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115231B - 信息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15231B
CN101115231B CN2007100803950A CN200710080395A CN101115231B CN 101115231 B CN101115231 B CN 101115231B CN 2007100803950 A CN2007100803950 A CN 2007100803950A CN 200710080395 A CN200710080395 A CN 200710080395A CN 101115231 B CN101115231 B CN 1011152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sdu
pdu
criteria information
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8039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15231A (zh
Inventor
丁颖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08039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152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15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52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152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5231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如果收到需要优先处理的SDU信息,则中断当前SDU信息的处理,先处理需要优先处理的SDU信息。本发明可简化信息传输处理过程,传输效率,降低出错率和成本,可实现对不同类型信息的调度,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Description

信息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传输技术,尤其涉及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MBMS,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中传输MBMS控制信息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讯网络中,组播和广播是一种从一个数据源向多个目标传送数据的技术。在传统移动通讯网络中,小区组播业务或广播业务(CBS,Cell BroadcastService)允许低比特率数据通过小区共享广播信道向所有用户发送,此种业务属于消息类业务。
现在,人们对移动通信的需求已不再满足于电话和消息业务,随着因特网(Internet)的迅猛发展,大量移动多媒体业务涌现出来。其中一些移动多媒体业务要求多个用户能同时接收相同数据,例如视频点播、电视广播、视频会议、网上教育、互动游戏等。这些移动多媒体业务与一般的数据业务相比,具有数据量大、持续时间长、时延敏感等特点。目前的网际协议(IP)组播和广播技术只适用于有线IP通讯网络,不适用于移动通讯网络,因为移动通讯网络具有特定的网络结构、功能实体和无线接口,这些都与有线通讯IP网络不同。
为了有效地利用移动通讯网络资源,第三代移动通讯全球标准化组织(3GPP)提出了移动通讯网络的MBMS,从而在移动通讯网络中提供一个数据源向多个用户发送数据的点到多点业务,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尤其是空口接口资源。3GPP提出的MBMS不仅能实现纯文本低速率的消息类组播和广播,而且还能实现高速多媒体业务的组播和广播,这无疑顺应了未来移动数据发展的趋势。
图1为MBMS的体系结构图,如图1所示,为了支持MBMS业务,在移动通讯网络中新增了移动网功能实体:广播组播业务中心(BM-SC),用于授权和在移动通讯网络中发起MBMS承载业务,并按照预定时间计划传送MBMS内容,是内容提供者的入口。此外,为了支持MBMS业务,用户终端(UE)、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UTRA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全球演变增强数据率(GSM/EDGE)无线接入网(GERAN)、服务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GPRS)的支持节点(SGSN)、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等功能实体进行增强,增加了MBMS相关的功能。
MBMS包括组播模式和广播模式。组播模式需要用户签约加入相应组播组,进行业务激活,并产生相应的计费信息;而广播模式则不需用户签约加入既可进行业务激活。由于组播和广播模式在业务需求上存在不同,因此导致其业务流程也不同。
图2为MBMS组播模式业务流程图,其流程依次包括:签约、业务声明、用户加入、会话开始、MBMS通知、数据传送、会话结束和用户退出。
图3为MBMS广播模式业务流程图,其流程依次包括:业务声明、会话开始、MBMS通知、数据传送、会话结束。
上述在组播模式业务和广播模式业务的数据传送阶段,MBMS业务在UTRAN和UE间传输信息的方式有两种模式:点到多点(PTM,Point toMultipoint)模式和点到点(PTP,Point to Point)模式。PTM模式通过MBMS点到多点业务信道(MTCH)发送相同的数据,所有加入组播业务或对广播业务感兴趣的UE都可以接收;PTP模式通过专用业务信道(DTCH)发送数据,只有相应的一个UE可以接收到。
在MBMS PTM传输模式中,相关的无线控制信息,包括业务信息、接入信息、无线承载信息、FLC信息等,都由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Control)层通过逻辑信道,即MBMS点到多,点控制信道(MCCH,MBMSpoint-to-multipoint Control Channel)发送。图4为MCCH的协议栈结构图,如图4所示,MCCH的协议单元由上至下依次为:RRC层、无线链路控制层(RLC)、介质访问控制层(MAC)、物理层(PHY)。
