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14238A - 牛樟芝萃取物对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牛樟芝萃取物对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14238A CN101214238A CNA2007100015596A CN200710001559A CN101214238A CN 101214238 A CN101214238 A CN 101214238A CN A2007100015596 A CNA2007100015596 A CN A2007100015596A CN 200710001559 A CN200710001559 A CN 200710001559A CN 101214238 A CN101214238 A CN 10121423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emical compound
- growth
- application
- suppresses
- antrodia camphor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fungichromin
- A61K31/357—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fungichromin having two or more oxygen atoms in the same ring, e.g. crown ethers, guanadrel
- A61K31/36—Compounds containing methylenedioxyphenyl groups, e.g. sesami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16—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for liver or gallbladder disorders, e.g. hepatoprotective agents, cholagogues, litholytic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5/00—Drugs for genital or sexual disorders; Contraceptives
- A61P15/14—Drugs for genital or sexual disorders; Contraceptives for lactation disorders, e.g. galactorrhoea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Gynecology & Obstetrics (AREA)
- Pregnancy & Childbirth (AREA)
- Endocrinology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的新用途,特别是涉及一种4,7-二甲氧基-5-甲基-1,3-苯并二氧环(4,7-dimethoxy-5-methy-1,3-benzodioxole)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应用。在本发明中,4,7-二甲氧基-5-甲基-1,3-苯并二氧环可应用于抑制乳癌、肝癌与摄护腺癌肿瘤细胞的生长,同时可应用于包括于抑制乳癌、肝癌与摄护腺癌肿瘤细胞生长的医药组成物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的应用,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由牛樟芝(Antrodiacamphorata)萃取物中所分离纯化的化合物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用途。
背景技术
牛樟芝(Antrodia camphorata),又称樟芝、牛樟菇、红樟、红樟芝、樟菰或樟窟内菰等,为台湾特有种真菌,只生长于台湾山区海拔450~2000公尺间的牛樟树(Cinnamoum kanehirai Hay)的中空腐朽心材内壁上,因此是由树干内面生长出子实体。牛樟树目前主要分布于桃园、南投等山区,由于牛樟树是台湾数量极为稀少的保育类树种,加上人为的盗伐,使得寄生于其中方能生长的野生牛樟芝数量更为稀少,且由于其生长相当缓慢,生长期亦仅在六月至十月之间,因此价格非常昂贵。
牛樟芝的子实体为多年生,无柄,呈木栓质至木质,其外形多变,有板状、钟状、马蹄状或塔状。初时为扁平型,贴生于木材表面,之后其前缘会略为卷曲翘起,而呈板块状(层纹板状)或如钟乳石状。牛樟芝顶部表面呈褐色至黑褐色,具不明显的皱纹,有光泽,边缘平而钝,其腹面则为橘红色或局部黄色,并有许多细孔。
