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63260B - 一种控制承载变化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承载变化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63260B CN101163260B CN2007100056083A CN200710005608A CN101163260B CN 101163260 B CN101163260 B CN 101163260B CN 2007100056083 A CN2007100056083 A CN 2007100056083A CN 200710005608 A CN200710005608 A CN 200710005608A CN 101163260 B CN101163260 B CN 10116326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rying
- multicast
- change
- changes
- ent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6—Re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 resource in the serving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6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comprising mechanisms for improved reliability, e.g. status reports
- H04L12/1868—Measures taken after transmission, e.g. acknowledg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95—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short real-time information, e.g. alarms, notifications, alerts, updat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控制承载变化的系统及装置,其中系统包括:承载变化通知实体和承载变化控制实体,其中,承载变化通知实体,用于获知承载需要改变的信息,向承载变化控制实体发送承载改变通知;承载变化控制实体,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承载改变通知,确定并控制由多播承载方式向单播承载方式转换,或由单播承载方式向多播承载方式转换。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公开了一种控制承载变化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系统、装置及方法能够感知多播能力及用户意愿的变化,并建立单/多播承载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承载变化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有效地利用移动网络资源,第三代合作组织(3GPP)提出了组播和广播业务(MBMS),即实现点到多点的多播业务,多播业务是指从一个数据源向多个目标传送数据报的方式,与以前的点到点的单播方式相比,可以节约带宽,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包括移动核心网和接入网的资源共享,尤其是空口资源共享。3GPP定义的MBMS不仅能够实现纯文本低速率的消息类组播和广播,而且能够实现高速率的多媒体业务组播和广播。MBMS业务通过增加一些新的网络功能实体和在已有网络实体中增加MBMS功能支持来实现。如对于接入网络中的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网络,增加了功能实体广播组播业务中心(BM-SC)等;并对涉及到的已有网络实体,如GPRS服务支持节点(SGSN)、GPRS业务网关节点(GGSN)、无线接入网络(RAN)中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基站控制器(RNC/BSC)以及用户设备(UE)等实体增加了MBMS功能支持。
为了节约带宽等网络资源,目前很多系统中的业务开始应用MBMS,如为了节约IP多媒体子系统(IMS)中的带宽等网络资源,3GPP提出在IMS业务中应用MBMS(IMSoMBMS)的解决方案。但现有技术中,未对应用MBMS的此类业务在终端或网络多播能力或用户意愿发生改变时,如何做单/多播承载转换进行规定,当多播能力丢失时,如UE从支持多播区域迁移至不支持多播区域,即由多播覆盖区域迁移至非多播覆盖区域时,由于非多播区域无法继续为UE建立多播承载方式的数据传输,因此会话等业务便会终止,从而无法继续进行会话,或用户感受多播通讯质量下降,主观上希望将多播转换为单播方式进行通讯,或用户愿意将单播承载转换为多播承载,或系统多播承载资源发生异常,系统需将多播承载转换为单播承载以保持用户业务能够继续进行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承载变化的系统、装置及方法,满足因终端或网络多播能力或用户意愿发生改变时,对承载进行转换的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系统,包括:承载变化通知实体和承载变化控制实体,其中,
承载变化通知实体,用于获知广播和组播业务MBMS承载需要改变的信息,向承载变化控制实体发送承载改变通知;
承载变化控制实体,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承载改变通知,确定并控制由MBMS多播承载方式向单播承载方式转换,或由单播承载方式向MBMS多播承载方式转换。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控制承载变化的装置,包括:承载变化通知实体和承载变化控制实体。
其中,承载变化通知实体包括:承载变化获知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
承载变化获知模块,用于获知所述承载需要改变的信息,向发送模块发送承载改变指示;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承载改变指示,向承载变化控制实体发送承载改变通知。
承载变化控制实体包括:接收模块和单/多播建立控制模块,其中,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承载变化通知实体的承载改变通知,并将所接收的承载改变通知发送给单/多播建立控制模块;
单/多播建立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来自接收模块的所述承载改变通知,确定并控制由所述多播承载方式向单播承载方式转换,或由单播承载方式向所述多播承载方式转换。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控制承载变化的方法,包括:
A、承载变化通知实体获知广播和组播业务MBMS承载需要改变的信息,向承载变化控制实体发送承载改变通知;
B、承载变化控制实体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承载改变通知,确定并控制由MBMS多播承载方式向单播承载方式转换,或由单播承载方式向MBMS多播承载方式转换。
