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12300B - 消息接收方法、认证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以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消息接收方法、认证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以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12300B CN101212300B CN2007101941445A CN200710194144A CN101212300B CN 101212300 B CN101212300 B CN 101212300B CN 2007101941445 A CN2007101941445 A CN 2007101941445A CN 200710194144 A CN200710194144 A CN 200710194144A CN 101212300 B CN101212300 B CN 10121230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bile terminal
- message
- cscf
- application server
- portable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76—Update or notification mechanisms, e.g. DynD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30—Managing network names, e.g. use of aliases or nickn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30—Types of network n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30—Types of network names
- H04L2101/33—Types of network names containing protocol addresses or telephone numb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5—Telephone numb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30—Managing network names, e.g. use of aliases or nicknames
- H04L61/3015—Name registration, generation or assign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0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 H04L61/4511—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using domain name system [D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57—Directories for hybrid networks, e.g. including telephone numb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6—Registration at serving network Location Register, VLR or user mobility ser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4—Network layer protocols, e.g. mobile IP [Internet Protoc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消息接收方法、认证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以及移动终端。在所述认证服务器中,当移动终端与IP网络构建的移动网络相连接时,对该移动终端进行网络连接认证。在执行了所述网络连接认证之后,根据移动IP来执行从所述移动终端到归属代理的路径的创建。在执行了对所述路径的创建之后,利用所述归属代理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移动管理服务认证。所述认证服务器包括登记部,该登记部被构造用于将所述移动终端的IP地址和所述移动终端的域名登记在对IP地址和域名进行管理的域管理服务器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消息接收方法、认证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以及移动终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其中允许根据网际协议(IP)而构建的移动网络中的移动终端来接收消息的消息接收方法、认证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以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近年来,移动网络中的电话系统的机制逐渐转移至基于IP(网际协议)架构的IP多媒体子系统(IMS)。基于IP架构的移动网络需要具有与现有移动网络中的电话系统的架构中相同的“随时保持网络连接(always-on)”连接性功能。
在无线网络中,移动终端与无线基站之间的连接可能因移动终端的移动等而无法保持。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无线资源较昂贵,所以在出现截止(cut-off)状态之后通常立即释放无线资源。
当诸如IP电话的应用正在运行时,如果无线连接的截止状态长时间地持续保持,则会取消将移动终端登记至IMS。如图1所示,如果从移动终端向IMS发送REGISTER消息的周期相对较长,或者如果移动终端没有执行再登记,则在无线连接重新开始之后,将会出现移动终端不能接收到消息的特定时段。
为了消除这种问题,在诸如IMT-2000的第三代网络中,使用短消息(SM)来代替SIP(会话起始协议),由此来启动移动终端。
