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50835B - 进行信道分配的方法和基站 - Google Patents
进行信道分配的方法和基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50835B CN101150835B CN2006101390274A CN200610139027A CN101150835B CN 101150835 B CN101150835 B CN 101150835B CN 2006101390274 A CN2006101390274 A CN 2006101390274A CN 200610139027 A CN200610139027 A CN 200610139027A CN 101150835 B CN101150835 B CN 10115083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ighbours
- interference
- sign
- sacrifice
- self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进行信道分配的方法,包括:BS在运行过程中,检测到自身的邻居发生更改,根据更改后的邻居重新进行信道分配,具体地,通过检测下行干扰源邻居、下行干扰牺牲邻居的更改情况,进行下行信道的重新分配,通过检测上行干扰源邻居、上行干扰牺牲邻居的更改情况,进行上行信道的重新分配;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进行信道分配的BS,包括:邻居检测模块和信道分配模块。本发明可以根据在BS运行过程中的邻居更改情况,及时调整信道的分配,提高了信道资源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进行信道分配的方法和基站。
背景技术
为后续描述方便起见,首先给出以下定义:
系统:基站(BS)和与其相关联的终端(SS)构成系统。
邻居关系:当两个系统中的至少一个BS对另一个系统的至少一个SS的干扰值高于设定的门限,或者,当在两个系统中,至少一个系统的至少一个SS对另一个系统的BS的干扰值高于设定的门限时,称该两系统构成邻居关系。
邻居:与一个系统有邻居关系的另一个系统称为该系统的邻居。
邻居BS:一个系统与另一个系统为邻居,则分别位于该两系统中的两个BS互为对方的邻居BS。
干扰邻区:一个系统的干扰邻区定义为所有对该系统产生干扰或受该系统干扰的所有其它系统。
干扰牺牲系统:当一个系统中的BS或SS被该系统的邻居干扰,且干扰值高于设定的门限,则该系统称为干扰牺牲系统。干扰牺牲系统可能同时是其邻居的干扰源系统,或者仅仅是邻居系统的干扰牺牲系统。
干扰源系统:当一个系统中的BS或SS对该系统的邻居的干扰值大于设定门限时,则称该系统为干扰源系统。干扰源系统可能同时是其邻居的干扰牺牲系统,或者仅仅是邻居的干扰源系统。
无线频谱分为授权频段和非授权频段,授权频段是专门为某一无线通信 业务开辟的无线传输频段,其它无线通信业务不能在该频段传输,授权频段通常固定分配给某一运营商,运营商可以对系统内各节点所采用的频段加以优化,以降低节点之间的相互干扰;非授权频段则不会固定分配给某一运营商,所有满足一定要求的无线通信业务均可使用该频段,由于各无线通信业务节点采用的频点不固定,也没有运营商对非授权频段进行优化,因此,在非授权频段上传输的各无线通信业务之间可能互相干扰。
为了实现非授权频段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内的共存,或者为了更好的实现使用授权频段的具有认知无线电功能的系统内的共存,以及非授权频段和授权频段系统的共存,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802局域网(LAN)/城域网(MAN)标准委员会成立一系列的工作组制定相关的认知无线电标准,包括802.11y,802.16h,802.22等。其中,IEEE 802.16h制定了通过分时共享信道规避干扰的方法,具体过程如下:将一个系统的每个上行媒体接入控制(MAC)帧和下行MAC帧,根据该系统的邻居数N,分别分割为N+1个子帧,其中,一个子帧用于传输无干扰的业务,其余N个子帧,分别用于各邻居分时传输干扰业务。
图1为两个相互干扰的系统BS0、BS1干扰关系示意图,如图1所示,设BS0和BS1为邻居,且BS0与SS0、SS3属于同一系统,BS1与SS1、SS2属于同一系统,则由于BS0和SS3之间的传输信道、BS1和SS2之间的传输信道为同一信道,所以BS0会对SS2产生干扰,BS1会对SS3产生干扰。
图2为以图1中的BS0和BS1为例,对分时共享信道的干扰规避方法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将一个下行MAC帧分为三个子帧,第一个子帧用于传输无干扰业务如:BS0通过该子帧向SS0发送业务,同时BS1可通过该子帧向SS1发送业务,第二个子帧用于BS0传输受干扰业务如:BS0通过该子帧向SS3发送业务,同时BS1不使用该子帧,第三个子帧用于BS1传输受干扰业务如:BS1通过该子帧向SS2发送业务,同时BS1不使用该子帧。上行MAC帧的使用与下行MAC帧相同。
该干扰规避方法的缺点是:只在BS初始接入时,对该BS进行邻居检测,并根据确定的邻居进行信道的分配,当一个BS确定为另一个BS的邻居后,该邻居关系不再更改,即:只有BS的接入,才会导致BS的邻居关系发生变化。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在BS接入后的正常运行阶段,由于该BS所关联的SS的关闭,也会导致该BS的邻居关系发生变化,如图1所示,若SS2和SS3关闭,则BS0和BS1的邻居关系解除,此时没有必要再对BS1和BS2的共享信道进行分时划分。现有技术未考虑到该方面,很显然,这样会大大降低信道资源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进行信道分配的方法和BS,以提高信道资源利用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进行信道分配的方法,包括:
基站BS在运行过程中,检测到自身系统增加了新的邻居,根据当前的邻居,重新进行共享信道的分配,所增加的邻居为干扰源邻居或干扰牺牲邻居;检测到有自身系统的邻居释放,根据当前的邻居,重新进行共享信道的分配,所释放的邻居为干扰源邻居或干扰牺牲邻居。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BS在初始接入网络时,检测自身的下行干扰源邻居和下行干扰牺牲邻居,并记录下行干扰源邻居标识和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以及各下行干扰邻居对应的下行受干扰终端SS标识列表,各下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下行干扰牺牲SS标识;
同时检测自身的上行干扰源邻居和上行干扰牺牲邻居,并记录上行干扰源邻居标识和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以及各上行干扰邻居对应的上行干扰SS标识列表,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上行牺牲干扰SS标识。
所述BS检测到有自身系统的邻居释放包括:BS检测到自身的下行干扰源邻居释放。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BS在初始接入网络时,检测自身的下行干扰源邻居 和下行干扰牺牲邻居,并记录下行干扰源邻居标识和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以及各下行干扰邻居对应的下行受干扰SS标识列表;
所述BS检测到自身的下行干扰源邻居释放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BS检测到自身的一个下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所有下行受干扰SS干扰关系都解除,则确定该下行干扰源邻居释放,删除自身记录的该下行干扰源邻居标识,且检测到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中不包含该下行干扰源邻居标识,则将自身的下行邻居的总数减1。
所述BS检测到自身的一个下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所有下行受干扰SS干扰关系都解除包括:
BS检测到在预定时长内未收到自身的下行受干扰SS发来的更新下行干扰源请求,则确定该SS与对应的下行干扰源邻居的干扰关系解除,将该SS标识从对应的下行干扰源邻居的下行受干扰SS标识列表中删除;判断该下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下行受干扰SS标识列表是否为空,若为空,则确定该下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所有下行受干扰SS的干扰关系都解除。
所述BS检测到自身的一个下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所有下行受干扰SS的干扰关系都解除包括:
BS检测到在预定时长内收到的自身的下行受干扰SS发来的更新下行干扰源请求的次数小于预设次数,则确定该SS与对应的下行干扰源的干扰关系解除,将该SS标识从对应的下行干扰源邻居的下行受干扰SS标识列表中删除,判断该下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下行受干扰SS标识列表是否为空,若为空,则确定该下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所有下行受干扰SS的干扰关系都解除。
所述BS检测到自身系统增加了新的邻居包括:BS检测到自身增加了新的下行干扰源邻居。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BS在初始接入网络时,检测并记录自身的下行干扰源邻居标识和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并记录各下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下行受干扰SS标识列表,以及各下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下行干扰牺牲SS标识列表;
所述BS检测到自身增加了新的下行干扰源邻居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BS所关联的SS检测到邻居BS发来的下行信号,向该BS发送携带邻居BS标识的更新下行干扰源请求,BS接收该请求,检测到自身的下行干扰源邻居标识和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中都不包含该请求携带的邻居BS标识,则确定该邻居为自身新增加的邻居,将自身的下行邻居总数加1。
所述更新下行干扰源请求进一步携带BS所关联的SS标识;
且BS接收该更新下行干扰源请求之后进一步包括:BS检测到自身的下行受干扰SS标识列表中未包含该请求携带的SS标识,则通过自身的下行干扰分时信道向该SS标识指向的SS发送业务。
所述BS检测到有自身系统的邻居释放包括:BS检测到自身的下行干扰牺牲邻居释放。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BS在初始接入网络时,检测自身的下行干扰源邻居和下行干扰牺牲邻居,并记录下行干扰源邻居标识和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以及各下行牺牲邻居对应的下行干扰牺牲SS标识列表;
所述BS检测到自身的下行干扰牺牲邻居释放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BS检测到自身的一个下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所有下行干扰牺牲SS的干扰关系都释放,则确定该下行干扰牺牲邻居释放,删除该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且检测到自身记录的下行干扰源邻居标识中不包含该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将自身的下行邻居的总数减1。
所述BS检测到自身的一个下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所有下行干扰牺牲SS的干扰关系都释放包括:
BS检测到在预定时长内未收到自身的下行干扰牺牲邻居BS发来的、携带自身的下行干扰牺牲SS标识的更新下行干扰牺牲请求,则确定该SS与对应的下行干扰牺牲邻居的干扰关系释放,将该SS标识从下行干扰牺牲SS标识列表中删除,判断该下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下行干扰牺牲SS标识列表是否为空,若为空,则确定该下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所有下行干扰牺牲SS的干扰关系都释放。
