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11843B - 自动同步数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动同步数据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11843B CN101111843B CN2006800037052A CN200680003705A CN101111843B CN 101111843 B CN101111843 B CN 101111843B CN 2006800037052 A CN2006800037052 A CN 2006800037052A CN 200680003705 A CN200680003705 A CN 200680003705A CN 101111843 B CN101111843 B CN 10111184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transceiver
- synchronously
- portable unit
- sto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06F16/275—Synchronous repl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操作地在其中执行自动同步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用于存储第一数据集的第一数据存储器(20),所述第一存储器(20)被耦合到通信路径(10)。系统进一步包括便携装置(100),该便携装置(100)包括用于存储第二数据集的第二数据存储器(130),所述便携装置被提供有无线收发信机(150),其中所述收发信机(150)包括数据存储器(320),用于存储将第一和第二数据集同步为相互一致所需的同步更新记录。当收发信机(150)与便携装置(100)一起在通信路径(10,30a)的通信范围内被引入时,收发信机(150)可操作地至少部分地自动同步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集。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自动同步数据的方法。并且,本发明还涉及当自动同步数据时,可操作来使用该方法的设备和装置。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可以在计算硬件上执行的用于实现该方法的的软件。
当存在其每一个都被提供有一组数据的多个装置或系统时,会引起数据同步的问题,其中多组数据将被维护,从而使之彼此一致(consistent),并且多个装置或系统之间的通信是间歇的。将会发生一种情况,即其中一组数据被更新,而其他组数据保持不更新,直到执行数据同步为止。
当前,当发生至少下列其中一种情况时,认为同步是耗时的:
(a)要被同步的数据量相对较大;和
(b)用于同步目的的装置或系统之间的通信带宽相对有限。
并且,同步还可以使涉及的给定系统或装置在同步期间被中断或者仅仅部分对用户可用,例如由于存储器的存储,诸如处理同步数据的硬盘驱动器。
与数据同步相关联的技术问题是已知的。例如,公开的美国专利申请No.US 2002/0147660涉及事件的调度、跟踪以及事件与使用条形码输入的个人便携计算机的同步。该申请描述了一种移动计算机,其被设计为手持单元并且结合了条形码阅读器。并且,计算机在计算机单元一个或更多侧面上结合了触发开关,用户可通过按下这些开关来激活条形码阅读器。计算机可选地进一步包括麦克风、扬声器、功能键和触摸屏显示器。操作中,计算机具有内部存储的用户标识;计算机用户应用该计算机来阅读条形码符号,以便处理从条形码符号读出的数据,将数据与用户标识集合在一起生成消息,并根据包括在网络中的注册服务器经由连接到网络的无线通信链路自动发送消息,其中该注册服务器可操作来调度和跟踪符号数据及用户标识信息。当用户在后面的时间里联系服务器时,基于从计算机与网络上一次通信开始依赖发生的处理,移动计算机被更新或者与来自注册服务器的新数据进行同步。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步数据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对用户造成较少的中断。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可操作在其中执行自动同步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a)用于存储第一数据集的第一数据存储器,所述第一数据存储器被耦合到通信路径;
(b)便携装置,包括用于存储第二数据集的第二数据存储器,所述便携装置被提供有收发信机,其中所述收发信机包括数据存储器,用于存储将第一和第二数据集同步为相互一致(mutual conformity)所需的同步更新记录,
当无线收发信机与便携装置一起在通信路径的通信范围内被引入时,无线收发信机可操作来至少部分地自动同步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集,
其中,根据存储在所述数据存储器中的记录来实施同步,所述记录包括将第一和第二数据集同步为相互一致所需的更新。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更加容易和方便地实现数据同步。
例如,该系统能够自动地对同步的紧迫性作出决定,并且因此对用户透明,由此减小系统用户与尚未被同步的数据不相一致地采取行动或作出决定的可能性。
可选地,在系统中,收发信机是无线的,和/或包括射频标签,所述标签可配置来为该装置自治运行,从而监控和支持第一和第二数据集之间的数据同步。该标签能够在系统内用于非接触通信,当在系统内进行数据同步而不需要将电子器件物理地连接到一起时,这样很方便。
可选地,在该系统中,收发信机的数据存储器被实现为非易失性存储器,从而当便携装置在关闭状态下时,所述收发信机可操作来支持第一和第二数据集的相互同步。通过这种操作,可以在该装置至少部分断电(de-energize)的同时实现同步,例如在用户不使用该装置的夜晚。
