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17750B - 聚酯复合长丝并线型纬向弹性毛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聚酯复合长丝并线型纬向弹性毛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17750B CN101117750B CN2007101219478A CN200710121947A CN101117750B CN 101117750 B CN101117750 B CN 101117750B CN 2007101219478 A CN2007101219478 A CN 2007101219478A CN 200710121947 A CN200710121947 A CN 200710121947A CN 101117750 B CN101117750 B CN 10111775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yarn
- doubling
- wool
- silk
- compou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酯复合长丝并线型纬向弹性毛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PET和PTT聚酯复合长丝与毛或毛混纺细纱通过并线形成的复合纱作为纬纱,PET和PTT聚酯复合长丝为原液着色或白色的自卷曲长丝;毛织物纬向具有5-40%的拉伸弹性。该织物具有弹性稳定持久、毛感强、加工简单方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白色或原液着色聚酯复合长丝为纬纱、具有5-40%拉伸弹性的纬向弹性毛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纺织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毛料纬向弹性织物一般通过采用毛(或毛混纺)纱包覆弹性纤维如氨纶(如Lycra)、聚烯烃(如DOW公司的XLA纤维)形成的包芯纱来实现。这类弹性纤维应用的缺点在于:不能裸丝应用,必须要作为芯纱被其它纤维包覆,才能具有实用价值;需要专门的包芯纱设备才能进行加工,并且加工流程较长、弹性难以控制均匀;同时,该类弹性织物存在多次反复使用时易松弛、化学稳定性差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加工简单、化学稳定性好、弹性持久的纬向弹性毛织物。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的:
一种聚酯复合长丝并线型纬向弹性毛织物,其特征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PT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酯复合长丝与毛或毛混纺细纱通过并线、加捻后形成的复合纱作为纬纱,所述PET和PTT聚酯复合长丝为原液着色或白色的自卷曲长丝;所述毛织物纬向具有5-40%的拉伸弹性。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PET和PTT聚酯复合长丝的复合比例为60/40。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液着色或白色的自卷曲长丝的细度在50-300D范围。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液着色或白色的自卷曲长丝和毛或毛混纺纱的比例为80/20-30/70。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纬向弹性毛织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的:
一种聚酯复合长丝并线型纬向弹性毛织物,其制备步骤如下:
1)复合聚酯长丝制备: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以60/40的复合比例通过复合纺丝技术获得细度在50-300D范围内的复合白丝;或者在纺丝过程中分别加入PET基的色母粒和PTT基的色母粒获得同样细度范围的原液着色的复合丝;
2)纬纱成纱方式:将步骤1)中的复合白丝或原液着色的复合丝和毛或毛混纺细纱在并线机上进行并线,得到并线纱;
3)织造方式:以普通的毛纱或毛混纺纱为经纱、以步骤2)所得的毛或毛混纺纱和复合白丝或复合丝并线纱为纬纱,进行织造;
