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8592B - 具有微微基站的无线电接入网的寻呼 - Google Patents
具有微微基站的无线电接入网的寻呼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78592B CN101278592B CN2006800366079A CN200680036607A CN101278592B CN 101278592 B CN101278592 B CN 101278592B CN 2006800366079 A CN2006800366079 A CN 2006800366079A CN 200680036607 A CN200680036607 A CN 200680036607A CN 101278592 B CN101278592 B CN 10127859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o base
- nano
- micro
- base stations
- radio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方法和装置提供对无线电接入网(24)的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g)的寻呼控制。通过维护在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的小区中准许寻呼的容许用户设备单元的寻呼控制数据库(46),来控制对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g)的寻呼。寻呼控制数据库(46)用来确定目标用户设备单元的寻呼消息是否要转发到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因此,数据库(46)用于通过优选地在有效寻呼区域中仅包含将目标用户设备单元列为寻呼容许用户设备单元的那些毫微微无线电基站,来重新定义有效寻呼区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信,具体来说,涉及具有“微微”或“毫微微”无线电基站的无线电接入网中的寻呼。
背景技术
在典型的蜂窝式无线电系统中,无线用户设备单元(UE)经无线电接入网(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络进行通信。用户设备单元(UE)可以是移动台,例如移动电话(“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膝上型计算机,因而可以是例如便携、袖珍、手持、计算机内置或者车载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电接入网进行语音和/或数据通信。或者,无线用户设备单元可以是固定无线装置,例如作为无线本地环路的组成部分的固定蜂窝装置/终端等。
无线电接入网(RAN)覆盖分为若干小区的地理区域,其中各小区由基站提供服务。小区是由基站站点处的无线电基站设备提供无线电覆盖的地理区域。各小区通过在小区中作为系统信息广播的唯一识别码来标识。基站通过空中接口与基站范围内的用户设备单元(UE)进行通信。在无线电接入网中,若干基站通常(例如通过陆线或微波)连接到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有时也称作基站控制器(BSC),它监控并协调所连接的多个基站的各种活动。无线电网络控制器通常连接到一个或多个核心网络。核心网络具有两个服务域,其中RNC具有与这两个域的接口。
无线电接入网的一个实例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UTRAN)。UMTS是第三代系统,在某些方面是以欧洲开发的称作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无线电接入技术为基础的。UTRAN本质上是向用户设备单元(UE)提供宽带码分多址(WCDMA)的无线电接入网。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已经着手进一步发展UTRAN和基于GSM的无线电接入网技术。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在WCDMA技术中,公共频带允许用户设备单元(UE)和多个基站之间同时通信。在接收站通过基于使用高速伪噪声(PN)码的扩频CDMA波形特性来区别占用公共频带的信号。这些高速PN码用来调制从基站和用户设备单元(UE)发射的信号。使用不同PN码(或时间上偏移的PN码)的发射机站产生能够在接收站单独被解调的信号。高速PN调制还允许接收站方便地通过结合发射信号的若干不同传播路径从单个发射站产生接收信号。因此,在CDMA中,在从一个小区到另一个小区进行连接切换时,用户设备单元(UE)不需要转换频率。这样,在始发小区继续为连接提供服务的同时,目标小区可支持与用户设备单元(UE)的连接。由于用户设备单元(UE)在切换过程中始终通过至少一个小区进行通信,因此呼叫没有中断。因此称作“软切换”。与硬切换相比,软切换是“中断前进行的”转换操作。
包含无线电接入网的其它类型的电信系统包括: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高级移动电话服务(AMPS)系统;窄带AMPS系统(NAMPS);全接入通信系统(TACS);个人数字蜂窝(PDC)系统;美国数字蜂窝(USDC)系统;以及EIA/TIA IS-95中描述的码分多址(CDMA)系统。
在UTRAN中存在几种受关注的接口。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和核心网络之间的接口称作“Iu”接口。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及其基站(BS)之间的接口称作“Iub”接口。用户设备单元(UE)和基站之间的接口称作“空中接口”或“无线电接口”或者“Uu接口”。在某些情况下,连接涉及源和服务RNC(SRNC)以及目标或漂移RNC(DRNC),其中SRNC控制连接,但连接的一个或多个多样分支由DRNC处理。RNC间传输链路可用于源RNC和漂移或目标RNC之间的控制和数据信号的传输,并且可以是直接链路或者逻辑链路。无线电网络控制器之间(例如服务RNC(SRNC)与漂移RNC(DRNC)之间)的接口称作“Iur”接口。
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控制UTRAN。在实现其控制作用中,RNC管理UTRAN的资源。由RNC管理的这类资源其中包括基站发射的下行链路(DL)功率、基站感觉到的上行链路(UL)干扰以及位于基站的硬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对于某个RAN-UE连接,RNC能够具有服务RNC(SRNC)的作用或者具有漂移RNC(DRNC)的作用。如果RNC是服务RNC(SRNC),则该RNC负责与用户设备单元(UE)的连接,例如,它完全控制无线电接入网(RAN)中的连接。服务RNC(SRNC)连接到核心网络。另一方面,如果RNC是漂移RNC(DRNC),则它通过提供与用户设备单元(UE)的连接所需的无线电资源(在漂移RNC(DRNC)控制的小区中)来支持服务RNC(SRNC)。包含漂移无线电网络控制器(DRNC)以及由漂移无线电网络控制器(DRNC)通过Iub接口控制的基站的系统在本文中称作DRNC系统或DRNS。RNC被说成是通过Iub接口与其连接的基站的控制RNC(CRNC)。这个CRNC作用不是UE特定的。CRNC其中还负责处理通过Iub接口与其连接的基站中的小区的无线电资源管理。
一些运营商正在调查使用小无线电基站(“RBS”)来为有限数量的用户提供家庭或小区域WCDMA覆盖的可能性,其中小无线电基站(“RBS”)在一些上下文中又称作“毫微微RBS”和/或“家庭RBS”和/或“微微RBS”和/或“微RBS”。按照这种调查,小RBS将为终端用户(例如为用户设备单元(UE))提供常规WCDMA覆盖,并且将使用某种基于IP的传输连接到RNC。这样提供的覆盖区域称作“毫微微小区”(以指示覆盖区域比较小)。毫微微小区的其它术语包括“微微小区”或“微小区”,它与宏或标准无线电基站(RBS)覆盖的宏小区形成对比。
基于IP的传输的一个备选方案是使用固定宽带接入(例如xDSL、Cable等)将家庭RBS连接到RNC。另一个备选方案是使用无线宽带接入(例如HSDPA和增强上行链路、或WiMAX)。图5更详细地示出两种不同的回程备选方案。第一个备选方案标记为“xDSL回程”,而第二个备选方案标记为“WiMAX回程”。
一般来说,普通的WCDMA基站(宏RBS)能够使用基于IP的传输连接到RNC。运营商的工作人员、如拥有或维护无线电接入网(RAN)的宏RBS节点和RNC节点的运营商公司的职员通常安装宏RBS节点。作为安装的一部分,用宏RNC所连接到的RNC的IP寻址信息(DNS名称、完全合格域名FQDN或IP地址)人工配置宏RBS。
相反,毫微微RBS通常由终端用户而不是由网络操作员来安装。终端用户还能够将毫微微RBS在地理上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而无需操作员能够或愿意控制毫微微RBS的重新定位。这种用户指令的重新定位要求:毫微微RBS无论安装或设置在什么位置,它都应当连接到正确的RNC。“正确的RNC”或“优选的RNC”在这个方面是控制无线电接入网(RAN)的重叠宏小区的相同RNC。
当毫微微RBS用来增强例如小型或家庭办公(SOHO)环境中的局部覆盖时,它应当专用于该家庭或企业,因为向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以及移动核心网络)的传输可使用由该家庭或企业本身所提供和付费的传输。在这种情况下,应当仅允许属于该SOHO或企业的终端访问毫微微无线电基站。
在一些情况中,终端用户或SOHO购买并可能操作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在一些情况中,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可以是只能服务于有限数量终端用户的一种类型的基站。在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具有有限容量或能力服务于有限数量用户的情况下,重要的是,毫微微无线电基站资源不随着对于不在的或合格的终端用户的寻呼操作而被消耗。
