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84258B - 消息互通方法、系统及消息互通实体 - Google Patents
消息互通方法、系统及消息互通实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84258B CN101184258B CN2007101438530A CN200710143853A CN101184258B CN 101184258 B CN101184258 B CN 101184258B CN 2007101438530 A CN2007101438530 A CN 2007101438530A CN 200710143853 A CN200710143853 A CN 200710143853A CN 101184258 B CN101184258 B CN 10118425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ssage
- sip
- conversion
- service
- traditional sh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0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0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5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5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08000001970 congenital sucrase-isomaltase deficiency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2384 transportation and deli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700605 Virus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4 fractio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574 pois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614 poison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59 user support syste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SIP消息与传统短消息的消息互通方法和系统,其关键是,使用一个用于消息互通的实体SMI AS来进行基于SIP的消息和传统网络消息互通业务的授权,消息格式的转换和消息的存储转发功能。这里,SMI AS可以为新增加的一个网络实体,也可以为现有网络实体上的新增的功能模块,它通过用户的第三方注册为用户提供服务。应用本发明,使不支持传统短消息业务的纯IMS终端也能够与传统终端之间实现消息类业务的互通,丰富了业务种类。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消息互通的实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会话发起协议(SIP,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消息与传统短消息互通的消息互通方法、及系统消息互通实体。
背景技术
IP多媒体子系统(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是3GPP在阶段5(Release5)版本提出的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子系统,它的核心特点是采用SIP协议和与接入的无关性,因此IMS是一个在IP域上面的多媒体控制/呼叫控制平台,支持会话类和非会话类多媒体业务,为未来的多媒体应用提供一个通用的业务使能平台,它是向全IP网络(All IP Network)业务提供体系演进的重要一步。随着基于IMS的接入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如何将现有的传统移动终端的消息业务转换成为IMS终端所能提供的业务,在尽可能重用现有的移动网短消息业务功能实体和协议的基础上,实现基于IMS框架的SIP based消息类业务,如3GPP(第三代伙伴计划标准化组织)中定义的即时消息(Immediate Messaging)和基于会话的消息(Session based messaging),以及OMA定义的针对即时信息和表示扩展的会话发起协议(SIMPLE,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 for Instant Messaging and Presence Leveraging Extensions),和传统的消息业务,如3GPP定义的短信息服务(SMS)和增强型短信服务(EMS)之间的业务互通,也是各运营商普遍关注的问题和3GPP标准化组织的一个目标。
由于3GPP定义的EMS属于增强类型的SMS,为简便起见,本文所述的传统CS/PS域内的短消息同时包含了SMS和EMS两个形式的消息业务。
图1是目前3GPP提出的使用IP终端实现传统短消息业务的网络框架,其中短消息实体(SME)、短消息业务中心(SM-SC)、移动交换中心网关/短消息互通移动交换中心(GMSC/SMS-IWMSC)、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归属位置寄存器(HSS/HLR)是现有移动网实现短消息(SMS)业务的功能实体。SM-SC用来存储短消息;GMSC用于终端接收短消息时,向HSS/HLR查询路由信息;SMS-IWMSC用于终端发送短消息时进行鉴权等。目前网络中应用的短消息中心,都是集SM-SC、GMSC和SMS-IWMSC三个为一体的设备,并没有将这三个功能实体作为单独的物理设备来实现,所以在下文中,如无特殊说明短消息中心或传统短消息中心即代表SM-SC、GMSC和SMS-IWMSC三个一体的设备。HSS/HLR用于存储用户的数据信息,包括用户的签约业务数据和路由信息。图1所示网络框架还包括计费网管功能/计费数据功能(CGF/CDF)和在线计费系统(OCS),CGF/CDF用于收集并处理用户的离线计费的话单信息,然后传递至计费中心,OCS用于收集并处理用户在线计费的话单信息,然后传递至计费中心。图1中,IP消息网关(IP-Message-GW,下文和图中也记为IP-SM-GW)用于实现IP客户端与GMSC/SMS-IWMSC之间的通讯,需进行IP网消息协议(即基于IP终端与IP-Message-GW之间使用的基于IP的通信协议)和已有WCDMA/GSM网络短消息协议(即IP-Message-GW与GMSC/SMS-IWMSC之间使用的MAP协议,类似于目前短消息的实现过程中,MSC和SGSN与GMSC/SMS-IWMSC之间的MAP协议)之间的互通。当支持IP接入的用户应用短消息业务时,必须先注册到IP-SM-GW上,IP-SM-GW通知HSS该用户已注册以及IP-SM-GW地址,HSS保存用户状态为IP Connected,并存储相应的用户注册的IP-SM-GW地址。
在现有的规范中,提出了IMS消息业务和传统的短消息业务基于传输层面上的消息互通,其中,IP消息网关(IP-SM-GW)作为IMS域和传统电路/分组(CS/PS)域之间的短消息承载互通网关,实现了对短消息的封装和解封装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消息进行相应的转发,同时,IP消息网关对于接收到的消息,还能够在根据预设的策略如运营商的策略和用户的偏好设置对消息选择相应的域进行路由。
为后续叙述方便,以下将IMS域(或称为IMS核心网(IMS core))内的基于SIP的消息类业务称为SIP消息,将传统CS/PS域内的短消息业务称为传统短消息。
图2所示为现有的基于SIP消息和传统短消息在传输层互通的注册流程示意图。
步骤1,用户设备(UE)即IP客户端建立IP连接。
步骤2,当IP连接建立以后,用户通过IMS注册流程注册到服务呼叫控制功能(S-CSCF)实体上。
步骤3,在注册过程中,S-CSCF检查从HSS下载的初始过滤规则,该初始过滤规则是现有协议中已经规定的,此处不再详述。本文中该初始过滤规则称为第一初始过滤规则。
步骤4,在成功完成IMS注册以后,基于第一初始过滤规则,S-CSCF通知IP消息网关用户的注册状态。
步骤5,IP消息网关向S-CSCF返回成功响应。
步骤6,IP消息网关发送第三方注册请求到HSS。
步骤7,HSS存储接收到的信息,并向IP消息网关返回IP-IWF(IPinterworking function)的注册响应,其中包括提供服务相关的签约数据。
至此,UE已注册到IP消息网关上,并且IP消息网关从HSS获得了与服务相关的签约数据。
注册完毕后,基于SIP消息和传统短消息在传输层面上的互通处理消息终止(MT)流程如图3所示。参见图3,
步骤1,用户通过IMS注册流程注册到S-CSCF上。
步骤2,SM-SC将接收到的短消息转发至SMS-GMSC。
步骤3,SMS-GMSC向HSS发送路由信息请求,HSS/HLR转发该请求至IP消息网关,IP消息网关向SMS-GSMC返回路由信息响应消息,该消息中IP消息网关将自己的地址作为路由信息。
步骤4,SMS-GMSC根据接收到的路由信息响应消息中的路由信息向IP消息网关转发短消息,该过程类似于传统的短消息发送机制中的SMS-GMSC将消息转发至MSC或者SGSN。
步骤5,IP消息网关接收到SMS-GMSC转发的短消息后,向HSS/HLR发送路由请求,从HSS/HLR获得MSC和/或SGSN的地址信息。
步骤6,IP消息网关执行网络域选择,基于预设的策略如运营商的策略和用户的偏好选择合适的路径进行短消息的发送。
本实施例中假设选择的路由为IMS域。
步骤7,如果选择的路由为IMS域,IP消息网关根据接收到的短消息中的被叫用户的电话号码(MSISDN),将该MSISDN转换成TEL-URI的格式,并把短消息封装在SIP消息体中转发到S-CSCF。
步骤8,S-CSCF向用户终端转发封装了短消息的SIP消息。
步骤9,用户终端向S-CSCF返回消息接收成功的响应。
