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5208B - 进入控制系统和进入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进入控制系统和进入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35208B CN101135208B CN2007101481899A CN200710148189A CN101135208B CN 101135208 B CN101135208 B CN 101135208B CN 2007101481899 A CN2007101481899 A CN 2007101481899A CN 200710148189 A CN200710148189 A CN 200710148189A CN 101135208 B CN101135208 B CN 10113520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de
- door
- authenticating device
- visible light
- light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524 data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91 mag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9/00—Electric permutation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 Mechanical aspects of electronic locks; 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30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28—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the pass enabling tracking or indicating presen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04B10/114—Indoor or close-range type systems
- H04B10/116—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Time Recorders, Dirve Recorders, Access Control (AREA)
Abstract
为了提供使用户容易进门、能对具有进入场所合法权限的人员进行限制的进入控制系统以及进入控制方法,照明设备(1)将使用门ID代码调制出的调制可见光信号13发到预定的照明范围,来自照明设备(1)的调制可见光信号13由用户的便携移动终端(2)接收,在此处对其进行解调以进行无线信号传输,从移动终端(2)发出的门ID代码由认证设备(3)接收,认证设备(3)判断门ID代码是否合法,当判断出门ID代码合法时,生成开锁命令,进入受控场所的门(4)从认证设备(3)接收开锁命令,由此开门。
Description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入控制系统以及使用可见光通信对场所进行进入控制的进入控制方法。
技术背景
对于进入控制系统来说,进入诸如大楼或公寓之类的场所限于特定的人员,传统的系统采用存储了ID代码的卡式钥匙。
这种进入控制系统包括读卡器和门锁,读卡器用于读取在钥匙(如使用磁效应的接触式卡或使用RFID(射频标识)的非接触式卡)中存储的ID代码,当所读取的ID代码合法时,门锁将会打开。
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案No.2005-036627)和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案No.2001-283171)中已经公开了采用这种系统的技术。
专利文献1已公开了进入控制系统的技术,所述进入控制系统包括多个受控的门,即使在一部分系统中出现故障也会通过部分简化操作而使影响范围最小化,并使安全等级的降低得到抑制。
专利文献2已公开了用于防止未经许可而使用丢失的或被盗的钥匙的RFID标签设备。
这些技术适用于场所的进入,以提高安全性。
但是,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的应用中,用户需要采取行动,以使读卡器对卡进行读取,并在读卡器已读取了ID代码之后在门前等待,直到认证之后打开为止,这是个问题。
作为对此的解决方案,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案No.H09-137649)已公开了一种进入控制系统,其具有从安装在门末端的数据读取设备散布到用户携带的数据通信设备的无线电波,其中,存储在数据通信设备中的数据由无线电波发送到数据读取设备,在此处对存储数据进行接收和处理以进行分析,从而控制将门锁住或打开。
这种技术的应用在用户不需要采取行动从而使卡被读取或者不需要在门前等待的情况下实现将门打开。
此外,对于采用无线通信(其使用了甚至可以穿过墙而传输到某一地方的电波)的专利文献3的技术而言,恶意第三人拦截或妨碍电波而进入控制系统的用户或管理员不能识别出这种拦截或妨碍的风险存在,这是个问题。
此外,对于使用电波的无线通信而言,传输范围是难以限制的,并可能发生串话,这是另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让用户容易进入、能对具有进入场所合法权限的人员进行限制的一种进入控制系统和一种进入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进入控制系统包括:照明设备,照亮预定的照明范围;移动终端,便于用户携带;认证设备;为进入受控场所提供的门,所述照明设备包括门ID代码存储器,该门ID代码存储器将分配给门的门ID代码作为用于打开门的唯一ID代码存储于其中;调制器,通过使用在所述门ID代码存储器中存储的门ID代码生成光调制信号;发光设备,将其接通/切断,从而使由所述调制器生成的光调制信号调制的调制可见光信号发到所述照明范围,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从所述发光设备接收所述调制可见光信号的光接收设备;解调器,将由所述光接收设备接收的调制可见光信号解调成所述门ID代码;无线信号发射机,通过使用无线通信将由所述解调器解调出的门ID代码发送到所述认证设备,所述认证设备包括无线信号接收机,该无线信号接收机接收从所述无线信号发射机发出的门ID代码;认证处理器,用于进行认证处理,从而判断所接收的门ID代码是否合法;与门相连的电子钥匙控制器,当在所述认证处理器的认证处理中判断出所接收的门ID代码合法时,生成开锁命令,并将其发送给所述门,所述门包括电子钥匙,该电子钥匙在从所述电子钥匙控制器接收的开锁命令下打开。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进入控制方法包括:门ID代码存储步骤,将分配给进入受控场所的门的门ID代码作为用于打开所述门的唯一ID代码存储在用于照亮预定照明范围的照明设备中;光调制信号生成步骤,在所述照明设备中,通过使用在所述门ID代码存储步骤中存储的门ID代码生成光调制信号;调制可见光信号发射步骤,在所述照明设备中,通过使用所述光调制信号生成步骤生成的光调制信号切换其发光设备,从而将调制可见光信号发射到所述照明范围;调制可见光信号接收步骤,在可由用户携带的移动终端中,接收在所述调制可见光信号发射步骤中发出的调制可见光信号;调制可见光信号解调步骤,在所述移动终端中,将在所述调制可见光信号接收步骤中接收的调制可见光信号解调成所述门ID代码;门ID代码发射步骤,在所述移动终端中,通过使用无线通信将在所述调制可见光解调步骤中解调出的门ID代码发射到认证设备;门ID代码接收步骤,在所述认证设备中,接收在所述门ID代码发射步骤中发射的门ID代码;门ID代码判断步骤,在所述认证设备中,判断在所述门ID代码接收步骤中接收的门ID代码是否合法;开锁命令发送步骤,在所述认证设备中,当判断出在所述门ID代码接收步骤中接收的门ID代码合法时,生成开锁命令,并将其发送到所述门;开锁步骤,在所述门中,当接收到在所述开锁命令发送步骤中发送的开锁命令时,打开电子钥匙。
