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32298B - 一种接收机及接收无线信号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收机及接收无线信号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32298B CN101232298B CN2008100059762A CN200810005976A CN101232298B CN 101232298 B CN101232298 B CN 101232298B CN 2008100059762 A CN2008100059762 A CN 2008100059762A CN 200810005976 A CN200810005976 A CN 200810005976A CN 101232298 B CN101232298 B CN 10123229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module
- amplitude
- digital
- analo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接收机,包括干扰对消模块和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所述干扰对消模块,用于利用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反馈的数字同相与正交IQ信号,对待处理信号进行对消处理,输出对消处理后的信号给所述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所述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用于对由所述干扰对消模块输入的信号进行多支路校正前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幅相校正,再根据切换策略选择一路幅相校正后的数字IQ信号,反馈给所述干扰对消模块,并将选择出的数字IQ信号输出。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接收无线信号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方案使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信号大大削减,有效提高了接收机的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接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接收机及接收无线信号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基站中,需要通过接收机来接收无线信号。为了提高通信容量,移动通信基站中常使用多载波接收机,即单个射频通道中包含多个无线载波,更具体地,就是在射频通道的某些环节比如一根同轴电缆中或一对差分线的信号中包含多个载波。参见图1,为现有技术中多载波接收机的载波配置示意图,图中以fc为中心,在带宽为B的范围内的5个载波都是有用信号。
多载波接收机的多载波配置根据移动通信系统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比如,对于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中的多载波接收机,在fc=190MHz,B=20MHz范围内可能配置4个带宽为5MHz的载波,其中,B可称为接收机的有用信号带宽;再比如,对于全球移动通讯(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 Communications)系统中的多载波接收机,在fc=83MHz,B=10MHz范围内可能稀疏地配置4~8个带宽为200kHz的载波。这些载波的中心频率可能会随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配置发生变化,并且,可能有些载波是不配置的。在所述不配置的载波位置上,以及有用信号带宽内除各载波外的其它位置上都可能出现干扰信号,当然,在有用信号带宽之外,也可能出现干扰信号,并且所述干扰信号的幅度可能大于有用信号的幅度。参见图2,为现有技术中多载波接收机内的干扰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干扰可能是来自相邻小区的基站信号的干扰,也可能是其它非希望的无线信号的干扰。如何有效地将这些干扰滤除,是多载波接收机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带通滤波器来抑制接收机的有用信号带宽外的干扰信号。参见图3,为现有技术中接收机的结构示意图。携带有信息的空间无线电波经过天线301接收后,转换为同轴电缆中的电信号,被送到模拟接收通道302。模拟接收通道通302可对电信号进行变频滤波放大处理,常包含低噪声放大器、一级或多级混频器、滤波器、模数转换器(ADC,Analogueto Digital Converter)线性化和可变增益放大器,等等。经过天线301接收的信号为射频信号,经过模拟接收通道302中的混频器后的信号为频率降低后的中频信号。经过模拟接收通道302后的信号仍带有干扰,为图2所示。
下面对带通滤波器303进行说明。参见图4,为现有技术中带通滤波器的特性示意图,带通滤波器表现为一个中心频率为fc,通带宽度为B的滤波器,本实施例中,假设接收机的有用信号的带宽和带通滤波器303的通带带宽相同,都为B。带通滤波器带内的衰减很小,比如为0~2dB,带外相对于带内的衰减A很大,比如为50~70dB。经过模拟接收通道302后的信号与带通滤波器的滤波特性的关系如图5所示。带通滤波器对有用信号带宽外的干扰信号具有抑制作用参见图6,图6为经过图3中带通滤波器303后的信号示意图,可以看出,带通滤波器通带带宽外的干扰信号,即频率小于fc-B/2的干扰信号,和频率大于fc+B/2的干扰信号得到了较大的抑制。当然,带通滤波器303可以置于模拟接收通道通302内的其它位置。
ADC304将由带通滤波器303输入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输出给数字下变频(DDC,Digital Down Converter)与抽取滤波模块305。
DDC与抽取滤波模块305将从ADC304输入的信号进行下变频、抽取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数字信号输出给数字接收通道后段306。
数字接收通道后段306,对DDC与抽取滤波模块305输入的信号进行数字信号处理,输出比特(bit)流。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带通滤波器来抑制接收机干扰信号的方法,虽然抑制了有用信号带宽外的干扰,但是对于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却没有起到抑制作用。
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将带来诸多问题,例如对上述经过带通滤波器后的信号进行模数转换的时,存在以下问题:
输入模数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的有用信号带宽内的信号包括干扰信号和载波信号。若干扰信号与载波信号之和超过模数转换器动态范围的最高点,将导致模数转换器过载;另一方面,若载波信号小于模数转换器动态范围的最低点,模数转换器将难以检测到该载波信号。因此,要不使模数转换器过载,则输入模数转换器的干扰信号与有用信号之和不能高于模数转换器动态范围的最高点;另一方面,要不使输入模数转换器的载波信号过小,则需要通过增大模拟接收通道的增益来放大载波信号,从而使输入模数转换器的载波信号高于模数转换器动态范围的最低点。但是,放大载波信号的同时也放大了干扰信号,放大后的干扰信号可能大于模数转换器动态范围的最高点而超出模数转换器动态范围,使模数转换器过载,导致接收机性能受到影响,严重的将导致接收机通信中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收机,该接收机能够有效抑制接收机中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收无线信号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接收机中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信号。
一种接收机,该接收机包括干扰对消模块和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
所述干扰对消模块,用于利用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反馈的数字同相与正交IQ信号,对待处理信号进行对消处理,输出对消处理后的信号给所述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
所述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用于对由所述干扰对消模块输入的信号进行多支路校正前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幅相校正与逐点切换,再根据切换策略选择一路幅相校正后的数字IQ信号,反馈给所述干扰对消模块,并将选择出的数字IQ信号输出。
一种接收无线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利用幅相校正后选择出的数字IQ信号,对输入接收机的待处理信号中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信号进行对消处理,得到对消处理后的信号;
将对消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多支路校正前处理,获得M路未经过幅相校正的数字IQ信号;
对未经过幅相校正的M路数字IQ信号进行幅度和相位校正,再根据切换策略选择一路幅相校正后的数字IQ信号,选择的数字IQ信号为所述幅相校正后选择出的数字IQ信号。
从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输入接收机的待处理信号中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信号进行对消处理,得到对消处理后的信号;并且,由对消后的信号得到数字IQ信号,根据得到的所述数字IQ信号实时地、自适应地调整所述对消处理。从而,保证了对消效果,有效地抑制了接收机中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信号,提高了接收机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多载波接收机的载波配置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多载波接收机内的干扰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接收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带通滤波器的特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经过模拟接收通道302后的信号与带通滤波器的滤波特性的关系示意图;
图6为经过图3中带通滤波器303后的信号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接收机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干扰对消模块704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干扰对消模块结构示意图例一;
图10为图8的干扰对消模块结构示意图例二;
图11为图8的干扰对消模块结构示意图例三;
图12为图7中干扰对消模块704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3a为图7中多支路校正前处理模块707的结构示意图例一;
图13b为图7中多支路校正前处理模块707的结构示意图例二;
图13c为3个增益支路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举例;
