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26882A - 液晶显示器及其液晶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器及其液晶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26882A CN101126882A CNA2007101547487A CN200710154748A CN101126882A CN 101126882 A CN101126882 A CN 101126882A CN A2007101547487 A CNA2007101547487 A CN A2007101547487A CN 200710154748 A CN200710154748 A CN 200710154748A CN 101126882 A CN101126882 A CN 10112688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crystal
- adjacent
- sub
- array substrate
- reflect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9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1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8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4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4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半穿透半反射的液晶显示面板,该面板包括阵列衬底、彩色滤光片,以及一液晶层。阵列衬底包括多条共通线、多条数据线,二者互相交错以形成多个次像素区,每一个次像素区具有反射区以及穿透区,且两个相邻次像素区的反射区彼此相邻。彩色滤光片设置于阵列衬底的对向,其具有多个次像素区,且分别与阵列衬底的多个次像素区相对应。液晶层,设置于阵列衬底与彩色滤光片之间。本发明提出的设计令两个相邻的次像素区的反射区、穿透区彼此相邻,使绝缘层结构不平整的面积减少。因此,液晶分子排列将不会受到不平整的处而排列不整,进而使暗态漏光的区域就会减少,大大提升影像的对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穿透半反射的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各式信息产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PDA、液晶屏幕等产品越来越普及,使得液晶显示器(以下简称LCD)的需求量大大提升。
LCD依其光源机制可分为穿透型、反射型以及半穿透半反射型三类;其中,穿透型由背光模块提供光源,具有耗电量过大以及环境光太强(如阳光下)时显示不清等问题。反射型以反射电极层取代透明电极层,靠环境光线提供光源,因此无需背光模块,但有反射光亮度不均匀,造成反射亮度不足的缺点,且在黑暗环境下无法作用。半穿透半反射LCD同时具有穿透区及反射区,可避免穿透型LCD或反射型LCD的缺点。
半穿透半反射LCD结构包括阵列衬底、彩色滤光片(以下简称CF),以及液晶层;其中,阵列衬底具有多个次像素区(Sub-pixel region),每一个次像素区均具有反射区以及穿透区;CF亦具有多个次像素区,这些次像素区分别与阵列衬底的多个次像素区相对应,且每一个次像素区在与反射区相对应的位置处均设有绝缘层,液晶层则设于阵列衬底与CF之间。
就目前而言,半穿透半反射LCD的结构有两种,一种是绝缘层设于CF上,另一种是绝缘层设于阵列衬底上。在此所称的绝缘层也可称为调整层,用以调整反射区和穿透区的液晶厚度使其有所差异。
请参照图1a,其为已知半穿透半反射LCD的结构图,包括阵列衬底120、彩色滤光片110(以下简称CF),以及液晶层130。其中,阵列衬底120具有多个次像素区100(Sub-pixel region),每一个次像素区100具有反射区102以及穿透区101。
CF也具有多个次像素区,这些次像素区分别与阵列衬底120的多个次像素区100相对应,且每一个次像素区在与反射区102相对应的位置处均设有绝缘层140。液晶层130则设于阵列衬底120与CF 110之间。CF 110表面与光学薄膜150贴合,且其次像素区依红、绿及蓝三颜色依序排列,分别具有红、绿及蓝三颜色的三次像素区形成像素,这些发出红、绿及蓝色彩的像素则构成面板上的影像画面。
阵列衬底120上设有多个薄膜晶体管(TFT)(图中未标示),且其每一个次像素区100的反射区102都具有反射电极170,其每一个次像素区100的穿透区101都设有透明电极160。此外,阵列衬底120的底侧设置有背光模块180。
外界光以及背光模块180提供该半穿反LCD光源,当电流通过这些薄膜晶体管(图中未标示)将导致阵列衬底120与CF110之间产生电场变化,造成该液晶层130的液晶分子偏转。液晶分子偏转将改变光线的偏极性,经由该光学薄膜150滤除不同偏光角度的光,可得到各个像素(Pixel)个别的明暗度。而在无电流通过的情况下,也就是在暗态时,并无电场变化,因此液晶分子呈直立状态,光线可完全被阻挡。
而由于绝缘层140的两侧边缘处具有斜边结构,故位于绝缘层140边缘区域的液晶分子呈角度状态。因此,绝缘层140的两侧边缘区域形成漏光区103,此区的光线部份被阻挡,部分穿透,而造成漏光的情况,进而降低影像的对比。
请参照图1b,其是另一已知半穿透半反射LCD的结构图,包括阵列衬底120、CF 110,以及液晶层130。大部份结构与图1a类似,但绝缘层140设于阵列衬底120的反射区102上,其作用原理都与图1a相同,也有漏光的缺点。
半穿透半反射LCD在室内或室外,光线强或光线弱,都可有适当的亮度出现,但因其结构因素而造成在暗态时的漏光,将使显示影像的对比度降低。
