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46999B - 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与其齿部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与其齿部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46999B CN101246999B CN2007100798191A CN200710079819A CN101246999B CN 101246999 B CN101246999 B CN 101246999B CN 2007100798191 A CN2007100798191 A CN 2007100798191A CN 200710079819 A CN200710079819 A CN 200710079819A CN 101246999 B CN101246999 B CN 10124699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
- inner bottom
- tooth
- coil
- tooth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69 b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906 Bronz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74 bronz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KUNSUQLRTQLHQQ-UHFFFAOYSA-N copper tin Chemical compound [Cu].[Sn] KUNSUQLRTQLHQ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lead(0) Chemical compound [Pb]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与其齿部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包括一齿部冲压步骤及一凸齿冲压步骤。该夹线座包含有:一中空夹线圈及一内导电片;该夹线圈上前后贯穿形成有一穿孔,该穿孔内底面上形成有一个以上下齿部,该等下齿部顶端与内底面齐平,另在内底面上向上突伸形成有至少一凸齿,该凸齿顶端甚高于内底面,其中该凸齿是借由一冲压模具由向夹线圈外底面冲压以致于在相对的内底面突出形成该凸齿;该内导电片穿设于夹线圈穿孔之中,且内顶面形成有一个以上个相对应下齿部的上齿部,该等上齿部的底端是与内顶面齐平;夹线圈的凸齿能咬入导线端部内,当进一步配合上、下齿部的衔咬后,可将导线端部牢牢夹固于夹线座之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线座,特别是涉及一种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与其齿部加工方法,该夹线座的夹线圈可稳固衔咬导线,避免导线脱落。
背景技术
导线端子座通常设置在电子电机连结导线装置中,可夹固一导线的一端,令电子装置能够透过导线传输讯号或电力至另外一电子电机装置上。
请参阅图7,传统的导线端子座包含有一座体90及一夹线圈95。
该座体90内形成有一容室91以供一导线99端部插入该容室91内,在座体90上方另形成有一与容室91连通的通孔92,在容室91内设置有一夹线圈95。
请进一步参阅图8,该夹线圈95上前后贯穿形成有一穿孔,顶端贯穿形成有一螺纹孔953,且在内底面上分别以冲压方式形成有一个以上下齿部951,另在夹线圈95上以前后贯穿方式穿设有一内导电片96与一外导电片97,内导电片96的内部顶面是以冲压方式形成有一个以上上齿部961,以便与下齿部951配合进一步衔咬导线99端部,此外,在座体90顶部设置有一穿入通孔92并且螺固于螺纹孔953内的螺栓98,当旋紧螺栓98时,内、外导电片96、97受到螺栓98底端向下压迫的力量,令导线99端部紧紧夹固于内导电片96与夹线圈95内底面之间;然而,下齿部951与上齿部961末端并非呈现尖锐状态,无法有效夹固导线99端部,此乃传统齿部加工方法的缺陷,尤其,夹线圈99等元件受到外力振动时,导线更易因振动而滑动,进而脱落。
请参阅图9A至9C,传统对夹线圈与内导电片的齿部加工方法是先将一金属板80设置于一冲床的预设位置以对准一冲压模具85,如图9A所示,其中金属板80多以红、青铜等导电性佳的材料制造,冲压模具85上设置有一个以上并排的锥状冲齿851,且相邻冲齿851间分别形成有一深V形槽,接着以冲齿851冲压金属板表面80,如图9B所示,最后形成上、下齿部951、961,如图9C所示。
然而,此种加工方法包含下列缺点:
1.冲齿851在冲压时,金属板80材料无法完全填满深V形槽且会形成略呈圆弧而不具尖锐末端的平坦区块,这些区块即是上、下齿部951、961,由于不具备尖锐末端,上、下齿部951、961无法有效的衔咬导线99,因此导线99遭到不经意的外力拉扯时容易脱落,尤其当导线为多芯线结构时,脱落的情形更加严重。
2.为了能与导线有较佳的电性接触,金属板80以红、青铜等硬度低的材料制造,造成金属板80上的齿部951、961更呈平坦状。
3.当所欲加工的上、下齿部951、961尺寸越小,深V形槽的尺寸势必越小,此导致金属板80材料越不容易陷入深V形槽,所得到的上、下齿部951、961更加平坦而对导线99固定作用效果较差。
