为,服务器判断上述移动通信终端标识和上述SIM卡标识是否存在其他的绑定关系,当存在其他绑定关系时判断为鉴权失败。例如在用户密码正确的情况下,如果SIM卡存在其他的绑定关系,而手机没有其他绑定关系时鉴权成功;而手机和SIM卡同时存在其他绑定关系时为鉴权失败。本发明的实施例1由于是以短信的形式发送鉴权信息和鉴权结果,因此可以在现有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从而在不增加费用的情况下有效防止手机被盗。
实施例2
图6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系统的结构框图,其中移动通信终端包括射频单元、基带电路、MCU控制电路、键盘、显示器,该移动通信终端还包括:标识码获取单元301,用于获取移动通信终端的IMEI作为移动通信终端标识,获取SIM卡的IMSI作为SIM卡标识;用户密码输入单元302,用于输入用户密码;鉴权信息发送单元303,用于将上述移动通信终端标识、SIM卡标识以及用户密码作为鉴权信息发送到鉴权服务器,进行鉴权;鉴权执行单元306,用于接收上述鉴权服务器进行的鉴权结果,并根据该鉴权结果执行相应的操作;鉴权文件存储单元304,用于存储已进行鉴权的上述移动通信终端标识和SIM卡标识的对应关系;标识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当前移动通信终端标识和SIM卡标识是否满足上述鉴权文件存储单元所存储的对应关系,如果满足上述对应关系,则鉴权执行单元306将当前用户确认为正常用户;而当判断为当前移动通信终端标识和SIM卡标识不满足上述对应关系时,鉴权服务器对上述移动通信终端标识、SIM卡标识以及用户密码进行鉴权,移动通信终端根据上述鉴权服务器进行鉴权的鉴权结果来判断是正常用户还是非法用户,当是正常用户时,鉴权执行单元306使移动通信终端正常工作,当是非法用户时,鉴权执行单元306发出指令使移动通信终端自动关机。
本实施例2的移动通信终端还包括对应关系查找单元(未图示),其查找在上述对应关系中是否存在当前移动通信终端和SIM的对应关系,在没有存储有任何对应关系时,如果根据上述鉴权信息进行鉴权的鉴权结果为正常用户,则上述鉴权文件存储单元304存储当前移动通信终端标识和SIM卡标识的对应关系,上述鉴权服务器保存当前鉴权信息。
其中,在上述鉴权文件存储单元304中没有存储有任何上述对应关系时,如果根据上述鉴权信息进行鉴权的鉴权结果为正常用户,则上述鉴权文件存储单元304存储当前移动通信终端标识和SIM卡标识的对应关系,上述鉴权服务器保存上述鉴权信息。
图7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方法的流程图,以下参照图7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2的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过程。
步骤S701:首先,用户在移动通信终端中插入SIM后开机;
步骤S702:当移动通信终端在开机时先判断是否在本地存在鉴权文件,即判断移动通信终端上是否存储有以往的鉴权文件,当在本地存在鉴权文件时继续下面的步骤,当在本地不存在鉴权文件时,转到步骤S713;
步骤S703:接着,判断插入的SIM卡标识是否与上述本地的鉴权文件相符?当该SIM卡标识与上述本地的鉴权文件不相符时继续下面的步骤,当该SIM卡标识与上述本地的鉴权文件相符时,转到步骤S709;
步骤S704:移动通信终端提示用户是否到鉴权服务器上进行鉴权,当用户选择“是”时,继续下面的步骤,而当用户选择“否”时,移动通信终端提示用户当前手机处于临时工作模式,1小时后将自动关闭(如图8所示),用户只能对该移动通信终端进行简单的操作,例如查看日历等,而不能进行拨打、接听电话等,并且在1小时以后将自动关机。
步骤S705:以短信的方式将上述移动通信终端标识、SIM卡标识、用户密码发送到上述鉴权服务器上;
步骤S706:由鉴权服务器进行鉴权,即判断上述移动通信终端标识、SIM卡标识、用户密码是否匹配?当不匹配时判断为是非法用户,将非法用户的鉴权结果以短信方式发送到移动通信终端,移动通信终端在接收到该短信后将自动关机;而当匹配时判断为正常用户时,继续下面的步骤;
步骤S707:鉴权服务器更改或添加新的手机标识、SIM卡标识、用户密码三者间的鉴权关系,并继续下面的步骤;
步骤S708:结束鉴权过程,移动通信终端可以正常使用(如图9所示);
步骤S709:移动通信终端判断,当前SIM卡的鉴权时间是否超过30天,即距离上次鉴权是否大于30天,当超过30天时继续下面的步骤,当没有超过30天时移动通信终端将该SIM卡判断为是正常用户,并结束鉴权过程,移动通信终端可以正常使用;
步骤S710:判断移动通信终端是否在上网状态,当不在上网状态时结束鉴权过程,移动通信终端可以进行与上网服务无关的业务,当在上网状态时继续下面的步骤,其中此处所说的上网状态是指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与无线通信服务器进行通信;
步骤S711:通过网络发送移动通信终端标识、SIM卡标识、用户密码到上述鉴权服务器上;
步骤S712:由鉴权服务器进行鉴权,即判断上述移动通信终端标识、SIM卡标识、用户密码是否匹配?当不匹配时,判断为是非法用户,将非法用户的鉴权结果以短信方式发送到移动通信终端,移动通信终端在接收到该短信后,删除此次鉴权过程中的本地鉴权文件,并自动关机(如图10所示);而当匹配时,判断为正常用户时,结束鉴权过程,移动通信终端可以正常使用;
步骤S713:以短信方式发送移动通信终端标识、SIM卡标识、用户密码到上述鉴权服务器上;
步骤S714:鉴权服务器判断移动通信终端标识及SIM卡标识是否具有其它绑定关系,即判断该移动通信终端标识或SIM卡标识是否分别与其他的SIM卡或移动通信终端标识绑定?当不存在其他的绑定关系时鉴权服务器保存此次鉴权过程中的鉴权信息,结束鉴权过程,移动通信终端可以正常使用;而当判断为存在绑定关系时,移动通信终端提示用户此移动通信终端已经和别的SIM卡绑定,结束鉴权过程并自动关机(如图11所示)。
本发明中,当用户更换手机SIM卡时,就可以在服务器上完成合法用户的鉴权工作。当鉴权失败后,手机将自动关闭。这样非法用户得到了手机,却无法正常使用。这样的手机应用普及后,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手机丢失情况的发生。
