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97228B - 电路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电路断路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97228B CN101197228B CN2007101364005A CN200710136400A CN101197228B CN 101197228 B CN101197228 B CN 101197228B CN 2007101364005 A CN2007101364005 A CN 2007101364005A CN 200710136400 A CN200710136400 A CN 200710136400A CN 101197228 B CN101197228 B CN 10119722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ver
- spring pin
- circuit breaker
- contact
- hand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1070 response to hea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84 re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50—Manual reset mechanisms which may be also used for manual release
- H01H71/52—Manual reset mechanisms which may be also used for manual release actuated by lever
- H01H71/526—Manual reset mechanisms which may be also used for manual release actuated by lever the lever forming a toggle linkage with a second lever, the free end of which is directly and releasably engageable with a contact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50—Manual reset mechanisms which may be also used for manual release
- H01H71/52—Manual reset mechanisms which may be also used for manual release actuated by lever
- H01H71/522—Manual reset mechanisms which may be also used for manual release actuated by lever comprising a cradle-mechanism
- H01H71/525—Manual reset mechanisms which may be also used for manual release actuated by lever comprising a cradle-mechanism comprising a toggle between cradle and contact arm and mechanism spring acting between handle and toggle kne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12—Automatic release mechanisms with or without manual release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路断路器,其是使可动接点相对于固定接点快速开闭的类型,同时可以使开闭机构部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紧凑。该电路断路器具有:弹簧销(17),其固定在连杆(15)的另一端上;主弹簧(18),其一端固定在上述弹簧销(17)上,另一端固定在上述手柄(7)或随着上述手柄(7)的移动而移动的部件上;杠杆(20),其具有的抵接部(23),该抵接部(23)可自由转动地被支撑,直接或间接地抵接在上述弹簧销(17)上,抵抗基于上述主弹簧(18)产生的载荷而保持上述弹簧销(17),具有如下效果,即能够不损失作为电路断路器的特性而减小开闭机构部的宽度方向的尺寸,能够得到节省空间且低成本的电路断路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线用断路器或漏电断路器等电路断路器,详细地说,涉及具有改进后的开关机构部的电路断路器。
背景技术
