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2891B - 用于木工刀具的夹紧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木工刀具的夹紧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32891B CN101132891B CN2006800070898A CN200680007089A CN101132891B CN 101132891 B CN101132891 B CN 101132891B CN 2006800070898 A CN2006800070898 A CN 2006800070898A CN 200680007089 A CN200680007089 A CN 200680007089A CN 101132891 B CN101132891 B CN 10113289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part
- fulcrum
- clamp assembly
- cutter
- cla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36316 preloa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131 Pulp (pap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95 chemical reaction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6 comp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31 large-scale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3 si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9 sus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689 upper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G—ACCESSORY 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WORK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S; TOOLS FOR WORK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S; SAFETY DEVICES FOR WOOD WORKING MACHINES OR TOOLS
- B27G13/00—Cutter blocks; Other rotary cutting tools
- B27G13/02—Cutter blocks; Other rotary cutting tools in the shape of long arbors, i.e. cylinder cutting blocks
- B27G13/04—Securing the cutters by mechanical clamping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G—ACCESSORY 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WORK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S; TOOLS FOR WORK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S; SAFETY DEVICES FOR WOOD WORKING MACHINES OR TOOLS
- B27G13/00—Cutter blocks; Other rotary cutting tools
- B27G13/08—Cutter blocks; Other rotary cutting tools in the shape of disc-like members; Wood-milling cutters
- B27G13/10—Securing the cutters, e.g. by clamping colla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L—REMOVING BARK OR VESTIGES OF BRANCHES; SPLITTING WOOD; MANUFACTURE OF VENEER, WOODEN STICKS, WOOD SHAVINGS, WOOD FIBRES OR WOOD POWDER
- B27L11/00—Manufacture of wood shavings, chips, powder, or the like; Tools therefor
- B27L11/005—Tools therefo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07/00—Cutters, for shaping
- Y10T407/19—Rotary cutting tool
- Y10T407/1906—Rotary cutting tool including holder [i.e., head] having seat for inserted tool
- Y10T407/1908—Face or end mill
- Y10T407/192—Face or end mill with separate means to fasten tool to holder
- Y10T407/1922—Wedge clamp element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07/00—Cutters, for shaping
- Y10T407/19—Rotary cutting tool
- Y10T407/1906—Rotary cutting tool including holder [i.e., head] having seat for inserted tool
- Y10T407/1934—Rotary cutting tool including holder [i.e., head] having seat for inserted tool with separate means to fasten tool to holder
- Y10T407/1938—Wedge clamp elemen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lling, Drilling, And Turning Of Wood (AREA)
- Details Of Cutting Device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一种把木工刀具保持在木工机械中恰当位置的夹紧组件。该夹紧组件包括包含主体和致动器的夹紧部件。该主体具有分布在其上的三个分立的接触位置:(1)一般位于一端的支点,(2)一般位于另一端的刀具邻接部,以及(3)位于别处的承受面。该致动器用来沿位于刀具邻接部和支点中间的夹紧轴施加夹紧力到该主体。该支点是平面,其法线与夹紧轴成一角度。该承受面是平面,其中垂直于该承受面的线与垂直于支点的线交叉在夹紧部件之外的位置,与支点相比,其位置相对于夹紧轴更歪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林业,更具体地涉及用来把实木变为木材、屑片、股板、刨花和薄木板的木工机械。本发明特别涉及刀具夹紧组件,用来把木工刀具保持在这样的木工机械中合适的位置。
背景技术
在林业里使用许多形式的木工机械。一些被设计成把实木变为许多木屑用于化学纸浆或机械纸浆的生产。其它的指向为将木头变为屑片、薄木板、及/或刨花,用于生产薄片木板、导向的股板、胶合板、木材、或者其它木产品。
这些机械的共同处在于存在木工刀具。这些刀具能以不同布置方式安装在机械内来根据被加工的木头的需要而起作用。代表性地,这包括安装一个或更多的刀具在圆锥形的、圆柱形的、或盘形的主体上,该主体在机械的或电气的动力下旋转,以使得刀具以适当的方式作用于木头。这些机械进一步包括定向和控制木头抵抗旋转着的刀具的作用所需要的装置。
对于一些机械,可能需要一个以上的旋转主体来把木头变为想要的样式。另外地,对于一些机械设计,刀具可被保持在静止的主体内,而木头旋转或以其他方式移动来顶着刀具以达到想要的切削动作。不同的布置的共同处在于,刀具被固定在某种形状的基体或底座部件,其可以是旋转的或固定的,并且根据获得想要的最后结果所要求的定向,使刀具开始与木头相对接触。
前述的共同处在于刀具顶着木头的动作使刀具承受相当大的切削力。因此机械必须被设计使得以某方式把木工刀具固定在底座上来承受这些切削负载。因为刀具顶着木头的重复动作还导致磨损,机械还必须被设计使得允许刀具的周期性的替换。此外,因为木头可能包含异物,例如石头或钢,其可能出现在木头自身里或被嵌入或被冻结在其外部,机械也必须被设计使得允许在刀具或其它相关机械部件损坏情况下实施维修。
用于完成上述的最典型的方法是将刀具安装在固定到底座上的刀具夹紧组件上。该刀具夹紧组件,经常被称为刀具夹紧“组件”,作为中间装置用来固定刀具在机械内。一般地,其被依大小制作和成形来固定刀具抵抗切削力,允许它们根据需要有效替换,并且典型地构建使得以这样的方式安装在底座上,即,在损坏情况下以允许其替换。
夹紧组件的要求不是微不足道的。首先,夹紧组件必须被构建为使得刀具在切削力的作用下能保持在它们的位置。这种切削力一般力量很大,非常短暂,并且方向经常变化。当经受与这些负载有关的重压时,夹紧组件必须耐得住变形,避免疲劳,且抵抗破坏。此外,刀具夹紧组件必须被建造使得具有足够刚度,以最小化偏差,这样在运行期间刀具不会过多地移开它们在机械内的正确位置。后一要求在大多数木工应用中是重要的,在这些应用中刀刃关于被加工的木头或其它机械部件必须有精确的位置。
