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6611A - 放大器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放大器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36611A CN101136611A CNA2007101476195A CN200710147619A CN101136611A CN 101136611 A CN101136611 A CN 101136611A CN A2007101476195 A CNA2007101476195 A CN A2007101476195A CN 200710147619 A CN200710147619 A CN 200710147619A CN 101136611 A CN101136611 A CN 10113661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ference voltage
- amplifier
- circuit
- capacitor
- m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30—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educe influence of variations of temperature or supply voltage or other physical parameters
- H03F1/305—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educe influence of variations of temperature or supply voltage or other physical parameters in case of switching on or off of a power supply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34—Negative-feedback-circuit arrangements with or without positive feedback
- H03F1/342—Negative-feedback-circuit arrangements with or without positive feedback 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 amplifier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181—Low-frequency amplifiers, e.g. audio preamplifier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68—Combinations of amplifiers, e.g. multi-channel amplifiers for stereophonic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3/00—Gain control in amplifiers or frequency changers
- H03G3/20—Automatic control
- H03G3/30—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G3/34—Muting amplifier when no signal is present or when only weak signals are present, or caused by the presence of noise signals, e.g. squelch systems
- H03G3/348—Muting in response to a mechanical action or to power supply variations, e.g. during tuning; Click removal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 H03F2200/0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the amplifier being designed for audio appl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 H03F2200/372—Noise reduction and elimination in amplifier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 H03F2200/507—A switch being used for switching on or off a supply or supplying circuit in an IC-block amplifier circu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例如音频电路的电路中的瞬态信号的放大器起动装置,该电路包括一个用于产生参考电压的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该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包括一个将参考电压维持在期望水平的电容器。该放大器起动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在加电期间控制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的工作的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包括一个具有正反馈通路的放大器,用于控制流向电容器的电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减少不希望的瞬态信号的放大器装置和方法,并且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减少在音频放大器电路中由瞬态信号生成的不希望的可听信号的放大器起动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喀哒声”和“砰声”是用来描述当启动音频放大器时在头戴式耳机或扬声器中所听到的不希望的音频带瞬态信号的术语。
在便携式音频应用中,功率消耗是一个关键问题,这意味着诸如音频放大器之类的电路组件经常在不需要时被禁用或断电。当音频放大器断电或处于睡眠或休眠模式时,以及当音频放大器加电或从睡眠或休眠模式启动时,这都可能导致产生不希望的音频带瞬态信号。类似的问题还可能出现在其他非便携式应用中。
