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技术
生物碱一般是指植物中的含氮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肽类、氨基酸除外)。生物碱是人类研究最早的一类天然产物。生物碱大都具有较强的活性。
生物碱是天然产物中最为复杂和最为庞大的一类化合物,现在已经发现的生物碱单体化合物有10000个以上,该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红豆衫属、松属、云杉属、油衫属、麻黄属、三尖衫属以及百合科、石蒜科和百部科、毛茛科、木兰科、小檗科、防己科、马兜铃科、罂粟科、番茄枝科、芸香科、龙胆科、夹竹桃科、马钱科、茜草科、茄科、紫草科和菊科植物中。
对生物碱的研究仍然是天然产物研究的热点之一。生物碱在药物中的应用分为2种形式:一是分离得到生物碱单体化合物作为药物,据不完全统计,在天然产物来源的药物中有42.8%来源于生物碱;但是单体生物碱的活性虽然较强,但是其毒副作用也较大,这种用药方法也无法与中医理论相契合,无法发挥植物提取物中的多种生物碱发挥协同的作用,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一种是从植物提取分离总生物碱作为药物,但是在目前的分离提取技术中,尚不能得到较高纯度的总生物碱。虽然当前的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已经有很多进展,但现在中药以及中成药领域中的对于植物中的总生物碱仍然只能含量达到50%,目前较为成熟和通用的总生物碱准备方法。不能满足中药现代化进程中的安全、有效、可控的要求。当前生物碱制备方法主要有:
1.有机溶剂萃取:有机溶剂萃取是利用提取物中各成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不同达到分离的方法,萃取时组分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系数越大分离效率越高,分离效果越好。对于亲脂性生物碱,利用非极性和低极性有机溶剂如苯、乙醚、氯仿等与水进行液液萃取;对于水溶性生物碱,利用极性较大的有机溶剂如乙酸乙酯、丁醇等与水溶液萃取。有时可用多种溶剂配置成两相互不相溶的溶剂进行萃取。
2.色谱法,也称层析法,是一种物理分离方法,可以用于分离纯化和鉴定中药有效成分。色谱法包括纸色谱、薄层色谱和柱色谱,其中常用吸附柱色谱纯化生物碱成分,一般使用吸附剂为硅胶和氧化铝。
2.1硅胶柱色谱:利用硅胶作为吸附剂,约90%以上的分离纯化工作均可使用此法。硅胶是中性无色颗粒,性能稳定,分离效率与其粒度、孔径及表面积等因素有关。硅胶柱色谱使用范围广,可作为极性和非极性生物碱的纯化,成本低、操作方便。
2.2氧化铝柱色谱:以氧化铝作为吸附剂的层析分离法,根据氧化铝制备和处理方法差异,分为碱性、中性和酸性3种,其中碱性和中性的氧化铝适用于分离酸性较大、活化温度较高的生物碱类成分。
2.3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主要通过静电引力和范德华力选择吸附,根据本身特性分为多种类型。针对生物碱的性质选用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将酸化的生物碱提取液通过树脂,使生物碱盐的阳离子交换到树脂上而与其他成分和杂质分离。经过离子交换后的树脂用氨水碱化得到游离态生物碱,等树脂晾干后根据生物碱的亲脂或亲水性质用相应的溶剂进行提取得到总生物碱。
现有的这些总生物碱制备的最常规方法,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产物得率低,杂质含量高,往往不能通过本方法直接得到可以药用的总生物碱。
有机溶剂萃取是生物碱纯化的经典技术,应用广泛,具有操作简单、容易放大的优点,但分离效率和纯度较低,使用大量有机溶剂,操作安全性不佳。
离子交换树脂法是近来常用的总生物碱的制备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不能单独用于总生物碱的制备效果不佳,而必须与其它方法结合才能应用。
相关的总生物碱的制备方法的专利文献有很多:CN02148608.5、CN03159674.6、CN02123967.3、CN200310103945.8、CN03118261.5、CN200310109641.2、CN
200410018658.1、CN200310122686.3、CN200410090205.X、CN200410013988.1、CN200410065893.4、CN200510122258.X、CN200510077440.8、CN200510040909.0、CN200510037754.5、CN200510044345.8、CN200510032062.1、CN200510015970.X、CN200510095455.7、CN200410061471.X。这些专利都是针对某一种或几种植物的总生物碱的制备方法,没有一种通用的总生物碱的制备方法。
归结到一点,目前还没有一种广泛适用的通用的总生物碱的制备方法。而且,虽然目前的方法可以使总生物碱的含量高于50%,但是得率低,纯度也较难提高。这都对植物中总生物碱的制备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总生物碱这类成药几率最大,国内资源最为丰富的药用资源,需要一种通用而广泛,开发一种具有标杆意义的总生物碱的制备方法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还没有一种广泛适用的通用的总生物碱的制备方法而提供一种提高总生物碱含量,能够对生物碱的提取具有通用意义的制备方法。
具体而言,发明所述的总生物碱的制备方法为:将植物提取物依次用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和中性氧化铝纯化得到总生物碱。
上述优选的制备方法为:将植物提取物加至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用水洗脱得组分A,再用氨水洗脱得组分B,将组分A加至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洗脱得组分C,将组分B和C合并用中性氧化铝柱纯化得到总生物碱。
上述更优选的制备方法为:将植物提取物加至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用水洗脱得组分A,再用氨水洗脱得组分B,将组分A调pH值为1-3后加至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洗脱得组分C,将组分B和C合并用中性氧化铝柱纯化得到总生物碱。
上述的氨水的浓度为3-9%。
上述的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选自南开D151、南开101型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
