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临床需要,更好的治疗心血管疾病,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本发明提供了新的药物组合物,并提供了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以及含有该组合物的制剂。它是由瓜蒌或其提取物和银杏叶或其提取物制成,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疗效显著。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主要由瓜蒌和银杏叶制成,其重量份数为:瓜蒌100~2000份、银杏叶100~1000份;优选份数为:瓜蒌500~1500份、银杏叶150~400份;最佳份数为:瓜蒌1000份、银杏叶200份。
以上组成是按重量份作为配比的,在生产时可按照相应比例增大或减小,如大规模生产可以以千克为单位,或以吨为单位,小规模生产也可以以克为单位,重量可以增大或者减小,但各组成之间的重量配比不变。
上述药物组合物中的瓜蒌和银杏叶可以用适宜的溶剂和方法通过单提或混提制备得到提取物,总提取物再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合制成任一制剂。适宜的溶剂是指中药提取常用的溶剂,优选水或醇。提取方法可以采用中药提取的一般方法,如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或连续提取法。
本发明提供了瓜蒌的提取工艺,具体如下:
工艺一:取瓜蒌药材,烘干,粉碎成粗粉,加入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加入10倍量水,回流提取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60℃)的浓缩液,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80%,放置过夜,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减压至稠膏状,真空干燥,即得瓜蒌粗提取物(可供口服用)。
通过本工艺制备的瓜蒌提取物得率为6~8%,其中甾体类皂苷总含量不低于20%。
工艺二:将工艺一中得到瓜蒌粗提物用适量水溶解后,用等量石油醚振摇提取2次,水液用等量水饱和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合并正丁醇提取液,浓缩至干,残渣加少量水使溶解,上大孔树脂柱,分别用水、15%乙醇、70%乙醇洗脱,收集70%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状,喷雾干燥,即得瓜蒌精提取物。(可供注射用)
通过本工艺制备的瓜蒌提取物得率为2~4%,其中甾体类皂苷总含量不低于30%。
本发明提供了银杏叶的提取工艺,具体如下:
工艺一:取银杏叶,粉碎,加75%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醇10倍量,提取3小时,第二次加醇8倍量,提取2小时,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含醇约5%~10%,加入等量的水,搅匀,1~4℃冷藏24~48小时,离心,取上清液上柱,分别用3~4倍量体积水、15%乙醇、75%乙醇洗涤,收集75%乙醇液,减压浓缩至药材量的1/3体积数,静置,滤过,滤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粉碎,即得。
通过上述工艺制备的银杏叶提取物得率为1~4%,含总黄酮醇苷不低于24.0%,萜类内酯不低于6.0%。
工艺二:取银杏叶,粉碎,加入60%的丙酮水溶液,57~59℃剧烈搅拌30min,滤过,重复上述步骤,再提取一遍,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含固体物约30%~40%(此时丙酮的含量约5%)。加水稀释至原体积的2倍,搅拌下冷却至约12℃,保温1小时,离心,弃去沉淀,上清液按30%加入硫酸铵,搅匀,使全溶,用丁酮-丙酮混合溶液(6∶4)萃取2次,每次为水溶液的0.5倍量,丁酮-丙酮混合溶液减压浓缩至含固体物50%~70%,加入水使含固体物约10%,用1/2体积的水饱和正丁醇萃取3次,正丁醇液减压浓缩至含固体物至少50%以上,然后加入适量水再继续浓缩,在所得浓缩液中加入水及乙醇,使固体物含量达10%,醇浓度达30%,加入正己烷萃取3次,每次1/3量的,水相浓缩,并减压干燥(60~80℃),即得。
通过上述工艺制备的银杏叶提取物得率为1~3%,含总黄酮醇苷不低于24.0%,萜类内酯不低于6.0%。
工艺三:取银杏叶,粉碎,先用12倍量60%乙醇溶液加热回流二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提取液,浓缩成稠膏,用热水溶解成每1ml相当于0.5g原药材的溶液,静置冷却,滤过,滤液上大孔树脂(DA201)柱,分别用18%、30%、及50%浓度的乙醇洗脱,18%、30%乙醇脱液浓缩至无醇味,上聚酰胺柱,以95%乙醇洗脱,将大孔树脂的50%乙醇洗脱液与聚酰胺柱的洗脱液合并,浓缩至无乙醇味,以环己烷萃取,弃去环己烷萃取液,浓缩液喷雾干燥,即得。
通过上述工艺制备的银杏叶提取物得率为1~3%,含总黄酮醇苷不低于24.0%,萜类内酯不低于6.0%。
工艺四:取银杏叶,粉碎,加70%乙醇60℃温浸提取两次,每次加醇15倍量,搅拌下温浸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3~1.09(50℃),加入4倍量的水,搅匀,1~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上柱,分别用3~4倍量体积水、15%乙醇、70乙醇洗涤,收集70%乙醇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浸膏加5倍量乙醇提取二次,每次15分钟,合并滤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浸膏加8倍量水,加热至沸腾,微沸5分钟,放置室温,1~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加25%粗提物的聚酰胺,搅拌5分钟,滤过,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即得。
