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12323A - Ims网络为群用户提供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Ims网络为群用户提供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12323A CN101212323A CN200710129317.5A CN200710129317A CN101212323A CN 101212323 A CN101212323 A CN 101212323A CN 200710129317 A CN200710129317 A CN 200710129317A CN 101212323 A CN101212323 A CN 10121232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up user
- user
- group
-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se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53—IP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PBX] functionality entities or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83—In-session procedures
- H04L65/1095—Inter-network session transfer or sha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34—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involving the movement of software or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P多媒体子系统(IMS)网络为群用户提供服务的方法:获取预先设置的群用户配置信息;根据群用户配置信息进行群用户会话路由。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一种IMS网络为群用户提供服务的系统,应用该方法和系统可以实现IMS接入群用户,并为群用户提供会话路由以及业务触发等服务的功能,扩大了IMS网络的应用范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第三代网络技术,特别涉及一种IMS网络为群用户提供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IP多媒体子系统(IMS)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化伙伴项目(3GPP)标准定义的一个第三代(3G)网络的子系统,是3G网络为实现分组语音和分组数据,提供统一的多媒体业务和应用而提出的目标网络。
IMS采用分组数据域作为其上层控制信令以及媒体传输的承载通道,采用会话初始协议(SIP)作为呼叫控制信令,并与实时传输协议(RT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会话描述协议(SDP)、实时流协议(RTSP)以及域名服务器(DNS)等协议配合,共同完成IMS中终端设备注册、会话路由和业务触发等服务。
图1为现有IMS网络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IMS网络主要包括IMS核心网、归属用户服务器(HSS)/用户配置服务功能(UPSF)、应用服务器(AS)以及网际协议(IP)接入网,即终端设备。
其中,IMS核心网主要包括的功能实体为呼叫会话控制(CSCF)单元,用于处理控制用户多媒体会话的信令消息。按功能的不同,CSCF又可以被划分为三类,分别是代理CSCF(P-CSCF)、问询CSCF(I-CSCF)和服务CSCF(S-CSCF):P-CSCF为终端设备接入IMS网络的信令代理实体,所有来自或发往终端设备的信令均需经过P-CSCF;I-CSCF主要用于通过查询HSS/UPSF来确定S-CSCF的位置;S-CSCF负责IMS网络中的会话管理,即用于完成呼叫会话控制。
HSS/UPSF为用户数据配置单元,用于存贮用户的签约数据等业务相关信息,在3GPP结构中,用户数据配置单元被称为HSS,在TISPAN架构中,用户数据配置单元被称为UPSF。
AS,用于为IMS用户提供应用业务控制。为了使用户接入所需业务,IMS网络中引入了公共业务标识(PSI),在现有SIP信令中,PSI为统一资源标识(URI)或号码URI(Tel URI),由AS执行PSI所标识的业务,每个PSI由一个AS管理,不需要在IMS网络中注册。
随着IMS技术的不断发展,IMS网络所提供的业务种类越来越丰富,这样,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网络希望接入到IMS网络中,享受IMS网络所提供的服务,如IP专用电话交换机(PBX)/下一代企业网(NGCN)等群用户网络。
群用户是指一群有相同属性的用户,这些用户组成了一个用户群,比如,IP PBX/NGCN是一种针对企业网应用的电话系统,可以接入到软交换网络、公共电话交换网(PSTN)和公共陆地移动网(PLMN)等网络中,以使得这些网络为企业内部用户提供服务,作为群用户,企业网用户有相同的归属域、相同的服务配置等。
目前,TISPAN组织已启动IP PBX/NGCN接入IMS网络的研究,并定义了相关的业务需求,如:IMS网络需要支持IP PBX/NGCN身份的传递、需要支持至IP PBX/NGCN内部用户的路由以及IMS仅保存针对IP PBX/NGCN的IMS订购关系,而不保存针对IP PBX/NGCN内部用户的订购关系等。
但上述研究还仅仅停留在制定需求阶段,也就是说,当前TISPAN组织所进行的研究中,还没有就IMS网络如何为企业网用户即群用户提供服务提出明确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MS网络为群用户提供服务的方法,使得IMS网络能够为群用户提供服务。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MS网络为群用户提供服务的系统,使得IMS网络能够为群用户提供服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IMS网络为群用户提供服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预先设置的群用户配置信息;
