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96620A - 反射显示方法及反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反射显示方法及反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96620A CN101196620A CNA200610064537XA CN200610064537A CN101196620A CN 101196620 A CN101196620 A CN 101196620A CN A200610064537X A CNA200610064537X A CN A200610064537XA CN 200610064537 A CN200610064537 A CN 200610064537A CN 101196620 A CN101196620 A CN 10119662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reflection
- unit
- reflecting body
- controll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027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858 crystal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0 luminiscence typ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利用反射显示方法,根据图像信息来控制、改变显示体对环境光的反射特性而达到显示图像的目,需要控制系统、受控透光体和反射体共同完成图像显示。根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本方法设计的反射显示器。本发明反射显示的方法,通过利用环境光显示图像,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了显示体本身需要的光源,节约能源、环保,同时使观众在观看时如同从玻璃里看图像一样,自然、真实;由于不需要发光体,可以做得比液晶显示更加轻、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根据图像信息来控制、改变显示体对环境光的反射而显示图像的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图像显示器主要有利用发光器件本身发光显示图像的显示器和利用被动发光器件通过背光源照射显示图像的显示器,前者最常见的就是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它利用图像信息控制阴极射线管发射的电子射线撞击荧光屏发光而显示图像,后者主要以液晶显示器(LCD)为代表,它利用被动发光器件液晶在图像信息的控制下呈不同的透光特性通过对背面的白光照射的透过和颜色过滤而重现图像。这两种显示器的显示方法分别是利用图像信息控制发光特性的不同或透光、滤光特性的不同变化来显示图像,共同点是都需要有光源,CRT本身就是利用电子射线撞击荧光屏发光的,而LCD需要复杂的背光系统,因此它们都有较大的功耗、体积,发光体的寿命比组成显示器的其他部件短很多,而且发光体内部含有有害物质,需要回收处理才能避免污染环境,其维修、回收代价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图像显示器功耗大、发光体内含有害物质、寿命相对较短,系统复杂等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不需要发光源的显示方法,并提供一种利用该方法进行图像显示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方法是根据信息处理系统将需重放的图像信息转换为各像元对应的强度值来控制、改变显示体对环境光的反射特性显示图像。
该方法由信号处理系统、控制系统、受控透明体和反射体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a、信号处理系统将输入信息转换为受控透明体上各像元对应的强度值;
b、控制系统根据各像元的强度值大小控制对应受控透明体的各单元,调节对应的光线透过率;
c、外界光线按控制系统设定的受控透明体相应单元的透过率透射,到达反射体的对应单元;
d、透过受控透明的光到达反射体的对应单元,反射体的对应单元吸收掉无用颜色的光线,将载有需要颜色的光线反射回对应的受控透明体单元;
e、经过步骤d处理的光线,仍然按照步骤b设定的光线透过率再次穿过受控透明体单元到达人眼,形成一个像元;
f、所有像元按上述方法各自成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根据上述反射显示方法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信息处理系统、图像显示装置,信息处理系统将图像信息转换成电信号,图像显示装置将电信号重放成图像显示,所述图像显示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受控透明体和反射体,控制系统的输入端接信息处理系统的输出端,受控透明体与控制系统的控制电连接,反射体与受控透明体按反射光方向对应设置。
受控透明体包括两块偏振玻璃和液晶体单元,液晶体单元均匀夹在两块偏振玻璃之间,偏振玻璃的偏振光方向相互垂直,各液晶体单元接受控制信号的控制。
反射体,在进行彩色显示时,包括反射R、G、B三种光的反射单元,用以控制图像的颜色,在进行单色显示时其反射体各单元进行全反射。按如下方式对控制图像的颜色:
a、若反射体的反射单元为全反射单元,将射入该单元的光进行全反射;
b、若反射体的反射元素为红色,该反射体只反射红色光,其他光被吸收;
c、若反射体的反射元素为绿色,该反射体只反射绿色光,其他光被吸收;
d、若反射体的反射元素为蓝色,该反射体只反射蓝色光,其他光被吸收。
控制系统需要根据对应的显示信息(颜色、亮度)控制对应的每一个受控透明体单元的透光率,反射体单元在受控透明体后方,与受控透明体单元平行,接收穿过受控透明体单元的光波并反射出指定颜色,输出到受控透明体单元,按设定的透过率再次通过受控透明体单元后,形成一个像元,所有像元按上述方法各自成像,最终合成一幅色彩、亮度合适的图像。
本发明反射显示的方法,通过利用环境光显示图像,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了显示体本身需要的光源,节约能源,同时使观众在观看时就像从玻璃里看图像一样,自然、真实;利用本方法的反射显示闭塞由于不需要发光体,可以做得比液晶显示更加轻、薄、环保。
附图说明
图1、系统工作环境示意图;
图2、组成反射显示器的3大部分功能示意;
图3、受控透明体结构示意图;
图4、反射体上像素排列示意图;
图5、为反射显示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5,该方法是根据图像信息来控制、改变显示体对环境光的反射特性而达到显示图像的目,需要信号处理系统、控制系统、受控透光体和反射体共同完成图像显示,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a、信号处理系统将输入信息转换为受控透明体上各像元对应的强度值;