通过上述工艺制备的银杏叶提取物得率为1~3%,含总黄酮醇苷不低于24.0%,萜类内酯不低于6.0%。
上述药物组合物中,银杏叶提取物可以通过上述工艺制备,也可以市购或市购后精制,还可以通过其它工艺制备。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也可由瓜蒌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制成,按照提取物相对于药材的得率计算,即瓜蒌提取物得率为2~8%,银杏叶提取物得率为1~4%,其提取物的相应重量份数为:瓜蒌提取物2~160份、银杏叶提取物1~40份,优选份数为:瓜蒌提取物10~120份、银杏叶提取物1.5~16份,最优份数为:瓜蒌提取物20~80份、银杏叶提取物2~8份。
上述药物组合物中,瓜蒌提取物中甾体类皂苷含量不低于20%,最好不低于30%;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醇苷含量不低于24.0%、萜类内酯含量不低于6.0%、总银杏酸不超过百万分之十,最好不超过百万分之一。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对于冠心病、高血脂、等有很好的疗效。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可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任何一种临床上或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优选注射剂或口服制剂;可以肠胃外或口服给药等方式施用于需要这种治疗的患者。
用于肠胃外给药时,可制成注射剂。注射剂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液或混悬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或稀释成溶液或混悬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注射剂可分为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与注射用浓溶液。注射液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射入体内用的无菌溶液型注射液、乳液型注射液或混悬型注射液,可用于肌内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等;其规格有1ml、2ml、5ml、10ml、20ml、50ml、100ml、200ml、250ml、500ml等,其中供静脉滴注用的大体积(一般不小于100ml)注射液也称静脉输液。注射用无菌粉末系指药物制成的供临用前用适宜的无菌溶液配制成澄清溶液或均匀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无菌块状物,可用适宜的注射用溶剂配制后注射,也可用静脉输液配制后静脉滴注;无菌粉末用溶媒结晶法、喷雾干燥法或冷冻干燥法等制得。注射用浓溶液系指药物制成的供临用前稀释供静脉滴注用的无菌浓溶液。
用于口服时,可制成常规的固体制剂,如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等;也可制成口服液体制剂,如口服溶液剂、口服混悬剂、糖浆剂等。片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固体制剂,以口服普通片为主,另有含片、舌下片、口腔贴片、咀嚼片、分散片、可溶片、泡腾片、缓释片、控释片与肠溶片等。胶囊剂系指药物或加有辅料充填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的固体制剂,依据其溶解与释放特性,可分为硬胶囊(通称为胶囊)、软胶囊(胶丸)、缓释胶囊、控释胶囊和肠溶胶囊等。丸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均匀混合,以适当方法制成的球状或类球状固体制剂,包括滴丸、糖丸、小丸等。颗粒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可分为可溶颗粒(通称为颗粒)、混悬颗粒、泡腾颗粒、肠溶颗粒、缓释颗粒和控释颗粒等。口服溶液剂系指药物溶解于适宜溶剂中制成供口服的澄清液体制剂。口服混悬剂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制成供口服的混悬液体制剂,也包括干混悬剂或浓混悬液。糖浆剂系指含有药物的浓蔗糖水溶液。
制成注射剂时,可采用现有制药领域中的常规方法生产,可选用水性溶剂或非水性溶剂。最常用的水性溶剂为注射用水,也可用0.9%氯化钠溶液或其他适宜的水溶液;常用的非水性溶剂为植物油,主要为供注射用大豆油,其他还有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等的水溶液。配制注射剂时,可根据药物的性质加入适宜的附加剂,如渗透压调节剂、pH值调节剂、增溶剂、填充剂、抗氧剂、抑菌剂、乳化剂、助悬剂等。常用的渗透压调节剂包括氯化钠、葡萄糖、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钙、山梨醇等,优选氯化钠或葡萄糖;常用的pH值调节剂包括醋酸-醋酸钠、乳酸、枸橼酸-枸橼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钠等;常用的增溶剂包括聚山梨酯80、丙二醇、卵磷脂、聚氧乙烯蓖麻油等;常用的填充剂包括乳糖、甘露醇、山梨醇、右旋糖酐等;常用的抗氧剂有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等;常用抑菌剂为苯酚、甲酚、三氯叔丁醇等。注射剂常用容器有玻璃安瓿、玻璃瓶、塑料安瓿、塑料瓶等。