根据企业网配置信息进行群用户业务触发和/或会话路由。
一种IMS网络为群用户提供服务的系统,至少包括呼叫会话控制单元以及用户数据库功能单元;
所述呼叫会话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发往或来自群用户设备的通信请求,并根据从用户数据库功能单元请求到的群用户配置信息进行群用户业务触发和/或会话路由;
所述用户数据库功能单元,用于存储群用户配置信息,并向所述呼叫会话控制单元发送群用户配置信息。
可见,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群用户设备通过呼叫会话控制单元以及用户数据库功能单元接入IMS网络,这样,当呼叫会话控制单元接收到来自或发往群用户设备的会话请求时,通过请求用户数据库功能单元获取群用户配置信息,并进一步根据群用户配置信息触发相应的群用户会话路由,从而实现了由IMS网络为群用户提供服务,扩大了IMS网络的服务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IMS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系统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共标识的UML描述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总体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Service Profile文件的UML描述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系统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IMS网络200和群用户设备203,其中,IMS网络200至少包括用户数据库功能单元201以及呼叫会话控制单元202。
呼叫会话控制单元202,用于接收发往或来自群用户设备203的通信请求,并向用户数据库功能单元201请求群用户配置信息,根据接收到的群用户配置信息进行群用户业务触发和/或会话路由。
用户数据库功能单元201,用于存储群用户配置信息,在接收到来自呼叫会话控制单元202的群用户配置信息请求后,向呼叫会话控制单元202发送群用户配置信息。
群用户设备203,用于向呼叫会话控制单元202发送通信请求或接收呼叫会话控制单元202路由来的通信请求进行处理;群用户设备203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物理形态,如可以是企业网设备、SIP接入网关(AG)设备、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设备等,具有SIP客户端(UA)或SIP代理(Proxy)功能,进一步的还具有会话控制功能,能够独立处理企业网内部用户之间的会话。
呼叫会话控制单元202可通过E1接口与群用户设备203相连,采用SIP协议;当群用户设备203不支持IMS网络的SIP协议时,呼叫会话控制单元202与群用户设备203之间进一步包括一个用于在非SIP协议至SIP协议或不同SIP配置(Profile)之间转换的单元,如网络互通功能(IWF)实体或边界互通控制功能(IBCF)实体。
用户数据库功能单元201可通过E2和E4接口与呼叫会话控制单元202以及群用户设备203相连,两个接口均可采用直径(Diameter)协议,在本发明中,E4接口并不是必须的。为了使IMS网络能够正确地识别群用户,需要在用户数据库功能单元201中描述群用户信息,以标识群用户身份。图3为本发明公共标识的统一建模语言(UML)描述示意图,本发明的UML中描述了公共群用户身份标识,它可以是如图3所示的通配公共群用户标识(WildcaredPGI),用于标识群内所有用户的通配表达式,如,****@pbx.china.com等任意SIP URI或TEL URI的任意通配形式,公共群用户身份标识也可以就是一个用户群身份标识,如pbx.china.com的企业网域名形式或huawei@pbx.china.com的企业网总机形式,此外,进一步的,在共有标识属性(Identity Type)中可以增加新的类别【PGI】和【匹配PGI(Matched PGI)】,分别用来标识用户群身份以及群内用户身份。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公共群用户身份标识也可以复用现有的公共标识(Public Identification)来进行标识,比如,如图3所示的,利用通配公共业务标识(Wildcared PSI)来标识群内所有用户的通配表达式,同样增加新的类别【PGI】和【Matched PGI】分别标识用户群身份以及群内用户身份。
用户数据库功能单元201中针对上述公共群用户身份标识配置相应的群用户配置信息,如群用户业务配置文件以及群用户路由地址信息。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的总体流程图,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呼叫会话控制单元向用户数据库功能单元201请求并获取预先设置的群用户配置信息。
上述群用户配置信息中包括群用户业务配置文件和/或群用户路由地址信息,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群用户会话标识,用来标识会话参与方为群用户;群用户路由地址信息有时就是公共群用户身份标识,如当公共群用户身份标识在IMS网络经过注册时;群用户会话标识可以是一个显式的独立标识,也可以是一个隐式标识,如隐含在群用户业务配置文件或群用户路由地址信息中。
步骤402:呼叫会话控制单元202根据群用户配置信息进行群用户业务触发和/或会话路由。
图5为本发明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呼叫会话控制单元20为I-CSCF和S-CSCF,用户数据库功能单元201为HSS,群用户设备203为企业网设备IP PBX,群用户是企业网用户,为会话过程中的被叫用户,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会话请求(invite)发送至目标网络I-CSCF。