图5为MAC层的逻辑通道与物理层的FACH通道的映射关系图,如图5所示,在现有的系统中,MCCH信息,即MBMS的控制信息都被映射到前向接入信道(FACH,Forward Access Channel)传输信道上发送。
图6为MCCH信息的传输调度图,如图6所示,MCCH信息是基于固定调度的方式来传送的。并且为了提高可靠性,UTRAN需重复发送MCCH信息。重复发送MCCH信息的周期为“重复周期”,完整的MCCH信息会根据“重复周期”被周期性的发送。“修改周期”则被定义为整数倍的重复周期,在每一个修改周期内都要对MCCH信息进行修改。MBMS的接入信息可以根据“接入信息周期”被周期性的发送,并且“接入信息周期”是重复周期的整数分割。
MCCH信息又被分成准则信息和非准则信息。其中,准则信息由MBMS邻小区信息、MBMS业务信息、MBMS无线承载信息组成,且为需周期性重复发送的信息,在每个重复周期中所发送的内容不变,只能在修改周期中,MCCH信息第一次发送时才可以被修改;非准则信息是指MBMS接入信息,且为不需周期性重复发送的信息,可在任何时间修改。
现有技术方案中,RLC采用非确认模式(UM)来传送MCCH信息,并且使用同一个RLC UM实体将准则信息和非准则信息通过一个MCCH逻辑信道来传送。参见图7,为MBMS控制信息的传输方式图。现有技术中,MBMS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主要包括发送方(Sender)的RLC UM实体的发送过程,和接收方(Receiver)RLC UM实体的接收过程。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内可以发送一个或几个PDU,MAC决定每个传输时间间隔内PDU的大小和个数。
目前,非确认模式数据协议数据单元(UMD PDU)的发送过程是:发送方RLC UM实体接收到高层的非确认模式数据传输请求后,发送方调度从高层接收到的RLC业务数据单元(SDU)来发送;如果有一个或多个RLC SDU已经被调度来发送,则RLC UM实体先通知低层从高层接收包括SDU数目和大小的数据;然后RLC UM实体根据低层指示的PDU大小对SDU分段,如果可能也进行级联;之后,设置序列号域为VT(US),为每个在UMD PDU中结束的SDU设置长度指示域;最后,提交所请求数目的UMD PDU给低层即MAC层,并为每个提交到低层的UMD PDU更新VT(US),同时,缓冲没有被提交到低层的SDU。
UMD PDU的接收过程是:接收方RLC UM实体从低层收到一组UMD PDU后,该RLC UM实体根据接收到的UMD PDU更新VR(US);如果VR(US)的更新步长不等于1,则丢弃在丢失的UMD PDU中有分段的SDU,否则,重组接收到的UMD PDU为RLC SDU,并提交重组后的RLC SDU给高层即RRC层。
具体来说,发送方RLC UM实体的发送流程在当前一个修改周期开始后,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A1、当前修改周期开始,在第一个重复周期内,MCCH的高层,即RRC将需要发送的控制信息通过SDU发送给RLC UM实体,RLC UM实体接收到SDU后,执行步骤A2。
步骤A2、RLC UM实体对所收到的SDU进行分段/级联处理,组装成非确认模式数据协议数据单元(UMD PDU),以下简称PDU。
其中,UMD PDU的格式如表一所示:
Figure B2007100803950D00041
表一
在RLC协议UMD PDU的格式中,使用长度指示(LI,Length Indicator)标志RLC SDU在该PDU中结束的位置,LI除了一些预先定义的特殊值外,表示UMD PDU中RLC头部结束位置到RLC SDU在本PDU的最后一个字节的字节数,LI为7位或15位。对于UM模式,如果最大的UMD PDU大小<=125字节,则使用7位的LI,其他情况使用15位LI。7位LI和15位LI每个特殊值的含义分别如表二、表三所示,表二为7位LI每个特殊值的含义描述,表三为15位LI每个特殊值的含义描述。
Figure B2007100803950D00051
表二
Figure B2007100803950D00052
表三
由于包含准则信息的SDU和包含非准则信息的SDU不可以级联到同一个PDU中,因此在本步骤中,RLC UM实体需要实时区别每个所接收SDU的信息类型,并根据SDU的信息类型进行分段/级联处理,即:对于包括准则信息的SDU进行分段/级联处理,组装成包括准则信息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对于包括非准则信息的SDU进行分段/级联处理,组装成包括非准则信息的PDU。
步骤A3、RLC UM实体为组装成的PDU设置序列号,通过一条MCCH逻辑信道向MAC层发送组装成的PDU,并判断所发送的PDU中是否包括准则信息,如果是,则在RLC UM实体内保存该包括准则信息的PDU,否则,不保存该PDU。
在现有技术中,包括准则信息的PDU和包括非准则信息的PDU共同使用同一个序列号空间。以7位空间为例,一个序列号空间包括的序列号为:0~127。
步骤A4、MAC层将MCCH逻辑信道映射到物理层的FACH传输信道发送PDU。此时,一个重复周期结束。
步骤A5,判断当前修改周期是否结束,如果是,则执行步骤A7;否则,将下一个重复周期作为当前重复周期,执行步骤A6。
步骤A6、RLC UM实体在当前重复周期内,接收RRC传送来的SDU,区别所接收SDU的信息类型,对于包括准则信息的SDU不再作处理,直接向MAC层发送RLC UM实体内所保存的、包括准则信息的PDU,并返回步骤A4;对于包括非准则信息的SDU进行分段/级联处理,组装成PDU,为该PDU设置序列号,并向MAC层发送该PDU,并返回步骤A4。在本重复周期中,为包括非准则信息PDU设置的序列号与上一重复周期的PDU的序列号属于同一个序列号空间,但是取值不同。
步骤A7、将下一个修改周期作为当前修改周期,重建RLC UM实体,即将上述RLC UM实体所保存的PDU删除,并对状态参数清零,返回步骤A1。
与发送方RLC UM实体相对应,在接收方RLC UM实体中,在当前一个修改周期开始后,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B1、当前修改周期开始,并在第一个重复周期内,RLC UM实体每收到一个PDU都试图重组出相关的SDU,按照序列号保存该PDU,将重组出的SDU提交到RRC层。此时,一个重复周期结束。
步骤B2、判断当前修改周期是否结束,如果是,则执行步骤B4;否则,将下一个重复周期作为当前重复周期,执行步骤B3。
步骤B3、在当前重复周期内,根据收到PDU的序列号判断与该序列号相同的PDU是否已经保存,如果是,则丢弃收到的PDU,返回步骤B2;否则,试图将该PDU重组出相关的SDU,按照序列号保存该PDU,并将重组出的SDU提交到RRC层,返回步骤B2。