步骤10,S-CSCF向IP消息网关返回消息接收成功的响应。
在上述IMS网络与传统网络消息业务互通方案中,IP消息网关实现了传统短消息和基于SIP消息的承载互通网关,即它把承载于移动应用部分(MAP)信令中的短消息封装在SIP信令中的消息体中经由IMS核心网(IMScore)发送至被叫用户;另外,它将承载于SIP信令中的消息体短消息进行解封装,转换成MAP信令并经由传统网络域,如CS/PS域发送至被叫用户,并且从HSS上下载相关的路由信息,进行消息的转发。此外,IP消息网关还实现了网络域选择和消息路由功能,使得短消息能够总是发送至IP消息网关,并且由IP消息网关根据运营商策略和用户偏好设置选定相应的域后,将短消息路由至相应的域从而下发至被叫用户终端。
这种传输层面上的互通,即完全基于封装格式的互通只有在IMS用户终端也同时支持传统的短消息协议栈时才能够实现。可见这种传输层面上的互通只是将SIP作为短消息的一种承载,并不是真正的SIP消息和传统短消息之间的互通。而短消息协议属于移动网络中的终端使用消息业务时需要支持的协议,对于固定网络中的IMS终端则可能不支持移动网络定义的消息业务的协议,而只支持基于SIP消息业务。另外,在网络演进的过程中,后续移动网络的IMS终端也可能只支持基于SIP消息业务,而不支持传统的短消息业务,这种情况下,就无法实现基于SIP消息业务的IMS用户终端和传统用户终端之间的消息类业务的互通。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提供SIP消息与传统短消息互通的消息互通方法、系统及消息互通实体,以使不支持传统短消息业务的IMS终端也能够与传统终端之间实现消息类业务的互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SIP消息与传统短消息互通方法,在IP多媒体子系统IMS域的起始流程中,该方法包括:
S-CSCF接收来自用户终端UE的基于SIP的消息,判断是否需要发送所述SIP消息至IP消息网关,若是,则再将所述基于SIP的消息发送至IP消息网关;
所述IP消息网关将接收到的所述基于SIP的消息转换为传统短消息格式,将转换后的传统短消息发送至传统短消息系统。
一种SIP消息与传统短消息互通方法,在IP多媒体子系统IMS域的终止流程中,该方法包括:
IP消息网关接收来自传统短消息系统的短消息,根据预设的策略选择IMS域转发;
IP消息网关将接收到的传统短消息转换为基于SIP的消息格式,将转换后基于SIP的消息通过IMS域发送至UE。
一种会话初始协议SIP消息与传统短消息互通方法,在IP多媒体子系统IMS域的起始流程中,该方法包括:
服务呼叫控制功能S-CSCF接收来自用户终端UE的基于SIP的消息,判断是否需发送所述SIP消息至SMI AS,若是,再将所述基于SIP的消息发送至SMIAS;
SMI AS将接收到的基于SIP的消息转换为传统短消息格式,将转换后的传统短消息发送至传统短消息系统。
一种SIP消息与传统短消息互通方法,在IP多媒体子系统IMS域的终止流程中,该方法包括:
I)IP消息网关IP-SM-GW接收来自传统短消息系统的短消息,从HSS获得路由信息,根据运营商策略或用户偏好选择IMS域转发;
II)检查如果需要,则将所述基于SIP的消息发送至已设置的SMI AS;
III)SMI AS将接收到的传统短消息转换为基于SIP的消息格式,将转换后基于SIP的消息通过IMS域发送至UE。
一种SIP消息与传统短消息互通系统,包括:传统短消息系统、IMS核心网、IP消息网关、用户终端,该系统还包括:用于进行消息格式转换的消息互通实体SMI AS,其中,
所述IMS核心网,用于接收来自UE的基于SIP的消息,确定需要将所述消息发送到SMI AS后,将所述基于SIP的消息发送至SMI AS;
所述IP消息网关,用于接收来自传统短消息系统的短消息,根据运营商策略或用户偏好选择IMS核心网转发;
所述SMI AS,用于将接收到的基于SIP的消息转换为传统短消息格式,将转换后的传统短消息发送至传统短消息系统;将接收到的传统短消息转换为基于SIP的消息格式,将转换后基于SIP的消息通过IMS核心网发送至被叫UE。
一种SIP消息与传统短消息互通系统,包括:传统短消息系统、IMS核心网、用户终端,该系统还包括:具有消息格式转换能力的IP消息网关,其中,
所述IMS核心网,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终端UE的基于SIP的消息,确定需要将所述消息发送到IP消息网关后,再将所述基于SIP的消息发送至IP消息网关;
所述IP消息网关,用于将接收到的基于SIP的消息转换为传统短消息格式,将转换后的传统短消息发送至传统短消息系统;接收来自传统短消息系统的短消息,选择IMS域转发后,将所述消息转换为基于SIP的消息格式,将转换后基于SIP的消息通过IMS核心网发送至被叫UE。
一种SIP消息与传统短消息互通系统,包括:传统短消息系统、IMS核心网、用户终端,该系统还包括:具有消息格式转换能力的消息互通实体SMI
AS,其中,
所述SMI AS,用于通过ISC接口和IMS核心网相连,
当SMI AS所在IMS域作为起始域时,所述SMI AS与主叫网络中的传统短消息系统进行信息交互;
当SMI AS所在IMS域作为终结域时,所述SMI AS与被叫网络中的传统短消息系统进行信息交互。
一种消息互通实体,包括:存储转发模块、消息转换模块和业务授权模块,其中,
所述存储转发模块,用于接收到来自一网络侧的消息,发送业务授权请求到业务授权模块;接收来自业务授权模块的成功授权响应,将来自网络侧的消息转发到消息转换模块;接收来自消息转换模块返回的消息,确定该消息的格式,向能够识别该消息格式的网络侧下发;
所述业务授权模块,用于收到业务授权请求后,对用户的签约信息进行检查,并向存储转发模块返回授权响应;
所述消息转换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存储转发模块发送的消息,对该消息的格式进行转换,把格式转换后消息返回到存储转发模块。
一种消息互通实体,包括:存储转发模块、消息转换模块和业务授权模块,其中,
所述存储转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传统短消息域的传统短消息后,发送业务授权请求到业务授权模块;接收来自业务授权模块的成功授权响应,将接收到的消息转发到消息转换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消息转换模块的传统短消息后,转发传统短消息到传统短消息域;
所述业务授权模块收,用于业务授权请求,对用户的签约信息进行检查,并向存储转发模块或消息转换模块返回授权响应;
所述消息转换模块,用于接收到存储转发模块发送的传统短消息以后,把传统短消息转换成基于SIP的消息格式,并把转换后的SIP消息转发至IMS域;用于接收来自IMS域的基于SIP的消息,发送业务授权请求到业务授权模块;接收来自业务授权模块的业务成功授权响应,将基于SIP的消息转换成传统的短消息格式,将转换后的传统短消息发送至存储转发模块。
本发明使用一个用于消息互通的实体SMI AS来进行基于SIP的消息和传统网络消息互通业务的授权,消息格式的转换和消息的存储转发功能。这里,SMI AS可以为新增加的一个网络实体,也可以为现有网络实体上的新增的功能模块,它通过用户的第三方注册为用户提供服务。应用本发明,使得不支持传统短消息业务的纯IMS终端也能够与传统终端之间实现消息类业务的互通,丰富了业务种类。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3GPP提出的使用IP终端实现传统短消息业务的网络框架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基于SIP消息和传统短消息在传输层互通的注册流程示意图;
图3是基于SIP消息和传统短消息在传输层面互通处理的消息终止(MT)流程;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SIP消息与传统短消息互通的架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IMS网络用户和传统网络用户消息类业务服务层面互通的注册流程示意图;
图6是针对图4所示架构的SIP消息和传统短消息在业务服务层面互通的IMS-MO流程示意图;
图7是针对图4所示架构的SIP消息和传统短消息在业务服务层面互通的在透明模式下的IMS-MT流程示意图;
图8是针对图4所示架构的SIP消息和传统短消息在业务服务层面互通的在非透明模式下的IMS-MT流程示意图;
图9是针对图4所示架构的IMS-MT过程中返回发送报告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消息互通实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针对图10所示存储转发模块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12是针对图10所示业务授权模块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13是针对图10所示消息转换模块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消息互通实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针对图14所示结构在由传统短消息向SIP消息在服务层面实现转换时存储转发模块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16是针对图14所示结构在由传统短消息向SIP消息在服务层面实现转换时业务授权模块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17是针对图14所示结构在由传统短消息向SIP消息在服务层面实现转换时消息转换模块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18是针对图14所示结构在由SIP消息向传统短消息在服务层面实现转换时消息转换模块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19是针对图14所示结构在由SIP消息向传统短消息在服务层面实现转换时业务授权模块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20是针对图14所示结构在由SIP消息向传统短消息在服务层面实现转换时存储转发模块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2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SIP消息与传统短消息互通的架构示意图;