制成口服制剂时,可以加入适宜的填充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等。常用填充剂包括淀粉、糖粉、磷酸钙、硫酸钙二水物、糊精、微晶纤维素、乳糖、预胶化淀粉、甘露醇等;常用粘合剂包括羧甲基纤维素钠、PVP-K30、羟丙基纤维素、淀粉浆、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胶化淀粉等;常用崩解剂包括干淀粉、交联聚维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等;常用润滑剂包括硬脂酸镁、滑石粉、十二烷基硫酸钠、微粉硅胶等。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首次提供了由瓜蒌或瓜蒌提取物和银杏叶或银杏叶提取物制成的用于制备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并通过药理实验证实二者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优于二者单独用药。
(2)对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药物组份的配比进行了大量摸索研究,通过研究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二磷酸腺苷引起的大鼠血小板凝集作用的影响和对小鼠常压耐缺氧存活时间的影响,筛选出具有显著疗效的重量配比范围。
(3)药理药效研究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可以显著抑制二磷酸腺苷引起的大鼠血小板凝集,显著增强小鼠常压耐缺氧能力,显著降低饮食性高血脂大鼠的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有显著保护作用,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有显著效果,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意想不到的。
(4)本发明组合物可由瓜蒌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直接投料加工制成制剂,制备工艺简便,避免了由于原药材质量差异造成的制剂质量差异较大的缺点,制剂质量有很大的提高,杂质含量大大减少,安全性更高。
(5)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有效成分明确、含量高,通过稳定性实验证实,制剂稳定性好,便于控制产品质量,可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以下通过实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这些实验例包括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药效药理实验。以下实验例中所用的瓜蒌提取物均参照实施例1中的瓜蒌提取物制备方法制备,银杏叶提取物均参照实施例2中的银杏叶提取物制备方法制备。
实验例1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体外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
受试动物:雄性大鼠140只,体重200~220g,随机分为14组,每组10只。
供试品:氯化钠注射液:250ml:2.25g,山东长富洁晶药业有限公司;
瓜蒌注射液:以瓜蒌提取物为原料药自制;
银杏叶注射液组:以银杏叶提取物为原料药自制;
瓜银注射液:以瓜蒌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为原料药自制,不同配比见表1。
实验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14组,分别为对照组、银杏叶注射液组、瓜蒌注射液组、瓜银注射液不同配比组。各给药组动物按表1腹腔注射给药,对照组给与氯化钠注射液,每日1次,连续给药7天,末次给药1小时后,动物麻醉后自腹主动脉取血,抗凝剂采用3.28%枸橼酸钠,与血液以1∶9混合。将抗凝全血在20℃条件下1500rpm离心5min获得富血小板血浆(PPR)。留取定量PPR后,将剩余PPR再次以3000rpm离心10min,获得自身对照贫血小板血浆(PPP)。以PPP调节PPR浓度,使各PPR浓度相同。将PPR在37℃的恒温孔中预热后,加入二磷酸腺苷(ADP,终浓度为3μmol·L-1)引起血小板聚集,记录最大聚集率。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见表1。
1)与对照组相比较,瓜蒌注射液组、银杏叶注射液组均显著抑制血小板凝集(p<0.05),瓜银注射液各配比组均显著的抑制血小板凝集(p<0.05、p<0.01)。
2)与瓜蒌注射液组比较,瓜银注射液各配比组均显著的抑制血小板凝集(p<0.05、p<0.01)。
3)与银杏叶注射液组比较,瓜银注射液各配比组均显著的抑制血小板凝集(p<0.05、p<0.01)。
表1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大鼠血小板凝集作用的影响(X±S,n=10)
注:*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p<0.01,与银杏叶注射液组比较;&p<0.05,&&p<0.01,与瓜蒌注射液组比较。
结论:由实验结果可知,与单独给药组比较,瓜银注射液各配比组的效果均更加显著。其中,当瓜银配比在瓜蒌100~2000份,银杏叶100~1000份范围内时,抑制血小板凝集效果明显,特别是当瓜银配比在瓜蒌500~1500份,银杏叶150~400份范围内时,血小板聚集率降低更加显著,以瓜银配比为1000∶200时效果最佳,提示瓜蒌提取物与银杏叶提取物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抑制血小板凝集方面有显著疗效。