而且,在WiMAX(微波接入全球互通)系统中,当接收到IP数据包时,可以通过无线寻呼功能和移动IP关联来重新开始无线连接,从而可以将该IP数据包发送至移动终端。
图2用于说明根据IMS的IP电话的机制。因为IMS 20是基于移动终端在移动的前提的,所以每一个移动终端都需要将其关于目的地网络的信息登记至IMS 20。
首先,移动终端1向在移动终端1所连接的移动网络21中发现的P-CSCF(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2发送根据SIP的REGISTER消息。
随后,P-CSCF 2向I-CSCF(查询-呼叫会话控制功能)3发送根据SIP的REGISTER消息,以便在IMS 20中分配负责移动终端1的呼叫控制的S-CSCF(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4。
随后,I-CSCF 3向HSS(归属用户服务器)5进行询问,选择S-CSCF4,并向S-CSCF 4发送根据SIP的REGISTER消息。
随后,S-CSCF 4将其本身的地址和用户标识信息登记至HSS 5,并且从HSS 5获取用户数据(用户简档),从而完成对于移动终端1的呼叫控制的准备。
图3用于说明消息在IMS 20中的发送和接收。
首先,移动终端1向P-CSCF 2发送根据SIP的INVITE消息(该消息被发送至与移动网络22相连的移动终端8)。
随后,P-CSCF 2向S-CSCF 4发送根据SIP的INVITE消息,S-CSCF4向I-CSCF 3发送根据SIP的INVITE消息,以便向当前分配给移动终端8的S-CSCF 6发送根据SIP的INVITE消息。
随后,I-CSCF 3向HSS 5进行询问,从HSS 5获取当前分配给移动终端8的S-CSCF 6的地址,并向S-CSCF 6发送根据SIP的INVITE消息。
随后,S-CSCF 6向P-CSCF 7发送根据SIP的INVITE消息,P-CSCF7向移动终端8发送根据SIP的INVITE消息,从而在移动终端8处接收到了根据SIP的INVITE消息。
图4和5用于说明移动终端8是未登记终端时的消息发送和接收处理的图。图4示出了其中通过向移动终端8发送短消息来向移动终端8通知消息接收的处理。图5示出了其中移动终端8在接收到所述短消息时进行登记和接收根据SIP的INVITE消息的处理。
在图4的处理中,移动终端1首先向P-CSCF 2发送根据SIP的INVITE消息(该消息被发送至移动终端8)。而P-CSCF 2向S-CSCF 4发送根据SIP的INVITE消息。
随后,S-CSCF 4向I-CSCF 3发送根据SIP的INVITE消息,以便向当前分配给移动终端8的S-CSCF发送根据SIP的INVITE消息。
I-CSCF 3向HSS 5询问当前分配给移动终端8的S-CSCF。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被登记。新分配了S-CSCF 6,并且I-CSCF 3向S-CSCF6发送根据SIP的INVITE消息。
因为S-CSCF 6没有掌握移动终端8的任何信息,所以S-CSCF 6从HSS 5获取移动终端8的用户数据。当根据获取的用户数据将AS(应用服务器)9的执行指示为在未登记情况下接收消息时的操作时,S-CSCF 6向AS 9发送根据SIP的INVITE消息。
AS 9经由SMSC(短消息业务中心)10向移动终端8发送一短消息,以便使移动终端8进行登记。而且,在发送该短消息之前,AS 9进行登记,使得当移动终端8向HSS 5进行登记时,可以向AS 9通知该登记。
在图5的处理中,当从AS 9接收到所述短消息时,移动终端8向P-CSCF 7发送根据SIP的REGISTER来进行登记。P-CSCF 7向I-CSCF 3发送根据SIP的REGISTER消息,以便分配负责移动终端8的呼叫控制的S-CSCF 6。
I-CSCF 3向HSS 5进行询问,选择S-CSCF 6,并向S-CSCF 6发送根据SIP的REGISTER消息。S-CSCF 6将其本身的地址和用户标识信息登记到HSS 5中,并且从HSS 5获取用户数据(用户简档),从而完成对于移动终端8的呼叫控制的准备。
HSS 5向AS 9通知移动终端8的登记。AS 9将先前从S-CSCF 6接收到的INVITE消息发送至S-CSCF 6。S-CSCF 6将根据SIP的该INVITE消息经由P-CSCF 7发送至移动终端8。由此,在移动终端8处接收根据SIP的INVITE消息得以实现。
图6用于说明当IP数据包抵达处于空闲模式下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处于释放了无线资源且没有建立无线连接的状态下)处时WiMAX系统中的移动管理和无线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
如图6所示,如果构成了WiMAX移动网络40的一部分的CSN(连接服务网络)35的HA(归属代理)36接收到去往移动终端1的IP数据包,则HA 36将该IP数据包发送至DPF(数据路径功能)33。DPF 33与ASN(接入服务网络)30的FA(外部代理)34相关联。提供DPF 33是为了管理ASN 30中的数据路径,并且DPF 30请求PC(寻呼控制器)32开始对移动终端1的寻呼。
PC 32检查移动终端的位置并向寻呼范围内存在的一个或更多个BS(基站)31发送寻呼公告消息。
BS 31广播寻呼消息。响应于该寻呼消息,移动终端1脱离空闲模式,而进入无线连接状态。
日本特开专利申请No.2003-348174公开了以下技术:SIP服务器在接收到移动终端的消息时通过参照DNS-ALG(DNS应用级网关)来执行IP地址的转换(这是使用不同域名的发送移动终端和接收移动终端所要求的)。
日本特开专利申请No.2006-115453公开了以下技术:在移动节点与HA(归属代理)服务器之间执行对于在访问网络时获取的地址的登记过程(转交地址),在移动节点与SIP服务器之间执行对于地址的登记过程(转交地址),而在不利用HA服务器的情况下通过SIP服务器来执行移动节点与通信父级节点之间的通信过程。
日本特开专利申请No.2005-340982公开了以下技术:为了在访问网络的范围内执行服务履行,需要作为位置信息的CoA(转交地址),并将该位置信息登记在状态(presence)服务器中。
尽管WiMAX系统采用了IP数据包级的接收量度(measure),但对于像IMS的应用级接收量度来说,WiMAX系统仍旧存在和3G系统的问题相同的问题。另外,移动IP用于WiMAX系统中,而在维持移动IP与IMS的关联方面存在困难。
图7用于说明在移动终端1处接收到根据SIP的INVITE消息时WiMAX系统中的移动IP和IMS的关联的图。假设移动终端1已登记在IMS中。
如图7所示,分配给发送移动终端(未示出)的S-CSCF 6从该发送移动终端接收到根据SIP的INVITE消息。S-CSCF 6向I-CSCF 3发送根据SIP的INVITE消息,以便将根据SIP的INVITE消息发送至当前分配给移动终端1的S-CSCF 4。
