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02082A -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现方法、和记录/再现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现方法、和记录/再现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02082A CN101202082A CNA2007101597768A CN200710159776A CN101202082A CN 101202082 A CN101202082 A CN 101202082A CN A2007101597768 A CNA2007101597768 A CN A2007101597768A CN 200710159776 A CN200710159776 A CN 200710159776A CN 101202082 A CN101202082 A CN 10120208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fect
- block
- status information
- spare area
-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83—Methods for assignment of alternate areas for defective area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16—Testing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79—Direct read-after-write method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65—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 G11B2020/1285—Status of the record carrier, e.g. space bit maps, flags indicating a formatting status or a write permission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16—Testing
- G11B2020/1823—Testing wherein a flag is set when errors are detected or qualified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83—Methods for assignment of alternate areas for defective areas
- G11B2020/1893—Methods for assignment of alternate areas for defective areas using linear replacement to relocate data from a defective block to a non-contiguous spare area, e.g. with a secondary defect list [SDL]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一种信息记录介质、一种将数据记录到该介质和/或从该介质再现数据的方法、以及一种使用该介质的记录/再现设备,该介质具有数据区域,该数据区域包括用于记录用户数据的用户数据区域和用于记录替换在用户数据区域中发生的缺陷块的替换块的备用区域,其中,缺陷列表条目包括缺陷块和替换块的状态信息,用户数据区域中的缺陷块的状态信息被改变,并且备用区域中的替换块的状态信息被改变,以响应于被新分配以重新初始化该介质的备用区域。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提交日为2005年5月25日、申请号为200510072172.0、题为“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现方法、和记录/再现设备”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盘,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信息记录介质、以及用于重新初始化该介质的记录/再现方法、和记录/再现设备。
背景技术
可重写信息存储介质中的缺陷的数量因在介质的使用期间存在于该介质上的刮划、手印、或灰尘而增加。当使用介质时发生的缺陷块通过被登记为缺陷信息而被管理,并且主机或驱动器系统试图不对缺陷块分配数据,而是将数据记录在非缺陷块中。这样,当介质被连续地使用时,这种缺陷块的数量将增加。因此,用户将希望重新初始化该介质。
在这种情况下,在用户已从介质的表面去除手印或灰尘之后的在缺陷信息中登记的缺陷块能够通过记录数据之后的核查来被确定为令人满意的非缺陷块。这样,当需要可重写信息存储介质的重新初始化时,驱动器系统通过记录之后的核查来确定整个介质的可记录区域中的块或者在缺陷信息中登记的缺陷块的缺陷可能性。
因为以下的操作花费太多时间来重新初始化介质,所以其可能为用户带来不便:当重新初始化可重写信息存储介质时,记录登记在缺陷信息中或整个介质中的缺陷块,然后通过盘核查来确定这些块是否是有缺陷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记录介质、以及用于快速地重新初始化该介质的记录/再现方法、和记录/再现设备。
在下面的描述中将部分地阐明本发明另外的方面和/或优点,通过描述,其会变得更加清楚,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可以了解。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数据区域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数据区域包括:用户数据区域,用于记录用户数据;和备用区域,用于记录替换在用户数据区域中发生的缺陷块的替换块;缺陷列表条目包括缺陷块和替换块的状态信息;和在在重新初始化期间新分配备用区域之后保持在用户数据区域中的缺陷块的状态信息被改变以指示保持在用户数据区域中的缺陷块已被重新初始化并具有可能的缺陷。
在新分配备用区域之前在用户数据区域中发生的缺陷块可包括具有替换块的缺陷块、不具有替换块的缺陷块、和可能的有缺陷的块的至少一个或其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数据区域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数据区域包括:用户数据区域,用于记录用户数据;和备用区域,用于记录替换在用户数据区域中发生的缺陷块的替换块;缺陷列表条目包括缺陷块和替换块的状态信息;和在在重新初始化期间分配新分配的备用区域之后位于新分配的备用区域中的缺陷块的状态信息被改变以指示位于新分配的备用区域中的缺陷块已被重新初始化并且不可用作替换块。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数据区域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数据区域包括:用户数据区域,用于记录用户数据;和备用区域,用于记录替换在用户数据区域中发生的缺陷块的替换块;缺陷列表条目包括缺陷块和替换块的状态信息;和不可用于替换缺陷块的替换块的状态信息被改变以指示已被重新初始化并具有可能的缺陷的缺陷块,以响应于在新分配备用区域之前位于备用区域中而在介质的重新初始化之后位于用户数据区域中的不可使用的替换块。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数据区域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数据区域包括:用户数据区域,用于记录用户数据;和备用区域,用于记录替换在用户数据区域中发生的缺陷块的替换块;缺陷列表条目包括缺陷块和替换块的状态信息;和用户数据区域中的缺陷块的状态信息被改变,并且备用区域中的替换块的状态信息被改变,以响应于被新分配以重新初始化信息记录介质的备用区域。
缺陷列表条目可包括:缺陷块或替换块的物理地址信息;第一状态信息,指示替换块是可使用还是不可使用或者指示缺陷块的缺陷状态;和第二状态信息,指示信息记录介质是否已被重新初始化。
关于在在重新初始化期间备用区域被新分配之后保持在用户数据区域中的缺陷块的缺陷列表条目可被改变以包括:第一状态信息,指示保持在用户数据区域中的缺陷块具有可能的缺陷;和第二状态信息,指示保持在用户数据区域中的缺陷块已被重新初始化。
关于在在重新初始化期间分配新分配的备用区域之后位于新分配的备用区域中的缺陷块的缺陷列表条目可被改变以包括:第一状态信息,指示位于新分配的备用区域中的缺陷块不可用作替换块;和第二状态信息,指示位于新分配的备用区域中的缺陷块已被重新初始化。
不可用于替换缺陷块的替换块的缺陷列表条目可被改变以包括指示具有可能的缺陷的缺陷块的第一状态信息和指示该具有可能的缺陷的缺陷块已被重新初始化的第二状态信息,以响应于在新分配备用区域之前位于备用区域中而在重新初始化之后位于用户数据区域中的不可用于替换缺陷块的替换块。
连续块的核查可被执行,以响应于在分配新的备用区域之前存在的关于包括连续布置的至少两个可能的有缺陷的块的连续块的连续缺陷列表条目,该连续块的长度未知;连续缺陷列表条目可被登记以包括指示核查结果的第一状态信息和指示重新初始化的第二状态信息,以响应于在重新初始化之后保持在用户数据区域中的连续块;和连续缺陷列表条目可被登记以包括指示连续块可用于还是不可用于替换缺陷块的第一状态信息和指示重新初始化的第二状态信息,以响应于在重新初始化之后位于新分配的备用区域中的连续块。