图22是针对图21所示架构的SIP消息和传统短消息在业务服务层面互通的IMS-MO流程示意图;
图23是针对图22所示流程中IP短消息网关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24是针对图21所示架构的SIP消息和传统短消息在业务服务层面互通的IMS-MT流程示意图;
图25是针对图24所示流程中IP短消息网关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26是针对图21所示架构的IMS-MT过程中返回发送报告的流程示意图;
图2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SIP消息与传统短消息互通的架构示意图;
图28是针对图27所示架构的SIP消息和传统短消息在业务服务层面互通的透明模式下IMS-MT流程示意图;
图2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SIP消息与传统短消息互通的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思路是:提供一种IMS网络与传统网络消息类业务互通的系统、方法及消息互通实体,适用于基于IP接入移动网络的IP客户端使用基于IMS域的消息类业务的情况。根据本发明,网络使用一个用于消息互通的实体SMIAS(Short Message/IMS messaging interworking Application Server)来进行基于SIP的消息和传统网络消息互通业务的鉴权,消息格式的转换和消息的存储转发功能。这里,SMI AS可以为新增加的一个网络实体,也可以为现存的网络实体上的新增的功能模块,它通过用户的第三方注册为用户提供服务。用户只有在签约了服务层面的互通(Service level interworking)并且当前的用户终端不能支持SMS消息协议栈情况下,S-CSCF才会向SMI AS发起第三方注册。
由于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是IMS网络同传统网络消息类业务互通的问题,因此下文中主要针对主被叫之一为IMS网络内用户,另一为传统网络内用户的情况。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一:
SMI AS和IP-SM-GW是两个分别独立存在的实体。
在此方案的IMS域消息起始流程(IMS MO流程)中,用户经过IMS域将消息转发到S-CSCF,S-CSCF根据初始过滤规则,如果把消息路由到SMI AS上,则SMI AS在对业务授权成功的情况下把基于SIP的消息转换为传统短消息格式,并把格式转换后的消息向传统短消息系统进行下发。否则,S-CSCF对基于SIP的消息按现有IMS域的要求进行传送。
在此,将MO流程中的初始过滤规则称为第二初始过滤规则。该第二初始过滤规则的检查包括:检查所述SIP消息携带的能力特征标识feature tag是否为封装的IMS消息,或检查主叫用户是否签约了服务层面的互通业务,或检查SIP消息携带的交流业务标识CSID的信息标识是否为服务层面的互通类业务,若其中之一为是,则将所述SIP消息路由到所述SMI AS上。
在此方案的IMS域消息终止流程(即IMS MT流程)中,IP消息网关相当于一个消息类路由器,它接收了传统的路由实体转发的短消息以后,向HSS查询路由信息,HSS只返回MSC和/或SGSN的地址。IP消息网关通过在第三方注册中获得的关于IMS域的地址信息和接收到的MSC和/或SGSN的地址,根据预设的策略如运营商的策略和用户的偏好进行域的选择。如果选择的为IMS域,IP消息网关把短消息封装在SIP消息体中,并转发短消息到S-CSCF上。S-CSCF根据初始过滤规则,如用户签约了Service level interworking(服务层面的互通)并且当前的用户终端不能支持SMS消息协议栈情况下,把消息路由到SMI AS上,SMI AS对SIP消息进行解封装得到传统的短消息,并把传统的短消息转换成纯基于SIP消息的格式进行下发。否则,S-CSCF就按现有技术对封装的基于SIP的消息进行转发。在此,将MT流程中的初始过滤规则称为第三初始过滤规则。
图4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SIP消息与传统短消息互通的架构示意图。其包括传统短消息系统、IMS核心网、IP消息网关,用户终端,以及本发明新设置的用于进行消息格式转换的消息互通实体SMI AS。
SMI AS与IP-SM-GW之间为E/Gd接口,通过3GPP定义的ISC接口与IMScore相连,所选择的协议为SIP协议。SMI AS可以为新增加的一个网络实体,也可以为现存的网络实体上的新增的功能模块。
根据图4所示网络构架,当SMI AS与IP消息网关分离时,IMS网络用户和传统的网络用户消息类业务服务层面的互通的注册流程如图5所示,该注册流程中IP消息网关和SMI AS的第三方注册没有先后顺序之分:
步骤1,UE建立到IMS域的IP连接。
步骤2,UE向S-CSCF发送IMS注册请求,其中携带用户的能力特征标识(feature tag),以用于标识用户终端是否支持传统短消息业务,即是否支持SMS/EMS消息业务。
步骤3-7,执行现有的SMSIP注册流程,即与图2中的步骤3-7完全相同。
步骤8,S-CSCF进行第二初始过滤规则的检查。
步骤9,基于初始过滤规则,如果用户终端携带的feature tag指示该用户终端不能支持传统短消息业务即SMS/EMS消息业务,且用户签约了服务层面的互通业务,则S-CSCF向SMI AS转发注册请求。
步骤10,SMI AS向S-CSCF返回成功响应SIP200OK消息,表明第三方注册成功。
步骤11,SMI AS向HSS发起注册请求。
步骤12,HSS保存SMI AS的地址和接收到的相关信息,并向SMI AS返回成功响应。
至此,UE在IP-Message-GW和SMI AS中已经分别成功注册。
参见图6,当UE在IP-Message-GW和SMI AS中成功注册后,SIP消息和传统短消息业务服务层面上的互通在IMS-MO(IMS域的消息起始)的流程如图6所示:
步骤1,根据IMS注册流程,UE注册到S-CSCF中,这里,为了简化起见,IMS core中的其他网络实体如I-CSCF和P-CSCF在图中没有显示出来;并且根据第三方注册流程,UE已注册到IP消息网关和SMI AS上。
步骤2,UE通过IMS域把基于SIP的消息发送到S-CSCF中。
步骤3,S-CSCF对接收到的基于SIP的消息进行第二初始过滤规则的检查,以确定是否需要将所述消息发送到SMI AS。该检查包括S-CSCF检查被叫用户的标识,如果被叫用户为TEL-URI的形式(在主叫为IMS用户,被叫为PS/CS用户情况下),S-CSCF对被叫用户进行ENUM(Telephone NumberMapping working group)查询。如果ENUM查询成功,即TEL-URI能够成功转换成SIP-URI情况下,S-CSCF把基于SIP的消息发送到被叫端用户的IMS域,发送流程和现有技术基于SIP的消息的发送方式一致,此处不再赘述;如果ENUM查询失败,S-CSCF继续检查基于SIP的消息是否为封装的传统短消息格式、主叫端UE是否已经注册到了SMI AS上等信息。
步骤4,在ENUM查询失败的情况下,基于初始过滤规则,如果SIP消息不是封装的传统短消息格式且主叫端UE已经注册到了SMI AS上,或者用户喜好或运营商策略要求进行业务层面的互通等情况下,则S-CSCF把基于SIP的消息转发到SMI AS,之后执行步骤5;否则如果基于SIP的消息为封装的传统短消息的格式,则按现有技术,即S-CSCF把基于SIP的消息路由到IP消息网关,由IP消息网关对基于SIP的消息进行解封装后传送,后续不再赘述。
步骤5,SMI AS对互通业务进行授权操作即检查用户签约信息以表明用户是否签约了此项业务,如果授权成功,SMI AS检查SIP消息体是否能构被转换为传统的短消息,若是,把SIP消息转换成传统短消息格式,把转换格式后的消息转发至传统短消息系统,由传统短消息系统完成后续的转发过程,否则SMI AS返回失败报告到S-CSCF。
步骤6,SMI AS接收到传统消息系统返回的SMS消息接收的报告后,将短消息传送报告转换为相应的基于SIP响应消息。
步骤7-8,SMI AS将转换后的SIP响应消息经IMS网络发送给主叫UE。
这里,步骤2中的SIP消息还可以包括CSID,此时,步骤3的第二初始过滤规则的检查还可以包括根据CSID确定用户是否签约了消息类的互通业务。
此外,图6中的步骤3~5还有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
步骤3’,S-CSCF对接收到的基于SIP的消息进行第二初始过滤规则的检查,该检查包括该SIP消息携带的能力特征标识(feature tag)是否为纯IMS消息“+g.oma.sip-im”,或封装的IMS消息“+g.3gpp.smsip”,或检查主叫用户是否签约了服务层面的互通业务,或检查SIP消息携带的交流业务标识(CSID,Communication service identity)的信息标识是否为服务层面的互通类业务等。
步骤4’,当SIP消息携带的feature tag为“+g.3gpp.smsip”即封装的IMS消息时,S-CSCF把SIP消息路由到IP消息网关上,后续的处理过程与现有技术相同;其他三种情况,S-CSCF把SIP消息路由到主叫网络的SMI AS上。
步骤5’,主叫网络的SMI AS根据主叫用户偏好和运营商策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服务层面的互通,此时有三种可能的情况:需要服务层面的互通、按默认情况处理、不需要服务层面互通。
如果需要行服务层面的互通,则主叫网络的SMI AS对互通业务进行授权,如果授权成功,主叫网络的SMI AS把基于SIP的消息转换成传统短消息格式,把转换格式的消息进行转发至传统短消息系统,由传统短消息系统完成后续的转发过程。
如果需要按默认情况进行处理,则主叫网络的SMI AS根据被叫用户的标识,对SIP消息下发的被叫域网络进行选择。如果被叫用户为TEL-URI的形式,主叫网络的SMI AS可以根据自配置的号码段信息或ENUM(TelephoneNumber Mapping working group)查询的结果选择是通过IMS域还是通过CS/PS域进行消息的下发。
