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206402A -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06402A
CN101206402A CNA2007101611252A CN200710161125A CN101206402A CN 101206402 A CN101206402 A CN 101206402A CN A2007101611252 A CNA2007101611252 A CN A2007101611252A CN 200710161125 A CN200710161125 A CN 200710161125A CN 101206402 A CN101206402 A CN 1012064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lfonium
methyl
dimethyl
resin composition
photosensitive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611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井上胜治
武部和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06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064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Materials For Photolith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含有粘合剂树脂(A)、光聚合性化合物(B)、光聚合引发剂(C)和溶剂(D),其中粘合剂树脂(A)是不饱和羧酸和/或不饱和羧酸酐(A1)和脂肪族多环环氧化合物(A2)的共聚物。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保存时的粘度小且可以解像至微细图案的、可形成耐溶剂性、耐热性优异的图案或涂膜的新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Description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或触摸面板等中构成显示装置的滤色器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设置有隔离件以保持两个基板的间隔。该隔离件使用玻璃珠、塑料珠等球形粒子。
然而,如果使用这样的球形粒子,该球形粒子在玻璃基板上会无秩序地分散,所以会损伤TFT元件或电极等,另外,如果该球形粒子存在于透过像素部内,由于入射光的散射,液晶显示元件的对比度会降低。因此,提出代替使用球形粒子而由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形成隔离件的方案。根据该方法,可以在任意场所形成隔离件,所以可以解决上述的问题点。
作为这样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已知有含有具有羧基和缩水甘油醚基的丙烯酸共聚物作为粘合剂树脂的隔离件形成用组合物(专利文献1),其中公开了只要使用该组合物,就可以得到耐溶剂性、耐热性出色的隔离件图案。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133600号公报
不过,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可知,含有以脂肪族单环环氧基作为构成成分的树脂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保存时的粘度上升很大,而所述以脂肪族单环环氧基作为构成成分的树脂据认为比以缩水甘油醚基作为构成成分的树脂稳定性更良好。
另外,也希望开发出能形成具有微细线宽的图案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保存时的粘度小且可以形成具有微细线宽的图案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人为了得到可以解决上述课题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而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含有某种二元系共聚物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在保存时的粘度上升小,可以形成具有微细线宽的图案。
即,本发明提供以下的[1]~[5].
[1]一种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含有粘合剂树脂(A)、光聚合性化合物(B)、光聚合引发剂(C)和溶剂(D),粘合剂树脂(A)是不饱和羧酸和/或不饱和羧酸酐(A1)和脂肪族多环环氧化合物(A2)的共聚物。
[2]关于[1]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脂肪族多环环氧化合物(A2)是在脂肪族多环化合物的环上具有环氧基,且具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
[3]关于[1]或者[2]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具有脂肪族多环环氧基的单体(A2)是从用式(I)表示的化合物和用式(II)表示的化合物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Figure S2007101611252D00021
[在式(I)和式(II)中,R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可以用羟基取代的碳数为1~4的烷基,X分别独立地表示单键或可以含有杂原子的碳数为1~6的亚烷基。]
[4]使用[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图案。
[5]含有[4]所述的图案的液晶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含有粘合剂树脂(A)、光聚合性化合物(B)、和光聚合引发剂(C)、进而还任意含有其他添加剂(F)、溶剂(D)。
本发明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优选主要用作图案形成材料,粘合剂树脂(A)、光聚合性化合物(B)和光聚合引发剂(C)、任意的其他添加剂(F)优选溶解或分散于溶剂(D)中。
本发明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使用的粘合剂树脂(A)是不饱和羧酸和/或不饱和羧酸酐(A1)和具有脂肪族多环式环氧基的单体(A2)的共聚物,优选具有碱溶解性。
作为上述的不饱和羧酸和/或不饱和羧酸酐(A1),具体可以举出例如:
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等不饱和一元羧酸类;
马来酸、富马酸、柠康酸、中康酸、衣康酸等不饱和二元羧酸类;
以及上述不饱和二元羧酸类的酸酐;
琥珀酸单[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邻苯二酸单[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等2元以上的多元羧酸的不饱和单[2-(甲基)丙烯酰氧烷基]酯类;
α-(羟基甲基)丙烯酸之类的在同一分子中含有羟基和羧基的不饱和丙烯酸酯类等。
其中,从共聚反应性、相对于碱水溶液的溶解性高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组合两种以上使用。
上述的脂肪族多环环氧化合物(A2)是在脂肪族多环化合物的环上具有环氧基的化合物,上述的脂肪族多环环氧化合物(A2)优选是在脂肪族多环化合物的环上具有环氧基,且具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
作为该脂肪族多环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双环戊烷、三环癸烷、降冰片烷、异降冰片烷、双环辛烷、双环壬烷、双环十一烷、三环十一烷、双环十二烷、三环十二烷等,优选碳数为8~12的化合物,更优选从用式(I)表示的化合物和用式(II)表示的化合物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Figure S2007101611252D00041
在式(I)和式(II)中,R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可以用羟基取代的碳数1~4的烷基。
X分别独立地表示单键或可以含有杂原子的碳数1~6的亚烷基。
作为R,具体可以举出氢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等烷基,羟基甲基、1-羟基乙基、2-羟基乙基、1-羟基正丙基、2-羟基正丙基、3-羟基正丙基、1-羟基异丙基、2-羟基异丙基、1-羟基正丁基、2-羟基正丁基、3-羟基正丁基、4-羟基正丁基等含有羟基的烷基。其中,优选的可以举出氢原子、甲基、羟基甲基、1-羟基乙基、2-羟基乙基,更优选的可以举出氢原子、甲基。
作为X,具体可以举出单键,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等亚烷基,氧亚甲基、氧亚乙基、氧亚丙基、硫亚甲基、硫亚乙基、硫亚丙基、氨基亚甲基、氨基亚乙基、氨基亚丙基等含有杂原子的亚烷基等。其中,优选的可以举出单键、亚甲基、亚乙基、氧亚甲基、氧亚乙基,更优选的可以举出单键、氧亚乙基。
作为用式(I)表示的化合物,可以举出用式(I-1)~式(I-15)表示的化合物等,优选的可以举出式(I-1)、式(I-3)、式(I-5)、式(I-7)、式(I-9)、式(I-11)~式(I-15),更优选的可以举出(I-1)、式(I-7)、式(I-9)、(I-15)。
作为用式(II)表示的化合物,可以举出用式(II-1)~式(II-15)表示的化合物等,优选的可以举出式(II-1)、式(II-3)、式(II-5)、式(II-7)、式(II-9)、式(II-11)~式(II-15),更优选的可以举出(II-1)、式(II-7)、式(II-9)、(II-15)。
从用式(I)表示的化合物和用式(II)表示的化合物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化合物可以分别单独使用,还可以以任意的比率混合。在混合时,其混合比率用摩尔比率表示优选式(I)∶式(II)为5∶95~95∶5,更优选10∶90~90∶10,进一步优选为20∶80~80∶20。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粘合剂树脂(A)是(A1)和(A2)的共聚物。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粘合剂树脂(A)是使(A1)和(A2)共聚而得到的共聚物,从各化合物衍生的构成成分的比率相对于构成上述共聚物的构成成分的总摩尔数以摩尔分数计优选在以下的范围内。
从(A1)衍生的构成单元:5~75摩尔%
从(A2)衍生的构成单元:25~95摩尔%
另外,上述的构成成分的比率如果在以下的范围内则更优选。
从(A1)衍生的构成单元:10~70摩尔%
从(A2)衍生的构成单元:30~90摩尔%
上述的构成成分的比率如果在上述的范围内,存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保存稳定性、从该组合物得到的图案的清晰度、显影性、耐溶剂性、耐热性和机械强度变得良好的趋势。
上述的粘合剂树脂(A)例如可以参考文献《高分子合成的实验法》(大津隆行著发行所(株)化学同人第一版第一次印刷1972年3月1日发行)中记载的方法以及在该文献中记载的引用文献来制造。