可选地,在该系统中,无线收发信机被结合到数据载体中,用于在便携装置和第一数据存储器之间传送数据,所述收发信机可操作来监控第一和第二数据集之间的同步,并且所述数据载体可操作来如收发信机所确定的在便携装置和第一数据存储器之间传送同步数据对象。在装置内结合收发信机对用户的益处在于,必须处理的个别的部件变得更少了。
可选地,作为系统中的替换,数据载体是光学数据盘,且无线收发信机被实现为被整体结合在光盘中的射频标签。当要在装置和第一数据存储器之间传递更大量的数据时,这种安排是尤其方便有效的。可以为光盘补充一个固态存储卡,或者用固态存储卡代替光盘。
可选地,在该系统中,第一数据存储器及其相关联的通信路径包括耦合到通信网络的数据服务器。这种网络有益地是互联网。
可选地,在该系统中,便携装置被提供有用户接口,用于向装置的用户呈现未决的同步操作以及它们相对的优先级的指示。接口的提供使用户可以在想要的时候,至少部分地进行干预,以便监控数据同步。也可以使用个人喜好对同步进行优先排序,或者确定同步的需求。例如,如果流行歌曲变得可以得到,用户喜好将是同步数据以便下载新流行歌曲,而不是同步关于用户没有很大兴趣的老的流行歌曲的数据。
可选地,在该系统中,便携装置被提供有用户接口,用于向装置的用户呈现未决的同步操作的指示,所述接口包括警告器,当超过预先确定数目的数据对象对于第一和第二数据集之间的同步未决时,该警告器警告用户。当极少进行同步的结果所造成的第一和第二数据集互相偏离(diverge)时,这种警告能够有助于防止装置故障。可选地,警报取决于一种给定的软件应用及其对确保同步一致性的即时需要。
可选地,在该系统中,便携装置被提供有用户接口,用于输入与无线收发信机有关的数据,所述用户接口包括下述部件的至少一种:键区(keypad)、触针垫(stylus pad)、麦克风、像素照相机、磁性阅读器、光学数据盘阅读器、磁盘阅读器、磁条阅读器和光扫描阅读器。
可选地,在该系统中,便携装置被实现为下述产品中的一种或更多:个人数据助理(PDA)、移动电话、蜂窝电话、便携计算机、工业便携数据输入终端、电子游戏机、便携现金支付终端、便携音乐播放器、便携视频播放器、GPS终端。
可选地,在该系统中,无线收发信机可操作来实现第一和第二数据集之间的并发双向同步。当第一和第二数据集都需要被相互更新时,这种双向同步允许进行特别高效快速的数据同步。
可选地,在该系统中,射频标签可以与装置分离。这种配置使得几个不同类型的RF标签可用于将装置同步到多个不同系统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系统中实现自动同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为存储第一数据集配置第一数据存储器,所述第一数据存储器被耦合到通信路径;
(b)将便携装置配置为包括第二数据存储器,用于存储第二数据集;
(c)向所述便携装置提供无线收发信机,所述无线收发信机包括数据存储器;
(d)存储将第一和第二数据集同步为相互一致所需的同步更新记录;以及
(e)在通信路径的通信范围内一起引入便携装置与无线收发信机,使得至少部分地自动同步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集,
其中,根据所述存储的记录来实施同步。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包括用于存储第二数据集的第二数据存储器的便携装置,所述便携装置被提供有无线收发信机,其中所述无线收发信机包括数据存储器,用于存储将第二数据集同步到与第一数据集相互一致所需的同步更新记录,所述第一数据集被存储在耦合到通信路径的第一数据存储器,其中,当无线收发信机与便携装置一起在通信路径的通信范围内被引入时,无线收发信机可操作来至少部分地自动同步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集,该同步根据所述存储的同步更新记录来实施。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由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装置所包括的无线收发信机,所述收发信机包括处于其本地的存储器,该存储器被配置为监控所述装置与远离该装置而被存储的数据集之间的自动同步,该存储器已存储了同步更新的记录,其中根据所述存储的同步更新记录来实施同步。
可选地,无线收发信机被实现为射频标签,所述标签相对于所述装置来说是可自治操作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可以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系统中执行的软件,用于在其中根据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方法实现自动数据同步。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数据载体,其中被提供有无线收发信机整体,所述无线收发信机被配置有处于其本地的数据存储器,用于监控数据同步,所述数据载体被配置为传送一个或更多实现自动同步所需的数据对象,该存储器已存储了同步更新的记录,其中根据所述存储的同步更新记录来实施同步。
本发明的特征能够以任意组合相结合,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现在将仅仅借助例子,结合如下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图示,其中数据的自动同步发生在系统操作期间;
图2是与构成图1所示系统一部分的便携装置相关联的射频(RF)标签的图示;
图3是包括图2所示射频(RF)标签的光学数据载体的图示。
参见图1,示出了一种系统,其可操作来对网络10和便携装置100之间进行自动数据同步。网络10包括数据服务器20,除其它数据外,数据服务器20包括存储在其中的第一数据集。另外,网络10包括至少部分地相互连接的节点30的分布式安排。网络10例如能够对应于互联网,尽管其他网络配置也是可以的。节点30的其中一个节点(即节点30a)被提供有无线收发信机40,用于提供到便携装置100的双向无线通信50。