电路断路器具有为了事先防止由于流过过电流而引起的电线或负载设备的烧毁而断开电路的作用,同时还兼具有所谓的开关的作用,即通过操作该电路断路器所具有的手柄而开闭电路。在操作电路断路器的手柄而开闭电路时,为了防止固定接点和可动接点之间的熔接或为了同时开闭多个电极,优选与手柄的操作速度无关地,使可动接点相对于固定接点快速地接触或分离。当前,为了实现该可动接点的快速动作,即所谓的快速闭合(quick—make)及快速断开(quick—break)(下面简单地称为快速开闭),作为电路断路器的开闭机构,已知通常采用一种肘杆机构,其使用在杠杆上具有旋转中心的上连杆、和与该上连杆的另一端结合的下连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0—1331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现有的具有肘杆机构的快速开闭类型的电路断路器,相对于非快速开闭类型的电路断路器,具有上述优点,但存在开闭机构部的部件数量多,机构部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大的问题。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电路断路器中的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断路器,其作为使可动接点相对于固定接点快速开闭的类型,同时使开闭机构部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紧凑。
本发明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具有:固定接点;可动接触件,其在至少一端上具有相对于上述固定接点接触或分离的可动接点;横杆,其保持上述可动接触件;连杆,其一端与上述横杆连结,驱动上述横杆而使上述可动接点相对于上述固定接点接触或分离;手柄,其从外部被操作,在与上述可动接点接触上述固定接点的位置对应的闭合位置、和与上述可动接点从上述固定接点分离的位置对应的断开位置之间移动;弹簧销,其固定在上述连杆的另一端;主弹簧,其一端固定在上述弹簧销上,另一端固定在上述手柄或随着上述手柄的移动而移动的部件上;杠杆,其可自由转动地被支撑并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直接或间接地抵接在上述弹簧销上,抵抗由上述主弹簧产生的载荷而保持上述弹簧销;以及闭锁单元,其与上述杠杆卡合而阻止上述杠杆的转动。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具有:固定接点;可动接触件,其在至少一端上具有相对于上述固定接点接触或分离的可动接点;横杆,其保持上述可动接触件;连杆,其一端与上述横杆连结,驱动上述横杆而使上述可动接点相对于上述固定接点接触或分离;手柄,其从外部被操作,在与上述可动接点接触上述固定接点的位置对应的闭合位置、和与上述可动接点从上述固定接点分离的位置对应的断开位置之间移动;弹簧销,其固定在上述连杆的另一端;主弹簧,其一端固定在上述弹簧销上,另一端固定在上述手柄或随着上述手柄的移动而移动的部件上;杠杆,其可自由转动地被支撑并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直接或间接地抵接在上述弹簧销上,抵抗由上述主弹簧产生的载荷而保持上述弹簧销;以及闭锁单元,其与上述杠杆卡合而阻止上述杠杆的转动,其特征在于,上述杠杆的抵接部具有满足下述条件1及2之中的至少一个的结构。
条件1:在与上述手柄的闭合位置对应的与上述弹簧销抵接的抵接位置上,作用于上述杠杆的上述载荷的矢量,在上述手柄从闭合位置向上述断开位置的移动过程期间,产生与包括上述弹簧销的轴心和上述主弹簧的轴线的平面的重合。
条件2:在与上述手柄的断开位置对应的与上述弹簧销抵接的抵接位置上,作用于上述杠杆的上述载荷的矢量,在上述手柄从断开位置向上述闭合位置的移动过程期间,产生与包括上述弹簧销的轴心和上述主弹簧的轴线的平面的重合。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路断路器,由于具有:弹簧销,其固定在连杆的另一端;主弹簧,其一端固定在弹簧销上,另一端固定在手柄或随着手柄的移动而移动的部件上;杠杆,其可自由转动地被支撑且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直接或间接地抵接在弹簧销上,抵抗由主弹簧产生的载荷而保持弹簧销,所以产生下述效果:能够不损失作为电路断路器的特性而减小开闭机构部的宽度方向的尺寸,能够得到节省空间且低成本的电路断路器。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由于杠杆的抵接部具有满足下述条件中的至少一个的结构,该条件为:(1)在与上述手柄的闭合位置对应的与上述弹簧销抵接的抵接位置上,作用于上述杠杆的上述载荷的矢量,在上述手柄从闭合位置向上述断开位置的移动过程的期间,产生与包括上述弹簧销的轴心和上述主弹簧的轴线的平面的重合。(2)在与上述手柄的断开位置对应的与上述弹簧销抵接的抵接位置上,作用于上述杠杆的上述载荷的矢量,在上述手柄从断开位置向上述闭合位置的移动过程的期间,产生与包括上述弹簧销的轴心和上述主弹簧的轴线的平面的重合,所以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快速开闭功能,同时能够减小开闭机构部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产生能够得到节省空间且低成本的电路断路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处于跳闸状态下的开闭机构部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处于跳闸状态下的开闭机构部的一部分的正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处于闭合状态下的开闭机构部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下的开闭