根据本发明的进入控制系统以及进入控制方法实现了用户容易进入、能对具有合法权利进入场所的人员进行限制。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的进入控制系统的整体情况;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进入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3的序列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进入控制系统的动作以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进入控制系统的动作;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进入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进入控制系统的动作的序列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进入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进入控制系统的动作的序列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进入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进入控制系统的动作的序列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进入控制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将描述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最佳方式。为了简单起见,相同的部分或部件用相同的标号指明。
(第一实施例)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进入控制系统的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进入控制系统包括照明设备1、可由用户5携带的移动终端2、认证设备3和进入到进入受控场所的门4。
照明设备1具有门ID代码存储器10、调制器11和发光设备12。
门ID代码存储器10将分配给门4的门ID代码作为用于打开门4的唯一ID代码存储于其中。
调制器11通过使用在门ID代码存储器10中存储的门ID代码生成光调制信号。
发光设备12由可见光发出单元(如LED:发光二极管)构成,将其接通/切断,从而使由调制器11生成的光调制信号调制的调制可见光信号13发射到照明设备1的照明范围。对人眼不能识别出的切换速率进行设置。
移动终端2具有光接收设备20、解调器21和无线信号发射机22。
光接收设备20接收从发光设备12发出的调制可见光信号13。
解调器21将从光接收设备20接收的调制可见光信号13解调成门ID代码,并且,其仅安装在获准进入的用户携带的移动终端2中。
无线信号发射机22通过使用电波、可见光、红外线等的无线通信23将解调器21解调出的门ID代码发送到认证设备3。
认证设备3具有无线信号接收机30、认证处理器31和电子钥匙控制器32。
无线信号接收机30接收从移动终端2的无线信号发射机22发出的门ID代码。
认证处理器31进行认证处理,以判断所接收到的门ID代码是否合法。
电子钥匙控制器32与门4相连,当在认证处理器31的认证处理中判断出所接收到的门ID代码合法时,生成开锁命令并将其发送到门4,从而打开后面描述的门4中的电子钥匙40。
门4具有电子钥匙40,其依照从电子钥匙控制器32接收到的命令锁上和打开门4。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进入控制系统的动作)
在图3的序列图中,首先在步骤S1中,已经分配给门4用于打开门4并在门ID代码存储器10中存储的唯一门ID代码由照明设备1中的调制器11获取,然后对其进行处理,从而生成光调制信号。
在步骤S2中,调制可见光信号13是根据光调制信号而生成的,并通过接通/切断发光设备从发光设备12发射到照明设备1的照明范围。
在步骤S3中,在发射调制可见光信号13的条件下,正携带移动终端2的用户5进入到照明设备1的照明范围,此时移动终端2的光接收设备20接收到调制可见光信号13。
在步骤S4中,当光接收设备20接收到调制可见光信号13时,解调器21将其解调成门ID代码,在步骤S5中,通过使用无线通信23将门ID代码从无线信号发射机22发送到认证设备3。
在步骤S6中,在认证设备3中,无线信号接收机30接收从移动终端2的无线信号发射机22发出的门ID代码,在步骤S7中,认证处理器31执行认证,从而判断该门ID代码是否合法。
在步骤S8中,当在认证之后判断出解调的门ID代码是合法的门ID代码时,电子钥匙控制器32生成开锁命令并将其发送到门4,从而打开门4中的电子钥匙40。
在步骤S9中,在门4中,从电子钥匙控制器32接收开锁命令,在步骤S10中,根据开锁命令打开电子钥匙40。
如果在步骤S7中判断出门ID代码不合法,则不生成开锁命令,这样,门4的电子钥匙40就不会打开。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第一实施例只允许具有合法权限和携带着移动终端的用户进入场所,从而使合法的用户在不需要任何行动或者不需要等待开锁的情况下轻易地打开电子钥匙。
(第二实施例)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进入控制系统的结构)
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进入控制系统包括照明设备1、可由用户5携带的移动终端2、认证设备3和进入场所的门4。
除了移动终端2具有终端ID代码存储器24之外,根据本实施例的进入控制系统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对此不再赘述。
终端ID代码存储器24将分配给移动终端2作为唯一信息的终端ID代码存储于其中。
移动终端2具有无线信号发射机22,其从终端ID代码存储器24获取终端ID代码以及解调器21解调出的门ID代码,然后使用无线通信23将它们发送到认证设备3。
认证设备3具有无线信号接收机30,其接收从移动终端2的无线信号发射机22发出的门ID代码和终端ID代码。
认证设备3具有认证处理器31,其用于进行认证,从而判断无线信号接收机30接收的门ID代码和终端ID代码是否合法。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进入控制系统的动作)
在图5中,步骤S11至S14与第一实施例的图3中的步骤S1至S4相同,故对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S14中,将在移动终端2中接收到的调制可见光信号13解调成门ID代码,在步骤S15中,无线信号发射机22获取该门ID代码和终端ID代码存储器24中的终端ID代码,在步骤S16中通过无线通信23将其发送到认证设备3。
在步骤S17中,在认证设备3中,无线信号接收机30接收从移动终端2的无线信号发射机22发出的门ID代码和终端ID代码,在步骤S18中,认证处理器31执行认证,从而判断门ID代码和终端ID代码是否合法。
在图5中,步骤S19至S21与第一实施例的图3的步骤S8至S10相同,故对此不再赘述。
从以上描述将看出,第二实施例达到了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效果,能在认证处理中对每个终端进行单独认证,从而在进入控制中实现了更高的安全等级。
(第三实施例)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进入控制系统的结构)
如图6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进入控制系统包括照明设备1、移动终端2、认证设备3和进入场所的门4。
除了移动终端2具有输入设备25和用户ID代码存储器26之外,根据本实施例的进入控制系统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对此不再赘述。
输入设备25由用户5操作,从而输入用于进行用户认证的用户ID代码(如PIN:个人标识号码)。
用户ID代码存储器26将用户设备25输入的用户ID代码存储于其中。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进入控制系统的动作)
在图7中,步骤S31至S34与第一实施例的图3中的步骤S1至S4相同,故对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S34中,将在移动终端2中接收到的调制可见光信号13解调成门ID代码,在步骤S35中,无线信号发射机22获取该门ID代码和用户ID代码存储器26中的用户ID代码,在步骤S36中通过无线通信23将其发送到认证设备3。
在步骤S37中,在认证设备3中,无线信号接收机30接收从移动终端2的无线信号发射机22发出的门ID代码和用户ID代码,在步骤S38中,认证处理器31执行认证,从而判断门ID代码和用户ID代码是否合法。
在图7中,步骤S39至S41与第一实施例的图3中的步骤S8至S10相同,故对此不再赘述。
