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42625B - 一种控制信道资源映射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信道资源映射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42625B CN101242625B CN2007101015860A CN200710101586A CN101242625B CN 101242625 B CN101242625 B CN 101242625B CN 2007101015860 A CN2007101015860 A CN 2007101015860A CN 200710101586 A CN200710101586 A CN 200710101586A CN 101242625 B CN101242625 B CN 10124262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
- control unit
- unit
- resource
- cr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3760 hair shin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59 dorma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信道资源映射的方法,包括:将控制信道N个可用正交频分复用多址(OFDM)符号内的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为M个控制子带;将大小确定为映射C个资源单元(RE)的控制资源块(CRB)映射在M个控制子带中的C个RE上;为承载控制信令的控制信道分配整数个CRB,将所述控制信道映射于所分配的CRB映射的资源上,其中,M、N、C分别为大于0的整数。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控制信道资源映射的系统及装置,能够降低编码复杂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中的资源映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控制信道资源映射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第三代合作计划(3GPP)演进全球无线接入(E-UTRA)系统中,下行传输中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作为多址方式。OFDM是一种多载波通信技术。在多载波通信系统中,通过为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时频资源来实现多用户复用。
参见图1,图1为OFDM方式下的时频资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OFDM方式下的时频资源通过由时间和频率组成的二维平面进行表示。图1中,在时间方向上,以OFDM符号为单位;在频率方向上,以子载波为单位。其中单位符号上的单位子载波资源为最小的资源单元(RE)。
基站在向调度用户传输业务数据之前,需要先通过控制信道发送相应的控制信息,如:调度用户的标识,数据传输物理资源分配,数据块大小、调制编码方式(MCS)、多天线发送方式,以及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过程指示等。其中,下行控制信道可进行单独编码,即每个调度用户的控制信息单独编码,生成各自独立的控制信令包。基站可以根据用户的信道条件,自适应确定其控制信令的发射功率和MCS,以获得更好的小区覆盖性能。
在OFDM方式下,下行带宽资源分配以帧为单位,在一帧内,控制信道与传输业务数据的数据信道时分复用,控制信道位于子帧起始位置的N个符号内,其中,N为可用于控制信道的符号个数,如有些系统中N≤3。这样,用户可以首先获得调度相关的控制信息,如果没有被调度到,则进入微睡眠 状态而不必接收和处理整个子帧传输的信号。假设图1为一个子帧的资源分配,则有些系统中,控制信道可位于图1中的第1、第2以及第3个符号内。
由于E-UTRA系统采用动态调度、资源共享,不同时刻的调度用户和调度用户数量都会发生变化,导致控制信道传输需要的时频资源和发射功率也会随之变化。如果按照最大的需求量进行预留,则资源浪费比较严重,影响系统容量,因此,需用根据调度情况动态或半静态调整控制信道占用的时频资源。例如,调整OFDM符号个数N或子载波个数,并且通过额外的控制信息指示调整信息,如N的取值等。
为了获得频率分集增益、干扰随机化和功率平衡,每个用户的控制信令需要分散在整个可用时频资源上,即整个控制信道可用带宽(频率方向上的长度)和N个可用OFDM符号上。此外,由于各个小区传输的控制信道都集中在有限的几个OFDM符号内,小区间干扰会影响控制信道的解调性能,因此需要使小区的干扰随机化。
为此,现有技术中有一种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映射方案为:每个用户的控制信令占用的资源由一个或多个大小相同的控制信道元素(CE)组成;每个CE由分散在整个带宽和N个OFDM符号的RE组成,其中分散在第一个OFDM符号上的RE数量少于分散在其它OFDM符号上的RE数量;当N变化时,CE的数量保持不变,但由于控制信道可用的总资源发生变化,则CE包含的RE数量,即CE的大小也要发生变化。
但上述方案中由于原始控制信息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在对原始控制信息按照指定码率进行编码时,对于现有技术中CE大小不断变化的情况,控制信令编码需要采用较多的速率匹配方式,如比特重复或打孔等,因此增加了编码的复杂度,同时也带来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此外,该方案中也没有给出控制信道干扰随机化的实现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中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信道资源映射的方法;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信道资源映射的系统及装置,以便降低编码复杂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控制信道资源映射的方法,包括:
将控制信道N个可用正交频分复用多址OFDM符号内的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为M个控制子带;
根据承载各种格式的控制信令的控制信道资源需求,按照所述控制信道资源占用整数个控制资源块控制资源块的原则,确定C的大小;将控制信道可用正交频分复用多址OFDM符号内的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为M个控制子带;
将大小确定为映射C个资源单元的控制资源块映射在所述M个控制子带中的C个资源单元上;
为承载控制信令的控制信道分配整数个控制资源块,将所述控制信道映射于所分配的控制资源块映射的资源上,其中,M、N、C分别为大于0的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控制信道资源映射的系统,包括:
控制资源块CRB大小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承载各种格式的控制信令的控制信道资源需求,按照所述控制信道资源占用整数个控制资源块的原则,确定控制资源块欲映射的资源单元个数C,并将所确定的C值信息提供给CRB映射装置;
控制资源块CRB映射装置,用于将控制信道可用OFDM符号内的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为M个控制子带,将大小确定为映射C个资源单元的控制资源块映射在所述M个控制子带中的C个资源单元上,并将控制资源块映射信息提供给控制信令承载装置;根据CRB大小确定装置提供的C值信息执行所述将控制资源块映射在所述M个控制子带中的C个资源单元上的操作;
控制信令承载装置,用于根据CRB映射装置提供的控制资源块映射信息,为承载控制信令的控制信道分配整数个控制资源块,将所述控制信道映射于所分配的控制资源块映射的资源上,其中,M、N、C分别为大于0的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控制信道资源映射的装置,包括:
控制资源块CRB单元划分模块,用于根据各可用OFDM符号内可用于控制信道传输的RE数量比例,确定控制资源块可划分的控制资源块单元的大小,根据所确定的控制资源块单元大小,将控制资源块划分为M个控制资源块单元,并将M值及控制资源块单元大小信息提供给CRB映射模块;
控制资源块CRB映射模块,用于根据CRB单元划分模块提供的M值及控制资源块单元大小信息,将可用OFDM符号内的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为M个控制子带,将大小确定为映射C个资源单元的控制资源块的M个控制资源块单元映射在所述M个控制子带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又提供的控制信道资源映射的装置,
控制单元大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N个可用OFDM符号内可用于控制信道传输的资源单元数量比例,确定将各OFDM符号内的资源单元划分为P个控制单元时,各OFDM符号内的控制单元的大小,并将所划分的控制单元大小信息提供给CRB映射模块;
控制资源块CRB映射模块,用于根据控制单元划分模块提供的控制单元大小信息,将可用OFDM符号内的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为M个控制子带,每个控制子带各OFDM符号内都划分为P个控制单元,将大小确定为映射C个资源单元的控制资源块映射在控制子带的控制单元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又提供的控制信道资源映射的装置,包括:
控制单元划分模块,用于将可用OFDM符号内的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为M个控制子带,将每个控制子带中各OFDM符号内的资源单元划分为P个大小相等的控制单元,并将所划分的信息提供给CRB映射模块;
控制资源块CRB映射模块,用于根据控制单元划分模块提供的划分信息,按照控制资源块在整数个控制单元中进行映射的原则,将控制资源块映射在控制单元划分模块中所划分的控制单元中。
