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196586A - 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 - Google Patents

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96586A
CN101196586A CNA2006101618257A CN200610161825A CN101196586A CN 101196586 A CN101196586 A CN 101196586A CN A2006101618257 A CNA2006101618257 A CN A2006101618257A CN 200610161825 A CN200610161825 A CN 200610161825A CN 101196586 A CN101196586 A CN 1011965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rism unit
diffusion particle
combined concentration
concentration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6182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劲崴
陈建志
伍清钦
唐世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f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f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f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Ef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61016182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96586A/zh
Publication of CN101196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65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其包含一基材、数个弯曲棱柱单元及数个扩散粒子。该基材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弯曲棱柱单元排列于该基材的第一表面,且该扩散粒子至少混掺在该弯曲棱柱单元内,使由该第二表面入射的光线同时产生扩散,该弯曲棱柱单元具有至少一弯曲延伸曲面,以形成适当的表面曲率变化及引导该光线产生至少二维的折射,再射出该弯曲棱柱单元。

Description

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特别设计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聚光片,其一表面形成数个弯曲棱柱单元,混掺有数个扩散粒子,以提供扩散及聚光双重效果的复合式聚光片。
背景技术
现有的聚光片,请参照图1、2所示,其揭示一聚光片9包含一基板91及数条棱柱单元92,该棱柱单元92平行排列于该基板91的一第一表面上。该棱柱单元92由二倾斜面组成,其用以折射光线,以便产生聚光现象。例如,当一光线93相对该基板91的一第二表面以一较大的入射角度射入该基板91时(亦即该光线93不垂直于该基板91的第二表面),该光线93可顺利折射射出该基板91的第一表面的棱柱单元92。然而,当一光线94相对该基板91的一第二表面以一较小的入射角度(小于6°至9°)射入该基板91时(亦即该光线94垂直于该基板91的第二表面),该光线94则无法折射射出该棱柱单元92,反而因全反射而再次射出该基板91的第二表面,造成降低该光线94的一次穿透效率及增加光耗损率。
另一现有的扩散片,请参照PCT专利第2005/006030号《背光单元的光学薄膜及使用该光学薄膜的背光单元(OPTICAL FILM FORBACKLIGHT UNIT AND BACKLIGHT UNIT USING THE SAME)》发明专利,其包含一基板、一反射图案及数个扩散粒子,该基板的一表面具有该反射图案,用以折射光线,以便产生聚光现象。该扩散粒子散布于该反射图案及基板内的各部位,以供使光线形成扩散效果。
另一现有的扩散片,请参照日本特开平第09-304607号《光扩散板(LIGHT DIFFUSING FILM)》发明专利,其包含一基板及一光扩散层,该基板的一表面具有该光扩散层,用以折射光线,以便产生聚光现象。该光扩散层由一透明树脂及数个微粒子所组成,该微粒子散布于该透明树脂内,且该光扩散层的表面形成一微细粗糙面,以供使光线形成扩散效果。
另一现有的扩散片,请参照美国公告第6,417,831号《控制光扩散的光学板、背光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DIFFUSED LIGHTCONTROLLING OPTICAL SHEET,BACK LIGHT DEVICE AND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发明专利,其亦包含一基板、数个凸部及数个微细材料,该基板的一表面具有该凸部,用以折射光线,以便产生聚光现象。该凸部内另散布有该微细材料,且该凸部的表面系为一粗糙表面,以供使光线形成扩散效果。
另一现有的扩散片,请参照美国公开第2005/0257363号《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光扩散板及其制造方法(Optical diffusion plate applied fordirect-type backlight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发明专利,其亦包含一基板、一锯齿结构层及一光学扩散剂,该基板的一表面具有该锯齿结构层,用以折射光线,以便产生聚光现象。该基板及锯齿结构层内另同时掺杂有该光学扩散剂,以供使光线形成扩散效果。
