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78994A - 电路断开器 - Google Patents
电路断开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78994A CN101178994A CNA2007101863588A CN200710186358A CN101178994A CN 101178994 A CN101178994 A CN 101178994A CN A2007101863588 A CNA2007101863588 A CN A2007101863588A CN 200710186358 A CN200710186358 A CN 200710186358A CN 101178994 A CN101178994 A CN 10117899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parator
- current transformer
- phase current
- parts
- zero ph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路断开器,能改善分离器、解扣部件及零相变流器的配置,更薄、更小地构成断开器壳体。分别在断开器壳体(2)的前面和背面上,上下排列了三个负荷侧端子(4)和电源侧端子(3)。在断开器壳体(2)的内部设置了开闭电路的分离器(15)、检出漏电的零相变流器(20)和检出漏电时使分离器(15)从闭位置移动到开位置的解扣部件(27)。按照负荷侧端子(4)的排列方向斜着上下较长地形成了分离器(15),在电源侧端子(3)的排列方向较长地形成了解扣部件(27)。在相对置的状态下可在各自的长度方向移动地设置了分离器(15)和解扣部件(27),在两者间形成了用于设置零相变流器(20)的倒V字形空间(30)。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漏电断开功能的电路断开器。
背景技术
以前公知的是用零相变流器检出电路中发生的漏电,由解扣部件驱动分离器而断开电路的电路断开器。为了把电路断开器小型·薄型化,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断开器壳体的上部配设分离器、解扣部件等可动部件,在断开器壳体的下部设置零相变流器、印刷基板等布线所需的部件的技术。
还有,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在上下方向排列三个电源侧端子和二个负荷侧端子的技术。在专利文献3、4中记载了使电路上设置的多条一次导体贯通零相变流器的孔而进行布线的技术。
专利文献1:特开2002-324475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2-216610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6-310018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3-1629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根据现有技术,例如在单相三线式电路用的电路断开器中,为了减薄断开器壳体,在上下方向按一条直线排列三个电源侧端子和负荷侧端子的场合,分离器、解扣部件的动作空间变得不充分,难以确保零相变流器的设置空间等,这是存在的问题。
对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改善分离器、解扣部件及零相变流器的配置,能更薄、更小地构成断开器壳体的电路断开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是一种电路断开器,分别在断开器壳体的前面和背面上,在上下排列了多个负荷侧端子和电源侧端子,在断开器壳体的内部设置了对电源侧端子和负荷侧端子之间的电路进行开闭的分离器、检出漏电的零相变流器和在检出漏电时使分离器从闭位置移动到开位置的解扣部件,其特征在于采用了以下构成。
(1)一种电路断开器,其特征在于,在负荷侧端子的排列方向较长地形成了分离器,在电源侧端子的排列方向较长地形成了解扣部件,在相对置的状态下可在各自的长度方向移动地设置了分离器及解扣部件,在分离器和解扣部件之间设置了零相变流器。
(2)上述(1)记载的电路断开器,其特征在于,按越往上侧越后退的斜状形成了断开器壳体的前面,与断开器壳体的前面平行地斜着在上下方向排列了负荷侧端子,在负荷侧端子的后侧近旁可斜着在上下方向移动地设置了分离器,在分离器和解扣部件之间形成了用于设置零相变流器的倒V字形空间。
(3)上述(1)或(2)记载的电路断开器,其特征在于,在电源侧端子和解扣部件之间,在断开器壳体的上下方向排列设置了在检出漏电时驱动解扣部件的电磁解扣装置、在短路电流发生时驱动解扣部件的可动电磁片和在过电流发生时驱动解扣部件的双金属片。
(4)上述(1)、(2)或(3)记载的电路断开器,其特征在于,零相变流器具备让一次导体通过的插通孔,在插通孔朝向断开器壳体的左右方向的状态下,在断开器壳体的内部设置了零相变流器。
(5)上述(4)记载的电路断开器,其特征在于,断开器壳体具备插入到插通孔中的突起,借助于突起而把零相变流器组装到断开器壳体的内部。
(6)上述(5)记载的电路断开器,其特征在于,突起具备把多条一次导体互相隔离的突片,借助于突片而把一次导体定位于插通孔的周围。
