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42643B - 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和通用接入网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和通用接入网控制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42643B CN101242643B CN2007100790217A CN200710079021A CN101242643B CN 101242643 B CN101242643 B CN 101242643B CN 2007100790217 A CN2007100790217 A CN 2007100790217A CN 200710079021 A CN200710079021 A CN 200710079021A CN 101242643 B CN101242643 B CN 10124264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witching
- terminal
- ganc
- access network
- dom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5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8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108091006146 Channel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76
- 208000009119 Giant Axonal Neuropath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68
- 201000003382 giant axonal neuropathy 1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68
- 102000018059 CS domains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9
- 108050007176 CS domain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41000700159 Ratt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849 de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CSRZQMIRAZTJOY-UHFFFAOYSA-N trimethylsilyl iodide Substances C[Si](C)(C)I CSRZQMIRAZTJO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217 control strate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6926 PF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71 impai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JFALSRSLKYAFGM-UHFFFAOYSA-N uranium(0) Chemical compound [U] JFALSRSLKYAFG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2—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通用接入网和其他接入网间进行双传输模式切换的方法,由通用接入网控制器同时为终端建立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并对与同一终端相关的电路域和分组域的切换流程进行处理。本发明还提供适用于上述方法的通用接入网控制器。本发明使得同时进行电路域和分组域业务的移动终端,可以通过不同的接入技术,在无线核心网上自由漫游,提高了用户移动性和业务感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和通用接入网控制器。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讯网络中,接入网作为终端用户与核心交换网间的桥梁,其通讯能力直接影响用户对移动服务的体验。随着近距无线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以高接入带宽和低通讯成本的优势,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近距无线通讯技术在免授权频段提供无线接入的方式正迅速的普及,在局域甚至城域范围内,与传统无线接入网并存。因此,传统无线接入网,例如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地面无线接入网(UTRAN:UMTS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以及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及其增强型数据速率版本(EDGE:Enhanced Datarate for GSM Evolution)的接入网(GERAN:GSM EDGE Radio Access Network)与采用免授权移动接入(UMA:Unlicensed Mobile Access)的通用接入网(GAN:Generic Access Network)之间的无缝切换和漫游,成为颇受关注的技术热点。
在GAN网络中,移动终端通过通用接入IP网(Generic Access IP Network)连接到通用接入网控制器(GANC:Generic Access Network Controller)进行通讯,GANC相当于GERAN小区的基站子系统(BSS:Base Station Subsystem)。其中通用接入IP网提供无线接入点。在整个无线网络中,一般将GANC配置成一个路由区或位置区内的一个蜂窝小区,这样就能够实现在GAN和其他接入网间的切换和漫游。
目前,支持GAN的终端已经可以在GAN和采用其他接入网的蜂窝小区间单独进行电路域(CS:Circuit Switched)或分组域(PS:Packet Switched)业务的切换。例如,当GAN中正在进行CS或PS业务的终端发现链路质量降低,达到切换触发条件时,可以切入配置为邻区的其他接入网蜂窝小区,例如GERAN小区;同样,当GERAN中正在进行CS或PS业务的终端发现GAN链路质量良好,达到切换触发条件时,也可以切入GAN小区。
在本发明创造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当终端在GERAN或UTRAN中同时进行CS和PS业务,即处于双传输模式(DTM:Dual Transfer Mode)状态时,如果需要进行到GAN的切换,目前还没有提供相应的执行流程和控制策略,可能的结果是:切换失败;或者只进行CS切换,PS业务被挂起;或者只进行PS切换,CS业务被挂起。不管出现何种情况,都损害了业务的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Service),降低用户的业务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在GAN和其他接入网间进行DTM切换的方法。其中,从其他接入网切入GAN的方法包括:终端发送切换信息到源无线接入网,所述切换信息包含对需要切换到的目标通用接入网GAN小区的指定;源无线接入网判断所述终端处于双传输模式DTM状态,将电路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和分组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GAN小区的通用接入网控制器GANC;所述目标GANC根据所述切换准备请求信息为所述终端建立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并返回切换准备结果信息给所述源无线接入网;源无线接入网根据所述切换准备结果信息发送切换命令给所述终端;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切换命令分别将电路域业务和分组域业务切换至所述已建立的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
从GAN切入其他接入网的方法包括:源GANC判断终端同时存在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将电路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和分组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发送给选定的目标小区的无线接入网;所述目标无线接入网根据所述切换准备请求信息为所述终端进行双传输信道资源预留,并返回切换准备结果信息给所述源GANC;所述源GANC根据所述切换准备结果信息发送切换命令给所述终端;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切换命令分别将电路域业务和分组域业务切换至所述已分配的双传输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用接入网控制器,包括传输单元、双模控制单元和切换控制单元;所述传输单元,用于为终端提供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所述双模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控制单元的指示控制所述传输单元为同一终端建立或释放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所述切换控制单元包括切入控制单元和切出控制单元;所述切入控制单元,用于处理核心网侧发送的对同一终端的电路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和分组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指示所述双模控制单元为所述终端建立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并向核心网侧返回切换准备结果信息;所述切出控制单元,用于判断终端同时存在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发送电路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和分组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到核心网侧;接收核心网侧返回的切换准备结果信息,发送切换命令给终端,指示所述双模控制单元释放为所述终端建立的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由通用接入网控制器同时为终端建立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并对与同一终端相关的电路域和分组域的切换流程进行处理的方法,使得同时进行电路域和分组域业务的移动终端,可以通过不同的接入技术,在无线核心网上自由漫游,提高了用户移动性和业务感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DTM切换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方法的一个实现信令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DTM切换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DTM切换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DTM切换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五DTM切换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方法的一个实现信令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六DTM切换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七DTM切换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八通用接入网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九通用接入网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十通用接入网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一通用接入网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通用接入双传输模式切换(GAN DTM Handover)的方法,GANC同时为终端建立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如通用接入电路链接(GA-CSR Connection)和通用接入分组传输信道(GA-PSRTransport Channel)等,并对同一终端的CS和PS业务进行切换处理,处理类型包括切入GAN和从GAN切出两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应用于上述通用接入DTM切换方法的通用接入网控制器。以下分别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和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由其他接入网(RAT,Radio Access Technology)切换到GAN的DTM切换方法,其他接入网可以是GERAN或UTRAN,本实施例中假定其他接入网为GERAN,方法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
