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22272B - 下行导频时隙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号发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下行导频时隙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号发送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22272B CN101222272B CN200810003996A CN200810003996A CN101222272B CN 101222272 B CN101222272 B CN 101222272B CN 200810003996 A CN200810003996 A CN 200810003996A CN 200810003996 A CN200810003996 A CN 200810003996A CN 101222272 B CN101222272 B CN 10122227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me slot
- physical downlink
- symbol
- pilot frequency
- control cha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下行导频时隙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号发送方法,基站在下行导频时隙的一个或多个符号上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号,并且传输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号使用的资源与传输同步信号中的主同步信号使用的资源不同。基站在上下行时隙比例为3∶1时,在下行导频时隙中用作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可以为4,在其它情况下,在下行导频时隙中用作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可以为1,2或3,符号数为1时可以在下行导频时隙的第二个符号上发送。本发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号发送方法的时延比较小,对其他信道影响较小,解决了在DwPTS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主同步信号冲突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下行导频时隙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
背景技术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TDD模式的帧结构如图1所示。在这种帧结构中,一个10ms的无线帧被分成两个半帧,每个半帧分成10个长度为0.5ms时隙,两个时隙组成一个长度为1ms的子帧,一个无线帧中包含10个子帧(编号从0到9),一个无线帧中包含20个时隙(编号从0到19)。对于长度为5.21us及4.69us的常规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一个时隙包含7个长度为66.7us的上/下行符号,其中第一个符号循环前缀长度为5.21us,其余6个符号的循环前缀长度为4.69us;对于长度为16.67us的扩展循环前缀,一个时隙包含6个上/下行符号。另外,在这种帧结构中,子帧的配制特点为:
●子帧0和子帧5固定用于下行传输;
●支持5ms和10ms为周期的上下行切换;
●子帧1和子帧6为特殊子帧,用作传输3个特殊时隙DwPTS(Downlink Pilot Time Slot,下行导频时隙)、GP(Guard Period,保护间隔)及UpPTS(Uplink Pilot Time Slot,上行导频时隙),其中,
DwPTS用于下行传输;
GP为保护时间,不传输任何数据;
UpPTS用于上行传输,至少包含2个上行SC-FDMA符号用于传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在5ms周期的上下行切换时,子帧2和子帧7固定用于上行传输;
●在10ms周期上下行切换时,DwPTS存在于两个半帧中,GP和UpPTS存在于第一个半帧中,第二个半帧中的DwPTS时长为1ms,子帧2用于上行传输,子帧7到子帧9用于下行传输;
●主同步信号P-SCH(Primary-Synchronization)在DwPTS中的第一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上发送;辅同步信号S-SCH(Secondary-Synchronization)在时隙1和时隙11上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上发送,频域上的带宽为1.08MHz;
●目前,规定DwPTS中包含的OFDM符号数最少为3个;
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PCFICH)在一般子帧中的第一个OFDM符号上发送。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在一般子帧中的前n个OFDM符号上发送,n可以为1,2,3。其中,n值由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来指定。
由于,主同步信号在DwPTS中的第一个OFDM符号上发送,这样,对于小带宽,例如1.25MHz,在DwPTS中的第一个OFDM符号上就不能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方案来解决DwPTS中主同步信号与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冲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下行导频时隙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解决了在DwPTS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主同步信号冲突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下行导频时隙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在下行导频时隙的一个或多个符号上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号,并且传输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号使用的资源与传输同步信号中的主同步信号使用的资源不同。
进一步地,上述信号发送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
该信号发送方法应用于时分双工模式的长期演进系统,该系统帧结构中,一个10ms的无线帧被分成两个半帧,每个半帧分成10个长度为0.5ms时隙,两个时隙组成一个长度为1ms的子帧,一个无线帧中包含10个子帧,编号从0到9,一个无线帧中包含20个时隙,编号从0到19,所述下行导频时隙位于子帧1和子帧6中。
进一步地,上述信号发送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时隙上包含的符号为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进一步地,上述信号发送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
基站在下行导频时隙中的第一个符号上传输主同步信号;
基站在用作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为1个时,在下行导频时隙中的第二个符号上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号;
基站在用作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为2个时,在下行导频时隙中的第二个符号和第三个符号上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号;
基站在用作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为3个时,在下行导频时隙中的第二个符号、第三个符号和第四个符号上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号。
进一步地,上述信号发送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
基站在下行导频时隙中的第一个符号上传输主同步信号;
基站在用作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为1个时,在下行导频时隙中的第二个符号上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号;
