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127487B - 二次侧控制电源转换器 - Google Patents

二次侧控制电源转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27487B
CN101127487B CN200710009342XA CN200710009342A CN101127487B CN 101127487 B CN101127487 B CN 101127487B CN 200710009342X A CN200710009342X A CN 200710009342XA CN 200710009342 A CN200710009342 A CN 200710009342A CN 101127487 B CN101127487 B CN 1011274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winding
transistor
output
transfor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0934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27487A (zh
Inventor
周重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adtrend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71000934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274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274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74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274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74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二次侧控制电源转换器,包含一输入电路,并至少具一开关元件;一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连接前述开关元件,并其电压变化可改变开关元件开、关状态,并具二次侧绕组;一输出电路连接变压器二次侧绕组,并具输出端,又于输出电路设置控制器,而且该控制器可感测输出电压,并对应感测输出电压变化回授至变压器一次侧绕组,使得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可对应动作控制开关元件作PWM或PFM开关动作以控制输出电压。

Description

二次侧控制电源转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电源转换器,尤指一种二次侧控制电源转换器,可控制变压器一次侧的开关元件开、关动作的返驰式转换器。
背景技术
交换式电源转换器具效率较高、体积小的特点,目前大量广泛应用在各式电子装置上,如图11所示即为习知返驰式转换器的电路架构的一,并其电路架构主要具输入电路1’、变压器T1’、输出电路2’、光耦合器3’,并该输入电路1’连接输入电源Vin,并主要具开关作用晶体管Q1’、控制器11’,并该晶体管Q1’连接变压器T1’的一次侧绕组,而控制器11’可作PWM控制,并输出端连接晶体管Q1’,并输入端FB连接光耦合器3’一端;又输出电路2’连接变压器T1’的二次侧绕组,并其输出端电压Vout并联光耦合器3’另一端,使得光耦合器3’将输入电路1’与输出电路2’隔离,并将输出端电源Vout回授至输入电路1’的控制器11’,使得控制器11’可对应输出以控制开关晶体管Q1’动作稳定输出电压。
前述电路的输出电压稳定性必须藉由光耦合器3’回授控制,但该光耦合器3’的特性将直接影响系统稳定性及可靠性,例如该光耦合器3’的耦合效率将直接影响输出端电压Vout的精确性,又若利用光耦合器3’作充电器(图中未标示)定电流功能必须额外增加元件以补偿光耦合器的不稳定现象,将增加电路成本,且较多元件造成待机损耗大缺失。
图12所示为另一习知返驰式转换器电路架构,主要具输入电路5’、变压器T2’、输出电路6’,并其输入电路5’连接输入电源Vin,并具开关作用晶体管Q2’、控制器51’,而该晶体管Q2’连接变压器T2’一次侧第一绕组N1’,又控制器51’的输出端连接晶体管Q2’,并输入端连接变压器T2’的一次侧第二绕组N2’,并该控制器51’为PWM控制器;又输出电路6’连接变压器T2’的二次侧第三绕组N3’,并具输出端电压Vout,使得控制器51’感测由变压器T2’二次侧回授至变压器T2’的一次侧绕组的电压变化,并控制晶体管Q2’对应开、关动作以控制输出端电压Vout。