机构部的侧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8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的杠杆构成的说明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处于跳闸状态下的开闭机构部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的杠杆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1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的开闭机构部的一部分,(a)为正视图,(b)为侧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的开闭机构部的一部分的正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的开闭机构部的一部分的正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的开闭机构部的一部分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至图9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路断路器,图1是跳闸状态的剖面图,图2是处于跳闸状态下的开闭机构部的侧视图,图3是处于跳闸状态下的开闭机构部的部分正视图,图4是处于闭合状态下的开闭机构部的侧视图,图5是处于断开状态下的开闭机构部的侧视图,图6及图7是用于说明动作的说明图,图8是说明杠杆的构成的说明图,图9是用于说明开闭机构动作的说明图。
在图1中,电路断路器1具有由合成树脂制的基座2和合成树脂制的盖部3组成的壳体。固定在基座2上的电源侧导体4弯折成大致U字状,在其内侧端部上具有固定接点5。该电源侧导体4构成为,可以通过螺栓(未图示)与位于图中右方端部的电源侧的电路导体(未图示)连接。固定在基座2上的负载侧端子6可以通过螺栓(未图示)与负载侧的电路导体(未图示)连接。
手柄7由合成树脂构成的把手8和一端固定在该把手8的内侧的金属制手柄框架9构成。手柄框架9的另一端通过销钉10可自由转动地支撑在固定于基座2上的框架上。把手8构成为,从盖部3的开口部向电路断路器1的外部突出,从外部被操作,以能够以销钉10为支点,在闭合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移动,该闭合位置与后述可动接点12与固定接点5接触的位置对应,该断开位置与可动接点12从固定接点5离开的位置对应。可动接触件11在一端具有与固定接点5相对的可动接点12,另一端支撑在横杆13上。横杆13利用销钉14可自由转动地支撑在框架上。
在可动接点12与固定接点5接触时,即电路断路器1处于闭合状态时,从电路的电源侧导体开始,经由电源侧端子4、固定接点5、可动接点12、可动接触件11及负载侧端子6,向电路的负载侧导体通电。
连杆15的一端具有弹簧销17,另一端利用销钉16可自由转动地与横杆13连结。由拉伸螺旋弹簧构成的主弹簧18,架设在设置于手柄框架9的一端上的弹簧卡止部19、和固定在连杆15上的弹簧销17之间,持续向弹簧销17施加拉伸载荷。在可动接点12位于与固定接点5接触的闭合位置上时,由止动器(未图示)阻止连杆15继续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另外,在可动接点12位于从固定接点5离开的断开位置时,由另一个止动器(未图示)阻止连杆15继续向逆时针方向转动。
作为杠杆20,设置于其一端上的轴部21可自由转动地被固定于基座2上的框架支撑,杠杆20的另一端上具有与后述的闭锁单元25的闭锁27卡合的卡合部22。另外,杠杆20具有:抵接部23,其与弹簧销17抵接;以及卡止端部201,其与设置在手柄框架9上的卡止部24卡合,限制杠杆20向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关于杠杆20的抵接部23的构成如后所述。
闭锁单元25具有闭锁27,其利用销钉26可自由转动地被支撑。该闭锁27与杠杆20的卡合部22卡合而阻止杠杆20沿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另外,闭锁27如果在与杠杆20的卡合部22卡合时,以销钉26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则与杠杆20的卡合部22之间的卡合脱离,使杠杆20能够向顺时针方向转动。
双金属片(bimetal)28在大于或等于第1规定值的负载电流流过大于或等于规定时间时,响应由该负载电流产生的发热而使具有螺栓29的端部向图中右方弯曲,利用螺栓29而使闭锁27以销钉26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解除闭锁27和杠杆20的卡合部22之间的卡合,使杠杆20能够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具有双金属片28、螺栓29、闭锁27的闭锁单元25构成长限时跳闸单元。
除了长限时跳闸单元之外,还设有短限时跳闸单元。该短限时跳闸单元在大于或等于更大的第2规定值的负载电流流过时,基于由该负载电流产生的电磁力,使闭锁27瞬间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解除闭锁27和杠杆20的卡合部22之间的卡合,使杠杆20能够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另外,短限时跳闸单元的动作与由电磁斥力产生的可动接点12从固定接点5上离开的动作大致同步地进行。