步骤B4、将下一个修改周期作为当前修改周期,重建RLC UM实体,即将上述RLC UM实体所保存的PDU删除,并对状态参数清零,返回步骤B1。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如下的问题:
1、由于包括准则信息的SDU和包括非准则信息的SDU使用相同的序列号空间,因此对RLC UM实体的序列号有严格限制,不能绕回使用。例如对于7位序列号空间而言,假设每个重复周期有60个包括准则信息的PDU,20个包括非准则信息的PDU;假设在第一个重复周期使用第0~59个序列号表示包括准则信息的PDU,第60~79个序列号表示包括非准则信息的PDU;在第二个重复周期,包括准则信息的PDU内容不变,RLC UM实体重传前一重复周期保存的PDU,对于新的包括非准则信息的PDU,则采用新序列号来发送,即不能使用以前的第0~79个序列号,需分配新的序列号。因此,包括非准则信息PDU所能使用的序列号只有第79~127个,如果一个修改周期内的重复周期较多,则现有的序列号不够用,需要对序列号空间的位数进行扩展,而序列号又占用PDU的头开销,因此会增大PDU的头开销,降低信息传输效率,增加成本。
2、对于非准则信息的序列号不能绕回使用,因为接收方不区分是否为包括准则信息还是非准则信息的PDU,如果非准则信息的序列号绕回使用,例如,第一个重复周期中序列号为60~79,接收方保存该序列号,第二个重复周期继续绕回使用该序列号60~79表示新的PDU,则接收方就会因为保存了该序列号而将该新的PDU丢弃,造成数据接收错误。
3、由于发送方RLC UM实体需要实时区别每个所接收SDU的信息类型,并根据SDU的信息类型分别进行分段/级联处理,因此RLC UM实体在传输信息时的处理过程复杂,计算量大,效率低,性能不高。
4、另外,由于现有的技术方案没有明确准则信息和非准则信息的调度方法,因此当准则信息和非准则信息同时到达RLC UM实体,或者当在一个修改周期的第二个重复周期及后继重复周期内,在重传准则信息PDU时,一旦有非准则信息到达,则RLC UM实体可能先发送包含准则信息的PDU,而非准则信息被延时发送。在极端的情况下,一个接入信息周期内的包括非准则信息的PDU可能在下一个接入信息周期才被发送下去,由此会导致MBMS的非准则信息,也即接入信息,被UE延时接收到,从而影响计数过程中UE的行为,降低计数的准确度、延长计数过程,降低系统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以简化信息传输处理的过程,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降低出错率和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另一种信息传输方法,以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如果待发送的SDU信息需要优先处理,中断对当前正在处理的SDU信息的处理,处理所述需要优先处理的SDU信息;
当所述需要优先处理的SDU信息处理完,继续处理所述中断的SDU信息。
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采用特殊的调度机制,先处理需要优先处理的SDU信息,比如:优先处理和发送MBMS控制信息中的接入信息,即非准则信息,从而避免接入信息的延迟,提高计数的准确度、缩短计数过程;并且,提高了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MBMS的体系结构图;
图2为MBMS组播模式业务流程图;
图3为MBMS广播模式业务流程图;
图4为MCCH的协议栈结构图;
图5为MAC层的逻辑通道与物理层的FACH通道的映射关系图;
图6为MCCH信息的传输调度图;
图7为MBMS控制信息的传输方式图;
图8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在发送方的流程图;
图8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在接收方的流程图;
图9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在发送方的流程图;
图9B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在接收方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所提出的信息传输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11为采用本发明信息传输方法后不同SDU的一种传输关系示意图;
图12为采用本发明信息传输方法后不同SDU的另一种传输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法。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为:在业务控制信息的传输过程中,对于其中需周期性重复发送的信息和不需周期性重复发送的信息,分别互相独立的进行分段/级联和编号等处理操作后发送,其中分别利用独立的序列号空间进行编号,并分别利用不同的逻辑信道中传输;在接收方分别对需周期性重复发送的信息和不需周期性重复发送的信息进行接收重组处理。
本文中以MBMS控制信息中的准则信息和非准则信息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其中的准则信息为需周期性重复发送的信息,非准则信息为不需要周期性发送的信息。
基于上述核心思想,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产生业务控制消息的逻辑实体RRC中建立两个链路层逻辑实体RLC,分别用来处理准则信息和非准则信息。并通过两条逻辑信道传输该信息,再由MAC层将两条逻辑信道复用到一条FACH上传输信息。该第一实施例中,MBMS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主要包括发送方RLC UM实体的发送过程,和接收方RLC UM实体的接收过程。
参见图8A,为本第一实施例所述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在发送方的执行流程图,其中,发送方RLC UM实体在当前一个修改周期开始后,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8A1、当前修改周期开始,在第一个重复周期内,MCCH的高层,即RRC区分需要发送的控制信息的类型,将包括准则信息的SDU发送给所述处理准则信息的RLC UM实体,将包括非准则信息的SDU发送给所述处理非准则信息的RLC UM实体;RLC UM实体接收到SDU后,执行步骤8A2。