实验例2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小鼠常压耐缺氧的影响
受试动物:昆明种小鼠,150只,体重18~22g,雌雄兼用,随机分为15组。
供试品:氯化钠注射液:250ml:2.25g,山东长富洁晶药业有限公司;
瓜蒌片:以瓜蒌为原料药自制;
银杏叶片:以银杏叶为原料药自制;
瓜银片组:以瓜蒌和银杏叶为原料药,按不同配比自制,见表2;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Iso),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
实验方法:小鼠150只,均分15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银杏叶片组、瓜蒌片组、瓜银片不同配比组。第1,2组均灌胃生理盐水,其余给药组分别灌胃相应药物,各药物给药前均用蒸馏水稀释至适宜浓度。给药30min后,除第一组外均皮下注射Iso 20mg/kg,15min后,分别放入250ml磨口广口瓶内密封,每瓶放小白鼠1只,然后以最后一次呼吸为指标,记录小白鼠的存活时间,并进行t检验。
实验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见表2。
1)与空白对照比较,模型组小鼠存活时间明显缩短(p<0.05),示造模成功。
2)与模型组比较,银杏叶片组、瓜蒌片组小鼠存活时间显著延长(p<0.05),示二者均有抗缺氧作用。瓜银片不同配比组均可显著延长小鼠存活时间(p<0.05、p<0.01)。说明瓜蒌与银杏叶合用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
3)与银杏叶片组比较,瓜银片不同配比组配比在瓜蒌500~1500份,银杏叶150~400份范围内时,小鼠存活时间显著延长(p<0.05、p<0.01),配比为1000∶200时,效果最佳。
4)与瓜蒌片组比较,瓜银片不同配比组配比在瓜蒌500~1500份,银杏叶150~400份范围内时,小鼠存活时间显著延长(p<0.05、p<0.01),配比为1000∶200时,效果最佳。
结论:由实验结果可知,与单独给药组比较,瓜银注射液各配比组的效果均更加显著。其中,当瓜银配比在瓜蒌100~2000份,银杏叶100~1000份范围内时,抑制血小板凝集效果明显,特别是当瓜银配比在瓜蒌500~1500份,银杏叶150~400份范围内时,小鼠存活时间延长更加显著,以瓜银配比为1000∶200时效果最佳,提示瓜蒌提取物与银杏叶提取物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小鼠常压耐缺氧方面有显著疗效。
表2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小鼠常压耐缺氧的影响(X±S,n=10)
注:#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Δp<0.05,ΔΔp<0.01,与银杏叶片组比较;&p<0.05,&&p<0.01,与瓜蒌片组比较。
实验例3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大鼠实验性高血脂症的影响
受试动物:大鼠,50只,体重220~240g,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
供试品:氯化钠注射液:250ml:2.25g,山东长富洁晶药业有限公司;
瓜蒌片:以瓜蒌提取物为原料药自制;
银杏叶片:以银杏叶提取物为原料药自制;
瓜银片:以瓜蒌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为原料药自制。
给药剂量:瓜蒌片1g生药/kg、银杏叶片250mg生药/kg、瓜银片低剂量组200mg生药/kg、瓜银片中剂量组250mg生药/kg、瓜银片高剂量组300mg生药/kg。各给药组药物给药前均用蒸馏水稀释至适宜浓度。
实验方法:大鼠测药前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后,建高脂模型。除空白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均给予高脂饲料(配方为普通饲料86.8%、胆固醇3%、猪油10%、丙硫氧嘧淀0.2%),连续喂饲10天后,测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确定高脂模型建成。模型建成后继续饲高脂饲料,给药组分别灌胃给药相应药物,分别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20天后,再取血测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
表3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饮食性高血脂大鼠血清胆固醇的影响(X±S,n=10)
注:##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高脂模型组相比较;Δp<0.05,ΔΔp<0.01,与银杏叶片组比较;&p<0.05,&&p<0.01,与瓜蒌片组比较。
表4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饮食性高血脂大鼠血清甘油三酯的影响(X±S,n=10)
注:##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高脂模型组相比较;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见表3和表4。
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高血脂模型组大鼠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极显著升高(p<0.01),说明造模成功。
2)与高脂模型组相比较,瓜蒌片组、银杏叶片组,瓜银片低剂量组可显著降低饮食性高血脂大鼠的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可极显著降低饮食性高血脂大鼠的血清胆固醇水平(p<0.01),显著降低甘油三酯水平(p<0.05)。