A1、终端发送切换信息到源无线接入网,在GERAN/UTRAN网络中为BSS,该切换信息包含对需要切换到的目标GAN小区的指定;
当支持GAN的移动台处在GERAN小区中时,会不断尝试发现GAN网络,直到发现GAN服务,执行到GANC的注册流程。当在一个GANC上成功注册后,对于GAN网络优先型(GAN-preferred)的终端,触发由GERAN到GAN的切换通常是因为发现了GAN网络;对于GERAN/UTRAN网络优先型(GERAN/UTRAN-preferred)的终端,则可能因为当前GERAN小区的信道质量降低到一定程度而触发切换;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终端处于同时进行电路域和分组域业务的状态(即DTM状态),因此在GERAN中的终端可根据对CS业务和PS业务之一或两者所使用的时隙进行性能测量来判断是否发起切换。
通常终端可采用如下两种方式通知源BSS需要切换到某个GAN小区:
一、若终端注册的GAN小区包含在终端当前所在GERAN小区的临区列表中,终端可以发送小区测量报告给源BSS作为切换信息,该小区测量报告中以终端注册的GAN小区作为最佳小区。源BSS根据测量报告判断需要进行从GERAN小区到GAN小区的切换。
二、终端也可以直接发送分组小区改变通知(PCCN:Packet Cell ChangeNotification)消息给源BSS作为切换信息,该小区改变通知中包含终端已注册的目标GAN小区作为候选小区。源BSS根据小区改变通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从GERAN小区到GAN小区的切换。
A2、源BSS判断需要触发处于DTM状态的终端切换到GAN小区,则将CS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和PS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发送给作为切换目标的GANC,进行切换准备;
按照现有系统架构,通常CS切换准备阶段相关信息由核心网中的电路交换服务节点,例如移动交换中心(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进行转发;PS切换准备阶段相关信息由核心网中的分组业务服务节点,例如服务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支持节点(SGSN,Serving GPRSSupport Node)进行转发;GANC可以使用与BSS相同的与核心网的接口,如A接口和Gb接口,因此MSC和SGSN可以如同在进行GERAN内的DTM切换一般进行上述切换准备阶段信息的转发;
A3、目标GANC根据收到的切换准备信息为终端建立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并返回切换准备结果信息给源BSS;
在切换准备过程中,CS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和PS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可能分别经由两个核心网设备转发而来,因此GANC可采取不同的处理策略。本实施例中提供以下三种方式:
一、目标GANC采用分别按照相应的切换准备请求信息进行资源分配的方式,即,收到CS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后即按照该信息为终端建立用于电路域的用户数据链路,例如执行电路链接建立流程为终端建立通用接入电路链接;收到PS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后即按照该信息为终端建立用于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例如执行分组传输信道激活流程为终端建立通用接入分组传输信道。简便起见,以下将GANC为同一终端建立的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合称为通用接入双传输模式信道(GA-RC DTM Channel)。
二、根据现有规范,源BSS在发起DTM切换时,发送的CS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和PS切换准备请求信息中都会携带有进行DTM切换的标识;因此,目标GANC也可采用这样的策略,即,在收到任意一个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后,只要判断该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带有DTM切换标识,目标GANC认为当前切换为DTM切换,就为相应的终端建立GA-RC DTM信道。具体建立的流程可按照方式一中的描述,进行顺序建立;也可以由GANC使用一个流程同时建立CS和PS业务信道,为终端建立通用接入双传输模式信道。
三、目标GANC还可采用这样的策略,在收到一个带有DTM切换标识的CS或PS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后,目标GANC认为当前切换为DTM切换,需要等待另一个与同一终端相关的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在两个切换准备请求信息都收到后再执行通用接入双传输模式信道(GA-RC DTM Channel)的建立。等待过程可以使用定时器进行监控,若定时器超时后,仍未收到全部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可以选择继续进行切换或取消切换。
目标GANC完成GA-RC DTM信道的建立后分别发送CS域的切换准备结果信息和PS域的切换准备结果信息给源BSS,表明切换准备阶段已经完成。CS和PS切换准备结果信息中可包含有DTM切换的标识。两个域的切换准备结果信息同样可通过MSC和SGSN分别进行转发。
A4、源BSS根据目标GANC返回的切换准备结果信息发送切换命令给终端;
由于终端可以在注册到GAN小区的时候,通过GANC发布的系统消息获知完成DTM切换所需要的信息,如小区标识、路由区/位置区标识等,并且不使用GERAN的无线信道信息,因此BSS下发的切换命令中可不必再包含无线信道的相关信息以及一些可选信元,当然,包含也可。
A5、终端根据源BSS下发的切换命令进行到目标GANC的切换,分别将CS业务和PS业务切换至目标GANC已建立的GA-RC DTM信道,使用GA-RC DTM信道进行数据收发;
终端进行到GANC的切换后或同时,转到GAN工作模式,同时维护CS域和PS域的无线资源(RR:Radio Resource)层,即通用接入电路资源层(GA-CSR:Generic Access Circuit Switched Resources)和通用接入分组资源层(GA-PSR:Generic Access Packet Switched Resources)。在CS域,提供无线资源服务的服务无线资源层(Serving RR)转换到GA-CSR,激活移动性管理(MM:MobilityManagement)层和GA-CSR间的服务接入点(SAP:Service Access Point),GA-CSR状态变为通用接入电路资源专用状态(GA-CSR-DEDICATED);在PS域,GA-PSR获得无线链路控制(RLC:Radio Link Control)的GPRS无线链路层(RLC GRR;GRR:GPRS Radio Resources)和所有的GPRS移动性管理无线资源服务接入点(GMMRR SAP)的控制权,GA-PSR状态变为通用接入分组资源激活状态(GA-PSR-ACTIVE)。上述CS域和PS域的转换均完成后,终端即进入GA-RC DTM状态;
此外,参照现有切换流程,在终端成功切换后,还可执行切换成功的后续操作,包括:
A6、终端发送切换成功消息给目标GANC,该消息中可包含位置区/路由区更新信息;
A7、目标GANC收到终端的切换成功消息后向MSC执行位置区更新,向SGSN执行路由区更新,并由MSC和SGSN通知源BSS释放与已切换终端相应的资源。
通常上述终端和目标GANC间的信令消息可通过终端与GANC之间的TCP信令信道来进行传输。
为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方法,下面给出采用本实施例方法的一种实现信令流程,如图2所示,GERAN中处于DTM状态的终端正在同时进行CS语音和PS数据业务,切换流程包括:
a1、终端注册到目标GANC;
注册流程中,终端可在通用接入注册请求(GA-RC Register Request)消息中上报其对GAN DTM切换的支持能力,GANC在下发的通用接入注册接收(GA-RC Register Accept)消息中指示其对GAN DTM切换的支持能力。当GANC和终端都支持GAN DTM切换时,才进行到GAN小区的DTM切换;
a2、终端发送小区测量报告给源BSS,其中包含目标GAN小区,并将该GAN小区的设置为最佳小区;
a3、源BSS分别发送携带切换准备请求信息的CS切换要求(HandoverRequired)消息和PS切换要求(PS Handover Required)消息到核心网(CN:Core Network),要求进行切换;
简单起见,图2中以CN代替其中的网元MSC、SGSN和GPRS网关支持节点(GGSN:Gateway GPRS Supporting Node)等,不再分别画出接入网设备与MSC、SGSN的信令传递;当PS域切换需要跨SGSN进行时,转发的消息可以经过GGSN转发到目标GANC所在的SGSN,或者直接从源SGSN到目标SGSN;其中SGSN包含2G SGSN和3G SGSN;
a4、CN网元MSC、SGSN分别发送携带切换准备请求信息的CS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消息和PS切换请求(PS Handover Request)消息到目标GANC请求建立传输链路;
a5、目标GANC为终端建立GA-RC DTM信道,并建立到核心网的CS和PS的链路;
a6、目标GANC分别发送携带切换准备结果信息的CS切换请求确认(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消息和PS切换请求确认(PS HandoverRequest Acknowledge)消息到CN网元MSC、SGSN告知切换准备成功;切换请求确认中可以携带切换参考值(Handover Reference),用于标识GAN小区的绝对无线载频号(ARFCN:Absolute Radio Frequency Channel Number)和基站识别码(BSIC: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Identity Code);
a7、CN网元MSC、SGSN分别发送携带切换准备结果信息的CS切换要求确认(Handover Required Acknowledge)消息和PS切换要求确认(PS HandoverRequired Acknowledge)消息到源BSS,通知源BSS在目标GAN小区已经为终端建立好传输链路;
a8、源BSS发送包含有切换准备结果信息的DTM切换命令(DTM HandoverCommand)消息到终端,命令终端切换到目标GAN小区;终端可将切换命令中的ARFCN和BSIC对与当前所注册的GANC的ARFCN和BSIC对进行比较,如果相同,说明切换到正确的GAN小区,继续进行切换;如果不同,则认为切换失败,发送切换失败命令给源BSS,让源BSS取消切换;
a9、终端执行到目标GANC的切换,转到GAN工作模式,使用GA-CSR和GA-PSR及其SAP进行用户数据和信令的收发,终端即进入GA-RC DTM状态,并发送通用接入DTM切换完成(GA-RC DTM Handover Complete)消息到目标GANC,其中包括位置区/路由区更新(LA/RA Update)信息,如:新的路由区标识和位置区标识,以及新的分组临时移动用户标识(P-TMSI:Packet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和临时移动用户标识(TMSI:Temporary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
终端在切换完成消息中携带上述切换参考值,目标GANC可以据此鉴别是否是正确的终端接入。GANC也可以根据终端的TMSI或P-TMSI或IMSI进行类似的判断。
a10、目标GANC分别发送包含位置区更新信息的CS切换完成(HandoverComplete)消息,和包含路由区更新信息的PS切换完成(PS Handover Complete)消息到CN网元MSC、SGSN;同时,使用切换完成消息中的位置区/路由区更新(LA/RA Update)信息,分别执行到MSC的位置区更新和到SGSN的路由区更新流程,或执行联合的位置区/路由区更新(Combined RA/LA Updateprocedure);可以使用切换完成消息进行路由区或位置区更新;