所述BS检测到自身的一个下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所有下行干扰牺牲SS的干扰关系都释放包括:
BS检测到在预定时长内收到的自身的下行干扰牺牲邻居BS发来的、携带自身的下行干扰牺牲SS标识的更新下行干扰牺牲请求的次数小于预设次数,则确定该SS的干扰关系解除,将该SS标识从对应的下行干扰牺牲邻居的下行干扰牺牲SS标识列表中删除,判断该下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下行干扰牺牲SS标识列表是否为空,若为空,则确定该下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所有下行干扰牺牲SS的干扰关系都释放。
所述BS检测到自身系统增加了新的邻居包括:BS检测到自身增加了新的下行干扰牺牲邻居。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BS在初始接入网络时,检测并记录自身的下行干扰源邻居标识和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并记录各下行牺牲邻居对应的下行干扰牺牲SS标识列表;
所述BS检测到自身增加了新的下行干扰牺牲邻居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BS收到自身的邻居BS发来的、携带该邻居BS所关联的SS标识的更新下行干扰牺牲请求,BS接收该请求,检测到自身的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和下行干扰源邻居标识中都不包含该请求携带的邻居BS标识,则确定该邻居为自身新增加的邻居,将自身的下行邻居总数加1。
所述BS接收邻居BS发来的更新下行干扰牺牲请求之前进一步包括:该BS的邻居BS收到自身所关联的SS发来的携带该BS标识的发现下行干扰源请求,邻居BS向该BS发送更新下行干扰牺牲请求,该请求携带邻居BS标识和邻居BS所关联的SS标识。
所述BS接收邻居BS发来的更新下行干扰牺牲请求之前进一步包括:该BS的邻居BS收到自身所关联的SS发来的携带该BS标识的发现下行干扰源请求,将该BS标识作为自身的下行干扰源邻居BS标识保存,在检测到当前到达该BS的更新下行干扰牺牲时刻时,向该BS发送更新下行干扰 牺牲请求,该请求携带邻居BS标识和邻居BS所关联的SS标识。
所述BS检测到有自身系统的邻居释放包括:BS检测到自身的上行干扰源邻居释放。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BS在初始接入网络时,检测自身的上行干扰源邻居和上行干扰牺牲邻居,并记录上行干扰源邻居标识和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以及各上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上行干扰SS标识列表;
所述BS检测到自身的上行干扰源邻居释放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BS检测到自身的上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所有上行干扰SS的干扰关系都释放,则确定该上行干扰源邻居释放,删除自身记录的该上行干扰源邻居标识,且检测到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中不包含该上行干扰源邻居标识,则将自身的上行邻居的总数减1。
所述BS检测到自身的上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所有上行干扰SS的干扰关系都释放包括:
BS检测到在预定时长内未收到自身的上行干扰SS发来的上行信号,则确定该SS与对应的上行干扰源的干扰关系释放,将该SS标识从该上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上行干扰SS标识列表中删除,判断该上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上行干扰SS标识列表是否为空,若为空,则确定该上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所有上行干扰SS的干扰关系都释放。
所述BS检测到自身的上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所有上行干扰SS的干扰关系都释放包括:
BS检测到在预定时长内收到的自身的上行干扰SS发来的上行信号的次数小于预设次数,则确定该SS的干扰关系解除,将该SS标识从对应的上行干扰源邻居的上行干扰SS标识列表中删除,判断该上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上行干扰SS标识列表是否为空,若为空,则确定该上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所有上行干扰SS的干扰关系都释放。
所述BS检测到自身系统增加了新的邻居包括:BS检测到自身增加了新的上行干扰源邻居。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BS在初始接入网络时,检测并记录自身的上行干扰源邻居BS标识和上行干扰牺牲邻居BS标识;
所述BS检测到自身增加了新的上行干扰源邻居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BS检测到邻居BS所关联的SS发来的上行信号,检测到自身的上行干扰源邻居标识和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中都不包含该信号携带的邻居BS标识,则确定该邻居自身新增加的邻居,将自身的上行邻居总数加1。
所述BS检测到有自身系统的邻居释放包括:BS检测到自身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释放。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BS在初始接入网络时,检测自身的上行干扰源邻居和上行干扰牺牲邻居,并记录上行干扰源邻居标识和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以及各上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上行干扰SS标识列表、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上行牺牲干扰SS标识列表;
所述BS检测到自身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释放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BS检测到自身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所有上行牺牲干扰SS的干扰关系都释放,则确定该上行干扰牺牲邻居释放,删除该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且检测到上行干扰源邻居标识中不包含该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则将自身的上行邻居的总数减1。
所述BS检测到自身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所有上行牺牲干扰SS的干扰关系都释放包括:
BS检测到在预定时长内未收到自身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BS发来的携带自身的上行牺牲干扰SS标识的更新上行干扰牺牲请求,则确定该SS与对应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的干扰关系释放,将该SS标识从上行牺牲干扰SS标识列表中删除,判断该上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上行牺牲干扰SS标识列表是否为空,若为空,则确定该上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所有SS的干扰关系都释放。
所述BS检测到自身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所有上行牺牲干扰SS的干扰关系都释放包括:
BS检测到在预定时长内收到的自身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BS发来的、携带自身的上行牺牲干扰SS标识的更新上行干扰牺牲请求的次数小于预设次数,则确定该SS与对应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的干扰关系解除,将该SS标识从上行牺牲干扰SS标识列表中删除,判断该上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上行牺牲干扰SS标识列表是否为空,若为空,则确定该上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所有上行牺牲干扰SS的干扰关系都解除。
所述BS检测到自身系统增加了新的邻居包括:BS检测到自身增加了新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BS在初始接入网络时,检测并记录自身的上行干扰源邻居标识和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并记录各上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上行干扰SS标识列表,以及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上行牺牲干扰SS标识列表;
所述BS检测到自身增加了新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BS收到自身的邻居BS发来的、携带自身所关联的SS标识的更新上行干扰牺牲请求,BS接收该请求,检测到自身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和上行干扰源邻居标识中都不包含该请求携带的邻居BS标识,则确定该邻居为自身新增加的邻居,将自身的上行邻居总数加1。
所述BS接收邻居BS发来的更新上行干扰牺牲请求之前进一步包括:该BS的邻居BS收到与该BS所关联的SS发来的携带该BS标识的上行信号,向该BS发送更新上行干扰牺牲请求,该请求携带邻居BS标识和该BS所关联的SS标识。
所述BS接收邻居BS发来的更新上行干扰牺牲请求之前进一步包括:该BS的邻居BS收到该BS所关联的SS发来的携带该BS标识的上行信号,将该BS标识作为自身的上行干扰源邻居BS标识保存,在检测到当前到达该BS的更新上行干扰牺牲时刻时,向该BS发送更新上行干扰牺牲请求,该请求携带邻居BS标识和该BS所关联的SS标识。
所述BS接收该更新上行干扰源请求之后进一步包括:BS检测到自身的上行牺牲干扰SS标识列表中未包含该请求携带的SS标识,则通过自身的上行干扰分时信道向该SS标识指向的SS发送业务。
一种进行信道分配的BS,包括:邻居检测模块和信道分配模块,其中,
邻居检测模块,用于记录和更新BS的邻居总数、记录和更新BS的邻居标识,在BS运行过程中检测BS的邻居是否更改,若发生了更改,则将更改后的邻居总数和更改后的邻居标识发送给信道分配模块;
信道分配模块,用于根据邻居检测模块发来的邻居总数和邻居标识,重新进行信道分配。
所述邻居检测模块包括:下行干扰源邻居检测模块和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检测模块,其中:
下行干扰源邻居检测模块,用于记录和更新BS的下行干扰源邻居总数和下行干扰源邻居标识,在BS运行过程中,检测BS的下行干扰源邻居是否更改,若更改,向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检测模块查询是否记录更改的邻居标识,若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检测模块返回未记录指示,则确定邻居总数更改,将更改后的邻居总数和更改后的邻居标识发送给信道分配模块,检测自身是否记录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检测模块发来的邻居标识,若未记录,返回未记录指示;