夹紧组件也必须被设计以便于刀具快速的、可靠的、且精确的移动。特具体地说,设备必需便于刀具容易移动,夹紧组件清除任何碎木(薄片、屑片、树液等),且以可重复的和精确的方式安装替换刀具。为实现这一结果,组成夹紧组件的各个单独部件应该设计为允许高精度制造。
可靠性也是头等重要的。特别地,用来夹紧和松开刀具的装置必须这样,即,在所有情况下,能实现可预见的和可接受的机械接合。这些装置典型地包括某种形状的机械的或液压类型的致动器,其能让装置以可控制和可预见的方式打开和关闭,以便刀具一直被完全保护。工人们必须与致动器相互配合来完成改变,该致动器应该容易接近且使用简单。
因为这里描述的这种类型的木工机械典型地运转在生产环境,夹紧组件的设计也必须使得其能容忍在这种状况下发生的变化。这包括麻烦的工作情形,其中工人们需要到机械的部件附近来完成刀具的改变,或在生产周期之间的可用的时间,对以详细地彻底地方式留心工作的所有方面的限制。此外刀具组件必须表现出高度的故障容差,使得较轻的损坏不会危及夹紧组件的功能。这种较轻的损坏在生产环境中容易被忽视。
此外,为了实现与机械的其余部分恰当地集成,刀具夹紧组件必须为与底座部件兼容的结构。这种主体,与它们的各种形式,强加了各种几何形状上的和功能上的约束。首先,其必须被依尺寸制作和成形来提供可靠的和稳定的在底座内的安装。此外,其必须以在损坏情况下允许部件替换的方式被固定。
许多现代机械的需求向刀具夹紧组件强加了额外的要求。许多这样的机械实质上必然功能紧凑。为了成本竞争而产生的对在始终增加的生产速度下的操作的需求,导致在机械设计中刀具数不断地增加,相应地,限制了在底座部件上用于刀具和刀具夹紧组件的可用空间的量。因此,刀具夹紧组件以及它们夹紧的刀具必须始终紧凑以实现这些目标。
传统上,用于木工机械的刀具夹紧组件一直是相对简单的装置,在其安装的底座上占据大量的空间。用于这些组件的刀具一般是简单形状的大的平的元件,其被成形以便于切削刃的重复磨利。这些刀具由于它们的尺寸典型的能够支撑切削负载的相当大的部分,其一般使用某些形式的致动器以“夹心”的安装方式固定在夹紧组件里。该致动器将使得装置的夹紧元件被拉在一起或以其他方式移动以将刀具固定在其中。
对于这种“夹心”类型的夹紧组件,典型的是由致动器产生的力的作用线与刀具元件交叉,经常朝向其中心部分。刀具经常必须被形成以便于致动器,通常是螺纹紧固件,通过其中。这种布置的优点是大部分的或在许多情况下所有的由致动器产生的夹紧力能用于保护夹紧部件之间的刀具。然而,由于刀具元件自身尺寸相当大,夹紧组件是典型的大体积的装置,其在底座部件上占用相当大的空间。
被称为“一次性”(disposable)刀具的到来,经常是“双面用的(reversible)”(或多刀刃的)类型,使得对夹紧组件的需求增加。这些刀具,通常由高质量材料制造,为了成本效能必须小且重量轻。它们的紧凑的特性妨碍了它们作为主要的负载承受元件,并且显然使它们更难以固定在夹紧组件内。
双面用类型的刀刃也向夹紧组件施加了额外的限制,因为夹紧组件不能够在邻接未露出的切削边缘区域接触刀具,因为这些边缘经常在前面的使用中损坏。由于它们的尺寸更小而已经受到限制,这进一步减少了能被用来在运行期间将刀具保持在稳定的位置上的支撑和接触面积。固定这样的紧凑刀具元件需要刀具被刚性地夹紧,与使用大的可重新磨削的刀具元件的传统组件相比,要用相应的更大的夹紧力。
固定具有一定尺寸或形状而不能够紧固于“夹心”类型结构的刀具,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根据三阶杆的原理运行的夹紧组件。用此布置,由致动器产生的力被应用到夹紧部件上,该夹紧部件围绕形成在装置内的支点枢转。致动器产生的力的作用线位于支点和刀具之间。根据三阶杆的原理刀具上得到的夹紧压力是支点位置、致动器位置、与刀具接触点之间的距离的函数。
根据该原理运行的夹紧组件有许多优点。首先,如此布置允许致动器产生的力的作用线位于刀具附近,这样刀具不需要形成为让致动器穿过刀具主体自身。这通常是固定紧凑刀具的要求,不论是一次性的、双面用的或可重新磨削的类型,这些刀具的形状和大小使得无法使用其它夹紧装置。当其具有合适大小和结构时,基于该原理的夹紧组件也能产生大的夹紧力用来在切削力作用下仍固定刀具。典型的夹紧组件,仅受到底座部件内的可用空间限制,能被依尺寸制作和成形以提供合适的刚度和足够空间来容纳致动器,该致动器能产生令人满意的夹紧力以能够在运行时固定刀具。此外,仅使用两个夹紧部件和用于固定刀具于它们中间的简单的机械致动器,就可以构建简单和可靠的三阶夹紧组件。
对于此夹紧组件,最普通的结构是致动器作用在朝向底座的外周设置的夹紧部件上。该“外”夹紧部件一般更容易接近并且能被工人们更容易地打开和关闭而实施刀具的更换。对于这种布置,装置的其余部分被固定在底座部件,为此目的一般以孔或“凹窝”(pocket)的形式定大小和形状。致动器拉所述外夹紧部件顶着刀具来固定其在夹紧组件内,所述夹紧组件相对于底座保持固定。由于该外夹紧部件经常与装置的顶边相重合,该装置通常被称为“顶边”夹紧。
对于大多数的夹紧组件,致动器通常为螺纹紧固件的形式,例如螺钉、螺栓、或螺柱和螺母的结合。这种类型的机械紧固件简单、便宜、可靠、且在紧凑形态下能提供巨大夹紧力。为了使紧固件的驱动零件容易接近,最通常的是它们被设置在底座上与外夹紧部件相同的面或侧外夹紧部件。这使得工人们改变刀具时不需要移动到机器内的其它区域来接近紧固件。
当对致动器使用机械紧固件时,最常见的布置是使得紧固件通过外夹紧部件进入下面的其它组件部件,或直接进入底座部件。当被紧固时,紧固件逐渐地被拉来紧靠外夹紧部件,以产生必需的接触力来固定刀具在合适的位置。为了完成刀具改变,工人们根据需要,紧固或放松紧固件以释放或固定组件中的刀具。
由于它们使用上简单且容易,三阶刀具阻件采用顶边夹紧结构,且机械紧固件广泛应用于在这里描述的这类木工机械。它们成本较低、通用、且在使用中被证明是可靠的。
然而,它们不是没有问题。根据三阶杆原理,刀具上得到的夹紧压力是由驱动器产生的力以及支点位置,致动器位置,与外夹紧部件和刀具之间的接触点之间的距离的函数。对于给定的结构,刀具上产生的夹紧压力与致动器产生的夹紧力成正比。如果致动器产生的力是设计者想要的力的一半,在刀具上产生的夹紧压力同样将是期望值的一半。
当机械紧固件被用作致动器时经常是这种状况。虽然其简单且机械可靠,由紧固件产生的力经常难于预测和精确控制。一些因素如紧固件的绷紧力(扭矩)和在接触表面不可预知的摩擦特性导致紧固件产生的力会在很大的范围里。
此外,由于需要刀具组件是与基体合适地结合的紧凑形状,并不总能实现有利于产生大夹紧压力的三阶结构。这样做需要支点被置于远离致动器和刀具。由于有许多底座部件,空间的局限限制了支点的布置。这意味着夹紧力的大小以及由此承载外切削负载的能力受致动器的能力支配,而如上所述,致动器的能力是不定的且难于控制。
一般地,对紧密性和高的刀具夹紧压力的需求共同限制了能用三阶装置获得的力量。由于紧固件必须有足够大小来提供必需的力以用于在切削力的作用下固定刀具,其大小或形状不能是占用装置内过多的空间。这将导致夹紧部件大小和形状不适当而不能获得合意的力量。尽管太大的紧固件可以确保在所有情况下都产生足够的预载力,其会在组成夹紧组件的各个部件内导致难以承受的应力。
为了最大化部件的强度,大多数固定紧凑类型的刀具的三阶夹紧组件使用更小的高强度紧固件。这些紧固件在装置内占据的空间更少,且允许相应的更高强度的夹紧部件。然而,实现足够的功能依赖于紧固件被绷紧到相对紧固件大小来说的相当大的值。此外,这些更小的紧固件缺乏刚性,导致夹紧部件刚性较低,这样在切削力的作用下刀具边缘的位移是未知的。
假设大多数顶边夹紧的三阶装置的可靠性取决于在紧固件内产生足够的预载,特别是那些使用较小的高强度的紧固件,通常必须保证影响螺栓产生的夹紧力的因素被控制在范围内。经常要求使用专门设备将紧固件被绷紧到精确值,以及仔细察看紧固件的润滑、清洁性、和大体状况。没有这种测量,不合适的螺栓预载可损害夹紧组件的功能。这可导致在使用中刀具固定地不合适。
还有可替代顶边夹紧三阶夹紧组件的选择。这种设计经常指向消除上述的对由致动器产生足够预载的依赖,或消除底座部件上的空间限制,从而实现高强度布置。
例如,有时构造具有作为被致动的元件的内夹紧部件的装置是有利的。对于这种布置,装置被固定且保持固定在为此目的形成在底座部件下侧的孔或凹窝内。致动器拉内夹紧部件紧靠刀具以固定其在夹紧组件内合适位置上。对于顶边夹紧布置,该下侧夹紧组件也经常根据三阶杆原理工作。
下侧夹紧布置的一个主要优点是它们经常能够更有效地使用机器内的空间。该夹紧组件经常能制成为相对于对应的顶边安装的情况更大,同时仍与底座部件保持良好的结合。这允许构建更大强度和刚度的构件,且在三阶组件情况下,允许构建更有利的用于产生高夹紧压力的结构。因为这里描述的大多数木工机械的切削力一般直接从下侧指向刀具,因为强度和硬度的原因,这种下侧布置也是有利的。
最近,根据一阶杆原理的枢轴夹紧布置已经实现。用这种结构,由致动器产生的力施加到围绕形成在装置内的支点枢转的夹紧部件上。按照一阶杆原理,由致动器产生的力的作用线设置为与支点和刀具都歪斜,由此允许紧凑类型的刀具被固定。然而,不像三阶杆,支点的位置在致动器和刀具上的接触点之间。当使用时,致动器使夹紧部件绕支点枢转来固定刀具处于合适位置。
这样的枢轴夹紧布置有利于实现有利的一阶结构,从而高百分比的致动器力能施加到刀具上。这允许致动器,典型地螺纹紧固件,能制得更小或数量更少,同时得到期望的大预载力。这进一步允许组成组件的各夹紧部件制成为具有刚度,而获得整体刚度高的组件。因为由致动器产生的力的作用线也与刀具歪斜,这种布置一般很适于固定紧凑类型的刀具。一阶枢轴夹紧组件的例子可在CAE机械有限公司的美国专利5996655中找到。
尽管上述选择具有优点,即,其形式为更大强度和硬度的夹紧组件而不易受致动器产生预载不足的影响,它们也具有一些显著的劣势。一般地,这种组件不像简单的由两个夹紧部件构造的三阶夹紧组件一样具有很高的使用简便性。由于可接近性的降低或复杂性的增加,结果对于工人们来说进行刀具的更困难,特别是清洁具有碎木屑的组件。如果被留在合适的位置,这些物质会降低装置的功能和可靠性。
枢轴类型的布置和下侧夹紧结构一般也是这样一种形状,其在许多类型的木工机械里妨碍它们的应用。一般地,由于它们的大小和形状,它们不能与所有形状的底座部件都很好地结合,且不能被容易地改进而用于现有机器。这妨碍了它们在许多应用中的使用,而对于这些应用它们的优点一般有益的。
此外,成本竞争的驱动也推动厂商采用更标准化的刀具组件设计,这些设计可被应用到木工机械的广阔范围。标准化的刀具夹紧组件设计对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同样有利。生产者受益于让生产效率较高的规模生产带来的更大经济利益。消费者受益于部件成本的降低和清单中需要的刀具组件部件数量的减少,这些部件在生产设备中支持一种以上类型的木工机械。
