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92105A - 中文输入法 - Google Patents
中文输入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92105A CN101192105A CNA2006101494979A CN200610149497A CN101192105A CN 101192105 A CN101192105 A CN 101192105A CN A2006101494979 A CNA2006101494979 A CN A2006101494979A CN 200610149497 A CN200610149497 A CN 200610149497A CN 101192105 A CN101192105 A CN 1011921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ey
- chinese
- input
- input method
- chinese charac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2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41001672694 Citrus reticul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72814 Anser sp.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36 packaging technolo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中文输入法,由一按键输入装置配合一按键符号对应表进行读音输入,步骤包括:首先,建立一文字数据库,并依据按键符号对应表中的对应码组合及所有中文字的使用频率进行排序,再从该按键输入装置输入至少一按键组合,接着进行对照按键符号对应表以判断该按键组合是否足以形成任一该对应码组合,若判断按键组合的结果为是,则自文字数据库中选择符合该对应码组合的候选字,进而使用者能够直接从该些候选字中选择所欲输入的中文字。本发明可以使使用者能简易地输入中文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入方法,特别是指一种不需通过选择字音而利用中文字读音实现输入的中文输入法。
背景技术
随着3C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科技产品的高度需求,使得不管在个人计算机、移动通信装置甚至是各种多媒体影音播放装置都已成为近几年来相当普遍且为大众所接受的产品。并且随着整合芯片及封装技术日益进步,使得原本已整合多种功能的产品在体积上更得以大幅缩小而使外观更加精美。
然而在上述各种产品中,往往是需要搭配输入界面装置来进行文字或符号的输入,而以中文文字来讲,就会产生不同的中文输入法供使用者选择,但每一种中文输入法所需搭配使用的按键及字码不尽相同,因此基于华人的用字与读音习惯,在中国台湾地区主要是采用国语注音输入法,在中国大陆地区则以汉语拼音输入法为主,然而各种产品的输入界面装置的按键数量多少不同甚至在排列上也不同,因此当使用者在使用不同产品时便必须重新适应,因而造成使用者在输入上的困扰。以目前输入接口装置的按键的排列如下所示:标准注音计算机键盘、倚天注音计算机键盘、许氏计算机键盘、QWERTY注音键盘(各厂商的排列又略有不同)及手机注音键盘等,其中手机注音键盘又可分为智能输入及非智能输入两种。
但通过以上的按键盘列方式所进行中文输入的方法,最大的缺点就是必须确定中文字唯一字音的步骤,例如:以使用国语注音的使用者,注音符号含声调共有42个符号,而英文字母只有26个字母,所以在一般惯用的标准注音计算机键盘上,必须使用到数字按键及标点符号按键才能实现,造成使用者在使用上,如果中文输入模式要输入数字或符号时相冲突,必须切换输入模式或是以Shift按键来解决;而在QWERTY键盘上,势必在一个英文字母按键上分别代表两个注音符号才能实现,如此造成使用者在使用上以类似Shift按键的方式来解决,亦即有某些注音符号需要按两个按键才能输入;更在类似手机的数字键盘上,早期以重复按某个按键来输入注音符号,有些智能中文输入法(如:T9输入法)虽然不必重复键入按键,也就是一个注音符号按一下,但是造成使用者相对比较难寻找注音符号的位置,以及在部分情况下,在输入完注音符号后,因为有冲码情形,所以仍必须选择所输入的中文的唯一字音之后,才能选择欲输入的中文字。