此外,牛樟芝具有强烈的黄樟香气,其晒干后褪色成土黄白色,味极苦,民间将其用作解毒、保肝、抗癌的草药。牛樟芝如同一般食药用的蕈菇类,具有许多复杂的成分,已知的生理活性成分包括多醣体(polysaccharides,如β-萄聚醣)、三萜类化合物(triterpenoids)、超氧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腺苷(adenosine)、蛋白质(含免疫球蛋白)、维生素(如维生素B、烟碱酸)、微量元素(如:钙、磷及锗等)、核酸、凝集素、胺基酸、固醇类、木质素以及血压稳定物质(如antodia acid)等,这些生理活性成分被认为具有抗肿瘤、增加免疫能力、抗过敏、抑制血小板凝集、抗病毒、抗细菌、抗高血压、降血糖、降胆固醇以及保护肝脏等功能。
牛樟芝众多成分中以三萜类化合物被研究的最多,三萜类化合物是由三十个碳元素结合成六角形或五角形天然化合物的总称,牛樟芝所具的苦味即主要来自三萜类此成分。1995年时,Cherng等人发现牛樟芝子实体萃取物中含有三种新的以麦角甾烷(ergostane)为骨架的三萜类化合物:antcin A、antcinB与antcin C(Cherng,I.H.and Chiang,H.C.1995.Three new triterpenoidsfrom Antrodia cinnamomea.J.Nat.Prod.58:365-371)。Chen等人以乙醇萃取樟芝子实体后发现zhankuic acid A、zhankuic acid B及zhankuic acid C等三种三萜类化合物(Chen,C.H.and Yang,S.W.1995.New steroid acidsfrom Antrodiacinnamomea,-afungus parasitic on Cinnamomum micranthum.J.Nat.Prod.58:1655-1661)。此外,Chiang等人于1995年也由子实体萃取物中发现另外三种分别为倍半萜内酯(sesquiterpene lactone)与两种双酚类衍生物的新三萜类化合物,这就是antrocin、4,7-二甲氧基-5-甲基-1,3-苯并二氧环(4,7-dimethoxy-5-methy-1,3-benzodioxole)与2,2′,5,5′-四甲氧基-3,4,3′,4′-双-亚甲二氧基-6,6′-二二甲基联苯(2,2′,5,5′-teramethoxy-3,4,3′,4′-bi-methylenedioxy-6,6′-dimethylbiphenyl)(Chiang,H.C.Wu,D.P.Cherng,I.W.and Ueng,C.H.1995.Asesquiterpene lactone,phenyl and biphenyl compo undsfrom Antrodia cinnamomea.Phytochemistry.39:613-616)。到了1996年,Cherng等人以同样分析方法再度发现四种新的三萜类化合物:antcin E、antcin F、methyl antcinate G、methyl antcinate H(Cherng,I.H.Wu,D.P.and Chiang,H.C.1996.Triteroenoids from Antrodia cinnamomea.Phytochemistry.41:263-267);而Yang等人则发现了两种以麦角甾烷为骨架的新化合物zhankuic acid D、zhankuic acid E,以及三种以羊毛甾烷(lanostane)为骨架的新化合物:15α-乙酰-去氢硫色多孔菌酸(15α-acetyl-dehydrosulphurenic acid)、去氢齿孔酸(dehydroeburicoic acid)与去水硫色多孔菌酸(dehydrasulphurenic acid)(Yang,S.W.Shen,Y.C.and Chen,C.H.1996.Steroids and triterpenoids of Antrodiacinnamomea-a fungus parasitic on Cinnamomum micranthum. Phytochemistry.41:1389-1392)。虽然由目前许多实验可得知牛樟芝萃取物具有抑癌的功效(如前述Chen(1995)),但究竟为何种有效成分可达到抑制肿瘤细胞效果的研究,目前则仍处于试验阶段,并未有具体的有效成分发表,故若能将该萃取物进一步纯化分析,找出其真正有效抑癌成分,对于人类癌症的治疗实将产生极大的帮助。
发明内容
为明了牛樟芝萃取物中究竟是何成分具有抑癌的效果,本发明由牛樟芝萃取物中分离纯化出具下列结构式的化合物:
其中,R1、R2、R3与R4是分别选自甲氧基(OCH3)、甲氧基、甲基(CH3)与氢(H)其中之一。
式(1)的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10O4H12,淡黄色颗粒状,分子量为196,包括如下所示式(2)、式(3)、式(4)、式(5)、式(6)或式(7)的化合物:
其依序分别为4,7-二甲氧基-5-甲基-1,3-苯并二氧环(4,7-dimethoxy-5-methy-1,3-benzodioxole,式(2))、4,6-二甲氧基-5-甲基-1,3-苯并二氧环(4,6-dimethoxy-5-methy-1,3-benzodioxole,式(3))、4,6-二甲氧基-7-甲基-1,3-苯并二氧环(4,6-dimethoxy-7-methy-1,3-benzodioxole,式(4))、4,5-二甲氧基-6-甲基-1,3-苯并二氧环(4,5-dimethoxy-6-methy-1,3-benzodioxole,式(5))、4,5-二甲氧基-7-甲基-1,3-苯并二氧环(4,5-dimethoxy-7-methy-1,3-benzodioxole,式(6))与5,6-二甲氧基-4-甲基-1,3-苯并二氧环(5,6-dimethoxy-4-methy-1,3-benzodioxole,式(7))。