b、控制系统根据各像元的强度值大小控制对应受控透明体的各单元,调节对应的光线透过率;
c、外界光线按控制系统设定的受控透明体相应单元的透过率透射,到达反射体的对应单元;
d、透过受控透明的光到达反射体的对应单元,反射体的对应单元吸收掉无用颜色的光线,将载有需要颜色的光线反射回对应的受控透明体单元;
e、经过步骤d处理的光线,仍然按照步骤b设定的光线透过率再次穿过受控透明体单元到达人眼,形成一个像元;
f、所有像元按上述方法各自成像。
在图1中,图像信息通过采用本发明反射方法的显示器显示,由于该方法的显示器本身没有发光,因此需要环境光线,观察者就像在镜子里面看图像一样。
在图2和图3中,图像显示装置包括控制系统5、受控透明体7和反射体4,控制系统5的输入端接信号处理系统的输出端,接收信号处理系统输出的带有图像信息的电信号,利用该信号控制受控透明体7,将环境光按设定的透光率输出到反射体4,这里穿过受控透明体7的环境光是白光,到达反射体4的对应单元,反射体4单元分为单色或分红、绿、蓝三种颜色类别,吸收掉无用颜色的光线,将载有需要颜色的光线反射回受控透明体7。
如图3所示,受控透明体单元7包括两块偏振玻璃1和液晶体单元,液晶体单元均匀夹在两块偏振玻璃1之间,偏振玻璃1的偏振光方向6相互垂直,液晶体单元接受控制系统5的信号的控制,一束白光穿过由两块偏振光方向相互垂直的偏振玻璃1及夹于该两块偏振玻璃1之间的液晶单元,通过后的光到达反射体4,反射体4为蓝色的像素,只反射蓝光3,反射后的蓝光3穿过受控透光体7按一定亮度对外显示蓝色。
图4为反射体单元排列示意图,如图3,图4所示,通过受控透明体单元7的光线到达反射体单元4,彩色显示时,则分成受控透明体单元71,72,73和对应的反射体单元41,42,43;受控透明体单元71,72,73结构相同,而控制的透光率不一定相同(由对应颜色的像元亮度而定),反射体单元4分为反射红色光的41、反射绿色光的42、反射蓝色光的43三种类型的反射单元,用来实现三基色显像;例如:若需要合成的图像的对应该点像素偏蓝色,则需要将对应蓝色反射单元43的受控透明体单元73的透光率调得比71,72大。反射体单元按如下方式控制图像的颜色:
a、若反射体的反射单元为全反射单元,将射入该单元的光进行全反射;
b、若反射体的反射元素为红色,该反射体只反射红色光,其他光被吸收;
c、若反射体的反射元素为绿色,该反射体只反射绿色光,其他光被吸收;
d、若反射体的反射元素为蓝色,该反射体只反射蓝色光,其他光被吸收。
本实施例利用反射显示的方法的显示器,通过利用环境光显示图像,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了显示体本身需要的光源,节约能源,同时使观众在观看时就像从玻璃里看图像一样,自然、真实;由于不需要发光体,可以做得比液晶显示更加轻、薄、环保。
Claims (10)
1.反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根据信息处理系统将需重放的图像信息转换为各像元对应的强度值来控制、改变显示体对环境光的反射特性显示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由信号处理系统、控制系统、受控透明体和反射体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a.信号处理系统将输入信息转换为受控透明体上各像元对应的强度值;
b.控制系统根据各像元的强度值大小控制对应受控透明体的各单元,调节对应的光线透过率;
c.外界光线按控制系统设定的受控透明体相应单元的透过率透射,到达反射体的对应单元;
d.透过受控透明的光到达反射体的对应单元,反射体的对应单元吸收掉无用颜色的光线,将载有需要颜色的光线反射回对应的受控透明体单元;
e.经过步骤d处理的光线,仍然按照步骤b设定的光线透过率再次穿过受控透明体单元到达人眼,形成一个像元;
f.所有像元按上述方法各自成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像元对应的强度值在单色显示时为亮度值,在彩显示时为R、G、B各分量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体,在进行彩色显示时,包括反射R、G、B三种光的反射单元,用以控制图像的颜色,在进行单色显示时其反射体各单元进行全反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图像的颜色是按如下方式控制的:
a.若反射体的反射单元为全反射单元,将射入该单元的光进行全反射;
b.若反射体的反射元素为红色,该反射体只反射红色光,其他光被吸收;
c.若反射体的反射元素为绿色,该反射体只反射绿色光,其他光被吸收;
d.若反射体的反射元素为蓝色,该反射体只反射蓝色光,其他光被吸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控透明体包括两块偏振玻璃和液晶体单元,液晶体单元均匀夹在两块偏振玻璃之间,偏振玻璃的偏振光方向相互垂直,液晶体单元与受控制系统电连接。
7.一种反射显示装置,包括信息处理系统、图像显示装置,信息处理系统将图像信息转换成电信号,图像显示装置将电信号重放成图像显示,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显示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受控透明体和反射体,控制系统的输入端接信息处理系统的输出端,受控透明体与控制系统的控制电连接,反射体与受控透明体按反射光方向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反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控透明体包括两块偏振玻璃和液晶体单元,液晶体单元均匀夹在两块偏振玻璃之间,偏振玻璃的偏振光方向相互垂直,液晶体单元与受控制系统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反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体,在进行彩色显示时,包括反射R、G、B三种光的反射单元,用以控制图像的颜色,在进行单色显示时其反射体各单元进行全反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反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为显示控制系统,利用图像信息控制液晶透光特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610064537XA CN101196620A (zh) | 2006-12-27 | 2006-12-27 | 反射显示方法及反射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610064537XA CN101196620A (zh) | 2006-12-27 | 2006-12-27 | 反射显示方法及反射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96620A true CN101196620A (zh) | 2008-06-11 |