因此,不管使用计算机键盘或是QWERTY键盘的输入法,都是以若干按键,对应中文的声母、韵母、声调等,以实现使用者输入完字音的声母韵母,进行唯一确定中文字的字音,之后出现所有同音字作为候选字,供使用者选择所欲输入的中文字;而使用类似手机的数字键盘的输入法,也是以若干按键,对应中文的声母、韵母、声调等,以连续按按键的方式,实现使用者输入完字音的声母韵母时,唯一确定中文字的字音,之后出现所有同音字作为候选字,供使用者选择所欲输入的中文字;再若是以智能输入方式,虽不需重复键入按键,但是如果有不同字音的可能时,则仍必须先选字音之后才出现所有同音字作为候选字,供使用者选择所欲输入的中文字。
此外,对于其它以英语字母为基础的输入法,如中国台湾的通用拼音、中国大陆地区的汉语拼音,采用的输入符号为26个英文字母,虽然与国际标准键盘相同避免了符号排列不统一的问题,但是相对于注音输入法而言,却造成所需输入的按键数变多,如:“中”汉语拼音为“Zhong”,所需要键入按键数目为五个;而注音“ㄓㄨㄥ”键入按键数目则为三个。因此产生汉语双拼输入法,虽已降低键入数,但是却又因此造成输入符号增加至54个,且一大部分的符号位置与英文字母位置并无关连性,造成学习上的障碍。
由此可知,对于现有的中文输入法而言,其确定唯一中文字音的步骤存在各种缺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以英文26个字母为基础,按发音近似的原则,将输入符号排列其中,以便于记忆及符合国际键盘标准,再利用大部分的中文同音字之中,常用字并不多的特性,降低键入按键数目,将每一中文字以少于或等于国语注音所需键入数目(当然更少于汉语拼音的键入数目),实现使用者能简易地输入中文字的目的,并且能加以节省输入界面装置的空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中文输入法,由一按键输入装置配合一按键符号对应表以进行读音输入,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首先,建立一文字数据库并依据按键符号对应表中的对应码组合及所有中文字的使用频率进行排序,再从该按键输入装置输入至少一按键组合,接着进行对照按键符号对应表以判断该按键组合是否足以形成任一该对应码组合,若判断结果为是,则从文字数据库中选择符合该对应码组合的候选字,其中,候选字根据该文字数据库中的排序而提供候选,并且可能为不同拼音的候选字。
利用本发明的中文输入法能够让使用者更简便的输入中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文输入法的实施例流程图;
图2A为本发明在QWERTY键盘的对应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在QWERTY键盘利用国语注音输入的第一操作示意图;
图2C为本发明在QWERTY键盘利用国语注音输入的第二操作示意图;
图2D为本发明在QWERTY键盘利用汉语拼音输入的操作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在手机键盘的对应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在手机键盘利用国语注音输入的操作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在手机键盘利用汉语拼音输入的第一操作示意图;及
图3D为本发明在手机键盘利用汉语拼音输入的第二操作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QWERTY键盘 1
手机键盘 2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为本发明中文输入法的实施例流程图,在本发明的中文输入法中,针对所欲使用的中文字读音(注音、汉语拼音)以及所欲使用的键盘类型的不同,会分别形成不同的读音符号及键盘按键的对应,以产生不同的按键符号对应表,而本发明中文输入法由一按键输入装置配合按键符号对应表以进行读音输入,其步骤包括:
首先,根据按键符号对应表建立一文字数据库(S101),其中该文字数据库按照按键符号对应表中的对应码组合及所有中文字的使用频率进行排序。接着,使用者从该按键输入装置输入至少一按键组合(S103),于是进行对照该按键符号对应表来判断该按键组合是否足以形成任一对应码组合(S105),而该对应码组合必定可形成中文字。若S105的判断结果为是,也就是使用者所输入的按键组合能够形成按键符号对应表中所排列的对应码组合时,则自该文字数据库中选择符合该对应码组合的多个候选字(S107)。其中因为按键输入装置的每一按键不仅定义对应单一英文字母,因此凡该输入的按键组合所定义到的英文字母皆会进行比对是否形成按键符号对应表中有定义的对应码组合,也就是说这些出现的候选字可以是不同字音的中文字,并且依据该文字数据库中的排序而列出以提供使用者候选。