在加电期间必须被充电到某一限定电压的单电源放大器中,喀哒声和砰声的问题是一个特别难以解决的问题。
图1示出了用于驱动连接到输出端3的负载2的已知音频放大器电路1,所述负载2是例如头戴式耳机或扬声器。输出放大器5在第一输入端7接收来自诸如混频器9之类的音频源的音频信号。可以理解的是,该混频器9接收来自DAC(未示出)或其他信号源的音频信号。放大器5还在第二输入端11接收参考电压VMID。为了使放大器输出信号在其静态输出电压的任一侧都有最大幅度,将该静态电压设置在电源电压VDD和地(ground)(GND)的中间。将该静态电压设定成所施加的参考电压VMID,等于VDD/2。
参考电压VMID由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13生成。如以下将要更详细描述的,当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13加电时,可能产生瞬态信号,从而引起向头戴式耳机或扬声器传送不希望的“砰声”。
应该注意的是,控制逻辑10被提供,用于在加电和静噪操作(muteoperation)期间控制输出放大器5的工作。例如,控制逻辑10提供了一个用于控制参考生成器电路13的控制信号S1、一个用于控制放大器5的控制信号S2(例如,当执行静噪操作时)以及一个用于控制缓冲电路14的控制信号S3。该缓冲电路14缓冲从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13接收的参考电压VMID。应该注意的是,该缓冲电路14对于放大器电路的工作来说不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图2的流程图,其中提供了对典型加电顺列(power-upsequence)的简要描述。当放大器被禁用一段时间后(即休眠后)又被重新启动(即启动)时,将发生类似的操作顺列。在电源的初始应用中,步骤201,从输入到输出的信号路径是处于静噪状态的,即输出不受输入信号影响的状态,例如通过使用开关来中断信号路径。该放大器5处于禁用状态,即不驱动其输出。
然后启动产生参考电压VMID的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13,步骤203。这例如可通过关闭图1的开关131来执行。稳定参考电压以及去耦和AC耦合电容器的充电有一个延迟,步骤205。基于整个电容性负载,该延迟可能占用约1秒。应该注意的是,AC耦合电容器15可以使用例如图1所示的具有旁路开关17的旁路信号路径来充电。这允许参考电压VMID旁路所禁用的放大器5以及将AC耦合电容器15充电到VMID。
一旦已经设定参考电压VMID,就启动输出放大器5,步骤207。然后将该放大器5去静噪(un-muted),步骤209,从而将放大的音频信号连接到输出端3。
由于参考电压VMID通过旁路开关17连接到负载2,当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13被启动时,由于电容器135两端参考电压VMID的变化速率的斜率不连续(slope discontinuity),即快速的偏移或变化,将产生一个“砰声”。该斜率不连续产生可听信号分量,该可听信号分量传播穿过电容器15并继续传至负载2,从而引发可听的喀哒声或砰声。
图3示出了用于产生参考电压VMID的典型的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13。该参考电压VMID可以使用例如包括电阻元件137和139的分压器电路来产生。如果参考电压的电压水平要被选取为VDD/2,那么该电阻元件137和139将具有相等的值。可以理解的是,如果需要不同的参考电压,则电阻元件137和139将具有不同的值。在该电阻元件139两端连接一去耦电容器135。应该注意的是,在是集成电路配置的情况下,该去耦电容器135可以在片外提供(off-chip),如果需要,可用来对VMID节点133去耦。提供开关131,用于在控制信号S1的控制下启动或禁用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13。
图4示出了在该音频放大器启动或加电时,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13在加电期间节点133处的电压VMID。在tON时刻接通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13之前,去耦电容器135经过电阻139有效地短接至地。当在tON时刻接通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13时,可导致电容器135两端的参考电压VMID的快速偏移或变化。随着去耦电容器135继续变化,电压VMID的上升变得更缓,直至到达所期望的参考电压VMID。参考电压VMID在tON时刻的斜率不连续引起可听见的砰声的原因所在。
一种避免这些斜率不连续的方法是增加电阻139的值。但是,增加电阻139的值会导致不可接受的长充电时间(例如,5至10秒),而所希望的充电时间为几百毫秒。
由于上面提到的“喀哒声”和“砰声”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减少音频电路中不希望的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音频电路中的瞬态信号的放大器起动装置,该音频电路包括一个用于产生参考电压的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该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包括一个用于将该参考电压维持在期望水平的电容器。该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在加电期间控制该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的工作的充电控制电路。该充电控制电路包括一个具有正反馈通路的放大器,用于控制流向电容器的电流。
该放大器起动装置具有在音频放大器的加电期间减少或最小化可听瞬态信号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音频电路中的瞬态信号的方法,该音频电路包括一个用于产生参考电压的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该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包括一个将参考电压维持在希望水平的电容器。该方法包括的步骤是:提供一个用于在加电期间控制参考电压生成器的工作的充电控制电路,以及使用具有一个正反馈通路的放大器来控制流向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的电容器的电流。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多种利用了如所附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放大器启动装置的系统。这些系统包括,但不限于,音频装置、便携式音频装置、头戴式耳机放大器、头戴式耳机、通信装置(例如移动电话)以及车用音频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及更清楚地显示本发明是如何实现的,现在仅以示例的方式参考以下附图,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音频电路;