从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保持确定的控制资源块(CRB)的大小不变,从而降低了编码时的复杂度。进行映射时,先将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为M个控制子带,将承载控制信令的欲映射C个RE的CRB映射在M个控制子带中可用的OFDM符号内,从而使得承载的控制信令能够分散在整个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和可用的OFDM符号内。提高了频率分集增益,增强了抗干扰能力。
图1为OFDM方式下的时频资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信道资源映射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3为图2所示方法中划分控制子带及控制单元之后的时频资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信道资源映射系统的示例性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中控制信道资源映射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图5所示流程中按照控制单元顺序集合S进行映射时的时频资源映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中控制信道资源映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二中控制信道资源映射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图8所示流程中按照控制单元顺序集合G进行映射时的时频资源映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二中控制信道资源映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二中控制信道资源映射方法的流程图。
图12为图11所示流程中按照控制单元顺序集合H进行映射时的时频资源映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二中控制信道资源映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二中另外一种时频资源映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三中另外一种时频资源映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承载控制信令的控制信道资源由整数个控制信道资源分配单元组成,为了描述简便,将该控制信道资源分配单元定义为控制资源块(CRB,CoCtrol Resource Block)。
为了进行控制信道资源分配,本发明实施方式中,预先根据承载各种格式的控制信令的控制信道资源需求,按照各控制信道资源占用整数个CRB的原则,确定CRB欲映射的RE个数C。之后,将控制信道可用OFDM符号内的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为M个控制子带,将大小确定为映射C个RE的CRB映射在在M个控制子带中C个RE上,为承载控制信令的控制信道分配整数个CRB,将所述控制信道映射于所分配的CRB映射的资源上,其 中,M、N、C分别为大于0的整数。
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信道资源映射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根据各种格式的控制信令资源需求,按照各控制信道资源占用整数个CRB的原则,确定CRB欲映射的RE个数C。
由于控制信道内传输的控制信令有多种格式,如不同的MCS以及不同的上行/下行调度相关信令等,而不同格式的控制信令所需要占用的控制信道资源量也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各种格式的控制信令需占用控制信道的资源需求,确定一个统一的CRB的大小。为此,可按照各控制信道资源占用整数个CRB的原则,确定一个统一的CRB的大小。
例如:若在控制信道中有3种编码码率的控制信令,码率分别为2/3、1/3、和1/6,其中若最高码率2/3的控制信令需要的资源量为40个RE,则码率为1/3和1/6的控制信令需要占用的资源量为80和160个RE。根据这些格式的控制信令需要的RE资源,可确定单个CRB欲映射的RE个数C为40,即确定CRB的大小为40个RE,则承载2/3、1/3、1/6码率控制信令的控制信道资源分别由1个CRB,2个CRB和3个CRB组成。
当然上述只是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单个CRB欲映射的RE个数C。
对于划分的CRB大小,可将控制信令需占用的资源表示为整数个CRB,每个CRB对应影射一组RE,不同的CRB所对应的RE组互不相交。
步骤202,将控制信道可用OFDM符号内的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为M个控制子带。
本步骤中,为了将控制信令分散承载在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和可用的OFDM符号内,可将控制信道可用OFDM符号内的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较佳地,进行均匀划分)为M个控制子带,然后将CRB映射在M个控制子带中的C个RE上。此外,可将划分的M个控制子带,在频率方向上,按照频率顺序编号。例如:从高频到低频或从低频到高频,依次编号为第0, 第1,到第M-1个控制子带。
其中,M的取值可以预先确定,并且至少可采用下述三种方法:
方法一:可根据各可用OFDM符号内可用于控制信道传输的RE数量的比例,确定CRB可划分的CRB单元的大小,即CRB单元欲映射的RE数量U。假设可用OFDM符号为N个,N个OFDM符号可用于控制信道的RE数量分别为O1,O2,...,ON,则确定CRB可划分的CRB单元在各个OFDM符号上的RE数量满足v1:v2:...:vN=O1:O2:...:ON,之后确定CRB单元在各个OFDM符号上的RE数量v1,v2,...,vN的取值,进一步确定CRB单元的大小U=v1+v2+...+vN,根据CRB欲映射的RE数量C,计算确定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的控制子带个数M为大于或等于C/U的最小整数,即M=「C/U(1)
方法二:首先,确定将各可用OFDM符号内的RE都划分大小相等的控制单元时,各可用OFDM符号内控制单元的大小。其中,划分控制单元时,可将控制信道可用带宽中的全部RE进行划分,也可只将控制信道可用带宽中用于控制信道传输的RE进行划分。假设可用OFDM符号为N个,若将控制信道可用带宽中的全部RE进行划分,则N个OFDM符号内控制单元的大小相等,若分别表示为u1,u2,...,uN,则u1:u2:...:uN=1:1:...:1。若只将控制信道可用带宽中用于控制信道传输的RE进行划分,则可根据各可用OFDM符号内可用于控制信道传输的RE数量比例,确定N个OFDM符号内控制单元的大小的比例。假设n个OFDM符号内可用于控制信道的RE数量分别为O1,O2,...,ON,若N个OFDM符号内控制单元的大小分别用u1,u2,...,uN表示,则满足关系式u1:u2:...:uN=O1:O2:...:ON。根据确定的u1,u2,...,uN的关系比例,确定u1,u2,...,uN的大小。之后,可按照关系式 进行计算。即M为大于或等于 的最小整数
其中,R为正整数,对于特定的n及u1,u2,...,un取最小可能取值,R=1时,M取最大值,并且当R=N时,式(2)与式(1)类似。
由于用于控制信道占用的OFDM符号数量N是可变的,则根据式(2),M的取值可以相应变化。为了降低系统复杂度,也可以设定统一的控制子带个数,使得
其中,N_max为最大可用OFDM符号数量。此时,当N变化时,CRB在每个控制子带内映射的控制单元数量会相应变化。
方法三:也可以根据经验累积及分集增益等实际需求,直接确定M的取值。如可以直接确定M的取值为4、8、10、20等。
上述三个方法中,划分的M个控制子带不一定全部用于控制信令传输,控制信道可用控制子带的数量也可以变化,发送端可以通过控制信令向用户指示当前子帧中控制信道可用的控制子带个数和位置。例如,N个控制信道可用OFDM符号内的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为10个控制子带,根据当前控制信道传输的资源需求,只需要5个控制子带的RE即可。并且,可用的控制子带应尽量分散在整个频带上,以获得频率分集增益,例如,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的10个控制子带中控制信道可用的5个控制子带为第0,2,4,6,8个控制子带。
步骤203,将所确定的欲映射C个RE的CRB映射在M个控制子带中。
本步骤中,将CRB映射在M个控制子带中时,可以是均匀映射,也可以是非均匀映射;可以间隔映射(包括:均匀间隔映射和非均匀间隔映射),也可以集中映射。其中,CRB只占用控制子带中用于控制信道传输的RE。
假设可用于控制信道的OFDM符号为N个,则具体实现时,可将CRB划分(较佳地,进行均匀划分)为M个CRB单元,并且可按照步骤202中描述的方法一,确定CRB单元在N个OFDM符号上的RE数量u1,u2,...,uN的 取值,将每个控制子带中的RE按照u1,u2,...,uN的取值均匀划分为P个控制单元,然后将每个CRB单元按照预设的映射规则映射在控制子带的控制单元中。
或者,可将每个控制子带中的各可用OFDM符号内的RE都划分为P个大小相等的控制单元,其中,可将控制子带内的全部RE进行划分,也可只将控制子带中用于控制信道传输的RE进行划分。
若将控制子带内的全部RE进行划分,则N个OFDM符号内控制单元的大小相等,若分别表示为u1,u2,...,uN,则u1:u2:...:uN=1:1:...:1。则可根据需要随意确定P的值及控制单元的大小。
若只将控制子带中用于控制信道传输的RE进行划分,则可根据各可用OFDM符号内可用于控制信道传输的RE数量比例即O1:O2:...:ON,确定N个OFDM符号内控制单元的大小的比例u1:u2:...:uN=O1:O2:...:ON。然后可根据式(2)或式(3),计算出u1+u2+...+uN的值,之后根据u1,u2,...,uN的比值及总和的值,确定出u1,u2,...,uN的值。并可根据所确定的各OFDM符号内的控制单元的大小u1,u2,...,uN及控制子带每个OFDM符号内所包含的RE数量,确定出P的值。之后,按照CRB在整数个控制单元中进行映射的原则,按照预设的映射规则映射在控制子带的控制单元中。
或者,将每个控制子带中的各可用OFDM符号内的RE都划分为P个大小相等的控制单元,可先确定P的值,之后直接根据控制子带中每个OFDM符号内所包含的RE数量,确定出各OFDM符号内的控制单元的大小u1,u2,...,uN,之后,按照CRB在整数个控制单元中进行映射的原则,按照预设的映射规则映射在控制子带的控制单元中。
以N=3,M=4,P=7为例,则划分控制子带及控制单元后的时频资源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图3中,每个控制单元中包含若干个RE,第一个OFDM符号中,控制单元包括u1个RE,第二个OFDM符号中,控制单元包括u2个RE,第三个OFDM符号中,控制单元包括u3个RE。