从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承载变化通知实体获知承载需要改变的信息,如终端多播能力和/或网络多播能力和/或用户意愿的变化等,向承载变化控制实体发送承载改变通知;承载变化控制实体根据所接收的承载改变通知,确定并控制由多播承载方式向单播承载方式转换,或由单播承载方式向多播承载方式转换。为UE相应建立起单播或多播承载方式的数据传输。从而实现多播承载方式向单播承载方式的顺利转换,或反向转换,使得能够根据终端多播能力或网络多播能力或用户意愿的变化适当调整承载的方式,提供业务连续性的能力,同时也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承载变化的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承载变化的系统的示例性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具体应用的组网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应用实施例一中的控制承载变化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应用实施例二中的控制承载变化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应用实施例三中的控制承载变化的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应用实施例四中的控制承载变化的方法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应用实施例五中的控制承载变化的方法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应用实施例六中的控制承载变化的方法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应用实施例七中的控制承载变化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本思想是:承载变化通知实体获知承载需要改变的信息,如终端多播能力和/或网络多播能力和/或用户意愿的变化等,向承载变化控制实体发送承载改变通知;承载变化控制实体根据所接收的承载改变通知,确定并控制由多播承载方式向单播承载方式转换,或由单播承载方式向多播承载方式转换。其中,承载改变通知可以为多播去激活通知,也可以为多播激活通知等。
并且控制建立起单播承载方式的数据传输时,可提供业务连续性的能力,同时也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例如:承载变化通知实体获知到多播能力丢失,即承载方式需要由多播承载改变为单播承载,则向承载变化控制实体发送多播去激活通知;承载变化控制实体,根据接收到的多播去激活通知,确定由多播承载方式向单播承载方式转换,控制建立单播承载方式的数据传输;或者,承载变化通知实体获知到多播能力条件允许及需求,即承载方式需要由单播承载改变为多播承载,则向承载变化控制实体发送多播激活通知;承载变化控制实体,根据接收到的多播激活通知,确定由单播承载方式向多播承载方式转换,控制建立多播承载方式的数据传输。
具体实现时,多播去激活通知可以是多播去激活消息,也可以是媒体重协商请求,还可以是其它的内部通知消息等。同理,多播激活通知可以是多播激活消息,也可以是媒体重协商请求,还可以是其它的内部通知消息等。
其中,承载变化通知实体获知承载需要改变的信息的方式也可以有很多种,如用户意愿改变,接入网络上报,以及承载变化通知实体自身决定等。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进行承载变化的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承载变化通知实体获知承载需要改变的信息,向承载变化控制实体发送承载改变通知。
本实施例中,承载需要改变的信息包括:终端多播能力和/或网络多播能力和/或用户意愿的变化信息等。承载变化通知实体获知终端多播能力和/或网络多播能力和/或用户意愿的变化包括:用户可根据个人意愿通过UE选择承载方式,UE进而向承载变化通知实体发送承载改变信息,承载变化通知实体从该承载改变信息中获知用户意愿的变化,承载需要改变;或者UE从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时,承载变化控制实体可从网络获知新区域是否支持多播能力的信息,如UE从支持多播区域移动至不支持多播区域时,接入网络感知到目标网络不支持多播能力,向承载变化通知实体发送多播去激活消息,承载变化通知实体根据所接收的多播去激活消息,获知多播能力丢失,承载需要改变;或者UE在从一个网络区域移动至另一个网络区域,如从一个小区移动至另一个小区,发生网络区域迁移时,为确保业务连续性,利用现有技术中的单播切换,确定预先由多播承载方式转换为单播承载方式,因此承载变化通知实体可默认为多播能力丢失,承载需要改变;或者终端判断多播承载的质量状况,据此向承载变化通知实体发送承载改变信息,承载变化通知实体根据该承载改变信息获知承载需要改变;或者当网络多播承载资源发生拥塞或异常时,网络资源管理设备向承载变化通知实体发送承载改变信息,承载变化通知实体根据该承载改变信息获知承载需要改变等。
其中,上述区域可以是一个SGSN下所覆盖的区域,也可以一个RAN单元(如RNC)所覆盖的区域。
以在IMS业务中应用MBMS为例,此时,承载改变通知实体可以为UE,承载改变控制实体可以为AS或UE;或者承载改变通知实体也可以为BM-SC,承载改变控制实体可以为AS。
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方式一:承载改变通知实体为UE,承载改变控制实体为AS或为UE。
UE获知承载需要改变的信息的方法有:UE接收来自用户的承载改变操 作;或UE接收来自网络的承载改变信息,如接收来自SGSN或RAN的网络是否支持多播的能力信息;或UE本身产生承载改变操作。UE根据上述的方法获知承载改变,将承载改变通知发送给承载变化控制实体AS或UE。
下面以多播承载转换为单播承载的情况为例,列举几个示例:
示例1:在发生RAN迁移时,为确保业务连续性,利用现有技术中的单播切换,确定预先将承载方式由多播承载方式转换为单播承载方式,服务RAN在实行切换之前,先向UE发送多播去激活指示,若UE向网络侧发起媒体重协商消息,并在协商完成后,控制将多播承载方式转换为单播承载方式,则此时,UE既是承载改变通知实体,又是承载改变控制实体;若UE向AS发送承载改变通知,则此时,UE是承载改变通知实体,AS是承载改变控制实体。或者在发生SGSN迁移时,若目标接入网络不支持多播能力,则服务SGSN向GGSN发送多播去激活消息,同时通过RAN向UE也发送多播去激活消息,由UE根据该多播去激活消息,向AS发送承载改变通知。此时,UE是承载改变通知实体,AS是承载改变控制实体。
示例2:用户发现多播传输的信号不好,手动发起切换到单播的操作;或者UE根据网络传输质量进行判断,决定要执行多播到单播的转变,此时,若UE向网络侧发起媒体重协商消息,并在协商完成后,控制将多播承载方式转换为单播承载方式,则此时,UE既是承载改变通知实体,又是承载改变控制实体;若UE向AS发送承载改变通知,则此时,UE是承载改变通知实体,AS是承载改变控制实体。
其中,承载改变通知可以为多播能力改变消息,如:用户设备向AS发送自身是否支持多播能力的信息,支持多播能力的信息用于请求采用多播承载,不支持多播能力的信息用于请求采用单播承载。
方式二:承载变化通知实体为BM-SC,承载改变控制实体为AS。
BM-SC获知承载需要改变的信息的方法有:BM-SC接收来自终端的多播承载的激活或去激活请求操作;或BM-SC接收来自接入网的承载改变操作;或BM-SC产生承载改变的操作。BM-SC根据上述的方法获知承载改变,将 承载改变通知发送给承载变化控制实体。
下面以多播承载转换为单播承载的情况为例,列举几个示例:
示例a:用户发现多播传输的信号不好,手动发起切换到单播的操作;或者UE根据网络传输质量进行判断,决定要执行多播到单播的转变,并向BM-SC发送多播去激活通知,由BM-SC向AS上报多播去激活通知。
示例b:在发生SGSN迁移时,目标SGSN会将目标接入网络的多播能力信息指示给服务SGSN,若目标接入网络的多播能力信息为不支持多播能力,则服务SGSN向GGSN发送多播去激活消息,GGSN将所接收的多播去激活消息发送给BM-SC,由BM-SC根据该多播去激活消息,向AS发送多播去激活通知,并且该多播去激活通知可以为多播去激活消息,并且可采用初始会话协议(SIP)消息进行传送。
示例c:BM-SC自主产生承载改变的操作,向AS发送多播去激活通知。
上述方式一和方式二中,多播去激活通知即为承载改变通知。此外,服务SGSN通过RAN向UE发送多播去激活消息的具体过程可以为:服务SGSN先将多播去激活消息发送给RAN中的RNC/BSC,由RNC/BSC向UE发送多播去激活消息。
目标接入网络的多播能力信息可以包括:目标SGSN的多播能力信息;或目标无线接入网络RAN的多播能力信息;或目标SGSN和目标RAN的多播能力信息。
对于从单播承载方式到多播承载方式转换的情况,与从多播承载方式向单播承载方式转换的情况类似。
步骤102,承载变化控制实体根据所接收的通知,确定并控制由多播承载方式向单播承载方式转换,或由单播承载方式向多播承载方式转换。
本步骤中,承载变化控制实体在接收到承载改变通知后,可进一步对会话等业务进行检测,若该业务正在进行,则控制承载的转换。
