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14827B - 乘用车副车架 - Google Patents
乘用车副车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14827B CN101214827B CN2007100329803A CN200710032980A CN101214827B CN 101214827 B CN101214827 B CN 101214827B CN 2007100329803 A CN2007100329803 A CN 2007100329803A CN 200710032980 A CN200710032980 A CN 200710032980A CN 101214827 B CN101214827 B CN 10121482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passenger car
- auxiliary frame
- front cross
- cross ra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乘用车副车架的结构,旨在改善定位条件,提高装配精度并降低装配难度,乘用车副车架沿整车前后方向自前往后有横置的水箱支撑梁,前横梁、左右纵梁和后横梁焊接构成大致方形的框架,其特征在于:在框架的四个角部设置四个安装孔,其中第一孔为精确定位孔,第二孔为条形孔,第二孔的孔长方向位于第一孔和第二孔的连线方向上,其余第三孔、第四孔的孔径大于第一孔的孔径。本发明通过一个精确定位孔配合三个余量孔的相互配合,足以弥补冲压、焊接造成的偏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乘用车副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国外冲压、焊接工艺水平较高,因此在副车架装配、定位方式设计方面,并没有太多关注,通过对一些国外此类零部件分析,都是依靠好的工艺水平保证高的尺寸精度,不会存在装配、定位不准等问题。但国内由于冲压、焊接工艺水平远低于国外,但目前副车架的设计还是参照国外的结构方式,经这几年的实践应用,由于工艺水平低导致出现装配困难,严重影响装配效率,加大工人劳动强度,在目前产量非常大的情况下严重影响整车厂的效益。
另外,但由于副车架一般要和动力总成分装后一块连接车身,因此体积庞大,质量也很大,副车架和车身连接是靠连接孔对准后用螺栓打紧,因此每辆车安装副车架都需要好几个工人反复调整位置对准,严重影响装配效率和工人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乘用车副车架,改善定位条件,提高装配精度并降低装配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乘用车副车架,沿整车前后方向自前往后有横置的水箱支撑梁,前横梁、左右纵梁和后横梁焊接构成大致方形的框架,其特征在于:在框架的四个角部设置四个安装孔,其中第一孔为精确定位孔,第二孔为条形孔,第二孔的孔长方向位于第一孔和第二孔的连线方向上,其余第三孔、第四孔的孔径大于第一孔的孔径。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框架的四个角部设置四个安装孔,其中第一孔为精确定位孔,通过该第一孔并用螺栓可以实现定位、装配精确的连接。
本发明就是通过一个精确定位孔配合三个方便安装的带有安装余量的孔相互配合,足以弥补冲压、焊接造成的偏差,完全解决难装配的问题,同时又降低了工艺要求,当然也降低了工艺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简化的定位原理物理模型图;
图3是定位销(3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乘用车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沿整车前后方向自前往后有横置的水箱支撑梁10,前横梁30、左、右纵梁40、50和后横梁60焊接构成大致方形的框架70,在框架70的四个角部设置四个安装孔71、72、73及74,其中第一孔71为精确定位孔,第二孔72为条形孔,第二孔72的孔长方向位于第一孔71和第二孔72的连线方向上,其余第三孔73、第四孔74的孔径大于第一孔71的孔径。
所述的第一孔71的孔径与安装螺栓相匹配,所述的第一孔71为精确定位孔是制其孔径开设是尽量精确,以刚好与相互配合的螺栓直径相符实现准确配合为标准。
所述的第一孔71的布置位置无须特别要求,第二孔72可以开设在第一孔71的相邻角上,也可以开设在对角位置上。图1给出的布置方案是较为优选的方案,即所述的第一孔71和第二孔72位于前横梁30的左右两端部位,第三孔73、第四孔74位于左右纵梁40、50的后端部。
结合图2给出的定位原理模型,对本发明的定位原理简要说明如下。本发明就是利用了在一个平面内,一个点加上一条线可以对物体自由度充分约束原理。如图2所示,四个安装孔,前部两个安装孔即第一孔71和第二孔72的圆心在一条直线上,且构成直线和整车横向水平方向平行,第一孔71为圆孔,直径尺寸与安装螺栓相匹配,保证定位合理,第一孔71固定后,副车架仍可以绕第一孔71的轴线旋转,第二孔72为U形孔,或成椭形孔或条形孔,其长度方向为第一孔71和第二孔72构成的直线平行,形成一条约束副车架绕第一孔71旋转的线,从而使副车架位置充分约束,第三孔73、第四孔74为圆孔,直径大于第一孔71的直径,只是起到紧固作用。由此可见,用相应螺栓单独安装第一孔71不会存在安装困难,此点安装后,由于同一条水平线上的第二孔72在水平方向是长孔,长孔在长度方向上的余量足以弥补冲压焊接造成的尺寸偏差,第一孔71和第二孔72安装后,安装第三孔73、第四孔74时,由于它们是考虑冲压、焊接偏差量的大孔,足以弥补冲压、焊接造成的偏差,因此就克服由于工艺水平差导致的装配困难问题,在生产实践中经过多次尝试,利用此方式完全解决难装配问题,同时又降低了工艺要求,当然也降低了工艺成本。
结合图1、3,所述前横梁30的左右两端部位设置定位销31,定位销31设置于前横梁30的上部,并位于第一孔71和第二孔72外侧。定位销31的形状为弹头形。
此发明中提供的定位销31,在车身上相应位置处开设有与定位销31相配的孔,在装配副车架及动力总成时,只需要把定位销31对准车身相应空位即可,大大的提高装配效率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经实际操作十分有效,定位销31设计成弹头状能够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使对位准确、快捷。
Claims (5)
1.乘用车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沿整车前后方向自前往后有横置的水箱支撑梁(10),前横梁(30)、左、右纵梁(40、50)和后横梁(60)焊接构成大致方形的框架(70),其特征在于:在框架(70)的四个角部设置四个安装孔(71、72、73及74),其中第一孔(71)为精确定位孔,第二孔(72)为条形孔,第二孔(72)的孔长方向位于第一孔(71)和第二孔(72)的连线方向上,其余第三孔(73)、第四孔(74)的孔径大于第一孔(71)的孔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孔(71)的孔径与安装螺栓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用车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孔(71)和第二孔(72)位于前横梁(30)的左右两端部位,第三孔(73)、第四孔(74)位于左、右纵梁(40、50)的后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30)的左右两端部位设置定位销(31),定位销(31)设置于前横梁(30)的上部,并位于第一孔(71)和第二孔(72)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乘用车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定位销(31)的形状为弹头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0329803A CN101214827B (zh) | 2007-12-29 | 2007-12-29 | 乘用车副车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0329803A CN101214827B (zh) | 2007-12-29 | 2007-12-29 | 乘用车副车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14827A CN101214827A (zh) | 2008-07-09 |
