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58438A - 包括夹持器、位于夹持器内的导引器以及相对导引器可移动的元件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包括夹持器、位于夹持器内的导引器以及相对导引器可移动的元件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58438A CN101158438A CNA2007101676064A CN200710167606A CN101158438A CN 101158438 A CN101158438 A CN 101158438A CN A2007101676064 A CNA2007101676064 A CN A2007101676064A CN 200710167606 A CN200710167606 A CN 200710167606A CN 101158438 A CN101158438 A CN 10115843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passage
- guide
- conical component
- exten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6—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 F16M11/10—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around a horizontal ax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Crystals, And After-Treatments Of Crystals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一种装置,包括夹持器、一个位于所述夹持器内的导引器以及相对导引器可移动的元件。导引器包括在所述夹持器中相对定位的两个部件,以及由该部件界定的凹槽,可移动的元件安装在该凹槽中并在其中可沿移动方向移动。所述部件至少可在凹槽的位置沿横向于移动方向的夹持方向相对彼此移动,所述夹持方向基本上平行于伸长板形元件的主表面延伸,同时该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锥形元件,其与至少一个所述部件相邻接,该锥形元件可沿横向于夹持方向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的部件相对彼此移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包括夹持器、位于夹持器内的导引器以及相对导引器移动的元件,所述导引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在所述夹持器内的部件,以及由这些部件界定的凹槽,其中可移动的元件安装在该凹槽中并可在其中沿移动方向移动。
背景技术
上述装置是已知的,例如欧洲专利申请EP-A2-1471300中所披露的。
在重力的作用下伸长板形元件的一侧与凹槽的一个壁邻接,另一侧该元件与凹槽的另一个壁邻接。由此产生了摩擦力,该摩擦力阻止了伸长板形元件的移动。只有当施加在伸长板形元件上的作用力克服了所述的摩擦力时,该伸长板形元件才能相对于导引器移动。现有装置的一个缺陷是,在摩擦力太小的情况下会导致元件产生不期望的移动。同时,操作者无法调节所产生的摩擦力的大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个装置,其中元件和部件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的大小可通过一种简单的方式加以调节。
通过提供一种本发明所述的装置来实现上述目的,即所述部件至少可在凹槽的位置沿横向于移动方向的夹持方向相对彼此移动,所述夹持方向基本上平行于伸长板形元件的主表面延伸,同时该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锥形元件,该锥形元件与至少一个所述部件相邻接,并可沿横向于夹持方向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的部件相对彼此移动。
由于部件在夹持方向彼此相向移动,凹槽的壁被压靠横向于伸长板形元件的主表面的侧边缘。这使得部件在伸长板形元件上施加了作用力,该作用力在伸长板形元件相对于导引器移动时是需要克服的。凹槽的壁压靠伸长板形元件的侧边缘越紧,则施加在伸长板形元件上的力就越大。因此也就有可能通过一种简单的方式来调节伸长板形元件和引导元件之间产生的所需摩擦力。
当锥形元件横向于夹持方向移动时,该锥形元件在与之邻接的部件上施加了一个横向于锥形元件移动方向的作用力。所述作用力导致了所述部件相对另一个部件移动。
根据本发明所述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其特征在于一个部件中设有通道,锥形元件至少部分地安装在该通道中,且该通道由可绕枢轴枢转的凸缘部分界定。
当锥形元件移动时,凸缘绕枢轴枢转并移动远离所述部件。上述相对移动使得一个部件相对另一个部件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其特征在于凸缘远离通道的一侧与夹持器内侧邻接。
当锥形元件移动时,凸缘将相对于与之相连的部件绕枢轴枢转。由于凸缘与夹持器的内侧邻接,该部件将在所述枢转运动的作用下向另一个部件移动远离该内侧。这样,部件之间的相对移动就可以通过一种简单的方式得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界定了一个通道,锥形元件至少部分地安装在该通道中。
锥形元件在通道中的移动将会引起部件在锥形元件的位置处彼此远离运动,同时这些部件被压靠夹持器。由于通道与凹槽间隔开,锥形元件在通道位置处的移动将会导致这些部件在凹槽中彼此相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所述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其特征在于在远离锥形元件的通道的一侧中设置了与至少一个部件接触的元件,所述元件通过加工有螺纹的杆与锥形元件连接在一起。