上述的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选自南开001×1、南开001×2、南开001×3、南开001×14.5、D151、D018、D019、D020、YWD12V和核亚东732型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上述的总生物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选自南开001×1、南开001×2、南开001×3、南开001×14.5、D151和核亚东732型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上述的植物提取物是由益母草、延胡索、百部、颠茄、北豆根、石斛、雷公藤、金果榄、天仙子、一叶萩、黄连、麻黄、防己、黄柏、钩藤、贝母、浙贝母、喜树果、吴茱萸、金鸡纳皮、槟榔、长春花、苦参、山豆根、秦艽、萝芙木、乌药、川乌、附子、半边莲和白鲜皮之一用溶剂提取得到的。
本发明方法针对益母草中总生物碱制备方法的摸索过程扩展得到的。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将植物提取物依次用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和中性氧化铝柱纯化得到总生物碱的这种总生物碱的制备方法具有对生物碱制备的普遍意义,对其它植物中所含的总生物碱的制备也优于现有技术。
以下是针对益母草总生物碱制备方法的摸索过程:
1.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离效果:将益母草提取物上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通过薄层检验发现: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能将益母草所有的生物碱吸附在树脂柱上,水苏碱在吸附后用稀氨水就能解吸附,益母草碱用氨水、氢氧化钠均不能解吸附。结论: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不能用来富集纯化益母草碱这类生物碱,这种死吸附是药物有效成分的不可逆的损失,这也是当前现有公开技术的最大缺陷。
2.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离效果:将益母草提取物上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通过薄层检验发现: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能将益母草碱吸附在树脂柱上,水苏碱直接通过树脂柱,益母草碱能较好的吸附在树脂柱上,用氨水洗脱就能解吸附。因而使用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能解决的益母草碱类生物碱的死吸附问题;但又不能富集水苏碱这类生物碱。
3.中性氧化铝柱的分离效果:将益母草提取用中性氧化铝柱柱纯化。实验结果:通过薄层检验和外观观察发现:中性氧化铝柱对益母草碱和水苏碱均没有吸附,但是可以去除色素和非生物碱的杂质。
4.将益母草提取液依次用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和中性氧化铝柱纯化得到总生物碱。通过薄层检验发现:所得益母草总生物碱中含有益母草碱和水苏碱两类生物碱,避免了两类生物碱在制备过程中的损失,总生物碱的含量也提高到80%以上。
研究中通过采用水、酸水、有机溶剂提取法和离子交换树脂法等方法与本发明提供方法对比发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推广到其它植物的总生物碱的制备时,具有大大提高生物碱含量的作用,优于目前的总生物碱的准备方法。因而本发明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总生物碱的制备方法。这对目前研究最为活跃,而制备方法尚存在不足的总生物碱的制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有利于对本发明及其优点、效果更好的了解,但所述实验例和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益母草总生物碱的制备
取益母草300g,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约250ml,冷却,加等量的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加水稀释至500ml,冷藏24小时,滤过,将滤液加至南开D151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用水洗脱得组分A,再用4-5%氨水洗脱得组分B。将组分A调pH值为3后加至D151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洗脱得组分C,将组分B和C合并用中性氧化铝柱纯化后挥去溶剂即得到益母草总生物碱。
实施例2--益母草总生物碱的制备
取益母草300g,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约250ml,冷却,加等量的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加水稀释至500ml,冷藏24小时,滤过,将滤液加至GDX104型大孔树脂柱上,用水洗脱得组分A,再用50%乙醇洗脱得组分B。将组分A调pH值为1后加至D018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洗脱得组分C,将组分B和C合并用中性氧化铝柱纯化后挥去溶剂即得到益母草总生物碱。
实施例3-益母草总生物碱的制备
取益母草300g,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约250ml,冷却,加等量的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加水稀释至500ml,冷藏24小时,滤过,将滤液加至南开D151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用水洗脱得组分A,再用4-5%氨水洗脱得组分B。将组分A调pH值为2.5后加至南开001×1型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洗脱得组分C,将组分B和C合并用中性氧化铝柱纯化后挥去溶剂即得到益母草总生物碱。
实施例4--益母草总生物碱的制备
取益母草300g,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约250ml,冷却,加等量的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加水稀释至500ml,冷藏24小时,滤过,将滤液加至GDX104型大孔树脂柱上,用水洗脱得组分A,再用50%乙醇洗脱得组分B。将组分A调pH值为3后加至南开001×2型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洗脱得组分C,将组分B和C合并用中性氧化铝柱纯化后挥去溶剂即得到益母草总生物碱。
