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246275A - 显示面板及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46275A
CN101246275A CNA2008100015143A CN200810001514A CN101246275A CN 101246275 A CN101246275 A CN 101246275A CN A2008100015143 A CNA2008100015143 A CN A2008100015143A CN 200810001514 A CN200810001514 A CN 200810001514A CN 101246275 A CN101246275 A CN 1012462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ck matrix
light
color filter
display panel
pixel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0151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在镐
李癸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46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62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2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设备。其中,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黑色矩阵和第二黑矩阵,用于阻挡光;滤色器,用于显示彩色图像。所述第一黑色矩阵对应于挡光区,所述滤色器对应于透光区。所述第二黑色矩阵被布置在所述透光区中以将所述透光区分成至少两个子区。所述显示面板的透光区与棱镜片和偏光板的透光区被不同地布置。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设备
本申请要求于2007年2月16日提交的第10-2007-0016455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公开完整地包含于此,以资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设备。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提高显示质量的显示面板和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液晶显示设备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面板和用于向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的背光组件。
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朝向阵列基板的滤色器基板以及置于阵列基板和滤色器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像素(用于表现图像的基本的元素)。每个像素可包括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所述薄膜晶体管接收像素电压并将所述像素电压提供给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连接到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漏电极,并且朝向布置在所述滤色器基板上的共电极,液晶层置于像素电极和共电极之间。所述滤色器基板包括对应于所述像素布置的滤色器以及包围每个滤色器的黑色矩阵。所述黑色矩阵阻挡来自背光组件的光。因此,液晶显示面板被分成光穿过的透光区和阻挡光的挡光区。
此外,背光组件的棱镜片具有由布置在棱镜片上的棱镜的峰和谷限定的透光区和挡光区。此外,布置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上侧的偏光板具有由布置在所述偏光板的上表面上的增透层的珠子(bead)限定的透光区和挡光区,以防止漫反射。然而,棱镜片的透光区和挡光区、偏光板的透光区和挡光区以及液晶显示面板的透光区和挡光区可以不被布置成使光干涉最小化。因此,棱镜片、偏光板和液晶显示面板间发生光干涉。此外,莫尔现象和液晶显示面板中的某些像素被观察到为白点的缺陷可能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显示质量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所述能够提高显示质量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设备。
本发明的另外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阐明,并且从描述中部分将是清楚的,或者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可以被理解。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包括多个像素区的基板,每个像素区包括透光区和挡光区;布置在像素区中的滤色器;布置在挡光区中的第一黑色矩阵,用于阻挡光;布置在透光区中的第二黑色矩阵,用于阻挡光,所述第二黑色矩阵将所述透光区分成至少两个子区。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使用光来显示图像;和背光组件,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所述光。此外,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包括多个像素区的基板,每个像素区包括透光区和挡光区;布置在像素区中的滤色器;布置在挡光区中的第一黑色矩阵,用于阻挡光;布置在透光区中的第二黑色矩阵,用于阻挡光,所述第二黑色矩阵将所述透光区分成至少两个子区。