若对所划分的P个控制单元在频率方向上,按照频率顺序(从低频到高频,或从高频到低频)进行编号,并记该编号为物理编号。将第m个控制子带内第n个OFDM符号上物理编号为p的控制单元表示为C(m,n,p),0≤m≤M-1,0≤n≤N-1,0≤p≤P-1。则可以设置任意的控制单元顺序集合,每个控制单元顺序集合可表示一种预设的映射规则。例如:控制单元顺序集合可以为:A={C(0,0,f0),C(1,1,f1),...,C(M-1,mod(m,N),mod(fM-1,P)),C(1,0,f0+1),C(1,1,f1+1),...,C(M-1,mod(m,N),mod(fM-1+1,P)),C(M-1,0,f0+P-1),C(M-1,1,f1+P-1),...,C(M-1,mod(m,N),mod(fM-1+P-1,P))}。其中,fi(0≤fi≤M-1)为第i个控制子带对应的频率偏置量,每个小区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偏移量。该控制单元顺序集合表示:先选取每个控制子带内一个OFDM符号上一个控制单元,每个控制子带选取一个控制单元后,再返回第0个控制子带同样每个控制子带选取一个控制单元,依此类推,直到将控制信道可用控制单元全部选取完。或者也可以为:B={C(0,0,l0,f0),C(0,1,l1,f0),...,C(0,N-1,lN-1,f0),C(1,0,l0,f1),C(1,1,l1,f1),...,C(1,N-1,lN-1,f1),...,C(M-1,0,l0,fM-1),C(M-1,1,l1,fM-1),...,C(M-1,N-1,lN-1,fM-1),C(0,0,mod(l0+1,P),f0),...,C(M-1,N-1,mod(l0+P-1,P),fM-1),...,C(0,0,mod(l0+1,P),f0)...,C(M-1,N-1,mod(lN-1+P-1,P),fM-1)}等。其中,li(0≤li≤P-1)为第i个OFDM符号内对应的频率偏移量,每个小区可以采用不同的偏移量,fi(0≤fi≤P-1)为第i个控制子带对应的频率偏置量,每个小区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偏移量。该控制单元顺序集合表示:先在一个控制子带内每个OFDM符号上选取一个控制单元,每个控制子带每个OFDM符号上均选取1个控制单元后,再返回第0个控制子带同样每个控制子带的每个OFDM符号选取一个控制单元,依此类推,直到将控制信道可用控制单元全部选取完。
此外,也可以对控制子带内所有OFDM符号上划分的控制单元进行统一编号,例如按照时频二维顺序(从第一个OFDM符号的低频到高频,再 接续到第二个OFDM符号从低频到高频,依次类推;或从低频的第一OFDM符号到第N个OFDM符号,再接续到高频从第一到第N个OFDM符号。)进行编号,并记该编号为物理编号。则将第m个控制子带内物理编号为p的控制单元表示为C(m,p),0≤m≤M-1,0≤p≤N*P-1。同样可以设置任意的控制单元顺序集合,每个控制单元顺序集合可表示一种预设的映射规则。例如:控制单元顺序集合可以为:C={C(0,i0),...,C(M-1,mod(iM-1,N*P)),C(0,mod(i0+1,N*P)),...,C(M-1,mod(iM-1+1,N*P)),...,C(0,mod(i0+N*P-1,N*P),...,C(M-1,mod(iM-1+N*P-1,N*P))}。其中,ik(0≤ik≤N*P-1)为第i个控制子带对应的控制单元序号偏置量,每个小区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偏置量。该控制单元顺序集合表示:先选取每个控制子带内一个OFDM符号上一个控制单元,每个控制子带选取一个控制单元后,再返回第0个控制子带同样每个控制子带选取一个控制单元,依此类推,直到将控制信道可用控制单元全部选取完。
为了实现各小区的干扰随机化,可每个小区分配一个小区特定的随机序列。该特定的随机序列可以是控制子带对应的频率偏置序列F={f0,f1,...,fM-1},该频率偏置序列即为控制子带的对应偏置序列,fi(0≤fi≤P-1)为第i个控制子带对应的频率偏置量。每个小区分配的偏置序列不同,可以与小区标识(Cell-ID)一一对应。此外,各小区也可以分配一个OFDM符号内对应的频率偏置序列L={l0,l1,...,lN-1},li(0≤li≤P-1)为第i个OFDM符号内对应的频率偏移量。小区特定的随机序列也可以是控制子带内划分的所有控制单元的序号偏置序列I={i0,i1,...,iM-1},ik(0≤ik≤N*P-1)为第k个控制子带内划分的控制单元序号偏置量。其中,小区特定的随机序列可以由科斯塔(Costas)序列,瑞得所罗门(RS,Reed-Solomon)序列或其它伪随机序列生成。
进一步地,可根据小区特定的随机序列,为每个OFDM符号上的控制单元设定逻辑编号。以随机序列为频率偏置序列为例,物理编号为q的控制 单元对应的逻辑标号为mod(fi+q,P)。为每个控制子带内的控制单元进行逻辑编号,如果各个控制子带对应的fi不同,则不同控制子带相同逻辑编号的控制单元的物理编号不同。
由于每个小区分配的偏置序列不同,不同小区同一控制子带内相同逻辑编号的控制单元对应的RE不同,因此,当所有小区采用同样的CRB映射规则时,CRB对应的控制单元时频位置是不同的,从而实现了小区间控制信道的干扰随机化。当采用逻辑编号时,控制单元顺序集合A可以为D={C(0,0,0),C(1,1,0),...,C(M—1,mod(M,N),0),C(0,0,1),C(1,1,1),...,C(M-1,mod(M,N),P-1),...,C(M-1,mod(M,N)+1,P-1),...,C(M-1,mod(mod(M,N),N),P-1)},其中集合元素中的最后一位表示控制单元的逻辑序号。
可见,控制单元顺序集合中的每个控制单元的信息包括:控制子带信息、OFDM符号信息以及位置偏移信息等。其中位置偏移信息可包括:控制子带对应的频率偏移信息;和/或,位置偏移信息还包括:OFDM符号内对应的频率偏移信息。其中,控制子带对应的频率偏移信息通常包括:各小区特定的频率偏置序列F={f1,f2,...,fM}中的fi,其中,fi(0≤fi≤P-1)为第i个控制子带对应的频率偏置量,此外,OFDM符号内对应的频率偏移信息也可以为:各小区特定的符号内频率偏置序列L=(l0,l1,...,lN-1)中的li等。或者,控制单元顺序集合中的每个控制单元的信息包括:控制子带信息和位置偏移信息等。其中,位置偏移信息可以为:各小区特定的控制单元序号偏移信息,如序号偏移序列I={i0,i1,...,iM-1}中的ik。
设置控制单元顺序集合时,当N可变时,可以对应N的不同取值分别设定不同的控制单元顺序集合,也可以对应N的最大可能取值,设定控制单元顺序集合,当N小于其最大可能取值时,CRB依然按顺序映射到相应的顺序集合中的控制单元,如果遇到大于N当前取值的OFDM符号上的控制单元,跳过该单元,接着映射下一个控制单元。
此外,当控制信道传输需要的时频资源和发射功率发生变化时,也可以保持控制信道可用OFDM符号的个数不变,通过改变可用控制子带的个数来实现控制信道占用资源的变化。则设置控制单元顺序集合时,上述控制单元顺序集合可以为:对应不同控制子带个数分别设定的不同的控制单元顺序集合,则对应实际使用时的不同控制子带个数,将CRB映射于对应的控制单元顺序集合中的集合子集中。或者上述控制单元顺序集合可以为:对应控制子带个数的最大可能取值,设定的控制单元顺序集合,当实际使用的控制子带个数小于其最大可能取值时,CRB依然按顺序映射到相应的顺序集合中的控制单元,如果遇到当前不可用控制子带中的控制单元,跳过该单元,接着映射下一个控制单元。
具体映射时,按照CRB在整数个控制单元中进行映射的原则,截取控制单元顺序集合中互不相交的子集;将CRB映射在所截取子集中的控制单元中。当N可变时,若控制单元顺序集合是对应N的最大可能取值设定的控制单元顺序集合,则当N小于其最大可能取值时,截取控制单元顺序集合中互不相交的子集时,如果遇到大于N当前取值的OFDM符号上的控制单元,跳过该单元,接着选取下一个控制单元,将所选取的控制单元构成集合子集。
当实际使用的控制子带个数可变时,若控制单元顺序集合是对应控制子带个数的最大可能取值设定的控制单元顺序集合,则当实际使用的控制子带个数小于其最大可能取值时,截取控制单元顺序集合中互不相交的子集时,如果遇到当前不可用控制子带上的控制单元,跳过该单元,接着选取下一个控制单元,将所选取的控制单元构成集合子集,将CRB映射于所构成的集合子集上。
例如,当控制信道实际只占用部分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的控制子带时,CRB只映射于控制信道可用的控制子带中。例如,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为10个控制子带,控制信道只占用5个控制子带,则控制单元可以按照10个控制子带进行划分,并设置控制单元集合A,实际映射时,CRB只在A中可使用的5个控制子带中的控制单元中进行映射,而跳过当前不可 使用的控制子带中的控制单元中;或者控制单元以5个可用控制子带进行划分,并设置控制单元顺序集合B,则CRB映射在该顺序集合B中。
其中,CRB或CRB单元以单个RE作为最小资源粒度,或者以两个相邻RE作为最小资源粒度。其中,两个相邻RE包括:同时-频率连续的两个RE,或者同频-时间连续的两个RE。当控制信道需要采用多天线发射分集时,如空频块编码(SFBC)或空时块编码(STTD)时,以两个相邻RE作为最小资源粒度。
此外,也可以不对控制子带划分控制单元,此时等同于每个控制单元包含一个RE的情况。但若各可用OFDM符号内可用于控制信道传输的RE数量比例O1:O2:...:ON≠1:1:...:1,则每个OFDM符号内的RE数量不同,相应的P的个数便不同,此时为了仍适用上述规则,则可对各可用OFDM符号内所有RE进行划分,当将CRB映射时,如果遇到不用于控制信道传输的RE时,则跳过该RE,继续在下一个RE中进行映射。
当可用于控制信道的OFDM符号个数可变时,为了减少系统复杂度,可以保持划分的控制子带数量不变,且控制子带内每个OFDM符号上的控制单元大小不变。如果每个OFDM符号上的控制单元包含的RE数量不相等,当可用OFDM符号数量变化时,CRB包含的控制单元数量会有所变化,即截取的控制信道控制单元顺序集合的子集长度有所变化。由于控制单元是CRB映射的最小资源单元,为了保持CRB欲映射的RE数量不变,则在CRB映射的某个控制单元内只占用其中部分RE。
步骤204,为承载控制信令的控制信道分配整数个CRB,并映射于所分配的CRB映射的资源上。
在步骤203中确定好各个CRB对应的物理资源后,不同调度用户的控制信道资源映射(即将控制信令承载在物理资源RE上)由CRB的分配来决定。
由于不同的MCS选择,以及上行调度相关信息和下行调度相关信息的 不同,控制信道中承载的控制信令会存在多种格式。用户需要对不同信令格式的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才能接收到发送给自己的控制信令。
为了减少用户设备(UE)盲检测的复杂度,可根据控制信令的格式,为每个控制信道分配连续的CRB,和/或,为具有相同控制信令格式的控制信道分配连续的CRB。如:为具有相同MCS的控制信令的控制信道分配连续的CRB。当然,如果不考虑减少UE盲检测的复杂度,也可以分配不连续的CRB。