(7)上述(6)记载的电路断开器,其特征在于,在突起的外周按辐射状形成了突片,在突片的前端与插通孔的内面接触的状态下,把零相变流器定位于断开器壳体的内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路断开器,分离器和解扣部件以前后对着的状态在上下方向移动,因而不增加断开器壳体的厚度就能容易地确保用于设置零相变流器的空间,能又薄又小地构成整个电路断开器,这是其效果。还有,使零相变流器的插通孔朝向断开器壳体的左右方向,因而能在分离器和解扣部件之间的空间紧凑地收纳零相变流器,这是其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路断开器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2是表示电路断开器的内部机构的右侧面图。
图3是表示该内部机构的透视图。
图4是表示断开器壳体的零相变流器安装部的透视图。
图5是零相变流器和一次导体的安装说明图。
图6是零相变流器和一次导体的分解透视图。
图7是零相变流器单体的透视图。
图8是表示在零相变流器上安装一次导体的次序的透视图。
图9是表示另一一次导体的安装次序的透视图。
图10是表示又一一次导体的安装次序的透视图。
符号说明
1电路断开器
2断开器壳体
3电源侧端子
4负荷侧端子
5操作手柄
15分离器
20零相变流器
27解扣部件
30倒V字形空间
31插通孔
32突起
32a、32b、32c突片
34、35、36一次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把本发明具体化为单相三线式电路用的电路断开器的一实施方式。图1表示电路断开器的外观,图2、图3表示电路断开器的内部机构。图4表示断开器壳体的零相变流器安装部。图5表示安装了一次导体时的零相变流器。图6表示分解了一次导体时的零相变流器。图7(a)表示零相变流器的下面侧的构成,图7(b)表示零相变流器的背面侧的构成。图8、图9、图10表示在零相变流器上安装一次导体的次序。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以电路断开器的前面作为图1的左侧的面,以背面作为右侧的面,以上面作为上侧的面。
如图1所示,该实施方式的电路断开器1具备厚度10mm的程度的四角薄箱形的断开器壳体2。断开器壳体2是组合合成树脂制的左右一对壳体片2a、2b而构成的,背面是垂直的,前面则形成为越往上侧越后退的斜状。分别在断开器壳体2的背面和前面上,把三个电源侧端子3(3a、3b、3c)和负荷侧端子4(4a、4b、4c)在上下方向排列成一条直线。在断开器壳体2的上面上,可向前后方向转动地设置了靠手动对电源侧端子3和负荷侧端子4之间的电路进行开闭操作的操作手柄5。
如图2所示,三个电源侧端子3与断开器壳体2的背面平行地排列在上下方向,上侧的端子3a用作中性极端子,中央的端子3b和下侧的端子3c用作电压极端子。各端子3a~3c在断开器壳体2的后端部内侧具备C字形的电源侧端子接头11,是只要插入配电盘内的导体棒就能简单地连接的插件式构成。负荷侧端子4与断开器壳体2的前面平行地斜着排列在上下方向,中央的端子4b用作中性极端子,上下端子4a、4c用作电压极端子。各端子4a~4c在断开器壳体2的前端部内侧具备负荷侧端子接头12,是只要插入负荷配线就能简单地连接的速结式构成。
另外,对于三个负荷侧端子4中的不使用的端子(例如,图1所示的端子4b),为了防止误接线或尘埃的侵入,由滑动式的端子罩13堵塞。在断开器壳体2的前端上部,设有用于解除负荷侧端子接头12对负荷布线的约束的解除杆6。
如图2、图3所示,在负荷侧端子接头12的后侧近旁,在断开器壳体2的内部,可斜着向上下方向移动地设置了分离器15,其由盘簧16向上方赋能。分离器15由合成树脂在负荷侧端子接头12的排列方向按纵长的筒状形成,在长度方向的三处内置了开闭触点17。开闭触点17由负荷侧端子接头12的突端12a上粘接的固定触点18和与电源侧端子接头11电连接的可动触点19构成。并且,可动触点19可一体移动地安装于分离器15,分离器15可在闭上开闭触点17的闭位置(图2所示的下降位置)和打开开闭触点17的开位置在自身的长度方向升降。
在分离器15的后侧,在断开器壳体2的下部,设置了检出电路的漏电的零相变流器20,在断开器壳体2的上部,与左右壳体片2a、2b的侧面平行地配置了印刷基板21。在印刷基板21的下侧,横向设置了在漏电发生时动作的电磁解扣装置22,在印刷基板21上形成了基于零相变流器20的输出而使电磁解扣装置22动作的电路(图示省略)。该电路包含测试电磁解扣装置22的动作的测试电路,测试电路由断开器壳体2上的测试按钮7通过测试开关来接通/切断。并且,在电磁解扣装置22的下侧,在断开器壳体2的上下方向排列设置了对电路的短路电流感应的可动电磁片23和对过电流感应的双金属片24各两个。
在分离器15的上端部设置了开关机构部25的锁26,在锁26的下侧设置了可在上下方向移动的解扣部件27。解扣部件27在电源侧端子接头11的排列方向(上下方向)较长地形成,由推压弯曲部27b的盘簧28向下方赋能。电磁解扣装置22、可动电磁片23及双金属片24的可动端与解扣部件27的背面抵接(参照图4),在电路中有漏电、短路电流或过电流发生时,各作动器22、23、24使解扣部件27在上方移动,使解扣部件27的上端抵接部27a松开开关机构部25的锁26,使分离器15从闭位置上升到开位置。
如图3、图4所示,分离器15和解扣部件27以相对置的状态配置在断开器壳体2的前后,在两者间形成了倒V字形空间30。倒V字形空间30是越往断开器壳体2的下侧越在前后分开,在该空间30的下部,以使中心部位的插通孔31向着断开器壳体4的左右方向(厚度方向)的状态设置了零相变流器20。并且,在左右壳体片2a、2b的内侧面上,形成了向插通孔31插入的圆筒型的突起32(图4只示出左壳体2a的突起32),在组装了断开器壳体2的状态下,由突起32把零相变流器20组装于倒V字形空间30的给定位置。