I-CSCF 3向HSS 5进行询问,获取当前分配给移动终端1的S-CSCF4的地址,并向S-CSCF 4发送根据SIP的INVITE消息。
S-CSCF 4向P-CSCF 2发送根据SIP的INVITE消息,而P-CSCF 2将其发送至HA 36,从而HA 36可以将根据SIP的INVITE消息经由FA 34和BS 31发送至移动终端1。
在图7的处理中,在IMS 20内使用SIP-URI(用户名域的形式)作为移动终端1的目的地地址。因为对移动终端1分配了根据访问网络而转换的不同地址,所以在IMS 20内不使用移动终端1的IP地址。
另一方面,为了在WiMAX移动网络40中使用,必须将移动终端1的目的地地址转换成IP地址。即,为了通过移动IP来进行路径建立,在移动终端1与WiMAX移动网络相连时分配给HA 36的HoA(归属地址)充当了移动终端1的IP地址。因此,P-CSCF 2将在向IMS登记移动终端1时对SIP-URI和IP地址(HoA)的关联进行管理。
然而,如参照图4所描述的,当没有执行移动终端1的IMS登记时,不能将SIP消息发送至移动终端1。
图8示出了其中在WiMAX系统中没有执行移动终端1的IMS登记的情况。如图8所示,因为WiMAX系统没有发送短信息的机制,所以存在无法在WiMAX系统中使用参照图4描述的发送短信息的方法的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消除了上述问题的改进的消息接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其中允许IP网络中的未登记移动终端接收发送给该未登记移动终端的消息的消息接收方法、认证服务器以及应用服务器。
在解决或减少了一个或更多个上述问题的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公开了一种认证服务器,该认证服务器包括:网络连接认证部,被构造用于,当移动终端与IP网络构建的移动网络相连接时对该移动终端进行网络连接认证;路径创建部,被构造用于,在执行了所述网络连接认证之后,根据移动IP来执行从所述移动终端到归属代理的路径的创建;移动管理服务认证部,被构造用于,在执行了所述路径的创建之后,利用所述归属代理来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移动管理服务认证;以及登记部,被构造用于将所述移动终端的IP地址和所述移动终端的域名登记到对IP地址和域名进行管理的域管理服务器中。
上述认证服务器可以被设置成还包括ENUM转换部,该ENUM转换部被构造用于将在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所述网络连接认证时从所述IP网络的用户管理服务器获取的所述移动终端的电话号码转换成ENUM格式的域名,从而将由所获取的电话号码转换成的ENUM格式的域名登记在所述域管理服务器中,作为所述移动终端的域名。
在解决或减少了一个或更多个上述问题的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公开了一种连接至移动网络的IP网络的应用服务器,该应用服务器包括:ENUM转换部,被构造用于,在向所述IP网络的用户管理服务器提供针对未登记移动终端的入局消息时,将所述移动终端的电话号码转换成ENUM格式的域名;以及参照部,被构造用于,通过利用由所述ENUM转换部生成的ENUM格式的所述域名来参照域管理服务器,而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IP地址。
上述应用服务器可以被设置成,使得所述应用服务器可以在所述IP网络中使用会话开始协议(session start protocol)。
上述应用服务器可以被设置成还包括登记请求部,该登记请求部被构造用于向具有由所述参照部获取的IP地址的移动终端发送登记请求消息。
上述应用服务器可以被设置成还包括通知请求部,该通知请求部被构造用于,在所述登记请求部发送所述登记请求消息之前,请求所述用户管理服务器在完成所述移动终端的登记时向所述登记请求消息要发送至的移动终端发送登记结束的通知。
上述应用服务器可以被设置成还包括接收消息发送部,该接收消息发送部被构造用于,当从所述用户管理服务器接收到登记结束的通知时,将接收的消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
在解决或减少了一个或更多个上述问题的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与连接至移动网络的IP网络的应用服务器一起使用,所述应用服务器包括:ENUM转换部,被构造用于,在向所述IP网络的用户管理服务器提供针对未登记移动终端的入局消息时,将所述移动终端的电话号码转换成ENUM格式的域名;以及参照部,被构造用于,通过利用由所述ENUM转换部生成的ENUM格式的所述域名来参照域管理服务器,而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IP地址,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登记执行部,该登记执行部被构造用于,当从所述用户管理服务器接收到登记请求消息时,向所述IP网络的所述用户管理服务器发送登记消息。
在解决或减少了一个或更多个上述问题的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公开了一种由IP网络构建的移动网络的消息接收方法,其中,所述IP网络中包括应用服务器,并且认证服务器在移动终端与所述移动网络相连接时对该移动终端进行网络连接认证,根据移动IP进行从所述移动终端到归属代理的路径的创建,并且在进行了所述路径的创建之后,利用所述归属代理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移动管理服务认证,所述消息接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所述认证服务器将在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所述网络连接认证时从所述IP网络的用户管理服务器获取的所述移动终端的电话号码转换成ENUM格式的域名;使所述认证服务器将由所获取的电话号码转换成的ENUM格式的所述域名登记在对IP地址和域名进行管理的域管理服务器中;使所述应用服务器在向所述IP网络的所述用户管理服务器提供针对未登记移动终端的入局消息时,将所述未登记移动终端的电话号码转换成ENUM格式的域名;使所述应用服务器通过利用ENUM格式的所述域名来参照所述域管理服务器,而获取所述未登记移动终端的IP地址;使所述应用服务器向位于所获取的IP地址上的所述未登记移动终端发送登记请求消息;使所述未登记移动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登记请求消息时向所述IP网络的所述用户管理服务器发送登记消息;使所述应用服务器在发送所述登记请求消息之前,请求所述用户管理服务器在完成所述移动终端的登记时发送对所述未登记移动终端的登记结束的通知;以及使所述应用服务器在从所述用户管理服务器接收到登记结束的所述通知时,将所述入局消息发送至所述未登记移动终端。