给定上述考虑因素,并如下面进一步说明的,寻呼操作可在获取终端用户对毫微微无线电基站概念的接受方面起作用。
寻呼通常在移动台(MS)(例如用户设备单元(UE))与核心网络之间执行。寻呼通常基于在电路交换(CS)域中称作位置区域的概念以及在分组交换(PS)域中称作路由区域的相似概念。在电路交换(CS)域中,对各位置区域提供位置区域识别码(LAI),而在分组交换(PS)域中,对各路由区域提供路由区域识别码(RAI)。每个MS/UE跟踪它上一次成功执行位置/路由区域更新的最后一个LAI和RAI。无线电接入网(例如GERAN或UTRAN)在系统信息中对各小区广播LAI和RAI。MS/UE则可将这个LAI/RAI与前一个进行比较,并且如果它们不相同,则触发位置/路由区域更新过程。
核心网络在位置(和路由)区域级别上跟踪MS/UE位置。这意味着,当MS/UE端接过程将要开始时,网络需要在整个位置区域中正常寻呼MS/UE。
因此要理解,位置(和路由)区域规划是网络配置的重要部分。位置(和路由)区域规划极大地影响网络性能,因为例如在大位置区域中,MS/UE不需要频繁地执行位置(和路由)区域更新。但是作为一个相关的缺点,当位置(和路由)区域很大时,寻呼区域也非常宽广。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寻呼操作将需要对多个BSC/RNC和基站/小区执行。另一方面,小位置区域意味着MS/UE很可能要更频繁地执行位置(和路由)区域更新,但是在相反的意义上,寻呼操作的幅度更为优化。但是,在毫微微系统中,当终端用户/毫微微操作员安装毫微微无线电基站时,位置(和路由)区域的处理完全不同。
寻呼处理是成问题的,并且严重缺乏具有毫微微无线电基站的WCDMA系统。这些问题和困惑的主要原因如下所述:
优选地,在WCDMA网络中,宏小区覆盖和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小区覆盖没有相同的LAI/RAI。与宏小区相比,毫微微小区需要截然不同的LAI/RAI标识符,以便为毫微微无线电基站提供适当的访问控制,并确保访问毫微微RBS的MS/UE始终向核心网络发起位置更新。
优选地,对于连接到毫微微无线电基站的MS/UE的寻呼无需发送给所有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在所有毫微微无线电基站中寻呼连接到一个特定毫微微无线电基站的MS/UE会在将毫微微无线电基站连接到RNC的回程部分产生极大的业务量,并使可用总带宽降级。在一些情况下,回程也由终端用户付费和提供,并且还用于其它目的。
最初看起来,对寻呼困境的简单解决方案是给各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分配它自己的LAI(和RAI)。但是,给每个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分配唯一的LAI和RAI也成问题。例如,每个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的不同LAI的最大数量为65535。可用于处理毫微微无线电基站的LA标识符的数量更少,因为相同的LAI空间也用于宏网络。另外,给每个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分配唯一LAI将施加很大的操作和维护(O&M)开销(相当多的O&M任务)。因此,LAI/RAI需要在毫微微无线电基站之间再用。
因此,所需的以及本文所提供的目标是用于提供对无线电接入网中的毫微微无线电基站的有效寻呼控制的方法、技术、装置或系统。
发明内容
方法和装置提供对无线电接入网的毫微微无线电基站的寻呼控制,例如用于确定在哪些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小区寻呼特定的用户设备单元。通过维护在毫微微无线电基站的小区中准许寻呼的容许用户设备单元的寻呼控制数据库,来控制相对于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小区的寻呼。寻呼控制数据库用来确定目标用户设备单元的寻呼消息是否要转发到毫微微无线电基站。
毫微微无线电基站通常由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来控制。优选地,寻呼控制数据库配置成,对于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控制的多个毫微微无线电基站中的每个,关联容许用户设备单元的列表。对于列表上的容许用户设备单元,在相应毫微微无线电基站的小区中准许寻呼。
寻呼消息首先从核心网络发送到无线电接入网,并且通常包括网络区域标识符(即所谓的寻呼区域),它与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控制的多个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关联。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区域标识符与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控制的所有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关联。在另一个实现中,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控制的无线电基站的子集包括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并且网络区域标识符与毫微微无线电基站的子集关联。
在该技术的一个方面涉及操作无线电接入网的方法。方法之一包括:(1)维护寻呼控制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对于多个毫微微无线电基站中的每个,关联在相应毫微微无线电基站的小区中准许寻呼的容许用户设备单元的列表;(2)在接收到目标用户设备单元的寻呼消息时,使用数据库来重新定义目标用户设备单元的有效寻呼区域;以及(3)将寻呼消息仅转发到包含在有效寻呼区域中的毫微微无线电基站。使用数据库重新定义有效寻呼区域的步骤优选地包括在有效寻呼区域中仅包含将目标用户设备单元列为寻呼容许用户设备单元的那些毫微微无线电基站。
该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涉及无线电接入网,它包括:毫微微无线电基站,服务于无线电接入网的毫微微小区;至少一个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配置用于控制毫微微无线电基站;以及寻呼控制数据库。寻呼控制数据库配置用于帮助确定在至少一个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接收的目标用户设备单元的寻呼消息是否要转发到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在一种意义上,寻呼控制数据库配置用于重新定义目标用户设备单元的有效寻呼区域。寻呼控制数据库可设置为无线电接入网的独立节点,或者位于无线电接入网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优选地,寻呼控制数据库配置用于响应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的询问而进行确定。
该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涉及包括寻呼控制数据库的无线电接入网节点,寻呼控制数据库配置用于帮助确定在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接收的目标用户设备单元的寻呼消息是否要转发到毫微微无线电基站。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更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会非常明显,附图中,参考标号表示各个视图中的相同部分。附图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重点是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A-图1E是包括无线电接入网的电信系统的一个示例实施例的图解视图,还示出结合寻呼控制执行的示例步骤或事件。
图2是毫微微无线电基站的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无线电网络控制(RNC)节点的示意图。
图4是寻呼控制数据库的示例结构的图解视图。
图5是示出两个不同回程备选方案的图解视图。
图6是结合包括毫微微无线电基站的无线电接入网中的访问控制和寻呼控制执行的示例步骤或事件的图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说明而不是进行限制,以下描述中阐述了诸如特定体系结构、接口、技术等具体细节,以便透彻地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要清楚,也可在不同于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实施本发明。也就是说,虽然本文中没有进行明确地描述或表示,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设计各种方案,这些方案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因此包含在它的精神和范围之内。在一些情况中,省略了对众所周知的装置、电路及方法的详细描述,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对本发明的描述。本文中描述本发明的原理、方面和实施例的所有陈述及其具体实例意在包含其结构以及功能的等效方案。另外,预计这类等效方案包括当前已知的等效方案以及将来开发的等效方案、即所开发的执行相同功能的任何单元,而与结构无关。