Family
ID=39547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610064537XA Pending CN101196620A (zh) | 2006-12-27 | 2006-12-27 | 反射显示方法及反射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196620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143426A1 (zh) * | 2012-03-26 | 2013-10-0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及方法 |
CN103454824A (zh) * | 2012-05-28 | 2013-12-18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03839532A (zh) * | 2012-11-27 | 2014-06-0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方法,显示器及电子设备 |
CN104715685A (zh) * | 2015-03-31 | 2015-06-1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其显示方法及显示装置 |
-
2006
- 2006-12-27 CN CNA200610064537XA patent/CN10119662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143426A1 (zh) * | 2012-03-26 | 2013-10-0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及方法 |
CN103364970A (zh) * | 2012-03-26 | 2013-10-2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及方法 |
CN103364970B (zh) * | 2012-03-26 | 2015-03-2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及方法 |
CN103454824A (zh) * | 2012-05-28 | 2013-12-18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03454824B (zh) * | 2012-05-28 | 2018-04-27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03839532A (zh) * | 2012-11-27 | 2014-06-0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方法,显示器及电子设备 |
CN104715685A (zh) * | 2015-03-31 | 2015-06-1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其显示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104715685B (zh) * | 2015-03-31 | 2017-05-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其显示方法及显示装置 |
US9666104B2 (en) | 2015-03-31 | 2017-05-30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Display panel, display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31735B (zh) | 显示装置 | |
CN103842712B (zh) | 照明单元、显示器以及电子设备 | |
CN101256759B (zh) | 一种背光单元及方法 | |
CN101697595B (zh) | 用于3d图像显示的方法、电视机及一种眼镜 | |
US10002555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and dipslay method | |
CN103106879B (zh) | 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 | |
CN102707487A (zh) | 透明显示装置及具有透明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 |
CN104766572A (zh) |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3246105A (zh) | 一种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器 | |
CN104965339A (zh) | 一种彩色滤光板和液晶显示面板 | |
CN102621738A (zh) | 显示系统和背光系统 | |
CN101196620A (zh) | 反射显示方法及反射显示装置 | |
CN104303223A (zh) | 超亮背光lcd视频显示器 | |
CN105551417A (zh) | 一种具有可见光通信功能的液晶显示器 | |
CN107705759A (zh) | 一种动态调整背光的驱动系统及驱动方法 | |
CN211264018U (zh) | 一种液晶显示器及电视机 | |
CN204189363U (zh) | 液晶显示技术演示装置 | |
CN110995902B (zh) | 电子器件、电子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 |
US8482508B2 (en) | LCD panel with multiple-view direction and display device utilizing the same | |
US8274612B2 (en) | LCD television | |
CN218181278U (zh) | 一种分辨率高的高清晰图像显示装置 | |
US11798440B1 (en) | Online management pixel lamp screen | |
CN110782803A (zh) | 一种高对比度透明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1299320A (zh) | 带有低分辨率视频控制信号输出的液晶显示处理器 | |
CN110850614A (zh) | 一种多功能透明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0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