便携装置100容易被实现为个人数据助理(PDA)、移动电话、便携计算机、工业便携数据终端、电子游戏机、现金支付终端、全球定位系统(GPS)便携或车载终端,尽管装置100的很多其他实施方式也是可行的。装置100包括耦合到像素显示器120的处理器110,像素显示器120用于向装置100的用户200呈现图像。普通显示器容易被用于实现显示器120,例如像素液晶显示器(LCD)。装置100进一步包括用于存储第二数据集的数据存储器130,存储器130被耦合到处理器110。并且,装置100包括数据输入单元140,其能够被实现为包括键区、触针垫、麦克风、像素照相机、磁性阅读器、光学数据盘阅读器、磁盘阅读器、光扫描阅读器、以及相类似类型的数据输入或传感器中的一个或更多。为了提供从装置100到网络10的通信路径,装置100包括射频(RF)标签150或者具有射频(RF)标签150与其相关联例如作为可选的翻新部件,该射频(RF)标签150包括相关联的天线160,例如短截线(stub)或接线(patch)天线,用于提供到节点30a的无线收发信机40的无线通信。可选地,装置100进一步提供直接的物理连接60,用于节点30a和装置100之间数据的快速传输,例如经由RF标签50或直接发送到处理器110或两者皆有。
图2中更详细地示出RF标签150,其中标签150包括前述耦合到电子模块300的天线160,电子模块300包括RF电路,RF电路用于与可操作来执行数据处理的处理器一起输出和接收来自天线160的信号。并且,例如当标签150被实现为对于装置100的可翻新可分离选项时,标签150包括来源于装置100或与其独立的电源310;例如,电源310可以通过阅读RF功率得到。此外,RF标签150包括耦合到电子模块300的数据存储器320;数据存储器320利用固态电子部件而被有益地实现。
现在将结合附图1来描述装置100和网络10的操作。前述分别存储在数据服务器20和存储器130中的第一和第二数据集被同步。这种同步不限于结构上相同但仅仅具有相同信息的第一和第二数据集,其中网络10和装置100的操作者和设计者认为具有相互对应的信息内容是期望的,例如,参数的重要列表、通讯地址、电话号码、软件应用、日程表详情、地图详情、产品价格表、娱乐数据(AV)等等。装置100有时在远离网络10的空间位置由其操作者200持有和操作,在那里经由RF标签150向网络10进行无线通信是不可行的;在这个期间,存储在服务器20中的第一数据集可以被更新,例如软件升级、新价格表、新目录表、增补或修改的通讯地址。并且,存储在存储器130中的第二数据集也可以被更新,例如通过数据输入单元140。如果装置100是一种普通装置,则在后续的使第一和第二数据集变得互相一致的同步期间,装置100与网络10之间的后续通信将使得装置100对用户200来说更不可利用,或者潜在地不可用。
发明人已经大体上理解到,便携装置的同步可能是麻烦的。通常,便携装置需要被连接到网络,例如经由以太网或通用串行总线(USB)有线或无线地,连接到系统主机,从而装置和系统主机关于新数据进行通信,该新数据是对于装置从主机和/或从装置到主机可以得到的。当相对较大数量的数据需要被传送时,这种同步会花费相对较长的时间来执行。因此,当前的同步过程需要用户努力并且耗费时间。并且,当装置是便携的,且被提供有适度的相关联能量源,例如充电电池或一次性微型纽扣电池时,同步会花费能够代表相当负荷的能量。
在图1所示的系统中使用协议,它降低了要在网络10和装置100之间传送的数据的数量。并且,包含RF标签150潜在地避免了在装置100和网络10之间建立直接物理连接的需要。正如后面将进一步说明的,在网络10和装置100之间提供数据载体。该数据载体可以通过RF标签150本身或通过数据介质来实现,例如光学数据存储盘。
在一种操作协议中,网络10使用其服务器20将装置100的更新记录在例如光学数据盘的数据介质上,用户200在其方便的时候将其插入装置100,便于其数据输入单元140询问;以这种方式,装置100的第二数据集能够被更新为与存储在服务器20中的第一数据集同步。一旦装置100从数据介质读出数据,它就将第二数据集更新为与第一数据集同步。提供在数据载体上的更新能被提供有期满时间/日期,在该期满时间/日期之后,数据介质被认为过时并且被擦除以便再利用、扔掉或者以其他方式丢弃。相反地,当要求装置100更新服务器20时,数据介质被用于传送来自第二数据集的信息,以便在服务器20上更新第一数据集。
在另一种操作协议中,RF标签150被用于在网络10和装置100之间传送数据。装置100然后需要被放置在靠近节点30a处,也就是在RF标签150的RF操作范围之内,以便接收关于第一数据集变化的更新,从而在装置100上更新第二数据集。当从网络10例如从服务器20向装置100传送数据时,RF标签150被从服务器20外部激活,并且更新被传递到标签150;当RF标签150相对于包括在装置100中的其余部件来说独立供电时,这种更新不消耗装置100本身的能量。优选地,当RF标签150相对于装置100的其余部件来说独立供电时,一旦装置100被激活使用,则同步就会发生。
因此,当实现装置100时,使用被提供有处于其本地的数据存储器,即数据存储器320的RF标签150是有益的。标签150的存储器320能够用作非易失性缓存。并且,将RF标签150用于实现同步的有益之处还在于,装置100到网络10的同步以及反过来都可以在不涉及用户干预的情况下实现,即自动实现;例如,用于同步目的的选择的数据传输能够经由RF标签150在装置100不需要被激活以服务其用户200的夜晚进行通信。
当实现本发明时,RF标签150能够独立地装置100工作但仍然是装置100的一个逻辑部分是有益的;例如,如前面所述,RF标签150可被实现为可分离的装置100的附加部件。第二协议被这样安排,使得RF标签150被从装置100提供有装置100最新状态指示,例如存储在存储器130第二数据集中软件的更新版本。当RF标签150被连接到装置100时,这种指示例如从装置100传递到其RF标签150;当装置100接下来被打开时,作为上述的装置100状态指示的一个功能,实际的数据同步发生在第一和第二数据集之间。