对于承载变化控制实体为AS的情况,则AS可根据接收的承载改变通知,确定由多播承载方式向单播承载方式转换,控制重新建立起单播承载方 式的传输,保持业务持续进行;或确定由单播承载方式向多播承载方式转换,控制重新建立起多播承载方式的传输。
此时,当用户设备为承载变化通知实体时,则用户设备可向承载变化控制实体发起媒体重协商,通知承载变化控制实体承载改变,请求建立单/多播承载。
对于承载变化控制实体为UE的情况,则UE可根据接收的承载改变通知,确定由多播承载方式向单播承载方式转换,或确定由单播承载方式向多播承载方式转换。并向网络侧发起媒体重协商,在协商完成后,控制将多播承载方式转换为单播承载方式,或将单播承载方式转换为多播承载方式。
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进行承载变化的系统的示例性结构图。如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承载变化通知实体200、承载变化控制实体210。
其中,承载变化通知实体200用于获知承载需要改变的信息,向承载变化控制实体210发送承载改变通知。
承载变化控制实体210用于接收来自承载变化通知实体的承载改变通知,根据接收的承载改变通知,确定并控制由多播承载方式向单播承载方式转换,或由单播承载方式向多播承载方式转换。
如图2所示,具体实现时,承载变化通知实体200可有很多种具体实现方式,只要能实现上述功能即可。下面仅列举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如图2所示,承载变化通知实体200可包括:承载变化获知模块201和发送模块202。
其中,承载变化获知模块201用于获知承载需要改变的信息,向发送模块202发送承载改变指示。
发送模块202用于接收来自承载变化获知模块201的承载改变指示,并根据所接收的承载改变指示向承载变化控制实体210发送承载改变通知。
其中,承载变化获知模块201和发送模块202可以集成在一起,用于获知承载需要改变的信息,向承载改变控制实体210发送承载改变通知。
具体实现时,承载改变控制实体210可有很多种具体实现方式,只要能实现前述功能即可。下面仅列举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如图2所示,承载变化 控制实体210可包括:接收模块211和单/多播建立控制模块212,其中,
接收模块211用于接收来自承载变化通知实体的承载改变通知,并将所接收的承载改变通知发送给单/多播建立控制模块212;
单/多播建立控制模块212用于根据来自接收模块211的承载改变通知,确定并控制由多播承载方式向单播承载方式转换,或由单播承载方式向多播承载方式转换。
其中,接收模块211和单/多播建立控制模块212可以集成在一起,用于接收来自承载变化通知实体的承载改变通知,根据所接收的通知,确定并控制由多播承载方式向单播承载方式转换,或由单播承载方式向多播承载方式转换。
此外,单/多播建立控制模块212在具体实现时,可具体包括:单/多播承载方式建立模块和数据传输转换模块。
其中,单/多播承载方式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来自接收模块的承载改变通知,确定由多播承载方式向单播承载方式转换,发起单播承载方式建立过程,或由单播承载方式向多播承载方式转换,并在建立完成时向数据传输转换模块发送单播已建立通知消息,或多播已建立通知消息。
数据传输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单播已建立通知消息,或多播已建立通知消息,将数据传输从多播通道转换至单播通道。
此外,如图2所示,该系统可进一步包括:接入网络实体220。
接入网络实体220用于在确定承载需要改变时,向承载变化通知实体200发送承载改变信息;承载变化通知实体200接收来自接入网络实体220的承载改变信息,并执行获知承载需要改变的信息,向发送模块发送多播去激活通知的操作。具体实现时,可由承载变化通知实体200中的承载变化获知模块201来完成。
若承载变化通知实体200为BM-SC,则接入网络实体220可以包括:目标SGSN、服务SGSN以及GGSN。
其中,目标SGSN,用于将目标接入网络的多播能力信息发送给服务 SGSN。
服务SGSN,用于接收目标SGSN的多播能力信息,根据所接收的多播能力信息,确定承载需要改变时,向GGSN发送承载改变消息。
GGSN,用于接收来自服务SGSN的承载改变消息,并根据所接收的承载改变消息向BM-SC发送承载改变通知。
若承载改变通知实体200为UE,则接入网络实体220可以包括:目标SGSN、服务SGSN。
其中,目标SGSN,用于将目标接入网络的多播能力信息发送给服务SGSN。
服务SGSN,用于接收目标SGSN的多播能力信息,根据所接收的多播能力信息,确定承载需要改变时,可通过RAN向UE发送承载改变消息。
或者,若承载改变通知实体200为UE,则接入网络实体220还可以RAN。
其中,RAN,用于在发生网络区域迁移时,确定预先由多播承载方式转换为单播承载方式,向处于多播承载方式的UE发送承载改变消息。
其中,服务SGSN通过RAN向UE发送承载改变消息的过程可以包括:服务SGSN先将承载改变消息发送给RAN中的RNC/BSC,由RNC/BSC向UE发送承载改变消息。
当承载改变通知实体200为BM-SC或UE时,承载改变控制实体210可以为AS。当承载改变通知实体200为UE时,承载改变控制实体210还可以为UE。
其中,各功能实体及模块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与图1所示流程中的描述一致。
承载改变通知实体200和承载改变控制实体210之间可以采用SIP接口。
下面将结合具体应用对上述方法、系统及系统中的装置实体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以接入网络为GPRS网络,在IMS中应用MBMS业务的情况 为例。
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具体应用的组网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组网系统包括:UE301、RAN302、SGSN303、GGSN304、BM-SC305、AS306、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CSCFs)307以及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SS)308。
其中,UE301支持激活、去激活MBMS多播业务。
AS306用于对使用MBMS多播的IMS业务进行控制,用于接收来自UE的多播能力信息,根据所接收的多播能力信息,确定对UE301采用单播承载方式或多播承载方式,控制网络建立起相应的承载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BM-SC305为内容提供者的入口,用来授权和发起MBMS多播承载业务,并按预定时间计划传送MBMS内容。其功能包括:(1)对第三方内容提供商的鉴权、授权和计费;(2)提供MBMS传输相关参数,如QoS、组播广播区域;发起和终止MBMS传输资源;(3)从外部数据源接收并传送MBMS内容,安排MBMS会话传送并告知用户;会话重传等;(4)业务声明,包括媒体描述、会话描述如组播业务标识、地址、传送时间等。
RAN302包括通用地面无线接入网(UTRAN)以及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增强的GSM(EDGE)接入网(GERAN)等,通过RNC/BSC在预定的组播或广播业务区域传送MBMS数据;支持核心网发起和终止MBMS传送;支持MBMS接收者在RNC/BSC间的移动。
SGSN303对用户进行网络控制,支持MBMS接收者在SGSN间的移动;根据GGSN发送的通知建立或释放与RAN及GGSN的承载连接。
GGSN304作为MBMS数据的IP组播业务节点,根据BM-SC的通知请求为多播业务传送建立或释放用户面承载;从BM-SC或其它数据源接收IP组播内容,并进行路由。
CSCFs307以及HSS308用于配合完成会话建立和鉴权。其中CSCFs包括:代理CSCF(P-CSCF)、查询CSCF(I-CSCF)以及服务CSCF(S-CSCF)。
