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66314A - “即按即说”类型通信会话中通过插入名片的信号增强 - Google Patents
“即按即说”类型通信会话中通过插入名片的信号增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66314A CN101166314A CNA2007101819227A CN200710181922A CN101166314A CN 101166314 A CN101166314 A CN 101166314A CN A2007101819227 A CNA2007101819227 A CN A2007101819227A CN 200710181922 A CN200710181922 A CN 200710181922A CN 101166314 A CN101166314 A CN 10116631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unication client
- communication
- invitation
- business card
- signal mess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9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267 cellular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10—Push-to-Talk [PTT] or Push-On-Call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 H04W76/45—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for Push-to-Talk [PTT] or Push-to-Talk over cellular [PoC]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 H04W80/10—Upper layer protocols adapted for application session management, e.g.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61—Push-to services, e.g. push-to-talk or push-to-vide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即按即说”类型通信会话中通过插入名片的信号增强。用于移动通信网络(N)的SIP类型信号协议包括:邀请信号消息(MI)“INVITE”,用于建立主叫通信客户机(A)和一个或多个被叫通信客户机(B、C)之间的通信会话,并且包含主叫通信客户机的逻辑地址和被叫通信客户机的地址。所述信号协议的创新之处在于,所述邀请信号消息(MI)还包含与主叫通信客户机(A)的用户关联的名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网络。更具体地,涉及由一个或多个其它通信客户机的通信客户机邀请以建立通信会话,特别是“PoC”(“蜂窝上的即按即说”)类型会话。
背景技术
“即按即说”(PTT)服务是一种“半双工”类型的通信服务,它使得多方能够交互地并且不同时地彼此通信。对每一客户机的控制(按钮、键等)用于将客户机从接收模式切换到发送模式,或从发送模式切换到接收模式。
这种服务已经适用于蜂窝通信网络,并且因此简写为“PoC”(“蜂窝上的即按即说”)。
OMA(开放移动联盟)当前推进这样的服务。例如,在“Push to talkover cellular(PoC)-Architecture”(OMA-AD_PoC-V1_0-20060609-A)和“OMA PoC Control Plane”(OMA-TS-Poc-ControlPlane-V1_0-20060609-A)文件中对其进行了描述和规定。这两个文件公布于2006年6月9日。
根据这些标准规范,想要发起“PoC”类型通信会话的客户机将邀请消息发送给PoC通信服务器。
这种邀请消息是SIP“邀请”请求。在题为“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的(互联网工程任务组)RFC3261中在原理上规定了这种请求类型。
邀请消息包含发送邀请的客户机和目的客户机(即发送方想要邀请到“PoC”通信会话的客户机)的逻辑地址,该逻辑地址被称为URI(“统一资源标识符”)。
PoC通信服务器的任务之一是通过使用包含在邀请消息中的地址来将从发送(或主叫)客户机接收到的邀请发送给受邀请的(或被叫)客户机。
受邀请的客户机典型地是移动通信终端,特别是蜂窝终端。它具有显示装置,通常包括屏幕,在所述显示装置上可以显示关于邀请的信息。取决于该信息,通信客户机用户可以判断是否接受邀请。
OMA规范没有详细描述由邀请所传送的信息。SIP协议指定的一组报头。这些报头发送主叫客户机的逻辑地址(URI)。因此,受邀请的通信客户机可以在其屏幕上显示这个逻辑地址。如果与这个逻辑地址对应的用户为被叫用户所知,则他可以形成姓名地址录的一部分,并且除了逻辑地址之外,或替代逻辑地址,包含在该姓名地址录中的信息可以被显示。
例如,在专利申请US2005/0287997中描述了一种可能性。由OMA进行的标准化工作之外,该信息描述了一种方案,其中,关于主叫方ID的信息被插入到信号消息,并且与根据被叫通信客户机的地址簿关联,从而将附加信息显示给用户。
然而,这种现有技术并非十分让人满意。
在第一种情况下,对于用户进行关于是否接受对通信会话的邀请的所通知的判断,逻辑地址可能是不够的。逻辑地址并非必然是十分容易地可读取的(它并不一定与主叫客户机的用户名称对应)。
对于第二种情况,其中,逻辑地址与由客户机在本地所存储的信息关联,除了在邀请消息来自于先前已知的通信方的情况之外,不能使用它。它不能应用于新的通信方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不提供任何信息来帮助被叫用户进行判断。