本发明还公开液晶显示(LCD)设备,该LCD设备包括:LCD面板;布置在LCD面板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偏光构件;布置在LCD面板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二偏光构件;和包括光源和棱镜片的背光组件。此外,LCD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包括栅极线、数据线以及连接于栅极线和数据线的薄膜晶体管,以向像素电极提供像素电压;包括共电极和像素区的滤色器基板,所述像素区包括透光区和挡光区;液晶层,置于阵列基板和滤色器基板之间,滤色器被布置在透光区中,所述滤色器是红色滤色器、绿色滤色器和蓝色滤色器;第一黑色矩阵,包围所述滤色器并被布置在挡光区中以阻挡光;第二黑色矩阵被布置在透光区中以阻挡光,所述第二黑色矩阵将所述透光区分成第一子区和第二子区。
应当理解的是,无论前面的总体描述还是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和解释性的,意在为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其中,附图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并包含在本说明书中以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平面图。
图2是沿图1中示出的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图2中示出的滤色器基板的平面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滤色器基板的平面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滤色器基板的平面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滤色器基板的平面图。
图7是示出具有图1中示出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图7中示出的棱镜片的透视图。
图9是沿图8中示出的II-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图7中示出的第一偏光板的平面图。
图11是沿图10中示出的III-I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了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且不应该解释为局限于在这里所提出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的,并将本发明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会夸大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在附图中的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
应该理解的是,当元件或层被称作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或“连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该元件或层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或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中间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或中间层。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解释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平面图,图2是沿图1中示出的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1和图2,液晶显示面板400包括:阵列基板100、滤色器基板200和液晶层300。
阵列基板100包括:第一基体基板(base substrate)110、包括第一栅极线GL1的栅极线、包括第一数据线DL1的数据线、薄膜晶体管121、122和123以及像素电极131、132和133。
像素区PA(其上显示图像)被限定在所述第一基体基板110。每个像素区PA包括透光区TA以及包围所述透光区TA并阻挡光的挡光区BA。
包括第一栅极线GL1的栅极线在所述挡光区BA中沿第一方向D1扩展,以传送栅极信号。包括第一数据线DL1的数据线在所述挡光区BA中沿与第一方向D1大体垂直的第二方向D2扩展,以传送数据信号。包括第一数据线DL1的数据线与包括第一栅极线GL1的栅极线绝缘并交叉,包括第一数据线DL1的数据线与包括第一栅极线GL1的栅极线结合来限定所述像素区PA。
薄膜晶体管121、122和123以及像素电极131、132和133对应于像素区PA被分别布置在第一基体基板110上。每个薄膜晶体管被连接到相应的栅极线、相应的数据线以及相应的像素电极。
举例来说,第一薄膜晶体管121被连接到第一栅极线GL1和第一数据线DL1。此外,第一薄膜晶体管121被连接到第一像素电极131。第二薄膜晶体管122被连接到第一栅极线GL1和第二数据线DL2。此外,第二薄膜晶体管122被连接到第二像素电极132。第三薄膜晶体管123被连接到第一栅极线GL1和第三数据线DL3。此外,第三薄膜晶体管123被连接到第三像素电极133。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薄膜晶体管121、第二薄膜晶体管122和第三薄膜晶体管123的每一个都具有大体相同的结构和功能,所以第一薄膜晶体管121将作为代表性的例子被描述。
第一薄膜晶体管121包括从第一栅电线GL1扩展的栅电极121a、布置在栅电极121a上并且从第一数据线DL1扩展的源电极121b以及被连接到第一像素电极131的漏电极121c。