具体而言,将构成共聚物的单元(A1)和(A2)的规定量、聚合引发剂和溶剂放入到反应容器中,用氮来取代氧,由此在没有氧的条件下,搅拌、加热、保温,由此得到聚合物。其中,得到的聚合物可以直接使用反应后的溶液,还可以使用浓缩或稀释的溶液,还可以使用通过再沉淀等方法作为固体(粉状物体)取出的物质。
上述的粘合剂树脂(A)的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优选3000~100000,更优选5000~50000。粘合剂树脂(A)的重均分子量如果在上述范围内,存在涂布性变得良好的趋势,另外,显影时难以产生“膜减少(膜減り)”,进而显影时非像素部分的脱落性(抜け性)良好,清晰度良好的趋势,所以优选。
粘合剂树脂(A)的分子量分布[重均分子量(Mw)/数均分子量(Mn)]优选为1.1~1.6,更优选为1.2~4.0。分子量分布如果在上述范围内,存在显影性良好、清晰度出色的趋势,所以优选。
在本发明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使用的粘合剂树脂(A)的含量相对于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固体成分(是指组合物中的成分当中25℃下为固体的成分)以质量分数计优选为5~90质量%,更优选为10~70质量%。粘合剂树脂(A)的含量如果在上述范围内,在显影液中的溶解性充分,难以在非像素部分的基板上产生显影残渣,另外在显影时难以产生曝光部的像素部分的“膜减少”,非像素部分的脱落性良好,所以优选。
作为本发明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光聚合性化合物(B),可以举出单官能单体、二官能单体、其他三官能以上的多官能单体。
作为单官能单体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丙烯酸壬基苯基卡必醇酯、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丙烯酸2-乙基己基卡必醇酯、丙烯酸2-羟乙酯、N-乙烯基吡咯烷酮等。
作为二官能单体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三乙二醇酯、双酚A的双(丙烯酰氧乙基)醚、二(甲基)丙烯酸3-甲基戊二醇酯等。
作为其他三官能以上的多官能单体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和酸酐的反应产物、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和酸酐的反应产物、分子内1个以上的己内酯改性的三官能以上的多官能单体、分子内3个以上的烯化氧改性的三官能以上的多官能单体等。
其中,在本说明书中,己内酯改性是指在(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醇来源部位和(甲基)丙烯酰氧基之间导入己内酯的开环体或开环聚合物。
另外,烯化氧改性是指在(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醇来源部位和(甲基)丙烯酰氧基之间导入亚烷基二醇或者其脱水缩合物以及烯化氧的开环体、或者其开环聚合物。
作为分子内1个以上的己内酯改性的三官能以上的多官能单体,例如可以举出KAYARAD DPCA-20、KAYARAD DPCA-40、KAYARADDPCA-60、KAYARAD DPCA-120(均为日本化药(株)公司制)、NK酯AD-TMP-4CL(新中村化学工业(株)制)等市售品。
在分子内3个以上的烯化氧改性的三官能以上的多官能单体当中,作为优选的烯化氧,可以举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
其中,优选使用二官能以上的多官能单体。这些光聚合性化合物(B)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光聚合性化合物(B)的含量相对于粘合剂树脂(A)和光聚合性化合物(B)的总量以质量分数计优选为1~90质量%,更优选为10~80质量%。光聚合性化合物(B)的含量如果在上述范围内,存在像素部的强度或平滑性、可靠性变得良好的趋势,所以优选。
作为在本发明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光聚合引发剂(C),优选使用苯乙酮系化合物、联二咪唑系化合物、肟系化合物、三嗪系化合物、酰基膦化氧系化合物。在这些光聚合引发剂(C)中并用光聚合引发助剂(C-1),由此得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感度更高,所以如果使用其形成图案,可以提高图案的生产率,所以优选。
作为上述的苯乙酮系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二乙氧基苯乙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苄基二甲基缩酮、2-羟基-1-[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甲基丙烷-1-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甲基-1-(4-甲基硫苯基)-2-吗啉代丙烷-1-酮、2-苄基-2-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烷-1-酮、2-(2-甲基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酮、2-(3-甲基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酮、2-(4-甲基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酮、2-(2-乙基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酮、2-(2-丙基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酮、2-(2-丁基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酮、2-(2,3-二甲基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酮、2-(2,4-二甲基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酮、2-(2-氯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酮、2-(2-溴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酮、2-(3-氯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酮、2-(4-氯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酮、2-(3-溴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酮、2-(4-溴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酮、2-(2-甲氧基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酮、2-(3-甲氧基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酮、2-(4-甲氧基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酮、2-(2-甲基-4-甲氧基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酮、2-(2-甲基-4-溴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酮、2-(2-溴-4-甲氧基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酮、2-羟基-2-甲基-1-[4-(1-甲基乙烯基)苯基]丙烷-1-酮的低聚物等。
作为上述的联二咪唑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2,2’-双(2-氯苯基)-4,4’,5,5’-四苯基联二咪唑、2,2’-双(2,3-二氯苯基)-4,4’,5,5’-四苯基联二咪唑(例如,参照特开平6-75372号公报、特开平6-75373号公报等)、2,2’-双(2-氯苯基)-4,4’,5,5’-四苯基联二咪唑、2,2’-双(2-氯苯基)-4,4’,5,5’-四(烷氧基苯基)联二咪唑、2,2’-双(2-氯苯基)-4,4’,5,5’-四(二烷氧基苯基)联二咪唑、2,2’-双(2-氯苯基)-4,4’,5,5’-四(三烷氧基苯基)联二咪唑(例如,参照特公昭48-38403号公报、特开昭62-174204号公报等)、4,4’,5,5’-位的苯基被烷氧基碳酰基取代的咪唑化合物(例如,参照特开平7-10913号公报等)等。优选的可以举出2,2’-双(2-氯苯基)-4,4’,5,5’-四苯基联二咪唑、2,2’-双(2,3-二氯苯基)-4,4’,5,5’-四苯基联二咪唑。
作为上述的肟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O-乙氧基羰基-α-氧基亚氨基-1-苯基丙烷-1-酮、用式(3)表示的化合物、用式(4)表示的化合物等。
Figure S2007101611252D00101
作为上述的三嗪系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2,4-双(三氯甲基)-6-(4-甲氧基苯基)-1,3,5-三嗪、2,4-双(三氯甲基)-6-(4-甲氧基萘基)-1,3,5-三嗪、2,4-双(三氯甲基)-6-胡椒基-1,3,5-三嗪、2,4-双(三氯甲基)-6-(4-甲氧基苯乙烯基)-1,3,5-三嗪、2,4-双(三氯甲基)-6-[2-(5-甲基呋喃-2-基)乙烯基]-1,3,5-三嗪、2,4-双(三氯甲基)-6-[2-(呋喃-2-基)乙烯基]-1,3,5-三嗪、2,4-双(三氯甲基)-6-[2-(4-二乙基氨基-2-甲基苯基)乙烯基]-1,3,5-三嗪、2,4-双(三氯甲基)-6-[2-(3,4-二甲氧基苯基)乙烯基]-1,3,5-三嗪等。
作为上述的酰基膦化氧系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膦化氧等。
另外,只要是不损坏本发明的效果的程度,还可以并用在该领域中常用的光聚合引发剂等,作为该光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以举出苯偶姻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噻吨酮系化合物、蒽系化合物等。
更具体地可以举出如下所述的化合物,可以分别单独使用它们,还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上述的苯偶姻系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苯偶姻、苯偶姻甲醚、苯偶姻乙醚、苯偶姻异丙醚、苯偶姻异丁醚等。
作为上述的二苯甲酮系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二苯甲酮、o-苯酰苯甲酸甲酯、4-苯基二苯甲酮、4-苯甲酰-4’-甲基二苯基硫化物、3,3’,4,4’-四(过氧叔丁基羰基)二苯甲酮、2,4,6-三甲基二苯甲酮等。
作为上述的噻吨酮系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2-异丙基噻吨酮、4-异丙基噻吨酮、2,4-二乙基噻吨酮、2,4-二氯噻吨酮、1-氯-4-丙氧基噻吨酮等。
作为上述的蒽系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9,10-二甲氧基蒽、2-乙基-9,10-二甲氧基蒽、9,10-二乙氧基蒽、2-乙基-9,10-二乙氧基蒽等。
