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171759B - 检测信号生成方法和接收器 - Google Patents

检测信号生成方法和接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71759B
CN101171759B CN2006800155133A CN200680015513A CN101171759B CN 101171759 B CN101171759 B CN 101171759B CN 2006800155133 A CN2006800155133 A CN 2006800155133A CN 200680015513 A CN200680015513 A CN 200680015513A CN 101171759 B CN101171759 B CN 1011717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preading code
symbol
subclass
rece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155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71759A (zh
Inventor
约翰·尼尔松
布·伯恩哈德松
本特·林多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11717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17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717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175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73Synchronisation aspects
    • H04B1/7085Synchronisation aspects using a code tracking loop, e.g. a delay-locked loo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7Code type
    • H04J13/004Orthogonal
    • H04J13/0048Wals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73Synchronisation aspects
    • H04B1/7075Synchronisation aspects with code phase acqui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73Synchronisation aspects
    • H04B1/7075Synchronisation aspects with code phase acquisition
    • H04B1/7077Multi-step acquisition, e.g. multi-dwell, coarse-fine or valid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16Code allocation
    • H04J13/18Allocation of orthogonal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group of H04B3/00 - H04B13/00
    • H04B2201/69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 H04B2201/707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relating to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2201/70701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relating to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featuring pilot assisted re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确定扩展频谱通信系统中的检测信号。公开了一种生成用于检测扩展频谱信号中的能量的检测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应用预定扩频码对扩展频谱信号进行解扩以获得解扩信号符号的序列(202A至202D);对多个解扩信号符号进行累加以获得单个检测信号。该累加包括:获得所述解扩信号符号的第一和第二子集,其中第一子集的符号的值对于接收器是已知的,或者接收器至少已知第一子集的符号的值是相同的,而第二子集的符号具有未知值;对第一子集的符号进行相干累加以获得第一部分检测信号(203A、203B、203C);对第二子集的符号进行非相干累加以获得第二部分检测信号(204A、204B、204C);以及将第一和第二部分检测信号合并以获得单个检测信号(208)。

Description

检测信号生成方法和接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检测接收的扩展频谱通信信号中的能量的检测信号的生成。
背景技术
码分多址(CDMA)系统是其中不同的物理信道被不同的扩频码(所谓的信道化码)分隔的扩展频谱系统。因此,将接收信号按待发送数据和信道化码进行调制。以预定比特率进行数据调制,并且以更高速率(所谓的码片速率,多位扩频信号被称为码片)进行对信道化码的调制。扩频因子对应于数据比特持续时间相对于码片持续时间的比。因此,扩频因子确定了包含在一个符号中的码片的数量。
在针对3GPP设计的宽带码分多址(WCDMA)系统中,信道化码是所谓的正交可变扩频因子(OVSF)码。选择该码以保持在具有不同速率和扩频因子的不同物理信道之间的正交性。
此外,3GPP WCDMA中的下行链路数据根据扰码(即,各小区特有的扩频码)被进一步调制,而信道化码分隔该小区内的不同物理信道。在初始小区搜索过程中,用户终端/接收器针对所有候选扰码确定是否存在与已知信道化码相关联的有效信号能量。因此,在给定小区中,CDMA接收器需要确定与接收信号的一个或更多个信道化码相关联的信号能量的量。此外,接收器需要确定接收信号的任何频移和/或时间延迟。因此,接收器要在码空间、频率空间和时间上进行同步。
为了进行上述同步,WCDMA系统中的接收器需要检测信号中能量的存在。在3GPP WCDMA中,已知导频符号是经由调制有已知信道化码的公共导频信道(CPICH)发送的。由于CPICH具有已知信道化码,并且由于经由CPICH发送的数据对于接收器是固定和已知的,因此可以在小区搜索中使用CPICH。
类似地,在路径搜索和RAKE延迟过程中,频率和/或时间的同步需要针对不同的时间/频率延迟检测信号能量中的峰值。
因此,在上述情况下,接收器确定表示解扩信号中的能量的检测信号,从而在码空间、频率空间和/或时间上进行信号同步。因此在WCDMA系统中通常希望提高确定检测信号时的检测性能。
US 5,691,974描述了一种在扩展频谱系统中跟踪用户信道的频率和相位的方法。根据该方法,多个扩展频谱通信信号被并行地馈送给各数据接收器,在所述各数据接收器处利用各预选的解扩码以可调相位角对所述多个扩展频谱通信信号进行解扩,并在通信系统中活动的多个正交码上对其解码。随后多个经解码信号被合并以形成在跟踪循环中使用的单相检测信号。虽然该方法通过利用不同信道的相关性提高了检测性能,但它仍有进一步提高检测性能的问题。
发明内容
通过一种生成用于检测接收器所接收到的扩展频谱通信信号中的能量的检测信号的方法解决了以上和其他问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应用一组扩频码中的至少一个预定扩频码,对接收的扩展频谱通信信号进行解扩以获得解扩信号符号的序列;
-对预定数量的所述解扩信号符号进行累加以获得单个检测信号;其中所述累加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至少获得所述解扩信号符号的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其中所述第一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的值对于所述接收器是已知的,或者所述接收器至少已知所述第一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的值是相同的,而所述第二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的值对于所述接收器是未知的;
-对所述第一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进行相干累加以获得第一部分检测信号;
-对所述第二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进行非相干累加以获得第二部分检测信号;以及
-将所述第一部分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部分检测信号合并以获得所述单个检测信号。
因此,通过至少选择已知信号符号和未知信号符号的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并且通过对具有已知符号的第一子集执行相干互相关以及对具有未知符号的第二子集执行非相干互相关,进一步提高了相关性能。
当所述信号符号对于接收器是已知的(即,先验已知在给定信道上传输哪些符号)时,可以在符号的序列上进行相干累加,从而提高了检测性能,这是由于相干累加提供了改进的累加性能。此外,通过包括在第二子集的未知符号(即,不能假定接收器在解码前已知其值的符号)上的另外的非相干累加,进一步增大了总累加信号能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性能。
检测信号这一术语是指适于检测接收的通信信号中的能量的任何信号。检测信号的示例是累加信号功率或累加信号振幅。可以在预定时间间隔上(例如按不同的周期性间隔或按滑动窗)进行该累加。
相干累加这一术语是指信号符号的累加/求和以及对累加信号符号的振幅或功率的后续计算。信号的累加是在预定时段内进行的。
非相干累加这一术语是指待累加的各分量的信号振幅或信号功率的计算以及对计算出的功率/振幅值进行累加/求和。将非相干累加信号包括在对检测信号的计算中,以很小的额外复杂度和实现为代价,增加了所捕获能量的量。
相干累加和非相干累加的组合没有增加处理时间,因此即使对于具有严格实时要求的处理也是适合的。
选择信号符号的至少一个第一子集,从而使所述第一子集的信号符号的值对于接收器是已知的。例如,经由CPICH发送的符号是已知的。因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将CPICH的符号选为包括在第一子集中。因此,在这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预定扩频码包括公共导频信道(CPICH)的扩频码,并且所述解扩信号符号的第一子集包括通过公共导频信道接收的信号符号。
同样,通过专用物理信道(DPCH)发送的一些符号是导频符号并且对于接收器是已知的。因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DPCH上接收的已知符号被选为包括在第一子集中。
