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78642B - 数据传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78642B CN101178642B CN200710167193XA CN200710167193A CN101178642B CN 101178642 B CN101178642 B CN 101178642B CN 200710167193X A CN200710167193X A CN 200710167193XA CN 200710167193 A CN200710167193 A CN 200710167193A CN 101178642 B CN101178642 B CN 10117864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enum
- bit mapping
- value
- stor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G06K15/1848—Generation of the printable image
- G06K15/1856—Generation of the printable image characterized by its workflow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G06K15/1848—Generation of the printable image
- G06K15/1856—Generation of the printable image characterized by its workflow
- G06K15/1861—Generation of the printable image characterized by its workflow taking account of a limited available memory space or rasterization tim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00—General purpose image data processing
- G06T1/60—Memory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公开了数据传送装置。在一实施方式中,在第1高速缓冲存储器中存储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同时在第2高速缓冲存储器中存储规定量的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对传送输出比特映射数据时的值0和值1的切换次数与传送输出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时的值0和值1的切换次数进行比较,将切换次数少的比特映射数据或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传送输出到RAM,所以将数据通过数据总线传送输出到RAM时的消耗功率降低。
Description
本申请要求基于2006年11月9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06-304421号的优先权。通过涉及到该申请,而将其全部内容引入于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比特映射数据传送输出到大容量存储器的数据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使用了LAN(Local Area Network)等的网络系统中,将个人计算机和打印机等连接到网络上,将PDL(Page Description Language)数据等的打印数据从个人计算机通过网络传送到打印机,由打印机进行打印数据的记录。PDL数据等的打印数据被变换为比特映射数据后用于打印,由打印机控制器进行这种数据变换(例如,参照特开平10-52965号公报)。
在打印机控制器中,例如使用SOC(System On Chip),由SOC将PDL数据变换为比特映射数据,同时将比特映射数据每次规定量临时存储在SOC的高速缓冲存储器中后,再传送输出到SOC外部的大容量存储器,将比特映射数据存储在大容量存储器中。而且,从大容量存储器中读出比特映射数据并传送到打印机引擎,由打印机引擎将通过比特映射数据所示的图像和字符等打印在记录纸上。
可是,在打印机控制器中,尽管相对于进行SOC的高速缓冲存储器的比特映射数据的写入及读出所需的消耗功率较小,但与这种消耗功率比较,进行从SOC的高速缓冲存储器向SOC外部的大容量存储器传送比特映射数据所需的消耗功率却非常大。这是因为向SOC外部的大容量存储器的数据传送通过数据总线来进行。而且,由于比特映射数据的数据量较大,所以期望降低这种功率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降低将比特映射数据传送输出到大容量存储器时的消耗功率的数据传送装置。
本发明的数据传送装置将二值数据的集合即比特映射数据传送到大容量存储器,它包括:第1存储器,存储相当于规定量的所述比特映射数据;第2存储器,存储对于所述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中的X方向的每个数据排列将数据排列从X方向重排在Y方向上的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运算单元,求将所述第1存储器内的比特映射数据传送时的值0和值1的切换次数,同时求将所述第2存储器内的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传送时的值0和值1的切换次数;以及传送单元,在所述运算单元求出的所述第1存储器内的比特映射数据的切换次数及所述第2存储器内的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的切换次数中选择较少一方的切换次数,并将该较少一方的切换次数的比特映射数据或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传送到所述大容量存储器。
本发明的数据传送装置将二值数据的集合即比特映射数据传送到大容量存储器,它包括:第1存储器,存储相当于规定量的所述比特映射数据;第2存储器,存储使所述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中的值0和值1反转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运算单元,求所述第1存储器内的比特映射数据中的值0的个数及所述第2存储器内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中的值0的个数;以及传送单元,在所述运算单元求出的所述第1存储器内的比特映射数据中的值0的个数及所述第2存储器内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中的值0的个数中选择较少一方的个数,并将该较少一方的个数的比特映射数据或反转比特映射数据传送到所述大容量存储器。
或者,本发明的数据传送装置将二值数据的集合即比特映射数据传送到大容量存储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1存储器,存储相当于规定量的所述比特映射数据;反相器单元,使所述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中的值0和值1反转;运算单元,求所述第1存储器内的比特映射数据中的值0的个数;以及传送单元,在所述运算单元求出的所述第1存储器内的比特映射数据中的值0的个数为该比特映射数据中的值0及值1的总个数的50%以上的情况下,将所述第1存储器内的比特映射数据通过所述反相器单元传送到所述大容量存储器,而在所述值0的个数低于所述值0及值1的总个数的50%的情况下,将所述第1存储器内的比特映射数据直接传送到所述大容量存储器。
例如,所述比特映射数据是将从外部输入的PDL数据光栅化后的数据。