4.导线的线芯一般分为单芯和多芯两种型态,在单芯型态的导线在夹线圈95与内导电片96牢靠夹固下,勉强能固定于导线端子座内,然而具备一个以上小线芯的多芯导线在较大的夹固力量下可能被压散成一个以上分歧的线芯,更不易被固定在夹线圈95与内导电片96之间。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与其齿部加工方法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新型的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与其齿部加工方法,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与其齿部加工方法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与其齿部加工方法,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与其齿部加工方法,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根据传统导线端子座对导线的衔咬效果不佳的缺点,改良其不足与缺失,进而发明出一种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与其齿部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与其齿部加工方法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稳固地夹固一导线的端部,避免导线因外力拉扯而自导线端子座脱落,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一中空夹线圈,该夹线圈上前后贯穿形成有一穿孔,该穿孔内底面上形成有一个以上下齿部,该等下齿部顶端齐平,另在内底面上的下齿部向上突伸形成有至少一凸齿而呈高耸隆起状,且凸齿顶端甚高于下齿部顶端,其中该凸齿是借由一冲压模具由夹线圈外底面向内冲压以致在内底面的下齿部相应突出形成;及一内导电片,是穿设于夹线圈穿孔之中,且内顶面形成有一个以上个相对应下齿部的上齿部,该等上齿部的底端是与内顶面齐平。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其中所述的凸齿呈条状而沿横宽方向分布在夹线圈内底面上。
前述的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其中所述的夹线圈内底面四角隅分别设置有一导引部,导引部内侧形成有导引斜面。
前述的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其中所述的夹线圈顶部贯穿形成有一螺孔。
前述的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其进一步包含有一外导电片,该外导电片是叠设于内导电片上并且穿设于夹线圈的穿孔内。
前述的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其中所述的内导电片以及外导电片是一体成型。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齿部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齿部冲压步骤,是透过一第一冲压模具对一夹线座的中空夹线圈内底面进行冲压以形成一个以上下齿部,并对一内导电片的内顶面进行冲压以形成一个以上上齿部;及一凸齿冲压步骤,是透过一第二冲压模具对夹线圈外底面进行冲压以在该外底面上形成一斜齿槽,而同时夹线圈内底面相对该斜齿槽处则隆起成为一凸齿。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齿部加工方法,其中所述的第二冲压模具相对夹线圈外底面的一端上形成有一尖锐的第二冲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可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与其齿部加工方法,是令前述夹线座包含有:一中空夹线圈,该夹线圈上前后贯穿形成有一穿孔,该穿孔内底面上形成有一个以上下齿部,该等下齿部顶端齐平,另在内底面的下齿部上向上突伸形成有至少一凸齿而呈高耸隆起状,且凸齿顶端甚高于下齿部顶端,其中该凸齿是借由一冲压模具由夹线圈外底面向内冲压以致在内底面的下齿部相应突出形成;及一内导电片,是穿设于夹线圈穿孔之中,且内顶面形成有一个以上个相对应下齿部的上齿部,该等上齿部的底端齐平。
前述夹线圈内底面四角隅分别设置有一导引部,导引部内侧形成有导引斜面,内导电片边缘共形成有四个凹槽以分别结合导引部。
前述夹线圈顶部贯穿形成有一螺孔。
前述夹线座进一步包含有一外导电片,该外导电片是叠设于内导电片上并且穿设于夹线圈的穿孔内。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与其齿部加工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夹线座夹线圈的凸齿自内底面向上突伸而能咬入导线端部内,令导线端部侧边产生明显凹陷变形,而凸齿则陷入该凹陷变形处造成一稳固的衔咬结构,令导线端部难以与凸齿分离,凸齿进一步配合上、下齿部的衔咬,借此可将导线端部牢牢夹固于夹线座之内,并避免因外力而自夹线座扯落导线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其包含有:一中空夹线圈及一内导电片;该夹线圈上前后贯穿形成有一穿孔,该穿孔内底面上形成有一个以上下齿部,该等下齿部顶端与内底面位于同一平面,另在内底面的下齿部上向上突伸形成有至少一凸齿,该凸齿顶端甚高于内底面,且凸齿顶端甚高于下齿部顶端,其中该凸齿是借由一冲压模具由向夹线圈外底面冲压以致于在相对的内底面突出形成该凸齿;该内导电片穿设于夹线圈穿孔之中,且内顶面形成有一个以上个相对应下齿部的上齿部,该等上齿部的底端是与内顶面齐平;夹线圈的凸齿能咬入导线端部内,当进一步配合上、下齿部的衔咬后,可将导线端部牢牢夹固于夹线座之内。