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60762A - 一种汽车门锁及其锁止与开启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门锁及其锁止与开启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60762A CN101260762A CN 200810089095 CN200810089095A CN101260762A CN 101260762 A CN101260762 A CN 101260762A CN 200810089095 CN200810089095 CN 200810089095 CN 200810089095 A CN200810089095 A CN 200810089095A CN 101260762 A CN101260762 A CN 10126076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
- clamp
- pawl
- automobile door
- lock paw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门锁,卡板(1)通过锁止档位台阶与止动爪(2)的挡边贴合,锁止档位台阶为多级台阶,是在以卡板(1)旋转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分布的台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汽车门锁的安全性,当车辆遇到意外,使锁体受到巨大力冲击力时,防止车门打开,大大降低了乘客被甩出乘客舱的危险;锁体的外形不用变化,只在现行的锁体基础上增加一个或多个锁止档位,通过改变锁体内部零件来实现本发明的功能,不影响锁体在车门上的布置、装配工艺性能和互换通用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构造的技术领域,涉及汽车车身结构,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门锁、特别是主要用于汽车后背门上的汽车门锁。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汽车门锁的锁止与开启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后背门锁的锁扣结构包括卡板、止动爪和开启臂,均为旋转构件。所述的止动爪与卡板之间设拉簧将两者拉紧,止动爪通过挡边结构与卡板紧密贴合,使卡板上设置的锁钩保持在锁止位置,所述的开启臂的转动通过开启臂上所设的推销推动止动爪转动,则止动爪与卡板脱开贴合,在所述的拉簧的作用下卡板旋转,使所述的锁钩脱离锁止位置转到松开位置。
目前的汽车后背门锁体只有一个档位,安全可靠性差。如果没有半锁档位,当车辆遇到意外,使锁体受到巨大力冲击力时,止动爪的挡边结构与卡板有可能完全脱离结合,锁钩完全松开,后背门可能被直接打开,坐在汽车后排的乘客存在被甩出乘客舱的危险。
中国专利号为CN96192037.8的专利技术文献公开了一种“汽车门锁特别是后备箱盖锁”的专利技术,该专利技术的发明目的是:提出和改进汽车门锁特别是后备箱盖锁,使这种锁通过电动机控制,在断路进行状态(不用微型开关)进行工作,而不用复位弹簧。其主要技术方案是:由位于打开位置的锁销将掣子保持在它的拉出位置,该掣子本身就可形成电动机在断路运行时所需的固定止动面(拨销止动面),一个精确的反向作用的拨销止动面可通过锁销上的掣子的止动面来实现,为此只需将止动面传递到拨销运动轨道上,所以在这个运动轨道中在掣子上构成止动面。
该专利解决的问题是电机在断路时不用复位弹簧。没有解决在汽车发生激烈振动状态下,门锁打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门锁,其目的是提高汽车门锁的安全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汽车门锁,其中的锁扣结构包括锁销总成及均为旋转构件的卡板、止动爪和开启臂,所述的止动爪通过挡边结构与卡板紧密贴合,止动爪与卡板之间设拉簧将两者拉紧,使卡板上设置的锁钩保持在所述的锁销总成的锁止位置,所述的开启臂转动并通过上所设的推销推动止动爪转动,止动爪与卡板脱开贴合,在所述的拉簧的作用下卡板旋转,使所述的锁钩脱离锁止位置到达松开位置,所述的卡板通过锁止档位台阶与止动爪的挡边贴合,所述的锁止档位台阶为多级台阶,是在以卡板旋转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分布的台阶。
为使本发明更加完善,还进一步提出了以下的更为详尽和具体的技术方案,以获得最佳实用效果:
所述的锁止档位台阶为两级,其中一级为半锁档位台阶,另一级为全锁档位台阶,所述的锁钩处于锁止位置时,所述的全锁档位台阶与止动爪的挡边贴合;当锁钩处于锁止位置与松开位置之间时,所述的半锁档位台阶与止动爪的挡边贴合。
所述的锁止档位台阶与止动爪的挡边贴合面的方向为朝向卡板回转中心的径向。
所述的卡板位于半锁档位台阶和全锁档位台阶之间的外缘为与其回转中心同心的圆弧。
