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2576B - 一种用户信令跟踪方法及通讯系统以及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户信令跟踪方法及通讯系统以及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72576B CN101272576B CN2007100874975A CN200710087497A CN101272576B CN 101272576 B CN101272576 B CN 101272576B CN 2007100874975 A CN2007100874975 A CN 2007100874975A CN 200710087497 A CN200710087497 A CN 200710087497A CN 101272576 B CN101272576 B CN 10127257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cking
- message
- subscriber equipment
- core net
- access netwo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5000021186 dishe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claims 1
- 241000209094 Oryz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信令跟踪方法及通讯系统以及用户设备,用于提高跟踪用户信令的效率。所述方法包括:用户设备获取跟踪标识;用户使用业务时,所述用户设备向对应的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一条消息,所述第一条消息中包含所述跟踪标识;所述接入网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一条消息后,根据其中的跟踪标识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信令进行跟踪。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讯系统以及用户设备,本发明可以有效地提高用户信令跟踪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信令跟踪方法及通讯系统以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关于用户跟踪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基于信令的跟踪,一种是基于管理的跟踪。
基于信令的跟踪方法通常是指对某个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的业务流程跟踪,而UE的业务流程可能涉及多个网元,所以需要通过网络系统中各网元节点间的接口,来传递某个指定用户的控制参数。
一般来说,最初始的跟踪控制和配置参数由核心网的网元管理系统(EMS,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下发给某一个核心网节点,随后在具体的业务过程中,可通过信令触发网络节点在网络节点间跟踪控制参数的传播。
现有技术中一种用户信令跟踪方法为:
无线网络控制器(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与核心网(CN,CoreNetwork)节点之间建立Iu连接;
CN节点将跟踪参数下发到RNC;
RNC根据接收到的跟踪参数对相应的UE的相关信令进行跟踪。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只有当CN节点将跟踪参数下发到RNC之后,RNC才能对UE的相关信令进行跟踪,在此之前有关该UE的信令在RNC无法进行跟踪,所以不能对信令进行及早跟踪,影响了信令跟踪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户信令跟踪方法及通讯系统以及用户设备,能够提高信令跟踪的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信令跟踪方法,包括:用户设备获取跟踪标识;用户使用业务时,所述用户设备向对应的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一条消息,所述第一条消息中包含所述跟踪标识;所述接入网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一条消息后,根据其中的跟踪标识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信令进行跟踪。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讯系统,包括:用户设备以及接入网节点;所述用户设备用于获取跟踪标识,并在使用业务时向对应的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一条消息,所述第一条消息中包含所述跟踪标识;所述接入网节点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消息中的跟踪标识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信令进行跟踪。
本发明提供的用户设备,包括:接收单元,业务请求单元,消息合并单元以及消息发送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核心网节点的跟踪标识;所述业务请求单元用于发起业务请求;所述消息合并单元用于在发起业务请求之后将所述跟踪标识合并于发送给接入网节点的第一条消息中;所述消息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包含跟踪标识的第一条消息发送至接入网节点。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在第一次向接入网节点发送消息时即携带跟踪标识,接入网节点从接收到跟踪标识起即对该用户设备的信令进行跟踪,所以能够及早的跟踪信令,故提高了信令跟踪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信令跟踪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附着流程下发跟踪参数信令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位置更新流程下发跟踪参数信令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激活态取消跟踪信令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讯系统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户信令跟踪方法及通讯系统以及用户设备,用于提高信令跟踪的性能。