上述消息接收方法可以被设置成,使得可以在所述IP网络中使用会话开始协议。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消息接收方法、认证服务器以及应用服务器,IP网络中的未登记移动终端可以接收发送至该未登记移动终端的消息。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来阅读下面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将变得更清楚。
图1用于说明当从移动终端向IMS发送登记消息的周期相对较长时移动终端无法接收到消息的情况。
图2示出了IMS中的IP电话机制的构成。
图3用于说明由IMS执行的消息发送和接收处理。
图4用于说明当移动终端是未登记终端时的消息发送和接收处理。
图5用于说明当移动终端是未登记终端时的消息发送和接收处理。
图6用于说明WiMAX系统中移动管理与无线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
图7用于说明在移动终端处接收到根据SIP的INVITE消息时WiMAX系统中的移动IP与IMS的关联。
图8用于说明在WiMAX系统中未执行移动终端的IMS登记的情况。
图9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DNS登记。
图10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对未登记移动终端进行的消息接收处理。
图11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重发INVITE消息时进行的呼叫控制处理。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AAA认证服务器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应用服务器(AS)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执行对移动终端的IP地址(HoA)和电话号码的DNS(域名服务器)登记,从而使IP多媒体子系统(IMS)可以向归属服务器(HA)发送针对未登记移动终端接收的SIP消息。为此,必须预先为移动终端提供电话号码。
DNS服务器具有ENUM(E.164号码映射)功能,并将移动终端的电话号码转换成符合ITU-T建议E.164的域名,从而可以利用域名来搜索该移动终端。因为提供DNS服务器是为了执行域名与IP地址之间的转换,所以DNS服务器不能执行SIP-URI(用户名域的格式)与IP地址之间的转换。
为此,对电话号码要转换成的ENUM格式的域名以及IP地址(HoA)进行登记,并且利用DNS服务器的ENUM功能将电话号码转换成域名。为了进行这种转换,在DNS登记和搜索时,需要电话号码要转换成的ENUM格式的域名。
设置一认证服务器,用于在进行了移动终端的移动IP创建的情况下,在HA认证时进行DNS登记。该认证服务器在对移动终端进行网络连接认证时从归属用户服务器(HSS)获取用户数据,将所获取的用户数据中包含的电话号码转换成ENUM格式的域名,并且在HA认证时利用该域名进行DNS(ENUM)登记。
当接收侧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CSCF)接收到针对未登记移动终端的消息并且应用服务器(AS)已启动时,AS执行上述DNS搜索。AS从HSS获取用户数据并且利用由所获取的用户数据中包含的电话号码转换成的ENUM格式的域名来进行DNS(ENUM)搜索。
因此,当针对未登记移动终端的消息抵达IMS时,IMS可以向HA发送SIP消息。
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被设置成具有在接收到针对尚未登记在IMS中的移动终端的SIP消息时进行IMS登记的功能。IMS在进行了移动终端的IMS登记之后再次将SIP消息发送至移动终端,从而继续进行随后的呼叫控制处理。
为了在移动终端的IMS登记结束时重发SIP消息并且为了推进呼叫控制处理,AS请求HSS在将SIP消息发送至HA之前,发回移动终端的登记结束的通知。
而且,当AS从HSS接收到移动终端的登记结束的通知时,AS向接收S-CSCF发送SIP消息,使接收S-CSCF在正常IMS呼叫控制处理期间将SIP消息发送至移动终端。
图9到图11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认证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的构成。
在图9到图11中,IMS 20的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2是用于从每一个移动终端分别连接的网络连接至IMS的连接点。查询-呼叫会话控制功能(I-CSCF)3对负责每一个移动终端1的呼叫控制的S-CSCF 4或6进行分配,并进行对通信父级移动终端的参照。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CSCF)4或6分别负责每一个移动终端1的呼叫控制。归属用户服务器(HSS)5对用户数据进行管理。
设置应用服务器(AS)42是为了执行呼叫控制处理中的特定处理。AS 42向移动终端发送短消息,将电话号码转换成ENUM格式的域名,并利用该域名来搜索DNS(ENUM)服务器41。
WiMAX移动网络40的接入服务网络(ASN)30中的基站(BS)31执行与移动终端1的无线连接。外部代理(FA)34根据移动IP来执行移动终端1的路径控制。认证器37在利用AAA认证服务器38对移动终端进行认证时充当网络内的认证客户机。
WiMAX移动网络40的连接服务网络(CSN)35中的归属代理(HA)36根据移动IP来执行移动终端的路径控制。AAA认证服务器38执行对移动终端的网络连接认证以及移动IP认证。AAA认证服务器38具有将移动终端1的电话号码转换成ENUM格式的域名并将该域名登记到DNS(ENUM)服务器41中的功能。
DNS(ENUM)服务器41执行域名与IP地址之间的转换,并且DNS(ENUM)服务器41具有将移动终端的电话号码转换成ENUM格式的域名的ENUM功能。DNS(ENUM)服务器41能够利用域名来搜索移动终端。