除此之外,作为光聚合引发剂还例示有10-丁基-2-氯吖啶酮、2-乙基蒽醌、偶苯酰、9,10-菲醌、樟脑醌、苯基乙醛酸甲酯、二茂钛等。
另外,具有可以引起链转移的基团的光聚合引发剂,可以使用在特表2002-544205号公报中记载的光聚合引发剂。
作为上述的具有可以引起链转移的基团的光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以举出下述式(5)~(10)的光聚合引发剂。
Figure S2007101611252D00121
另外,可以光和/或热阳离子聚合引发剂。
光和/或热阳离子聚合引发剂还可以使用由鎓阳离子和源自路易斯酸的阴离子构成的物质。
作为上述鎓阳离子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二苯基碘鎓、双(对甲苯基)碘鎓、双(对叔丁基苯基)碘鎓、双(对辛基苯基)碘鎓、双(对十八烷基苯基)碘鎓、双(对辛基氧基苯基)碘鎓、双(对十八烷基氧基苯基)碘鎓、苯基(对十八烷基氧基苯基)碘鎓、(对甲苯基)(对异丙基苯基)碘鎓、三苯基锍、三(对甲苯基)锍、三(对异丙基苯基)锍、三(2,6-二甲基苯基)锍、三(对叔丁基苯基)锍、三(对氰基苯基)锍、三(对氯苯基)锍、二甲基(甲氧基)锍、二甲基(乙氧基)锍、二甲基(丙氧基)锍、二甲基(丁氧基)锍、二甲基(辛氧基)锍、二甲基(十八烷氧基)锍、二甲基(异丙氧基)锍、二甲基(叔丁氧基)锍、二甲基(环戊氧基)锍、二甲基(环己氧基)锍、二甲基(氟甲氧基)锍、二甲基(2-氯乙氧基)锍、二甲基(3-溴丙氧基)锍、二甲基(4-氰基丁氧基)锍、二甲基(8-硝基辛氧基)锍、二甲基(18-三氟甲基十八烷氧基)锍、二甲基(2-羟基异丙氧基)锍、或者二甲基(三(三氯甲基)甲基)锍等。
作为优选的鎓阳离子,可以举出双(对甲苯基)碘鎓、(对甲苯基)(对异丙基苯基)碘鎓、双(对叔丁基苯基)碘鎓、三苯基锍或者三(对叔丁基苯基)锍等。
作为上述源自路易斯酸的阴离子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六氟磷酸盐、六氟砷酸盐、六氟锑酸盐、或者四(五氟苯基)硼酸盐等。作为优选的源自路易斯酸的阴离子,可以举出六氟锑酸盐或者四(五氟苯基)硼酸盐。
上述的鎓阳离子和源自路易斯酸的阴离子可以任意组合。
作为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二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双(对甲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双(对叔丁基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双(对辛基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双(对十八烷基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双(对辛基氧基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双(对十八烷基氧基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苯基(对十八烷基氧基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对甲苯基)(对异丙基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甲基萘基碘鎓六氟磷酸盐、乙基萘基碘鎓六氟磷酸盐、三苯基锍六氟磷酸盐、三(对甲苯基)锍六氟磷酸盐、三(对异丙基苯基)锍六氟磷酸盐、三(2,6-二甲基苯基)锍六氟磷酸盐、三(对叔丁基苯基)锍六氟磷酸盐、三(对氰基苯基)锍六氟磷酸盐、三(对氯苯基)锍六氟磷酸盐、二甲基萘基锍六氟磷酸盐、二乙基萘基锍六氟磷酸盐、二甲基(甲氧基)锍六氟磷酸盐、二甲基(乙氧基)锍六氟磷酸盐、二甲基(丙氧基)锍六氟磷酸盐、二甲基(丁氧基)锍六氟磷酸盐、二甲基(辛氧基)锍六氟磷酸盐、二甲基(十八烷氧基)锍六氟磷酸盐、二甲基(异丙氧基)锍六氟磷酸盐、二甲基(叔丁氧基)锍六氟磷酸盐、二甲基(环戊氧基)锍六氟磷酸盐、二甲基(环己氧基)锍六氟磷酸盐、二甲基(氟甲氧基)锍六氟磷酸盐、二甲基(2-氯乙氧基)锍六氟磷酸盐、二甲基(3-溴丙氧基)锍六氟磷酸盐、二甲基(4-氰基丁氧基)锍六氟磷酸盐、二甲基(8-硝基辛氧基)锍六氟磷酸盐、二甲基(18-三氟甲基十八烷氧基)锍六氟磷酸盐、二甲基(2-羟基异丙氧基)锍六氟磷酸盐、二甲基(三(三氯甲基)甲基)锍六氟磷酸盐;
二苯基碘鎓六氟砷酸盐、双(对甲苯基)碘鎓六氟砷酸盐、双(对叔丁基苯基)碘鎓六氟砷酸盐、双(对辛基苯基)碘鎓六氟砷酸盐、双(对十八烷基苯基)碘鎓六氟砷酸盐、双(对辛基氧基苯基)碘鎓六氟砷酸盐、双(对十八烷基氧基苯基)碘鎓六氟砷酸盐、苯基(对十八烷基氧基苯基)碘鎓六氟砷酸盐、(对甲苯基)(对异丙基苯基)碘鎓六氟砷酸盐、甲基萘基碘鎓六氟砷酸盐、乙基萘基碘鎓六氟砷酸盐、三苯基锍六氟砷酸盐、三(对甲苯基)锍六氟砷酸盐、三(对异丙基苯基)锍六氟砷酸盐、三(2,6-二甲基苯基)锍六氟砷酸盐、三(对叔丁基苯基)锍六氟砷酸盐、三(对氰基苯基)锍六氟砷酸盐、三(对氯苯基)锍六氟砷酸盐、二甲基萘基锍六氟砷酸盐、二乙基萘基锍六氟砷酸盐、二甲基(甲氧基)锍六氟砷酸盐、二甲基(乙氧基)锍六氟砷酸盐、二甲基(丙氧基)锍六氟砷酸盐、二甲基(丁氧基)锍六氟砷酸盐、二甲基(辛氧基)锍六氟砷酸盐、二甲基(十八烷氧基)锍六氟砷酸盐、二甲基(异丙氧基)锍六氟砷酸盐、二甲基(叔丁氧基)锍六氟砷酸盐、二甲基(环戊氧基)锍六氟砷酸盐、二甲基(环己氧基)锍六氟砷酸盐、二甲基(氟甲氧基)锍六氟砷酸盐、二甲基(2-氯乙氧基)锍六氟砷酸盐、二甲基(3-溴丙氧基)锍六氟砷酸盐、二甲基(4-氰基丁氧基)锍六氟砷酸盐、二甲基(8-硝基辛氧基)锍六氟砷酸盐、二甲基(18-三氟甲基十八烷氧基)锍六氟砷酸盐、二甲基(2-羟基异丙氧基)锍六氟砷酸盐、二甲基(三(三氯甲基)甲基)锍六氟砷酸盐;
二苯基碘鎓六氟锑酸盐、双(对甲苯基)碘鎓六氟锑酸盐、双(对叔丁基苯基)碘鎓六氟锑酸盐、双(对辛基苯基)碘鎓六氟锑酸盐、双(对十八烷基苯基)碘鎓六氟锑酸盐、双(对辛基氧基苯基)碘鎓六氟锑酸盐、双(对十八烷基氧基苯基)碘鎓六氟锑酸盐、苯基(对十八烷基氧基苯基)碘鎓六氟锑酸盐、(对甲苯基)(对异丙基苯基)碘鎓六氟锑酸盐、甲基萘基碘鎓六氟锑酸盐、乙基萘基碘鎓六氟锑酸盐、三苯基锍六氟锑酸盐、三(对甲苯基)锍六氟锑酸盐、三(对异丙基苯基)锍六氟锑酸盐、三(2,6-二甲基苯基)锍六氟锑酸盐、三(对叔丁基苯基)锍六氟锑酸盐、三(对氰基苯基)锍六氟锑酸盐、三(对氯苯基)锍六氟锑酸盐、二甲基萘基锍六氟锑酸盐、二乙基萘基锍六氟锑酸盐、二甲基(甲氧基)锍六氟锑酸盐、二甲基(乙氧基)锍六氟锑酸盐、二甲基(丙氧基)锍六氟锑酸盐、二甲基(丁氧基)锍六氟锑酸盐、二甲基(辛氧基)锍六氟锑酸盐、二甲基(十八烷氧基)锍六氟锑酸盐、二甲基(异丙氧基)锍六氟锑酸盐、二甲基(叔丁氧基)锍六氟锑酸盐、二甲基(环戊氧基)锍六氟锑酸盐、二甲基(环己氧基)锍六氟锑酸盐、二甲基(氟甲氧基)锍六氟锑酸盐、二甲基(2-氯乙氧基)锍六氟锑酸盐、二甲基(3-溴丙氧基)锍六氟锑酸盐、二甲基(4-氰基丁氧基)锍六氟锑酸盐、二甲基(8-硝基辛氧基)锍六氟锑酸盐、二甲基(18-三氟甲基十八烷氧基)锍六氟锑酸盐、二甲基(2-羟基异丙氧基)锍六氟锑酸盐、二甲基(三(三氯甲基)甲基)锍六氟锑酸盐;
二苯基碘鎓四(五氟苯基)硼酸盐、双(对甲苯基)碘鎓四(五氟苯基)硼酸盐、双(对叔丁基苯基)碘鎓四(五氟苯基)硼酸盐、双(对辛基苯基)碘鎓四(五氟苯基)硼酸盐、双(对十八烷基苯基)碘鎓四(五氟苯基)硼酸盐、双(对辛基氧基苯基)碘鎓四(五氟苯基)硼酸盐、双(对十八烷基氧基苯基)碘鎓四(五氟苯基)硼酸盐、苯基(对十八烷基氧基苯基)碘鎓四(五氟苯基)硼酸盐、(对甲苯基)(对异丙基苯基)碘鎓四(五氟苯基)硼酸盐、甲基萘基碘鎓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乙基萘基碘鎓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三苯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三(对甲苯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三(对异丙基苯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三(2,6-二甲基苯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三(对叔丁基苯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三(对氰基苯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三(对氯苯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二甲基萘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二乙基萘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二甲基(甲氧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二甲基(乙氧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二甲基(丙氧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二甲基(丁氧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二甲基(辛氧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二甲基(十八烷氧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二甲基(异丙氧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二甲基(叔丁氧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二甲基(环戊氧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二甲基(环己氧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二甲基(氟甲氧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二甲基(2-氯乙氧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二甲基(3-溴丙氧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二甲基(4-氰基丁氧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二甲基(8-硝基辛氧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二甲基(18-三氟甲基十八烷氧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二甲基(2-羟基异丙氧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二甲基(三(三氯甲基)甲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优选的可以举出双(对甲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对甲苯基)(对异丙基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双(对叔丁基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三苯基锍六氟磷酸盐、三(对叔丁基苯基)锍六氟磷酸盐、双(对甲苯基)碘鎓六氟砷酸盐、(对甲苯基)(对异丙基苯基)碘鎓六氟砷酸盐、双(对叔丁基苯基)碘鎓六氟砷酸盐、三苯基锍六氟砷酸盐、三(对叔丁基苯基)锍六氟砷酸盐、双(对甲苯基)碘鎓六氟锑酸盐、(对甲苯基)(对异丙基苯基)碘鎓六氟锑酸盐、双(对叔丁基苯基)碘鎓六氟锑酸盐、三苯基锍六氟锑酸盐、三(对叔丁基苯基)锍六氟锑酸盐、双(对甲苯基)碘鎓四(五氟苯基)硼酸盐、(对甲苯基)(对异丙基苯基)碘鎓四(五氟苯基)硼酸盐、双(对叔丁基苯基)碘鎓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三苯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三(对叔丁基苯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等;更优选的可以举出双(对甲苯基)碘鎓六氟锑酸盐、(对甲苯基)(对异丙基苯基)碘鎓六氟锑酸盐、双(对叔丁基苯基)碘鎓六氟锑酸盐、三苯基锍六氟锑酸盐、三(对叔丁基苯基)锍六氟锑酸盐、双(对甲苯基)碘鎓四(五氟苯基)硼酸盐、(对甲苯基)(对异丙基苯基)碘鎓四(五氟苯基)硼酸盐、双(对叔丁基苯基)碘鎓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三苯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或三(对叔丁基苯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等。