在未来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移动通信系统或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里,UE与核心网节点之间的非接入层(NAS,Non Access Stratum)消息十分频繁,比如UE与网络的初始连接、位置更新、服务申请等,利用这些交互信息直接传达核心网节点或者EMS需要跟踪的参数,并驻留于UE,则一旦UE与接入网节点发生信令连接时,驻留的跟踪参数会第一时间带给接入网节点,并促使接入网节点立刻对UE的所有信令消息进行跟踪,这样即便接入网节点还未获得详细的跟踪参数,也实现了早期跟踪,可以提高用户信令跟踪的效率。
下面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方案既可用于LTE,也可用于UMTS,还可以用于Wimax网络等其它通信系统,相应地:
在LTE中,接入网节点为演进基站(eNB,evolved Node B),核心网节点为移动管理实体/用户面实体(MME/UP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UserPlane Entity);
在UMTS中,接入网节点为RNC(Radio Network Controler无线网络控制器),核心网节点为服务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支持节点/移动交换中心(SGSN/MSC,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Mobile Switching Center);
在Wimax中,接入网节点为基站(BS,Base station),核心网节点为网关(GW,Gate Way)。
在GSM系统中,接入网节点是BSC,核心网节点为MSC。
而用户设备或者移动用户可以是以上系统中的移动台(MS,MobileStation),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等。
在后面的叙述中提到的接入网节点或核心网节点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网络不同而选择对应的实体。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信令跟踪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信令跟踪方法包括:
101、UE获取跟踪标识;
UE从核心网节点获取跟踪标识,具体的获取方式将在后面进行详细描述。
跟踪标识为跟踪参数中的某个参数,可以为跟踪标识符(Trace Flag),还可以是跟踪参数中其它可以唯一标识跟踪参数与UE之间对应关系的参数,本实施例中以跟踪标识符为例进行说明:
跟踪标识符Trace Flag在消息中的位置有几种选择:
1)消息格式中的Option项:由IE Tag+Trace Flag组成。比如,当在消息中出现时,代表该UE需要跟踪,不出现时,则代表不要跟踪或者取消跟踪;
2)消息格式中的固定项:只由固定位置的1bit Flag组成。比如,该位置1代表需要跟踪,该位置0代表不要跟踪或者取消跟踪。
由于设置跟踪标识符仅占用一个bit,所以对系统资源、UE和系统计算能力的要求都微乎其微,简单易用,可实现性强。
102、发送包含跟踪标识的第一条消息;
当用户请求进行业务时,UE向对应的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一条消息,所述第一条消息中包含所述跟踪标识。
第一条消息可以是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消息,或NAS消息,或RRC/NAS合并消息。
103、根据跟踪标识进行信令跟踪。
接入网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一条消息后,根据其中的跟踪标识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信令进行跟踪。
以上描述了UE获取跟踪标识后,接入网节点可以利用该跟踪标识来完成该UE的信令跟踪,以上方法中UE获取到的可以不仅仅是跟踪标识,也可以是其他跟踪参数。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UE获取跟踪标识的方式进行详细描述,总体来说是核心网节点通过NAS消息向UE传输跟踪标识,该NAS消息中携带有跟踪标识,具体举以下三个例子,可以理解的是,同样还可以是其它的NAS消息,流程基本类似:
一、附着流程中下发跟踪参数;
当UE尝试与网络连接(开机、复位或者异常后重新连接)时,UE将首先发起附着流程与核心网节点附着。
UE附着请求消息(attach request)被发送到核心网节点后,核心网节点一般要与归属用户服务器(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发生交互,从HSS里提取一些有关该UE的信息,这些信息一般用于UE的签权和身份认证等。在与HSS交互的过程中,如果HSS里有要跟踪该UE的信息,则HSS将把这些跟踪命令参数传递给核心网节点,可以理解的是,核心节点上获取某UE的跟踪参数通常是从HSS获得的,HSS上的跟踪参数是由EMS设置的。然而,本发明实施例并不排除核心网节点由其他方式获得跟踪参数,譬如直接通过核心网节点的EMS设置获得等。另外,传递给UE的跟踪标记也可能不需要EMS设置,而由核心网节点的管理系统根据对该UE进行跟踪的实际需要,在构造attach accept消息的时候直接加上该消息单元。
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附着流程下发跟踪参数流程包括:
201、UE搜索SAE/LTE接入系统,执行接入系统和网络选择。如果存在网络共享,可选择其它共享网络;
202、UE发送一条attach request消息至MME/UPE,消息中包括UE标识。如果采用网络共享,attach request还可能包括选择网络或者MME/UPE的信息。Attach request会包括缺省IP接入承载的信息;
203、用户及UE在MME/UPE中进行鉴权;
204、MME/UPE在HSS中注册将服务于该UE;
205、HSS来确认MME/UPE的注册。不仅缺省IP接入承载信息的预约信息被传递,还要将授权缺省IP接入承载的策略和计费控制信息传给MME/UPE;
206、其它关于锚点网关、路由及IP承载QoS的基本连接设置;
207、MME/UPE接受UE的网络连接,分配给UE一个临时标识,并传递给其指定的用户IP地址。同时还要检查漫游信息,如果违反漫游限制,网络连接将被拒绝。本方案在Attach Accept消息中增加了对应的跟踪参数,可作为NAS消息带给UE设备;