所述的止动爪的外缘,在位于与半锁档位台阶和全锁档位台阶之间的圆弧相接触的部分,为与上述圆弧相匹配的内凹圆弧。
为了实现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汽车门锁的锁止与开启方法,所述的锁扣结构设在锁体基板,开启臂操纵拉线拉动使其旋转,或由闭锁器推动而发生旋转,所述的汽车门锁在使用过程中包括锁止过程和开启过程,其中:
锁止过程为:给锁体基板一个向下的力F1,锁销总成与卡板上的锁钩接触,由于锁销总成固定不动,当卡板受力F1超过弹簧的弹力F3时,卡板发生旋转;卡板在旋转过程中,半锁档位台阶首先与止动爪啮合,实现半档锁止;在继续施加的力的作用下,卡板继续旋转,全锁档位台阶与止动爪啮合,实现全锁档位锁止;
开启过程为:操纵拉线或者闭锁器来带动开启臂,开启臂对止动爪施加力F2,当F2大于弹簧的弹力F3时,止动爪发生旋转,止动爪与卡板在全锁档位台阶处的啮合脱离,卡板在弹簧的弹力F3的作用下发生旋转,卡板与止动爪在半锁档位台阶处啮合,卡板全锁档位解锁完成;继续操纵拉线或者闭锁器来带动开启臂,锁体机构重复全锁档位开启过程中的动作,完成半锁档位开启。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汽车门锁的安全性,当车辆遇到意外,使锁体受到巨大力冲击力时,防止车门打开,大大降低了乘客被甩出乘客舱的危险;锁体的外形不用变化,只在现行的锁体基础上增加一个或多个锁止档位,通过改变锁体内部零件来实现本发明的功能,不影响锁体在车门上的布置、装配工艺性能和互换通用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表达本发明的结构在锁体上安装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卡板、止动爪和开启臂结构的放大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卡板,2、止动爪,3、拉簧,4、轴销,5、开启臂,6、闭锁器,7、开启拉线,8、锁销总成,9、锁体护套,10、爪支座,11、基板,12、半锁档位台阶,13、全锁档位台阶,14、锁钩,15、推销,16、卡板安装回转中心,17、止动爪安装孔,18、开启臂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图2和图3所表达的本发明的结构,本发明为一种汽车门锁,所提供的这种汽车门锁,其中的锁扣结构包括锁销总成8及包括均为旋转构件的卡板1、止动爪2和开启臂5,所述的止动爪2通过挡边结构与卡板1紧密贴合,止动爪2与卡板1之间设拉簧3将两者拉紧,使卡板1上设置的锁钩14保持在所述的锁销总成8的锁止位置,所述的开启臂5转动并通过上所设的推销15推动止动爪2转动,止动爪2与卡板1脱开贴合,在所述的拉簧3的作用下卡板1旋转,使所述的锁钩14脱离锁止位置到达松开位置。
弹簧3的一端装在卡板1上的轴销4上,另一端与止动爪2上所设的弹簧钩连接。轴销4铆接在卡板1上。弹簧3的弹力方向是使卡板1和止动爪2紧靠在一起。止动爪2通过止动爪安装孔17及其相应的连接销轴安装在爪支座10上。卡板1通过卡板安装回转中心16上的孔及相应的连接销轴安装在锁体上。开启臂5通过开启臂安装孔18及其相应的连接销轴安装在闭锁器6上。开启臂5通过开启拉线7的拉动,进行旋转,以实现推动止动爪2进行车门门锁的开启。
设锁体护套9,保护上述各构件,使其正常工作。
为了解决在本说明书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的目前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提高汽车门锁的安全性能的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卡板1通过锁止档位台阶与止动爪2的挡边贴合,所述的锁止档位台阶为多级台阶,是在以卡板1旋转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分布的台阶。
本发明加了半锁档位后,等于加了一道安全保障,大大降低了乘客被甩出乘客舱的危险。
为了使本发明更为完善,还提供以下实施示例作为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的参考:
实施例一:
如图3所示,所述的锁止档位台阶为两级,其中一级为半锁档位台阶12,另一级为全锁档位台阶13,所述的锁钩14处于锁止位置时,所述的全锁档位台阶13与止动爪2的挡边贴合;当锁钩14处于锁止位置与松开位置之间时,所述的半锁档位台阶12与止动爪2的挡边贴合。
在卡板1上加工两个台阶,即半锁档位台阶12和全锁档位台阶13,止动爪2与卡板1相对应的边缘加工出一定的弧度来保证卡板1的行程,由加工后的卡板1和止动爪2构成新的锁体机构来实现锁体全锁和半锁两个档位。
按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结构,当锁体完全锁止状态下,卡板1与止动爪2在全锁档位台阶13处啮合,卡板1的锁钩14与锁销总成8紧紧啮合;当车辆遇到意外、锁体受到过大的外力冲击时,止动爪2与全锁档位台阶13处脱离啮合后,卡板1转动,将与止动爪2在卡板1的半锁档位12处啮合,卡板1在止动爪2与半锁档位台阶13的作用下仍然保证锁钩14与锁销总成8的啮合,确保汽车门、特别是汽车后门不被打开。