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检测模块,用于记录和更新BS的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总数和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在BS运行过程中,检测BS的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是否更改,若更改,则向下行干扰源邻居检测模块查询是否记录更改的邻居标识,若下行干扰源邻居检测模块返回未记录指示,则确定邻居总数更改,将更改后的邻居总数和更改后的邻居标识发送给信道分配模块,检测自身是否记录下行干扰源邻居检测模块发来的邻居标识,若未记录,返回未记录指示。
所述邻居检测模块包括:上行干扰源邻居检测模块和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检测模块,其中:
上行干扰源邻居检测模块,用于记录和更新BS的上行干扰源邻居总数 和上行干扰源邻居标识,在BS运行过程中,检测BS的上行干扰源邻居是否更改,若更改,向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检测模块查询是否记录更改的邻居标识,若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检测模块返回未记录指示,则确定邻居总数更改,将更改后的邻居总数和更改后的邻居标识发送给信道分配模块,检测自身是否记录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检测模块发来的邻居标识,若未记录,返回未记录指示;
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检测模块,用于记录和更新BS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总数和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在BS运行过程中,检测BS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是否更改,若更改,则向上行干扰源邻居检测模块查询是否记录更改的邻居标识,若上行干扰源邻居检测模块返回未记录指示,则确定邻居总数更改,将更改后的邻居总数和更改后的邻居标识发送给信道分配模块,检测自身是否记录上行干扰源邻居检测模块发来的邻居标识,若未记录,返回未记录指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BS在运行过程中,当检测自身的邻居发生更改时,根据更改后的邻居,重新进行信道分配,使得BS能够根据自身的邻居变化情况实时进行信道分配调整,提高了信道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相互干扰的系统的干扰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干扰规避方法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进行信道分配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下行干扰源邻居的增加、释放引起下行信道重分配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下行干扰牺牲邻居的增加、释放引起下行信道重新进行分配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下行干扰源邻居的增加、释放引起下行信道重分配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下行干扰牺牲邻居的增加、释放引起下行信道重新进行分配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进行信道分配的BS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进行信道分配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301:BS初始接入网络,检测自身系统的干扰源邻居和干扰牺牲邻居,根据检测到的邻居,进行共享上行和下行信道的分配。
步骤302:BS在运行过程中,检测到自身系统增加了新的邻居,则根据当前的邻居,重新进行共享信道的分配。
步骤303:BS在运行过程中,检测到有自身系统的邻居释放,则根据当前的邻居,重新进行共享信道的分配。
在具体应用中,系统增加了新的邻居可能是由增加了新的干扰源邻居引起的、也可能是由增加了新的牺牲邻居引起的;系统的邻居释放,可能是由系统的干扰源邻居释放引起的,也可能是系统的干扰牺牲邻居释放引起的。邻居的增加和释放都可能引起系统的邻居数目的变化,从而引起本系统的BS重新进行共享信道的分配。由于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是独立进行分配的,因此,以下分别给出下行干扰源邻居的增加、释放引起的下行信道的重分配,下行干扰牺牲邻居的增加、释放引起的下行信道的重分配,上行干扰源邻居的增加、释放引起的上行信道的重分配,以及上行干扰牺牲邻居的增加、释放引起的上行信道的重分配的实施例。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下行干扰源邻居的增加、释放引起下行信道重分配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401:BS初始接入网络,检测自身系统的下行干扰源邻居和下行干扰牺牲邻居,并建立下行干扰源列表和下行干扰牺牲列表。
下行干扰源列表和下行干扰牺牲列表的格式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
语法 | 备注 |
下行干扰源列表(){ | |
DL Interference Neighboring | 指示是否存在下行干扰源,值为1 表示存在,值为0表示不存在 |
If(DL Interference Neighboring){ | |
Number of DL Interference Neighbors | 下行干扰源邻居总数,以m表示 |
For(i=0;i<m;i++){ | |
Interference B SID | 下行干扰源邻居的BS标识 |
Interference BS IP Address | 下行干扰源邻居的IP地址 |
Number of Victim SSs | 下行受干扰SS数目,以n表示 |
For(j=0;j<n;j++){ | |
Victim SSID | 下行受干扰SS标识 |
} | |
} | |
} |
表1下行干扰源列表
如表1所示,下行干扰源列表包括:是否存在下行干扰源指示;下行干扰源邻居总数;下行干扰源邻居的BS标识、下行干扰源邻居的IP地址、受该下行干扰源邻居干扰的本系统的SS的数目、受该下行干扰源系统干扰的本系统的SS标识列表的对应关系。
这里,是否存在下行干扰源指示、下行干扰源邻居总数、受该下行干扰源邻居干扰的本系统的SS的数目为可选参数,该三参数的初始值可设为0。
本发明中,将受下行干扰源邻居干扰的本系统的SS简称为下行受干扰SS,则受下行干扰源邻居干扰的本系统的SS的数目简称为下行受干扰SS数目,受该下行干扰源系统干扰的本系统的SS标识简称为下行受干扰SS标识。
语法 | 备注 |
下行干扰牺牲列表(){ | |
DL Victim Neighboring | 指示是否存在下行干扰牺牲邻居, 值为1表示存在,值为0表示不存在 |
If(DL Victim Neighboring){ | |
Number of DL Victim Neighbors | 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总数,以m表示 |
For(i=0;i<m;i++){ | |
Victim BSID | 下行干扰牺牲邻居的BS标识 |
Victim BS IP Address | 下行干扰牺牲邻居的IP地址 |
Number of Victim SSs | 下行干扰牺牲SS数目,以n表示 |
For(j=0;j<n;j++){ | |
Victim SSID | 下行干扰牺牲SS标识 |
} | |
} | |
} |
表2下行干扰牺牲列表
如表2所示,下行干扰牺牲列表包括:是否存在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指示;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总数;下行干扰牺牲邻居的BS标识、下行干扰牺牲邻居的IP地址、该下行干扰牺牲邻居内受本系统干扰的SS的数目、该下行干扰牺牲邻居内受本系统干扰的SS标识列表的对应关系。
这里,是否存在下行干扰牺牲指示、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总数和下行干扰牺牲邻居内受本系统干扰的SS的数目为可选参数,该三参数的初始值可设为0。
本发明中,下行干扰牺牲邻居内受本系统干扰的SS简称为下行干扰牺牲SS,则下行干扰牺牲邻居内受本系统干扰的SS的数目简称为下行干扰牺牲SS数目,下行干扰牺牲邻居内受本系统干扰的SS标识简称为下行干扰牺牲SS标识。
当该BS接入时,若邻居BS所关联的SS收到该BS发来的下行信号, 则邻居BS会向该BS发送携带邻居BS标识和邻居BS所关联的SS标识的更新下行干扰牺牲请求消息,该BS收到该消息后,将邻居BS标识添加到下行干扰牺牲列表中,同时将邻居BS所关联的SS标识添加到下行干扰牺牲SS标识列表中。
步骤402:BS在运行过程中,BS所关联的SS检测到邻居BS发来的下行信号,向该BS发送更新下行干扰源请求消息,该消息携带邻居BS标识、邻居BS的IP地址、该SS标识等。
步骤403:BS收到自身所关联的SS发来的更新下行干扰源请求消息后,判断自身的下行干扰源列表中是否包含该消息携带的邻居BS标识,若是,执行步骤404;否则,执行步骤407。
本步骤中,BS可每收到一次更新下行干扰源请求消息,就判断一次自身的下行干扰源列表中是否包含该消息携带的邻居BS标识,并根据判断结果执行后续步骤;也可以,预先设定一个定时时长,在每次定时开始后,记录每个SS发来的针对各邻居BS标识的更新下行干扰源请求消息的次数,若在该定时时长内收到的某个特定SS发来的针对某个特定邻居BS标识的更新下行干扰源请求消息的次数大于预设次数,则判断自身的下行干扰源列表中是否包含该特定的邻居BS标识,并根据判断结果执行后续步骤。
步骤404:BS判断自身下行干扰源列表中的该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下行受干扰SS标识列表中是否包含该消息携带的SS标识,若是,不作处理,转至步骤411;否则,执行步骤405。
步骤405:BS将该消息携带的SS标识添加到自身下行干扰源列表中的该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下行受干扰SS标识列表中,同时,将该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下行受干扰SS数目加1。
步骤406:BS在下行共享信道中自身的下行干扰分时信道上,向该SS传送业务,转至步骤411。
将BS的下行共享信道中,用于向不受任何干扰的SS传输业务的分时信道称为下行无干扰分时信道,将用于各BS向自身的下行受干扰SS传输 业务的分时信道分别称为各BS的下行干扰分时信道。
步骤407:BS将该消息携带的邻居BS标识、邻居BS的IP地址、SS标识、SS的数目:1的对应关系添加到自身的下行干扰源列表中。
若下行干扰源列表中包含是否存在下行干扰源指示,且在执行本步骤前该指示值为0,则本步骤中,将该指示值设为1;若下行干扰源列表中包含下行干扰源邻居总数,则本步骤中,将该总数值加1。
步骤408:BS判断自身的下行干扰牺牲列表中是否包含该邻居BS标识,若是,执行步骤409;否则,执行步骤410。
步骤409:BS在下行共享信道的自身的下行干扰分时信道上,向该SS传送业务,转至步骤411。
步骤410:BS确定自身增加了新的下行邻居,与当前自身的下行邻居进行信道分配协商,并根据协商后的信道分配策略进行信道分配和业务传输。
下行邻居包括:下行干扰源邻居和下行干扰牺牲邻居,若一个系统统是为本系统的下行干扰源邻居和下行干扰牺牲邻居,则该系统在计算下行邻居总数作为1个邻居进行计算。
本发明中对共享信道的分时分配原则与现有技术相同。
步骤411:BS检测到在预定时长内未收到自身下行干扰源列表中的一个下行受干扰SS发来的、携带下行干扰源列表中与该SS对应的下行干扰源邻居BS标识的更新下行干扰源请求消息,则确定该SS的干扰关系解除,将该SS标识从下行干扰源列表中的该下行干扰源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下行受干扰SS标识列表中删除,同时将该下行干扰源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下行受干扰SS数目减1。
BS也可以设定一个定时时长,在每次定时开始后,检测收到的自身下行干扰源列表中的每个下行受干扰SS发来的、携带下行干扰源列表中与该SS对应的下行干扰源邻居BS标识的更新下行干扰源请求消息的次数,若在本次定时时长内,该次数小于预设次数,则将该SS标识从下行干扰源列表 中的该下行干扰源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下行受干扰SS标识列表中删除,同时将该下行干扰源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下行受干扰SS数目减1。
