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1247B - 防尘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尘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71247B CN101271247B CN2007100896673A CN200710089667A CN101271247B CN 101271247 B CN101271247 B CN 101271247B CN 2007100896673 A CN2007100896673 A CN 2007100896673A CN 200710089667 A CN200710089667 A CN 200710089667A CN 101271247 B CN101271247 B CN 10127124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shing
- dust
- pedestal
- cover device
- sl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尘盖装置,包含基座、动力单元、传动单元以及防尘盖。该动力单元包括马达以及受该马达双向驱动的导螺杆。该传动单元包括供该导螺杆螺设的滑座、设置于该滑座的两推抵部,以及使该滑座来回移动的导引组合体。该防尘盖包括容置于该两推抵部之间的连动部,以及与该连动部连接的盖板部。藉由驱动该导螺杆以驱使该滑座移动,就可利用该两推抵部推抵该连动部,以开启与关闭该防尘盖,使本发明组装组件较少而可方便组装、减小组装体积,以及降低制作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装置,特别是指一种适用于相机、摄影机,或投影机等影像装置以保护其镜头的防尘盖装置。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与图2,美国专利US5,461,441中的一防尘盖装置1是装设在一相机机壳10以保护该相机的一镜头100,具有一可移动地覆设于该镜头100的防尘盖11,及一连动该防尘盖11以相对于该镜头100在一开启位置与一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驱动单元12。
该驱动单元12具有一马达120、一与该马达120同轴并受其双向地驱动的动力齿轮121、依序相啮合的一第一齿轮122、一第二齿轮123、一第三齿轮124、一第四齿轮125、一第五齿轮126、一受该第五齿轮126推抵移动的齿轮条127,以及一与该齿轮条127相啮合并连接至该防尘盖11的第六齿轮128。
当要使该防尘盖11相对于该镜头100移动时,是先激活该马达120以驱动该动力齿轮121转动,再经由一传动齿轮组(图未示)间接地驱使该第一齿轮122运转,并依序地连动该第二、三、四、五齿轮123、124、125、126以移动该齿轮条127,及驱动该第六齿轮128,进而将该防尘盖11依该动力齿轮121的转动方向移动至该开启位置或该关闭位置。
虽然该专利案的防尘盖装置1已可利用该驱动单元12的马达120与一连串的正齿轮相啮合传动的方式传递动力,驱使该防尘盖11相对于该镜头100移动至该开启位置或该关闭位置,达到以电动方式控制该镜头100的开合的使用功能,但实际上仍存有下列缺陷:
在该马达121与该防尘盖11之间配合传递动力与增加扭力的这些齿轮122、123、124、125、126、128的数目较多,除了组装较困难外,组装完成的该防尘盖装置1的体积也相对增加,并因所需零件较多而增加制造成本,使该防尘盖装置1具有组装较不方便、较占用空间,及浪费成本的缺点。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防尘盖装置组件较多、组装不便、以及较占用空间的缺陷,提供一种使用零件较少而可方便组装、并大幅减小组装体积,以及可降低制造成本的防尘盖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尘盖装置,包含:基座、装设于该基座的驱动机构,及受该驱动机构连动的防尘盖。该驱动机构包括动力单元,及受该动力单元驱动的传动单元。该传动单元包括受该动力单元传动的滑座、相间隔地设置于该滑座的第一推抵部与第二推抵部,及连接于该滑座与该基座之间以供该滑座呈不可旋转地沿一第一方向来回移动的导引组合体。该防尘盖是枢设在该基座上,包括容置于该第一、第二推抵部之间的连动部,及与该连动部连接的盖板部。
藉由上述组成,只要以该动力单元配合该导引组合体就可使该滑座沿该第一方向来回位移,并以该第一、第二推抵部推抵移动该防尘盖的连动部,进而驱使该防尘盖的盖板部在一开启位置与一关闭位置之间移动,使本发明以较少组装组件即可达成防尘盖启闭作用,而具有便于组装、有效缩小组装体积,及可降低制作成本的优点与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立体组合图,说明美国专利US5,461,441中的一防尘盖装置;
图2是一侧视图,说明该专利的防尘盖装置的一防尘盖受一驱动单元连动的情形;
图3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发明防尘盖装置一较佳实施例;
图4是一立体组合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组装完成的状态;
图5是一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防尘盖位于关闭位置的情形;
图6是一类似图5的视图,说明该防尘盖位于开启位置的情形;及
图7是一类似于图5的视图,说明该防尘盖受外力作用时,过负载保护组件勾抵限位该防尘盖并发生变形的情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防尘盖装置的前述以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明白。