另外,也可以在光聚合引发剂中组合使用光聚合引发助剂(C-1),还可以以多个组合使用光聚合引发助剂。
作为光聚合引发助剂,可以举出胺化合物、羧酸化合物、多官能硫醇化合物、用式(III)表示的化合物等。作为上述的胺化合物,优选芳香族胺化合物。作为光聚合引发剂,优选胺化合物,多官能硫醇、用式(III)表示的化合物。
作为光聚合引发助剂(C-1),例如可以举出三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三异丙醇胺等脂肪族胺化合物,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甲酯、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异戊酯、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2-乙基己酯、苯甲酸2-二甲基氨基乙酯、N,N-二甲基对甲苯胺、4,4’-双(二甲基氨基)二苯甲酮(通称;米蚩酮)、4,4’-双(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等芳香族胺化合物;
苯基硫代乙酸、甲基苯基硫代乙酸、乙基苯基硫代乙酸、甲基乙基苯基硫代乙酸、二甲基苯基硫代乙酸、甲氧基苯基硫代乙酸、二甲氧基苯基硫代乙酸、氯苯基硫代乙酸、二氯苯基硫代乙酸、N-苯基氨基乙酸、苯氧基乙酸、萘基硫代乙酸、N-萘基氨基乙酸、萘氧基乙酸等芳香族杂乙酸类等羧酸化合物;
己二硫醇、癸二硫醇、1,4-二甲基巯基苯、丁二醇二硫代丙酸酯、丁二醇二硫代乙醇酸酯、乙二醇二硫代乙醇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硫代乙醇酸酯、丁二醇二硫代丙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硫代丙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硫代乙醇酸酯、季戊四醇四硫代丙酸酯、季戊四醇四硫代乙醇酸酯、三羟乙基三硫代丙酸酯、季戊四醇四(3-巯基丁酸酯)、1,4-双(3-巯基丁酰氧基)丁烷等多官能硫醇化合物;
用下述式(III)表示的化合物等。
Figure S2007101611252D00171
在式(III)中,用X表示的虚线表示可以用卤原子取代的碳数6~12的芳香族环。
Y表示氧原子、硫原子。
R1表示碳数1~6的烷基。
R2表示可以用卤原子取代的碳数1~12的烷基或可以用卤原子取代的芳基。
作为卤原子,可以举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等。
作为碳数6~12的芳香族环,可以举出苯环、萘环等。
作为可以用卤原子取代的碳数6~12的芳香族,可以举出苯环、甲基苯环、二甲基苯环、乙基苯环、丙基苯环、丁基苯环、戊基苯环、己基苯环、环己基苯环、氯苯环、二氯苯环、溴苯环、二溴苯环、联苯环、氯联苯环、溴联苯环、萘环、氯萘环、溴萘环等。
作为碳数1~6的烷基,可以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1-甲基-正丙基、2-甲基-正丙基、叔丁基、正戊基、1-甲基-正丁基、2-甲基-正丁基、3-甲基-正丁基、1,1-二甲基-正丙基、1,2-二甲基-正丙基、2,2-二甲基-正丙基、正己基、环己基等。
作为可以用卤原子取代的碳数1~12的烷基,可以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1-甲基-正丙基、2-甲基-正丙基、叔丁基、正戊基、1-甲基-正丁基、2-甲基-正丁基、3-甲基-正丁基、1,1-二甲基-正丙基、1,2-二甲基-正丙基、2,2-二甲基-正丙基、正己基、环己基、1-氯-正丁基、2-氯-正丁基、3-氯-正丁基等。
作为可以用卤原子取代的芳基,可以举出苯基、氯苯基、二氯苯基、溴苯基、二溴苯基、氯溴苯基、联苯基、氯联苯基、二氯联苯基、溴苯基、二溴苯基、萘基、氯萘基、二氯萘基、溴萘基、二溴萘基等。
作为用式(III)表示的化合物,具体可以举出2-苯甲酰亚甲基-3-甲基-萘[2,1-d]噻唑啉、2-苯甲酰亚甲基-3-甲基-萘[1,2-d]噻唑啉、2-苯甲酰亚甲基-3-甲基-萘[2,3-d]噻唑啉、2-(2-萘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苯并噻唑啉、2-(1-萘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苯并噻唑啉、2-(2-萘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5-苯基苯并噻唑啉、2-(1-萘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5-苯基苯并噻唑啉、2-(2-萘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5-氟苯并噻唑啉、2-(1-萘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5-氟苯并噻唑啉、2-(2-萘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5-氯苯并噻唑啉、2-(1-萘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5-氯苯并噻唑啉、2-(2-萘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5-溴苯并噻唑啉、2-(1-萘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5-溴苯并噻唑啉、2-(4-联苯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苯并噻唑啉、2-(4-联苯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5-苯基苯并噻唑啉、2-(2-萘甲酰亚甲基)-3-甲基-萘[2,1-d]噻唑啉、2-(2-萘甲酰亚甲基)-3-甲基-萘[1,2-d]噻唑啉、2-(4-联苯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萘[2,1-d]噻唑啉、2-(4-联苯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萘[1,2-d]噻唑啉、2-(对氟苯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萘[2,1-d]噻唑啉、2-(对氟苯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萘[1,2-d]噻唑啉、2-苯甲酰亚甲基-3-甲基-萘[2,1-d]噁唑啉、2-苯甲酰亚甲基-3-甲基-萘[1,2-d]噁唑啉、2-苯甲酰亚甲基-3-甲基-萘[2,3-d]噁唑啉、2-(2-萘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苯并噁唑啉、2-(1-萘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苯并噁唑啉、2-(2-萘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5-苯基苯并噁唑啉、2-(1-萘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5-苯基苯并噁唑啉、2-(2-萘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5-氟苯并噁唑啉、2-(1-萘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5-氟苯并噁唑啉、2-(2-萘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5-氯苯并噁唑啉、2-(1-萘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5-氯苯并噁唑啉、2-(2-萘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5-溴苯并噁唑啉、2-(1-萘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5-溴苯并噁唑啉、2-(4-联苯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苯并噁唑啉、2-(4-联苯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5-苯基苯并噁唑啉、2-(2-萘甲酰亚甲基)-3-甲基-萘[2,1-d]噁唑啉、2-(2-萘甲酰亚甲基)-3-甲基-萘[1,2-d]噁唑啉、2-(4-联苯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萘[2,1-d]噁唑啉、2-(4-联苯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萘[1,2-d]噁唑啉、2-(对氟苯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萘[2,1-d]噁唑啉、2-(对氟苯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萘[1,2-d]噁唑啉等。
其中,优选用式(III-1)表示的2-(2-萘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苯并噻唑啉、用式(III-2)表示的2-苯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萘[1,2-d]噻唑啉以及用式(III-3)表示的2-(4-联苯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萘[1,2-d]噻唑啉。
Figure S2007101611252D00201
光聚合引发剂(C)的含量相对于粘合剂树脂(A)和光聚合性化合物(B)的总量以质量分数计优选为0.1~40质量%,更优选为1~30质量%。
另外,光聚合引发助剂(C-1)的含量以与上述相同的基准优选为0.01~50质量%,更优选为0.1~40质量%。
光聚合引发剂(C)的总量如果在上述范围内,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具有高感度,使用上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像素部的强度、或上述像素的表面的平滑性有变得良好的倾向,所以优选。除上述之外,光聚合引发助剂(C-1)的量如果在上述范围内,得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感度进-步提高,使用上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形成图案基板的生产率有提高的倾向,所以优选。