发明内容
因此,需要一种改善的用于夹紧紧凑刀具的“顶部”夹紧组件,其克服上述的一个或更多的问题。其优选为紧凑的并且其形式能容易地适用于许多类型木工机械。此外,其优选为具有高强度,便于紧凑类型的刀具元件总是刚性地固定在底座部件上。其优选为设计上简单,因此组成其结构的构件和致动器具有可靠的结构并且生产成本较低。此外,其优选具有高度的使用简便性,这样刀具替换能迅速、可靠、并且以安全的方式完成。
本发明完成上述目的是通过对至少一个夹紧部件采用新颖的座布置,由此接触面的位置和方向分布在三个分立分立的位置,这样得到了更多的机械上的优点。本发明的优选形式进一步构造为,利用摩擦力来提高夹紧组件承受使用中引起的负载的能力。
根据本发明通过形成夹紧部件,刀具夹紧组件能被构造成有利的大小和形状,从而它们可以被应用到许多不同类型的木工机械中。这允许标准化的夹紧组件用在许多应用中,同时提供具有高可靠性的紧凑设计。本发明的优选形式还提供使用容易的夹紧组件,允许快速和高效地旋转或替换边缘磨损损坏的刀具,同时允许夹紧部件具有刚性结构和简单外形,使得它们生产成本较低。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夹紧一个或更多的刀具元件到木工机械上的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
包括主体的夹紧部件,所述主体被依尺寸制作和成形而具有分布在所述主体上的三个分立的接触位置,所述三个分立的接触位置包括一般位于一端的支点,一般位于另一端用于邻接所述的一个或更多的刀具元件的刀具邻接部,以及位于别处的承受面;以及
致动器,其沿位于所述刀具邻接部和所述支点中间的夹紧轴向所述主体施加夹紧力;
所述支点形成为大体上平面的表面,其中垂直于所述支点的线与所述夹紧轴成一角度;
所述承受面形成为大体上平面的表面置于所述主体上,其中垂直于所述承受面的线与所述垂直于支点的线交叉在所述夹紧部件之外的位置,与支点相比,其所处的位置相对于所述夹紧轴更歪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夹紧部件用于固定一个或更多刀具元件到木工机械的底座部件上,所述夹紧部件包括:
主体,其被依尺寸制作和成形而具有分布在所述主体上的至少三个分立的接触位置,所述三个分立的接触位置包括,(1)一般位于一端的支点,(2)一般位于另一端的用于邻接所述的一个或更多的刀具元件的刀具邻接部,以及(3)位于所述主体别处的承受面;
所述主体进一步包括穿过所述主体的孔,所述孔具有位于所述刀具邻接部和所述支点中间的轴;
所述支点形成为大体上平面的表面,其中垂直于所述大体上平面的表面的线设置成与所述孔的所述轴成一角度。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中,提供一种用于夹紧一个或更多的刀具元件到木工机械上的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
夹紧部件,其被依尺寸制作和成形而具有至少三个分立的接触位置,所述接触位置包括一般位于一端的支点,一般位于另一端用于邻接所述一个或更多刀具元件的刀具邻接部,以及位于别处的承受面;以及
致动器,沿位于所述刀具邻接部和所述支点中间的夹紧轴施加夹紧力;
所述支点形成为,其中施加夹紧力导致在所述支点产生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的作用线与所述夹紧轴成一角度;
所述承受面被按尺寸制作、成形、定向和设置为,其中施加所述夹紧力导致在所述承受面产生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有作用线,该作用线与在支点处产生的反作用力的作用线交叉在所述夹紧部件之外的位置,与支点相比,其所处的位置相对于所述夹紧轴更歪斜。
在本发明的再一方面中,提供一种用于夹紧一个或更多的刀具元件到木工机械上的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
第一和第二夹紧部件,用于固定所述一个或更多刀具元件在它们之间,所述第一夹紧部件至少在一个位置邻接所述第二夹紧部件;
所述第一夹紧部件被依尺寸制作和成形而具有三个分立的接触位置,所述分立的接触位置包括,(1)一般位于一端的支点,(2)一般位于另一端且用于邻接所述一个或更多刀具元件的刀具邻接部,以及(3)位于别处的承受面;以及
致动器,沿位于所述刀具邻接部和所述支点中间的夹紧轴将夹紧力施加到所述第一夹紧部件上;
所述支点形成为大体上平面的表面,其中垂直于所述大体上平面的表面的线与所述夹紧轴成一角度;
所述承受面被按尺寸制作、成形、定向和设置,其中垂直于所述承受面的线与垂直于所述支点的线交叉在所述第一夹紧部件之外的位置,与支点相比,其所处的位置相对于所述夹紧轴更歪斜。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夹紧组件由第一夹紧部件、第二夹紧部件和致动器形成,用于固定一个或更多的刀具元件在它们之间,其中第一夹紧部件在支点处邻接第二夹紧部件,且第一夹紧部件在致动器施加的夹紧力的作用下绕该支点枢转。承受面被按尺寸制作、成形、定向、设置在第一夹紧部件上与所述邻近第二夹紧部件的支点协作,以获得更多的机械优点并且抵抗一个或更多刀具元件和被加工的木头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松开力。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夹紧部件的承受面邻接底座部件,或者邻接附接到底座部件上的其它构件。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中所描述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仅作为示例,在附图中:
图1是典型的现有技术夹紧组件的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视图;
图3是图2的实施例的变型;及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典型的根据三阶杆的原理构造的现有技术夹紧组件。用这种布置,致动器,其以螺钉10的形式产生的力施加到夹紧部件12上,该夹紧部件12围绕形成在装置内的支点14枢转。螺钉10产生的力的作用线,显示为Fb,位于支点14与,夹紧部件12和刀具元件16相邻接的那一位置之间。
在图1中可以看到,支点14由两个相对的倾斜的表面形成,这两个表面允许被致动的夹紧部件12与其邻接的构件接合、或互锁。这两个相对的倾斜表面允许夹紧部件12在螺钉10产生的力的作用下枢转,但限制其沿平行于和垂直于由螺钉10产生的力的作用线的方向的运动。由于支点14的外形,结果夹紧部件12不能沿垂直于螺钉10的作用线的方向滑动。
按照三阶杆原理,在由螺钉10产生的力的作用下,施加到刀具元件16上的力是支点位置、螺钉位置和刀具元件16接触点之间的距离的函数。更具体的说,该力是螺钉10的作用线与支点14之间的距离,以及螺钉10的作用线与夹紧部件12邻接刀具元件16的位置之间的距离的函数。在图1中,这些距离分别被标为“D”和“d”。
理解本发明的关键在于确定距离D的支点14这一点。为了确定螺钉10产生的力施加到刀具元件16的那部分,有必要检查在支点16产生的力。尽管对于大多数三阶安装,该点与被致动的夹紧部件枢转的物理位置很接近重合,本发明的分析将显示并不是必然这样。
显示在图1中的是两反作用力,R2和R3,在由螺钉10产生的力Fb的作用下,每一个相对的倾斜表面产生上述反作用力,这些表面构成支点14。为了简化分析,将不考虑摩擦,且反作用力R2和R3被认为通过这些表面的中心,其与压力的近似中心一致。尽管采用这种简化方法是为了清楚,这里的论据同样应用这种考虑摩擦的情况,如随后的讨论所示。
考虑没有摩擦这种情况,产生在支点14处的力R2和R3的作用线将垂直于这些表面,且将被引导来抵抗螺钉10产生的力。参考图1,可以看到这些反作用力R2和R3的作用线交叉在空间的一点,该空间在构成支点14这些相对倾斜的表面的中间。在图中该点被标记为“V”。
检查V点显示出,只有螺钉10产生的力和在刀具元件16上产生的反作用力,显示为Fk,能起作用使夹紧部件12绕该点枢转。反作用力R2和R3不能起作用以使夹紧部件12绕该点旋转,因为它们的作用线通过该位置。因此,V点表示这种位置,关于该位置应测量距离D以确定螺钉10产生的力的必须由刀具元件16抵抗的那部分。因此该点能被便利地认为是“虚拟支点”,因为三阶杆应用的原理是关于这个点的。
尽管现有技术中根据三阶杆原理运行的夹紧组件存在各式各样的形状和形式,致动器产生的力的施加到刀具元件上的那部分,由虚拟支点的位置从致动器的歪斜程度规定。虚拟支点的位置离由致动器产生的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越远,致动器的力的应用到刀具元件上的那部分就越大。这阐述了夹紧组件的机械优势。当虚拟支点的位置与由致动器产生的力的作用线的歪斜的距离增加时,可获得更大的机械优势。
转到图2,其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示出了圆柱形的底座部件100,其形成木工机械的可旋转的基体。为了参考方便,仅示出底座100的一部分。可以理解,本发明可应用到许多不同类型的具有圆锥形的、圆柱形的、或盘形的基体的木工机械上,底座部件100示出为圆柱段仅是为了举例。此外,这里描述的底座部件也可是固定的,因为可理解本发明包括固定的底座,其中以一种合适的方式操纵木头来达到期望的最后结果。
凹窝102形成在底座部件100内,夹紧组件104插入在该凹窝内。夹紧组件104包括后夹紧部件106和前夹紧部件108。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后和前用来描述它们相对于底座部件100相对于被加工的木头(未示出)的运动方向的位置。前夹紧部件108设置成朝向夹紧组件104的运动方向,而后夹紧部件106设置成远离该运动方向。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前和后可与术语内和外互换,因为前夹紧部件设置成朝向包括旋转圆柱体的底座部件100的内部。