连续缺陷列表条目可被保持,以响应于在分配新的备用区域之前存在的关于包括连续布置的至少两个可能的有缺陷的块并且其长度未知的连续块的连续缺陷列表条目以及在新分配备用区域之前包括在连续块中而在重新初始化之后位于用户数据区域中的包括在连续块中的第一块;和连续缺陷列表条目可被登记以包括根据连续块的核查结果指示连续块可用于还是不可用于替换缺陷块的第一状态信息和指示重新初始化的第二状态信息,以响应于在重新初始化之后位于新分配的备用区域中的连续块。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记录/再现方法,包括:当重新初始化信息记录介质时新分配备用区域,在该信息记录介质中排列有用于记录用户数据的用户数据区域和用于记录用于替换在用户数据区域中发生的缺陷块的替换块的备用区域,其中,缺陷列表条目包括关于缺陷块和替换块的状态信息;和改变在新分配备用区域之后保持在用户数据区域中的缺陷块的状态信息以指示保持在用户数据区域中的缺陷块已被重新初始化并具有可能的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记录/再现方法,包括:当重新初始化信息记录介质时新分配备用区域,在该信息记录介质中排列有用于记录用户数据的用户数据区域和用于记录用于替换在用户数据区域中发生的缺陷块的替换块的备用区域,其中,缺陷列表条目包括关于缺陷块和替换块的状态信息;和改变在分配新分配的备用区域之后位于新分配的备用区域中的缺陷块的状态信息以指示位于新分配的备用区域中的缺陷块已被重新初始化并且不可用作替换块。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记录/再现方法,包括:当重新初始化信息记录介质时新分配备用区域,在该信息记录介质中排列有用于记录用户数据的用户数据区域和用于记录用于替换在用户数据区域中发生的缺陷块的替换块的备用区域,其中,缺陷列表条目包括关于缺陷块和替换块的状态信息;和改变不可用于替换缺陷块的替换块的状态信息以指示已被重新初始化并具有可能的缺陷的缺陷块,以响应于在新分配备用区域之前位于备用区域中而在重新初始化之后被包括在用户数据区域中的不可使用的替换块。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记录/再现方法,包括:当重新初始化信息记录介质时新分配备用区域,在该信息记录介质中排列有用于记录用户数据的用户数据区域和用于记录用于替换在用户数据区域中发生的缺陷块的替换块的备用区域,其中,缺陷列表条目包括关于缺陷块和替换块的状态信息;和改变用户数据区域中的缺陷块的状态信息和备用区域中的替换块的状态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记录/再现设备,包括:读/写单元,用于从信息记录介质读取数据和/或将数据写在信息记录介质上,该信息记录介质具有用于记录用户数据的用户数据区域、用于记录替换在用户数据区域中发生的缺陷块的替换块的备用区域、以及包括缺陷块和替换块的状态信息的缺陷列表条目;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读/写单元来新分配备用区域以重新初始化信息记录介质,并改变在重新初始化之后保持在用户数据区域中的缺陷块的状态信息以指示保持在用户数据区域中的缺陷块已被重新初始化并具有可能的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记录/再现设备,包括:读/写单元,用于从信息记录介质读取数据和/或将数据写在信息记录介质上,该信息记录介质具有用于记录用户数据的用户数据区域、用于记录替换在用户数据区域中发生的缺陷块的替换块的备用区域、以及包括缺陷块和替换块的状态信息的缺陷列表条目;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读/写单元来新分配备用区域以重新初始化信息记录介质,并改变在重新初始化之后位于新分配的备用区域中的缺陷块的状态信息以指示位于新分配的备用区域中的缺陷块已被重新初始化并且不可用作替换块。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记录/再现设备,包括:读/写单元,用于从信息记录介质读取数据和/或将数据写在信息记录介质上,该信息记录介质具有用于记录用户数据的用户数据区域、用于记录替换在用户数据区域中发生的缺陷块的替换块的备用区域、以及包括缺陷块和替换块的状态信息的缺陷列表条目;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读/写单元来新分配备用区域以重新初始化信息记录介质,并改变不可用于替换缺陷块的替换块的状态信息以指示已被重新初始化并具有可能的缺陷的缺陷块,以响应于在重新初始化之前位于备用区域中而在重新初始化之后位于用户数据区域中的不可使用的替换块。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记录/再现设备,包括:读/写单元,用于从信息记录介质读取数据和/或将数据写在信息记录介质上,该信息记录介质具有用于记录用户数据的用户数据区域、用于记录替换在用户数据区域中发生的缺陷块的替换块的备用区域、以及包括缺陷块和替换块的状态信息的缺陷列表条目;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读/写单元来新分配备用区域以重新初始化信息记录介质,并改变缺陷块和替换块的状态信息,然后记录状态信息。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会变得清楚和更易于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记录/再现设备的方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单记录层盘的结构示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记录层盘的结构示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缺陷列表(DFL)的数据的结构示图;
图5是如在图4中表示的DFL条目的数据的结构示图;
图6表示在图5中表示的DFL条目的状态信息;
图7A和图7B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在重新初始化盘之后在该盘中新分配的备用区域内的块的DFL条目的方法;
图8A表示在图7A中表示的对数据区域分配新的备用区域之前的DFL条目的状态信息;
图8B表示在图7B中表示的对数据区域分配新的备用区域之后的DFL条目的状态信息;
图9A和图9B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在重新初始化盘之后在该盘中新分配的备用区域内的块的DFL条目的方法;
图10A表示在图9A中表示的对数据区域分配新的备用区域之前的DFL条目的状态信息;
图10B表示在图9B中表示的对数据区域分配新的备用区域之后的DFL条目的状态信息;
图11A到图11C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当状态信息1被设置为指示块可能具有缺陷的“3”时的三种DFL条目;
图12A和图12B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存在于新分配的备用区域中的具有已知的缺陷的长度的一些连续缺陷块,而连续缺陷块的其余部分位于用户数据区域中;
图13A和图13B表示在图12A和图12B中表示的情形的DFL条目的改变;
图14A至图14C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这样的情况,其中,具有未知的缺陷的长度的连续缺陷块的开始地址通过新分配备用区域而位于备用区域中或者用户数据区域中;
图15A到图15C表示在图14A到图14C中表示的情形下的DFL条目的改变;和
图16A和图16B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重新初始化盘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对本发明的本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其中,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部件。下面通过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描述以解释本发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记录/再现设备的方框图。
参照图1,该记录/再现设备包括:读/写单元2和控制单元1。
读/写单元2包括拾取器,并将数据写在在本实施例中为盘4的信息记录介质上或者从盘4读取记录的数据。
控制单元1根据预定文件系统将数据写在盘4上或者从盘4读取数据。具体地讲,控制单元1新分配备用区域以重新初始化盘4,并且根据分配结果管理用户数据区域中的缺陷块和备用区域中的替换块的状态信息。
控制单元1包括:系统控制器10、主机接口(I/F)20、数字信号处理器(DSP)30、射频放大器(RF AMP)40、和伺服机构50。
当将数据记录在盘4上时,主机I/F 20接收从主机3输出的预定写命令,并将该写命令发送给系统控制器10。系统控制器10控制DSP 30和伺服机构50以执行从主机I/F 20接收的写命令。DSP 30将比如奇偶编码的附加数据添加到从主机I/F 20接收的将被记录在盘4上的数据以对该数据纠错,对任何发生的作为纠错块的ECC块执行纠错码(ECC)编码,然后以预定方法调制该ECC块。RFAMP 40将从DSP 30输出的数据转换成RF信号。包括拾取器的读/写单元2将从RF AMP 40发送的RF信号记录在盘4上。伺服机构50从系统控制器10接收伺服控制需要的命令,并对读/写单元2的拾取器进行伺服控制。
具体地讲,当备用区域被新分配以重新初始化盘4时,系统控制器10管理块的缺陷状态。
当确定在盘重新初始化之前建立的用户数据区域中的缺陷块的物理地址在新的备用区域通过盘重新初始化而被分配之后仍然被包括在用户数据区域中时,系统控制器10将该缺陷块的缺陷列表(DFL)条目改变成具有指示该缺陷块被重新初始化并具有缺陷的可能性的状态信息的DFL条目,并控制读/写单元2以将该DFL条目写在盘4上。
另外,当确定在盘重新初始化之前的用户数据区域中的缺陷块的物理地址在新的备用区域通过盘重新初始化而被分配之后被包括在该新的备用区域的替换块的物理地址中时,系统控制器10将替换块的DFL条目改变成具有指示该替换块被重新初始化并且不能用于替换的状态信息的DFL条目。
另外,当确定在盘重新初始化之前的备用区域中的不能用于替换的替换块的物理地址在新的备用区域通过盘重新初始化而被分配之后被包括在用户数据区域的物理地址中时,系统控制器10将缺陷块的DFL条目改变成具有指示该缺陷块被重新初始化并且具有尚未核查的可能的缺陷的状态信息的DFL条目。稍后,将更加详细地描述DFL条目和状态信息。
当从盘4再现数据时,主机I/F 20从主机3接收读命令。系统控制器10执行再现需要的初始化。读/写单元2将激光束发射到盘4上,并输出通过接收从盘4反射的激光束而获得的信息信号。RF AMP 40将从读/写单元2输出的信息信号转换成RF信号,并且将从RF信号获得的调制的数据提供给DSP30并将从RF信号获得的用于控制伺服机构50的伺服信号提供给伺服机构50。
DSP 30解调调制的数据,并输出通过对解调的数据实施ECC纠错而获得的数据。同时,伺服机构50接收从RF AMP 40输出的伺服信号和从系统控制器10输出的用于伺服控制的命令,并对拾取器执行伺服控制。主机I/F 20将从DSP 30接收的数据发送给主机3。
现在将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记录介质的结构。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单记录层盘的结构示图。
参照图2,盘包括:位于盘的内圆周的引入区域、位于盘的外圆周的引出区域、和在盘的径向上位于其间的数据区域。
引入区域包括:缺陷管理区域(DMA)#2、写条件测试区域、和DMA#1。数据区域包括:备用区域#1、用户数据区域、和备用区域#2。引出区域包括:DMA#3和DMA#4。
DMA是用于记录可重写信息存储介质的缺陷管理信息的区域。DMA被布置在盘的内侧区域和/或外侧区域。
当在盘的用户数据区域的预定区域发生缺陷时,在数据区域的初始化阶段由用户或者盘制造者确定是否分配在其中写入用于替换其中已发生缺陷的缺陷块的替换块的备用区域并确定备用区域和/或替换块的大小。当在使用盘时盘需要被重新初始化时,备用区域可被新分配。