a11、CN网元MSC、SGSN通知源BSS释放资源,如在CS域,MSC发送清除命令(Clear Command)让源BSS释放CS资源,在PS域,SGSN通过删除PFC流程(Delete PFC procedure)让源BSS释放PS资源;结束切换流程。
实施例二、一种由其他接入网切换到GAN的DTM切换方法,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流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目标GANC在收到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后会尽早开始业务数据的转发,流程包括:
B1、终端发送切换信息到源BSS,该信息指定需要切换到的目标GAN小区;
B2、源BSS判断发起切换的终端处于DTM状态,准备进行DTM切换,将带有DTM切换标识的CS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和PS切换准备请求信息通过MSC、SGSN发送给目标GANC;
B3、目标GANC在收到MSC或SGSN发送的带有DTM切换标识的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后,即为终端建立GA-RC DTM信道;目标GANC完成GA-RC DTM信道的建立后分别发送CS域的切换准备结果信息和PS域的切换准备结果信息给源BSS所在的MSC、SGSN;终端建立完GA-RC DTM信道后,就可以准备接收CS和PS数据;
B4、MSC、SGSN在收到CS、PS的切换准备结果信息后,即可开始发送相应终端的下行CS、PS数据给目标GANC;并且将CS、PS的切换准备结果信息发送给源BSS;
当然,可采用复制转发的方式,即同样的下行数据也会转发给源BSS;
B5、目标GANC开始在为终端建立的GA-RC DTM信道上,向终端进行相应下行数据的转发;
GANC在建立GA-RC DTM信道后即可进行下行数据转发,这样可以不必等到两个域的切换准备都成功完成就可以向终端发送业务数据,降低了切换过程中数据丢失的可能,保证业务质量,提高用户体验。
B6、源BSS根据MSC、SGSN返回的切换准备结果信息发送切换命令给终端;
B7、终端根据源BSS下发的切换命令转换到目标GANC的业务信道上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事实上可能此时终端已经在目标GANC建立的GA-RCDTM信道上接收数据了。
切换成功的后续流程同实施例一,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一种由其他接入网切换到GAN的DTM切换方法,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流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终端除执行切换过程外,还对切换过程是否超时以及是否需要继续执行进行监控,流程包括:
C1、终端发送切换信息到源BSS,该消息包含对需要切换到的目标GAN小区的指定;
C2、终端触发切换后,采用第一定时器进行切换过程监控,步骤包括:
C21、终端启动第一定时器;
在实际执行中,第一定时器的启动可在切换信息发送之前或之后,也可同时进行;
C22、在此后的切换执行过程中,终端根据第一定时器是否超时进行监控;若第一定时器超时后终端仍未收到网络侧的切换命令,则认为本次切换失败,执行步骤C23;
终端可设置为在收到切换命令后停止第一定时器,因此若第一定时器超时则说明终端仍未收到网络侧的切换命令;
C23、终端可以重试切换或者取消切换;若是因为当前小区质量下降发起的切换,也可以尝试切换到其他GERAN小区;
C24、为避免短时故障导致的小区间异常来回切换,终端在第一定时器运行期间,可判断引起切换触发的条件是否存在,若不存在则执行步骤C25;
只要第一定时器未超时,终端可以随时对引起切换的条件是否消除进行判断,并且,判断也不限于仅执行一次,可设定在某些步骤前/后执行,也可以固定的周期执行或由相关事件触发执行,如消息到达、网络设定条件满足;终端可以在切换开始时对切换触发条件进行记录,后续判断中,只需要判断该条件是否仍然满足即可;
C25、终端取消切换;
终端可发送切换取消消息给源BSS,由源BSS执行切换的取消流程,例如通知目标GANC释放已建立链路等;
C3、源BSS判断发起切换的终端处于DTM状态,发送CS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和PS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到CN,进行切换准备;
C4、目标GANC在收到CN发送的CS和PS域的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后,为终端建立GA-RC DTM信道,并返回切换准备结果信息给CN;
C5、源BSS根据CN发送的切换准备结果信息发送切换命令给终端;
C6、终端根据源BSS下发的切换命令切换到目标GANC的GA-RC DTM信道。
切换成功的后续流程同实施例一,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一种由其他接入网切换到GAN的DTM切换方法,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流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目标GANC除执行切换过程外,还对切换过程是否超时进行监控,流程包括:
D1、终端发送切换信息到源BSS,该信息包含对需要切换到的目标GAN小区的指定;
D2、源BSS判断发起切换的终端处于DTM状态,同时发送CS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和PS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到CN;
D3、目标GANC在收到CN发送的CS和PS的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后,采用第二定时器进行切换过程监控,步骤包括:
D31、目标GANC为该次切换启动第二定时器;
相应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多种GA-RC DTM信道建立的时机策略,目标GANC可灵活控制第二定时器的启动时机,目标GANC可在收到切换准备请求信息之一或全部收到后启动第二定时器,也可在为终端建立GA-RC DTM信道之前或之后启动第二定时器;若目标GANC同时在执行多个终端的切换过程,可以相应的启动多个定时器;
D32、在此后的切换执行过程中,目标GANC根据第二定时器是否超时进行监控;若第二定时器超时后终端仍未接入,则认为本次切换失败,执行步骤D33;
通常GANC可根据收到终端发送的消息来判断终端已接入,例如,收到终端发送的切换完成消息或是第一个CS或PS的用户数据包。GANC可设置为在收到切换完成消息后停止第二定时器,因此若第二定时器超时则说明终端仍未成功接入;
D33、目标GANC停止执行切换过程,释放已为终端建立的链路,并且可通知源BSS本次切换失败及原因;
D34、与实施例三中类似,为避免短时故障导致的小区间异常来回切换,GANC在第二定时器运行期间,可判断引起切换触发的条件是否存在,若不存在则可取消切换,执行步骤D33;
D4、目标GANC为终端建立GA-RC DTM信道,并返回CS和PS切换准备结果信息给CN;
D5、源BSS根据CN返回的切换准备结果信息发送切换命令给终端;
D6、终端根据源BSS下发的切换命令切换到目标GANC的GA-RC DTM信道。
切换成功的后续流程同实施例一,不再赘述。
为清楚起见,上述实施例二、三和四分别对从GERAN到GAN切换过程中的一些优选策略和控制机制进行了描述,在实际应用中,这些优选方案也可以综合起来,灵活搭配使用。例如,可同时采用终端和目标GANC的监控机制等。
以上对切入GAN的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下面给出从GAN切出的例子。
实施例五、一种由GAN切换到其他接入网的DTM切换方法,本实施例中假定其他接入网为GERAN,方法流程如图6所示,包括:
E1、当切换触发条件满足时,源GANC判断其与终端间存在GA-RC DTM信道,并且GANC和MS都支持GAN DTM切换时,源GANC将CS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和PS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发送给选定的目标无线接入网小区的BSS;
在GAN中,切换的触发可以由GANC或终端执行,本实施例中给出如下三种具体触发方式:
一、GANC测量指定终端的CS和PS的信道状况,包括误码率、延迟,以及系统负荷等。GANC根据自身的测量结果以及系统配置,包括GERAN或UTRAN临区配置,在终端GA-RC DTM信道的质量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发起切换,并直接选定目标GERAN小区进行切换。在切换发起后,GANC可以通知也可以不通知终端,如果选择不通知终端,则终端只会在切换准备完成后收到GANC的切换命令,直接执行切换即可。
二、切换也可以是由终端触发的,终端通过本地测量发现到GANC的GA-RC DTM信道质量下降,因而发送切换参考消息给GANC作为切换信息,GANC据此执行发送CS/PS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到核心网侧;终端可以在切换参考消息中包含最近在GERAN网络中获得的GERAN小区信息,由GANC选择出最好的小区作为切换目标的无线接入网小区,如根据小区质量或系统配置原则。
终端在GAN网络中的移动范围可能很大,例如进行过重定向,因此最后一次获得的GERAN/URAN网络的状况可能并不适应当前的切换需要,为了提高切换效率,可以在切换参考消息中不包括小区信息,或者向GANC提供一个指示,由GANC选择适当的目标小区进行切换。这种情况下,GANC可以根据其预置的对周边其他RAT小区的系统配置,进行目标小区的选择。例如:GANC可配置其所控制的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所有接入点(AP:Access Point)与其他RAT小区的对应关系,每个AP可能对应一个或多个其他RAT小区。GANC可使用接入点标识符(AP-ID:AP Identifier)标识每个AP,AP-ID是终端附着点的物理标识,如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地址,终端通过该附着点连接到通用IP网络。GANC建立了AP-ID和其他RAT小区的对应关系后,当需要为某个终端选择一个目标小区时,根据当前终端所关联的接入点标识符(AP-ID:AP Identifier),按照上述建立的AP和其他RAT小区的关系,选择一个合适的小区作为目标小区。
终端在GAN小区时,也可以定时地使用支持其他RAT的接收机对周围其他接入网的无线环境进行测量,寻找周围的其可以支持的无线小区并存储;在切换参考消息中可以包括这些最新检测到的无线小区。
三、切换还可以由GANC触发,再由终端进行判断。GANC可在发现PS和/或CS链路质量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发送链路质量指示信息给终端,指示需要进行切换,由终端根据收到的链路质量指示信息再来发送切换参考消息到GANC。
由于涉及在PS域和CS域同时进行的切换,因此在方式二、三中,触发切换的终端与GANC可在发送的切换信息和链路质量指示消息中,指示是哪个域的传输链路出现问题,而接收方可判断是否忽略该消息,不进行切换。
也可以使用现有系统中CS和PS域中的切换触发方法,在方式二、三中,由终端或GANC上的GA-CSR或GA-PSR层发起切换,终端发送的CS或PS的切换参考消息和GANC发送的CS或PS的链路质量指示信息中带有DTM切换指示,指明需要进行DTM切换;当GANC收到带有DTM切换指示的任意切换参考消息,触发进行DTM切换。
与实施例一中类似,源GANC发送的CS/PS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可由CN转发给目标BSS,让目标BSS预留资源。CS/PS切换准备请求信息中可携带DTM切换标识,以指示本次切换是DTM切换。
在切换进行过程中,即在切换触发后、切换完成之前或取消之前,终端和GANC都不释放CS或PS的链路。例如,不触发执行释放流程、对释放请求消息不响应或拒绝等。
E2、目标BSS收到CN发送的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后,为终端进行DTM信道资源预留,并返回CS/PS切换准备结果信息给源GANC;CS和PS切换准备结果信息中可包含有DTM切换的标识;
同样CS/PS切换准备结果信息可由CN转发给GANC;此步骤,BSS可按照现有在GERAN内进行的DTM切换流程执行;
此外,同实施例二中类似,目标BSS分配完无线信道资源后,即可以在这些信道上下发CS和PS业务数据或信令;CN在收到CS/PS切换准备结果信息后,可以将通过源GANC发送到终端的CS和PS业务数据或信令同时复制一份,通过目标BSS使用分配给该终端的信道进行发送;
E3、源GANC根据收到的切换准备结果信息发送切换命令给终端;
该切换准备结果信息带有CN转发的终端切换到目标BSS所需的接入信息,包括无线资源描述、系统消息6、功控参数、载频标识、切换参考值等信息等。
E4、终端根据GANC的切换命令同时将CS业务和PS业务切换至目标BSS已建立的DTM信道,进行业务和信令的传输;
如果终端切换到一个已知时间提前量(TA:Timing Advance)的小区,可以不执行接入流程,直接使用为其分配的无线资源进行CS和PS业务;此时,终端可以直接在分配的业务信道上进行业务数据的接收。