步骤8A2、处理准则信息的RLC UM实体和处理非准则信息的RLC UM实体分别地、相互独立地对各自所收到的SDU进行分段/级联处理,组装成PDU。
由于包含准则信息的SDU和包含非准则信息的SDU不可以级联到同一个PDU中,因此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分别用两个RLC UM实体对不同信息类型的控制信息进行独立的分段/级联处理,避免了在分段/级联处理过程中,需要实时区别每个所接收SDU的信息类型,大大简化了分段/级联的处理过程,降低了RLC UM实体的计算量,提高了RLC UM实体的工作效率和整体性能。
步骤8A3、所述处理准则信息的RLC UM实体和处理非准则信息的RLCUM实体分别利用不同的序列号空间、相互独立地为各自组装成的PDU设置序列号,并分别通过不同的MCCH逻辑信道发送组装成的PDU到MAC层,并且,处理准则信息的RLC UM实体还要保存该所发送的PDU。
在本发明中,包括准则信息的PDU和包括非准则信息的PDU分别使用两个不同的序列号空间。以7位空间为例,两个个序列号空间包括的序列号都可以为:0~127。但是由于在传输信息的过程中,两个RLC UM实体的处理过程相互独立,因此不会由于序列号发生冲突。相对于现有技术,减轻对序列号的限制。例如:对于7位序列号空间而言,包括准则信息PDU的序列号数量限制为128个,包括非准则信息PDU的序列号数量限制为128个,而现有技术中对于7为序列号空间而言,包括准则信息PDU和非准则信息PDU的序列号数量之和的限制为128个,因此,本发明降低了序列号数量的限制,并间接的降低了序列号空间的位数,从而降低PDU的头开销,提高传输效率。
步骤8A4、MAC层将所述的两条MCCH逻辑信道复用到物理层上的一条FACH信道上,即在收到来自RLC实体的PDU后,根据传输该PDU的逻辑通道判断该PDU包括的信息类型,并在该PDU中标明其包括的信息类型,通过所述FACH信道发送PDU。此时,一个重复周期结束。
本步骤中,为了增加乱序传输功能,本发明还需要MAC层能增加两条MCCH逻辑信道的复用功能。本发明中MAC层的MAC协议使用C/T域来区分相同MCCH类型的不同逻辑信道,也即区分包括不同信息类型的PDU。例如,可以用1个比特的C/T域来区分两条MCCH逻辑信道,C/T域的取值可以为:0或1,当取值为0时:表示用于传送非准则信息,当取值为1时:表示用于传送准则信息。
本发明的C/T域还可以有其他实现的方式,例如,从扩展的角度看,可以用2个比特来表示C/T域,但原理是类似的。
相应的,MAC层将所述的两条MCCH逻辑信道复用到物理层上的一条FACH信道上后,对所述的PDU扩展为MAC PDU的格式后传输给接收方,MAC PDU的格式如表四所示:
  包括内容   描述
  TCTF   标识MCCH类型的逻辑信道
  C/T   用于区分准则信息/非准则信息的逻辑信道编号
  MAC SDU   具体的SDU数据内容
表四
另外,本发明中MAC层实现两条MCCH逻辑信道的复用功能也可以不使用C/T域,而是采用两个TCTF取值来来区分相同MCCH类型的不同逻辑信道,即:在基于现有技术的TCTF的编码中,采用两个取值分别标识用于传输准则信息的MCCH逻辑信道和用于传输非准则信息的逻辑信道。现有技术中FACH信道上TCTF的编码如表五所示:
Figure B2007100803950D00121
表五
本发明中FACH信道上TCTF的编码如表六所示:
表六
上述表六中,用01000001标识传送准则信息的MCCH逻辑信道,用01000010标识传送非准则信息的MCCH逻辑信道,因此只用TCTF取值既可来区分相同MCCH类型的不同逻辑信道,当然,这只是一种实施方式,类似的,还可用其他两个不同的TCTF编码取值区分传送准则信息的MCCH逻辑信道和传送非准则信息的MCCH的逻辑信道。
对于上述采用两个TCTF取值来来区分相同MCCH类型的不同逻辑信道的方法,其相应的MAC PDU的格式如表4所示:
  包括内容   描述
  TCTF   标识MCCH类型的逻辑信道
  MAC SDU   具体的SDU数据内容
表4
对于MCCH类型的两条MCCH逻辑信道,要求用来传送非准则信息的MCCH逻辑信道比用来传送准则信息的MCCH逻辑信道有更高的优先级。MAC层在进行调度时,优先调度用来传送非准则信息的MCCH逻辑信道的数据。
步骤8A5,判断当前修改周期是否结束,如果是,则执行步骤8A7;否则,将下一个重复周期作为当前重复周期,执行步骤8A6。
步骤8A6、在当前重复周期内,RRC请求处理准则信息的RLC UM实体重传其保存的包括准则信息的PDU,处理准则信息的RLC UM实体收到请求后,直接发送自身保存的PDU给MAC层,返回步骤8A4;同时,RRC将包括非准则信息的SDU发送给所述处理非准则信息的RLC UM实体;该处理非准则信息的RLC UM实体对收到的SDU进行分段/级联处理,组装成包括非准则信息的PDU,为该PDU设置序列号,然后发送该PDU给MAC层,返回步骤8A4。
在本重复周期中为包括非准则信息PDU设置的序列号与上一重复周期的PDU的序列号属于同一个序列号空间,但是取值不同。
步骤8A7、将下一个修改周期作为当前修改周期,重建RLC UM实体,即将上述RLC UM实体所保存的PDU删除,并对状态参数清零,返回步骤8A1。
参见图8B,与发送方RLC UM实体相对应,接收方RLC UM实体中,在当前一个修改周期开始后,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8B1、当前修改周期开始,并在第一个重复周期内,MAC层每收到一个PDU后,根据该PDU的C/T域判断该PDU的类型,即:是包括准则信息还是非准则信息,并通过一个MCCH逻辑信道将包括准则信息的PDU发送到处理准则信息的RLC UM实体,通过另一个MCCH逻辑信道将包括非准则信息的PDU发送到处理非准则信息的RLC UM实体。
步骤8B2、处理准则信息的RLC UM实体和处理非准则信息的RLC UM实体分别接收和处理收到的PDU,其中:
处理准则信息的RLC UM实体每收到一个PDU都试图重组出相关的SDU,按照序列号保存该PDU,并将重组出的SDU提交到RRC层;处理非准则信息的RLC UM实体每收到一个PDU只试图重组出相关的SDU,并将重组出的SDU提交到RRC层。
步骤8B3、此时,一个重复周期结束,判断当前修改周期是否结束,如果是,则执行步骤8B5;否则,将下一个重复周期作为当前重复周期。
步骤8B4、在当前重复周期内,处理准则信息的RLC UM实体和处理非准则信息的RLC UM实体分别接收和处理收到的PDU,其中:
处理准则信息的RLC UM实体每收到一个PDU,则根据所收到PDU的序列号判断与该序列号相同的PDU是否已经保存,如果是,则丢弃收到的PDU,返回步骤8B3,否则,试图将该收到的PDU重组出相关的SDU,按照序列号保存该PDU,并将重组出的SDU提交到RRC层,返回步骤8B3;
处理非准则信息的RLC UM实体每收到一个PDU,则直接试图重组出相关的SDU,将重组出的SDU提交到RRC层,返回步骤8B3。