208、UE确认网络连接成功,返回消息。至此UE附着在LTE核心网的操作成功。
本实施例中,MME/UPE反馈给UE的跟踪参数可以只携带一个跟踪标识,这样可以节约空口信道资源,提高了网络资源利用率。
二、位置更新流程中下发跟踪参数:
利用位置更新流程把跟踪标记带给UE,可在UE移动出目前Tracking Area区域时,向UE和接入网节点通知最新的跟踪指令。
请参阅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位置更新流程下发跟踪参数流程包括:
301、UE向MME发送位置更新请求;
302、MME对位置更新请求进行鉴权;
303、鉴权通过后,MME向UPE发起更新UPE请求;
304、UPE进行更新并向MME反馈响应消息;
305、MME向UE反馈包含跟踪参数的位置更新接受请求;
306、UE向MME反馈位置更新完成消息。
三、利用Service Request流程下发跟踪参数:
UE在正常的运行过程中,为了获取需要的业务,通常需要发送业务请求信息,该信息会通过NAS层带给核心网节点,无论业务请求是否成功,都将返回一条确认信息Service Request ACK,本实施例中,跟踪参数被携带于确认信息Service Request ACK中反馈给UE。
上面介绍了三种下发跟踪参数的方式,采用其它NAS消息同样可以达到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流程基本类似。
下面介绍UE上报跟踪参数的流程:
当UE获取并保存跟踪参数,例如跟踪标识,之后UE将该跟踪标识携带于第一条消息中发送至接入网节点,接入网节点接收到来自UE的第一条消息后,先检查是否有跟踪参数,如果有,则可以启动对该UE的信令跟踪。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跟踪标识的格式设置不同,接入网节点还可以检查第一条消息中的跟踪参数的数值是否为1,若是,则立即启动对该UE的信令跟踪。
接入网节点在获取到跟踪标识之后可以先进行临时跟踪,待获取到其它的跟踪参数之后才能进行正式的跟踪,其它的跟踪参数包括:UE识别符(UEIdentity)、跟踪深度(Trace Depth)、接口信息(List of interfaces to trace)、跟踪会话ID(Trace Reference)、跟踪记录会话ID(Trace Recording SessionReference)、事件标识(Trace Event)等,可根据实际需求决定。
其中,接入网节点获取其它跟踪参数的步骤包括:
在UMTS系统里,可通过核心网节点与RNC之间的消息把有关该UE的跟踪参数下发到RNC。而在LTE系统里,基本也采用类似的方式。本发明认为,当接入网节点与核心网节点建立S1连接后,核心网节点可以利用该接口上的消息把跟踪参数带给eNodeB。目前在LTE系统里,除了沿用UMTS中的核心网调用跟踪(CN Invoke Trace)消息外,我们还建议在S1接口上使用一种称为用户设备上下文建立(S1 UE context setup)消息把核心网节点关于该UE的信息带给接入网节点,该消息里一般携带漫游限制信息,安全信息,UE能力信息等。该消息流程的作用一般是将有关UE的信息从核心网通过S1接口传递到接入网节点上,接入网节点可以使用这些信息来建立承载,或者加解密等。该消息流程一般发生在接入网节点与核心网节点之间建立信令连接之后。
当网络侧对UE的跟踪发生改变或者取消或者重新设置后,网络侧应该及时通知到UE,以保持网络侧与UE之间有关跟踪控制是一致的。
本实施例中,更改包括更新与取消两种情况:
一、更新跟踪参数:
当检测到跟踪参数被更新后,网络侧通知UE进行跟踪参数更新的方法一般包括:
1、UE处于激活态:
UE与网络有连接的情况下,HSS可以主动下发更改消息给核心网节点。因为UE处于网络连接状态,核心网节点就会触发下发流程到接入网节点,比如采用CN Invoke Trace消息(利用其中的Trace Propagation Parameters标识)或者S1 context setup消息(利用新增的Trace参数字段)。接入网节点可以选择是否要把更改的跟踪参数下发给UE,如果需要,则可以通过空口的控制信道发给UE。
也可以是网络侧在得知跟踪参数发生改变后,通过发起一个要求UE重新attach的流程,让UE重新进行attach,在attach过程中,利用attach accetp消息把更改的跟踪参数信息带给UE。
2、UE处于空闲态:
由于UE与网络侧没有建立信令连接,所以无法及时将更改信息通知到UE,这个时候,一般要等到UE从空闲态转为激活态后,也就是UE与网络建立连接后,由网络侧将更改内容发给UE。这个过程和前面提到的通过网络侧与UE之间的NAS消息把跟踪参数或者跟踪标识发给UE的方法一致。一般也是通过UE的附着流程,位置更新流程,业务请求流程等带下去。
也可以由网络侧主动发起针对该UE的寻呼流程,找到UE,并在寻呼流程里把更改的跟踪参数或者跟踪标识带给UE。
3、其它态:
UE没有开机或者没有附着到核心网节点,且UE既不是激活态也不是空闲态,则此时核心网节点上没有该UE的信息。那么只有等到UE发生网络附着的时候,核心网节点从HSS处取出跟踪参数,再把跟踪参数下发到接入网节点。
在上述描述的几种情况中,可以没有HSS的参与,而直接通过EMS进行跟踪参数的更新,或者从其它节点获得。
二、取消跟踪参数:
当EMS将取消对某UE的跟踪流程时,有以下几种情况:
1、UE处于激活态:
HSS会触发一个主动流程给核心网节点,核心网节点触发下发流程到接入网节点,因为UE处于激活态,UE可以接受接入网节点的控制命令,接入网节点可以通过空中控制信道取消UE的跟踪标记,同时接入网节点取消对该UE的跟踪。
具体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
401、EMS发出取消跟踪某个UE的指令给HSS;
402、HSS修改跟该UE相关的Trace参数;
403、HSS发起一个主动流程,通知核心网节点跟踪参数的改变,核心网会将该新的UE Trace参数提取出来;
404、通过CN Invoke Trace消息(利用其中的Trace Propagation Parameters标识)或者S1 context setup消息(利用其中新增的Trace参数字段)来告知接入网节点对某UE跟踪的取消;
405、通过空口的layer1或者Layer2通道,告知UE修改先前接收的Trace参数;
同时取消对该UE的跟踪;
406、UE设备自动修改贮存其上的Trace参数,包括取消UE上Trace信息中Flag标志;
407、若发起其它业务流程,比如RRC请求,UE上的跟踪位Flag已更改,不会导致接入网节点又一次跟踪。
也可以是网络侧在得知跟踪参数取消了,通过发起一个要求UE重新attach的流程,让UE重新进行attach,在attach过程中,利用attach accetp消息把跟踪取消信息带给UE。
2、UE处于空闲态:
具体细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由于UE与网络侧没有建立信令连接,所以无法及时将取消跟踪信息通知到UE,这个时候,一般要等到UE从空闲态转为激活态后,也就是UE与网络建立连接后,由网络侧将取消跟踪信息发给UE。这个过程和前面提到的通过网络侧与UE之间的NAS消息把跟踪参数或者跟踪标识发给UE的方法一致。一般也是通过UE的附着流程,位置更新流程,业务请求流程等带下去。
也可以由网络侧主动发起针对该UE的寻呼流程,找到UE,并在寻呼流程里把取消跟踪信息带给UE。
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当网络侧取消了UE的跟踪参数后,并不通过以上方法直接通知到UE,而是当UE从空闲转为激活态的时候,接入网节点会从CN节点判断有没有取消对它的跟踪(一般情况下,如果核心网节点有该UE的跟踪参数,则当接入网节点与CN建立S1连接后,CN会把跟踪参数下发给接入网节点,这个下发可以是主动下发,也可以是接入网节点向核心网节点询问获得。如果没有跟踪参数控制,则不会下发跟踪参数到接入网节点。或者接入网节点主动询问后没有获得要跟踪的信息)。如果已取消,则接入网节点就通过空口控制信道取消UE的跟踪flag,同时删除之前跟踪记录的RRC消息。这里要求接入网节点跟踪记录的第一条RRC消息要在S1接口建立之后,判断是否需要跟踪之后再上报给自己的OMC,具体流程如图4所示:
其中步骤401至步骤403与上一实施例中描述的步骤401至步骤403一致;
404:当UE从空闲态转到激活态,将建立接入网节点与核心网节点之间的S1连接,S1连接建立后,通过CN Invoke Trace消息(利用其中的TracePropagation Parameters标识)或者S1 context setup消息(利用其中新增的Trace参数字段)来告知接入网节点对某UE跟踪的取消,这里有几种情况:
①如果核心网节点上有针对该UE的跟踪配置与控制参数,则通过S1接口消息下发给接入网节点;
②如果因为已经取消对该UE的跟踪命令,核心网节点里没有保存针对该UE的跟踪参数,所以也就不会有跟踪参数下发到接入网节点。那么接入网节点也可据此来判断不再需要对该UE进行跟踪;
③核心网节点可以主动下发消息给接入网节点,直接告诉接入网节点取消了对某UE进行跟踪。
405:利用接入网节点与UE之间的空口信道把取消跟踪告诉给UE,通知UE不再保留跟踪标记;接入网节点在得知跟踪取消后,下次业务流程时将不对该UE进行跟踪。
步骤406至407与上一实施例中步骤406至407一致,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UE获取跟踪标识或者跟踪参数,也可以直接由接入网节点处获得。这种情况下,通过接入网节点与UE之间的接入层的信令获得。这个跟踪标识或者参数可能是接入网节点自身的网络管理系统设置的,也可能是由其他网络节点,例如核心网节点或者其他相关的接入网节点传递过来的。
在上一实施例中提到的当UE处于激活态的时候,核心网节点更改跟踪参数,并下发到接入网节点,接入网节点再通过空口把跟踪参数下发给UE就是这样的一个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UE获取跟踪参数或者标识也可以从接入层消息,譬如RRC消息里获得。
下面介绍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讯系统,请参阅图5,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讯系统包括:
用户设备501,接入网节点502,核心网节点503,归属用户服务器504以及网元管理系统505;
用户设备501用于获取跟踪标识,并在使用业务时向对应的接入网节点502发送第一条消息,所述第一条消息中包含所述跟踪标识;
接入网节点50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消息中的跟踪标识对用户设备501的信令进行跟踪;
核心网节点503用于向用户设备501下发包含跟踪标识的非接入层消息;
网元管理系统505用于发起更改或生成跟踪参数的请求;
归属用户服务器504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更改或生成跟踪参数,并根据核心网节点503的要求将所述跟踪参数发送至核心网节点503。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1的用户设备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6,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601,业务请求单元602,消息合并单元603以及消息发送单元604;
接收单元601用于接收来自核心网节点的跟踪标识;
业务请求单元602用于发起业务请求;
消息合并单元603用于在发起业务请求之后将所述跟踪标识合并于发送给接入网节点的第一条消息中;
消息发送单元604用于将所述包含跟踪标识的第一条消息发送至接入网节点。
其中,第一条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或非接入层消息,或无线资源控制/非接入层合并消息。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户信令跟踪方法及通讯系统以及用户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9)
1.一种用户信令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获取跟踪标识;
用户使用业务时,所述用户设备向对应的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一条消息,所述第一条消息中包含所述跟踪标识,所述第一条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或非接入层消息,或无线资源控制/非接入层合并消息;
所述接入网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一条消息后,根据其中的跟踪标识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信令进行跟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信令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获取跟踪标识的步骤包括:
核心网节点将包含跟踪标识的非接入层消息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信令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节点将包含跟踪标识的非接入层消息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的步骤包括:
用户设备向核心网节点发送附着请求;