此外,所述第1存储器的容量及所述第2存储器的容量被分配,根据这些存储器的容量而决定该各个存储器中所存储的数据量。
根据这样的本发明的数据传送装置的一实施方式,在第1存储器中存储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同时在第2存储器中存储切换了该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的X方向的数据排列和Y方向的数据排列的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比较将比特映射数据传送时的值0和值1的切换次数和将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传送时的值0和值1的切换次数,从而将切换次数较少一方的比特映射数据或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传送到大容量存储器。因此,总是将值0和值1的切换次数较少一方的数据传送到大容量存储器。
这种值0和值1的切换次数较少是,连接数据传送装置和大容量存储器之间的数据总线上的信号电平的切换次数较少,将数据传送到大容量存储器时的消耗功率降低。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数据传送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在第1存储器中存储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同时在第2存储器中存储将该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的值0和值1反转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比较比特映射数据的值0的个数和反转比特映射数据的值0的个数,从而将值0的个数较少一方的比特映射数据或反转比特映射数据传送输出到大容量存储器。因此,始终将值0的个数较少一方的数据传送到大容量存储器。
或者,根据本发明的数据传送装置的又一实施方式,在第1存储器中存储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在比特映射数据的值0的个数为该比特映射数据中的值0及值1的总个数的50%以上时,将比特映射数据通过反相器单元,即,使比特映射数据的值0和值1反转,求反转比特映射数据,将该反转比特映射数据传送到大容量存储器,而在比特映射数据的值0的个数低于值0及值1的总个数的50%时,将比特映射数据直接传送到大容量存储器。这种情况下,也始终将值0的个数较少一方的数据传送到大容量存储器。
这样,若值0的个数减少,则将数据传送到大容量存储器时的消耗功率降低。
再有,在数据总线上值0及值1与各自的信号电平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任意的,但在本发明中,假设值0和值1切换时消耗功率最大,值0连续时消耗功率第二大,值1连续时消耗功率最小。
例如,比特映射数据是将从外部输入的PDL数据光栅化的数据。在打印机控制器中,大多是从个人计算机等的终端装置输入PDL数据,将PDL数据光栅化为比特映射数据,并将比特映射数据传送输出到大容量存储器。
此外,作为第1及第2存储器,在使用各自的高速缓冲存储器的情况下,存储器的容量被分配时,也可以根据其容量而决定存储器中所存储的数据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控制器的网络系统的方框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图1的打印机控制器中的SOC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例示在图2的SOC的第1高速缓冲存储器中所存储的比特映射数据的图。
图4是例示在图2的SOC的第2高速缓冲存储器中所存储的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的图。
图5是表示将图3的比特映射数据通过数据总线传送时的信号的时序图(timing chart)。
图6是表示将图4的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通过数据总线传送时的信号的时序图。
图7是表示图2的SOC的数据传送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例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控制器中的SOC的第1高速缓冲存储器中所存储的比特映射数据的图。
图9是例示第2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控制器中的SOC的第2高速缓冲存储器中所存储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的图。
图10是表示将图8的比特映射数据通过数据总线传送时的信号的时序图。
图11是表示将图9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通过数据总线传送时的信号的时序图。
图12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控制器中的SOC的数据传送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控制器中的SOC的结构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数据传送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网络系统的方框图。在该网络系统中,将各个个人计算机1-1、1-2、1-3及多功能打印机2连接到LAN等的网络3,将PDL(Page Description Language)数据从个人计算机通过网络3传送到打印机2,打印机2将通过PDL数据所显示的图像和字符等打印在记录用纸上。
打印机2包括打印机控制器4及打印机引擎5,将来自个人计算机的PDL数据输入到打印机控制器4,由打印机控制器4将PDL数据光栅化为比特映射数据,并将比特映射数据从打印机控制器4传送到打印机引擎5,由打印机引擎5将通过比特映射数据所显示的图像和字符等打印在记录用纸上。
打印机控制器4相当于本实施方式的数据传送装置,包括:网络3上所连接的网络接口卡11;SOC(System On Chip)12;图像输出单元13;闪速ROM14;RAM15;硬盘16;以及数据总线17等。网络接口卡11连接到网络3,接收来自个人计算机的PDL数据,并将PDL数据通过数据总线17传送到SOC12。在输入来自网络接口卡11的PDL数据时,SOC12将PDL数据光栅化为比特映射数据,并将比特映射数据通过数据总线17传送到RAM15,从而将比特映射数据存储在RAM15中,进而从RAM15中读出比特映射数据,将比特映射数据输出到图像输出单元13。图像输出单元13将比特映射数据传送输出到打印机引擎5。
可是,在SOC12中,在将PDL数据展开时,将比特映射数据每次规定量地临时存储在该SOC12内的高速缓冲存储器中,而进行对于该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写入及读出所需的消耗功率较小,该消耗功率没有被看作问题。但是,与该消耗功率比较,将比特映射数据传送到RAM15所需的消耗功率非常大。这是因为对RAM15的数据传送通过数据总线17来进行。而且,由于比特映射数据的数据量较大,所以期望降低这种消耗功率。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控制器4中,在将比特映射数据每次规定量传送到RAM15时,对规定量的每个比特映射数据,求将比特映射数据的X方向的数据排列和Y方向的数据排列转换的规定量的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从这些比特映射数据和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中选择通过数据总线17的数据传送时的消耗功率更少的一方,并将该选择出的一方的比特映射数据或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通过数据总线17传送到RAM15,从而降低消耗功率。