步骤8B5、将下一个修改周期作为当前修改周期,重建RLC UM实体,即将上述RLC UM实体所保存的PDU删除,并对状态参数清零,返回步骤8B1。
上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采用两种RLC UM实体分别对准则信息和非准则信息进行分段/级联、编号和重组等处理,并用两种逻辑信道分别传输。
本发明也可采用一种RLC UM实体分别对准则信息和非准则信息进行分段/级联、编号和重组等处理,并用两种逻辑信道分别传输,具体参见下述的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9A,为本第二实施例所述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在发送方的执行流程图,本第二实施例在RLC UM实体中设置两个处理模块,分别处理准则信息和非准则信息。其中,发送方在当前一个修改周期开始后,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9A1、当前修改周期开始,在第一个重复周期内,MCCH的高层,即RRC将需要发送的控制信息通过SDU发送给RLC UM实体,其中,将包括准则信息的SDU发送到RLC UM实体中处理准则信息的模块,将包括非准则信息的SDU发送到RLC UM实体中处理非准则信息的模块。
步骤9A2、RLC UM实体中的两个不同的模块对包括准则信息的SDU和包括非准则信息的SDU分别单独地进行分段/级联处理,即:处理准则信息的模块对包括准则信息的SDU进行分段/级联处理,组装成包括准则信息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处理非准则信息的模块对包括非准则信息的SDU进行分段/级联处理,组装成包括非准则信息的PDU。
步骤9A3、所述处理准则信息的模块和处理非准则信息的模块分别利用不同的序列号空间、相互独立地为各自组装成的PDU设置序列号,并分别通过不同的MCCH逻辑信道发送组装成的PDU到MAC层,并且,处理准则信息的模块还要保存该所发送的PDU。
步骤9A4、MAC层将所述的两条MCCH逻辑信道复用到物理层上的一条FACH信道上,通过该FACH信道发送包括准则信息的PDU和包括非准则信息的PDU。此时,一个重复周期结束。
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本步骤中,为了支持乱序传输功能,MAC层将所述的两条MCCH逻辑信道复用到物理层上的一条FACH信道上后,对所述的PDU扩展为MAC PDU的格式后传输给接收方,其MAC PDU的格式如上述表四所示。
另外,对于MCCH类型的两条MCCH逻辑信道,要求用来传送非准则信息的MCCH逻辑信道比用来传送准则信息的MCCH逻辑信道有更高的优先级。MAC层在进行调度时,优先调度用来传送非准则信息的MCCH逻辑信道的数据。
步骤9A5,判断当前修改周期是否结束,如果是,则执行步骤9A7;否则,将下一个重复周期作为当前重复周期,执行步骤9A6。
步骤9A6、在当前重复周期内,RRC请求RLC UM实体中处理准则信息的模块重传其保存的包括准则信息的PDU,处理准则信息的模块收到请求后,直接发送自身保存的PDU给MAC层,返回步骤9A4;同时,RRC将包括非准则信息的SDU发送给所述处理非准则信息的模块;该处理非准则信息的模块对收到的SDU进行分段/级联处理,组装成包括非准则信息的PDU,为该PDU设置序列号,然后发送该PDU给MAC层,返回步骤9A4。
在本重复周期中为包括非准则信息PDU设置的序列号与上一重复周期的PDU的序列号属于同一个序列号空间,但是取值不同。
步骤9A7、将下一个修改周期作为当前修改周期,重建RLC UM实体,即将上述RLC UM实体所保存的PDU删除,并对状态参数清零,返回步骤9A1。
参见图9B,与发送方相对应,接收方在当前一个修改周期开始后,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9B1、当前修改周期开始,并在第一个重复周期内,MAC层每收到一个PDU后,根据该PDU的C/T域判断该PDU的类型,即:是包括准则信息还是非准则信息,并通过一个MCCH逻辑信道将包括准则信息的PDU发送到RLCUM实体中处理准则信息的模块,通过另一个MCCH逻辑信道将包括非准则信息的PDU发送到RLC UM实体中处理非准则信息的模块。
步骤9B2、处理准则信息的模块和处理非准则信息的模块分别接收和处理收到的PDU,其中:
处理准则信息的模块每收到一个PDU都试图重组出相关的SDU,按照序列号保存该PDU,并将重组出的SDU提交到RRC层;处理非准则信息的模块每收到一个PDU只试图重组出相关的SDU,并将重组出的SDU提交到RRC层。
步骤9B3、此时,一个重复周期结束,判断当前修改周期是否结束,如果是,则执行步骤9B5;否则,将下一个重复周期作为当前重复周期。
步骤9B4、在当前重复周期内,处理准则信息的模块和处理非准则信息的模块分别接收和处理收到的PDU,其中:
处理准则信息的模块每收到一个PDU,则根据所收到PDU的序列号判断与该序列号相同的PDU是否已经保存,如果是,则丢弃收到的PDU,返回步骤3,否则,试图将该收到的PDU重组出相关的SDU,按照序列号保存该PDU,并将重组出的SDU提交到RRC层,返回步骤9B3;
处理非准则信息的模块每收到一个PDU,则直接试图重组出相关的SDU,将重组出的SDU提交到RRC层,返回步骤9B3。
步骤9B5、将下一个修改周期作为当前修改周期,重建RLC UM实体,即将上述RLC UM实体中处理准则信息模块所保存的PDU删除,并对RLC UM实体的状态参数清零,返回步骤9B1。
由于现有技术方案中没有针对包含准则信息的PDU和包含非准则信息的PDU的调度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在对SDU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如果在处理某种类型的SDU信息时,收到另一种类型的SDU信息且新收到的SDU信息需要优先处理,则中断对当前SDU信息的处理,先对新收到的SDU信息进行处理,新收到的SDU信息处理完毕后,再继续处理中断的SDU信息。其中,所述SDU信息包括:SDU的所有分段和SDU结束位置标识。所述对SDU信息的处理包括分段级联和发送。
这里,是否需要优先处理可以根据优先级确定,这种情况下,不同类型的SDU信息会对应不同的优先级;或是根据不同类型SDU信息的特性确定,比如:非准则信息需要优先于准则信息发送;或是根据当时的发送需求确定,比如:根据业务需要类型C的SDU信息要优先于类型A的SDU信息。下面均以根据SDU信息特性决定是否需要优先处理为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现方案。