如图5、图6所示,零相变流器20具备圆环状的绝缘壳体33,在绝缘壳体33的内部埋设了二次绕组(图示省略),二次绕组的露出端与印刷基板21上的漏电检出电路(图示省略)电连接。在绝缘壳体33的中心部位形成了插通孔31,形成单相三线式电路的一部分的三条一次导体34、35、36贯穿该插通孔31的内侧。一次导体34、35、36是由金属制带板弯折而形成的,电源侧端部34a、35a、36a与电源侧端子接头11电连接,负荷侧端部34c、35c、36c与开关触点17的可动触点19电连接(参照图2)。
在断开器壳体2侧的突起32上,在外周面上以等角度形成了三个突片32a、32b、32c(参照图4),由各突片32a、32b、32c把邻接的一次导体34、35、36的中间部34b、35b、36b互相隔离,并且将其定位于三等分绝缘壳体33的圆周的方位(参照图2)。并且,突片32a、32b、32c按前端与插通孔31的内周面接触的长度以辐射状形成,零相变流器20及一次导体34、35、36以不晃动的状态定位于断开器壳体2的内部。
如图5~图7所示,在绝缘壳体33的上面上突出设置了具备凸块37a的隔离片37,由隔离片37把一次导体34的电源侧端部34a和负荷侧端部34c在断开器壳体2的左右方向隔离。在绝缘壳体33的周缘形成了凸缘38,由凸缘38把一次导体36的电源侧端部36a和负荷侧端部36c左右隔离。在绝缘壳体33的下部形成了L字形的分隔壁39,由分隔壁39把一次导体35的电源侧端部35a和负荷侧端部35c左右隔离,并且把一次导体36的电源侧端部36a和一次导体35的电源侧端部35a在断开器壳体2的上下方向隔离。
各一次导体34、35、36以图8~图10所示的次序安装在零相变流器20上。一次导体34如图8所示,使负荷侧端部34c穿过插通孔31,使电源侧端部34a与绝缘壳体33的右端面接合,使负荷侧端部34c向上方弯折。一次导体35如图9所示,使负荷侧端部35c穿过插通孔31,使电源侧端部35a与绝缘壳体33的下面接合,使负荷侧端部34c向前方弯折。一次导体36如图10所示,使负电源侧端部36a穿过插通孔31,使负荷侧端部36c与绝缘壳体33的左端面接合,使负电源侧端部36a向后方弯折。另外,在各一次导体的中间部34b、35b、36b及其周边覆盖了合成树脂制的绝缘皮膜。
其次,说明按上述方式构成的电路断开器1的动作。电路处于通电状态时(参照图2),分离器15下降到闭位置,开闭触点17闭上,操作手柄5倒在与断开器壳体2的上面接合的水平位置。并且,开关机构部25的锁26锁住操作手柄5和分离器15之间的链杆14,分离器15在压缩了盘簧16的状态下保持在闭位置。
在该通电状态下,电路中有漏电发生的话,零相变流器20的输出就会上升,印刷基板21上的漏电检出电路判断漏电,电磁解扣装置22进行游走动作。然后,电磁解扣装置22的插棒式铁心22a使解扣部件27上升,解扣部件27的抵接部27a松开锁26,开关机构部25使链杆14自由。由此,分离器15靠盘簧16的赋能力而上升到开位置,开闭触点17打开,操作手柄5从断开器壳体2的上面上立起。
另一方面,在电路中有过电流或短路电流流动时,可动电磁片23或双金属片24动作,与电磁解扣装置22的场合一样,解扣部件27在自身的长度方向上升,分离器15上升到开位置,开闭触点17打开,操作手柄5立起。在该断开状态下使电路返回通电状态时,从立起位置向水平位置推倒操作手柄5,使分离器15下降到闭位置,闭上开闭触点17。
还有,在电磁解扣装置22的动作测试时,按下测试按钮的话,测试开关8的就会下降而与印刷基板21上的触点棒9接触(参照图3),测试电路接通,在漏电检出电路中产生疑似漏电电流。解除测试按钮的按压的话,前端就靠测试开关8的弹性恢复力而离开触点棒9,测试电路就会切断。另外,在测试电路接通的状态下,分离器15上升到开位置时,分离器15上的突起10从触点棒9拉开测试开关的前端,强制地切断测试电路。
从而,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电路断开器1,能获得以下效果。
(a)分离器15和解扣部件27以在断开器壳体2的前后对着的状态在上下方向移动,因而不增加断开器壳体2的左右方向的厚度就能在内部容易地确保零相变流器20的设置空间。
(b)按照负荷侧端子4的排列方向,可斜着在上下方向移动地设置了分离器15,因而能在分离器15和解扣部件27之间形成倒V字形空间30,在断开器壳体2的下部容易地设置零相变流器20。
(c)在电源侧端子3和解扣部件27之间在上下方向排列设置了电磁解扣装置22、可动电磁片23和双金属片24,因而能缩短断开器壳体2的前后方向的长度。
(d)使零相变流器20的插通孔31向着断开器壳体2的左右方向,因而能紧凑地收纳比较大的零相变流器20于倒V字形空间30。
(e)在左右壳体片2a、2b上形成了向插通孔31插入的突起32,因而不使用另外的安装零件就能在断开器壳体2组装的同时简单地组装零相变流器20。
(f)在突起32上设置了突片32a、32b、32c,因而能把三条一次导体34、35、36互相不接触地隔离,还能将其确实地定位于零相变流器20的圆周方向的给定位置。
(g)突片32a、32b、32c的前端与插通孔31的内面接触,因而在制造电路断开器1时,只通过在插通孔31中插入突起32的简单作业,就能把零相变流器20和一次导体34、35、36牢固地组装在断开器壳本2的内部。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以下例示的,可以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适当地变更各部分的形状、构成来实施。
(1)垂直地形成断开器壳体2的前面,与该前面平行地设置负荷侧端子4和分离器15,使分离器15和解扣部件27互相平行地对着,在两者间设置零相变流器20。