比特映射数据因其表示图像或字符等,所以在构成比特映射数据的二值数据的排列上出现偏向的排列居多,因此比较将比特映射数据传送输出时的值0和值1的切换次数及将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传送输出时的值0和值1的切换次数时,有时在两者的切换次数之间产生较大的差。此外,值0和值1的切换次数越少,通过数据总线17的传送所需的消耗功率越低。因此,如果将值0和值1的切换次数较少一方的比特映射数据或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通过数据总线17来传送,则可以使消耗功率降低。
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从打印机控制器4通过数据总线17被传送到RAM15时,表示比特映射数据的标记值(flag value)也被传送,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和该标记值都被存储在RAM15中。
此外,规定量的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通过数据总线17被传送到RAM15时,表示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的标记值也被传送,规定量的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与该标记值一起被存储在RAM15中。
这样,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或规定量的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与各自的标记值都从打印机控制器4反复传送到RAM15,比特映射数据的整体作为比特映射数据或作为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被存储在RAM15中。
然后,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或规定量的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与各自的标记值都从RAM15反复传送到SOC12中,每次传送中,如果通过标记值而表示了比特映射数据,则SOC12将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通过图像输出单元13原样传送到打印机引擎5,而如果通过标记值而表示了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则SOC12将规定量的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的X方向的数据排列和Y方向的数据排列再次转换,将规定量的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变换为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而返回原状,并将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通过图像输出单元13传送到打印机引擎5。打印机引擎5依次存储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作为其结果,存储比特映射数据的全部。然后,将通过该全部的比特映射数据所显示的图像和字符等打印在记录用纸上。
再有,在数据总线17上值0和值1与各自的信号电平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任意的,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在值0和值1切换时消耗功率最大,在值1或值0连续时消耗功率较小。
这样的比特映射数据及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的控制,由打印机控制器4中的SOC12进行。
图2是示意地表示SOC12的结构的方框图。SOC12包括:运算单元21;判断单元22;以及存储器控制器23。运算单元21包括:第1高速缓冲存储器21a;第2高速缓冲存储器21b,输入来自个人计算机的PDL数据,将PDL数据光栅化为比特映射数据,并且将比特映射数据每次规定量地存储在第1高速缓冲存储器21a中,同时对该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中的X方向的每个数据排列求将数据排列从X方向转换排列在Y方向上的规定量的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将规定量的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存储在第2高速缓冲存储器21b中。
判断单元22求将第1高速缓冲存储器21a内的比特映射数据传送输出时的值0和值1的切换次数,同时求将第2高速缓冲存储器21b内的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传送输出时的值0和值1的切换次数,比较两者的切换次数,从而选择切换次数较少一方的比特映射数据或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然后,此外,若是判断单元22选择了比特映射数据,则将第1高速缓冲存储器21a内的比特映射数据输出到存储器控制器23,设定用于表示比特映射数据的标记值。若是判断单元22选择了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则将第2高速缓冲存储器21b内的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输出到存储器控制器23,并设定用于表示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的标记值。
若是存储器控制器23输入了第1高速缓冲存储器21a内的比特映射数据,则将该比特映射数据和表示比特映射数据的标记值通过数据总线17传送输出到RAM15,而若是输入了第2高速缓冲存储器21b内的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则将该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和表示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的标记值通过数据总线17传送输出到RAM15。
例如,图3所示那样,在X方向8比特及Y方向8比特的比特映射数据BM1被存储在第1高速缓冲存储器21a时,对该比特映射数据BM1的X方向的每个二值数据排列,二值数据排列从X方向转换排列在Y方向上,求图4所示的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BM2,该规定量的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BM2被存储在第2高速缓冲存储器21b中。
在将图3的比特映射数据BM1传送到RAM15的情况下,比特映射数据BM1的8比特b0~b7并行地从存储器控制器23通过数据总线17被传送到RAM15。因此,成为沿该比特映射数据BM1的Y方向的8列二值数据排列以并行8比特b0~b7通过数据总线17被传送,在数据总线17上,如图5所示,并行8比特b0~b7的信号被依次切换为高电平或低电平。
同样地,在将图4的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BM2传送到RAM15的情况下,沿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BM2的Y方向的8列二值数据排列以并行8比特b0~b7通过数据总线17被传送,在数据总线17上,如图6所示,并行8比特b0~b7的信号被依次切换为高电平或低电平。