使用装置(未示出)将内夹紧部件108固定在凹窝102内,该装置使得其被刚性地连接到底座部件100上。凹窝102的一部分由是底支撑面103和后支撑面105形成,用来邻接在内夹紧部件108上的相应的接触表面。位于支撑面103和105中间的是切成圆弧的角107,其存在的原因是用来减小应力。为了让内夹紧部件实现与支撑表面103和105齐平结合,倒角109设置在内夹紧部件108上邻接底座部件100的两正交表面之间。尽管邻接内夹紧部件108,应注意到凹窝102形成为使得外夹紧部件106可自由接触凹窝102的任何面,这样在底座部件100和外夹紧部件106之间出现间隙104。
夹紧组件104还包括致动器,用于致动外夹紧部件106。在本实施例中,致动器是螺纹紧固件,其形式为具有螺钉头118的螺钉110,其优选设置在形成在外夹紧部件106的外表面120内的凹陷122内。螺钉110穿过分别位于外夹紧部件106和内夹紧部件108内的孔112和114,且被拧入形成在底座部件100内的螺纹116内。尽管该致动器示出为带螺纹的螺钉110,但应该理解本发明包含其它夹紧装置,例如液压机构、机电致动器等。
固定在夹紧组件104内的是紧凑的刀具元件124,其示出为具有两相对的切削边的“双面用”(或可转换角度的(indexable))。刀具元件124示出为夹紧在外夹紧部件106和内夹紧部件108之间,一般地在一端。在夹紧组件104的另一端设置有支点126。该支点126形成一个点,外夹紧部件106能沿着刀具邻接部125绕该点枢转,形成分立的位置用于在螺钉110的作用下支撑外夹紧部件106。螺钉110设置于支点126和刀具元件124之间,反映出三阶杆的布置。
该组件内还有在外夹紧部件106上的承受面130,以及在承受面130所邻接的内夹紧部件108上的相对的接触表面132。连同支点126和外夹紧部件106的刀具邻接部125一起,承受面130包括第三分立位置,在其附近与邻接的构件发生接触。应注意到这些接触点位于外夹紧部件106上单独的分开的位置,其每个具有特定的功能,这些将下文中将更详细地说明。
当拧紧时,螺钉110的螺钉头118渐渐地拉抵在外夹紧部件106上,从而产生夹紧力。该力,在图2中显示为Fb,沿着平行于螺钉的轴的作用线,指向为顶着外夹紧部件106。该轴,标为128,定义为夹紧轴,与由致动器产生的夹紧力的作用线重合。
在拧紧期间,在外夹紧部件106的两端,螺钉110产生的夹紧力Fb顶着刀具元件124产生的反作用力,其显示为Fk,以及支点126产生的反作用力,其显示为R2。反作用力Fk用来固定刀具元件124抵靠在固定于底座部件100的凹窝102内的内夹紧部件108。应注意到承受面130,其形成为大致平面的表面并且被定向为平行于夹紧轴128,不能对夹紧力Fb提供任何抵抗。
由于几何形状,如果没有与内夹紧部件108上的相对的接触表面132相邻接的承受面130,螺钉110的力将使外夹紧部件106向后移动,更确切的说,更深地进入凹窝102内。这是由于这个事实,即,构成支点126的接触表面是大致平面的且相对于夹紧力Fb所施加的方向倾斜。该倾斜程度用反作用力R2的作用线与夹紧力Fb所施加的方向之间的角度θ表示,在本实施例中大概为30度。
尽管刀具邻接端125轮廓被制作为使得其接合在刀具元件124的背面,刀具元件124的前侧成形为使得其不会以完全限制其运动的方式接合内夹紧部件108。用这种方式,当沿夹紧轴128施加夹紧力时,外夹紧部件106在其任一端可相对于内夹紧部件108自由滑动。这种滑动的自然趋势受到承受面130的存在的抵挡,所述承受面邻接内夹紧部件108上的相对的接触表面132。由于承受面130以及内夹紧部件108上的相对的接触表面132的存在,产生了另一反作用力而不是滑动,该反作用力显示为R3。
应注意到,不像显示在图1中的现有技术组件,支点126并不是形成为要与内夹紧部件108接合或互锁。尽管被成形以允许外夹紧部件106枢转,该构成支点126的大致平面的表面并非形成以完全抵抗沿其表面作用的力。由于形状和支点126相对于夹紧轴128而言的方位,支点126不能够平衡外夹紧部件106产生的反作用力。更明确的说,如果要达到平衡状态,必须在别处抵抗夹紧力Fb的分量和指向为沿着支点126的表面的反作用力Fk。
因此,支点126可被认为是“不平衡的”,因为其缺乏抵消在螺钉10的作用下,或同样地,在作用在这一方向的正对着刀具元件10的外界施加的力的作用下,在外夹紧部件106上产生的反作用力的能力。这与图1中现有技术装置的“平衡的”布置是完全不同的,当枢转点被形成两个相对地倾斜的表面或其它替换形式时,就出现这种情况其使被致动的夹紧部件在夹紧力或任何外界施加的负载的作用下在夹紧组件内保持稳定。
回到图2,对内夹紧部件108和刀具元件124的结构的检查显示,这些元件也缺乏能力让外夹紧部件106的刀具邻接端抵消沿支点126方向的力。因此,必须在装置内别处抵抗夹紧力沿这个面的分量,或作用在这个方向的施加到刀具元件124上的任何外界负载。
优选地,通过使用单独的承受面来实现这一点,该承受面制作成合适的大小、形状和取向并设置来抵抗不会在其它地方产生的负载。最重要地,该承受面战略上定位以提高使用此夹紧组件所获得的机械上的优势。制作成合适的大小、形状以及定位和取向,使得被致动的夹紧部件上的承受面与类似地制作成合适的大小、形状以及定位和取向的单独的支点合作,能得到更多的机械上的优势,如下文所述。
力R2和R3的作用线的延长线交叉在夹紧部件106外的V点。作用线再次示出为垂直于作用通过它们的大概的压力中心的接触部件,就象摩擦不存在的情况那样。此外,尽管为了简化而这样做,当前的论述同样地可应用到摩擦存在的情况,如后面的分析所示。
从图2可见,V点的位置位于外夹紧部件106外,与支点126相比,其位置相对于夹紧轴128更歪斜。就象图1中显示的现有技术装置的情况,在图2中距离显示为“D”。类似地,刀具元件124上的反作用力Fk和夹紧轴128之间的距离显示为“d”。
应注意到V点表示这样的位置,在那里唯一能作用而使外夹紧部件106绕该点枢转的的力是夹紧力Fb和在接触刀具元件124的刀具邻接部125上产生的反作用力Fk。反作用力R2和R3不能够作用而使外夹紧部件106绕该点旋转,因为它们的作用线通过该位置。
根据三阶杆的原理,对该点进行静力学分析揭示出,外夹紧部件106向刀具元件124施加的那部分夹紧力的由距离D和d确定。因此V位置可被认为是“虚拟支点”,外夹紧部件106实体上并不绕其旋转,但是根据三阶杆的原理,可以确定关于该点夹紧力施加到刀具元件124上的那部分。
因此,夹紧组件可以类推为变型的三阶杆装置。然而,不像传统的根据该原理工作的夹紧组件,当前的优选夹紧组件使用支点126,该支点有意形成为使得产生在该支点126处的反作用力R2并不是使外夹紧部件106达到平衡状态。当外夹紧部件106绕支点126以与图1中显示的现有技术装置相似的方式枢转时,需要另外的反作用力来平衡这些力。这一点的实现是通过,让承受面130相对于支点126取向和定位为使得反作用力R3与反作用力R2结合而得到有效的或虚拟的支点V,其与支点126本身相比,相对于刀具124更歪斜。优选地,通过设置承受面130在支点126的刀具邻接部这一侧沿平行于夹紧轴128的方向远离支点126,部分地实现这一点。换句话说,如果分界面被限定为,(1)垂直于夹紧轴128,(2)通过支点126,该平面有两侧,刀具邻接部125位于平面的一侧(例如在平面的刀具邻接部这一侧)。承受面130在平面的与刀具邻接部125相同的一侧被设置为远离支点126。在图2和图3的实施例中,表面130被设置在外夹紧部件106的外表面120的方向。其朝向夹紧组件104的外周,如图2所示。
按照三阶杆原理,对于给定的距离d,邻接刀具元件124的外夹紧部件106产生的夹紧力Fk将随距离D增大而增大。对于本发明,虚拟支点V被设置在距离D处,该距离大于支点形成和定向时所得到的距离,使得在实体支点本身处反作用力被平衡。因此,获得更大的机械上的优势,其超过用例如图1中显示的现有技术装置中的传统的三阶构造所能得到的优势。
转到图3,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变型。在该实施例中,除了形成在夹紧轴128和构成支点126的大致平面的表面之间的角度θ为40度而不是30度以外,其他元件和结构与图2中所示的那些类似,。因为其他方面本实施例的操作和运行与图2中大致一样,这里更详细地描述。
比较图2和图3的实施例,可注意到在图3中支点126的方位和位置是这样的,即,反作用力R2的作用线使虚拟支点V的位置相对于夹紧轴128更加歪斜。这能提供比图2的实施例在机械上的更大的优势,因为距离D更大。因此,在给定的夹紧力Fb的作用下,在刀具邻接端125产生更大的反作用力Fk,用于固定刀具抵靠内夹紧部件108。
现在可以理解形成在夹紧轴128和构成支点126的大致平面的表面之间的角度θ怎样产生机械上的优势。通过形成支点126为大致平面的表面并相对于夹紧轴128定向成一角度,反作用力R2的作用线可指向为离开夹紧轴128。对于给定的承受面130的位置和取向,当角度θ增加时,虚拟支点V的位置相对于夹紧轴128会更歪斜。如果角度θ太小,获得的机械上的优势将太小以至于使其不值得。因此优选使角度θ至少20度,用30度或更大的角度则可实现更大的优势。然而,尽管20度以下的角度不太可取,10度以下的角度更不可取,本发明并不限于任何特定的小角度。
现在转到图4,其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底座部件200的一部分,其作为可旋转的圆柱体的一部分也被示出,该圆柱体包括其中安置夹紧组件204的凹窝202。夹紧组件204包括外夹紧部件206和内夹紧部件208,其与在前的实施例一样,表现出了部件相对于底座部件200的旋转轴的位置。更具体地说,外夹紧部件206设置为朝向凹窝的外周,远离底座部件200旋转所绕的点,与刀具夹紧组件204的“顶端”重合。
在凹窝202内,内夹紧部件208安置并抵靠底支撑面203和后支撑面205。设置螺钉209以刚性地固定内夹紧部件208到底座部件200的凹窝202内。
夹紧组件204还包括用于致动外夹紧部件206的装置,其与前面的实施例类似,形式为螺钉210。螺钉210穿过分别位于外夹紧部件206和内夹紧部件208内的孔212和214,并被拧入形成在底座部件200中的螺纹216内。包括螺钉210的驱动元件的螺钉头218设置在形成在外夹紧部件206的外表面220中的凹陷222内。优选将螺钉头218设置在凹陷222内使得其不会凸出超过外表面220的外周,因为在操作期间其可以自由地与被加工的木头或其它机器零件有潜在的接触。
双面用的、双刀刃设计的紧凑切削刀刃形式的刀具元件224,被固定在夹紧组件204内。刀具元件224示出为夹紧在外夹紧部件206和内夹紧部件208之间,一般地在一端。尽管示出为紧凑形式的切削刀刃,本发明可包括其它形式和尺寸的刀具元件,其中刀具元件由被致动的夹紧部件保持夹紧在相对于夹紧轴歪斜的位置。