第一像素电极131包括透明导电材料(如氧化铟锌(IZO)或氧化铟锡(ITO)),并从第一薄膜晶体管121接收像素电压。
阵列基板100还包括用于传送共电压的存储线SL及从所述存储线SL扩展的第一存储电极SE1和第二存储电极SE2。所述存储线SL被布置在挡光区BA中并且沿第一方向D1扩展。所述第一存储电极SE1和第二存储电极SE2对应于像素区PA布置并且沿第二方向D2扩展。所述第一存储电极SE1和第二存储电极SE2在相应的像素区PA中与像素电极(如所述第一像素电极131)叠置。
阵列基板100还包括:栅极绝缘层141、钝化层142以及有机绝缘层143。栅极绝缘层141被布置在第一基体基板110上,其中,第一基体基板110上布置有包括第一栅极线GL1的栅极线、第一存储电极SE1以及第二存储电极SE2。钝化层142和有机绝缘层143顺序地被布置在布置有包括第一数据线DL1的数据线的栅级绝缘层141上。像素电极131、132和133被布置在有机绝缘层143上。
图3是示出图2中示出的滤色器基板的平面图。
参照图2和图3,滤色器基板200朝向阵列基板100的上部。滤色器基板200包括:第二基体基板210、滤色器220、第一黑色矩阵230,第二黑色矩阵240以及共电极260。滤色器220包括单独的滤色器221、222和223。
滤色器220、第一黑色矩阵230和第二黑色矩阵240被布置在第二基体基板210的下表面上。每个滤色器221、222和223以一对一的方式对应于像素区PA。每个滤色器221、222和223覆盖透光区TA,并通过使用入射到透光区TA的光来过滤出预定的颜色。作为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例子,滤色器220可包括红色滤色器221、绿色滤色器222和蓝色滤色器223。
第一黑色矩阵230对应于挡光区BA以挡光。此外,由于第一黑色矩阵230在挡光区BA中挡光,因此第一黑色矩阵230可限定透光区TA的边界。第一黑色矩阵230包括金属材料或有机材料。第二黑色矩阵240被布置在透光区TA中阻挡光。第二黑色矩阵240沿第二方向D2扩展,并且被连接到第一黑色矩阵230。第二黑色矩阵240将透光区TA分成第一子区SA1和第二子区SA2,所述第一子区SA1和所述第二子区SA2沿第一方向D1被布置。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区SA1的宽度SAW1和所述第二子区SA2的宽度SAW2可大体相同。然而,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区SA1的宽度SAW1和所述第二子区SA2的宽度SAW2可不同。
第二黑色矩阵240可包括与第一黑色矩阵230相同的材料,并可以以与形成第一黑色矩阵230相同的工艺来形成。例如,薄膜层形成在第二基体基板210上,所述薄膜层包括金属材料或有机材料。当薄膜层被图案化时,第一黑色矩阵230和第二黑色矩阵240形成在第二基体基板210上。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滤色器220被从布置有第二黑色矩阵240的区域去除。然而,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滤色器220可被布置在形成有第二黑色矩阵240的区域中。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黑色矩阵240可对应于一个透光区TA布置。
举例来说,如果第二黑色矩阵240只对应于绿色像素布置,则第二黑色矩阵240只被布置在布置有绿色滤色器222的透光区TA中。
滤色器基板200还包括覆盖滤色器220、第一黑色矩阵230和第二黑色矩阵240的保护层(overcoat layer)250。保护层250被布置在第二基体基板210以使滤色器基板200平面化。共电极260被布置在保护层250上。共电极260包括透明导电材料(如IZO或ITO),并接收共电压。
液晶层300置于阵列基板100和滤色器基板200之间。液晶层300根据像素电压和共电压之间的电位差来调整光的透射率,并将调整的光提供给滤色器基板200。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滤色器基板的平面图。
参考图4,滤色器基板201具有与图3示出中的滤色器基板200大体相同的结构和功能(除了第二黑色矩阵270)。因此,在图4中,相同的标号表示与图3相同或大体相似的元件,并将省略关于相同或大体相似的元件的详细说明。
滤色器基板201包括:第二基体基板210、布置在第二基体基板210上的滤色器220、布置在第二基体基板210上且与挡光区BA对应的第一黑色矩阵230、布置在透光区TA中的第二黑色矩阵270以及用于接收共电压的共电极260。
每个滤色器220以一对一的方式对应于像素区PA,并且产生预定颜色的光。第一黑色矩阵230挡光并包围透光区TA。
第二黑色矩阵270沿第一方向D1扩展横过像素区PA的宽度,并被连接到第一黑色矩阵230。第二黑色矩阵270将透光区TA分成第三子区SA3和第四子区SA4,第三子区SA3和第四子区SA4沿第二方向D2布置。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子区SA3的长度SAL1和第四子区SA4的长度SAL2可不同。然而,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子区SA3的长度SAL1和第四子区SA4的长度SAL2可大体相同。
第二黑色矩阵270可由与用于形成第一黑色矩阵230相同的材料来形成,并可以利用形成第一黑色矩阵230的工艺来形成。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黑色矩阵270可对应于一个透光区TA布置。举例来说,如果第二个黑矩阵270只对应于绿色像素布置,则第二黑色矩阵270只被布置在布置有绿色滤色器222的透光区TA中。
滤色器基板201还包括覆盖滤色器220、第一黑色矩阵230和第二黑色矩阵270的保护层250,以使滤色器基板201平面化。共电极260被布置在保护层250上。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滤色器基板的平面图。
参照图5,滤色器基板202具有与图3中示出的滤色器基板200大体相同的结构和功能(除了第二黑色矩阵280)。因此,在图5中,相同的标号表示与图3相同或大体相似的元件,并将省略关于相同或大体相似的元件的详细说明。