接收器对第一子集的多个解扩符号执行相干累加。当对多个符号执行相干累加时,提高了检测到的能量的量并因此提高了检测效率。应理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收器可以相干地累加多于一个子集的符号。得到的累加信号可以随后被非相干地合并为单个检测信号。
选择信号符号的至少一个第二子集,从而使所述第二子集的信号符号的值对于接收器是先验未知的。例如,WCDMA 3GPP系统包括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P-CCPCH具有固定的信道化码,但经由P-CCPCH发送的数据对于接收器是先验未知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将P-CCPCH的数据符号选为包括在第二子集中并在多个符号上进行非相干累加。因此,在这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预定扩频码包括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的扩频码,并且所述解扩信号符号的第二子集包括通过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接收的信号符号。因此,进一步增大了总累加信号能量,从而提高了检测效率。
同样,在DPCH上发送的一些符号是数据符号并且同样对于接收器是先验未知的。因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将在DPCH上接收的未知符号选为包括在第二子集中并对其进行非相干累加。因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预定扩频码包括专用物理信道(DPCH)的扩频码;其中解扩信号符号的第一子集包括通过该专用物理信道接收的已知信号符号;并且解扩信号符号的第二子集包括通过该专用物理信道接收的未知信号符号。
应理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收器可以非相干地累加多于一个子集的符号。得到的累加信号可以随后被非相干地互相合并和/或与第一子集的相干累加的信号非相干地合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解扩包括至少利用第一扩频码和第二扩频码进行解扩以获得解扩信号符号的对应的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并且其中,至少获得所述解扩信号符号的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的步骤包括从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第二序列之一中获得所述第一子集和所述第二子集中的每一个。因此,根据该实施方式,通过应用至少两个不同的扩频码对接收信号进行解扩。所述至少两个解扩信号中的每一个随后被累加,并且将得到的累加信号合并以形成检测信号。因此,采用具有不同扩频码的不同物理信道来生成检测信号,从而进一步增大了累加信号能量。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扩频码和第二扩频码具有第一扩频因子;并且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应用辅助扩频码对所述接收的扩展频谱通信信号进行解扩,以获得辅助解扩信号符号的序列,所述辅助扩频码具有等于所述第一扩频因子的一半的第二扩频因子;
-通过成对地合并所述辅助解扩信号符号,生成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扩频码和所述第二扩频码的、解扩信号符号的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
因此,通过用具有所述扩频因子一半的辅助扩频码进行解扩,并且通过将得到的解扩符号成对地合并为与所述第一扩频码和所述第二扩频码相对应的解扩符号,以特别有效的方式利用所述第一扩频码和所述第二扩频码进行解扩。
具体地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扩频码包括具有2n个相同值的序列,n为正整数,而所述第二扩频码包括具有n个相同值的第一部分序列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部分序列的值正负号相反的n个相同值的第二部分序列;并且其中,所述辅助扩频码包括具有n个相同值的序列。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将所述第一部分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部分检测信号合并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一部分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部分检测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与加权因子相乘。因此,对所述单个检测信号有贡献的不同项被单独地加权,从而可以考虑到由不同项实现的噪声抑制的量,从而提高了合并的信号的总检测性能。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相乘包括将所述第一部分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部分检测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与加权因子相乘以获得所述第一部分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部分检测信号的最大比合并,从而改进了对检测信号有贡献的不同部分的合并。
根据又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的值在预定数量的符号上保持恒定;并且对所述第一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进行相干累加的步骤包括在所述预定数量的符号上对所述第一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进行相干累加。已经认识到,在一些情况下,即使解扩信号符号的实际值不为接收器所知,只要已知解扩信号符号在累加时间间隔内不变,就可以对解扩信号符号进行相干累加。因此,通过对未知但是已知其在特定时段内恒定的解扩信号符号执行相干累加,可以进一步提高检测性能。在其上发送未知数据但已知其中的符号在特定时间间隔内不变的物理信道的示例是3GPP WCDMA的寻呼指示符信道(PICH)。因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预定扩频码包括寻呼指示符信道(PICH)的扩频码,并且其中解扩信号符号的所述第一子集包括通过该寻呼指示符信道接收的信号符号。
因此,对于其中发送的数据已知的信道,例如对于CPICH,可以在任何数据相关长度上实现相干累加。对于其中数据未知的信道,例如对于P-CCPCH和/或PICH,可以在已知数据不变的相关时段上实现相干累加,随后可以在更长时段上使用非相干累加。
根据另一方面,通过一种生成用于检测接收的扩展频谱通信信号中的能量的检测信号的方法解决了以上和其他问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应用一组扩频码中的至少一个预定扩频码,对接收的扩展频谱通信信号进行解扩以获得解扩信号符号的序列;
-对预定数量的所述解扩信号符号进行累加以获得检测信号;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接收的扩展频谱通信信号和所述解扩信号符号的序列中的至少一个缓冲为缓冲信号;
-对与所述缓冲信号对应的解扩信号符号的块进行解码以获得一组解码数据;
-对所述解码数据进行处理以重构与所述缓冲信号对应的发送信号符号的块;
-通过对其值由重构的发送信号符号给出的缓冲信号进行相干累加,生成所述检测信号。
因此,即使在信号符号是先验未知的情况下,也可以对缓冲信号进行相干累加。具体地说,由于在接收器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码并重构发送信号符号的值的同时将接收的信号和/或解扩信号符号缓冲,所以缓冲信号的信号符号的值是已知的。
当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解码步骤进行检验,并且在检验成功的情况下执行生成所述检测信号的步骤时,例如通过执行循环冗余校验来检验解码信号符号的正确性,从而确保了基于重构信号符号的相干累加的正确性。处理解码数据的步骤和生成相干累加的检测信号的步骤可选地都以检验成功为条件。
根据又一实施方式,所述方法包括:
-至少获得所述解扩信号符号的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其中所述第一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的值对于接收器是已知的,或者接收器至少已知所述第一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的值是相同的,而所述第二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的值对于所述接收器是未知的;
-对所述第一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进行相干累加以获得第一部分检测信号;
-针对所述第二子集的解扩数据符号执行以下步骤:缓冲、解码、对解码数据进行处理以及生成相干累加的检测信号,以获得第二部分检测信号;以及
-将所述第一部分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部分检测信号合并以获得所述检测信号。
最后,根据第二方面的方法还具有与结合第一个提到的方法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对应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
应注意,上述和以下方法的特征可以在软件中实现,并在数据处理系统或通过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而产生的其他处理装置中执行。另选的是,所述特征可以通过硬连电路而不是软件实现,或者与软件相结合地实现。处理装置这一术语包括任何合适的通用或专用可编程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电子电路等或者它们的组合。
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实现本发明的包括上述和下述方法和接收器的实施方式,每一种都产生结合第一个提到的方法描述的一个或更多个益处和优点,并且每一种都具有与结合第一个提到的方法描述并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公开的实施方式相对应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
具体地说,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接收扩展频谱通信信号的接收器,该接收器包括:
-至少一个解扩器,适于通过应用一组扩频码中的至少一个预定扩频码,对接收的扩展频谱通信信号进行解扩以获得解扩信号符号的序列;
-至少一个累加器,用于对预定数量的所述解扩信号符号进行累加以获得单个检测信号;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累加器包括:
-相干累加器,用于对所述解扩信号符号的至少第一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进行相干累加以获得第一部分检测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的值对于所述接收器是已知的,或者所述接收器至少已知所述第一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的值是相同的;
-非相干累加器,用于对所述解扩信号符号的至少第二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进行非相干累加以获得第二部分检测信号,所述第二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的值对于所述接收器是未知的;和
-合并器,用于将所述第一部分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部分检测信号合并以获得所述单个检测信号。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解扩器适于分别利用第一扩频码和第二扩频码,对所述接收的扩展频谱通信信号进行解扩以分别获得解扩信号符号的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并且所述解扩信号符号的所述第一子集和所述第二子集中的每一个都是解扩信号符号的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第二序列中相应一个的子集。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扩频码和所述第二扩频码具有第一扩频因子;所述解扩器适于通过应用辅助扩频码对所述接收的扩展频谱通信信号进行解扩以获得辅助解扩信号符号的序列,所述辅助扩频码具有等于所述第一扩频因子的一半的第二扩频因子;并且所述接收器包括至少一个合并器,所述合并器适于通过成对地合并所述辅助解扩信号符号,生成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扩频码和所述第二扩频码的、解扩信号符号的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扩频码包括具有2n个相同值的序列,n为正整数,而所述第二扩频码包括具有n个相同值的第一部分序列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部分序列的值正负号相反的n个相同值的第二部分序列;并且其中,所述辅助扩频码包括具有n个相同值的序列。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预定扩频码包括公共导频信道(CPICH)的扩频码,并且解扩信号符号的所述第一子集包括通过所述公共导频信道接收的信号符号。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预定扩频码包括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的扩频码,并且解扩信号符号的所述第二子集包括通过所述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接收的信号符号。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预定扩频码包括专用物理信道(DPCH)的扩频码;解扩信号符号的所述第一子集包括通过所述专用物理信道接收的已知信号符号;并且解扩信号符号的所述第二子集包括通过所述专用物理信道接收的未知信号符号。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接收器还包括至少一个乘法器电路,所述乘法器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一部分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部分检测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与加权因子相乘。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乘法器电路适于将所述第一部分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部分检测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与加权因子相乘,以获得所述第一部分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部分检测信号的最大比合并。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的值在预定数量的符号上保持恒定;并且所述接收器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相干累加器在所述预定数量的符号上对所述第一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进行相干累加。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预定扩频码包括寻呼指示符信道(PICH)的扩频码,并且解扩信号符号的所述第一子集包括通过所述寻呼指示符信道接收的信号符号。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接收扩展频谱通信信号的接收器,该接收器包括:
-解扩器,适于通过应用一组扩频码中的至少一个预定扩频码,对接收的扩展频谱通信信号进行解扩以获得解扩信号符号的序列;
-至少一个累加器,用于对预定数量的所述解扩信号符号进行累加以获得检测信号;
-缓冲器,用于将所述接收的扩展频谱通信信号和所述解扩信号符号的序列中的至少一个缓冲为缓冲信号;
-解码器,用于对与所述缓冲信号对应的解扩信号符号的块进行解码以获得一组解码数据;
-处理装置,适于根据所述解码数据重构与所述缓冲信号对应的发送信号符号的块;
其中,所述累加器适于通过对其值由重构的发送信号符号给出的缓冲信号进行相干累加,生成所述检测信号。
所述缓冲器可以包括适于临时存储码片序列或信号符号序列的任何电路或存储器。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接收器还包括用于对所述解码步骤进行检验的处理装置,并且其中所述累加器适于在检验成功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检测信号。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用于对所述解码步骤进行检验的处理装置适于执行循环冗余校验。
所述接收器可以是CDMA系统(具体地为WCDMA系统,诸如针对3GPP而定义的WCDMA系统)的接收器。具体地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器是诸如用户终端的用户设备(UE),并且所述通信信号是所述用户设备从相应基站接收的WCDMA下行链路信号。用户设备这一术语包括任何便携式无线电通信设备或其他手持或便携式装置。便携式无线电通信设备这一术语包括诸如移动电话、寻呼机、通信器(即电子记事薄)、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手持式计算机等的所有设备。另选的是,所述接收器可以是基站,例如WCDMA的节点B。因此,本文所述的方法适用于上行链路信道和下行链路信道两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组扩频码组是一组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组扩频码是一组电信系统信道化码。所述通信系统可以是CDMA系统,具体地说是WCDMA系统。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例示了在WCDMA系统中使用的信道化码的实施方式的码树。
图2示出了用于计算用于检测扩展频谱通信信号中的能量的检测信号的计算电路的示意框图。
图3例示了经由寻呼指示符信道接收的符号的累加。
图4示出了用于计算用于检测扩展频谱通信信号中的能量的检测信号的计算电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框图。
图5示出了用于3GPP WCDMA系统的CPICH和P-CCPCH物理信道的合并解扩器的示意框图。
图6示出了用于计算用于检测扩展频谱通信信号中的能量的检测信号的计算电路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框图。
图7例示了WCDMA通信系统的示意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例示了在WCDMA系统中使用的信道化码的实施方式的码树。这种系统的示例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规定的WCDMA系统。可以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出版的3GPP版本5的2004年9月版的规范(可在互联网上的www.3gpp.org上得到)中找到对3GPPWCDMA系统的示例的更详细描述。具体地说,在3GPP TS 25.211(http://www.3gpp.org/ftp/Specs/2004-09/Rel-5/25_series/25211-560.zip)中描述了WCDMA系统的该示例的信道结构。在3GPP TS 25.212(http://www.3gpp.org/ftp/Specs/2004-09/Rel-5/25_series/25212-590.zip)中描述了该示例的复用和信道编码。在3GPP TS 25.213(http://www.3gpp.org/ftp/Specs/2004-09/Rel-5/25_series/25213-550.zip)中描述了该示例的扩频和调制。在3GPP TS 25.214(http://www.3gpp.org/ftp/Specs/2004-09/Rel-5/25_series/25214-590.zip)中描述了该示例的物理层过程。在3GPP WCDMA系统中,每个物理信道被分配一组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即,具有不同扩频因子的正交码)的信道化码。这种类型的码的示例是所谓的Walsh(沃尔什)集合。可以利用Hadamard(哈达玛)矩阵递归地生成Walsh函数。以H1=1开始,可以根据以下公式从矩阵Hs构建Hadamard矩阵H2s
H 2 s = H s H s H s - H s ,
H 2 = 1 1 1 - 1 , H 4 = 1 1 1 1 1 - 1 1 - 1 1 1 - 1 - 1 1 - 1 - 1 1 , 等。
相应矩阵的行对应于Walsh-Hadamard码字。出于当前说明的目的,码字被表示为csf,n,其中sf表示扩频因子等级,并且0≤n≤sf-1。例如,Walsh-Hadamard码字csf,n对应于矩阵Hsf的第n行。例如,扩频因子sf=4的码字是上述H4的行,即c4,0=(1,1,1,1),c4,1=(1,-1,1,-1),c4,2=(1,1,-1,-1)以及c4,3=(1,-1,-1,1)。在图1中,码字的层级被例示为树结构,其中树中的各节点对应于码字csf,n。树的根101对应于码c1,1=1。每个节点是一子树的根并具有两个子节点,即所谓的上子节点和下子节点。例如,在图1中,节点101的上子节点被标示为102并且节点101的下子节点被标示为103。通过重复根节点两次而构建父节点的上子节点,即(1)的上子节点是(1,1)。通过将父与父的负数串联而创建下子节点,即节点101的下子节点是(1,-1)。