本实施例中,假设会话请求中携带的被叫用户的身份标识为Pbx-User@pbx.china.com,这是一个企业网用户的内部用户身份标识。
步骤502:I-CSCF向HSS发送位置信息请求(LIR)消息。
该LIR消息中携带有被叫用户的身份标识Pbx-User@pbx.china.com。
步骤503:HSS收到LIR消息后,首先判断被叫用户是否匹配群用户身份,如果匹配,则HSS为该会话请求分配为之服务的S-CSCF;如果不是,则按现有技术进行相应处理。
判断用户身份是否匹配群用户身份的方法为:HSS判断接收到的用户身份标识是否与预先设置的公共群用户身份标识相匹配,如是否与标识群内所有用户通配表达式或用户群身份标识的参数描述相符。
所分配的S-CSCF可以是HSS通过管理方式设定的,也可以是IP-PBX通过E4接口在HSS中设定的,还可以是HSS在企业网向IMS注册时获得的或是HSS当前临时选择的。
步骤504:HSS向I-CSCF回送位置信息应答(LIA)消息。
该LIA消息中携带HSS分配给会话请求的S-CSCF,进一步的,还消息中还可以包括部分群用户配置信息,如群用户会话标识。
步骤505:I-CSCF向分配的S-CSCF发送会话请求。
该会话请求中携带被叫企业网用户身份标识Pbx-User@pbx.china.com,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携带群用户会话标识,即扩展SIP消息使之携带群用户会话标识,以供后续呼叫处理。
步骤506:S-CSCF向HSS发送SAR消息,请求获取群用户配置信息。
该SAR消息中携带被叫企业网用户的身份标识Pbx-User@pbx.china.com。
步骤507:HSS判断被叫用户身份是否匹配群用户身份,如果判断结果显示该被叫用户身份匹配群用户身份,则执行步骤508,否则,按现有技术进行相应处理。
判断过程与步骤503中所述判断过程相同。
步骤508:HSS向S-CSCF发送服务器分配应答(SAA)消息,该SAA消息中携带有群用户配置信息。
所述群用户配置信息中包括群用户业务配置(Service Profile)文件和/或群用户路由地址信息,如果实际情况需要,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群用户会话标识,用于标识会话参与方为群用户。
为传送上述群用户配置信息,可以扩展现有E2接口Diameter协议属性对(AVP),比如,可通过增加【Group指示(indicator)】AVP来传送群用户会话标识,通过增加【Group路由(route)】AVP来传送群用户路由地址信息。
除了上述通过扩展现有Diameter协议AVP来传送群用户配置信息的方式外,还可以通过复用现有Diameter协议的【用户-数据(User-data)】AVP来传送所述群用户配置信息。图6为Service Profile文件的UML描述示意图,如图6所示,可以在Service Profile文件的Public Identification中携带公共群用户身份标识,在Service Profile文件初始过滤规则(iFC)的AS地址参数中携带群用户设备203的路由地址,即将iFC中的“服务器名称(ServerName)”配置成企业网设备的路由地址。当企业网签约多个服务时,将携带企业网设备的路由地址的iFC的优先级设置为最低,以保证S-CSCF端在接收到群用户配置信息后,能够优先处理企业网签约业务,比如,当Service Profile文件中包括两个iFC时,将用于表示企业网签约业务(如彩铃业务)的iFC的优先级设置为代表高优先级的0,而将携带企业网设备的路由地址的iFC的优先级设置为代表低优先级的1。
步骤509:S-CSCF接收到SAA消息后,根据【User-data】AVP中ServiceProfile文件携带的iFC进行业务触发,实现企业网用户的签约业务。
本实施例中,S-CSCF首先根据优先级为0的iFC触发会话至server@homedomain.com,进行签约业务处理,之后再根据携带企业网设备的路由地址的iFC或【PBX route】AVP中携带的群用户路由地址信息获得企业网设备的路由地址PBX@homedomain.com,进而将会话路由至企业网设备IP-PBX。
步骤510:S-CSCF向IP PBX发送会话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CSCF向HSS查询获得群用户路由地址信息的过程,也可以在步骤502~504中由I-CSCF一并完成,比如,I-CSCF将获得的群用户路由地址信息放在会话请求的Request-URI中,而将原来的被叫用户身份标识放在会话请求的其它位置如To头域中,将该会话请求发送给S-CSCF,S-CSCF从而将群用户路由地址信息作为被叫进行相应的处理;或者,也可以由S-CSCF在步骤509中根据iFC触发的某个应用服务器完成,该应用服务器将根据向HSS查询或其自身配置的群用户路由地址信息放在会话请求的Request-URI中,而将原来的被叫用户身份标识放在会话请求的其它位置如To头域中,将该会话请求返回给S-CSCF,S-CSCF从而将群用户路由地址信息作为被叫进行相应的处理。
此外,S-CSCF可以保存群用户配置信息以及相应的群用户信息(从HSS中下载保存),S-CSCF可以是在上述呼叫过程中执行保存,也可以在群用户设备203向IMS注册过程中执行保存,S-CSCF在企业网向IMS注册过程中执行保存上述信息的步骤和在上述呼叫过程中执行保存的步骤类似,不再赘述。这样,在步骤506中,当接收到发往群用户的会话时,S-CSCF能够先判断被叫用户是否为群用户,如果是,则直接根据保存的群用户配置信息进行后续处理,从而简化同HSS之间的信息交互过程,否则再执行向HSS发送SRA消息的过程。S-CSCF在从HSS获得群用户配置信息后,可以和HSS之间建立数据更新机制,当HSS中保存的群用户配置信息发生更新后,可以同步更新至S-CSCF。
S-CSCF判断被叫用户是群用户的方法为:S-CSCF判断被叫用户身份标识符合群用户信息的描述,即被叫用户身份标识和公共群用户身份标识相匹配或S-CSCF判断接收到的会话请求中携带有群用户会话标识等。S-CSCF执行判断被叫用户身份标识符合群用户信息描述的条件可以是:根据接收到的会话请求中的群用户会话标识,或根据对被叫用户身份标识的解析,或无条件的。
此外,和步骤505类似的,S-CSCF也可以根据获取的群用户配置信息或判断被叫用户身份标识符合群用户信息的描述,在发出的会话请求中携带企业网会话标识,以供后续呼叫处理。