因此,例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要理解,本文中的框图可以表示体现该技术的原理的说明性电路的概念视图。类似地,要理解,任何流程图、状态转移图、伪代码等表示实质上可通过计算机可读媒体所表示、因而由计算机或处理器所执行的各种过程,无论是否明确示出这种计算机或处理器。
包括标记为“处理器”或“控制器”的功能块的各种单元的功能可通过使用专用硬件以及能够与适当软件结合来运行软件的硬件来提供。在由处理器提供时,功能可由单个专用处理器、由单个共享处理器或者由其中一部分可以是共享或者分布式的多个独立处理器来提供。此外,术语“处理器”或“控制器”的明确使用不应当理解为专门表示能够运行软件的硬件,而是非限制性地可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硬件、用于存储软件的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非易失性存储装置。
在图1A所示电信系统10的非限制性示例上下文中来描述本发明。电信系统10连接到核心网络20。电信系统10包括无线电接入网24。无线电接入网24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RNC)26和无线电基站(BS)28。为了举例说明,图1A具体示出两个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即第一无线电网络控制节点261和第二无线电网络控制节点262、以及一个或多个宏无线电基站(图1A中仅示出一个宏无线电基站28M)和多个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1、28f2、...28fx。宏无线电基站28M服务于宏小区CM。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1、28f2、...28fx服务于相应的毫微微小区Cf1、Cf2、...Cfx。毫微微小区Cf1、Cf2、...Cfx中的至少一部分在地理上与宏小区CM重叠或被其覆盖。
本文所使用的“毫微微无线电基站”还具有服务于毫微微小区(或微微小区或者微小区)的微微无线电基站或微无线电基站的含义。毫微微小区通常与一个或多个宏小区重叠,并服务于比宏小区更小的地理区域或订户区。本文所述的技术对于可在无线电接入网中安装和/或重新定位而无需由无线电接入网的拥有者/操作员控制所述安装或重新定位的毫微微无线电基站极为有利。换言之,非网络运营商实体(毫微微操作员)可获得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并按照毫微微操作员的偏好来设置毫微微无线电基站。
用户设备单元(UE)、例如图1A所示的用户设备单元(UE)30通过无线电或空中接口32与一个或多个小区或者一个或多个基站(BS)28进行通信。用户设备单元可以是移动台,例如移动电话(“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膝上型计算机,因而可以是例如便携、袖珍、手持、计算机内置或者车载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电接入网进行语音和/或数据通信。
作为非限制性实例,图1A所示的无线电接入网24可以是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UTRAN)。在UTRAN中,无线电接入优选地基于宽带码分多址(WCDMA),其中各个无线电信道使用CDMA扩频码来分配。当然也可使用其它接入方法。在UTRAN的实例方面,节点26和28分别称作无线电网络控制节点和无线电基站节点。但是,应当理解,术语“无线电网络控制”和“无线电基站”对于其它类型的无线电接入网还包含具有相似功能性的节点。包含其它类型的无线电接入网的其它类型的电信系统包括: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高级移动电话服务(AMPS)系统;窄带AMPS系统(NAMPS);全接入通信系统(TACS);个人数字蜂窝(PDC)系统;美国数字蜂窝(USDC)系统;以及EIA/TIA IS-95中描述的码分多址(CDMA)系统。
无线电接入网24通过接口、如UTRAN的Iu接口连接到核心网络20。图1A的核心网络20其中可包括移动交换中心(MSC)节点、网关MSC节点(GMSC)、网关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支持节点(GGSN)和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服务(SGSN)节点。电路交换(CS)网络或分组交换(PS)网络可连接到核心网络20。
为了简洁起见,图1A的无线电接入网24示为仅具有两个RNC节点26。可提供多个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RNC),其中各RNC 26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基站(BS)28。要理解,无线电网络控制26可为与图1A所示的不同数量的基站提供服务,并且RNC无需服务于相同数量的基站。此外,RNC可通过Iur接口连接到无线电接入网24中的其它一个或多个RNC。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RNC)26通过接口Iub与宏无线电基站28M进行通信。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要理解,基站、如宏无线电基站28在本领域有时又称作无线电基站、节点B或者B节点。在图1A中由点划线示出无线电接口32、Iu接口、Iur接口和Iub接口中的每个。
图1A还示出,无线电接入网24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RNC)有权访问毫微微寻呼控制数据库46。毫微微寻呼控制数据库46可作为无线电接入网24的独立节点来提供,如图所示,或者可以是另一个RAN节点的附件(例如包含在一个或多个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RNC)26中)。或者,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通过核心网络20来提供对毫微微寻呼控制数据库46的访问。在图1A所示的特定无线电接入网24中,毫微微寻呼控制数据库46示为连接到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具体来说连接到第一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RNC 261和第二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RNC 262。
如图4所示的示例格式所示,毫微微寻呼控制数据库46保存或列出在相应毫微微无线电基站的小区中准许寻呼的容许用户设备单元。寻呼控制数据库用来确定目标用户设备单元的寻呼消息是否要转发到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如图4所示,将毫微微寻呼控制数据库46格式化为,对于L个毫微微无线电基站中的每个,列出对于相应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准许或容许寻呼的用户设备单元的标识。用户设备单元(UE)的这种标识的一个实例可以是用户设备单元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
图1A可看作是示出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对无线电接入网(RAN)、例如对其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如具体示出的情况下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261)的通用接入。“通用接入”表示提供给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的接入可以是宽带固定接入或者是宽带无线(移动)接入(如WiMAX),如上所述。在宽带无线(移动)接入中,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对无线电接入网24的接入通过宏无线电基站进行,并且可使用例如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和增强上行链路、或WiMAX来进行。为了一般地适应接入类型,在图1A中,包括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的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连接到通信网络38。这种通信网络的一个实例是IP网络38。如果在上下文中没有明确说明,则本文所述技术的方面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接入,包括宽带固定接入和宽带移动接入(例如宽带无线接入)。
图2示出一个示例通用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的所选基本典型的组成单元。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1、28f2、...28fx中的一个或多个可采取图2所示的通用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的形式。图2的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示为除了它的其它未示出组成单元以外还包括:接口单元50,用于通过接口与无线电网络控制节点26连接;一个或多个射频收发器52;以及数据处理系统、部分或单元56。