前述电路虽然元件最精简,但因控制器51’未直接感测输出端电压,直接取决于变压器T2’的特性感测控制,且回授的电压为不连续,造成电路系统稳定度、可靠度不佳、空载输出电压稳定性差、动态稳压效能差缺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二次侧的控制电源转换器,使位于变压器一次侧的开关元件动作具较佳精度、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次侧控制电源转换器,包含:一输入电路,至少具一开关元件;一变压器,其一次侧绕组连接前述开关元件,并其电压变化可改变开关元件开、关状态,并具二次侧绕组;一输出电路,连接变压器二次侧绕组,并具输出端,而前述电路可将输入电路的输入能量经由变压器移转至输出电路产生输出端电压,又于输出电路设置控制器,而该控制器可感测输出电压,并可针对感测输出电压变化执行动作影响变压器一次侧绕组,使得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可对应动作控制开关元件作PWM或PFM开关动作以控制输出电压,输出电路具整流二极管,并于输出端并联电容器接地,又输出电路的控制器输入端连接输出端电源,又该控制器具第一、第二控制端跨接该整流二极管二端,并由控制器决定令第一、第二控制端间作连接电阻性负载、短路、断路三种状态变化。
上述输入电路、变压器、输出电路组合为自激返驰式转换器电路架构。
上述变压器一次侧具极性相同的第一绕组、第二绕组,又二次侧具与前述第一、二绕组极性相反的第三绕组,又输入电路具启动电路,并其输入端连接输入电源、启动电路输入端、变压器一次侧的第一绕组一端,又该启动电路输出端连接第一晶体管B极,并该第一晶体管C极连接前述第一绕组另一端,又该第一晶体管为所述开关元件;又该变压器一次侧的第二绕组一端连接电阻及第一晶体管B极,而该第二绕组另一端接地;又该第一晶体管的射极连接电阻接地。
上述第一晶体管连接限流保护电路。
上述限流保护电路具第二晶体管,并该第二晶体管的B极连接第一晶体管射极,并C极连接第一晶体管B极,并其射极接地。
上述二极管设于输出端位置。
上述二极管设于接地端位置。
上述输出端电压超出设定电压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第二控制端于变压器T能量完全转移至输出端时间起至所述第一晶体管再次启动前的时间连接电阻性负载,并阻止第一晶体管再次激发导通,而后为断路状态,使电路为停止模式。
变压器第一侧具极性相同的第一绕组、第二绕组,二次侧具与前述第一、第二绕组极性相反之第三绕组,又上述输出端电压不足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第二控制端间短路一短暂时间,并使输出电路的电容器能量储存至第三绕组再令控制器控制第一、第二控制端断路,并第二绕组的能量再启动所述第一晶体管导通。
一种二次侧控制电源转换器,包含:一变压器,一次侧具极性相同的第一绕组、第二绕组,又二次侧具与前述第一、第二绕组极性相反的第三绕组;一输入电路,具启动电路,并其输入端连接输入电源、启动电路输入端、变压器一次侧的第一绕组一端,又该启动电路输出端连接第一晶体管B极,并该第一晶体管C极连接前述第一绕组另一端;又该变压器一次侧的第二绕组一端连接电阻,并该电阻连接第一晶体管B极,而该第二绕组另一端接地;又该第一晶体管的射极连接电阻接地,又于第一晶体管连接第二晶体管,并该第二晶体管的B极连接第一晶体管射极,并C极连接第一晶体管B极,并其射极接地;一输出电路,具整流二极管,并于输出端并联电容器接地,又输出电路设置控制器,并控制器输入端连接输出端电源,又该控制器具第一、第二控制端跨接二极管二端;而该控制器可感测输出电压,并可对应感测输出电压变化回授至变压器一次侧绕组,使得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可对应动作控制第一晶体管作PWM或PFM开关动作以控制输出电压;上述该第一、第二控制端间由控制器决定作连接电阻性负载、短路、断路三种状态变化。
上述二极管设于输出端位置。
上述二极管设于接地端位置。
上述输出端电压超出设定电压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第二控制端于变压器T能量完全转移至输出端时间起至第一晶体管再次启动前的时间连接电阻性负载,并阻止第一晶体管再次激发导通,而后为断路状态,使电路为停止模式。
上述输出端电压不足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第二控制端间短路一短暂时间,并使输出电路的电容器能量储存至第三绕组再令控制器控制第一、第二控制端断路,并第二绕组的能量再启动第一晶体管导通。