图14为图7中幅相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708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无线信号的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无线信号的方法流程图例一;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无线信号的方法流程图例二;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无线信号的方法流程图例三;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无线信号的方法流程图例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接收机结构示意图,该接收机包括天线701、模拟接收通道上游702、带通滤波器703、干扰对消模块704、模拟接收通道中段705、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706和数字接收通道后段709。与图3相比,图7中增加了干扰对消模块704,干扰对消模块704将模拟接收通道302分为模拟接收通道上游702和模拟接收通道中段705,带通滤波器703还可以置于模拟接收通道中段705内;并且,图7中用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706取代了图3中的ADC304以及DDC与抽取滤波模块305。
下面介绍干扰对消模块704。干扰对消模块704用于对接收到的信号中的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信号进行对消处理,包括前馈法实现方式和反馈法实现方式。图8、9、10和11为采用前馈法实现方式的干扰对消模块704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采用反馈实现方式的干扰对消模块704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8,为图7中干扰对消模块704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干扰对消模块704包括主通道81、前馈支路82和模拟对消模块83。
主通道81,与模拟对消模块83相连。
主通道81可通过模拟延时补偿模块实现,模拟延时补偿模块用于对输入主通道的信号进行模拟延时补偿处理。模拟延时补偿处理是为了使模拟延时补偿模块产生的延时量与前馈支路82所产生的延时量相等或者近似相等。且模拟延时补偿模块产生的延时量一般是固定的。可选地,模拟延时补偿模块中还附带包含放大或者衰减等简单处理。模拟延时补偿模块可以由声表面波(SAW,Surface Acoustic Wave)器件或者电感电容(LC)器件实现,其作用是补偿主通道81和前馈支路82之间的时延差异。
若输入主通道81的信号为窄带信号,主通道81和前馈支路82之间的时延对模拟对消模块83的对消性能影响不大,可以不进行延时补偿,此时主通道不包括模拟延时补偿模块,只对带处理信号进行放大或者衰减等简单处理,而不刻意进行延时补偿。所述窄带信号的带宽必须远远小于前馈支路延时的倒数,否则对消效果不佳。所述远远小于表示小于前馈支路延时的倒数的十分之一。
前馈支路82,用于对由带通滤波器703传送的输入信号中的有用信号进行陷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传送给模拟对消模块83。所述有用信号可以是载波信号,下面以有用信号为载波信号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说明。
模拟对消模块83,用于将主通道81输入的信号与前馈支路82输入的信号进行相消,得到相消处理后的对消信号。
所述相消可以为:将主通道81输入的信号与前馈支路82输入的信号进行相加或者相减处理。不管是相加还是相减处理,都要求待处理信号经过主通道81后输入模拟对消模块83的延时,与待处理信号经过前馈支路82后输入模拟对消模块83的延时,两者相同或近似相同;而且,要求由主通道81输入模拟对消模块83的信号幅度,与由前馈支路82输入模拟对消模块83的信号幅度,两者相同或近似相同。进行相加处理时,由主通道81输入模拟对消模块83的信号相位,与由前馈支路82输入模拟对消模块83的信号相位,两者相反或近似相反,即相位相差180度或近似相差180度;进行相减处理时,由主通道81输入模拟对消模块83的信号相位,与由前馈支路82输入模拟对消模块83的信号相位,两者相同或近似相同,即相位相差0度或近似相差0度。
在具体实现中,干扰对消模块704有模拟前馈法和数字前馈法两种实现方式,下面结合图9、图10和图11分别对其进行说明。
参见图9,为图8的干扰对消模块结构示意图例一。此时,干扰对消模块704通过模拟前馈法实现,主通道81由模拟延时补偿模块901组成,前馈支路82由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902和模拟幅相补偿模块903组成。
模拟延时补偿模块901,用于对输入主通道的信号进行延时补偿处理。
由于前馈支路上对信号处理的过程中产生了时延,所以要在主通道上对信号进行延时补偿处理,使到达模拟对消模块83的主通道信号和前馈支路信号同步。
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902,用于对输入信号中的载波信号进行陷波处理,提取出干扰信号。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902可以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陷波模块实现,陷波模块的陷波频率为前馈支路信号中载波的信号频率。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902需要对多个频点的载波信号进行陷波时,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902由多个陷波模块级联实现,每个陷波模块对一个载波进行陷波。
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902可以包括模拟有用信号陷波子模块91和模拟陷波特性控制子模块92。
模拟有用信号陷波子模块91,用于在模拟陷波特性控制子模块92的控制下,对输入信号中的载波信号进行陷波处理。
模拟陷波特性控制子模块92,用于控制模拟有用信号陷波子模块91进行陷波处理。模拟陷波特性控制子模块92对模拟有用信号陷波子模块91的控制包括:在工作参数配置下,控制模拟有用信号陷波子模块91进行陷波处理,所述工作参数包括各个载波的工作频点,以及各个工作频点上的工作信号的带宽,等等。
模拟幅相补偿模块903,用于利用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706反馈的数字IQ信号,对由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902输入的信号进行幅相补偿。该模块使由主通道81输入模拟对消模块83的信号和由前馈支路82输入模拟对消模块83的信号在幅度和相位上一致,从而,保证模拟对消模块83更好地进行干扰信号对消处理。模拟幅相补偿模块903包括模拟幅相补偿子模块93和最佳模拟幅相补偿系数计算子模块94。
模拟幅相补偿子模块93,用于根据最佳模拟幅相补偿系数计算子模块94输入的最佳幅相补偿系数,对由模拟有用信号陷波子模块91输入的信号进行幅相补偿。进行幅相补偿是为了使经过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902对消后信号的载干比最大。所述载干比指的是各个载波信号的功率之和与总的干扰信号功率的比。
最佳模拟幅相补偿系数计算子模块94,用于利用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706反馈的数字IQ信号中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之间的变化情况,计算最佳模拟幅相补偿系数,传送给模拟幅相补偿子模块93。较佳地,计算最佳模拟幅相补偿系数时不仅依据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706输出的信号中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之间的变化情况,还根据当前工作参数以及模拟幅相补偿模块中的幅相补偿方式等,自适应地计算最佳模拟幅相补偿系数。
模拟幅相补偿模块903还可以置于主通道上。例如,置于模拟延时补偿模块901和模拟对消模块83之间,或者置于模拟延时补偿模块901之前。
模拟对消模块83,用于对主通道81输入的信号和前馈支路82输入的信号相消,得到相消处理后的相消信号,将相消信号输入模拟接收通道中段705。由前馈支路82输入的信号为提取出的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信号,由主通道81输入的信号中的有用信号带宽内既包括有用信号还包括干扰信号,将两者在模拟对消模块83中对消,削减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信号,使模拟对消模块83输出的信号中有用信号带宽内的信号主要为有用信号。
通过模拟前馈法实现干扰对消模块704时,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902对各载波的工作频点和带宽的调整不灵活。为解决模拟前馈法给接收机带来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通过数字前馈法实现干扰对消模块704的方案。数字前馈法可以在数字中频上实现,也可以在数字基带上实现,下面结合图10和图11分别进行说明。
参见图10,为图8的干扰对消模块结构示意图例二,其中的模拟延时补偿模块1001和模拟对消模块83与图8中的相应模块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衰减模块1004,用于对输入干扰对消模块704的信号进行衰减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入给前馈ADC1005。衰减模块1004为可选。
选择衰减模块1004是为了防止前馈ADC1005的饱和,扩展前馈支路的饱和点。衰减模块1004可以做成固定衰减方式,也可以做成自动衰减方式以进一步提高性能,所述自动衰减方式即自动增益控制(AGC,AautomaticGain Control)方式,该AGC方式可使用前馈控制方式,也可使用反馈控制方式。若为反馈控制方式时,将前馈ADC 1005的输出反馈到衰减模块1004,如图中虚线所示。
前馈ADC1005,用于将由衰减模块1004输入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传送至数字中频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002。
数字中频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002包括数字中频有用信号陷波子模块101和数字中频陷波特性控制子模块102,用于对输入信号中的载波信号进行陷波处理,提取出干扰信号。数字中频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002可采用陷波器实现,所述滤波器为有限脉冲响应(FIR,Finite Impulse Response)滤波器或者无限脉冲响应(IIR,Infinite Impulse Response)滤波器等。数字中频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002与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902类似,不同的是在数字中频上实现陷波处理,这里不再赘述。
数字中频幅相补偿模块1003包括数字中频幅相补偿子模块103和最佳数字中频幅相补偿系数计算子模块104,用于对由数字中频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002输入的前馈支路信号进行幅相补偿。数字中频幅相补偿模块1503与模拟幅相补偿模块803类似,不同的是在数字中频上实现幅相补偿。例如,数字中频幅相补偿模块子模块153可以通过FIR或者IIR数字滤波器实现,相应地,最佳数字中频幅相补偿系数计算子模块154计算得到的最佳数字幅相补偿系数为滤波器系数。而模拟幅相补偿子模块83可以通过衰减器和移相器实现,相应地,最佳模拟幅相补偿系数计算子模块84计算得到的最佳模拟幅相系数为根据衰减量和移相量配置的模拟或数字的控制量。
数模转换器(DAC,Digital to Analogue Converter)1006,用于将由数字中频幅相补偿子模块103输入的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将所述模拟信号传送至中频滤波模块1007。