4)整理工序:后整理工序可采用两种方式来实现较大的幅缩从而实现弹性:第一种方式,在连煮设备上,以25m/min左右的速度通过80℃-110℃的高温连煮槽;或者在单、双煮设备上通过80℃以上高温、在湿状态下使得织物幅宽得到有效收缩实现弹性。第二种方式,通过缩幅定型来实现,轧水预定型,在135℃度左右高温条件下使其收缩到一定的幅宽,在终定型时再缩幅定型;或者在湿整后直接通过终定型在高温条件下一步完成缩幅过程。该织物的热定型温度范围为170-200℃,定型速度为10-40m/min,定型时纬向拉幅尺寸范围为-10cm到5cm。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控制张力使得复合白丝或复合原液丝处于伸直而不伸长的状态,并防止小辫子纱出现。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并线后可根据织物要求进行加捻,捻度范围为0-1100捻/m,再经过蒸纱后即可使用。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复合白丝或复合色丝细度与毛或毛混纺纱的细度比例范围为0.3-1.0,并线后形成的复合白丝或复合丝/毛或毛混纺纱的比例为80/20-30/70。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纬纱可以全部为并线纱,也可以和毛或毛混纺纱以一定的间隔比例如1∶1进行织造;织造的上机门幅和成品门幅的比例范围为1.06-1.33。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纬纱需要至少两个及以上的储纬器,将复合纱通过大小筒子搭配进行使用,用以控制张力的均匀性并保证弹性。
有益效果:
本发明涉及的纬向弹性毛织物针对现有纬弹毛织物的不足,采用了不需要经过包覆处理、具有自卷曲弹性特点的原液着色或白色PET和PTT聚酯复合长丝,和毛或毛混纺纱通过并线合股成纱作为纬纱的方式,制成纬向拉伸弹性在5-40%范围内的纬向弹性毛织物。通过控制合股纱捻度、织物紧度、后整理工艺可获得需要的弹性值,该织物具有较好的毛感,不需要经过后道染色处理,加工简单,性能稳定,弹性持久。
本发明的纬向弹性毛织物的具有如下优点:
(1)加工方便简单,可以全部在毛纺设备上进行。采用聚酯复合弹性纤维和毛(毛混纺)细纱并线的复合纱作为纬纱,聚酯复合弹性纤维只需要在并线时和毛(毛混纺)细纱在一定张力下并合成复合纱,根据要求经过加捻或不加捻后即可直接应用,生产工序短,简单方便,节约成本,弹性易于控制。
(2)采用了原液着色或白色的聚酯复合长丝,避免了筒子染色工序造成的内外筒子弹性不匀的现象,降低了成本。
(3)适合于任何类型和结构的经面毛织物。采用细度较毛(或毛混纺)细纱较细的聚酯复合长丝,使得聚酯复合长丝收缩后藏在毛(毛混纺)纱的后面,导致布表面毛感强、且具有纬向弹性。
(4)连煮或高温湿热的单、双煮工序来实现幅缩,并在后定型时采用拉幅定型,使得织物尺寸更加稳定、挺括。
(5)采用PET/PTT聚酯复合长丝作为纬纱的弹性毛织物,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在使用过程中弹性持久、化学性能稳定。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五枚两飞经面缎纹,其制备步骤如下:
1)复合聚酯长丝制备: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以60/40的复合比例通过复合纺丝技术获得细度为65D的复合白丝;或者在纺丝过程中分别加入PET基的母粒和PTT基的母粒获得同样细度范围、原液着色的复合丝;
2)纬纱成纱方式:将步骤1)中的复合白丝或原液着色的复合丝和790Z捻/m的90Nm/2毛/涤70/30混纺细纱在并线机上进行并线,并加捻得到捻度1000S捻/m的并线纱;控制毛纱并线张力为4.82g、长丝并线张力为2.32g,使得复合白丝或复合丝处于伸直而不伸长的状态,以防止小辫子纱出现。所述复合白丝或复合丝细度与毛或毛混纺纱的细度比例为1.8,并线后形成的复合白丝或复合丝/毛或毛混纺纱的比例为30/70。
3)织造方式:以单纱捻度为790Z捻/m、股线捻度为1000S捻/m的90Nm/2的普通毛纱或毛混纺纱为经纱、以步骤2)所得的并线纱为纬纱,进行织造。织造过程中,纬纱至少采用两个储纬器进行大小筒子搭配织造。坯布经纬密度为501×370根/10cm。
4)整理工序:烧毛后先采用连煮工序,在连煮设备上,以25m/min的速度通过80℃-110℃的高温连煮槽,或在单双煮设备上在80℃高温、湿状态下使得织物幅宽得到有效收缩。使得织物门幅收缩至162cm,在后续的湿整工序中继续进行有效幅缩,定型时拉幅1-2cm;如果没有连煮,则主要通过定型时使得门幅缩到155cm左右。最后通过蒸呢工序后达到150cm的成品门幅。成品经纬密度为585×385根/10cm。所得五枚两飞经面缎纹的纬向拉伸弹性在20%以内。
实施例2:
五枚两飞经面缎纹,其制备步骤如下:
1)复合聚酯长丝制备: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以60/40的复合比例通过复合纺丝技术获得细度为65D的复合白丝;或者在纺丝过程中分别加入PET基的母粒和PTT基的母粒获得同样细度范围的原液着色的复合丝;
2)纬纱成纱方式:将步骤1)中的复合白丝或原液着色的复合丝和680Z捻/m的90Nm/2毛/涤70/30混纺细纱在并线机上进行并线,得到捻度790S捻/m的并线纱;控制毛纱并线张力为4.82g、长丝并线张力为2.32g,使得复合白丝或复合丝处于伸直而不伸长的状态,以防止小辫子纱出现。所述复合白丝或复合丝细度与毛或毛混纺纱的细度比例为1.8,并线后形成的复合白丝或复合丝/毛或毛混纺纱的比例为30/70。