核心网节点在接收到所述附着请求之后向所述用户设备反馈包含跟踪参数中的跟踪标识的附着确认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信令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节点将包含跟踪标识的非接入层消息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的步骤包括:
用户设备向核心网节点发送位置更新请求;
核心网节点接收到所述位置更新请求后对用户设备进行位置更新,并向所述用户设备反馈包含跟踪参数中的跟踪标识的位置更新确认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信令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节点将包含跟踪标识的非接入层消息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的步骤包括:
用户设备通过非接入层向核心网节点发送业务请求消息;
核心网节点接收到所述业务请求消息后向所述用户设备反馈包含跟踪参数中的跟踪标识的业务请求响应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3、4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信令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参数包括:用户设备识别符,跟踪深度参数,接口信息,跟踪会话标识符,跟踪记录会话标识符,事件标识以及跟踪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3、4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信令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节点根据跟踪标识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信令进行跟踪的步骤包括:
接入网节点接收到所述跟踪标识后启动跟踪流程;
接入网节点向核心网节点发起获取请求;
核心网节点将包含部分或全部跟踪参数的核心网节点调用跟踪消息或者用户设备上下文建立消息发送至接入网节点;
所述接入网节点根据接收到的跟踪参数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信令进行跟踪。
8.根据权利要求3、4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信令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节点根据跟踪标识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信令进行跟踪的步骤包括:
接入网节点接收到所述跟踪标识后启动跟踪流程;
核心网节点与接入网节点建立连接之后向接入网节点下发包含完整跟踪参数的核心网节点调用跟踪消息或者用户设备上下文建立消息;
所述接入网节点根据接收到的完整的跟踪参数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信令进行跟踪。
9.根据权利要求3、4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信令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某用户设备的跟踪参数发生更改时,核心网节点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状态进行相应的跟踪参数更新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信令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节点根据用户设备的状态进行相应的跟踪参数更新处理的步骤包括:
若用户设备与网络有连接,核心网节点触发下发流程将更改后的跟踪参数发送至接入网节点;
所述接入网节点通过空口的控制信道将所述跟踪参数发送至用户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信令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节点触发下发流程将所述跟踪参数发送至接入网节点的步骤包括:
核心网节点将包含更新后的跟踪参数的核心网节点调用跟踪消息或者用户设备上下文建立消息发送至接入网节点。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信令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节点根据用户设备的状态进行相应的跟踪参数更新处理的步骤包括:
若用户设备附着于网络但没有业务连接,在用户设备进行位置更新或者是附着或者是发起业务请求时,所述核心网节点将更改后的跟踪参数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信令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参数发生更改包括第一次设置,更新或取消。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信令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入网节点为演进基站,所述核心网节点为移动管理实体/用户面实体;
或
所述接入网节点为无线网络控制器或基站控制器,所述核心网节点为服务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支持节点或移动交换中心;
或
所述接入网节点为微波存取全球互通网络中的基站,所述核心网节点为微波存取全球互通网络中的网关。
15.一种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以及接入网节点;
所述用户设备用于获取跟踪标识,并在使用业务时向对应的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一条消息,所述第一条消息中包含所述跟踪标识,所述第一条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或非接入层消息,或无线资源控制/非接入层合并消息;
所述接入网节点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消息中的跟踪标识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信令进行跟踪。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核心网节点;
所述核心网节点用于向用户设备下发包含跟踪标识的非接入层消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归属用户服务器以及网元管理系统;