如果没有半锁档位台阶12与止动爪2的啮合,锁体受到巨大力冲击力时,后背门可能被直接打开,坐在汽车后排的乘客存在被甩出乘客舱的危险。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所述的锁止档位台阶与止动爪2的挡边贴合面的方向为朝向卡板1回转中心的径向。
上述结构保证止动爪2和卡板1即能很方便地进入啮合,也能很方便地脱离啮合。
实施例三:
所述的卡板1位于半锁档位台阶12和全锁档位台阶13之间的外缘为与其回转中心同心的圆弧。
上述结构使得卡板1在旋转时,止动爪2能在卡板1边缘的圆弧上平衡地滑动,阻力很小。
实施例四:
所述的止动爪2的外缘,在位于与半锁档位台阶12和全锁档位台阶13之间的圆弧相接触的部分,为与上述圆弧相匹配的内凹圆弧。
在卡板1的旋转过程中,为保证止动爪2与卡板1不干涉,可对止动爪2的边缘的弧度进行局部优化,即采用上述的内凹的圆弧;卡板1与止动爪2的强度可根据试验数据,在材料和厚度上进行优化;在卡板1上档位台阶的选取,可根据实际车辆后背门总成的状态进行调整。
实施例五:
为了实现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汽车门锁的锁止与开启方法。参见图1中F1、F2和F3,分别表明施加给锁体基板11进行锁止的力、开启臂5对止动爪2施加的力和弹簧3的弹性拉力。所述的锁扣结构设在锁体基板11,开启臂5操纵开启拉线7拉动使其旋转,或由闭锁器6推动而发生旋转,所述的汽车门锁在使用过程中包括锁止过程和开启过程,其中:
锁止过程为:给锁体基板11一个向下的力F1,锁销总成8与卡板1上的锁钩14接触,由于锁销总成8固定不动,当卡板1受力F1超过弹簧3的弹力F3时,卡板1发生旋转;卡板1在旋转过程中,半锁档位台阶12首先与止动爪2啮合,实现半档锁止;在继续施加力的作用下,卡板1继续旋转,全锁档位台阶13与止动爪2啮合,实现全锁档位锁止;
开启过程为:操纵开启拉线7或者闭锁器6来带动开启臂5,开启臂5对止动爪2施加力F2,当F2大于弹簧弹力F3时,止动爪2发生旋转,止动爪2与卡板1在全锁档位台阶13处的啮合脱离,卡板1在弹簧3的弹力F3的作用下发生旋转,卡板1与止动爪2在半锁档位台阶12处啮合,卡板全锁档位解锁完成;继续操纵开启拉线7或者闭锁器6来带动开启臂5,锁体机构重复全锁档位开启过程中的动作,完成半锁档位开启。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汽车门锁,其中的锁扣结构包括锁销总成(8)及均为旋转构件的卡板(1)、止动爪(2)和开启臂(5),所述的止动爪(2)通过挡边结构与卡板(1)紧密贴合,止动爪(2)与卡板(1)之间设拉簧(3)将两者拉紧,使卡板(1)上设置的锁钩(14)保持在所述的锁销总成(8)的锁止位置,所述的开启臂(5)转动并通过上所设的推销(1 5)推动止动爪(2)转动,止动爪(2)与卡板(1)脱开贴合,在所述的拉簧(3)的作用下卡板(1)旋转,使所述的锁钩(14)脱离锁止位置到达松开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板(1)通过锁止档位台阶与止动爪(2)的挡边贴合,所述的锁止档位台阶为多级台阶,是在以卡板(1)旋转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分布的台阶。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止档位台阶为两级,其中一级为半锁档位台阶(12),另一级为全锁档位台阶(13),所述的锁钩(14)处于锁止位置时,所述的全锁档位台阶(13)与止动爪(2)的挡边贴合;当锁钩(14)处于锁止位置与松开位置之间时,所述的半锁档位台阶(12)与止动爪(2)的挡边贴合。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止档位台阶与止动爪(2)的挡边贴合面的方向为朝向卡板(1)回转中心的径向。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板(1)位于半锁档位台阶(12)和全锁档位台阶(13)之间的外缘为与其回转中心同心的圆弧。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动爪(2)的外缘,在位于与半锁档位台阶(12)和全锁档位台阶(13)之间的圆弧相接触的部分,为与上述圆弧相匹配的内凹圆弧。
6、按照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所述的汽车门锁的锁止与开启方法,所述的锁扣结构设在锁体基板(11),开启臂(5)操纵开启拉线(7)拉动使其旋转,或由闭锁器(6)推动而发生旋转,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汽车门锁在使用过程中包括锁止过程和开启过程,其中:锁止过程为:给锁体基板(11)一个向下的力F1,锁销总成(8)与卡板(1)上的锁钩(14)接触,由于锁销总成(8)固定不动,当卡板(1)受力F1超过弹簧(3)的弹力F3时,卡板(1)发生旋转;卡板(1)在旋转过程中,半锁档位台阶(12)首先与止动爪(2)啮合,实现半档锁止;在继续施加力的作用下,卡板(1)继续旋转,全锁档位台阶(13)与止动爪(2)啮合,实现全锁档位锁止;
