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274686B - 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 - Google Patents

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4686B
CN101274686B CN2008100874467A CN200810087446A CN101274686B CN 101274686 B CN101274686 B CN 101274686B CN 2008100874467 A CN2008100874467 A CN 2008100874467A CN 200810087446 A CN200810087446 A CN 200810087446A CN 101274686 B CN101274686 B CN 1012746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id
tissue paper
household tissue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8744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4686A (zh
Inventor
白井敦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o Pap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io Pap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o Paper Corp filed Critical Daio Pap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74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46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746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46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单手拿住的状态能用该只手容易开闭取出部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100)。备有容器本体(101)、肘节盖(120)和突起部(122),大小为能用单手拿住。容器本体在内侧收纳家庭用薄纸(P),具有将收纳的家庭用薄纸(P)取到外侧的取出部(107)。肘节盖安装在容器本体(101)上以开闭取出部(107)。突起部用于进行把肘节盖(120)从关闭状态设成为打开状态的操作。肘节盖(120)其下端部倾斜地开放,借助下面后侧的铰链经由转动轴(123)可转动地设于上底部(103a)。转动轴(123)设在上底部(103a)的倾斜方向上部侧(后侧),备有把肘节盖(120)往打开状态侧施力的扭转螺旋弹簧(124)。

Description

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收纳湿纸巾或手纸等家庭用薄纸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收纳擦拭房屋的地板、厕所或人身体等用的家庭用薄纸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是公知的。
该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包括例如备有取出部的容器本体、设在容器本体上并开闭取出部的盖体、和用于进行开闭该盖体将取出部开放的操作的操作部等。
然而,从容器本体中取出家庭用薄纸时,必须操作操作部,开闭盖体,从而将取出部开放。为了容易地进行该盖体的开放动作,已知的一种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例如是把设在盖体一端的捏手往上拉而将盖体打开的构造(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另外,已知的另一种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是将操作部压下而将盖体打开的构造(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5108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55221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2揭示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的场合,如果是在把容器本体放在桌子等台面上的状态,则可以用一只手进行盖体的开放动作,但是,例如在由一只手拿住容器本体的状态下再利用该只手打开盖则很困难。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该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在用一只手拿住的状态也可以用该只手容易地开闭取出部。
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记载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备有容器本体、盖体、和操作部;上述容器本体,在内侧收纳家庭用薄纸,并且具有将收纳着的上述家庭用薄纸取出到外侧的取出部;上述盖体,安装在上述容器本体上,用于开闭上述取出部;上述操作部,进行把上述盖体从关闭状态变成打开状态的操作;该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是可用一只手拿住的大小;其特征在于,上述盖体,能以转动轴为中心自由转动地设置;上述操作部,备有从上述盖体伸出到上述转动轴外侧的突起部;用拿住该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的手对上述突起部朝预定方向施加预定的力时,上述盖体转动而从关闭状态变成为打开状态。