中频滤波模块1007,用于对由DAC模块1006输入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经过中频滤波模块1007后,得到滤除数字镜像干扰的模拟中频信号。中频滤波模块1007可以通过LC滤波器实现。
上变频模块1008,用于对由中频滤波模块1007输入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将上变频后的信号传送给模拟对消模块83。DAC模块1006输出的信号的频率和主通道信号的频率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如果不同,则需要上变频模块1008对DAC模块1006输出的中频信号变换为与主通道中相同的中频信号;如果相同,则不需要上变频模块1008。
参见图11,为图8的干扰对消模块结构示意图例三,其中的模拟延时补偿模块1101和模拟对消模块83与图8中的相应模块类似,衰减模块1104、前馈ADC 1105、由数字基带有用信号陷波子模块111和数字基带陷波特性控制子模块112组成的数字基带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102、由数字基带幅相补偿子模块113和最佳数字基带幅相补偿系数计算子模块114组成的数字基带幅相补偿模块1103、DAC 1106、中频滤波模块1107和上变频模块1108与图10中的相应模块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数字下变频模块1109,用于将由前馈ADC1105输入的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将下变频后的所述基带信号传送给数字抽取滤波模块1110。
数字抽取滤波模块1110,用于对由数字下变频模块1109输入的信号进行抽取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传送给数字基带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102。
数字插值滤波模块1111,用于对由数字基带幅相补偿子模块113输入的信号进行插值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传送给数字上变频模块1112。
数字上变频模块1112,用于对由数字插值滤波模块1111输入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将上变频后的信号传送至DAC 1106。数字下变频模块1109和数字上变频模块1112之间传送的信号为数字复信号,为IQ信号,也就是I路和Q路信号。
通过数字前馈法实现干扰对消模块704,由于通过数字域实现前馈支路,数字中频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002或数字基带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102对频点和带宽的调整很灵活,调整时更改组成数字中频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002或数字基带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102的数字陷波模块的滤波系数即可。并且,数字陷波模块的个数、每个数字陷波模块的中心频率和带宽都是可变的,可以增加新的陷波点,也就是增加新的数字陷波模块。通过数字前馈法实现干扰对消模块704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在原接收机上更改业务配置。比如,原有接收机的数字中频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002或数字基带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102由4个数字陷波器组成,也就是最多可以容纳4个载波。由于系统容量扩大,可以很方便地将4个载波升级为5个、6个载波或者更多个载波。
(2)可以在多种制式间切换。比如,需要将接收机从接收GSM模式切换到接收WCDMA模式,由于可以方便地改变组成数字中频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002或数字基带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102的数字陷波模块的中心频率和带宽,切换起来很方便。
(3)可以支持跳频工作。由于数字上可以方便地更改组成数字中频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002或数字基带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102的数字陷波模块的参数配置,而且可以保证和信号同步地改变,所以可支持跳频工作。
(4)数字中频幅相补偿模块1003或数字基带幅相补偿模块1103的数字幅相补偿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比如带内均衡滤波,也就是对每个载波频点都进行不同的幅相补偿,而对于模拟前馈法,对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幅度和相位特性的调整相同的。并且,数字幅相补偿可以进行精确的幅相补偿,这提高了模拟对消模块83的对消性能。
(5)组成数字中频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002或数字基带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102的数字陷波模块不存在器件老化问题,保证了陷波性能。
参见图12,为图7中干扰对消模块704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主通道1201、反馈支路1203和模拟对消模块1202。
主通道1201,用于将待处理信号输出给模拟对消模块1202。
反馈支路1203,用于利用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706反馈的数字IQ信号,产生用于对消的有用信号带宽内包含干扰信号而不包含有用信号的模拟信号,传送给模拟对消模块1202。
模拟对消模块1202,用于将主通道1201传送的信号与反馈支路1203传送的信号进行对消,将对消处理后的信号输出给模拟接收通道中段705。
反馈支路1203包括最佳数字中频幅相补偿系数计算模块1204、多点频信号产生模块1205、DAC 1206、中频滤波模块1207和上变频模块1208。
最佳数字中频幅相补偿系数计算模块1204,用于利用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706反馈的数字IQ信号中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之间的变化情况,自适应地计算最佳幅相补偿系数,传送给多点频信号产生模块1205。
较佳地,在计算最佳模拟幅相补偿系数时不仅依据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706反馈的数字IQ信号中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之间的变化情况,还根据当前工作参数以及模拟幅相补偿模块中的幅相补偿方式等,自适应地计算最佳模拟幅相补偿系数。
多点频信号产生模块1205,用于根据最佳数字中频幅相补偿系数计算模块1204传送的最佳幅相补偿系数产生用于对消的有用信号带宽内包含干扰信号而不包含有用信号的数字信号,传送给DAC1206。
DAC1206,用于将多点频信号产生模块1205传送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传送给所述中频滤波模块1207。
中频滤波模块1207,用于对由所述DAC1206输入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传送给上变频模块1208。
上变频模块1208,用于对由中频滤波模块1207输入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将上变频处理后的信号传送给模拟对消模块1202。中频滤波模块1207为可选。
图12所示的干扰对消模块采用反馈法实现方式,该方式可用于待处理信号中的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信号总带宽小于反馈支路延时倒数的情况。所述反馈支路延时指的是,由模拟对消模块1202输出的信号经过模拟接收通道中段705、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706以及反馈支路1203,到输入模拟对消模块所经历的时间。该方式对待处理信号为多频点信号或单频点信号适用。
具体地,该方式可适用于待处理信号为窄带干扰的情况,也就是,待处理信号中的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信号带宽为窄带。比如,待处理信号为属于窄带干扰的点频连续波信号,因为此时待处理信号只有频率、幅度和相位3个参数,可容易地估计出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信号,根据用于利用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706反馈的数字IQ信号中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之间的变化情况,便可产生有用信号带宽内包含干扰信号而不包含有用信号的模拟信号,以提供给模拟对消模块1202进行对消处理。
模拟接收通道中段705,用于对干扰对消模块704输出的信号进行模拟信号处理后,传送给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706。模拟接收通道中段705为可选。
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706,用于对由模拟接收通道中段705输入的信号进行多支路校正前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幅相校正与逐点切换,选择出一路信号,得到输入给干扰对消模块704的数字IQ信号,将所述数字IQ信号输出给数字接收通道后段709。
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706包括多支路校正前处理模块707和幅相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708。多支路校正前处理模块707,用于对数字接收通道后段705输入的信号经过M路梯级增益处理,进行采样处理之后,输出M路数字信号给幅相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708,M为正整数。幅相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708,用于将由多支路校正前处理模块706输入的M路数字信号进行幅度和相位校正,利用切换策略选择一路,得到输入给干扰对消模块704的数字IQ信号,将所述数字IQ信号输出给数字接收通道后段709。下面结合图13a、13b、13c和14对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706进行说明。
参见图13a,为图7中多支路校正前处理模块707的结构示意图例一,该结构包括M个增益支路模块1301、M个ADC1302和M个DDC与抽取滤波模块1303。
M个增益支路模块1301,用于对模拟接收通道中段705输入的信号进行梯级增益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给M个ADC1302。
M个ADC1302,用于将M个增益支路模块1301输入的信号进行采样处理,获得M路数字信号,输出给M个DDC与抽取滤波模块1303。
M个DDC与抽取滤波模块1303,用于将M个ADC1302输入的数字信号进行下变频采样以及抽取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传送给幅相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708。M个DDC与抽取滤波模块1303输出的信号为IQ信号,也就是包括I路和Q路信号。