并且,日常生活当中也会有合法用户同时拥有多张卡的情况。这样的用户通过服务器鉴权后,将会在服务器上保存多组合法的鉴权数据。
现有的一些手机防盗设计在非法用户重新烧录手机后,将全部失效。而本发明充分的考虑到这种情况。在手机重新烧录后,所有的鉴权数据都保存在服务器端,非法用户依然无法正常使用手机。
因此,本发明可以防止盗用手机或盗用手机卡的情况,从而有效的防止了手机被盗。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标识、SIM卡标识以及用户密码,生成鉴权信息;
将生成的鉴权信息发送到鉴权服务器;
所述的鉴权服务器对所述鉴权信息进行鉴权,生成鉴权结果;
将生成的鉴权结果发回到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
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根据该鉴权结果判断是否鉴权成功,当鉴权成功时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可以正常使用;
其中当所述鉴权成功时,移动通信终端存储当前鉴权信息,并对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标识、SIM卡标识进行绑定,生成本地鉴权文件;判断当前SIM卡标识是否与本地鉴权文件相符,当判断为相符时使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可以正常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鉴权成功时,
所述鉴权服务器存储当前鉴权信息,并对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标识、SIM卡标识以及用户密码进行绑定,生成一组绑定关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距离上次鉴权是否超过预定时间,如超过该预定时间则由所述鉴权服务器进行鉴权,当鉴权成功时使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可以正常使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当前SIM卡标识是否与本地鉴权文件相符,当判断为不相符时由所述鉴权服务器进行鉴权,并在鉴权成功时使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可以正常使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标识和所述SIM卡标识是否存在其他的绑定关系,当存在其他绑定关系时判断为鉴权失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移动通信终端标识、SIM卡标识以及用户密码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IMEI作为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标识,获取SIM卡的IMSI作为所述SIM卡标识;
输入所述用户密码。
7.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系统,该系统包括移动通信终端和鉴权服务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和所述鉴权服务器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包括:
鉴权信息生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标识、SIM卡标识以及用户密码,生成鉴权信息;
鉴权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鉴权信息发送到所述鉴权服务器进行鉴权;
鉴权执行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鉴权服务器进行鉴权的鉴权结果,并根据该鉴权结果判断是否鉴权成功,当鉴权成功时使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可以正常使用;
鉴权文件存储单元,用于在鉴权成功时存储当前鉴权信息,并对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标识、SIM卡标识进行绑定,作为本地鉴权文件;
标识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当前SIM卡标识是否与所述本地鉴权文件相符,当相符时确认为鉴权成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器包括:绑定关系存储单元,用于在鉴权成功时存储当前鉴权信息,并对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标识、SIM卡标识以及用户密码进行绑定,作为一组绑定关系。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鉴权信息生成单元包括:
标识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IMEI作为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标识,获取SIM卡的IMSI作为所述SIM卡标识;
密码输入模块,用于输入所述用户密码。
10.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鉴权信息是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鉴权服务器,所述鉴权结果也是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移动通信终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1134169A CN101287298B (zh) | 2008-05-29 | 2008-05-29 |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方法与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1134169A CN101287298B (zh) | 2008-05-29 | 2008-05-29 |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方法与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87298A CN101287298A (zh) | 2008-10-15 |