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容器本体备有倾斜面部,该倾斜面部上备有上述取出部;上述盖体的转动轴,设在上述倾斜面部的倾斜方向上部侧。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记载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中,其特征在于,备有卡止部、被卡止部和施力部件;上述卡止部,设在上述容器本体上,在上述盖体处于关闭状态时卡止上述盖体;上述被卡止部,设在盖体上,由上述卡止部卡止;上述施力部件,将上述盖体往打开状态侧施力;用拿住该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的手对上述突起部朝预定方向施加预定的力时,上述卡止部对上述被卡止部的卡止被解除。
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至3中任一项记载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突起部上,形成了贯通孔。
发明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突起部从盖体伸出到该盖体和容器本体的转动轴的外侧,用拿住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的手对该突起部朝预定方向施加预定的力地进行操作,由此使盖体开闭,取出部被开放。这样,可以用拿住收纳容器的手容易地开闭盖体,将取出部开闭。
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不但能得到与技术方案1所记载发明同样的效果,而且,特别是由于容器本体备有倾斜面部,该倾斜面部备有取出部,转动轴设在倾斜面部的倾斜方向上部侧,所以,即使例如从盖体伸出并与该盖体一起以转动轴为中心转动的突起部与容器本体抵接而使转动角度受到限制时,也可以将盖体大幅开放。因此,可以将取出部周边大幅开放,使用者能容易地从取出部取出家庭用薄纸。
根据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不但能得到与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所记载发明同样的效果,而且,特别是用拿住该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的手,对突起部朝预定方向施加预定的力时,卡止部对被卡止部的卡止解除,并且借助施力部件的作用力,盖体从关闭状态成为打开状态。即,使用者只要操作突起部,就能容易地将盖体设成打开状态。
根据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由于在突起部上形成了贯通孔,例如,可以将手指或绳子穿入,所以使用方便。例如,可提高使用或携带该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时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适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1例示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的关闭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的开放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的侧面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的关闭状态的背面图。
图5是表示图4中A-A断面的横断面图。
图6是表示图5中B-B断面的横断面图。
图7是表示图5中C方向向视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的平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的关闭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的侧面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的关闭状态的背面图。
图11是表示图10中E-E断面的横断面图。
图12是表示图11中F-F断面的横断面图。
图13是表示图9中D方向向视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的关闭状态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的开放状态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200、300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
101、201、301容器本体
102、202、302瓶
103、203、303螺纹盖
103a、203a、303a上底部(倾斜面部)
104凹部
105、205凹部
106、206突部
106a、206a缘部(卡止部)
107、207、307、407取出部
120、220、320肘节盖(盖体)
121、221嵌合部
121a、221a缘部(被卡止部)
122、222、322突起部(操作部)
123、223转动轴
124、224扭转螺旋弹簧(施力部件)