另一现有的聚光片,请参照中国台湾公告第M277950号《聚光片及采用该聚光片的背光模组》新型专利,其亦包含一基板、数个条状棱镜及数个散射粒子,该基板的一表面具有该条状棱镜,用以折射光线,以便产生聚光现象。该散射粒子掺杂于该基板内,以供使光线形成扩散效果。
上述现有的聚光片皆于基板及/或折射图案层内掺杂扩散粒子,但未对折射图案层进行改良,其折射图案不具弯曲结构。
在申请人先前申请的美国公开第2005/0237641号《具弯曲棱柱单元的聚光片(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 having curved prism units)》发明专利中,其包含一基板及数个弯曲棱柱单元,该基板的一表面具有该弯曲棱柱单元,该弯曲棱柱单元各具至少一弯曲延伸曲面,其具有曲率变化用以折射光线,以便产生二维聚光现象,其相对上述其他现有的聚光片,改良了折射图案层,具有较佳折射聚光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其包括一基材的一表面形成数个弯曲棱柱单元,其混掺有数个扩散粒子,以使入射光线有效散射,使得本发明具有增加一次光线穿透率、避免光线全反射及降低光耗损率的效果。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其包括一基材的一表面形成数个弯曲棱柱单元,其混掺有数个扩散粒子,以控制入射光线的出光角度,进而集中原已扩散开的散射光线,使得本发明具有增加聚光片辉度的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其包括一基材的一表面形成数个弯曲棱柱单元,其混掺有数个扩散粒子,以使入射光线均匀散射,使得本发明具有提升光源均匀度及修饰光源的效果。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其包括一基材的一表面形成数个弯曲棱柱单元,其混掺有数个扩散粒子,以使入射光线散射至达到分布均匀,使得本发明具有增加辉度均匀性、水平及垂直的半辉度角增加、可使视角变大及大视角辉度值较高的效果。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其包括一基材的一表面形成数个弯曲棱柱单元,其混掺有数个扩散粒子,以使入射光线散射而得到较高的雾度,使得本发明具有修饰聚光片结构瑕疪、提高成品良率及降低制造成本的效果。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其包括一基材的一表面形成数个弯曲棱柱单元,其混掺有数个扩散粒子,以使入射光线均匀散射,因而不需要再搭配设置扩散片,使得本发明具有简化背光模组及降低组装成本的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其包含一基材、数个弯曲棱柱单元及数个扩散粒子;该基材具有一第一表面和一第二表面;该弯曲棱柱单元排列于该基材的第一表面,且该扩散粒子至少混掺在该弯曲棱柱单元内,使由该第二表面入射的光线同时产生扩散,该弯曲棱柱单元具有至少一弯曲延伸曲面,以形成适当的表面曲率变化及引导该光线产生至少二维的折射,再射出该弯曲棱柱单元;扩散粒子相对所述的弯曲棱柱单元的混掺质量比例介于1%至35%之间;扩散粒子的粒径介于0.5微米至30微米之间;形状为球状、类球状、椭圆状、橄榄状、卵状及不规则多面体状中的一种或几种。
扩散粒子为压克力材质或透明材质;透明材质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硼、氧化钙、氧化镁、硅胶、聚酯型树脂及苯乙烯型树脂的中的一种或几种;弯曲棱柱单元的至少一个弯曲延伸曲面形成具有数个侧脊;弯曲棱柱单元由一个第一倾斜面和一个第二倾斜面组成;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中的至少一个为所述的弯曲棱柱单元的延伸曲面;弯曲棱柱单元的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形成具有交错的数个侧脊;各个弯曲棱柱单元的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的波峰夹角介于70°至160°之间;各二个相邻的弯曲棱柱单元沿相同规则的弯曲路径变化其表面曲率;各二个相邻的弯曲棱柱单元沿不同规则的弯曲路径变化其表面曲率;弯曲棱柱单元相对于所述的基材具有相同的垂直高度;弯曲棱柱单元的垂直高度介于10微米至100微米之间;弯曲棱柱单元的水平宽度介于10微米至250微米之间;弯曲棱柱单元为紫外线固化胶;基材为可挠性(flexible)的透明基材;可挠性的透明基材为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聚乙烯、聚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聚乙烯醇、聚氯乙烯及高分子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数个扩散粒子是将所述的第二表面入射的光线同时产生扩散,再射出所述的弯曲棱柱单元,增加入射光线的一次光线穿透率,使一次光线穿透率介于10%至90%之间。
本发明的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由于复合式聚光片基材的和表面形成数个弯曲棱柱单元中混掺有数个扩散粒子,以控制入射光线的出光角度,使入射光线有效散射、使集中原已扩散开的散射光线、使入射光线均匀散射、入射光线散射至达到分布均匀、使入射光线散射而得到较高的雾度、入射光线均匀散射因而不需要再搭配设置扩散片等不同的作用,使得本发明具有增加一次光线穿透率、避免光线全反射及降低光耗损率的效果、具有增加聚光片辉度的效果、具有提升光源均匀度及修饰光源的效果、具有增加辉度均匀性、水平及垂直的半辉度角增加、可使视角变大及大视角辉度值较高的效果、具有修饰聚光片结构瑕疵、提高成品良率及降低制造成本的效果和具有简化背光模组及降低组装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现有的聚光片的立体图;