如果选择消息下发的域为CS/PS域,主叫网络的SMI AS对互通业务进行授权,如果授权成功,主叫网络的SMI AS把基于SIP的消息转换成传统短消息格式,把转换格式的消息转发至传统短消息系统,由传统短消息系统完成后续的转发过程,如果授权未成功,主叫网络的SMI AS返回失败报告到主叫网络的S-CSCF;如果选择消息下发的域为IMS域,按现有技术转发消息到被叫IMS网络。
如果不需要进行服务层面互通,则SMI AS根据自配置的号码段信息或ENUM查询的结果选择的为IMS域,按现有技术转发消息到被叫IMS网络,如果SMI AS不能选择IMS域,则返回失败报告到主叫网络的S-CSCF。也就是说,如果不需要进行服务层面互通,则SMI AS不能选择CS/PS域,只能选项IMS域下发消息,在IMS域选择不成功时,返回失败报告。
可以理解,上述步骤5’所表达到内容是:当SMI AS接收到SIP消息后,将接收到的基于SIP的消息转换为传统短消息格式之前,进一步包括:SMI AS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服务层面的互通,如果需要再将接收到的所述基于SIP的消息转换为传统短消息格式。
上述SMI AS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服务层面的互通的依据包括:根据主叫用户偏好或运营商策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服务层面的互通;或者,所述SMI AS确定被叫IMS域不可达时,确定要进行服务层面的互通。
再有,当SMI AS确定需要进行服务层面的互通之后,将接收到的基于SIP的消息转换为传统短消息格式之前,还可以进一步包括:SMI AS对互通业务进行授权,授权成功后,再将接收到的基于SIP的消息转换为传统短消息格式。
此外,上述MO流程中IP消息网关或SMI AS还可以用于互通业务的计费话单生成操作。
在UE在IP-Message-GW和SMI AS中注册之后,传统的消息业务和基于SIP的消息业务在服务层面上的互通在IMS-MT(IMS域的消息终止)的流程按照网络侧对响应的处理又可以分为透明模式和非透明模式两种情况。
在透明模式下,传统的被叫端用户在最终收到短消息以后才向主叫侧返回一个200OK的响应到SMI AS,具体流程如图7所示;在非透明模式下,SMIAS在收到S-CSCF转发的封装的基于SIP的消息并进行互通业务的授权和消息格式转换等处理成功以后,就向主叫侧发送一个200OK的响应,这里,SMI AS相当于被叫侧的短消息中心,后续的消息处理流程完全由SMI AS执行,具体流程如图8所示。
图7是根据针对图4所示框架的SIP消息和传统短消息在业务服务层面互通的在透明模式下的IMS-MT流程示意图。
步骤1,根据IMS注册流程,UE注册到S-CSCF中,IMS core内的I-CSCF和P-CSCF在图中没有未显示出来;并且根据第三方注册流程,UE已注册到IP消息网关和SMI AS上。
步骤2,传统的短消息中心向HSS发送路由信息查询请求,HSS把路由请求转发到IP消息网关,IP消息网关向短消息中心返回自己的地址。
步骤3,短消息中心把传统短消息转发到IP消息网关。
步骤4,IP消息网关向HSS发送路由信息查询请求,HSS返回MSC和/或SGSN的地址。
步骤5,IP消息网关通过自己在第三方注册时保存的S-CSCF的地址,和从HSS获得的MSC/SGSN的地址,根据运营商的策略和用户的偏好,进行网络域的选择。
步骤6,如果选择是IMS域,IP消息网关把短消息封装在基于SIP的消息体中。
步骤7,IP消息网关转发封装的基于SIP的消息到S-CSCF。
步骤8,S-CSCF对接收到的基于SIP的消息进行第三初始过滤规则的检查,该检查包括被叫端用户是否已成功的注册到了SMI AS上,且当前的该被叫用户终端不能支持传统短消息协议栈即SMS消息协议栈,若是,则将基于SIP的消息发送到SMI AS上;或者检查到用户喜好或运营商策略要求进行业务层面的互通等信息,则将基于SIP的消息发送到SMI AS上。
本例中检查结果为要求转发到SMI AS上。如果检查结果为不要求转发到SMI AS上,则按现有技术对封装的IMS立即消息实现下发。
步骤9,S-CSCF把封装的基于SIP的消息转发到SMI AS。
步骤10,SMI AS对互通业务进行授权操作,即从接收到的消息中获取被叫UE标识,根据该标识所述UE注册的签约信息,进行互通业务授权,如果授权成功,SMI AS对IMS立即消息进行解封装,得到传统的短消息形式,SMIAS检查传统短消息的消息体能否转换成SIP消息的格式,若能,则进行由传统的短消息到基于SIP的消息的消息格式的转换,SMI AS可根据运营商的策略选择是否备份保存转换后的立即消息;否则SMI AS返回失败报告到S-CSCF。
步骤11,SMI AS返回转换后的基于SIP的消息到S-CSCF。
步骤12,S-CSCF转发接收到的基于SIP的消息到被叫端用户。
步骤13,被叫端用户返回基于SIP的消息成功接收响应到S-CSCF。
步骤14,S-CSCF转发基于SIP消息的成功接收响应到SMI AS。
步骤15,SMI AS返回成功响应到S-CSCF。
步骤16,S-CSCF返回成功响应到IP消息网关。
图8是针对图4所示架构的SIP消息和传统短消息在业务服务层面互通的在非透明模式下的IMS-MT流程示意图。该图中的步骤1-10与图7中的步骤1-10完全相同,不再赘述,以下仅从步骤11开始说明。
步骤11,SMI AS发送消息成功接收响应200OK到S-CSCF。
步骤12,S-CSCF转发消息成功接收响应200OK到IP消息网关。
步骤13,SMI AS返回转换后的基于SIP的消息到S-CSCF。
步骤14,S-CSCF通过IMS域把基于SIP的消息下发到UE,其中I-CSCF和P-CSCF在图中没有显示出来。
步骤15,UE返回消息成功接收的响应到S-CSCF。
步骤16,S-CSCF返回消息成功接收的响应到SMI AS。
此外,在MT流程中IP消息网关或SMI AS还可以用于互通业务的计费话单生成操作。
一般来说,传统的短消息中心都要求被叫端用户在成功接收到基于SIP的消息以后返回一个消息发送报告(Delivery report)。由于本实施例中的UE是纯IMS用户,是不支持传统短消息域的格式的,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该Delivery report由SMI AS发起。
根据以上的传统消息业务和基于SIP的消息业务在服务层面上的互通在IMS-MT的流程,在透明模式下,SMI AS在最终接收到被叫端用户返回的经S-CSCF转发的200OK消息成功接收的响应以后,会生成一个Delivery report,并把它封装在基于SIP的消息体中发送;在非透明模式下,SMI AS在对接收到的SIP消息进行互通业务的授权和格式转换的处理以后,也会生成一个Delivery report,并把它封装在基于SIP的消息体中发送。这两种模式下,只有Delivery report产生的时间有所差异,对于网络侧的处理流程是完全相同的,具体流程如图9所示。
图9所示为针对图4所示架构的IMS-MT中过程中返回发送报告的流程示意图。
步骤1,IMS-MT的发送流程,参照图7和图8。
步骤2,SMI AS根据基于SIP的消息的传送情况,构造Delivery report,并把它封装在SIP消息体中传送到S-CSCF。
步骤3,S-CSCF转发封装的Delivery report到IP消息网关。
步骤4,IP消息网关返回成功响应200OK到S-CSCF。
步骤5,S-CSCF返回成功响应200OK到SMI AS。
步骤6,IP消息网关对封装的Delivery report进行解封装。
步骤7,IP消息网关转发解封装后的Delivery report到传统的短消息中心。
步骤8,短消息中心接收到Delivery report以后,发送一个状态报告到HSS,更新HSS中的数据库。
至此,整个MT过程结束。
本实施方式同时还提供了两种消息互通实体,其是用于实现SIP消息和传统短消息在服务层互通的网络实体或功能模块。分别说明如下:
一种消息互通实体,如图10所示,包括:存储转发模块、消息转换模块和业务授权模块。存储转发模块可包括存储转发子模块一和存储转发子模块二,存储转发子模块一负责基于SIP的消息到传统短消息的存储转发,存储转发子模块二负责传统短消息到SIP消息的存储转发,这两个子模块功能也可以合为一个通用的存储转发模块;消息转换模块可包括消息转换子模块一和消息转换子模块二,消息转换子模块一负责SIP消息到传统短消息的格式转换,消息转换子模块二负责传统短消息到SIP消息的消息格式转换,这两个子模块功能也可以合为一个通用的消息转换模块。存储转发模块、消息转换模块和业务授权模块这三种模块可以位于不同的网络实体中,也可以位于同一网络实体中,如集成在SMI AS中。
存储转发子模块一和消息转换子模块一又可合称为SIP消息适配模块,主要负责基于SIP的消息到传统短消息的互通业务。此两种模块可以位于同一网络实体中,也可位于不同的网络实体中。存储转发子模块二和消息转换子模块二又可合称为SMS适配模块,主要负责传统短消息到基于SIP的消息的互通业务。此两种模块可以位于同一网络实体中,也可位于不同的网络实体中。业务授权模块用于接收存储转发子模块一或存储转发子模块二发来的业务授权的请求,根据用户的签约信息进行业务授权,并返回业务授权响应到存储转发子模块一或存储转发子模块二。
参见图11、12和13,其是在SIP消息和传统短消息在服务层面实现转换时,存储转发模块、消息转换模块和业务授权模块各种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存储转发模块,包括存储转发子模块一和存储转发子模块二,接收到来自网络侧的消息,该来自网络侧的消息包括短消息和基于SIP的消息,发送业务授权请求到业务授权模块;接收到来自业务授权模块的授权响应以后,如果是positive的响应,就转发消息到消息转换模块,如果是negative的响应,就返回错误响应到传统的消息路由实体或对消息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按现有技术进行下发等;接收来自消息转换模块返回的消息,确定该消息是SIP消息还是传统短消息,若是SIP消息,则向IMS域网络侧进行下发,若是传统短消息,则向传统短消息域网络侧进行下发。
业务授权模块收到业务授权请求以后,对用户的签约信息进行检查,并向存储转发模块返回授权响应。
消息转换模块,包括消息转换子模块一和消息转换子模块二,在接收到存储转发模块发送的消息后,该消息包括传统短消息和基于SIP的消息,进行消息格式的转换,把转换后消息返回到存储转发模块。