开启过程为:操纵开启拉线(7)或者闭锁器(6)来带动开启臂5,开启臂(5)对止动爪(2)施加力F2,当F2大于弹簧弹力F3时,止动爪(2)发生旋转,止动爪(2)与卡板(1)在全锁档位台阶(13)处的啮合脱离,卡板(1)在弹簧(3)的弹力F3的作用下发生旋转,卡板(1)与止动爪(2)在半锁档位台阶(12)处啮合,卡板全锁档位解锁完成;继续操纵开启拉线(7)或者闭锁器(6)来带动开启臂(5),锁体机构重复全锁档位开启过程中的动作,完成半锁档位开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810089095 CN101260762A (zh) | 2007-12-27 | 2008-04-18 | 一种汽车门锁及其锁止与开启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302569.3 | 2007-12-27 | ||
CN200710302569 | 2007-12-27 | ||
CN 200810089095 CN101260762A (zh) | 2007-12-27 | 2008-04-18 | 一种汽车门锁及其锁止与开启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60762A true CN101260762A (zh) | 2008-09-10 |
Family
ID=39961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810089095 Pending CN101260762A (zh) | 2007-12-27 | 2008-04-18 | 一种汽车门锁及其锁止与开启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260762A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44402A (zh) * | 2012-11-17 | 2013-02-27 | 无锡忻润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车门锁自锁试验装置 |
CN103061620A (zh) * | 2013-01-29 | 2013-04-24 | 河南开开特星光锁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门锁结构 |
CN105026667A (zh) * | 2013-03-06 | 2015-11-04 | 开开特股份公司 | 用于机动车的锁 |
CN104612500B (zh) * | 2013-11-04 | 2017-06-09 | 信昌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 车门锁装置 |
CN107512514A (zh) * | 2017-09-21 | 2017-12-26 | 成都三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保管箱系统 |
CN108621871A (zh) * | 2018-05-31 | 2018-10-09 | 烟台三环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座椅锁锁闭机构 |
CN110593671A (zh) * | 2019-10-29 | 2019-12-20 | 美律科技(福建)有限公司 | 一种多级联动锁及上下合体装置 |
CN110905341A (zh) * | 2019-12-16 | 2020-03-24 | 成都三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锁止机构 |
CN111364857A (zh) * | 2018-12-26 | 2020-07-03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逃生门的锁闭装置和具有其的逃生门 |
CN114575686A (zh) * | 2022-03-14 | 2022-06-03 |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 侧取货门锁装置及其装配方法和车辆 |
-
2008
- 2008-04-18 CN CN 200810089095 patent/CN101260762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44402A (zh) * | 2012-11-17 | 2013-02-27 | 无锡忻润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车门锁自锁试验装置 |
CN102944402B (zh) * | 2012-11-17 | 2016-03-30 | 无锡忻润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车门锁自锁试验装置 |
CN103061620A (zh) * | 2013-01-29 | 2013-04-24 | 河南开开特星光锁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门锁结构 |