支点226设置在在外夹紧部件206的另一端,外夹紧部件204在螺钉210的作用下绕该支点枢转。同前面的实施例一样,螺钉210位于支点226和刀具元件224之间。尽管支点226示出为邻接内夹紧部件208,应该理解,本发明可包括支点邻接其它元件例如底座部件,或者其之间有其他的元件的情况。
出现在外夹紧部件206上的还有外夹紧部件206上的承受面230,其用于邻接相对的接触表面232。与前面的实施例不同的是,相对的接触表面232不是位于内夹紧部件208上,而是位于形成在底座部件200中的凹窝202的一个背面上。尽管相对的接触表面232形成在底座部件200上,可以理解,本发明包括接触表面232形成在位于底座部件200和外夹紧部件206中间的其他部件上,而承受面230可与之邻接的情况。
通过旋转螺钉210,能让螺钉头218承受抵抗,或移开外夹紧部件206,这样取决于螺钉被拧紧还是放松可以增大或减小夹紧力。在图4中该力示出为Fb,并示出为沿夹紧轴228起作用,该轴与螺钉210的轴重合。
通过拧紧或放松螺钉210,外夹紧部件206能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用来根据需要安装或替换刀具元件224。尽管螺纹紧固件示出为螺钉形式,可以理解,本发明包括其它夹紧装置,例如液压或气动机构等,其通过与被致动的夹紧部件接合沿夹紧轴施加合适的夹紧力。
以类似于前面实施例的方式,向外夹紧部件206上施加的夹紧力Fb被刀具元件224产生的显示为Fk的反作用力以及支点226产生的显示为R2的反作用力抵抗在两端。与前面的实施例一样,这些力示出为垂直于包括接触表面的部件起作用并且通过它们的近似的压力中心。由于这种几何形状,如果没有承受面230邻接相对的接触表面232,螺钉210的力将使外夹紧部件206向后移动,具体的说,更深地进入凹窝202内。这是由于构成支点226的大致平面的表面相对于夹紧力Fb所施加的方向倾斜,以及这样的事实,即内和外夹紧部件206和208和刀具元件224形成为使得外夹紧部件208能在两端,也就是,在支点226和在包括刀具邻接部125的一端,滑动。该倾斜在图4中用角度θ表示,大概35度,该角度形成在夹紧轴228和反作用力F2的作用线之间。
对于本发明,这种自然的滑动趋势被承受面230的存在所抵挡,该承受面邻接底座部件200上的相对的接触表面232。由于承受面230和相对的接触表面232的存在,在本发明中,在该位置产生另外的反作用力而不是滑动,显示为R3。作用在承受面230上的反作用力R3让外夹紧部件达到平衡状态。尽管优选实施例描述的单一承受面使以大致平面的表面的形式,可以理解本发明包括其它形式的承受面。此外,本发明也包括使用多于一个承受面的情况,例如两相邻的共面的表面或彼此稍微偏移的多个平行的平面表面。
如图4所示,力R2和R3的延长线交叉在“V”点,其再次被描述为虚拟支点。与前面的实施例一样,应注意到该虚拟支点V位于夹紧部件之外,与夹紧轴228距离为“D”。在刀具元件224上产生的反作用力Fk和夹紧轴228之间的距离再次被显示为“d”。
该实施例的功能与图2和图3中所示的那些类似。然而在本实施例中,承受面230设置在底座部件200上的位置和方位使得对于虚拟支点V是非常有利的位置。更具体的说,与前面的实施例中的相比,虚拟支点V的位置设置成相对于夹紧轴更歪斜。这提供了更大的机械上的优势从而在给定夹紧力Fb的作用下,产生更大的反作用力Fk顶着刀具元件224,这样操作期间刀具元件224能承受更大的外部切削力。
现在可以理解本发明的优点。通过在被致动的夹紧部件上使用三个分立接触位置,并且相对于夹紧力被产生的轴合适地形成、定向和设置接触表面,能获得有利的机械优势。这是通过分开接触表面不邻接刀具元件到两分立位置而完成的,所述分立位置被形成和定向使得通过这些位置产生的力的作用线交叉在与刀具元件尽可能歪斜的点。对于致动器和刀具邻接部225之间给定的距离,增加该点和刀具元件间的距离将使致动器产生的力的更大部分施加到刀具元件。
对于显示的优选实施例,其实现是通过形成承受面和支点作为大致平面的表面设置在两个单独的隔开的位置。支点相对于夹紧轴倾斜,且被置于相对于夹紧轴尽可能歪斜的位置。为了提高机械上的优势,承受面定向为其不承受夹紧力的任何部分。其在相对的方向被设置成与支点尽可能远,特别地在平行于夹紧轴的方向上并且在刀具邻接部125同一侧。承受面还定向为使得垂直于承受面的线与垂直于支点的线交叉的位置,与支点相比,与夹紧轴更歪斜。应该理解,垂直于表面的线的方向作为向外的方向,与反作用力通过这些表面可作用的方向相反。
为了最大化能获得的机械上的优势,支点的倾斜度应被最大化,并且形成在构成支点的大致平面的表面和承受面之间的角度应最小化。对于图2和图3的实施例,后面说的的角度分别是70度和60度。对于图4的实施例,通过相对于夹紧轴倾斜承受面,形成在构成支点的大致平面的表面和承受面之间的角度被进一步减小了。对于图4的实施例,得到的角度大约35度。
对于这里描述的优先的实施例,已经解释了使用“虚拟支点”的概念的布置的力学。这使得可以直接与目前示出的本发明所要改进的根据三阶杆的原理构造的现有技术装置相比较。通过选择合适的形式、反作用力R2和R3作用通过的两分立接触位置的位置和方向,如已经解释的那样,与用传统的形成在夹紧组件内的平衡支点所达到的相比,可以将虚拟支点设置在被致动的夹紧部件之外与刀具元件更歪斜的位置。比起围绕传统的平衡支点枢转的三阶杆布置,这允许构成组件的夹紧部件能制造地更紧凑且强度更高。
每个实施例的虚拟支点V的位置示出在每幅图中。如前面所述,这些位置对应那些在没有摩擦出现的情况。在附图中显然可以看到,与装置中被致动的夹紧部件所枢转的位置相比,虚拟支点的位置完全处于刀具组件之外且与刀具元件更歪斜,。
本发明的另一重要的优点是:这里描述的采用三个分立的接触位置对摩擦有很好的利用。具体地说,承受面以及与它们邻接的具有相应的表面的支点处的摩擦,增加了装置的总体的负载承受能力。根据三阶杆原理运行的刀具组件没有上述优点,因为其中被致动的夹紧部件围绕形成在组件内的传统的平衡支点枢转。
通过检查在虚拟支点位置处的摩擦的影响,能更好地理解利用摩擦的好处。在指向刀具元件的外部负载的作用下,部件内的位移导致被致动的夹紧部件绕形成在组件内的不平衡支点枢转。在支点和承受面的运动被摩擦阻挡,这样反作用力R2和R3的作用线被转变成位于图中所示的R2’和R3’的方向。因此这使虚拟支点移动到与加紧轴更歪斜,对于给定的致动器夹紧力,获得更大的机械优势,让刀具组件具有更强的承受的外部负载的能力。附图说明了在外部负载的作用下,摩擦在转移虚拟支点使其与刀具更歪斜上的效果。在图2和图3中,被转移的虚拟支点显示为V’。然而对于图4中的实施例,可注意到被转移的虚拟支点的位置使得距离D变得非常大,这样可产生几乎无限的机械优势。
通过将承受面设置在被致动的夹紧部件上使得反作用力R3处于支点的“向前”位置,特别是与被致动的夹紧部件枢转所绕的位置相比,在与刀具邻接部125较少歪斜的位置,可获得本发明的另一好处。优选地,该位置应该尽可能的靠近刀具邻接部125,且尽能远离枢转位置。图2和图3的实施例说明了这样的构造,其中承受面位于朝向刀具邻接部125的方向相对于夹紧轴歪斜。
这一特定布置的优点在于其得到这样的结构,即,提供更高硬度和强度的夹紧组件。将根据本发明的三个分立接触位置与进一步的将承受面设置在不平衡支点的前面的想法结合在一起,获得了这样的结构,即,被致动的夹紧部件可与组件的其他部分“互锁”。该互锁结构使得被致动的夹紧部件和夹紧组件的其余部分之间刚性连接。由此在切削负载的作用下,被致动的夹紧部件的位移被最小化,这样刀具夹紧组件的整体刚度增加。这解决了传统三阶夹紧组件典型的局限性,即,致动器刚度一般相对于组件的其他部分要低导致夹紧组件硬度较低。这提供了另一优点,即,致动器只遭受外部切削负载的很少的一部分。
现在可以理解,根据本发明,通过形成被致动的夹紧部件来使用三个分立的接触位置,可以制造具有下述有利特征的刀具夹紧组件:
高强度。如这里所述,采用三个分立的接触位置,相对于现有技术三阶结构可以获得更大的机械上的优势。致动器产生的夹紧力的更大部分施加到刀具元件。
紧凑性。因为本发明提供更大的机械上的优势,夹紧组件能做得比传统三阶设计更紧凑。
刚性。通过对被致动的夹紧部件使用三个分立的接触位置,组件的整体刚性能被制造得很高。致动器的刚性通常低于各个夹紧部件,在组件的整体刚性特性中重要性较低。这确保刀具元件在遭受外部负载时在机器内不会过多地从其预期位置移开。
高可靠性。更大的机械上的优势结合对摩擦的有利利用,对于给定的致动器夹紧力产生较高的外部负载承受能力。这允许刀具组件在大范围的致动器预载上可以满足需求来运行。
高度的使用简便性。因为夹紧组件的外(或“顶”)部件可以是被致动的部件,可以达到高度的使用简便性,同时达到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可靠性。此外,由这一概念提供的更大的机械上的优势便于致动器的尺寸和数量被最小化。
简单性。在此描述的三个分立的接触位置允许仅仅用两个构件建造较为简单且成本上高效的刀具夹紧组件。
标准化。本发明概念允许刀具夹紧组件有有利的外形从而能在许多类型的木工机械中使用一个标准化设计。此外,本发明具有通用性,因为普通的紧凑设计能与各种形式的基体结合,这样刀具组件能在许多现有的或新的设备中改进。
虽然上面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以不偏离所述及图示的本发明的广泛范围而进行许多变化和改变。例如,虽然优选实施例中螺钉形式的单个机械紧固件示出为致动器,可以理解本发明也包括由一个或更多紧固件构成的夹紧组件。类似地,虽然描述的是单独的刀具元件,本发明包括在一个组件内夹紧多个刀具元件。此外,虽然优选实施例中外夹紧部件示出为被致动件,本发明包括其中内夹紧部件被致动且外夹紧部件被固定到底座部件的夹紧组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其他改变也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51)
1.一种用于夹紧一个或更多的刀具元件到木工机械上的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
包括主体的夹紧部件,所述主体被依尺寸制作和成形而具有分布在所述主体上的三个分立的接触位置,所述三个分立的接触位置包括一般位于一端的支点,一般位于另一端用于邻接所述一个或更多刀具元件的刀具邻接部,以及位于别处的承受面;以及