3)与银杏叶片组比较,瓜银片中、高剂量组明显降低大鼠的血清胆固醇水平(p<0.05)。
4)与瓜蒌片组比较,瓜银片中、高剂量组显著降低大鼠的血清胆固醇水平(p<0.05)。
结论:由结果可知,单独给与受试动物银杏叶片或瓜蒌片时,大鼠高血脂水平明显降低,给与大鼠由瓜蒌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制成的瓜银片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降低更加显著,说明二者有协同增效的作用,提示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有显著的降血脂功能,且量效关系明显,对于治疗高血脂症将有良好的疗效。
实验例4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实验性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受试动物:Wistar大鼠,60只,体重180~220g。
供试品:瓜蒌颗粒剂,以瓜蒌提取物为原料药自制;
银杏叶颗粒剂,以银杏叶提取物为原料药自制;
瓜银颗粒剂,以瓜蒌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为原料药自制;
氯化钠注射液:250ml:2.25g,山东长富洁晶药业有限公司;
给药剂量:瓜蒌颗粒剂组1g生药/kg、银杏叶颗粒剂组250mg生药/kg、瓜银颗粒剂低剂量组200mg生药/kg、瓜银颗粒剂中剂量组250mg生药/kg、瓜银颗粒剂高剂量组300mg生药/kg。
实验方法:大鼠禁食12h,均分6组:瓜蒌颗粒剂组、银杏叶颗粒剂组、瓜银颗粒剂低剂量组、瓜银颗粒剂中剂量组、瓜银颗粒剂高剂量组。分别灌胃不同剂量的相应药物,对照组给等容积生理盐水。1h后,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35mg/kg麻醉。人工呼吸下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旋支7min,随后再灌注15min。描记II异心电图。观察再灌注后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及维持时间(超过15min,以15min计),并记录室颤(VF)、室性心动过速(VT)发生数及室性早搏个数(VPB)。结果见表5
表5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实验性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注:*p<0.05,**p<0.01,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Δp<0.05,ΔΔp<0.01,与银杏叶颗粒剂组比较;&p<0.05,&&p<0.01,与瓜蒌颗粒剂组比较。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见表5。
1)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银杏叶颗粒剂组、瓜蒌颗粒剂组均能显著使大鼠再灌注后心律失常出现时间滞后(p<0.05),显著缩短心律失常维持时间(p<0.05);瓜银颗粒剂低剂量组能显著使大鼠再灌注后心律失常出现时间滞后(p<0.05),显著缩短心律失常维持时间(p<0.05);瓜银颗粒剂中、高剂量组能极显著使大鼠再灌注后心律失常出现时间滞后(p<0.01),极显著缩短心律失常维持时间(p<0.01)。
2)与银杏叶颗粒剂组比较,瓜银颗粒剂中、高剂量组能显著使大鼠再灌注后心律失常出现时间滞后(p<0.05),显著缩短心律失常维持时间(p<0.05)。
3)与瓜蒌颗粒剂组比较,瓜银颗粒剂中、高剂量组能显著使大鼠再灌注后心律失常出现时间滞后(p<0.05),显著缩短心律失常维持时间(p<0.05)。
结论:各给药组均能使大鼠再灌注后心律失常出现时间滞后,显著缩短心律失常维持时间,均能使室颤(VF)、室性心动过速(VT)室性早搏波(VPB)发生数减少,瓜银颗粒剂中、高剂量组效果最好,表明本发名药物组合物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明显有保护作用。
实验例5 组合物注射液稳定性实验
样品:组合物注射液,自制,(处方和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3水针剂的制备)。
考察项目:性状、pH值、澄明度、有关物质、标示含量;并在加速实验6个月和长期实验期末增加无菌和热原检查。
1、影响因素实验
强光照射实验:取供试品,置照度为4500Lx的光照箱内放置10天。
高温实验:取供试品,分别置于40℃、60℃条件下放置10天。
低温实验:取供试品,在4℃冰箱中放置10天。
上述实验,分别于第5、10天取样测定。比较性状后测试各项指标,并将结果与0天比较。
结果:光照4500Lx条件下放置10天,除有关物质略有升高外,其它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高温60℃条件下放置10天,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高温40℃、低温4℃条件下放置10天,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
2、加速实验
方法:置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在实验期间分别于第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末取样,比较外观后,测试各项指标,将结果与0个月比较;并在6个月末增加无菌和热原检查。
结果: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除有关物质略有增加,标示含量略有下降外,其它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加速实验6个月末,热原、无菌检查均符合规定。
