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91392A - 防盗锁芯 - Google Patents
防盗锁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91392A CN101191392A CNA2006101343362A CN200610134336A CN101191392A CN 101191392 A CN101191392 A CN 101191392A CN A2006101343362 A CNA2006101343362 A CN A2006101343362A CN 200610134336 A CN200610134336 A CN 200610134336A CN 101191392 A CN101191392 A CN 1011913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ring
- hole
- lock core
- internal cylinder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06010011985 Decubitus ulcer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HDDSHPAODJUKPD-UHFFFAOYSA-N fenbendazole Chemical compound C1=C2NC(NC(=O)OC)=NC2=CC=C1SC1=CC=CC=C1 HDDSHPAODJUKP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防盗锁芯,包括有外锁芯、内锁芯、锁簧和弹簧,其特点是锁芯中设有由动力簧、阻力簧、承力簧、杠杆及弹簧构成的封闭钥匙孔的装置,其中动力簧与杠杆相连接,杠杆与阻力簧相连接,阻力簧移动与承力簧接触并将钥匙孔封闭,防止开锁工具的伸入;锁芯中还设有由上竖簧、下竖簧、后竖簧、卧簧和弹簧构成的竖卧簧装置,其中上竖簧接触卧簧并使卧簧控制内锁芯转动,下竖簧接触后竖簧并使后竖簧控制内锁芯转动。本发明在普通锁芯的结构基础上增设了封闭钥匙孔的装置和竖卧簧装置,具有结构合理、不易被伸入的开锁工具将锁打开、防盗性能好和应用广泛等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盗门锁,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封闭钥匙孔并能使开锁的一些工具不能完全伸入钥匙孔中的防盗锁芯,是对现有防盗门锁锁芯结构的改进,属于锁具制作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机械锁的锁芯由外锁芯、内锁芯、锁簧和弹簧组成,安装时外锁芯能够固定锁芯的位置,开锁时,内锁芯转动将锁逐渐打开。一些开锁工具可较易伸入此类锁芯的钥匙孔中,并打开锁簧,转动内锁芯将锁打开,所以现有技术的机械锁防盗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针对现有机械锁的锁芯结构简单、易被伸入的开锁工具将锁打开的缺点,给出一种新型的专用于机械锁的防盗锁芯,该防盗锁芯在普通锁芯的结构基础上增设了封闭钥匙孔的装置和竖卧簧装置,具有结构合理、不易被伸入的开锁工具将锁打开、防盗性能好和应用广泛等特点。
本发明给出的技术方案是:这种防盗锁芯,包括有外锁芯、内锁芯、锁簧和弹簧,其特点是所述的锁芯中设有由动力簧、阻力簧、承力簧、杠杆及弹簧构成的封闭钥匙孔的装置,其中外锁芯的一侧壁上设有凹槽,该凹槽内设有杠杆,该杠杆的支点通过螺钉与外锁芯的凹槽壁相连接,该杠杆的前后两端侧壁上也分别设有凹槽,所述的外锁芯的凹槽底部设有前后两个簧孔,该簧孔通过设置在内锁芯上的簧孔与内锁芯上的钥匙孔相通,所述的外锁芯凹槽底部上的前簧孔中设有动力簧C1和C2,其中动力簧C1的一端探入内锁芯上的钥匙孔,动力簧C1的另一端与动力簧C2的一端相连接,动力簧C2的另一端探入杠杆前端的凹槽内,所述的外锁芯凹槽底部上的后簧孔中设有阻力簧D1和D2,其中阻力簧D1的一端探入内锁芯上的钥匙孔,阻力簧D1的另一端与阻力簧D2的一端相连接,阻力簧D2的另一端探入杠杆后端的凹槽内,阻力簧D1上还绕有弹簧,所述的与外锁芯凹槽底部上的后簧孔位置相对应的另一侧内锁芯、外锁芯的侧壁上还设有一个簧孔,该簧孔内设有弹簧、承力簧E1和E2,其中弹簧的一端与承力簧E2的一端相连接,承力簧E2的另一端与承力簧E1的一端相连接,承力簧E1的另一端探入内锁芯上的钥匙孔并与探入内锁芯上的钥匙孔另一侧的阻力簧D1相对应,并起到封闭钥匙孔的作用。