P家庭用薄纸
P1穿孔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以下的说明及图示例。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作为适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例示出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100的关闭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100的开放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100的侧面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100的关闭状态的背面图。图5是表示图4中A-A断面的横断面图。图6是表示图5中B-B断面的横断面图。图7是表示图5中C方向向视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100的平面图。
本实施方式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100,例如,如图1~7所示,备有容器本体101、作为盖体的肘节盖120、和作为操作部的突起部122,是能用一只手把持住的大小。容器本体101,在内侧收纳卷状的家庭用薄纸P(例如卷成卷状的湿纸巾或湿手纸等的卷辊纸),并且具有将收纳着的家庭用薄纸P取出到外侧的取出部107。肘节盖120安装在该容器本体101上,可开闭取出部107。突起部122用于进行把该肘节盖120从关闭状态变成开放状态的操作。下面详细说明各部。
在以下的说明中,把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100的前后方向作为X轴方向,把设置着肘节盖120的转动轴123的一侧作为后侧,把其相反侧作为前侧。另外,从正面看,把左右方向作为Y轴方向,把上下方向作为Z轴方向。另外,使用者从前侧取出家庭用薄纸P。
容器本体101由构成该容器本体101的下部的有底圆筒状的瓶102、和构成该容器本体101的上部的螺纹盖103构成。
如图1~4所示,在瓶102的外周,设有便于使用者用一只手拿住该瓶102的左右一对凹部104、104。另外,如图4、图5所示,在瓶102的上端设有开口部102a,在该瓶102的上端部外周,沿周方向设有阳螺纹部102b。
螺纹盖103具有上底部103a,呈下端部开放的有底圆筒状,在开放的下端部的内周面上,设有与上述阳螺纹部102b螺合的阴螺纹部103b。而且,瓶102和螺纹盖103借助阳螺纹部102b、阴螺纹部103b可装卸地连接,这样,容器本体101的上部可自由开闭,在从瓶102上取下了螺纹盖103的状态下,可以把家庭用薄纸P放入瓶103的内部或从其中取出。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家庭用薄纸P是以上下方向(Z轴方向)为中心卷成卷状的状态,收纳在容器本体101内。
进而,在螺纹盖103(容器本体101)的上底部103a,设有用于把收纳在容器本体101内部的家庭用薄纸P取出到容器本体101外侧的取出部107。例如,如图2、图5所示,取出部107配设凹部105内,该凹部105形成在上底部103a的大致中央部。在该取出部107的周围,例如设有圆筒状或环状的突部106(见图2、图5)。该突部106例如如图5所示,在其上端部的外周,备有稍稍朝外侧突出的缘部106a。该缘部106a作为本发明的卡止部,将处于关闭状态的肘节盖120卡住,保持其关闭状态。
另外,上底部103a,从与肘节盖120连接的连接部、即转动轴123处朝着取出部107侧倾斜成向下的坡度(见图2、图3、图5)。具体地说,上底部103a例如如图3所示,通过转动轴123与肘节盖120连接着的后侧高、而前侧低地倾斜,在斜面的半山腰部配置着取出部107。即,上底部103a,作为备有取出部107的本发明的倾斜面部。该上底部103a,只要前侧的高度与后侧的高度相同或比其低即可,例如也可以与瓶102的下底部平行,即,垂直于瓶102的轴线方向设置。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肘节盖120的构造。
例如如图5所示,肘节盖120是大致穹状的盖体,其下端部与螺纹盖103的上底部103a吻合,倾斜地开放,借助设在下面的后侧的铰链,通过沿Y轴方向的转动轴123,可相对于螺纹盖103的上底部103a自由转动设置。转动轴123配置在上底部103a的后侧、即上底部103a的倾斜方向上部。在该转动轴123上,例如如图6所示,装备着把肘节盖120往打开状态施力的作为施力部件的扭转螺旋弹簧124。并且,借助扭转螺旋弹簧124的作用力,肘节盖120总是被朝向开放状态侧施力。
在肘节盖120的下面,例如如图5所示,设有在取出部107为关闭状态时与突部106嵌合的嵌合部121(见图5)。该嵌合部121从肘节盖120的下面呈圆筒状或环状地突出设置,以便在取出部107为关闭状态时,突部106的外周内插而与该嵌合部121的内周相接。另外,例如如图5所示,在嵌合部121的下端部的内周,具有稍稍朝内侧突出的缘部121a,该缘部121a与突部106的缘部106a卡止。即,该缘部121a作为本发明的被卡止部,由上述作为卡止部的突部106卡止。
下面,说明突起部122的构造。
突起部122设在肘节盖120的后侧,与肘节盖120一体地成形,伸出到上述转动轴123的外侧。该突起部122,例如如图1、图3所示,从与肘节盖120连接着的基端部朝着前端部往斜上方倾斜地突出设置。并且,通过用预定的力从上方将该突起部122往下方(预定的方向)按下这样的操作,以转动轴123为支点,肘节盖120的前端离开上底部103a,这样,突起部106的缘部106a对嵌合部121的缘部121a的卡止被解除。
下面,说明实施方式1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100的作用。
首先,使用者用任一只手、即单手拿住瓶102。这时,把手指放在凹部104处,能容易地牢牢拿住瓶102。