3、长期实验
长期稳定性实验方法及结果:将本品置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12个月,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组合物注射液长期放置基本稳定。
结论:由上述考察结果得出结论,各项实验中,瓜蒌和银杏叶组合物的注射液均比较稳定。可以用于放大生产。
4、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以下实施例中各剂型的制备中所用的瓜蒌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见分别实施例1、实施例2,辅料可以用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替换,或者减少、增加。
实施例1 瓜蒌提取物的制备以及鉴别和含量测定
瓜蒌提取物的制备
1)取瓜蒌药材,烘干,粉碎成粗粉,加入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加入10倍量水,回流提取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60℃)的浓缩液,加入乙醇至含量达80%,放置过夜,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减压至稠膏状,真空干燥,即得瓜蒌粗提取物(可供口服用)。
2)将1)中得到瓜蒌粗提物用适量水溶解后,用等量石油醚振摇提取2次,水液用等量水饱和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合并正丁醇提取液,浓缩至干,残渣加少量水使溶解,上大孔树脂柱,分别用水、15%乙醇、70%乙醇洗脱,收集70%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状,喷雾干燥,即得瓜蒌精提取物。(可供注射用)
瓜蒌提取物含量测定
甾体类皂苷的含量测定
对照品溶液制备:取人参皂甙Rg1对照品约20mg,经60℃真空干燥2小时,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用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得每1ml含Rg1对照品2mg的溶液,即得。
标准曲线制备:分别精确移取人参皂苷标准品Rg1(浓度为2mg/ml)5、10、30、50、70、90、110于10ml具塞试管中制成系列标准溶液,水浴挥干甲醇,加0.7ml8%香草醛冰乙酸溶液,再加人5ml高氯酸,摇匀,于60℃水浴15min,取出立刻用自来水冲至室温,以加样品平行样作空白,于560nm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对人参皂苷含量(M,单位:μg)作回归曲线,得回归方程:M=213.13A+4.7576,R=0.997。
测定法:准确移取样品溶液30μl,置于10ml具塞试管中,水浴挥干甲醇,加0.5mL 8%香草醛冰乙酸溶液,再加人5ml高氯酸,摇匀,于60℃水浴15min,取出立刻用自来水冲至室温,以加样品平行样作空白,于560nm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对人参皂苷含量(M,单位:μg)作回归曲线,得回归方程:M=213.13A+4.7576,R=0.997。
通过上述工艺制备瓜蒌粗提取物,得率为7.5%,甾体类皂苷含量测定为24.96%,瓜蒌精提取物,得率为3.40%,甾体类皂苷含量测定为33.61%,结果见表6。
表6 瓜蒌提取物的含量测定结果和得率
实施例2 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及鉴别和含量测定
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
取银杏叶5kg,粉碎,加70%乙醇60℃温浸提取两次,每次加醇15倍量,搅拌下温浸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03~1.09(50℃),加入4倍量的水,搅匀,1~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上柱,分别用3~4倍量体积水、15%乙醇、70乙醇洗涤,收集70%乙醇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浸膏加5倍量乙醇提取二次,每次15分钟,合并滤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浸膏加8倍量水,加热至沸腾,微沸5分钟,放置室温,1~4℃冷藏过夜,滤过,滤液加25%粗提物的聚酰胺,搅拌5分钟,滤过,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即得。
分别制备三批银杏叶提取物,得率见表7。
银杏叶提取物的鉴别
(1)取银杏叶提取物0.2g,加正丁醇15ml,置水浴中温浸15分钟并时时振摇,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银杏叶对照提取物0.2g,同法制成对照提取物溶液。照薄层色谱法实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0.4%醋酸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醇-水(5∶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3%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提取物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照薄层色谱法实验,吸取萜类内酯的含量测定项下的萜类内酯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1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0.4%醋酸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丙酮-甲醇(10∶5∶5∶0.6)为展开剂,在15℃以下展开,取出,晾干,用醋酐蒸气熏15分钟,在140~160℃加热30分钟,放冷,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对上述制备的三批银杏叶提取物进行鉴别实验,均符合要求。