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主要是将输入电路的输入能量经由变压器移转至输出电路产生输出端电压,又于输出电路设置控制器,而该控制器可感测输出电压,并可针对感测输出电压的变化而执行动作如由控制器决定作连接电阻性负载、短路、断路三种状态变化,以影响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使得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可对应动作控制开关元件作PWM或PFM的开关动作以控制输出电压;由此,本发明藉由二次侧的控制器控制一次侧的开关元件动作更为精确、可靠,并无需光耦合元件,可降低成本及使电路更稳定、使用寿命更长,并且具有同步整流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电压、电流点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对应图3的动作波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输出端电压过大时控制器停止模式动作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输出端电压不足时控制器二次侧启动模式动作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输出端电压不足时控制器动作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对应图5、图6、图7的二次侧周期停止模式及启动模式动作波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二晶体管作限流保护作用波形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电路示意图;
图11为习知具光耦合元件的返驰式转换器电路示意图;
图12为另一习知返驰式转换器电路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Figure GSB0000053332340004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电路架构具一输入电路、一变压器、一输出电路,并该输入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输入电源、输出侧连接变压器,并至少具一开关元件;又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连接前述开关元件,并其电压变化可改变开关元件开、关状态,并具二次侧绕组;又输出电路连接变压器二次侧绕组,并具输出端,而前述电路可将输入电路的输入能量经由变压器转移至输出电路产生输出端电压,又于输出电路设置控制器,并该控制器可感测输出端电压变化回授至变压器一次侧绕组,使得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可对应动作控制开关元件作PWM或PFM方式开关动作以控制输出端电压。
本发明更具体的电路可为自激返驰式电路架构,其中变压器的一次侧具极性相同的第一绕组、第二绕组,又二次侧具与前述第一、二绕组极性相反的第三绕组,又输入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输入电源、启动电路输入端、变压器一次侧的第一绕组一端,又该启动电路输出端连接开关元件的第一晶体管B极,并该第一晶体管C极连接前述第一绕组另一端;又该变压器一次侧的第二绕组一端连接电阻及第一晶体管B极,而该第二绕组另一端接地;又该第一晶体管的射极连接电阻接地;又于第一晶体管连接限流保护电路,并该限流保护电路具第二晶体管,并该第二晶体管的B极连接第一晶体管射极,并C极连接第一晶体管B极,而第二晶体管的射极接地;又输出电路具整流二极管,并其正极与变压器第三绕组连接,而该第三绕组另一端接地,又该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输出端,并于输出端并联电容器,又于输出电路设置控制器,并该控制器连接输出端电源,并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由输出端串联的分压电阻接点,并具误差放大器、参考电压以比较输出端电压变化,又该控制器具第一、第二控制端跨接二极管二端,并该第一、第二控制端间由控制器决定作连接电阻性负载、短路、开路三种状态变化,藉之使本发明可藉由二次侧的控制器控制一次侧的开关元件动作以具较佳精度可靠性,并因无光耦合元件可降低成本及电路稳定性、寿命,且可增加同步整流功能。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主要电路架构具一输入电路1、一变压器T、一输出电路2,并该输入电路1的输入端连接输入电源Vin、输出侧连接变压器T,并至少具一开关元件11,而该开关元件11可为晶体管、MOSFET或其它开关作用的个别或组合元件;又变压器T的一次侧绕组连接前述开关元件11,并其电压变化可改变开关元件11开、关状态,并具二次侧绕组;又输出电路2连接变压器T二次侧绕组,并具输出端,并前述电路可将输入电路1的输入能量由变压器T转移至输出电路2的输出端产生输出端电压Vout,又于输出电路2设置控制器21,并该控制器21可感测输出端电压Vout变化回授至变压器一次侧绕组,使得变压器T的一次侧绕组可对应动作控制开关元件11作PWM或PFM开关动作以控制输出端电压。