图7为本发明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图5所示实施例为企业网用户作为被叫方时的方法流程,而本实施例所示为企业网用户作为主叫方时的方法流程,如图7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企业网用户向S-CSCF发送会话请求。
该会话请求的PBX声明标识(P_Asserted_identity)的头域中携带主叫用户,即企业网用户的身份标识,本实施例中,假设企业网用户身份标识为Pbx-User@pbx1.china.com,这是一个企业网用户的内部用户身份标识。
该步骤之前进一步包括:IP-PBX通过配置获得S-CSCF的地址,或者向HSS查询获得S-CSCF地址,再或者,IP-PBX先向I-CSCF发送会话请求,再由I-CSCF向HSS查询获得S-CSCF地址,该过程和实施例一中步骤501~505所述过程类似,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企业网用户发出的会话请求中还可以携带群用户会话标识,或者和第一实施例类似,由I-CSCF或S-CSCF在会话请求中插入群用户会话标识,以供后续呼叫处理。
步骤702:S-CSCF向HSS发送SAR消息,请求获取群用户配置信息。
该SAR消息中携带有主叫用户的身份标识Pbx-User@pbx1.china.com。
步骤703~705: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507~509类似,其中,步骤703中,HSS判断用户身份,发送群用户配置信息;步骤704中,HSS向S-CSCF发送服务器分配应答(SAA)消息,该SAA消息中携带有群用户配置信息;步骤705中,S-CSCF根据群用户配置信息中的群用户业务配置文件,执行业务触发处理。
步骤706:S-CSCF完成主叫业务触发后,根据被叫用户身份标识进行后续处理。
同样,和第一实施例类似的,S-CSCF可以保存群用户配置信息以及相应的群用户信息,从而简化同HSS之间的信息交互过程,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描述了群用户设备203是IP PBX的情况,它们同样适用于其它形态的群用户设备,比如,群用户是Centrex用户,Centrex用户一般同时具有群内用户身份标识和群外用户身份标识(即在IMS网络内注册的公共用户身份标识),Centrex用户可以使用公共用户身份标识和企业网外部的用户进行通信,使用群内用户身份标识和企业网内部的用户进行通信,这样,在同一个企业网内,Centrex用户就可以和IP PBX用户使用群内用户身份标识进行相互呼叫,流程简述如下(未图示):
步骤801:IP PBX用户A向Centrex用户B发起呼叫,被叫号码是Centrex用户B的群内用户身份标识User-B@pbx1.china.com,和图7实施例类似的,处理IP PBX用户发起的会话请求;
步骤802:和图5实施例类似的,I-CSCF收到该会话请求,获得分配的S-CSCF,S-CSCF获得和被叫Centrex用户的群内用户身份标识相匹配的公共群用户身份标识对应的群用户配置信息;
步骤803:S-CSCF执行群用户配置信息中的群用户业务配置文件,如iFC,将会话请求触发至iFC中描述的Centrex AS,Centrex AS处理Centrex业务,并将会话请求中的被叫号码,即Request-URI改成Centrex用户的公共用户身份标识,如User-B@chinamobile.com,将会话请求发送给S-CSCF;
步骤804:S-CSCF收到会话请求,由于Request-URI已经发生变化,所以不再执行后续的iFC,而根据新的Request-URI,即根据Centrex用户的公共用户身份标识进行会话路由。
Centrex用户间使用群内用户身份标识进行相互呼叫的流程简述如下(未图示):
步骤901:Centrex用户A向Centrex用户B发起呼叫,被叫号码是Centrex用户B的群内用户身份标识User-B@pbx1.china.com,主叫号码即可以是Centrex用户A的群内用户身份标识User-A@pbx1.china.com,也可以是Centrex用户A的公共用户身份标识User-A@chinamobile.com;
步骤902:P-CSCF收到Centrex用户A发起的会话请求,如果主叫号码是Centrex用户A的公共用户身份标识User-A@chinamobile.com,则P-CSCF将会话请求路由至该公共用户身份标识在IMS网络注册的S-CSCF;如果主叫号码是Centrex用户A的群内用户身份标识User-A@pbx1.china.com,则P-CSCF执行和前述S-CSCF类似的处理,获得该群内用户身份标识相匹配的公共群用户身份标识对应的群用户配置信息,并根据群用户配置信息中的群用户路由地址信息,即S-CSCF地址,进行会话请求的路由,和前述S-CSCF的处理类似,P-CSCF可以在Centrex用户的注册过程中保存了公共群用户身份标识及其对应的群用户配置信息;
步骤903:S-CSCF收到Centrex用户A发起的会话请求,如果主叫号码是Centrex用户A的公共用户身份标识User-A@chinamobile.com,则S-CSCF执行该公共用户身份标识在注册过程中获得的业务配置文件,将会话请求触发至Centrex AS;如果主叫号码是Centrex用户A的群内用户身份标识User-A@pbx1.china.com,则S-CSCF获得该群内用户身份标识相匹配的公共群用户身份标识对应的群用户配置信息,并根据群用户配置信息中的群用户业务配置文件,将会话请求触发至Centrex AS;
步骤904:CentrexAS处理Centrex业务,进一步的,CentrexAS可以判断被叫用户是否和主叫用户为同一个企业网内的用户,如果是,则使会话请求的主叫号码为群内用户身份标识,如果不是,则使会话请求的主叫号码为公共用户身份标识;
步骤905:Centrex AS将会话请求发送给S-CSCF,S-CSCF将会话请求路由至I-CSCF;
此后的流程和上述的步骤802至步骤804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可见,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了IMS接入群用户设备203,并进一步为群用户提供会话路由以及业务触发等服务的功能,扩大了IMS网络的应用范围。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IP多媒体子系统IMS网络为群用户提供服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预先设置的群用户配置信息;