实施例5-益母草总生物碱的制备
取益母草300g,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约250ml,冷却,加等量的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加水稀释至500ml,冷藏24小时,滤过,将滤液加至南开D151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用水洗脱得组分A,再用4-5%氨水洗脱得组分B。将组分A调pH值为3后加至D151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洗脱得组分C,将组分B和C合并用中性氧化铝柱纯化后挥去溶剂即得到益母草总生物碱。
实施例6—白鲜皮总生物碱的制备
取白鲜皮300g,加1%硫酸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约250ml,冷却,加等量的水,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溶剂并浓缩至稠膏状,加水稀释至500ml,冷藏24小时,滤过,将滤液加至南开101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用水洗脱得组分A,再用50%乙醇洗脱得组分B。将组分A调pH值为1后加至D018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洗脱得组分C,将组分B和C合并用中性氧化铝柱纯化后挥去溶剂即得到白鲜皮总生物碱。
实施例7-颠茄总生物碱的制备
取颠茄300g,加95%乙醇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约250ml,冷却,加等量的2%硫酸,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加水稀释至500ml,冷藏24小时,滤过,将滤液加至南开101型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用水洗脱得组分A,再用4-5%氨水洗脱得组分B。将组分A调pH值为2.6后加至D019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洗脱得组分C,将组分B和C合并用中性氧化铝柱纯化后挥去溶剂得到总生物碱备用。
实施例8-黄连总生物碱的制备
将300g黄连加水浸泡30分钟后,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得澄清液I,将澄清液I加至南开D151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用水洗脱得组分A,再用4-5%氨水洗脱得组分B。将组分A调pH值为3.0后加至YWD12V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洗脱得组分C,将组分B和C合并用中性氧化铝柱纯化后挥去溶剂得到总生物碱。
实施例9-苦参总生物碱的制备
将300g苦参加水浸泡30分钟后,加95%甲醇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约250ml,冷却,加等量的水,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加水稀释至500ml,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加至南开D151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用水洗脱得组分A,再用50%乙醇洗脱得组分B。将组分A调pH值为1.8后加至YWD12V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洗脱得组分C,将组分B和C合并用中性氧化铝柱纯化后挥去溶剂得到总生物碱。
实施例10-黄柏总生物碱的制备
取黄柏300g,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约250ml,冷却,加等量的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加水稀释至500ml,冷藏24小时,滤过,将滤液加至南开101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用水洗脱得组分A,再用4-5%氨水洗脱得组分B。将组分A调pH值为2.5后加至南开001×1型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洗脱得组分C,将组分B和C合并用中性氧化铝柱纯化后挥去溶剂即得到黄柏总生物碱。
实施例11—雷公藤总生物碱的制备
取雷公藤300g,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约250ml,冷却,加等量的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加水稀释至500ml,冷藏24小时,滤过,将滤液加至南开D151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用水洗脱得组分A,再用50%乙醇洗脱得组分B。将组分A调pH值为3后加至南开001×2型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洗脱得组分C,将组分B和C合并用中性氧化铝柱纯化后挥去溶剂即得到雷公藤总生物碱。
实施例12-延胡索总生物碱的制备
取延胡索300g,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约250ml,冷却,加等量的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加水稀释至500ml,冷藏24小时,滤过,将滤液加至南开101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用水洗脱得组分A,再用4-5%氨水洗脱得组分B。将组分A调pH值为1后加至南开001×14.5型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洗脱得组分C,将组分B和C合并用中性氧化铝柱纯化后挥去溶剂即得到延胡索总生物碱。
实施例13—防己总生物碱的制备