记录在DMA中的缺陷管理信息包括:用于缺陷信息的DFL;和盘定义结构(DDS),包括关于数据区域的结构的信息。
DFL包括:DFL头和DFL条目。随后将参照图4来更加详细地描述DFL的格式。
写条件测试区域被用于测试各种记录功率以获得用于记录数据的最佳功率和变量。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记录层盘的结构示图。
参照图3,记录层L0包括引入区域#0、数据区域、和引出区域#0,另一记录层L1包括引入区域#1、数据区域、和引出区域#1。
L0层的引入区域#0包括:DMA#2、写条件测试区域、和DMA#1。L0层的数据区域包括:备用区域#1、用户数据区域、和备用区域#2。L0层的引出区域#0包括:DMA#3和DMA#4。
L1层的引入区域#1包括:DMA#2、写条件测试区域、和DMA#1。L1层的数据区域包括:备用区域#4、用户数据区域、和备用区域#3。L1层的引出区域#1包括:DMA#3和DMA#4。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FL 400的数据格式的结构示图。
参照图4,DFL 400包括:DFL头410和DFL条目列表420。
用于块的缺陷管理的数量信息被写入DFL头410中。DFL头410包括:DFL标识符411、具有替换块的缺陷块的数量412、不具有替换块的缺陷块的数量413、可使用的备用块的数量414、非可使用的备用块的数量415、和具有可能的缺陷的块的数量416。
具有替换块的缺陷块的数量412表示具有指示缺陷块已被以备用区域内的替换块替换的缺陷状态信息的DFL条目的数量。
不具有替换块的缺陷块的数量413表示具有指示不具有备用区域中的替换块的缺陷块的缺陷状态信息的DFL条目的数量。
可使用的备用块的数量414表示具有指示备用区域中未替换的块之中可用于替换的块的缺陷状态信息的DFL条目的数量。
不可使用的备用块的数量415表示具有指示备用区域中未替换的块之中不可用于替换的块的缺陷状态信息的DFL条目的数量。
可能的有缺陷的块的数量416表示具有指示用户数据区域中的块之中尚未被核查为有缺陷的可能的有缺陷的块的缺陷状态信息的DFL条目的数量。
DFL条目列表420是具有关于各种块的缺陷状态信息的DFL条目的集合。DFL条目列表420包括DFL条目#1 421、DFL条目#2 422、......、至DFL条目#N 423。
图5是如在图4中表示的DFL条目#i 500的数据格式的结构示图。
参照图5,DFL条目#i 500包括:状态信息1 510、缺陷块的物理地址520、状态信息2 530、和替换块的物理地址540。
状态信息1 510是关于用户数据区域中的缺陷块的缺陷状态的信息和关于备用区域中的替换块是否可使用的状态的信息。状态信息1 510稍后将参照图6来被更加详细地描述。
状态信息2 530是关于备用区域中的替换块是否可使用的状态的信息。这样,通过仅在DFL条目#i 500的状态信息2 530中指示盘被重新初始化而不在重新初始化该盘之后经受核查操作,盘的重新初始化可被快速地执行。另外,当在盘的重新初始化之后记录数据时,如果数据将被记录在其上的块的DFL条目#i 500的状态信息2 530被设置为指示盘已被重新初始化的状态信息,则驱动器系统知道盘已被重新初始化,并因此,即使主机3命令在该块的预定区域中记录数据也可将预定数量的数据装填到该块的其余部分并记录该数据而不经受另外的读-修正-写(read-modify-write)处理。另外,当从主机3输出的再现命令被接收时,如果状态信息2 530被设置以指示盘已被重新初始化,则驱动器系统知道记录在该块中的数据是无效数据,因此,空数据或检查消息被立即发送给主机3。
缺陷块的物理地址520是用户数据区域中缺陷块所在的物理地址,替换块的物理地址540是备用区域中替换块所在的物理地址。
图6表示在图5中表示的DFL条目#i 500的状态信息1 510。
参照图6,状态信息1 510包括五种状态:“1”、“2”、“3”、“4”、和“5”。
状态信息“1”指示具有替换块的缺陷块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缺陷块的物理地址指示用户数据区域中缺陷块的物理地址,替换块的物理地址是替换缺陷块的替换块被写在备用区域中的物理地址。
状态信息“2”指示不具有替换块的缺陷块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缺陷块的物理地址指示用户数据区域中替换块的物理地址。
状态信息“3”指示可能的有缺陷的块的状态。可能的有缺陷的块是当在盘核查或扫描期间检测到过多的RF信号或伺服信号时尚未通过记录数据之后纠错被核查的块,具有缺陷的可能性,并因此需要将来通过记录数据之后纠错来被核查。在这种情况下,缺陷块的物理地址指示尚未被核查的可能的有缺陷的块的物理地址。
状态信息“4”指示备用区域中可使用的替换块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替换块的物理地址指示备用区域中未使用的替换块之中可使用的块的物理地址。
状态信息“5”指示备用区域中不可使用的替换块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替换块的物理地址指示备用区域中未使用的替换块之中不可使用的块的物理地址。
状态信息“1”、“2”、和“3” 指示用户数据区域中的块的状态,状态信息“4”和“5” 指示备用区域中的块的状态。
状态信息2 530未在图6中表示,但,例如,如果状态信息2 530被设置为“1”,则盘已被重新初始化,如果状态信息2 530被设置为“0”,则盘未被重新初始化,或者在重新初始化之后被使用。如果状态信息2 530被设置为“0”,则有效数据被记录在块中。如果状态信息2 530被设置为“1”,则由于块已被重新初始化,所以有效数据未被记录在该块中。
图7A和图7B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在重新初始化盘之后在该盘中新分配的备用区域中的块的DFL条目的方法。
图7A表示在盘重新初始化之前分配并使用备用区域#1的单记录层盘中的数据块,图7B表示在盘重新初始化之后具有在其中分配的新备用区域#1的数据块。
参照图7A,数据区域仅具有在其中分配的备用区域#1,并包括备用区域#1和用户数据区域。块①、②、和③被记录在用户数据区域的末端。块①是缺陷块并具有用于替换该缺陷块的替换块。块②是这样的缺陷块,其不具有用于替换该缺陷块的替换块。块③是可能的有缺陷的块。
图7B表示在当在当前状态下使用盘时新备用区域#1通过盘重新初始化而在数据区域中被分配的情况下,当在盘重新初始化之后缺陷块仍然存在于用户数据区域中时的数据区域。
参照图7B,具有替换块的块①、不具有替换块的块②、和具有可能的缺陷的块③的DFL条目被转换成具有拥有可能的缺陷的状态信息以及块①、②、和③被重新初始化的状态信息的DFL条目。
图8A表示在图7A中表示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对数据区域分配新的备用区域#1之前的DFL条目的状态信息。图8B是在图7B中表示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对数据区域分配新的备用区域#1之后的DFL条目的状态信息的示图。
参照图8A,块①的DFL条目是在图8A中列出的第一条目。由于块①是具有替换块的缺陷块,所以状态信息1被设置为“1”,该缺陷块的物理地址被登记为“0010000h”,并且状态信息2由于该缺陷块尚未被重新初始化而被设置为“0”。由于块②是不具有替换块的缺陷块,所以状态信息1被设置为“2”,该缺陷块的物理地址被登记为“0010100h”,并且状态信息2由于该缺陷块尚未被重新初始化而被设置为“0”。由于块③是可能的有缺陷的块,所以状态信息1被设置为“3”,该块的物理地址被登记为“0010110h”,并且状态信息2由于该缺陷块尚未被重新初始化而被设置为“0”。
在图8A中表示的DFL条目列表通过新分配备用区域#1的重新初始化而改变成如在图8B中所示的DFL条目列表。
参照图8B,块①的DFL条目是在图8 B中列出的第一条目,块②的DFL条目是图8B中的第二条目,并且块③的DFL条目是图8B中的第三条目。块①、②、和③的DFL条目的状态信息1都被设置为“3”,这指示它们因盘重新初始化而成为可能的有缺陷的块,并且块①、②、和③的DFL条目的状态信息2都被设置为“1”,这指示它们已被重新初始化。
这样,在盘重新初始化之后用户数据区域中的缺陷块是可能的有缺陷的块。因此,当想要在这些块上记录数据时,最好而非必须地,在将数据记录在盘上之后应该通过盘核查处理来对这些块检查缺陷。
如果在通过重新初始化盘而将DFL条目的状态信息2设置为指示盘已被重新初始化的“1”之后,该块再次被使用,则状态信息2需要被改变成“0”。状态信息2被设置为“1”以指示记录在该块中的数据已因重新初始化该盘而变为无效。
图9A和图9B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在重新初始化盘之后在该盘中新分配的备用区域内的块的DFL条目的方法。
图9A表示在盘重新初始化之前分配并使用备用区域#1的单记录层盘中的数据块,图9B表示在盘重新初始化之后具有在其中分配的新备用区域#2的数据块。
参照图9A,数据区域仅具有在其中分配的备用区域#1,并且该数据区域包括备用区域#1和用户数据区域。块④、⑤、和⑥被记录在用户数据区域的末端,块⑦被记录在备用区域#1中。块④是缺陷块并具有用于替换该缺陷块的替换块。块⑤是这样的缺陷块,其不具有用于替换该缺陷块的替换块。块⑥是可能的有缺陷的块。块⑦是不能被用于替换另一块的位于备用区域#1中的替换块。
图9B表示其中在使用盘的时候备用区域#1当通过该盘的重新初始化而被新分配时被减小的数据区域的状态,在重新初始化之前位于备用区域#1中的块⑦在重新初始化之后位于用户数据区域中。此外,在数据区域中新分配备用区域#2,并且在重新初始化之前位于用户数据区域中的块④、⑤、和⑥位于备用区域#2中。
参照图9B,如果在重新初始化之前位于用户数据区域中的块④、⑤、和⑥在重新初始化之后被包括在备用区域#2中,则块④、⑤、和⑥的DFL条目被改变成具有指示所有的块④、⑤、和⑥已被重新初始化的状态信息以及指示它们不可用于替换的状态信息的DFL条目。另外,如果在重新初始化之前位于备用区域#1中的块⑦在重新初始化之后位于用户数据区域中,则块⑦的DFL条目被改变成具有指示块⑦已被重新初始化的状态信息以及指示它具有可能的缺陷的状态信息的DFL条目。
图10A表示在图9A中表示的对数据区域分配新的备用区域#1和#2之前的DFL条目的状态信息,图10B表示在图9B中表示的对数据区域分配新的备用区域#1和#2之后的DFL条目的状态信息。
参照图10A,块④的DFL条目是在图9A中列出的第一条目。由于块④是具有替换块的缺陷块,所以状态信息1被设置为“1”,该缺陷块的物理地址被登记为“0010000h”,并且状态信息2由于该缺陷块尚未被重新初始化而被设置为“0”。由于块⑤是不具有替换块的缺陷块,所以状态信息1被设置为“2”,该缺陷块的物理地址被登记为“0010100h”,并且状态信息2由于该缺陷块尚未被重新初始化而被设置为“0”。由于块⑥是可能的有缺陷的块,所以状态信息1被设置为“3”,该块的物理地址被登记为“0010110h”,并且状态信息2由于该块尚未被重新初始化而被设置为“0”。
在图10A中表示的DFL条目列表通过新分配备用区域#1和#2的重新初始化而改变成如在图10B中所示的DFL条目列表。