根据移动终端的工作模式,该终端知道存在具有各自的扩频码的不同物理信道。已知扩频码的示例包括以下扩频码:
在空闲模式(驻留小区(Camping cell))中,至少已知用于公共导频信道(CPICH)、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和PICH的扩频码。在空闲模式(未知小区)中,至少已知用于CPICH和P-CCPCH的扩频码。在连接模式中,至少已知用于CPICH、P-CCPCH、PICH和DPCH的扩频码。
例如,在3GPP WCDMA系统中,CPICH的信道化码是与图1中的节点104相对应的c256,0,并且在CIPCH上传输的数据符号具有恒定值在3GPP WCDMA系统中还总是存在在P-CCPCH上发送的广播信道BCH。P-CCPCH的信道化码是与节点105相对应的c256,1。然而,在P-CCPCH上传输的数据对于接收器是先验未知的。该数据包括符号的序列(QPSK)。
如上所述,根据工作模式,其他物理信道的其他扩频码对于接收器也是已知的。根据这些信道的性质,在其上传输的符号对于终端可以是先验已知或未知的,或者可以是部分已知的。例如,在DPCH信道上,传输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两者。虽然导频符号对于接收终端是已知的,但是数据符号是先验未知的。
图2示出了用于计算用于检测扩展频谱通信信号中的能量的检测信号的计算电路的示意框图。总体被标示为200的电路例如从移动终端的无线电接收器接收数字扩展频谱通信信号201。信号201被送入多个解扩电路202A、202B、202C和202D,每个解扩电路利用各自的扩频码对接收的信号201进行解扩,并得到各物理信道的解扩信号符号。这些信号符号被送入各累加器203A、203B、203C、204A和204B。对于先验已知信号符号的那些物理信道,相干地进行累加,而对于先验未知解扩信号符号的那些物理信道,非相干地进行累加。在乘法器207A、207B、207C、207D和207E中分别用各加权因子对所述累加信号进行加权。加权后的累加信号被送入合并器208,在合并器208中将其合并为单个检测信号z。检测信号z可以用在诸如时间跟踪循环、小区搜索电路等的同步、跟踪和/或搜索电路中。具体地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检测信号z被用于码匹配滤波,该码匹配滤波例如用于WCDMA接收器中的小区搜索或路径搜索。在这种情况下,针对输入信号201的多个延迟版本,重复生成z,或者并行地执行z的生成。另选的是,可将扩频码相对于输入信号进行延迟。此外,在小区搜索期间,可以针对与不同候选小区相对应的不同扰码计算信号z。
在图2的示例中,导频信道CPICH被用于生成检测信号。此外,出于生成检测信号z的目的,将另外的信道P-CCPCH、DPCH和PICH包括进来。
因此,电路200包括接收通信信号201和与CPICH相对应的扩频码的解扩器202A。在WCDMA的实施方式中,CPICH具有固定的扩频码c256,0。因此,该扩频码对于接收器总是已知的。因而解扩器202A生成CPICH信道的解扩符号yCPICH(k)。这里yCPICH(k)表示利用信道CIPCH的扩频码进行解扩而得到的解扩符号数k。为了对此进行描述,假设这些符号是连续列举的。对于固定的码片速率,符号速率取决于在解扩时使用的扩频因子。
解扩符号yCPICH(k)被送入累加器203A。累加器203A在与预定数量为L的符号相对应的时间内相干地累加所述解扩符号。在CPICH中所有符号都是相等的。因此,该相干累加可以写作:
z CPICH ( m ) = | Σ k = 0 L - 1 y CPICH ( mL + k ) | 2 - - - ( 1 )
可由累加器203A优选地执行的相干累加的量(即L的值)取决于参数的数量,这些参数包括Doppler(多普勒)速度、频率误差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累加器203A还根据以下公式非相干地累加zCPICH(m)的连续值:
z CPICH ′ ( n ) = Σ m = 0 M - 1 z CPICH ( nM + m )
应理解,可以采用相干累加的另选实施方式。例如,可以按滑动平均法进行累加,而不是像上述公式(1)中那样在周期性时间间隔上进行累加。另外或另选的是,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累加信号的振幅,而不是像公式(1)那样计算累加信号的信号功率:
z CPICH ( m ) = | Σ k = 0 L - 1 y CPICH ( mL + k ) | .
累加信号zCPICH随后被送入乘法器207A,在乘法器207中该累加信号被乘以定标因子α1。得到的定标累加信号被送入合并器208。
在WCDMA中,P-CCPCH也具有固定的信道化码,其被表示为C256,1。因此,在接收器处也已知P-CCPCH的信道化码,并且在利用信道化码c256,1进行解扩后的通信信号可以被用于检测该信号中的能量。然而,接收器并不知道经由P-CCPCH发送的数据。因此,解扩符号yP-CCPCH被非相干地累加。因此,电路200还包括解扩器202B,该解扩器202B接收信号201和扩频码c256,1,并且像结合解扩器202A所描述地那样生成解扩符号yP-CCPCH(k)。解扩符号yP-CCPCH(k)被送入累加器204A,累加器204A根据以下公式对L个符号进行非相干累加:
z P - CCPCH ( m ) = Σ k = 0 L - 1 | y P - CCPCH ( mL + k ) | 2
因此,通过计算每个符号的振幅的函数(例如平方)并通过对平方振幅求和,该和与实际符号中的变化(例如正负号变化或复平面中符号的相位变化)无关。
由于P-CCPCH采用扩频码c256,1,所以上述zP-CPICH部分总可以相加。如结合相干累加所描述的,同样可以按不同方式(例如滑动平均法和/或累加信号振幅而非信号功率)进行非相干累加,。
累加信号zP-CCPCH被送入乘法器207B,在乘法器207B中累加信号zP-CCPCH被乘以定标因子α2。该定标累加信号被送入合并器208。
取决于工作模式,接收器还知道DPCH的信道化码,例如分配给该接收器的码。因此,当已知DPCH的信道化码时,DPCH可被用于捕获接收信号中的额外能量。为此,电路200包括通过控制信号210A控制的开关209A,该控制信号210A表示是否已知DPCH的信道化码。如果这种信道化码可用,则开关209A闭合从而接收的通信信号201被送入解扩器202C,解扩器202C通过应用对应DPCH的已知信道化码cDPCH对信号201进行解扩。在DPCH上传输的符号包括导频符号和数据符号。虽然导频符号对接收器是已知的并且可以相干累加,但数据符号需要被看作未知的并被非相干累加。因此,电路200包括相干累加器203B和非相干累加器204B,每个累加器接收DPCH信道的解扩符号yDPCH的子集。为此,电路200还包括选择器电路205,该选择器电路205接收解扩符号yDPCH,并将已知(例如导频)符号发送到相干累加器203B以及将未知(例如数据)符号发送到非相干累加器204B。因此,可以将选择器205所执行的操作表示为以下函数:
Figure GSB00000353732500151
因此,相干累加器203B执行下面对已知DPCH符号的相干累加:
z DPCH , c ( m ) = | Σ k = 0 L 256 sf DPCH - 1 f DPCH ( mL 256 sf DPCH + k ) · y DPCH ( mL 256 sf DPCH + k ) | 2
这里,为了考虑到要在合并器208中合并的不同组成部分的不同扩频因子,引入了CPICH的扩频因子sfCPICH=256相对于扩频因子sfDPCH的比256/sfDPCH。因此,可将其扩频因子等于CPICH的扩频因子(例如256)的DPCH信道以及其扩频因子不同于CPICH的扩频因子的DPCH信道用于信号能量的检测。例如,DPCH信道的扩频因子sfDPCH可以是4、8、16或更高。通过捕获与不同扩频因子(即,不同符号长度)的物理信道相关的信号能量,可以进一步提高检测性能。
累加信号zDPCH,c随后被送入乘法器207C,在乘法器207C中该累加信号被乘以定标因子α3。得到的定标累加信号被送入合并器208。
非相干累加器204B生成对应的非相干累加信号
z DPCH , nc ( m ) =
Σ k = 0 L 256 sf DPCH - 1 | ( 1 - f DPCH ( mL 256 sf DPCH + k ) ) · y DPCH ( mL 256 sf DPCH + k ) | 2
累加信号zDPCH,c随后被送入乘法器207D,在乘法器207D中该累加信号被乘以定标因子α4。得到的定标累加信号被送入合并器208。
取决于工作模式,接收器还知道PICH信道的信道化码。因此,当已知PICH的信道化码时,例如当接收终端正驻留于小区时,该PICH可用于捕获接收信号中的额外能量。因此,电路200包括通过控制信号210B控制的开关209B,该控制信号210B表示是否已知PICH的信道化码。如果这种信道化码可用,则开关209B闭合从而接收的通信信号201被送入解扩器202D,该解扩器202D通过应用对应PICH的已知信道化码cPICH对信号201进行解扩,得到解扩符号yPICH。在PICH上传输的符号是先验未知的。但由于传输的符号是编码在所谓的寻呼组(PG)内的重复部分,因此知道这些符号经过预定时间间隔而不变。
应注意到,在另选实施方式中,为了检测信号中的能量,可以采用另选的或另外的信道。例如,在未来的实现中,CPICH和P-CCPCH可以不总是一起出现。在一个另选实施方式中,例如在具有高功率DPCH和低功率P-CCPCH的系统中,仅有CPICH和DPCH被用于检测信号中的能量。
图3例示了经由寻呼指示符信道接收的符号的累加。寻呼指示符信道(PICH)上的符号以称为寻呼组的时间间隔进行发送。在图3中,示出了两个连续的寻呼组并将其分别标示为331和332。在寻呼组331和332的每一个中,发送的符号是相同的,但这些符号在各寻呼组之间是不同的。图3还例示了由图2的电路执行的累加的累加时间间隔333。累加时间间隔333的长度为L个符号。在图3的示例中,示出了这样的情况:累加时间间隔333与寻呼组331和332不同步,即,累加时间间隔的开始和结束与寻呼组的开始/结束不一致。然而,由于已知累加时间间隔333的与各寻呼组重叠的子间隔334和335的每一个中的符号是恒定的,因此可以在子间隔334和335的每一个上进行相干累加。随后可以将得到的相干累加信号进行非相干合并,以获得针对累加时间间隔L的总累加信号。
再次参照图2,电路200通过相干累加器203C来利用PICH的特性,该相干累加器203C接收解扩符号yPICH,并在完全落入寻呼组内的时间间隔上进行相干累加。累加信号被送入乘法器207E,该乘法器207E将该累加信号乘以定标因子α5。该定标信号随后被送入非相干累加器204C,在非相干累加器204C中来自不同寻呼组的部分被非相干地合并。得到的信号被送入合并器208。可将累加器204C的输出表示为
Figure GSB00000353732500171
其中lstart和lend表示针对寻呼组PGk的相干累加的间隔,并且其中α5(PGk)为寻呼组PGk的定标因子。
因此,电路200还包括控制单元211,该控制电单元211例如通过将定时信号206送入累加器以指示寻呼组的开始和结束,对相干累加器203C进行控制。此外,控制电路211生成作为寻呼组PGk内的累加符号的函数的加权因子α5(PGk)。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选择加权因子的实施方式。
合并器208接收检测信号的上述组成部分并根据下式生成单个检测信号:
z(m)=α1·zCPICH(m)+α2·zP-CCPCH(m)+α3·zDPCH,c(m)
4·zDPCH,nc(m)+zPICH(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执行z(m)的非相干累加,从而改善相关结果。加权/定标因子αi(i=1,..,5)允许送入合并器208中的各组成部分的相对加权。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选择加权因子以通过将各项相加而获得最大比合并(MRC)。在这种实施方式中,一个项的加权因子说明了利用特定扩频因子(sf)和特定量的相干累加实现了多少噪声抑制。
