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109118A - 具有提升装置的纺织机器和纺织机器的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提升装置的纺织机器和纺织机器的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09118A
CN101109118A CNA2007101290228A CN200710129022A CN101109118A CN 101109118 A CN101109118 A CN 101109118A CN A2007101290228 A CNA2007101290228 A CN A2007101290228A CN 200710129022 A CN200710129022 A CN 200710129022A CN 101109118 A CN101109118 A CN 1011091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xtile machinery
pressure roller
executive component
lever
ya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290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阿达尔贝特·斯蒂芬
哈拉尔德·威德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maschinenbau AG
Original Assignee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maschinenbau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maschinenbau AG filed Critical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maschinenbau AG
Publication of CN101109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091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oms (AREA)

Abstract

一种纺织机器,具有多个相邻布置的工位(1),这些工位分别至少具有退绕装置(3)、络筒装置(6)以及纱线张力补偿装置(7),该退绕装置包括被驱动辊(4)和无驱动的压辊(5),在这种纺织机器中,压辊(5)能够通过提升装置(8)由被驱动辊(4)提升,该提升装置设置在工位(1)上并通过执行元件(10)可操作。纱线张力补偿装置(7)可与压辊(5)一起通过提升装置(8)从其工作位置被提升。在纺织机器的相应的工作方法中,纱线张力补偿装置(7)与压辊(5)一起通过提升装置(8)从其工作位置被提升。

Description

具有提升装置的纺织机器和纺织机器的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机器,其包括多个相邻布置的工位,这些工位至少具有退绕装置、络筒装置及纱线张力补偿装置,该退绕装置包括被驱动辊和无驱动的压辊。在这里,压辊可以通过设置在工位上的提升装置,由被驱动辊提升。该提升装置通过执行元件进行操作。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提升装置的这种纺织机器的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这种纺织机器在现有技术中是公知的,在这种纺织机器中,退绕装置是由被驱动辊和可压紧在该辊上的无驱动的压辊构成。例如,在自由端纺纱机中,为了在断线之后重新接头,纱筒由与其相匹配的卷取辊提升,寻找缠绕在纱筒上的线端并在相应的准备工作之后沿着退绕方向相反的方向送回到自由端纺纱机的纺纱单元内。在这里,通过压辊由被驱动辊提升,在退绕装置中的夹线问题被消除。但是,本发明不仅可以应用于自由端纺纱机,也可以应用于极其不同的纺织机器,例如卷绕机或者环锭纺纱机。
这种纺织机器经常设有可沿着纺纱机移动的维护装置,该维护装置用于通过一对或两对附加的辊重新接头。在这种机器中,为了接头,线端通过维护装置的辊被送回到纺纱单元,并暂时地通过这些辊重新被抽出,直到被抽出的纱线已经达到纺织机器的工作速度。接着,该纱线又被转移到工位的退绕装置。在这些机器中,压辊通过可移动的维护装置提升到接头位置。
此外,还已知这样的机器,在这些机器中,接线必须通过操作人员来完成。为了将纱线放入退绕装置,压辊必须由操作人员从其工作位置上提升,并重新送回到该工作位置。同样,纱线张力补偿装置以及必要时还有其他装置在纱线运行中用手从其工作位置提升以及放回到该工作位置上。
CH 453 150公开了一种纺纱室型的纺纱机,在该纺纱机中,通过改变退绕装置的转动方向,断线之后的重新接头自动地进行。为了避免在送回纱线时在退绕装置和纱筒之间再次断线,在送回纱线时,压辊由被驱动辊提升。为此,在每个工位上设有提升装置。在这里,提升装置的操作是仅仅依赖于被驱动辊的转动方向而进行。