3)织造方式:以单纱捻度为790Z捻/m、股线捻度为1000S捻/m的的90Nm/2的普通毛纱或毛混纺纱为经纱、以步骤2)所得的并线纱为纬纱,进行织造。织造过程中,纬纱至少采用两个储纬器进行大小筒子搭配织造。坯布经纬密度为501×370根/10cm。
4)整理工序:烧毛后先采用连煮工序,在连煮设备上,以25m/min的速度通过80℃-110℃的高温连煮槽,或在单双煮设备上在95℃高温、湿状态下使得织物幅宽得到有效收缩。使得织物门幅收缩至162cm,在后续的湿整工序中继续进行有效幅缩,定型时拉幅1-2cm;如果没有连煮,则主要通过定型时使得门幅缩到155cm左右。最后通过蒸呢工序后达到150cm的成品门幅。成品经纬密度为585×385根/10cm。所得五枚两飞经面缎纹的纬向拉伸弹性在30%范围内。
实施例3:
2/1哔叽,其制备步骤如下:
1)复合聚酯长丝制备: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以60/40的复合比例通过复合纺丝技术获得细度为120D的复合白丝;或者在纺丝过程中分别加入PET基的母粒和PTT基的母粒获得同样细度范围的原液着色的复合丝;
2)纬纱成纱方式:将步骤1)中的复合白丝或复合色丝和经纱为捻度680Z捻/m的56 Nm毛/涤55/45混纺细纱在并线机上进行并线,然后加捻得到捻度为790S捻/m的并线纱,再经过蒸纱后即可使用;所述复合白丝或复合丝细度与毛或毛混纺纱的细度比例为1.2,并线后形成的复合白丝或复合丝/毛或毛混纺纱的比例为80/20。
3)织造方式:以单纱捻度为680Z捻/m、股线捻度为790S捻/m的的56Nm/2毛涤55/45混纺纱为经纱、以步骤2)所得的并线纱为纬纱,进行织造。坯布经纬密度为270×240根/10cm。此步骤中需要四个储纬器,将复合纱通过大小筒子搭配进行使用,用以控制张力的均匀性并保证弹性。
4)整理工序:在135℃左右高温条件下进行轧水预定型,使其收缩到160cm-165cm,在终定型时再缩幅定型;或者在湿整后直接通过终定型一步完成缩幅过程。该织物的热定型温度范围为170-200℃,定型速度为20-40m/min,定型时纬向拉幅尺寸范围为-5cm到3cm。成品经纬密度为318×251根/10cm,幅宽150cm。所得2/1哔叽的纬向拉伸弹性在30%范围内。
实施例4:
2/1哔叽,其制备步骤如下:
1)复合聚酯长丝制备: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以60/40的复合比例通过复合纺丝技术获得细度为120D范围内的复合白丝;或者在纺丝过程中分别加入PET基的母粒和PTT基的母粒获得同样细度范围的原液着色的复合丝;
2)纬纱成纱方式:将步骤1)中的复合白丝或复合色丝和经纱为捻度680Z的56 Nm毛/涤55/45混纺细纱在并线机上进行并线,然后加捻得到捻度为1100S捻/m的并线纱,再经过蒸纱后即可使用;所述复合白丝或复合丝细度与毛或毛混纺纱的细度比例范围为1.2,并线后形成的复合白丝或复合丝/毛或毛混纺纱的比例为80/20。
3)织造方式:以捻度680Z/790S的56 Nm/2毛涤55/45混纺纱为经纱、以步骤2)所得的并线纱为纬纱进行织造;织造的上机门幅和成品门幅的比例范围为1.06-1.33。坯布经纬密度为270×240根/10cm。此步骤中需要两个储纬器,将复合纱通过大小筒子搭配进行使用,用以控制张力的均匀性并保证弹性。
4)整理工序:在135℃左右高温条件下进行轧水预定型,使其收缩到160cm-165cm左右。,在终定型时再缩幅定型;或者在湿整后直接通过终定型一步完成缩幅过程。该织物的热定型温度范围为170-200℃,定型速度为20-40m/min,定型时纬向拉幅尺寸范围为-5cm到3cm。成品经纬密度为318×251根/10cm,幅宽150cm。纬向拉伸弹性在30%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聚酯复合长丝并线型纬向弹性毛织物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复合聚酯长丝制备: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以60/40的复合比例通过复合纺丝技术获得细度在50-300D范围内的复合白丝;或者在纺丝过程中分别加入PET基的色母粒和PTT基的色母粒获得同样细度范围的原液着色的复合色丝;
2)纬纱成纱方式:将步骤1)中的复合白丝或复合色丝和毛或毛混纺细纱在并线机上进行并线,或并线后再加捻得到并线纱;
3)织造方式:以普通的毛纱或毛混纺纱为经纱、以步骤2)所得的并线纱为纬纱,进行织造;
4)整理工序:在连煮设备上,以25m/min的速度通过80℃-110℃的高温连煮槽,或在单双煮设备上在80℃以上高温、湿状态下使得织物幅宽得到有效收缩。
2.一种聚酯复合长丝并线型纬向弹性毛织物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复合聚酯长丝制备: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以60/40的复合比例通过复合纺丝技术获得细度在50-300D范围内的复合白丝;或者在纺丝过程中分别加入PET基的色母粒和PTT基的色母粒获得同样细度范围的原液着色的复合色丝;