借由前述化合物,本发明是将其应用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上,使能进一步应用包括于治疗癌症的医药组成份中,增益癌症的治疗效果。本发明对该化合物的应用范围包括对于乳癌肿瘤细胞、肝癌肿瘤细胞与摄护腺癌肿瘤细胞等细胞的生长抑制效果,使抑制该等肿瘤细胞的迅速生长,进而抑制肿瘤的增生,而延缓肿瘤的恶化。其中,较佳的化合物是式(2)的4,7-二甲氧基-5-甲基-1,3-苯并二氧环(4,7-dimethoxy-5-methy-1,3-benzodioxole)。
另一方面,借由本发明的应用,也可将式(1)的化合物利用于治疗乳癌、肝癌与摄护腺癌等医药组成物的成分中。
本发明中用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如式(1)的化合物是分离纯化自牛樟芝水萃取物或有机溶剂萃取物,有机溶剂可包括醇类(例如甲醇、乙醇或丙醇)、酯类(例如乙酸乙酯)、烷类(例如己烷)或卤烷(例如氯甲烷、氯乙烷),但并不限制于此,其中较佳的为醇类。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下述所列举的实施例是用以阐明本发明,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应当可以做出一些修改和改进,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随后附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取牛樟芝(Antrodia camphorata)菌丝体、子实体或二者的混合物,利用已知的萃取方式,以水或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借以取得牛樟芝水萃取物或有机溶剂萃取物。其中,有机溶剂可包括醇类(例如甲醇、乙醇或丙醇)、酯类(例如乙酸乙酯)、烷类(例如己烷)或卤烷(例如氯甲烷、氯乙烷),但并不限制于此。其中较佳者为醇类,更佳者为乙醇。
经萃取过后的牛樟芝水萃取物或有机溶剂萃取物,可进一步借由高效液相层析加以分离纯化,之后再对每一分液(fraction)进行抑癌效果的测试。最后,则针对具抑癌效果的分液进行成分分析,将可能产生抑癌效果的成分再分别进一步做不同癌症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测试。最终即发现本发明中如式(1)的化合物是具有抑制不同癌症肿瘤细胞生长的效果。
为方便说明本发明,以下将以式(2)的4,7-二甲氧基-5-甲基-1,3-苯并二氧环化合物进行说明。为证实4,7-二甲氧基-5-甲基-1,3-苯并二氧环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生的抑制效果,本发明中是以MTT分析法,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抗肿瘤药物筛检模式,对包括乳癌、肝癌与摄护腺癌等肿瘤细胞进行细胞存活率的测试。由该些测试证实,4,7-二甲氧基-5-甲基-1,3-苯并二氧环对于乳癌肿瘤细胞(包括MCF-7与MDA-MB-231)、肝癌肿瘤细胞(包括Hep 3B与Hep G2)与摄护腺癌肿瘤细胞(包括LNCaP与DU-145)等都可降低其存活率,相比之下可同时降低生长半抑制率所需浓度(即IC50值),因此得以由4,7-二甲氧基-5-甲基-1,3-苯并二氧环,应用于包括乳癌、肝癌与摄护腺癌等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上。现对前述实施方式详尽说明如下。
实施例1.体外抗乳癌肿瘤细胞的活性测试
本测试是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抗肿瘤药物筛检模式,取4,7-二二甲氧基-5-甲基-1,3-苯并二氧环化合物,加入MCF-7与MDA-MB-231人类肿瘤细胞培养液中,进行肿瘤细胞存活性的测试。细胞存活性的测试可采已知的MTT分析法进行分析,而MCF-7与MDA-MB-231都是人类的乳癌肿瘤细胞系。
MTT分析法是一种常见用于分析细胞增生(cell proliferation)、存活率(percent of viable cells)以及细胞毒性(cytotoxicity)的分析方法。其中,MTT(3-[4,5-dimethylthiazol-2-y1]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为一黄色染剂,它可被活细胞吸收并被粒腺体中的琥珀酸四唑还原酶(succinatetetrazolium reductase)还原成不溶水性且呈蓝紫色的formazan,因此借由formazan形成与否,即可判断并计算细胞的存活率。
首先将人类乳癌细胞MCF-7与MDA-MB-231分别于含有胎牛血清的培养液中培养24小时。将增生后的细胞以PBS清洗一次,并以1倍的胰蛋白酶-EDTA处理细胞,随后在1,200rpm下离心5分钟,将细胞沉淀并丢弃上清液。之后加入10ml的新培养液,轻微摇晃使细胞再次悬浮,再将细胞分置于96孔微量盘内。测试时,分别于每一孔内加入30、10、3、1、0.3、0.1与0.03μg/ml牛樟芝乙醇萃取物(对照组)以及4,7-二甲氧基-5-甲基-1,3-苯并二氧环(试验组),在37℃、5%CO2下培养48小时。其后,于避光的环境下于每一孔内加入2.5mg/ml的MTT,反应4小时后再于每一孔内加入100μl的lysisbuffer终止反应。最后以酵素免疫分析仪在570nm吸光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值,借以计算细胞的存活率,并推算出其生长半抑制率所需浓度(即IC50值),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体外对乳癌肿瘤细胞存活率的测试结果