DE 38 05 399描述了一种纱线张力补偿装置或补偿器的操作装置,该操作装置既可以手动操作,也可以通过自动操作装置进行操作。补偿器是通过曲柄与压辊连接,使得在提升压辊时,补偿器也一起被提升。为了将补偿器再次放回到纱线上,设有另一个操作装置,该操作装置使补偿器先保持在提升位置,并在完成接头之后才释放到其工作位置上。手动地或者通过自动操作装置提升压辊并重新放回。不存在一种可通过执行元件进行操作的提升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具有属于工位自己的提升装置的纺织机器,该提升装置改善了应用可能性。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包括提升装置的纺织机器的相应的工作方法。
该任务是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得以解决。
一种纺织机器包括多个相邻设置的工位,这些工位分别至少具有退绕装置、络筒装置以及纱线张力补偿装置,该退绕装置包括被驱动辊和无驱动的压辊,此外,该纺织机器还包括提升装置,通过该提升装置,压辊可以由被驱动辊提升。该提升装置设置在工位上并可以通过执行元件进行操作。在这种纺织机器的工作方法中,在接线之前,压辊通过提升装置被提升。根据本发明,通过提升装置,纱线张力补偿装置也可以与压辊一起从工作位置上被提升。因此,对于接线过程必须由操作者手动完成的纺织机器,用于操作者的人工成本可以降低。根据本发明,纱线张力补偿装置与压辊一起从工作位置上被提升,因此,在接线过程之前不再需要操作者在工位上的准备工作。在完成接线之后,操作者只须将纱线重新放入退绕装置内。
优选地,执行元件是气动缸,因为气动元件已经普遍存在于纺织机器中。同样,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也可使用电力的、液压的或者其他执行元件。
如果执行元件是气动缸,那么气动缸配有快速换气阀是有利的。因此,在回位时,废气可以更快地从气动缸中排出,从而更快地重新到达工作位置。由此可以加速接头过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方案,执行元件是电磁铁。在此,在纺纱运行中,压辊通过弹簧被压紧在被驱动辊上。该电磁铁是这样设置,使得该电磁铁在供电时克服弹簧力操作提升装置,以及为了提升压辊而操作杠杆。同样,也可以这样设置电磁铁,使得该电磁铁在纺纱运行中将压辊压紧在被驱动辊上。电磁铁一旦没有电,压辊和纱线张力补偿装置的提升就可以通过相应设置的张力弹簧进行。
此外有利的是,如果提升装置包括复位元件,用于将压辊和纱线张力补偿装置放回到工作位置上。因此,纱线张力补偿装置可以与压辊一起被放回到工作位置上。该回位可以自动进行,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用于操作者的人工成本。此外,通过这种复位元件,回位过程可以以始终相同的方式在相应控制时与接线时的其他过程在时间上协调进行。因此,可以避免过大的纱线张力,过大的张力可能会导致断线。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改进方案,提升装置包括至少一根可通过执行元件操作的杠杆,用于提升压辊和/或纱线张力补偿装置。在这里,既可以借助单根杠杆控制压辊和纱线张力补偿装置,或者也可以分别借助单独的杠杆来控制,单独的杠杆分别通过执行元件操作。
此外有利的是,执行元件与至少一根杠杆固定连接。另一根杠杆的控制例如可以通过同步件实现。同样,也可以借助单根杠杆来控制纱线张力补偿装置和压辊,如需要,间接地通过其它杠杆来控制其他构件。
在本发明的一种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杠杆用于时间交错地控制压辊和纱线张力补偿装置。因此,例如,纱线张力补偿装置在压辊之前从其工作位置上被提升以及在回位时错开时间地在压辊之后被放回到工作位置上。因此可以避免可能导致断线的过大的纱线张力。
优选地,执行元件与第一杠杆固定连接,该第一杠杆具有同步件,该同步件用于错开时间地带动第二杠杆。因此,可以通过单个执行元件来操作压辊和纱线张力补偿装置,但仍然能够错开时间地回到工作位置。特别有利的是第一杠杆是用于操作纱线张力补偿装置的杠杆。
为了实现错开时间地提升或放回压辊和纱线张力补偿装置,同样有利的是,提升装置包括另一个用于操作第二杠杆的执行元件。第一和第二执行元件可以一起操作。如果执行元件设计成气动缸,这些执行元件可以通过共同的阀来控制。然后,时间交错的操作可以通过气动缸上大小不同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来实现。
在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中,执行元件设计成同时作为复位元件。例如,执行元件是旋转方向可逆的马达、双作用式气动缸或类似部件。因此,特别是在回位时,可以对过程进行最优的时间上的控制。此外,双作用式气动缸使压辊在持续的运转中压紧在退绕装置的被驱动辊上。有利地,作用在气动缸上的空气压力对于整个纺织机器可以中央调整。因此,压辊的接触压力对于纺织机器的所有工位可以是中央调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方案,提升装置包括作用在至少一根杠杆上的张力弹簧。该弹簧例如可以这样设置,使得其在使用简单的气动缸时用作复位元件,此外在持续的运转中负责压紧压辊。