之后,将控制信道映射于所分配的整数个CRB对应的资源中。
此外,为了减少UE盲检测的复杂度,可通过预设的信令指示各种格式的控制信令的控制信道所分配的CRB的起始位置。如通过额外的控制信令指示各个MCS格式控制信道所分配的起始CRB位置。或者不通过预设的信令指示进行信令通知,而预先设定为低码率MCS的控制信道分配低序号的CRB。
例如,基站要发送4个用户的控制信令,其中1个用户的控制信令采用2/3码率,占用1个CRB;2个用户的控制信令采用1/3码率,各占用2个CRB;另1个用户的控制信令采用1/6码率,占用4个CRB。则为1/6码率用户的控制信道分配第1~4个CRB,为1/3码率的2个用户的控制信道分配第5~8个CRB,为2/3码率用户的控制信道分配第9个CRB。
或者,如果控制信道中只有两种控制信令格式,则可预先设定对一种格式的控制信道从最小序号起由低到高分配CRB,另一种格式的控制信道从最大序号起由高到低分配CRB。
例如,假设有9个CRB用于控制信道映射,控制信道有两种MCS格式1/3码率和1/6码率,发送4个用户的控制信令,其中2个用户的控制信令采用1/3码率,各占用1个CRB,两个用户的控制信令采用1/6码率,各占用2个CRB,则为1/3码率的控制信道分配第1~2个CRB,为1/6码率的
进一步地,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信道质量,优先检测与其相应的MCS格式的控制信道。(基站通过用户反馈的信道质量来决定给该用户的控制信 令采用哪种MCS,这样,用户自然可以根据自己的信道条件来预测基站给自己下发的控制信令会采用那种MCS,并优先检测该MCS的控制信道,以减少检测次数。)
另外,由于承载低码率的MCS控制信令的控制信道占用的CRB数量大,用户进行盲检测的数量较少,因此,在指定的N个OFDM符号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尽量使用低码率MCS的控制信令格式。
最后,基站可以通过额外的控制信令指示当前的控制信道有哪几种控制信令格式,进一步减少用户盲检测的次数。
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可以无需每次执行步骤201。则步骤203为:将大小确定为映射C个资源单元RE的组成控制信道资源的控制资源块CRB映射在所述M个控制子带中的C个RE上。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信道资源映射的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下面再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信道资源映射的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信道资源映射系统的示例性结构图。如图4所示,该系统包括:CRB大小确定装置、CRB映射装置和控制信令承载装置。
其中,CRB大小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承载各种格式的控制信令的控制信道资源需求,按照所述控制信道资源占用整数个CRB的原则,确定CRB欲映射的RE个数C,并将所确定的C值信息提供给CRB映射装置。其中,CRB欲映射的RE个数C的确定方法可以与图2所示步骤201的描述一致。
CRB映射装置,用于将控制信道N个可用OFDM符号内的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为M个控制子带,根据CRB大小确定装置提供的C值信息,将CRB映射在M个控制子带中C个RE上,并将CRB映射信息提供给控制信令承载装置。其中,映射过程可以与图2所示步骤203中的描述一致。
控制信令承载装置,用于根据CRB映射装置提供的CRB映射信息,为承载控制信令的控制信道分配整数个CRB,将所述控制信道映射于所分配的CRB映射的资源上传输。
其中,M、C分别为大于0的整数。
上述系统中,还可以不包括CRB大小确定单元,则系统包括:CRB映射装置和控制信令承载装置。
其中,CRB映射装置,用于将控制信道可用OFDM符号内的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为M个控制子带,将大小确定为映射C个RE的CRB映射在所述M个控制子带中的C个RE上,并将CRB映射信息提供给控制信令承载装置。
控制信令承载装置,用于根据CRB映射装置提供的CRB映射信息,为承载控制信令的控制信道分配整数个CRB,将所述控制信道映射于所分配的CRB映射的资源上传输,其中,M、N、C分别为大于0的整数。
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实施例对本发明中控制信道资源映射的方法及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例一:
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中控制信道资源映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假设已按照步骤201中描述的方法,预先确定了CRB的大小。如图5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根据各可用OFDM符号内可用于控制信道传输的RE数量的比例,确定CRB可划分的CRB单元的大小。
本步骤中,可根据各可用OFDM符号内可用于控制信道传输的RE数量的比例,确定CRB在各个可用OFDM符号上的RE数量的比例,根据所确定的CRB在各个可用OFDM符号上的RE数量的比例,确定CRB可划分的CRB单元欲映射的RE数量U。
假设,N个OFDM符号可用于控制信道的RE数量分别为O0,O1,...,ON-1,则确定CRB可划分的CRB单元在各个OFDM符号上的RE数量满足v0:v1:...:vN-1=O0:O1:...:ON-1,之后确定CRB单元在各个OFDM符号上的RE数量v0,v1,...,vN-1的取值,进一步确定CRB单元的大小U=v0+v1+...+vN-1。
例如:在E-UTRA系统中,10MHz系统带宽有600个控制信道可用子载波资源,由于每个子帧的第0个OFDM符号内有下行参考符号传输(用于用户端进行信道估计和信道质量测量),假设要传输两根发射天线的参考符号共占用了200个子载波,则第0的OFDM符号内只有400个子载波可用于控制信道,其它N-1个OFDM符号内均有600个子载波可用于控制信道。
假设CRB的大小为40个RE,则:
当n=1时,CRB单元只分布在第0个OFDM符号上,取v0等于任何一个可用被40整除的数值,如2、4、5等。
当n=2时,CRB单元分布在两个OFDM符号上,v0:v1=400:600=2:3,可以取v0=4,v1=6,则U=v0+v1=10,或者可以取v0=2,v1=3,则U=v0+v1=5。
当n=3时,同理,v0:v1:v2=400:600:600=2:3:3,可以取v0=2,v1=3,v2=3,U=8。
步骤502,根据CRB单元的大小,确定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的控制子带个数M。
根据CRB单元的大小以及CRB的大小,确定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的控制子带个数M。即根据CRB单元欲映射的RE数量U,以及CRB欲映射的RE数量C,按照关系式C/U,计算得到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的控制子带个数M。
仍以步骤501中所列举的情况为例,即假设CRB的大小为40个RE,则:
当N=1时,v1取2、4、5等时,相应地,M取值为20、10、8等,且每个控制子带中包括20、40、50个RE等。
当N=2时,取v1=4,v2=6,U=v1+v2=10时,M取值为4,每个控制子带中,第0个OFDM符号中包括100个RE,第1个OFDM符号中包括150个RE;取v1=2,v2=3,U=v1+v2=5时,M取值为8,每个控制子带中,第一 个OFDM符号中包括50个RE,第2个OFDM符号中包括75个RE。
当N=3时,取v1=2,v2=3,v3=3,U=8,M取值为4,每个控制子带中,第0个OFDM符号中包括100个RE,第1个OFDM符号中包括150个RE,第2个OFDM符号中包括150个RE。
步骤503,将可用OFDM符号内的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为M个控制子带。
以步骤501与步骤502中所列举的情况为例,当N=1时,将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为20、10、8个控制子带等,相应地,每个控制子带中包括20、40、50个RE等。
当N=2时,将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为4个控制子带时,每个控制子带中,第0个OFDM符号中包括100个RE,第1个OFDM符号中包括150个RE;将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为8个控制子带时,每个控制子带中,第一个OFDM符号中包括50个RE,第2个OFDM符号中包括75个RE。
当N=3时,将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为4个控制子带时,每个控制子带中,第0个OFDM符号中包括100个RE,第1个OFDM符号中包括150个RE,第2个OFDM符号中包括150个RE。
此外,可将划分的M个控制子带,在频率方向上,按照频率顺序编号。例如:从高频到低频或从低频到高频,依次编号为第0,第1,到第M-1个控制子带。
步骤504,将CRB划分为M个CRB单元。
本步骤中,以步骤501至步骤503中所列举的情况为例,并假设N=3,M=4,则可将CRB划分(较佳地,可进行均匀划分)为4个CRB单元,每个CRB单元大小U=8,CRB单元在N个OFDM符号上的RE数量v0,v1,...,vN-1的取值为:v0=2,v1=3,v2=3。
步骤505,按照N个OFDM符号内可用于控制信道传输的RE数量比例,将M个CRB单元映射在M个控制子带中。
以步骤503所列举的情况为例,N个OFDM符号内可用于控制信道传输的RE数量比例为O0:O1:...:ON-1=2:3:3,将M个CRB单元映射在M个控制子带中时,较佳地,一个CRB单元映射在一个控制子带中。例如,将一个CRB单元映射在一个控制子带中时,8个RE,在第0个OFDM符号中映射2个RE,第1个OFDM符号中映射3个RE,第2个OFDM符号中映射3个RE。并且可预先设定在每个符号中映射时的频率偏移量。如:在第0个符号中映射时,偏移1个RE,在第1个符号中映射时,偏移10个RE,在第2个符号中映射时,偏移20个RE等。
此外,为了实现小区间的干扰随机化,可每个小区分配一个频率偏置序列F={f0,f1,...,fM-1},作为控制子带的对应偏置序列,其中,fi(0≤fi≤P-1)为第i个控制子带对应的频率偏置量。
此外,步骤505还可以为:将每个控制子带中的RE,按照CRB单元在N个OFDM符号上的RE数量v0,v1,...,vN-1的取值,均匀划分为P个控制单元,然后将每个CRB单元映射在控制子带的控制单元中。即本实施例中,每个OFDM符号内控制单元的大小可与CRB单元在每个OFDM符号内的RE数量一致。