已经开发各种方案来使得能够在PoC应用中发送附加信息。例如,这可以包括专利申请US2006/0046755、US2006/0121927和US2006/0040686中所描述的方案,其描述了在“PoC”会话期间发送图像的装置。
然而,这些开发不能发送被叫客户机可以用于判断是否接受对通信会话的邀请的附加信息。
在专利US2006/0040686中,例如,建立通信会话仍然符合现有技术,并且被叫客户机不能从服务器接收图像,直到他接受呼叫并且会话已经被建立。
因此,他不能利用图像来判断是否接受输入呼叫。
因此,需要改进现有技术,以便被叫客户机可以具有必要的信息来判断是否接受对“PoC”(“即按即说”)类型通信会话的邀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一种通信客户机,具有
-声音产生电路和声音获取电路,所述声音产生电路用于产生表示在下行通信信道上接收的数据的声音信号,所述声音获取电路用于产生将在上行通信信道上发送的数据,
-信号接口,能够在信号信道上发送信号消息。所述信号消息中的一些用于建立与一个或多个其它通信客户机的通信会话;
-人机接口,包括控制所述信号接口的装置,当已经建立了“即按即说”类型通信会话时,在发送模式和接收模式之间转变的装置,在所述发送模式中,麦克风是激活的,在所述接收模式中,麦克风是不激活的;
-显示装置,被设计为基于被包含在一些接收到的信号消息中的数据来显示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通信客户机的创新之处在于:
-所述通信客户机还配备有存储器,所述存储器被设计为存储与所述通信客户机的用户关联的名片,并且被设计为由一个或多个信号消息将所述名片发送给所述其它通信客户机,并且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被设计为完全或部分地显示被包含在所述接收到的信号消息中的名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信号接口可以符合SIP协议,并且可以被设计为发送“邀请”信号消息中的所述名片,所述“邀请”信号消息被设计为建立与一个或多个其它通信客户机的所述通信会话。
所述名片可以被插入到所述“邀请”信号消息的SDP部分。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名片可以符合“vCard”格式。
可选地,被提供以存储名片的存储器还可以用于存储一组名片,所述一组名片每个与用户或用户简档关联,所述通信客户机具有在发送信号消息中的所述名片之前确定所述组中的一个名片的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网络的信号协议,包括邀请信号消息,用于建立主叫通信客户机和一个或多个被叫通信客户机之间的“即按即说”类型通信会话,并且所述信号消息包含所述主叫通信客户机的逻辑地址以及所述被叫通信客户机的地址。
根据本发明,所述信号协议的创新之处在于:所述邀请信号消息包含与所述主叫通信客户机的用户关联的名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由所述主叫通信客户机将所述邀请信号消息发送给通信服务器,所述通信服务器被设计为取决于被包含在所述邀请信号消息中的所述地址将所述邀请信号消息发送给所述被叫通信客户机。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信号消息可以是符合SIP标准的多方“邀请”消息,并且其中,所述名片被包含在符合SDP协议的部分中。
可选地,所述名片可以符合“vCard”格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一种软件产品,包含被设计为实现根据本发明的通信协议的代码。这样的代码可以可能从应用服务器被下载到通信客户机。
在阅读以下给出的实施例的描述之后,本发明及其特征将变得更清楚。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通信网络;
图2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信号消息。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的示例中,通信客户机A可以与移动通信网络N通信。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典型地是GSM、UMTS、CDMA类型等的蜂窝网络。它可以是汇聚网络,包括移动子网和固定子网,使固定客户机和移动客户机能够一起通信。这样的网络可以符合由3GPP和TISPAN来标准化的IMS(互联网多媒体子系统)架构。
通信客户机A可以通过这个通信网络N与一个或多个其它通信客户机B、C通信。
通过通信终端所知的方式,通信终端可以通过以下信道连接到通信网络:上行信道,用于将数据(语音、视频等)从通信客户机用户发送给通信网络N;下行信道,用于从网络(通常间接从另一通信客户机)接收数据;以及信号信道,用于在通信客户机和网络N之间进行双向信号消息传输。
通信客户机典型地是通信终端,所述通信终端配备有声音产生和获取电路,用于建立“语音”类型通信会话。它们还配备有更先进的装置,例如屏幕、相机等,用于建立多媒体通信会话(视频等)。
声音产生电路典型地是扬声器或耳机,用于产生声音信号,所述声音信号表示在下行通信信道上接收的数据。
声音获取电路典型地是麦克风,被设计为产生数据,所述数据其后通过上行通信信道被发送到通信网络。
通信客户机A、B、C还具有信号接口,用于在信号信道上发送和接收信号消息,所述信号信道将通信客户机A、B、C连接到通信网络N。
这些信号接口可以符合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的RFC3261中所定义的SIP协议,并且可能具有对SIP协议的扩展,SIP协议由IETF或其它标准化组织稍后进行定义。
通信客户机A将邀请信号消息MI发送给通信网络N,从而建立“PoC”类型通信会话(“蜂窝上的即按即说”)。
通信信道A具有人机接口,其包括命令所述信号接口并触发所述邀请信号消息MI的传输的装置。所述人机接口典型地包括可能地除了触摸屏、指轮等之外的一组键,用户可以使用所述的一组键来命令和控制通信客户机。因此,用户可以使用人机接口来触发对“PoC”类型通信会话的邀请。