优选地,执行元件与第一杠杆固定连接,复位元件与第二杠杆固定连接。因此,可以实现纱线张力补偿装置以及压辊完全地且时间交错地回到其工作位置上。在这里,压辊在纱线张力补偿装置之后才被放回。如果复位元件,例如张力弹簧,与用于操作压辊的第二杠杆固定连接,该压辊也在持续的运转中被弹簧加载,借此被压紧在被驱动辊上。
另外有利的是,用于从其工作位置提升压辊的执行元件可以依赖于另一个执行元件的操作而进行操作,该另一个执行元件用于将分配给各自工位的纱筒从卷取辊提升。
在一种纺织机器的工作方法中,如果压辊与纱筒同时被提起,这是有利的。这可以通过一起控制两个执行元件以简单的方式实施。如果涉及气动执行元件,则这些执行元件可以例如通过共同的阀来控制。在回位时,如果纱筒错开时间地在压辊之后被放回到其工作位置上,这是有利的。如果一起控制这些执行元件,这可以例如就通过较重纱筒的较慢反应来实现。此外有利的是,纱线张力补偿装置错开时间地在纱筒之后被放回到其工作位置上,因为由此可以避免作用在纱线上的张力。
还有利的是,执行元件可以在时间上依赖于纱线放回到纺纱单元中而进行操作。因此,压辊在纱线回到纺纱单元后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之后才被放回到其工作位置上。因此,可以确保纱线的抽出是在成功接头之后才开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方案,在停止的工位上,压辊可以从其工作位置上被提升。因此,在不运行的纺纱工位上可以实现能量的节省,因为压辊和被驱动辊之间的往复工作在这段时间内停止了。
其他优点将借助下面描述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带有提升装置的纺织机器的工位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带有提升装置的退绕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自由端纺纱机的提升装置的详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纺织机器的工位1的截面图,该工位具有纺织单元2、退绕装置3、络筒装置6以及纱线张力补偿装置7,该退绕装置包括驱动辊4和无驱动的压辊5。另外,该工位1具有提升装置8,通过该提升装置,压辊5可以从被驱动辊4被提升。根据本发明,在这里,通过该提升装置8,纱线张力补偿装置7可以与压辊5一起从其工作位置被提升,该工作位置用实线示出。在这里,该提升装置8将压辊5和纱线张力补偿装置7提升到用虚线表示的接头位置上。通过将压辊5和纱线张力补偿装置7提升到接头位置上,对于操作者,可以在手动完成接头之后,将要抽出的纱线放入退绕装置3内。在完成重新接头并将纱线放入退绕装置之后,压辊5可以重新放到被驱动辊4上,以及纱线张力补偿装置可以被放到纱线上。最后,正常的纺纱过程可以得以重新继续。
在这里,提升装置8是可以通过执行元件10(在这里是气动缸)自动地进行操作。根据本发明,通过提升装置8将纱线张力补偿装置7与压辊5一起提升,从而提升和放回工作位置的回位可以在时间上准确地与工位1上的过程相协调。有利地,执行元件10是气动缸,因为气动元件已经普遍存在于工位1上,从而提供了压力空气供应。此外,在提升装置8的相应设计中,压辊5和纱线张力补偿装置7的提升或回位在时间上相互协调。为了放回压辊5和纱线张力补偿装置7,根据这里的图示,提升装置8具有复位元件11,该复位元件在这里是张力弹簧。
但是取代张力弹簧,压辊5和纱线张力补偿装置7的放回也可以通过双作用式气动缸或双作用式执行元件10来实现。如果执行元件10设计成双作用式,那么在正常的纺纱运行中,也可以通过执行元件10来实现压辊5压紧在被驱动辊4上,。在这里,压辊5的负载力可以根据空气压力的高度相对于机器进行中央调整。在所示的图中,压辊5压紧在被驱动辊4上是通过张力弹簧来实现。
图2用详细的立体图示出了纺织机器的带有提升装置的退绕装置3。在这里,该提升装置8包括执行元件10,该执行元件通过杠杆13,14将压辊5和纱线张力补偿装置7从其工作位置提升。被驱动辊4的位置在图中用虚线表示,该被驱动辊设计成纺织机器的连续的抽出轴。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执行元件10与用于操作纱线张力补偿装置7的杠杆13固定连接。为此,该杠杆13具有弓形夹15,该弓形夹操作接近于摆动轴16的纱线张力补偿装置7,以将其从所示的工作位置提升到用虚线所示的接头位置上。另外,执行元件10通过紧固螺栓17与用于控制压辊5的另一根杠杆14连接。在这里,该杠杆14具有切口18,执行元件10的紧固螺栓17延伸穿过该切口。因此,在执行元件10一开始动作,杠杆13立即发生偏转,而杠杆14是在紧固螺栓17已经走完切口18并与杠杆14接触之后才通过执行元件10操作。因此,杠杆13和14被设计成用于时间交错地控制压辊5和纱线张力补偿装置7。
通过杠杆13和14的这种设计,可以首先将纱线张力补偿装置从纱线提升,然后将压辊5置于接头位置。在这里也设有张力弹簧作为复位元件11,该弹簧与用于控制压辊5的杠杆14连接,并在回复到工作位置时将其压紧在被驱动辊4上。因此,可以实现在回位时,也就是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气动缸一旦没有压力时,首先将压辊5放回到其工作位置上,然后才将纱线张力补偿装置7放到纱线上。为了在压辊5被放到驱动辊4之后,将纱线张力补偿装置7以及气动缸或者执行元件10完全地放回到工作位置上,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杠杆13和14通过在这里仅示意地画出的回位弹簧19连接。