而在步骤(S107)之后,继续进行判断使用者是否继续输入按键组合(S109),其中更可通过终止键的设计实现,通过判断终止键是否被键入以表示输入完毕。而若步骤(S109)的判断结果为是,也就是说所列出的候选字并不符合使用者所欲输入的中文字,而使用者欲继续输入按键组合以形成其它对应码组合的情形;若步骤(S105)的判断结果为否,表示使用者所输入的按键组合并未形成任何一种对应码组合时,在此两种情况下,使用者都再通过按键输入装置来继续输入以形成其它有定义的对应码组合,进而列出其它符合的候选字以供选择。
而若步骤(S109)的判断结果为否,即表示所列出的候选字包含了使用者所欲输入的中文字,使用者便可选择所需的候选字(S111)以完成中文字的输入。
以上所述的中文输入法可应用于任何应用系统,如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或媒体中心(多媒体电视)的遥控器等,并且应用系统中的按键输入装置的每一按键可仅打印英文字母,而每一按键的定义更可进一步分别定义对应至少一英文字母;此外该按键符号对应表是根据读音而将注音符号对应按键输入装置上的英文字母而建立,也就是说该按键符号对应表是将42个注音符号(含声调)分别进行对应至26个英文字母中,而该按键符号对应表依据读音的对应方式可举例如下:ㄅ,B;ㄆ,P;ㄇ,M;ㄈ,F;ㄉ,D;ㄊ,T;ㄋ,N;ㄌ,L;ㄍ,G;ㄎ,K;ㄏ,H;ㄐ,J;ㄑ,Q;ㄒ,X;ㄓ,Z;ㄔ,C;ㄕ,S;ㄖ,R;ㄗ,Z;ㄘ,C;ㄙ,S;ㄧ,I;ㄨ,U;ㄩ,U;ㄚ,A;ㄛ,O;ㄜ,E;ㄝ,E;ㄞ,I;ㄟ,E;ㄠ,O;ㄡ,O;ㄢ,A;ㄣ,N;ㄤ,G;ㄥ,N;及儿,R。另外,关于注音符号的声调,则该按键符号对应表可对应于不会出现于韵母的按键:如T及B,或者对应于无相对注音符号的按键,如V。
以下针对不同的中文字读音在不同的按键输入装置的应用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2A,为本发明在QWERTY键盘的对应示意图,如图2A所示,QWERTY键盘1可为一般的计算机键盘,并且在QWERTY键盘1实际应用时,键盘上的注音符号可以不打印,而完全利用英文字母来进行本发明的中文输入,其中将42个注音符号对应至26个英文字母,并配合注音符号的汉语拼音,以方便记忆排列位置,因此会有多对一的对应情形。同时请再参考图2B,为本发明在QWERTY键盘利用国语注音输入的第一操作示意图,如图2B所示,本实施例是以:中“ㄓㄨㄥ:ZUN”为例,使用者于QWERTY键盘1上依序输入“Z”、“U”、“N”以及“SPACE”键(代表一声)的按键组合以表示中文字的完整对应码,之后便将符合该对应码的中文字读音(如:ㄓㄨㄥ、ㄗㄨㄥ、ㄓㄨㄣ及ㄗㄨㄣ)及依中文字的使用频率而依序列出候选字,如图中第一页为“中”、“锺”、“宗”、“锺”、“忠”、“终”、“尊”、“屯”及“纵”,而每个出现的候选字皆可通过一代表码来进行点选输入,而本实施例以QWERTY键盘为例,因此上述出现的候选字便可以”Q”、”W”、”E”、”R”、”T”、”Y”、”U”、”I”及”O”来代表。而使用者在键入”Q”之后,便表示欲选择“中”字,此时再键入”Enter”键便可进行送出。此外,上述候选字的选择也可通过按键输入装置上的方向键来进行选择。
再者,请参考图2C,为本发明在QWERTY键盘利用国语注音输入的第二操作示意图,本实施例在注音符号与英文字母的对应与第一操作示意图相同,但本实施例文字数据库中的按键符号对应表是以中文字国语注音的头一个字母及最后一个字母建立对应,进而进行头尾读音的输入,如此一来可让每个中文字皆为两个对应码(英文字母)所组成,也就是使用者仅需键入两个按键即可。本实施例以“中:ㄓㄨㄥ:ZN”为例,使用者于QWERTY键盘1上依序输入”Z”、”N”的按键组合以表示中文字的头尾对应码,之后便将按键符号对应表中符合该对应码的不分声调的所有中文字读音(如:ㄓㄨㄥ、ㄗㄨㄥ、ㄓㄨㄣ、ㄗㄨㄣ、ㄓㄥ、ㄓㄣ、ㄗㄥ及ㄓㄣ)及依中文字的使用频率而依序列出候选字,如图中第一页为“中”、“种”、“总”、“正”、“真”、“重”、“曾”、“锺”及“增”,而相同的每个出现的候选字可通过一代表码来进行点选输入,而使用者在键入”Q”之后,便表示欲选择“中”字,之后再键入”Enter”键便可输出。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针对注音为单字母的字(如:鹅:ㄜ:E),便可定义为重复输入相同的对应码”E”、”E”以形成对应码的组合。
请参考图2D,为本发明在QWERTY键盘利用汉语拼音输入的操作示意图,由于汉语拼音原本就是使用26个英文字母为基础,但是本实施例中的按键符号对应表以中文字汉语拼音的头一个字母及最后一个字母来建立对应,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以”中:ZONG:ZG”为例,当使用者依序键入头尾的拼音”Z”及”G”的按键组合以表示汉语拼音的头尾拼音,之后便将符合该对应码组合的所有汉语拼音(如:ZHONG、ZONG、ZHANG、ZANG、ZHENG及ZENG)并且依使用频率而依序列出候选字,如图中第一页为“中”、“从”、“种”、“总”、“长”、“正”、“张”、“帐”及“重”,且同样的使用者键入”Q”之后,便表示欲选择“中”字,此时再键入”Enter”键便可输出。