请参阅图2,本发明更具体的第一实施例电路为自激返驰式转换器电路架构,其中变压器T的一次侧具极性相同的第一绕组N1、第二绕组N2,又二次侧具与前述第一、二绕组N1、N2极性相反的第三绕组N3,又输入电路1的输入端连接输入电源Vin、启动电路12输入端、变压器T一次侧的第一绕组N1一端,又该启动电路12输出端连接开关元件的第一晶体管Q1B极,并该第一晶体管Q1C极连接前述第一绕组N1另一端;又该变压器T一次侧的第二绕组N2一端连接限流电阻及第一晶体管Q1B极,而该第二绕组N2另一端接地;又该第一晶体管Q1的射极连接电阻RS接地;又于第一晶体管Q1连接限流保护电路,并该限流保护电路具第二晶体管Q2,并该第二晶体管Q2的B极连接第一晶体管Q1射极,并C极连接第一晶体管Q1B极,并其射极接地。
输出电路2具整流二极管D1设于输出端位置,并其正极与变压器T第三绕组N3连接,而该第三绕组N3另一端接地,又该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输出端,并于输出端并联电容器C1接地,又输出电路2设置控制器21并具电源VDD、接地GND接点,并该控制器21的VDD接点连接输出端电源Vout,并控制器21的输入端FB连接由输出端串联的分压电阻接点,并具误差放大器,参考电压(图中未标示)以比较输出端电压变化,又该控制器21具电源VDD、接地GND接点,而第一、第二控制端CTL1、CTL2跨接二极管D1二端,并该第一、第二控制端CTL1、CTL2间由控制器21决定作连接电阻性负载、短路、开路三种状态变化。
请一并参阅图3、图4,本发明动作时输入电路1的输入端输入工作电压Vin,并令启动电路12输出脉波a至第一晶体管Q1令第一晶体管Q1导通Ton,并有集极电流Ic,而此时输入电流经变压器T的第一绕组N1、第一晶体管Q1、电阻RS接地,又部分电流经变压器T的第二绕组N2、第一晶体管Q1、电阻RS接地,而此时第一绕组N1、第二绕组N2上方极性为正、第三绕组N3上方极性为负;又当第一晶体管Q1串接电阻RS电压上升使第二晶体管Q2导通时第一晶体管Q1截止,并使得变压器T一次侧能量转移至二次侧,并使二次侧的第三绕组N3极性反转,并使电流可流经二极管D1产生输出端电压Vout,并有电流Id,又当第三绕组N3的能量完全释出时变压器T的极性转态,并使变压器T第二绕组N2寄生电感储存能量可再次令第一晶体管Q1导通,使本发明具自动软启动及振铃自激式架构,并工作在非连续模式,而启动电路12于第一次启动后即不在动作及消耗功率,并系统停止超过预设时间后或重置条件成立才会再度送出启动脉冲。
本发明的控制器21可感测输出端电压Vout变化作控制,请一并参阅图3、图5、图7及图8,本发明当输出端电压Vout超出设定电压时控制器21可控制第一、第二控制端CTL1、CTL2于变压器T能量完全转移至输出端时间起至第一晶体管Q1再次启动前的时间连接电阻性负载,使得Id为零时该电阻性负载可消耗变压器T漏电感所残留能量,其电流方向如第五图箭头方向,并阻止第一晶体管Q1再次激发导通,而后回复图7所示断路状态,使电路为停止模式,防止输出端电压Vout持续增高以具定电压作用。
请参阅图6、图8,本发明当输出端电压Vout不足时控制器12可控制第一、第二控制端CTL1、CTL2间短路一短暂时间,并使输出电路2的电容器C1能量储存至第三绕组N3,并Id可对应下降;又如图7、图8所示,再令控制器21控制第一、第二控制端CTL1、CTL2断路,该能量将使得Vsw电压降低,并转由第二绕组N2的能量再启动第一晶体管Q1导通,由此电路再度进入自激转换动作,并使输入电路1的能量可迅速移转至输出电路2,并提升输出端电压Vout达到定电压功能,因而本发明藉由变压器T二次侧的控制器21可令变压器T一次侧的第一晶体管Q1执行PWM或PFM动作以使输出端电压Vout具定电压功能,而本发明的控制器21直接感测输出端电压Vout,可具精度高功效,并具同步整流功能,且可具较佳可靠性,又本发明不须光耦合元件,可具较佳寿命及可靠性。
请参阅图3、图9,本发明若变压器T二次侧的输出电路2(如二极管D1)短路或过载令变压器T一次侧第一绕组N1电流Ic急速增加时,输入电路1电阻RS上的电压Vsense将使第二晶体管Q2导通,并使第一晶体管Q1不导通以使电路系统停止动作,并待状况排除时再由启动电路12令电路系统动作,使得第二晶体管Q2可作限流保护作用。
又输出电路2短路时控制器2亦可令第一、第二控制端CTL1、CTL2作长时间停止,并等启动电路12作重置一直至短路解除。
此外,本发明虽然具启动电路12,但该启动电路12的成本低,消耗功率低,因而本发明可具成本低及高效率功能。
请参阅图10,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电路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其差异处在输出电路2的整流二极管D1设于第三绕组下方接点及接地端位置,并其极性方向与第一实施例相反,而该电路亦可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自激转换功能,并控制器21的第一、第二控制端CTL1、CTL2的控制位准可配合改变以具相同控制功能,并此电路可将同步整流功能加入控制器中以提高效率。
前述实施例为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并非作为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限制,本发明可在不超出本发明精神及范畴内改变及修正。