另外,请同时参照图1a及图1b,阵列衬底120中具有多条扫描线121及共通线122。其中,共通线122位于相邻两次像素区100的交界;扫描线121则位于每一次像素区100内的反射电极170与透明电极160之间,且反射电极170完整跨越扫描线121。由于任一次像素区100的透明电极160必须避免与反射电极170导通,所以透明电极160与反射电极170具有一定的间隔。
然而,每一次像素区100的透明电极160与反射电极170间的间隔并无任何遮蔽,所以就必须在彩色滤光片110中设置与上述间隔相对应的黑色矩阵111,以防止漏光。在此已知技术中,每一次像素区100设置上述的黑色矩阵111虽可有效阻挡透明电极160与反射电极170间之间隔所造成的漏光,但却会减低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开口率。
于是,如何改善上述缺点,以提升影像对比度及增加像素的开口率,为当前技术所必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穿透半反射的液晶显示面板。通过本发明的改良可以解决半穿透半反射的液晶显示面板暗态漏光的问题,进而提升对比,更提升开口率。
半穿透半反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衬底(array)、彩色滤光片(CF)以及液晶层,且绝缘层(或称之为调整层)设置于彩色滤光片或阵列衬底上。半穿透半反射液晶显示面板依据绝缘层设置的位置区分为两类,绝缘层设于彩色滤光片上以及绝缘层设于阵列衬底上。
首先,先详细说明本发明以绝缘层设于彩色滤光片上结构为主的半穿透半反射液晶显示面板。本发明绝缘层设于彩色滤光片上结构的阵列衬底包括多条扫描线、多条共通线(Common line),以及多条数据线(Data line)。
多条共通线与多条扫描线平行,多条数据线与多条扫描线互相交错以形成多个次像素区(Sub-pixel region)。每一个次像素区具有反射区以及穿透区,且同一列中两个相邻次像素区的反射区彼此相邻或是称之为互相连接。
本发明绝缘层设于彩色滤光片上结构的彩色滤光片具有多个次像素区,并分别与阵列衬底的多个次像素区相对应,彩色滤光片的次像素区包含绝缘层设置在与阵列衬底相对应的反射区。本发明绝缘层设于彩色滤光片上结构的液晶层设于阵列衬底与彩色滤光片之间。
绝缘层的斜边区域造成液晶排列不佳的原因,液晶排列不佳将会造成漏光,漏光的区域称为漏光区。已知半穿透半反射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每一次像素区有两区漏光区。本发明因两个相邻次像素区的反射区彼此相邻,造成每一次像素区的漏光区仅有一区,因此有效提升对比。
估算开口率时,每一次像素区减少一个漏光区,因此将使开口率大大提升,此外,绝缘层的斜边的区域仅剩一区,因此于液晶配向时,可能会造成配向不均匀的区域也会因此减少一个区域,进而使液晶排列方式较接近预期的型态。
绝缘层设于阵列衬底上结构为主的半穿透半反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以及方式大致与绝缘层设于彩色滤光片上结构为主的半穿透半反射液晶显示面板相同,差异处在于绝缘层设于彩色滤光片上结构的绝缘层设置在彩色滤光片的次像素区与阵列衬底相对应的反射区,绝缘层设于阵列衬底上结构的绝缘层设置在阵列衬底的反射区。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穿透半反射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衬底;彩色滤光片,具有多个次像素区并分别与所述阵列衬底的多个次像素区相对应,所述彩色滤光片包含绝缘层设置在与所述反射区相对应的所述每一个次像素区;以及液晶层,设于所述阵列衬底与所述彩色滤光片之间。阵列衬底包括:多条扫描线;多条共通线,与所述多条扫描线大体平行;多条数据线,与所述多条扫描线或所述多条共通线互相交错以形成多个次像素区,其中每一个次像素区具有反射区以及穿透区,且上述同一列中两个相邻次像素区的反射区彼此相邻;反射电极位于所述每一个次像素区的所述反射区;透明电极位于所述每一个次像素区的所述穿透区;以及多个薄膜晶体管,每一所述薄膜晶体管分别与每一所述数据线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绝缘层厚度为1~3μm。
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绝缘层厚度为1.6~2.2μm。
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个凸块,位于所述绝缘层上。
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同一行中连续两个所述次像素区为一组,且同组内的两个所述反射区互相连接,而同一行中相邻的一次像素区的所述反射区与另一次像素区的所述穿透区彼此相邻。
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同一列中连续三个所述次像素区为一组,且同组内的三个所述反射区为连续相接排列,而同一行中相邻的一次像素区的所述反射区与另一次像素区的所述穿透区彼此相邻。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半穿透半反射的液晶显示器,包括: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以及背光模块,设置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下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半穿透半反射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衬底;彩色滤光片,具有多个次像素区并分别与所述阵列衬底的多个次像素区相对应;以及液晶层,设于所述阵列衬底与所述彩色滤光片之间。阵列衬底包括:多条扫描线;多条共通线,与所述多条扫描线大体平行;多条数据线,与所述多条扫描线或所述多条共通线互相交错以形成多个次像素区,其中每一个次像素区具有反射区以及穿透区,且上述同一列中两个相邻次像素区的反射区彼此相邻;多个薄膜晶体管,每一所述薄膜晶体管分别与每一所述数据线电连接;绝缘层,设置于所述每一个次像素区的所述反射区;反射电极位于所述绝缘层上;以及透明电极位于所述每一个次像素区的所述穿透区。