步骤412:BS判断该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下行受干扰SS数目是否为0,若是,执行步骤413;否则,不作处理,本流程结束。
本步骤也可为:BS判断该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下行受干扰SS标识列表是否为空,若是,执行步骤413;否则,不作处理,本流程结束。
步骤413:BS删除下行干扰源列表中的该下行干扰源邻居的相关信息,包括:该下行干扰源邻居BS标识、该下行干扰源邻居BS的IP地址、该下行干扰源邻居BS的下行受干扰SS数目:0。
若下行干扰源列表中包含是否存在下行干扰源指示和下行干扰源邻居总数,且执行本步骤后,下行干扰源列表中不包含任何邻居BS标识,则将所述指示值设为0,将所述总数值设为0;若执行本步骤后,下行干扰源列表中还包含邻居BS标识,则将所述总数值减1。
步骤414:BS判断自身的下行干扰源列表和下行干扰牺牲列表是否都不包含任何邻居BS标识,若是,执行步骤415;否则,执行步骤416。
步骤415:BS重新对下行信道进行分配,本流程结束。
步骤416:BS判断自身的下行干扰牺牲列表中是否包含该邻居BS标识,若是,不作处理,本流程结束;否则,执行步骤417。
步骤417:BS确定有自身系统的下行邻居释放,根据当前的下行邻居总数,重新进行下行共享信道分配,并根据分配后的信道进行业务传输。
需要指出的是,步骤402~410和步骤411~417并无先后之分。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下行干扰牺牲邻居的增加、释放引起下行信道重新进行分配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501:BS初始接入网络,检测自身系统的下行干扰源邻居和下行干扰牺牲邻居,并建立下行干扰源列表和下行干扰牺牲列表。
步骤502:BS在运行过程中,邻居BS所关联的SS检测到该BS发来的下行信号,向邻居BS发送发现新干扰源消息,该消息携带该BS的标识、 该BS的IP地址、该SS的标识等。
步骤503:邻居BS收到自身的SS发来的发现新下行干扰源消息后,向该BS发送更新下行干扰牺牲请求消息,该消息携带邻居BS标识、邻居BS的IP地址、邻居BS所关联的SS标识。
本步骤中,邻居BS收到自身的SS发来的发现新下行干扰源消息后,也可不立刻向该BS发送更新下行干扰牺牲请求消息,而只是将该BS标识作为自身的下行干扰源标识保存,当预先设定的该BS的更新下行干扰牺牲时刻到来时,再向该BS发送更新下行干扰牺牲请求消息,同时记录已向该BS发送更新下行干扰牺牲请求消息的指示信息。
步骤504:BS收到更新下行干扰牺牲请求消息后,判断自身的下行干扰牺牲列表中是否包含该消息携带的邻居BS标识,若是,执行步骤505;否则,执行步骤507。
本步骤中,BS可每收到一次更新下行干扰牺牲请求消息,就判断一次自身的下行干扰牺牲列表中是否包含该消息携带的邻居BS标识,并根据判断结果执行后续步骤;也可以,预先设定一个定时时长,在每次定时开始后,记录每个邻居BS发来的针对各SS标识的更新下行干扰牺牲请求消息的次数,若在该定时时长内收到的某个特定邻居BS发来的针对某个特定SS标识的更新下行干扰牺牲请求消息的次数大于预设次数,则判断身的下行干扰牺牲列表中是否包含该特定的邻居BS标识,并根据判断结果执行后续步骤。
步骤505:BS判断自身的下行干扰牺牲列表中该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下行干扰牺牲SS标识列表中是否包含该消息携带的SS标识,若是,不作处理,转至步骤510;否则,执行步骤506。
步骤506:BS将该消息携带的SS标识添加到自身下行干扰牺牲列表中的该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下行干扰牺牲SS标识列表中,同时,将自身下行干扰牺牲列表中的该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下行干扰牺牲SS数目加1,转至步骤510。
步骤507:BS将该消息携带的邻居BS标识、邻居BS的IP地址、SS 标识以及下行干扰牺牲SS数目:1的对应关系添加到自身的下行干扰牺牲列表中。
若下行干扰牺牲列表中包含是否存在下行干扰牺牲指示,且在执行本步骤前该指示值为0,则本步骤中,将该指示值设为1;若下行干扰牺牲列表中包含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总数,则本步骤中,将该总数值加1。
步骤508:BS判断自身的下行干扰源列表中是否包含该邻居BS标识,若是,不作处理,转至步骤510;否则,执行步骤509。
步骤509:BS确定自身增加了新的下行邻居,与当前自身的下行邻居进行下行信道分配协商,并根据协商后的信道分配策略进行信道分配和业务传输。
步骤510:BS检测到在预定时长内未收到自身下行干扰牺牲列表中的一个下行干扰牺牲邻居BS发来的、携带与该下行干扰牺牲邻居BS对应的下行干扰牺牲SS标识的更新下行干扰牺牲请求消息,确定该下行干扰牺牲SS的干扰关系解除,则将该SS标识从下行干扰牺牲列表中的该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下行干扰牺牲SS标识列表中删除,同时将该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下行干扰牺牲SS的数目减1。
BS也可以设定一个定时时长,在每次定时开始后,检测收到的自身下行干扰牺牲列表中的每个下行干扰牺牲邻居BS发来的、携带下行干扰源列表中与该下行干扰牺牲邻居BS对应的下行干扰牺牲SS标识的更新下行干扰牺牲请求消息的次数,若在本次定时时长内,该次数小于预设次数,则将该SS标识从下行干扰牺牲列表中的该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下行干扰牺牲SS标识列表中删除,同时将该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下行干扰牺牲SS的数目减1。
步骤511:BS判断该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下行干扰牺牲SS的数目是否为0,若是,执行步骤512;否则,不作处理,本流程结束。
本步骤也可为:BS判断该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下行干扰牺牲SS标识列表是否为空,若是,执行步骤512;否则,不作处理,本流程结束。
步骤512:BS删除自身下行干扰牺牲列表中的该下行干扰牺牲邻居BS 的相关信息,包括:该邻居BS标识、该邻居BS的IP地址、该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下行干扰牺牲SS数目:0。
若下行干扰牺牲列表中包含是否存在下行干扰牺牲指示和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总数,且执行本步骤后,下行干扰牺牲列表中不包含任何邻居BS标识,则将所述指示值设为0,将所述总数值设为0;若执行本步骤后,下行干扰牺牲列表中还包含邻居BS标识,则将所述总数值减1。
步骤513:BS判断自身的下行干扰源列表中是否包含该邻居BS标识,若是,不作处理,本流程结束;否则,执行步骤514。
步骤514:BS判断自身的下行干扰牺牲列表和下行干扰源列表是否都不包含任何邻居BS标识,若是,执行步骤515;否则,执行步骤516。
步骤515:BS重新对下行信道进行分配,本流程结束。
步骤516:BS确定有自身系统的下行邻居释放,根据当前的下行邻居总数,重新进行下行共享信道的分配,并根据分配后的信道进行业务传输。
本发明中,也可预先设定一个更新时长,下行干扰牺牲邻居BS每隔该更新时长向
需要指出的是,步骤502~509和步骤510~516并无先后之分。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上行干扰源邻居的增加、释放引起上行信道重新进行分配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601:BS初始接入网络,检测自身系统的上行干扰源邻居和上行干扰牺牲邻居,并建立上行干扰源列表和上行干扰牺牲列表。
上行干扰源列表和上行干扰牺牲列表的格式分别如表3和表4所示:
语法 | 备注 |
上行干扰源列表(){ | |
UL Interference Neighboring | 指示是否存在上行干扰源邻居, 值为1表示存在,值为0表示不存 在 |
If(UL Interference Neighboring){ |
Number of UL InterferenceNeighbors | 上行干扰源邻居总数,以m表示 |
For(i=0;i<m;i++){ | |
Interference BSID | 上行干扰源邻居的BS标识 |
Interference BS IP Address | 上行干扰源邻居的IP地址 |
Number of Interference SSs | 上行干扰SS数目,以n表示 |
For(j=0;j<n;j++){ | |
Interference SSID | 上行干扰SS标识 |
} | |
} | |
} |
表3上行干扰源列表
如表3所示,上行干扰源列表包括:是否存在上行干扰源指示;上行干扰源邻居总数;上行干扰源邻居BS标识、上行干扰源邻居BS的IP地址、上行干扰源邻居中干扰本系统的SS的数目、上行干扰源邻居中干扰本系统的SS的标识列表的对应关系。
这里,是否存在上行干扰源指示、上行干扰源邻居总数、上行干扰源邻居中干扰本系统的SS的数目为可选参数,该三参数的初始值可设为0。
本发明中,上行干扰源邻居中干扰本系统的SS简称为上行干扰SS,则上行干扰源邻居中干扰本系统的SS的数目简称为上行干扰SS的数目,上行干扰源邻居中干扰本系统的SS的标识简称为上行干扰SS的标识。
语法 | 备注 |
上行干扰牺牲列表(){ | |
UL Victim Neighboring | 指示是否存在上行干扰牺牲邻居, 值为1表示存在,值为0表示不存在 |
If(UL Victim Neighboring){ | |
Number of UL Victim Neighbors | 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总数,以m表示 |
For(j=0;i<m;i++){ | |
Victim BSID | 上行干扰牺牲邻居的BS标识 |
[0176]
Victim BS IP Address | 上行干扰牺牲邻居的IP地址 |
Number of UL InterferenceSSs | 上行牺牲干扰SS数目,以n表示 |
For(j=0;j<n;j++){ | |
Interference SSID | 上行牺牲干扰SS标识 |
} | |
} | |
} |
表4上行干扰牺牲列表
如表4所示,上行干扰牺牲列表包括:是否存在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指示;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总数;上行干扰牺牲邻居的BS标识、上行干扰牺牲邻居的IP地址、本系统内干扰该上行干扰牺牲邻居的SS的数目、本系统内干扰该上行干扰牺牲邻居的SS的标识列表的对应关系。
这里,是否存在上行干扰牺牲指示、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总数、本系统内干扰该上行干扰牺牲邻居的SS的数目为可选参数,该三参数的初始值可设为0。
本发明中,本系统内干扰该上行干扰牺牲邻居的SS简称为上行牺牲干扰SS,则本系统内干扰该上行干扰牺牲邻居的SS的数目简称为上行牺牲干扰SS的数目,本系统内干扰该上行干扰牺牲邻居的SS的标识简称为上行牺牲干扰SS的标识。
当该BS接入时,若邻居BS收到该BS所关联的SS发来的上行信号,则邻居BS会向该BS发送携带邻居BS标识和该BS所关联的SS标识的更新上行干扰牺牲请求消息,该BS收到该消息后,将邻居BS标识添加到上行干扰牺牲列表中,同时将自身所关联的SS标识添加到上行牺牲干扰SS标识列表中。
步骤602:BS在运行过程中,收到邻居BS所关联的SS发来的上行信号,该信号携带邻居BS标识、邻居BS的IP地址、邻居BS所关联的SS标识。
步骤603:BS判断自身的上行干扰源列表中是否包含该消息携带的邻居BS标识,若是,执行步骤604;否则,执行步骤606。
本步骤中,BS可每收到一次邻居BS所关联的SS发来的上行信号,就判断一次自身的上行干扰源列表中是否包含该消息携带的邻居BS标识,并根据判断结果执行后续步骤;也可以,预先设定一个定时时长,在每次定时开始后,记录每个邻居BS所关联的各SS发来的携带邻居BS标识的上行信号的次数,若在该定时时长内收到的某个特定SS发来的针对某个特定邻居BS标识的上行信号的次数大于预设次数,则判断身的上行干扰源列表中是否包含该特定的邻居BS标识,并根据判断结果执行后续步骤。