取防己300g,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约250ml,冷却,加等量的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加水稀释至500ml,冷藏24小时,滤过,将滤液加至南开D151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用水洗脱得组分A,再用50%乙醇洗脱得组分B。将组分A调pH值为2后加至核亚东732型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洗脱得组分C,将组分B和C合并用中性氧化铝柱纯化后挥去溶剂即得到防己总生物碱。
实施例14—吴茱萸总生物碱的制备
取吴茱萸300g,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约250ml,冷却,加等量的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加水稀释至500ml,冷藏24小时,滤过,将滤液加至南开101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用水洗脱得组分A,再用50%乙醇洗脱得组分B。将组分A调pH值为2后加至核亚东732型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洗脱得组分C,将组分B和C合并用中性氧化铝柱纯化后挥去溶剂即得到吴茱萸总生物碱。
对比例1-益母草总生物碱的制备
取益母草300g,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约250ml,冷却,加等量的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加水稀释至500ml,冷藏24小时,滤过,将滤液调pH值为1-3后加至D151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洗脱得组分得到益母草总生物碱。
对比例2-益母草总生物碱的制备
取益母草300g,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3小时,第三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约250ml,冷却,加等量的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加水稀释至500ml,冷藏24小时,滤过,将滤液调pH值为1-3后加至D018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洗脱得组分得到益母草总生物碱。
对比例3-益母草总生物碱的制备
取益母草300g,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约250ml,冷却,加等量的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加水稀释至500ml,冷藏24小时,滤过,将滤液调pH值为1-3后加至南开001×1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洗脱得组分得到益母草总生物碱。
对比例4-益母草总生物碱的制备
取益母草300g,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3小时,第三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约250ml,冷却,加等量的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加水稀释至500ml,冷藏24小时,滤过,将滤液调pH值为1-3后加至南开001×2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洗脱得组分得到益母草总生物碱。
对比例5-益母草总生物碱的制备
取益母草300g,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约250ml,冷却,加等量的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加水稀释至500ml,冷藏24小时,滤过,将滤液加至D151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洗脱得组分C,将组分B和C合并用中性氧化铝柱纯化后挥去溶剂即得到益母草总生物碱。
对比例6—白鲜皮总生物碱的制备
取白鲜皮300g,加1%硫酸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约250ml,冷却,加等量的水,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溶剂并浓缩至稠膏状,加水稀释至500ml,冷藏24小时,滤过,将滤液加至D018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洗脱得白鲜皮总生物碱。
对比例7-颠茄总生物碱的制备
取颠茄300g,加95%乙醇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约250ml,冷却,加等量的2%硫酸,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加水稀释至500ml,冷藏24小时,滤过,将滤液加至D019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洗脱得组分C,将组分B和C合并用中性氧化铝柱纯化后挥去溶剂得到总生物碱备用。
对比例8-黄连总生物碱的制备
将300g黄连加水浸泡30分钟后,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得滤液,将滤液加至YWD12V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洗脱得到总生物碱。
对比例9-苦参总生物碱的制备
将300g苦参加水浸泡30分钟后,加95%甲醇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约250ml,冷却,加等量的水,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加水稀释至500ml,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加至YWD12V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洗脱得组分C,将组分B和C合并用中性氧化铝柱纯化后挥去溶剂得到总生物碱。
对比例10-黄柏总生物碱的制备
取黄柏300g,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约250ml,冷却,加等量的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加水稀释至500ml,冷藏24小时,滤过,将滤液pH值为2.5后加至南开001×1型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洗脱得组分C,将组分C用中性氧化铝柱纯化后挥去溶剂即得到黄柏总生物碱。