本发明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与其齿部加工方法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并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设置于导线端子座外壳中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侧面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夹线圈一实施例立体外观图。
图4是本发明夹线圈另一实施例立体外观图。
图5是本发明夹线圈衔咬导线的放大局部剖视图。
图6A到图6C是本发明齿部加工方法步骤示意图。
图7是传统导线端子座与夹线座的侧面剖视图。
图8是图7中夹线座衔咬导线的放大局部剖视图。
图9A到图9C是传统夹线圈齿部加工方法步骤示意图。
10:外壳 11:容室
12:通孔 111:前开口
20:夹线圈 20a:夹线圈
21:穿孔 22:内底面
23:下齿部 24:凸齿
24a:斜齿槽 25:导引部
26:螺纹孔 30:内导电片
31:内顶面 33:上齿部
40:外导电片 50:螺栓
60:导线 71:第一冲压模具
711:第一冲齿 72:第二冲压模具
721:第二冲齿 80:金属板
85:冲压模具 851:冲齿
90:夹线圈 91:容室
92:通孔 95:夹线圈
951:下齿部 953:螺纹孔
96:内导电片 961:上齿部
97:外导电片 99:导线
98: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与其齿部加工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与图2,本发明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是与安装于一导线端子座的外壳10中,该外壳10内形成有一个以上容室11,容室11具有一前开口111,以便供一导线60端部穿入该容室11中,如图2所示,另在外壳10顶部贯穿形成有一通孔12,在该通孔12上螺锁有一螺栓50。
该夹线座用以夹固导线60端部,且包含有一夹线圈20、一内导电片30及一外导电片40。
请参阅图2与图3,该夹线圈20是设置在外壳10容室11内,夹线圈20呈矩形,其上前后贯穿形成有一穿孔21,该穿孔21内底面22上以内部冲压方式形成有一个以上下齿部23,该等下齿部23顶端与内底面22位于同一平面,另在透过对外底面向上冲压方式,令相对侧的内底面22的下齿部23上向上突伸形成有至少一凸齿24,该凸齿24顶端尖锐且甚高于内底面22而呈高耸隆起状,且凸齿24顶端甚高于下齿部23顶端,呈现明显的隆起状态,能咬入导线60端部侧边,此外凸齿24可呈条状而沿横宽方向分布在夹线圈20整个内底面22上,另在夹线圈20顶部贯穿形成有一与通孔12相对应的螺纹孔26,以便供螺栓50穿过并且螺固,此外,夹线圈20内底面22四角隅分别设置有一导引部25,导引部25内侧形成有一导引斜面以便令导线60端部可沿着导引部25落于内底面22中央处而不偏向任一侧或是歪斜。
请参阅图4,在一夹线圈20a的实施例中,内底面22的导引部可省略。
请参阅图1与图3,该内导电片30略呈匚形,是穿设于夹线圈20穿槽21之中,且内导电片30内顶面31以冲压方式形成有一个以上个相对应下齿部23的上齿部33,该等上齿部33的底端是与内顶面31齐平,藉此,可以上、下齿部23、33来夹固导线60。内导电片30边缘共形成有四个凹槽以分别结合导引部25。
该外导电片40呈倒L形,是叠设于内导电片30上并且穿设于夹线圈20的穿槽21内,可与内导电片30一体成型,外导电片40受到螺栓50底端所压迫进而逼迫上、下齿部23、33相互靠合以便衔咬导线60。
请参阅图5,当该导线60穿入夹线圈20穿孔21内,旋紧螺栓50使螺栓50底端向下压迫内、外导电片30、40时,内导电片30顶端及夹线圈20底端夹固导线60,而隆起的凸齿24因甚高出于底面,故可压入或刺入导线60侧边,令导线60侧边明显凹陷变形,而凸齿24则陷入凹陷变形处以便造成衔咬的结构,若导线60受到外力拉扯,凸齿24可发挥较上、下齿部23、33来的强的衔咬作用,令导线60无法脱离夹线圈20,此外,由于凸齿24呈现条状而分布在内底面22的横宽方向,即使导线60的线芯是以多条小线芯组成的多芯型态,在小线芯散开的状况下,凸齿24仍可衔咬各条小线芯。
请参阅图6A至图6C,本发明对夹线座的齿部加工方法包含一齿部冲压步骤及一凸齿冲压步骤。
该齿部冲压步骤是透过一第一冲压模具71对一夹线座的中空夹线圈20内底面23,并对一内导电片30的内顶面31进行冲压以分别形成一个以上下齿部23与一个以上上齿部33,其中该第一冲压模具71对面夹线圈20内底面22与内导电片30内顶面31的冲压面具成排的一个以上第一冲齿711。
该凸齿冲压步骤是透过一第二冲压模具72对夹线圈20外底面进行冲压以在该外底面上形成一斜齿槽24a,而同时夹线圈20内底面22相对该斜齿槽24a处则隆起成为一凸齿24,其中该第二冲压模具72面对夹线圈20外底面的一端上形成有尖锐状的第二冲齿721。
借由上述技术手段,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
1.第二冲压模具72的目的是令相对的夹线圈20内底面22隆起形成凸齿24,而非令夹线圈20材料陷入冲齿间的V形槽,因此形成的凸齿24不但不会受到冲齿之间V形槽的限制,反而能随心所欲依照第二冲压模具72冲压的深度来作适当的高度变化。