另一种消息互通实体,如图14所示,包括:存储转发模块、业务授权模块和消息转换模块。此三种模块可以位于不同的网络实体中,也可以位于同一个网络实体中。其中存储转发模块与传统的消息路由实体相连,消息转换模块与IMS域相连。
参见图15、16和17,其是在由传统短消息向SIP消息在服务层面实现转换时,存储转发模块、消息转换模块和业务授权模块各种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存储转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传统短消息域中传统消息路由实体的短消息后,发送业务授权请求到业务授权模块;接收来自业务授权模块的授权响应,如果该授权响应是positive的响应,就将消息转发到消息转换模块,如果该授权响应是negative的响应,就返回错误响应到传统的消息路由实体或对消息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按现有技术进行下发等;
业务授权模块收,用于业务授权请求以后,对用户的签约信息进行检查,并向存储转发模块返回授权响应;
消息转换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存储转发模块发送的传统短消息以后,把传统短消息转换成基于SIP的消息格式,并把转换后的SIP消息转发至IMS域。
参见图18、19和20,其是在由SIP消息向传统短消息在服务层面实现转换时,存储转发模块、消息转换模块和业务授权模块各种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消息转换模块,用于接收来自IMS域的基于SIP的消息以后,发送业务授权请求到业务授权模块;接收来自业务授权模块的业务授权响应,如果响应为positive,就把基于SIP的消息转换成传统的短消息格式,否则返回错误响应到IMS域或对消息进行相应的处理;
业务授权模块接收到业务授权请求以后,根据用户的签约信息进行业务授权,并返回业务授权的响应;
存储转发模块,用于接收到传统短消息以后,转发短消息到传统短消息域内的短消息路由实体。再有,在转发之前,存储转发模块可以根据运营商策略对短消息进行存储备份。
实施方式二:
IP-MESSAGE-GW集成消息类业务路由器和SMI AS的功能,由IP-MESSAGE-GW直接实现域的选择、用户服务层面互通业务的鉴权和消息格式的转换等功能,这样,网络在不需要增加新的实体的情况下,只需要对IP消息网关的功能进行加强,就可以实现基于SIP的消息和传统短消息业务关于服务层面的互通。
在此方案中,IP消息网关通过在第三方注册时从HSS下载用户的签约信息就能获知用户是否具有Service level interworking(服务层面的互通)。在IMS消息终止的流程中,IP消息网关接收了传统的路由实体转发的短消息以后,向HSS查询路由信息,HSS只返回MSC和/或SGSN的地址。IP消息网关通过在第三方注册中获得的关于IMS域的地址信息和接收到的MSC和/或SGSN的地址,根据运营商的策略和用户的偏好进行域的选择。如果选择的为IMS域,而且根据签约信息获知用户签约了Service level interworking,并且当前的用户终端不能支持SMS消息协议栈,或者用户喜好或运营商策略要求进行业务层面的互通,则IP消息网关把短消息转换成基于SIP的消息的格式,并保存转换后的基于SIP的消息,然后对转换后的基于SIP的消息进行下发;如果用户没有签约Service level interworking,且用户终端支持SMS消息协议栈,IP消息网关把短消息封装在基于SIP的消息中进行下发,其方法与现有技术一致。
本实施方式中的网络构架如图21所示:
图21所示网络架构中,包括:传统短消息系统、IMS核心网、用户终端,以及具有消息格式转换能力的IP消息网关,即IP-MESSAGE-GW集成消息类业务路由器和SMI AS的功能。IP消息网关通过ISC接口和IMS Core网络相连,使用的是SIP协议,通过MAP接口和Sh接口和主叫端的HSS相连,MAP接口主要用来实现消息类路由器的功能,Sh接口使用的是DIAMETER协议,主要用于在多种接入方式共存的情况下,告知HSS用户具有IMS接入的能力。IP消息网关通过E/Gd接口与传统的短消息中心相连。
根据图21所示网络构架,用户要使用服务层面的消息互通业务,必须先通过第三方注册流程注册到IP消息网关,其注册流程与现有技术一致即与图2所示注册流程基本一致。区别仅在于在用户发起的注册请求中包含指示自身是否支持SMS/EMS能力的feature tag。
传统的消息业务和基于SIP的消息业务在服务层面上的互通在IMS-MO(IMS域的消息起始)的流程如图22所示:
步骤1,根据IMS注册流程,UE注册到S-CSCF中,这里,为了简化起见,IMS core中的其他网络实体如I-CSCF和P-CSCF在图中没有显示出来;并且根据第三方注册流程,UE已注册到IP消息网关上。
步骤2,UE通过IMS域把基于SIP的消息发送到S-CSCF中,该消息体中可以携带交流业务标识(CSID,Communication service identity),用于标识主叫UE是否签约了消息类的互通业务。
步骤3,S-CSCF对接收到的基于SIP的消息进行第四初始过滤规则的检查,以确定是否需要将该基于SIP的消息发送至IP消息网关。该检查包括:如果基于SIP的消息中携带了CSID标识,则该检查包括根据CSID确定用户是否签约了消息类的互通业务,如果基于SIP的消息中未携带CSID,则该检查包括被叫用户标识为TEL-URI等信息。该初始过滤规则检查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是否需要将接收到的消息路由到IP消息网关。
如果确定用户签约了消息类的互通业务或被叫用户标识为TEL-URI,则执行步骤4,否则按现有技术执行。
步骤4,S-CSCF把基于SIP的消息转发到IP消息网关。
步骤5,IP消息网关进行转换检查,该检查包括:
检查被叫用户的标识,如果被叫用户为TEL-URI的形式(在主叫为IMS用户,被叫为PS/CS用户情况下),IP消息网关对被叫用户进行ENUM查询。
如果ENUM查询成功,即TEL-URI能够成功转换成SIP-URI情况下,IP消息网关把基于SIP的消息发送到被叫端用户的IMS域,发送流程和现有发送方式一致;如果ENUM查询失败,IP消息网关检查接收到的SIP消息。
如果该SIP消息为封装格式,IP消息网关对SIP消息进行解封装,得到传统的短消息格式;如果该SIP消息不是封装的格式,或者用户喜好或运营商策略要求进行业务层面的互通,则IP消息网关对互通业务进行授权,即检查主叫端UE是否签约了服务层面的互通业务。
如果授权检查未成功,则表明未通过转换检查,此时IP消息网关返回失败响应到主叫侧。
如果授权检查成功,则IP消息网关再检查消息体是否能进行格式转换:
若不能进行格式转换,则表明未通过转换检查,此时IP消息网关返回失败响应到主叫侧。
如果能够进行格式转换,则表明通过了转换检查,此时IP消息网关再检查是否能够获取被叫端用户传统短消息系统地址如短消息中心SM-SC的地址,若不能,则表明未通过转换检查,返回失败响应到主叫侧。
若能获取,则IP消息网关把SIP消息转换为短消息格式,该转换包括消息体的转换和用户标识的转换,如用户标识的转换包括对主被叫用户标识转换为传统短消息系统能够识别的格式如将SIP-URI转换成TEL-URI形式,还可根据运营商的策略对消息进行拆分和组装,如把基于SIP的消息拆分成多条带有顺序号的短消息进行传送,或把基于SIP的消息组装成一条EMS消息格式进行传送等;IP消息网关对转换后的消息进行转发。其中,IP消息网关获取被叫端用户传统短消息系统地址的过程为:
当IP消息网关集成了传统的短消息中心功能时,IP消息网关直接向HSS请求路由信息获得MSC/SGSN的地址,并基于运营商的策略和用户的偏好,选择合适的路由对短消息进行转发;当IP消息网关未集成传统的短消息中心功能时,IP消息网关把转换后的短消息发到传统的短消息中心,由短消息中心向HSS请求路由信息获得MSC/SGSN的地址,并基于运营商的策略和用户的偏好,选择合适的路由对短消息进行转发。
如果授权失败,则IP消息网关给主叫UE返回失败报告,其与现有处理方式一致。
步骤6-7,IP消息网关将转换后的基于SIP消息的响应消息经IMS网络发送给UE,这里的响应可以在IP消息网关完成互通业务的处理以后直接返回,也可以在IP消息网关等待被叫端用户返回Delivery report以后返回。
再有,上述图22中的步骤3~5还有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
步骤3’,S-CSCF对接收到的基于SIP的消息进行第四初始过滤规则的检查,该检查包括:该SIP消息携带的feature tag为“+g.oma.sip-im”或“+g.3gpp.smsip”,或检查主叫用户是否签约了服务层面的互通业务,或检查SIP消息携带的CSID的信息标识是否为服务层面的互通类业务。
如果feature tag为“+g.3gpp.smsip”,则按现有技术执行,如果feature tag为其余三种情况则执行步骤4。
步骤4’,S-CSCF把基于SIP的消息转发到IP消息网关。
步骤5’,IP消息网关进行转换检查,若通过转换检查,则将接收到的基于SIP的消息转换为传统短消息格式,将主叫UE标识转换为传统短消息系统能够识别的格式,之后将转换后的传统短消息发送至传统短消息系统。
上述转换检查包括:
IP消息网关根据主叫用户偏好和运营商策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服务层面的互通,此时有三种可能的情况:需要服务层面的互通、按默认情况处理、不需要服务层面互通。
如果需要行服务层面的互通,主叫网络IP消息网关对互通业务进行授权,如果授权成功,则确定通过转换检查,此时,主叫网络的IP消息网关把基于SIP的消息转换成短消息格式,把转换格式的消息进行转发至传统短消息系统,由传统短消息系统完成后续的转发过程;
如果需要按默认情况进行处理,IP消息网关检查被叫用户的标识,如果被叫用户为TEL-URI的形式(在主叫为IMS用户,被叫为PS/CS用户情况下),IP消息网关根据自配置的号码段信息或ENUM查询结果选择是通过IMS域还是CS/PS域进行消息的下发。