图2:现有的聚光片的使用示意图;
图3:本发明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的立体图;
图4:本发明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的局部立体侧视图;
图4a:本发明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的局部立体侧视图;
图5:本发明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的使用示意图;
图6:本发明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的一次光线穿透率与反射率的曲线图;
图7:本发明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含扩散粒子的弯曲棱柱单元)与现有的聚光片(不含扩散粒子的棱柱单元)的一次光线穿透率的曲线比较图;
图8:本发明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与现有的不含扩散粒子的聚光片于二张叠合状态下的水平视角辉度值比较图;
图9:本发明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与现有的不含扩散粒子的聚光片于二张叠合状态下的垂直视角辉度值比较图;
图10:本发明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与现有的不含扩散粒子的聚光片于单独使用的状态下的水平视角辉度值比较图;
图11:本发明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与现有的不含扩散粒子的聚光片于单独使用的状态下的垂直视角辉度值比较图;
图12:本发明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的显微镜的50倍显微照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将特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3、4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1,包含一基材11、数个弯曲棱柱单元12及数个扩散粒子13。该基材11具有一第一表面11a及一第二表面11b,并可供光线穿射经过。该基材11的第一表面11a做为该基材11的光线射出侧,而该第二表面11b做为该基材11的光线入射侧,反之亦可。该弯曲棱柱单元12具有弯曲轮廓的微结构单元(microstructure),该弯曲棱柱单元12互相邻接排列于该基材11的第一表面11a上,且该弯曲棱柱单元12位于该基材11的光线射出侧,但也可位于光线入射侧。该弯曲棱柱单元12由一第一倾斜面12a及一第二倾斜面12b组成,该第一倾斜面12a及第二倾斜面12b的至少一个为一弯曲延伸曲面,其可形成规则或不规则的波浪状弯曲,以产生表面曲率变化,进而得以在至少二维的方向上产生光线折射,以便产生良好的聚光现象。
如图3、4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各个该弯曲棱柱单元12的第一倾斜面12a及第二倾斜面12b的波峰夹角较佳介于70°至160°之间,特别是介于85°至95°之间。各二相邻的该弯曲棱柱单元12具有实质相同的垂直高度(该垂直高度指垂直于该基材11平面的高度),该垂直高度介于10μm(微米)至100μm之间,特别是介于20μm至75μm之间。再者,各二相邻的该弯曲棱柱单元12具有一水平宽度(该水平宽度指平行于该基材11平面的宽度),该水平宽度介于10μm(微米)至250μm之间,特别是介于25μm至80μm之间。另外,各二相邻的该弯曲棱柱单元12沿相同规则的弯曲路径变化其表面曲率,例如使该弯曲路径变化先向右弯曲5μm再向左弯曲5μm,但也可沿不同规则或不规则的弯曲路径变化其表面曲率。
如图4a所示,在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1中,该弯曲棱柱单元12的第一倾斜面12a及第二倾斜面12b(亦即至少一弯曲延伸曲面)可进一步凸设形成具有相互交错的数个侧脊121,呈现连续变化、相同表面曲率变化或不同表面曲率变化。
如图3、4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基材11与弯曲棱柱单元12可由相同的透光材质利用一体成形方式进行制造;或者,该基材11与弯曲棱柱单元12亦可由不同的透光材质采用贴合、印模、滚压或模压等成形方式制造,以符合不同的特性或制造要求,及增加本发明适用的范围与生产制造的范围。例如,该基材11可取材自各种可挠性的透明基材,为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聚乙烯(PE)、聚二甲酸乙二酯(PEN)、聚碳酸酯(PC)、聚乙烯醇(PVA)、聚氯乙烯(PVC)及其他高分子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该弯曲棱柱单元12较佳可取材自紫外线固化胶(UV胶)。
如图3、4所示,同时参照图12-本发明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的显微镜的50倍显微照相图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扩散粒子13依照一预定比例随机地混掺于该弯曲棱柱单元12的材质内,该扩散粒子13相对该弯曲棱柱单元12的重量比例较佳约介于1%至35%之间,特别是约介于1%至25%之间。该扩散粒子13取材自不同于该弯曲棱柱单元12的材质,例如取材自压克力(acrylic)材质及/或透明(glass)材质,该透明材质可进一步选自二氧化硅(SiO2)、三氧化二铝(Al2O3)、氧化硼(B2O3)、氧化钙(CaO)、氧化镁(MgO)、硅胶(silicone resin)、聚酯型树脂(polyester resin)及苯乙烯型树脂(styrene resin)中的至少一种或几种。因此,在制备时,本发明可采用任一种现有的混掺方式进行混掺,例如可在每100质量单位的紫外线固化胶中适当混入1至35质量单位的压克力材质或透明材质,因而制备得到混掺有该扩散粒子13的弯曲棱柱单元12结构。再者,该扩散粒子13的平均粒径维持介于0.5μm(微米)至30μm之间,特别是平均粒径介于0.5μm(微米)至10μm之间,以利于控制加工品质。该扩散粒子13的形状可为球状、类球状、椭圆状、橄榄状、卵状及不规则多面体状中的至少一种或几种。