从以上描述将看出,第三实施例达到了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效果,准许在认证处理中对每个用户进行单独认证,从而在进入控制中实现了更高的安全等级。
存储在移动终端2的用户ID代码存储器26中的用户ID代码可以设置成经过恒定时间(例如,24小时)而自动删除,因而终端2和用户之间不必有一一对应关系,同时还能防止例如被盗的终端未经允许而进入。
虽然本实施例采用用户ID代码作为用户标识信息,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生物统计学指标(biometrics)等等作为用户标识信息。
(第四实施例)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进入控制系统的结构)
如图8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进入控制系统包括照明设备1、移动终端2、认证设备3和进入场所的门4。
照明设备1具有门ID代码存储器10、调制器11、发光设备12、计时器14和更新器15。
门ID代码存储器10、调制器11和发光设备12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对此不再赘述。
计时器14用于测量时间,从而确定更新器15更新后面描述的门ID代码的时机。
更新器15以依赖于计时器14的时间测量信息的预定时间段(例如,一分钟)为间隔,更新在门ID代码存储器10中存储的门ID代码。
移动终端2具有第一光接收设备20、第一解调器21和无线信号发射机22。它们在结构上与第一实施例的光接收设备20、解调器21和无线信号发射机22相同,故对此不再赘述。
认证设备3具有无线信号接收机30、认证处理器31、电子钥匙控制器32、第二光接收设备33、第二解调器34和数据核对器35。
无线信号接收机30、认证处理器31和电子钥匙控制器32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对此不再赘述。
第二光接收设备33接收从发光设备12发出的调制可见光信号13。
第二解调器34将第二光接收设备33接收到的调制可见光信号13解调成门ID代码。
数据核对器35用于进行核对,从而判断第二解调器34解调出的门ID代码与无线信号接收机30接收到的门ID代码是否一致,如果判断出它们一致,就将一致的门ID代码输出到认证处理器31。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进入控制系统的动作)
在图9的序列图中,首先在步骤S51中,更新器15以依赖于计时器14的时间测量信息的预定时间段(例如,一分钟)为间隔,更新已经分配给门4并存储在门ID代码存储器10中的唯一门ID代码。
接下来,在步骤S52中,更新器15定期更新的门ID代码由调制器11获取,然后对其进行处理,从而生成光调制信号,以调制从发光设备发出的光。
在步骤S53中,调制可见光信号13从发光设备12发到照明设备1的照明范围(其覆盖安装认证设备3的位置)。
在步骤S54中,在调制可见光信号13发射到照明设备1的照明范围的条件下,当正携带移动终端2的用户5进入到照明设备1的照明范围时,移动终端2的第一光接收设备20接收到调制可见光信号13。
在步骤S55中,当第一光接收设备20接收到调制可见光信号13时,通过第一解调器21将其解调成门ID代码,在步骤S56中,通过无线通信23将门ID代码从无线信号发射机22发送到认证设备3。
在步骤S57中,认证设备3的无线信号接收机30接收到从无线信号发射机22发出的门ID代码。
另一方面,在步骤S58中,认证设备3的第二光接收设备33也接收到调制可见光信号13,因为认证设备3也处于照明设备1的照射范围内。
在步骤S59中,当第二光接收设备33接收到调制可见光信号13时,第二解调器34将其解调成门ID代码。
接下来,在步骤S60中,数据核对器35将无线信号接收机30接收到的门ID代码和第二解调器34解调出的门ID代码进行核对,从而判断它们是否彼此一致。
在步骤S61中,当在核对之后判断出无线信号接收机30接收到的门ID代码和第二解调器34解调的门ID代码彼此一致时,认证处理器31执行认证,以判断该门ID代码是否合法。
在步骤S62中,当在认证之后判断出所解调的门ID代码是合法的门ID代码时,电子钥匙控制器32生成开锁命令并将其发送到门4,以打开门4中的电子钥匙40。
在步骤S63中,在门4中,从电子钥匙控制器32接收开锁命令,在步骤S64中,根据开锁命令而打开电子钥匙40。
如果在步骤S60中判断出无线信号接收机30接收到的门ID代码与第二解调器34解调的门ID代码彼此不一致,或者,如果在步骤S61中判断出门ID代码不合法,则不生成开锁命令,这样,门4的电子钥匙40就不会打开。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第四实施例取得了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效果,同时准许定期更新门ID代码,因而在进入控制中实现了更高的安全等级。
(第五实施例)
(根据第五实施例的进入控制系统的结构)
如图10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进入控制系统包括照明设备1、移动终端2、认证设备3、进入场所的门4和控制设备6,同时,照明设备1、认证设备3和控制设备6通过网络7彼此相连。
照明设备1具有门ID代码存储器10、调制器11、发光设备12和第一网络接口16。
门ID代码存储器10、调制器11和发光设备12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标号的相应部件相同,故对此不再赘述。
第一网络接口16通过网络7将数据传输到控制设备6,并从控制设备6接收数据。
移动终端2在结构上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对此不再赘述。
认证设备3具有无线信号接收机30、认证处理器31、电子钥匙控制器32、第二网络接口36和认证数据存储器37。
无线信号接收机30、认证处理器31和电子钥匙控制器32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对此不再赘述。
第二网络接口36通过网络7将数据传输到控制设备6,并从控制设备6接收数据。
认证数据存储器37将在认证处理器31中用于对合法的门ID代码进行认证的认证数据存储于其中。
控制设备6具有数据控制器60,其通过网络7和第一网络接口16发送用于更新将要存储在门ID代码存储器10中的门ID代码的信息,并通过网络7和第二网络接口36发送用于更新将要存储在认证数据存储器37中的认证数据的信息。
(根据第五实施例的进入控制系统的动作)
根据本实施例的进入控制系统中的处理动作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对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施例,控制设备6中的数据控制器60用于控制将要存储在照明设备1的门ID代码存储器10中的门ID代码,并控制将要存储在认证设备3的认证数据存储器37中的认证数据,并根据需要,在任意时机或以恒定的时间间隔对它们进行更新。
对于将要存储在门ID代码存储器10中的门ID代码而言,更新是由通过网络7从数据控制器60发出并由第一网络接口16接收的相关信息来实现的。
对于将要存储在认证数据存储器37中的认证数据而言,更新是由通过网络7从控制设备6发出并由第二网络接口36接收的相关信息来实现的。
可以将在认证处理器31中产生的认证数据存储在认证数据存储器37中,并通过第二网络接口36和网络7以恒定的时间间隔将其发送到控制设备6,从而将认证结果记录在控制设备6中。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第五实施例取得了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效果,同时根据需要准许在任意时机或以恒定的时间间隔更新门ID代码,因而在进入控制中实现了更高的安全等级。
虽然上面使用特定术语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这种描述是出于示例性目的,应当理解,在不脱离以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很多改变和变形。
Claims (10)
1.一种进入控制系统,包括:
照明设备,照亮预定的照明范围;
移动终端,便于用户携带;
认证设备;以及
为进入受控场所提供的门,其中
所述照明设备包括:
门ID代码存储器,其中存储了分配给所述门的门ID代码,所述门ID代码是用于打开所述门的唯一ID代码;
调制器,通过使用在所述门ID代码存储器中存储的门ID代码生成光调制信号;
发光设备,将其接通/切断,从而将由所述调制器生成的光调制信号调制的调制可见光信号发到所述照明范围,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光接收设备,从所述发光设备接收所述调制可见光信号;