图5的并行8比特b0~b7的信号在高电平和低电平间所切换的次数为50次,而图6的并行8比特b0~b7的信号所切换的次数为8次。在两者的切换次数之间产生较大的差,图6的并行8比特的信号通过数据总线17被传送时的消耗功率较低。
这种情况下,第2高速缓冲存储器21b内的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BM2被选择,该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BM2和表示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的标记值通过数据总线17而被传送输出到RAM15。
这样,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或规定量的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与各自的标记值一起被反复传送到RAM15,比特映射数据的整体作为比特映射数据或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被存储在RAM15中。
然后,存储器控制器23将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或规定量的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与各自的标记值都从RAM15反复传送到SOC12。如果通过标记值而表示了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则运算单元12接受规定量的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并变换为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而返回到原有状态,并将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转送到存储器控制器23。如果通过标记值而显示比特映射数据,则存储器控制器23将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通过图像输出单元13原样传送到打印机引擎5,如果通过标记值而表示了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则通过运算单元21规定量的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变换为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后,将该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通过图像输出单元13传送到打印机引擎5。由此,在打印机引擎5中依次存储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从而转送比特映射数据的整体。
下面,参照图7所示的流程图,整理并说明SOC12的数据传送处理。
首先,SOC12的运算单元21输入PDL数据时(步骤S31),将PDL数据光栅化为比特映射数据(步骤S32),同时取得所分配的第1高速缓冲存储器21a及第2高速缓冲存储器21b的存储容量,以便存储比特映射数据及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将该存储容量中可存储的最大的数据量作为规定量(步骤S33),生成该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步骤S34),将该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存储在第1高速缓冲存储器21a中(步骤S35),同时求将该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的X方向的数据排列和Y方向的数据排列转换所得的规定量的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步骤S36),将该规定量的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存储在第2高速缓冲存储器21b中(步骤S37)。
接着,判断单元22求将第1高速缓冲存储器21a内的比特映射数据传送输出时的值0和值1的切换次数(步骤S38),同时求将第2高速缓冲存储器21b内的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传送输出时的值0和值1的切换次数(步骤S39),比较两者的切换次数(步骤S40),选择切换次数较少的一方的比特映射数据或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将它输出到存储器控制器23,并设定所选择的数据的标记值。
例如,如果比特映射数据一方切换次数较少,则存储器控制器23从第1高速缓冲存储器21a输入比特映射数据(步骤S41),将该比特映射数据及表示比特映射数据的标记值通过数据总线17传送输出到RAM15(步骤S43、S44)。此外,如果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一方在切换次数以下,则存储器控制器23从第2高速缓冲存储器21b输入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步骤S42),将该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及表示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的标记值通过数据总线17传送输出到RAM15(步骤S43、S44)。
以后同样地,步骤S31~S44重复进行,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或规定量的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与各自的标记值一起反复传送到RAM15,比特映射数据的整体作为比特映射数据或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而被存储在RAM15中。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在第1高速缓冲存储器21a中存储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同时在第2高速缓冲存储器21b中存储规定量的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比较将比特映射数据传送输出时的值0和值1的切换次数及将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传送输出时的值0和值1的切换次数,将切换次数较少一方的比特映射数据或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传送输出到RAM15,所以将数据通过数据总线17传送输出到RAM15时的消耗功率降低。
<第2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数据传送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数据传送装置是,在图1的网络系统中的多功能打印机2的打印机控制器4。此外,该打印机控制器4的SOC12具有图2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控制器4中,取代如上述那样选择性地使用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和规定量的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而对规定量的每个比特映射数据,求将比特映射数据的值0和值1反转所得的规定量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从这些比特映射数据及反转比特映射数据中选择将其通过数据总线17进行数据传送时的消耗功率更少的一方,并将该选择出的一方的比特映射数据或反转比特映射数据通过数据总线17传送到RAM15,从而降低消耗功率。