然后,在取出家庭用薄纸P时,在用单手拿住瓶102的状态下,用拿住该瓶102的手的任一个手指,从上方把突起部122往下方按,将肘节盖120变成打开状态。此时,当使用者按下突起部122而将突起部106与嵌合部121的卡止解除时,在扭转螺旋弹簧124的作用力下,肘节盖120自动地成为打开状态,取出部107被开放(见图3)。并且,当肘节盖120成为开放状态时,例如如图3中虚线所示,从侧面看,肘节盖120的下端部和螺纹盖103的上底部103a,例如打开成90°以上。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1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100,突起部122伸出到开闭取出部107的肘节盖120的铰链(转动轴123)外侧,使用者用拿住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100的那只手,从上方朝下方对该突起部122施加预定力,操作该突起部122,就可以容易地开闭肘节盖120,将取出部107开放。这样,即使例如在没有能稳定放置容器本体101的台面等的室外或车中等,也能在用单手拿住容器本体101的状态下,用该只手容易地开闭肘节盖120,使取出部107开闭。另外,由于突起部122可与肘节盖120一体地成形,所以,可低成本地得到上述效果。
另外,把转动轴123配置在肘节盖120的后侧,使上底部103a以前侧变低的方式倾斜,并且,使突起部122的前端、即后侧伸出到基端部上方,这样,可以使肘节盖120大幅地(具体地说例如90°以上)开放。因此,将肘节盖120设成打开状态时,可以使取出部107的周边朝着使用者侧(前侧)大幅开放,所以,使用者容易从取出部107取出家庭用薄纸P。
另外,从上方朝下方对突起部122施加预定力地操作该突起部122,可容易地解除缘部106a与缘部121a的卡止,并且,通过解除该卡止,在扭转螺旋弹簧124的作用力下,很容易将肘节盖120从关闭状态变成打开状态。即,使用者只要从上方向下操作突起部122,就能容易地将肘节盖120变成打开状态,因此,例如在用单手拿着容器本体101的状态,用该只手可容易地将取出部107开放。
另外,使肘节盖120在关闭状态与打开状态之间,例如能进行90°以上的开闭动作,这样,可将肘节盖120配置在从取出部107取出家庭用薄纸P时不妨碍取出动作的位置。因此,可以使取出部107朝着使用者所在的前侧大幅开放,从而提高从取出部107取出家庭用薄纸P的取出容易性。
[实施方式2]
下面,说明实施方式2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
图8是表示作为适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例示出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200的关闭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200的侧面图。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200的关闭状态的背面图。图11是表示图10中E-E断面的横断面图。图12是表示图11中F-F断面的横断面图。图13是表示图9中D方向向视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200的立体图。
如图9所示,实施方式2的家庭用薄纸收缩容器200,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不同之处是:例如取出部207和设在其周围的突起206设置成,与倾斜的螺纹盖203的上底部203a同方向地倾斜。
具体地说,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200,例如,如图8~13所示,备有容器本体201、作为盖体的肘节盖220、和作为操作部的突起部222,是用一只手能进行把持的大小。容器本体201,在内侧收纳卷状的家庭用薄纸P,并且具有将收纳着的家庭用薄纸P取出到外侧的取出部207。肘节盖220安装在该容器本体201上,可开闭取出部207。突起部222用于进行把该肘节盖220从关闭状态设成为打开状态的操作。
容器本体201由作为该容器本体201的下部的有底圆筒状瓶202、和作为该容器本体201的上部的螺纹盖203构成。
本实施方式中的瓶202,例如如图8~11所示,具有外周下端部直径比上端部小的锥状外周面,轴线方向即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呈稍稍凹状,形成为呈现出连续的曲线的形状。另外,如图4、图5所示,在瓶202的上端设有开口部202a,在该瓶202的上端部外周,沿周方向设有阳螺纹部202b。
螺纹盖203,具有相对于轴线方向倾斜的上底部203a,呈下端部开放的有底圆筒状,在开放的下端部的内周面上,设有与上述阳螺纹部202b螺合的阴螺纹部203b。并且,瓶202和螺纹盖203借助阳螺纹部202b、阴螺纹部203b可装卸地连接,这样,容器本体201的上部可自由开闭,在从瓶202上取下了螺纹盖203的状态,可以把家庭用薄纸P放入瓶203的内部或取出。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家庭用薄纸P是以上下方向(Z轴方向)为中心卷成卷状的状态下,收纳在容器本体201内。
另外,在螺纹盖203(容器本体201)的上底部203a,设有用于把收纳在容器本体201内部的家庭用薄纸P取出到容器本体201外侧的取出部207。例如,如图11所示,取出部207配设凹部205内,该凹部205形成在上底部203a的大致中央部。在该取出部207的周围,例如设有圆筒状或环状的突部206。该突部206例如如图11所示,在其上端部的外周,备有稍稍朝外侧突出的缘部206a,作为本发明的卡止部,将处于关闭状态的肘节盖220卡住。