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增加开锁难度,提高防盗性能,所述的锁芯中还设有竖卧簧装置,该竖卧簧装置中包括有在内锁芯围绕钥匙孔的外壁上至少设置一个竖卧簧孔,该竖卧簧孔的前段设在内锁芯上,该竖卧簧孔的后段设在外锁芯上,该竖卧簧孔的孔壁上开有卧簧孔,该竖卧簧孔内设有上竖簧、下竖簧、后竖簧、卧簧和弹簧,其中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卧簧孔的底部,弹簧的另一端与后竖簧的一端相连接,上竖簧与下竖簧相接触并与后竖簧的另一端相连接,卧簧的一端与上竖簧、后竖簧相接触,卧簧的另一端探入卧簧孔内并与固定在卧簧孔底部的弹簧相连接。
采用本发明的锁具应备有相匹配的钥匙,这种特制的钥匙由主钥匙和副钥匙构成,其中主钥匙中间设有滑道,其前部设有封闭孔,主钥匙的相对应侧面上设有滑片,副钥匙通过螺丝及螺孔固定在滑片上。当采用本发明的锁具同时设有封闭钥匙孔的装置和竖卧簧装置时,这种特制的钥匙中还应包括有竖卧簧钥匙,该竖卧簧钥匙也通过螺丝及螺孔固定在滑片上。固定后,竖卧簧钥匙和副钥匙可同时按滑道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开锁工具伸入钥匙孔内不能使阻力簧D1与承力簧E1完全封闭,并影响了移动的距离,因此无法将锁打开;
2.当阻力簧D1与承力簧E1封闭钥匙孔时,会使一些锁簧不能与开锁工具接触,因此也无法将锁打开;
3.由于在锁芯中又增设了竖卧簧装置,增加了开锁的难度,从而使采用本发明的锁具的防盗性能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给出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H-H的剖面视图;
图3为图1的Z-Z的剖面视图;
图4为图1的X-X的剖面视图;
图5为采用本发明的锁具的钥匙的主视图;
图6为图5的右视图;
图7为图5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这种防盗锁芯,包括有外锁芯N2、内锁芯N1、锁簧和弹簧,所述的锁芯中设有由动力簧C1和C2、阻力簧D1和D2、承力簧E1和E2、杠杆G及弹簧L1和L2构成的封闭钥匙孔的装置,其中外锁芯N2的一侧壁上设有凹槽M1,该凹槽M1内设有杠杆G,该杠杆G的支点O通过螺钉与外锁芯N2的凹槽壁相连接,该杠杆G的前后两端侧壁上也分别设有凹槽M2和M3,外锁芯N2的凹槽M1底部设有前后两个簧孔,该簧孔通过设置在内锁芯N1上的簧孔与内锁芯N1上的钥匙孔R相通,外锁芯N2凹槽底部上的前簧孔V1中设有动力簧C1和C2,其中动力簧C1的一端探入内锁芯N1上的钥匙孔R,动力簧C1的另一端与动力簧C2的一端相连接,动力簧C2的另一端探入杠杆G前端的凹槽M2内,外锁芯N2凹槽底部上的后簧孔V2中设有阻力簧D1和D2,其中阻力簧D1的一端探入内锁芯N1上的钥匙孔R,阻力簧D1的另一端与阻力簧D2的一端相连接,阻力簧D2的另一端探入杠杆G后端的凹槽M3内,阻力簧D1上还绕有弹簧L1,与外锁芯N2凹槽底部上的后簧孔V2位置相对应的另一侧内锁芯、外锁芯的侧壁上还设有一个簧孔V3,该簧孔V3内设有弹簧L2、承力簧E1和E2,其中弹簧L2的一端与承力簧E2的一端相连接,承力簧E2的另一端与承力簧E1的一端相连接,承力簧E1的另一端探入内锁芯N1上的钥匙孔R并与探入内锁芯N1上的钥匙孔R另一侧的阻力簧D1相对应,并起到封闭钥匙孔R的作用。
所述的锁芯中还设有由上竖簧F1、下竖簧F2、后竖簧F3、卧簧F4和弹簧L3和L4构成的竖卧簧装置,其中在内锁芯N1围绕钥匙孔R的外壁上设置四个竖卧簧孔W1、W2、W3、W4,该竖卧簧孔的前段设在内锁芯N1上,该竖卧簧孔的后段设在外锁芯N2上,该竖卧簧孔的孔壁上开有卧簧孔W5,该竖卧簧孔内设有上竖簧F1、下竖簧F2、后竖簧F3、卧簧F4和弹簧L3和L4,其中弹簧L3的一端固定在竖卧簧孔的底部,弹L3簧的另一端与后竖簧F3的一端相连接,上竖簧F1与下竖簧F2相接触并同时与后竖簧F3的另一端相连接,卧簧F4的一端与上竖簧F1、后竖簧F3相接触,卧簧F4的另一端探入卧簧孔W5内并与固定在卧簧孔W5底部的弹簧L4相连接。