比特映射数据表示图像和字符等,所以有时在比特映射数据的值0的个数和值1的个数之间产生较大的差。而且,值0的个数越少,通过数据总线17进行传送所需的消耗功率越低。因此,如果在比特映射数据的值0的个数比值1的个数少时,将比特映射数据通过数据总线17而原样传送,而在比特映射数据的值0的个数为值1的个数以上时,将比特映射数据的值0和值1反转所得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通过数据总线17来传送,则可以降低消耗功率。
这里,取代比较比特映射数据的值0的个数和值1的个数,而比较比特映射数据的值0的个数和反转比特映射数据的值0的个数,传送值0的个数较少一方的比特映射数据或反转比特映射数据。
在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从打印机控制器4通过数据总线17被传送到RAM15时,表示比特映射数据的标记值也被传送,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和该标记值都被存储在RAM15中。
此外,在规定量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通过数据总线17被传送到RAM15时,表示反转比特映射数据的标记值也被传送,规定量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和该标记值都被存储在RAM15中。
这样,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或规定量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与各自的标记值都从打印机控制器4被反复传送到RAM15,比特映射数据的整体作为比特映射数据或反转比特映射数据被存储在RAM15中。
然后,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或规定量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和各自的标记值都从RAM15中反复传送到SOC12,每次传送中,在SOC12中,如果通过标记值表示了比特映射数据,则将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通过图像输出单元13原样传送到打印机引擎5,如果通过标记值表示了反转比特映射数据,则将规定量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再次反转,求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将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通过图像输出单元13传送到打印机引擎5。在打印机引擎5中,依次存储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从而存储比特映射数据的整体,并将通过该整体的比特映射数据所表示的图像和字符等打印在记录用纸上。
再有,在数据总线17上值0和值1与各自的信号电平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任意的,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值0时的消耗功率比值1时的消耗功率大。
这样的比特映射数据及反转比特映射数据的控制,由打印机控制器4中的SOC12进行。
运算单元21输入来自个人计算机的PDL数据,将PDL数据光栅化为比特映射数据,并将比特映射数据每次规定量地存储在第1高速缓冲存储器21a中,同时将该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反转,求规定量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将规定量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存储在第2高速缓冲存储器21b中。
判断单元22求第1高速缓冲存储器21a内的比特映射数据的值0的个数和第2高速缓冲存储器21b内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的值0的个数并进行比较,选择值0的个数较少一方的比特映射数据或反转比特映射数据。然后,如果判断单元22选择了比特映射数据,则将第1高速缓冲存储器21a内的比特映射数据输出到存储器控制器23,并设定用于表示比特映射数据的标记值。此外,如果判断单元22选择了反转比特映射数据,则将第2高速缓冲存储器21b内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输出到存储器控制器23,并设定用于表示反转比特映射数据的标记值。
如果存储器控制器23输入了第1高速缓冲存储器21a内的比特映射数据,则将该比特映射数据和表示比特映射数据的标记值通过数据总线17传送输出到RAM15,如果输入了第2高速缓冲存储器21b内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则将该反转比特映射数据及表示反转比特映射数据的标记值通过数据总线17传送输出到RAM15。
例如,图8所示那样X方向8比特及Y方向8比特的比特映射数据BM3存储在第1高速缓冲存储器21a中时,该比特映射数据BM3被反转,求图9所示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BM4,该规定量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BM4存储在第2高速缓冲存储器21b中。
将图8的比特映射数据BM3传送到RAM15的情况下,沿比特映射数据BM3的Y方向的8列二值数据排列为并行8比特b0~b7并且通过数据总线17被传送,在数据总线17上,如图10所示那样,并行8比特b0~b7的信号被依次切换为高电平或低电平。
同样地,在将图9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BM4传送到RAM15中的情况下,沿反转比特映射数据BM4的Y方向的8列二值数据排列为并行8比特b0~b7并通过数据总线17被传送,在数据总线17上,如图11所示那样并行8比特的信号被依次切换为高电平或低电平。
图10的并行8比特b0~b7的信号的低电平(相当于值0)的次数是37次,图11的并行8比特b0~b7的信号的低电平(相当于值0)是27次,所以图11的并行8比特b0~b7的信号一方通过数据总线17传送时的消耗功率较少。
这种情况下,第2高速缓冲存储器21b内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BM4被选择,将该反转比特映射数据BM4及表示反转比特映射数据的标记值通过数据总线17被传送输出到RAM15。
这样的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或规定量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和各自的标记值都被反复传送到RAM15,比特映射数据的整体作为比特映射数据或反转比特映射数据被存储在RAM15中。
然后,存储器控制器23将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或规定量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和各自的标记值都从RAM15中被反复传送到SOC12。如果通过标记值表示了反转比特映射数据,则运算单元21将规定量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变换为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从而将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转送到存储器控制器23。如果通过标记值表示了比特映射数据,则存储器控制器23将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通过图像输出单元13原样传送到打印机引擎5,如果通过标记值表示了反转比特映射数据,则通过运算单元21将规定量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变换为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后,将该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通过图像输出单元13传送到打印机引擎5。