假设有两种类型的SDU:SDU1和SDU2,根据两类SDU信息的特性,SDU2需要优先于SDU1处理,那么,本发明中SDU信息的分段级联和发送的过程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当前发送方实体正在分段级联和发送的SDU为SDU1,新收到SDU为SDU2,这种情况下,又可以有两种处理方式:①中断对SDU1的分段级联与发送,先对SDU2进行分段级联和发送,之后,再继续SDU1的分段级联与发送;②继续完成对SDU1的分段级联,但对收到SDU2后封装出的PDU存储而不发送,然后对SDU2进行分段级联和发送;SDU2的所有信息发送完之后,再发送SDU1的剩余分段,即所存储的对应SDU1的所有PDU。比如:UM发送实体需要发送一个非准则信息SDU时,如果当前缓冲区中有准则信息SDU,且该准则信息SDU的一部分已被分段/级联处理,封装在PDU中发送过了,还剩余一部分没有被处理,则UM发送实体先将该准则信息SDU剩余的数据进行分段/级联处理,封装成PDU,并存储这些封装的PDU;然后,UM发送实体将需要发送的非准则信息SDU进行分段级联处理,封装成PDU发送;发送完非准则信息SDU封装成的PDU后,再发送存储的准则信息SDU封装成的PDU。
第二种是,当前发送方实体正在分段级联和发送的SDU为SDU2,新收到SDU为SDU1,这种情况下,只需按顺序依次对先后收到的SDU2和SDU1进行分段级联,封装成PDU发送即可。
本发明中,不能将不同类型的SDU信息级联在同一个PDU中,比如:不能将非准则信息SDU和准则信息SDU级联到同一个PDU中发送。这里,所述PDU是指WCDMA/TD-SCDMA RLC协议下UM模式中的UMD PDU。所述的SDU信息是指SDU的分段、或SDU的结束位置标识、或二者的组合,也就是说,不能将一个非准则信息SDU的分段与一个准则信息SDU的分段级联到同一个PDU中,同样,也不能一个非准则信息SDU的结束位置标识与一个准则信息SDU的分段级联到同一个PDU中,反之亦然。
假设第一SDU和第二SDU分别代表不同类型的SDU,且第二SDU要优先于第一SDU处理,那么,本发明所提出的信息传输方法的基本思想就是:
发送方实体判断当前要处理的SDU中是否同时包括第一SDU和第二SDU,如果同时包括第一SDU和第二SDU,则发送方实体先对第二SDU进行分段级联,封装成PDU并编号发送,然后再对第一SDU进行分段级联和发送,并且,在分段级联和发送过程中,如果收到第二SDU,则中断对第一SDU的处理,先对第二SDU进行分段级联和发送,之后,再继续对第一SDU的处理;如果仅包括第二SDU,则发送方实体直接对第二SDU进行分段级联,封装成PDU并编号发送;如果仅包括第一SDU,则对第一SDU进行分段级联和发送,并且,在分段级联和发送过程中,如果收到第二SDU,则中断对第一SDU的处理,先对第二SDU进行分段级联和发送,之后,再继续对第一SDU的处理。
实际上,在第一SDU分段级联和发送过程中,有可能多次收到第二SDU,多次中断对第一SDU的处理,插入对第二SDU的处理;也有可能只插入一次,而一次包括多个第二SDU,总之,无论哪种情况,处理原则都一致,中断对第一SDU的处理,优先处理第二SDU,处理完第二SDU后,再继续第一SDU的处理。
另外,这里的第一SDU和第二SDU并不固定对应某种类型,也就是说,并不限定第一SDU仅对应类型A的SDU信息,第二SDU仅对应类型B的SDU信息,第一SDU和第二SDU是相对而言的。举个具体例子来说,有A、B、C三个类型的SDU信息,优先处理的顺序是:C类型优先于B类型且B类型优先于A类型。那么,在对A类型SDU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如果收到B类型SDU信息,则中断对A类型SDU信息的处理,先对B类型SDU信息进行处理,此时,第一SDU指A类型SDU信息,第二SDU指B类型SDU信息;如果在B类型SDU信息的处理过程中,又收到C类型SDU信息,则中断对B类型SDU信息的处理,先对C类型SDU信息进行处理,此时,第一SDU指B类型SDU信息,第二SDU指C类型SDU信息。总而言之,只要遵循先处理需要优先处理的SDU信息的原则即可。可以在第一SDU的处理过程中,插入一次或多次、一个或多个相同类型的SDU,也可以在第一SDU的处理过程中,插入一次或多次、一个或多个不同类型的SDU。
以UM发送实体处理准则信息SDU和非准则信息SDU为例,如图10所示,本发明所提出的信息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RRC层向RLC UM实体发送SDU,RLC UM实体判断是否同时接收到至少两个SDU,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02;否则,执行步骤105。
步骤102、判断这些SDU中是否有非准则信息SDU,如果有非准则信息SDU,则执行步骤103,否则,执行步骤104。
步骤103、优先调度处理该非准则信息SDU,具体就是:对非准则信息SDU进行分段/级联,封装成PDU,进行编号等操作,并发送封装成的PDU。
步骤104、调度处理准则信息SDU,具体就是:对该准则信息SDU进行分段/级联,封装成PDU,进行编号,并发送封装成的PDU;在此过程中,RLC UM实体实时监测是否接收新的非准则信息SDU,如果有,则中断对当前准则信息SDU的处理,立即调度处理所收到的新的非准则信息SDU,并发送由该非准则信息SDU封装成的PDU,之后再继续处理中断的准则信息SDU以及其他的准则信息SDU,结束当前处理流程。
这里,所述的中断处理可以是中断分段级联和发送,也可以是仅中断发送。
步骤105、判断接收到的SDU是否为准则信息SDU,如果为非准则信息SDU,则对该非准则信息SDU进行处理,具体就是:进行分段/级联,封装成PDU,进行编号等操作,并发送封装成的PDU;如果为准则信息SDU,则对该准则信息SDU进行调度处理发送,并在该过程中,RLC UM实体实时监测是否接收新的非准则信息SDU,如果有,则中断对当前准则信息SDU的处理,立即调度处理所收到的新的非准则信息SDU,并发送由该非准则信息SDU封装成的PDU,之后再继续处理中断的准则信息SDU以及其他的准则信息SDU。
这里,所述的中断处理可以是中断分段级联和发送,也可以是仅中断发送。
以不同类型的SDU信息为非准则信息SDU和准则信息SDU为例,举例说明本发明信息传输方法的具体实现。这里,非准则信息SDU要优先于准则信息SDU处理。
如图11所示,UM发送实体当前正在分段级联和发送的SDU为准则信息SDU,该准则信息SDU封装成的PDU以点填充,在收到非准则信息SDU之前,该准则信息SDU已封装出七个PDU,序列号分别为1至7;收到非准则信息SDU后,UM发送实体就中断对准则信息SDU的分段级联和发送,而开始对非准则信息SDU进行分段级联,封装成序列号为8的PDU,然后,发送序列号为8的PDU;发送完毕后,UM发送实体继续对准则信息SDU的剩余部分进行分段级联和发送,封装出序列号为9至14的PDU,并顺序发送序列号为9至14的PDU。