基站在用作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为2个时,在下行导频时隙中的第二个符号和第三个符号上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号;
基站在用作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为3个时,在下行导频时隙中的第一个符号、第二个符号和第三个符号上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号,且在下行导频时隙的第一个符号上,使用不同的子载波传输主同步信号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号。
进一步地,上述信号发送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
基站在下行导频时隙中的第一个符号上传输主同步信号;
基站在用作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为1个时,在下行导频时隙中的第二个符号上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号;
基站在用作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为2个时,在下行导频时隙中的第一个符号和第二个符号上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号,且在下行导频时隙的第一个符号上,使用不同的子载波传输主同步信号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号;
基站在当用作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为3个时,在下行导频时隙中的第一个符号、第二个符号和第三个符号上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号,且在下行导频时隙的第一个符号上,使用不同的子载波传输主同步信号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号。
进一步地,上述信号发送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
基站在下行导频时隙中的第一个符号上传输主同步信号;基站在上下行时隙比例为3∶1,且下行导频时隙中包含的符号数量大于3个时,将下行导频时隙中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映射到下行导频时隙中的前四个符号或者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和第五个符号上传输。
进一步地,上述信号发送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
基站在用作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为n个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号在下行导频时隙中的前n个符号上传输;并且,基站在下行导频时隙中的第三个符号上发送同步信号中的主同步信号,在时隙1和时隙11的最后一个符号上发送同步信号中的辅同步信号。
进一步地,上述信号发送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
基站在用作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为n个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号在下行导频时隙中的前n个符号上传输;并且,基站在时隙1和时隙11的最后一个符号上发送同步信号中的主同步信号,在时隙1和时隙11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上发送同步信号中的辅同步信号。
进一步地,上述信号发送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
基站在上下行时隙比例为3∶1时,在下行导频时隙中用作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4,在其它情况下,在下行导频时隙中用作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1,2或3,由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来指定。
本发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号发送方法的好处在于,时延比较小,对其他信道影响较小,并且,解决了在DwPTS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主同步信号冲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文所述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图3为本发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
图4为本发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
图5为本发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
图6为本发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深刻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1-6,给出包含本发明方法的一些具体实施例。
图2为本发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号发送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在LTE系统中,一个10ms的无线帧被分成两个半帧,每个半帧分成10个长度为0.5ms时隙,两个时隙组成一个长度为1ms的子帧,一个无线帧中包含10个子帧(编号从0到9),一个无线帧中包含20个时隙(编号从0到19)。在常规循环前缀中,一个子帧包含有14个OFDM符号,假设,DwPTS包含有3个OFDM符号,上下行切换周期为5ms。基站在DwPTS中的第一个符号上发送主同步信号,用作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号的OFDM符号为1个,基站在DwPTS中的第二个OFDM符号上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号。
图3为本发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在LTE系统中,一个10ms的无线帧被分成两个半帧,每个半帧分成10个长度为0.5ms时隙,两个时隙组成一个长度为1ms的子帧,一个无线帧中包含10个子帧(编号从0到9),一个无线帧中包含20个时隙(编号从0到19)。在常规循环前缀中,一个子帧包含有14个OFDM符号,假设,DwPTS包含有3个OFDM符号,上下行切换周期为5ms,基站在DwPTS中的第一个符号上发送主同步信号,用作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号的OFDM符号为2个,基站在DwPTS中的第二个OFDM符号和第三个OFDM符号上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号。
图4为本发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在LTE系统中,一个10ms的无线帧被分成两个半帧,每个半帧分成10个长度为0.5ms时隙,两个时隙组成一个长度为1ms的子帧,一个无线帧中包含10个子帧(编号从0到9),一个无线帧中包含20个时隙(编号从0到19)。在常规循环前缀中,一个子帧包含有14个OFDM符号,假设,DwPTS包含有3个OFDM符号,上下行切换周期为5ms。基站在DwPTS中的第一个符号上发送主同步信号,用作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号的OFDM符号为2个,基站在DwPTS中的第一个OFDM符号和第二个OFDM符号上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号。且在DwPTS中的第一个OFDM符号上,主同步信号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号使用不同的子载波传输。