CN105026667A (zh) * | 2013-03-06 | 2015-11-04 | 开开特股份公司 | 用于机动车的锁 |
CN104612500B (zh) * | 2013-11-04 | 2017-06-09 | 信昌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 车门锁装置 |
CN107512514A (zh) * | 2017-09-21 | 2017-12-26 | 成都三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保管箱系统 |
CN108621871A (zh) * | 2018-05-31 | 2018-10-09 | 烟台三环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座椅锁锁闭机构 |
CN108621871B (zh) * | 2018-05-31 | 2024-02-02 | 烟台三环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座椅锁锁闭机构 |
CN111364857A (zh) * | 2018-12-26 | 2020-07-03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逃生门的锁闭装置和具有其的逃生门 |
CN110593671A (zh) * | 2019-10-29 | 2019-12-20 | 美律科技(福建)有限公司 | 一种多级联动锁及上下合体装置 |
CN110905341A (zh) * | 2019-12-16 | 2020-03-24 | 成都三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锁止机构 |
CN114575686A (zh) * | 2022-03-14 | 2022-06-03 |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 侧取货门锁装置及其装配方法和车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60762A (zh) | 一种汽车门锁及其锁止与开启方法 | |
US8522583B2 (en) | Door latch with emergency lock actuator and ‘impatient passenger’ feature | |
KR100535084B1 (ko) | 자동차용 도어 인사이드 핸들 조립체 | |
US10214945B2 (en) | Door latch assembly for motor vehicles | |
CN202039684U (zh) | 一种汽车车门锁 | |
US8766769B2 (en) | Latch operating system and instruction method | |
EP3783173B1 (en) | A vehicle door comprising a power child lock device | |
US10745948B2 (en) | Vehicular closure latch assembly having double pawl latch mechanism | |
US20060049643A1 (en) | Latch release mechanism | |
US8881564B2 (en) | Free floating paddle actuation system | |
CN201206377Y (zh) | 一种汽车门锁 | |
CN2861411Y (zh) | 汽车的门锁主体结构 | |
JP2022538316A (ja) | 自動車ドア用ロック | |
EP1580365A1 (en) | Latch mechanism | |
CN106884584B (zh) | 一种带儿童锁的滑移门内开装置及其开闭锁方法 | |
CN100545407C (zh) | 汽车中门门锁主体 | |
CN202559892U (zh) | 机动车锁 | |
CN211598138U (zh) | 一种电控行李箱锁系统 | |
KR100303367B1 (ko) | 자동차용 도어래치 어셈블리 | |
JP4382473B2 (ja) | 自動車用ドアラッチのラッチ解除装置 | |
CN102116115A (zh) | 汽车滑动门锁 | |
KR100862255B1 (ko) | 차량의 도어아웃사이드핸들 | |
CN210563798U (zh) | 一种锁体的传动控制结构 | |
US20020050720A1 (en) | Coupling device for door locking systems | |
GB2365487A (en) | Vehicle door lock apparatu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8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