参照图10B,块④的DFL条目是在图10B中列出的第二条目,块⑤的DFL条目是图10B中的第三条目,块⑥的DFL条目是图10B中的第四条目,并且块⑦的DFL条目是图10B中的第一条目。块④、⑤、和⑥的DFL条目的状态信息1都被设置为“5”,这指示它们通过盘重新初始化而成为不能被用于替换的块。块④、⑤、和⑥的指示重新初始化的状态的状态信息2都被设置为“1”,这指示它们已被重新初始化,并且缺陷块的物理地址移动到替换块的物理地址的位置。块⑦的DFL条目的状态信息1被设置为“3”,这指示它具有缺陷的可能性,状态信息2被设置为“1”,并且替换块的物理地址移动到缺陷块的物理地址的位置。
到目前为止,描述涉及单记录层盘,但相同的方法适用于双记录层盘。
现在将参照图11A至图15C描述其中顺序发生缺陷的连续缺陷块的处理方法。
图11A到图11C表示当状态信息1被设置为指示块可能具有缺陷的“3”时的三种DFL条目。
图11A是单个可能的有缺陷的块的DFL条目的示图。
参照图11A,DFL条目的状态信息1被设置为指示块可能具有缺陷的“3”,缺陷块的物理地址指示该可能的有缺陷的块的物理地址,状态信息2被设置为指示重新初始化尚未被执行的“0”,并且替换块的物理地址被登记为指示该块是单个块的“1”。
图11B是具有已知的可能的缺陷的长度的连续缺陷块的DFL条目的示图。
参照图11B,DFL条目的状态信息1被设置为指示该连续缺陷块可能具有缺陷的“3”,缺陷块的物理地址指示该连续缺陷块的开始物理地址,状态信息2被设置为指示重新初始化尚未被执行的“0”,并且替换块的物理地址被登记为指示该连续缺陷块的长度的“5”。
图11C是具有未知的可能的缺陷的长度的连续缺陷块的DFL条目的示图。
参照图11C,DFL条目的状态信息1被设置为指示该连续缺陷块可能具有缺陷的“3”,缺陷块的物理地址指示该连续缺陷块的开始物理地址,状态信息2被设置为指示重新初始化尚未被执行的“0”,并且替换块的物理地址由于该连续缺陷块的长度未知而被登记为预定值“FFh”。
图12A和图12B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存在于新分配的备用区域中的具有已知的缺陷的长度的连续缺陷块的一部分,而连续缺陷块的其余部分存在于用户数据区域中。
参照图12A,具有可能的缺陷的缺陷块#1至#5被连续布置在用户数据区域中。具有可能的缺陷的缺陷块#1至#5形成连续缺陷块。连续缺陷块的开始地址显示为“0001000h”。
在当前状态下,当备用区域因重新初始化而被新分配时,连续缺陷块的一部分被包括在新分配的备用区域中,而其他部分被包括在用户数据区域中,如在图12B中所示。
参照图12 B,通过新分配备用区域,两个块(块#1和#2)被包括在备用区域中,而三个块(块#3至#5)被包括在用户数据区域中。如稍后将描述的,包括在用户数据区域中的块#3至#5(即,连续缺陷块)可能仍然具有缺陷,包括在备用区域中的块#1和#2变为不能被使用的替换块。
图13A和图13B表示在图12A和图12B中表示的情形的DFL条目的改变。
图13A表示如在图12A中所示的连续缺陷块的DFL条目,即在重新初始化之前的连续缺陷块的DFL条目。
参照图13A,DFL条目的状态信息1被设置为指示连续缺陷块可能具有缺陷的“3”,缺陷块的物理地址在其中登记作为该连续缺陷块的开始物理地址的“0001000h”,状态信息2被设置为指示重新初始化尚未被执行的“0”,并且替换块的物理地址被登记为指示该连续缺陷块的长度的“5”。
图13B表示如在图12B中所示的连续缺陷块的DFL条目,即在重新初始化之后的连续缺陷块的DFL条目。
参照图13B,包括在用户数据区域中的具有可能的缺陷的缺陷块#3至#5即使在重新初始化之后仍是第一DFL条目。也就是说,第一DFL条目具有:状态信息1,被设置为指示缺陷块#3至#5可能具有缺陷的“3”;缺陷块的物理地址,被登记为作为该连续缺陷块的开始物理地址的“0001010h”;状态信息2,被设置为指示重新初始化已被执行的“1”;和替换块的物理地址,被登记为指示该连续缺陷块的长度的“3”。
在重新初始化之后包括在备用区域中的块#1和#2是在图13B中表示的第二和第三DFL条目。第二DFL条目具有:状态信息1,被设置为指示不可使用的块的“5”;状态信息2,被设置为指示重新初始化已被执行的“1”;和替换块的物理地址,被登记为“0001000h”。第三DFL条目具有:状态信息1,被设置为指示不可使用的块的“5”;状态信息2,被设置为指示重新初始化已被执行的“1”;和替换块的物理地址,被登记为“0001001h”。用户数据区域中的连续缺陷块可被显示为单个DFL条目,但是,即使备用区域中的替换块顺序排列,仍存在用于每一个替换块的DFL条目。
图14A至图14C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这样的情况,其中,具有未知的缺陷的长度的连续缺陷块的开始地址通过新分配备用区域而位于备用区域中或者用户数据区域中。
存在两种通过重新初始化来处理具有未知的缺陷的长度的连续缺陷块的方法。
一种方法是通过“记录之后核查”从连续缺陷块的开始块核查预定块,并根据该块在新分配备用区域之后存在于哪里(即,在用户数据区域或备用区域中)来产生用于每一个核查的块的DFL条目。也就是说,首先,“记录之后核查”被执行,如果确定即使在备用区域被新分配之后用户数据区域中的块仍具有缺陷,则根据该确定的DFL条目被登记。但是,如果确定该块不具有缺陷,则该块的DFL条目不需要被登记。此外,如果新分配的备用区域中的块被确定具有缺陷,则具有指示该块是不可使用的替换块的状态信息的DFL条目被登记,并且如果该块被确定不具有缺陷,则具有指示该连续块是可使用的替换块的状态信息的DFL条目被登记。
另一种方法是根据连续缺陷块的开始地址在新分配备用区域之后位于哪里来产生DFL条目。也就是说,当连续缺陷块的开始地址在分配新的备用区域之后被包括在备用区域中时,从开始地址的开始块开始的预定块被记录,然后被核查,并且根据核查结果,DFL条目被登记。当连续缺陷块的开始地址在分配新的备用区域之后被包括在用户数据区域中时,原始DFL条目被保持。这里,指示重新初始化已被执行的状态信息不是在状态信息2中指示的,因为指示重新初始化已被执行的状态信息的目的在于当将来由主机将数据记录在上述块上时消除不必要的读-修正-写处理。然而,如果连续块的长度未知,则即使指示重新初始化已被执行的状态信息被指示,但从具有可能的缺陷的连续块的哪个物理地址到哪个物理地址已被重新初始化的范围仍是不清楚的。因此,指示重新初始化已被执行的状态信息不被包括在状态信息2中。这将参照图14A至图15C来被更详细地描述。
参照图14A,具有未知长度的连续缺陷块被布置在用户数据区域中。即使连续缺陷块的长度未知,但开始地址仍被指示为“0000100h”。
参照图14B,相对于在图14A中表示的情形,新的备用区域被分配。在分配新的备用区域之后,备用区域的大小被减小,但在新分配备用区域之前位于用户数据区域中的具有未知长度的连续缺陷块的开始地址仍保持在用户数据区域中。在当前的情形下,由于具有未知长度的连续缺陷块的开始地址保持在用户数据区域中,所以假定连续缺陷块也在用户数据区域中,并且DFL条目被相应地处理。
图14C也表示相对于在图14A中表示的情形分配的新的备用区域。在分配新的备用区域之后,备用区域的大小被增大,并且在新分配备用区域之前位于用户数据区域中的具有未知长度的连续缺陷块的开始地址被包括在备用区域中。在当前的情形下,由于具有未知长度的连续缺陷块的开始地址在备用区域中,所以假定连续缺陷块在备用区域中,并且DFL条目根据对从连续缺陷块的开始地址开始的预定块执行“记录之后核查”的结果来被处理。
图15A到图15C表示在图14A和图14B中表示的情形下的DFL条目的改变。
图15A表示在图14A中所示的在重新初始化之前的连续缺陷块的DFL条目。
参照图15A,DFL条目的状态信息1被设置为指示可能的有缺陷的块的“3”,缺陷块的物理地址指示该可能的有缺陷的块的物理地址,状态信息2被设置为指示重新初始化尚未被执行的“0”,并且替换块的物理地址在其中登记预定值“FFh”以指示该连续缺陷块的长度未知。
图15B表示当如在图14B中所示具有未知长度的连续缺陷块的开始地址在重新初始化之后被包括在用户数据区域中时的该连续缺陷块的DFL条目。
参照图15B,DFL条目保持与图15A的DFL条目相同,并且状态信息2也保持被设置为如上所述的“0”。
图15C是当如在图14C中所示具有未知长度的连续缺陷块的开始地址在重新初始化之后被包括在备用区域中时的该连续缺陷块的DFL条目的示图。
参照图15C,当具有未知长度的连续缺陷块的开始地址存在于备用区域中时,根据在从连续缺陷块的开始地址记录预定块之后核查该预定块的结果,DFL条目被登记。例如,当在核查连续缺陷块之后在连续缺陷块中存在两个缺陷块并且通过核查确定第一块是可使用的块而第二块是不可使用的块时,如在图15C中所示的两个DFL条目被登记。
图16A和图16B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重新初始化盘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16A,盘4被载入驱动器系统中,然后驱动器系统的系统控制器10接收盘重新初始化命令(1601)。
当盘重新初始化命令被接收到时,系统控制器10在用户数据区域中分配新的备用区域(1602)。
然后,系统控制器10通过确定将被改变的部分是单个缺陷块还是连续缺陷块来根据备用区域的分配改变DFL条目(1603)。如果确定将被改变的部分是单个缺陷块,则处理前进至操作步骤1604。但是,如果确定是连续缺陷块,则处理移至在图16B中显示的
在操作步骤1604中,系统控制器10确定包括在用户数据区域中的缺陷块是否在分配新的备用区域之后仍然被包括在用户数据区域中。
如果确定结果显示该缺陷块保持在用户数据区域中,则该缺陷块的DFL条目被改变成指示它是尚未被核查的可能的有缺陷的块并具有指示该缺陷块已被重新初始化的状态信息的DFL条目(1605)。
如果确定结果显示该缺陷块没有保持在数据用户区域中,则然后确定包括在用户数据区域中的缺陷块是否在重新初始化之后被包括在备用区域中(1606)。
如果确定结果显示包括在用户数据区域中的缺陷块在重新初始化之后被包括在备用区域中,则该缺陷块的DFL条目被改变成指示该块不可用于替换并具有指示重新初始化已被执行的状态信息的DFL条目(1607)。
然后,当备用区域中的不可用于替换的替换块在分配新的备用区域之后被包括在用户数据区域中时(1608),系统控制器10将该替换块的DFL条目改变成指示它是尚未被核查的可能的有缺陷的块并具有指示重新初始化已被执行的状态信息的DFL条目(1609)。
在具有已知长度的连续可能的有缺陷的块的情况下,用户数据区域中的连续块的状态信息2在分配新的备用区域之后被设置为指示该连续块已被重新初始化的“1”,并且将该连续块的DFL条目改变成连续DFL条目(1611)。包括在新分配的备用区域中的连续块的DFL条目被改变成指示不可使用的替换块的DFL条目(1612)。当通过分配新的备用区域从而连续可能的有缺陷的块的一部分被包括在用户数据区域中而该连续块的其他部分被包括在新分配的备用区域中时,包括在用户数据区域中的一些块在操作步骤1611中被处理,而包括在备用区域中的其他块在操作步骤1612中被处理。
当连续可能的有缺陷的块的长度为未知时,方法1和2之一可根据例如驱动器制造者的意图而被使用(1613)。
在方法1的情况下,从包括在连续块中的开始块开始的预定块通过“记录之后核查”而被核查,然后,根据核查结果,该连续块的DFL条目被改变(1614)。也就是说,根据核查结果,在分配新的备用区域之后包括在用户数据区域中的连续块被登记为包括指示它是有缺陷的或者具有可能的缺陷的状态信息1和指示它们已被重新初始化的状态信息2的DFL条目。此外,根据核查结果,包括在新分配的备用区域中的连续块由包括指示可使用或不可使用的替换块的状态信息1和指示它们已被重新初始化的状态信息2的DFL条目来标识。