CN101287298B true CN101287298B (zh) | 2011-06-22 |
Family
ID=40059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1341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7298B (zh) | 2008-05-29 | 2008-05-29 |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方法与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28729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21886B (zh) * | 2009-01-21 | 2011-04-20 | 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对终端和电信智能卡进行认证的方法和设备 |
CN102026180A (zh) * | 2009-09-15 | 2011-04-20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M2m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2056170B (zh) * | 2009-11-05 | 2015-04-22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用户认证鉴权方法及系统 |
CN101795452B (zh) * | 2009-12-24 | 2015-01-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客户识别模块卡的鉴权方法及终端 |
CN102377756B (zh) * | 2010-08-23 | 2014-11-05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业务访问、鉴权方法及对应的系统、客户端、鉴权服务器 |
CN102149074B (zh) * | 2011-03-16 | 2015-10-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将终端与智能卡锁定或解锁的方法及装置 |
FR2979783B1 (fr) * | 2011-09-06 | 2013-08-23 | Alcatel Lucent | Systeme de detection de vol de terminal mobile |
CN103079187A (zh) * | 2011-10-25 | 2013-05-01 | 刘艺 | 一种在ip网络中确定手机身份的方法 |
CN102843669B (zh) * | 2012-08-17 | 2019-03-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访问方法和装置 |
CN103781058A (zh) * | 2012-10-18 | 2014-05-07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对cdma网络中移动终端进行合法性检测的方法与装置 |
CN102984689B (zh) * | 2012-11-21 | 2017-02-15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的验证系统和方法 |
CN103281693A (zh) * | 2013-05-10 | 2013-09-04 | 北京凯华网联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认证方法、网络转换设备及终端 |
CN104601740B (zh) * | 2014-12-22 | 2018-04-1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被控终端和控制终端的关联方法和系统 |
CN105792183A (zh) * | 2014-12-25 | 2016-07-20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安全保护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05992245B (zh) * | 2015-01-30 | 2019-11-08 |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5188046A (zh) * | 2015-09-08 | 2015-12-23 | 汪吉健 | 无sim卡手机、无sim卡手机的网络注册方法及装置 |
CN105302490B (zh) * | 2015-10-30 | 2018-10-09 | 四川星空奇迹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存储方法 |
CN105426768B (zh) * | 2015-10-30 | 2019-01-08 | 深圳云聚汇数码有限公司 | 非明文数据存储方法 |
CN105224262A (zh) * | 2015-10-30 | 2016-01-06 | 深圳云聚汇数码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方法 |
CN105577931B (zh) * | 2015-12-25 | 2020-07-28 |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imei码的防盗方法 |