以步骤503所列举的情况为例,将每个控制子带中的RE按照v0,v1,...,vN-1的取值均匀划分为P个控制单元,则每个控制子带中,可划分100÷2=50个控制单元,即P=50。并且可对所划分的P个控制单元在频率方向上,按照频率顺序(从低频到高频,或从高频到低频)进行编号,并记该编号为物理编号。
将每个CRB单元映射在控制子带的控制单元中时,可设置控制单元顺序集合;按照CRB单元的大小,截取控制单元顺序集合中互不相交的子集;将CRB单元映射在所截取子集中的控制单元中。所设置的控制单元顺序集合可以与步骤203中列举的控制单元顺序集合一致,也可以设置其它的控制单元顺序集合,且控制单元顺序集合可以为按照均匀映射原则设置的集合, 也可以是按照非均匀映射原则设置的集合。
例如,按照步骤203中列举的控制单元顺序集合B设置本实施例中的控制单元顺序集合,本实施例中,N=3,M=4,假设f0=0,f1=3,f2=4;f3=2;l0=0,l1=2,l2=5。则设置控制单元顺序集合为:S={C(0,0,0,0),C(0,1,2,0),C(0,2,5,0),C(1,0,0,3),C(1,1,2,3),C(1,2,5,3),C(2,0,0,4),C(2,1,2,4),C(2,2,5,4),C(3,0,0,2),C(3,1,2,2),C(3,2,5,2),C(0,0,1,0),...,C(3,2,mod(5+49,50),2))}。
参见图6,图6为按照控制单元顺序集合S进行映射时的时频资源映射结构示意图。截取集合S的子集s1={C(0,0,0,0),C(0,1,2,0),C(0,2,5,0)},将第一个CRB的第一个CRB单元映射在所截取的子集对应的控制单元中;截取S的子集s2={C(1,0,0,3),C(1,1,2,3),C(1,2,5,3)},将第一个CRB的第二个CRB单元映射在所截取的子集对应的控制单元中;截取S的子集s3={C(2,0,0,4),C(2,1,2,4),C(2,2,5,4)},将第一个CRB的第三个CRB单元映射在所截取的子集对应的控制单元中;截取S的子集s4={C(3,0,0,2),C(3,1,2,2),C(3,2,5,2)},将第一个CRB的第四个CRB单元映射在所截取的子集对应的控制单元中。至此,第一个CRB映射完毕,如图中填充图案为斜线的控制单元格所示。之后,映射第二个CRB时,依次截取集合S的后12个元素分别对应的四个子集,将第二个CRB的四个CRB单元映射到相应子集对应的控制单元中,如图中填充图案为横线的控制单元格所示。依此类推,直到将控制信道可用控制单元全部映射完毕。
之后,将用户控制信令承载在整数个已映射的CRB中。
以上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中控制信道资源映射的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下面再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中控制信道资源映射的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本具体实施例中的系统与图4所示系统中的描述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本具体实施例系统中的CRB映射装置,即控制信道资源映射装置具体包括:CRB单元划分模块和CRB映射模块。如图7所示,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 例一中CRB映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CRB单元划分模块,用于根据各可用OFDM符号内可用于控制信道传输的RE数量比例,确定CRB可划分的CRB单元的大小,根据所确定的CRB单元大小,将CRB划分为M个CRB单元,并将M值及CRB单元大小信息提供给CRB映射模块。
CRB映射模块,用于根据CRB单元划分模块提供的M值及CRB单元大小信息,将可用OFDM符号内的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为M个控制子带,将欲映射C个RE的CRB的M个CRB单元映射在所述M个控制子带中。较佳地,可将一个CRB单元映射在一个控制子带中。具体映射过程可以与图5所示流程中的步骤505中的描述一致。
具体实施例二:
参见图8,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二中控制信道资源映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仍假设已按照步骤201中描述的方法,预先确定了CRB的大小。如图8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801,根据N个可用OFDM符号内可用于控制信道传输的RE数量比例,确定将各OFDM符号内的RE划分为控制单元时,各可用OFDM符号内控制单元的大小u0,u1,...,uN-1。
假设n个OFDM符号内可用于控制信道的RE数量分别为O0,O1,...,ON-1,则将每个控制子带中N个OFDM符号内的RE划分为P个大小相等的控制单元时,各可用OFDM符号内控制单元的大小u0,u1,...,uN-1,满足关系式u0:u1:...:uN-1=O0:O1:...:ON-1。
假设第一个OFDM符号内只有84个子载波可用于控制信道,其它N-1个OFDM符号内均有168个子载波可用于控制信道。则当N=2时,两个OFDM符号上划分的控制单元的大小满足u0:u1=84:168=1:2,可以取u0=1,u1=2或u0=2,u1=4等;当N=3时,u0:u1:u2=84:168:168=1:2:2,可以取u0=1,u1=2,u2=2或u0=2,u1=4,u2=4等。
本步骤中,假设N=3,并且假设取u0=4,u1=8,u2=8。
步骤802,根据确定的各可用OFDM符号内控制单元的大小u1,u2,...,uN,确定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的控制子带个数M。
本实施例中,可根据式(2)或式(3)进行计算。假设CRB的大小仍为40个RE,并且假设R取2,则根据式(2),即 计算得到M=3。或者,也可以根据式(3)进行计算。
步骤803,将可用OFDM符号内的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为M个控制子带。
仍以N=3为例,将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为3个控制子带时,每个控制子带中,第0个OFDM符号中包括28个RE,第1个OFDM符号中包括56个RE,第2个OFDM符号中包括56个RE。并且可将划分的M个控制子带,在频率方向上,按照频率顺序编号。例如:从高频到低频或从低频到高频,依次编号为第0,第1,到第M-1个控制子带。
步骤804,根据确定的各可用OFDM符号内控制单元的大小u0,u1,...,uN-1,将每个控制子带中各OFDM符号内的RE划分为P个大小相等的控制单元。
本步骤中,根据步骤701中的取值u0=4,u1=8,u2=8,将每个控制子带中各OFDM符号内的RE划分为7个大小相等的控制单元。可对所划分的P个控制单元在频率方向上,按照频率顺序(从低频到高频,或从高频到低频)进行编号,并记该编号为物理编号
步骤805,设置控制单元顺序集合,按照CRB在整数个控制单元中进行映射的原则,截取控制单元顺序集合中互不相交的子集,将CRB映射在所截取子集对应的控制单元中。
本步骤中,所设置的控制单元顺序集合可以与步骤203中列举的控制单元顺序集合一致,也可以设置其它的控制单元顺序集合,且控制单元顺序集合可以为按照均匀映射原则设置的集合,也可以是按照非均匀映射原则设置的集合。
例如,按照步骤203中列举的控制单元顺序集合D设置本实施例中的控制单元顺序集合,本实施例中,N=3,M=3,并且假设f0=0,f1=3,f2=4。则设置控制单元顺序集合为G={C(0,0,0),C(1,1,0),C(2,2,0),C(0,0,1),C(1,1,1),C(2,2,1),...}。其中,3个控制子带内逻辑序号为0的控制单元分别对应的是物理序号为0,3,4的控制单元;逻辑序号为1的控制单元分别对应的是物理序号为1,4,5的控制单元等。
参见图9,图9为按照控制单元顺序集合G进行映射时的时频资源映射结构示意图。由于本实施例中,CRB大小为40时,需要占用6个控制单元的资源,则截取集合G的子集g1={C(0,0,0),C(1,1,0),C(2,2,0),C(0,0,1),C(1,1,1),C(2,2,1)},将第一个CRB映射在所截取的子集对应的控制单元中,至此,第一个CRB映射完毕,如图中填充图案为斜线和横线的控制单元格所示。之后,映射第二个CRB时,依次截取集合G的后6个元素分别对应的子集,将第二个CRB映射到所截取子集对应的控制单元中,依此类推,直到将控制信道可用控制单元全部映射完毕。
如果每个CRB由3个控制单元组成,则将第一个CRB映射的到顺序集合中的前3位对应的填充图案为斜线的控制单元中,第二个CRB映射到顺序集合中接下来的3位对应的填充图案为横线的控制单元中,同理其它CRB映射到相应顺序集合子集中的控制单元上。
如果CRB需要由4个控制单元组成,则第一个CRB映射到顺序集合中的前4位对应的控制单元,则其占用三个控制子带上的控制单元后,返回第0个控制子带再按序占用一个控制单元。第二个CRB映射到随后的4个CRB则其第一个占用的控制单元位于第1个控制子带中。
之后,将用户控制信令承载在整数个已映射的CRB中进行传输。
上述实施例中,先确定控制单元的大小,后确定的M值;也可以先确定M的值,然后再根据式(2)或式(3)确定控制单元的大小。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同时选取二者的大小,然后根据式(2)或式(3)进行调整,确定最终的取 值。
以上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二中控制信道资源映射的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下面再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二中控制信道资源映射的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本具体实施例中的系统与图4所示系统中的描述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本具体实施例系统中的CRB映射装置,即控制信道资源映射装置具体包括:控制单元大小确定模块和CRB映射模块。如图10所示,图10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二中CRB映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控制单元大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N个可用OFDM符号内可用于控制信道传输的RE数量比例,确定将各OFDM符号内的RE划分为P个控制单元时,各OFDM符号内的控制单元的大小,并将所划分的控制单元大小信息提供给CRB映射模块。其中,确定控制单元大小的过程可以与图8所示流程中的步骤801中的描述一致。