在方法2的情况下,如果连续块的开始块在分配备用区域之后被包括在用户数据区域中,则在假定其他块也被包括在用户数据区域中的情况下,关于该开始块的DFL条目被改变成连续块DFL条目。如果连续块的开始块被包括在新分配的备用区域中,则假定其他块被包括在备用区域中,并且关于该连续块的DFL条目根据在记录之后执行的核查结果而被改变成指示可使用或不可使用的替换块的DFL条目(1615)。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通过经由管理缺陷信息而不必记录数据然后核查数据来重新初始化盘,重新初始化过程被快速地执行。也就是说,通过当重新初始化盘时在缺陷列表条目的状态信息2中指示重新初始化已被执行,重新初始化可被迅速执行。此外,如果其中将记录数据的块的缺陷列表条目的状态信息2当在重新初始化之后记录数据时被设置为“1”,则驱动器系统知道重新初始化已被执行,即使主机发出在该块的一部分上记录数据的命令,预定数据仍被立即装填到该块的其余部分而不经受单独的读-修正-写处理,并且数据被记录。另外,由于记录在该块上的数据是无效的,所以驱动器系统立即向主机发送空数据,或者当再现命令被接收到时,检查消息可被发送。因此,本发明可减少重新初始化盘所耗费的时间,并防止可重写介质中不必要的读-修正-写处理。
该记录/再现方法也可实现为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的计算机可读代码。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是可存储其后可由计算机系统读取的数据的任何数据存储装置。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的例子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信息数据存储装置、和载波(比如通过互联网的数据传输)。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也可分布在网络连接的计算机系统上,从而计算机可读代码以分布方式被存储并执行。此外,用于实现该记录/再现方法的功能程序、代码、和代码段可由本发明所属领域的程序员容易地推出。
虽然已表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其范围的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修改。
Claims (4)
1.一种用于在信息记录介质上记录数据的方法,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包括数据区域和缺陷管理区域,所述数据区域包括用于存储用户数据的用户数据区域和用于存储替换在用户数据区域中发生的缺陷块的替换块的备用区域,所述缺陷管理区域用于存储记录有缺陷条目的缺陷列表,所述缺陷条目包括关于缺陷块的位置信息和关于缺陷块的第一状态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如果在通过重新初始化而改变备用区域的范围之后缺陷块被包括在备用区域中,则记录在重新初始化期间具有第一状态信息的缺陷条目被转换而成的具有第二状态信息的新的缺陷条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缺陷块的物理地址没有被改变。
3.一种用于从信息记录介质再现数据的方法,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包括数据区域和缺陷管理区域,所述数据区域包括用于存储用户数据的用户数据区域和用于存储替换在用户数据区域中发生的缺陷块的替换块的备用区域,所述缺陷管理区域用于存储记录有缺陷条目的缺陷列表,所述缺陷条目包括关于缺陷块的位置信息和关于缺陷块的第一状态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如果在通过重新初始化而改变备用区域的范围之后缺陷块被包括在备用区域中,则从信息记录介质再现具有第二状态信息的新的缺陷条目,其中,所述具有第二状态信息的新的缺陷条目是在重新初始化期间从具有第一状态信息的缺陷条目转换而成的条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缺陷块的物理地址没有被改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040037535 | 2004-05-25 | ||
KR1020040037535A KR100619023B1 (ko) | 2004-05-25 | 2004-05-25 | 광 기록 정보 저장 매체, 기록/재생 방법, 기록/재생 장치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100721720A Division CN1702760B (zh) | 2004-05-25 | 2005-05-25 | 记录/再现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02082A true CN101202082A (zh) | 2008-06-18 |
Family
ID=36273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0)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101605529A Pending CN101202083A (zh) | 2004-05-25 | 2005-05-25 |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现方法、和记录/再现设备 |
CNA2007103005577A Pending CN101202085A (zh) | 2004-05-25 | 2005-05-25 |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现方法、和记录/再现设备 |
CNA2007101597768A Pending CN101202082A (zh) | 2004-05-25 | 2005-05-25 |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现方法、和记录/再现设备 |
CNA2007101605533A Pending CN101202084A (zh) | 2004-05-25 | 2005-05-25 |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现方法、和记录/再现设备 |
CNA2007101597679A Pending CN101217050A (zh) | 2004-05-25 | 2005-05-25 |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现方法、和记录/再现设备 |
CN20071012696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75465B (zh) | 2004-05-25 | 2005-05-25 | 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再现方法 |
CNA200710159772XA Pending CN101217051A (zh) | 2004-05-25 | 2005-05-25 |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现方法、和记录/再现设备 |
CN2007101269655A Active CN101075466B (zh) | 2004-05-25 | 2005-05-25 | 在信息记录介质上进行分区的方法 |
CN2005100721720A Active CN1702760B (zh) | 2004-05-25 | 2005-05-25 | 记录/再现设备 |
CNA2007103005581A Pending CN101202086A (zh) | 2004-05-25 | 2005-05-25 |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现方法、和记录/再现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101605529A Pending CN101202083A (zh) | 2004-05-25 | 2005-05-25 |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现方法、和记录/再现设备 |
CNA2007103005577A Pending CN101202085A (zh) | 2004-05-25 | 2005-05-25 |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现方法、和记录/再现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7)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101605533A Pending CN101202084A (zh) | 2004-05-25 | 2005-05-25 |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现方法、和记录/再现设备 |
CNA2007101597679A Pending CN101217050A (zh) | 2004-05-25 | 2005-05-25 |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现方法、和记录/再现设备 |
CN20071012696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75465B (zh) | 2004-05-25 | 2005-05-25 | 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再现方法 |
CNA200710159772XA Pending CN101217051A (zh) | 2004-05-25 | 2005-05-25 |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现方法、和记录/再现设备 |
CN2007101269655A Active CN101075466B (zh) | 2004-05-25 | 2005-05-25 | 在信息记录介质上进行分区的方法 |
CN2005100721720A Active CN1702760B (zh) | 2004-05-25 | 2005-05-25 | 记录/再现设备 |
CNA2007103005581A Pending CN101202086A (zh) | 2004-05-25 | 2005-05-25 |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现方法、和记录/再现设备 |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 Link |