一旦已经建立了“即按即说”通信会话,这种特定的人机接口还具有在接收模式和发送模式之间转变的装置(键,指轮等)。声音获取电路在接收模式下是不激活的。声音产生电路通常在发送模式下是不激活的。
邀请信号消息MI可以被发送给通信网络中的通信服务器SC。所述通信服务器可以理解邀请信号消息MI的内容,取决于该内容,所述通信服务器可以将邀请信号消息MI发送给被叫通信客户机B和C。
图2示意性地示出邀请信号消息,所述邀请信号消息符合用于“PoC”服务的SIP协议和OMA标准规范。
于是,所述邀请信号消息MI是由IETFRFC3261的定义的“INVITE”消息。
它包括由一组SIP报头所形成的第一部分ESIP。这些报头至少包含通信客户机A的用户的逻辑地址。它们还包含用于将邀请消息路由到通信服务器SC的信息。
“INVITE”信号消息还包含部分P1,P1包含描述建立通信会话的信息,该信息由不同方来使用以协商这些参数。这些参数可以例如与将要使用的媒体流的编码等有关。
按照已知方式,该部分符合SDP(“会话描述协议”)协议。
信号消息MI还包含部分P2,部分P2也符合所述SDP协议,如在由OMA发布的上述标准文档中所指定的那样。部分P2包含受邀请的通信客户机的逻辑地址。
以下给出的代码是符合SIP协议和OMA规范的邀请信号消息的示例性实施例。第一摘录表示该邀请消息的ESIP报头。粗体字表示SIP协议语法中的关键字,并且已经仅以粗体示出以便于辨认。
注意,表示邀请消息MI的“Content-Type:multipart/mixed”报头是“multi-party”消息,包括符合SDP协议的几个部分(P1和P2,以及稍后将描述的P3)。
SIP INVITE request
Request-URI sip:PoCConferenceFactoryURI.networkA.net
P-Preferred-Identity:“PoC User A”<sip:PoC-UserA@networkA.net>
Accept-Contact:*;+g.poc.talkburst;require;explicit
User-Agent:PoC-Client/OMA 1.0 Acme-Talk5000/v1.01
Privacy:id
Contact:<sip:PoC Client AnetworkA.net>;+g.poc.talkburst
Supported:timer
Session-Expires:1800;refresher=uac
Allow:INVITE,ACK,CANCEL,BYE,REFER,MESSAGE,SUBSCRIBE,NOTIFY,PUBLISH
Content-Type:multipart/mixed
P-Alerting-mode:MAO
可以按以下形式来示出符合SDP协议的部分P1:
Content-Type:application/sdp
c=IN IP6 5555::aaa:bbb:ccc:ddd
m=audio 3456 RTP/AV P 97
a=rtpmap:97 AMR
a=rtcp:5560
m=application 2000 udp TBCP
a=fmtp:TBCP queuing=1;tb_priority=2;timestamp=1
可以按以下形式来示出符合SDP协议的部分P2:
Content-Type:application/resource-lists+xml
Content-Disposition:recipient-list
<?xml version=“1.0”encoding=“UTF-8”>
<resource-lists xmlns=“urn:ietf:params:xml:ns:resource-lists”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e-instance”>
<list>
<entry uri=“sip:PoC-UserB@networkB.com”/>
<entry uri=“sip:PoC-UserC@networkC.com”/>
</list>
</resource-lists>
如上所述,这个部分P2包含被叫通信客户机B、C的地址(“sip:PoC-UserB@networkB.com”和“sip:PoC-UserC@networkC.com”)。
通信服务器SC被设计为根据包含在该消息中的地址(“sip:PoC-UserB@networkB.com”和“sip:PoC-UserC@networkC.com”)将邀请信号消息MI发送到通信客户机B和C。因此,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消息MI被复制为消息MIB和消息MIC,消息MIB被发送给通信客户机B,消息MIC被发送给通信客户机C。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部分P3也被插入邀请信号消息MI,所述邀请信号消息MI由主叫通信客户机A发送。
该部分P3包含用户的名片。在被存储在为此而特定地提供的存储器中之前,它可以被存储在通信客户机内。于是,通信客户机可以被设计为自动地插入存储在所发送的邀请信号消息中的这个名片。可以请求用户证实,或可以将所述通信客户机的配置选项用于所述自动插入。
如果若干不同的用户可以使用特定通信客户机,则通信客户机可以存储若干名片。在此情况下,当用户进行对通信客户机的连接时(“登录”),可以自动确定将要发送的名片。
可能地,可以为与不同简档对应的特定用户提供和存储一些不同的名片,例如商务名片、个人名片等。
在所有情况下,通信客户机配备有在以信号消息MI发送之前在一组所存储的名片中确定一个名片的装置。
这个名片可以符合vCard格式。所述vCard格式具有以下优点:其广泛地用于电子邮件,因此促进了邀请消息和电子邮件之间以及应用和使用所述应用的服务之间的交互操作性。
所述vCard(“Versitcard”)格式在IETF的RFC2425和2426的3.0版本中被规范化,RFC2425和2426分别被称为“姓名地址录信息的MIME内容类型”和“vCard MIME姓名地址录简档”。
显然,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其它名片规范是可能的。
名片可以包含关于通信客户机的使用的信息的不同条目:他的笔名或姓氏、他的电子邮件、他的物理地址、电话号码、他的头衔和/或职业等。
根据SIP协议,该部分P3包含可以如下所述的名片:
Content Type:application/x-vcard
begin:vcard