上述各功能实体在具体实现时,BM-SC305以及UE301还可作为承载改 变通知实体200,则AS306可作为承载改变控制实体210。此时,BM-SC305或UE301进一步用于获知承载需要改变的信息,向AS306发送承载改变通知,AS306进一步用于接收来自BM-SC305或UE301的承载改变通知,根据接收的承载改变通知,确定由多播承载方式向单播承载方式转换,控制建立单播承载方式的数据传输;或确定由单播承载方式向多播承载方式转换,控制建立多播承载方式的数据传输。其中,BM-SC305或UE301可包括图2所示的承载改变获知模块201和发送模块202,功能也可与图2中的描述一致,AS306可包括图2所示的接收模块211和单/多播建立控制模块212,功能也可与图2中的描述一致。此时,在UE发生网络区域切换时,可由目标SGSN303将目标接入网络的多播能力信息发送给服务SGSN303;服务SGSN303接收到目标接入网络的多播能力信息,根据所接收的多播能力,确定承载需要改变时,向GGSN304发送承载改变消息,由GGSN304再向BM-SC305发送承载改变消息;或者服务SGSN303通过RAN302向UE301发送承载改变消息。或者,在发生网络区域迁移时,RAN确定预先由多播承载方式转换为单播承载方式,向处于多播承载方式的UE301发送承载改变消息。
其中,目标接入网络的多播能力信息包括:目标SGSN303的多播能力信息;或目标无线接入网络RAN302的多播能力信息;或目标SGSN303和目标RAN302的多播能力信息。
图2所示系统中的各功能实体在具体实现时,UE301也可作为承载变化控制实体210。则RAN302确定承载需要改变时,通过RNC/BSC向UE301发送承载改变通知,UE301进一步用于接收来自RAN302的承载改变通知,根据接收的承载改变通知,确定由多播承载方式向单播承载方式转换,控制建立单播承载方式的数据传输,或由单播承载方式向多播承载方式转换,控制建立多播承载方式的数据传输。其中,UE301可包括图2所示的承载改变获知模块201和单/多播建立控制模块212,即由于此时UE301既是承载变化通知实体又是承载变化控制实体,因此将图2所示的承载变化通知实体和 承载变化控制实体合设在一起,此时承载变化获知模块201和发送模块202集成在一起,接收模块211和单/多播建立控制模块212集成在一起。各模块功能可与图2中的描述一致。
下面对基于图3所示组网系统的控制承载变化的方法列举几个应用实施例。
首先以由多播承载方式向单播承载方式转换的情况为例,对控制承载变化的方法及系统进行详细描述。此时,承载改变通知可以为多播去激活消息或多播去激活通知。
应用实施例一:对应图1所示步骤101中示例b的情况,以及示例1中发生SGSN迁移时的情况。
本应用实施例中,UE具有多播能力,且初始建立会话的服务接入网络具有多播能力,并已建立起多播承载方式,会话进行中UE发生网络区域移动时,目标接入网络不具有多播能力,即UE由支持多播区域移动至不支持多播的区域。其中,服务接入网络中的服务RAN记为RAN0,服务SGSN记为SGSN0,目标接入网络中的目标RAN记为RAN1,目标SGSN记为SGSN1。
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应用实施例一中控制承载变化的方法流程图。该流程中有些步骤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步骤,为简便起见,同时为突出本发明的流程,图4中对某些与现有技术中相同的一些流程不再进行详细介绍,而用六边形覆盖的方式表示信息交互,被六边形覆盖的实体,表示参与了交互流程,并且本文中其它方法流程图也采用此方式处理。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多播承载方式会话进行中。
步骤402,发生网络区域迁移,UE从RAN0、SGSN0区域向RAN1、SGSN1区域移动,即UE从服务接入网络向目标接入网络移动。
步骤403~步骤405,RAN0向SGSN0发送迁移请求,SGSN0根据所收到的迁移请求,向SGSN1发送迁移请求,SGSN1再根据所收到的迁移请求 向RAN1发送迁移请求。
步骤406~步骤407,RAN1根据所收到的迁移请求,建立起无线资源,并向SGSN1返回迁移确认消息,确认已建立无线资源。
步骤408,SGSN1接收到来自RAN1的迁移确认消息后,向SGSN0发送迁移响应消息。
本步骤中,SGSN1向SGSN0发送的迁移响应消息中携带有目标接入网络的多播能力信息,该多播能力信息可以包括:SGSN1的多播能力信息;或RAN1的多播能力信息;或SGSN1和RAN1的多播能力信息。
本应有实施例中,目标接入网络的多播能力信息为不支持多播,即不具有多播能力。
步骤409~步骤410,SGSN0接收到来自SGSN1的迁移响应消息后,向RAN1发送迁移命令,由RAN1控制完成迁移过程。
步骤411,SGSN0从步骤408的迁移响应消息中获取目标接入网络不具有多播能力,于是发起多播去激活过程,并向GGSN发送多播去激活消息。
步骤412,GGSN接收到多播去激活消息后,向BM-SC发送多播去激活消息,即多播去激活通知。
步骤413,BM-SC根据所接收的多播去激活通知,向AS发送多播去激活消息。
本步骤中,BM-SC终止MBMS多播传输资源后,根据所接收的多播去激活消息,向AS发送多播去激活通知,具体实现时,可向AS发送多播去激活消息,该消息可以为携带多播去激活指示的SIP协议消息。
步骤414,AS控制网络建立起单播承载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本步骤中,AS可以进一步判断,当前会话是否仍然存在,即是否收到会话终止的通知消息,如果会话仍然存在,即未收到会话终止的通知消息,则确定由多播承载方式向单播承载方式转换,控制网络建立起单播承载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可保持会话等业务的连续性。
具体实现时,根据接收的多播去激活消息,确定由多播承载方式向单播 承载方式转换,发起单播承载方式建立过程,并在单播承载方式建立完成时,将数据传输从多播通道转换至单播通道。
在上述图4所示方法流程中,步骤411~步骤414与步骤409~步骤410可以同时进行。并且步骤411中进一步包括:SGSN0向GGSN发送多播去激活消息时,可通过RAN0向UE发送多播去激活消息。步骤413中,UE根据所接收的多播去激活消息,向AS发送承载改变通知,具体实现时,可通过SIP协议消息向AS发送承载改变通知,该承载改变通知可以为多播能力改变通知消息。此时BM-SC仍按现有技术处理,即终止多播传输资源,而无需向AS发送多播去激活通知。
本应用实施例中,RAN0以及RAN1控制完成的功能,均为RAN中的RNC/BSC控制完成的。
应用实施例二:对应图1所示步骤101中示例1中发生RAN迁移时,UE既是承载改变通知实体,又是承载改变控制实体的情况。
本应用实施例中,应用场景仍然与应用实施例一中相同。即UE具有多播能力,且初始建立会话的服务接入网络具有多播能力,并已建立起多播承载方式,会话进行中UE发生网络区域移动时,目标接入网络不具有多播能力,即UE由支持多播区域移动至不支持多播的区域。
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应用实施例二中控制承载变化的方法流程图。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步骤502与图4所示流程中的步骤401~步骤402相同,即多播承载方式会话进行中,发生网络区域迁移,UE从RAN0、SGSN0区域向RAN1、SGSN1区域移动,即UE从服务接入网络向目标接入网络移动。
步骤503,RAN0向UE发送多播去激活通知。
本步骤中,RAN0获知UE欲发生网络迁移,为确保业务连续性,实现现有技术中单播到单播的顺畅切换,暂不执行图4所示流程中步骤403的操作,即暂不向SGSN0发送迁移请求,而是先向UE发送多播去激活通知,并且该通知可以通过SIP消息发送。
步骤504~步骤505,UE接收到来自RAN0的多播去激活通知,确定由多播承载方式向单播承载方式转换,发起媒体重协商过程,由多播承载方式转换为单播承载方式,建立单播后,在单播信道上接收数据。
此处,发起单播承载方式建立过程为发起媒体重协商过程,并在单播承载方式建立完成时,将数据传输从多播通道转换至单播通道,即在单播信道上接收数据。
步骤506,单播建立完成后,向RAN0发送单播承载方式建立响应。
步骤507~步骤515与图4所示流程中步骤403~步骤410相同,完成迁移过程。
本应用实施例中,RAN0以及RAN1控制完成的功能,均为RAN中的RNC/BSC控制完成的。
应用实施例三:对应图1所示步骤101中示例2中,UE是承载改变通知实体,AS是承载改变控制实体的情况。
本应用实施例中,UE具有多播能力,且初始建立会话的服务接入网络具有多播能力,并已建立起多播承载方式,会话进行中,根据用户意愿或根据网络传输质量进行判断,决定要执行多播到单播的转变。
参见图6,图6为本发明应用实施例三中控制承载变化的方法流程图。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1,会话进行之中。