CRB映射模块,用于根据控制单元划分模块提供的控制单元大小信息,将可用OFDM符号内的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为M个控制子带,每个控制子带各OFDM符号内都划分为P个控制单元,将欲映射C个RE的CRB映射在控制子带的控制单元中。其中,划分控制子带及控制单元的过程可以与图8所示流程中的步骤802至805中的描述一致。
具体实施例三:
参见图11,图1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三中控制信道资源映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仍假设已按照步骤201中描述的方法,预先确定了CRB的大小。如图11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1,将可用OFDM符号内的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为M个控制子带。
本实施例中,可根据经验值或实际需求确定M的取值,然后将可用OFDM符号内的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为M个控制子带。并且可将划分的M个控制子带,在频率方向上,按照频率顺序编号。例如:从高频到低频或 从低频到高频,依次编号为第0,第1,到第M-1个控制子带。
步骤1102,将每个控制子带中各OFDM符号内的RE划分为P个大小相等的控制单元。
本实施例中,可将控制子带内的全部RE进行划分,也可只将控制子带中用于控制信道传输的RE进行划分。其中,P的值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假设可用OFDM符号为N个,若将控制子带内的全部RE进行划分,则N个OFDM符号内控制单元的大小相等,若分别表示为u0,u1,...,uN-1,则u0:u1:...:uN-1=1:1:...:1。则可根据需要随意确定P的值及控制单元的大小。
若只将控制子带中用于控制信道传输的RE进行划分,则可根据各可用OFDM符号内可用于控制信道传输的RE数量比例,确定N个OFDM符号内控制单元的大小的比例。假设n个OFDM符号内可用于控制信道的RE数量分别为O0,O1,...,ON-1,若N个OFDM符号内控制单元的大小分别用u0,u1,...,uN-1表示,则满足关系式u0:u1:...:uN-1=O0:O1:...:ON-1。确定u0,u1,...,uN-1的大小,进一步确定P的值。其中,确定u0,u1,...,uN-1的大小时,也可以根据式(2)或式(3)的关系式进行确定。
或者P的值预先设定,之后根据P值确定控制单元u0,u1,...,uN-1的大小。
对所划分的P个控制单元在频率方向上,按照频率顺序(从低频到高频,或从高频到低频)进行编号,并记该编号为物理编号。
步骤1103,设置控制单元顺序集合;按照CRB在整数个控制单元中进行映射的原则,截取控制单元顺序集合中互不相交的子集;将CRB映射在所截取子集对应的控制单元中。
本步骤中,所设置的控制单元顺序集合可以与步骤203中列举的控制单元顺序集合一致,也可以设置其它的控制单元顺序集合,且控制单元顺序集合可以为按照均匀映射原则设置的集合,也可以是按照非均匀映射原则设置的集合。
例如,假设N=3,M=3,P=7,每个CRB占用的控制单元个数为9个, 并假设控制子带内各OFDM符号上的频率偏移量为0,2,5个控制单元,每个控制子带的频率偏移量分别为1,3,4个控制单元。若设置类似具体实施例一中的控制单元顺序集合为:H={C(0,0,0,0),C(0,1,2,0),C(0,2,5,0),C(1,0,0,3),C(1,1,2,3),C(1,2,5,3),C(2,0,0,4),C(2,1,2,4),C(2,2,5,4),C(0,0,1,0),...,C(3,2,mod(5+6,7),4))}。
参见图12,图12为按照控制单元顺序集合H进行映射时的时频资源映射结构示意图。截取集合H的子集h1={C(0,0,0,0),C(0,1,2,0),C(0,2,5,0),C(1,0,0,3),C(1,1,2,3),C(1,2,5,3),C(2,0,0,4),C(2,1,2,4),C(2,2,5,4)},将第一个CRB映射到顺序集合所截取的前9位元素对应的控制单元中,如图11中填充图案为斜线的控制单元格所示,并可将第二个CRB映射到顺序集合后面任意连续的9位元素对应的控制单元中,本实施例中,选取的是第一个CRB截取后的后续9位元素,映射资源如图中填充图案为横线的控制单元格所示。依此类推,直到将控制信道可用控制单元全部映射完毕,映射过程中,如果遇到OFDM符号内有非控制信道使用的RE,则跳过该RE,继续映射下面的RE。
之后,将用户控制信令承载在整数个已映射的CRB中。
以上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三中控制信道资源映射的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下面再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三中控制信道资源映射的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本具体实施例中的系统与图4所示系统中的描述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本具体实施例系统中的CRB映射装置,即控制信道资源映射装置具体包括:控制单元划分模块和CRB映射模块。如图13所示,图1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三中CRB映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控制单元划分模块,用于将可用OFDM符号内的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为M个控制子带,将每个控制子带中各OFDM符号内的RE划分为P个大小相等的控制单元,并将所划分的信息提供给CRB映射模块。其 中,划分过程可以与图11所示流程中步骤1101至步骤1102中的描述一致。
CRB映射模块,用于根据控制单元划分模块提供的划分信息,按照CRB在整数个控制单元中进行映射的原则,将CRB映射在控制单元划分模块中所划分的控制单元中。映射过程可以与图11所示流程中步骤1103中的描述一致。
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中,当N变化时,例如N=2,为了减少系统复杂度,仍然保持M=3,P=7。
如果各个OFDM符号上的控制单元内控制信道可用RE的数量相同,则当N=2时CRB需要的控制单元数量保持不变,即,假设对于实施例二为3个控制单元,对于实施例三为9个控制单元。
CRB映射的控制单元顺序集合可以重新设定,例如,在实施例二中,当N=2时,控制单元顺序集合为G={C(0,0,0),C(1,1,0),C(2,0,0),C(0,0,1),C(1,1,1),C(0,0,1),...},其中控制单元的编号为逻辑编号,参见图14,图14为实施例二中另外一种时频资源映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将第一个CRB映射的到顺序集合中的前3位对应的填充图案为斜线的控制单元中,第二个CRB映射到顺序集合中接下来的3位对应的填充图案为横线的控制单元中,同理其它CRB映射到相应顺序集合子集中的控制单元上。在实施例三中,当N=2时控制单元顺序集合为H={C(0,0,0,0),C(0,1,2,0),C(1,0,0,3),C(1,1,2,3),C(2,0,0,4),C(2,1,2,4),C(0,0,1,0),...,C(3,1,mod(2+6,7),3))},其中控制单元编号为物理编号。参见图15,图15为实施例三中另外一种时频资源映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将第一个CRB映射的到顺序集合中的前9位对应的填充图案为斜线的控制单元中,第二个CRB映射到顺序集合中接下来的9位对应的填充图案为横线的控制单元中,同理其它CRB映射到相应顺序集合子集中的控制单元上。
CRB映射的控制单元顺序集合也可以采用N=3时设定的控制单元顺序集合,在进行CRB映射时,将N=3的控制单元跳过。例如,对于实施例二, 当N=2时,第一的CRB对应的控制单元子集为{C(0,0,0),C(1,1,0),C(0,0,1)},即图9中第0个控制子带填充图案为斜线的控制单元,第一个控制子带填充图案为斜线的控制单元,和第0个控制子带填充图案为横线的控制单元。第二个CRB从第1个控制子带中填充为横线的控制单元开始映射。
如果各个OFDM符号上的控制单元内控制信道可用RE的不同相同,假设根据比例,3个OFDM符号的控制单元的大小分别为2,3,3个RE。对于实施例二,CRB大小为8个RE,对于实施例三,CRB大小为24个RE。则当N=2时,为了保持CRB的大小不变,CRB映射的控制单元数量将发生变化。例如,假设重新设定控制单元顺序集合,对于实施例二,新设定的控制单元顺序集合前3个控制单元对应的RE数量为2+3+2=7,少于CRB需要的RE数量,因此还要再占控制单元顺序集合中第4个控制单元,并只占用该控制单元中的一个子载波。则,CRB对应的控制单元子集为{C(0,0,0),C(1,1,0),C(0,0,1),C(1,1,1)},即图14中填充图案为斜线的控制单元和控制子带0中填充图案为横线的控制单元。对于实施例三,同理根据CRB的RE数量占用相应数量的控制单元。
上述只是通过三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信道资源映射方法及系统进行了详细描述。实际应用中,具体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种,例如对控制单元进行统一编号时,设置控制单元顺序集合的实施例等,这些实施例均可参照上述三个具体实施例的方案进行实施,因此本文中不再进行赘述。本发明中,M值的确定以及P值的选取等,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预先由系统设定。上述具体实施例中所列举的示例,各取值之间的相互关系多是整除的关系,实际应用中,有时不一定正好是整除关系,如初始确定的CRB大小为38,M值为4,P为10,而控制信道可用带宽第0个OFDM符号内只有400个子载波可用于控制信道,其它N-1个OFDM符号内均有600个子载波可用于控制信道,则第0个OFDM符号内控制单元大小为10,其它N-1个OFDM符号内控制单元大小均匀15,若假设N为3,则CRB大致由 3个控制单元组成,但三个控制单元相加为10+15+15=40,可见CRB不能正好由整数个控制单元组成,此时,可调整各取值,如可将CRB大小确定为40,之后控制信令承载在整数个CRB上时,可通过速率匹配进行调整。或者将P调整为25,则第0个OFDM符号内控制单元大小为4,其它N-1个OFDM符号内控制单元大小均为6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了获得频率分集增益、干扰随机化和功率平衡,可将每个用户的控制信令分散在整个可用时频资源上,即整个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和N个可用OFDM符号上,并且不同小区分配不同的随机序列,提高了小区之间的抗干扰能力。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可根据调度情况动态或半静态调整控制信道占用的时频资源。例如,调整OFDM符号个数N或控制子带个数(子载波个数),从而使得时频资源可得到有效利用。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由于保持CRB大小不变,从而还降低了编码复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控制信道资源映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将控制信道N个可用正交频分复用多址OFDM符号内的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为M个控制子带;