图12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AAA认证服务器38的功能构成。如图12所示,AAA正常处理部50与认证器37相连,以执行正常用户认证处理。这时,AAA正常处理部50与HSS 5相连并且获取移动终端的用户数据。电话号码/ENUM转换部51将获取的用户数据中所包含的电话号码转换成ENUM格式的域名。DNS登记部52与DNS(ENUM)服务器18相连,并且DNS登记部52将ENUM格式的域名以及HoA登记到DNS(ENUM)服务器18中。
图13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应用服务器(AS)42的功能构成。如图13所示,SIP呼叫处理部60与S-CSCF 4或S-CSCF 6相连,并且执行正常SIP呼叫控制处理。SIP呼叫处理部60与SMSC 10相连,并且向移动终端发送短消息。
而且,在AS 42中,SIP客户机控制部61与HSS 5相连,并且从HSS 5获取用户数据等。SIP客户机控制部61经由消息发送/接收部64来发送向HA 36和S-CSCF 4或6发送的SIP消息,并且接收来自HA 36和S-CSCF 4或6的SIP消息。
而且,在AS 42中,电话号码/ENUM转换部62将用户数据中包含的电话号码转换成ENUM格式的域名。DNS参照部63与DNS(ENUM)服务器18相连,并且通过利用ENUM格式的域名来参照DNS(ENUM)服务器18而从DNS(ENUM)服务器18获取HoA。而且,消息发送/接收部64与HA 36和S-CSCF 4相连,并且针对HA 36和S-CSCF 4发送和接收SIP消息。
图9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DNS登记。AAA认证服务器38在移动终端1进行网络连接和创建移动IP时在DNS(ENUM)服务器18中进行移动终端的DNS登记。
在步骤S1中,移动终端1在与网络进行连接时通过ASN 30的认证器37利用CSN 35的AAA认证服务器38进行认证。这时,AAA认证服务器38从HSS 5获取移动终端1的用户数据,并且获取移动终端1的证明信息和服务信息。
随后,在步骤S2中,移动终端1执行根据移动IP的创建,并为移动终端1分配IP地址(HoA)。这时,HA 36利用AAA认证服务器38进行认证(关于移动管理服务的认证)。AAA认证服务器38将先前获取的用户数据中包含的电话号码转换成ENUM格式的域名,并将ENUM格式的域名以及HoA登记到DNS(ENUM)服务器18中。
图10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针对未登记移动终端的消息接收处理。
在步骤S3中,当发送侧的S-CSCF 6接收到根据SIP的INVITE消息时,S-CSCF 6向I-CSCF 3发送根据SIP的INVITE消息,以便将根据SIP的INVITE消息发送至接收侧的S-CSCF 4。
在步骤S4中,I-CSCF 3向HSS 5进行有关当前分配给移动终端1的S-CSCF的询问。因为移动终端1未被登记,所以I-CSCF 3新分配S-CSCF 4,并将根据SIP的INVITE消息发送至S-CSCF 4。
在步骤S5中,因为S-CSCF 4没有掌握任何有关移动终端1的信息,所以S-CSCF 4从HSS 5获取用户数据。如果在用户数据中针对AS 42的发送的执行被描述为在未登记状态下接收消息时的操作,则S-CSCF 4将根据SIP的INVITE消息发送至AS 42。
在步骤S6中,AS 42向HSS 5进行询问,并且从HSS 5获取用户数据。所获取的用户数据中包含的电话号码被转换成ENUM格式的域名,AS 42利用ENUM格式的域名来搜索DNS(ENUM)服务器18,并且从DNS(ENUM)服务器18获取移动终端1的HoA。
在步骤S7中,在向HA 36发送消息之前,AS 42请求HSS 5向AS 42发回移动终端1的IMS登记结束的通知。随后,AS 42将根据SIP的INVITE消息发送至与所获取的HoA相对应HA 36。
在步骤S8中,HA 36通过FA 34和BS 31将根据SIP的INVITE消息发送至IP地址等于HoA的移动终端1。
图11用于说明在移动终端1接收到根据SIP的INVITE消息并执行了IMS登记之后,AS 42根据SIP对INVITE消息进行再发送时执行的呼叫控制处理。
在步骤S9中,因为移动终端1设置有IMS登记部1a(其在未登记状态下接收到SIP消息时进行IMS登记),所以移动终端1响应于根据SIP的INVITE消息向P-CSCF 2发送根据SIP的REGISTER消息。
在步骤S10中,P-CSCF 2将根据SIP的REGISTER消息发送至I-CSCF 3,以便分配负责移动终端1的呼叫控制的S-CSCF。
在步骤S11中,I-CSCF 3向HSS 5进行询问,HSS 5选择已经分配给P-CSCF 2的S-CSCF 4,并且HSS 5将根据SIP的REGISTER消息发送至S-CSCF 4。
在步骤S12中,S-CSCF 4将其本身的地址和用户标识信息登记到HSS 5中,并且从HSS 5获取用户数据(用户简档),从而完成对于移动终端1的呼叫控制的准备。
在步骤S13中,HSS 5向AS 42发送移动终端1的登记结束的通知。
在步骤S14中,AS 42将先前从S-CSCF 4接收到的根据SIP的INVITE消息发送至S-CSCF 4。S-CSCF 4通过P-CSCF 2将根据SIP的INVITE消息发送至移动终端1,从而使根据SIP的INVITE消息抵达移动终端1。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当接收到针对尚未登记在IMS中的移动终端的消息时,启动移动终端内的IMS客户机,从而可以执行IMS登记并且可以将该消息发送至移动终端。因此,允许IP网络中的未登记移动终端按照与现有蜂窝电话系统相等的确定性来接收发送至该未登记移动终端的消息。