如图12所示,UM发送实体当前正在分段级联和发送的SDU为准则信息SDU,该准则信息SDU封装成的PDU以点填充,在收到非准则信息SDU之前,该准则信息SDU已封装出七个PDU,序列号分别为1至7;收到非准则信息SDU后,UM发送实体继续完成对该准则信息SDU剩余部分的分段级联,封装出序列号为8至13的PDU,但对于序列号为8至13的PDU并不发送,而是将序列号为8至13的PDU存储;然后,对非准则信息SDU进行分段级联,封装成序列号为14的PDU,封装完后立即发送序列号为14的PDU;发送完毕后,UM发送实体再顺序发送自身存储的序列号为8至13的PDU。
为了保证发送实体在收到高层发来的SDU后,能马上进行分段级联和发送,可预先设置所封装的PDU的固定值。那么,UM发送实体在收到每个SDU后,就根据固定值对所收到的SDU进行分段级联处理,将每个SDU封装成一个或一个以上固定大小的PDU。这种情况下,每当有PDU发送时,可根据所要求的数目调度PDU进行发送,在调度时,只要缓冲区中有需要优先处理的SDU信息如非准则信息SDU的PDU,则先发送需要优先处理的SDU信息对应的PDU。
本发明所提出的信息传输方法不仅适用于MCCH控制信息,所有存在不同发送顺序且发送类型不同SDU信息的情况,所有包括不同优先级SDU信息的情况等等,都可以使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完成信息传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技术的人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如果待发送的SDU信息为MBMS控制信息中的非准则信息,需要优先处理,且当前正在处理的SDU信息为MBMS控制信息中的准则信息,则中断对当前正在处理的SDU信息的处理,处理所述需要优先处理的SDU信息;
当所述需要优先处理的SDU信息处理完,继续处理所述中断的SDU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断对当前正在处理的SDU信息的处理具体为:中断对当前正在处理的SDU信息的分段级联和发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断对当前正在处理的SDU信息的处理具体为:封装所述当前正在处理的SDU信息于序列号连续的PDU中,中断对所述当前正在处理的SDU信息的发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所述需要优先处理的SDU信息具体为,封装所述需要优先处理的SDU信息于序列号连续的PDU中,发送所述需要优先处理的SDU信息。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DU信息为SDU的分段、或为SDU结束位置标识、或SDU的分段和SDU结束位置标识的组合。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SDU信息进行处理包括:将SDU信息分段级联成一个或一个以上PDU,且需要优先处理的SDU信息和不需要优先处理的SDU信息不能级联到同一个PDU中;其中,所述PDU为UM模式中的PDU。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
判断所要发送SDU信息的类型,如果所要发送SDU信息的类型是非准则信息,则对所述要发送的非准则信息进行分段级联和发送,结束当前处理流程;
如果所要发送SDU信息的类型是准则信息,分段级联和发送所述准则信息;当监测有新的非准则信息要发送,中断对所述准则信息的分段级联和发送,先对所述非准则信息进行分段级联和发送,然后再继续对未处理完的准则信息进行分段级联和发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
判断所要发送SDU信息的类型,如果所要发送SDU信息的类型是非准则信息,则对所述要发送的非准则信息进行分段级联和发送,结束当前处理流程;
如果所要发送SDU信息的类型是准则信息,分段级联和发送所述准则信息,当监测有新的非准则信息要发送,完成所述准则信息的所有分段级联,并存储收到非准则信息后未发送的所述准则信息的所有分段;对所述非准则信息进行分段级联和发送,最后再发送存储的所述准则信息的分段。
CN2007100803950A 2005-02-04 2005-02-04 信息传输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152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803950A CN101115231B (zh) 2005-02-04 2005-02-04 信息传输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803950A CN101115231B (zh) 2005-02-04 2005-02-04 信息传输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073145A Division CN100355258C (zh) 2004-09-28 2005-02-04 信息传输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15231A CN101115231A (zh) 2008-01-30
CN101115231B true CN101115231B (zh) 2011-05-04

Family

ID=39023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8039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15231B (zh) 2005-02-04 2005-02-04 信息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152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35869B1 (ko) * 2009-08-12 2013-12-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논리채널에 대한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CN103149584A (zh) * 2013-02-20 2013-06-12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 一种面向地震预警的新型通信方法