对比例11—雷公藤总生物碱的制备
取雷公藤300g,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约250ml,冷却,加等量的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加水稀释至500ml,冷藏24小时,滤过,将滤液pH值为3后加至南开001×2型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洗脱得组分C,将组分C用中性氧化铝柱纯化后挥去溶剂即得到雷公藤总生物碱。
对比例12-延胡索总生物碱的制备
取延胡索300g,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约250ml,冷却,加等量的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加水稀释至500ml,冷藏24小时,滤过,将滤液调pH值为1后加至南开001×14.5型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洗脱得组分C,将组分C用中性氧化铝柱纯化后挥去溶剂即得到延胡索总生物碱。
对比例13—防己总生物碱的制备
取防己300g,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约250ml,冷却,加等量的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加水稀释至500ml,冷藏24小时,滤过,将滤液调pH值为2后加至核亚东732型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洗脱得组分C,将组分C用中性氧化铝柱纯化后挥去溶剂即得到防己总生物碱。
对比例14—吴茱萸总生物碱的制备
取吴茱萸300g,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约250ml,冷却,加等量的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加水稀释至500ml,冷藏24小时,滤过,将滤液调pH值为2后加至核亚东732型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洗脱得组分C,将组分C用中性氧化铝柱纯化后挥去溶剂即得到吴茱萸总生物碱。
实验例1-本发明中实施例和对比例的益母草碱的薄层对比
1.样品:
实施例1-4、对比例1-4。
2.实验方法:
将实施例1-4、对比例1-4和各取10g,粉碎后,装入索氏提取器,用甲醇回流1小时后,过滤,待用。将益母草碱、水苏碱样品和实施例1-6甲醇溶液各自点在薄层板上,用乙酸乙酯-正丁醇-盐酸(3:2:1)系统展开,用碘化铋钾显色。
3.实验结果:
发现市售的对比例1-4无益母草碱检出。而实施例1-4中含有益母草碱。
4.结论
本实验说明,通过本发明实现的生物碱制备方法可以避免益母草碱的损失,优于现有技术和市售的产品。
实验例2-本发明中实施例与对比例的益母草碱含量的液相色谱对比
1.样品:
实施例1-4、对比例1-4。
2.实验方法:
将实施例1-4和对比例1-4所得总生物碱,各取10g,粉碎后,装入索氏提取器,用甲醇回流1小时后,过滤,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后,待测。益母草碱检测色谱条件为:液相色谱仪:岛津LC-20AB,检测器:SPD-M20A,色谱柱:C184.6×250mm5μm,柱温:30℃,流动相: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4:86,检测波长:276nm。
3.实验结果:
样品 | 益母草碱含量(在总生物碱中的含量,%) |
实施例1 | 7.24% |
实施例2 | 5.63% |
实施例3 | 3.69% |
实施例4 | 5.89% |
对比例1 | 0.17% |
对比例2 | 0.05% |
对比例3 | 0.13% |
对比例4 | 0.25% |
4.结论
对比例1-4是当前对于益母草总生物碱提取分离的代表方法,通过与本发明的对比实验说明,本发明实现的生物碱制备方法可以避免益母草碱的损失,大大保存益母草中的重要有效成分益母草碱,从而更加有效得保证药物得质量,是一种更加新颖和优于现有技术的总生物碱制备方法。
实验例3-总生物碱的与现有技术的对照
样品:实施例5-14,对比例5-14。
用下述方法测定两种各2批的总生物碱的含量。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单体生物碱(各植物的代表生物碱)5mg,至于25ml容量瓶中,加0.1mol/L的盐酸液使溶解并稀释到刻度,摇匀,即得。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2.0、4.0、6.0、8.0、10.0ml,分别至于25ml的容量瓶中,均用0.1mol/L的盐酸液稀释至10ml,放置1小时,减压滤过,在特定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精密称取样品适量,至于100ml容量瓶中,加0.1mol/L盐酸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再精密量取稀释液7.0ml,置25ml烧杯中,加0.1mol/L盐酸液稀释至10ml,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的方法,自“置冰浴中”起,测定吸收度,从标准曲线中读出供试品溶液中的含量,计算,即得。含量测定结果见表1。
表1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比较
样品 | 总生物碱含量(%) | 样品 | 总生物碱含量(%) | 单体生物碱(各植物的代表生物碱) |
实施例5 | 82.7 | 对比例5 | 56.4 | 水苏碱 |
实施例6 | 83.0 | 对比例6 | 51.5 | 白鲜碱 |
实施例7 | 65.2 | 对比例7 | 48.1 | 颠茄碱 |
实施例8 | 81.0 | 对比例8 | 52.0 | 小檗碱 |
实施例9 | 72.1 | 对比例9 | 55.5 | 苦参碱 |
实施例10 | 65.0 | 对比例10 | 47.5 | 小檗碱 |
实施例11 | 76.7 | 对比例11 | 50.1 | 雷公藤碱 |
实施例12 | 59.3 | 对比例12 | 33.0 | 延胡索甲素 |
实施例13 | 78.1 | 对比例13 | 58.6 | 粉防己碱 |
实施例14 | 68.7 | 对比例14 | 52.0 | 吴茱萸碱 |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本发明对于药物中的总生物碱的制备具有优于常规技术的纯度,显著提高生物碱制备在安全、可控和有效方面的需求,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