步骤602,用户发现多播传输的信号不好,手动发起切换到单播的操作。或者UE根据网络传输质量进行判断,决定要执行多播到单播的转变。
步骤603,UE发送承载改变通知给AS。
本步骤中,承载改变通知可以为多播能力改变通知消息,具体实现时,可通过SIP协议消息向AS发送多播能力改变通知消息。其中,多播能力改变通知消息中携带UE是否支持多播能力的信息,支持多播能力的信息用于请求采用多播承载,不支持多播能力的信息用于请求采用单播承载。
本实施例中多播能力改变通知消息中携带有UE当前不支持多播能力的 信息。
步骤604,AS收到承载改变通知后,判断出需要控制多播到单播承载的转变。
步骤605,AS发起单播建立的流程。
步骤606,单播建立成功后,UE在单播信道上接收下行数据。
步骤607,UE发起MBMS的去激活流程,释放多播资源。
应用实施例四:对应图1所示步骤101中示例2中,UE既是承载改变通知实体,又是承载改变控制实体的情况。
本应用实施例中,应用场景仍然与应用实施例一中相同。即UE具有多播能力,且初始建立会话的服务接入网络具有多播能力,并已建立起多播承载方式,会话进行中,根据用户意愿或根据网络传输质量进行判断,决定要执行多播到单播的转变。
参见图7,图7为本发明应用实施例四中控制承载变化的方法流程图。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01,会话进行之中。
步骤702,用户发现多播传输的信号不好,手动发起切换到单播的操作。或者UE根据网络传输质量进行判断,决定要执行多播到单播的转变。
步骤703,UE通过发起媒体重协商发起单播建立的流程。
步骤704,单播建立成功后,UE在单播信道上接收下行数据。
步骤705,UE发起MBMS的去激活流程,释放多播资源。
应用实施例五:对应图1所示步骤101中示例a中的情况。
本应用实施例中,UE具有多播能力,且初始建立会话的服务接入网络具有多播能力,并已建立起多播承载方式,会话进行中,根据用户意愿或根据网络传输质量进行判断,决定要执行多播到单播的转变。
参见图8,图8为本发明应用实施例五中控制承载变化的方法流程图。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801,会话进行之中。
步骤802,用户发现多播传输的信号不好,手动发起切换到单播的操作。或者UE根据网络传输质量进行判断,决定要执行多播到单播的转变。
步骤803,UE发起MBMS的去激活流程。
本步骤中,UE发起MBMS去激活流程为现有流程,因此可按现有技术进行处理。
步骤804,BM-SC接收到去激活消息后,上报承载改变通知给AS。
本步骤中,BM-SC按现有技术中的MBMS去激活流程接收到激活消息后,向AS发送承载改变通知。
步骤805,AS收到承载改变通知后,发现用户没有发出拆线请求,判断出需要控制多播到单播承载的转变。
步骤806,AS按现有呼叫的流程发起单播建立的流程。
步骤807,单播建立成功后,UE在单播信道上接收下行数据。
应用实施例六:对应图1所示步骤101中示例c中的情况。
本应用实施例中,UE具有多播能力,且初始建立会话的服务接入网络具有多播能力,并已建立起多播承载方式,会话进行中,BM-SC内部发生异常,发起承载的改变通知。
参见图9,图9为本发明应用实施例六中控制承载变化的方法流程图。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901,多播会话进行之中。
步骤902,BM-SC内部发生异常,发起承载的改变通知。
步骤903,BM-SC发送承载改变通知消息给AS。
步骤904,AS收到承载改变通知后,发现用户没有发出拆线请求,判断出需要控制多播到单播承载的转变。
步骤905,AS按现有呼叫的流程发起单播建立的流程。
步骤906,单播建立成功后,UE在单播信道上接收下行数据。
以上以由多播承载方式向单播承载方式转换的情况为例,对控制承载变化的方法及系统进行详细描述,对于由单播承载方式向多播承载方式转换的 情况与之类似,本文中不再一一详细描述。下面仅列举一个应用实施例对由单播承载方式向多播承载方式转换的情况进行描述。此时,承载改变通知可以为多播激活消息或多播激活通知。
应用实施例七:
本应用实施例中,UE具有多播能力,初始建立会话时建立的单播承载方式,会话进行中,根据用户意愿或根据网络传输质量进行判断,决定要执行单播到多播的转变。并且本应用实施例中,UE既是承载变化通知实体,又是承载变化控制实体。
参见图10,图10为本发明应用实施例七中控制承载变化的方法流程图。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1,单播会话进行之中。
步骤1002,用户手动发起切换到多播的操作。
步骤1003,UE通过发起媒体重协商发起多播建立的流程。
步骤1004,UE发起MBMS的激活流程,建立多播承载。
步骤1005,多播资源建立成功,UE在多播信道上接收下行数据。
以上所述应用实施例均以接入网络为GPRS网络为例进行了描述,实际应用中,接入网络还可以为其它的网络,如无线局域网(WLAN)网络等,应用MBMS的业务也可以不限于IMS等,相应的多播能力丢失上报实体及业务连续性控制实体都会有所改变,凡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以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其它系统中进行等同实施。因此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控制承载变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至少包括:承载变化通知实体和承载变化控制实体,其中,
承载变化通知实体,用于获知广播和组播业务MBMS承载需要改变的信息,向承载变化控制实体发送承载改变通知;
承载变化控制实体,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承载改变通知,确定并控制由MBMS多播承载方式向单播承载方式转换,或由单播承载方式向MBMS多播承载方式转换;
所述承载变化通知实体为:用户设备,该系统进一步包括接入网络实体,所述接入网络实体包括:目标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网关节点SGSN和服务SGSN,其中,
目标SGSN,用于将目标接入网络的多播能力信息发送给服务SGSN;
服务SGSN,用于接收目标SGSN的所述多播能力信息,根据所接收的多播能力信息,确定承载需要改变时,通过无线接入网络RAN向用户设备发送承载改变通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变化通知实体包括:承载变化获知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
承载变化获知模块,用于获知所述承载需要改变的信息,向发送模块发送承载改变指示;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承载改变指示,向承载变化控制实体发送承载改变通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变化控制实体至少包括:接收模块和单/多播建立控制模块,其中,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承载变化通知实体的承载改变通知,并将所接收的承载改变通知发送给单/多播建立控制模块;
单/多播建立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来自接收模块的所述承载改变通知,确定 并控制由所述多播承载方式向单播承载方式转换,或由单播承载方式向所述多播承载方式转换。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变化控制实体为应用服务器。
5.一种控制承载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A、接入网络实体中的目标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网关节点SGSN将目标接入网络的多播能力信息发送给接入网络实体中的服务SGSN;
所述服务SGSN接收所述目标SGSN的所述多播能力信息,根据所接收的多播能力信息,确定承载需要改变时,通过无线接入网络RAN向用户设备发送承载改变通知;
用户设备获知广播和组播业务MBMS承载需要改变的信息,向承载变化控制实体发送承载改变通知;