2.第二冲压模具72是以比导线更硬的铁或钢等材质制造,其冲压方式不需要考量夹线圈20因材料过软而难以有效挤入V形槽内且无法有效产生锐角的问题,即使以软质的红、青铜作为夹线圈20的材料,仍可顺利形成凸齿24。
3.隆起的尖锐凸齿24可牢牢迫入或刺入导线60的侧边,令导线60产生凹陷变形,凸齿24则陷入该凹陷变形处以产生强力的衔咬作用,而非如传统的齿部仅与导线60平坦接触,即便导线60受到外力拉扯时仍能稳固的定位于夹线圈20中。
4.即使导线60是具有一个以上小线芯的多芯型态,当小线芯被压迫至松散时,亦可分别受到隆起的凸齿24所衔咬,因各条小线芯均受到凸齿24的衔咬变形,使得导线60整体不会有自夹线圈20滑落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
一中空夹线圈,该夹线圈上前后贯穿形成有一穿孔,该穿孔内底面上形成有一个以上的下齿部,该等下齿部顶端齐平,另在内底面的下齿部上向上突伸形成有至少一凸齿而呈高耸隆起状,且凸齿顶端甚高于下齿部顶端,其中该凸齿是借由一冲压模具由夹线圈外底面向内冲压以致在内底面的下齿部相应突出形成;及
一内导电片,是穿设于夹线圈穿孔之中,且内顶面形成有一个以上个相对应下齿部的上齿部,该等上齿部的底端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凸齿呈条状而沿横宽方向分布在夹线圈内底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夹线圈内底面四角隅分别设置有一导引部,导引部内侧形成有导引斜面,内导电片边缘共形成有四个凹槽以分别结合导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夹线圈顶部贯穿形成有一螺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含有一外导电片,该外导电片是叠设于内导电片上并且穿设于夹线圈的穿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内导电片以及外导电片是一体成型。
7.一种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齿部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齿部冲压步骤,是透过一第一冲压模具对一夹线座的中空夹线圈内底面进行冲压以形成一个以上下齿部,并对一内导电片的内顶面进行冲压以形成一个以上上齿部;及
一凸齿冲压步骤,是透过一第二冲压模具对夹线圈外底面进行冲压以在该外底面上形成一斜齿槽,而同时夹线圈内底面相对该斜齿槽处则隆起成为一凸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齿部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冲压模具相对夹线圈外底面的一端上形成有一尖锐的第二冲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0798191A CN101246999B (zh) | 2007-02-14 | 2007-02-14 | 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与其齿部加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0798191A CN101246999B (zh) | 2007-02-14 | 2007-02-14 | 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与其齿部加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46999A CN101246999A (zh) | 2008-08-20 |
CN101246999B true CN101246999B (zh) | 2011-03-30 |
Family
ID=39947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0798191A Active CN101246999B (zh) | 2007-02-14 | 2007-02-14 | 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与其齿部加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24699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103201U (zh) * | 2011-05-10 | 2012-01-04 | 上海向开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并联式多用途接线端子 |
CN104157991B (zh) * | 2013-05-14 | 2016-08-24 | 进联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导线端子座结构 |
CN107910667B (zh) * | 2017-11-30 | 2023-08-25 | 韩天翔 | 一种用于信号连接器的压线框及其成型工艺 |
JP7551244B2 (ja) | 2021-02-10 | 2024-09-17 | 日東工業株式会社 | 端子構造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69806A (en) * | 1984-05-09 | 1987-06-02 | Karl Lumberg Gmbh & Co. | Terminal strip connector block |