根据承载各种格式的控制信令的控制信道资源需求,按照所述控制信道资源占用整数个控制资源块的原则,确定C的大小;将大小确定为映射C个资源单元的控制资源块映射在所述M个控制子带中的C个资源单元上;
为承载控制信令的控制信道分配整数个控制资源块,将所述控制信道映射于所分配的控制资源块映射的资源上;
其中,M、N、C分别为大于0的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为M个控制子带之前,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N个OFDM符号内的各OFDM符号之间的可用于控制信道传输的资源单元数量的比例,确定所述控制资源块在所述各个OFDM符号上的资源单元数量的比例;
根据所确定的控制资源块在各个OFDM符号上的资源单元数量的比例,确定所述控制资源块可划分的控制资源块单元欲映射的资源单元数量U,其中U为小于C的自然数;
确定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的控制子带个数M为大于或等于C/U的最小整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为M个控制子带之前,进一步包括:预先设置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的控制子带个数M。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确定的控制资源块映射在M个控制子带中的C个资源单元上为:
将控制资源块划分为M个控制资源块单元;
按照所述N个OFDM符号内的各OFDM符号之间的可用于控制信道传输的资源单元数量的比例,将所述M个控制资源块单元映射在所述M个控制子带中。
6.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控制资源块映射在资源单元上的过程具体为:
将每个控制子带中N个OFDM符号内的所有资源单元或用于控制信道传输的资源单元划分为P个大小相等的控制单元,其中P为自然数;
设置包含控制单元信息的所述控制单元的顺序集合;
按照每个控制资源块占用整数个控制单元的原则,截取所述顺序集合中互不相交的子集;
将所述控制资源块映射在所截取的子集对应的控制单元中控制信道可用资源单元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信息包括:控制子带信息、OFDM符号信息以及控制单元位置偏移信息,其中,所述控制单元位置偏移信息包括:各小区特定的控制子带频率偏移信息,和/或各小区特定的OFDM符号频率偏移信息;
或者,所述控制单元信息包括:控制子带信息以及控制单元位置偏移信息,其中,所述控制单元位置偏移信息包括:各小区特定的控制单元序号偏移信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可变时,所述控制单元顺序集合为:对应N的不同取值分别设定的不同的控制单元顺序集合。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可变时,所述控制单元 顺序集合为:对应N的最大可能取值设定的控制单元顺序集合;
则当N小于其最大可能取值时,所述截取控制单元顺序集合中互不相交的子集为:按顺序截取控制单元顺序集合中的控制单元,如果遇到大于N当前取值的OFDM符号上的控制单元,跳过该单元,接着选取下一个控制单元,将所选取的控制单元构成集合子集。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实际使用的控制子带个数可变时,所述控制单元顺序集合为:对应不同控制子带个数分别设定的不同的控制单元顺序集合。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实际使用的控制子带个数可变时,所述控制单元顺序集合为:对应控制子带个数的最大可能取值设定的控制单元顺序集合;
则当实际使用的控制子带个数小于其最大可能取值时,所述截取控制单元顺序集合中互不相交的子集为:按顺序截取控制单元顺序集合中的控制单元,如果遇到当前不可用控制子带上的控制单元,跳过该单元,接着选取下一个控制单元,将所选取的控制单元构成集合子集。
12.如权利要求1、2、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承载控制信令的控制信道分配整数个控制资源块为:根据控制信令的格式,为每个控制信道分配连续的控制资源块,和/或为具有相同控制信令格式的控制信道分配连续的控制资源块。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预设的信令指示各种格式的控制信道所分配的控制资源块的起始位置;或者,预先设定为低码率的控制信道分配低序号的控制资源块。
14.一种控制信道资源映射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控制资源块CRB大小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承载各种格式的控制信令的控制信道资源需求,按照所述控制信道资源占用整数个控制资源块的原则,确定控制资源块欲映射的资源单元个数C,并将所确定的C值信息提供给CRB映射装置;
控制资源块CRB映射装置,用于将控制信道N个可用OFDM符号内的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为M个控制子带,将大小确定为映射C个资源单元的控制资源块映射在所述M个控制子带中的C个资源单元上,并将控制资源块映射信息提供给控制信令承载装置;根据CRB大小确定装置提供的C值信息执行所述将控制资源块映射在所述M个控制子带中的C个资源单元上的操作;
控制信令承载装置,用于根据CRB映射装置提供的控制资源块映射信息,为承载控制信令的控制信道分配整数个控制资源块,将所述控制信道映射于所分配的控制资源块映射的资源上,其中,M、N、C分别为大于0的整数。
15.一种控制信道资源映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控制资源块CRB单元划分模块,用于根据各可用OFDM符号内可用于控制信道传输的资源单元数量比例,确定控制资源块可划分的控制资源块单元的大小,根据所确定的控制资源块单元大小,将控制资源块划分为M个控制资源块单元,并将M值及控制资源块单元大小信息提供给CRB映射模块;
控制资源块CRB映射模块,用于根据CRB单元划分模块提供的M值及控制资源块单元大小信息,将可用OFDM符号内的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为M个控制子带,将大小确定为映射C个资源单元的控制资源块的M个控制资源块单元映射在所述M个控制子带中。
16.一种控制信道资源映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控制单元大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N个可用OFDM符号内可用于控制信道传输的资源单元数量比例,确定将各OFDM符号内的资源单元划分为P个控制单元时,各OFDM符号内的控制单元的大小,并将所划分的控制单元大小信息提供给CRB映射模块;
控制资源块CRB映射模块,用于根据控制单元划分模块提供的控制单元大小信息,将可用OFDM符号内的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为M个控制子带,每个控制子带各OFDM符号内都划分为P个控制单元,将大小确定为映射C个资源单元的控制资源块映射在控制子带的控制单元中。
17.一种控制信道资源映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控制单元划分模块,用于将可用OFDM符号内的控制信道可用带宽划分为M个控制子带,将每个控制子带中各OFDM符号内的资源单元划分为P个大小相等的控制单元,并将所划分的信息提供给CRB映射模块;
控制资源块CRB映射模块,用于根据控制单元划分模块提供的划分信息,按照控制资源块在整数个控制单元中进行映射的原则,将控制资源块映射在控制单元划分模块中所划分的控制单元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1015860A CN101242625B (zh) | 2007-02-06 | 2007-04-30 | 一种控制信道资源映射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004810.4 | 2007-02-06 | ||
CN200710004810 | 2007-02-06 | ||
CN2007101015860A CN101242625B (zh) | 2007-02-06 | 2007-04-30 | 一种控制信道资源映射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42625A CN101242625A (zh) | 2008-08-13 |
CN101242625B true CN101242625B (zh) | 2011-08-03 |
Family
ID=39933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015860A Active CN101242625B (zh) | 2007-02-06 | 2007-04-30 | 一种控制信道资源映射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24262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55810B (zh) * | 2008-08-15 | 2012-02-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上行物理控制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法和装置 |