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与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之间的接口可以是例如图1A所示的常规Iub接口。作为替代或补充,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与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之间的接口可提供到/通过IP网络的连通性,并使用例如基于因特网协议(IP)的传输。
射频收发器52用于通过无线电或空中接口与毫微微基站28f服务的毫微微小区中的用户设备单元(UE)通信。射频收发器52的数量取决于各种因素,包括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处理移动连接的能力。
图3示出一个示例无线电网络控制节点26的所选基本典型的组成单元。无线电网络控制节点26可包括若干接口单元,例如:接口单元70,用于通过Iu接口将无线电网络控制节点26连接到核心网络20;接口单元72,用于通过Iur接口将无线电网络控制节点26连接到其它(未示出)无线电网络控制器;一个或多个接口单元74,用于通过Iub接口将无线电网络控制节点26连接到相应的一个或多个宏无线电基站28M;以及一个或多个接口单元76,用于将无线电网络控制节点26连接到相应的一个或多个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1、28f2、...28fx。RNC 26与其无线电基站之间的连接可使用例如基于因特网协议(IP)和/或基于ATM的传输。
除了接口单元之外,无线电网络控制节点26还包括许多未示出的组成单元以及数据处理系统、部分或单元80。如图3所示,在一个非限制性示例实现中,无线电网络控制节点26的数据处理系统80包括:控制部分(例如控制器82);切换单元84;组合器和分离器单元86(例如在处理连接的多样分支中所涉及的);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处理机88;以及寻呼处理机89。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处理机88包括毫微微寻呼控制数据库46的搜索器接口92。
特定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262正好控制宏无线电基站28M以及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1、28f2、...28fx。根据该技术的一个方面,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262与两个网络区域标识符关联:供(例如在寻呼中)宏无线电基站(例如宏无线电基站28M)使用的第一网络区域标识符NAI26-M以及供(例如在寻呼中)毫微微无线电基站(例如28f1、28f2、...28fx)使用的第二网络区域标识符NAI26-f。在这方面,为了便于说明,图1A将毫微微无线电基站(例如28f1、28f2、...28fx)示为由标记为NAI26-f的虚线所示的区域限定或包含,而将宏无线电基站28M示为由虚线NAI26-M所示的区域限定或包含。
作为描述寻呼控制数据库46的使用的序言,描述无线电接入网的其它初步操作是有用的。在图1A所示的时间,用户设备单元(UE)30正设法经由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访问无线电接入网24。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已经由毫微微操作员激活,并且已经连接到正确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例如无线电网络控制器262)。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可通过各种方式连接到正确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
在设法经由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访问无线电接入网24时,用户设备单元30尝试使用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访问无线电接入网24,在图1A中一般由事件或步骤S-1A表示。用户设备单元30尝试使用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访问无线电接入网24的一个示例方式是用户设备单元30尝试通过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与无线电接入网24建立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RRC连接建立)。
参照图6进一步描述(作为子步骤)图1A的步骤S-1A的动作和区域更新过程。图6示出,作为子步骤S-1A-1,候选用户设备单元30正设法预占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的小区,并在进行这种操作时,候选用户设备单元30检测在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的小区Cfj中广播的新的网络区域标识符(例如新的LAI)。新的网络区域标识符是与(位置)更新过程成功的先前LAI不同的LAI。具体来说,对于所示实例,候选用户设备单元30检测网络区域标识符NAI26-f。作为子步骤S-1A-2,用户设备单元30经由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向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262发送RRC连接建立消息。子步骤S-1A-2的RRC连接建立消息包括与用户设备单元30有关的标识信息,例如候选用户设备单元30的IMSI。作为子步骤S-1A-2的一部分,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通过适当的接口(例如Iub接口)将RRC连接建立消息转发到无线电网络控制器262。
在接收到子步骤S-1A-2的RRC连接建立消息时,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262检查寻呼控制数据库46,以便查明用户设备单元30是否为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的准许用户/订户/客户。在这方面,子步骤S-1A-3对毫微微寻呼控制数据库46的检查/查询消息包括用户设备单元30的标识符和寻求准许的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的标识符。因此,在子步骤S-1A-3的上下文中,寻呼控制数据库46还可以可选地用作访问控制数据库。在还可以可选地作为访问控制数据库的方面,数据库存储被准许使用毫微微无线电基站进行访问的容许用户设备单元的列表。也就是说,访问控制数据库被查询并用来确定是否对尝试使用毫微微无线电基站访问无线电接入网的候选用户设备单元提供访问权。在当前情况下,假定候选用户设备单元30被准许或容许对/经由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进行访问,因此RRC连接建立接受消息被发送,如图6的子步骤S-1A-4所示。
鉴于已经批准了RRC连接并且通知了这种情况的事实,执行区域更新操作。“区域更新操作”适当地表示例如位置区域更新(LAU)或路由区域更新(RAU)。例如,如果用户设备单元连接到核心网络20的电路交换(CS)域,则位置区域更新操作被执行,如图6的子步骤S-1A-5A所示。另一方面,如果用户设备单元连接到核心网络20的分组交换(PS)域,则路由区域更新操作被执行,如图6的子步骤S-1A-5B所示。如图6所示,位置区域更新操作在用户设备单元30与移动交换中心(MSC)节点之间执行,路由区域更新操作在用户设备单元30与SGSN节点之间执行。
通过已经对用户设备单元30执行了区域更新操作/过程,无线电接入网这时处于可寻呼用户设备单元30的位置。图1B和图6实际上示出,作为步骤或事件S-1B,接收到用户设备单元30的寻呼消息。设法寻呼作为其“目标”或“被寻呼”用户设备单元的用户设备单元30的步骤或事件S-1B的寻呼消息可从例如核心网络20始发。寻呼消息还指定寻呼的网络区域标识符(例如LAI或RAI)、如NAI26-f。
在接收到步骤S-1B的寻呼消息时,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262核对毫微微寻呼控制数据库46,以便准确地确定网络区域NAI26-f的毫微微无线电基站的哪一些将涉及寻呼,使得仅寻呼用户设备单元30有权访问的毫微微无线电基站。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处理机88指令搜索器接口92准备寻呼控制数据库46的查询,使得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262可确定区域中的哪些毫微微无线电基站有资格寻呼用户设备单元30。对寻呼控制数据库46的查询包括被寻呼或目标用户设备单元30的标识符和寻求寻呼准许的区域的网络区域标识符。
在上述方面,图1C和图6的步骤S-1C示出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262检查寻呼控制数据库46并从其中获得授权或准许对用户设备单元30寻呼的网络区域NAI26-f中的毫微微无线电基站的列表。在这方面,对于图4所示的寻呼控制数据库46的示例格式,返回的列表包括目标用户设备单元的IMSI或其它标识符映射到的或者与其关联的那些毫微微无线电基站的标识符。