消弧单元30由设置在可动接点12附近的多个消弧板构成,利用电磁力将可动接点12从固定接点5上离开时产生的电弧吸引至消弧板侧,进行消弧。
下面,详细说明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的主要部分的开闭机构部,其由手柄7、杠杆20、连杆15、弹簧销17、主弹簧18、横杆13等构成。图4表示处于可动接点12接触固定接点5的闭合位置的开闭机构的状态,手柄7位于闭合位置。此时,如图6所示,手柄框架9的弹簧卡止部19,位于移动范围70的最右端701,该移动范围70由扇形的圆弧表示,该扇形的圆弧以可自由转动地支撑手柄框架9的销钉10为中心。此外,杠杆2的卡合部22与闭锁单元25的闭锁27卡合。
在处于图6所示的状态时,与弹簧销17抵接的杠杆20的抵接部23受到推压力,该推压力基于由主弹簧18产生的载荷的矢量V1。另外,连杆15如上述所示,被止动器阻止向顺时针方向的转动而处于静止状态。杠杆20利用载荷的矢量V1被预紧,从而要以轴部21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但由于杠杆20的卡合部22与闭锁27卡合,所以该转动被阻止。另外,连杆15经由弹簧销17而被杠杆20的抵接部23向图6的下方按压,经由横杆13将可动接触件11按压至图示位置,使可动接点12与固定接点5接触。
然后,如果使手柄7的把手8从图6所示的闭合状态沿箭头A的方向移动,则伴随着上述动作,手柄框架9的弹簧卡止部19沿圆弧70从位置701向图6的左方移动。在此移动过程中,由主弹簧18产生的载荷的矢量V1,与包含弹簧销17的轴心和主弹簧18的轴线的平面重合。并且,在手柄7继续沿箭头A方向移动,由主弹簧18产生的载荷的矢量V1超过与该平面的重合后,该载荷的矢量V1的方向变为图6中的右上方向,弹簧销17被向图6的左方驱动,从而在杠杆20的抵接部23的表面上滑动,从图6所示的静止位置171向图7所示的静止位置172移动。
连杆15利用弹簧销17的从静止位置171向静止位置172的移动而被驱动,使横杆13以销钉14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由此,可动接触件11从图6所示的位置提升至图7所示的位置,处于可动接点12从固定接点5上离开的断开位置。连杆15在该断开位置上,如上所述,被止动器阻止向逆时针方向的转动,成为静止状态。另外,手柄7静止于作为断开位置的图7所示位置上,弹簧卡止部19位于最左端702的位置。在图7所示的断开位置上,与弹簧销17抵接的杠杆20的抵接部23承受推压力,该推压力基于由主弹簧18产生的载荷的矢量V2。图5表示处于断开位置上的开闭机构的状态。
然后,如果使手柄7的把手8从图7所示的断开状态中沿箭头B的方向移动,则伴随着上述动作,手柄框架9的弹簧卡止部19沿圆弧70从位置702向图7的右方移动。在此移动过程中,由主弹簧18产生的载荷的矢量V2,与包含弹簧销17的轴心和主弹簧18的轴线的平面重合。并且,在手柄7继续沿箭头B方向移动,由主弹簧18产生的载荷的矢量V2超过与该平面的重合后,该矢量V2的方向变为图7中的左上方向,弹簧销17被向图7的右方驱动,在杠杆20的抵接部23的表面上滑动,从图7所示的静止位置172向图6所示的静止位置171移动。
连杆15利用弹簧销17的从静止位置172向静止位置171的移动而被驱动,使横杆13以销钉14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由此,可动接触件11从图7所示的位置降低至图6所示的位置,可动接点12与固定接点5接触而处于闭合位置。连杆15在该闭合位置上,如上所述,被止动器阻止向顺时针方向的转动,成为静止状态。另外,手柄7静止于作为闭合位置的图6所示位置上,弹簧卡止部19位于最右端701的位置。在图6所示的闭合位置上,与弹簧销17抵接的杠杆20的抵接部23受到推压力,该推压力基于由主弹簧18产生的载荷的矢量V1。
在这里,说明杠杆20的抵接部23。杠杆20的抵接部23的形状构成为,如上述所示,在手柄7从闭合位置向断开位置移动的过程中,由主弹簧18产生的载荷的矢量V1与包含弹簧销17的轴心和主弹簧18的轴线的平面重合,并且在超过该重合后,使弹簧销17向手柄7的断开位置的方向移动,另外,在手柄7从断开位置向闭合位置移动的过程中,由主弹簧18产生的载荷的矢量V2,与包含弹簧销17的轴心和主弹簧18的轴线的平面重合,并且在超过该重合后,使弹簧销17向手柄7的闭合位置的方向移动。
利用该抵接部23的形状,在支撑主弹簧18的弹簧卡止部19,超过由主弹簧18产生的载荷的矢量V1或V2的位置之前的期间,由主弹簧18产生的载荷使手柄7向返回移动前的位置的方向动作,并且在此期间,弹簧销17被稳定地保持在静止于杠杆20的抵接部23中的静止位置171或172的状态。即,即使向处于闭合位置或断开位置的手柄7施加小于或等于阈值的操作载荷,或向开闭机构施加振动,也可以将手柄7和可动接触件11稳定地保持在闭合位置或断开位置。
另一方面,杠杆20的抵接部23形成为,在可动接点12位于与固定接点5接触的闭合位置上时,如图9所示,在弹簧销17上,从杠杆20的抵接部23,承受相对于由主弹簧18产生的载荷的矢量V1的垂直抵抗力,但此时,如果使该垂直抵抗力的矢量为V11,则该垂直抵抗力的矢量V11的方向相对于连结弹簧销17的轴心和连杆15的销钉16的轴心的直线150,为小于或等于5°的角度。由此,连杆15向下方按压横杆13的力的矢量与弹簧销17按压连杆15的垂直抵抗力的矢量V11几乎一致,能够更高效地相对于由主弹簧18产生的载荷,将横杆13保持在闭合位置上。