此步骤可参照GERAN内DTM切换的终端接入流程执行。
此外,参照现有切换流程,在终端成功接入后,还可执行切换成功的后续操作,包括:
E5、当目标BSS收到移动台的位置区/路由区更新消息或是正确接收到移动台发送的语音/数据,认为切换完成,向MSC执行位置区更新、向SGSN执行路由区更新,或执行联合路由区/位置区更新流程;
E6、MSC和SGSN通知源GANC释放相应的资源,结束切换流程。
终端成功切换到目标BSS之后或同时,或者终端和GANC间的链路释放之后或同时,终端转到GERAN/UTRAN工作模式:在CS域,提供无线资源服务的服务无线资源层(Serving RR)转换到GSM RR层、不再使用MM层和GA-CSR间的服务接入点,GA-CSR状态变为无效;在PS域,Serving RR变为GSM RR层,GA-PSR和所有的GPRS SAP分离。终端可以选择取消在该GANC的注册。如果取消注册,终端的状态转为通用无线资源未注册(GA-RC De-Registered)状态,终端可以不执行取消注册流程直接转换状态;如果不取消注册,终端的状态转为通用无线资源已注册(GA-RC Registered)状态,保持与GANC的信令链接。
通常上述终端和源GANC间的信令消息可通过终端与GANC之间的TCP信令信道来进行传输。
为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方法,下面给出采用本实施例方法的一种实现信令流程,如图7所示,GAN中处于GA-RC DTM状态的终端正在同时进行CS语音和PS数据业务,切换流程包括:
e1、源GANC向终端发送通用接入DTM上行链路质量指示(GA-RC DTMUplink Quality Indication)消息,指示终端当前GA-RC DTM信道的CS和/或PS上行链路质量故障,触发切换;
源GANC也可以向终端发送通用接入CS上行链路质量指示(GA-CSRUplink Quality Indication)消息,消息中携带一个PS指示符(PS Indication),或通用接入PS上行链路质量指示(GA-PSR Uplink Quality Indication)消息,消息中携带一个CS指示符(CS Indication),通过消息中的指示符指明需要进行DTM切换;
e2、终端发送通用接入DTM切换参考(GA-RC DTM Handover Information)消息到源GANC;该消息中携带有GERAN/UTRAN小区列表作为切换信息,以及各个小区的信道质量描述,GANC可根据报告中各GERAN小区的接收电平强度选择出信道质量最好的小区作为目标小区;
相应地,终端也可以向GANC发送通用接入CS切换参考(GA-CSRHandover Information)消息,消息中携带一个PS指示符(PS Indication),或通用接入PS切换参考(GA-PSR Handover Information)消息,消息中携带一个CS指示符(CS Indication),通过消息中的指示符指明需要进行DTM切换;如果没有携带指示符,或者指示符指示不需要进行DTM切换,GANC只发起相应域的切换流程。
为避免终端切换失败后不能正常回到源GAN小区,终端在发送上述切换参考消息后一段时间内,不释放CS或PS的链路,即不触发或执行通用接入CS链接释放流程或通用接入分组传输信道去激活流程;对于通用接入分组传输信道,可以通过停止该信道所对应的通用接入分组信道定时器(GA-PSR ChannelTimer)或在该定时器超时后重启的方法进行实现;对于GANC触发的释放流程,可以不响应或拒绝。
e3、源GANC分别发送携带切换准备请求信息的CS切换要求(HandoverRequired)消息和PS切换要求(PS Handover Required)消息到核心网CN,请求切换;CS切换要求消息和PS切换要求消息中可指示本次切换是DTM切换,即同时进行CS和PS切换;
与图2中类似,图7中同样以CN代替MSC和SGSN或GGSN,不再分别画出接入网设备与CN网元的信令传递;GANC可以直接接入GGSN,使得分组传输效率更高;
e4、CN发送携带切换准备请求信息的CS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消息和PS切换请求(PS Handover Request)消息到目标BSS请求预留DTM资源;
当GANC直接接入GGSN时,此时GANC可以通过标准接口,如Gn接口,将已经激活的分组数据协议(PDP:Packet Data Protocol)上下文列表发送到目标BSS所连的SGSN,在PS切换请求消息中可能不带有分组流上下文(PFC:Packet FloW Context)列表,因此当目标系统的SGSN收到源GANC发来的PDP上下文列表后,可以在发送PS切换请求消息到目标BSS之前或之后触发建立PFC流程(Create PFC procedure),进行QoS的协商;
e5、目标BSS为移动台进行DTM资源预留,并组织CS/PS切换准备结果信息;
e6、目标BSS分别发送携带切换准备结果信息的CS切换请求确认(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消息和PS切换请求确认(PS HandoverRequest Acknowledge)消息到CN告知资源预留成功;
e7、CN发送携带切换准备结果信息的CS切换要求确认(Handover RequiredAcknowledge)消息和PS切换要求确认(PS Handover Required Acknowledge)消息到源GANC,通知源GANC在目标GERAN小区已经为终端分配好DTM资源;
e8、源GANC发送通用接入DTM切换命令(GA-RC DTM HandoverCommand)消息到终端,该消息中可以封装现有的DTM切换命令(DTMHandover Command),包含目标BSS的切换准备结果信息,命令终端切换到目标GERAN小区;
如果终端不知道目标小区的TA值,需要执行e9、e10;否则,可以不执行;
e9、终端发送CS的切换接入(Handover Access)消息到目标BSS;
e10、目标BSS发送CS的物理信息(Physical Information)到终端,携带目标小区的TA值;
e11、终端使用目标小区为其分配的无线资源,发送位置区更新(LocatingArea Update Request)消息和路由区更新(Routing Area Update Request)消息到目标BSS;
e12、目标BSS分别发送包含位置区更新信息的CS切换完成(HandoverComplete)消息,和包含路由区更新信息的PS切换完成(PS Handover Complete)消息到CN,进行位置区/路由区更新;
e13、CN通知源GANC释放资源,结束切换流程。
具体执行时,GANC可以分别释放CS和PS域:
在CS域,MSC发送清除命令(Clear Command)让源GANC释放CS资源,收到该消息后,GANC触发通用接入CS链接释放流程(GA-CSR ConnectionRelease procedure);
在PS域,SGSN通过删除PFC流程(Delete PFC procedure)让源GANC释放PS资源,完成PFC删除后,GANC触发通用接入分组传输信道去激活流程(GA-P SR Transport Channel Deactivation procedure)。
GANC也可以在收到CS的清除命令并且PS的PFC都删除掉后,使用通用接入双传输模式信道释放流程(GA-RC DTM Channel Release procedure)来一同释放CS和PS域资源:
1、GANC发送通用接入双传输模式信道释放请求(GA-RC DTM ChannelRelease Request)消息到终端,通知其释放CS和PS的链路;
2、终端释放所有信道,然后发送通用接入双传输模式信道释放确认(GA-RC DTM Channel Release Acknowledge)消息到GANC,确认释放。
当然,也可以通过在通用接入CS链接释放流程或通用接入分组传输信道去激活流程中的消息中携带DTM信道释放的指示,通过一个流程释放DTM信道。
通过上述过程,终端和GANC间的所有信道被释放,终端回到GAN空闲状态,处在GERAN/UTRAN操作模式,GA-CSR和GA-PSR与GSM RR分离,不再使用对应的SAP。
实施例六、一种由GAN切换到其他接入网的DTM切换方法,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流程与实施例五基本相同,切换触发采用实施例五中的方式二或三,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终端除执行切换过程外,还对切换过程是否超时以及是否需要继续执行进行监控,流程包括:
F1、终端发送切换信息到源GANC,上报GERAN小区信息;
F2、终端确定发起切换后,采用第三定时器进行切换过程监控,具体监控过程可参照实施例三执行,包括:
F21、终端启动第三定时器;
F22、终端设置为在收到切换命令后停止第三定时器,在此后的切换执行过程中,若第三定时器超时,则终端认为本次切换失败,执行步骤F23;
F23、终端重试切换或者取消切换;
F24、为避免短时故障导致的小区间异常来回切换,终端在第三定时器运行期间,可判断引起切换触发的条件是否存在,若不存在则执行步骤F25;
为了避免切换失败后终端不能回到源GAN小区,在第三定时器运行期间:如果收到通用接入CS链接释放(GA-CSR Release)或通用接入分组传输信道去激活请求消息(GA-PSR-DEACTIVATE-UTC-REQ),不响应或拒绝;如果通用接入分组信道定时器超时,则重启该定时器;也不发送通用接入CS链接清除请求(GA-CSR CLEARREQUEST)或通用接入分组传输信道去释放业务信道;
F25、终端取消切换,状态不改变,继续留在GAN小区;
终端可发送切换取消消息给源GANC,由源GANC执行切换的取消流程,例如通知目标BSS释放已分配资源等;
F3、源GANC判断发起切换的终端处于DTM状态(即存在通用接入双传输信道,GA-RC DTM Channel),从终端上报的GERAN小区信息中选择目标GERAN小区,发送CS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和PS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到核心网,准备进行DTM切换到目标BSS;
F4、目标BSS在收到核心网转发的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后,为终端分配DTM信道,并通过核心网返回切换准备结果信息给源GANC;
F5、源GANC根据核心网返回的切换准备结果信息发送切换命令给终端;
F6、终端根据源GANC下发的切换命令进行到目标BSS的切换。
切换成功的后续流程同实施例五,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终端使用的第三定时器与实施例三中终端使用的第一定时器可以是同一个。
实施例七、一种由GAN切换到其他接入网的DTM切换方法,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流程与实施例五基本相同,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目标GANC除执行切换过程外,还对切换过程是否超时进行监控,流程包括:
G1、DTM切换触发后,源GANC发送CS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和PS切换准备请求信息给核心网;切换触发可任选实施例五中的三种方式之一;
G2、源GANC确定发起切换后,采用第四定时器进行切换过程监控,步骤包括:
G21、源GANC为该次切换启动第四定时器;
为了避免切换失败后终端不能回到源GAN小区,在第四定时器运行期间:GANC不触发释放业务信道,或不响应或拒绝业务信道的释放请求,如GANC不发送通用接入CS链接释放(GA-CSR Release)或通用接入分组传输信道去激活请求消息(GA-PSR-DEACTIVATE-UTC-REQ);如果GANC收到通用接入CS链接清除请求(GA-CSR CLEAR REQUEST)或通用接入分组传输信道去释放业务信道,不响应或拒绝;
G22、源GANC设置为在收到CN的切换准备结果信息或收到切换取消后停止第四定时器,在此后的切换执行过程中,若第四定时器超时,则执行步骤G24;
G23、只要第四定时器未超时,GANC可以随时对引起切换的条件是否消除进行判断,并且,判断也不限于仅执行一次,可设定在某些步骤前/后执行,也可以固定的周期执行或由相关事件触发执行,如消息到达、网络设定条件满足;GANC可以在切换开始时对切换触发条件进行记录,后续判断中,只需要判断该条件是否仍然满足即可;如果判断发现引起切换的条件消除,则执行步骤G24取消切换;
G24、源GANC取消切换;
G3、目标BSS在收到核心网转发的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后,为终端分配DTM信道,并通过核心网返回切换准备结果信息给源GANC;
G4、源GANC根据核心网返回的切换准备结果信息发送切换命令给终端;
G5、终端根据源GANC下发的切换命令进行到目标BSS的切换。
切换成功的后续流程同实施例五,不再赘述。
为清楚起见,上述实施例六和七分别对从GAN到GERAN切换过程中的一些优选控制机制进行了描述,在实际应用中,这些优选方案也可以综合起来,灵活搭配使用。例如,可同时采用终端和源GANC的监控机制等。
下面对适用于上述实施例方法的通用接入网控制器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八、一种通用接入网控制器10,如图10所示,包括传输单元11、双模控制单元12和切换控制单元13;
传输单元11,用于为终端提供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例如通用接入电路链接和通用接入分组传输信道,进行CS和PS用户数据的收发;
双模控制单元12,用于根据切换控制单元13的指示控制传输单元11为同一终端建立或释放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