如果选择的被叫域为IMS域,IP消息网关把基于SIP的消息发送到被叫端用户的IMS域核心网络的网络实体S-CSCF,发送流程和现有技术IMS立即消息的发送方式一致。如果选择的被叫域为CS/PS域,IP消息网关检查接收到的SIP消息,如果该SIP消息为封装格式,IP消息网关对SIP消息进行解封装,得到传统的短消息格式;如果该SIP消息不是封装的格式,IP消息对互通业务进行授权,即检查主叫端UE是否签约了服务层面的互通业务,如果授权检查成功,IP消息网关把SIP消息转换为短消息格式,该转换包括消息体的转换和用户标识的转换,如用户标识的转换包括对主叫用户标识进行转换(把SIP-URI转换成TEL-URI形式),还可根据运营商的策略对消息进行拆分和组装(如把基于SIP的消息拆分成多条带有顺序号的短消息进行传送,或把基于SIP的消息组装成一条EMS消息格式进行传送等),授权失败则IP消息网关返回失败报告。IP消息网关对转换后的消息进行转发。也就是说,IP消息网关根据被叫用户的标识,对SIP消息下发的被叫域网络进行选择,当选择CS/PS域下发时,在所述IP消息网关对互通业务授权成功后,确定通过转换检查。
如果不需要进行服务层面互通,IP消息网关根据自配置的号码段信息或ENUM查询的结果选择的为IMS域,按现有技术转发消息到被叫IMS网络,如果SMI AS不能选择IMS域,则返回失败报告到主叫网络的S-CSCF。也就是说,如果不需要进行服务层面互通,则SMI AS不能选择CS/PS域,只能选项IMS域下发消息,在IMS域选择不成功时,确定未通过转换检查,返回失败报告。
可以理解,上述步骤5’中IP消息网关进行转换检查的过程包括:IP消息网关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服务层面的互通。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服务层面的互通的依据包括:根据主叫用户偏好或运营商策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服务层面的互通;或者,所述IP消息网关确定被叫IMS域不可达时,确定要进行服务层面的互通。
当IP消息网关将接收到的基于SIP的消息转换为传统短消息格式之前,还可以进一步包括:IP消息网关对互通业务进行授权,授权成功后,再将接收到的基于SIP的消息转换为传统短消息格式。
此外,IP消息网关还可以用于互通业务的计费话单生成操作。
根据图21所示的IMS域消息的起始流程,参见图23,集成SMI AS功能的IP消息网关应具有以下功能:
①第三方注册时通过Sh接口下载用户签约数据
②被叫端用户短消息中心SM-SC地址的获取(SM-SC地址可以配置在IP消息网关中,或者IP消息网关就相当于被叫端的短信中心)
③用户业务的授权
④主叫标识的转换(SIP-URI转换成TEL-URI格式)
⑤消息的转换(封装或格式转换)
⑥消息的拆分和组装,此功能根据需要可选
⑦互通业务的计费(生成用户话单(CDR))
⑧根据用户偏好和运营商策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服务层面的互通业务
⑨被叫端消息发送域的选择
图24是针对图21所示架构的SIP消息和传统短消息在业务服务层面互通的IMS-MT流程示意图。
步骤1,根据IMS注册流程,UE注册到S-CSCF中,IMS core中的I-CSCF和P-CSCF在图中没有显示出来;并且根据第三方注册流程,UE已注册到IP消息网关上。
步骤2,传统短消息中心向HSS发送路由信息查询请求,HSS把路由请求转发到IP消息网关,IP消息网关向短消息中心返回自己的地址。
步骤3,短消息中心把传统短消息转发到IP消息网关。
步骤4,IP消息网关向HSS发送路由信息查询请求,HSS返回MSC和/或SGSN的地址。这里的IP消息网关可以相当于一个被叫端的短消息中心功能,如SM-Router(参考TS23.840),可以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相应的处理,如垃圾过滤,查毒等。
步骤5,IP消息网关通过自己在第三方注册时保存的S-CSCF的地址,和从HSS获得的MSC/SGSN的地址,根据运营商的策略和用户的偏好,进行域的选择。
步骤6,如果选择的是IMS域,IP消息网关检查在第三方注册过程中获得的用户的签约信息,如用户是否支持Service level interworking,是否支持SMS消息协议栈等,该获得的用户的签约信息即用于授权检查。
如果用户支持Service level interworking,并且当前的用户终端不能支持SMS消息协议栈,或者用户喜好或运营商策略要求进行业务层面的互通,则再检查消息体的格式是否能够进行格式转换,若能,则把传统短消息转换为基于SIP的消息的格式,进行主被叫标识的转换即将主被叫标识转换为IMS网络可以识别的形式,并可以根据运营商的偏好选择是否对转换后的消息进行存储;
如果用户不支持Service level interworking,且用户终端支持SMS消息协议栈且注册到IP消息网关,或者,消息体的格式不能够进行格式转换,则IP消息网关把传统短消息转换为封装在基于SIP的消息体中即按照现有的传输层封装的方式进行封装转换,之后按现有技术进行后续处理。
IP消息网关还可以根据运营商的策略对消息进行拆分和组装,如把长消息(如EMS)拆分成多条短消息,并把拆分后的短消息组装成一条基于SIP的消息进行下发,或者把多个关联的短消息组装成一条基于SIP的消息进行转发。
IP消息网关在完成对消息互通业务的处理以后,保存封装格式互通业务的处理方式,该保存的即可以是封装格式下的也可以是转换形式后的。
步骤7,IP消息网关把基于SIP的消息转发到S-CSCF,该SIP消息可能是转换后的形式,也可能是封装后的形式。
步骤8,S-CSCF对接收到的基于SIP的消息进行初始过滤规则的检查即前述的第一初始过滤规则检查。
步骤9,S-CSCF通过IMS域把SIP消息转发到UE。
步骤10,UE返回消息成功接收的响应到S-CSCF。
步骤11,S-CSCF转发消息成功接收的响应到IP消息网关。
此外,IP消息网关还可以用于互通业务的计费话单生成操作。
根据上述IMS域消息终止的流程,参见图25,集成SMI AS功能的IP消息网关具有以下能力:
①在第三方注册时存储用户终端携带的终端能力的feature tag
②第三方注册时通过Sh接口下载用户的签约数据,用于对用户的业务授权
③对主被叫用户标识的转换,把主被叫标识符的TEL-URI转换成SIP-URI的形式(可以通过ENUM查询)
④消息格式的转换
⑤消息格式的组装
⑥执行传统短信中心的功能,如垃圾过滤,杀毒等
⑦对互通业务进行计费(生成CDR)
在图25中,对终端能力的检查即终端是否支持SMS的检查是可选的。
在图24所述的IMS域消息终止的流程中,IP消息网关保存的消息互通业务的处理方式为封装的情况下,即用户终端支持SMS消息协议栈时,IP消息网关等待用户终端发送的封装在基于SIP消息的消息体中的Delivery report,并对其进行解封装转发到传统的短信中心,其处理流程与现有技术一致;在IP消息网关保存的消息互通业务的处理方式为格式转换的情况下,即用户使用的是服务层次的互通业务,IP消息网关在收到S-CSCF返回的消息成功接收响应以后,根据响应构造一个Delivery report,直接发送到主叫侧的短消息中心,此时如图26所示:
步骤1,IMS-MT发送流程,参照图24。
步骤2,IP消息网关根据从S-CSCF收到的消息发送的响应构造一个Delivery report,并把Delivery report发送到短消息中心。
步骤3,短消息中心发送状态报告到HSS,更新HSS数据库。
基于图21-26的SIP消息与传统短消息互通的系统框架和流程,本实施方式同样存在两种消息互通实体。其与实施方式一中图10-20所示内容完全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方式三:
SMI AS和IP消息网关通过MAP接口直接相连。IP消息网关可以通过扩展的MAP协议向HSS获取SMI AS的地址信息,也可以通过HSS的内部逻辑,把SMI AS的地址返回的优先权设为最高,这样,IP消息网关不需要经过S-CSCF就可以直接把封装后的基于SIP的消息发送到SMI AS,由SMI AS对基于SIP的消息进行解封装和消息格式的转换后,再对消息进行存储和转发。
在此实现方案中,同样需要用户支持Service level interworking时,才会对SMI AS进行第三方注册,在第三方注册过程中,SMI AS把自己的地址保存在HSS中,其注册流程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一致,故此,用户只有支持Servicelevelinterworking时,S-CSCF才能把消息通过初始过滤规则转发到SMI AS。
图2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SIP消息与传统短消息互通的架构示意图。其包括传统短消息系统、IMS核心网、IP消息网关,用户终端,以及本发明新设置的用于进行消息格式转换的消息互通实体SMI AS。
在图27中,SMI AS可以为新增加的一个网络实体,也可以为现存的网络实体上的新增的功能模块。它通过3GPP定义的ISC接口和IMS Core网络相连,所选择的协议为SIP协议。当SMI AS集成传统的短消息中心的功能时,传统短消息系统包括位于被叫网络内的HSS,以及MSC和/或SGSN,且SMI AS可以通过C接口与被叫端网络的HSS相连,通过E/Gd与被叫端网络的MSC/SGSN相连;当SMI AS不具有传统的短消息中心的功能时,传统短消息系统包括传统的短消息中心,此时SMI AS通过E/Gd接口与传统的短消息中心相连。SMI AS和IP消息网关之间通过MAP接口直接相连。其与图4所示网络框架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SMI AS和IP消息网关之间是MAP接口,而图4所示网络构架中SMI AS和IP消息网关之间是E/Gd接口。
根据图27所示网络构架,对IP消息网关的第三方注册流程与第一种实施方案一致,传统短消息业务和SIP消息业务服务层面上的互通在IMS-MO(IMS域的消息起始)的流程和第一种实施方案也一致,这里不再做描述。
传统短消息业务和SIP消息业务服务层面上的互通在IMS-MT的流程如图28所示,这里,为了简化起见,该流程对于响应的处理只以透明模式为例,有关非透明模式的处理与实施方式一中的处理也一致,不再赘述。参见图28:
图28是针对图27所示架构的SIP消息和传统短消息在业务服务层面互通的透明模式下IMS-MT流程示意图。
步骤1,根据IMS注册流程,UE注册到S-CSCF中,且根据第三方注册流程,UE已注册到IP消息网关和SMI AS上。
步骤2,传统短消息中心向HSS发送路由信息查询请求,HSS把路由请求转发到IP消息网关,IP消息网关向短信中心返回自己的地址。
步骤3,短信中心把传统短消息转发到IP消息网关。
步骤4,IP消息网关向HSS发送路由信息查询请求,HSS可以通过扩展的MAP协议返回MSC和/或SGSN的地址,和SMI AS的地址;HSS也可以通过自身内部逻辑,把SMI AS地址返回的优先级设为最高,通过MAP地址返回SMI AS地址和MSC或SGSN的地址。