具体地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下选择图2中的加权因子αi(i=1,..,5)以使接收信号的SIR最大化:
α1=L
α2=1
Figure GSB00000353732500181
α 4 = sf DPCH 256
α5(PGk)=“在PGk中累加的已知符号的数量”
因此,加权因子被选择为相干累加的符号数量乘以累加符号的相对长度。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基于一个或多个估计的信道SNR来选择加权因子。在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在需要时加入额外的累加。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需要并且衡量了是否实际上有贡献的情况下,加入额外的累加。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例如通过自适应地调节加权因子以使检测性能最大化来自适应地确定加权因子。另选的是,可以人工地选择加权因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各个信道的累加时间间隔是相同的,即,它们具有相同的长度并且互相同步。然而,应该理解,在另选实施方式中,对于不同的信道可以采用不同的累加时间间隔(包括不同长度的累加时间间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于定时问题,不同的累加时间间隔可能是优选的。上述的额外累加还需要一些解扩硬件。
由于检测信号z是基于多个信道生成的,在检测信号z的累加中捕获了更多信号能量,因此生成的检测信号z的检测性能得以提高。此外,由于在已知符号的情况下相干地进行累加,改善了检测性能。此外,由于具有未知信号符号的信道也被用于生成检测信号,改善了检测性能。
在上述示例中,信道P-CCPCH、DPCH和PICH与CPICH一起使用。然而,应该理解,可以采用另选和/或另外的信道,如果终端已知这些信道的扩频码的话。具体地说,如上所述,取决于移动终端的工作模式,不同的扩频码可能是已知的。取决于信道,经由该信道传送的符号(或者这些符号中的至少一些符号)是已知的,或者至少已知在预定时段上是不变的。对于已知的符号,可以进行相干累加,而对其余符号进行非相干累加。
此外,在一些应用中,实际选择哪些信道以包括在对检测信号的计算中,可以取决于增大复杂度和提高检测性能之间的权衡。
图4示出了用于计算用于检测扩展频谱通信信号中的能量的检测信号的计算电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框图。总体被标注为400的该电路例如从移动终端的无线电接收器接收数字扩展频谱通信信号201。信号201被送入解扩电路402,解扩电路402用于对接收的信号201进行解扩从而得到具有共同扩频因子的两个物理信道(即CPICH和P-CCPCH)的解扩信号符号。该信号符号被送入如结合图2所述的各累加器203A和204A。累加器203A对CPICH符号进行相干累加,而累加器204A对P-CCPCH符号进行非相干累加。得到的累加信号被乘法器207A和207B分别乘以对应的加权因子α1和α2,并被送入如结合图2所述的合并器208。因此,像在结合图2所述的电路中那样,对CPICH和P-CCPCH符号进行累加,这里不再对其进行描述。然而,在图4的实施方式中,由一个合并的解扩器402而不是像图2那样由两个单独的解扩器执行对CPICH和P-CCPCH信道的解扩。因此,提供了需要很少资源来计算检测信号的特别有效的电路。图4的实施方式仅执行CPICH和P-CCPCH的累加。然而,应该理解,还可以加入利用另外的扩频码的解扩以及对来自其他物理信道的符号的相应累加,例如结合图2所描述的。现在将参照图5描述该合并解扩器402的实施方式。
图5示出了用于3GPP WCDMA系统的CPICH和P-CCPCH物理信道的合并解扩器的示意框图。如上所述,已知CPICH信道上的发送符号dCPICH的序列。具体地说,在3GPP WCDMA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符号具有恒定值
Figure GSB00000353732500191
然而,P-CCPCH符号dP-CCPCH的序列是未知的。在3GPP WCDMA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符号dP-CCPCH具有值
Figure GSB00000353732500192
这两种信道具有相同的扩频因子(sf=256),CPICH具有信道化码cPICH=c256,0=(1,1,...,1),即包括的都是“1”的256元组,并且P-CCPCH具有信道化码cP-CCPCH=c256,1=(1,...,1,-1,...,-1),即包括128个“1”的序列后紧跟128个“-1”的序列的256元组。
合并解扩器402包括解扩器502,该解扩器502接收输入信号201并利用扩频因子sf=128(即,信道CPICH和P-CCPCH的扩频因子的一半)对其进行解扩。具体地说,解扩器502应用扩频码c128,0=(1,...,1),128个“1”的序列。该码在图1的码树中被标注为106。解扩器502输出得到的复符号的序列xk。该序列xk被送入延迟电路515、加法器516和减法电路517。延迟电路将序列xk延迟一个符号,即,延迟电路的输出对应于序列xk-1。被延迟的序列xk-1也被送入加法器516和减法电路517。因此,加法器516输出序列xk-1+xk,而减法电路输出序列xk-1-xk。由于c128,0对应于图1的码树中的节点c256,0和c256,1的父节点,因此根据c256,0=(c128,0,c128,0)和c256,1=(c128,0,-c128,0)将这些码关联起来。因此加法器516和减法电路517的输出分别对应于CPICH和P-CCPCH的解扩符号:yCPICH(k)=xk-1+xk,并且yP-CCPCH(k)=xk-1-xk
如上所述,当已知发送的符号时(例如在导频符号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相干累加。如上面结合在寻呼组期间不变的PICH符号的示例所描述的,如果已知发送的符号在预定累加时间间隔期间是相同的,则尽管所述信号的确切值可能是未知的,也可以在该累加时间间隔内采用相干累加。下面,参照3GPP WCDMA的一个实施方式的DPCH信道,将描述用于计算检测信号的计算电路的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在数据符号先验未知的情况下允许还针对数据信道进行相干累加。
图6示出了用于计算用于检测扩展频谱通信信号中的能量的检测信号的计算电路(总体被标注为600)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框图。当接收到通信信号201时,DPCH上的数据符号是先验未知的。因此,解扩器202C通过应用扩频码cDPCH而生成的解扩数据符号是未知的。然而,在接收到接收信号的相应块(例如,在各传输时间间隔(TTI)后)并由随后的解码器621对其成功解码后,可以通过像发送器所做的那样对该块进行重新格式化而重构该相应块的所有发送数据符号dDPCH。解码器621生成解码数据626。解码器621还包括错误检测功能623(例如循环冗余校验(CRC)功能),从而得到表示是否已经成功进行了解码的校验值。电路600还包括重构电路622,该重构电路622对发送器发送的信号符号的值dDPCH进行重构。具体地说,电路622接收解码数据626,并执行发送器先前为发送信号而执行的操作,以根据源数据生成信号符号。通常,这些操作包括信道编码、交织、调制等。
电路600还包括缓冲器620,该缓冲器620接收来自解扩器202C的解扩符号yDPCH并缓冲预定数量的符号,例如,与一个符号块(即一个TTI)相对应的符号。当在缓冲器620中接收并缓冲了一个完整符号块时,缓冲器将缓冲的符号yDPCH转发到相干累加器603。相干累加器603还接收来自重构电路622的重构的数据符号dDPCH以及来自解码器621的CRC值。由于重构的符号dDPCH给出了解扩符号的值(即已知),这些值可以由累加器603相干地累加,从而得到相干累加的检测信号zDPCH
如果CRC值表示对接收的符号的解码不成功,则相干累加器603将相应的解扩信号符号yDPCH丢弃。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例如通过如结合如图2所述地将不同的部分检测信号合并,将图6的计算电路应用于具有未知符号的一个或更多个信道,同时对具有已知符号的一个或更多个信道应用直接相干累加。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还包括非相干累加器(未明确示出),并且CRC值被用于控制开关功能,该开关功能选择性地将缓冲的解扩符号从缓冲器620转发到相干累加器603或者附加的非相干累加器。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对原始码片值进行缓冲,而不是缓冲解扩符号yDPCH。在检测信号被用于码匹配滤波器的情况下,当对原始码片进行缓冲时,缓冲量更小。
在图6中,仅基于DPCH计算检测信号。然而,应该理解,在另选实施方式中,可以将缓冲的DPCH符号的相干累加与本文所述的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物理信道的累加合并。这种合并还可以包括如上所述的zDPCH的定标。具体地说,在采用图6中的对缓冲符号的相干累加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基于CRC值来确定定标因子,以使其对应于相干累加符号的数量。
图6的实施方式提供了对高功率信道(例如,高比特率DPCH)的特别精确的估计。此外,高速特信道的扩频因子通常较小,从而每单位时间产生许多符号。因此,每单位时间可以对许多符号执行累加。
该实施方式可以有利地适用于跟踪缓慢变化过程(例如路径搜索)的目的,在这些过程中由于缓冲而造成的额外延迟不会对总体性能产生显著影响。
图7例示了WCDMA通信系统的示意概略图。该通信系统包括多个基站。在图7中示出了两个基站741A和741B。每个基站与通信系统的一个给定小区(如图7中的区域742A和742B所示)相关。该系统还包括多个用户终端。在图7中仅示出了一个这种终端743。终端743从基站741A和741B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接收射频(RF)通信信号,在图7中例示为通信信号744。用户终端743包括模拟接收器块745,该模拟接收器块745从基站741A接收RF信号744并产生数字通信信号。典型的模拟接收器包括以下功能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放大、从RF到IF的下变换、带通滤波、增益控制和A/D转换。块745生成的数字信号随后被送入数字接收器块746,数字接收器块746执行包括解扩、解调、小区搜索、延迟跟踪、数据解码等的数字信号处理步骤。具体地说,数字接收器块的一个实施方式包括如本文所述的用于检测接收信号中的能量的电路。
虽然已经详细描述并示出了一些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而是可以以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主题范围内的其他方式实施。
本发明可以借助包括多个不同部件的硬件以及借助适当编程的微处理器来实现。在列举了多个装置的装置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多个可以通过一个且同一个硬件(例如,适当编程的微处理器、一个或更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等)实施。在互相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陈述或者在不同实施方式中描述了特定措施这一事实并不表明这些措施的组合不能用于获得有益效果。