可选地,RF标签150是装置100的一个组成部分,使得发生为同步作准备的数据传递,同时装置100被关闭,并且被放置在与节点30a相关联的RF发射区域附近,例如在被设计为接纳装置100的支架中。
作为进一步的可选项,RF标签150可以是前述数据介质的物理上的一部分,例如图3中所示的光盘数据载体400。图3中,RF标签150是数据载体400的组成部分,其中RF标签150被配置为应用薄金属膜来实现天线160。优选地,RF标签150以某种安全的方式被连接到数据载体400,例如模制到载体400中。在这样的一个实施例中,数据输入端140能够读出和写入数据到光盘400。光盘400一被访问,且不在被访问之前,存储在光盘400上的数据就被更新;这样的操作顺序的好处在于,RF标签150中的数据在光盘400之前被更新,由此防止光盘400不必要的更新,并由此减少同步时间以及同步期间的能量消耗。
除了支持分别是网络10和装置100的第一和第二数据集的更广泛同步,RF标签150还能够用于警告用户200需要同步,例如与第一和第二数据集中的一个或更多数据集中的锁定记录(locking records)相结合。当RF标签150中的本地数据存储空间有限或者需要第一和第二数据集之间的真实同步更新时,这种锁定特别有益。RF标签由此能够防止第一和第二数据集偏离(divergence),由此防止错误、死锁和意外事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网络10对应于一个传送对应于歌曲的数据对象的歌曲分发网络。装置100有益地是MP3类型的便携数字音乐播放器。对应于新歌曲的数据被不时地载入网络10的服务器20,以便补充第一数据集。并且,周期性地,对应于老(过时的)歌曲的数据对象被从存储在服务器200上的第一数据集中移除。从服务器20向装置100下载第一数据集会是一个大的耗费时间的任务。该任务可以通过同步来避免,其中RF标签150维护存储在存储器130中的歌曲记录和节点30a与装置100之间的接口,以便确保只有最近加载到服务器20并尚未被记录到存储器130上的新歌曲在同步期间被发送。个人喜好可以允许确定数据同步的优先顺序,例如用户期望的流行歌曲可以比用户200相对兴趣较低的老歌曲具有较高的同步优选顺序。
在前述与RF标签150有关的第二协议中,当用户200离开给定环境,例如办公室时,在超过预定数目的更新对于同步第一和第二数据集未决的情况下,向用户200提供视觉和/或音频警告。未决的更新的记录有益地被存储在与RF标签150相关联的数据存储器中。
在开始在其中在处理器110上执行软件应用时,装置100还有益地可配置来利用RF标签150,对于应用本身或软件应用需要访问的存储在装置100中的数据检查更新是否是未决的。这种警告可以有益地通过音频警告或视觉警告或两者皆有来实现。
装置100可选地还能被这样配置,使得如果处理器110根据RF标签150确定有来自服务器20的多于预先确定数目的更新未决,则处理器110可操作来关闭正在其中执行的软件应用。处理器110这种干预的好处在于,它可以防止装置100执行将会导致处理器110故障的不正确的软件应用和数据的组合,例如“崩溃(crash)”导致用户200的受挫(frustration)。
可选地,网络10和装置100可被配置为在它们之间传递元数据,例如经由RF标签150。这种元数据可被用于在显示器120上向用户200呈现程序内容列表,该列表用于用户选择以及从装置100向网络10传送后续的程序内容优选选择,以使得相应数据经由节点30a被从服务器20下载到装置100,其中该程序内容尚未存在于存储器130中。有益地,RF标签150被集成到数据介质,例如光学数据存储盘;可将装置100与网络10的节点30a之间数据光盘的物理传递用于同步目的。
有益地,RF标签150可配置来为同步目的处理多个级别的未决更新。这样的多个级别的例子出现在包括如下步骤的同步方法中:
(a)向系统传递信息,以便确定存储在服务器20中的第一数据集是否需要更新;
(b)从网络10到RF标签150,传达对于更新的需求;
(c)在电子模块300中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更新,以便使存储在装置100中的第二数据集与第一数据集变得一致;
(d)当需要将第二数据集更新为与第一数据集一致时,识别需要被更新的那些数据项目;并且
(e)为了至少部分地更新存储在存储器130上的第二数据集,或者为了警告用户,经由节点30a,从服务器20向装置100传递数据。
在包括如下步骤的同步方法中,也可以发生从装置100到网络10的同步:
(f)向系统传递信息,以便确定存储在服务器20中的第一数据集是否需要更新;
(g)从网络10到RF标签150,传达对于更新的需求;
(h)在电子模块300中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更新,以便使存储在网络10中的第一数据集与存储在装置100中的第二数据集变得一致;
(i)当需要将第一数据集更新为与第二数据集一致时,识别需要被更新的那些数据项目;并且
(j)为了更新存储在其上的第一数据集,经由节点30a,从装置100向服务器20传递数据。
装置100与系统10之间的选择性同步能够以双向方式并发发生,而RF标签150高效地监控这种相关联的同步。
可选地,装置100能被配置为向其观看者200呈现需要通过同步来更新的数据对象的优选顺序列表;某些数据对象有益地包括数据字段,该数据字段指示它们关于同步需求的各自的相互优先顺序。然后在装置100上例如经由显示器120和数据输入端140,给用户200提供从这种优先顺序中进行选择的选项,以便确定以什么样的顺序以及什么时候执行网络10和装置100之间的同步。有益地,还在装置100上给用户200提供关于其中用于执行同步功能的可利用能量的指示,该同步功能使第一和第二数据集至少部分地达到同步。
将会理解,前面所述的本发明的各实施例易于在不脱离由后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发明保护范围的情况下而得到修改。
在后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在括号中的附图标记和其他符号被用来帮助理解权利要求,并不试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解释说明书及其相关联的权利要求时,诸如“包含”、“包括”、“结合”、“含有”、“是”以及“具有”等表述均应以非排他的方式解释,即解释为也允许没有被明确定义的其他项目或部件存在。单数引用也被理解为复数引用,反之亦然。