---|---|
US (22) | US7881169B2 (zh) |
EP (10) | EP1901298A3 (zh) |
JP (11) | JP4819397B2 (zh) |
KR (1) | KR100619023B1 (zh) |
CN (10) | CN101202083A (zh) |
BR (1) | BRPI0501460A (zh) |
CA (1) | CA2503175C (zh) |
HK (3) | HK1113432A1 (zh) |
MX (1) | MXPA05005476A (zh) |
MY (7) | MY146691A (zh) |
RU (1) | RU2298236C2 (zh) |
SG (2) | SG137862A1 (zh) |
TW (7) | TW200820244A (zh) |
ZA (1) | ZA20050332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RU2192673C2 (ru) * | 1998-04-20 | 2002-11-10 | Самсунг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Ко., Лтд. | Носитель записи для хранения информации (варианты),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ефектами и способ записи данных в реальном масштабе времени |
KR20040028469A (ko) | 2002-09-30 | 2004-04-0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1 회 기록 가능한 광디스크의 디펙트 영역 관리방법 |
CA2508454C (en) | 2002-12-11 | 2013-01-08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managing overwrite and method of record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on an optical disc write once |
US7355934B2 (en) | 2003-01-27 | 2008-04-08 | Lg Electronics Inc. | Optical disc of write once typ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efect information on the optical disc |
KR101024923B1 (ko) | 2003-05-09 | 2011-03-3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1회 기록가능한 광디스크 및 1회 기록가능한 광디스크에있어서의 관리정보 기록방법 및 장치 |
US7313065B2 (en) | 2003-08-05 | 2007-12-25 | Lg Electronics Inc. | Write-once optical disc,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reproduc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on/from optical disc |
WO2005109432A1 (ja) * | 2004-05-11 | 2005-11-1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情報記録装置 |
KR100619023B1 (ko) * | 2004-05-25 | 2006-08-3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광 기록 정보 저장 매체, 기록/재생 방법, 기록/재생 장치 |
KR101012378B1 (ko) | 2004-08-16 | 2011-02-0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광 저장매체의 기록 재생 방법 및 장치 |
KR100667780B1 (ko) * | 2004-11-22 | 2007-01-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검정 방법, 기록/재생 장치 및 정보 저장 매체 |
JP4335859B2 (ja) * | 2005-09-15 | 2009-09-30 | 株式会社日立エルジーデータストレージ |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及び情報再生装置 |
KR101227485B1 (ko) * | 2005-11-25 | 2013-01-2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기록매체 및 기록매체의 결함관리 정보 기록방법과기록장치 |
JP4954815B2 (ja) * | 2006-07-19 | 2012-06-20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情報記録媒体のフォーマットを行う装置 |
US7818637B2 (en) * | 2006-07-19 | 2010-10-19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Apparatus for formatting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
JP2009076172A (ja) * | 2007-09-25 | 2009-04-09 | Hitachi Ltd | データ伝送方法、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
WO2009111008A1 (en) | 2008-03-05 | 2009-09-11 | Sheetak,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ed thermoelectric cooling of fluids |
JP5157791B2 (ja) * | 2008-09-29 | 2013-03-06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表示駆動装置及び表示装置、並びに表示装置の駆動制御方法 |
TW201032222A (en) * | 2009-02-18 | 2010-09-01 | Sunplus Technology Co Ltd | Optical ac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ecoding strategy |
CN102510990B (zh) | 2009-07-17 | 2015-07-15 | 史泰克公司 | 热管以及热电冷却装置 |
JP5124604B2 (ja) | 2010-02-12 | 2013-01-23 | 株式会社日立エルジーデータストレージ |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および、再生方法 |
JP5222898B2 (ja) * | 2010-05-17 | 2013-06-26 | 株式会社日立エルジーデータストレージ | 記録方法、再生方法、記録装置、および再生装置 |
US9049452B2 (en) * | 2011-01-25 | 2015-06-02 |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ressing coding unit in 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 |
JP5222984B2 (ja) * | 2011-08-26 | 2013-06-26 | 株式会社日立エルジーデータストレージ | 記録方法、再生方法、記録装置、および再生装置 |
CN111176579B (zh) * | 2019-12-30 | 2023-05-30 |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使用norflash模拟eeprom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223417A (ja) * | 1988-07-13 | 1990-01-2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情報記録方式と情報記録媒体 |
US5088081A (en) * | 1990-03-28 | 1992-02-11 | Prime Computer,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disk access |
US5715221A (en) * | 1995-04-21 | 1998-02-0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 Method for managing defects in a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a device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using said method |
JP3132754B2 (ja) | 1997-09-08 | 2001-02-05 |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ション | 記録装置、記録媒体及び記録制御方法 |
KR100437756B1 (ko) | 1998-07-14 | 2004-09-0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광기록매체및그결함영역관리방법과그포맷팅방법 |
ATE305166T1 (de) * | 1998-07-28 | 2005-10-15 | Lg Electronics Inc | Datenaufzeichnungsverfahren und gerät auf optischem aufzeichnungsmedium |
KR100667729B1 (ko) | 1998-11-10 | 2007-01-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결함 관리를 위한 여유 공간과 그 관리 정보를 갖는 디스크, 여유 공간 할당 방법과 결함 관리 방법 |
KR100459119B1 (ko) * | 1998-12-02 | 2005-01-1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광기록매체및광기록매체의포맷팅방법 |