应该强调的是,术语“包括”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用于指明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部件或它们的组。

Claims (43)

1.一种生成用于检测接收的扩展频谱通信信号中的能量的检测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应用一组扩频码中的至少一个预定扩频码,对接收的扩展频谱通信信号进行解扩,以获得解扩信号符号的序列;
-对预定数量的所述解扩信号符号进行累加,以获得检测信号;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接收的扩展频谱通信信号和所述解扩信号符号的序列中的至少一个缓冲为缓冲信号;
-对与所述缓冲信号对应的解扩信号符号的块进行解码,以获得一组解码数据;
-对所述解码数据进行处理,以重构与所述缓冲信号对应的发送信号符号的块;
-通过对其值由重构的发送信号符号给出的缓冲信号进行相干累加,生成所述检测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对所述解码步骤进行检验的步骤,并且执行如下步骤:在检验成功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检测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检验步骤包括执行循环冗余校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至少获得所述解扩信号符号的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其中所述第一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的值对于接收器是已知的,或者接收器至少已知所述第一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的值是相同的,而所述第二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的值对于所述接收器是未知的;
-对所述第一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进行相干累加,以获得第一部分检测信号;
-针对所述第二子集的解扩数据符号执行以下步骤:缓冲、解码、对解码数据进行处理以及生成相干累加的检测信号,以获得第二部分检测信号;以及
-将所述第一部分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部分检测信号合并,以获得所述检测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系统是CDMA通信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预定扩频码包括专用物理信道(DPCH)的扩频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组扩频码是一组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组扩频码是一组电信系统信道化码。
9.一种生成用于检测接收器所接收到的扩展频谱通信信号中的能量的检测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应用一组扩频码中的至少一个预定扩频码,对接收的扩展频谱通信信号进行解扩,以获得解扩信号符号的序列;
-对预定数量的所述解扩信号符号进行累加,以获得单个检测信号;
其中所述累加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至少获得所述解扩信号符号的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其中所述第一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的值对于所述接收器是已知的,或者所述接收器至少已知所述第一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的值是相同的,而所述第二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的值对于所述接收器是未知的;
-对所述第一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进行相干累加,以获得第一部分检测信号;
-对所述第二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进行非相干累加,以获得第二部分检测信号;以及
-将所述第一部分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部分检测信号合并,以获得所述单个检测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解扩步骤包括以下步骤:至少利用第一扩频码和第二扩频码进行解扩以获得解扩信号符号的对应的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并且,至少获得所述解扩信号符号的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从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第二序列之一中获得所述第一子集和所述第二子集中的每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扩频码和所述第二扩频码具有第一扩频因子;并且,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应用辅助扩频码对所述接收的扩展频谱通信信号进行解扩,以获得辅助解扩信号符号的序列,所述辅助扩频码具有等于所述第一扩频因子的一半的第二扩频因子;
-通过成对地合并所述辅助解扩信号符号,生成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扩频码和第二扩频码的、解扩信号符号的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扩频码包括具有2n个相同值的序列,n为正整数,而所述第二扩频码包括具有n个相同值的第一部分序列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部分序列的值正负号相反的n个相同值的第二部分序列;并且,所述辅助扩频码包括具有n个相同值的序列。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预定扩频码包括公共导频信道(CPICH)的扩频码,并且,解扩信号符号的所述第一子集包括通过所述公共导频信道接收的信号符号。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预定扩频码包括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的扩频码,并且,解扩信号符号的所述第二子集包括通过所述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接收的信号符号。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预定扩频码包括专用物理信道(DPCH)的扩频码;其中,解扩信号符号的所述第一子集包括通过所述专用物理信道接收的已知信号符号;并且,解扩信号符号的所述第二子集包括通过所述专用物理信道接收的未知信号符号。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第一部分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部分检测信号合并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第一部分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部分检测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与加权因子相乘。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相乘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第一部分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部分检测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与加权因子相乘以获得所述第一部分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部分检测信号的最大比合并。
18.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的值在预定数量的符号上保持恒定;并且,对所述第一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进行相干累加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预定数量的符号上对所述第一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进行相干累加。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预定扩频码包括寻呼指示符信道(PICH)的扩频码,并且,解扩信号符号的所述第一子集包括通过所述寻呼指示符信道接收的信号符号。
20.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系统是CDMA通信系统。
21.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预定扩频码包括专用物理信道(DPCH)的扩频码。
22.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组扩频码是一组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
2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组扩频码是一组电信系统信道化码。
24.一种用于接收扩展频谱通信信号的接收器,该接收器包括:
-解扩器(202C),适于通过应用一组扩频码中的至少一个预定扩频码,对接收的扩展频谱通信信号进行解扩,以获得解扩信号符号的序列;
-至少一个累加器(603),用于对预定数量的所述解扩信号符号进行累加,以获得检测信号;
其中,所述接收器还包括:
-缓冲器(620),用于将所述接收的扩展频谱通信信号和所述解扩信号符号的序列中的至少一个缓冲为缓冲信号;
-解码器(621),用于对与所述缓冲信号对应的解扩信号符号的块进行解码,以获得一组解码数据;
-处理装置(622),适于根据所述解码数据,重构与所述缓冲信号对应的发送信号符号的块;
其中,所述累加器适于通过对其值由重构的发送信号符号给出的缓冲信号进行相干累加,生成所述检测信号。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接收器,该接收器还包括用于对所述解码步骤进行检验的处理装置(622),并且,所述累加器适于在检验成功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检测信号。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接收器,其中,用于对所述解码步骤进行检验的处理装置适于执行循环冗余校验。