图2中的A、B、S、T、P为簧孔(没加入锁簧),这些簧孔和孔内所设的锁簧与现有技术锁芯中的簧孔和锁簧相同;图4中的K1、K2、K3、K4和Y1、Y2、Y3、Y4为簧孔(没加入锁簧),这些簧孔和孔内所设的锁簧与现有技术锁芯中的簧孔和锁簧相同。
如图5~图7所示,这种特制的钥匙由主钥匙5、副钥匙6和竖卧簧钥匙1、2、3、4构成,其中主钥匙5中间设有滑道8,其前部设有封闭孔7,主钥匙5的相对应侧面上设有滑片9和10,副钥匙6通过螺丝及螺孔12固定在滑片上,竖卧簧钥匙1、2、3、4也通过螺丝及螺孔11固定在滑片9和10上,其中竖卧簧钥匙1、2固定在滑片9上,竖卧簧钥匙3、4固定在滑片10上。
开锁时,先将主钥匙5插入钥匙孔R中,将图4中的簧孔K1、K2、K3、K4和Y1、Y2、Y3、Y4及图2中的簧孔S、T中的锁簧移至能使内锁芯N1转动的位置,再将副钥匙6沿主钥匙5上的滑道8插入钥匙孔R中,使动力簧C1和C2移到能使内锁芯N1转动的位置,并通过杠杆G的作用,使阻力簧D1和D2移到能使内锁芯N1转动的位置,并使阻力簧D1探入钥匙孔R中的一端通过主钥匙5上的封闭孔7,接触承力簧E1将钥匙孔R封闭,并使承力簧E1和E2移到能使内锁芯N1转动的位置,并将其它簧孔(A、B、P簧孔)中的锁簧移到能使内锁芯N1转动的位置,同时,竖卧簧钥匙1、2、3、4伸入竖卧簧孔W1、W2、W3、W4中,使下竖簧F2与后竖簧F3的接触面移至能使内锁芯N1转动的位置,使上竖簧F1移动至卧簧F4能使内锁芯N1转动的位置。经上述步骤后,内锁芯N1方可转动,才能将锁打开。
拔出钥匙时,先将滑片9和10向外提出,则副钥匙6沿主钥匙5上的滑道8向外移动,使副钥匙6不与动力簧C1探入钥匙孔R内的一端接触,承力簧E2在弹簧L2的作用下,顶承力簧E1,使承力簧E1向钥匙孔R方向移动,同时,阻力簧D1在弹簧L1的作用下,从主钥匙5上的封闭孔7中弹出,此时钥匙孔R不再封闭,从而可将主钥匙5从钥匙孔R中拔出。
Claims (2)
1.一种防盗锁芯,包括有外锁芯、内锁芯、锁簧和弹簧,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锁芯中设有由动力簧、阻力簧、承力簧、杠杆及弹簧构成的封闭钥匙孔的装置,其中外锁芯的一侧壁上设有凹槽,该凹槽内设有杠杆,该杠杆的支点通过螺钉与外锁芯的凹槽壁相连接,该杠杆的前后两端侧壁上也分别设有凹槽;
所述的外锁芯的凹槽底部设有前后两个簧孔,该簧孔通过设置在内锁芯上的簧孔与内锁芯上的钥匙孔相通;
所述的外锁芯凹槽底部上的前簧孔中设有动力簧C1和C2,其中动力簧C1的一端探入内锁芯上的钥匙孔,动力簧C1的另一端与动力簧C2的一端相连接,动力簧C2的另一端探入杠杆前端的凹槽内;
所述的外锁芯凹槽底部上的后簧孔中设有阻力簧D1和D2,其中阻力簧D1的一端探入内锁芯上的钥匙孔,阻力簧D1的另一端与阻力簧D2的一端相连接,阻力簧D2的另一端探入杠杆后端的凹槽内,阻力簧D1上还绕有弹簧;
所述的与外锁芯凹槽底部上的后簧孔位置相对应的另一侧内锁芯、外锁芯的侧壁上还设有一个簧孔,该簧孔内设有弹簧、承力簧E1和E2,其中弹簧的一端与承力簧E2的一端相连接,承力簧E2的另一端与承力簧E1的一端相连接,承力簧E1的另一端探入内锁芯上的钥匙孔并与探入内锁芯上的钥匙孔另一侧的阻力簧D1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锁芯,其特征是所述的锁芯中还设有竖卧簧装置,该竖卧簧装置中包括有在内锁芯围绕钥匙孔的外壁上至少设置一个竖卧簧孔,该竖卧簧孔的前段设在内锁芯上,该竖卧簧孔的后段设在外锁芯上,该竖卧簧孔的孔壁上开有卧簧孔,该竖卧簧孔内设有上竖簧、下竖簧、后竖簧、卧簧和弹簧,其中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卧簧孔的底部,弹簧的另一端与后竖簧的一端相连接,上竖簧与下竖簧相接触并与后竖簧的另一端相连接,卧簧的一端与上竖簧、后竖簧相接触,卧簧的另一端探入卧簧孔内并与固定在卧簧孔底部的弹簧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6101343362A CN101191392A (zh) | 2006-11-23 | 2006-11-23 | 防盗锁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6101343362A CN101191392A (zh) | 2006-11-23 | 2006-11-23 | 防盗锁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91392A true CN101191392A (zh) | 2008-06-04 |