B、承载变化控制实体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承载改变通知,确定并控制由MBMS多播承载方式向单播承载方式转换,或由单播承载方式向MBMS多播承载方式转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A包括:用户设备通过接收来自用户的承载改变操作,或接收来自网络的承载改变信息,或用户设备自身产生承载改变操作获知承载需要改变,向承载变化控制实体发送承载改变通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来自网络的承载改变信息为:用户设备接收关于SGSN和/或RAN的网络是否支持多播的能力信息。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B为:用户设备根据接收的承载改变通知,确定由所述多播承载方式向单播承载方式转换,或确定由单播承载方式向所述多播承载方式转换,并向网络侧发起媒体重协商,在协商完成后,控制将所述多播承载方式转换为单播承载方式,或将单播承载方式转换为所述多播承载方式。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向承载变化控制实体发送承载改变通知为:用户设备向承载变化控制实体发送用户设备是否支持多播能力的信息,用于请求是否采用多播承载。
10.如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变化控制实体为应用服务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0056083A CN101163260B (zh) | 2006-10-14 | 2007-03-01 | 一种控制承载变化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
PCT/CN2007/070881 WO2008046348A1 (fr) | 2006-10-14 | 2007-10-12 | Système, dispositif et procédé permettant de commander le changement de mode de transmission |
EP07817072A EP2066077A4 (en) | 2006-10-14 | 2007-10-12 |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MODE CHANGE |
US12/420,318 US20090196213A1 (en) | 2006-10-14 | 2009-04-08 |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bearer chang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610139152.5 | 2006-10-14 | ||
CN200610139152 | 2006-10-14 | ||
CN2007100056083A CN101163260B (zh) | 2006-10-14 | 2007-03-01 | 一种控制承载变化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63260A CN101163260A (zh) | 2008-04-16 |
CN101163260B true CN101163260B (zh) | 2011-04-13 |
Family
ID=39298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00560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63260B (zh) | 2006-10-14 | 2007-03-01 | 一种控制承载变化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90196213A1 (zh) |
EP (1) | EP2066077A4 (zh) |
CN (1) | CN101163260B (zh) |
WO (1) | WO200804634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9148370A1 (en) * | 2008-06-05 | 2009-12-1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 method and equipment for providing unicast preparation for iptv |
CN101605353B (zh) | 2008-06-13 | 2012-08-29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通讯方法及通讯系统以及相关装置 |
US8661155B2 (en) * | 2008-12-30 | 2014-02-2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ervice layer assisted change of multimedia stream access delivery |
US8295200B2 (en) * | 2009-03-31 | 2012-10-23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Discovering multicast routing capability of an access network |
US8897256B2 (en) | 2009-04-07 | 2014-11-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broadcast content over a unicast channel |
KR101626617B1 (ko) * | 2009-09-29 | 2016-06-0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Ims 망에서 ip-can 세션 변경 장치 및 방법 |
CN101778440B (zh) * | 2010-01-08 | 2012-11-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户面从Iur-g接口向A接口迁移的方法、及相应的装置 |
US9554401B2 (en) * | 2010-12-30 | 2017-01-24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multimedia priority service |
US9173192B2 (en) | 2011-03-17 | 2015-10-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arget cell selection for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continuity |
US8867388B2 (en) | 2011-11-19 | 2014-10-21 | Motorola Solutions, Inc. | Distributing content to a plurality of mobile stations using a downlink point-to-multipoint (PTM) bearers and downlink point-to-point (PTP) bearers |
US8699398B2 (en) * | 2011-11-19 | 2014-04-15 | Motorola Solutions, Inc. | Dynamically switching mobile stations between point-to-point and point-to-multipoint operating modes |
JP5991059B2 (ja) * | 2012-07-27 | 2016-09-1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オフロード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マルチキャストトラヒックの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
EP2942984B1 (en) * | 2013-02-06 | 2019-08-2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for data transmission and acquisition |