解调器,将由所述光接收设备接收到的调制可见光信号解调成所述门ID代码;以及
无线信号发射机,通过使用无线通信将由所述解调器解调出的门ID代码发送到所述认证设备,
所述认证设备包括:
无线信号接收机,接收从所述无线信号发射机发出的门ID代码;
认证处理器,用于进行认证处理,从而判断所接收的门ID代码是否合法;以及
与所述门相连的电子钥匙控制器,当在所述认证处理器的认证处理中判断出所接收的门ID代码合法时,生成开锁命令,并将其发送给所述门,以及
所述门包括:
电子钥匙,使用从所述电子钥匙控制器接收的开锁命令开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入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终端ID代码存储器,其中存储了作为唯一信息分配给所述移动终端的终端ID代码,
所述移动终端的无线信号发射机用于将在所述终端ID代码存储器中存储的终端ID代码和门ID代码一起发送到所述认证设备,
所述认证设备的无线信号接收机用于将所述终端ID代码和所述门ID代码一起接收,
所述认证设备的认证处理器用于进行认证处理,从而判断所述门ID代码和所述终端ID代码是否合法,以及
当判断出所述门ID代码和所述终端ID代码合法时,所述认证设备的电子钥匙控制器生成所述开锁命令,并将其发送到所述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入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用户ID代码存储器,其中存储了用于标识所述用户的用户ID代码,
所述移动终端的无线信号发射机用于将在所述用户ID代码存储器中存储的用户ID代码和门ID代码一起发送到所述认证设备,
所述认证设备的无线信号接收机用于将所述用户ID代码和所述门ID代码一起接收,
所述认证设备的认证处理器用于进行认证处理,从而判断所述门ID代码和所述用户ID代码是否合法,以及
当判断出所述门ID代码和所述用户ID代码合法时,所述认证设备的电子钥匙控制器生成所述开锁命令,并将其发送到所述门。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进入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照明设备包括:
计时器,用于测量时间;以及
更新器,以依赖于所述计时器的时间测量信息的预定时间段为间隔,更新在所述门ID代码存储器中存储的门ID代码,以及
所述认证设备包括:
另一光接收设备,用于接收从所述发光设备发出的调制可见光信号;
另一解调器,用于将所述另一光接收设备接收到的调制可见光信号解调成门ID代码;以及
数据核对器,用于进行核对,从而判断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机从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的门ID代码与所述另一解调器解调出的门ID代码是否彼此一致,如果判断出它们彼此一致,就将一致的门ID代码输出到所述认证处理器。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进入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照明设备和所述认证设备通过网络与控制设备相连,
所述照明设备包括第一网络接口,其通过所述网络将数据传输到所述控制设备,并从所述控制设备接收数据,
所述认证设备包括第二网络接口和认证数据存储器,所述第二网络接口通过所述网络将数据传输到所述控制设备,并从所述控制设备接收数据,所述认证数据存储器中存储了用于在所述认证处理器中对合法的门ID代码进行认证的认证数据,以及
所述控制设备包括数据控制器,其通过所述网络和所述第一网络接口发送用于更新在所述门ID代码存储器中存储的门ID代码的信息,并通过所述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接口发送用于更新在所述认证数据存储器中存储的认证数据的信息。
6.一种进入控制方法,包括:
门ID代码存储步骤:将分配给进入受控场所的门的门ID代码作为用于打开所述门的唯一ID代码存储在用于照亮预定照明范围的照明设备中;
光调制信号生成步骤:在所述照明设备中,通过使用在所述门ID代码存储步骤中存储的门ID代码生成光调制信号;
调制可见光信号发射步骤:在所述照明设备中,使用在所述光调制信号生成步骤中生成的光调制信号,接通/切断发光设备,从而将调制可见光信号发到所述照明范围;
调制可见光信号接收步骤:在用户的便携移动终端中,接收在所述调制可见光信号发射步骤中发出的调制可见光信号;
调制可见光信号解调步骤:在所述移动终端中,将在所述调制可见光信号接收步骤中接收到的调制可见光信号解调成门ID代码;
门ID代码发射步骤:在所述移动终端中,通过使用无线通信将在所述调制可见光信号解调步骤中解调出的门ID代码发射到认证设备;
门ID代码接收步骤:在所述认证设备中,接收在所述门ID代码发射步骤中发出的门ID代码;
门ID代码判断步骤:在所述认证设备中,判断在所述门ID代码接收步骤中接收到的门ID代码是否合法;
开锁命令发送步骤:当判断出在所述门ID代码接收步骤中接收到的门ID代码合法时,在所述认证设备中生成开锁命令,并将其发送到所述门;以及
开锁步骤:在所述门中,当接收到在所述开锁命令发送步骤中发送的开锁命令时,打开电子钥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入控制方法,包括:
终端ID代码存储步骤:在所述移动终端中,将作为唯一信息分配给所述移动终端的终端ID代码存储到终端ID代码存储器中;
所述门ID代码发射步骤包括:将在所述终端ID代码存储器中存储的终端ID代码和所述门ID代码一起发送到所述认证设备;
所述门ID代码接收步骤包括:将所述终端ID代码和所述门ID代码一起接收;
所述门ID代码判断步骤包括:判断所述门ID代码和所述终端ID代码是否合法;以及
所述开锁命令发送步骤包括:当在所述门ID代码判断步骤中判断出所述门ID代码和所述终端ID代码合法时,生成所述开锁命令,并将其发送到所述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入控制方法,包括:
用户ID代码存储步骤:将用户ID代码作为用于标识所述用户的信息存储在所述移动终端中,
所述门ID代码发射步骤包括:将所述用户ID代码和所述门ID代码一起发送到所述认证设备;
所述门ID代码接收步骤包括:将所述用户ID代码和所述门ID代码一起接收;
所述门ID代码判断步骤包括:判断所述门ID代码和所述用户ID代码是否合法;以及
所述开锁命令发送步骤包括:当判断出所述门ID代码和所述用户ID代码合法时,生成所述开锁命令,并将其发送到所述门。
9.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进入控制方法,包括:
时间测量步骤:在所述照明设备中进行时间测量;
更新步骤:在所述照明设备中,以依赖于在所述时间测量步骤中得到的时间测量信息的预定时间段为间隔,更新在所述门ID代码存储步骤中存储的门ID代码;
另一调制可见光信号接收步骤:在所述认证设备中,接收在所述调制可见光信号发射步骤中发出的调制可见光信号;
另一调制可见光信号解调步骤:在所述认证设备中,将在所述另一调制可见光信号接收步骤中接收到的调制可见光信号解调成门ID代码;以及
核对步骤:在所述认证设备中,核对在所述门ID代码接收步骤中接收到的门ID代码和在所述另一调制可见光信号解调步骤中解调出的门ID代码,从而判断它们是否彼此一致,当判断出它们一致时,转到所述门ID代码判断步骤。
10.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进入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照明设备和所述认证设备通过网络与控制设备相连,并且,所述方法包括:
认证数据存储步骤:将在所述门ID代码判断步骤中用于对合法的门ID代码进行认证的认证数据存储在所述认证设备的认证数据存储器中;
更新数据发射步骤:根据需要,在所述控制设备中,将用于更新在所述门ID代码存储步骤中存储的门ID代码的信息发送到所述照明设备,将用于更新在所述认证数据存储步骤中存储的认证数据的信息发送到所述认证设备;
第一接收步骤:在所述照明设备中,通过所述网络接收用于更新所述门ID代码的信息;以及
另一接收步骤:在所述认证设备中,通过所述网络接收用于更新所述认证数据的信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232407A JP4996175B2 (ja) | 2006-08-29 | 2006-08-29 | 入室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入室管理方法 |
JP232407/2006 | 2006-08-2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35208A CN101135208A (zh) | 2008-03-05 |