2)纬纱成纱方式:将步骤1)中的复合白丝或复合色丝和毛或毛混纺细纱在并线机上进行并线,或并线后加捻或蒸纱后得到并线纱;
3)织造方式:以普通的毛纱或毛混纺纱为经纱、以步骤2)所得的并线纱为纬纱,进行织造;
4)整理工序:通过缩幅定型来实现,在135℃度高温条件下进行轧水预定型,使其收缩到158cm-165cm,在终定型时再缩幅定型;或者在湿整后直接通过终定型一步完成缩幅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复合长丝并线型纬向弹性毛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要控制张力使得复合白丝或复合色丝处于伸直而不伸长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酯复合长丝并线型纬向弹性毛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并线后进行加捻,捻度范围为0-1100捻/米,再经过蒸纱后即可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酯复合长丝并线型纬向弹性毛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复合白丝或复合色丝细度与毛或毛混纺纱的细度比例范围为1.2-1.8,并线后形成的复合白丝或复合色丝与毛或毛混纺纱的比例为80/20-30/7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酯复合长丝并线型纬向弹性毛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纬纱全部为并线纱,或者和毛或毛混纺纱以1∶1的间隔比例进行织造;织造的上机门幅和成品门幅的比例范围为1.06-1.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酯复合长丝并线型纬向弹性毛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需要至少两个及以上的储纬器,将复合纱通过大小筒子搭配进行使用,用以控制张力的均匀性并保证弹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1219478A CN101117750B (zh) | 2007-09-18 | 2007-09-18 | 聚酯复合长丝并线型纬向弹性毛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1219478A CN101117750B (zh) | 2007-09-18 | 2007-09-18 | 聚酯复合长丝并线型纬向弹性毛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17750A CN101117750A (zh) | 2008-02-06 |
CN101117750B true CN101117750B (zh) | 2011-11-02 |
Family
ID=39054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2194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17750B (zh) | 2007-09-18 | 2007-09-18 | 聚酯复合长丝并线型纬向弹性毛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11775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54004A (zh) * | 2010-10-25 | 2012-05-16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 一种复合弹性长丝包芯纱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480569B (zh) * | 2014-12-31 | 2017-02-22 |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聚酯弹性丝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560682A (zh) * | 2020-04-28 | 2020-08-21 | 北京南丁格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梭织面料及梭织方法 |