Family
ID=39486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6101343362A Pending CN101191392A (zh) | 2006-11-23 | 2006-11-23 | 防盗锁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191392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84702A (zh) * | 2008-09-26 | 2010-03-31 | 孙建华 | 一种防盗锁芯 |
CN102619396A (zh) * | 2012-03-20 | 2012-08-01 | 董义盛 | 锁芯保险栓 |
-
2006
- 2006-11-23 CN CNA2006101343362A patent/CN101191392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84702A (zh) * | 2008-09-26 | 2010-03-31 | 孙建华 | 一种防盗锁芯 |
CN101684702B (zh) * | 2008-09-26 | 2013-10-16 | 孙建华 | 一种防盗锁芯 |
CN102619396A (zh) * | 2012-03-20 | 2012-08-01 | 董义盛 | 锁芯保险栓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125587Y (zh) | 隐形二道锁键防盗门锁 | |
CN202259854U (zh) | 一种五孔插座的保护门结构 | |
CN101191392A (zh) | 防盗锁芯 | |
CN103733439A (zh) | 插座 | |
CN2929088Y (zh) | 防盗锁芯 | |
CN201021561Y (zh) | 带有竖簧装置的防盗锁芯 | |
CN202745542U (zh) | 埋入式箱包锁 | |
CN201137343Y (zh) | 一种双层弹子锁锁芯 | |
CN201635504U (zh) | 多层弹珠双锁芯高效防盗锁 | |
CN201513017U (zh) | 双键隐形防盗报警门锁 | |
CN104033036A (zh) | 续断式报警埋钥匙互锁双钥匙防盗锁 | |
CN201865440U (zh) | 电动推杆钳式锁 | |
CN101187270B (zh) | 一种双层弹子锁锁芯 | |
CN101289910B (zh) | 外置保管箱电控锁 | |
CN202530847U (zh) | 用于门上的防盗机构 | |
CN201269002Y (zh) | 电器密码锁、机械密码锁组合两用保险箱 | |
CN101709612B (zh) | 电门锁 | |
CN200949342Y (zh) | 一种锁头 | |
CN2812010Y (zh) | 电表箱 | |
CN204002088U (zh) | 续断式埋钥匙互锁报警防盗锁 | |
CN2725446Y (zh) | 两段式安全锁心结构 | |
CN201284579Y (zh) | 机械防盗锁及其钥匙 | |
CN202627673U (zh) | 防技术开启的锁具 | |
CN100594284C (zh) | 工具箱锁具 | |
CN102561815B (zh) | 一种机械排片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80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