图5为本发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在LTE系统中,一个10ms的无线帧被分成两个半帧,每个半帧分成10个长度为0.5ms时隙,两个时隙组成一个长度为1ms的子帧,一个无线帧中包含10个子帧(编号从0到9),一个无线帧中包含20个时隙(编号从0到19)。在常规循环前缀中,一个子帧包含有14个OFDM符号,假设,DwPTS包含有3个OFDM符号,上下行切换周期为5ms,基站在DwPTS中的第一个符号上发送主同步信号,用作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OFDM符号为3个,基站在DwPTS中的第一个OFDM符号、第二个OFDM符号和第三个OFDM符号上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号,且在DwPTS中的第一个OFDM符号上,主同步信号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号使用不同的子载波传输。
图6为本发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在LTE系统中,一个10ms的无线帧被分成两个半帧,每个半帧分成10个长度为0.5ms时隙,两个时隙组成一个长度为1ms的子帧,一个无线帧中包含10个子帧(编号从0到9),一个无线帧中包含20个时隙(编号从0到19)。在常规循环前缀中,一个子帧包含有14个OFDM符号,假设,DwPTS包含有10个OFDM符号,上下行切换周期为5ms,基站在DwPTS中的第一个符号上发送主同步信号,上下行时隙比例为3∶1时,用作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OFDM符号为4个,基站在DwPTS中的第一个OFDM符号、第二个OFDM符号、第三个OFDM符号和第四个OFDM符号上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号,且在DwPTS的第一个OFDM符号上,主同步信号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号使用不同的子载波传输。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号的方式对于一个基站可以实时地进行变化,即对同一个基站,有时可以用1个OFDM符号发送,有时可以用2个OFDM符号发送,有时可以用3个OFDM符号发送,具体的组合见发明内容部分的方案。当基站在上下行时隙比例为3∶1时,用作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OFDM符号数可以为4。在DwPTS中用作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OFDM符号及其个数,由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来指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其中的部分变化的示例已经在发明内容中列举,但本发明也不局限于发明内容中所举出的示例。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下行导频时隙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在下行导频时隙的一个或多个符号上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号,并且传输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号使用的资源与传输同步信号中的主同步信号使用的资源不同;该信号发送方法应用于时分双工模式的长期演进系统,该系统帧结构中,一个10ms的无线帧被分成两个半帧,每个半帧分成10个长度为0.5ms时隙,两个时隙组成一个长度为1ms的子帧,一个无线帧中包含10个子帧,编号从0到9,一个无线帧中包含20个时隙,编号从0到19,所述下行导频时隙位于子帧1和子帧6中;基站在用作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为n个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号在下行导频时隙中的前n个符号上传输;并且,基站在下行导频时隙中的第三个符号上发送同步信号中的主同步信号,在时隙1和时隙11的最后一个符号上发送同步信号中的辅同步信号;所述n的取值为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隙上包含的符号为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3.一种下行导频时隙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在下行导频时隙的一个或多个符号上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号,并且传输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号使用的资源与传输同步信号中的主同步信号使用的资源不同;该信号发送方法应用于时分双工模式的长期演进系统,该系统帧结构中,一个10ms的无线帧被分成两个半帧,每个半帧分成10个长度为0.5ms时隙,两个时隙组成一个长度为1ms的子帧,一个无线帧中包含10个子帧,编号从0到9,一个无线帧中包含20个时隙,编号从0到19,所述下行导频时隙位于子帧1和子帧6中;基站在用作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为n个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号在下行导频时隙中的前n个符号上传输;并且,基站在时隙1和时隙11的最后一个符号上发送同步信号中的主同步信号,在时隙1和时隙11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上发送同步信号中的辅同步信号;所述n的取值为1、2、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隙上包含的符号为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003996A CN101222272B (zh) | 2008-01-28 | 2008-01-28 | 下行导频时隙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号发送方法 |
BRPI0821972A BRPI0821972A2 (pt) | 2008-01-28 | 2008-12-04 | método de envio de sinais no canal físico de controle de enlance direto no período de tempo piloto de enlance descedente |
JP2010541008A JP5508284B2 (ja) | 2008-01-28 | 2008-12-04 | 下り回線パイロット・タイム・スロットにおける物理下り回線制御チャンネルの信号送信方法 |
US12/811,520 US9130718B2 (en) | 2008-01-28 | 2008-12-04 | Method for sending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signals in downlink pilot time slot |
RU2010132724/08A RU2448416C1 (ru) | 2008-01-28 | 2008-12-04 |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СИГНАЛОВ ФИЗИЧЕСКОГО НИСХОДЯЩЕГО КАНАЛА УПРАВЛЕНИЯ В ТАЙМСЛОТЕ DwPTS |
EP08871852A EP2219409A4 (en) | 2008-01-28 | 2008-12-04 | METHOD FOR SENDING PDCCH SIGNALS IN DWPTS |
PCT/CN2008/073335 WO2009094880A1 (fr) | 2008-01-28 | 2008-12-04 | Procédé d'envoi de signaux de pdcch dans des dwpt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003996A CN101222272B (zh) | 2008-01-28 | 2008-01-28 | 下行导频时隙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号发送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22272A CN101222272A (zh) | 2008-07-16 |
CN101222272B true CN101222272B (zh) | 2012-10-10 |
Family
ID=39631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003996A Active CN101222272B (zh) | 2008-01-28 | 2008-01-28 | 下行导频时隙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号发送方法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130718B2 (zh) |
EP (1) | EP2219409A4 (zh) |
JP (1) | JP5508284B2 (zh) |
CN (1) | CN101222272B (zh) |