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同一行中连续两个所述次像素区为一组,且同组内的两个所述反射区互相连接,而同一行中相邻的一次像素区的所述反射区与另一次像素区的所述穿透区彼此相邻。
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同一列中连续三个所述次像素区为一组,且同组内的三个所述反射区为连续相接排列,而同一行中相邻的一次像素区的所述反射区与另一次像素区的所述穿透区彼此相邻。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半穿透半反射的液晶显示器,包括: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以及背光模块,设置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下方。
本发明提出的设计,令两个相邻的次像素区的反射区、穿透区彼此相邻,使绝缘层结构不平整的面积减少。因此,液晶分子排列将不会受到不平整的处而排列不整,进而使暗态漏光的区域就会减少,大大提升影像的对比。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详细的描述结合所附图示,将可轻易的了解上述内容及此项发明的诸多优点,其中:
图1a为已知绝缘层设于彩色滤光片上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1b为已知绝缘层设于阵列衬底上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绝缘层设于彩色滤光片上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绝缘层设于阵列衬底上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2c为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3a为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b为图3a中A-A’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种变化例;
图4b为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二种变化例;以及
图4c为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三种变化例。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次像素区:100、230、330、430
穿透区:101、232、332、432
反射区:102、231、331、431
漏光区:103、270
彩色滤光片:110、240、340
阵列衬底:120、200、300
液晶层:130、250、350
绝缘层:140、260、360
光学薄膜:150、290、390
透明电极:160、201、301
反射电极:170、202、302
背光模块:180、280、380
共通线:122、215
数据线:220、320
第一共通线:310
第二共通线:312
扫描线:121、210、315
凸块:361
黑色矩阵:111、385
第一区:A1
第二区:A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穿透半反射的液晶显示面板。通过本发明的改良可以解决半穿透半反射的液晶显示面板暗态漏光的问题,进而提升对比,更提升开口率。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如下所述。
半穿透半反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衬底(array)、彩色滤光片(CF)以及液晶层。另外,绝缘层设置于彩色滤光片或阵列衬底上。半穿透半反射液晶显示面板依据绝缘层设置的位置可区分为两类:绝缘层设于彩色滤光片上以及绝缘层设于阵列衬底上。
首先,先详细说明本发明以绝缘层设于彩色滤光片上结构为主的半穿透半反射液晶显示面板。请参照图2a,其为本发明绝缘层设于彩色滤光片上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此绝缘层设于彩色滤光片上结构的阵列衬底200包括多条扫描线(Gate line)210、多条共通线(Common line)(图中未标示),以及多条数据线(Data line)220。
请参照图2a中的第一区A1,其为本发明绝缘层设于彩色滤光片上结构面板的上视面。图中显示多条共通线与多条扫描线210平行,多条数据线220与多条扫描线210互相垂直交错以形成多个次像素区(Sub-pixel region)230。
请参照图2a中的第二区A2,其为本发明绝缘层设于彩色滤光片上结构面板的剖面图,图中显示每一个次像素区230具有反射区231以及穿透区232,且同一列中两个相邻次像素区230的反射区231彼此相邻。并且,两个相邻次像素区230的两反射区231的厚度一致,两穿透区232的厚度也一致。
阵列衬底200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TFT)(图中未标示),每一薄膜晶体管分别与每一数据线220电连接。阵列衬底200还包括透明电极201与反射电极202。其中,透明电极201位于每一个次像素区230的穿透区232,透明电极201的材质包括氧化铟锡或氧化铟锌;反射电极202位于每一个次像素区230的反射区231,反射电极的材质包含铝、银或其组合。此外,在此液晶显示器中还包括背光模块280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下方。