然而,取代张力弹簧,压辊5回位并压紧在被驱动辊4上也可以通过双作用式气动缸或者双作用式执行元件10来实现。与通过操作人员的手动操作相反,通过执行元件10,纱线张力补偿装置7以及压辊5的提升或者安放准确地与在纺纱工位区域内的接线的其他过程相互协调。此外,这些过程可以始终以相同的方式进行。
特别地,压辊5的提升与卷取辊21的纱筒20(见图1)的提升是同时进行,纱筒20的提升对于将纱线接头并放回到纺织单元2中是必需的。在这里,以有利的方式,用于提升纱筒20的执行元件22和执行元件10同时进行操作。如果执行元件10或22是气动缸,这可简单地通过由共同的阀来控制这两个执行元件来实现。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纺织机器的提升装置8的另一个立体图。在这里,执行元件10与第一杠杆13固定连接,该杠杆用于操作纱线张力补偿装置7。在杠杆13上设有同步件23,该同步件在这里所示气动缸的一定行程之后才与用于控制压辊5的杠杆14接触。同步件23一接触杠杆14,杠杆14就同样发生偏转,由此将压辊5从其工作位置提升。在这里,回位同样也可以通过张力弹簧或者另一个复位元件来实现。在这里,杠杆13和执行元件10的完全回位也可以通过另一个没有画出的回位弹簧19来实现。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纱线张力补偿装潢7和压辊5的共同操作,如刚好在接头时由于不均匀的纱线张力可能产生的其他断线可以得以避免,该共同操作还可以准确地在时间上相互协调。此外,也可以对将纱筒20放到卷取辊21进行协调,因此可以避免在纱线上产生过大的张力,过大的张力可能导致断线。
此外,通过提升装置8,可以使将压辊5放到被驱动辊4上在时间上与将纱线放回到纺纱单元2中相互协调。因此,在成功接线之后才开始将纱线夹紧在压辊5和被驱动辊4之间,该夹紧同样导致纱线张力的增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也可以进行如下设计:压辊5在停止的工位上从其工作位置被提升。如果纺织机器上的多个工位1被停止,就可能因此实现显著的能量节省,因为压辊5和被驱动辊4之间的往复运动停止了。
本发明不局限于所示的实施例。因此,例如不只是气动执行元件可作为执行元件,而是同样也可以想到电气的、液压的或者磁力的执行元件。此外,借助提升装置8或者执行元件10来控制其他部件,也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同样地,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的变动和结合也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30)

1.一种纺织机器,该纺织机器具有多个相邻布置的工位(1),这些工位分别至少具有退绕装置(3)、络筒装置(6)以及纱线张力补偿装置(7),该退绕装置包括被驱动辊(4)和无驱动的压辊(5),其中,压辊(5)能够通过提升装置(8)由被驱动辊(4)提升,该提升装置设置在工位(1)上并通过执行元件(10)可操作,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张力补偿装置(7)能够与压辊(5)一起通过提升装置(8)从其工作位置被提升。
2.如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纺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元件(10)是气动缸。
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缸配有快速换气阀。
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元件(10)是电磁铁。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8)包括复位元件(10,11),该复位元件用于将压辊(5)和纱线张力补偿装置(7)放回到工作位置上。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8)包括至少一根由执行元件(10)可操作的杠杆(13,14),该杠杆用于提升压辊(5)和/或纱线张力补偿装置(7)。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元件(10)与所述至少一根杠杆(13,14)固定连接。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13,14)用于时间交错地控制压辊(5)和纱线张力补偿装置(7)。
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元件(10)与第一杠杆(13)固定连接,该第一杠杆具有同步件(23),该同步件用于错开时间地带动第二杠杆。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杠杆(13)用于操作纱线张力补偿装置(7)。