图2描述了对于图1中所示电路的典型的加电顺列;
图3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
图4是示出了在加电工作期间如何由图3的电路产生参考电压的曲线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具有放大器起动装置的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
图6示出如何使用图5的装置产生参考电压;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装置;
图8示出了图7的装置从第一工作模式到第二工作模式的切换;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的装置;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案的装置;
图11示出了本发明典型应用的实施例;
图12示出了本发明典型应用的又一实施例;
图13示出了本发明典型应用的又一实施例;以及
图14示出了本发明典型应用的又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用于减少音频电路中不希望的信号的放大器起动装置。与图3的方式相类似,用于产生参考电压VMID的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13包括一个分压器电路,该分压器电路包括电阻元件137以及139。可以对该电阻元件137和139进行选择,例如,以提供参考电压,该参考电压位于VDD和地的供电轨(supplyrail)中间。在电阻元件139两端连接一去耦电容器135。该去耦电容器135起着在工作期间将参考电压维持在期望电压水平的作用。该去耦电容器135可以在片外提供,如果需要,可用来对VMID节点133去耦。
然而,并不是使用开关131(例如PMOS晶体管)来启动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13,该放大器起动装置包括一个以受控方式启动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13的充电控制电路150。根据本发明,充电控制电路150将如下所述控制参考电压VMID的上升。
该充电控制电路150包括一个晶体管器件159,例如PMOS晶体管,该晶体管器件159连接至该电源电压VDD,用于控制至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13的电流的流动,因此控制至电容器135的电流的流动。该充电控制电路150包括放大器151,例如差分放大器,该放大器被配置在一个正反馈布置中,用于控制晶体管器件159的工作。差分放大器151在其正极端处接收节点133的参考电压。差分放大器151的输出驱动第一NMOS晶体管155,该NMOS晶体管155的源电压被反馈作为差分放大器151负极端的输入。该NMOS晶体管155的源极还经由电阻153连接至地。电阻153两端的电压镜像节点133处的电压,即VMID,并且结果流过电阻153的电流I153等于VMID/R153。可以理解的是,差分放大器151的这种功能产生负反馈通路。电流I153通过PMOS晶体管157和159镜像。
优选地,该放大器起动电路包括一个NMOS晶体管154,当禁用放大器时该NMOS晶体管154下拉放大器151的输出(即通过S2改变状态)。该晶体管154受控制信号S2的控制,其中S2是该控制信号S2的补数(complement)。
在该放大器电路启动之前,断开该晶体管131,放大器151的输出通过晶体管154下拉到地。假设在时刻tON之前该去耦电容器135完全放电,该节点133处的电压,即VMID将为0v。
在tON时刻处的初始加电期间,用于向电容器135充电的电流由PMOS晶体管159提供,该PMOS晶体管以受控方式向电容器135充电。由于流过PMOS晶体管159的电流镜像流过电阻153的电流I153,电阻153进而镜像节点133处的电压,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放大器151输出和放大器151正极输入端之间经由多个晶体管155、157、159、电阻137的正反馈回路,,PMOS晶体管159使得电容器135随时间较快地充电。这进而使得参考电压VMID上升更快。随着参考电压VMID上升,来自PMOS晶体管159的附加电流也上升。最终,晶体管159将处于打开状态,并且充电电流由电阻137、139和电容器135的RC时间常数来限定。
由上可知,该充电控制电路150以两种工作模式工作。在第一工作时间段期间内,经由该放大器151输出和放大器151正极输入端之间的经由多个晶体管155、157、159、电阻137的正反馈回路,控制对该电容器135的充电。在第二工作时间段期间内(即当晶体管159是打开时),对电容器135的充电受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的RC时间常数控制。
以这种方式,使参考电压VMID的斜率在初始时以图6所示的更连续的方式以及S型波形状上升。换而言之,在tON处不再出现斜率不连续,相反,参考电压VMID以更为光滑和更为受控的方式上升,从而最小化或抑制与现有技术中导致放大器输出中的“喀哒声”和“砰声”效应的波形相关的高频成分。在参考电压VMID的斜率初始渐进和光滑的上升之后,参考电压接着更快速地上升,紧跟着是又一个渐进和光滑的过渡,直到其最后的值,此时电容器135完成其充电过程。
可以理解的是,该发明具有的优点是衰减、优选地阻止在该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初始加电期间由该VMID斜率不连续所引起的不希望的音频带信号生成不期望的“砰声”的声音,而同时仍旧允许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及时地到达所期望的参考电压VMID。
应该注意的是,除了优选实施方案中所示的分压器电路外,放大器起动装置还可以利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用于产生参考电压的其他类型的参考电压生成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的是,只要对该电路作相应调整,优选实施方案中所示的每个PMOS和NMOS晶体管可以分别用一个NMOS或一个PMOS器件或诸如双极性器件之类的其他器件来代替。