根据实施方式1,杠杆20的抵接部23具体地说,由沿与弹簧销17的轴心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曲面构成。并且该曲面基于沿圆弧的一部分形状而构成,该圆弧在杠杆20的弹簧卡止部19的附近具有中心点231,半径为R。该圆弧的中心点231的位置及半径R,根据下述设计思想而任意决定,该设计思想为:在位于闭合位置的手柄7向断开位置移动的过程中的哪个位置,使弹簧销17移动,或在位于断开位置的手柄7向闭合位置移动的过程中的哪个位置,使弹簧销17移动。通过使杠杆20的抵接部23由上述的曲面构成,弹簧销17的移动变得顺滑,弹簧销17的移动不会被突起等妨碍。
另外,成为杠杆20的抵接部23的曲面基准的圆弧,其中心点231的位置以及半径R设定为,如上述所示,使作用于连杆15的垂直抵抗力的矢量V11的方向,相对于连结弹簧销17的轴心和连杆15的销钉16的轴心的直线150,为小于或等于5°的角度。
下面说明开闭机构的跳闸动作。在电路断路器1位于图4及图6所示的闭合状态时,如果大于或等于第1规定值的负载电流流过大于或等于规定时间,则长限时跳闸单元的双金属片28弯曲,螺栓29按压闭锁单元25的闭锁27而使其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由此,解除杠杆20的卡合部22和闭锁27之间的卡合,承受由主弹簧18产生的载荷的杠杆20,以其轴部21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卡止端部201与手柄框架9的卡止部24抵接后停止。图2表示该跳闸状态,图3表示处于该跳闸状态中的开闭机构部的一部分。
如果通过开闭机构的跳闸动作,杠杆20转动至图2所示的位置,则承受由主弹簧18产生的载荷的弹簧销17,从图4及图6所示的与杠杆20的抵接部23的静止位置171,移动至图2所示的静止位置173。由此,连杆15被向图的上方提升,使可动接触件1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可动接点12从固定接点5上离开而使电路断开。
在超过大于或等于第1规定值的第2规定值的负载电流、例如短路电流流过的情况下,短限时跳闸单元与可动接点12的电磁排斥动作相结合而瞬时进行动作,使闭锁单元25的闭锁27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由此,与利用长限时跳闸单元进行的上述动作相同地,使可动接点12从固定接点5上离开而使电路断开。
如上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不需要作为现有的开闭机构部的结构中的增加宽度尺寸的重要原因的、连结杠杆和弹簧销的上连杆,不需要构成上连杆的转动中心的轴或突起。由此,能够减小开闭机构部的宽度尺寸,并且能够减少部件数目。
实施方式2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的杠杆的说明图。在实施方式2中,如图10中的虚线所示,设置在杠杆20的下端的与弹簧销17抵接的抵接部23,由与弹簧销17的轴心方向平行的平面231及232、和曲面233构成。此外,为了进行比较,在图10中以实线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抵接部的形状。抵接部23的平面231构成在手柄位于闭合位置时与之抵接的面,平面232构成在手柄位于断开位置时与之抵接的面。曲面233形成在上述平面231、232之间,构成在手柄从闭合位置向断开位置及从断开位置向闭合位置移动的过程中,使弹簧销17移动的面。
在与手柄的闭合位置对应的弹簧销17的静止位置171上,弹簧销17向杠杆20作用的、由主弹簧18产生的载荷的矢量方向,由杠杆20的抵接部23的形状决定。实施方式2中的杠杆20的抵接部23的平面231构成为,在手柄7位于闭合位置上时的由主弹簧18产生的载荷的矢量成为V4。该载荷的矢量V4的方向,与用于比较的矢量V3的方向相比,成为支撑主弹簧18的手柄框架9的弹簧卡止部19从闭合位置向断开位置侧远离的方向。
如果作用于杠杆20的载荷的矢量V4的方向,从手柄框架9的弹簧卡止部19的闭合位置向断开位置侧远离,则在手柄7从闭合位置向断开位置移动时,弹簧销17从其静止位置171开始移动的定时滞后。即,与矢量V3的情况相比,在矢量V4的情况下,可以使弹簧销17向作为断开位置的静止位置172(参照图7)移动的定时滞后,以使可动接点从固定接点离开的定时滞后。反之,通过改变抵接部23的平面231的角度,能够使弹簧销17的移动定时提前。
相同地,杠杆20的抵接部23的另一个平面232设定为,在手柄从断开位置向闭合位置移动时,弹簧销17的移动定时与从上述闭合位置向断开位置移动时的定时匹配。杠杆20的抵接部23的曲面233使弹簧销17的移动顺滑。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由此,在实施方式2中,由于通过多个平面和曲面的组合而形成杠杆20的抵接部23,所以通过选择平面和曲面的组合,能够任意地设定弹簧销17在沿杠杆20的抵接部23移动的途中速度或加速度等弹簧销17的动作特性。
此外,杠杆20的抵接部23的构成并不限于平面和曲面的组合,当然也可以是仅为多个平面的组合或仅为多个曲面的组合。
实施方式3
图1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的开闭机构部的一部分,(a)是正视图,(b)是弹簧销17的侧视图。在实施方式3中,在弹簧销17与杠杆20抵接的抵接部上,安装与弹簧销17同轴而绕其轴心可自由转动的中间部件41、42。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或实施方式2相同。通过使中间部件41、42与杠杆20的抵接部23抵接,可以使弹簧销17在杠杆20的抵接部23上的移动更加顺滑,从而可以减少弹簧销17及杠杆20的磨损。