滤色器基板202包括:第二基体基板210、布置在第二基体基板210上的滤色器220,布置在第二基体基板210上且与挡光区BA对应的第一黑色矩阵230、布置在透光区TA中的第二黑色矩阵280以及用于接收共电压的共电极260。
每个滤色器220以一对一的方式对应于像素区PA,并且产生预定颜色的光。第一黑色矩阵230挡光并包围透光区TA。
第二黑色矩阵280包括第一挡光线281和第二挡光线282,并阻挡光。第一挡光线281沿第一方向D1扩展横过像素区PA的宽度,并被连接到第一黑色矩阵230。第二挡光线282沿第二方向D2扩展横过像素区PA的长度,与第一挡光线281交叉,并被连接到第一黑色矩阵230。第一挡光线281和第二挡光线282将透光区TA分成第一子区SA1、第二子区SA2、第三子区SA3和第四子区SA4。
第二黑色矩阵280可由与用于形成第一黑色矩阵230相同的材料来形成,并可以利用形成第一黑色矩阵230的工艺来形成。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黑色矩阵280可对应于一个透光区TA布置。举例来说,如果第二黑色矩阵280只对应于绿色像素布置,则第二黑色矩阵280只被布置在布置有绿色滤色器222的透光区TA中。
滤色器基板202还包括覆盖滤色器220、第一黑色矩阵230和第二黑色矩阵280的保护层250,以使滤色器基板202平面化。共电极260被布置在保护层250上。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滤色器基板的平面图。
参照图6,滤色器基板203具有与图3中示出的滤色器基板200大体相同的结构和功能(除了第二黑色矩阵290)。因此,在图6中,相同的标号表示与图3相同或大体相似的元件,并将省略关于相同或大体相似的元件的详细说明。
滤色器基板203包括:第二基体基板210、布置在第二基体基板210上的滤色器220、布置在第二基体基板210上且与挡光区BA对应的第一黑色矩阵230、布置在透光区TA的第二黑色矩阵290以及用于接收共电压的共电极260。
每个滤色器220以一对一的方式对应于像素区PA,并且过滤预定颜色的光。第一黑色矩阵230挡光并包围透光区TA。
第二黑色矩阵290具有十字形的形状并阻挡光。第二黑色矩阵290被布置在透光区TA的中心部分以局部地将透光区TA分成两个或多个子区。第二黑色矩阵290可由与用于形成第一黑色矩阵230相同的材料来形成,并可以利用形成第一黑色矩阵230的工艺来形成。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黑色矩阵290可对应于一个透光区TA布置。举例来说,如果第二黑色矩阵290只对应于绿色像素布置,则第二黑色矩阵290只被布置在布置有绿色滤色器222的透光区TA中。
滤色器基板203还包括覆盖滤色器220、第一黑色矩阵230和第二黑色矩阵290的保护层250,以使滤色器基板203平面化。共电极260被布置在保护层250上。
图7是示出具有图1中示出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剖视图,图8是示出图7中示出的棱镜片的透视图,图9是沿图8中示出的II-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7,液晶显示设备700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面板400、用于生成光的背光组件500以及用于使光偏振的第一偏光板610和第二偏光板620。
在图7中,由于液晶显示面板400具有与图1中示出的液晶显示面板400相同或大体相似的结构和功能,因此,相同的标号将表示液晶显示面板400的相同或大体相似的元件,并将省略关于相同或大体相似的元件的详细说明。
参照图2和图7,液晶显示面板400包括:阵列基板100、朝向阵列基板100的滤色器基板200以及置于阵列基板100和滤色器基板200之间的液晶层的300。
滤色器基板200包括:第二基体基板210、滤色器220、第一黑色矩阵230、第二黑色矩阵240和共电极260。
每个滤色器220覆盖透光区TA并通过过滤入射到透光区TA的光来产生预定的颜色。第一黑色矩阵230和第二黑色矩阵240挡光。详细地讲,第一黑色矩阵230对应于挡光区BA布置,第二黑色矩阵240被布置在透光区TA中。如以上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二黑色矩阵240将透光区TA分成至少两个子区。
参照图7和图8,背光组件500被布置在液晶显示面板400之下。背光组件500包括:用于生成光的光源510以及置于光源510和液晶显示面板400之间的棱镜片520。棱镜片520包括布置在其上表面上的棱镜521。棱镜521可具有三棱柱的形状。棱镜521可被调整为彼此相邻,并将从光源510输出的光聚焦到液晶显示面板400。与从棱镜片520透射光的区域对应的区域不同于形成有峰和谷的区域。
参照图3、图8和图9,棱镜521可沿第二方向D2扩展,并可沿第一方向D1被布置为彼此相邻。相邻峰和谷间的距离PVD可能不同于子区SA1的宽度SAW1和子区SA2的宽度SAW2。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距离PVD比第一子区SA1的宽度SAW1和第二子区SA2的宽度SAW2窄。
因此,在液晶显示面板400中实际透射光的区域被布置成不同于在棱镜片520中实际透射光的区域。因此,液晶显示设备700可最小化液晶显示面板400和棱镜片520间的光的干涉,并可最小化莫尔现象和某些像素被观察到为白点的缺陷,从而提高显示质量。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棱镜521沿第二方向D2扩展,但也可沿第一方向D1扩展。在这种情况下,液晶显示面板400也可包括图4所示的滤色器基板201。参照图4和图8,棱镜521和第二黑色矩阵270可沿第一方向D1扩展。相邻峰和谷间的距离PVD可不同于第三子区SA3的长度SAL1和第四子区SA4的长度SAL2。
图10是示出图7中示出的所述第一偏光板的平面图,图11是沿图10中的III-I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7和图10,第一偏光片610可被布置在液晶显示面板400的上表面上,第二偏光板620可被布置在液晶显示面板400的下表面上。第一偏光板610使来自液晶显示面板400的光偏振,第二偏光板620使来自背光组件500的光偏振。第二偏光板620的偏振方向可大体垂直于第一偏光板610的偏振方向。