模拟接收通道上游702或/和模拟接收通道中段705内的模块还可以置于在多支路校正前模块707内的每个支路上,例如,将ADC线性化置于每个支路中ADC和DDC与抽取滤波模块之间,对应于图13b所示的M个ADC线性化1304,用于对M个ADC1302输出的数字信号的非线性特性进行数字补偿。当然,还可以在每个支路中ADC和DDC与抽取滤波模块之间增加其它校正功能的模块,比如具有通道均衡功能的模块等。
实际应用中,M个增益支路模块1301包括并行的高增益支路和低增益支路,各个增益支路模块可以采用串联形式。下面以分别为60dB、35dB和10dB的三个增益支路模块为例来进行说明。参见图13c,为3个增益支路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举例,增益支路1的增益为60dB,增益支路2的增益为35dB,增益支路3的增益为10dB。这样可以将接收机的非同时动态范围拓展大约50dB。
上述实施例是基于在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706之前的中频上进行对消的假设,也就是模拟接收通道上游703中有一级或多级混频,而经过干扰对消模块704后不再有混频。本发明实施例方案还可运用下列情况:在模拟接收通道中段705之前的射频上进行对消;模拟接收通道上游703中有多级中频,此时,对消不在紧靠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706的那级中频上实现,而在更靠近天线701的某级中频上实现。
并且,上述实施例是对输入接收机的待处理信号为模拟中频信号时的说明,所述模拟中频信号为实信号,如果输入接收机的待处理信号为模拟IQ信号,所述模拟IQ信号为基带复信号,包括I路和Q路信号,则图7的各个模块将对I路和Q路信号进行类似的处理。具体地,图9中,模拟延时补偿模块901、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902和模拟幅相补偿模块903都是对I路和Q路信号进行的相应处理。图10中,将中频滤波模块1007替换为低通滤波模块,进行低通滤波处理;由于I路和Q路信号为基带信号,由所述低通滤波模决输出的信号不需要上变频,因此去掉上变频模块1008;将将中频滤波模块1007替换为低通滤波模决,以及去掉上变频模块1008之后,图10中各个模块都对I路和Q路信号进行相应处理。图11中,将中频滤波模块1107替换为低通滤波模块,进行低通滤波处理;由于I路和Q路信号为基带信号,由所述低通滤波模块输出的信号不需要上变频,因此去掉上变频模块1108;将中频滤波模块1107替换为低通滤波模块,以及去掉上变频模块1108之后,图11各个模块都对I路和Q路信号进行相应处理。图12中,此时中频滤波模块1207替换为低通滤波模块,进行低通滤波处理;由于I路和Q路信号为基带信号,由所述低通滤波模块输出的信号不需要上变频,因此去掉上变频模块1208;将中频滤波模块1207替换为低通滤波模块,以及去掉上变频模块1208之后,图12各个模块都对I路和Q路信号进行相应处理。图13a和13b中,由于输入M个增益支路模块的信号已经是I路和Q路信号,不再需要M个DDC与抽取滤波模块1303将输入的信号转换为I路和Q路信号,因此去掉M个DDC与抽取滤波模块1303后,图13a和13b中的其它模块对I路和Q路信号进行相应处理。
这里将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模拟IQ信号和数字IQ信号统称为IQ信号,下面对IQ信号进行进一步说明。IQ信号中的I表示同相(Inphase)信号,Q表示正交(Quadrature)信号。IQ信号实际上是一个复信号,即总是以I+jQ的形式存在,其中 ,是虚单位,I信号或Q信号本身是实信号。IQ信号在模拟信号域以模拟IQ信号存在,在数字信号域以数字IQ信号形式存在。理论上,IQ信号可以用来表示基带信号,即载频<带宽/2的信号,I路信号与Q路信号之间不满足希尔泊特(Hilbert)变换关系;IQ信号也可以用来表示带通信号,即载频≥带宽/2的信号,此时I路信号与Q路信号之间满足Hilbert变换关系。前一种情况更加常见。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IQ信号就属于前一种情况,即不管是模拟IQ信号还是数字IQ信号,都是表示基带信号,即载频<带宽/2的信号,且载频等于0或者接近于0。
参见图14,为图7中幅相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708的结构示意图,该结构包括M个幅相校正前馈环时延补偿模块1401、幅相校正模块1402、幅相校正系数计算模块1403、M路选1路控制模块1404、切换前馈环时延补偿模块1405和M路选1路模块1406。
M个幅相校正前馈环时延补偿模块1401,用于将由M个DDC与抽取滤波器模块1303输入的数字IQ信号进行时延补偿,输出给幅相校正模块1402。
幅相校正模块1402,包括幅相校正乘法器1至幅相校正乘法器M,接收由M个幅相校正前馈环时延补偿模块1401输入的数字IQ信号和自身中的幅相校正系数获得校正后的数字IQ信号,并输出给M路选1路模块1406。
所述幅相校正乘法器为复数乘法器,用于实施各个支路的幅相校正,经过幅相校正之后,将要发生切换的两个支路的数字IQ信号在幅度和相位在同一时刻是基本相同的,所差的是信号的信噪比,增益大的支路的信号的信噪比大。所述幅相校正系数可以是事先配置于幅相校正模块1402中的,也可以是由幅相校正系数计算模块1403输入的。
幅相校正系数计算模块1403,用于根据由M个DDC与抽取滤波器模块1303输入的数字IQ信号进行幅相校正系数的计算,并在M路选1路控制模块1404输入的切换标志信号有效时,将计算出来的幅相校正系数输出给幅相校正模块1402。
切换标志是M路选1路控制模块1404根据一定的切换策略产生的。有切换标志信号,或者说切换标志信号有效,说明当前样点上将进行支路间的切换。为了防止支路被选中期间内发生幅相校正更新而造成输出信号幅相的不连续性,设计了切换标志信号,其作用是控制幅相校正系数更新的时机:只在发生切换的前夕进行幅相校正系数的更新,让被选中支路在被选中前夕得到新的幅相校正系数,对接下去的数字IQ信号进行幅相校正。而一旦被选中之后,就不更新被选中支路的幅相校正系数,以免造成输出信号幅相的不连续性,破坏信号质量。
M个幅相校正前馈环时延补偿模块1401、幅相校正模块1402和幅相校正系数计算模块1403组成了幅相校正部分,是一个前馈环结构,该结构可以快速跟踪输入接收机的信号的幅相特性变化。
M路选1路控制模块1404,用于根据切换策略,从M个DDC与抽取滤波器模块1303输入的M路数字信号中确定一条支路,产生携带有该支路号的切换控制信号,再将切换控制信号输出给M路选1路模块1406。M路选1路控制模块1404还要产生切换标志信号,以控制幅相校正系数的更新时机。
切换前馈环时延补偿模块1405,用于将M路选1路控制模块1404输入的切换控制信号进行时延补偿,并输出给M路选1路模块1406。
M路选1路模块1406,用于根据由切换前馈环时延补偿模块1405输入的切换控制信号,从幅相校正模块1402输入的M路数字信号中选择一路,将选择出的数字IQ信号反馈给干扰对消模块704,并输出给数字接收通道后段709。选择出的数字IQ信号是所有支路中信号幅度最大而又不饱和的一路信号。
图14中M路选1路控制模块1404、切换前馈环时延补偿模块1405和M路选1路模块1406组成了切换部分,是一个前馈环结构,该结构使切换部分可以快速跟踪输入接收机的信号的包络幅度变化。
M个幅相校正前馈环时延补偿模块1401、幅相校正模块1402、幅相校正系数计算模块1403、M路选1路控制模块1404、切换前馈环时延补偿模块1405和M路选1路模块1406,在接收机上电复位后对每个样点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各个支路上的ADC对相应增益支路模块发送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时,采样率为134.4Msps,经过相应支路上的DDC与抽取滤波模块进行数字下变频以及抽取滤波后,成为11.2Msps,然后对所述11.2Msps信号流中的每个样点都进行判断,判断出接近饱和但是又没有饱和的一路数字IQ信号后,将其作为幅相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708的输出。
实际应用中,不一定M个幅相校正前馈环时延补偿模块1401、幅相校正模块1402、幅相校正系数计算模块1403、M路选1路控制模块1404、切换前馈环时延补偿模块1405和M路选1路模块1406对每个样点都进行处理,只要幅相校正系数计算模块1403计算的幅相校正系数能够跟上输入接收机的信号的变化即可。幅相校正系数计算模块1403并不要求对每个样点进行处理,可以采用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处理方式。
图14中使用M个幅相校正前馈环时延补偿模块1401来弥补幅相校正系数计算所产生的时延。在实际应用中,在幅相校正系数计算所产生的时延小于幅相校正模块的时延的情况下,M个幅相校正前馈环时延补偿模块1401还可以位于幅相校正系数计算模块1403和幅相校正模块1402之间,即M个幅相校正前馈环时延补偿模块1401用于将由幅相校正系数计算模块1403输入的M个幅相校正系数进行时延补偿之后,再输出给幅相校正模块1402。当然,在幅相校正系数计算所产生的时延和幅相校正模块的时延相等的情况下,可以不需要M个幅相校正前馈环时延补偿模块1401。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M个幅相校正前馈环时延补偿模块1401和幅相校正模块1402的处理总延时小于M路选1路控制模块1404的处理延时,切换前馈环时延补偿模块1405就必须位于信号通道的各个支路上。由于M个幅相校正前馈环时延补偿模块1401、幅相校正模块1402和幅相校正系数计算模块1403这3个模块组成了一个前馈环,为了不和幅相校正前馈环的时延补偿相互产生影响,切换前馈环时延补偿模块1405模块的连接关系可以为:M个DDC与抽取滤波模块1303将滤波后的M路数字IQ信号输出给切换前馈环时延补偿模块1405和M路选1路控制模块1404;切换前馈环时延补偿模块1405将M个DDC与抽取滤波模块1303输入的M路数字IQ信号进行时延补偿,再输出给M个幅相校正前馈环时延补偿模块1401,其它模块的连接关系保持不变。连接关系也可以为:幅相校正模块1402将校正后的M路数字IQ信号输出给切换前馈环时延补偿模块1405;由切换前馈环时延补偿模块1405进行时延补偿,再输出给M路选1路模块1406,其它的连接关系保持不变。
在实际应用中,幅相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708还可以先进行逐点切换,在输入幅相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708的各个支路的信号中选择接近饱和但是又没有饱和的数字信号,然后再对逐点切换后的信号进行幅度和相位的校正。
参见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无线信号的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501,利用幅相校正后选择出的数字IQ信号,对输入接收机的待处理信号中的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信号进行对消处理,得到对消处理后的信号。
步骤1502,将对消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多支路校正前处理,获得M路未经过幅相校正的数字IQ信号。
步骤1503,对未经过幅相校正的M路数字IQ信号进行幅度和相位校正,再根据切换策略选择一路幅相校正后的数字IQ信号,选择的数字信号为步骤1501中所述的幅相校正后选择出的数字IQ信号。
本步骤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选择的数字IQ信号进行数字处理,获得比特流。
下面通过图16、17、18和19对图15的方法进行举例说明。
参见图16,为本发明施例接收无线信号的方法流程图例一,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601,将输入接收机的待处理信号分为主通道信号和前馈支路信号。
步骤1602,对所述主通道信号进行延时补偿处理,得到延时补偿处理后的信号。本步骤为可选。
步骤1603,对所述前馈支路信号中的载波信号进行陷波处理,得到陷波处理后的信号。
步骤1604,利用幅相校正后选择出的数字IQ信号,对陷波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幅相补偿,得到幅相补偿后的信号。
本步骤可具体包括:在工作参数配置下,根据幅相校正后选择出的数字IQ信号中有用信号带宽内有用信号与干扰信号的变化情况,以及采用的幅相补偿方式等,自适应计算出最佳模拟幅相补偿系数;根据所述最佳模拟幅相补偿系数对陷波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幅相补偿,得到幅相补偿后的信号。所述工作参数包括各个载波的工作频点,以及各个工作频点上的工作信号的带宽,等等。