CN101854727B (zh) * | 2009-04-03 | 2013-02-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资源映射指示信息的配置方法 |
US8995358B2 (en) * | 2009-04-30 | 2015-03-3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False detection reduction during multi-carrier operation |
CN101925184B (zh) | 2009-06-11 | 2015-07-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广播控制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法 |
CN101998526B (zh) * | 2009-08-13 | 2012-08-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控制信道映射的方法、控制信道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
EP2911446B1 (en) | 2009-06-16 | 2018-08-0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and detecting control channel |
US8437298B2 (en) | 2009-07-29 | 2013-05-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lind interference decrease/cancellation techniques |
EP2472975A4 (en) | 2009-08-27 | 2013-05-01 | Fujitsu Ltd | COMMUNICATION DEVICE, BASIC STATION DEVICE, MOBIL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PROCESS |
CN101807981B (zh) * | 2010-04-02 | 2015-05-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码本使用的预处理方法及通讯系统 |
CN102316070B (zh) * | 2011-09-21 | 2017-11-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2316068A (zh) * | 2011-09-21 | 2012-01-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
CN103517439B (zh) * | 2012-06-21 | 2017-06-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位置处理方法及基站、终端 |
CN104378189A (zh) * | 2013-08-15 | 2015-02-25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多子带业务中子带数的自适应调整方法和系统 |
CN104901769A (zh) * | 2014-03-04 | 2015-09-09 |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无中心网络的节点通信方法和节点设备 |
CN104901785B (zh) * | 2014-03-04 | 2019-02-22 |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无中心网络的节点通信方法和节点设备 |
CN110402597A (zh) * | 2017-03-15 | 2019-11-01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指示pdsch/pusch资源元素映射的方法 |
CN118590204A (zh) | 2017-05-04 | 2024-09-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WO2019148499A1 (en) | 2018-02-05 | 2019-08-08 | Nec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devices of resource mapping for data transmission and of data receiving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50082889A (ko) * | 2004-02-20 | 2005-08-24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사용자 인증 정보 공유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CN1893410A (zh) * | 2005-07-01 | 2007-01-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频率复用、调制方法及接入设备 |
-
2007
- 2007-04-30 CN CN2007101015860A patent/CN10124262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50082889A (ko) * | 2004-02-20 | 2005-08-24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사용자 인증 정보 공유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CN1893410A (zh) * | 2005-07-01 | 2007-01-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频率复用、调制方法及接入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42625A (zh) | 2008-08-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42625B (zh) | 一种控制信道资源映射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01039160B (zh) | 共享控制信道资源的复用系统、方法及其接收设备 | |
CN101242257B (zh) | 基于多载波的传输系统中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
RU2516457C2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радиосвязи и способ разделения сигналов | |
CN101005326B (zh) |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和无线通信系统 | |
US10756872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ata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through an uplin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1682603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信号的方法 | |
CN101127747B (zh) | 一种时分双工复用系统中实现频域调度的方法及系统 | |
CN1762117B (zh) | 降低通信系统中共信道干扰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1536367B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上行链路发送/接收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 |
KR100929103B1 (ko) | 직교주파수다중분할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고속 순방향 패킷 데이터 서비스를 지원하기 위한 주파수 할당 장치 및 방법 | |
CN101056156B (zh) | 一种信道质量反馈方法及其用户终端、系统 | |
CN101064903B (zh) | 一种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指示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 |
CN101541011B (zh) | 一种协调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 |
CN101563952B (zh) | 在混合自动请求操作中通过利用资源来传送数据的方法 | |
CN101127584A (zh) | 反馈及接收ack/nak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5846976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传输方法和基站 | |
CN101064701B (zh) | 一种发送测量导频的方法及其用户终端、系统 | |
CN101247166A (zh) | 传输调度请求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 |
CN106411486A (zh) | 一种上行解调导频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 |
CN101617559A (zh) | 基站、通信终端、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 | |
CN101371547B (zh) | 一种用于操作通信系统的方法和接收站 | |
CN101242216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下行控制信令的传输设备和方法 | |
CN101087170B (zh) | 时分双工模式下的上行通信方法和系统 | |
CN102255840B (zh) | 一种解调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