由于功率消耗是一个日渐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在涉及诸如便携式音乐播放器之类的便携式音频装置时,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节约功率,在该初始加电顺列后优选地将该充电控制电路150关闭。在禁用充电控制电路150之前,晶体管131被控制信号S4旁路为硬开关,以便电阻137连接到VDD上,并因此维持电容器135两端的电压。因此,在第二工作时间段期间内,可以禁用放大器及其正反馈通路,并利用该晶体管131来维持该电容器135上的电荷。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案的电路配置,其中提供了一种控制开关131的装置。
与图5的方式类似,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包括一个分压器电路,该分压器电路包括电阻元件137以及139。在电阻元件139两端连接一去耦电容器135。充电控制电路150包括一个差分放大器151,该差分放大器被配置在一个正反馈布置中,用于限制在该初始加电期间通过电容器135泄露的电流。
如前,差分放大器151的输出驱动第一NMOS晶体管155,该NMOS晶体管155的源电压被反馈为差分放大器151的一个输入。该NMOS晶体管155的源极还经由电阻153连接至地。电阻153两端的电压镜像节点133处的电压,即VMID,结果流过电阻153的电流I153为VMID/R153。
电流通过PMOS晶体管157和159镜像,以便PMOS晶体管159对电容器135充电,从而使电压VMID上升更快。随着电压VMID上升,来自PMOS晶体管159的附加电流也上升。
提供一个切换电路,用于在VMID到达阈值电压(VCHANGEOVER)后使电流经由该开关131流过要充电的电容器135,从而使控制电路150被禁用。例如,可以提供一个比较器171,用于将该参考电压VMID的电压水平和该阈值电压172(VCHANGEOVER)作比较。选取用于该比较器171的该阈值电压172,使得在地和期望参考电压VMID之间的某一电压水平下发生从控制电路150到晶体管131的切换。优选地,该阈值电压设定在地和VMID的中间,这种情况下,用于该比较器171的该阈值电压172被选为VDD/4(即VMID/2)。
参考图8,配置图7的比较器171,以便其在点VCHANGEOVER处发生切换,VCHANGEOVER是一沿参考电压VMID斜率配置的电压水平,优选地在电压中点(VDD/4)附近。以这种方式,当参考电压VMID实际升高时,将发生由从使用充电控制电路150切换到使用开关131导致的任何瞬态信号。结果,在这个点上,任何不希望的瞬态可以被有效地掩盖。相反的是,如果是在电容器135完全充电后进行切换,即在VMID稳定后的点上进行切换,则在这种切换期间将可能出现一个新的“砰声”。换而言之,用来阻止一个“砰声”的充电控制电路可能导致在一个不同时间点下生成另一个“砰声”。本实施方案最小化或阻止此类缺陷发生。
可以理解的是,图7的比较器171可以用诸如MOS晶体管之类的其他合适的电路组件来代替,用于执行相同的功能。
根据一替代实施方案,如图9所示,可以除去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13的晶体管131并且提供附加的电路,以在第二工作时间段期间控制晶体管159。具体地,可以使用旁路逻辑190来控制PMOS晶体管159,该旁路逻辑190受来自PMOS晶体管157的正常输出或比较器191输出信号VCOMP的控制。如图7,比较器191在第一输入接收参考电压VMID以及在第二输入接收一个阈值电压192(VCHANGEOVER)。因此比较器被配置成当该参考电压VMID到达诸如VDD/4的预定阈值时提供一个输出信号VCOMP。以这种方式,在第一加电工作时间段期间内,利用该差分放大器151以及经由晶体管155和157的反馈回路来控制晶体管159,以及在第二工作时间段期间内,利用比较器191来控制晶体管159。以这种方式,可以在第二工作期间禁用放大器151和相关的电路,以便只有比较器191和旁路逻辑190消耗功率,而不是充电控制电路150中的所有组件都在消耗功率。
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的目的在于帮助充电控制电路150的起动。与图5和7的方式类似,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包括一个分压器电路,该分压器电路含有电阻元件137以及139。在电阻元件139两端连接一去耦电容器135。该充电控制电路150包括一个差分放大器151,该差分放大器被布置在一个正反馈配置中,用于在初始加电期间限制通过电容器135泄露的电流。
如前,该差分放大器151的输出驱动第一NMOS晶体管155,该NMOS晶体管155的源电压被反馈为差分放大器151的一个输入。该源极还经由电阻153连接至地。该电阻153两端的电压镜像节点133处的电压,即VMID,结果流过电阻153的电流I153为VMID/R153。该电流通过PMOS晶体管157和159镜像,这进而对电容器135充电,从而使电压VMID上升更快。随着电压VMID上升,来自PMOS晶体管159的附加电流也上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提供附加电流源195,用于在初始加电期间向电容器135提供小涓流充电,从而确保差分放大器151开始正确地工作。
可以理解的是,各种实施方案中所示的特征可以以各种方式结合。例如,图10中所示的切换电路191可以省略(如图5的实施方案中所示),或者图10的晶体管131可以省略(如图9所示)。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还可以是图5、7、9和10中所示特征的其它结合。
尽管优选实施方案已经对产生音频输出信号的放大器电路作了描述,但本发明同样可应用于产生多个音频输出信号的音频电路,例如图11中所示的立体声系统。图11中,该音频系统包括:第一音频放大器电路1111,用于从第一源1151产生第一音频输出信号1131(例如,左输出);以及第二音频放大器电路1112,用于从第二源1152产生第二音频输出信号1132(例如,右输出)。图11被示为具有用于音频放大器51和52的独立控制器101和102。然而,应该注意的是,音频放大器51和52可以根据单个共同控制器器10来工作。而且,尽管图11示出分开的VMID参考电压生成器131和132,但是音频放大器51和52可以根据单个共同参考电压生成器13来工作。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图1的系统是包括一个还是两个VMID参考电压生成器131和132来采用根据本发明的单个或两个放大器起动电路。
此外,本发明可以用于如图12所示的音频系统,该音频系统是涉及如家庭影院应用中所使用的具有多个输出的系统(例如DolbyTM prologic 5.1)。单个VMID参考电压生成器13和控制电路10所示为控制多个音频放大器51至5N,每个音频放大器基于输入信号1151至115N提供独立的输出信号1131至113N。