fn:Smith
n::Smith;Bob
org:Alcatel;
adr:;;Route de Nozay;Marcoussis;;F-91461 Cedex;France
email;internet:Bob.Smith@alcatel.fr
tel;work:+33(0)1 69 63 xx xx
tel:fax:+33(0)1 69 63 xx xx
version:2.1
end:vcard
在信号消息MIB和MIC中保持包含在信号消息MI中的该部分P3,信号消息MIB和MIC由通信服务器SC分别发送给通信客户机B和C。
通信服务器B和C配备有显示装置,特定地是屏幕。于是,可以在屏幕上部分或完整显示包含在名片中的信息。因此,它们向被叫通信客户机的用户提供了附加信息来判断是否接受邀请。
可以自动显示一些信息(主叫者名字等),而用户将采用特定行动来仅显示其它信息(地址等)。这种划分可以取决于显示屏幕的大小。
即使通信客户机B或C的用户不知道通信客户机A的用户,他也可以因此被通知其名字、公司、地址等,并且这种信息对于他进行判断是足够的。因此,他可以过滤某些输入呼叫,并且可能不理会不期望的“垃圾”类型邀请。
他还可以(通过取出文件、文档等)在精神上和身体上为自身准备输入呼叫。
这种由通信客户机所接收的名片可以可选地被存储在为此目的而提供的存储器中,并由“地址簿”类型应用来管理。该存储和该应用使用户能够管理联系方式并保持对这些联系方式的跟踪。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还可以由除了邀请信号消息之外的信号消息来发送名片。
例如,可以由被叫通信客户机B将信号消息发送给主叫通信客户机A和/或另一被叫通信客户机C。这些包含通信客户机B的用户的名片的信号消息使通信客户机A和C能够知道个人信息,并可能将这种名片存储在他们的联系方式中。
Claims (16)
1.一种通信客户机(A),配备有:
-声音产生电路和声音获取电路,所述声音产生电路用于产生表示在下行通信信道上接收的数据的声音信号,所述声音获取电路用于产生将在上行通信信道上发送的数据,以及
-信号接口,能够在信号信道上发送信号消息(MI);所述信号消息中的一些是邀请消息,用于建立与一个或多个通信客户机(B、C)的通信会话;
-人机接口,包括控制所述信号接口的装置,当已经建立了“即按即说”类型通信会话时,在发送模式和接收模式之间转变的装置,在所述发送模式中,所述麦克风是激活的,在所述接收模式中,所述麦克风是不激活的;
-显示装置,被设计为基于包含在一些接收到的信号消息中的数据来显示信息;
所述通信客户机特征在于,还配备有存储器,所述存储器被设计为存储与所述通信客户机的用户关联的名片,并且被设计为由一个或多个邀请消息将所述名片发送给所述其它通信客户机,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被设计为完全或部分地显示包含在所述接收到的信号消息中的名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客户机,其中,所述信号接口符合SIP协议,并且被设计为发送“邀请”信号消息中的所述名片,所述“邀请”信号消息被设计为建立与一个或多个其它通信客户机的所述通信会话。
3.如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通信客户机,其中,所述名片被插入到所述“邀请”信号消息的SDP部分。
4.如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通信客户机,其中,所述名片符合“vCard”格式。
5.如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通信客户机,其中,被提供为存储名片的所述存储器还可以用于存储一组名片,所述一组名片每个与用户和用户简档关联,所述通信客户机还具有在发送信号消息(MI)中的该名片之前确定所述组中的一个名片的装置。
6.一种移动通信网络(N)的信号协议,包括邀请信号消息(MI),用于建立主叫通信客户机(A)和一个或多个被叫通信客户机(B、C)之间的“即按即说”类型通信会话,并且所述信号消息包含所述主叫通信客户机的逻辑地址以及所述被叫通信客户机的地址,其特征在于,所述邀请信号消息(MI)还包含与所述主叫通信客户机(A)的用户关联的名片。
7.如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信号协议,其中,由所述主叫通信客户机(A)将所述邀请信号消息(MI)发送给通信服务器(SC),所述通信服务器(SC)被设计为取决于所述地址将所述邀请信号消息(MI)发送给所述被叫通信客户机(B、C)。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协议,其中,所述信号消息是符合SIP标准的多方“邀请”消息,并且其中所述名片包含在符合SDP协议的部分中。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协议,其中,所述名片符合vCard格式。
10.一种软件产品,包含被设计为使用如权利要求6至9中的一项所述的通信协议的代码。
11.一种移动通信网络(N)的信号协议,包括邀请信号消息(MI),用于建立主叫通信客户机(A)和一个或多个被叫通信客户机(B、C)之间的通信会话,并且包含所述主叫通信客户机的逻辑地址以及所述被叫通信客户机的地址,其特征在于,所述邀请信号消息(MI)还包含与所述主叫通信客户机(A)的用户关联的名片。
12.如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信号协议,其中,所述名片符合vCard格式。
13.如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信号协议,其中,所述邀请信号消息是符合所述SIP标准的“邀请”消息。
14.如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信号协议,其中,在所述邀请信号消息中,所述名片包含在符合SDP协议的部分中。
15.一种通信网络,使用符合权利要求1至15之一的通信客户机。
16.一种通信客户机,配备有:连接到通信网络并发送邀请信号消息的装置,所述邀请信号消息用于建立与至少一个其它通信客户机的通信会话;以及显示装置,被设计为基于包含在所接收的信号消息中的一些中的数据来显示信息,