上述螺纹连接使得锥形元件和在通道另一侧与至少一个部件邻接的上述元件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彼此相向或彼此远离移动,结果使部件随之相对彼此移动。
由于连接元件的存在,可以通过一种简单的方式确保维持施加在部件上的力以及随之通过所述部件施加在伸长板形元件上的作用力。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来进一步解释本发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所述装置第一个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装置的透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装置第二个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图3所示装置的顶视图;
图5是图3所示装置的底视图;
上述图中相同部件用同样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2分别图示了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装置1,包括夹持器2,夹持器2中相对设置的两个部件3和4,以及一个可移动地安装在部件3和4中的伸长板形元件5。板形元件5包括两个彼此平行延伸的主表面6、7及横向于所述主表面6、7延伸的侧边缘8、9。伸长板形元件5为弓形且安装在与该伸长板形元件5的弓形相对应的凹槽10中。凹槽10由位于第一部件3和第二部件4中的两个切口11、12形成。其中切口11、12由与伸长板形元件5的侧边缘8、9相对设置的壁13、14来界定边界。
第一部件3在离切口11较远的一侧中设有沿通道16的Z向延伸的第一部分15。第一部件3还设有可沿平行于Z轴延伸的枢轴18枢转的凸缘17。凸缘17提供了通道16的第二部分19。凸缘17在离枢轴18较远的一侧中设有两个固定夹头20,其可设置于通道16中远离枢轴18的第一部分15侧的接合开口21中。第一部件3中还设有一些凹槽(未图示),第二部件4中的突起22可定位在所述凹槽中,由此可通过简单的方式把部件3和4连接在一起。突起22可自由放置在第一部件3中的凹槽中,因此部件3和4可在Y向相对彼此自由移动。
装置1进一步包括一个夹持元件23,其包括两个通过螺纹相互连接的杆24和25,杆24、25在彼此远离的两侧设有元件26、27,元件26、27在朝向杆24、25的方向逐渐变细。杆24、25的直径小于通道16的直径。锥形元件26、27的最大直径大于通道16的直径。夹持元件23的杆24、25定位在通道16内部,而锥形元件26、27至少有一部分定位在通道16外部。杆24上设有两个突起,它们可以与通道16中的狭槽相接合,从而确保杆24免于转动。在夹持元件23定位在通道16中后,凸缘17绕枢轴18枢转,直到固定夹头20定位在接合开口21中。凸缘17现在与第一部件3以下述方式连接在一起,即夹持元件23无法脱离第一部件,而凸缘17仍然可以绕枢轴18相对于第一部件3作微小的枢转。
部件3、4以及由部件3、4所支撑的伸长板形元件5都定位在夹持器2的通道28中,凸缘17被定位成与夹持器2的内壁29相对。
下面说明装置1的操作过程。伸长板形弓形元件5绕平行于Y轴延伸的枢轴(未图示)沿图示的箭头P1方向枢转。可以在弓形元件5上连接一个所谓的平筛(flat screen),例如说,按照前面所提及的欧洲专利申请EP-A2-1471300中所描述的方式进行连接,同时夹持器2按照该欧洲专利申请中所描述的方式连接到一个支撑件中。伸长板形元件5的主表面7与凹槽10的底侧邻接,主表面6与凹槽10的顶侧邻接。这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用以使板形元件5保持在操作者所调节的位置中。只有当操作者希望把伸长板形元件5以及其上连接的平筛沿图示的箭头P1方向移动,或者沿相反方向移动时,伸长板形元件5才能在凹槽10中移动。如果主表面6、7和壁30、31之间的摩擦力不足以使伸长板形元件5保持在操作者所调节的位置,则比如说通过螺丝起子把杆25、24螺接在一起,从而按照图示的箭头P2方向使锥形元件27向锥形元件26移动。上述移动在凸缘17上产生了一个力,结果凸缘绕枢轴18沿离开第一部件3的方向枢转,并且凸缘17压靠夹持器2的内壁29。如果进一步使锥形元件26、27彼此相向移动,则第一部件3将绕枢轴18相对于凸缘17枢转并在缺口11的位置处沿图示的箭头P3所示的夹持方向向第二部件4移动。上述移动使缺口11、12中的壁13、14开始与侧边缘8、9邻接,同时部件3、4沿图示的箭头P3、P4所示的夹持方向对伸长板形元件5施加作用力。上述作用力阻止伸长板形元件5在图示的箭头P1方向枢转。锥形元件26、27可以相对彼此进行移动,直到在伸长板形元件5上产生所需要的力,这样,一方面可以阻止伸长板形元件5进行不希望的移动,另一方面保持其在相对有限的边界内产生所需移动所要求的力。
假如一段时间后部件3、4及伸长板形元件5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磨损,则将会导致主表面6、7和边缘30、31之间的作用力减小,此时可以通过进一步移动锥形元件26、27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在伸长板形元件5上施加附加的夹持力。
图3-5图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所述的装置41,包括夹持器42,安装在夹持器42内的两个部件43以及由部件43、44支撑的伸长板形元件5。部件43、44中包含形成凹槽47的缺口45、46。部件43、44上分别设有沿Z向延伸的半圆筒状通道48、49,这些通道连接形成了通道50。通道48、49在靠近两个端部处都设有呈锥状扩张的腔室51。与装置1类似,装置41也设有夹持元件23。夹持元件23的杆24、25定位在通道50中,同时锥形元件26、27定位在腔室51中。在凹槽47远离部件43、44通道50的一侧设有缺口52,板形元件53定位在所述缺口52中。元件53以一种简单的方式阻止部件43、44相对彼此沿X向移动。如果需要,元件53可以通过例如螺钉压靠在板形弓形元件53上,从而完全确保元件53不移动。