参照图10和图11,第一偏光板610包括:用于使来自液晶显示面板400的光偏振的偏光层611,和布置在偏光层611的上表面上的增透层(anti-reflective layer)612。增透层612可包括:胶合物(binder)612a和分散在所述胶合物612a中的珠子612b,以反射外部光。由于珠子612b可反射外部光和透过液晶显示面板400的光,因此,在第一偏光板610中透射来自液晶显示面板400的光的区域对应于没有形成珠子612b的区域。
参照图3,图10和图11,沿第一方向D1(第一子区SA1和第二子区SA2被布置的方向)的两个相邻的珠子612b之间的距离BD可不同于第一子区SA1的宽度SAW1和第二子区SA2的宽度SAW2。第一子区SA1的宽度SAW1和第二子区SA2的宽度SAW2可比沿第一方向D1相邻的两个珠子的距离BD窄。
因此,在液晶显示面板400中透射光的区域不同于在第一偏光板610中透射光的区域。因此,液晶显示设备700可最小化液晶显示面板400和第一偏光板610间的光的干涉,并可最小化莫尔现象和某些像素被观察到为白点的缺陷,从而提高显示质量。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黑色矩阵240沿第二方向D2扩展。然而,如图4所示,第二黑色矩阵270可沿第一方向D1扩展。在这种情况下,被第二黑色矩阵270分开的第三子区SA3的长度SAL1和第四子区SA4的长度SAL2可不同于沿第二方向D2相邻的两个珠子的距离BD。
根据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包括被布置在透光区中的第二黑色矩阵,使得用于阻挡光的区域被限定在透光区中。因此,由于在液晶显示面板中透射光的区域被安置成不同于在棱镜片中透射光的区域,因此,液晶显示面板和棱镜片之间的光的干涉可被最小化,并可最小化莫尔现象和某些像素被观察到为白点的缺陷,从而提高显示质量。
此外,在液晶显示面板中透射光的区域被安置成不同于在被布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的上表面上的第一偏光板中透射光的区域。因此,液晶显示面板和第一偏光板之间的光的干涉被最小化,并可最小化莫尔现象和某些像素被观察到为白点的缺陷,从而提高显示质量。
应该清楚,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本发明中进行各种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发明意在覆盖落入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对本发明的变动和修改。

Claims (20)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包括多个像素区的基板,每个像素区包括透光区和挡光区;
布置在像素区中的滤色器;
布置在挡光区中的第一黑色矩阵,用于阻挡光;
布置在透光区中的第二黑色矩阵,用于阻挡光,所述第二黑色矩阵将所述透光区分成至少两个子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黑色矩阵包括用于形成第一黑色矩阵的材料,并且使用形成所述第一黑色矩阵的工艺来形成所述第二黑色矩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黑色矩阵沿所述像素区的长度扩展,以将所述透光区分成两个子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黑色矩阵沿所述像素区的宽度扩展,以将所述透光区分成两个子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黑色矩阵包括:
第一挡光线,沿所述像素区的宽度扩展;
第二挡光线,沿所述像素区的长度扩展并且与第一挡光线交叉。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黑色矩阵将所述透光区分成四个子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黑色矩阵具有十字形的形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黑色矩阵被连接至第一黑色矩阵。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滤色器以一对一的方式对应于像素区,并且所述滤色器具有红色滤色器、绿色滤色器和蓝色滤色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滤色器被布置在所述透光区中,所述第二黑色矩阵对应于所述滤色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滤色器包括第一滤色器部分和第二滤色器部分,在所述像素区中通过所述第二黑色矩阵将所述第一滤色器部分和所述第二滤色器部分分开。
12、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面板,使用光来显示图像;和
背光组件,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所述光,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包括多个像素区的基板,每个像素区包括透光区和挡光区;
布置在像素区中的滤色器;
布置在挡光区中的第一黑色矩阵,用于阻挡光;
布置在透光区中的第二黑色矩阵,用于阻挡光,所述第二黑色矩阵将所述透光区分成至少两个子区。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背光组件包括:
用于生成所述光的光源;和
使所述光聚焦到所述显示面板的棱镜片。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棱镜片包括多个被布置成相互相邻的棱镜。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黑色矩阵和所述棱镜沿所述像素区的长度扩展,并且所述子区的宽度不同于相邻棱镜的峰和谷之间的距离。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黑色矩阵和所述棱镜沿所述像素区的宽度扩展,并且所述子区的长度不同于相邻棱镜的峰和谷之间的距离。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