由表1中可知,借由4,7-二甲氧基-5-甲基-1,3-苯并二氧环的作用,其对于MCF-7人类乳癌肿瘤细胞的IC50值为1.721μg/ml,对于MDA-MB-231人类乳癌肿瘤细胞的IC50值则为0.992μg/ml,相比于牛樟芝萃取混合物所测得的IC50值低得多,因此可证实牛樟芝萃取物中的4,7-二甲氧基-5-甲基-1,3-苯并二氧环确实能够用于乳癌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
实施例2.体外对乳癌肿瘤细胞辅助治疗的活性测试
本测试同样是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体外筛检模式进行测试。首先,取人类乳癌细胞MCF-7与MDA-MB-231,分别于含有胎牛血清的培养液中培养24小时后,将增生后的细胞以PBS清洗一次,并以1倍的胰蛋白酶-EDTA处理细胞,随后在1,200rpm下离心5分钟,将细胞沉淀并丢弃上清液。之后加入10ml的新培养液,轻微摇晃使细胞再次悬浮。测试前,先加入0.0017μg/ml紫杉醇(Taxol)处理细胞72小时,再将细胞分置于96孔微量盘内,之后分别于每孔内加入0μg/ml(对照组),30、10、3、1、0.3、0.1与0.03μg/ml的4,7-二甲氧基-5-甲基-1,3-苯并二氧环(试验组),在37℃、5%CO2下培养48小时。其后,于避光的环境下于每一孔内加入2.5mg/ml的MTT,反应4小时后于每一孔内加入100μl的lysis buffer终止反应。最后以酵素免疫分析仪在570nm吸光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值,借以计算细胞的存活率,并推算出其生长半抑制所需浓度(即IC50值),其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体外对乳癌肿瘤细胞经紫杉醇辅助治疗后抑制的测试结果
由表2中可知,透过紫杉醇的协同作用,4,7-二甲氧基-5-甲基-1,3-苯并二氧环对于MCF-7人类乳癌肿瘤细胞的IC50值降为0.0007μg/ml,对于MDA-MB-231人类乳癌肿瘤细胞的IC50值也降为约0.0009μg/ml,因此可证实牛樟芝萃取物中的4,7-二甲氧基-5-甲基-1,3-苯并二氧环确实能够利用于乳癌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且在紫杉醇的协同作用下,有更佳的抑制效果。
实施例3.体外抗肝癌肿瘤细胞的活性测试
本测试也是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抗肿瘤药物筛检模式进行,将4,7-二甲氧基-5-甲基-1,3-苯并二氧环化合物,加入Hep 3B与Hep G2人类肝癌肿瘤细胞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借以进行肿瘤细胞存活性的测试。
首先将人类肝癌细胞Hep 3B与Hep G2分别于含有胎牛血清的培养液中培养24小时。将增生后的细胞以PBS清洗一次,并以1倍的胰蛋白酶-EDTA处理细胞,随后在1,200rpm下离心5分钟,将细胞沉淀并丢弃上清液。之后加入10ml的新培养液,轻微摇晃使细胞再次悬浮,再将细胞分置于96孔微量盘内。测试时,分别于每一孔内加入30、10、3、1、0.3、0.1与0.03μg/ml的牛樟芝乙醇萃取物(对照组)以及30、10、3、1、0.3、0.1与0.03μg/ml的4,7-二甲氧基-5-甲基-1,3-苯并二氧环(试验组),在37℃、5%CO2下培养48小时。其后,于避光的环境下于每一孔内加入2.5mg/ml的MTT,反应4小时后再于每一孔内加入100μl的lysis buffer终止反应。最后以酵素免疫分析仪在570nm吸光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值,借以计算细胞的存活率,并推算出其IC50值,其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体外对肝癌肿瘤细胞抑制的测试结果
由表3中可知,借由4,7-二甲氧基-5-甲基-1,3-苯并二氧环的作用,其对于Hep 3B人类肝癌肿瘤细胞的IC50值为0.016μg/ml,对于Hep G2人类肝癌肿瘤细胞的IC50值则为2.462μg/ml,相比于牛樟芝萃取混合物所测得的IC50值是低得多,因此可证实牛樟芝萃取物中的4,7-二甲氧基-5-甲基-1,3-苯并二氧环确实能够利用于肝癌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
实施例4.体外对肝癌肿瘤细胞辅助治疗的活性测试