本发明绝缘层设于彩色滤光片上液晶显示器的彩色滤光片240具有多个次像素区230(代号与上述相同),分别与阵列衬底200的多个次像素区230相对应。彩色滤光片240的次像素区230包含绝缘层260设置在与阵列衬底200的反射区231相对应的每一次像素区230。其中,绝缘层厚度约为1~3μm,较佳约为1.6~2.2μm。此外,可设置光学薄膜290与彩色滤光片240的表面接合或贴合。而本发明绝缘层设于彩色滤光片上液晶显示器的液晶层250设于阵列衬底200与彩色滤光片240之间。
如图所示,绝缘层260的斜边区域为造成液晶排列不佳的原因。液晶排列不佳将会造成漏光,漏光的区域称为漏光区270。已知半穿透半反射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有两区漏光区270。
本发明因同一列中两个相邻次像素区230的反射区231彼此相邻,所以每一次像素区中漏光区270仅有一区,由此有效提升对比。于估算开口率时,因每一次像素区中减少一区漏光区270,将使开口率大大提升。此外,由于绝缘层260的斜边的区域仅剩一区,所以液晶配向时,可能会造成配向不均匀的区域也会减少一个区域,进而使液晶排列方式较接近预期的型态。
彩色滤光片240的次像素区230包含红色(R)次像素区、绿色(G)次像素区以及蓝色(B)次像素区。红色次像素区、蓝色次像素区以及绿色次像素区形成像素(Pixel)。彩色滤光片240的次像素区的颜色举例包含红色、绿色、蓝色、蓝绿色、洋红色以及/或黄色。
背光模块280位于液晶显示面板的下方,负责提供光源,当电流通过薄膜晶体管时,彩色滤光片240与阵列衬底200之间将产生电场变化,造成液晶分子偏转,进而改变光线的偏极性,最后经由光学薄膜290滤除不同偏光角度的光,得到了每个像素个别的明暗度。也就是说,彩色滤光片240给予每一个像素特定的颜色,结合每一个不同颜色的像素所呈现出的就是面板前端的影像画面。
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发明以绝缘层设于阵列衬底上结构为主的半穿透半反射液晶显示面板,元件相同者将以相同代号标示之。请参照图2b,其为本发明绝缘层设于阵列衬底上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绝缘层设于阵列衬底上液晶显示器的阵列衬底200包括多条扫描线210、多条共通线(Common line)(图中未标示),以及多条数据线(Data line)220。
请参照图2b中的第一区A1,其为本发明绝缘层设于阵列衬底上结构面板的上视面,多条共通线与多条扫描线210平行,多条数据线220与多条扫描线210互相垂直交错以形成多个次像素区(Sub-pixel region)230。
请参照图2b中的第二区A2,其为本发明绝缘层设于阵列衬底上结构面板的剖面图,每一个次像素区230具有反射区231以及穿透区232,且同一列中两个相邻次像素区230的反射区231彼此相邻。反射区231还包含绝缘层260形成于阵列衬底200上,绝缘层厚度约为1~3μm,较佳约为1.6~2.2μm。值得注意的是,两个相邻次像素区230的两反射区231的厚度一致,两穿透区232的厚度也一致。
阵列衬底200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TFT)(图中未标示),每一薄膜晶体管分别与每一数据线220电连接。阵列衬底200包括透明电极201与反射电极202。其中,透明电极201位于每一个次像素区230的穿透区232,透明电极201的材质包括氧化铟锡或氧化铟锌;反射电极202位于每一个次像素区230的反射区231,反射电极202的材质包含铝、银或其组合。此外,在此液晶显示器中还包括背光模块280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下方。
本发明绝缘层设于阵列衬底上结构的彩色滤光片240具有多个次像素区230(代号与上述相同),其分别与阵列衬底200的多个次像素区230相对应。此外,本发明绝缘层设于阵列衬底上液晶显示器可设置光学薄膜290与彩色滤光片240的表面贴合,以及液晶层250设置于阵列衬底200与彩色滤光片240之间。
绝缘层设于阵列衬底上结构为主的半穿透半反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以及方式大致与绝缘层设于彩色滤光片上结构为主的半穿透半反射液晶显示面板相同,差异之处在于绝缘层设于彩色滤光片上结构的绝缘层260设置在彩色滤光片240的次像素区230与阵列衬底200相对应的反射区231;绝缘层设于阵列衬底上结构的绝缘层260设置在阵列衬底200的反射区231。
请参照图2c,其为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的俯视图,且绝缘层设于彩色滤光片上结构或绝缘层设于阵列衬底上结构都可以此图表示。如图所示,此半穿透半反射的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多条扫描线210、多条与扫描线210大体平行的共通线215,以及与扫描线210大体垂直的数据线220。其中,扫描线210与共通线215依序交错排列于液晶显示面板内,并且数据线220与扫描线210互相交错,以形成多个次像素区230。
值得注意的是,每一次像素区230均具有反射区231及穿透区232,且上述同一列的两个相邻次像素区230的反射区231彼此相邻。另外,在较佳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上,同一行的各次像素区230举例依序为红色次像素区、绿色次像素区以及蓝色次像素区的连续排列,同一列的各次像素区230则具有相同颜色的次像素区230。