参阅图3与图4,分别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及立体组合图,本发明防尘盖装置2的该较佳实施例包含基座3、装设于该基座3的驱动机构4、受该驱动机构4连动的防尘盖6,及呈相对应地分设在该基座3与该防尘盖6的位置感应单元7。
该基座3包括基壁31,以及自该基壁31沿第一方向X延伸并与该基壁31相配合界定出容纳空间33的侧壁32。
该驱动机构4包括动力单元40,以及受该动力单元40驱动的传动单元50。
该动力单元40安装于该基座3的基壁31,包括位于该基壁31外侧的马达41,以及沿该第一方向X延伸并受该马达41双向驱动的导螺杆42,且该导螺杆42是位于该容纳空间33内。
该传动单元50包括受该导螺杆42螺接传动的滑座51、设置于该滑座51的第一推抵部52、连接于该滑座51的过负载保护组件(overloadingprotecting member)53,以及连接于该滑座51与该基座3之间以供该滑座51呈不可旋转地沿该导螺杆42来回移动的导引组合体54。
该滑座51具有螺设于该导螺杆42的本体511,以及沿垂直于该第一方向X的第二方向Y相间隔地凸设于该本体511的第一定位柱512、第二定位柱513,该第一推抵部52是沿一垂直于该第一、第二方向X、Y的第三方向Z自该本体511延伸。
较佳地,该过负载保护组件53可受该防尘盖6的连动部61连动而变形,在该较佳实施例中,该过负载保护组件53为一扭簧,具有一套设于该第一定位柱512的卷绕部531、分别自该卷绕部531延伸而出的第一端脚532及第二端脚533,该第一端脚532是卡制定位于该第二定位柱513,该第二端脚533由内而外分别具有连接于该卷绕部531的根部534、连接于该根部534的第二推抵部535,以及连接于该第二推抵部535的弧形端部536。其中,该过负载保护组件53的第二推抵部535是与该传动单元50的第一推抵部52呈相间隔的配置关系。
该导引组合体54包括导轴541,及自该第一推抵部52一体延伸并套穿于该导轴541的防转凸块542,该导轴541是平行于该导螺杆42设置于该基座3的容纳空间33内,其一端固设于该基壁31。
该防尘盖6是通过枢接件8枢设在该基座3的侧壁32上,包括容置于该第一、第二推抵部52、535之间的该连动部61,以及与该连动部61连接并会随该连动部61的位移而在开启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盖板部62。
在该较佳实施例中,该防尘盖6的连动部61是沿该第二方向Y延伸的圆柱,可分别受该第一、第二推抵部52、535推抵而反向移动,或受该过负载保护组件53的弧形端部536勾抵而被限位。
该位置感应单元7包括传感器72及遮光板部71,该遮光板部71是自该防尘盖6的盖板部62朝外一体延伸,该传感器72则是固设于该基座3的侧壁32并对应该遮光板部71。
参阅图3、图5与图6,其中,该图5、图6分别是该防尘盖6位于关闭、开启位置的示意图,当要将该防尘盖6自该关闭位置移动至该开启位置时,是先激活该动力单元40的马达41以驱动该导螺杆42顺转,并配合该导轴541与该防转凸块542,使螺套于该导螺杆42的滑座51沿该第一方向X朝上移动,同时以该第一推抵部52推抵该防尘盖6的连动部61,使该连动部61也相应地沿该第一方向X朝上移动,并连动该防尘盖6以该枢接件8为中心朝方向A摆动,进而将该盖板部62自该关闭位置移动至该开启位置,此时,设置于该防尘盖6的该位置感应单元7的遮光板部71也会随着该防尘盖6的枢转而被连动,藉由该遮光板部71的位置变化使该传感器72得以感知该盖板部62的位置,并根据该位置实时送出信号停止该马达41的运转,使该防尘盖6停驻于该开启位置。
当要关闭该防尘盖6时,也是先激活该动力单元40的马达41以驱动该导螺杆42逆转,并配合该导轴541与该防转凸块542,使螺套于该导螺杆42的滑座51沿该第一方向X向下移动,同时连动该过负载保护组件53以该第二推抵部535推抵该防尘盖6的连动部61,使该连动部61也相应地沿该第一方向X朝下移动,并连动该防尘盖6以该枢接件8为中心朝与方向A反向的方向B摆动,进而将该盖板部62自该开启位置移动至该关闭位置,此时,设置于该防尘盖6的该位置感应单元7的遮光板部71也会随着该防尘盖6的枢转而被连动,藉由该遮光板部71的位置变化使该传感器72得以感知该盖板部62的位置,并根据该位置实时送出信号停止该马达41的运转,使该防尘盖6停驻于该关闭位置。
参阅图5,正常来说,当该防尘盖装置2的滑座51沿该第一方向X向下移动,并使该防尘盖6移动至位于该关闭位置时,是以该过负载保护组件53的第二推抵部535抵靠于该防尘盖6的连动部61。但是,如图7所示,为该防尘盖6受一外力作用的示意图,当该防尘盖6的盖板部62受外力误拨而自原本关闭的位置,被拨到该开启位置,或该防尘盖6自该开启位置移动到该关闭位置的过程中,因受异物阻挡而无法动作时,该滑座51仍是位于该关闭位置或继续移动至该关闭位置,此时,该防尘盖6的盖板部62所承受的外力会连动该连动部61继续向上推抵该过负载保护组件53的第二端脚533至受到该弧形端部536勾抵而被限位,同时使该过负载保护组件53的卷绕部531发生变形,当该外力或该异物被移除后,该过负载保护组件53的卷绕部531所蓄积的弹性回复力会迫使该弧形端部536向下推抵该防尘盖6的连动部61,使该连动部61再沿该第一方向X向下移动回到该关闭位置,并连动该盖板部62也摆回该关闭位置。
归纳上述,本发明防尘盖装置2可获得下述的功效及优点,故的确能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只要以该动力单元40配合该导轴541与该防转凸块542就可驱使该滑座51位移,并随位移方向分别连动该第一、第二推抵部52、535推抵该防尘盖6的连动部61,即可使该防尘盖6分别移动到该开启位置与该关闭位置,虽然是使用简单的螺杆机构仍能达成开关该防尘盖的功用,使本发明藉由该导螺杆42驱动机构的设计,有效减少组装组件数量,并具有便于组装、缩小该防尘盖装置2的体积,以及可降低制作成本的优点。
值得一提的是,当该防尘盖装置2应用于金属壳的影像装置时,该基座3是独立的构件。当该防尘盖装置2是要安装在塑料壳的影像装置时,则可于制造该塑料壳时,直接将该基座3一体成形地形成于该塑料壳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防尘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基座;