本测试同样是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体外筛检模式进行测试。首先,取人类肝癌细胞Hep 3B与Hep G2,分别于含有胎牛血清的培养液中培养24小时后,将增生后的细胞以PBS清洗一次,并以1倍的胰蛋白酶-EDTA处理细胞,随后在1,200rpm下离心5分钟,将细胞沉淀并丢弃上清液。之后加入10ml的新培养液,轻微摇晃使细胞再次悬浮。测试前,先于Hep 3B细胞株试验加入0.0043μg/ml的Lovastatin,而于Hep G2细胞株试验加入0.0017μg/ml的紫杉醇(Taxol),处理细胞72小时,再将细胞分置于96孔微量盘内,之后分别于每孔内加入0μg/ml(对照组),30、10、3、1、0.3、0.1与0.03μg/ml的4,7-二甲氧基-5-甲基-1,3-苯并二氧环(试验组),在37℃、5%CO2下培养48小时。其后,于避光的环境下于每一孔内加入2.5mg/ml的MTT,反应4小时后于每一孔内加入100μl的lysis buffer终止反应。最后以酵素免疫分析仪在570nm吸光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值,借以计算细胞的存活率,并推算出其IC50值,其结果如表4所示。
表4.体外对肝癌肿瘤细胞经紫杉醇辅助治疗后抑制的测试结果
由表4中可知,透过Lovastatin及紫杉醇的协同作用,4,7-二甲氧基-5-甲基-1,3-苯并二氧环对于Hep 3B人类肝癌肿瘤细胞的IC50值降为0.0007μg/ml,对于Hep G2人类肝癌肿瘤细胞的IC50值也降为约0.0129μg/ml,因此可证实牛樟芝萃取物中的4,7-二甲氧基-5-甲基-1,3-苯并二氧环确实能够利用于肝癌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且在紫杉醇的协同作用下,有更佳的抑制效果。
实施例5.体外抗摄护腺癌肿瘤细胞的活性测试
本测试也是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抗肿瘤药物筛检模式进行,将4,7-二甲氧基-5-甲基-1,3-苯并二氧环化合物,加入LNCaP与DU-145人类摄护腺癌肿瘤细胞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借以进行肿瘤细胞存活性的测试。
首先将人类摄护腺癌细胞LNCaP与DU-145分别于含有胎牛血清的培养液中培养24小时。将增生后的细胞以PBS清洗一次,并以1倍的胰蛋白酶-EDTA处理细胞,随后在1,200rpm下离心5分钟,将细胞沉淀并丢弃上清液。之后加入10ml的新培养液,轻微摇晃使细胞再次悬浮,再将细胞分置于96孔微量盘内。测试时,分别于每一孔内加入30、10、3、1与0.3μg/ml牛樟芝乙醇萃取物(对照组)以及30、10、3、1与0.3μg/ml 4,7-二甲氧基-5-甲基-1,3-苯并二氧环(试验组),在37℃、5%CO2下培养48小时。其后,于避光的环境下于每一孔内加入2.5mg/ml的MTT,反应4小时后再于每一孔内加入100μl的lysis buffer终止反应。最后以酵素免疫分析仪在570nm吸光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值,借以计算细胞的存活率,并推算出其IC50值,其结果如表5所示。
表5.体外对摄护腺癌肿瘤细胞抑制的测试结果
由表5中可知,借由4,7-二甲氧基-5-甲基-1,3-苯并二氧环的作用,其对于LNCaP人类摄护腺癌肿瘤细胞之IC50值为4.46μg/ml,对于DU-145人类摄护腺癌肿瘤细胞之IC50值则为2.21μg/ml,相较于牛樟芝萃取混合物所测得的IC50值低得多,因此可证实牛樟芝萃取物中的4,7-二甲氧基-5-甲基-1,3-苯并二氧环确实能够利用于摄护腺癌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
实施例6.体外对摄护腺癌肿瘤细胞辅助治疗的活性测试
本测试同样是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体外筛检模式进行测试。首先,取人类摄护腺癌细胞LNCaP与DU-145,分别于含有胎牛血清的培养液中培养24小时后,将增生后的细胞以PBS清洗一次,并以1倍的胰蛋白酶-EDTA处理细胞,随后在1,200rpm下离心5分钟,将细胞沉淀并丢弃上清液。之后加入10ml的新培养液,轻微摇晃使细胞再次悬浮。测试前,先于LNCaP细胞株试验加入0.0017μg/ml的紫杉醇,而于DU-145胞株试验加入0.0043μg/ml的紫杉醇分别处理细胞72小时,再将细胞分置于96孔微量盘内,之后分别于每孔内加入0μg/ml(对照组),30、10、3、1、0.3、0.1与0.03μg/ml的4,7-二甲氧基-5-甲基-1,3-苯并二氧环(试验组)的4,7-二甲氧基-5-甲基-1,3-苯并二氧环,在37℃、5%CO2下培养48小时。其后,于避光的环境下于每一孔内加入2.5mg/ml的MTT,反应4小时后于每一孔内加入100μl的lysisbuffer终止反应。最后以酵素免疫分析仪在570nm吸光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值,借以计算细胞的存活率,并推算出其IC50值,其结果如表6所示。
表6.体外对摄护腺癌肿瘤细胞经紫杉醇辅助治疗后抑制的测试结果
由表6中可知,透过紫杉醇的协同作用,4,7-二甲氧基-5-甲基-1,3-苯并二氧环对于LNCaP人类摄护腺癌肿瘤细胞的IC50值降为1.16μg/ml,对于DU-145人类摄护腺癌肿瘤细胞的IC50值也降为约0.71μg/ml,相比于牛樟芝萃取混合物所测得的IC50值低得多,因此可证实牛樟芝萃取物中的4,7-二甲氧基-5-甲基-1,3-苯并二氧环确实能够利用于摄护腺癌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且在紫杉醇的协同作用下,有更佳的抑制效果。