CN101135208B true CN101135208B (zh) | 2011-06-22 |
Family
ID=39150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4818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35208B (zh) | 2006-08-29 | 2007-08-28 | 进入控制系统和进入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093988B2 (zh) |
JP (1) | JP4996175B2 (zh) |
KR (1) | KR100911856B1 (zh) |
CN (1) | CN101135208B (zh) |
TW (1) | TWI32969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996175B2 (ja) * | 2006-08-29 | 2012-08-08 | 株式会社東芝 | 入室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入室管理方法 |
JP4977543B2 (ja) * | 2007-07-20 | 2012-07-18 | 日本電気通信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 制御装置、制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
US10783232B2 (en) | 2007-09-27 | 2020-09-22 | Clevx, Llc | Management system for self-encrypting managed devices with embedded wireless user authentication |
US11190936B2 (en) * | 2007-09-27 | 2021-11-30 | Clevx, Llc | Wireless authentication system |
US10181055B2 (en) * | 2007-09-27 | 2019-01-15 | Clevx, Llc | Data security system with encryption |
US10778417B2 (en) | 2007-09-27 | 2020-09-15 | Clevx, Llc | Self-encrypting module with embedded wireless user authentication |
JP5147593B2 (ja) * | 2008-08-08 | 2013-02-20 |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 入退室管理システム、入退室管理方法、および受付装置 |
JP5324176B2 (ja) * | 2008-09-29 | 2013-10-23 | 株式会社日立情報通信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 入退室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装置 |
EP2237234A1 (de) * | 2009-04-03 | 2010-10-06 | Inventio AG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Zugangskontrolle |
US20100322635A1 (en) * | 2009-06-18 | 2010-12-23 |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 Using ambient led light for broadcasting info and navigation |
US20120068815A1 (en) * | 2010-09-21 | 2012-03-22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Updating, Backing Up or Restoring Access Control Systems |
CN102568061B (zh) * | 2010-12-30 | 2014-08-06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实现门禁控制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103093519B (zh) * | 2011-10-31 | 2015-03-11 |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 一种光控锁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TW201331457A (zh) * | 2012-01-20 | 2013-08-01 | Zheng-Jie Ye | 光學鎖(一) |
CN102694595A (zh) * | 2012-05-16 | 2012-09-26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信息传输方法、装置以及一种移动终端 |
CN106972887B (zh) | 2012-05-24 | 2019-07-09 |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 信息通信方法、信息通信装置及记录介质 |
CN102722924B (zh) * | 2012-05-30 | 2015-06-03 |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手机虹膜识别的光控门禁系统 |
CN102722925A (zh) * | 2012-05-30 | 2012-10-10 |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 门禁系统的信息上传方法和装置、以及门禁系统 |
CN102737422B (zh) * | 2012-06-05 | 2016-03-30 | 深圳光启智能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usb闪存盘光子客户端 |
US10395453B1 (en) | 2012-07-26 | 2019-08-27 | John C. S. Koo | Light-based vehicle messaging systems |
US10068396B2 (en) * | 2016-01-15 | 2018-09-04 | John C. S. Koo | Light-based security systems |
EP2892178B1 (en) * | 2012-08-31 | 2022-08-24 | Kuang-Chi Intelligent Photonic Technology Ltd. | Light signal-base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
CN103679860B (zh) * | 2012-09-20 | 2016-03-02 |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家居防盗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CN102957513B (zh) * | 2012-11-16 | 2013-10-30 |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纠错方法和装置 |
CN104782096A (zh) * | 2012-11-16 | 2015-07-15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基于附近的多因子认证 |
TWI472673B (zh) * | 2012-12-04 | 2015-02-11 | K Jump Health Co Ltd | Wireless sensor lock |
US8988574B2 (en) | 2012-12-27 | 2015-03-24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obtaining information using bright line image |
US10530486B2 (en) | 2012-12-27 | 2020-01-07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Transmitting method,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