请参考图3A,为本发明在手机键盘的对应示意图,如图所示,手机键盘2的按键数量比一般计算机键盘少,因此在手机键盘2上的每一按键可分别定义至少一英文字母,且在手机键盘2实际应用时,注音符号同样可以加以省略而不须打印。请同时参考图3B,为本发明在手机键盘利用国语注音输入的操作示意图,本实施例以“湾:ㄨㄢ:ua”字为例,使用者在手机键盘2上依序键入代表注音符号”ㄨ”的英文字母”u”所在键”8”以及代表注音符号”ㄢ”的英文字母”a”的所在键”2”,并再键入声调代表”一声”的所在键”0”,便可列出如图所示的候选字,其中该些候选字必定是符合按键符号对应表中该对应码组合的所有中文字读音(如:ㄨㄚ、ㄨㄢ、ㄩㄢ、ㄊㄚ及ㄊㄢ),并且依据中文字的使用频率而依序列出如图第一页的“他”、“它”、“她”、“湾”、“探”、“贪”、“哇”、“挖”及“弯”,而同样的也会分别有代表码来对应每一个候选字,在手机键盘2中即同样以数字来表示该些代表码。因此使用者例如键入按键”4”即可完成“湾”字的输入。
此外,若为更精确获得所欲输入的中文字,可以通过按压至少一次按键以精确选择的所欲输入的英文字母,以上述“湾”字为例,使用者可按压按键”8”两次以精确选择到“u”的英文字母,并再按压按键”2”一次以精确选择到”a”的英文字母,最后再按压按键”0”以键入声调,之后便可精确至仅列出相对注音符号为”ㄨㄢ”的对应码组合的中文字候选字。
请参考图3C,为本发明在手机键盘利用汉语拼音输入的第一操作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按键符号对应表以中文字汉语拼音的头一个字母及最后一个字母来建立对应,如图所示以“万:wan:wn”字为例,当使用者依序键入代表”w”的所在键”9”以及代表”n”的所在键”6”的按键组合以表示汉语拼音的头尾拼音,之后便将该按键组合所会形成的对应码组合的汉语拼音且依据中文字的使用频率而依序列出如图第一页的“丈”、“万”、“免”、“玩”、“问”、“晚”、“完”、“温”及“闻”,而同样的也会分别有代表码来对应每一个候选字,在手机键盘2中即同样以数字来表示该些代表码。因此使用者例如键入按键”2”即可完成”万”字的输入。
请复参考图3D,为本发明在手机键盘利用汉语拼音输入的第二操作示意图,本实施例以”国”字为例,利用全拼汉语拼音来进行输入,使用者依“国”字的汉语拼音”guo”而依序输入代表”g”的按键”4”、代表”u”的按键”8”及代表”o”的按键”6”,即可列出按键”4”、”8”及”6”之中所有会形成的对应码组合的拼音且同样依据中文字的使用频率来列出候选字,如图所示即依序列出不同拼音的“或”、“和”、“过”、“国”、“货”、“获”、“火”、“活”及“魂”等字,而使用者同样再键入相对应的代表码即可完成输入,如键入按键”4”以完成输入“国”字。
综上所述,本发明不仅利用大部分的中文同音字之中,常用字并没有很多,也就是说,将几个不同字音的字一起列出在候选字内,依据中文字的使用频率来排序已提供给使用者进行选择,在大部分的状况之下也都能让使用者在第一页候选字就选到所欲输入的中文字。此外,利用汉语拼音中,注音符号与英文字母发音接近的特性,让使用者易于寻找注音符号,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ㄍ、ㄎ、ㄏ、ㄐ、ㄑ、ㄒ、ㄗ、ㄘ、ㄙ、ㄚ、ㄛ、ㄜ及ㄝ都与汉语拼音一样;但是使用注音符号的使用者,大部分都不会使用汉语拼音,所以其它注音符号我们只采用该符号的汉语拼音中的一个字母,如ㄓ、ㄔ、ㄕ、ㄖ、ㄧ、ㄨ、ㄩ、ㄞ、ㄟ、ㄠ、ㄡ、ㄢ、ㄣ、ㄤ、ㄥ及儿。如此一来亦能带来模糊输入的好处,例如:有些人分不清楚卷舌音ㄓ、ㄔ、ㄕ与ㄗ、ㄘ、ㄙ,而本发明都是使用相同的英文字母Z、C、S,因此使用者在输入时,不必理会是否卷舌,只要选择所欲输入的中文即可;另外ㄛ及ㄡ或ㄣ及ㄥ亦为同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中文输入法,根据一按键输入装置配合一按键符号对应表进行读音输入,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一文字数据库并依据该按键符号对应表中的对应码组合及所有中文字的使用频率进行排序;
该按键输入装置输入至少一按键组合;
对照该按键符号对应表判断该按键组合是否足以形成任意的一对应码组合;及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从该文字数据库中选择符合该对应码组合的候选字;