根据群用户配置信息进行群用户业务触发和/或会话路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群用户配置信息中包括:群用户路由地址信息,
所述根据群用户配置信息进行群用户会话路由为:将所述会话向所述群用户路由地址路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群用户配置信息中包括:群用户业务配置文件,
所述根据群用户配置信息进行群用户会话路由为:将所述会话向所述群用户业务配置文件中描述的群用户路由地址路由;
所述根据群用户配置信息进行群用户业务触发为:将所述会话向所述群用户业务配置文件中描述的应用服务器地址触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群用户业务配置文件中包含一个以上初始过滤规则iFC时,将描述群用户路由地址的iFC的优先级设置为最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预先设置的群用户配置信息的方法为:
在所述会话过程中,向所述IMS网络中的用户数据库功能单元请求获取所述群用户配置信息;或者,
在所述会话过程中,获取在所述会话之前保存的、来自所述IMS网络中的用户数据库功能单元的所述群用户配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在所述会话之前保存的所述群用户配置信息为:
获取在注册过程中保存的所述群用户配置信息;或者,
获取在所述会话之前的会话过程中保存的所述群用户配置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预先设置的群用户配置信息的方法为:
根据所述会话的主叫标识或被叫标识,获取与所述主叫标识或被叫标识相匹配的公共群用户身份标识对应的群用户配置信息。
8.一种IMS网络为群用户提供服务的系统,至少包括呼叫会话控制单元以及用户数据库功能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呼叫会话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发往或来自群用户设备的通信请求,并根据从用户数据库功能单元请求到的群用户配置信息进行群用户业务触发和/或会话路由;
所述用户数据库功能单元,用于存储群用户配置信息,并向所述呼叫会话控制单元发送群用户配置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数据库功能单元进一步用于,在向所述呼叫会话控制单元发送群用户配置信息之前,判定所述呼叫会话控制单元的请求中的用户身份匹配公共群用户身份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会话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在处理所述通信请求时,向所述用户数据库功能单元请求群用户配置信息;或者,
在处理所述通信请求时,获取其在所述通信请求之前从所述用户数据库功能单元请求并保存的群用户配置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会话控制单元在处理所述通信请求时,获取其保存的群用户配置信息为:
所述呼叫会话控制单元判断所处理通信请求的主叫标识或被叫标识匹配的公共群用户身份标识,获取其保存的、所述公共群用户身份标识对应的群用户配置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数据库功能单元保存的群用户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群用户路由地址信息和/或群用户业务配置文件,所述群用户路由地址信息至少包括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单元S-CSCF地址和/或群用户设备的路由地址。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129317.5A CN101212323B (zh) | 2006-12-25 | 2007-07-02 | Ims网络为群用户提供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
PCT/CN2007/071240 WO2008092355A1 (en) | 2006-12-25 | 2007-12-14 |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to provide service to a group of user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610168295 | 2006-12-25 | ||
CN200610168295.9 | 2006-12-25 | ||
CN200710129317.5A CN101212323B (zh) | 2006-12-25 | 2007-07-02 | Ims网络为群用户提供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12323A true CN101212323A (zh) | 2008-07-02 |
CN101212323B CN101212323B (zh) | 2010-08-25 |
Family
ID=39612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2931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12323B (zh) | 2006-12-25 | 2007-07-02 | Ims网络为群用户提供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212323B (zh) |