切换控制单元13包括切入控制单元131和切出控制单元132;
切入控制单元131,用于处理核心网侧发送的对同一终端的电路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和分组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指示双模控制单元12为所述终端建立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并向核心网侧返回切换准备结果信息;
切入控制单元131接收的电路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和分组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中若携带有终端处于双传输状态的标识;则切入控制单元131可采用这样的控制策略,即,在收到电路域和分组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之一或者所有的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后,即指示双模控制单元12为终端建立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
切出控制单元132,用于判断终端同时存在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发送携带双传输模式切换标识的电路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和分组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到核心网侧;接收核心网侧返回的切换准备结果信息,发送切换命令到终端,指示双模控制单元12释放为所述终端建立的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八所提供的通用接入网控制器,使得同时进行电路域和分组域业务的移动终端,可以通过不同的接入技术,在无线核心网上自由漫游,提高了用户移动性和业务感受。
实施例九、一种通用接入网控制器20,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通用接入网控制器在进行到其他接入网的DTM切换时,适合采用实施例五中提供的第一种触发方式;
通用接入网控制器20包括传输单元21、双模控制单元22和切换控制单元23;切换控制单元23包括切入控制单元231、切出控制单元232和质量测量单元233;
其中传输单元21、双模控制单元22和切入控制单元231与实施例八中传输单元11、双模控制单元12和切入控制单元131的结构类似,不再赘述;
质量测量单元233,用于对本地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的质量,根据测量结果判断发起切换,并按照预置的对其他无线接入网小区的配置,选择作为切换目标的无线接入网小区;
切出控制单元232,用于根据质量测量单元233的选择,并判断终端同时存在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发送携带双传输模式切换标识的电路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和分组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到核心网侧;接收核心网侧返回的切换准备结果信息,发送切换命令到终端;当需要释放资源时,指示双模控制单元22释放为所述终端建立的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
实施例十、一种通用接入网控制器30,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通用接入网控制器在进行到其他接入网的DTM切换时,适合采用实施例五中提供的第二、三种触发方式;
通用接入网控制器30包括传输单元31、双模控制单元32和切换控制单元33;切换控制单元33包括切入控制单元331、切出控制单元332、质量指示单元333和请求接收单元334;
其中传输单元31、双模控制单元32和切入控制单元331与实施例八中传输单元11、双模控制单元12和切入控制单元131的结构类似,不再赘述;
质量指示单元333,用于发送链路质量指示信息给终端指示需要进行切换;
请求接收单元334,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切换参考消息;该切换参考消息可以是终端主动发送的,也可以是终端反馈质量指示单元333的链路质量指示信息发送的;
切出控制单元332,用于根据请求接收单元334收到的切换参考消息,并判断终端同时存在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发送携带双传输模式切换标识的电路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和分组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到核心网侧;接收核心网侧返回的切换准备结果信息,发送切换命令到终端;当需要释放资源时,指示双模控制单元32释放为所述终端建立的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
实施例十一、一种通用接入网控制器40,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通用接入网控制器在进行DTM切换时,可对切入本小区的切换流程或切出本小区的切换流程进行监控,当然,两种流程的监控能力可分别设置;
通用接入网控制器40包括传输单元41、双模控制单元42和切换控制单元43;切换控制单元43包括切入控制单元431、切出控制单元432、定时器一433和定时器二434;
其中传输单元41和双模控制单元42与实施例八中传输单元11和双模控制单元12的结构类似,不再赘述;
切入控制单元431,用于处理核心网侧发送的对同一终端的电路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和分组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在收到所述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后启动定时器一433,指示双模控制单元12为所述终端建立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并向核心网侧返回切换准备结果信息;在定时器一433运行期间,检测引起切换的原因是否还存在,如果否,则取消切换;当收到终端的接入信息,则停止定时器一433;若定时器一433超时所述终端仍未接入,指示双模控制单元12释放已为所述终端建立的链路,并通过核心网通知发起切换的源无线接入网;
切出控制单元432,用于判断终端同时存在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发送电路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和分组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到核心网侧,并启动定时器二434;接收核心网侧返回的切换准备结果信息,发送切换命令到终端;当需要释放资源时,指示双模控制单元42释放为所述终端建立的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在定时器二434运行期间,检测引起切换的原因是否还存在,如果否,则取消切换;收到切换准备结果信息后,或发送切换命令后,停止定时器二434;若定时器二434超时,取消切换或选择切换到其他RAT小区。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使得同时进行电路域和分组域业务的移动终端,可以通过不同的接入技术,在无线核心网上自由漫游,提高了用户移动性和业务感受;此外,进一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各种优选方案和控制策略,使得提供的切换方法具有更强的可靠性和更优的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和通用接入网控制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31)
1.一种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发送切换信息到源无线接入网,所述切换信息包含对需要切换到的目标通用接入网GAN小区的指定;
源无线接入网判断所述终端处于双传输模式DTM状态,将电路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和分组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GAN小区的通用接入网控制器GANC;
所述目标GANC根据所述切换准备请求信息为所述终端建立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并返回切换准备结果信息给所述源无线接入网;
源无线接入网根据所述切换准备结果信息发送切换命令给所述终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切换命令分别将电路域业务和分组域业务切换至所述已建立的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终端确定发起切换后,启动第一定时器,若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仍未收到所述切换命令,则重试切换,或者尝试切换到其他无线接入网小区,或者取消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终端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运行期间,判断引起切换触发的条件是否存在,若不存在则取消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发送切换信息到源无线接入网的步骤包括:
终端发送小区测量报告给源无线接入网,所述小区测量报告中以所述目标GAN小区作为最佳小区;或者,
终端发送小区改变通知给源无线接入网,所述小区改变通知中包含所述目标GAN小区作为候选小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终端在发送所述切换信息前注册到所述目标GANC,在所述注册过程中,所述终端与所述目标GANC相互通知对双传输模式切换的支持能力;所述终端在确定自身与所述目标GANC均支持双传输模式切换后,发送所述切换信息到所述源无线接入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无线接入网与目标GANC之间的电路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和电路域切换准备结果信息通过所述源无线接入网和目标GANC所连接的核心网电路交换服务节点进行转发;
所述源无线接入网与目标GANC之间的分组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和分组域切换准备结果信息通过所述源无线接入网和目标GANC所连接的核心网分组业务服务节点进行转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和分组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中携带有同时切换电路域和分组域业务的标识;所述目标GANC在收到所述切换准备请求信息之一或全部后,为所述终端建立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并返回切换准备结果信息给所述核心网电路交换服务节点和/或核心网分组业务服务节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核心网电路交换服务节点和/或核心网分组业务服务节点在收到所述切换准备结果信息后,开始发送所述终端的相应下行数据给所述目标GANC;
所述目标GANC开始向所述终端进行所述下行数据的转发;
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GANC建立的用于电路域和/或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上接收所述下行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切换命令分别将电路域业务和分组域业务切换至已建立的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的步骤包括:
执行切换命令,离开所述源无线接入网工作模式,转到GAN工作模式,同时维护电路域和分组域的无线资源层;
使用通用接入电路资源层GA-CSR作为电路域业务的服务无线资源层,激活移动管理层和GA-CSR间的服务接入点,将GA-CSR状态变为通用接入电路资源专用状态;
使用通用接入分组资源层GA-PSR作为分组域业务的服务无线资源层,获得无线链路控制的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PRS无线链路层和相应的GPRS移动性管理无线资源服务接入点的控制权,将GA-PSR状态变为通用接入分组资源激活状态;