本发明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含有溶剂(D)。作为上述的溶剂(D),可以举出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领域使用的各种有机溶剂,作为其具体例子,可以举出:
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丙醚和乙二醇单丁醚之类的乙二醇单烷基醚类;
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乙基甲醚、二乙二醇二丙醚、二乙二醇二丁醚等二乙二醇二烷基醚类;
甲基溶纤剂乙酸酯、乙基溶纤剂乙酸酯、乙二醇单丁醚乙酸酯、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等乙二醇烷基醚乙酸酯类;
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丙二醇单丙醚乙酸酯、乙酸甲氧基丁酯、乙酸甲氧基戊酯等亚烷基二醇烷基醚乙酸酯类;
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乙醚、丙二醇单丙醚、丙二醇单丁醚等丙二醇单烷基醚类;
丙二醇二甲醚、丙二醇二乙醚、丙二醇乙基甲醚、丙二醇二丙醚、丙二醇丙基甲醚、丙二醇乙基丙醚等丙二醇二烷基醚类;
丙二醇甲醚丙酸酯、丙二醇乙醚丙酸酯、丙二醇丙醚丙酸酯、丙二醇丁醚丙酸酯等丙二醇烷基醚丙酸酯类;
甲氧基丁醇、乙氧基丁醇、丙氧基丁醇、丁氧基丁醇等丁二醇单烷基醚类;
乙酸甲氧基丁酯、乙酸乙氧基丁酯、乙酸丙氧基丁酯、乙酸丁氧基丁酯等丁二醇单烷基醚乙酸酯类;
丙酸甲氧基丁酯、丙酸乙氧基丁酯、丙酸丙氧基丁酯、丙酸丁氧基丁酯等丁二醇单烷基醚丙酸酯类;
二丙二醇二甲醚、二丙二醇二乙醚、二丙二醇甲基乙醚等二丙二醇二烷基醚类;
苯、甲苯、二甲苯、均三甲基苯等芳香族烃类;
甲基乙基甲酮、丙酮、甲基戊基甲酮、甲基异丁基甲酮、环己酮等酮类;
乙醇、丙醇、丁醇、己醇、环己醇、乙二醇、甘油等醇类;
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2-羟基丙酸乙酯、2-羟基-2-甲基丙酸甲酯、2-羟基-2-甲基丙酸乙酯、羟基乙酸甲酯、羟基乙酸乙酯、羟基乙酸丁酯、乳酸甲酯、乳酸乙酯、乳酸丙酯、乳酸丁酯、3-羟基丙酸甲酯、3-羟基丙酸乙酯、3-羟基丙酸丙酯、3-羟基丙酸丁酯、2-羟基-3-甲基丁酸甲酯、甲氧基乙酸甲酯、甲氧基乙酸乙酯、甲氧基乙酸丙酯、甲氧基乙酸丁酯、乙氧基乙酸甲酯、乙氧基乙酸乙酯、乙氧基乙酸丙酯、乙氧基乙酸丁酯、丙氧基乙酸甲酯、丙氧基乙酸乙酯、丙氧基乙酸丙酯、丙氧基乙酸丁酯、丁氧基乙酸甲酯、丁氧基乙酸乙酯、丁氧基乙酸丙酯、丁氧基乙酸丁酯、2-甲氧基丙酸甲酯、2-甲氧基丙酸乙酯、2-甲氧基丙酸丙酯、2-甲氧基丙酸丁酯、2-乙氧基丙酸甲酯、2-乙氧基丙酸乙酯、2-乙氧基丙酸丙酯、2-乙氧基丙酸丁酯、2-丁氧基丙酸甲酯、2-丁氧基丙酸乙酯、2-丁氧基丙酸丙酯、2-丁氧基丙酸丁酯、3-甲氧基丙酸甲酯、3-甲氧基丙酸乙酯、3-甲氧基丙酸丙酯、3-甲氧基丙酸丁酯、3-乙氧基丙酸甲酯、3-乙氧基丙酸乙酯、3-乙氧基丙酸丙酯、3-乙氧基丙酸丁酯、3-丙氧基丙酸甲酯、3-丙氧基丙酸乙酯、3-丙氧基丙酸丙酯、3-丙氧基丙酸丁酯、3-丁氧基丙酸甲酯、3-丁氧基丙酸乙酯、3-丁氧基丙酸丙酯、3-丁氧基丙酸丁酯等酯类;
四氢呋喃、吡喃等环状醚类;
γ-丁内酯等环状酯类等。
在上述溶剂当中,从涂布性、干燥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上述溶剂中沸点为100℃~200℃的有机溶剂,更优选亚烷基二醇烷基醚乙酸酯类、酮类、丁二醇烷基醚乙酸酯类、丁二醇单烷基醚类、3-乙氧基丙酸乙酯、3-甲氧基丙酸甲酯等酯类,进一步优选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环己酮、乙酸甲氧基丁酯、甲氧基丁醇、3-乙氧基丙酸乙酯、3-甲氧基丙酸甲酯。
这些溶剂(D)可以分别单独使用,还可以2种以上混合使用。
本发明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溶剂(D)的含量相对于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以质量分数计优选为60~90质量%,更优选为70~85质量%。溶剂(D)的含量如果在上述范围内,在用旋涂机、缝隙&旋涂机、缝隙涂敷机(有时也称为模涂机、帘式流涂机)、喷墨等涂布装置进行涂布时,涂布性变得良好,所以优选。
在本发明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根据需要还可以并用填充剂、其他高分子化合物、流平剂、附着促进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防絮凝材料、链转移剂等添加剂(F)。
作为填充剂,具体可以举出玻璃、二氧化硅、氧化铝等。
作为其他高分子化合物,具体可以举出环氧树脂、马来酰亚胺树脂等固化性树脂或聚乙烯基醇、聚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烷基醚、聚丙烯酸氟烷基酯、聚酯、聚氨酯等热塑性树脂等。
作为流平剂,可以使用市售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以举出硅酮系、氟系、酯系、阳离子系、阴离子系、非离子系、两性等表面活性剂等,它们可以分别单独使用,还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作为上述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以举出聚氧乙烯烷基醚类、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类、聚乙二醇二酯类、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类、脂肪酸改性聚酯、叔胺改性聚氨酯类、聚乙烯亚胺类等,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出商品名为KP(信越化学工业(株)制)、ポリフロ一(共荣化学(株)制)、エフトツプ(ト一ケムプロダクツ公司制)、メガフアツク(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制)、フロラ一ド(住友3M(株)制)、アサヒガ一ド、サ一フロン(以上为旭销子(株)制)、ソルスバ一ス(ゼネカ(株)制)、EFKA(EFKA CHEMICALS公司制)、PB821(味之素(株)制)等。
作为附着促进剂,优选硅烷系化合物,具体可以举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2-(3,4-环氧基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
作为抗氧化剂,具体可以举出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2-[1-(2-羟基-3,5-二叔戊基苯基)乙基]-4,6-二叔戊基苯基丙烯酸酯、6-[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氧基]-2,4,8,10-四叔丁基二苯[d、f][1,3,2]二氧磷杂环庚烯、3,9-双[2-{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基氧基}-1,1-二甲基乙基]-2,4,8,10-四氧螺[5.5]十-烷、2,2’-亚甲基双(6-叔丁基-4-甲基苯酚)、4,4’-亚丁基双(6-叔丁基-3-甲基苯酚)、4,4’-硫代双(2-叔丁基-5-甲基苯酚)、2,2’-硫代双(6-叔丁基-4-甲基苯酚)、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二肉豆蔻基3,3’-硫代二丙酸酯、二硬脂基3,3’-硫代二丙酸酯、季戊四醇基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1,3,5-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3,3’,3”,5,5’,5”-六叔丁基-a,a’,a”-(均三甲苯基-2,4,6-三基)三-对甲酚、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等。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具体可以举出2-(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烷氧基苯甲酮等。
另外,作为防絮凝剂,具体可以举出聚丙烯酸钠等。
作为链转移剂,可以举出十二烷硫醇、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等。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例如可以如上所述涂布在基材上进行光固化和显影而形成图案。首先,将该组合物涂布在基板(通常为玻璃)或事先形成的由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固态成分构成的层上,通过预烘焙从所涂布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层除去溶剂等挥发成分,得到平滑的涂膜。此时的涂膜的厚度通常为1~6μm左右。借助用于形成目标图案的掩模向如上述得到的涂膜照射紫外线。此时,优选使用向整个曝光部均匀地照射平行光线且进行掩模和基板的准确定位那样的掩模对准器或分档器(stepper)等装置。此后,使结束固化的涂膜接触碱水溶液使非曝光部溶解,显影,由此得到目的图案形状。显影方法可以是盛液(液盛り)法、浸渍法、喷射法等的任意。进而在显影时可以将基板倾斜成任意角度。
作为涂布方法,例如通过旋涂法、流延涂布法、辊涂布法、缝隙&旋涂法、或者缝隙涂布法等进行。在涂布后进行加热干燥(预烘焙)、或者在减压干燥后加热,使溶剂等挥发成分挥发,由此形成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层。在这里,加热的温度通常为70~200℃,优选80~130℃。该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层几乎不含挥发成分。另外,上述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层的厚度通常为1.5~8μm左右。
在图案曝光后的显影中使用的显影液通常是含有碱性化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
碱性化合物可以是无机和有机的碱性化合物的任意。作为无机碱性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磷酸二氢钾、硅酸钠、硅酸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硼酸钠、硼酸钾、氨等。
另外,作为有机碱性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氢氧化四甲基铵、氢氧化2-羟乙基三甲基铵、单甲基胺、二甲基胺、三甲基胺、单乙基胺、二乙基胺、三乙基胺、单异丙基胺、二异丙基胺、乙醇胺等。这些无机和有机碱性化合物可以分别单独使用,还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碱性显影液中的碱性化合物的浓度优选为0.01~10质量%,更优选为0.03~5质量%。