27.根据权利要求24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器,其中,所述接收器是CDMA通信系统的接收器。
28.根据权利要求24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器,其中,该组扩频码是一组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
29.根据权利要求24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组扩频码组是一组电信系统信道化码。
30.一种用于接收扩展频谱通信信号的接收器,该接收器包括:
-至少一个解扩器(202A、202B、202C、202D;402;502),适于通过应用一组扩频码中的至少一个预定扩频码,对接收的扩展频谱通信信号进行解扩,以获得解扩信号符号的序列;
-至少一个累加器(203A、203B、203C、204A、204B、204C),用于对预定数量的所述解扩信号符号进行累加,以获得单个检测信号;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累加器包括:
-相干累加器(203A、203B、203C),用于对所述解扩信号符号的至少第一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进行相干累加,以获得第一部分检测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的值对于所述接收器是已知的,或者所述接收器至少已知所述第一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的值是相同的;
-非相干累加器(204A、204B、204C),用于对所述解扩信号符号的至少第二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进行非相干累加,以获得第二部分检测信号,所述第二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的值对于所述接收器是未知的;和
-合并器(208),用于将所述第一部分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部分检测信号合并,以获得所述单个检测信号。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接收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解扩器适于分别利用第一扩频码和第二扩频码对所述接收的扩展频谱通信信号进行解扩,以分别获得解扩信号符号的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并且,所述解扩信号符号的所述第一子集和所述第二子集中的每一个都是解扩信号符号的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第二序列中相应一个的子集。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接收器,其中,所述第一扩频码和所述第二扩频码具有第一扩频因子;其中,所述解扩器(502)适于通过应用辅助扩频码对所述接收的扩展频谱通信信号进行解扩以获得辅助解扩信号符号的序列,所述辅助扩频码具有等于所述第一扩频因子的一半的第二扩频因子;并且,所述接收器包括至少一个合并器(516、517),所述合并器适于通过成对地合并所述辅助解扩信号符号,生成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扩频码和所述第二扩频码的、解扩信号符号的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接收器,其中,所述第一扩频码包括具有2n个相同值的序列,n为正整数,而所述第二扩频码包括具有n个相同值的第一部分序列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部分序列的值正负号相反的n个相同值的第二部分序列;并且,所述辅助扩频码包括具有n个相同值的序列。
34.根据权利要求30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预定扩频码包括公共导频信道(CPICH)的扩频码,并且,解扩信号符号的所述第一子集包括通过所述公共导频信道接收的信号符号。
35.根据权利要求30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预定扩频码包括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的扩频码,并且,解扩信号符号的所述第二子集包括通过所述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接收的信号符号。
36.根据权利要求30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预定扩频码包括专用物理信道(DPCH)的扩频码;其中,解扩信号符号的所述第一子集包括通过所述专用物理信道接收的已知信号符号;并且,解扩信号符号的所述第二子集包括通过所述专用物理信道接收的未知信号符号。
37.根据权利要求30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器,该接收器还包括至少一个乘法器电路(207A、207B、207C、207D、207E),所述乘法器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一部分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部分检测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与加权因子相乘。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接收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乘法器电路适于将所述第一部分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部分检测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与加权因子相乘,以获得所述第一部分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部分检测信号的最大比合并。
39.根据权利要求30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器,其中,所述第一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的值在预定数量的符号上保持恒定;并且,所述接收器包括控制电路(211),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相干累加器(203C)在所述预定数量的符号上对所述第一子集的解扩信号符号进行相干累加。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接收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预定扩频码包括寻呼指示符信道(PICH)的扩频码,并且,解扩信号符号的所述第一子集包括通过所述寻呼指示符信道接收的信号符号。
41.根据权利要求30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器,其中,所述接收器是CDMA通信系统的接收器。
42.根据权利要求30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器,其中,该组扩频码是一组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
43.根据权利要求30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组扩频码组是一组电信系统信道化码。
CN2006800155133A 2005-03-21 2006-03-07 检测信号生成方法和接收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717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5388024.1 2005-03-21
EP05388024A EP1705806B1 (en) 2005-03-21 2005-03-21 Determining a detection signal in a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6408105P 2005-03-22 2005-03-22
US60/664,081 2005-03-22
PCT/EP2006/002341 WO2006099973A1 (en) 2005-03-21 2006-03-07 Determining a detection signal in a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1759A CN101171759A (zh) 2008-04-30
CN101171759B true CN101171759B (zh) 2011-03-30

Family

ID=34942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1551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71759B (zh) 2005-03-21 2006-03-07 检测信号生成方法和接收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949036B2 (zh)
EP (1) EP1705806B1 (zh)
KR (1) KR101194903B1 (zh)
CN (1) CN101171759B (zh)
AT (1) ATE526730T1 (zh)
ES (1) ES2374205T3 (zh)
WO (1) WO20060999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94574B2 (en) * 2007-08-20 2012-01-10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receiving
US8520721B2 (en) 2008-03-18 2013-08-27 On-Ramp Wireless, Inc. RSSI measurement mechanism in the presence of pulsed jammers
US8477830B2 (en) 2008-03-18 2013-07-02 On-Ramp Wireless, Inc. Light monitoring system using a random phase multiple access system
US8958460B2 (en) 2008-03-18 2015-02-17 On-Ramp Wireless, Inc.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media access control system