US10523876B2 (en) | 2012-12-27 | 2019-12-31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
US9560284B2 (en) | 2012-12-27 | 2017-01-31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obtaining information specified by striped pattern of bright lines |
WO2014103329A1 (ja) | 2012-12-27 | 2014-07-03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可視光通信信号表示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
CN104885383B (zh) | 2012-12-27 | 2017-08-29 |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 影像显示方法 |
US10303945B2 (en) | 2012-12-27 | 2019-05-28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Display method and display apparatus |
SG10201502498PA (en) | 2012-12-27 | 2015-05-28 | Panasonic Ip Corp America |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
JP5590431B1 (ja) * | 2012-12-27 | 2014-09-17 |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 情報通信方法 |
US9087349B2 (en) | 2012-12-27 | 2015-07-21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
SG11201504985WA (en) | 2012-12-27 | 2015-07-30 | Panasonic Ip Corp America | Display method |
US8922666B2 (en) | 2012-12-27 | 2014-12-30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
US9252878B2 (en) | 2012-12-27 | 2016-02-02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
US9608725B2 (en) | 2012-12-27 | 2017-03-28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reception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
US9088360B2 (en) | 2012-12-27 | 2015-07-21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
US10951310B2 (en) | 2012-12-27 | 2021-03-16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transmitter |
US9608727B2 (en) | 2012-12-27 | 2017-03-28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Switched pixel visible light transmitt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program |
US9520939B2 (en) * | 2013-03-06 | 2016-12-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s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an area |
CN103400433B (zh) * | 2013-08-05 | 2016-02-24 | 深圳市诚达恒泰科技有限公司 | 远程汽车开锁方法 |
CN103559748B (zh) * | 2013-10-31 | 2016-01-13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一种可见光识别锁具和可见光识别锁具控制方法 |
WO2015075937A1 (ja) | 2013-11-22 | 2015-05-28 |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 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受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
CN104008587A (zh) * | 2014-06-09 | 2014-08-27 | 滁州惠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光通信技术的节能防盗门锁 |
JP6473996B2 (ja) * | 2014-06-12 | 2019-02-27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作業員管理システム |
US10332050B2 (en) | 2014-07-10 | 2019-06-25 |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 Identifying personnel-staffing adjustments based on indoor positioning system detection of physical customer presence |
US10074130B2 (en) | 2014-07-10 | 2018-09-11 |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 Generating customer alerts based on indoor positioning system detection of physical customer presence |
US10108952B2 (en) | 2014-07-10 | 2018-10-23 |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 Customer identification |
US10028081B2 (en) | 2014-07-10 | 2018-07-17 |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 User authentication |
US9734643B2 (en) * | 2014-07-10 | 2017-08-15 |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 Accessing secure areas based on identification via personal device |
EP3220558B1 (en) | 2014-11-14 | 2019-03-06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Reproduction method, reproduction device and program |
DE102015204783A1 (de) * | 2015-03-17 | 2016-09-22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Anordnung sowie Verfahren zur Kommunikation mit e-Tickets bei Zugang zu einem zugangsbeschränkten Ort, Verwendung von Beleuchtungsmitteln des zugangsbeschränken Ortes und Kameras mobiler Nutzerendgeräte zur Kommunikation mit e-Tickets |