碱性显影液中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是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或阳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的任意。
作为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芳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其他聚氧乙烯衍生物、氧乙烯/氧丙烯嵌段共聚物、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脂肪酸酯、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烷基胺等。
作为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月桂醇硫酸酯钠或油醇硫酸酯钠之类的高级醇硫酸酯盐类、月桂基硫酸钠或月桂基硫酸铵之类的烷基硫酸盐类、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十二烷基萘磺酸钠之类的烷基芳基磺酸盐类等。
作为阳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硬脂胺盐酸盐或月桂基三甲基铵氯化物之类胺盐或季铵盐等。
这些表面活性剂可以分别单独使用,还可以组合2种以上以上。
碱性显影液中的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优选0.01~10质量%的范围,更优选0.05~8质量%,进一步优选0.1~5质量%。
在显影后,进行水洗,进而根据需要也可以在150~230℃下实施10~60分钟的后烘焙。
使用本发明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经过如上所述的各工序,可以在基板上或滤色器基板上形成图案。该图案作为液晶显示装置所使用的光隔离件是有用的。另外,在向干燥涂膜实施图案形成曝光时,如果使用孔形成用光掩模,可以形成孔,作为层间绝缘膜是有用的。进而,在对干燥涂膜进行曝光时,不使用光掩模而通过全面曝光和加热固化、或仅通过加热固化而可以形成透明膜,该透明膜作为保护涂层是有用的,另外,还可以用于触摸面板。
因此,通过将如此得到的图案装入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能够以高成品率制造品质优秀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在保存时的粘度变化小,即便是微细的图案也可以解像,可以形成耐溶剂性、耐热性出色的图案或涂膜。
本发明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适合用作例如用于形成构成保护涂层、光隔离件、绝缘膜、液晶取向控制用突起、用于配合着色图案的膜厚的涂层等滤色器的一部分的透明膜的材料。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被这些实施例所限定。在实施例中,表示含量或使用量的%以及份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就是指质量基准。
合成例1
在具备回流冷凝器、滴液漏斗和搅拌机的1L的烧瓶内以0.02L/分钟流过氮气,使其为氮气气氛,加入3-甲氧基-1-丁醇200质量份和乙酸3-甲氧基丁酯105质量份,边搅拌边加热至70℃。接着,将其溶解于甲基丙烯酸60质量份、3,4-环氧三环[5.2.1.02.6]癸基丙烯酸酯(用式(I-1)表示的化合物和用式(II-1)表示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50∶50的混合物)240质量份、和乙酸3-甲氧基丁酯140质量份中,调制溶液,使用滴液漏斗将该溶解液用4个小时的时间滴到保温至70℃的烧瓶内。另一方面,使用其他滴液漏斗用4个小时的时间将在乙酸3-甲氧基丁酯225质量份中溶解聚合引发剂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30质量份得到的溶液滴到烧瓶内。在聚合引发剂的溶液的滴加结束之后,在70℃保持4小时,随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固态成分32.6质量%、酸值110mg-KOH/g(固态成分换算)的共聚物(树脂Aa)的溶液。得到的树脂Aa的重均分子量Mw为13400,分散度为2.50。
合成例2
在具备回流冷凝器、滴液漏斗和搅拌机的1L的烧瓶内以0.02L/分钟流过氮气,使其为氮气气氛,加入3-甲氧基-1-丁醇200质量份和乙酸3-甲氧基丁酯105质量份,边搅拌边加热至70℃。接着,将甲基丙烯酸55质量份、3,4-环氧三环[5.2.1.02.6]癸基丙烯酸酯(用式(I-1)表示的化合物和用式(II-1)表示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50∶50的混合物)175质量份、以及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70质量份溶解于乙酸3-甲氧基丁酯140质量份,调制溶液,使用滴液漏斗将该溶解液用4个小时的时间滴到保温至70℃的烧瓶内。另一方面,使用其他滴液漏斗用4个小时的时间将在乙酸3-甲氧基丁酯225质量份中溶解聚合引发剂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30质量份得到的溶液滴到烧瓶内。在聚合引发剂的溶液的滴加结束之后,在4小时保持70℃,随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固态成分32.6质量%、酸值105mg-KOH/g的共聚物(树脂Ab)的溶液。得到的树脂Ab的重均分子量Mw为13600,分散度为2.54。
合成例3
与特开平11-133600号公报的合成例1相同,向具备冷凝器和搅拌机的烧瓶中加入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7质量份、二乙二醇二甲醚200质量份。接着,加入苯乙烯30质量份、甲基丙烯酸20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50质量份,在进行氮置换之后,开始缓慢搅拌。将溶液的温度上升至70℃,保持该温度5小时,得到含有树脂Ac的聚合物溶液。得到的树脂Ac的聚苯乙烯换算重均分子量为24000。
关于上述的粘合剂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的测定,使用GPC法在以下的条件下进行。
装置:K2479((株)岛津制作所制)
柱:SHIMADZU Shim-pack GPC-80M
柱温度:40℃
溶剂:THF(四氢呋喃)
流速:1.0mL/min
检测器:RI
将在上述中得到的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和数均分子量的比作为分散度(Mw/Mn)。
实施例1
混合含有在合成例1中得到的树脂Aa的树脂溶液(A)169份(固态成分换算55份)、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B)45份、2,2’-双(2-氯苯基)-4,4’,5,5’-四苯基联二咪唑(C)4份、2-(2-萘基亚甲基)-3-甲基苯并噻唑啉(C-1)0.5份、季戊四醇四硫代丙酸酯)-C-1)3份、IRGANOX3114(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F)0.8份、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58份、3-乙氧基乙基丙酸酯42份、3-甲氧基-1-丁醇3份和乙酸3-甲氧基丁酯2份,得到感光性树脂组合物1。
<图案形成>
用中性洗剂、水和醇依次清洗2英寸方形的玻璃基板(イ一グル2000;コ一ニング公司制),然后干燥。在该玻璃基板上旋涂感光性树脂组合物1使得以100mJ/cm2的曝光量(405nm)进行曝光,显影、水洗、后烘焙时的膜厚为3.0μm,接着在干净的炉中90℃预烘焙3分钟。冷却后,按照使已涂布该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基板和石英玻璃制光掩模的间隔为10μm的方式,使用曝光机(TME-150RSK;TOPCOM(株)制),在大气气氛下以100mJ/cm2的曝光量(405nm基准)照射光。其中,向此时的聚合性树脂组合物的照射是将来自超高压水银灯的放射光通过光学过滤器(LU0400;朝日分光(株)制),切断400nm以下的光使用。
其中,作为光掩模,使用在同一平面上形成了下述图案的光掩模。
·具有1个边为10μm的正方形的透光部(图案),该正方形的间隔为100μm。
·具有1个边为15μm的正方形的透光部(图案),该正方形的间隔为100μm。
在照射光之后,25℃下将该基板的上述涂膜浸渍在含有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0.12%和氢氧化钾0.04%的水系显影液中显影100秒,水洗后,在炉中220℃下进行20分钟的后烘焙。自然冷却之后用膜厚测定装置(DEKTAK3;日本真空技术(株)制)测定得到的固化膜的膜厚,结果为3.0μm。
<保存稳定性>
测定在上述中得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1的粘度。此外,将感光性树脂组合物1密封到遮光容器中,在23℃的恒温槽中保存该容器2周。
测定保管后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1的粘度。根据下述式求得的粘度变化为100%。
Figure S2007101611252D00291
粘度变化越小,例如如果为100~103%的范围就是良好。其中,粘度的测定可以以如下所示的方法进行。
其中,使用粘度计(VISCOMETER TV-30;东机产业(株)制)在23℃下测定粘度。
<线宽、截面形状>
对于得到的固化膜,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4000;(株)日立制作所制)观察、测定线宽、形状(截面)。
对与光掩模上的10μm图案相对应的图案测定的线宽为10.0μm。
就截面形状而言,图案相对基板的角度不到90度,为正锥形。其中,当图案相对基板的角度为90度以上,判断为反锥形。
如果为正锥形,在形成液晶显示装置时,难以发生ITO配线的断线,所以优选。
<机械特性>(总位移量和恢复率)
对于得到的固化膜,使用动态超微小硬度计(DUH-W201;(株)岛津制作所制)测定其总位移量(μm)和弹性位移量(μm)。从这些数值求出恢复率(%)。总位移量为0.57μm,恢复率为92.9%。
—测定条件—
试验模式:负载—去载试验
试验力:5gf[SI单位换算值,49.0mN]
负载速度:0.45gf/sec[SI单位换算值,4.41mN/sec]
保持时间:5sec
压头:圆锥台压头(直径50μm)
恢复率(%):[弹性位移量(μm)]/[总位移量(μm)]×100
<耐溶剂性>
在曝光工序中,除了不使用光掩模之外,进行同样的操作,制作涂膜,测定其膜厚。将得到涂膜浸渍到40℃的N-甲基吡咯烷酮中40分钟,测定浸渍后的膜厚。按照下式求出膜厚变化,将其作为耐溶剂性的指标。得到的值为103.9%。
膜厚变化(%):[浸渍后的膜厚(μm)]/[浸渍前的膜厚(μm)]×100
上述的膜厚变化优选为104%以下。
<耐热性>
在曝光工序中,除了不使用光掩模之外,进行同样的操作,制作涂膜,测定其膜厚。将得到涂膜放置在240℃的干净炉中1个小时,测定加热前后的膜厚。按照下式求出其膜厚变化,将其作为耐热性的指标。得到的值为98.2%。
膜厚变化(%):[加热后的膜厚(μm)]/[加热前的膜厚(μm)]×100
上述的膜厚变化优选为97%以上。
实施例2
按照表1所示的组成,得到感光性树脂组合物2,与实施例1一样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3
按照表1所示的组成,得到感光性树脂组合物3,与实施例1一样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1