ITTO20130163A1 (it) * | 2013-02-28 | 2014-08-29 | Inst Rundfunktechnik Gmbh | Empfangsvorrichtung und sendevorrichtung zum empfangen bzw. senden von signalen und verfahren zum senden von signalen |
US10219245B2 (en) * | 2013-07-01 | 2019-02-26 | Nec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providing multicast/broadcast service continuity for mobile terminals |
CN104640077B (zh) * | 2013-11-08 | 2019-10-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集群通信的方法及系统、用户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
CN104754522B (zh) * | 2013-12-25 | 2018-05-29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保持组通信业务连续性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4754519B (zh) * | 2013-12-25 | 2018-11-27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组通信业务的处理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
GB2522043A (en) * | 2014-01-10 | 2015-07-1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ulticast user service delivery |
CN104955086A (zh) * | 2014-03-24 | 2015-09-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Mbms差错处理方法、通信节点及通信系统 |
CN105099721B (zh) * | 2014-04-28 | 2018-12-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维护组播成员的方法及设备 |
US9673990B2 (en) * | 2014-05-02 | 2017-06-0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for eliminating muting during evolved multicast broadcast service (eMBS) service change |
WO2016070380A1 (en) * | 2014-11-06 | 2016-05-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mbms session suspend/stop notification |
US9763130B1 (en) * | 2014-11-26 | 2017-09-12 | Sprint Spectrum L.P.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conges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CN105992155B (zh) * | 2015-01-30 | 2020-02-0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网络中单组播动态切换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6211261B (zh) * | 2015-04-10 | 2020-10-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及通信节点 |
CN106465065B (zh) * | 2015-04-10 | 2019-11-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播业务传输装置及方法 |
EP3363223B1 (en) * | 2015-10-16 | 2022-05-1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ell frequency change procedure signal timing selection |
EP3926930B1 (en) * | 2016-08-18 | 2023-12-06 | IPLA Holdings Inc. | Network service exposure for service and session continuity |
US10348552B2 (en) | 2016-11-01 | 2019-07-0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ervice interruption reporting |
CN109769150B (zh) * | 2017-11-09 | 2021-02-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组播业务的方法和设备 |
EP3759997B1 (en) * | 2018-02-26 | 2024-12-11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ulticast traffic area management and mobility for wireless network |
CN108650640A (zh) * | 2018-03-05 | 2018-10-12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集群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1800734A (zh) * | 2019-08-14 | 2020-10-2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N110809299B (zh) * | 2019-11-07 | 2021-07-27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广播业务的模式切换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
CN113067793B (zh) * | 2020-01-02 | 2022-08-1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多播业务的传输方法、传输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3068133A (zh) * | 2020-01-02 | 2021-07-0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多播用户操作通知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
EP4087363A4 (en) * | 2020-01-02 | 2023-01-11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TRANSMISSION MODE SWITCHING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A |
CN113068134B (zh) * | 2020-01-02 | 2022-06-1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多播业务会话操作的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 |