因为执行了DNS搜索并且允许IP网络中的未登记移动终端接收IMS以外的其它不同应用的消息,所以与在第三代网络中使用短消息的情况相比,本发明可以用于更广泛的范围。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DNS(ENUM)服务器41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域管理服务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DNS登记部52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登记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HSS 5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用户管理服务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电话号码/ENUM转换部51和62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ENUM转换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DNS参照部63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参照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SIP客户机控制部61和消息发送部64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登记请求部、通知请求部以及接收消息发送部。而且,上述实施方式中的IMS登记部1a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登记执行部。
Claims (5)
1.一种IP网络的应用服务器,该应用服务器包括:
消息发送/接收部,被构造用于接收SIP消息,在向用户管理服务器提供针对未登记移动终端的入局消息并且为所述未登记移动终端新分配S-CSCF时,该SIP消息由所述S-CSCF发送到所述应用服务器;
ENUM转换部,被构造用于将所述移动终端的电话号码转换成ENUM格式的域名,所述移动终端的电话号码被包括在用户数据中,所述用户数据是响应于由所述消息发送/接收部接收的SIP消息而从所述用户管理服务器中获取的;以及
参照部,被构造用于,通过利用由所述ENUM转换部生成的ENUM格式的所述域名来参照域管理服务器,而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IP地址,
其中,当所述S-CSCF接收到针对所述未登记移动终端的消息时,启动所述应用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服务器,该应用服务器还包括登记请求部,该登记请求部被构造用于向具有由所述参照部获取的IP地址的移动终端发送登记请求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服务器,该应用服务器还包括通知请求部,该通知请求部被构造用于,在所述登记请求部发送所述登记请求消息之前,请求所述用户管理服务器在完成所述移动终端的登记时向所述登记请求消息要发送至的移动终端发送登记结束的通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服务器,该应用服务器还包括接收消息发送部,该接收消息发送部被构造用于,当从所述用户管理服务器接收到登记结束的通知时,将接收的消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
5.一种与IP网络的应用服务器一起使用的消息接收方法,所述应用服务器包括消息发送/接收部、ENUM转换部以及参照部,所述消息接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所述消息发送/接收部接收SIP消息,在向用户管理服务器提供针对未登记移动终端的入局消息并且为所述未登记移动终端新分配S-CSCF时,该SIP消息由所述S-CSCF发送到所述应用服务器;
使所述ENUM转换部将所述移动终端的电话号码转换成ENUM格式的域名,所述移动终端的电话号码被包括在用户数据中,所述用户数据是响应于由所述消息发送/接收部接收的SIP消息而从所述用户管理服务器中获取的;以及
使所述参照部通过利用由所述ENUM转换部生成的ENUM格式的所述域名来参照域管理服务器,而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IP地址,
其中,当所述S-CSCF接收到针对所述未登记移动终端的消息时,启动所述应用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352745 | 2006-12-27 | ||
JP2006352745A JP5076491B2 (ja) | 2006-12-27 | 2006-12-27 | メッセージ着信方法、認証サーバ、移動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
JP2006-352745 | 2006-12-2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12300A CN101212300A (zh) | 2008-07-02 |
CN101212300B true CN101212300B (zh) | 2012-07-04 |
Family
ID=39584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9414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12300B (zh) | 2006-12-27 | 2007-12-05 | 消息接收方法、认证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以及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80160961A1 (zh) |
EP (1) | EP1965569A3 (zh) |
JP (1) | JP5076491B2 (zh) |
KR (1) | KR101008737B1 (zh) |
CN (1) | CN10121230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332544B2 (ja) | 2008-11-21 | 2013-11-0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呼制御装置、呼制御システム、呼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US8812700B2 (en) * | 2008-12-12 | 2014-08-19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network based services to non-registering endpoints |
CN102045406B (zh) * | 2009-10-15 | 2013-03-13 | 青岛海信传媒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终端设备管理方法和系统 |