Claims (17)
1.一种可操作来在其中执行自动同步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a)用于存储第一数据集的第一数据存储器(20),所述第一数据存储器(20)被耦合到通信路径;
(b)便携装置(100),包括用于存储第二数据集的第二数据存储器(130),所述便携装置(100)被提供有收发信机(150),其中所述收发信机(150)包括数据存储器(320),用于存储将第一和第二数据集同步为相互一致所需的同步更新记录,
当收发信机(150)与便携装置(100)一起被耦合到通信路径中时,收发信机(150)可操作来至少部分地自动同步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集,
其中,所述同步根据存储在所述收发信机(150)的数据存储器(320)中的记录来实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收发信机(150)包括射频标签,所述标签可配置来为该装置(100)自治运行从而监控和支持第一和第二数据集之间的数据同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收发信机(150)的数据存储器(320)被实现为非易失性存储器,从而当便携装置(100)在关闭状态下时,所述收发信机(150)可操作来支持第一和第二数据集的相互同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收发信机(150)被结合到数据载体中,该数据载体用于在便携装置(100)和第一数据存储器(20)之间传送数据,所述收发信机(150)可操作来监控第一和第二数据集之间的同步,并且所述数据载体可操作来如收发信机(150)所确定的在便携装置(100)和第一数据存储器(20)之间传送同步数据对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数据载体是光学数据盘,且收发信机(150)被实现为被整体结合在盘中的射频标签。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第一数据存储器(20)包括耦合到通信网络(10)的数据服务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便携装置(100)被提供有用户接口(120),用于向装置(100)的用户(200)呈现未决同步操作以及它们相对的优先顺序的指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便携装置(100)被提供有用户接口(120),用于向装置(100)的用户(200)呈现未决同步操作的指示,所述接口(120)包括警告器,当超过预先确定数目的数据对象对于第一和第二数据集之间的同步未决时,该警告器警告用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便携装置(100)被提供有用户接口(140),用于输入与收发信机(150)有关的数据,所述用户接口(140)包括下述部件的至少一种:键区、触针垫、麦克风、像素照相机、磁性阅读器、光学数据盘阅读器、磁盘阅读器、磁条阅读器和光扫描阅读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便携装置(100)被实现为下述产品中的一个或多个:个人数据助理(PDA)、移动电话、蜂窝电话、便携计算机、工业便携数据输入终端、电子游戏机、便携现金支付终端、便携音乐播放器、便携视频播放器、GPS终端。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收发信机(150)可操作来实现第一和第二数据集之间的并发双向同步。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射频标签可以与装置(100)分离。
13.一种在系统中实现自动同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配置第一数据存储器(20)用于存储第一数据集,所述第一数据存储器(20)被耦合到通信路径;
(b)将便携装置(100)配置为包括第二数据存储器(130),用于存储第二数据集;
(c)向所述便携装置(100)提供收发信机(150),所述收发信机(150)包括数据存储器(320);
(d)包括在所述收发信机中的数据存储器(320)存储将第一和第二数据集同步为相互一致所需的同步更新记录;以及
(e)将便携装置(100)与收发信机(150)一起耦合到通信路径中,使得至少部分地自动同步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集,
其中,所述同步根据所述存储的记录来实施。
14.一种便携装置(100),包括用于存储第二数据集的第二数据存储器(130),所述便携装置(100)被提供有无线收发信机(150),其中所述收发信机(150)包括数据存储器(320),用于存储将第二数据集同步到与第一数据集相互一致所需的同步更新记录,所述第一数据集被存储在耦合到通信路径的第一数据存储器(20),其中,当收发信机(150)与便携装置(100)一起被耦合到通信路径中时,收发信机(150)可操作来至少部分地自动同步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集,该同步根据所述存储的同步更新记录来实施。
15.一种由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100)所包括的收发信机(150),其中所述收发信机(150)包括处于其本地的存储器(320)以及被配置为监控所述装置(100)与远离该装置(100)存储的数据集之间的自动同步的电子模块(300),其中该存储器已存储了同步更新的记录,其中由所述电子模块(300)根据所述存储的同步更新记录来实施同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收发信机(150),其被实现为射频标签,所述标签相对于所述装置(100)来说是可自治操作的。