所述网元管理系统用于发起更改或生成跟踪参数的请求;
所述归属用户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更改或生成跟踪参数,并根据核心网节点的要求将所述跟踪参数发送至核心网节点。
18.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业务请求单元,消息合并单元以及消息发送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核心网节点的跟踪标识;
所述业务请求单元用于发起业务请求;
所述消息合并单元用于在发起业务请求之后将所述跟踪标识合并于发送给接入网节点的第一条消息中;
所述消息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包含跟踪标识的第一条消息发送至接入网节点。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条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或非接入层消息,或无线资源控制/非接入层合并消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0874975A CN101272576B (zh) | 2007-03-19 | 2007-03-19 | 一种用户信令跟踪方法及通讯系统以及用户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0874975A CN101272576B (zh) | 2007-03-19 | 2007-03-19 | 一种用户信令跟踪方法及通讯系统以及用户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72576A CN101272576A (zh) | 2008-09-24 |
CN101272576B true CN101272576B (zh) | 2011-11-16 |
Family
ID=40006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08749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2576B (zh) | 2007-03-19 | 2007-03-19 | 一种用户信令跟踪方法及通讯系统以及用户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27257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42432B (zh) * | 2008-11-17 | 2013-04-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位置业务的实现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1754178B (zh) * | 2008-12-05 | 2013-04-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业务跟踪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1800684A (zh) * | 2009-02-06 | 2010-08-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检测信令设备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CN102256237B (zh) * | 2009-06-19 | 2014-01-01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跟踪会话同步方法和装置 |
CN102387491B (zh) * | 2010-08-27 | 2015-09-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令跟踪方法及装置 |
CN102421199A (zh) * | 2010-09-27 | 2012-04-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模双待终端的通信方法和相应的通信系统 |
CN102421083B (zh) * | 2010-09-27 | 2018-01-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模双待终端的通信方法和相应的通信系统 |
CN102427411B (zh) * | 2011-12-06 | 2014-10-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全网信令跟踪方法及系统 |
CN102761903A (zh) * | 2012-07-16 | 2012-10-3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的获取方法、系统、核心网及基站 |
CN105024876A (zh) * | 2014-04-30 | 2015-11-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业务信令跟踪的方法及装置 |
CN106793064A (zh) * | 2015-11-25 | 2017-05-31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位置更新方法及集群系统 |
CN108307530B (zh) * | 2016-09-30 | 2023-09-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会话连接建立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
CN111356165A (zh) * | 2018-12-24 | 2020-06-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的跟踪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215924A2 (en) * | 2000-12-18 | 2002-06-19 | Inet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rifying usage and quality of interconnection services for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CN1223231C (zh) * | 1998-08-18 | 2005-10-12 | 诺基亚网络有限公司 | 跟踪信令消息的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和网络部件 |