EP2851833B1 (en) * | 2013-09-20 | 2017-07-12 | Open Text S.A. | Application Gateway Architecture with Multi-Level Security Policy and Rule Promulgations |
US9979751B2 (en) | 2013-09-20 | 2018-05-22 | Open Text Sa Ulc | Application gateway architecture with multi-level security policy and rule promulgations |
US10824756B2 (en) | 2013-09-20 | 2020-11-03 | Open Text Sa Ulc | Hosted application gateway architecture with multi-level security policy and rule promulgations |
US11593075B2 (en) | 2015-11-03 | 2023-02-28 | Open Text Sa Ulc | Streamlined fast and efficient application building and customiz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
US11388037B2 (en) | 2016-02-25 | 2022-07-12 | Open Text Sa Ul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managed services |
US10631224B2 (en) * | 2017-10-05 | 2020-04-21 | Blackberry Limited | Authenticating user equipments through relay user equipments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92463A (zh) * | 2003-08-28 | 2005-03-09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移动终端、位置管理装置以及位置登记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89990A (zh) * | 2001-05-30 | 2003-01-08 | 三菱麻铁里亚尔株式会社 | 通信系统管理服务器、无线服务器和移动管理服务器 |
US7333452B2 (en) * | 2001-06-12 | 2008-02-1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 |
WO2003001836A1 (en) * | 2001-06-20 | 2003-01-03 | Nokia Corporation |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all forwarding in dual subscription mode |
US20030208602A1 (en) * | 2002-04-08 | 2003-11-06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ushing data in an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 environment |
JP3972733B2 (ja) | 2002-05-30 | 2007-09-05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アドレス変換装置、アドレス変換システム、及びsipサーバ |
US7305429B2 (en) * | 2002-06-10 | 2007-12-04 | Utstarcom,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lobal server load balancing |
AU2002317425A1 (en) * | 2002-07-16 | 2004-02-02 | Nokia Corporation | Optimized routing betwee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JP2004200789A (ja) * | 2002-12-16 | 2004-07-15 | Fujitsu Ltd | 通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アドレス登録装置、並びに通信装置 |
JP2005159588A (ja) * | 2003-11-25 | 2005-06-16 | Canon Inc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
JP4438510B2 (ja) | 2004-05-25 | 2010-03-24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制御装置 |
CN1761359B (zh) | 2004-10-12 | 2012-02-29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移动通信控制方法和移动通信控制系统 |
KR100617795B1 (ko) * | 2005-03-04 | 2006-08-2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셀룰러 망과 무선 랜 망의 타이틀리 커플드 연동 방법 및 장치 |
US8036659B2 (en) * | 2005-04-30 | 2011-10-1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for requesting an unregistered UE to perform registration in the IMS |
US20060268781A1 (en) * | 2005-05-02 | 2006-11-3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ll handoff from packet data wireless network to circuit switched wireless network |