驱动机构,装设于所述基座,包括动力单元,以及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包含受所述动力单元传动的滑座、相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滑座的第一推抵部与第二推抵部,以及连接于所述滑座与所述基座之间、使所述滑座呈不可旋转地沿第一方向来回移动的导引组合体;其中所述滑座包括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相间隔地凸设的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所述传动单元还包括扭簧,具有套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柱的卷绕部、分别自所述卷绕部延伸而出的第一端脚及第二端脚,所述第一端脚卡制定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端脚由内而外具有连接于所述卷绕部的根部、连接于所述根部的所述第二推抵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推抵部的弧形端部;以及
防尘盖,枢设在所述基座上,包括容置于所述第一、第二推抵部之间的连动部,以及与所述连动部连接的盖板部;
其中所述防尘盖的连动部是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圆柱,用于受所述第一、第二推抵部推抵移动,或受所述弧形端部勾抵而被限位,且所述扭簧可受所述防尘盖的连动部连动而变形。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位置感应单元,所述位置感应单元包括自所述防尘盖的盖板部朝外延伸的遮光板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基座并对应所述遮光板部的传感器。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的马达,以及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受所述马达双向驱动的导螺杆,所述传动单元的滑座受所述导螺杆螺接而传动。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尘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具有螺设于所述导螺杆的本体,所述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凸设于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一推抵部沿垂直于所述第一、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自所述本体延伸。
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尘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基壁,以及自所述基壁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基壁相配合界定出容纳空间的侧壁。
6.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尘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基壁,所述导螺杆与所述马达位于所述基壁的外侧,且所述导螺杆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尘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的导引组合体包括导轴,以及自所述第一推抵部延伸并套穿于所述导轴的防转凸块,所述导轴平行于所述导螺杆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容纳空间内,其一端固设于所述基壁。
8.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尘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位置感应单元,所述位置感应单元包括传感器以及遮光板部,所述遮光板部是自所述防尘盖的盖板部朝外延伸,所述传感器则是固设于所述基座的侧壁并对应所述遮光板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0896673A CN101271247B (zh) | 2007-03-23 | 2007-03-23 | 防尘盖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0896673A CN101271247B (zh) | 2007-03-23 | 2007-03-23 | 防尘盖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71247A CN101271247A (zh) | 2008-09-24 |
CN101271247B true CN101271247B (zh) | 2011-05-04 |
Family
ID=40005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08966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1247B (zh) | 2007-03-23 | 2007-03-23 | 防尘盖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27124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34545B (zh) * | 2013-03-29 | 2015-09-23 |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 一种空间光学敏感器的防尘机构 |