步骤1603~1604可以与步骤1602同时执行,也可以先执行步骤1603~1604,再执行步骤1602。
步骤1605,将步骤1602中得到的所述延时补偿处理后的信号和所述幅相补偿后的信号相消,得到相消后的信号。
步骤1606,将对消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模拟信号处理。
本步骤可具体包括:将对消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变频、滤波和/或放大等处理。本步骤为可选。
步骤1607,将模拟信号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梯级增益处理,获得处理后的M路模拟信号,将所述M路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处理,转换为M路数字信号。
步骤1608,将M路数字信号进行下变频采样以及抽取滤波处理,获得未经过幅相校正的M路数字IQ信号。
步骤1609,将未经过幅相校正的M路数字信号进行幅相校正前馈环时延补偿,得到M路幅相校正前馈时延补偿后的信号。本步骤为可选。
可选地,在步骤1608与1609之间,还包括:将未经过幅相校正的M路数字IQ信号进行切换前馈环时延补偿。
步骤1610,根据对消处理后的信号计算得到M个幅相校正系数,根据获得的M个幅相校正系数将M路幅相校正前馈时延补偿后的信号进行幅度和相位校正。
步骤1611,根据产生的切换控制信号从幅相校正后的M路数字IQ信号中选择一路,将所选择的数字IQ信号进行处理,获得比特流。
所述选择的数字IQ信号为步骤1604中所述幅相校正后选择出的数字IQ信号。
所述切换控制信号产生的方法为:根据切换策略从未经过幅相校正的M路数字信号中确定一路作为被选中支路,产生携带有被选中支路所对应支路号的切换控制信号。可选地,在切换控制信号产生的方法中,所述产生携带有被选中支路所对应支路号的切换控制信号之后,还包括:将产生的切换控制信号进行切换前馈环时延补偿。
可选地,本步骤所述根据对消处理后的信号计算得到M个幅相校正系数之后,还包括:将获得的M个幅相校正系数进行幅相校正前馈环时延补偿。
可选地,步骤1610与1611之间,还包括:将经过幅相校正的M路数字IQ信号进行切换前馈环时延补偿。
参见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无线信号的方法流程图例二,该方法包括:
步骤1701,将输入接收机的待处理信号分为主通道信号和前馈支路信号。
步骤1702,对所述主通道信号进行延时补偿处理,得到延时补偿处理后的信号。
步骤1703,对所述前馈支路信号进行衰减处理,得到衰减处理后的信号。本步骤可选。
步骤1704,将所述衰减处理后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步骤1705,对所述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中的载波信号进行陷波处理,得到陷波处理后的信号。
步骤1706,利用幅相校正后选择出的数字IQ信号,对陷波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幅相补偿,得到幅相补偿后的信号。
本步骤可具体包括:在工作参数配置下,根据幅相校正后选择出的数字IQ信号中有用信号带宽内有用信号与干扰信号的变化情况,以及采用的幅相补偿方式等,自适应计算出最佳模拟幅相补偿系数;根据所述最佳模拟幅相补偿系数对陷波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幅相补偿,得到幅相补偿后的信号。所述工作参数包括各个载波的工作频点,以及各个工作频点上的工作信号的带宽,等等。
步骤1707,将所述幅相补偿后的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步骤1708,对所述模拟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得到滤波处理后的信号。
步骤1709,对所述滤波处理后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得到上变频后的信号。本步骤为可选。
步骤1703~1709可以与步骤1702同时执行,也可以先执行步骤1703~1709,再执行步骤1702。
步骤1710,将所述上变频后的信号和步骤1702中得到的延时补偿后的信号相消,得到相消后的信号。
步骤1711~1716与步骤1606~1611相同。
参见18,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无线信号的方法流程图例三,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801,将输入接收机的待处理信号分为主通道信号和前馈支路信号。
步骤1802,对所述主通道信号进行延时补偿处理,得到延时补偿处理后的信号。
步骤1803,对所述前馈支路信号进行衰减处理,得到衰减处理后的信号。本步骤为可选。
步骤1804,将所述前馈支路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步骤1805,将转换得到的数字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
步骤1806,对所述基带信号进行抽取滤波处理,得到抽取滤波处理后的信号。
步骤1807,对所述抽取滤波处理后的信号中的载波信号进行陷波处理,得到陷波处理后的信号。
步骤1808,利用幅相校正后选择出的数字IQ信号,对陷波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幅相补偿,得到幅相补偿后的信号。
本步骤可具体包括:在工作参数配置下,根据幅相校正后选择出的数字IQ信号中有用信号带宽内有用信号与干扰信号的变化情况,以及采用的幅相补偿方式等,自适应计算出最佳模拟幅相补偿系数;根据所述最佳模拟幅相补偿系数对陷波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幅相补偿,得到幅相补偿后的信号。所述工作参数包括各个载波的工作频点,以及各个工作频点上的工作信号的带宽,等等。
步骤1809,将所述幅相补偿后的信号进行插值滤波处理,得到插值滤波处理后的信号。
步骤1810,将所述插值滤波处理后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得到上变频后的信号。
步骤1811,将所述上变频后的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步骤1812,对所述模拟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得到滤波处理后的信号。
步骤1813,对所述滤波处理后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得到上变频后的信号。本步骤为可选。
步骤1803~1813可以与步骤1802同时执行,也可以先执行步骤1803~1813,再执行步骤1802。
步骤1814,将所述滤波处理后的信号和步骤1802中得到的所述延时补偿后的信号相消,得到相消后的信号。
步骤1815~1820与步骤1606~1611相同。
参见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无线信号的方法流程图例四,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901,利用幅相校正后选择出的数字IQ信号中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之间的变化情况,自适应地计算最佳幅相补偿系数;
步骤1902,根据所述最佳幅相补偿系数,产生用于对消的有用信号带宽内包含干扰信号而不包含有用信号的数字信号。
步骤1903,将产生的所述数字信号进行由数字到模拟的转换,对转换后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得到的滤波处理后的信号为所述用于对消的有用信号带宽内包含干扰信号而不包含有用信号的模拟信号。
步骤1904,多所述滤波处理后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得到上变频处理后的信号,所述上变频处理后的信号为所述用于对消的有用信号带宽内包含干扰信号而不包含有用信号的模拟信号。本步骤为可选。
步骤1905,将输入接收机的待处理信号和所述上变频处理后的信号相消。
步骤1906~1911与步骤1606~1611相同。
图16~19是对输入接收机的待处理信号为模拟中频信号的说明,这是一般情况,如果输入接收机的待处理信号为模拟IQ信号,其方法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干扰对消方案使用前馈支路(包括采用模拟前馈法的前馈支路和采用数字前馈法的前馈支路)或反馈支路获取干扰信号,将获取的干扰信号与输入接收机的待处理信号相消,使待处理信号的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信号得到充分的抑制,大大削减了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信号。这样,在通过M个增益支路模块来放大有用信号时,由于干扰信号大大削减,即使放大有用信号的同时放大了干扰信号,也不会出现放大后的干扰信号使M个ADC过载的问题,从而,使接收机的性能不受到影响。
更重要地,本发明实施例的干扰对消方案将对消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多支路校正前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幅相校正与逐点切换,选择出一路数字IQ信号,根据选择出的所述数字IQ信号实时地、自适应地调整对消处理时需要的幅相补偿系数,使幅相校正系数在输入接收机的待处理信号在大幅度起伏的情况下仍然能得到合适的反馈数字IQ信号,从而保证了对消效果。
并且,现有技术中接收机的动态范围受到接收机中ADC的动态范围等瓶颈限制,而本发明实施例干扰对消方案可以有效降低输入ADC的信号的动态范围,大幅度提高了接收机的动态性能。本发明实施例方案可以成为一种通用的大动态接收机,可以应用到所有的无线技术领域,也就是,不仅可以应用到移动通信领域,还可以应用到固定无线接入、无线数据传输、雷达等系统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5)
1.一种接收机,其特征在于,该接收机包括干扰对消模块和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
所述干扰对消模块,用于利用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反馈的数字同相与正交IQ信号,对待处理信号进行对消处理,输出对消处理后的信号给所述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
所述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用于对由所述干扰对消模块输入的信号进行多支路校正前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幅相校正,再根据切换策略选择一路幅相校正后的数字IQ信号,反馈给所述干扰对消模块,并将选择出的数字IQ信号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对消模块包括主通道、前馈支路和模拟对消模块;
所述主通道,用于将待处理信号进行简单处理后,输出给所述模拟对消模块;
所述前馈支路,用于对待处理信号中的有用信号进行陷波后,利用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反馈的数字IQ信号,对陷波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幅相补偿,将幅相补偿后的信号传送给所述模拟对消模块;
所述模拟对消模块,用于将所述主通道传送的信号与所述前馈支路传送的信号进行对消,将对消处理后的信号输出给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对消模块包括模拟延时补偿模块、前馈支路和模拟对消模块;
所述模拟延时补偿模块,用于对待处理信号进行延时补偿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传送给所述模拟对消模块;