下面,参照图12所示的流程图,整理并说明SOC12的数据传送处理。
首先,SOC12的运算单元21输入PDL数据时(步骤S51),将PDL数据光栅化为比特映射数据(步骤S52),同时取得所分配的第1高速缓冲存储器21a及第2高速缓冲存储器21b的存储容量,以便存储比特映射数据及反转比特映射数据,将该存储容量中可存储的最大的数据量作为规定量(步骤S53),生成该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步骤S54),将该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存储在第1高速缓冲存储器21a中(步骤S55),同时求将该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反转的规定量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步骤S56),将该规定量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存储在第2高速缓冲存储器21b中(步骤S57)。
接着,判断单元22求第1高速缓冲存储器21a内的比特映射数据的值0的个数(步骤S58),同时求第2高速缓冲存储器21b内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的值0的个数(步骤S59),比较两者的个数(步骤S60),选择值0的个数较少的一方的比特映射数据或反转比特映射数据,将它输出到存储器控制器23,并设定所选择的数据的标记值。
存储器控制器23例如选择比特映射数据,从而从第1高速缓冲存储器21a输入比特映射数据(步骤S61),将该比特映射数据及表示比特映射数据的标记值通过数据总线17传送输出到RAM15(步骤S63、S64)。或者,存储器控制器23选择反转比特映射数据,从第2高速缓冲存储器21b输入反转比特映射数据(步骤S62),将该反转比特映射数据和表示反转比特映射数据的标记值通过数据总线17传送输出到RAM15(步骤S63、S64)。
以后同样地,步骤S51~S64重复进行,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或规定量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与各自的标记值一起被反复传送到RAM15,比特映射数据的整体作为比特映射数据或反转比特映射数据被存储在RAM15中。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比较比特映射数据的值0的个数和反转比特映射数据的值0的个数,从而将值0的个数较少一方的比特映射数据或反转比特映射数据传送输出到RAM15,所以将数据通过数据总线17传送输出到RAM15时的消耗功率降低。
<第3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数据传送装置的第3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数据传送装置是,在图1的网络系统中的多功能打印机2的打印机控制器4。此外,该打印机控制器4的SOC12具有图13所示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控制器4中,在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的值0的个数为该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的值0及值1的总个数的50%以上的情况下,将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通过反相器,即,将比特映射数据的值0和值1反转,求规定量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将该规定量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传送输出到RAM15,而在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的值0的个数低于值0及值1的总个数的50%的情况下,将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原样传送输出到RAM15。
因此,即使是本实施方式,也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同样,传送值0的个数较少一方的比特映射数据或反转比特映射数据。
在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从打印机控制器4通过数据总线17被传送到RAM15时,表示比特映射数据的标记值也被传送,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和该标记值都被存储在RAM15中。
此外,规定量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通过数据总线17被传送到RAM15时,表示反转比特映射数据的标记值也被传送,规定量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和该标记值都被存储在RAM15中。
这样,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或规定量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和各自的标记值都从打印机控制器4被反复传送到RAM15,比特映射数据的整体作为比特映射数据或反转比特映射数据被存储在RAM15中。
然后,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或规定量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和各自的标记值都从RAM15中被反复传送到SOC12,每次传送中,在SOC12中,将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原样传送到打印机引擎5,此外,将规定量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再次反转,求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将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传送到打印机引擎5。
下面,说明图13所示的SOC12的控制,即,比特映射数据和反转比特映射数据的控制。
运算单元21输入来自个人计算机的PDL数据,将PDL数据光栅化为比特映射数据,同时将比特映射数据每次规定量地存储在高速缓冲存储器21c中。
判断单元22判定高速缓冲存储器21c内的比特映射数据的值0的个数是否在该比特映射数据的值0及值1的总个数的50%以上,如果比特映射数据的值0的个数不在比特映射数据的值0及值1的总个数的50%以上,则将高速缓冲存储器21c内的比特映射数据原样输出到存储器控制器23,并设定用于表示比特映射数据的标记值。此外,如果比特映射数据的值0的个数在比特映射数据的值0及值1的总个数的50%以上,则将高速缓冲存储器21c内的比特映射数据通过反相器24进行反转,将反转比特映射数据输出到存储器控制器23,并设定用于表示反转比特映射数据的标记值。