Claims (14)

1.一种二次侧控制电源转换器,包含:
一输入电路,至少具一开关元件;
一变压器,其一次侧绕组连接前述开关元件,并其电压变化可改变开关元件开、关状态,并具二次侧绕组;
一输出电路,连接变压器二次侧绕组,并具输出端,而前述电路可将输入电路的输入能量经由变压器移转至输出电路产生输出端电压,又于输出电路设置控制器,该控制器可感测输出电压,并可针对感测输出电压变化执行动作影响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使得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可对应动作控制开关元件作PWM或PFM开关动作以控制输出电压,输出电路具整流二极管,并于输出端并联电容器接地,又输出电路的控制器输入端连接输出端电源,又该控制器具第一、第二控制端跨接该整流二极管二端,并由控制器决定令第一、第二控制端间作连接电阻性负载、短路、断路三种状态变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侧控制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输入电路、变压器、输出电路组合为自激返驰式转换器电路架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侧控制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变压器一次侧具极性相同的第一绕组、第二绕组,二次侧具与前述第一、二绕组极性相反的第三绕组,又输入电路具启动电路,并其输入端连接输入电源、启动电路输入端、变压器一次侧的第一绕组一端,又该启动电路输出端连接第一晶体管B极,并该第一晶体管C极连接前述第一绕组另一端,又该第一晶体管为所述开关元件;又该变压器一次侧的第二绕组一端连接电阻及第一晶体管B极,该第二绕组另一端接地;又该第一晶体管的射极连接电阻接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侧控制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晶体管连接一限流保护电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侧控制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限流保护电路具第二晶体管,该第二晶体管的B极连接第一晶体管射极,并C极连接第一晶体管B极,并其射极接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侧控制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二极管设于输出端位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侧控制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二极管设于接地端位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侧控制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 输出端电压超出设定电压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第二控制端于变压器T能量完全转移至输出端时间起至所述第一晶体管再次启动前的时间连接电阻性负载,并阻止第一晶体管再次激发导通,而后为断路状态,使电路为停止模式。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侧控制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变压器第一侧具极性相同的第一绕组、第二绕组,二次侧具与前述第一、第二绕组极性相反之第三绕组,又输出端电压不足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第二控制端间短路一短暂时间,并使输出电路的电容器能量储存至第三绕组再令控制器控制第一、第二控制端断路,并第二绕组的能量再启动所述第一晶体管导通。
10.一种二次侧控制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变压器,一次侧具极性相同的第一绕组、第二绕组,二次侧具与前述第一、第二绕组极性相反的第三绕组;一输入电路,具启动电路,并其输入端连接输入电源、启动电路输入端、变压器一次侧的第一绕组一端,又该启动电路输出端连接第一晶体管B极,并该第一晶体管C极连接前述第一绕组另一端;又该变压器一次侧的第二绕组一端连接电阻,并该电阻连接第一晶体管B极,而该第二绕组另一端接地;又该第一晶体管的射极连接电阻接地,又于第一晶体管连接第二晶体管,并该第二晶体管的B极连接第一晶体管射极,并C极连接第一晶体管B极,并其射极接地;一输出电路,具整流二极管,并于输出端并联电容器接地,又输出电路设置控制器,并控制器输入端连接输出端电源,又该控制器具第一、第二控制端跨接二极管二端;而该控制器可感测输出电压,并可对应感测输出电压变化回授至变压器一次侧绕组,使得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可对应动作控制第一晶体管作PWM或PFM开关动作以控制输出电压;该第一、第二控制端间由控制器决定作连接电阻性负载、短路、断路三种状态变化。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二次侧控制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二极管设于输出端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二次侧控制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二极管设于接地端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二次侧控制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输出端电压超出设定电压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第二控制端于变压器T能量完全转移至输出端时间起至第一晶体管再次启动前的时间连接电阻性负载,并阻止第一晶体管再次激发导通,而后为断路状态,使 电路为停止模式。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二次侧控制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输出端电压不足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第二控制端间短路一短暂时间,并使输出电路的电容器能量储存至第三绕组再令控制器控制第一、第二控制端断路,并第二绕组的能量再启动第一晶体管导通。 
CN200710009342XA 2007-08-06 2007-08-06 二次侧控制电源转换器 Active CN1011274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09342XA CN101127487B (zh) 2007-08-06 2007-08-06 二次侧控制电源转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09342XA CN101127487B (zh) 2007-08-06 2007-08-06 二次侧控制电源转换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7487A CN101127487A (zh) 2008-02-20
CN101127487B true CN101127487B (zh) 2011-09-14