Claims (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将该化合物利用于抑制乳癌肿瘤细胞生长的应用,其中,该化合物是由牛樟芝萃取物所分离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将该化合物利用于抑制乳癌肿瘤细胞生长的应用,其中,该化合物是由牛樟芝的水萃取物所分离制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将该化合物利用于抑制乳癌肿瘤细胞生长的应用,其中,该化合物是由牛樟芝的有机溶剂萃取物所分离制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将该化合物利用于抑制乳癌肿瘤细胞生长的应用,其中,该有机溶剂是选自酯类、醇类、烷类或卤烷所组成的族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将该化合物利用于抑制乳癌肿瘤细胞生长的应用,其中,该醇类是乙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将该化合物利用于抑制乳癌肿瘤细胞生长的应用,其中,该化合物是4,7-二甲氧基-5-甲基-1,3-苯并二氧环。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将该化合物利用于抑制乳癌肿瘤细胞生长的应用,其中,该乳癌肿瘤细胞是MCF-7或MDA-MB-231细胞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将该化合物利用于抑制肝癌肿瘤细胞生长的应用,其中,该化合物是由牛樟芝萃取物所分离制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将该化合物利用于抑制肝癌肿瘤细胞生长的应用,其中,该化合物是由牛樟芝的水萃取物所分离制得。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将该化合物利用于抑制肝癌肿瘤细胞生长的应用,其中,该化合物是由牛樟芝的有机溶剂萃取物所分离制得。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将该化合物利用于抑制肝癌肿瘤细胞生长的应用,其中,该有机溶剂是选自酯类、醇类、烷类或卤烷所组成的族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将该化合物利用于抑制肝癌肿瘤细胞生长的应用,其中,该醇类是乙醇。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将该化合物利用于抑制肝癌肿瘤细胞生长的应用,其中,该化合物是4,7-二甲氧基-5-甲基-1,3-苯并二氧环。
16.根据权利要求9或15所述将该化合物利用于抑制肝癌肿瘤细胞生长的应用,其中,该乳癌肿瘤细胞是Hep 3B或Hep G2细胞系。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将该化合物利用于抑制摄护腺癌肿瘤细胞生长的应用,其中,该化合物是由牛樟芝萃取物所分离制得。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将该化合物利用于抑制摄护腺癌肿瘤细胞生长的应用,其中,该化合物是由牛樟芝的水萃取物所分离制得。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将该化合物利用于抑制摄护腺癌肿瘤细胞生长的应用,其中,该化合物是由牛樟芝的有机溶剂萃取物所分离制得。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将该化合物利用于抑制摄护腺癌肿瘤细胞生长的应用,其中,该有机溶剂是选自酯类、醇类、烷类或卤烷所组成的族群。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将该化合物利用于抑制摄护腺癌肿瘤细胞生长的应用,其中,该醇类是乙醇。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将该化合物利用于抑制摄护腺癌肿瘤细胞生长的应用,其中,该化合物是4,7-二甲氧基-5-甲基-1,3-苯并二氧环。
24.根据权利要求17或23所述将该化合物利用于抑制摄护腺癌肿瘤细胞生长的应用,其中,该乳癌肿瘤细胞是LNCaP或DU145细胞系。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001559A CN101214238B (zh) | 2007-01-05 | 2007-01-05 | 牛樟芝萃取物对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应用 |