如果存储器控制器23输入了比特映射数据,则将该比特映射数据及表示比特映射数据的标记值通过数据总线17传送输出到RAM15,如果输入了反转比特映射数据,则将该反转比特映射数据及表示反转比特映射数据的标记值通过数据总线17传送输出到RAM15。
然后,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或规定量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和各自的标记值都被反复传送到RAM15,比特映射数据的整体作为比特映射数据或反转比特映射数据被存储在RAM15中。
这样,即使是本实施方式,由于将值0的个数较少一方的比特映射数据或反转比特映射数据传送输出到RAM15,所以将数据通过数据总线17传送输出到RAM15时的消耗功率降低。
再有,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可以多样地变形。例如,作为本发明的数据传送装置,例示了打印机控制器,但只要是将比特映射存储器通过数据总线传送到外部存储器的装置,则即使是其他种类的装置,也可以采用本发明。
本发明可以用其他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实施,而不脱离其宗旨或主要的特征。因此,上述实施例在所有方面只是简单的例示,不应限定性地解释。本发明的范围通过权利要求的范围来表示,不局限于说明书正文。而且,属于权利要求范围的同等范围内的变形或变更,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数据传送装置,将二值数据的集合即比特映射数据传送到大容量存储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第1存储器,存储相当于规定量的所述比特映射数据;
第2存储器,存储对于所述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中的X方向的每个数据排列将数据排列从X方向重排在Y方向上的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
运算单元,求将所述第1存储器内的比特映射数据传送时的值0和值1的第1切换次数,同时求将所述第2存储器内的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传送时的值0和值1的第2切换次数;以及
传送单元,在所述运算单元求出的所述第1存储器内的比特映射数据的第1切换次数及所述第2存储器内的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的第2切换次数中选择较少一方的切换次数,并将该较少一方的切换次数的比特映射数据或排列变换比特映射数据传送到所述大容量存储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特映射数据是将从外部输入的PDL数据光栅化后的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存储器的容量及所述第2存储器的容量被分配,根据这些存储器的容量而决定该各个存储器中所存储的数据量。
4.一种数据传送装置,将二值数据的集合即比特映射数据传送到大容量存储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第1存储器,存储相当于规定量的所述比特映射数据;
第2存储器,存储使所述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中的值0和值1反转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
运算单元,求所述第1存储器内的比特映射数据中的值0的第1个数及所述第2存储器内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中的值0的第2个数;以及
传送单元,在所述运算单元求出的所述第1存储器内的比特映射数据中的值0的第1个数及所述第2存储器内的反转比特映射数据中的值0的第2个数中选择较少一方的个数,并将该较少一方的个数的比特映射数据或反转比特映射数据传送到所述大容量存储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特映射数据是将从外部输入的PDL数据光栅化后的数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存储器的容量和所述第2存储器的容量被分配,根据这些存储器的容量而决定该各个存储器中所存储的数据量。
7.一种数据传送装置,将二值数据的集合即比特映射数据传送输出到大容量存储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第1存储器,存储相当于规定量的所述比特映射数据;
反相器单元,使所述规定量的比特映射数据中的值0和值1反转;
运算单元,求所述第1存储器内的比特映射数据中的值0的个数;以及
传送单元,在所述运算单元求出的所述第1存储器内的比特映射数据中的值0的个数为该比特映射数据中的值0及值1的总个数的50%以上的情况下,将所述第1存储器内的比特映射数据通过所述反相器单元传送到所述大容量存储器,而在所述值0的个数低于所述值0及值1的总个数的50%的情况下,将所述第1存储器内的比特映射数据直接传送到所述大容量存储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特映射数据是将从外部输入的PDL数据光栅化后的数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304421A JP4364897B2 (ja) | 2006-11-09 | 2006-11-09 | データ転送装置 |
JP304421/06 | 2006-11-0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78642A CN101178642A (zh) | 2008-05-14 |
CN101178642B true CN101178642B (zh) | 2010-04-21 |
Family
ID=39404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6719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78642B (zh) | 2006-11-09 | 2007-11-02 | 数据传送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80143732A1 (zh) |
JP (1) | JP4364897B2 (zh) |
CN (1) | CN10117864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691448B2 (ja) | 2010-11-30 | 2015-04-01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印刷文書処理システム、キャッシュ装置、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5747489B2 (ja) * | 2010-11-30 | 2015-07-15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印刷文書処理システム、キャッシュ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5734715B2 (ja) * | 2011-03-24 | 2015-06-17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処理方法 |
JP5738639B2 (ja) | 2011-03-24 | 2015-06-24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処理方法 |
JP5780795B2 (ja) * | 2011-03-24 | 2015-09-16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処理方法 |