另外,上底部203a,从与肘节盖220连接的连接部、即转动轴223处朝着取出部207侧倾斜成向下的坡度(见图9、图11)。具体地说,上底部203a例如如图11所示,其通过转动轴223与肘节盖220连接着的后侧高、前侧低地倾斜,在斜面的半山腰处配置着取出部207。即,上底部203a,作为备有取出部207的本发明的倾斜面部。该上底部203a,只要前侧的高度与后侧的高度相同或在其以下即可,例如也可以与瓶202的下底部平行,即垂直于瓶202的轴线方向。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肘节盖220的构造。
例如如图8~图13所示,肘节盖220是平盖体,在关闭状态下,与上述的上底部203a朝相同方向倾斜地设置。借助设在下面后侧的铰链,通过沿Y轴方向的转动轴223,可相对于螺纹盖203的上底部203a转动自如地设置。转动轴223配置在上底部203a的后端、即上底部203a的倾斜方向上部。在该转动轴223上,例如如图12所示,装备着把肘节盖220往打开状态侧施力的、作为施力部件的扭转螺旋弹簧224。并且,借助扭转螺旋弹簧224的作用力,肘节盖220总是被朝向开放状态侧施力。
在肘节盖220的下面,例如如图11所示,设有在取出部207为关闭状态时与突部206嵌合的嵌合部221。该嵌合部221从肘节盖220的下面呈圆筒状或环状地突出设置,使得在取出部207为关闭状态时,突部206的外周内插而与该嵌合部221的内周相接。另外,例如如图11所示,在嵌合部221的下端部的内周,具有稍稍朝内侧突出的缘部221a,该缘部221a与突部206的缘部206a卡止。即,该缘部221a作为本发明的被卡止部,由上述作为卡止部的突部206卡止。
下面,说明突起部222的构造。
突起部222设在肘节盖220的后侧,与肘节盖220一体地成形,伸出到上述转动轴223的外侧。例如如图8~图11所示,该突起部222从基端部朝前端部往斜上方倾斜地设置,形成为与肘节盖220的上面连续的面。并且,借助从上方将该突起部222往下方按下的操作,以转动轴223为支点,肘节盖220的前端离开上底部203a,这样,突起部206的缘部206a对嵌合部221的缘部221a的卡止被解除。
下面,说明实施方式2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200的作用。与上述实施方式1中同样地,使用者用任一只手(单手)拿住瓶202。并且,在取出家庭用薄纸P时,在用单手拿住瓶202的状态下,用该拿住瓶202的手的任一个手指,从上方把突起部222往下方按,将肘节盖220设成打开状态。此适,当使用者按下突起部222、突起部206与嵌合部221的卡止被解除时,在扭转螺旋弹簧224的作用力下,肘节盖220自动地变成打开状态,取出部207被开放(见图9)。并且,肘节盖220成为开放状态时,例如如图9中虚线所示,从侧面看,肘节盖220的下端部和螺纹盖203的上底部203a,例如打开成90°以上。
根据实施方式2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200,由于取出部207和设在其周围的突起部206,与倾斜的螺纹盖203的上底部203a同方向地倾斜,所以,将肘节盖220设成为打开状态时,可朝着使用者所在的前侧开放取出部207。因此,更加容易取出家庭用薄纸P。
[实施方式3]
下面,说明实施方式3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
图14是表示作为适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例示出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300的关闭状态的立体图。图15是表示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300的开放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14所示,实施方式3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300与上述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的不同之处是:在与肘节盖320一体形成的突起部322上,具有贯通孔322a。
具体地说,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300,备有容器本体301、作为盖体的肘节盖320、和作为操作部的突起部322,是用一只手能拿住的大小。容器本体301,在内侧收纳卷状的家庭用薄纸P,并且具有将收纳着的家庭用薄纸P取出到外侧的取出部307。肘节盖320安装在该容器本体301上,可开闭取出部307。突起部322用于进行把该肘节盖320从关闭状态变成为开放状态的操作。
容器本体301,作为其上部的螺纹盖303的上底部303a,呈与取出部307一起相对于瓶302的轴线方向倾斜的有底圆筒状。另外,肘节盖320是与上底部303a吻合的平盖体。进而,突起部322构成肘节盖320后侧的一端,与该肘节盖320一体地形成。并且,在突起部322上,形成了贯通孔322a,可以将绳子或手指钩挂在该贯通孔322a中。
根据实施方式3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300,除了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同样的作用效果外,由于在突起部上形成了贯通孔,例如可以将手指或绳子穿入该贯通孔,使用更方便,例如可提高使用或携带该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时的便利性。
(其它)
另外,容器本体101、201、301的上底部103a、203a、303a以及与其吻合的肘节盖120、220、320下端部相对于容器本体101、201、301的轴线方向(Z轴方向)的倾斜角度,并不限定于图示例,可根据需要设定。另外,肘节盖120、220、320的关闭状态与打开状态之间的转动角度也可根据需要设定。
而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转动轴123、223上设置了把肘节盖120、220往打开状态一侧施力的扭转螺旋弹簧124、224,但是,也可以省略掉该扭转螺旋弹簧124、224,而由使用者手动地使其从关闭状态成为打开状态。