PCT/CN2008/070024 WO2008086743A1 (fr) | 2007-01-05 | 2008-01-04 | Application d'un extrait d'antrodia cinnamomea pour l'inhibition de la croissance de cellules tumorale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001559A CN101214238B (zh) | 2007-01-05 | 2007-01-05 | 牛樟芝萃取物对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14238A true CN101214238A (zh) | 2008-07-09 |
CN101214238B CN101214238B (zh) | 2010-05-19 |
Family
ID=39620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0015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14238B (zh) | 2007-01-05 | 2007-01-05 | 牛樟芝萃取物对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应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214238B (zh) |
WO (1) | WO2008086743A1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59084B (zh) * | 2009-04-23 | 2011-06-15 | 徐财泉 | 一种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生产方法 |
CN102584777A (zh) * | 2011-01-10 | 2012-07-18 | 高雄医学大学 | 樟芝子实体苯类化合物、制备与分析方法 |
CN103012358A (zh) * | 2011-09-27 | 2013-04-03 | 游介宙 | 自牛樟芝萃取的化合物、含该化合物的医药组合物及该化合物的用途 |
US8759549B2 (en) | 2010-07-30 | 2014-06-24 | Chieh-Chou Yu | Compound extracted from Antrodia cinnamomea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comprising the same |
CN104887661A (zh) * | 2014-03-06 | 2015-09-09 | 兰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促进伤口愈合的医药组成物及其用途 |
CN105935054A (zh) * | 2015-03-02 | 2016-09-14 | 美和学校财团法人美和科技大学 | 三萜类化合物用以改善藻华现象的用途 |
CN107397764A (zh) * | 2016-05-20 | 2017-11-28 | 台湾原生药用植物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辅助治疗癌症的医药组合物 |
CN109276563A (zh) * | 2017-07-21 | 2019-01-29 | 珠海市鑫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医药组合物用于制备治疗或预防个体感染病毒的药物的用途 |
CN110337991A (zh) * | 2019-06-19 | 2019-10-18 | 三生源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牛樟芝提取物的肿瘤细胞抑制剂的制备及应用 |
CN114366735A (zh) * | 2020-10-15 | 2022-04-19 | 绿茵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 c-Met调控组合物及用于促进肝细胞再生的用途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35505C (zh) * | 2005-03-07 | 2007-09-05 | 敖宗华 | 用大孔吸附树脂制备樟芝多糖和樟芝三萜的方法及其产品 |
-
2007
- 2007-01-05 CN CN200710001559A patent/CN10121423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
- 2008-01-04 WO PCT/CN2008/070024 patent/WO2008086743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59084B (zh) * | 2009-04-23 | 2011-06-15 | 徐财泉 | 一种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生产方法 |
US8759549B2 (en) | 2010-07-30 | 2014-06-24 | Chieh-Chou Yu | Compound extracted from Antrodia cinnamomea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comprising the same |