其中,该候选字依据该文字数据库中的排序而提供候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文输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键输入装置的每个按键为英文字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文输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键输入装置的每一按键可分别定义对应至少一英文字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文输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键符号对应表是根据读音将注音符号对应该按键输入装置上的英文字母而建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文输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键符号对应该按键输入装置上的英文字母的对应方式为:ㄅ,B;ㄆ,P;ㄇ,M;ㄈ,F;ㄉ,D;ㄊ,T;ㄋ,N;ㄌ,L;ㄍ,G;ㄎ,K;ㄏ,H;ㄐ;J;ㄑ,Q;ㄒ,X;ㄓ,Z;ㄔ,C;ㄕ,S;ㄖ,R;ㄗ,Z;ㄘ,C;ㄙ,S;ㄧ,I;ㄨ,U;ㄩ,U;ㄚ,A;ㄛ,O;ㄜ,E;ㄝ,E;ㄞ,I;ㄟ,E;ㄠ,O;ㄡ,O;ㄢ,A;ㄣ,N;ㄤ,G;ㄥ,N;及ㄦ,R。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文输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键符号对应表中注音符号的声调对应在不会出现于韵母的按键或者对应在无相对注音符号的按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文输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键组合对应中文字的完整读音或头尾读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文输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键组合是该按键输入装置中相对应的按键被按压至少一次以完成输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文输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候选字为不同字音的中文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文输入法,其特征在于,更进一步包括:
判断是否继续进行输入该中文字的拼音;及
若判断该继续进行输入的结果为否,则选择其中一个候选字以完成输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中文输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候选字的选择通过该按键输入装置键入一代表码来完成输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中文输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候选字的选择通过该按键输入装置中的方向键来选择以完成输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6101494979A CN101192105A (zh) | 2006-11-21 | 2006-11-21 | 中文输入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6101494979A CN101192105A (zh) | 2006-11-21 | 2006-11-21 | 中文输入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92105A true CN101192105A (zh) | 2008-06-04 |
Family
ID=39487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6101494979A Pending CN101192105A (zh) | 2006-11-21 | 2006-11-21 | 中文输入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192105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89128B (zh) * | 2009-08-03 | 2014-07-23 |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在固定位置展现候选词的方法及装置 |