图1D和图6的步骤S-1D示出下一个步骤或事件,将目标用户设备单元30的寻呼消息转发到准许对用户设备单元30进行寻呼的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在图1D所示的特定情况下,为了易于说明,只有一个毫微微无线电基站被准许进行寻呼,即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但是,应当理解,在其它情况下,完全可行或可能的是,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毫微微无线电基站中寻呼用户设备单元30。例如,同一个毫微微拥有者/操作员可操作两个或两个以上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并对那个毫微微拥有者/操作员拥有/操作的所有毫微微无线电基站中的用户设备单元30准予访问和寻呼合格状态。
图1E和图6的步骤S-1E示出,在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的小区Cfj中广播对目标用户设备单元30的寻呼消息。如果在其它毫微微无线电基站中已经准许对用户设备单元30的寻呼,则对用户设备单元30的寻呼消息也将在那些其它毫微微无线电基站中广播。
因此,在一种意义上,毫微微寻呼控制数据库46配置用于重新定义目标用户设备单元的有效寻呼区域。不是如步骤S-1B在寻呼消息中最初指定的寻呼区域为整个区域NAI26-f,而是由于步骤S-1C的执行,寻呼控制数据库46将寻呼区域的大小重新定义并实际上减小到只有被准许对目标用户设备单元30进行寻呼的那些小区(由寻呼控制数据库46的表或列表指定)。
寻呼控制数据库46可设置为无线电接入网24的独立节点,如图1A-图1E所示,或者(备选地)位于无线电接入网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优选地,寻呼控制数据库配置用于响应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的询问而进行确定(如作为上述步骤S-1C的一部分发生)。
用被准许使用毫微微无线电基站进行访问而进行寻呼的容许用户设备单元的识别码预先配置和/或动态配置毫微微寻呼控制数据库46。在这方面,在RNC中以及在毫微微寻呼控制数据库46中用标识符诸如(例如)序列号等来标识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最初、例如在微微/毫微微拥有者/操作员购买或获得微微基站的商店或其它销售点处进行序列号与移动用户识别码(例如IMSI)之间的关联。此外,还有可能的是,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的毫微微/微微拥有者/操作员定义哪些移动用户(例如哪些用户设备单元(UE))能够访问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例如使用基于万维网的服务可实现这种访问控制(无论是远程的、随后的和/或动态的),其中基站的拥有者首先被授权,然后能够定义容许或准许的移动用户。移动用户优选地使用MSISDN号来标识,然后,服务可将这些值映射到用户设备单元的IMSI值,供毫微微寻呼控制数据库46使用。
在以上参照图1A-图1E所述的情况下,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262具有对包括宏无线电基站和毫微微无线电基站的无线电基站的控制,其中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262控制的无线电基站的子集包括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1、28f2、...28fx。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262还具有它的宏无线电基站的第一网络区域标识符以及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1、28f2、...28fx的子集的不同网络区域标识符。但是,在其它实现中,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可专用于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因而没有控制宏无线电基站),因此具有涉及在其排斥控制下的所有毫微微无线电基站的网络区域标识符。
因此,该技术将目标用户设备单元的寻呼仅限制到希望提供那个特定用户设备单元的寻呼服务的那些毫微微无线电基站。例如,如果终端用户自己的宽带连接用于基站与RNC之间的传输,或者如果终端用户已经为毫微微RBS中的某种WCDMA空中能力付费,则这种专用性和排他性是极为重要的。
因此,作为该技术的一个方面,寻呼控制数据库配置用于帮助确定在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接收的目标用户设备单元的寻呼消息是否要转发到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在一个实现中,寻呼控制数据库配置用于实际进行确定。
因此,根据该技术的一个方面,尝试预占由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处理的小区的MS/UE(经由RNC/RBS或BSS)向核心网络20发起位置(和路由)区域更新。RNC(或RBS)然后可在RRC连接建立时应用访问控制,并判定哪些MS/UE被容许预占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当RNC(或者一些情况下是RBS)从核心网络20接收到电路交换或分组交换寻呼消息时,它可执行对寻呼控制数据库46的数据库查询,以便查明容许MS/UE使用哪些毫微微无线电基站。然后将寻呼仅转发到那些毫微微无线电基站。这意味着,寻呼区域从所有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减小到只有容许特定MS/UE使用的那些毫微微无线电基站。
上述原理/方法还可适用于与WCDMA不同的无线电技术,WCDMA仅作为一个实例来说明。其它适当的技术包括但不限于GSM、CDMA、WiMAX等。该技术具体与上述和适当描述的系统及情况相关,但也可适用于其它情况以及其它网络。
作为另一个示例实现,在RNC中为它控制下的所有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分配许多(例如多个)LAI(和RAI)。当毫微微无线电基站连接到RNC时,自动为该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分配这些LAI之一。这些LAI分配例如可通过循环方式,使得各LAI包含几乎相等数量的毫微微无线电基站。这个具体实现的一个优点在于,网络中不需要其它改变。不必要的寻呼业务量也减小了,但在搜索特定UE时,仍然需要寻呼大量毫微微RBS。
在本文所述的技术中,寻呼区域从所有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减小到只有容许特定MS/UE使用的那些毫微微无线电基站。这意味着,在毫微微无线电基站与RNC之间的回程上没有产生额外的且不必要的业务量。
在当今的WCDMA系统中,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协议终止于RNC。RRC处理对MS/UE的寻呼。在另一个系统中,RRC或等效无线电控制协议可终止于实际的基站。因此,在本技术的范围之内,事实是寻呼控制数据库46可驻留在其它节点,或者从其它节点进行查询。
虽然已经详细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但权利要求书不限于任何具体实施例或实例。以上描述不应当被理解为表示任何具体单元、步骤、范围或功能是绝对必要的。本发明不是要限制到所公开的实施例,而是意在涵盖各种修改和等效配置。
Claims (15)
1.一种操作无线电接入网(2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维护在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的小区中准许寻呼的容许用户设备单元的寻呼控制数据库(46);
使用所述数据库来基于寻呼在所述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的小区中对于目标用户设备单元(30)是否被准许来确定对于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单元(30)的寻呼消息是否要被转发到所述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
使用所述数据库来确定对于目标用户设备单元的寻呼消息应当被转发到的毫微微无线电基站,以响应于基于寻呼在毫微微无线电基站的小区中对于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单元是否被准许来确定所述寻呼消息应被转发到所述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并且
其中所述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由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26)控制,并且还包括将所述寻呼控制数据库(46)配置成对于由所述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26)控制的多个毫微微无线电基站中的每个,关联在相应毫微微无线电基站的小区中准许寻呼的容许用户设备单元的列表;以及