包括偏光层和增透层的偏光构件,
其中,所述偏光层被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以使来自所述显示面板的光偏振,所述增透层被布置在偏光层上以防止从外部入射的光的漫反射,所述增透层包括覆盖所述偏光层的胶合物和分散在所述胶合物中的多个珠子。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黑色矩阵沿所述像素区的长度扩展,并且所述子区的宽度不同于沿像素区的宽度布置的两个相邻的珠子间的距离。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黑色矩阵沿所述像素区的宽度扩展,并且所述子区的长度不同于沿像素区的长度布置的两个相邻的珠子间的距离。
20、液晶显示设备,包括:
液晶显示面板;
布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偏光构件;
布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二偏光构件;和
包括光源和棱镜片的背光组件,
其中,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阵列基板,包括栅极线、数据线以及连接于栅极线和数据线的薄膜晶体管,以向像素电极提供像素电压。
结合到阵列基板的相对基板,所述相对基板包括共电极和像素区,所述像素区包括透光区和挡光区;
液晶层,置于阵列基板和相对基板之间;
滤色器,布置在透光区中,所述滤色器包括红色滤色器、绿色滤色器和蓝色滤色器;
第一黑色矩阵,包围所述滤色器并被布置在挡光区以挡光;
第二黑色矩阵,布置在透光区中以挡光,所述第二黑色矩阵将所述透光区分成第一子区和第二子区。
CNA2008100015143A 2007-02-16 2008-01-04 显示面板及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设备 Pending CN10124627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70016455 2007-02-16
KR1020070016455A KR20080076481A (ko) 2007-02-16 2007-02-16 표시패널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6275A true CN101246275A (zh) 2008-08-20

Family

ID=39706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015143A Pending CN101246275A (zh) 2007-02-16 2008-01-04 显示面板及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198308A1 (zh)
KR (1) KR20080076481A (zh)
CN (1) CN10124627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3965A (zh) * 2012-04-20 2012-09-1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3d显示装置
CN109860231A (zh) * 2017-11-30 2019-06-0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12002819A (zh) * 2019-05-27 2020-11-2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13013200A (zh) * 2019-12-19 2021-06-22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包括光控制面板的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00524B (zh) * 2008-12-02 2013-07-0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一種液晶顯示製程面板與形成配向膜的方法
KR101530257B1 (ko) * 2009-02-13 2015-06-22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방현층 및 방현필름
CN102466933B (zh) * 2010-11-16 2014-11-26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JP6595321B2 (ja) * 2015-08-31 2019-10-23 京セラ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US10845657B2 (en) 2016-03-10 2020-11-2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and head-mounted display
CN107844008B (zh) * 2017-11-06 2020-03-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阵列基板的检测方法及显示面板
CN109031760B (zh) * 2018-08-21 2021-10-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72829B2 (ja) * 1994-12-27 2000-08-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ラー液晶パネル
US5847795A (en) * 1995-07-27 1998-12-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and anti-reflection film applicable thereto