CN101214827B true CN101214827B (zh) | 2011-05-11 |
Family
ID=39621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03298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14827B (zh) | 2007-12-29 | 2007-12-29 | 乘用车副车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21482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09070B (zh) * | 2015-03-04 | 2017-03-01 |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10米以上客车侧置水箱的安装结构 |
CN107139708A (zh) * | 2017-03-31 | 2017-09-08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布置电动车辆动力部件的车舱和车舱组装方法 |
CN111351404A (zh) * | 2020-03-20 | 2020-06-30 | 北京凯米迈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引火件保护装置的快速插接式电子控制模块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368652A (en) * | 1978-04-27 | 1983-01-18 | Caterpillar Tractor Co. | Friction assemblies for use in planetary transmissions |
US6109654A (en) * | 1997-12-12 | 2000-08-29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Shock absorpting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CN2767236Y (zh) * | 2004-11-08 | 2006-03-29 | 河北中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汽车底盘 |
CN2774889Y (zh) * | 2005-02-01 | 2006-04-26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副车架 |
CN2855866Y (zh) * | 2005-12-09 | 2007-01-10 |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汽车副车架 |
-
2007
- 2007-12-29 CN CN2007100329803A patent/CN10121482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368652A (en) * | 1978-04-27 | 1983-01-18 | Caterpillar Tractor Co. | Friction assemblies for use in planetary transmissions |
US6109654A (en) * | 1997-12-12 | 2000-08-29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Shock absorpting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CN2767236Y (zh) * | 2004-11-08 | 2006-03-29 | 河北中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汽车底盘 |
CN2774889Y (zh) * | 2005-02-01 | 2006-04-26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副车架 |
CN2855866Y (zh) * | 2005-12-09 | 2007-01-10 |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汽车副车架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JP特开平7-293236A 1995.11.07 |
JP特开平8-156829A 1996.06.1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14827A (zh) | 2008-07-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14827B (zh) | 乘用车副车架 | |
CN105197031A (zh) |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侧墙组件 | |
CN201623370U (zh) | 一种低压动力配电柜的框架 | |
CN202317531U (zh) | 一种铁路货车转向架横跨梁托的滑动式定位装置 | |
CN202225926U (zh) | 一种客车铝车身骨架蒙皮连接结构 | |
CN102756757A (zh) | 驾驶室与底盘模块化结构 | |
CN211167091U (zh) | 副车架总成和车辆 | |
CN102431005A (zh) | 一种轿车后盖装配工具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3484843U (zh) | 汽车前围上盖板与连接板焊接定位结构 | |
CN216734476U (zh) | 副车架组件、承载装置和工程车辆 | |
CN201951578U (zh) | 汽车仪表板加强梁限位安装结构 | |
CN208469936U (zh) | 一种多向嵌块组合支架 | |
CN218597374U (zh) | 一种稳定效果好的钢架连接结构 | |
CN203901248U (zh) | 一种小安装空间的多自由度平台 | |
CN216714001U (zh) | 横移载车板调整装置 | |
CN104535149A (zh) | 拼装式汽车衡 | |
CN202947406U (zh) | 冰箱箱胆与梁的装配横向定位结构 | |
CN206614444U (zh) | 一种驱动电机悬置支架 | |
CN221775957U (zh) | 一种便于装配的电动车架 | |
CN222496443U (zh) | 一种副车架、底盘及车辆 | |
CN202016509U (zh) | 驾驶室与底盘模块化结构 | |
CN103420115A (zh) | 一种用于汽车车身的滑撬支撑架 | |
CN221543780U (zh) | 一种利用轿架连接部件充当校正器和护脚板的结构 | |
CN214533448U (zh) | 一种汽车空压机支架结构 | |
CN217456115U (zh) | 商用车车身安装结构及商用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1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