此外,同一行中相邻的一次像素区230的该反射区231与另一次像素区230的该反射区231彼此相邻,如图2c所示,可为上下相邻次像素区230的该反射区231彼此相邻或/且左右相邻次像素区230的该反射区231彼此相邻。但也可设计为同一行中相邻的一次像素区230的该反射区231与另一次像素区230的该穿透区232彼此相邻。
请参照图3a,其为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且绝缘层设于彩色滤光片上结构或绝缘层设于阵列衬底上结构都可以此图表示。如图所示,此半穿透半反射的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多条扫描线315、与扫描线315大体平行的多条第一共通线310、以及与扫描线315大体垂直的多条数据线320。其中,扫描线315与第一共通线310依序交错排列于液晶显示面板内,并且扫描线315、第一共通线310与数据线320互相交错以形成多个次像素区330。
每一次像素区330具有反射区331及穿透区332,且上述同一列的两个相邻次像素区330的反射区331彼此相邻。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每一次像素区330都具有各自的扫描线315,设置于反射区331内,且邻近于相邻次像素区330的反射区331。此外,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第二共通线312,其与扫描线315及第一共通线310大体平行,且每一条第二共通线312大体位于穿透区332与反射区331之间。
此外,同一行中相邻的次像素区330的该反射区331与另一次像素区330的该反射区331彼此相邻,如图所示。但也可设计为同一行中相邻的次像素区330的该反射区331与另一次像素区330的该穿透区332彼此相邻。
接着请同时参照图3a及图3b,其中图3b为图3a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A-A’处的剖面结构显示了相邻两次像素区330的部份剖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以绝缘层设于彩色滤光片上结构为例,此剖面结构至少包括阵列衬底300、彩色滤光片340、设置于阵列衬底300及彩色滤光片340的液晶层350、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底侧的背光模块380以及贴合于彩色滤光片340的光学薄膜390。
其中,阵列衬底300具有反射电极302与透明电极301分别位于每一次像素区330的反射区331及穿透区332。由于相邻两次像素区330的反射区331互相连接,故两次像素区的反射电极302便彼此相邻,且相邻的反射电极302与透明电极301之间都可具有一定的间隔,但不局限于此,视设计而定。
如图3a所示,阵列衬底300还包括第二共通线312及扫描线315。第二共通线312设置于每一次像素区330的反射电极302与透明电极301之间,且位于反射电极302与透明电极301间的间隔下方,可用来防止漏光。扫描线315,设置于每一次像素区330的反射电极302下方,且反射电极302完整跨越扫描线315。由于相邻两次像素区330的两反射电极302间具有间隔,所以在彩色滤光片340内相对于上述间隔的位置可设置黑色矩阵385,用以防止漏光。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两相邻的次像素区330仅需设置一条黑色矩阵385。因此,本实施例可大幅地增加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开口率。
由于本实施例为绝缘层设于彩色滤光片上结构,因此在彩色滤光片340下方具有绝缘层360,且每一绝缘层360位于两相邻反射区331的对应位置。
为了缩短液晶屏幕反应时间及增广视角,液晶显示面板往往采用多重分域垂直配向(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MVA)的设计。因此,可在每一次像素区330内的绝缘层360或彩色滤光片340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凸块361,用以形成更多像素分域。在较佳实施例中,每一次像素区330中的位于反射区331的绝缘层360及位于穿透区332的彩色滤光片340分别具有凸块361。
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中,每一次像素区的反射区及穿透区除了上述的排列方式之外,还可具有如图4a至图4c的变化例。
请参照图4a,其为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种变化例。如图所示,同一列中两个相邻次像素区430的反射区彼此相邻。同一行中连续两个次像素区430为一组,且同组内的两个反射区431连续相接排列,而同一行中相邻组的反射区431与穿透区432彼此相邻。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同一行或同一列的反射区431均与穿透区432交错排列,如此一来显示画面较不易有明暗间隔的现象,且对于显示图样较复杂的画面,也可有更佳的表现。
请参照图4b,其为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二种变化例。如图所示,同一列中两个相邻次像素区430的反射区彼此相邻。同一行中连续三个次像素区430为一组,且同组内的三个反射区431连续相接排列,而同一行中相邻组的反射区431与穿透区432彼此相邻。
请参照图4c,其为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三种变化例。如图所示,同一列中两个相邻次像素区430的反射区彼此相邻。同一行中连续四个次像素区430为一组,且同组内的四个反射区431连续相接排列,而同一行中相邻组的反射区431与穿透区432彼此相邻。