图13和14示出了可以利用本发明的更多典型应用。图13示出了其中的N个输入信号被示为源自诸如DolbyTM解码器之类的解码器的系统,该解码器例如用于对来自DVD的时间复用音频信号进行解码。图14显示了其中来自解码器的N个信号输入下混频器(Down Mixer),以便信号1至N被混合形成信号1’至N’(其中N’<N)的系统。例如,信号1至N可以是与家庭影院系统相关的六个信号,并且信号1’至N’可以是左和右立体声信号,该左和右立体声信号用来产生立体声输出信号1’至N’。
上述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减少由于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的加电导致产生的不希望的瞬态信号的放大器起动装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优选实施方案中所描述的PMOS和NMOS晶体管参考可以通过其他开关器件,以及在可提供相同结果的其他结构中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放大器起动装置可以用于音频装置中,该音频装置包括,例如便携式音频装置、头戴式耳机放大器、头戴式耳机、通信装置(例如移动电话)、车用音频装置,以及大量其他装置。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方案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并且在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或附图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设计许多替代实施方案。词语“包括”并不排除在权利要求中所列的元件或步骤之外存在其他元件或步骤,“一”或“一个”并不排除多个,以及单个元件或其他单元可能实现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多个单元的功能。权利要求中的任何参考表记不应解释成用来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33)
1.一种用于减少音频电路中的瞬态信号的放大器起动装置,该音频电路包括一个用于产生参考电压的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该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包括一个将参考电压维持在期望水平的电容器,该装置包括:
一个用于在加电期间控制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的工作的充电控制电路;
该充电控制电路包括一个具有正反馈通路的放大器,用于控制流向电容器的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充电控制电路包括一个连接在该电容器和一个电源电压之间的第一晶体管器件,并且其中该具有正反馈通路的放大器被配置成控制流过该第一晶体管器件的电流的速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基于正产生的参考电压的电压水平控制该流过第一晶体管器件的电流的速率。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充电控制电路被配置并控制成在第一时间段期间以第一工作模式工作,以及在第二时间段期间以第二工作模式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充电控制电路被配置成当在第二时间段期间以第二工作模式工作时禁用该具有正反馈通路的放大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充电控制电路包括旁路逻辑,该旁路逻辑用于当在第二时间段期间禁用具有正反馈通路的放大器时,控制该第一晶体管器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充电控制电路包括一个第二晶体管器件,该第二晶体管器件用于当在第二时间段期间禁用具有正反馈通路的放大器时,维持该电容器上的电荷。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到第二工作模式的切换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切换装置适于当参考电压已到达一预定阈值电压时,从该第一工作模式切换到该第二工作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切换装置包括一个比较器装置,该比较器装置被连接成在第一输入接收正生成的参考电压,以及在第二输入接收阈值电压。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一个用于帮助激活充电控制电路的起动电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起动电路包括一个用于向充电控制电路提供初始涓流充电的电流源。
1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包括一个用于产生参考电压的分压器电路,该分压器电路包括串联连接在电源、地连接之间的第一和第二电阻器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该电容器装置连接在地和连接第一与第二电阻的共同节点之间。
15.一种用于减少音频电路中的瞬态信号的方法,该音频电路包括一个用于产生参考电压的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该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包括一个将参考电压维持在期望水平的电容器,该方法包括步骤:
提供一个用于在加电期间控制参考电压生成器的工作的充电控制电路;以及
使用具有正反馈通路的放大器来控制流向参考电压生成器电路的电容器的电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在该电容器和电源电压之间提供一个第一晶体管器件,以及配置具有正反馈通路的放大器以控制流过该第一晶体管器件的电流的速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控制流过该第一晶体管器件的电流的速率的步骤包括基于正生成的参考电压电压水平控制该电流。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将充电控制电路配置成在第一时间段期间以第一工作模式工作,以及在第二时间段期间以第二工作模式工作。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当在第二时间段期间在以第二工作模式工作时禁用该具有正反馈通路的放大器的步骤。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提供旁路逻辑的步骤,该旁路逻辑用于当在第二时间段期间禁用具有正反馈通路的放大器时,控制该第一晶体管器件。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提供一个第二晶体管器件的步骤,该第二晶体管器件用于当在第二时间段期间禁用具有正反馈通路的放大器时,维持该电容器器件上的电荷。