步骤604:BS判断自身上行干扰源列表中该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上行干扰SS标识列表中是否包含该消息携带的SS标识,若是,不作处理,转至步骤609;否则,执行步骤605。
步骤605:BS将该消息携带的SS标识添加到自身上行干扰源列表中的该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上行干扰SS标识列表中,同时,将上行干扰源列表中的该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上行干扰SS数目加1,转至步骤609。
步骤606:BS将该消息携带的邻居BS标识、邻居BS的IP地址、SS标识以及上行干扰的SS数目:1的对应关系添加到自身的上行干扰源列表中。
若上行干扰源列表中包含是否存在上行干扰源指示,且在执行本步骤前该指示值为0,则本步骤中,将该指示值设为1;若上行干扰源列表中包含上行干扰源邻居总数,则本步骤中,将该总数值加1。
步骤607:BS判断自身的上行干扰牺牲列表中是否包含该邻居BS标识,若是,不作处理,转至步骤609;否则,执行步骤608。
步骤608:BS确定自身系统增加了新的上行邻居,与当前自身的上行邻居进行上行信道的分配协商,并根据协商后的信道分配策略进行信道分配和业务传输。
上行邻居包括:上行干扰源邻居和上行干扰牺牲邻居,若一个系统统是 为本系统的上行干扰源邻居和上行干扰牺牲邻居,则该系统在计算上行邻居总数作为1个邻居进行计算。
步骤609:BS检测到在预定时长内未收到自身上行干扰源列表中的一个上行干扰SS发来的、携带上行干扰源列表中与该上行干扰SS标识对应的上行干扰源邻居BS标识的上行信号,则将该上行干扰SS标识从上行干扰源列表中的该上行干扰源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上行干扰SS标识列表中删除,同时将该上行干扰源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上行干扰SS的数目减1。
BS也可以设定一个定时时长,在每次定时开始后,检测收到的自身上行干扰源列表中的每个上行干扰源邻居BS发来的、携带上行干扰源列表中与该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上行干扰SS标识的上行信号的次数,若在本次定时时长内,该次数小于预设次数,则将该SS标识从上行干扰源列表中的该上行干扰源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上行干扰SS标识列表中删除,同时将该上行干扰源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上行干扰SS数目减1。
步骤610:BS判断该上行干扰源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上行干扰的SS总数是否为0,若是,执行步骤611;否则,不作处理,本流程结束。
本步骤也可为:BS判断该上行干扰源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上行干扰SS标识列表是否为空,若是,执行步骤611;否则,不作处理,本流程结束。
步骤611:BS删除上行干扰源列表中的该上行干扰源邻居的相关信息,包括:该上行干扰源邻居BS标识、该上行干扰源邻居BS的IP地址、该上行干扰源邻居BS的上行干扰SS数目:0。
若上行干扰源列表中包含是否存在上行干扰源指示和上行干扰源邻居总数,且执行本步骤后,上行干扰源列表中不包含任何邻居BS标识,则将所述指示值设为0,将所述总数值设为0;若执行本步骤后,上行干扰源列表中还包含邻居BS标识,则将所述总数值减1。
步骤612:BS判断自身的上行干扰牺牲列表中是否包含该邻居BS标识,若是,不作处理,本流程结束;否则,执行步骤613。
步骤613:BS判断自身的上行干扰源列表和上行干扰牺牲列表是否都 不包含任何邻居BS标识,若是,执行步骤614;否则,执行步骤615。
步骤614:BS重新对下行信道进行分配,本流程结束。
步骤615:BS确定有自身系统的上行邻居释放,根据当前的上行邻居总数,重新进行上行共享信道分配,并根据分配后的信道进行业务传输,本流程结束。
需要指出的是,步骤602~608和步骤609~615并无先后之分。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的增加、释放引起上行信道重新进行分配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701:BS初始接入网络,检测自身系统的上行干扰源邻居和上行干扰牺牲邻居,并建立上行干扰源列表和上行干扰牺牲列表。
步骤702:在BS运行过程中,邻居BS收到该BS所关联的SS发来的上行信号,向该BS发送更新上行牺牲请求消息,该消息携带邻居BS标识、邻居BS的IP地址、本BS所关联的SS标识。
本步骤中,邻居BS收到该BS关联的SS发来的上行信号后,也可不立刻向该BS发送更新上行干扰牺牲请求消息,而只是将该BS标识作为自身的上行干扰源标识保存,当预先设定的该BS的更新上行干扰牺牲时刻到来时,再向该BS发送更新上行干扰牺牲请求消息,同时记录已向该BS发送更新上行干扰牺牲请求消息的指示信息。
步骤703:本BS判断自身的上行干扰牺牲列表中是否包含该消息携带的邻居BS标识,若是,执行步骤704;否则,执行步骤707。
本步骤中,本BS可每收到一次邻居BS发来的更新上行牺牲请求消息,就判断一次自身的上行干扰牺牲列表中是否包含该消息携带的邻居BS标识,并根据判断结果执行后续步骤;也可以,预先设定一个定时时长,在每次定时开始后,记录每个邻居BS发来的携带本BS所关联的SS标识的更新上行牺牲请求消息的次数,若在该定时时长内收到的某个特定邻居BS发来的针对某个特定SS标识的更新上行牺牲请求消息的次数大于预设次数,则判断身的上行干扰牺牲列表中是否包含该特定的邻居BS标识,并根据判断 结果执行后续步骤。
步骤704:BS判断自身上行干扰牺牲列表中该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上行牺牲干扰SS标识列表中是否包含该消息携带的SS标识,若是,不作处理,转至步骤711;否则,执行步骤705。
步骤705:BS将该消息携带的SS标识添加到自身上行干扰牺牲列表中的该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上行牺牲干扰SS标识列表中,同时,将上行干扰牺牲列表中的该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上行牺牲干扰SS数目加1。
步骤706:BS在上行共享信道中自身的上行干扰分时信道上,向该SS传送业务,转至步骤711。
将BS的上行共享信道中,用于向不受任何干扰的SS传输业务的分时信道称为上行无干扰分时信道,将用于各BS向自身的上行牺牲干扰SS传输业务的分时信道分别称为各BS的上行干扰分时信道。
步骤707:BS将该消息携带的邻居BS标识、邻居BS的IP地址、SS标识以及上行牺牲干扰的SS数目:1的对应关系添加到自身的上行干扰牺牲列表中。
若上行干扰牺牲列表中包含是否存在上行干扰牺牲指示,且在执行本步骤前该指示值为0,则本步骤中,将该指示值设为1;若上行干扰牺牲列表中包含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总数,则本步骤中,将该总数值加1。
步骤708:BS判断自身的上行干扰源列表中是否包含该邻居BS标识,若是,执行步骤709;否则,执行步骤710。
步骤709:BS在上行共享信道的自身的上行干扰分时信道上,向该SS传送业务,转至步骤711。
步骤710:BS确定自身系统增加了新的上行邻居,与当前自身的上行邻居进行上行信道的分配协商,并根据协商后的信道分配策略进行信道分配和业务传输。
步骤711:BS检测到在预定时长内未收到自身上行干扰牺牲列表中的一个上行牺牲干扰SS发来的、携带上行干扰牺牲列表中与该上行牺牲干扰 SS标识对应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BS标识的更新上行牺牲请求消息,则将该上行牺牲干扰SS标识从上行干扰牺牲列表中的该上行干扰牺牲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上行牺牲干扰SS标识列表中删除,同时将该上行干扰牺牲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上行牺牲干扰SS的数目减1。
BS也可以设定一个定时时长,在每次定时开始后,检测收到的自身上行干扰牺牲列表中的每个上行干扰牺牲邻居BS发来的、携带上行干扰牺牲列表中与该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上行牺牲干扰SS标识的更新上行牺牲请求消息的次数,若在本次定时时长内,该次数小于预设次数,则将该SS标识从上行干扰牺牲列表中的该上行干扰牺牲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上行牺牲干扰SS标识列表中删除,同时将该上行干扰牺牲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上行牺牲干扰SS数目减1。
步骤712:BS判断该上行干扰牺牲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上行牺牲干扰的SS总数是否为0,若是,执行步骤713;否则,不作处理,本流程结束。
本步骤也可为:BS判断该上行干扰牺牲邻居BS标识对应的上行牺牲干扰SS标识列表是否为空,若是,执行步骤713;否则,不作处理,本流程结束。
步骤713:BS删除上行干扰牺牲列表中的该上行干扰牺牲邻居的相关信息,包括:该上行干扰牺牲邻居BS标识、该上行干扰牺牲邻居BS的IP地址、该上行干扰牺牲邻居BS的上行牺牲干扰SS数目:0。
若上行干扰牺牲列表中包含是否存在上行干扰牺牲指示和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总数,且执行本步骤后,上行干扰牺牲列表中不包含任何邻居BS标识,则将所述指示值设为0,将所述总数值设为0;若执行本步骤后,上行干扰牺牲列表中还包含邻居BS标识,则将所述总数值减1。
步骤714:BS判断自身的上行干扰源列表和上行干扰牺牲列表是否都不包含任何邻居BS标识,若是,执行步骤715;否则,执行步骤716。
步骤715:BS重新对下行信道进行分配,本流程结束。
步骤716:BS判断自身的上行干扰源列表中是否包含该邻居BS标识, 若是,不作处理,本流程结束;否则,执行步骤717。
步骤717:BS确定有自身系统的上行邻居释放,根据当前的上行邻居总数,重新进行上行共享信道分配,并根据分配后的信道进行业务传输,本流程结束。
需要指出的是,步骤702~710和步骤711~717并无先后之分。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进行信道分配的BS的组成示意图,如图8所示,其主要包括:邻居检测模块81和信道分配模块82,其中,
邻居检测模块81:用于记录和更新BS的邻居总数、记录和更新BS的邻居标识,在BS运行过程中检测BS的邻居是否更改,若发生了更改,则将更改后的邻居总数和更改后的邻居标识发送给信道分配模块82。
信道分配模块82:用于根据邻居检测模块81发来的邻居总数和邻居标识,重新进行信道分配。
如图8所示,邻居检测模块81主要包括:下行干扰源邻居检测模块8111和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检测模块8112,其中:
下行干扰源邻居检测模块8111:用于记录和更新BS的下行干扰源邻居总数和下行干扰源邻居标识,在BS运行过程中,检测BS的下行干扰源邻居是否更改,若更改,向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检测模块8112查询是否记录更改的邻居标识,若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检测模块8112返回未记录指示,则确定邻居总数更改,将更改后的邻居总数和更改后的邻居标识发送给信道分配模块82,检测自身是否记录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检测模块8112发来的邻居标识,若未记录,返回未记录指示。
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检测模块8112:用于记录和更新BS的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总数和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在BS运行过程中,检测BS的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是否更改,若更改,则向下行干扰源邻居检测模块8111查询是否记录更改的邻居标识,若下行干扰源邻居检测模块8111返回未记录指示,则确定邻居总数更改,将更改后的邻居总数和更改后的邻居标识发送给信道分配模块82,检测自身是否记录下行干扰源邻居检测模块8111发来的邻居 标识,若未记录,返回未记录指示。