本发明提出的设计,令两个相邻的次像素区的反射区、穿透区彼此相邻,使绝缘层结构不平整的面积减少,因此液晶分子排列将不会受到不平整之处而排列不整,进而使暗态漏光的区域就会减少,大大提升影像的对比。
另外,由于相邻两次像素区的穿透区与反射区的排列相反,所以两个次像素区仅需一条黑色矩阵,由此大幅增加每一次像素的开口率。
本发明虽以较佳实例阐明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精神与发明实体仅止于上述实施例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当可轻易了解并利用其它元件或方式来产生相同的功效。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内所作的修改,均应包含在所属的权利要求内。
Claims (11)
1.一种半穿透半反射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阵列衬底,包括:
多条扫描线;
多条共通线,与所述多条扫描线大体平行;
多条数据线,与所述多条扫描线或所述多条共通线互相交错以形成多个次像素区,其中每一个次像素区具有反射区以及穿透区,且上述同一列中两个相邻次像素区的反射区彼此相邻;
反射电极,位于所述每一个次像素区的所述反射区;
透明电极,位于所述每一个次像素区的所述穿透区;以及
多个薄膜晶体管,每一所述薄膜晶体管分别与每一所述数据线电连接;
彩色滤光片,具有多个次像素区并分别与所述阵列衬底的多个次像素区相对应,所述彩色滤光片包含绝缘层设置在与所述反射区相对应的所述每一个次像素区;以及
液晶层,设于所述阵列衬底与所述彩色滤光片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绝缘层厚度为1~3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绝缘层厚度为1.6~2.2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个凸块,位于所述绝缘层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同一行中连续两个所述次像素区为一组,且同组内的两个所述反射区互相连接,而同一行中相邻的一次像素区的所述反射区与另一次像素区的所述穿透区彼此相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同一列中连续三个所述次像素区为一组,且同组内的三个所述反射区为连续相接排列,而同一行中相邻的一次像素区的所述反射区与另一次像素区的所述穿透区彼此相邻。
7.一种半穿透半反射的液晶显示器,包括:
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以及
背光模块,设置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下方。
8.一种半穿透半反射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阵列衬底,包括:
多条扫描线;
多条共通线,与所述多条扫描线大体平行;
多条数据线,与所述多条扫描线或所述多条共通线互相交错以形成多个次像素区,其中每一个次像素区具有反射区以及穿透区,且上述同一列中两个相邻次像素区的反射区彼此相邻;
多个薄膜晶体管,每一所述薄膜晶体管分别与每一所述数据线电连接;绝缘层,设置于所述每一个次像素区的所述反射区;
反射电极,位于所述绝缘层上;以及
透明电极,位于所述每一个次像素区的所述穿透区;
彩色滤光片,具有多个次像素区并分别与所述阵列衬底的多个次像素区相对应;以及
液晶层,设于所述阵列衬底与所述彩色滤光片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同一行中连续两个所述次像素区为一组,且同组内的两个所述反射区互相连接,而同一行中相邻的一次像素区的所述反射区与另一次像素区的所述穿透区彼此相邻。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同一列中连续三个所述次像素区为一组,且同组内的三个所述反射区为连续相接排列,而同一行中相邻的一次像素区的所述反射区与另一次像素区的所述穿透区彼此相邻。
11.一种半穿透半反射的液晶显示器,包括:
如权利要求8项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以及
背光模块,设置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下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1547487A CN101126882A (zh) | 2007-09-13 | 2007-09-13 | 液晶显示器及其液晶显示面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1547487A CN101126882A (zh) | 2007-09-13 | 2007-09-13 | 液晶显示器及其液晶显示面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26882A true CN101126882A (zh) | 2008-02-20 |
Family
ID=39094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101547487A Pending CN101126882A (zh) | 2007-09-13 | 2007-09-13 | 液晶显示器及其液晶显示面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126882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87271A (zh) * | 2016-01-11 | 2016-04-1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WO2021163975A1 (zh) * | 2020-02-20 | 2021-08-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