CN104966336B (zh) * | 2015-05-29 | 2020-01-17 | 深圳光启智能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 智能锁及智能锁的授权管理方法和装置 |
CN105096417A (zh) * | 2015-07-22 | 2015-11-25 | 深圳市威富多媒体有限公司 | 电子锁控制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
EP3329616B1 (en) * | 2015-07-27 | 2019-03-27 | Signify Holding B.V. | Light emitting device for generating light with embedded information |
CN105654580B (zh) * | 2015-07-28 | 2018-06-15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访问控制方法及系统、电子锁、管理及访客终端 |
CN105160735A (zh) * | 2015-08-27 | 2015-12-16 | 桂林理工大学 | 带隐藏信道的可见光控门禁方法 |
US9847020B2 (en) | 2015-10-10 | 2017-12-19 | Videx, Inc. |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of an access credential in an access control system |
JP6876615B2 (ja) | 2015-11-12 | 2021-05-26 |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表示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表示装置 |
JP6876617B2 (ja) | 2015-12-17 | 2021-05-26 |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表示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
DE102015225778A1 (de) * | 2015-12-17 | 2017-06-22 | Deutsche Post Ag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für die personalisierte Bereitstellung eines Schlüssels |
WO2018019553A1 (en) * | 2016-07-26 | 2018-02-01 | Philips Lighting Holding B.V. | Monitoring an area using illumination |
CN106251441A (zh) * | 2016-07-29 | 2016-12-21 | 微云(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锁及其控制方法 |
CN106296896A (zh) * | 2016-07-29 | 2017-01-04 | 暨南大学 | 一种基于led可见光通信的门禁系统 |
CN110114988B (zh) | 2016-11-10 | 2021-09-07 |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 发送方法、发送装置及记录介质 |
TWI630816B (zh) * | 2017-02-07 | 2018-07-21 | 淡江大學 | 電子裝置、包含此電子裝置可見光身份辨識系統及其方法 |
TWI617999B (zh) * | 2017-08-10 | 2018-03-11 |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雙重辨識門禁系統及其方法 |
WO2020035625A1 (es) * | 2018-08-13 | 2020-02-20 | Lightbee, S.L. | Sistema y procedimiento para habilitar una cerradura basada en tecnología óptica inalámbrica |
CN109167770B (zh) * | 2018-08-21 | 2021-02-0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输出联网认证信息的方法、联网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JP7346854B2 (ja) * | 2019-03-13 | 2023-09-20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 入退管理システム |
US11861959B2 (en) * | 2022-01-06 | 2024-01-02 | Johnson Controls Tyco IP Holdings LLP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ntegrating autonomous devices with an access control system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02056A (zh) * | 1997-03-17 | 1998-12-16 |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 光通信链路安全保护的方法和设备 |
JP2001283171A (ja) * | 2000-03-31 | 2001-10-1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Rfidタグ装置 |
CN1405426A (zh) * | 2002-10-30 | 2003-03-26 | 上海奥达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光电智能门禁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191322B (en) * | 1986-04-23 | 1989-12-06 | Yushin Seiki Kogyo Kk | Remote control device for vehicle locks |
US5253162A (en) * | 1990-05-17 | 1993-10-12 | At/Comm, Incorporated | Shielding field method and apparatus |
EP0565685B1 (en) * | 1991-10-31 | 1997-05-14 | LEE, Kwang Sil | Electron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having remote automatic response capability and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method thereof |
US5541585A (en) * | 1994-10-11 | 1996-07-30 | Stanley Home Automation | Security system for controlling building access |
JPH09137649A (ja) | 1995-11-09 | 1997-05-27 | Toshiba Corp | 入室管理システム |
US5936544A (en) * | 1997-09-30 | 1999-08-10 | Pittway Corporation | Wireless access system |
US6944318B1 (en) * | 1999-01-15 | 2005-09-13 | Citicorp Development Center, Inc. | Fast match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
US6720861B1 (en) * | 1999-03-12 | 2004-04-13 | Best Access Systems | Wireless security control system |
US7796013B2 (en) * | 2000-01-10 | 2010-09-14 | Ensign Holdings | Device using hist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biometric marker for authentication and activation |