CN105848153A (zh) * | 2016-06-07 | 2016-08-10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嵌入式sim卡注册、嵌入式sim卡鉴权方法及对应系统 |
CN106686594A (zh) * | 2017-01-17 | 2017-05-17 | 北京首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evdo网络的鉴权方法及装置 |
CN113286289A (zh) * | 2020-01-31 | 2021-08-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权限确认方法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69674A (zh) * | 2002-07-04 | 2004-01-21 | ���Ͽع�����˾ | 锁定移动通信终端的方法 |
CN1549637A (zh) * | 2003-05-20 | 2004-11-24 | ��Ϊ��������˾ | 一种对标识器的设置方法 |
CN1595999A (zh) * | 2003-09-08 | 2005-03-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集群业务中动态更新群组信息的方法 |
-
2008
- 2008-05-29 CN CN2008101134169A patent/CN10128729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69674A (zh) * | 2002-07-04 | 2004-01-21 | ���Ͽع�����˾ | 锁定移动通信终端的方法 |
CN1549637A (zh) * | 2003-05-20 | 2004-11-24 | ��Ϊ��������˾ | 一种对标识器的设置方法 |
CN1595999A (zh) * | 2003-09-08 | 2005-03-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集群业务中动态更新群组信息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87298A (zh) | 2008-10-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87298B (zh) |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方法与系统 | |
CN101141721B (zh) | 基于通信习惯的安全手机 | |
CN102137389B (zh) | 一种多卡移动终端及其sim卡数据转存方法 | |
CN100367814C (zh) | 用于保护私人内容的移动通信终端及对其进行控制的方法 | |
EP0704140B1 (en) |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
CN106340087A (zh) | 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智能开关锁系统 | |
CN101155212A (zh) | 一种限制移动终端使用的方法 | |
US8355699B1 (en) | Method of preventing data of mobile phone from being stolen | |
CN101668079A (zh) | 蜂窝电话特征 | |
CN101291494B (zh) | 一种实现移动终端同用户绑定的方法 | |
CN201178476Y (zh) | 一种无需插用户识别卡的手机 | |
CN101119565A (zh) | 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数据保护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
CN101808151A (zh) | 具有增强电话呼叫信息的移动电话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1409881A (zh) | 手机资料保密装置及方法 | |
CN103188377A (zh) | 一种移动终端防盗方法和防盗移动终端 | |
RU2007138035A (ru) |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обмен данными | |
CN101552988A (zh) | 终端保护方法及系统 | |
CN102316407A (zh) | 手机及手机被盗跟踪方法 | |
CN101287247A (zh) | 一种手机与电话卡绑定方法及手机防盗方法 | |
CN101610500A (zh) | 手机数据找回方法、手机和手机数据找回系统 | |
CN101296422A (zh) | 数据备份的方法、短信平台和客户端 | |
CN101330692A (zh) | 一种具有防丢失功能的手机及防止手机丢失的方法 | |
CN101877739B (zh) | 一种安全手机及其实现方法 | |
CN1984404A (zh) | 一种销毁终端信息的方法 | |
CN1882131A (zh) | 一种失窃手机电话簿保护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53 |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Chang Cun Inventor after: Chen Jun Inventor before: Chen Jun |
|
COR |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CHEN JUN TO: CHANG CUN CHEN JU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2 Termination date: 20120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