22.根据权利要求18至2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提供该切换装置的步骤,该切换装置用于从该第一工作模式切换到该第二工作模式。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切换步骤包括当参考电压已到达一预定阈值电压时,从该第一工作模式切换到该第二工作模式。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切换装置包括一个比较器装置,该比较器装置被连接成在第一输入接收正生成的该参考电压,以及在第二输入上接收该阈值电压。
25.根据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设定该阈值电压,以使其对应于参考电压上升处的电压水平。
26.根据权利要求15至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用于向该充电控制电路提供初始涓流充电的步骤。
27.一种音频装置,该音频装置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放大器起动装置。
28.一种便携式音频装置,该便携式音频装置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放大器起动装置。
29.一种头戴式耳机放大器,该头戴式耳机放大器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放大器起动装置或其一部分。
30.一种头戴式耳机,该头戴式耳机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放大器起动装置。
31.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放大器起动装置。
32.一种车用音频装置,该车用音频装置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放大器起动装置。
33.一种用于音频电路中的参考电压信号,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放大器起动装置,将该参考电压信号配置成具有“S”型形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GB0617199A GB2441361B (en) | 2006-08-31 | 2006-08-31 | Amplifier apparatus and method |
GB0617199.5 | 2006-08-31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36611A true CN101136611A (zh) | 2008-03-05 |
Family
ID=37137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101476195A Pending CN101136611A (zh) | 2006-08-31 | 2007-08-31 | 放大器装置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204251B2 (zh) |
CN (1) | CN101136611A (zh) |
GB (1) | GB2441361B (zh) |
TW (1) | TW200820591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47466A (zh) * | 2010-10-12 | 2012-05-09 |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 可下拉精准电流的io电路 |
CN103904886A (zh) * | 2012-12-27 | 2014-07-02 | 道芬综合公司 | 供电电路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007912A1 (en) * | 2009-07-07 | 2011-01-13 |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 Double integral method of powering up or down a speaker |
CN102082983B (zh) * | 2009-11-26 | 2013-11-06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爆音抑制电路 |
US8212608B2 (en) | 2010-08-20 | 2012-07-03 | Conexant Systems,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smooth powerup of a reference signal |
US8482347B2 (en) * | 2010-12-13 | 2013-07-09 | Broadcom Corporation | Amplifier with reduced on/off transient and multi-point offset compensat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591211A (en) * | 1978-12-28 | 1980-07-1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Preventing circuit for click noise occurrence |
US5642076A (en) * | 1995-01-31 | 1997-06-24 |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 No turn-on pop noise amplifier |
US6522278B1 (en) * | 1997-09-30 | 2003-02-18 | Cirrus Logic, Inc. | 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 with power up/down transient suppression and automatic rate switching |