JP2013142775A (ja) * | 2012-01-11 | 2013-07-22 | Sony Corp | 表示装置、電子機器、表示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US11979340B2 (en) | 2017-02-12 | 2024-05-07 | Mellanox Technologies, Ltd. | Direct data placement |
US12216575B2 (en) | 2022-07-06 | 2025-02-04 | Mellanox Technologies, Ltd | Patterned memory-network data transfer |
US12137141B2 (en) * | 2022-07-06 | 2024-11-05 | Mellanox Technologies, Ltd. | Patterned 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 (RDMA) |
US12135662B2 (en) | 2022-07-06 | 2024-11-05 | Mellanox Technologies, Ltd. | Patterned direct memory access (DMA)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5607A (zh) * | 1996-12-20 | 1998-06-24 | 佳能株式会社 | 打印控制装置及方法、贮存计算机可读程序的贮存介质 |
CN1269687A (zh) * | 1998-11-11 | 2000-10-1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处理公共存储器开关中的单元组的设备和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10815A (en) * | 1995-06-07 | 1998-01-20 | Vtech Communications, Ltd. | Encoder apparatus and decoder apparatus for a television signal having embedded viewer access control data |
US6633951B2 (en) * | 2001-03-15 | 2003-10-14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through dynamic memory storage inversion |
KR100481852B1 (ko) * | 2002-07-22 | 2005-04-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고속 푸리에 변환 장치 |
-
2006
- 2006-11-09 JP JP2006304421A patent/JP4364897B2/ja active Active
-
2007
- 2007-10-31 US US11/981,107 patent/US2008014373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7-11-02 CN CN200710167193XA patent/CN10117864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5607A (zh) * | 1996-12-20 | 1998-06-24 | 佳能株式会社 | 打印控制装置及方法、贮存计算机可读程序的贮存介质 |
CN1269687A (zh) * | 1998-11-11 | 2000-10-1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处理公共存储器开关中的单元组的设备和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开2004-303275A 2004.10.2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78642A (zh) | 2008-05-14 |
US20080143732A1 (en) | 2008-06-19 |
JP4364897B2 (ja) | 2009-11-18 |
JP2008119900A (ja) | 2008-05-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78642B (zh) | 数据传送装置 | |
CN1149485C (zh) | 能够将图象旋转180度的显示设备和方法 | |
JP4446370B2 (ja) | 液晶表示素子のソースドライバ及び液晶表示素子の駆動方法 | |
JPH03174665A (ja) | 画像処理装置 | |
US20040051717A1 (en) | Display unit | |
JP5276744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JP3484296B2 (ja) | 半導体集積回路 | |
US20050231597A1 (en) | Image-captur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00377207C (zh) | 用于驱动显示面板的控制器/驱动器 | |
US6791701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copy mode and printer mode | |
US7782287B2 (en) | Data accessing interface having multiplex output module and sequential input module between memory and source to save routing space and power and related method thereof | |
JP5094274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 |
US6895478B2 (en) | Memory control circuit | |
US7570238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by a display controller | |
EP0261629A2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JP2001109439A (ja) | 液晶パネルの走査電極駆動回路と駆動方法 | |
JP2006123214A (ja) | 印刷装置,及び、半導体集積回路 | |
US20070139717A1 (en) | Method for reducing memory consumption when carrying out edge enhancement in multiple beam pixel apparatus | |
JPS59171256A (ja) | プリンタ回路 | |
JP2003015609A (ja) |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携帯機器 | |
US8405588B2 (en) | Data accessing system and data accessing method | |
KR100297983B1 (ko) | 인쇄데이터포맷 변환장치 | |
JP2002215563A (ja) | Dma制御装置 | |
JPS5971593A (ja) | Crtデイスプレイのハ−ドコピ−方式 | |
JPH1016298A (ja)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方法、印刷装置及び方法、情報処理システ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421 Termination date: 2020110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