实施方式4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的开闭机构部的一部分的正视图。在实施方式4中,弹簧销17的与杠杆20抵接的抵接部附近的两端部43、44,形成以弹簧销17的轴心为轴心,弹簧销17的端部侧为大直径的圆锥形。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或实施方式2相同。根据该实施方式4,能够防止弹簧销17从杠杆20的抵接部23沿弹簧销17的轴向偏离,能够使弹簧销17在杠杆20的抵接部23上稳定地移动。
实施方式5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的开闭机构部的一部分的正视图。实施方式5中,在弹簧销17的两端部45、46上,具有弹簧销17的端部侧为大直径的圆锥形部,使该圆锥形部的两端部45、46与杠杆20的抵接部23抵接,同时使杠杆20的抵接部23的表面形状形成为,与弹簧销17的两端部45、46的圆锥形部的形状吻合。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或实施方式2相同。根据该实施方式5,由于杠杆20的抵接部23的表面形状、和与该抵接部23抵接的弹簧销17的两端部45、46的圆锥形部的表面形状吻合,并且倾斜,所以能够增大弹簧销17和杠杆20的抵接部23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接触部的表面压力,可以减少滑动部的磨损。
实施方式6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的开闭机构部的一部分的正视图。在实施方式1至5中,杠杆20具有彼此隔着间隔设置的2个抵接部23,弹簧销17以分别与上述2个抵接部2抵接的方式构成,但在实施方式6中,主弹簧由并列配置的2个主弹簧181、182构成,在这些主弹簧181、182之间配置杠杆20,该杠杆20的抵接部23只有一个。
1根弹簧销17分别与主弹簧181、182卡止,在其轴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上与杠杆20的抵接部23抵接。弹簧销17与杠杆20的抵接部23抵接的部分,如图14所示,由使小径部相对而一体形成的2个圆锥形部47、48构成,杠杆20的抵接部23具有与这2个圆锥形47、48的表面倾斜部吻合的倾斜面。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或实施方式2相同。
根据实施方式6,可以在具有2个主弹簧181、182的同时使开闭机构部的构成简单化,并且能够使弹簧销17和杠杆20的抵接部23之间的抵接稳定。
另外,本发明的电路断路器并不限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6,当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施加各种变形。
Claims (9)
1.一种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固定接点;
可动接触件,其在至少一端上具有相对于上述固定接点接触或分离的可动接点;
横杆,其保持上述可动接触件;
连杆,其一端与上述横杆连结,驱动上述横杆而使上述可动接点相对于上述固定接点接触或分离;
手柄,其从外部被操作,在与上述可动接点接触上述固定接点的位置对应的闭合位置、和与上述可动接点从上述固定接点分离的位置对应的断开位置之间移动;
弹簧销,其固定在上述连杆的另一端;
主弹簧,其一端固定在上述弹簧销上,另一端固定在上述手柄或随着上述手柄的移动而移动的部件上;
杠杆,其可自由转动地被支撑并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直接地抵接在上述弹簧销上,抵抗由上述主弹簧产生的载荷而保持上述弹簧销;以及
闭锁单元,其与上述杠杆卡合而阻止上述杠杆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杠杆的抵接部具有满足下述条件1及2之中的至少一个的结构:
条件1:在与上述手柄的闭合位置对应的与上述弹簧销抵接的抵接位置上,作用于上述杠杆的上述载荷的矢量,在上述手柄从闭合位置向上述断开位置的移动过程期间,产生与包括上述弹簧销的轴心和上述主弹簧的轴线的平面的重合;以及
条件2:在与上述手柄的断开位置对应的与上述弹簧销抵接的抵接位置上,作用于上述杠杆的上述载荷的矢量,在上述手柄从断开位置向上述闭合位置的移动过程期间,产生与包括上述弹簧销的轴心和上述主弹簧的轴线的平面的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杠杆的抵接部,由在与上述弹簧销的轴心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曲面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曲面基于以任意点为中心的圆弧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杠杆的抵接部,由在与上述弹簧销的轴心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曲面、和在与上述弹簧销的轴心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