17.一种数据载体(400),其中被提供有无线收发信机(150)集成在其中,其中所述收发信机(150)被配置有处于其本地的数据存储器(320)以及用于监控数据同步的电子模块(300),其中所述数据载体(400)可配置来传送一个或更多实现自动同步所需的数据对象,其中该存储器(320)已存储了同步更新的记录,其中由所述电子模块(300)根据所述存储的同步更新记录来实施同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05100626.0 | 2005-01-31 | ||
EP05100626 | 2005-01-31 | ||
PCT/IB2006/050243 WO2006079967A2 (en) | 2005-01-31 | 2006-01-23 | Method of automatically synchronizing data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11843A CN101111843A (zh) | 2008-01-23 |
CN101111843B true CN101111843B (zh) | 2011-05-18 |
Family
ID=36740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8000370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11843B (zh) | 2005-01-31 | 2006-01-23 | 自动同步数据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90112936A1 (zh) |
EP (1) | EP1846846A2 (zh) |
JP (1) | JP2008536344A (zh) |
KR (1) | KR101183860B1 (zh) |
CN (1) | CN101111843B (zh) |
WO (1) | WO2006079967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134989B2 (en) | 2002-01-31 | 2015-09-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dating dataset versions resident on a wireless device |
US9092286B2 (en) | 2002-12-20 | 2015-07-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to automatically process components on a device |
US8626146B2 (en) | 2003-10-29 | 2014-01-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software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ctions on a wireless device using action lists and versioning |
EP2084629A1 (en) * | 2006-11-14 | 2009-08-05 |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 System and method of synchronizing an in-vehicle control system with a remote source |
KR101134214B1 (ko) | 2007-06-19 | 2012-04-09 | 콸콤 인코포레이티드 | 무선 환경에서 데이터세트 동기화를 위한 방법들 및 장치 |
US8825743B2 (en) * | 2007-07-12 | 2014-09-02 | Cornell University | Semantic transactions in online applications |
US20110187511A1 (en) * | 2010-01-29 | 2011-08-04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content, configuration and credential information among devices |
JP4885291B2 (ja) * | 2010-04-28 | 2012-02-29 | 株式会社コナミデジタル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 ゲームシステム、データ生成システム、それに用いるデータ生成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KR101709508B1 (ko) * | 2010-10-04 | 2017-02-2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단말기 및 미디어 파일 송수신 방법 |
WO2013068024A1 (en) * | 2011-11-10 | 2013-05-16 | Abb Technology Ag |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exchanging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
JP6065392B2 (ja) * | 2012-03-13 | 2017-01-25 | 小柳建設株式会社 | 情報管理システム、システムを運用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及び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憶媒体 |