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客户机还配备有存储器,所述存储器被设计为存储与所述通信客户机的用户关联的名片,并且被设计为由一个或多个邀请消息将所述名片发送给所述其它通信客户机,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被设计为完全或部分地显示包含在所述接收到的信号消息中的名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FR0654332 | 2006-10-18 | ||
FR0654332A FR2907621B1 (fr) | 2006-10-18 | 2006-10-18 | Enrichissement de la signalisation dans une session de communication de type "push to talk" par insertion d'une carte de visite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66314A true CN101166314A (zh) | 2008-04-23 |
Family
ID=38009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101819227A Pending CN101166314A (zh) | 2006-10-18 | 2007-10-17 | “即按即说”类型通信会话中通过插入名片的信号增强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869821B2 (zh) |
EP (1) | EP1921835A1 (zh) |
JP (1) | JP2010507302A (zh) |
KR (1) | KR20090068335A (zh) |
CN (1) | CN101166314A (zh) |
FR (1) | FR2907621B1 (zh) |
WO (1) | WO2008046697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196742A1 (zh) * | 2017-04-26 | 2018-11-01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基于VoLTE的语音通话方法和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295881B2 (en) * | 2009-02-12 | 2012-10-23 | Alcatel Lucent | Virtual card (VCARD) container for creating and sending electronic business cards |
CN101951702A (zh) * | 2010-08-19 | 2011-01-19 | 浙江元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手机终端实现单工通信的方法 |
FR2984663B1 (fr) | 2011-12-15 | 2014-11-21 | Oberthur Technologies | Procede d'initiation d'une conversat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219925A1 (en) * | 2003-04-30 | 2004-11-04 | Motorola, Inc. | Image data transfer over a dispatch voice channel |
KR100575978B1 (ko) * | 2004-08-17 | 2006-05-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Ptt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ptt통신서비스의 발언권자표시방법 |
US7725119B2 (en) * | 2004-08-24 | 2010-05-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graphics data in a push-to-talk system |
KR100626218B1 (ko) * | 2004-12-08 | 2006-09-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단말기에서 피티티 통화중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
-
2006
- 2006-10-18 FR FR0654332A patent/FR2907621B1/fr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
- 2007-09-11 WO PCT/EP2007/059499 patent/WO2008046697A1/fr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7-09-11 KR KR1020097007805A patent/KR20090068335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7-09-11 EP EP07116076A patent/EP1921835A1/fr not_active Ceased
- 2007-09-11 JP JP2009532746A patent/JP2010507302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7-10-15 US US11/872,138 patent/US786982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10-17 CN CNA2007101819227A patent/CN101166314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196742A1 (zh) * | 2017-04-26 | 2018-11-01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基于VoLTE的语音通话方法和系统 |