CN113913995A (zh) * | 2021-10-11 | 2022-01-11 | 江苏箭鹿毛纺股份有限公司 | 改性聚酯复合长丝的匹染弹性毛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913991A (zh) * | 2021-10-11 | 2022-01-11 | 江苏箭鹿毛纺股份有限公司 | 功能性改性聚酯复合长丝的匹染弹性毛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016198A (zh) * | 2021-11-09 | 2022-02-08 | 江苏箭鹿毛纺股份有限公司 | 改性聚酯复合长丝的持久弹性羊毛衫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913994A (zh) * | 2021-11-09 | 2022-01-11 | 江苏箭鹿毛纺股份有限公司 | 功能性聚酯复合长丝的弹性毛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39403A (zh) * | 2001-03-29 | 2005-07-13 | 旭化成株式会社 | 坐垫用立体编织物 |
-
2007
- 2007-09-18 CN CN2007101219478A patent/CN10111775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39403A (zh) * | 2001-03-29 | 2005-07-13 | 旭化成株式会社 | 坐垫用立体编织物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JP特开2003-73941A 2003.03.12 |
曹秋玲等.利用Sirofil纺纱技术开发PTT/毛精纺面料.《毛纺科技》.2007,(第8期),第9-12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17750A (zh) | 2008-02-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17750B (zh) | 聚酯复合长丝并线型纬向弹性毛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117751B (zh) | 聚酯复合长丝间纬型纬向弹性毛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660587A (zh) | 一种嵌入式纬浮线持久蓬松柔软毛圈织物的生产方法 | |
CN108823715A (zh) | 一种并列复合纱线及其面料的制作工艺 | |
CN105970404A (zh) | 一种高档粘胶棉羊毛弹力面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7299446B (zh) | 一种变色抗菌防紫外面料的生产工艺 | |
CN106283352B (zh) | 一种化纤超仿棉格子布的生产工艺 | |
CN101122058B (zh) | 一种聚酯和毛混纺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52835A (zh) | 一种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绢丝/ptt混纺织物的制备方法 | |
CN107022827B (zh) | 一种经纱三套色小提花牛仔面料 | |
CN104032453A (zh) | 仿羊绒精纺面料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4016198A (zh) | 改性聚酯复合长丝的持久弹性羊毛衫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3113019U (zh) | 麂皮绒仿皮面料 | |
CN113445188A (zh) | 一种活性可染氨纶针织面料 | |
CN101768819A (zh) | Ptt/pet复合弹力纤维制作公安作训服面料的生产工艺 | |
CN114990751B (zh) | 一种涤纶热熔丝包芯纱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5323550B (zh) | 一种复合纱线及其在制备吸湿透气抗皱面料中的应用 | |
CN102242448A (zh) | 一种闪光棉记忆绸面料 | |
CN101748548A (zh) | 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高密度弹性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9968766A (zh) | 一种防水透气针织床单及其制作工艺 | |
CN105648633A (zh) | 涤棉混纺靛蓝不透芯染色牛仔布 | |
CN106868698A (zh) | 一种具有亲水改性聚酯纤维的混纺面料的制造过程 | |
CN110230209A (zh) | 一种尼龙面料及其加工方法 | |
CN212223227U (zh) | 一种天丝棉混纺面料 | |
CN218910676U (zh) | 高色牢度的无棉牛仔面料以及服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02 Termination date: 20140918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