致动器,沿位于所述刀具邻接部和所述支点中间的夹紧轴施加夹紧力到所述主体上;
所述支点形成为大体上平面的表面,其中垂直于所述支点的线与所述夹紧轴成一角度;
所述承受面形成为大体上平面的表面置于所述主体上,其中,垂直于所述承受面的线与垂直于所述支点的线交叉在所述夹紧部件之外的位置,与支点相比,垂直于所述承受面的线与垂直于所述支点的线的交点的位置相对于夹紧轴更歪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角度为至少20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角度为至少30度。
4.如权利要求1、2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刀具邻接部设置成相对于所述夹紧轴歪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承受面设置为远离所述支点,并且该承受面与所述刀具邻接部位于一分界面的相同一侧上,所述分界面垂直于所述夹紧轴且通过所述支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垂直于所述承受面的线与所述垂直于所述支点的线形成70度或更小的角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承受面设置在朝向所述刀具邻接部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夹紧轴歪斜。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垂直于所述承受面的线大体上垂直于所述夹紧轴。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夹紧组件还包括第二夹紧部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承受面邻接所述第二夹紧部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支点邻接所述第二夹紧部件。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致动器包括至少一个螺纹紧固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螺纹紧固件接合所述夹紧部件来产生所述夹紧力。
14.一种用于固定一个或更多的刀具元件到木工机械的底座部件上的夹紧部件,所述夹紧部件包括:
主体,其被依尺寸制作和成形而具有分布在所述主体上的至少三个分立的接触位置,所述至少三个分立的接触位置包括,(1)一般位于一端的支点,(2)一般位于另一端且用于邻接所述的一个或更多的刀具元件的刀具邻接部,以及(3)位于所述主体上别处的承受面;
所述主体还包括穿过所述主体的孔,所述孔具有位于所述刀具邻接部和所述支点中间的轴;
所述支点形成为大体上平面的表面,其中垂直于所述的大体上平面的表面的线设置成与所述孔的所述轴成一角度。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固定一个或更多的刀具元件到木工机械的底座部件上的夹紧部件,其中所述角度至少20度。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固定一个或更多的刀具元件到木工机械的底座部件上的夹紧部件,其中所述角度至少30度。
17.如权利要求14、15或1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固定一个或更多的刀具元件到木工机械的底座部件上的夹紧部件,其中所述刀具邻接部设置成相对于所述孔的所述轴歪斜。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于固定一个或更多的刀具元件到木工机械的底座部件上的夹紧部件,其中所述承受面设置为远离所述支点并且该承受面与所述刀具邻接部位于一分界面的相同一侧上,所述分界面垂直于所述孔的所述轴且通过所述支点。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固定一个或更多的刀具元件到木工机械的底座部件上的夹紧部件,其中所述承受面设置在朝向所述另一端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孔的所述轴歪斜。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固定一个或更多的刀具元件到木工机械的底座部件上的夹紧部件,其中所述承受面形成为大体上平面的表面,且其中垂直于所述承受面的线与垂直于所述支点的线交叉在所述夹紧部件之外的位置,与支点相比,其位置相对于所述孔的所述轴更加歪斜。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用于固定一个或更多的刀具元件到木工机械的底座部件上的夹紧部件,其中所述垂直于所述承受面的线与所述垂直于所述支点的线形成70度或更小的角度。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于固定一个或更多的刀具元件到木工机械的底座部件上的夹紧部件,其中所述垂直于所述承受面的线大体上垂直于所述孔的所述轴。
23.一种用于夹紧一个或更多的刀具元件到木工机械上的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
夹紧部件,其被依尺寸制作和成形而具有至少三个分立的接触位置,所述至少三个分立的接触位置包括一般位于一端的支点,一般位于另一端用于邻接所述的一个或更多的刀具元件的刀具邻接部,以及位于别处的承受面;以及
致动器,沿位于所述刀具邻接部和所述支点中间的夹紧轴施加夹紧力;
所述支点形成为其中施加夹紧力导致在所述支点处产生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具有的作用线与所述夹紧轴成一角度;
所述承受面被按尺寸制作、成形、定向和设置,其中施加所述夹紧力导致在所述承受面上产生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具有的作用线与在所述支点产生的反作用力的作用线交叉在所述夹紧部件之外的位置,与支点相比,垂直于所述承受面的线与垂直于所述支点的线的交点的位置相对于夹紧轴更加歪斜。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用于夹紧一个或更多的刀具元件到木工机械上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角度至少20度。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用于夹紧一个或更多的刀具元件到木工机械上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角度至少30度。
26.如权利要求23、24或2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夹紧一个或更多的刀具元件到木工机械上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刀具邻接部设置成相对于所述夹紧轴歪斜。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用于夹紧一个或更多的刀具元件到木工机械上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承受面设置为远离所述支点,并且该承受面与所述刀具邻接部位于一分界面的相同一侧上,所述分界面垂直于所述夹紧轴且通过所述支点。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用于夹紧一个或更多的刀具元件到木工机械上的夹紧组件,还包括第二夹紧部件。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用于夹紧一个或更多的刀具元件到木工机械上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承受面邻接所述第二夹紧部件。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于夹紧一个或更多的刀具元件到木工机械上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支点邻接所述第二夹紧部件。
31.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用于夹紧一个或更多的刀具元件到木工机械上的夹紧组件,还包括底座部件,其中所述承受面邻接所述底座部件。
32.一种用于夹紧一个或更多的刀具元件到木工机械的底座部件上的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
第一和第二夹紧部件,用于固定所述一个或更多的刀具元件在它们之间,所述第一夹紧部件在至少一位置处邻接所述第二夹紧部件;
所述第一夹紧部件被依尺寸制作和成形而具有三个不同的接触位置,所述不同的接触位置包括,(1)一般位于一端的支点,(2)一般位于另一端且用于邻接所述一个或更多刀具元件的刀具邻接部,以及(3)位于别处的承受面;以及
致动器,沿位于所述刀具邻接部和所述支点中间的夹紧轴施加夹紧力到所述第一夹紧部件上;
所述支点形成为大体上平面的表面,其中垂直于所述大体上平面的表面的线与所述夹紧轴成一角度;
所述承受面被按尺寸制作、成形、定向和设置,其中垂直于所述承受面的线与垂直于所述支点的线交叉在所述第一夹紧部件之外的位置,与支点相比,其位置相对于夹紧轴更加歪斜。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角度至少20度。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角度至少30度。