BR (1) | BRPI0821972A2 (zh) |
RU (1) | RU2448416C1 (zh) |
WO (1) | WO200909488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22272B (zh) | 2008-01-28 | 2012-10-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下行导频时隙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号发送方法 |
JP5603864B2 (ja) * | 2008-07-30 | 2014-10-08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
US8971241B2 (en) * | 2008-09-30 | 2015-03-03 | Qualcol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supporting relay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CN101729136B (zh) * | 2008-10-21 | 2014-03-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接收和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KR101215690B1 (ko) | 2008-10-31 | 2012-12-2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harq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
KR20100099655A (ko) * | 2009-03-03 | 2010-09-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중계국의 데이터 수신방법 및 장치 |
CN102014527B (zh) * | 2009-09-29 | 2014-04-16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回程链路上解调导频的发送及信道解调方法、系统和设备 |
CN102664848B (zh) | 2009-10-29 | 2015-08-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
CN102055517A (zh) * | 2009-11-02 | 2011-05-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导频的映射方法及所采用的基站 |
CN102300270B (zh) | 2010-06-25 | 2015-01-1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回程链路控制信道信息的资源配置方法和设备 |
CN103503349B (zh) * | 2011-05-03 | 2017-02-22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
WO2013022272A2 (en) * | 2011-08-11 | 2013-02-14 | Lg Electronics Inc. |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access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
MY162074A (en) * | 2011-08-12 | 2017-05-31 | Sun Patent Trust | Transmission Device, Reception De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ption Method |
WO2013025039A2 (ko) * | 2011-08-15 | 2013-02-2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동기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US9609675B2 (en) * | 2012-01-16 | 2017-03-28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control channel |
CN103220809B (zh) * | 2012-01-20 | 2018-08-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物理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方法及相应装置 |
WO2013112032A1 (ko) * | 2012-01-29 | 2013-08-0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동기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동기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기지국 |
WO2013113158A1 (en) * | 2012-02-01 | 2013-08-08 |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 Random access channel enhancement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different 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
US9491755B2 (en) | 2012-03-09 | 2016-11-0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transmit and receive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3312649B (zh) | 2012-03-16 | 2015-08-19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CN103379072B (zh) * | 2012-04-20 | 2016-12-1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
US9167580B2 (en) * | 2012-05-16 | 2015-10-2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of physical channel in DwPTS |
CN103491042B (zh) * | 2012-06-13 | 2016-09-0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及基站设备 |
EP2866510B3 (en) * | 2012-06-25 | 2019-01-0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 for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WO2014053885A1 (en) * | 2012-10-05 | 2014-04-10 | Broadcom Corporation | Methods,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half-duplex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
WO2014067041A1 (zh) * | 2012-10-29 | 2014-05-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初始化方法、设备和系统 |
KR102203641B1 (ko) * | 2015-10-01 | 2021-01-18 | 노키아 솔루션스 앤드 네트웍스 오와이 | 방법, 시스템 및 장치 |
CN108023707B (zh) * | 2016-11-03 | 2023-10-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控制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US10588171B2 (en) * | 2017-05-12 | 2020-03-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multi-state DRX in new radio |
WO2019033392A1 (zh) * | 2017-08-18 | 2019-02-2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号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938193A1 (en) * | 1998-02-18 | 1999-08-25 | Sony International (Europe) GmbH | Header structure for TDD systems |