按照表1所示的组成,得到感光性树脂组合物4,与实施例1一样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2
按照表1所示的组成,得到感光性树脂组合物5,与实施例1一样测定保存稳定性,结果为增稠,所以中止评价。
表1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比较例1  比较例2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1   2   3   4  5
  粘合剂树脂(A)   树脂Aa   55   50   45   -  -
  树脂Ab   -   -   -   55  -
  树脂Ac   -   -   -   -  60
  光聚合性化合物(B):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KAYARAD DPHA:日本化药(株)制)   45   50   55   45  40
  光聚合引发剂(C)   2,2’-双(O-氯苯基)-4,5,4’,5’-四苯基-1,2’-联二咪唑(BCIM;保土谷化学工业(株)制)   4   4   4   4  -
  2-甲基-2-吗啉代(4-硫代甲基苯基)丙烷-1-酮(Irgacure-907;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   -   -   -    -  6
  光聚合引发剂(C-1)   2-(2-萘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苯并噻唑啉   0.5   0.5   0.5   0.5  -
  季戊四醇四硫代丙酸酯(PEMP;堺化学工业(株)制)   3   3   3   3  -
  溶剂(D)   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   58   58   58   58  -
  3-乙氧基乙基丙酸酯   42   42   42   42  -
  3-甲氧基-1-丁醇   3   7   10   3  -
  乙酸3-甲氧基丁酯   2   9   17   2  -
  二乙二醇二甲醚   -   -   -   -  197
  添加剂(F)   抗氧化剂;1,3,5-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Irganox3114;Ciba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   0.8   0.8   0.8   0.8  -
表2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比较例1  比较例2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1   2   3   4  5
        保存稳定性(%)   100   101   100   101  107
  图案   线宽   10.0   8.9   8.2   11.6  -
  形状   正锥形   正锥形   正锥形   正锥形  -
  机械特性   总位移量(μm)   0.57   0.73   0.67   0.50  -
  恢复率(%)   92.9   77.9   75.6   88.3  -
  耐溶剂性   (%)   103.9   102.2   103.0   105.3  -
  耐热性   (%)   98.2   98.1   98.0   98.0  -
实施例4
按照表3所示的组成,得到感光性树脂组合物6。
<图案形成>
用中性洗剂、水和乙醇依次清洗2英寸方形的玻璃基板(イ一グル2000;コ一ニング公司制),然后干燥。在该玻璃基板上旋涂感光性树脂组合物1使得以40mJ/cm2的曝光量(365nm)进行曝光,显影、水洗、后烘焙时的膜厚为3.0μm,接着在干净炉中85℃预烘焙3分钟。冷却后使已涂布该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基板和石英玻璃制光掩模的间隔为10μm,使用曝光机(TME-150RSK;TOPCOM(株)制),在大气气氛下以40mJ/cm2的曝光量(365nm基准)照射光。其中,向此时的聚合性树脂组合物的照射是将来自超高压水银灯的放射光通过光学过滤器(UV-31;朝日分光(株)制)。
其中,作为光掩模,使用在同一平面上形成下述图案的光掩模。
·具有1个边为10μm的正方形的透光部(图案),该正方形的间隔为100μm。
·具有1个边为15μm的正方形的透光部(图案),该正方形的间隔为100μm。
在照射光之后,23℃下将该基板的上述涂膜浸渍在含有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0.12%和氢氧化钾0.04%的水系显影液中显影40秒,水洗后,在炉中220℃下进行20分钟的后烘焙。自然冷却之后用膜厚测定装置(DEKTAK3;日本真空技术(株)制)测定得到的固化膜的膜厚,结果为3.0μm。
图案形成后的评价与实施例1相同。
比较例3
按照表3所示的组成,得到感光性树脂组合物7。与实施例4一样进行评价。
表3
 实施例4  比较例3
 聚合性树脂组合物6  聚合性树脂组合物7
 树脂(A)   树脂Aa(仅为固态成分)  60
  树脂Ab(仅为固态成分)  60
  树脂Ac(仅为固态成分)
 聚合性化合物(B)   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日本化药(株)制KAYARADDPHA)  40  40
 引发剂(C)   エタノン,1-[9-乙基-6-(2-甲基苯甲酰基)-9H-咔唑-3-基]-1-(O-乙酰基肟)(CIBA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OXE-02)  2  2
 溶剂(D)   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  41  41
  3-乙氧基乙基丙酸酯  37  37
  3-甲氧基-1-丁醇  4  4
  乙酸3-甲氧基丁酯  0  0
  3-甲氧基-1-丁醇+乙酸3-甲氧基丁酯从树脂(A)的带入量  124  124
表4
  实施例4   比较例3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6   7
           保存稳定性   100   101
  图案   线宽   μm   13.1   20.0
  形状   正锥形   正锥形
从表2所示的实施例1~3的结果可知,含有包含脂肪族多环环氧化合物的粘合剂树脂的本发明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保存稳定性出色。另外,如果使用本发明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得到图案形状、机械特性、耐溶剂性、耐热性良好的图案和涂膜。另外,如果与比较例1相比,还可以解像到微细的图案。
另外,从表4所示的实施例4的结果可知,含有包含脂肪族多环环氧化合物的粘合剂树脂的本发明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保存稳定性出色。另外,如果使用本发明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得到图案形状良好的图案和涂膜。另外,如果与比较例3相比,还可以解像到微细的图案。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保存稳定性出色,可以形成图案形状、表面平滑性、机械特性、耐热性、耐溶剂性出色的图案和涂膜,可以很好地用于形成保护涂层、光隔离件、绝缘膜、液晶取向控制用突起、用于配合着色图案的膜厚的涂层等在显示装置中使用的膜。

Claims (5)

1.一种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含有粘合剂树脂(A)、光聚合性化合物(B)、光聚合引发剂(C)和溶剂(D),其中粘合剂树脂(A)是不饱和羧酸和/或不饱和羧酸酐(A1)和脂肪族多环环氧化合物(A2)的共聚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脂肪族多环环氧化合物(A2)是在脂肪族多环化合物的环上具有环氧基,且具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具有脂肪族多环环氧基的单体(A2)是从用式(I)表示的化合物和用式(II)表示的化合物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Figure S2007101611252C00011
在式(I)和式(II)中,R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可以用羟基取代的碳数为1~4的烷基,X分别独立地表示单键或可以含有杂原子的碳数为1~6的亚烷基。
4.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图案。
5.一种含有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案的液晶显示装置。
CNA2007101611252A 2006-12-22 2007-12-18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Pending CN1012064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45600 2006-12-22
JP2006345600 2006-12-22
JP2006351849 2006-12-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06402A true CN101206402A (zh) 2008-06-25

Family

ID=39566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611252A Pending CN101206402A (zh) 2006-12-22 2007-12-18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06402A (zh)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39481A (ja) * 2008-07-11 2010-02-18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JP2010039480A (ja) * 2008-07-11 2010-02-18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着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CN102040795A (zh) * 2009-10-15 2011-05-0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树脂组合物
CN102093514A (zh) * 2009-11-25 2011-06-1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树脂组合物及显示装置
CN102214024A (zh) * 2010-04-08 2011-10-12 新应材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板与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该触控板的触控显示面板