Family

ID=39095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09342XA Active CN101127487B (zh) 2007-08-06 2007-08-06 二次侧控制电源转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274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77699B2 (ja) * 2009-09-30 2014-04-23 サンケン電気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CN101841242B (zh) * 2010-04-14 2012-11-21 上海明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开关电源及其输出电流的调节方法
CN102752918B (zh) * 2012-06-15 2015-11-04 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由次级侧控制的半桥架构的led驱动电路
US9083252B2 (en) * 2012-10-23 2015-07-1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rimary-side regulation for isolated power supplies
TWI458233B (zh) * 2013-01-07 2014-10-21 Richtek Technology Corp Switch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CN103208926A (zh) * 2013-05-03 2013-07-17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空载功耗仅3毫瓦的开关电源
CN103532405B (zh) * 2013-08-21 2018-01-16 上海自间电控设备有限公司 全数字式三相电的pfm整流电路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23717B2 (en) * 2001-05-10 2006-04-04 Fidelix Y.K. Switching power supply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23717B2 (en) * 2001-05-10 2006-04-04 Fidelix Y.K. Switching power supply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7487A (zh) 2008-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14910B2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回路
CN103904903B (zh) 返驰转换器
CN104980053B (zh) 以反驰式架构为基础的电源转换装置
CN101127487B (zh) 二次侧控制电源转换器
CN105991035B (zh) 以反驰式架构为基础的电源转换装置
CN102655378B (zh) 一种隔离式电压转换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US7167028B2 (en) Voltage detection circuit, power supply unit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06341053A (zh) 以反驰式架构为基础的电源转换装置
US20110199796A1 (en) Structure of a power supply
KR101489962B1 (ko) 전력 변환기, 그 스위칭 제어 장치 및 구동 방법
TWI649947B (zh) 具有主動式突波吸收器的控制模組及相關的返馳式電源轉換裝置
JP2004260977A (ja) Ac−dcコンバータ
US9318961B2 (en) Switching power-supply device
JP5619953B2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力変換回路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源供給器
US20100067273A1 (en) Switch mode power supply for in-line voltage applications
JP2006149098A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CN101494412A (zh) 电源转换器的检错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US20100052631A1 (en) structure of a power supply
CN113036722B (zh) 电压转换装置
CN211670787U (zh) 一种反激式变换器
JP3826804B2 (ja) 2重化電源システム
CN211629858U (zh) 输入欠压保护电路及开关电源系统
JP2004208379A (ja) 多出力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CN1188941C (zh) 电源转换器的线路异常检测与保护装置与方法
CN212343642U (zh) Pfc辅助电源电路、开关电源电路、开关电源装置及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327

Address after: 1, No. 12, No. 22, Zhonghua Road, Zhonghua Lu, Yongkang District, Tainan, Taiwan, China

Patentee after: Love Ka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Taiwan Tainan County of Yongkang City, Kunshan Chinese in 20 adjacent Bay Road No. 1004

Patentee before: Zhou Zhongfu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009

Address after: Hsinchu County, Taiwan, China

Patentee after: Leadtrend Technology Corp.

Address before: Taiwan, Tainan, China Yongkang District, 22 Zhonghua Road No. 12, 1

Patentee before: Love Kang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