银杏叶提取物的含量测定
总黄铜醇苷的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实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理论板数按槲皮素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精密称取槲皮素对照品、山奈素对照品、异鼠李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分别含30μg、30μg、20μ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银杏叶提取物约35mg,精密称定,加甲醇-25%盐酸溶液(4∶1)的混合溶液25ml,置水浴中加热回流30分钟,迅速冷却至室温,转移至5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分别计算槲皮素、山奈素和异鼠李素的含量,按下式换算成总黄铜醇苷的含量。
总黄铜醇苷=(槲皮素含量+山奈素含量+异鼠李素含量)×2.51
萜类内酯的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实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正丙醇-四氢呋喃-水(1∶15∶84)为流动相;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理论板数按白果内酯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精密称取白果内酯对照品、银杏内酯A对照品、银杏内酯B对照品和银杏内酯C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mg、1mg、1mg、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银杏叶提取物约0.15g,精密称定,加水10ml,置水浴中加热使溶散,加2%盐酸溶液2滴,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4次(15ml,10ml,10ml,10ml),合并提取液,用5%醋酸钠溶液20ml洗涤。合并乙酸乙酯提取液及洗液,用水洗涤2次,每次20ml,分取水液,用乙酸乙酯10ml洗涤,合并乙酸乙酯液,回收溶剂至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并转移至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5μl、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用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分别计算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C的含量,即得。对上述制备的三批银杏叶提取物分别进行含量测定,测定结果见表7。
表7 银杏叶提取物的含量测定结果和得率
实施例3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水针剂的制备
处方:
瓜蒌提取物 339g(相当于瓜蒌原药材10kg)
银杏叶提取物 42.8g(相当于银杏叶原药材2kg)
注射用水 加至10000ml
共制备 2000支
制备工艺:
1)提前一天处理配液用的管道及容器等,临用前再用新鲜的注射用水冲洗。
2)取配液量80%的注射用水,加入处方量的瓜蒌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加热搅拌溶解完全。
3)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
4)加入配液量0.1%的针用活性炭,加热搅拌15分钟。
5)经砂滤棒过滤脱炭。测定并调节溶液的pH值。
6)经0.45um的微孔滤膜精滤。
7)检查溶液的澄明度,半成品化验。
8)将溶液熔封于玻璃安瓿中。
9)100℃流通蒸汽灭菌30分钟。
10)趁热将样品放入0.01%的亚甲蓝溶液中检漏。
11)灯检,成品全检,包装入库。
实施例4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粉针剂的制备
处方:
瓜蒌提取物 339g(相当于瓜蒌原药材10kg)
银杏叶提取物 42.8g(相当于银杏叶原药材2kg)
甘露醇 500g
无菌注射用水 加至10000ml
共制备 1000支
制备工艺:
1)首先将配液用的容器具及抗生素玻璃瓶,胶塞等进行无菌处理。
2)照处方量称取原料和辅料。
3)取配液量80%的无菌注射用水,将瓜蒌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加入加热搅拌溶解完全。再加入甘露醇加热搅拌溶解完全,补加无菌注射用水至全量。
4)加入配液量0.1%的针用活性炭,加热搅拌15分钟。
5)经砂滤棒过滤脱炭。测定并调节溶液的pH值。
6)经0.22um的微孔滤膜精滤。
7)检查溶液的澄明度,半成品化验。
8)分装于抗生素玻璃瓶中,半压塞。将样品放入冻干机中冷冻干燥。预冻-45℃5小时,低温真空干燥-45℃~0℃20小时,然后升温至25℃真空干燥3小时。
9)冻干结束,压塞,轧盖。
10)成品全检,包装入库。
实施例5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氯化钠输液的制备
处方:
瓜蒌提取物 339g(相当于瓜蒌原药材10kg)