其中所述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由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26)控制,其中所述寻呼消息包括网络区域标识符,并且其中所述网络区域标识符与由所述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26)控制的多个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关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区域标识符与由所述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26)控制的所有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关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所述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26)控制的无线电基站的子集包括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并且其中所述网络区域标识符与毫微微无线电基站的子集关联。
4.一种操作无线电接入网(24)的方法,包括:
维护寻呼控制数据库(46),所述寻呼控制数据库(46)对于多个毫微微无线电基站中的每个,关联在相应毫微微无线电基站的小区中准许寻呼的容许用户设备单元的列表;
在接收到对于目标用户设备单元(30)的寻呼消息时,使用所述数据库来重新定义对于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单元(30)的有效寻呼区域,其中使用所述数据库来重新定义所述有效寻呼区域的步骤包括:在所述有效寻呼区域中仅包含将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单元(30)列为寻呼容许用户设备单元(30)的那些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以及
将所述寻呼消息仅转发到包含在所述有效寻呼区域中的毫微微无线电基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由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26)控制,其中所述寻呼消息包括网络区域标识符,并且所述网络区域标识符与由所述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26)控制的多个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关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区域标识符与由所述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26)控制的所有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关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所述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26)控制的无线电基站的子集包括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并且其中所述网络区域标识符与毫微微无线电基站的子集关联。
8.一种无线电接入网(24),包括:
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服务于所述无线电接入网(24)的毫微微小区;
至少一个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26),所述至少一个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26)配置用于控制所述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
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电接入网还包括:
寻呼控制数据库(46),配置用于基于寻呼在所述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的小区中对于目标用户设备单元(30)是否被准许来帮助确定在所述至少一个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26)接收的对于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单元(30)的寻呼消息是否要被转发到所述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
其中所述寻呼控制数据库(46)配置用于帮助确定对于目标用户设备单元的寻呼消息应当被转发到的毫微微无线电基站,以响应于基于寻呼在毫微微无线电基站的小区中对于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单元是否被准许来确定所述寻呼消息应被转发到所述毫微微无线电基站;以及
其中所述寻呼控制数据库(46)配置用于对于由所述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26)控制的多个毫微微无线电基站中的每个关联在相应毫微微无线电基站的小区中准许寻呼的容许用户设备单元的列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电接入网,其中所述寻呼消息包括网络区域标识符,并且其中所述网络区域标识符与由所述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26)控制的多个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关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电接入网,其中所述网络区域标识符与由所述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26)控制的所有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关联。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电接入网,其中由所述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26)控制的无线电基站的子集包括毫微微无线电基站,并且其中所述网络区域标识符与毫微微无线电基站的子集关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电接入网,其中所述寻呼控制数据库(46)设置为所述无线电接入网(24)的独立节点。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电接入网,其中所述寻呼控制数据库(46)位于所述无线电接入网(24)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26)。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电接入网,其中所述寻呼控制数据库(46)配置用于响应所述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26)的询问而进行所述确定。
15.一种无线电接入网(24),包括:
至少一个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所述至少一个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服务于所述无线电接入网(24)的相应毫微微小区;
至少一个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26),所述至少一个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26)配置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毫微微无线电基站(28fj),并用于接收对于目标用户设备单元(30)的寻呼消息;
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电接入网还包括:
寻呼控制数据库(46),所述寻呼控制数据库(46)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毫微微无线电基站中的每个关联在相应毫微微无线电基站的小区中准许寻呼的容许用户设备单元的列表,并配置用于重新定义对于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单元(30)的有效寻呼区域,其中所述有效寻呼区域仅包含将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单元列为寻呼容许用户设备单元的那些毫微微无线电基站;以及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节点(26)设置用于将所述寻呼消息仅转发到包含在所述有效寻呼区域中的毫微微无线电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72298205P | 2005-10-04 | 2005-10-04 | |
US72298405P | 2005-10-04 | 2005-10-04 | |
US72298305P | 2005-10-04 | 2005-10-04 | |
US60/722,983 | 2005-10-04 | ||
US60/722,982 | 2005-10-04 | ||
US60/722,984 | 2005-10-04 | ||
US72394605P | 2005-10-06 | 2005-10-06 | |
US60/723,946 | 2005-10-06 | ||
US72878005P | 2005-10-21 | 2005-10-21 | |
US60/728,780 | 2005-10-21 | ||
US73149505P | 2005-10-31 | 2005-10-31 | |
US60/731,495 | 2005-10-31 | ||