另外,肘节盖120、220、320是与容器本体101、201、301(特别是螺纹盖103、203、303)分体的部件,通过铰链与容器本体101、201、301连接着。但是,也可以将螺纹盖103、203、303的上面的一部分弯折地与容器本体101、201、301形成为一体。
另外,突起部122、222、322与作为盖体的肘节盖120、220、320是一体的,但是也可以与盖体分开的构成。
另外,例如为了使肘节盖120、220、320在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的两个位置保持稳定配置的状态,也可以在比可动范围内的预定转动角度接近关闭状态侧(取出部107、207、307侧)时,使其成为关闭状态地对其施力,而当配置在比上述预定转动角度靠近打开状态侧时,使其成为打开状态地对其施力。
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把家庭用薄纸P形成为卷状、该家庭用薄纸P是以垂直轴(Z轴)为中心卷着的状态收纳在容器本体101、201、301内的情况。但是,也可以例如使若干张家庭用薄纸P、…以交替折叠地层叠的状态收纳,这样可从收纳容器100、200、300中相继地被取出。

Claims (3)

1.一种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备有容器本体、盖体和操作部;上述容器本体在内侧收纳家庭用薄纸,并且具有将所收纳的上述家庭用薄纸取出到外侧的取出部;上述盖体安装在上述容器本体上,以便开闭上述取出部;上述操作部用于进行把上述盖体从关闭状态变成打开状态的操作;该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为能够用单手进行把持的大小;其特征在于,
上述盖体能以设置于上述容器本体的后侧的转动轴为中心自由转动地设置;
上述操作部具备形成有贯通孔的突起部,该突起部设置于所述盖体的后侧,并且以比上述转动轴进一步向后侧朝斜向上倾斜的方式从上述盖体伸出;
通过利用把持住该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的手对上述突起部从上方朝下方施加预定的力,上述盖体转动而从关闭状态变成为打开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容器本体具备倾斜面部,该倾斜面部备有上述取出部;
上述盖体的转动轴设在上述倾斜面部的倾斜方向上部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备有卡止部、被卡止部和施力部件;
上述卡止部设在上述容器本体上,卡止处于关闭状态的上述盖体;
上述被卡止部设在上述盖体上,由上述卡止部卡止;
上述施力部件将上述盖体向打开状态侧施力;
通过利用把持住该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的手对上述突起部从上方朝下方施加预定的力,上述卡止部对上述被卡止部的卡止被解除。
CN2008100874467A 2007-03-29 2008-03-28 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 Active CN1012746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88267A JP4399474B2 (ja) 2007-03-29 2007-03-29 家庭用薄葉紙収納容器
JP2007-088267 2007-03-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4686A CN101274686A (zh) 2008-10-01
CN101274686B true CN101274686B (zh) 2012-07-04

Family

ID=39972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74467A Active CN101274686B (zh) 2007-03-29 2008-03-28 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399474B2 (zh)
CN (1) CN1012746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61848B2 (ja) * 2009-02-19 2014-04-02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家庭用薄葉紙収納容器
US8833586B2 (en) * 2010-04-16 2014-09-16 Runway Blue, Llc Bottle closure with integrated flip top handle
US8844746B2 (en) 2011-09-14 2014-09-30 Runway Blue, Llc Liquid container closure with integrated over center latching assembly
US8939305B2 (en) 2011-09-14 2015-01-27 Runway Blue, Llc Liquid container closure with integrated push button latching assembly
USD696079S1 (en) 2012-08-30 2013-12-24 Runway Blue, Llc Stackable container system with handle
USD696551S1 (en) 2012-09-07 2013-12-31 Runway Blue, Llc Bottle lid having integrated handle
US9120598B2 (en) 2012-09-10 2015-09-01 Runway Blue, Llc Stackable container system