如图3、4、5所示,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聚光片1上,该弯曲棱柱单元12的第一倾斜面12a及第二倾斜面12b的形态可选择相同或不同,但该第一倾斜面12a及第二倾斜面12b的至少一个为一弯曲延伸曲面,其可形成规则或不规则的波浪状弯曲,以产生表面曲率变化,如此有利引导由该基材11的第二表面11b入射的一光线14或15产生至少二维的折射。再者,基于材质不同,本发明的扩散粒子13不规则状或规则状的混掺于该弯曲棱柱单元12内,且各个该扩散粒子13与弯曲棱柱单元12的交接介面(未标示)可提供一光线折射介面,使得光线14或15通过交接介面形成多样化的折射及散射,以相对增加扩散及改变角度的机率。
因此,如图5所示,不论是该光线14相对该基材11的第二表面11b以一较大的入射角度射入该基材11(亦即该光线14不垂直于该基材11的第二表面11b),或是该光线15相对该第二表面11b以一较小的入射角度(小于6°至9°)射入该基材11(亦即该光线15较垂直于该基材11的第二表面),该光线14及15皆可通过该扩散粒子13改变角度造成扩散效果,且该光线14及15亦通过该扩散粒子13产生无数扩散分光,以修正射出角度及集中光线,因此不但能顺利折射射出该弯曲棱柱单元12的第一倾斜面12a及第二倾斜面12b,同时亦可相对提升雾度及修饰结构瑕疵。
更详言之,本发明的扩散粒子13可有效降低光线全反射的机率。再者,该弯曲棱柱单元12的第一倾斜面12a及第二倾斜面12b亦可提供弯曲表面曲率,以降低光线全反射的机率,集中原已扩散开的散射光线,进而增加聚光片辉度。因此,如图6所示,其揭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的一次光线穿透率与反射率的曲线图。本发明确实可大幅提升该光线14及15的一次穿透效率及降低光耗损率,亦即透过以现有的紫外线固化胶中混掺扩散粒子,如此可将原先小角度的入射光线经过扩散粒子的散射,并于该弯曲棱柱单元的中修正角度及集中光线后,再由该第一表面射出,以达到增加一次光线穿透率,减少小角度的入射光线被全反射,进而降低光耗损率,并获得极佳的至少二维聚光效果。
如图7所示,其揭示图5的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1(含该扩散粒子13的弯曲棱柱单元12)与图2的现有的聚光片9(不含扩散粒子的棱柱单元)的一次光线穿透率的曲线比较图。相较于图2的现有的聚光片9,本发明的聚光片1的一次穿透效率的增加幅度约介于10%至90%之间。同时,亦可提升光源均匀度及修饰光源,增加辉度均匀性、水平及垂直的半辉度角增加、可使视角变大及大视角辉度值较高,并产生较高的雾度,以修饰该聚光片1的微小结构瑕疵,以便提高成品优良率及降低制造成本。特别是,由于单独通过该聚光片1已能使入射光线均匀散射,因而若一背光模组(未绘示)采用本发明的聚光片1,则可不需再设置任何扩散片或得以减少对扩散片的需求,使得本发明亦具有简化背光模组及降低后段组装成本。
如图8、9所示,其分别比较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聚光片(图8、9的本案)及一现有的不含扩散粒子的聚光片(图8、9的前案),在二张叠合使用的状态下的水平及垂直视角辉度值。如图8、9所示,其实验结果如下:于“仅下扩散片”的状态时,其辉度值为最低值;透过对不同比例的扩散粒子混掺,“本案双张”的状态即具有优于“前案双张+下扩散片”的光学辉度表现与扩散能力,且由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聚光片具有(雾度)较高的优点,故可以额外达到修饰(结构暇疵)的效果;同理,透过不同比例的扩散粒子混掺,比较“本案双张+上扩散片”及“前案双张+上扩散片及下扩散片”的状态,“本案双张+上扩散片”)的辉度值曲线更具有上升趋势;此外,于“本案一张+前案一张”的状态时,其辉度值达到最高值。亦即,使用“本案一张+前案一张”相较于其他各状态均具有更优异的光学表现,且均可不需使用下扩散片,即可达到现有的聚光片的效果,而使本案双张架构更可不需使用上扩散片及下扩散片,即可达到现有的聚光片的效果,含修饰棱镜瑕疵及均匀化光源的功能。
如图10、11所示,其分别比较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聚光片于混掺较低比例的扩散粒子(图10、11的本案单张A)、混掺较高比例的扩散粒子(图10、11的本案单张B)及一现有的不含扩散粒子的聚光片(图10、11的前案),且单独使用的状态下的水平及垂直视角辉度值。如图10、11所示,其实验结果如下:于“仅下扩散片”的状态时,其辉度值为最低值;使用“本案单张A”或“本案单张B”较“下扩散片加前案”具有更为均匀的辉度值分布;由于“本案单张A”或“本案单张B”结合扩散功能,其水平半辉度角及垂直半辉度角均增加(例如:水平半辉度角由42度增加至53度及垂直半辉度角由32度增加至35度),因此水平视角增大,同时由于中心视角能量往较大视角扩散,故垂直视角亦增大;于大视角情况下,“本案单张A”或“本案单张B”较“下扩散片加前案”具有更高的辉度均匀度,例如于垂直测量角度为40度时,“本案单张A”或“本案单张B”的辉度值均比“下扩散片+前案”的辉度值高,且本案已具有雾度,则不须再使用上扩散片,因此可有效节省扩散膜片的使用。
综上所述,相较于图2的现有的聚光片9易因该光线94的全反射而再次射出该基板91的第二表面,造成降低该光线94的一次穿透效率及增加光耗损率等缺点,图5的本发明通过在该基材11的第一表面11a形成该弯曲棱柱单元12,及在该弯曲棱柱单元12内混掺该扩散粒子13。因此,本发明确实可提供至少二维的聚光效果及均匀扩散的效果,并减少小角度的入射光线被反全射的机率,进而有效提升一次穿透效率及降低光耗损率。