PCT/SE2006/050371 WO2007040452A1 (en) | 2005-10-04 | 2006-10-03 | Paging for a radio access network having pico base station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78592A CN101278592A (zh) | 2008-10-01 |
CN101278592B true CN101278592B (zh) | 2013-03-27 |
Family
ID=39996614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6800366914A Pending CN101278581A (zh) | 2005-10-04 | 2006-10-03 | 移动系统中邻区列表的自动构建 |
CN20068003660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8592B (zh) | 2005-10-04 | 2006-10-03 | 具有微微基站的无线电接入网的寻呼 |
CNA2006800365201A Pending CN101310551A (zh) | 2005-10-04 | 2006-10-03 | 具有微微基站的无线电接入网中的访问控制 |
CN20068003661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8579B (zh) | 2005-10-04 | 2006-10-03 | 微微无线电基站的自动配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6800366914A Pending CN101278581A (zh) | 2005-10-04 | 2006-10-03 | 移动系统中邻区列表的自动构建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6800365201A Pending CN101310551A (zh) | 2005-10-04 | 2006-10-03 | 具有微微基站的无线电接入网中的访问控制 |
CN20068003661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8579B (zh) | 2005-10-04 | 2006-10-03 | 微微无线电基站的自动配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4) | CN101278581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840829A1 (en) * | 2008-10-02 | 2015-02-25 | NTT DoCoMo, Inc. | Network device |
CN101730053B (zh) * | 2008-10-27 | 2012-05-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邻区关系配置方法及自动配置服务器 |
KR20100048846A (ko) * | 2008-10-30 | 2010-05-1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초기 접속 방법 |
US20100112982A1 (en) * | 2008-11-03 | 2010-05-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to perform access control and paging using femto cells |
KR101527035B1 (ko) * | 2008-12-05 | 2015-06-0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동기 채널과 필수 제어 정보 채널의 전송 방법 및 그 펨토 기지국 |
CN101448268B (zh) | 2008-12-26 | 2012-01-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邻区配置方法及装置和家庭基站配置方法及装置 |
CN101772188B (zh) * | 2008-12-29 | 2012-07-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配置毫微接入点寻呼组和邻居小区列表的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
US9900779B2 (en) | 2008-12-30 | 2018-02-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entralized control of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
CN101784050A (zh) * | 2009-01-16 | 2010-07-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毫微级接入点的入网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1815256B (zh) * | 2009-02-19 | 2014-07-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家庭基站邻小区信息的更新方法与装置 |
WO2010098934A2 (en) * | 2009-02-24 | 2010-09-02 | Jeffrey Harrang | Optimizing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ithin a larger wireless network |
US8301177B2 (en) * | 2009-03-03 | 2012-10-30 | Intel Corporation | Efficient paging operation for femtocell deployment |
CN101827430B (zh) * | 2009-03-06 | 2012-06-06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寻呼方法及设备 |
CN101516116B (zh) * | 2009-03-19 | 2011-05-04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
KR101481021B1 (ko) * | 2009-04-10 | 2015-01-0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펨토 기지국을 검출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KR20100113435A (ko) * | 2009-04-13 | 2010-10-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시스템 정보 블록 송신 장치 및 방법 |
US8880083B2 (en) * | 2009-04-28 | 2014-11-04 | Apple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ation of femtocells in a wireless network |
US8446868B2 (en) | 2009-05-07 | 2013-05-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blind decoding resul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0133030A1 (zh) * | 2009-05-21 | 2010-11-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家庭基站功能配置方法、家庭基站及通信系统 |
CN101938783B (zh) * | 2009-06-30 | 2013-07-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及系统 |
US8644273B2 (en) | 2009-07-01 | 2014-02-04 | Apple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ation of femtocell network management |
CN101964969A (zh) * | 2009-07-24 | 2011-02-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邻区列表配置方法及设备 |
CN101998579A (zh) * | 2009-08-11 | 2011-03-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向用户设备提供家庭基站小区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
DE102009037761A1 (de) * | 2009-08-17 | 2011-02-24 |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Verwalten einer privaten Funkzelle |
CN101998467B (zh) * | 2009-08-18 | 2015-08-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获取邻接小区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
US20110045835A1 (en) * | 2009-08-21 | 2011-02-24 | Joey Chou | Self-configuration of femtocell access points (fap) |