下面说明装置41的操作过程。如果主表面6、7和凹槽47的壁之间的作用力不足以使伸长板形元件5保持在所需的位置,则使锥形元件26、27按照图示的箭头P2方向相向移动,从而导致部件43、44在通道48、49的位置彼此远离,并被压靠在夹持器52、40的内壁54上。由于通道50与夹持器42的中心轴线55间隔开,因此进一步移动锥形元件26、27时部件43、44将在远离通道48、49的一侧相向移动,从而导致缺口45、46的内壁压靠伸长板形元件5的侧边缘8、9。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加伸长板形元件5沿图示的箭头P1方向移动所需的力。
Claims (6)
1.一种装置(1),包括:
夹持器(2);
位于所述夹持器(2)内的导引器;以及
相对所述导引器可移动的元件(5),其中导引器包括在所述夹持器(2)中相对定位的两个部件(3,4),以及由所述部件界定的凹槽(10),所述可移动的元件安装在该凹槽中并在其中可沿移动方向移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3,4)至少可在凹槽(10)的位置沿横向于移动方向(P1)的夹持方向(P3,P4)相对彼此移动,所述夹持方向(P3,P4)基本上平行于伸长板形元件(5)的主表面延伸;
所述装置(1)还包括至少一个锥形元件(26,27),其与至少一个所述部件(3,4)相邻接,所述锥形元件可沿横向于夹持方向(P3,P4)的方向(P2)移动以使所述的部件(3,4)相对彼此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一个部件设有通道,其中锥形元件至少部分地安装在该通道中,且该通道由可绕枢轴枢转的凸缘部分界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凸缘远离通道的一侧与夹持器的内侧邻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界定了通道,所述锥形元件至少部分安装在该通道中。
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远离锥形元件的通道的一侧设有与至少一个部件接触的元件,所述元件通过加工有螺纹的杆与锥形元件连接在一起。
6.根据上述任意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伸长板形元件和导引器中的凹槽都是弓形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NL1032397 | 2006-08-31 | ||
NL1032397A NL1032397C2 (nl) | 2006-08-31 | 2006-08-31 | Inrichting voorzien van een houder, een in de houder gelegen geleiding en een ten opzichte van de geleiding verplaatsbaar element.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58438A true CN101158438A (zh) | 2008-04-09 |
Family
ID=37820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101676064A Pending CN101158438A (zh) | 2006-08-31 | 2007-08-30 | 包括夹持器、位于夹持器内的导引器以及相对导引器可移动的元件的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80054146A1 (zh) |
EP (1) | EP1895225B1 (zh) |
CN (1) | CN101158438A (zh) |
AT (1) | ATE453083T1 (zh) |
DE (1) | DE602007003914D1 (zh) |
NL (1) | NL1032397C2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03614A (zh) * | 2010-06-09 | 2013-03-27 | 科尔布鲁克鲍森桑德斯产品有限公司 | 支撑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316346B2 (en) | 2010-06-09 | 2016-04-19 | Colebrook Bosson Saunders (Products) Limited | Support system |
US9074721B2 (en) | 2010-06-09 | 2015-07-07 | Alex Lau | Support system |
USD684982S1 (en) | 2010-08-11 | 2013-06-25 | Colebrook Bosson Saunders (Products) Limited | Display support with indicator window |
US10344911B2 (en) | 2016-09-20 | 2019-07-09 | Colebrook Bosson Saunders (Products) Limited | Tilt mechanis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78318A (en) * | 1918-05-17 | 1918-09-10 | H L Judd Company | Flagstaff-holder. |
US3211406A (en) * | 1964-08-14 | 1965-10-12 | Oxford Transducer Corp Inc | Support assembly |
US3574340A (en) * | 1969-02-27 | 1971-04-13 | Kenneth A Busche | Television receiver adjustable tilt suspension |