35.如权利要求32、33或34中任一项所述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刀具邻接部设置成相对于所述夹紧轴歪斜。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承受面设置为远离所述支点,并且该承受面与所述刀具邻接部位于一分界面的相同一侧上,所述分界面垂直于所述夹紧轴且通过所述支点。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承受面形成为大体上平面的表面。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垂直于所述承受面的线与所述垂直于所述支点的线形成70度或更小的角度。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垂直于所述承受面的线大体上垂直于所述夹紧轴。
40.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夹紧部件在所述支点处邻接所述第二夹紧部件,且所述第一夹紧部件在致动器施加的夹紧力的作用下绕所述支点枢转。
41.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夹紧部件固定到所述底座部件,且所述第一夹紧部件可在一打开位置和一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用于固定所述一个或更多的刀具元件在所述第一夹紧部件和所述第二夹紧部件之间。
42.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夹紧部件构成后夹紧部件,且所述第二夹紧部件构成前夹紧部件。
43.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夹紧部件构成前夹紧部件,且所述第二夹紧部件构成后夹紧部件。
44.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底座部件还包括凹窝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夹紧部件,所述凹窝包括至少一个接触表面用于邻接所述第二夹紧部件。
45.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承受面邻接所述第二夹紧部件。
46.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承受面邻接所述底座部件。
47.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底座部件是圆柱形的、圆锥形的或圆盘形式的可旋转主体。
48.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致动器形式为至少一个螺纹紧固件。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螺纹紧固件接合所述第一夹紧部件来产生所述夹紧力。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螺纹紧固件通过至少一个所述夹紧部件内的相应的孔。
51.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夹紧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螺纹紧固件配合至少一个所述夹紧部件上的相应的凹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A002491977A CA2491977A1 (en) | 2005-01-07 | 2005-01-07 | Clamping assemblying for woodworking knife |
CA2,491,977 | 2005-01-07 | ||
PCT/SE2006/000012 WO2006073362A1 (en) | 2005-01-07 | 2006-01-05 | Clamping assembly for woodworking knif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32891A CN101132891A (zh) | 2008-02-27 |
CN101132891B true CN101132891B (zh) | 2010-06-23 |
Family
ID=36646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800070898A Active CN101132891B (zh) | 2005-01-07 | 2006-01-05 | 用于木工刀具的夹紧组件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8205650B2 (zh) |
EP (1) | EP1833647B1 (zh) |
CN (1) | CN101132891B (zh) |
BR (1) | BRPI0606410B1 (zh) |
CA (1) | CA2491977A1 (zh) |
PL (1) | PL1833647T3 (zh) |
SI (1) | SI1833647T1 (zh) |
WO (1) | WO200607336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677282B2 (en) | 2006-11-22 | 2010-03-16 | Key Knife, Inc. | Knife assembly and chipping knife therefor |
US9192938B2 (en) * | 2011-01-11 | 2015-11-24 | Troy S. Grover | Knife assembly for a waste process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assembly thereof |
DE202012101980U1 (de) * | 2012-05-30 | 2012-09-12 | Bkg Bruckmann & Kreyenborg Granuliertechnik Gmbh | Messerkopf für eine Unterwasser-Granulieranlage |
CN105745053B (zh) * | 2013-11-21 | 2018-03-23 | Fam公司 | 用于波纹刀片的刀组件以及配备有所述刀组件的切割系统 |
US10705013B2 (en) * | 2017-08-18 | 2020-07-07 | The Boeing Company | Adhesive tes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US10926268B2 (en) | 2018-02-07 | 2021-02-23 | Vermeer Manufacturing Company | Cutter mounting systems and cutters for the same |
US11065780B2 (en) * | 2018-07-23 | 2021-07-20 | Nap Asset Holdings Ltd. | Adjusting mechanism for a cutting tool |
USD909436S1 (en) | 2019-01-17 | 2021-02-02 | Vermeer Manufacturing Company | Cutter |
USD939599S1 (en) | 2019-02-07 | 2021-12-28 | Vermeer Manufacturing Company | Cutter |
USD945505S1 (en) | 2019-08-07 | 2022-03-08 | Vermeer Manufacturing Company | Cutter |
USD1055121S1 (en) | 2022-01-24 | 2024-12-24 | Vermeer Manufacturing Company | Cutter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134A (zh) * | 1994-11-14 | 1996-10-02 | 株式会社名南制作所 | 旋板机中的旋切刀片夹持装置 |
CN1158098A (zh) * | 1994-08-09 | 1997-08-27 | Cae机械有限公司 | 刀具夹持系统 |
EP0985502A2 (en) * | 1998-09-11 | 2000-03-15 | Iggesund Tools Ab | Self aligning knife clamping assemblies and machine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
CN1366484A (zh) * | 2000-04-11 | 2002-08-28 | 罗伯特·博施有限公司 | 机器刀具夹具 |
EP1329295A2 (en) * | 2002-01-17 | 2003-07-23 | Iggesund Tools Ab | Multi-application wood working knife and clamping assembly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813557A (en) * | 1955-12-06 | 1957-11-19 | Improved Machinery Inc | Chipping knife construction |
US3347291A (en) * | 1965-01-14 | 1967-10-17 | Brundell & Jonsson Aktiebolag | Apparatus and knife for the production of wood chips from logs |
DE1653061A1 (de) * | 1967-01-26 | 1971-04-29 | Albert Bezner Maschinenfabrik | Messerwelle fuer Holzzerspannungsmaschine |