CN102584777A (zh) * | 2011-01-10 | 2012-07-18 | 高雄医学大学 | 樟芝子实体苯类化合物、制备与分析方法 |
CN102584777B (zh) * | 2011-01-10 | 2016-07-06 | 高雄医学大学 | 樟芝子实体苯类化合物、制备与分析方法 |
CN103012358A (zh) * | 2011-09-27 | 2013-04-03 | 游介宙 | 自牛樟芝萃取的化合物、含该化合物的医药组合物及该化合物的用途 |
CN104887661B (zh) * | 2014-03-06 | 2018-02-13 | 兰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促进伤口愈合的医药组成物及其用途 |
CN104887661A (zh) * | 2014-03-06 | 2015-09-09 | 兰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促进伤口愈合的医药组成物及其用途 |
CN105935054A (zh) * | 2015-03-02 | 2016-09-14 | 美和学校财团法人美和科技大学 | 三萜类化合物用以改善藻华现象的用途 |
CN105935054B (zh) * | 2015-03-02 | 2018-07-27 | 美和学校财团法人美和科技大学 | 三萜类化合物用以改善藻华现象的用途 |
CN107397764A (zh) * | 2016-05-20 | 2017-11-28 | 台湾原生药用植物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辅助治疗癌症的医药组合物 |
CN109276563A (zh) * | 2017-07-21 | 2019-01-29 | 珠海市鑫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医药组合物用于制备治疗或预防个体感染病毒的药物的用途 |
CN110337991A (zh) * | 2019-06-19 | 2019-10-18 | 三生源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牛樟芝提取物的肿瘤细胞抑制剂的制备及应用 |
CN114366735A (zh) * | 2020-10-15 | 2022-04-19 | 绿茵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 c-Met调控组合物及用于促进肝细胞再生的用途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8086743A1 (fr) | 2008-07-24 |
CN101214238B (zh) | 2010-05-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14238A (zh) | 牛樟芝萃取物对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应用 | |
TWI330528B (zh) | ||
JP5014959B2 (ja) | ベニクスノキタケ抽出物から分離させた新化合物 | |
CN101225066B (zh) | 牛樟芝的环己烯酮萃取物 | |
CN101417934B (zh) | 分离自牛樟芝萃取物的化合物 | |
JP5019946B2 (ja) | ベニクスノキタケ抽出物化合物の腫瘍細胞生長抑制に対する応用 | |
TW201109012A (en) | Cyclohexenone chemical compounds of Antrodia cinnamomea for suppressing the growth of ovarian cancer tumor cell | |
CN101343247B (zh) | 牛樟芝的环己烯酮萃取物 | |
TWI361687B (zh) | ||
TWI583376B (zh) | Compounds isolated from Antelroxicus and their use | |
CN102000046B (zh) | 牛樟芝环己烯酮化合物在制备用于抑制胰脏癌肿瘤细胞生长的药物中的应用 | |
CN102232945B (zh) | 牛樟芝环己烯酮化合物在制备用于抑制膀胱癌肿瘤细胞生长的药物的用途 | |
CN102232946B (zh) | 牛樟芝环己烯酮化合物在制备用于抑制胃癌肿瘤细胞生长的药物的用途 | |
CN102232942A (zh) | 用于抑制淋巴癌肿瘤细胞生长的牛樟芝环己烯酮化合物 | |
CN104211627A (zh) | 牛樟芝化合物、萃取物及其用途 | |
CN102232940A (zh) | 用于抑制大肠癌肿瘤细胞生长的牛樟芝环己烯酮化合物 | |
TW201442700A (zh) | 牛樟芝化合物、萃取物及其用途 | |
CN102232941A (zh) | 用于抑制卵巢癌肿瘤细胞生长的牛樟芝环己烯酮化合物 | |
CN102232943A (zh) | 用于抑制皮肤癌肿瘤细胞生长的牛樟芝环己烯酮化合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9 Termination date: 20160105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