US3650503A (en) * | 1970-05-28 | 1972-03-21 | Kendall R Seidel | Tilt-and-rotate bracket assembly |
US4325529A (en) * | 1980-04-25 | 1982-04-20 | American Trading And Production Corp. | Mounting bracket assembly |
US5477747A (en) * | 1994-10-11 | 1995-12-26 | Kalloy Industrial Co., Ltd. | Pivot arm assembly for handlebar |
US7152836B2 (en) * | 2003-01-09 | 2006-12-26 | Csav, Inc. | Adjustable tilt mount |
NL1023051C1 (nl) * | 2003-03-31 | 2004-10-01 | Vogel S Holding Bv | Inrichting geschikt voor het ondersteunen van een component. |
US6955371B2 (en) * | 2003-11-17 | 2005-10-18 | Bear Corporation | Clamping stem |
US7406795B1 (en) * | 2004-05-07 | 2008-08-05 | Follmar William L | Fishing rod holder apparatus and method |
-
2006
- 2006-08-31 NL NL1032397A patent/NL1032397C2/nl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
- 2007-08-28 DE DE602007003914T patent/DE602007003914D1/de active Active
- 2007-08-28 AT AT07075734T patent/ATE453083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08-28 EP EP07075734A patent/EP1895225B1/en active Active
- 2007-08-30 US US11/848,030 patent/US2008005414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7-08-30 CN CNA2007101676064A patent/CN101158438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03614A (zh) * | 2010-06-09 | 2013-03-27 | 科尔布鲁克鲍森桑德斯产品有限公司 | 支撑系统 |
CN103003614B (zh) * | 2010-06-09 | 2016-08-10 | 科尔布鲁克鲍森桑德斯产品有限公司 | 支撑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80054146A1 (en) | 2008-03-06 |
EP1895225A1 (en) | 2008-03-05 |
DE602007003914D1 (de) | 2010-02-04 |
EP1895225B1 (en) | 2009-12-23 |
ATE453083T1 (de) | 2010-01-15 |
NL1032397C2 (nl) | 2008-03-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58438A (zh) | 包括夹持器、位于夹持器内的导引器以及相对导引器可移动的元件的装置 | |
US20150054210A1 (en) | Centric clamping vice | |
CN104335692A (zh) | 元件插装装置 | |
TWI637588B (zh) | 夾具及具有夾具的板狀元件組裝系統 | |
CN202655451U (zh) | 模具快速夹紧机构 | |
CN105345086A (zh) | 一种盖板钻孔装置 | |
CN201017865Y (zh) | 可调式传递承载硅片的夹具 | |
JP2008049401A (ja) | プレス装置 | |
CN203156614U (zh) | 治具的装夹装置 | |
CN104374510A (zh) | 一种可多方位移动调整的线束拉力测试夹具 | |
JP2008018451A (ja) | プレス型クランプ装置、プレス型、及びそのプレス型クランプ装置とプレス型を備えるプレス加工機 | |
CN207616180U (zh) | 具有新型夹钳器的型材切割机 | |
CN109281624B (zh) | 一种钻杆夹具 | |
CN210160772U (zh) | 一种夹具 | |
CN204938490U (zh) | 辊子位置调节装置 | |
CN104090337B (zh) | 内部可调节多功能光纤夹具 | |
CN207858352U (zh) | 一种用于切割机床上的安装夹具 | |
JP3206104U (ja) | 片側挟持装置 | |
KR20170076270A (ko) | 다열 프로그래시브 성형이 가능한 트랜스퍼 금형 | |
CN110000582A (zh) | 一种用于数控铣床的多功能夹具 | |
JP2016043376A (ja) | 芯合わせ治具及び芯合わせ方法 | |
CN216503300U (zh) | 用于多规格托辊装配的全自动压装机 | |
CN207981928U (zh) | 一种正反向弯管设备的夹紧微调装置 | |
CN205600562U (zh) | 管子定位装置 | |
CN219152913U (zh) | 一种钨杆夹持机械手夹块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04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