所述前馈支路,用于对待处理信号中的有用信号进行陷波后,利用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反馈的数字IQ信号,对陷波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幅相补偿,将幅相补偿后的信号传送给所述模拟对消模块;
所述模拟对消模块,用于将所述模拟延时补偿模块传送的信号与所述前馈支路传送的信号进行对消,将对消处理后的信号输出给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馈支路包括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和模拟幅相补偿模块;
所述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用于对待处理信号中的有用信号进行陷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传送给模拟幅相补偿模块;
所述模拟幅相补偿模块,用于利用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反馈的数字IQ信号,对由所述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输入的信号进行幅相补偿,将幅相补偿后的信号传送给所述模拟对消模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包括模拟有用信号陷波子模块和模拟陷波特性控制子模块;所述模拟幅相补偿模块包括模拟幅相补偿子模块和最佳模拟幅相补偿系数计算子模块;
所述模拟有用信号陷波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模拟陷波特性控制子模块的控制下,对所述待处理信号中的有用信号进行陷波处理;
所述模拟陷波特性控制子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模拟有用信号陷波子模块进行陷波处理;
所述模拟幅相补偿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佳模拟幅相补偿系数计算子模块输入的最佳幅相补偿系数,对由所述模拟有用信号陷波子模块输入的信号进行幅相补偿,将幅相补偿后的信号传送给所述模拟对消模块;
所述最佳模拟幅相补偿系数计算子模块,用于利用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反馈的数字IQ信号中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之间的变化情况,自适应地计算最佳模拟幅相补偿系数。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馈支路包括前馈模数转换器ADC、数字中频有用信号陷波模块、数字中频幅相补偿模块、数模转换器DAC和中频滤波模块;
所述前馈ADC,用于将所述待处理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传送给所述数字 中频有用信号陷波模块;
所述数字中频有用信号陷波模块,用于对由所述前馈ADC输入的信号中的有用信号进行陷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传送给数字中频幅相补偿模块;
所述数字中频幅相补偿模块,用于利用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反馈的数字IQ信号,对由所述数字中频有用信号陷波模块输入的信号进行幅相补偿,将幅相补偿后的信号传送给所述数模转换模块DAC;
所述DAC,用于将由所述数字中频幅相补偿模块输入的信号转换为模拟中频信号,将所述模拟中频信号传送至所述中频滤波模块;
所述中频滤波模块,用于对由所述DAC输入的模拟中频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模拟中频信号传送给所述模拟对消模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中频有用信号陷波模块包括数字中频有用信号陷波子模块和数字中频陷波特性控制子模块;所述数字中频幅相补偿模块包括数字中频幅相补偿子模块和最佳数字中频幅相补偿系数计算子模块;
所述数字中频有用信号陷波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数字中频陷波特性控制子模块的控制下,对由所述前馈ADC输入的信号中的有用信号进行陷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传送给所述数字中频幅相补偿子模块;
所述数字中频陷波特性控制子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数字中频有用信号陷波子模块进行陷波处理;
所述数字中频幅相补偿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佳数字中频幅相补偿系数计算子模块输入的最佳幅相补偿系数,对由所述数字中频有用信号陷波子模块输入的信号进行幅相补偿,将幅相补偿后的信号传送给所述DAC;
所述最佳数字中频幅相补偿系数计算子模块,用于利用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反馈的数字IQ信号中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之间的变化情况,自适应地计算最佳幅相补偿系数。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馈支路包括前馈ADC、数字下变频模块、数字抽取滤波模块、数字基带有用信号陷波模块、数字基带 幅相补偿模块、数字插值滤波模块、数字上变频模块、DAC和中频滤波模块;
所述前馈ADC,用于将所述待处理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传送给所述数字下变频模块;
所述数字下变频模块,用于将由所述前馈ADC输入的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将下变频后的信号传送给所述数字抽取滤波模块;
所述数字抽取滤波模块,用于对由所述数字下变频模块输入的信号进行抽取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传送给所述数字基带有用信号陷波模块;
所述数字基带有用信号陷波模块,用于对由所述数字抽取滤波模块输入的信号中的有用信号进行陷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传送给数字基带幅相补偿模块;
所述数字基带幅相补偿模块,用于利用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反馈的数字IQ信号,对由所述数字基带有用信号陷波模块输入的信号进行幅相补偿,将幅相补偿后的信号传送给所述数字插值滤波模块;
所述数字插值滤波模块,用于对由所述数字基带幅相补偿模块输入的信号进行插值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传送给所述数字上变频模块;
所述数字上变频模块,用于对由所述数字插值滤波模块输入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将上变频后的信号传送至所述DAC;
所述DAC,用于将由所述数字上变频模块输入的信号转换为模拟中频信号,将所述模拟中频信号传送给所述中频滤波模块;
所述中频滤波模块,用于对由所述DAC输入的模拟中频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模拟中频信号传送给所述模拟对消模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基带有用信号陷波模块包括数字基带有用信号陷波子模块和数字基带陷波特性控制子模块;所述数字基带幅相补偿模块包括数字基带幅相补偿子模块和最佳数字基带幅相补偿系数计算子模块;
所述数字基带有用信号陷波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数字基带陷波特性控制子模块的控制下,对由所述数字抽取滤波模块输入的信号中的有用信号进行陷波 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传送给所述数字基带幅相补偿子模块;
所述数字基带陷波特性控制子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数字基带有用信号陷波子模块进行陷波处理;
所述数字基带幅相补偿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佳数字基带幅相补偿系数计算子模块输入的最佳幅相补偿系数,对由所述数字基带有用信号陷波子模块输入的信号进行幅相补偿,将幅相补偿后的信号传送给所述数字插值滤波模块;
所述最佳数字基带幅相补偿系数计算子模块,用于利用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反馈的数字IQ信号中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之间的变化情况,自适应地计算最佳幅相补偿系数。
10.如权利要求6、7、8或9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该接收机还包括与所述前馈ADC相连的衰减模块,所述中频滤波模块和所述模拟对消模块之间包括上变频模块;
所述衰减模块,用于对所述待处理信号进行衰减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入给所述前馈ADC;
所述上变频模块,用于对由中频滤波模块输入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传送给所述模拟对消模块。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对消模块包括主通道、反馈支路和模拟对消模块;
所述主通道,用于将待处理信号输出给所述模拟对消模块;
所述反馈支路,用于利用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反馈的数字IQ信号,产生用于对消的有用信号带宽内包含干扰信号而不包含有用信号的模拟信号,传送给所述模拟对消模块;
所述模拟对消模块,用于将所述主通道传送的信号与所述反馈支路传送的信号进行对消,将对消处理后的信号输出给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支路包括最佳数字中频幅相补偿系数计算模块、多点频信号产生模块、DAC和中频滤波模块;
所述最佳数字中频幅相补偿系数计算模块,用于利用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 换模块反馈的数字IQ信号中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之间的变化情况,计算最佳幅相补偿系数,传送给多点频信号产生模块;
所述多点频信号产生模块,根据所述最佳数字中频幅相补偿系数计算模块传送的最佳幅相补偿系数产生用于对消的有用信号带宽内包含干扰信号而不包含有用信号的数字信号,传送给DAC;
所述DAC,用于将所述多点频信号产生模块传送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中频信号,传送给所述中频滤波模块;
所述中频滤波模块,用于对由所述DAC输入的模拟中频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模拟中频信号传送给所述模拟对消模块。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频滤波模块和所述模拟对消模块之间还包括上变频模块,用于对由所述中频滤波模块输入的模拟中频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将上变频处理后的信号传送给所述模拟对消模块。
14.如权利要求1、2、3或11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处理信号为模拟中频信号或模拟IQ信号。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包括多支路校正前处理模块和幅相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
所述多支路校正前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干扰对消模块输入的信号经过M路梯级增益处理,进行采样处理之后,输出M路数字信号给所述幅相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M为正整数;