2007
- 2007-09-13 CN CNA2007101547487A patent/CN101126882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87271A (zh) * | 2016-01-11 | 2016-04-1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WO2021163975A1 (zh) * | 2020-02-20 | 2021-08-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113728271A (zh) * | 2020-02-20 | 2021-11-3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113728271B (zh) * | 2020-02-20 | 2023-12-0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US12038661B2 (en) | 2020-02-20 | 2024-07-16 |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111180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JP4572854B2 (ja) |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US7113243B2 (en) | In-plane switching mod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common electrodes and pixel electrodes on both substrate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US10816863B2 (en) | Reflective LCD panel including transparent pixel electrode and color filter layer stacked together | |
US9651818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omprising different spacing distances between pixel electrodes corresponding to specific color resist blocks | |
JP4442679B2 (ja) |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CN104570532A (zh) | 透明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 | |
US9858849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with transmissive and reflective subpixels | |
US8243238B2 (en) |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US9093043B2 (en) |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CN101401028A (zh) | 显示装置 | |
CN100395600C (zh) | 液晶装置和电子设备 | |
US20080266471A1 (en) | Liquid-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 |
US20050225705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bilateral display function | |
US8223303B2 (en) | Transflective LCD device | |
US20130278862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JP2007058007A (ja) | 液晶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US8223302B2 (en) | Display panel, electro-optical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US7542115B2 (en) | Semi-transmiss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 |
CN101126882A (zh) | 液晶显示器及其液晶显示面板 | |
KR20050115633A (ko) | 횡전계형 액정 표시 장치 | |
JP5723673B2 (ja) |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 |
JP4552780B2 (ja) |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KR100793577B1 (ko) | 반투과형 액정 표시 장치 | |
JP4711439B2 (ja) | 表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