(2)按三棱柱、四棱柱的多棱柱形状形成插入零相变流器20的插通孔31中的突起32,由突起32的角来隔离或定位一次导体。
(3)按照一次导体的条数来增减突起32上设置的突片的数量。
(4)把本发明适用于单相2线式电路、三相电路用的电路断开器。
(5)把本发明适用于不具备短路电流断开功能的电路断开器,或不具备过电流断开功能的电路断开器。
Claims (7)
1.一种电路断开器,分别在断开器壳体的前面和背面上,在上下方向排列了多个负荷侧端子和电源侧端子,在断开器壳体的内部设置了对电源侧端子和负荷侧端子之间的电路进行开闭的分离器、检出漏电的零相变流器和在检出漏电时使分离器从闭位置移动到开位置的解扣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负荷侧端子的排列方向较长地形成了上述分离器,在电源侧端子的排列方向较长地形成了上述解扣部件,在相对置的状态下可在各自的长度方向移动地设置了分离器及解扣部件,在分离器和解扣部件之间设置了上述零相变流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断开器,其特征在于,按越往上侧越后退的斜状形成了上述断开器壳体的前面,与断开器壳体的前面平行地斜着在上下方向排列了上述负荷侧端子,在负荷侧端子的后侧近旁可斜着在上下方向移动地设置了上述分离器,在分离器和解扣部件之间形成了用于设置零相变流器的倒V字形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路断开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电源侧端子和解扣部件之间,在断开器壳体的上下方向排列设置了在检出漏电时驱动解扣部件的电磁解扣装置、在短路电流发生时驱动解扣部件的可动电磁片和在过电流发生时驱动解扣部件的双金属片。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路断开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零相变流器具备让一次导体通过的插通孔,在插通孔朝向断开器壳体的左右方向的状态下,在断开器壳体的内部设置了零相变流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断开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断开器壳体具备插入到插通孔中的突起,借助于突起而把零相变流器组装到断开器壳体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断开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突起具备把多条一次导体互相隔离的突片,借助于突片而把一次导体定位于插通孔的周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断开器,其特征在于,在突起的外周按辐射状形成了突片,在突片的前端与插通孔的内面接触的状态下,把零相变流器定位于断开器壳体的内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305663A JP4856518B2 (ja) | 2006-11-10 | 2006-11-10 | 回路遮断器 |
JP2006305663 | 2006-11-10 | ||
JP2006-305663 | 2006-11-10 | ||
JP2006337520A JP4938435B2 (ja) | 2006-12-14 | 2006-12-14 | 回路遮断器 |
JP2006-337520 | 2006-12-14 | ||
JP2006337520 | 2006-12-1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78994A true CN101178994A (zh) | 2008-05-14 |
CN101178994B CN101178994B (zh) | 2011-06-15 |
Family
ID=39405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863588A Active CN101178994B (zh) | 2006-11-10 | 2007-11-12 | 电路断开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856518B2 (zh) |
CN (1) | CN101178994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64629A (zh) * | 2020-09-25 | 2021-01-01 | 朱承风 | 一种接地电路断路器 |
CN112951573A (zh) * | 2021-01-29 | 2021-06-11 | 杭州萧山玉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零序互感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28287A (zh) * | 2018-04-08 | 2018-11-16 | 江阴市星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测量导线电流、电压、温度的开合式互感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16430A (ja) * | 1981-07-21 | 1983-01-31 |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 回路しや断器の引外し装置 |