KR100289570B1 (ko) * | 1998-12-30 | 2001-06-01 | 이형도 | 보조전극을 이용한 액츄에이터와 전원인가선의 연결방법 |
KR100459162B1 (ko) | 1999-01-23 | 2004-12-0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광 기록 매체 및 광 기록매체의 포맷팅 방법 |
US6581167B1 (en) * | 1999-02-01 | 2003-06-1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tion system |
US6160778A (en) * | 1999-03-08 | 2000-12-1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
JP4116740B2 (ja) * | 1999-03-08 | 2008-07-09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方法、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情報再生装置 |
DK1141956T3 (da) | 1999-09-23 | 2008-08-11 |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Fremgangsmåde til direkte skrivning eller læsning af filer på et disklignende optagelsesmedie |
US7065019B2 (en) * | 1999-11-16 | 2006-06-20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recording data o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
KR100662271B1 (ko) * | 1999-11-16 | 2007-01-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광 기록매체의 데이터 기록 방법 |
WO2001075879A1 (fr) | 2000-04-05 | 2001-10-1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Dispositif d'enregistrement d'informations, procede d'enregistrement d'informations, et programme |
US6779137B2 (en) | 2000-04-08 | 2004-08-1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of verifying defect management area information of disc and test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
AU2003264976A1 (en) * | 2002-09-26 | 2004-04-1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managing defective area on write-once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using the same |
JP4390827B2 (ja) | 2002-10-23 | 2009-12-2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金属微粒子含有液噴射装置、及び、金属微粒子含有液噴射装置によって製作されるラインパターン |
US7355934B2 (en) * | 2003-01-27 | 2008-04-08 | Lg Electronics Inc. | Optical disc of write once typ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efect information on the optical disc |
KR100739681B1 (ko) * | 2003-03-24 | 2007-07-1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한번 기록 정보 저장 매체에 있어서 오버라이트 방법 |
KR100584600B1 (ko) | 2004-01-31 | 2006-05-3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광 기록 정보 저장 매체, 결함 관리 장치/방법 및 그방법을 수행하는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컴퓨터 판독가능한기록매체 |
CA2558895C (en) * | 2004-03-19 | 2012-08-07 | Lg Electronics Inc. | Recording medium with physical access control (pac) information thereon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the recording medium |
WO2005109432A1 (ja) | 2004-05-11 | 2005-11-1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情報記録装置 |
KR100619023B1 (ko) | 2004-05-25 | 2006-08-3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광 기록 정보 저장 매체, 기록/재생 방법, 기록/재생 장치 |
-
2004
- 2004-05-25 KR KR1020040037535A patent/KR100619023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5
- 2005-03-09 US US11/074,933 patent/US7881169B2/en active Active
- 2005-04-18 CA CA2503175A patent/CA2503175C/en active Active
- 2005-04-21 TW TW096148947A patent/TW200820244A/zh unknown
- 2005-04-21 TW TW096148954A patent/TWI369675B/zh active
- 2005-04-21 TW TW096148944A patent/TW200822075A/zh unknown
- 2005-04-21 TW TW096148951A patent/TW200820245A/zh unknown
- 2005-04-21 TW TW096148946A patent/TW200820243A/zh unknown
- 2005-04-21 TW TW094112675A patent/TWI319181B/zh active
- 2005-04-21 TW TW096148948A patent/TWI377568B/zh active
- 2005-04-25 ZA ZA200503329A patent/ZA200503329B/en unknown
- 2005-04-26 MY MYPI20080027A patent/MY146691A/en unknown
- 2005-04-26 MY MYPI20051823A patent/MY143083A/en unknown
- 2005-04-26 MY MYPI20080025A patent/MY146913A/en unknown
- 2005-04-26 MY MYPI20080028A patent/MY146911A/en unknown
- 2005-04-28 SG SG200718072-2A patent/SG137862A1/en unknown
- 2005-04-28 SG SG200502622A patent/SG117546A1/en unknown
- 2005-05-05 BR BR0501460-3A patent/BRPI0501460A/pt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5-05-13 EP EP07123655A patent/EP1901298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5-05-13 EP EP07123649A patent/EP1901296A3/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5-05-13 EP EP05252949A patent/EP1600969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5-05-13 EP EP07123682A patent/EP1901301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5-05-13 EP EP07123683A patent/EP1901302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5-05-13 EP EP07123654A patent/EP1901297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5-05-13 EP EP07123652A patent/EP1895533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5-05-13 EP EP07123629A patent/EP1901295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5-05-13 EP EP07123680A patent/EP1901300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5-05-13 EP EP07123672A patent/EP1901299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5-05-16 JP JP2005142937A patent/JP481939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05-23 MX MXPA05005476A patent/MXPA05005476A/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5-05-24 RU RU2005115801/28A patent/RU2298236C2/ru active