所述幅相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用于将由所述多支路校正前处理模块输入的M路数字信号进行幅度和相位校正,利用切换策略选择一路,得到所述选择出的数字IQ信号,再分别输出给数字接收通道后段和所述干扰对消模块。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支路校正前处理模块包括M个增益支路模块、M个ADC和M个DDC与抽取滤波模块;
M个增益支路模块,用于对干扰对消模块输入的信号进行梯级增益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给M个ADC;
M个ADC,用于将M个增益支路模块输入的信号进行采样处理,获得M路数字信号,输出给M个DDC与抽取滤波模块;
M个DDC与抽取滤波模块,用于将M个ADC输入的数字信号进行下变频采样以及抽取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传送给所述幅相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幅相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包括幅相校正模块、M路选1路控制模块和M路选1路模块;
所述幅相校正模块,利用由多支路校正前处理模块输入的M路数字信号和自身中的幅相校正系数获得校正后的M路数字信号,并输出给M路选1路模块;
所述M路选1路控制模块,利用由多支路校正前处理模块输入的M路数字信号和切换策略产生携带有支路号信息的切换控制信号,并将切换控制信号输出给M路选1路模块;
所述M路选1路模块,利用由M路选1路控制模块输入的切换控制信号,从幅相校正模块输入的M路数字信号中选择一路,再分别输出给数字接收通道后段和所述干扰对消模块。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幅相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还包括幅相校正系数计算模块,用于将由多支路校正前处理模块输入的M路数字信号进行幅相校正系数的计算,利用M路选1路控制模块输入的切换标志信号将计算出来的幅相校正系数输出给幅相校正模块。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幅相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还包括M个幅相校正前馈环时延补偿模块,用于将由多支路校正前处理模块输入的M路数字信号进行时延补偿,输出给所述幅相校正模块;
或者,用于将由幅相校正系数计算模块输入的幅相校正系数进行时延补偿,输出给所述幅相校正模块。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幅相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还包括切换前馈环时延补偿模块,用于将由M路选1路控制模块 输入的切换控制信号进行时延补偿,并输出给M路选1路模块;
或者,用于将由多支路校正前处理模块输入的M路数字信号进行时延补偿,输出给幅相校正模块;
或者,用于将由幅相校正模块输入的经过幅相校正的M路数字信号进行时延补偿,并输出给M路选1路模块。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对消模块和所述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之间包括模拟接收通道中段,用于对干扰对消模块输出的信号进行模拟信号处理后,传送给所述多支路校正与逐点切换模块。
22.一种接收无线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利用幅相校正后选择出的数字IQ信号,对输入接收机的待处理信号中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信号进行对消处理,得到对消处理后的信号;
将对消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多支路校正前处理,获得M路未经过幅相校正的数字IQ信号;
对未经过幅相校正的M路数字IQ信号进行幅度和相位校正,再根据切换策略选择一路幅相校正后的数字IQ信号。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消处理包括:
将待处理信号分为主通道信号和前馈支路信号;
对所述前馈支路信号中的有用信号进行陷波处理;
利用所述幅相校正后选择出的数字IQ信号,对陷波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幅相补偿,得到幅相补偿后的信号;
将所述主通道信号和所述幅相补偿后的信号相消,相消后的信号为所述对消处理后的信号。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待处理信号分为主通道信号和前馈支路信号之后,该方法包括:
对所述主通道信号进行延时补偿处理,得到延时补偿处理后的信号;
所述将所述主通道信号和所述幅相补偿后的信号相消为:将所述延时补偿处理后的信号和所述幅相补偿后的信号相消。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前馈支路信号中的有用信号进行陷波处理之前,该方法包括:
将所述前馈支路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所述对所述前馈支路信号中的有用信号进行陷波处理为:对转换后的所述数字信号中的有用信号进行陷波处理;
所述得到幅相补偿后的信号之后,该方法包括:
将所述幅相补偿后的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对所述模拟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得到滤波处理后的信号;
将所述延时补偿处理后的信号和所述幅相补偿后的信号相消为:将所述延时补偿处理后的信号和所述滤波处理后的信号相消。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前馈支路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之前,该方法包括:
对所述前馈支路信号进行衰减处理,得到衰减处理后的信号;
所述将所述前馈支路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为:将所述衰减处理后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所述对所述模拟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之后,该方法包括:对所述滤波处理后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得到上变频后的信号;
所述将所述延时补偿处理后的信号和滤波处理后的信号相消为:将所述延时补偿处理后的信号和所述上变频后的信号相消。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前馈支路信号中的有用信号进行陷波处理之前包括:将所述前馈支路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将转换得到的数字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
对所述基带信号进行抽取滤波处理,得到抽取滤波处理后的信号;
所述对所述前馈支路信号中的有用信号进行陷波处理为:对所述抽取滤波处理后的信号中的有用信号进行陷波处理;
所述得到幅相补偿后的信号之后,该方法包括:
将所述幅相补偿后的信号进行插值滤波处理,得到插值滤波处理后的信号;
将所述插值滤波处理后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得到上变频后的信号;
将所述上变频后的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对所述模拟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得到滤波处理后的信号;
所述将所述延时补偿处理后的信号和所述幅相补偿后的信号相消为:将所述延时补偿处理后的信号和所述滤波处理后的信号相消。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前馈支路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之前,该方法包括:
对所述前馈支路信号进行衰减处理,得到衰减处理后的信号;
所述将所述前馈支路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为:将所述衰减处理后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所述对所述模拟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之后,该方法包括:对所述滤波处理后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得到上变频后的信号;
所述将所述延时补偿处理后的信号和所述滤波处理后的信号相消为:将所述延时补偿处理后的信号和所述上变频后的信号相消。
29.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消处理包括:
利用幅相校正后选择出的数字IQ信号,产生用于对消的有用信号带宽内包含干扰信号而不包含有用信号的模拟信号;
将输入接收机的待处理信号和产生的所述用于对消的有用信号带宽内包含干扰信号而不包含有用信号的模拟信号相消,相消后的信号为所述对消处理后的信号。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幅相校正后选择出的数字IQ信号,产生用于对消的有用信号带宽内包含干扰信号而不包含有用信号的模拟信号包括:
利用所述幅相校正后选择出的数字IQ信号中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之间的变化情况,自适应地计算最佳幅相补偿系数;
根据所述最佳幅相补偿系数,产生用于对消的有用信号带宽内包含干扰信号而不包含有用信号的数字信号;
将产生的所述数字信号进行由数字到模拟的转换,对转换后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得到的滤波处理后的信号为所述用于对消的有用信号带宽内包含干扰信号而不包含有用信号的模拟信号;
所述将输入接收机的待处理信号和产生的所述用于对消的有用信号带宽内包含干扰信号而不包含有用信号的模拟信号相消为:将输入接收机的待处理信号和所述滤波处理后的信号相消。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转换后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之后,该方法包括:
将所述滤波处理后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得到上变频处理后的信号,所述上变频处理后的信号为所述用于对消的有用信号带宽内包含干扰信号而不包含有用信号的模拟信号;
所述将输入接收机的待处理信号和所述滤波处理后的信号相消为:将输入接收机的待处理信号和所述上变频处理后的信号相消。
32.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对消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多支路校正前处理,获得M路未经过幅相校正的数字IQ信号包括:
将对消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梯级增益处理,获得处理后的M路模拟信号;
将M路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处理,获得M路数字信号;
将M路数字信号进行下变频采样以及抽取滤波处理,获得所述未经过幅相校正的M路数字IQ信号。
33.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未经过幅相校正的M路数字IQ信号进行幅度和相位校正,再根据切换策略选择一路幅相校正后的数字IQ信号包括:
根据获得的M个幅相校正系数将未经过幅相校正的M路数字IQ信号进行幅度和相位校正,再根据产生的切换控制信号从幅相校正后的M路数字IQ信号中选择一路;