或/和,邻居检测模块81包括:上行干扰源邻居检测模块8121和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检测模块8122,其中:
上行干扰源邻居检测模块8121:用于记录和更新BS的上行干扰源邻居总数和上行干扰源邻居标识,在BS运行过程中,检测BS的上行干扰源邻居是否更改,若更改,向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检测模块8122查询是否记录更改的邻居标识,若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检测模块8122返回未记录指示,则确定邻居总数更改,将更改后的邻居总数和更改后的邻居标识发送给信道分配模块82,检测自身是否记录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检测模块8122发来的邻居标识,若未记录,返回未记录指示。
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检测模块8122:用于记录和更新BS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总数和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在BS运行过程中,检测BS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是否更改,若更改,则向上行干扰源邻居检测模块8121查询是否记录更改的邻居标识,若上行干扰源邻居检测模块8121返回未记录指示,则确定邻居总数更改,将更改后的邻居总数和更改后的邻居标识发送给信道分配模块82,检测自身是否记录上行干扰源邻居检测模块8121发来的邻居标识,若未记录,返回未记录指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过程及方法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5)
1.一种进行信道分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BS在运行过程中,检测到自身系统增加了新的邻居,根据当前的邻居,重新进行共享信道的分配,所增加的邻居为干扰源邻居或干扰牺牲邻居;检测到有自身系统的邻居释放,根据当前的邻居,重新进行共享信道的分配,所释放的邻居为干扰源邻居或干扰牺牲邻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BS在初始接入网络时,检测自身的下行干扰源邻居和下行干扰牺牲邻居,并记录下行干扰源邻居标识和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以及各下行干扰邻居对应的下行受干扰终端SS标识列表,各下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下行干扰牺牲SS标识;
同时检测自身的上行干扰源邻居和上行干扰牺牲邻居,并记录上行干扰源邻居标识和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以及各上行干扰邻居对应的上行干扰SS标识列表,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上行牺牲干扰SS标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S检测到有自身系统的邻居释放包括:BS检测到自身的下行干扰源邻居释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BS在初始接入网络时,检测自身的下行干扰源邻居和下行干扰牺牲邻居,并记录下行干扰源邻居标识和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以及各下行干扰邻居对应的下行受干扰SS标识列表;
所述BS检测到自身的下行干扰源邻居释放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BS检测到自身的一个下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所有下行受干扰SS干扰关系都解除,则确定该下行干扰源邻居释放,删除自身记录的该下行干扰源邻居标识,且检测到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中不包含该下行干扰源邻居标识,则将自身的下行邻居的总数减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S检测到自身的一个下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所有下行受干扰SS干扰关系都解除包括:
BS检测到在预定时长内未收到自身的下行受干扰SS发来的更新下行干扰源请求,则确定该SS与对应的下行干扰源邻居的干扰关系解除,将该SS标识从对应的下行干扰源邻居的下行受干扰SS标识列表中删除;判断该下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下行受干扰SS标识列表是否为空,若为空,则确定该下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所有下行受干扰SS的干扰关系都解除。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S检测到自身的一个下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所有下行受干扰SS的干扰关系都解除包括:
BS检测到在预定时长内收到的自身的下行受干扰SS发来的更新下行干扰源请求的次数小于预设次数,则确定该SS与对应的下行干扰源的干扰关系解除,将该SS标识从对应的下行干扰源邻居的下行受干扰SS标识列表中删除,判断该下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下行受干扰SS标识列表是否为空,若为空,则确定该下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所有下行受干扰SS的干扰关系都解除。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S检测到自身系统增加了新的邻居包括:BS检测到自身增加了新的下行干扰源邻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BS在初始接入网络时,检测并记录自身的下行干扰源邻居标识和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并记录各下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下行受干扰SS标识列表,以及各下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下行干扰牺牲SS标识列表;
所述BS检测到自身增加了新的下行干扰源邻居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BS所关联的SS检测到邻居BS发来的下行信号,向该BS发送携带邻居BS标识的更新下行干扰源请求,BS接收该请求,检测到自身的下行干扰源邻居标识和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中都不包含该请求携带的邻居BS标识,则确定该邻居为自身新增加的邻居,将自身的下行邻居总数加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下行干扰源请求进一步携带BS所关联的SS标识;
且BS接收该更新下行干扰源请求之后进一步包括:BS检测到自身的下行受干扰SS标识列表中未包含该请求携带的SS标识,则通过自身的下行干扰分时信道向该SS标识指向的SS发送业务。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S检测到有自身系统的邻居释放包括:BS检测到自身的下行干扰牺牲邻居释放。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BS在初始接入网络时,检测自身的下行干扰源邻居和下行干扰牺牲邻居,并记录下行干扰源邻居标识和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以及各下行牺牲邻居对应的下行干扰牺牲SS标识列表;
所述BS检测到自身的下行干扰牺牲邻居释放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BS检测到自身的一个下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所有下行干扰牺牲SS的干扰关系都释放,则确定该下行干扰牺牲邻居释放,删除该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且检测到自身记录的下行干扰源邻居标识中不包含该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将自身的下行邻居的总数减1。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S检测到自身的一个下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所有下行干扰牺牲SS的干扰关系都释放包括:
BS检测到在预定时长内未收到自身的下行干扰牺牲邻居BS发来的、携带自身的下行干扰牺牲SS标识的更新下行干扰牺牲请求,则确定该SS与对应的下行干扰牺牲邻居的干扰关系释放,将该SS标识从下行干扰牺牲SS标识列表中删除,判断该下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下行干扰牺牲SS标识列表是否为空,若为空,则确定该下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所有下行干扰牺牲SS的干扰关系都释放。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S检测到自身的一个下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所有下行干扰牺牲SS的干扰关系都释放包括:
BS检测到在预定时长内收到的自身的下行干扰牺牲邻居BS发来的、携带自身的下行干扰牺牲SS标识的更新下行干扰牺牲请求的次数小于预设次数,则确定该SS的干扰关系解除,将该SS标识从对应的下行干扰牺牲邻居的下行干扰牺牲SS标识列表中删除,判断该下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下 行干扰牺牲SS标识列表是否为空若为空,则确定该下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所有下行干扰牺牲SS的干扰关系都释放。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S检测到自身系统增加了新的邻居包括:BS检测到自身增加了新的下行干扰牺牲邻居。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BS在初始接入网络时,检测并记录自身的下行干扰源邻居标识和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并记录各下行牺牲邻居对应的下行干扰牺牲SS标识列表;
所述BS检测到自身增加了新的下行干扰牺牲邻居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BS收到自身的邻居BS发来的、携带该邻居BS所关联的SS标识的更新下行干扰牺牲请求,BS接收该请求,检测到自身的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和下行干扰源邻居标识中都不包含该请求携带的邻居BS标识,则确定该邻居为自身新增加的邻居,将自身的下行邻居总数加1。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S接收邻居BS发来的更新下行干扰牺牲请求之前进一步包括:该BS的邻居BS收到自身所关联的SS发来的携带该BS标识的发现下行干扰源请求,邻居BS向该BS发送更新下行干扰牺牲请求,该请求携带邻居BS标识和邻居BS所关联的SS标识。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S接收邻居BS发来的更新下行干扰牺牲请求之前进一步包括:该BS的邻居BS收到自身所关联的SS发来的携带该BS标识的发现下行干扰源请求,将该BS标识作为自身的下行干扰源邻居BS标识保存,在检测到当前到达该BS的更新下行干扰牺牲时刻时,向该BS发送更新下行干扰牺牲请求,该请求携带邻居BS标识和邻居BS所关联的SS标识。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S检测到有自身系统的邻居释放包括:BS检测到自身的上行干扰源邻居释放。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BS在初始接入网络时,检测自身的上行干扰源邻居和上行干扰牺牲邻居,并记录 上行干扰源邻居标识和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以及各上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上行干扰SS标识列表;