Claims (19)

1.一种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式聚光片包含:
一个基材;所述的基材具有一个第一表面及一个第二表面;
数个弯曲棱柱单元,所述的弯曲棱柱单元排列于所述的基材的第一表面,且所述的弯曲棱柱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弯曲延伸曲面,以引导由所述的第二表面入射的光线产生至少二维的折射;及
数个扩散粒子;所述的扩散粒子至少混掺在该弯曲棱柱单元内,使由所述的第二表面入射的光线同时产生扩散,再射出所述的弯曲棱柱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散粒子相对所述的弯曲棱柱单元的混掺质量比例介于1%至3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散粒子为压克力材质或透明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材质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硼、氧化钙、氧化镁、硅胶、聚酯型树脂及苯乙烯型树脂的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散粒子的粒径介于0.5微米至30微米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散粒子的形状为球状、类球状、椭圆状、橄榄状、卵状及不规则多面体状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曲棱柱单元的至少一个弯曲延伸曲面形成具有数个侧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曲棱柱单元由一个第一倾斜面和一个第二倾斜面组成;所述的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中的至少一个为所述的弯曲棱柱单元的延伸曲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曲棱柱单元的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形成具有交错的数个侧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的弯曲棱柱单元的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的波峰夹角介于70°至160°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其特征在于:各二个相邻的所述的弯曲棱柱单元沿相同规则的弯曲路径变化其表面曲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其特征
在于:各二个相邻的所述的弯曲棱柱单元沿不同规则的弯曲路径变化其表面曲率。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曲棱柱单元相对于所述的基材具有相同的垂直高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曲棱柱单元的垂直高度介于10微米至100微米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曲棱柱单元的水平宽度介于10微米至250微米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曲棱柱单元为紫外线固化胶。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材为可挠性的透明基材。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挠性的透明基材为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聚乙烯、聚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聚乙烯醇、聚氯乙烯及高分子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个扩散粒子是将所述的第二表面入射的光线同时产生扩散,再射出所述的弯曲棱柱单元,增加入射光线的一次光线穿透率,使一次光线穿透率介于10%至90%之间。
CNA2006101618257A 2006-12-05 2006-12-05 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 Pending CN1011965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1618257A CN101196586A (zh) 2006-12-05 2006-12-05 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1618257A CN101196586A (zh) 2006-12-05 2006-12-05 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96586A true CN101196586A (zh) 2008-06-11

Family

ID=39547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1618257A Pending CN101196586A (zh) 2006-12-05 2006-12-05 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9658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2461A (zh) * 2010-05-19 2012-05-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Led灯及照明装置