所述切换控制信号产生的方法为:根据切换策略从未经过幅相校正的M路数字IQ信号中确定一路作为被选中支路,产生携带有被选中支路所对应支路号的切换控制信号。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未经过幅相校正的M路数字信号进行幅度和相位校正之前,该方法包括:将未经过幅相校正的M路数字信号进行幅相校正前馈环时延补偿;或者,
所述获得M个幅相校正系数之后,该方法包括:将获得的M个幅相校正系数进行幅相校正前馈环时延补偿。
3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控制信号产生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产生的切换控制信号进行切换前馈环时延补偿;或者,
所述将未经过幅相校正的M路数字信号进行幅度和相位校正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未经过幅相校正的M路数字信号进行切换前馈环时延补偿;或者,
所述进行幅度和相位校正和从幅相校正后的M路数字信号中选择一路之间进一步包括:将经过幅相校正的M路数字信号进行切换前馈环时延补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0059762A CN101232298B (zh) | 2007-12-27 | 2008-02-20 | 一种接收机及接收无线信号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306916 | 2007-12-27 | ||
CN200710306916.X | 2007-12-27 | ||
CN2008100059762A CN101232298B (zh) | 2007-12-27 | 2008-02-20 | 一种接收机及接收无线信号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32298A CN101232298A (zh) | 2008-07-30 |
CN101232298B true CN101232298B (zh) | 2011-08-03 |
Family
ID=39898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005976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32298B (zh) | 2007-12-27 | 2008-02-20 | 一种接收机及接收无线信号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23229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95251B (zh) * | 2010-01-20 | 2012-11-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反馈信号生成装置及方法 |
CN102075463B (zh) * | 2010-12-01 | 2013-10-02 | 福建京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互相关和lms的干扰迭代消除系统及其方法 |
CN102307174B (zh) * | 2011-09-09 | 2013-04-24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种低密度陷波点设置方法 |
CN102742235B (zh) * | 2011-12-02 | 2015-03-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消除邻道干扰的方法、调制解调器及系统 |
WO2014094823A1 (en) * | 2012-12-18 | 2014-06-26 |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s Sweden Ab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handling channel mismatches of an i/q down-converted signal and a two-channel ti-adc |
CN106464258B (zh) * | 2014-12-19 | 2019-06-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延时补偿装置 |
CN107666361B (zh) * | 2017-09-01 | 2019-11-15 | 廊坊银河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 多载波无源互调干扰的自适应对消方法以及装置 |
CN107659333B (zh) * | 2017-09-19 | 2019-10-22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多部收发一体电台共址干扰对消装置 |
CN108111191B (zh) * | 2017-12-15 | 2020-03-10 | 广州山锋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生成仿真激励源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
CN112235055B (zh) * | 2020-03-27 | 2022-04-26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基于数字希尔伯特变换的外差式自适应干扰对消装置 |
CN117687049B (zh) * | 2023-12-26 | 2024-10-25 |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混合阵列的卫星导航抗干扰接收方法 |
CN119087007A (zh) * | 2024-09-19 | 2024-12-06 | 深圳市万里眼技术有限公司 | 宽带数字触发系统、方法及相关电子设备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590843B1 (en) * | 1998-06-02 | 2003-07-08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DVD radial runout cancellation with self-calibration |
CN1571534A (zh) * | 2003-07-17 | 2005-01-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收发通道的校正装置及方法 |
CN1571549A (zh) * | 2003-07-17 | 2005-01-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天线收发通道的校正装置及方法 |
CN1983831A (zh) * | 2006-05-30 | 2007-06-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接收机及接收无线信号的方法 |
-
2008
- 2008-02-20 CN CN2008100059762A patent/CN10123229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590843B1 (en) * | 1998-06-02 | 2003-07-08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DVD radial runout cancellation with self-calibration |
CN1571534A (zh) * | 2003-07-17 | 2005-01-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收发通道的校正装置及方法 |
CN1571549A (zh) * | 2003-07-17 | 2005-01-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天线收发通道的校正装置及方法 |
CN1983831A (zh) * | 2006-05-30 | 2007-06-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接收机及接收无线信号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开2003-229797A 2003.08.1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32298A (zh) | 2008-07-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32298B (zh) | 一种接收机及接收无线信号的方法 | |
US8023587B2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distorting a base-band digital signal | |
US8805298B2 (en) | Transceiver with compensation for transmit signal leakage and method therefor | |
CN101119121B (zh) | 接收机中抗干扰的方法、抗干扰的接收机及抗干扰的装置 | |
US8576943B2 (en) | Linearization for a single power amplifier in a multi-band transmitter | |
US8422610B2 (en) | IQ mismatch correction circuit | |
EP2267907B1 (en) | Digital receiver | |
US8655297B2 (en) | Nonlinear distortion compensating receiver and nonlinear distortion compensation method | |
US8150324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lipping a baseband input signal | |
JP5151785B2 (ja) | 送信機及び送受信装置 | |
US8855029B2 (en) | LMS adaptive filter for digital cancellation of second order inter-modulation due to transmitter leakage | |
US8525592B2 (en) | Power amplification device, transmitter, and power amplification control method | |
JP2016059027A (ja) | 受信装置 | |
JP2007295331A (ja) | 無線基地局装置 | |
JP6487731B2 (ja) | 受信装置 | |
US9287912B2 (en) | Multimode receiver with complex filter | |
JP5520858B2 (ja) | 増幅器特性推定装置、補償器、及び送信装置 | |
EP1555769B1 (en) | Flat spectrum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 |
JP7106017B2 (ja) | 無線受信装置、制御回路、記憶媒体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
JP5049730B2 (ja) | 中継装置 | |
EP2040375A1 (en) | Power amplifier module and method of generating a drain voltage for a power amplifier | |
KR20240008619A (ko) | 보정 없이 대역 외 블럭커 제거가 가능한 광대역 저잡음 증폭기 구조 및 그 방법 | |
CN118508984A (zh) | 相位补偿电路、方法、发射机、接收机、终端设备和芯片 | |
WO2013008287A1 (ja) | 無線受信装置 | |
JP2008506305A (ja) | 無線送信機、及び、無線送信機の制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0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