平面中的任意几个面的组合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手柄位于上述闭合位置时,上述弹簧销从上述杠杆承受的与上述载荷相对应的垂直抵抗力的矢量方向,相对于下述直线成小于或等于5°的角度,该直线是将上述弹簧销的轴心、和上述连杆的与上述横杆连结的一端相连结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簧销具有与其轴心同轴且绕上述轴心可自由转动地设置的中间部件,上述弹簧销经由上述中间部件与上述杠杆的抵接部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簧销具有以其轴心为轴心的圆锥形部,上述圆锥形部与上述杠杆的抵接部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杠杆的抵接部具有沿上述圆锥形部倾斜的倾斜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326940 | 2006-12-04 | ||
JP2006326940A JP4960072B2 (ja) | 2006-12-04 | 2006-12-04 | 回路遮断器 |
JP2006326940 | 2006-12-0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97228A CN101197228A (zh) | 2008-06-11 |
CN101197228B true CN101197228B (zh) | 2010-08-25 |
Family
ID=39033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3640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97228B (zh) | 2006-12-04 | 2007-08-10 | 电路断路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960072B2 (zh) |
CN (1) | CN10119722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015316B1 (ko) * | 2008-12-31 | 2011-02-15 |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 접점 상태를 표시할 수 있는 배선용 차단기의 개폐기구 및 그를 갖는 배선용 차단기 |
DE102009007475A1 (de) * | 2009-01-30 | 2010-08-05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Schaltmechanismus für ein Schaltgerät mit einem bei einem verschweißten Kontaktglied und bei einer Öffnungsbetätigung in einer Zwischenschaltstellung verbleibenden Schalthebel |
JP5304658B2 (ja) | 2010-01-07 | 2013-10-0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回路遮断器 |
JP5776327B2 (ja) * | 2011-05-18 | 2015-09-09 |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 回路遮断器 |
CN103811235B (zh) * | 2012-11-14 | 2016-03-09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路断路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176870A2 (en) * | 1984-09-28 | 1986-04-09 |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oration | Circuit breaker with an improved internal gas expansion and venting system |
US4660009A (en) * | 1985-07-29 | 1987-04-21 |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 Modular integral circuit interrupter |
CN1101165A (zh) * | 1992-09-28 | 1995-04-05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断路器 |
CN1184552A (zh) * | 1996-03-15 | 1998-06-1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路断路器 |
CN1204849A (zh) * | 1997-04-14 | 1999-01-13 | 尹顿公司 | 具有磁屏蔽件的热跳闸单元和具有该热跳闸单元的断路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366574A (en) * | 1976-11-26 | 1978-06-14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Circuit breaker |