同时操作GA-CSR和GA-PSR,进行电路域和分组域用户数据与信令的传输,进入GAN双模传输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GANC为终端建立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的步骤包括:
目标GANC顺序执行电路链接建立流程和分组传输信道激活流程,为所述终端分别建立通用接入电路链接和通用接入分组传输信道;或者,
目标GANC同时指派电路域和分组域业务资源,为所述终端同时建立通用接入电路链接和通用接入分组传输信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目标GANC收到所述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后,启动第二定时器,若所述第二定时器超时所述终端仍未接入,则释放已建立的链路,并通知所述源无线接入网。
12.根据权利要求6~8任意一项所述的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终端根据所述切换命令进行切换后,发送切换成功信息给所述目标GANC;
所述目标GANC根据所述切换成功信息分别向所述核心网电路交换服务节点、核心网分组业务服务节点执行位置区、路由区更新,或联合路由区/位置区更新;
所述核心网电路交换服务节点、核心网分组业务服务节点通知所述源无线接入网释放相应的资源。
13.一种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源通用接入网控制器GANC判断终端同时存在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将电路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和分组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发送给选定的目标小区的无线接入网;
所述目标无线接入网根据所述切换准备请求信息为所述终端进行双传输信道资源预留,并返回切换准备结果信息给所述源GANC;
所述源GANC根据所述切换准备结果信息发送切换命令给所述终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切换命令分别将电路域业务和分组域业务切换至所述已分配的双传输信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源GANC对本地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的质量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判断发起切换,并按照预置的对其他无线接入网小区的配置,选择作为切换目标的无线接入网小区。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终端发送切换信息到源GANC,所述切换信息包含终端最近获得的其他无线接入网小区信息或小区选择指示;
源GANC根据所述终端发送的其他无线接入网小区信息,选择作为切换目标的无线接入网小区;或者根据所述小区选择指示,按照预置的对其他无线接入网小区的配置选择作为目标的无线接入网小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源GANC发送链路质量指示信息给所述终端指示需要进行切换;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链路质量指示信息发送所述切换信息到源GANC。
17.根据权利要求13~16任意一项所述的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无线接入网与源GANC之间的分组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和分组域切换准备结果信息通过所述目标无线接入网和源GANC所连接的核心网分组业务服务节点进行转发;
所述分组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中携带有所述终端的分组数据协议PDP上下文列表;
所述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还包括:所述核心网分组业务服务节点收到所述分组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后,根据所述PDP上下文列表,触发建立分组流上下文流程,进行服务质量的协商。
18.根据权利要求13~16任意一项所述的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命令包括目标无线接入网小区的时间提前量TA值,所述终端使用该TA值直接接入目标无线接入网小区,使用为其分配的双传输信道进行电路域业务和分组域业务。
19.根据权利要求13~16任意一项所述的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切换命令分别将电路域业务和分组域业务切换至已分配的双传输信道的步骤包括:
执行切换命令,离开通用接入网GAN工作模式,进入目标无线接入网工作模式;
使用目标接入网电路域业务的无线资源层作为电路域业务的服务无线资源层,分离移动管理层和通用接入电路资源层GA-CSR间的服务接入点,将GA-CSR状态变为无效;
使用目标接入网分组域业务的GPRS无线资源层GRR作为分组域业务的服务无线资源层,分离通用接入分组资源层GA-PSR和相应的GPRS移动性管理无线资源服务接入点,将GA-PSR状态变为无效;
保持或取消与所述GANC的注册关系。
20.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终端确定发起切换后,启动第三定时器,若所述第三定时器超时仍未收到所述切换命令,则重试切换,或者取消切换。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终端在所述第三定时器运行期间,判断引起切换触发的条件是否存在,若不存在则取消切换。
22.根据权利要求13~16任意一项所述的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源GANC确定发起切换后,启动第四定时器,若所述第四定时器超时,则取消切换。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源GANC在所述第四定时器运行期间,判断引起切换触发的条件是否存在,若不存在则取消切换或将所述终端切换到其他的目标无线接入网小区。
24.根据权利要求13~16任意一项所述的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无线接入网与源GANC之间的电路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和电路域切换准备结果信息通过所述目标无线接入网和源GANC所连接的核心网电路交换服务节点进行转发;
所述目标无线接入网与源GANC之间的分组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和分组域切换准备结果信息通过所述目标无线接入网和源GANC所连接的核心网分组业务服务节点进行转发;
所述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还包括:终端根据所述切换命令成功切换后,向所述核心网电路交换服务节点和分组业务服务节点分别执行位置区和路由区更新,或执行联合路由区/位置区更新;
所述核心网电路交换服务节点和分组业务服务节点通知所述源GANC释放相应的资源。
25.一种通用接入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单元、双模控制单元和切换控制单元;
所述传输单元,用于为终端提供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
所述双模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控制单元的指示控制所述传输单元为同一终端建立或释放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
所述切换控制单元包括切入控制单元和切出控制单元;
所述切入控制单元,用于处理核心网侧发送的对同一终端的电路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和分组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指示所述双模控制单元为所述终端建立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并向核心网侧返回切换准备结果信息;
所述切出控制单元,用于判断终端同时存在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发送电路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和分组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到核心网侧;接收核心网侧返回的切换准备结果信息,发送切换命令给终端,指示所述双模控制单元释放为所述终端建立的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用接入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入控制单元接收的电路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和分组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中携带有为所述终端进行双传输模式切换的标识;所述切入控制单元在收到所述切换准备请求信息之一或全部后,指示所述双模控制单元为终端建立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用接入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控制单元还包括定时器一;
所述切入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收到所述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后启动所述定时器一,若所述定时器一超时所述终端仍未接入,指示所述双模控制单元释放已为所述终端建立的链路资源。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用接入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控制单元还包括定时器二;
所述切出控制单元,还用于在确定发起切换后启动所述定时器二,若所述定时器二超时,取消切换或将所述终端切换到其他的目标无线接入网小区。
29.根据权利要求25~28任意一项所述的通用接入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控制单元还包括质量测量单元,用于对本地用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用户数据链路的质量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判断发起切换,并按照预置的对其他无线接入网小区的配置,选择作为切换目标的无线接入网小区;
所述切出控制单元是根据所述质量测量单元的选择,发送电路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和分组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到核心网侧。
30.根据权利要求25~28任意一项所述的通用接入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控制单元还包括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切换信息;
所述切出控制单元是根据所述请求接收单元收到的切换信息,发送电路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和分组域切换准备请求信息到核心网侧。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通用接入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控制单元还包括质量指示单元,用于发送链路质量指示信息给所述终端指示需要进行切换;所述请求接收单元接收的切换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反馈所述链路质量指示信息发送的切换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0790217A CN101242643B (zh) | 2007-02-09 | 2007-02-09 | 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和通用接入网控制器 |
PCT/CN2008/070275 WO2008095447A1 (fr) | 2007-02-09 | 2008-02-04 | Procédé de transfert en mode de transmission double, contrôleur réseau d'accès générique et terminal |