- 2005-05-25 CN CNA2007101605529A patent/CN101202083A/zh active Pending
- 2005-05-25 CN CNA2007103005577A patent/CN101202085A/zh active Pending
- 2005-05-25 CN CNA2007101597768A patent/CN101202082A/zh active Pending
- 2005-05-25 CN CNA2007101605533A patent/CN101202084A/zh active Pending
- 2005-05-25 CN CNA2007101597679A patent/CN101217050A/zh active Pending
- 2005-05-25 CN CN2007101269640A patent/CN10107546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05-25 CN CNA200710159772XA patent/CN101217051A/zh active Pending
- 2005-05-25 CN CN2007101269655A patent/CN101075466B/zh active Active
- 2005-05-25 CN CN2005100721720A patent/CN1702760B/zh active Active
- 2005-05-25 CN CNA2007103005581A patent/CN101202086A/zh active Pending
-
2006
- 2006-03-30 HK HK08103432.2A patent/HK1113432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6-03-30 HK HK06103964.0A patent/HK1083923A1/xx unknown
- 2006-03-30 HK HK08103433.1A patent/HK1113433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
- 2007-12-12 US US11/954,500 patent/US2008011775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7-12-12 US US11/954,743 patent/US2008011776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7-12-12 US US11/954,618 patent/US2008011776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7-12-12 US US11/954,774 patent/US2008011776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7-12-12 US US11/954,719 patent/US2008011776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7-12-12 US US11/954,594 patent/US2008011775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7-12-12 US US11/954,675 patent/US2008011776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7-12-14 US US11/956,539 patent/US2008010698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7-12-14 US US11/956,701 patent/US2008011777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7-12-14 US US11/956,718 patent/US7859960B2/en active Active
- 2007-12-14 US US11/956,447 patent/US795296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7-12-14 US US11/956,654 patent/US2008011777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7-12-14 US US11/956,638 patent/US2008011777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7-12-14 US US11/956,661 patent/US2008011777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7-12-14 US US11/956,552 patent/US785996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7-12-14 US US11/956,744 patent/US2008011777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7-12-14 US US11/956,591 patent/US2008011776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7-12-14 US US11/956,673 patent/US2008011777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7-12-14 US US11/956,578 patent/US2008011776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7-12-14 US US11/956,759 patent/US2008011777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7-12-14 US US11/956,563 patent/US2008011776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8
- 2008-01-07 MY MYPI20080023A patent/MY145210A/en unknown
- 2008-01-07 MY MYPI20080026A patent/MY146908A/en unknown
- 2008-01-07 MY MYPI20080024A patent/MY145346A/en unknown
- 2008-03-06 JP JP2008056304A patent/JP2008135183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8-03-06 JP JP2008056306A patent/JP2008135185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8-03-06 JP JP2008056305A patent/JP2008135184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8-03-06 JP JP2008056301A patent/JP4634476B2/ja active Active
- 2008-03-06 JP JP2008056307A patent/JP2008135186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8-03-06 JP JP2008056300A patent/JP4634475B2/ja active Active
- 2008-03-06 JP JP2008056308A patent/JP2008135187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8-03-06 JP JP2008056303A patent/JP2008135182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8-03-06 JP JP2008056302A patent/JP2008171563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1
- 2011-07-12 JP JP2011154121A patent/JP526636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75465B (zh) | 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再现方法 | |
US7869319B2 (en) |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method | |
CN101777356B (zh) | 确定缺陷的方法及记录/再现设备和信息存储介质 | |
CN101536093B (zh) | 记录/再现方法、记录/再现设备及信息存储介质 | |
CN100405473C (zh) | 光学记录介质、用于在光学记录介质中记录数据/从光学记录介质再现数据的设备及方法 | |
CN100452221C (zh) | 记录/再现设备和方法以及主机 | |
CN100412956C (zh) | 光学记录介质、记录/再现设备和记录/再现方法 | |
CN100452186C (zh) | 光学记录介质、将数据记录在光学记录介质上/从光学记录介质再现数据的设备及方法 | |
CN102396026A (zh) | 信息存储介质、记录/重放设备以及记录/重放方法 | |
CN101064160B (zh) | 分区方法、记录/再现方法、初始化方法及重初始化方法 | |
CN101325081B (zh) | 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 |
CN1985324A (zh) | 格式化记录介质的方法、主机设备、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 |
TW200919450A (en) |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method | |
CA2614824A1 (en) |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reproducing method,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80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