JP4101339B2 (ja) * 1997-09-25 2008-06-1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拡散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拡散層付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3288318B2 (ja) * 1998-12-14 2002-06-0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964797B1 (ko) * 2003-12-23 2010-06-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3763068B2 (ja) * 2004-08-05 2006-04-05 サ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DE112006000018B4 (de) * 2005-02-02 2016-02-11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Reflexionsschirm,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und Projektionssystem des Reflexionstyps
JP2006350280A (ja) * 2005-05-19 2006-12-28 Sanyo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3965A (zh) * 2012-04-20 2012-09-1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3d显示装置
CN102663965B (zh) * 2012-04-20 2014-04-0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3d显示装置
CN109860231A (zh) * 2017-11-30 2019-06-0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12002819A (zh) * 2019-05-27 2020-11-2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13013200A (zh) * 2019-12-19 2021-06-22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包括光控制面板的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80076481A (ko) 2008-08-20
US20080198308A1 (en) 2008-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46275A (zh) 显示面板及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设备
KR102501111B1 (ko) 카메라 모듈 일체형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09992775U (zh) 显示装置
CN101359118B (zh) 液晶显示装置
JP4988691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9541833A (zh) 显示组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1479656B (zh) 显示装置
US7053974B2 (en) Transflective LCD device having color filters with through holes
US9285612B2 (en) In-plane switching mod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1961427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CN101578549B (zh) 带微透镜阵列的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WO2017193442A1 (zh) Lcd显示器
US10185174B2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in film transistor substrate
EP1986039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KR20180049297A (ko) 광 밸브를 구비한 액정 표시장치
CN102890368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890357A (zh) 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2110685A (zh) 像素结构以及显示面板
CN103412441B (zh) 阵列基板、彩膜基板、显示装置及取向层的制作方法
CN103869532A (zh) 液晶显示装置
JP2019184828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1685232A (zh) 阵列基底及其制造方法、采用该阵列基底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3995390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05208255A (zh) 摄像头组件
CN102650790A (zh) 应用液晶透镜结构的液晶显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80820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