JPS61109053U (zh) * | 1984-12-20 | 1986-07-10 | ||
JPH0532922Y2 (zh) * | 1986-09-09 | 1993-08-23 | ||
JPH01309229A (ja) * | 1988-06-06 | 1989-12-13 | Fuji Electric Co Ltd | 回路しゃ断器の開閉機構 |
JP2000260291A (ja) * | 1999-03-08 | 2000-09-2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回路遮断器 |
-
2006
- 2006-12-04 JP JP2006326940A patent/JP4960072B2/ja active Active
-
2007
- 2007-08-10 CN CN2007101364005A patent/CN10119722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176870A2 (en) * | 1984-09-28 | 1986-04-09 |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oration | Circuit breaker with an improved internal gas expansion and venting system |
US4660009A (en) * | 1985-07-29 | 1987-04-21 |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 Modular integral circuit interrupter |
CN1101165A (zh) * | 1992-09-28 | 1995-04-05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断路器 |
CN1184552A (zh) * | 1996-03-15 | 1998-06-1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路断路器 |
CN1204849A (zh) * | 1997-04-14 | 1999-01-13 | 尹顿公司 | 具有磁屏蔽件的热跳闸单元和具有该热跳闸单元的断路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开平5-28899A 1993.02.0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8140692A (ja) | 2008-06-19 |
JP4960072B2 (ja) | 2012-06-27 |
CN101197228A (zh) | 2008-06-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255732A (en) | Current limiting circuit breaker | |
CN100555505C (zh) | 电路断路器 | |
US20140048513A1 (en) | Circuit breaker | |
CN101197228B (zh) | 电路断路器 | |
JP4933208B2 (ja) | 回路遮断器 | |
CN101681747A (zh) | 电开关 | |
WO2016074321A1 (zh) | 断路器操作机构 | |
CN100555507C (zh) | 小型断路器 | |
US2678359A (en) | Trip mechanism of circuit breakers | |
US10497526B2 (en) | Molded-case circuit breaker with main contact interlock feature | |
JP3900780B2 (ja) | 回路しゃ断器 | |
CN103295851B (zh) | 用于断路器的锁扣装置 | |
US5994988A (en) | Movable contact structure for a circuit breaker, including crossbar and spring biased cam mechanism | |
JP5418024B2 (ja) | 回路遮断器 | |
US6819205B2 (en) | Current limiting low-voltage power circuit breaker | |
KR100496596B1 (ko) | 기중차단기 | |
KR101948454B1 (ko) | 회로 차단기 | |
JP5776327B2 (ja) | 回路遮断器 | |
JP5595827B2 (ja) | 回路遮断器 | |
JP4760311B2 (ja) | 回路遮断器 | |
JP4262349B2 (ja) | 多極回路遮断器 | |
JP4258699B2 (ja) | 回路遮断器 | |
JP7527165B2 (ja) | 回路遮断器の連動遮断機構 | |
CN215869239U (zh) | 断路器脱扣结构 | |
CN106409622B (zh) | 断路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25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