US6807147B1 (en) * | 1999-06-23 | 2004-10-19 | At&T Wireless Services,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obtaining frame synchronization in an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03047117A2 (en) * | 2001-11-29 | 2003-06-05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codes during cell search |
CN1450742A (zh) * | 2002-04-09 | 2003-10-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时分双工模式的高速数据的传输方法 |
CN1553601A (zh) * | 2003-06-03 | 2004-12-08 |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 时分双工系统中消除自生干扰的方法 |
CN1741423A (zh) | 2004-08-23 | 2006-03-01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下行导频信道的干扰消除方法 |
CN101005307B (zh) * | 2006-01-16 | 2012-10-17 |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宽带时分双工蜂窝系统的同步方法及小区初搜方法及终端 |
CN100502282C (zh) * | 2007-03-28 | 2009-06-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同步信号发送方法 |
US8780790B2 (en) * | 2008-01-07 | 2014-07-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DD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CN101222272B (zh) * | 2008-01-28 | 2012-10-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下行导频时隙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号发送方法 |
-
2008
- 2008-01-28 CN CN200810003996A patent/CN101222272B/zh active Active
- 2008-12-04 RU RU2010132724/08A patent/RU2448416C1/ru active
- 2008-12-04 BR BRPI0821972A patent/BRPI0821972A2/pt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8-12-04 JP JP2010541008A patent/JP5508284B2/ja active Active
- 2008-12-04 US US12/811,520 patent/US9130718B2/en active Active
- 2008-12-04 EP EP08871852A patent/EP2219409A4/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8-12-04 WO PCT/CN2008/073335 patent/WO2009094880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CMCC et al.Way Forward on LTE TDD Frame Structure.《TSG-RAN WG1 #51,R1-075020》.2007, * |
Ericsson.Usage of DwPTS.《TSG-RAN WG1 #51bis,R1-080347》.2008,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219409A4 (en) | 2011-09-14 |
RU2448416C1 (ru) | 2012-04-20 |
JP2011509580A (ja) | 2011-03-24 |
US20100290376A1 (en) | 2010-11-18 |
WO2009094880A1 (fr) | 2009-08-06 |
CN101222272A (zh) | 2008-07-16 |
JP5508284B2 (ja) | 2014-05-28 |
EP2219409A1 (en) | 2010-08-18 |
RU2010132724A (ru) | 2012-02-10 |
BRPI0821972A2 (pt) | 2015-09-29 |
US9130718B2 (en) | 2015-09-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22272B (zh) | 下行导频时隙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信号发送方法 | |
CN101527595B (zh) |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同步信号的发送方法 | |
CN101309523B (zh) | 一种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号的方法 | |
CN101162987B (zh) |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上行特殊时隙中导频信号的发送方法 | |
CN101222274B (zh) | 时分双工系统中同步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 |
CN101159483A (zh) |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信号的传输方法及其采用的帧结构 | |
CN101389120B (zh) | 传输ack/nack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1420265B (zh) | 一种长期演进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01159530B (zh) | 数据传输方法 | |
CN101227260B (zh) | 下行导频时隙中物理混合重传指示信道信号发送方法 | |
CN101222273A (zh) | 下行导频时隙中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信号发送方法 | |
CN101159527B (zh) | 数据传输方法 | |
CN101159526B (zh) | 数据传输方法 | |
CN101499963B (zh) | 一种下行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1159528A (zh) | 数据传输方法 | |
CN101400146A (zh) | 一种扩大覆盖范围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1197636B (zh) | 用于时分双工系统下行特殊时隙中资源的分配方法和装置 | |
CN101159485B (zh) |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信号的传输方法及帧结构 | |
CN101541080B (zh) |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寻呼信号发送方法 | |
CN101159484A (zh) |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信号的发送方法及帧结构 | |
CN101415232B (zh) | 一种扩大覆盖范围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1803252B (zh) | 基于时分双工系统的短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发送方法及系统 | |
CN102710397A (zh) | 传输ack/nack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1159487A (zh) | 同步信道的发送方法 | |
WO2012100377A1 (en) | A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training sequence alloca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