CN113068132A (zh) * | 2020-01-02 | 2021-07-0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多播用户操作的通知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 |
CN113891253B (zh) * | 2020-07-02 | 2023-03-24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多播处理方法、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US20230319909A1 (en) * | 2020-08-06 | 2023-10-05 | Lenovo (Beijing)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s |
CN114095989B (zh) * | 2020-08-25 | 2023-09-1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方式转换方法及装置 |
CN115278790A (zh) * | 2021-04-30 | 2022-11-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
WO2024083617A1 (en) * | 2022-10-20 | 2024-04-2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eature support notification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38233A (zh) * | 2004-08-20 | 2006-02-22 | 朗迅科技公司 | 单播和广播/多播业务的多路复用方案 |
CN1751303A (zh) * | 2001-12-06 | 2006-03-22 | 诺基亚公司 | 用于有效分配可多播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684467B1 (en) * | 2005-01-21 | 2007-05-30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Power saving via variable listen intervals in a WLAN |
US20060227772A1 (en) * | 2005-03-30 | 2006-10-12 | Fujitsu Limite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acket data communication between networks |
US7889732B2 (en) * | 2005-12-22 | 2011-02-15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Method for converting between unicast sessions and a multicast session |
-
2007
- 2007-03-01 CN CN2007100056083A patent/CN10116326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10-12 EP EP07817072A patent/EP2066077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7-10-12 WO PCT/CN2007/070881 patent/WO2008046348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
- 2009-04-08 US US12/420,318 patent/US2009019621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51303A (zh) * | 2001-12-06 | 2006-03-22 | 诺基亚公司 | 用于有效分配可多播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
CN1738233A (zh) * | 2004-08-20 | 2006-02-22 | 朗迅科技公司 | 单播和广播/多播业务的多路复用方案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8046348A1 (fr) | 2008-04-24 |
US20090196213A1 (en) | 2009-08-06 |
EP2066077A1 (en) | 2009-06-03 |
EP2066077A4 (en) | 2012-05-16 |
CN101163260A (zh) | 2008-04-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63260B (zh) | 一种控制承载变化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 |
US10687179B2 (en) | Service continuity for group communication over LTE eMBMS | |
CN101163320B (zh) | 一种获取多播能力并处理承载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
KR100947741B1 (ko)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rrc연결설정 방법 | |
KR100594101B1 (ko) | 비추적 영역에서 멀티캐스트 멀티미디어 방송 서비스를제공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 |
US8406765B2 (en) | Efficient provision of a multicast service by switching between multicast service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8000303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requency selection at start of service session in MBMS system | |
EP1735925B1 (en) |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for mbms service | |
MX2007009808A (es) | Aparato y metodo para transmitir informacion para el servicio multimedia a todos los usuarios/a usuarios especificos. | |
US20060067353A1 (en) | Providing informat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US7839809B2 (en) | Uninterrupted multicast service in a radiocommunication system | |
EP1743498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 point-to-point or point-to-multipoint transmission mode | |
KR20060090134A (ko) | 방송 및 멀티캐스트(mbms) 서비스를 위한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 |
KR101044862B1 (ko)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mbms서비스를 위한 망 노드간서비스정보 전송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13 Termination date: 20150301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