11.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另一个执行元件,用于操作所述第二杠杆。
12.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元件(10)同时作为复位元件(10,11)。
1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缸是双作用式气动缸。
1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器,其特征在于,作用于所述气动缸的空气压力对于整个纺织机器是可中央调整的。
1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8)包括张力弹簧(11),该张力弹簧作用于至少一根杠杆(13,14)。
1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元件(10)与第一杠杆(13)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元件(10,11)与第二杠杆(14)固定连接。
1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元件(10)能够依赖于另一个执行元件(22)的操作而进行操作,该另一个执行元件用于将分配给各自工位的线圈从卷取辊(21)提升。
1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提升压辊(5)的执行元件(10)能够与用于提升纱筒(20)的执行元件(22)一起操作。
1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元件(10)能够在时间上依赖于纱线放回到纺纱单元(2)中而进行操作。
2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5)在停止的工位上能够从其工作位置被提升。
21.一种纺织机器的工作方法,该纺织机器具有多个相邻布置的工位(1),这些工位分别至少具有退绕装置(3)、络筒装置(6)以及纱线张力补偿装置(7),该退绕装置包括被驱动辊(4)和无驱动的压辊(5),在该方法中,在接头之前,压辊(5)通过设置在工位(1)上的提升装置从被驱动辊被提升,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张力补偿装置(7)能够与压辊(5)一起通过提升装置(8)从其工作位置被提升。
22.如前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纺织机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张力补偿装置(7)与压辊(5)一起通过提升装置(8)被放回到其工作位置上。
2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张力补偿装置(7)错开时间地在压辊(5)之后被放回到其工作位置。
2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分配给各自工位(1)的纱筒(20)从卷取辊(21)被提升,以及压辊(5)与纱筒(20)同时被提升。
2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筒(20)错开时间地在压辊(5)之后被放回到其工作位置上。
2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张力补偿装置(7)错开时间地在纱筒(20)之后被放回到其工作位置上。
2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5)在时间上依赖于将纱线放回到纺织单元(2)中而被放回到其位置上。
2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5)在落纱时通过提升装置(8)的执行元件(10)被压紧到被驱动辊(4)上。
2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5)的由所述执行元件(10)产生的接触压力对于整个纺织机器进行中央调整。
3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停止的工位(1)上,所述压辊从其工作位置被提升。
CNA2007101290228A 2006-07-19 2007-06-29 具有提升装置的纺织机器和纺织机器的工作方法 Pending CN1011091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6033349.7 2006-07-19
DE102006033349 2006-07-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09118A true CN101109118A (zh) 2008-01-23

Family