US20110098027A1 (en) * | 2009-10-26 | 2011-04-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pectrum split for 1X and HRPD operations of femtocell |
US8611895B2 (en) * | 2009-10-30 | 2013-12-17 | Apple Inc. | Methods for optimizing paging mechanisms using device context information |
CN102083148B (zh) * | 2009-11-27 | 2015-01-21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微基站重配置方法及相应的微基站 |
CN102149043B (zh) * | 2010-02-09 | 2016-05-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邻区信息的发送方法和系统 |
US20120315885A1 (en) * | 2010-02-22 | 2012-12-13 | Nec Corporation |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network-side devic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program and method of changing operation period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3210678A (zh) * | 2010-12-28 | 2013-07-17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小型基站、监视装置和小型基站的设置场所管理方法 |
TW201234887A (en) * | 2011-02-09 | 2012-08-16 | Askey Computer Corp | Femtocell base station and its initiative message broadcasting method |
CN102625441A (zh) * | 2011-03-31 | 2012-08-01 | 北京新岸线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接入无线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
CN102149114B (zh) * | 2011-05-10 | 2013-12-11 | 北京邮电大学 | 毫微微基站网络控制方法 |
CN102281569B (zh) * | 2011-08-03 | 2016-06-15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Femto基站基于分布式策略的测量控制方法 |
WO2013065857A1 (ja) * | 2011-11-01 | 2013-05-10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記憶媒体 |
KR101645524B1 (ko) * | 2012-02-25 | 2016-08-04 | 인텔 코포레이션 | 스펙트럼 서비스의 동적 공유를 관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CN102547768B (zh) * | 2012-03-12 | 2016-04-06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分布式Femto基站系统中SON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
EP2903363B1 (en) * | 2014-01-30 | 2023-08-16 | Alcatel Lucent | Indicating properties of a user equipment to a network control node |
CN108632949B (zh) | 2017-03-24 | 2023-06-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
WO2018171781A1 (zh) * | 2017-03-24 | 2018-09-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60941A (zh) * | 1997-06-20 | 2000-07-19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寻呼移动站的方法和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60019817T2 (de) * | 2000-11-17 | 2006-01-2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obiles Kommunikationsnetz |
US7117015B2 (en) * | 2002-10-25 | 2006-10-03 | Intel Corporation, Inc | Internet base station |
-
2006
- 2006-10-03 CN CNA2006800366914A patent/CN101278581A/zh active Pending
- 2006-10-03 CN CN2006800366079A patent/CN10127859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10-03 CN CNA2006800365201A patent/CN101310551A/zh active Pending
- 2006-10-03 CN CN2006800366100A patent/CN10127857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60941A (zh) * | 1997-06-20 | 2000-07-19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寻呼移动站的方法和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78581A (zh) | 2008-10-01 |
CN101278579B (zh) | 2013-10-16 |
CN101310551A (zh) | 2008-11-19 |
CN101278592A (zh) | 2008-10-01 |
CN101278579A (zh) | 2008-10-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78592B (zh) | 具有微微基站的无线电接入网的寻呼 | |
CN101278580B (zh) | Ip连接的无线电基站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选择 | |
US10477458B2 (en) | Mechanism for the addition of new 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SIB) types in telecommunication message(s) | |
US7929537B2 (en) | Methods for access control in femto systems | |
US7613444B2 (en) | Dynamic building of monitored set | |
US8811334B2 (en) | Methods for idle registration and idle handoff in a femto environment | |
US8750160B2 (en) | Method for neighbor set selection for handover in a home access environment | |
US7123910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ssage redirection betwee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with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 |
KR101221610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링크 id 프리픽스와 함께 고속이동성 ip를 지원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2474772A (zh) | 双无线电终端的资源选择 | |
WO2008047124A1 (en) | Controlling the use of access point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CN101674628A (zh) | 路由重选的方法和无线网络控制器 | |
US20120088496A1 (en) | Femto access point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setting area code | |
CN101617508A (zh) | Femtocell向宏网络中的集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 Termination date: 2019100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