CN106454759A (zh) * 2016-12-07 2017-02-22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系统、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10365609B (zh) * 2018-04-10 2021-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分段方法、及装置
CN111835657A (zh) * 2019-04-15 2020-10-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8286A (zh) * 2000-10-07 2002-05-08 Lg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无线电链路控制层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和数据处理方法
CN1351439A (zh) * 2000-10-26 2002-05-29 摩托罗拉公司 在分组数据系统中传递分组的方法和设备
CN1518236A (zh) * 2003-01-16 2004-08-04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讯系统中处理非预期的传输中断信号的方法
US6788944B2 (en) * 2001-04-02 2004-09-07 Asustek Computer Inc. Length indicator for a protocol data uni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8286A (zh) * 2000-10-07 2002-05-08 Lg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无线电链路控制层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和数据处理方法
CN1351439A (zh) * 2000-10-26 2002-05-29 摩托罗拉公司 在分组数据系统中传递分组的方法和设备
US6788944B2 (en) * 2001-04-02 2004-09-07 Asustek Computer Inc. Length indicator for a protocol data uni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CN1518236A (zh) * 2003-01-16 2004-08-04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讯系统中处理非预期的传输中断信号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15231A (zh) 2008-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30162C (zh) 一种数据分段级联的方法
JP4546541B2 (ja) 情報伝送方法
CN100423474C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提供方法
CN101754275B (zh) 双向分组数据传输系统和方法
KR100617687B1 (ko) 멀티미디어 방송/멀티캐스트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프로토콜 계층의 구성 방법 및 장치
CN1323563C (zh) 一种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
JP4982545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のmbmsサービスのためのpdcp構造及び動作方法
CN1625864B (zh) 选择多播/广播服务的分组数据服务节点
CN1969506B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选择保证QoS的传送格式组合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379733A (zh) Wcdma的增强rlc实体和rnc实体的操作方法及其系统
KR20050019560A (ko) 방송 및 멀티캐스트를 위한 무선 프로토콜 엔터티 공유방식
CN101529827A (zh) 长度指示符优化
CN101115231B (zh) 信息传输方法
CN101998265B (zh) 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多播协调实体和用户设备
CN100355258C (zh) 信息传输方法
CN100433701C (zh) 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信息的传输方法
CN1780291B (zh) 一种数据分段级联和重组的方法
KR20050036239A (ko) 멀티미디어 방송/멀티캐스트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순방향 에러정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02421065A (zh) Mbms状态报告的发送方法、系统、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KR20050046483A (ko) 점대점 모드의 멀티미디어 방송/멀티캐스트 서비스를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0130

Assignee: APPLE Inc.

Assignor: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5990000755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Information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active digital broadcast television syste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04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0827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