US12/537,635 US20090296660A1 (en) | 2007-02-09 | 2009-08-07 | Method, generic access network controller and terminal for dual transfer mode handover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0790217A CN101242643B (zh) | 2007-02-09 | 2007-02-09 | 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和通用接入网控制器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82773.XA Division CN102638854B (zh) | 2007-02-09 | 2007-02-09 | 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和通用接入网控制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42643A CN101242643A (zh) | 2008-08-13 |
CN101242643B true CN101242643B (zh) | 2012-04-25 |
Family
ID=39681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0790217A Active CN101242643B (zh) | 2007-02-09 | 2007-02-09 | 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和通用接入网控制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90296660A1 (zh) |
CN (1) | CN101242643B (zh) |
WO (1) | WO200809544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74341B (zh) * | 2007-08-21 | 2012-12-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用接入网及利用其实现业务的方法 |
EP2272278B1 (en) * | 2008-03-21 | 2017-03-08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enable fallback to circuit switched domain from packet switched domain |
CN101656994B (zh) * | 2008-08-22 | 2014-11-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业务切换及网络资源分配方法、网络节点及移动性管理实体设备 |
US8249019B2 (en) * | 2008-08-26 | 2012-08-21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R-VCC of IMS emergency sessions |
US8457067B2 (en) * | 2008-09-15 | 2013-06-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ache with variable lifetime for storing overhead messages for femto deployments |
CN101686518A (zh) * | 2008-09-26 | 2010-03-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跨网切换方法和系统及接入网设备 |
WO2010038116A1 (en) * | 2008-09-30 | 2010-04-08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r-vcc revocation procedure |
US9288780B2 (en) * | 2009-02-17 | 2016-03-15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servers and system including servers, and computer programs |
US8682327B2 (en) * | 2009-03-13 | 2014-03-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source search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8744445B2 (en) * | 2009-05-13 | 2014-06-03 | Htc Corporation | Method of handling handover message decoding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9008038B2 (en) | 2009-06-24 | 2015-04-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source release at source system during handoff to multi-radio access technology target system |
US10477607B2 (en) * | 2009-06-29 | 2019-11-12 | Blackberry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voice service in an evolved packet system |
BRPI1014149A2 (pt) * | 2009-06-29 | 2019-09-24 | Research In Motion Ltd | sistema e método para serviço de voz em um sistema de pacote evoluído. |
KR101704374B1 (ko) | 2009-10-30 | 2017-02-07 |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 무선 통신을 위한 시그널링 |
US8577371B2 (en) * | 2009-11-04 | 2013-11-05 | Blackberry Limi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avoid transmission of redundant neighbor cell information to mobile stations |
US8792890B2 (en) | 2009-11-04 | 2014-07-29 | Blackberry Limi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monitor a channel to determine neighbor cell information |
CN102972052A (zh) * | 2010-01-11 | 2013-03-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资源挂起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
JP4841675B2 (ja) * | 2010-02-09 | 2011-12-21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
JP5527814B2 (ja) * | 2010-04-28 | 2014-06-25 | Necカシオ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通信端末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
CN102238679B (zh) * | 2010-05-04 | 2016-01-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单信道语音连续性实现方法及系统 |
US20110299429A1 (en) * | 2010-06-02 | 2011-12-08 | Kundan Tiwari | Methods for handling ps and cs communication service |
US9402206B2 (en) * | 2011-01-05 | 2016-07-2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Load balancing of data |
CN102083157A (zh) * | 2011-01-06 | 2011-06-01 | 意法·爱立信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 | 处理分组交换域业务的方法、终端以及系统 |
WO2011100887A2 (zh) * | 2011-02-01 | 2011-08-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资源释放的处理方法、通信设备、通信系统及用户设备 |
US8780867B2 (en) * | 2011-04-05 | 2014-07-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acket-switch handover in simultaneous TDD-LTE and TD-S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s |
CN102883384A (zh) * | 2011-07-15 | 2013-01-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改变接入小区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CN103124415B (zh) * | 2011-11-18 | 2016-06-01 |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 重定位过程和其它业务相关ranap过程冲突的解决方法 |
CN103139849B (zh) * | 2011-12-05 | 2017-01-18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多网协同下的QoS业务执行方法和AF、PCRF |
US20130208588A1 (en) * | 2012-02-15 | 2013-08-15 | Htc Corporation | Method of Accessing CS Service in NMO I Congest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
CN102647733B (zh) * | 2012-04-05 | 2015-06-24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Ps永久定时器的动态调整方法及rnc |
US9319951B2 (en) * | 2012-04-13 | 2016-04-19 | Blackberry Limited | Checking access to closed subscriber group cells in a mobile network |
US9848340B2 (en) * | 2012-05-18 | 2017-12-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Technique for performing cell measurement on at least two cells |
CN102711170A (zh) * | 2012-05-21 | 2012-10-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激活态优化切换失败的处理方法及基站 |
CN103582053B (zh) | 2012-07-23 | 2016-09-14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
US20140177591A1 (en) * | 2012-12-21 | 2014-06-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ed latency 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 |
CN103491129B (zh) * | 2013-07-05 | 2017-07-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节点配置方法、业务节点池注册器及系统 |
CN105684512B (zh) * | 2013-08-09 | 2019-05-31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改进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切换的装置和方法 |
CN103476078B (zh) * | 2013-09-11 | 2016-08-31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切换业务的方法与装置 |