WO (1) | WO2008092355A1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98287A (zh) * | 2009-08-24 | 2011-03-30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群用户的链接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2577281A (zh) * | 2011-12-30 | 2012-07-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Ip pbx的呼叫路由方法及设备 |
CN102984405A (zh) * | 2012-12-21 | 2013-03-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呼叫路由的方法及系统 |
CN103067906A (zh) * | 2012-12-07 | 2013-04-24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Ims架构中s-cscf对用户签约信息的保存方法 |
CN105306758A (zh) * | 2014-07-29 | 2016-02-03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建立呼叫时企业网络标识的传送方法、ibcf及ims |
CN105447162A (zh) * | 2015-12-01 | 2016-03-30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群组文件搜索方法和装置 |
CN105450621A (zh) * | 2014-09-30 | 2016-03-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终呼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4189499A (zh) * | 2021-11-10 | 2022-03-15 |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业务关联交互的融合通信系统、方法及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232521B2 (en) | 2012-06-11 | 2016-01-05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access to a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21400B (zh) * | 2002-10-09 | 2015-04-08 | 诺基亚公司 | 通信系统 |
US20050015499A1 (en) * | 2003-05-15 | 2005-01-20 | Georg Mayer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P user agent discovery of configuration server |
US20050190772A1 (en) * | 2004-02-26 | 2005-09-01 | Shang-Chih Tsai | Method of triggering application service using filter criteria and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using the same |
CN100372342C (zh) * | 2004-11-08 | 2008-02-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过分组域为电路域用户提供业务的方法 |
CN1327680C (zh) * | 2005-03-25 | 2007-07-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路交换网络到ims网络呼叫路由的建立方法 |
-
2007
- 2007-07-02 CN CN200710129317.5A patent/CN10121232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12-14 WO PCT/CN2007/071240 patent/WO200809235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98287B (zh) * | 2009-08-24 | 2013-07-1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群用户的链接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1998287A (zh) * | 2009-08-24 | 2011-03-30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群用户的链接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2577281A (zh) * | 2011-12-30 | 2012-07-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Ip pbx的呼叫路由方法及设备 |
CN102577281B (zh) * | 2011-12-30 | 2014-09-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Ip pbx的呼叫路由方法及设备 |
WO2013097179A1 (zh) * | 2011-12-30 | 2013-07-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Ip pbx的呼叫路由方法及设备 |
CN103067906A (zh) * | 2012-12-07 | 2013-04-24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Ims架构中s-cscf对用户签约信息的保存方法 |
CN103067906B (zh) * | 2012-12-07 | 2015-08-1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Ims架构中s-cscf对用户签约信息的保存方法 |