KR100958319B1 (ko) 2008-06-17 2010-05-17 경희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 시스템의 신호 검출 장치
US8363699B2 (en) 2009-03-20 2013-01-29 On-Ramp Wireless, Inc. Random timing offset determination
US8284819B2 (en) * 2009-10-21 2012-10-09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in WCDMA systems
US8498324B2 (en) * 2009-10-23 2013-07-30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between multipath signals utilizing a programmable interface suppression module
US8498321B2 (en) * 2009-09-15 2013-07-30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izing programmable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US8509287B2 (en) 2009-10-23 2013-08-13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versity processing utilizing a programmable interface suppression module
US8358604B2 (en) * 2009-12-23 2013-0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cell detection using additional physical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571256B (zh) * 2010-12-30 2014-10-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扰码对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8988906B (zh) * 2018-07-23 2019-10-2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数据速率可变的非相干扩频通信装置
CN111200863B (zh) * 2019-12-30 2021-09-0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Wi-Fi弱信号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KR102313034B1 (ko) * 2021-05-21 2021-10-15 호서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수중 통신장치 및 그 id 송수신 방법
CN114759947B (zh) * 2022-04-11 2023-03-2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多路线性扩频信号在并行传输下的扩频因子检测方法
CN117572169B (zh) * 2023-11-20 2024-05-14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超声数据处理技术进行局放检测的方法及探头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93376B1 (en) * 1997-10-10 2002-12-10 Qualcomm, Inc. Multi-layered PN code spreading in a multi-user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668011B1 (en) * 1998-12-21 2003-12-23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Block detection receiv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91974A (en) * 1995-01-04 1997-11-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full spectrum transmitted power in a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tracking individual recipient phase, time and energy
US6661833B1 (en) * 2000-01-31 2003-1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N generators for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 systems
GB2384665B (en) * 2002-01-25 2004-11-17 Toshiba Res Europ Ltd Reciever processing systems
US7643596B2 (en) * 2002-09-09 2010-01-05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Method and device for synchronizing a mobile radio receiver with a base station involving parallel verification
EP1441449A1 (en) * 2003-01-27 2004-07-28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 a Delaware corporation - Programmable acquisition module for multi-standard CDMA based receiver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93376B1 (en) * 1997-10-10 2002-12-10 Qualcomm, Inc. Multi-layered PN code spreading in a multi-user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668011B1 (en) * 1998-12-21 2003-12-23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Block detection receiv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194903B1 (ko) 2012-10-25
US7949036B2 (en) 2011-05-24
WO2006099973A1 (en) 2006-09-28
EP1705806A1 (en) 2006-09-27
EP1705806B1 (en) 2011-09-28
CN101171759A (zh) 2008-04-30
US20080212654A1 (en) 2008-09-04
KR20070114807A (ko) 2007-12-04
ES2374205T3 (es) 2012-02-14
ATE526730T1 (de) 2011-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71759B (zh) 检测信号生成方法和接收器
US676876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ep two W-CDMA searching
CN1097358C (zh) 通信系统中利用相干解调和判决引导信道估计的方法和设备
KR100689562B1 (ko) 코드 분할 다중 접속 통신에서 4 위상 확산 코드
CN1190908C (zh) 异步码分多址通信系统
US8228971B2 (en) Technique for searching for a preamble signal in a spread spectrum signal using a fast Hadamard transform
AU748658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reverse pilot signal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030029936A (ko) 부분 송신 포맷 정보로 물리적 채널을 프로세싱하는 장치및 방법
CA2472522A1 (en) Multiple initial search method for cdma and gps systems
CN101842998B (zh) 使用已知数据搜索多个正交信道----wcdma步骤2搜索
JP4059443B2 (ja) マルチレートの物理チャンネルを受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wcdma
JP2007510341A (ja) 代替スクランブルコードを用いた、cdma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干渉推定
KR100699388B1 (ko) 다중 경로 다이버시티를 갖는 폐쇄 루프 wcdma시스템에서 가중치를 검출하기 위한 프로세서 및 방법
US895845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spread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RU2006116891A (ru) Демодуляция данных для системы связи cdma
CN101471685B (zh) 窄带cdma反向链路及其调制扩频电路和解扩解调电路
Mazzini DS-CDMA systems using q-level m sequences: Coding map theory
US20020131483A1 (en) Spreading factor estimation system and method
KR100359924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경로 탐색 방법 및 장치
KR100366288B1 (ko) 파일럿심벌과 컨트롤심벌이 시분할로 구성되어 있는디에스-씨디엠에이 신호의 최적 탐색 방법 및 그에 따른장치
JP2002280928A (ja) 拡散係数推定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Han et al. FFT implementable CS-CDMA and its performance under polar clipping noise
CN1452823A (zh) 用于码分多址通信系统的匹配滤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