所述BS检测到自身的上行干扰源邻居释放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BS检测到自身的上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所有上行干扰SS的干扰关系都释放,则确定该上行干扰源邻居释放,删除自身记录的该上行干扰源邻居标识,且检测到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中不包含该上行干扰源邻居标识,则将自身的上行邻居的总数减1。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S检测到自身的上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所有上行干扰SS的干扰关系都释放包括:
BS检测到在预定时长内未收到自身的上行干扰SS发来的上行信号,则确定该SS与对应的上行干扰源的干扰关系释放,将该SS标识从该上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上行干扰SS标识列表中删除,判断该上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上行干扰SS标识列表是否为空,若为空,则确定该上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所有上行干扰SS的干扰关系都释放。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S检测到自身的上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所有上行干扰SS的干扰关系都释放包括:
BS检测到在预定时长内收到的自身的上行干扰SS发来的上行信号的次数小于预设次数,则确定该SS的干扰关系解除,将该SS标识从对应的上行干扰源邻居的上行干扰SS标识列表中删除,判断该上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上行干扰SS标识列表是否为空,若为空,则确定该上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所有上行干扰SS的干扰关系都释放。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S检测到自身系统增加了新的邻居包括:BS检测到自身增加了新的上行干扰源邻居。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BS在初始接入网络时,检测并记录自身的上行干扰源邻居BS标识和上行干扰牺牲邻居BS标识;
所述BS检测到自身增加了新的上行干扰源邻居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BS检测到邻居BS所关联的SS发来的上行信号,检测到自身的上行干扰源邻居标识和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中都不包含该信号携带的邻居BS标识,则确定该邻居自身新增加的邻居,将自身的上行邻居总数加1。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S检测到有自身系统的邻居释放包括:BS检测到自身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释放。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BS在初始接入网络时,检测自身的上行干扰源邻居和上行干扰牺牲邻居,并记录上行干扰源邻居标识和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以及各上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上行干扰SS标识列表、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上行牺牲干扰SS标识列表;
所述BS检测到自身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释放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BS检测到自身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所有上行牺牲干扰SS的干扰关系都释放,则确定该上行干扰牺牲邻居释放,删除该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且检测到上行干扰源邻居标识中不包含该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则将自身的上行邻居的总数减1。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S检测到自身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所有上行牺牲干扰SS的干扰关系都释放包括:
BS检测到在预定时长内未收到自身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BS发来的携带自身的上行牺牲干扰SS标识的更新上行干扰牺牲请求,则确定该SS与对应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的干扰关系释放,将该SS标识从上行牺牲干扰SS标识列表中删除,判断该上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上行牺牲干扰SS标识列表是否为空,若为空,则确定该上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所有SS的干扰关系都释放。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S检测到自身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所有上行牺牲干扰SS的干扰关系都释放包括:
BS检测到在预定时长内收到的自身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BS发来的、携带自身的上行牺牲干扰SS标识的更新上行干扰牺牲请求的次数小于预设次数,则确定该SS与对应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的干扰关系解除,将该SS标 识从上行牺牲干扰SS标识列表中删除,判断该上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上行牺牲干扰SS标识列表是否为空,若为空,则确定该上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所有上行牺牲干扰SS的干扰关系都解除。
2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S检测到自身系统增加了新的邻居包括:BS检测到自身增加了新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BS在初始接入网络时,检测并记录自身的上行干扰源邻居标识和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并记录各上行干扰源邻居对应的上行干扰SS标识列表,以及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对应的上行牺牲干扰SS标识列表;
所述BS检测到自身增加了新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BS收到自身的邻居BS发来的、携带自身所关联的SS标识的更新上行干扰牺牲请求,BS接收该请求,检测到自身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和上行干扰源邻居标识中都不包含该请求携带的邻居BS标识,则确定该邻居为自身新增加的邻居,将自身的上行邻居总数加1。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S接收邻居BS发来的更新上行干扰牺牲请求之前进一步包括:该BS的邻居BS收到与该BS所关联的SS发来的携带该BS标识的上行信号,向该BS发送更新上行干扰牺牲请求,该请求携带邻居BS标识和该BS所关联的SS标识。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S接收邻居BS发来的更新上行干扰牺牲请求之前进一步包括:该BS的邻居BS收到该BS所关联的SS发来的携带该BS标识的上行信号,将该BS标识作为自身的上行干扰源邻居BS标识保存,在检测到当前到达该BS的更新上行干扰牺牲时刻时,向该BS发送更新上行干扰牺牲请求,该请求携带邻居BS标识和该BS所关联的SS标识。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S接收该更新上行干扰源请求之后进一步包括:BS检测到自身的上行牺牲干扰SS标识列表中未包含该请求携带的SS标识,则通过自身的上行干扰分时信道向该SS 标识指向的SS发送业务。
33.一种进行信道分配的BS,其特征在于,包括:邻居检测模块和信道分配模块,其中,
邻居检测模块,用于记录和更新BS的邻居总数、记录和更新BS的邻居标识,在BS运行过程中检测BS的邻居是否更改,若发生了更改,则将更改后的邻居总数和更改后的邻居标识发送给信道分配模块;
信道分配模块,用于根据邻居检测模块发来的邻居总数和邻居标识,重新进行信道分配。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BS,其特征在于,所述邻居检测模块包括:下行干扰源邻居检测模块和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检测模块,其中:
下行干扰源邻居检测模块,用于记录和更新BS的下行干扰源邻居总数和下行干扰源邻居标识,在BS运行过程中,检测BS的下行干扰源邻居是否更改,若更改,向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检测模块查询是否记录更改的邻居标识,若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检测模块返回未记录指示,则确定邻居总数更改,将更改后的邻居总数和更改后的邻居标识发送给信道分配模块,检测自身是否记录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检测模块发来的邻居标识,若未记录,返回未记录指示;
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检测模块,用于记录和更新BS的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总数和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在BS运行过程中,检测BS的下行干扰牺牲邻居是否更改,若更改,则向下行干扰源邻居检测模块查询是否记录更改的邻居标识,若下行干扰源邻居检测模块返回未记录指示,则确定邻居总数更改,将更改后的邻居总数和更改后的邻居标识发送给信道分配模块,检测自身是否记录下行干扰源邻居检测模块发来的邻居标识,若未记录,返回未记录指示。
35.如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BS,其特征在于,所述邻居检测模块包括:上行干扰源邻居检测模块和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检测模块,其中:
上行干扰源邻居检测模块,用于记录和更新BS的上行干扰源邻居总数 和上行干扰源邻居标识,在BS运行过程中,检测BS的上行干扰源邻居是否更改,若更改,向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检测模块查询是否记录更改的邻居标识,若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检测模块返回未记录指示,则确定邻居总数更改,将更改后的邻居总数和更改后的邻居标识发送给信道分配模块,检测自身是否记录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检测模块发来的邻居标识,若未记录,返回未记录指示;