US11431841B2 (en) | 2017-04-26 | 2022-08-30 |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 Volte-based voice call method and syste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80096599A1 (en) | 2008-04-24 |
KR20090068335A (ko) | 2009-06-26 |
FR2907621B1 (fr) | 2009-01-23 |
FR2907621A1 (fr) | 2008-04-25 |
WO2008046697A1 (fr) | 2008-04-24 |
US7869821B2 (en) | 2011-01-11 |
EP1921835A1 (fr) | 2008-05-14 |
JP2010507302A (ja) | 2010-03-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318243B2 (ja) | PoC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マルチメディア通信サービスのための発言権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並びに端末装置 | |
KR101214326B1 (ko) | 멀티미디어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여러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방법및 장치 | |
EP1806006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itiating push-to-talk sessions between outside services and user equipment | |
US8862746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grating applications on user equipment utilizing special URI control messages | |
KR101225403B1 (ko) | PoC 시스템에서 PoC 그룹 세션 개설을 위한 방법과단말기 및 그 시스템 | |
US20060153102A1 (en) | Multi-party session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20060034195A1 (en) | SIP message extension for push to watch service | |
US20050259675A1 (en) |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 |
JP4971453B2 (ja) | マルチメディア通話サービスを遂行するためのマルチメディアPoCセッション開設及び管理システムとその方法及びユーザー端末 | |
JP2012157044A5 (zh) | ||
US20090017856A1 (en) | Transfer of Part of a Push to Talk Session | |
CN100495973C (zh) | 用于一键通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 |
US7809839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ll set-up betwe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 |
CN101411215A (zh) | 在无线一键通话系统中提供无线一键通话箱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1026614B (zh) | 一种媒体类型参数的协商方法 | |
EP1804455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to exchange videos in real-time taken by one's cellular handset during two-party voice calls | |
CN101166314A (zh) | “即按即说”类型通信会话中通过插入名片的信号增强 | |
EP2116036A1 (en) | Identifying participants in a conference | |
AU2004309946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ush-to-talk service | |
KR101252860B1 (ko) | PoC 시스템에서 PoC 박스에 저장된 미디어 제공 방법 | |
Yu et al. | A PoC Deployment in the IMS and its Simulation | |
Wild et al. | Push‐to‐Talk: A First Step to a Unified Instant Communication Future | |
KR20070051752A (ko) | PoC 시스템에서의 멀티 미디어 통화 서비스를 수행하기위한 발언권 관리 시스템과 그 방법 및 단말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0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