KR100481116B1 (ko) * | 2001-03-09 | 2005-04-07 | 가부시끼가이샤 도시바 | 안면화상 인식장치 |
US7071819B2 (en) * | 2001-07-05 | 2006-07-04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Remote control lock operation system for vehicles |
US20040229569A1 (en) * | 2003-05-13 | 2004-11-18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Door answer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JP4093952B2 (ja) | 2003-06-24 | 2008-06-04 | 日立情報通信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入退室管理システム、リーダ制御装置、および上位制御装置 |
US7042341B2 (en) * | 2003-08-12 | 2006-05-09 | Overhead Door Corporation | Device including light emitting diode as light sensor and light source |
US7193502B2 (en) * | 2004-03-06 | 2007-03-20 | Wayne-Dalton Corp. | Operating system and methods for seeding a random serial number for radio frequency control of a barrier operator's accessories |
JP2006139689A (ja) * | 2004-11-15 | 2006-06-01 | Miwa Lock Co Ltd | 出入管理システム |
US7450015B2 (en) * | 2004-12-23 | 2008-11-11 | Secure Care Product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suring location of an individual within a designated area |
JP2006219830A (ja) * | 2005-02-08 | 2006-08-24 |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 マンションシステム |
JP4996175B2 (ja) * | 2006-08-29 | 2012-08-08 | 株式会社東芝 | 入室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入室管理方法 |
-
2006
- 2006-08-29 JP JP2006232407A patent/JP4996175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
- 2007-08-27 KR KR20070086038A patent/KR100911856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08-27 US US11/892,678 patent/US809398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8-27 TW TW96131697A patent/TWI329697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08-28 CN CN2007101481899A patent/CN10113520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02056A (zh) * | 1997-03-17 | 1998-12-16 |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 光通信链路安全保护的方法和设备 |
JP2001283171A (ja) * | 2000-03-31 | 2001-10-1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Rfidタグ装置 |
CN1405426A (zh) * | 2002-10-30 | 2003-03-26 | 上海奥达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光电智能门禁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80055041A1 (en) | 2008-03-06 |
US8093988B2 (en) | 2012-01-10 |
KR20080020506A (ko) | 2008-03-05 |
CN101135208A (zh) | 2008-03-05 |
JP2008057129A (ja) | 2008-03-13 |
TW200829781A (en) | 2008-07-16 |
KR100911856B1 (ko) | 2009-08-11 |
TWI329697B (en) | 2010-09-01 |
JP4996175B2 (ja) | 2012-08-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35208B (zh) | 进入控制系统和进入控制方法 | |
KR0134225B1 (ko) | 개인 신원 확인 장치 | |
CN102158473B (zh) | 遥控入口系统 | |
US9953151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identifying a user to an associated device | |
RU2330324C2 (ru) | Способ безопасной передачи | |
CN104167029B (zh) | 一种智能锁具及其操作方法 | |
CN108091012A (zh) | 利用智能手持终端对锁装置进行远程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 |
KR101296863B1 (ko) | Nfc 도어락을 이용한 출입인증 시스템 | |
CN107734158A (zh) | 利用智能手持终端对锁装置进行远程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 |
CA2397442A1 (en) | Entry control system | |
KR20100056688A (ko) | 휴대 단말기에서 인체 통신에 기반하여 도어락을 해제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
CN208429365U (zh) | 一种储物柜及储物系统 | |
CN105488869A (zh) | 密码锁开锁系统及方法 | |
CN105160744A (zh) | 基于云平台的手机开门系统和方法 | |
KR102079820B1 (ko) | 비가청 음파신호에 기반한 모바일 id출입통제 시스템 및 운용방법. | |
WO2018056588A1 (ko) | 등록된 스마트폰 키를 제공하는 락킹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
JP6765070B2 (ja) | 電気錠システム及び電気錠装置 | |
US20060088192A1 (en) | Identification system | |
JP2016508301A (ja) | 光ファイバ格納装置 | |
KR101255733B1 (ko) | 사이버 키 생성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시스템 | |
KR102546283B1 (ko) | 전자 키 보관장치 | |
CN107657695A (zh) | 一种基于云的开锁方法及系统 | |
CN107818614A (zh) | 一种门禁卡、门禁管理系统和门禁管理方法 | |
KR102654312B1 (ko) | 전자 키 관리 시스템 및 서버 | |
JPH0730677A (ja) | 無線電話機を使ったドア錠制御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2 Termination date: 20160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