CN1791119A (zh) * | 2005-12-12 | 2006-06-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对移动通信系统信令消息的追踪方法 |
EP1748662A1 (en) * | 2005-07-25 | 2007-01-31 | Orange S.A. | Mobile network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and method |
CN101267641B (zh) * | 2007-03-13 | 2011-04-2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信令跟踪方法、设备及系统 |
-
2007
- 2007-03-19 CN CN2007100874975A patent/CN10127257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23231C (zh) * | 1998-08-18 | 2005-10-12 | 诺基亚网络有限公司 | 跟踪信令消息的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和网络部件 |
EP1215924A2 (en) * | 2000-12-18 | 2002-06-19 | Inet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rifying usage and quality of interconnection services for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EP1748662A1 (en) * | 2005-07-25 | 2007-01-31 | Orange S.A. | Mobile network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and method |
CN1791119A (zh) * | 2005-12-12 | 2006-06-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对移动通信系统信令消息的追踪方法 |
CN101267641B (zh) * | 2007-03-13 | 2011-04-2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信令跟踪方法、设备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72576A (zh) | 2008-09-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72576B (zh) | 一种用户信令跟踪方法及通讯系统以及用户设备 | |
KR101519547B1 (ko) | 사용자 장비의 위치 정보를 갱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1577955B (zh) | 一种空闲模式下节约信令功能的激活判断方法及系统 | |
CN101296518B (zh) | 电路域业务寻呼实现方法和装置 | |
KR101803258B1 (ko) | 패킷 모바일 네트워크 내에서 데이터 전송의 지원 | |
CN101039507B (zh) | 演进网络架构中隧道建立、释放方法及装置 | |
RU2624105C2 (ru)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мобильностью | |
US20120276913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 |
US8457659B2 (en) |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 |
CN104541530A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更新跟踪区域的方法和设备 | |
CN1997208B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开机附着接入的方法 | |
CN102083048A (zh) | 空闲状态信令优化激活状态下寻呼消息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 |
CN101677470A (zh) | 服务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2014365A (zh) | 一种无线网络共享中选择核心网运营商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1330425B (zh) | Sgsn到服务网关的隧道的建立方法 | |
CN100527872C (zh) | 一种无线演进网络中重新附着的实现方法 | |
CN101730073B (zh) | 一种获取用户签约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2118733A (zh) | 一种用户设备请求SMSonly功能时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 |
CN101553011B (zh) | 确认缺省承载的方法和移动性管理实体 | |
CN101568092A (zh) | 共享网络位置管理方法、信息变更上报方法、系统及设备 | |
CN100361472C (zh) | 一种在WiMAX系统中释放空闲资源的方法 | |
CN101998619A (zh) | 小区更新方法及系统 | |
WO2009045138A1 (en) | Terminal trace activation in a wir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CN1802024B (zh) | 对退出空闲模式的终端的信息进行管理的方法 | |
CN102573066B (zh) | 一种传输rn信息、寻呼ue的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425 Address after: American California Patentee after: Snaptrack, Inc.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16 Termination date: 20170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