US8774729B2 (en) * | 2012-05-02 | 2014-07-08 | Litepoint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ed triggering of test equipment for testing MIMO transceivers |
US20140032342A1 (en) | 2012-07-24 | 2014-01-30 | Scott Joseph Tyburski | Menu creation and design system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25515A (zh) * | 1998-10-05 | 2001-12-05 | 维斯托公司 | 用于更新网络中远程数据库的系统和方法 |
US6721787B1 (en) * | 2000-02-10 | 2004-04-13 | 3Com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hot-synchronization of 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557340B2 (ja) * | 1984-10-31 | 1996-11-27 | 株式会社東芝 | デジタル再生装置におけるデインタ−リ−ブ処理用メモリの制御方法 |
US5666530A (en) * | 1992-12-02 | 1997-09-09 |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 System for automatic synchronization of common file between portable computer and host computer via communication channel selected from a plurality of usable channels there between |
AU1519395A (en) * | 1993-12-29 | 1995-07-17 | Novalink Technologies, Inc. | Data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6470358B1 (en) * | 1999-01-22 | 2002-10-22 | Siemen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c. | Remote synchronization with intelligent power management |
JP2003216450A (ja) * | 2002-01-24 | 2003-07-31 | Canon Finetech Inc | Rfid通信機能付き記録装置・情報装置 |
JP2004222209A (ja) * | 2003-01-17 | 2004-08-05 | Nec Corp | ソフトウェア書き換えシステム、装置、携帯電話機、ソフトウェア書き換え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2004342150A (ja) * | 2003-05-13 | 2004-12-02 | Funai Electric Co Ltd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JP2004355702A (ja) * | 2003-05-28 | 2004-12-16 | Konica Minolta Photo Imaging Inc | 記録メディア及び記録再生装置 |
US20080168525A1 (en) * | 2007-01-07 | 2008-07-10 | David Heller | Background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Media Device and Host Device |
-
2006
- 2006-01-23 WO PCT/IB2006/050243 patent/WO2006079967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6-01-23 CN CN2006800037052A patent/CN10111184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1-23 JP JP2007552778A patent/JP2008536344A/ja active Pending
- 2006-01-23 EP EP06710726A patent/EP1846846A2/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6-01-23 KR KR1020077019967A patent/KR101183860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6-01-23 US US11/814,831 patent/US2009011293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25515A (zh) * | 1998-10-05 | 2001-12-05 | 维斯托公司 | 用于更新网络中远程数据库的系统和方法 |