步骤5,IP消息网关从HSS获得的MSC/SGSN的地址和SMI AS的地址信息,根据运营商的策略和用户的偏好,进行域的选择。
步骤6,如果所选的域为IMS域,IP消息网关执行检查,以确定是否将接收到消息发送至SMI AS,该检查包括检查在第三方注册过程中获得的被叫用户的签约信息,如果被叫用户支持Service level interworking,且当前的用户终端不能支持SMS消息协议栈,或者用户喜好或运营商策略要求进行业务层面的互通,IP消息网关通过MAP接口直接向SMI AS转发短消息;否则IP消息网关按现有技术根据在第三方注册中保存的IMS域的S-CSCF的地址对封装的基于SIP的消息进行下发。
步骤7,SMI AS进行互通业务授权,即从接收到的消息中获取被叫UE标识,根据该标识所述UE注册的签约信息,进行互通业务授权,如果授权成功,SMI AS再检查所接收到短消息的消息体能否转换成SIP消息的格式,如果能,SMI AS进行由传统的短消息到SIP消息的格式转换,保存转换后的基于SIP的消息;如果授权失败,SMI AS返回失败报告到S-CSCF。
步骤8,SMI AS返回转换后的基于SIP的消息到S-CSCF。
步骤9,S-CSCF通过IMS域把基于SIP的消息下发到被叫端UE。
步骤10,被叫端用户返回基于SIP的消息成功接收响应到S-CSCF。
步骤11,S-CSCF转发基于SIP的消息成功接收响应到SMI AS。
这里,SMI AS在接收到由S-CSCF转发的消息成功接收的响应以后,根据响应生成一个Delivery report,通过MAP接口把Delivery report直接发送到IP消息网关,由IP消息网关把Delivery report转发到短消息中心,再由短消息中心发送一个状态报告到HSS进行相应的数据更新。
图27-28中基于SIP的消息和传统短短消息业务在服务层面上的互通在IMS-MT的流程中,包括透明模式和非透明模式,只有用户成功注册到SMIAS上以后,S-CSCF才可能通过初始过滤规则把基于SIP的消息路由到SMIAS。
另外,基于上述的SIP消息与传统短消息互通的系统框架和流程,本实施方式同样存在两种消息互通实体。其与实施方式一中图10-20所示内容完全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方式四:
SMI AS可以直接通过MAP接口与传统的短消息路由实体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的路由器与传统的短消息路由实体相连。传统的短消息路由实体可以通过扩展的MAP协议向HSS获取SMI AS的地址信息,也可以通过HSS的内部逻辑,把SMI AS的地址返回的优先权设为最高,通过MAP协议返回SMI AS的地址和MSC或SGSN的地址。传统的短消息路由实体根据运营商策略和用户的偏好,执行域的选择。如果选择的为IMS域,传统的短消息路由实体直接把短消息路由到SMI AS上。本实施方式的实现与实施方式三中的技术方案非常相似,唯一的区别就是SMI AS接收来自传统网络的短消息不通过IP消息网关,而直接通过传统的短消息中心接收。
图2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SIP消息与传统短消息互通的架构示意图。其包括传统短消息系统、IMS核心网、用户终端,以及具有消息格式转换能力的消息互通实体SMI AS。
参见图29,SMI AS可以为新增加的一个网络实体,也可以为现存的网络实体上的新增的功能模块。它通过3GPP定义的ISC接口和IMS Core网络相连,所选择的协议为SIP协议。
SMI AS所在IMS域作为起始域的情况下,当SMI AS集成传统的短消息中心的功能时,传统短消息系统包括位于被叫网络内的HSS,以及MSC和/或SGSN,且SMI AS通过C接口与被叫端网络的HSS相连,通过E/Gd与被叫端网络的MSC/SGSN相连;当SMI AS未集成传统的短消息中心的功能时,传统短消息系统包括主叫网内的传统短消息中心,所述SMI AS通过E/Gd接口与主叫网中的传统短消息中心相连。
SMI AS所在IMS域作为终结域的情况下,SMI AS通过MAP接口与被叫网络中的传统短消息的路由实体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一个中间的路由器是他和传统的短消息路由实体相连。上述传统短消息的路由实体包括GMSC和/或SMS-IWMSC。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SIP消息与传统短消息互通方法,在IP多媒体子系统IMS域的起始流程中,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S-CSCF接收来自用户终端UE的基于SIP的消息,判断是否需要发送所述SIP消息至IP消息网关,若是,则再将所述基于SIP的消息发送至IP消息网关;
所述IP消息网关将接收到的所述基于SIP的消息转换为传统短消息格式,将转换后的传统短消息发送至传统短消息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CSCF根据初始过滤规则进行判断,所述判断的步骤具体包括:
检查所述SIP消息携带的能力特征标识feature tag是否为封装的IMS消息,或检查用户是否签约了服务层面的互通业务,或检查SIP消息携带的交流业务标识CSID的信息标识是否为服务层面的互通类业务,
若其中之一为是,则确定需要将所述SIP消息路由到所述IP消息网关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P消息网关将接收到的所述基于SIP的消息转换为传统短消息格式之前,进一步包括:进行转换检查,若通过转换检查,再进行格式转换;
所述IP消息网关进行转换检查的过程包括:
IP消息网关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服务层面的互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P消息网关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服务层面的互通的依据包括:根据用户偏好或运营商策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服务层面的互通;或者,所述IP消息网关确定被叫IMS域不可达时,确定要进行服务层面的互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需要进行服务层面的互通,进一步包括:所述IP消息网关对互通业务进行授权,授权成功后,再将接收到的基于SIP的消息转换为传统短消息格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未通过转换检查,进一步包括:IP消息网关给所述UE返回失败报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IP消息网关将转换后的传统短消息发送至传统短消息系统之前,进一步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消息互通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转发子模块一、存储转发子模块二、消息转换子模块一、消息转换子模块二位于相同或不同的物理实体内。
9.一种消息互通实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转发模块、消息转换模块和业务授权模块,其中,
所述存储转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传统短消息域的传统短消息后,发送业务授权请求到业务授权模块;接收来自业务授权模块的成功授权响应,将接收到的消息转发到消息转换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消息转换模块的传统短消息后,转发传统短消息到传统短消息域;
所述业务授权模块,用于业务授权请求,对用户的签约信息进行检查,并向存储转发模块或消息转换模块返回授权响应;
所述消息转换模块,用于接收到存储转发模块发送的传统短消息以后,把传统短消息转换成基于SIP的消息格式,并把转换后的SIP消息转发至IMS域;用于接收来自IMS域的基于SIP的消息,发送业务授权请求到业务授权模块;接收来自业务授权模块的业务成功授权响应,将基于SIP的消息转换成传统的短消息格式,将转换后的传统短消息发送至存储转发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消息互通实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转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业务授权模块的失败响应,返回错误响应到传统短消息域;
所述消息转换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业务授权模块的失败响应,返回错误响应到IMS域。
11.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消息互通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转发模块在转发传统短消息到传统短消息域之前,还用于根据运营商策略对传统短消息进行存储备份。
12.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消息互通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转发模块、消息转换模块和业务授权模块位于同一物理实体内,或位于不同的物理实体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1438530A CN101184258B (zh) | 2006-11-15 | 2007-08-03 | 消息互通方法、系统及消息互通实体 |
EP07817255A EP2081348A4 (en) | 2006-11-15 | 2007-11-15 | MESSAGE INTERFUNCTION METHOD, SYSTEM, ENTITY AND METHOD OF MESSAGE DISTRIBUTION REPORT PROCESSING, SYSTEM, ENTITY, TERMINAL FOR MESSAGE INTERFUNCTION |