CN103246127B (zh) * | 2013-04-15 | 2016-08-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遮挡盖滑动结构及具有该遮挡盖滑动结构的视讯设备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283132A (en) * | 1979-02-07 | 1981-08-11 | Agfa-Gevaert Ag | Photographic camera |
US5617167A (en) * | 1994-08-31 | 1997-04-01 | Nikon Corporation | Lens cover drive mechanism for a camera |
US5913089A (en) * | 1996-08-29 | 1999-06-1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amera |
CN1240274A (zh) * | 1998-03-09 | 2000-01-05 | 佳能株式会社 | 具有保护盖的图象传感装置 |
-
2007
- 2007-03-23 CN CN2007100896673A patent/CN10127124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283132A (en) * | 1979-02-07 | 1981-08-11 | Agfa-Gevaert Ag | Photographic camera |
US5617167A (en) * | 1994-08-31 | 1997-04-01 | Nikon Corporation | Lens cover drive mechanism for a camera |
US5913089A (en) * | 1996-08-29 | 1999-06-1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amera |
CN1240274A (zh) * | 1998-03-09 | 2000-01-05 | 佳能株式会社 | 具有保护盖的图象传感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CN 1240274 A,说明书第4页第6行至第5页最后一行,第11页第17行至24行、附图3-5,1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71247A (zh) | 2008-09-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734959B1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6054382B (zh) | 抬头显示装置 | |
US20020181953A1 (en) | Lens drive system | |
US20020025148A1 (en) | FPC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arrangement structure for zoom lens barrels | |
CN203442281U (zh) | 直线驱动装置和排气再循环控制阀 | |
JP4902966B2 (ja) | 可動コンソール装置 | |
CN101271247B (zh) | 防尘盖装置 | |
CN101135761B (zh) | 内置相机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 |
EP0713804A1 (en) | Exterior rear view mirror for a vehicle | |
CN111182097B (zh) |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 |
CN2900926Y (zh) | 摄像装置用的减速传动装置 | |
CN212992371U (zh) | 电子设备 | |
CN110726048B (zh) | 一种基于脸部识别的考勤装置 | |
US7611295B2 (en) | Electric dust-proof device | |
CN100541314C (zh) | 电动防尘装置 | |
US6837628B2 (en) | Barrier opening and closing mechanism | |
TWI305600B (zh) | ||
CN212992372U (zh) | 移动机构及电子设备 | |
WO2023045824A1 (zh) | 具有自遮挡功能的车辆后视镜总成及车辆 | |
US7396167B2 (en) | Lens retracting structure | |
CN210860449U (zh) | 升降式投影装置 | |
WO2007006822A3 (es) | Dispositivo de elevación y retracción de una pantalla plana incluyendo una cámara de captación de imagen | |
CN222022773U (zh) | 用于开闭供车辆用传感器进出的开口的门系统 | |
CN221303986U (zh) | 一种自助发卡设备 | |
JP2009264818A (ja) | 直線型変位計測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04 Termination date: 20160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