FR2682533B1 (fr) * | 1991-10-10 | 1993-11-26 | Merlin Gerin | Disjoncteur electrique a insertion de spires du declencheur magnetique. |
JP2988133B2 (ja) * | 1992-07-30 | 1999-12-06 |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 回路遮断器 |
JP3374699B2 (ja) * | 1997-03-28 | 2003-02-10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回路遮断器 |
JP4647821B2 (ja) * | 2001-04-25 | 2011-03-09 | 河村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漏電遮断器 |
CN1258202C (zh) * | 2002-07-24 | 2006-05-31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漏电断路器 |
JP2004296128A (ja) * | 2003-03-25 | 2004-10-21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回路遮断器 |
JP2006032319A (ja) * | 2004-06-16 | 2006-02-02 | Kawamura Electric Inc | 回路遮断器 |
CN2736915Y (zh) * | 2004-08-27 | 2005-10-26 | 玉环南岛机电有限公司 | 接地故障断路器 |
-
2006
- 2006-11-10 JP JP2006305663A patent/JP4856518B2/ja active Active
-
2007
- 2007-11-12 CN CN2007101863588A patent/CN101178994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64629A (zh) * | 2020-09-25 | 2021-01-01 | 朱承风 | 一种接地电路断路器 |
CN112951573A (zh) * | 2021-01-29 | 2021-06-11 | 杭州萧山玉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零序互感器 |
CN112951573B (zh) * | 2021-01-29 | 2022-08-19 | 杭州萧山玉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零序互感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8123809A (ja) | 2008-05-29 |
CN101178994B (zh) | 2011-06-15 |
JP4856518B2 (ja) | 2012-01-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11728B (zh) | 漏电断路器 | |
US7498909B2 (en) | Ground-fault circuit interrupter with reverse wiring protection | |
CN101154539B (zh) | 电路断开器 | |
US11501939B2 (en) | High-voltage DC relay | |
CA2966097C (en) | Modular circuit breake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 |
CN107993897B (zh) | 漏电保护断路器 | |
CN100541699C (zh) | 绝缘性能试验开关和对地漏电断路器 | |
CN101178994B (zh) | 电路断开器 | |
CN1127111C (zh) | 电磁接触器 | |
CN102610450A (zh) | 一种插座式接地故障线路断路器 | |
CN108376631B (zh) | 一种小体积1p+n漏电断路器 | |
CN101123157B (zh) | 电路断开器 | |
CN102891050B (zh) | 一种插座式接地故障线路断路器 | |
CN101140840B (zh) | 电路断开器 | |
CN101206976B (zh) | 电路断开器 | |
CN101183624B (zh) | 电路断开器 | |
CN206524284U (zh) | 小型电磁继电器 | |
CN215220637U (zh) | 带重合闸功能的小型智能断路器 | |
CN102013367B (zh) | 电路断开器 | |
CN204303707U (zh) | 断路器 | |
EP2783435B1 (en) | Socket | |
CN101202184B (zh) | 电路断开器 | |
CN222462745U (zh) | 一种接线端子及开关器件 | |
JP2519536Y2 (ja) | 充電器 | |
CN214848248U (zh) | 一种组合式的塑封型速动开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