CN104777916A (zh) * | 2014-01-10 | 2015-07-15 |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文字输入方法和系统 |
-
2006
- 2006-11-21 CN CNA2006101494979A patent/CN101192105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89128B (zh) * | 2009-08-03 | 2014-07-23 |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在固定位置展现候选词的方法及装置 |
CN104777916A (zh) * | 2014-01-10 | 2015-07-15 |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文字输入方法和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256769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xt entry on a reduced keyboard | |
CN1538279B (zh) | 利用数字键垫的汉语拼音输入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1996049B (zh) | 一种用于嵌入式触摸屏设备上的虚拟键盘输入方法 | |
CN100418041C (zh) | 具有用于解释用户输入的能力的电子设备及其方法 | |
CN101398717B (zh) | 可变显示键盘及输入方法 | |
CN105164616B (zh) | 用于输出候选字符串的方法、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1243612A (zh) | 数据输入系统 | |
CN101371215A (zh) | 在不同模式下将大字符集分配给数字键盘的键以获得低按键数据输入比的方法 | |
JP4504571B2 (ja) | 表意文字言語および非表意文字言語用テキスト入力システム | |
CN101520693A (zh) | 一种批量信息快速输入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1287026A (zh) | 利用手写识别功能执行快捷拨号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1963879A (zh) | 一种触摸屏软键盘 | |
CN100437441C (zh) | 用于输入中文汉字短语的方法和设备 | |
KR100566204B1 (ko) | 성조가 표기된 한어 병음 입력 방법 및 장치 | |
US7352295B2 (en) |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inputting alphabets using a reduced keypad | |
CN100429607C (zh) | 一种基于音节的蒙古文数字键盘输入法 | |
CN101286098A (zh) | 手机输入法 | |
CN101192105A (zh) | 中文输入法 | |
CN101241399B (zh) | 简易数字输入法及使用该方法之输入装置 | |
CN111694443A (zh) | 一种以触摸手势作为交互方式的输入法 | |
CN102707811A (zh) | 一种汉字输入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1114196B (zh) | 输入中文短语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1710258B (zh) | 基于遥控器在嵌入式设备中进行汉字输入的输入法 | |
US8878704B2 (en) | Character and function key input device using dictionary order and use frequency | |
KR100878196B1 (ko) | 통신단말기의 한자 입력장치 및 입력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80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