US6373954B1 (en) * | 1997-10-14 | 2002-04-16 | Cirrus Logic, Inc. | Single-chip audio circuitry, method, and systems using the same |
US6775387B1 (en) * | 1999-11-30 | 2004-08-10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Three-step ramped reference to reduce popping noises on audio circuit |
GB0102637D0 (en) * | 2001-02-01 | 2001-03-21 | Sony Uk Ltd | Elimination of noise during power supply switching in an audio amplifier circuit |
US7254244B2 (en) * | 2003-07-28 | 2007-08-07 | Sigmatel, Inc. | Pop and click reduction using DAC power up and power down processing |
WO2007005380A2 (en) * | 2005-06-29 | 2007-01-11 | Analog Devices, Inc. | Improved charge/discharge control circuit for audio device |
-
2006
- 2006-08-31 GB GB0617199A patent/GB2441361B/en active Active
-
2007
- 2007-08-24 TW TW096131377A patent/TW200820591A/zh unknown
- 2007-08-24 US US11/892,642 patent/US8204251B2/en active Active
- 2007-08-31 CN CNA2007101476195A patent/CN101136611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47466A (zh) * | 2010-10-12 | 2012-05-09 |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 可下拉精准电流的io电路 |
CN102447466B (zh) * | 2010-10-12 | 2014-02-26 |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可下拉精准电流的io电路 |
CN103904886A (zh) * | 2012-12-27 | 2014-07-02 | 道芬综合公司 | 供电电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80056513A1 (en) | 2008-03-06 |
TW200820591A (en) | 2008-05-01 |
GB0617199D0 (en) | 2006-10-11 |
GB2441361B (en) | 2011-09-21 |
US8204251B2 (en) | 2012-06-19 |
GB2441361A (en) | 2008-03-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208658B2 (en) | Amplifier apparatus and method | |
US9209757B1 (en) | Energy-efficient personal audio device output stage with signal polarity-dependent power supply update rate | |
CN101309071A (zh) | 一种抑制音频功率放大器瞬态噪声的装置 | |
CN101136611A (zh) | 放大器装置及方法 | |
CN101136610A (zh) | 放大器装置和方法 | |
CN204014030U (zh) | 消除pop噪音的电路 | |
JP2011029683A (ja) | オーディオアンプのポップ音低減回路とそれを具備したオーディオ回路 | |
US7728651B2 (en) | Drive circuit, voltage conversion device and audio system | |
CN108076417B (zh) | 输出级电路 | |
CN100514842C (zh) | 信号输出电路、使用其的音频信号输出装置、电子设备 | |
WO2005081400A1 (en) | Audio amplification device with antipop circuitry | |
US11522528B2 (en) | Voltage control | |
US9225294B2 (en) | Amplifier with improved noise reduction | |
US20080054993A1 (en) | Amplifier apparatus and method | |
JP5156321B2 (ja) | 音声出力装置 | |
TWI753526B (zh) | 電壓控制電路 | |
US10856073B2 (en) | Switch arrangements | |
US20210286393A1 (en) | Glitch mitigation in selectable output current mirrors with degeneration resistors | |
WO2002015388A2 (en) | Amplifier circuits and methods to provide smooth transition of amplifier outputs during powering sequences | |
US20070109171A1 (en) | Audio ouput soft start by use of output driver enable signal | |
US8384474B2 (en) | Bi-directional and adjustable current source | |
JP2007281710A (ja) | ポップ音抑制回路 | |
WO2018004610A1 (en) | Minimizing startup transients in an audio playback path | |
JP2011135411A (ja) | ピークホールド回路、およびこのピークホールド回路を含む出力電圧制御回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0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