CN102984405A (zh) * | 2012-12-21 | 2013-03-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呼叫路由的方法及系统 |
CN105306758A (zh) * | 2014-07-29 | 2016-02-03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建立呼叫时企业网络标识的传送方法、ibcf及ims |
CN105306758B (zh) * | 2014-07-29 | 2019-05-10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建立呼叫时企业网络标识的传送方法、ibcf及ims |
CN105450621A (zh) * | 2014-09-30 | 2016-03-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终呼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5447162A (zh) * | 2015-12-01 | 2016-03-30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群组文件搜索方法和装置 |
CN105447162B (zh) * | 2015-12-01 | 2021-06-25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群组文件搜索方法和装置 |
CN114189499A (zh) * | 2021-11-10 | 2022-03-15 |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业务关联交互的融合通信系统、方法及装置 |
CN114189499B (zh) * | 2021-11-10 | 2024-02-23 |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业务关联交互的融合通信系统、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8092355A1 (en) | 2008-08-07 |
CN101212323B (zh) | 2010-08-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392582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making use of virtual IMS subscriptions coupled with the identity of a non SIP compliant terminal for non-registered subscribers | |
CN103763446B (zh) | 使用既有设备的ims网络接入 | |
US9854005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network based services to non-registering endpoints | |
US7512090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uting call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ing a single point of contact | |
US8793388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 call to an aggregate endpoint device | |
US8861508B2 (en) | Routing a call setup request to a destination serving node in an IMS network | |
EP2247031B1 (en) | Implementatio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ims monitoring | |
CN101212323B (zh) | Ims网络为群用户提供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 |
EP2091186A1 (en) | A method, network and device of routing session | |
EP1839420A1 (en) |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emergency calls | |
CN104202786B (zh) | 一种呼叫路由方法及装置 | |
WO2005069645A1 (fr) | Procede servant a limiter la charge d'interface d'un serveur d'abonnes local | |
CN104168190B (zh) | 一种呼叫路由方法及装置 | |
EP2716001B1 (en) | Routing of calls i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centralized services networks | |
EP2795865B1 (en) | Session establishment in a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network | |
CN101299747A (zh) | 一种媒体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媒体服务组合设备 | |
CN101494890A (zh) | 一种路由会话的方法、网络及设备 | |
CN1941774B (zh) | 在网络中实现公共用户标识携带的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2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