WO2007087898A1 (en) * | 2006-02-01 | 2007-08-0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Routing media streams from packet switched network to circuit switched network |
KR100827980B1 (ko) * | 2006-12-20 | 2008-05-08 | 주식회사 케이티프리텔 | 이넘/도메인 네임 서버를 위한 가입자 등록 방법 및 접속게이트웨이 |
-
2006
- 2006-12-27 JP JP2006352745A patent/JP507649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
- 2007-11-12 EP EP20070021903 patent/EP1965569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7-11-13 US US11/938,878 patent/US2008016096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7-12-05 CN CN2007101941445A patent/CN10121230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12-06 KR KR20070126043A patent/KR101008737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92463A (zh) * | 2003-08-28 | 2005-03-09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移动终端、位置管理装置以及位置登记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965569A2 (en) | 2008-09-03 |
JP2008167021A (ja) | 2008-07-17 |
CN101212300A (zh) | 2008-07-02 |
KR20080061271A (ko) | 2008-07-02 |
EP1965569A3 (en) | 2008-11-26 |
US20080160961A1 (en) | 2008-07-03 |
KR101008737B1 (ko) | 2011-01-14 |
JP5076491B2 (ja) | 2012-11-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12300B (zh) | 消息接收方法、认证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以及移动终端 | |
KR100656401B1 (ko) | Wlan-gprs 연동 망에서 sip를 이용한 등록되지않은 가입자의 착신 처리 방법 | |
US7830868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ecutating a SIP call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including IMS | |
JP5388381B2 (ja) | ユーザの機器デバイスから回路交換ネットワークを介してsipコールを開始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AU2007204558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uting an incoming call to a proper domai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including IMS | |
JP4772021B2 (ja) | Sipメッセージ伝達を用いるimsネットワーク環境において、コール連続性を管理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AU2007200330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ecutating a SIP call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including IMS | |
US8345596B2 (en) | Call control method for seamless mobility service | |
CN101946479B (zh) | 互通wlan/ims系统中的sip服务器发现 | |
JP2006222591A (ja) | 通信装置、通信制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
JP2008092578A (ja) | ユーザの機器デバイスから回路交換ネットワークを介してsipコールを開始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KR20060113284A (ko) | 이종망간에 음성 서비스를 지원하는 아이엠에스 시스템 및그에 따른 호 설정 방법 | |
EP1944945B1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transparent subscriber mobility based on group registration | |
KR100527633B1 (ko) | 이동통신망에서의 멀티미디어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그방법 | |
KR100604530B1 (ko) |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동적 ip에 대한 데이타 착신 서비스시스템 및 방법 | |
KR100890827B1 (ko) | Ims망에서의 호 처리 방법 및 시스템 | |
CN102572785B (zh) | 用户漫游方法及ics增强网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7120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