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检测模块,用于记录和更新BS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总数和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标识,在BS运行过程中,检测BS的上行干扰牺牲邻居是否更改,若更改,则向上行干扰源邻居检测模块查询是否记录更改的邻居标识,若上行干扰源邻居检测模块返回未记录指示,则确定邻居总数更改,将更改后的邻居总数和更改后的邻居标识发送给信道分配模块,检测自身是否记录上行干扰源邻居检测模块发来的邻居标识,若未记录,返回未记录指示。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6101390274A CN101150835B (zh) | 2006-09-22 | 2006-09-22 | 进行信道分配的方法和基站 |
PCT/CN2007/070761 WO2008037211A1 (fr) | 2006-09-22 | 2007-09-24 | Procédé et station de base servant à la distribution d'une ressource sans fil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6101390274A CN101150835B (zh) | 2006-09-22 | 2006-09-22 | 进行信道分配的方法和基站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50835A CN101150835A (zh) | 2008-03-26 |
CN101150835B true CN101150835B (zh) | 2011-02-16 |
Family
ID=39229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13902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50835B (zh) | 2006-09-22 | 2006-09-22 | 进行信道分配的方法和基站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150835B (zh) |
WO (1) | WO200803721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86475B (zh) * | 2008-09-22 | 2012-10-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干扰检测方法和干扰检测设备 |
US8358625B2 (en) * | 2009-02-02 | 2013-01-22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neighbor cell transmission frame allocations |
US8761097B2 (en) | 2010-05-19 | 2014-06-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hancing uplink coverage in interference scenerios |
CN113939033B (zh) * | 2021-09-16 | 2024-04-26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037484A1 (en) * | 1999-03-15 | 2000-09-20 | Motorola, Inc. | Time sharing of communications resources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CN1360446A (zh) * | 2000-12-22 | 2002-07-24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无线电资源分配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基站 |
CN1615037A (zh) * | 2003-11-07 | 2005-05-11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地局及发送功率设定方法 |
CN1665171A (zh) * | 2004-03-05 | 2005-09-07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基站、移动站、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传输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330137B1 (de) * | 2002-01-17 | 2004-10-20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zur Verwaltung von Funkressourcen durch Überwachung der Interferenzsituation |
-
2006
- 2006-09-22 CN CN2006101390274A patent/CN10115083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
- 2007-09-24 WO PCT/CN2007/070761 patent/WO200803721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037484A1 (en) * | 1999-03-15 | 2000-09-20 | Motorola, Inc. | Time sharing of communications resources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CN1360446A (zh) * | 2000-12-22 | 2002-07-24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无线电资源分配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基站 |
CN1615037A (zh) * | 2003-11-07 | 2005-05-11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地局及发送功率设定方法 |
CN1665171A (zh) * | 2004-03-05 | 2005-09-07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基站、移动站、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传输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50835A (zh) | 2008-03-26 |
WO2008037211A1 (fr) | 2008-04-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701163B2 (ja) | 周波数チャネル割り当てシステム、基地局、制御局、異システム間共通制御装置、周波数チャネル割り当て方法及び制御方法 | |
CN102469557B (zh) | 接入基站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
Hu et al. | Cognitive radios for dynamic spectrum access-dynamic frequency hopping communities for efficient IEEE 802.22 operation | |
US8155141B2 (en) |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two-stage mechanism for quiet period management in spectrum agile radio networks | |
KR100975698B1 (ko) | 셀룰러 통신을 위한 중계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 |
EP3094123B1 (en) | Measurement-assisted dynamic frequency-reuse in cellular telecommuncations networks | |
RU2344548C2 (ru) |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полосовым подканалом с адаптивной модуляцией и кодированием (амк) в системе связи множественного доступа с ортогонально-частотным разделением | |
CN101150825B (zh) | 一种检测干扰邻居的方法、系统、基站及终端 | |
JP3844968B2 (ja) | 呼受付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 |
US9301149B2 (en) | Method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such that different types of access points can coexist | |
US20050239473A1 (en) | Radio acc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dynamic load distribution apparatus and dynamic load distribution method used in the same | |
WO2013127341A1 (zh) | 一种基于信道管理的动态频谱分配方法及装置 | |
KR20080066260A (ko) | Cr이 적용된 분산 네트워크 시스템의 통신 방법 및 그장치 | |
CN102843696A (zh) | 一种无线系统间共用频谱资源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EP2215865A1 (en) | Spectrum coordination controller | |
CN103052079A (zh) | 一种在lte集群通信系统中进行干扰协调的方法及基站 | |
WO2011032317A1 (zh) | 频谱共享系统的资源调度方法和基站 | |
CN102781109A (zh) | 无线网络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 |
JP2000083277A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チャネル割り当て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
CN101150835B (zh) | 进行信道分配的方法和基站 | |
JP2013085247A (ja) | 重畳無線ネットワーク環境における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及び装置 | |
CN102340778B (zh) | 一种高干扰预指示信息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 |
CN101146330A (zh) | Td-scdma系统中多载频小区的信道分配系统 | |
KR102110326B1 (ko) | 이종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의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그 장치 | |
KR101189806B1 (ko) |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자원 할당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16 Termination date: 20180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