JP2020506417A (ja) * 2017-01-16 2020-02-27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ファセット化された微細構造化表面
CN111164465A (zh) * 2018-02-28 2020-05-15 株式会社Lg化学 视角补偿膜、包括其的偏光板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2461A (zh) * 2010-05-19 2012-05-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Led灯及照明装置
CN102472461B (zh) * 2010-05-19 2014-10-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Led灯及照明装置
JP2020506417A (ja) * 2017-01-16 2020-02-27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ファセット化された微細構造化表面
US12164120B2 (en) 2017-01-16 2024-12-1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Faceted microstructured surface
CN111164465A (zh) * 2018-02-28 2020-05-15 株式会社Lg化学 视角补偿膜、包括其的偏光板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CN111164465B (zh) * 2018-02-28 2022-07-12 株式会社Lg化学 视角补偿膜、包括其的偏光板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77447B (zh) 光学片、面光源装置及透射式显示装置
TWI378270B (en) Diffuser prism sheet comprising light diffuser in the valley of prism and lcd back light unit thereby
KR101866550B1 (ko) 상측용 광확산 시트 및 백라이트 유닛
KR101450020B1 (ko) 확산 시트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KR101362112B1 (ko) 광확산 시트, 광학 유닛,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WO2007049618A1 (ja) 光拡散板及び直下型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TWI465779B (zh) A light diffusion sheet, an optical unit, a backlight unit,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5736957B2 (ja) 導光板、面光源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04046076A (ja) 光偏向素子及び面光源装置
CN102119357A (zh) 光路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KR100886830B1 (ko) 확산 입자를 가진 복합식 휘도증강 필름
JP5614128B2 (ja) 光学シート、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9025438A (ja) 拡散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直下型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CN101196586A (zh) 具有扩散粒子的复合式聚光片
JP3429388B2 (ja) 面光源装置並びに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JP2011064745A (ja) 光学シート、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23071868A (ja) 直下型点光源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該直下型点光源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を搭載した液晶装置。
CN101196585A (zh) 含垫层的弯曲棱柱聚光片
JP2009069347A (ja) 光学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JP2007103325A (ja) 照明装置これが備える光制御部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2011048930A (ja) 導光板、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表示装置
JP2008071716A (ja) 直下型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KR20150034553A (ko) 복합광학시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101153922A (zh) 扩散聚光片
KR101175750B1 (ko) 휘도 및 확산성 향상 광학필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