CN104684036B (zh) * | 2013-11-27 | 2019-02-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分组数据业务的待机侧切换方法和装置 |
JP6394325B2 (ja) * | 2014-11-26 | 2018-09-2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ネットワーク制御方法,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
CN105657752B (zh) * | 2014-12-01 | 2019-06-2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 | 重定向方法、网络模块和终端 |
CN113556811B (zh) * | 2016-05-13 | 2024-04-05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轻连接控制的方法及设备 |
RU2721829C1 (ru) * | 2016-08-23 | 2020-05-22 | Хуавэ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настройки услуги |
CN106686626B (zh) | 2016-12-07 | 2019-04-2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WiFi漫游的设置方法及终端设备 |
CN108243468B (zh) * | 2016-12-23 | 2021-09-21 | 夏普株式会社 | 用户移动性方法和设备 |
KR102772269B1 (ko) * | 2017-02-03 | 2025-02-25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연결을 사용한 핸드오버 시 보안 키를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US10492206B2 (en) * | 2017-06-02 | 2019-11-26 | Apple Inc. | Coexistence of collocated radios |
WO2018228678A1 (en) * | 2017-06-13 | 2018-12-2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Quality of service initiated handover |
CN110149663A (zh) | 2018-02-13 | 2019-08-2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条件切换取消方法及通信设备 |
FR3105702A1 (fr) * | 2019-12-20 | 2021-06-25 | Orange | Procédé de gestion d’une communication entre terminaux dans un système de télécommunications et dispositifs pour la mise en œuvre du procédé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6056882A1 (en) * | 2004-11-29 | 2006-06-01 | Nokia Corporation | System, devices and methods using an indication of complementary access availability |
WO2006103547A1 (en) * | 2005-03-30 | 2006-10-05 | Nokia Corporation | Combined handover of the circuit-switched (cs) and packet-switched (ps) resources |
WO2006103517A1 (en) * | 2005-03-30 | 2006-10-05 | Nokia Corporation | Utilizing a same target cell during circuit-switched and packet switched handover |
EP1734782A1 (en) * | 2005-06-14 | 2006-12-20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A method of dual transfer mode handover |
WO2007007150A1 (en) * | 2005-07-07 | 2007-01-1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for handover of simultaneous voice and data session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0642503A (en) * | 2005-03-03 | 2006-12-01 | Nokia Corp | A method to handover dedicated and shared resources while in dual transfer mode |
US20080039086A1 (en) * | 2006-07-14 | 2008-02-14 | Gallagher Michael D | Generic Access to the Iu Interface |
-
2007
- 2007-02-09 CN CN2007100790217A patent/CN101242643B/zh active Active
-
2008
- 2008-02-04 WO PCT/CN2008/070275 patent/WO2008095447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
- 2009-08-07 US US12/537,635 patent/US2009029666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6056882A1 (en) * | 2004-11-29 | 2006-06-01 | Nokia Corporation | System, devices and methods using an indication of complementary access availability |
WO2006103547A1 (en) * | 2005-03-30 | 2006-10-05 | Nokia Corporation | Combined handover of the circuit-switched (cs) and packet-switched (ps) resources |
WO2006103517A1 (en) * | 2005-03-30 | 2006-10-05 | Nokia Corporation | Utilizing a same target cell during circuit-switched and packet switched handover |
EP1734782A1 (en) * | 2005-06-14 | 2006-12-20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A method of dual transfer mode handover |
WO2007007150A1 (en) * | 2005-07-07 | 2007-01-1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for handover of simultaneous voice and data sessions |
Non-Patent Citations (5)
Title |
---|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GSM/EDGE, Radio Access Network Dual Transfer Mode (DTM);Stage2 (Release 6).《3GPP TS 43.055 V6.7.0》.2004, * |
Dual Transfer Mode (DTM) |
Stage2 (Release 6).《3GPP TS 43.055 V6.7.0》.2004,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GSM/EDGE, Radio Access Network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90296660A1 (en) | 2009-12-03 |
CN101242643A (zh) | 2008-08-13 |
WO2008095447A1 (fr) | 2008-08-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42643B (zh) | 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和通用接入网控制器 | |
KR100969017B1 (ko) | 대체 액세스 네트워크를 통한 호 복구 | |
RU2586892C2 (ru) | Улучшенная устойчивость передачи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при сотовой радиосвязи | |
JP4125859B2 (ja) | パケット用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 | |
KR100378899B1 (ko) | 루팅 영역 업데이트 제어 방법 | |
EP1943862B1 (en) | Ps handover support indication | |
KR101673980B1 (ko) | 3gpp 무선 액세스 기술 간 핸드오버 시의 ip 트래픽 분산 방법 및 장치 | |
RU2486696C2 (ru) | Способ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коммутационная станция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базовая радиостанция и мобильная станция | |
CN112584453B (zh) | 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主节点、辅节点和用户设备及其通信方法 | |
AU2010345929B2 (en)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network devic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 |
US20150071101A1 (en) | Mobile terminal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a measurement | |
JP4843031B2 (ja) | システム間ハンドオフを起動する無線基地局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
JP2008541652A (ja) | 無線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二重伝送モードのためのハンドオーバー遂行方法 | |
JP2007096522A (ja) | 無線接続方式 | |
KR20040094316A (ko) | 모바일 사용자 단말기와 네트워크간의 접속 해제 방법 | |
CN101179843B (zh) | 一种分组切换方法和通讯设备 | |
CN104113918B (zh) | 一种切换过程中承载信息的交互方法及装置 | |
CN102638854A (zh) | 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和通用接入网控制器 | |
CN101299878A (zh) | 信道切换过程中的监控方法以及终端和通用接入网控制器 | |
JP2007528661A (ja) | 非同期網と同期網が混在する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移動通信端末のハンドオーバー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0813 Assignee: Apple Computer, Inc. Assignor: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5990000755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Dual-transmission mode switching method and universal access network controlle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25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0827 |
|
LICC |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