GB2247791A (en) * | 1990-08-17 | 1992-03-11 | Abb Patent Gmbh | Connecting terminal |
DE4329097C1 (de) * | 1993-08-30 | 1994-09-29 | Lumberg Karl Gmbh & Co | Elektrische Anschlußklemme für Leiterplatten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
CN1389957A (zh) * | 2001-06-06 | 2003-01-08 |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 螺纹接线端子 |
CN1714472A (zh) * | 2002-12-19 | 2005-12-28 |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 电子设备的端子装置 |
CN2779643Y (zh) * | 2005-03-14 | 2006-05-10 | 郑凯平 | 一种防止电线脱落的接线装置 |
-
2007
- 2007-02-14 CN CN2007100798191A patent/CN10124699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69806A (en) * | 1984-05-09 | 1987-06-02 | Karl Lumberg Gmbh & Co. | Terminal strip connector block |
GB2247791A (en) * | 1990-08-17 | 1992-03-11 | Abb Patent Gmbh | Connecting terminal |
DE4329097C1 (de) * | 1993-08-30 | 1994-09-29 | Lumberg Karl Gmbh & Co | Elektrische Anschlußklemme für Leiterplatten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
CN1389957A (zh) * | 2001-06-06 | 2003-01-08 |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 螺纹接线端子 |
CN1714472A (zh) * | 2002-12-19 | 2005-12-28 |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 电子设备的端子装置 |
CN2779643Y (zh) * | 2005-03-14 | 2006-05-10 | 郑凯平 | 一种防止电线脱落的接线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46999A (zh) | 2008-08-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404745B1 (en) | Terminal contact and clamp assembly for a cable terminal block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the same | |
US9692143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for producing a solder connection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 |
CN101246999B (zh) | 导线端子座的夹线座与其齿部加工方法 | |
US10615558B2 (en) | Range taking die set | |
CN102405558A (zh) | 端子接头和设有端子接头的电缆 | |
JP2013538423A (ja) | 電気接続端子および電気接続端子の生産方法および生産装置 | |
CN208341527U (zh) | 一种折弯冲压模具 | |
CN105514642A (zh) | 蝶形弹簧连接器 | |
JP6768250B2 (ja) | プレスフィット端子の製造装置及びプレスフィット端子の製造方法 | |
CN201018012Y (zh) | 导线端子座 | |
TWI327802B (zh) | ||
CN2497936Y (zh) | 扣具 | |
CN101710762B (zh) | 具有可调式弹性收紧装置的电机铁芯模具 | |
CN209792832U (zh) | 一种方便电路板焊接的工装夹具 | |
KR200438398Y1 (ko) | 단자결착기의 전선스토퍼 | |
CN2731750Y (zh) | 电线连接器 | |
CN1072533A (zh) | 用于连接绝缘连线的绝缘穿孔接线装置 | |
CN216461243U (zh) | 插座铜卡夹冲压成型模具 | |
JP2009129627A (ja) | 端子金具 | |
CN209641896U (zh) | 插头端子 | |
CN220049680U (zh) | 一种侧冲孔模具 | |
CN204545146U (zh) | 细长针类撕口冲裁模具 | |
CN222483868U (zh) | 具有防松脱功能的端子组件 | |
CN217889353U (zh) | 一种盒式接触件引脚对称折弯装置 | |
CN222334480U (zh) | 一种用于油封产品快速脱落的板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