US8695830B2 (en) 2012-09-11 2014-04-15 Runway Blue, Llc Container lid having independently pivoting flip top and handle
US9492024B2 (en) 2012-10-02 2016-11-15 Runway Blue, Llc Stackable container system
USD748478S1 (en) 2013-06-06 2016-02-02 Runway Blue, Llc Closure for a container
USD697798S1 (en) 2013-06-06 2014-01-21 Runway, Blue LLC Container
USD727097S1 (en) 2013-09-03 2015-04-21 Runway Blue, Llc Container system
USD732339S1 (en) 2013-09-03 2015-06-23 Runway Blue, Llc Container system
USD733497S1 (en) 2013-09-03 2015-07-07 Runway Blue, Llc Container
USD820038S1 (en) 2015-04-29 2018-06-12 Runway Blue, Llc Lid for a container
US20170225850A1 (en) 2016-02-05 2017-08-10 Runway Blue, Llc Flip-top closure for a container
CN117104699A (zh) * 2018-12-19 2023-11-24 中山市华宝勒生活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单手开启的瓶盖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34372Y (zh) * 1992-08-08 1993-05-26 洪金荣 具有随身提挂功能的饮料瓶
CN2311219Y (zh) * 1997-08-06 1999-03-24 广州市荔湾区建兴机电制造厂 跷板式保温瓶开关
CN2736295Y (zh) * 2004-06-19 2005-10-26 谭浩垣 油瓶
EP1640291A1 (en) * 2004-09-22 2006-03-29 Uni-Charm Corporation Container for dispensation of wet tissues
JP2006182434A (ja) * 2004-12-28 2006-07-13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蓋体付き容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34372Y (zh) * 1992-08-08 1993-05-26 洪金荣 具有随身提挂功能的饮料瓶
CN2311219Y (zh) * 1997-08-06 1999-03-24 广州市荔湾区建兴机电制造厂 跷板式保温瓶开关
CN2736295Y (zh) * 2004-06-19 2005-10-26 谭浩垣 油瓶
EP1640291A1 (en) * 2004-09-22 2006-03-29 Uni-Charm Corporation Container for dispensation of wet tissues
JP2006182434A (ja) * 2004-12-28 2006-07-13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蓋体付き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399474B2 (ja) 2010-01-13
JP2008247404A (ja) 2008-10-16
CN101274686A (zh) 2008-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4686B (zh) 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
US20060005853A1 (en) Cosmetic compact
US20240300707A1 (en) Cover for liquid container
CN210076866U (zh) 一种新型磁控开合化妆粉盒
KR20060106947A (ko) 테두리 지지판을 구비하는 접착 장치
CN207927988U (zh) 多功能旋转气垫粉盒
CN214259147U (zh) 一种消毒湿巾的密封结构
CN205849799U (zh) 一种基于arm控制器的盲人用智能药盒
CN201595626U (zh) 密封储物盒
JP3061393U (ja) シ―ト用容器
JP4184048B2 (ja) 塗布栓
CN217938762U (zh) 一种灯塔香薰
CN201566935U (zh) 果酱瓶瓶盖
CN211618618U (zh) 一种用于盛装睫毛膏的可按压开启的包装瓶
JP2000333871A (ja) 加温装置及びウエットティッシュ容器
CN217565205U (zh) 一种便携式锌合金口红管
CN214987318U (zh) 一种物料瓶盖
CN104853647B (zh) 一种可卷曲的软体杯
CN212037048U (zh) 一种滤网茶杯
JP6391751B2 (ja) 飲料容器用スリーブ
CN219394884U (zh) 一种单棘齿型自动夹持手机支架
CN209315463U (zh) 一种茶杯
CN219116160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茶叶罐
CN213028171U (zh) 一种具有手机支架功能的瓶盖
CN205740295U (zh) 旋转式开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