US3542302A (en) * | 1968-09-11 | 1970-11-24 | Frank Louis Salzmann Jr | Wood chipper disc and knife mounting |
AR202696A1 (es) * | 1972-09-08 | 1975-07-15 | Koester H | Dispositivo para la colocacion de cuchillas arrancadoras de viruta, con precision de medida respecto de su angulo de trabajo |
DE3009813C2 (de) * | 1976-05-24 | 1983-12-22 | Hombak Maschinenfabrik Gmbh & Co Kg, 6550 Bad Kreuznach | Ritzerleiste zum Einbau in eine Messerwelle einer Holzzerspannungsmaschine |
DE2722280A1 (de) * | 1977-05-17 | 1978-11-30 | Albert Bezner Maschinenfabrik | Messerwelle fuer zerspanungsmaschinen zum herstellen von holzspaenen |
FR2477945A1 (fr) * | 1980-03-14 | 1981-09-18 | Creusot Loire | Dispositif de coupe pour une coupeuse a bois produisant des copeaux |
US5333659A (en) * | 1993-07-21 | 1994-08-02 | Key Knife, Inc. | Knife holder |
US5469902A (en) * | 1993-09-13 | 1995-11-28 | American Knife, Inc. | Chipper knife and knife holder assembly |
SE508666C2 (sv) * | 1994-05-27 | 1998-10-26 | Sandvik Ab | Skärhållare för vändskärsplattor |
US5439039A (en) * | 1994-08-30 | 1995-08-08 | Pacific Saw And Knife Company | Slabber with fixed counterknife and adjustable knife and clamp |
US5996655A (en) * | 1997-12-11 | 1999-12-07 | Cae Machinery Ltd. | Pivoting knife clamp |
DE19818625A1 (de) * | 1998-04-25 | 1999-10-28 | Utensilea S A S | Messerhaltevorrichtung in Messerköpfen für die Holzbearbeitung |
US5979522A (en) * | 1998-11-18 | 1999-11-09 | Key Knife, Inc. | Knife holder for a chipper disc |
FI20025006A0 (fi) * | 2002-02-15 | 2002-02-15 | Rummakko Oy | Hakkurin teräsovitelma |
-
2005
- 2005-01-07 CA CA002491977A patent/CA249197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6
- 2006-01-05 EP EP06700618.9A patent/EP1833647B1/en active Active
- 2006-01-05 BR BRPI0606410A patent/BRPI0606410B1/pt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6-01-05 CN CN2006800070898A patent/CN101132891B/zh active Active
- 2006-01-05 SI SI200632217T patent/SI1833647T1/en unknown
- 2006-01-05 PL PL06700618T patent/PL1833647T3/pl unknown
- 2006-01-05 WO PCT/SE2006/000012 patent/WO2006073362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6-01-05 US US11/794,241 patent/US8205650B2/en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6-22 US US13/530,444 patent/US2012032595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8098A (zh) * | 1994-08-09 | 1997-08-27 | Cae机械有限公司 | 刀具夹持系统 |
CN1132134A (zh) * | 1994-11-14 | 1996-10-02 | 株式会社名南制作所 | 旋板机中的旋切刀片夹持装置 |
EP0985502A2 (en) * | 1998-09-11 | 2000-03-15 | Iggesund Tools Ab | Self aligning knife clamping assemblies and machine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
CN1366484A (zh) * | 2000-04-11 | 2002-08-28 | 罗伯特·博施有限公司 | 机器刀具夹具 |
EP1329295A2 (en) * | 2002-01-17 | 2003-07-23 | Iggesund Tools Ab | Multi-application wood working knife and clamping assembly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32891A (zh) | 2008-02-27 |
SI1833647T1 (en) | 2018-02-28 |
US20120325951A1 (en) | 2012-12-27 |
BRPI0606410A2 (pt) | 2009-06-23 |
WO2006073362A1 (en) | 2006-07-13 |
EP1833647A4 (en) | 2012-01-11 |
US8205650B2 (en) | 2012-06-26 |
US20090129875A1 (en) | 2009-05-21 |
EP1833647A1 (en) | 2007-09-19 |
EP1833647B1 (en) | 2017-07-19 |
CA2491977A1 (en) | 2006-07-07 |
BRPI0606410B1 (pt) | 2020-04-14 |
PL1833647T3 (pl) | 2018-03-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32891B (zh) | 用于木工刀具的夹紧组件 | |
US9021927B2 (en) | Pipe lathe and subassembly therefor | |
PL174998B1 (pl) | Nóż tokarski z wymiennym ostrzem | |
JP2010521322A (ja) | 長さ方向に沿って配置したスペーサによって剛性を増した材料除去工具 | |
CN102553675A (zh) | 截齿保持器 | |
JP2011521795A (ja) | 工具ホルダ | |
US8061937B2 (en) | Cutting tool and insert for cutting tool | |
CN2882856Y (zh) | 一种卧式车床车刀夹具 | |
JP5265401B2 (ja) | 門型工作機械 | |
CN103317372B (zh) | 辅助支撑机构 | |
US10233752B2 (en) | Cutting tool holding mechanism | |
US6932546B2 (en) | Drill stand for a portable core drill | |
US10245751B2 (en) | Clamping assembly for woodworking knife | |
US4137000A (en) | Cutting tool | |
CN105983867A (zh) | 铣圆周装夹治具 | |
CA2531612C (en) | Clamping assembly for woodworking knife | |
KR101527216B1 (ko) | 심압대의 편심 조정 장치 | |
EP2969431B1 (en) | Clamping assembly for woodworking knife | |
EP3251809B1 (en) | Cutting tool holding mechanism | |
US7124880B2 (en) | Feeding device with a pivotable pushing member | |
ES2206398T3 (es) | Astilladora de disco y metodo para asegurar una cuchilla de bancada a una astilladora de disco. | |
CN112659062A (zh) | 一种折叠舵面装配方法 | |
CN218696079U (zh) | 一种用于喷嘴壳体铣加工的定位工装 | |
RU2319545C1 (ru) | Фреза | |
KR20220170195A (ko) | 원터치 결속용 나사못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