PCT/CN2007/071065 WO2008058487A1 (fr) | 2006-11-15 | 2007-11-15 | Procédé d'interfonctionnement de message, système, entité et procédé de traitement de rapport de distribution de message, système, entité, terminal pour un interfonctionnement de message |
US12/466,145 US20090221310A1 (en) | 2006-11-15 | 2009-05-14 | Message interworking method, system, entity and message delivery report processing method, system, the entity, terminal for message interworking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610146681 | 2006-11-15 | ||
CN200610146681.8 | 2006-11-15 | ||
CN2007101438530A CN101184258B (zh) | 2006-11-15 | 2007-08-03 | 消息互通方法、系统及消息互通实体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84258A CN101184258A (zh) | 2008-05-21 |
CN101184258B true CN101184258B (zh) | 2012-03-21 |
Family
ID=39449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438530A Active CN101184258B (zh) | 2006-11-15 | 2007-08-03 | 消息互通方法、系统及消息互通实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18425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77964B (zh) * | 2008-11-11 | 2014-06-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 一种互通网关的寻址方法 |
US8935413B2 (en) * | 2010-10-26 | 2015-01-13 | Alcatel Lucent | Delivery report for text messages in SIP communications |
CN104754662B (zh) * | 2011-09-09 | 2018-06-26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处理的系统、方法及装置 |
CN103037327B (zh) | 2011-09-30 | 2015-07-08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短消息处理方法和相关系统 |
CN103999425B (zh) * | 2012-07-06 | 2016-12-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呈现服务器发现非呈现用户业务能力的方法和相应装置 |
CN103888914B (zh) * | 2012-12-24 | 2018-05-1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 | 一种清除彩信病毒的方法和装置 |
CN105207882A (zh) * | 2014-06-26 | 2015-12-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5307136A (zh) * | 2014-07-25 | 2016-02-03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消息转发方法及短消息网关 |
CN105681158B (zh) * | 2014-11-20 | 2019-05-14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提高ip短消息投递准确性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CN114430533B (zh) | 2020-10-29 | 2022-11-04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主叫短信服务化实现方法和系统 |
CN112751827B (zh) * | 2020-12-11 | 2022-07-05 | 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sip多方会话在宽带集群中的应用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13268A (zh) * | 2002-01-02 | 2005-05-04 | 温福瑞阿网络有限公司 | 给wlan服务的移动站提供wwan服务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CN1852319A (zh) * | 2006-05-10 | 2006-10-25 | 上海市电信有限公司 | 在网络电视网络中实现消息类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
-
2007
- 2007-08-03 CN CN2007101438530A patent/CN10118425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13268A (zh) * | 2002-01-02 | 2005-05-04 | 温福瑞阿网络有限公司 | 给wlan服务的移动站提供wwan服务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CN1852319A (zh) * | 2006-05-10 | 2006-10-25 | 上海市电信有限公司 | 在网络电视网络中实现消息类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84258A (zh) | 2008-05-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84258B (zh) | 消息互通方法、系统及消息互通实体 | |
EP2081348A1 (en) | Message interworking method, system, entity and message delivery report processing method, system, the entity, terminal for message interworking | |
US9426635B2 (en) | IMS and MMS interworking | |
US7702342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a message service based o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 |
US8244905B2 (en) | Routing mechanisms for messaging applications using an enhanced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 | |
US8327024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MS/IP interoperability | |
TWI411333B (zh) | 網際網路協定多媒體系統(ims)及電路交換(cs)網路中訊息路由的系統及方法 | |
JP5080465B2 (ja) | メッセージを変換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 |
US9246706B2 (en) | Interworking between messaging services | |
WO2008040964A2 (en) | Virtual subscriber identitie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 |
CN101094200B (zh) | 通过ip网络支持sms消息传递的装置及相关方法 | |
CN103037327B (zh) | 一种短消息处理方法和相关系统 | |
CN101322381A (zh) | 一种基于ip的消息路由方法、系统和设备 | |
CN100579067C (zh) | 实现短消息业务的系统和上发以及下发短消息的方法 | |
SG175370A1 (en) | Short messaging service over 3gpp long term evolution | |
US10200831B2 (en) | Managing communications in heterogeneou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
CN101370172B (zh) | 不同类型的消息业务通信的处理方法、系统和设备 | |
CN101202710A (zh) | 消息发送报告处理方法、系统及用于消息互通实体、终端 | |
CN100388812C (zh) | 一种使用基于网际协议的消息传输协议传送消息的方法 | |
WO2008022990A1 (en) | Gateway and method for routing messag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