CN102279527A (zh) * 2010-06-08 2011-12-1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N102289150A (zh) * 2010-06-17 2011-12-2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N102375337A (zh) * 2010-08-10 2012-03-1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N102385247A (zh) * 2010-09-01 2012-03-2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N102385248A (zh) * 2010-09-01 2012-03-2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N102455597A (zh) * 2010-10-18 2012-05-16 Jsr株式会社 射线敏感性树脂组合物、固化膜及其形成方法、液晶显示元件的阵列基板及其形成方法
CN102455598A (zh) * 2010-10-18 2012-05-16 Jsr株式会社 着色组合物、着色图案、滤色器、彩色显示元件以及滤色器的制造方法
CN102566268A (zh) * 2010-12-21 2012-07-11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间隔物形成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用其制造的显示装置用间隔物及具备该间隔物的显示装置
CN102866584A (zh) * 2011-07-08 2013-01-0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N103116244A (zh) * 2011-11-07 2013-05-2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CN104035278A (zh) * 2013-03-08 2014-09-10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和使用该组合物制造的间隔物
CN105388705A (zh) * 2014-09-01 2016-03-09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N102385248B (zh) * 2010-09-01 2016-12-1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N106338888A (zh) * 2015-07-09 2017-01-18 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感光性树脂组成物、保护膜及元件
CN111596526A (zh) * 2013-12-26 2020-08-28 旭化成株式会社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感光性树脂层叠体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39480A (ja) * 2008-07-11 2010-02-18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着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JP2010039481A (ja) * 2008-07-11 2010-02-18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CN102040795A (zh) * 2009-10-15 2011-05-0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树脂组合物
CN102093514A (zh) * 2009-11-25 2011-06-1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树脂组合物及显示装置
CN102214024A (zh) * 2010-04-08 2011-10-12 新应材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板与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该触控板的触控显示面板
CN102279527A (zh) * 2010-06-08 2011-12-1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N102289150A (zh) * 2010-06-17 2011-12-2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N102375337A (zh) * 2010-08-10 2012-03-1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N102385248B (zh) * 2010-09-01 2016-12-1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N102385247A (zh) * 2010-09-01 2012-03-2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N102385248A (zh) * 2010-09-01 2012-03-2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N102455597A (zh) * 2010-10-18 2012-05-16 Jsr株式会社 射线敏感性树脂组合物、固化膜及其形成方法、液晶显示元件的阵列基板及其形成方法
CN102455597B (zh) * 2010-10-18 2016-06-29 Jsr株式会社 射线敏感性树脂组合物、固化膜及其形成方法、液晶显示元件的阵列基板及其形成方法
CN102455598A (zh) * 2010-10-18 2012-05-16 Jsr株式会社 着色组合物、着色图案、滤色器、彩色显示元件以及滤色器的制造方法
CN102566268A (zh) * 2010-12-21 2012-07-11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间隔物形成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用其制造的显示装置用间隔物及具备该间隔物的显示装置
CN102566268B (zh) * 2010-12-21 2016-05-18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间隔物形成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用其制造的显示装置用间隔物及具备该间隔物的显示装置
CN102866584A (zh) * 2011-07-08 2013-01-0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N102866584B (zh) * 2011-07-08 2019-05-2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N103116244A (zh) * 2011-11-07 2013-05-2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CN104035278A (zh) * 2013-03-08 2014-09-10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和使用该组合物制造的间隔物
CN111596526A (zh) * 2013-12-26 2020-08-28 旭化成株式会社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感光性树脂层叠体
CN105388705A (zh) * 2014-09-01 2016-03-09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N106338888A (zh) * 2015-07-09 2017-01-18 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感光性树脂组成物、保护膜及元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06402A (zh)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JP5205940B2 (ja)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JP6587436B2 (ja)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JP5922272B2 (ja)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び塗膜の製造方法
JP5933056B2 (ja)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JP2014174554A (ja)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て製造されたスペーサ
CN101910945A (zh)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JP4935349B2 (ja)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KR101715392B1 (ko)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JP4501665B2 (ja)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JP5233379B2 (ja)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JP5945296B2 (ja) スペーサ形成用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これから製造されたスペーサ
JP6557132B2 (ja)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それから形成された光硬化パターン、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134078A (ja)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CN1707358B (zh) 光敏树脂组合物
JP2016009188A (ja) フォトレジスト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KR20160051481A (ko)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TWI613516B (zh) 透明畫素形成用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及使用其形成的濾色器
JP2016126320A (ja) スペーサ形成用感光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から製造されるスペーサ
KR20150084183A (ko) 스페이서 형성용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스페이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