US6721787B1 (en) * | 2000-02-10 | 2004-04-13 | 3Com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hot-synchronization of 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VAWDREY D K ET AL.A SELF-ADAPTING HEALTHCARE 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 USING MOBILE COMPUTINGDEVICES.IEEE 5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NTERPRISE NETWORING AND COMPUTING IN HEALTHCARE INDUSTRY.2003,91-96.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11843A (zh) | 2008-01-23 |
JP2008536344A (ja) | 2008-09-04 |
WO2006079967A2 (en) | 2006-08-03 |
KR101183860B1 (ko) | 2012-09-19 |
US20090112936A1 (en) | 2009-04-30 |
EP1846846A2 (en) | 2007-10-24 |
KR20070100831A (ko) | 2007-10-11 |
WO2006079967A3 (en) | 2007-02-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11843B (zh) | 自动同步数据的方法 | |
US7386846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management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system software downloads in the field | |
US9760334B2 (en) | Electronic shelf label system, electronic shelf label terminal, electronic shelf label server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 |
CN102177497B (zh) | 用于电子货架标签等的电力管理系统 | |
US20050010917A9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ecu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dynamic instruction sets | |
CN101606144A (zh) | 用于备份内容以供移动设备使用的系统和方法 | |
US20110221577A1 (en) |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display system | |
CN101589592A (zh) | 多协议可移动存储设备 | |
JP2005505813A (ja) | 現場における無線通信デバイスシステムソフトウエアダウンロードの管理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CN102801786A (zh) | 一种传输文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JP2003114897A (ja) | マニュアル検索サービスシステム | |
CN102348195B (zh) | 一种无线通信终端及其软件升级方法 | |
US20110215904A1 (en) | Shelf lavel managingsystem, shelf label managing method and shelf label managing apparatus | |
CN101436124A (zh) | 一种嵌入式设备kjava应用程序管理系统及方法 | |
JP3654247B2 (ja) | 携帯電話のファームウェア配信システム、携帯電話端末およびそのファームウェア更新プログラム | |
CN103442085A (zh) | 用于维护用户信息的方法、终端、服务器和系统 | |
CN106027672A (zh) | 利用电力控制提供更新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 |
JP2013156756A (ja) | ハンディターミナル更新システム、ハンディターミナル、データ更新装置及びハンディターミナル更新方法 | |
GB2403303A (en) | Software patch registry | |
JP4508560B2 (ja) | 表示媒体、作業指示システム、作業指示方法 | |
JP2004227479A (ja) | 貸し出し機材と貸し出し機材管理システムと貸し出し機材管理プログラム | |
EP0994431A2 (en) |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aging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onic price labels | |
JP7597120B2 (ja) | 管理装置、管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管理システム | |
JP7547862B2 (ja) | 設備管理システム | |
KR101544029B1 (ko) | 전자카드 단말 장치, 전자카드 생성 장치, 전자카드 지원 서버, 전자카드 발급 시스템, 전자카드 발급 방법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기록매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8 Termination date: 20170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