银杏叶提取物 42.8g(相当于银杏叶原药材2kg)
氯化钠 900g
注射用水 加至100000ml
共制备 1000瓶
制备工艺:
1)提前一天处理配液用的管道及容器等,临用前再用新鲜的注射用水冲洗。
2)取配液量20%的注射用水将瓜蒌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加入加热搅拌溶解完全。将氯化钠用配液量40%的注射用水溶解完全。
3)合并两溶液,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
4)加入配液量0.1%的针用活性炭,加热搅拌15分钟。
5)经砂滤棒过滤脱炭。测定并调节溶液的pH值。
6)经0.45um的微孔滤膜精滤。
7)检查溶液的澄明度,半成品化验。
8)灌装于100ml的输液瓶中。
9)115℃热压灭菌30分钟。
10)灯检,成品全检,包装入库。
实施例6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葡萄糖输液的制备
处方:
瓜蒌提取物 339g(相当于瓜蒌原药材10kg)
银杏叶提取物 42.8g(相当于银杏叶原药材2kg)
葡萄糖 5000g
注射用水 加至100000ml
共制备 1000瓶
制备工艺:
1)提前一天处理配液用的管道及容器等,临用前再用新鲜的注射用水冲洗。
2)取配液量20%的注射用水将瓜蒌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加入加热搅拌溶解完全。将葡萄糖用配液量40%的注射用水溶解完全。
3)合并两溶液,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
4)加入配液量0.1%的针用活性炭,加热搅拌15分钟。
5)经砂滤棒过滤脱炭。测定并调节溶液的pH值。
6)经0.45um的微孔滤膜精滤。
7)检查溶液的澄明度,半成品化验。
8)灌装于100ml的输液瓶中。
9)115℃热压灭菌30分钟。
10)灯检,成品全检,包装入库。
实施例7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片剂的制备
处方:
瓜蒌提取物 339g(相当于瓜蒌原药材10kg)
银杏叶提取物 42.8g(相当于银杏叶原药材2kg)
淀粉 120.0g
微晶纤维素 40.0g
2%HPMC水溶液 适量
硬脂酸镁 2.0g
羧甲淀粉钠 4.0g
共制备 2000片
制备工艺:
1)将瓜蒌粗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粉碎过100目筛备用。
2)按照处方量称取原料和辅料。
3)将羟丙甲纤维素溶于水中制成2%的水溶液备用。
4)将瓜蒌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淀粉、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加入2%HPMC水溶液适量,搅拌均匀,制成适宜软材。
5)过20目筛制颗粒。
6)颗粒在60℃的条件下烘干。
7)干燥好的颗粒加入硬脂酸镁和羧甲淀粉钠,过18目筛整粒,混合均匀。
8)取样,半成品化验。
9)按照化验确定的片重压片。
10)成品全检,包装入库。
实施例8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胶囊剂的制备
处方:
瓜蒌提取物 339g(相当于瓜蒌原药材10kg)
银杏叶提取物 42.8g(相当于银杏叶原药材2kg)
淀粉 60g
微晶纤维素 20g
2%HPMC水溶液 适量
硬脂酸镁 1g
共制备 2000粒
制备工艺:
1)将瓜蒌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粉碎过100目筛备用。
2)按照处方量称取原料和辅料。
3)将羟丙甲纤维素溶于水中制成2%的水溶液备用。
4)将瓜蒌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淀粉、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加入2%HPMC水溶液适量,搅拌均匀,制成适宜软材。
5)过20目筛制颗粒。
6)颗粒在60℃的条件下烘干。
7)干燥好的颗粒加入硬脂酸镁,过18目筛整粒,混合均匀。
8)取样,半成品化验。
9)按照化验确定的装量装入胶囊。
10)成品全检,包装入库。
实施例9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
处方:
瓜蒌提取物 339g(相当于瓜蒌原药材10kg)
银杏叶提取物 42.8g(相当于银杏叶原药材2kg)
糖粉 1500g
2%HPMC50%乙醇溶 适量
液
共制备 1000包
制备工艺:
1)蔗糖粉碎过100目筛备用。将瓜蒌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粉碎过100目筛备用。
2)照处方量称取原料和辅料。
3)将瓜蒌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与糖粉以等量递加的方法混合均匀,加2%HPMC50%乙醇溶液适量,搅拌均匀,制成适宜软材。
4)过20目筛制颗粒。
5)颗粒在60℃的条件下烘干。
6)干颗粒过18目筛整粒。
7)取样,半成品化验颗粒中主药的含量,确定装量。
8)包装,成品全检,包装入库。
实施例10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口服液的制备
处方:
瓜蒌提取物 339g(相当于瓜蒌原药材10kg)
银杏叶提取物 42.8g(相当于银杏叶原药材2kg)
苯甲酸钠 15g
甜蜜素 10g
水 加至10000ml
共制备 1000支
制备工艺:
1)先将EDTA-2NA用配液量60%的水溶解完全,再将瓜蒌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加入加热搅拌溶解完全。
2)将苯甲酸钠和甜蜜素用配液量20%的水溶解完全。
3)合并上述两个溶液,补加水至全量。
4)过0.8um的微孔滤膜过滤。
5)半成品化验。
8)灌装。成品全检,包装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