ID=39041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290228A Pending CN101109118A (zh) 2006-07-19 2007-06-29 具有提升装置的纺织机器和纺织机器的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09118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6210A (zh) * 2016-07-18 2016-10-12 吴江福爱梁纺织有限公司 内紧外松式筒纱控制装置
CN106006217A (zh) * 2016-07-18 2016-10-12 吴江福爱梁纺织有限公司 筒纱防松装置
CN106939454A (zh) * 2017-04-13 2017-07-11 宜昌经纬纺机有限公司 气动压辊张力器
CN108975055A (zh) * 2017-06-16 2018-12-11 太仓鸿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卷绕装置
CN111747233A (zh) * 2019-03-26 2020-10-09 卓郎纺织解决方案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纺织机工位产生接纱连接的方法以及纺织机工位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6210A (zh) * 2016-07-18 2016-10-12 吴江福爱梁纺织有限公司 内紧外松式筒纱控制装置
CN106006217A (zh) * 2016-07-18 2016-10-12 吴江福爱梁纺织有限公司 筒纱防松装置
CN106006217B (zh) * 2016-07-18 2018-10-30 吴江福爱梁纺织有限公司 筒纱防松装置
CN106939454A (zh) * 2017-04-13 2017-07-11 宜昌经纬纺机有限公司 气动压辊张力器
CN108975055A (zh) * 2017-06-16 2018-12-11 太仓鸿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卷绕装置
CN108975055B (zh) * 2017-06-16 2021-03-16 太仓鸿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卷绕装置
CN111747233A (zh) * 2019-03-26 2020-10-09 卓郎纺织解决方案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纺织机工位产生接纱连接的方法以及纺织机工位
CN111747233B (zh) * 2019-03-26 2021-10-26 卓郎纺织解决方案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纺织机工位产生接纱连接的方法以及纺织机工位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09118A (zh) 具有提升装置的纺织机器和纺织机器的工作方法
CN102861863B (zh) 一种油压链条铆头机
JP6208746B2 (ja) プレス機械
KR101830027B1 (ko) 성형 기계, 특히 링 압연기계
JP2015514586A5 (zh)
CN102861864B (zh) 一种采用油压进行链条铆头的方法
CN104085726B (zh) 一种用于卷取机压辊的气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ITMI991847A1 (it) Dispositivo in uno stiratoio per nastri di fibre tessili con caricamento dei cilindri superiori del meccanismo di stiro
CN114001069A (zh) 一种矫直机的液压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208322029U (zh) 牵引机自动压紧装置
CN103422201B (zh) 一种转杯纺纱机的筒子架自动抬起装置
CN206232139U (zh) 一种堆垛装置
CN202824508U (zh) 一种油压链条铆头机
CN110479895A (zh) 一种nck高速伺服送料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423259Y (zh) 平幅织物卷绕张力、速度恒定控制装置
CN107127241A (zh) 液压机
CN201223911Y (zh) 全自动钢筋调直液压切断机
CN101736498B (zh) 毛纱加张力机构
CN201146787Y (zh) 气动翻转式茶叶理条机
CN109807251B (zh) 一种液压缩管机控制系统
CN201103051Y (zh) 高效刷毛机织物自动纠偏装置
CN210083646U (zh) 一种贴膜包装设备的保护膜贴附装置
CN217529049U (zh) 一种全自动弯箍机自动调直装置
CN208023193U (zh) 一种编织机
JP5113804B2 (ja) ツイスタ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