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05229A - 流量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流量控制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05229A CN101105229A CNA2007101364560A CN200710136456A CN101105229A CN 101105229 A CN101105229 A CN 101105229A CN A2007101364560 A CNA2007101364560 A CN A2007101364560A CN 200710136456 A CN200710136456 A CN 200710136456A CN 101105229 A CN101105229 A CN 10110522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ow
- flow path
- control member
- flow control
- thread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7363 ring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10000002445 nipp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3872 anastomosi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9994 ca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PEDCQBHIVMGVHV-UHFFFAOYSA-N Glycerine Chemical compound OCC(O)CO PEDCQBHIVMGVH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 for ex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361 pathw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7/00—Control of flow
- G05D7/01—Control of flow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 G05D7/0146—Control of flow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the in-lin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piston or float without flexible member or spr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47/00—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 F16K47/04—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for decreasing pressure or noise level, the throttle being incorporated in the closure membe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7722—Line condition change responsive valves
- Y10T137/7837—Direct response valves [i.e., check valve type]
- Y10T137/7879—Resilient material valve
- Y10T137/7888—With valve member flexing about securement
- Y10T137/7889—Sleev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7722—Line condition change responsive valves
- Y10T137/7837—Direct response valves [i.e., check valve type]
- Y10T137/7904—Reciprocating valv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8593—Systems
- Y10T137/86493—Multi-way valve unit
- Y10T137/86718—Dividing into parallel flow paths with recombining
- Y10T137/86734—With metering featur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8593—Systems
- Y10T137/87265—Dividing into parallel flow paths with recombining
- Y10T137/87539—Having guide or restrictor
- Y10T137/87547—Manually variabl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8593—Systems
- Y10T137/87265—Dividing into parallel flow paths with recombining
- Y10T137/87555—Having direct response valve [e.g., check valve, etc.]
- Y10T137/87563—With reverse flow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t Valve (AREA)
- Taps Or Cocks (AREA)
- Check Valves (AREA)
- Details Of Valves (AREA)
- Flow Control (AREA)
Abstract
该流量控制器能够有选择地控制受控流动的流量,并减小重量和制造成本。该流量控制器包括:具有第一流动路径和第二流动路径的主体;密封流动路径的环形密封件;杆形的流量控制构件,其紧密地穿过环形密封件并能相对于环形密封件移动,流量控制构件具有第三流动路径;操作装置,其用来移动流量控制构件以便控制流量;第四流动路径,设置在环形密封件外面;以及止回阀,其阻止流体通过第四流动路径从第二流动路径流到第一流动路径,而允许流体通过第四流动路径从第一流动路径流到第二流动路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量控制器,它具有一第一端口和一第二端口,并能够将一流体作为受控的流动从第二端口流到第一端口,流体的流动体积是受控制的,且能够将一流体作为自由的流动从第一端口流动到第二端口。
背景技术
在日本专利特开公报No.6-331059内揭示了传统的流量控制器,且在图15中示出该传统的流量控制器。
流量控制器的主体80具有一用作第一端口的开口部分82和一用作第二端口的开口部分84。一具有流体可通过的控制孔86的控制构件88设置在一流动路径中,该流动路径使第一端口82和第二端口84彼此连通。一针90能够沿轴向方向移动并进入控制孔86内。通过改变针90的锥形端插入到控制孔86内的长度,可变化形成在流体路径内的可让流体通过的空隙的截面积,于是,可控制受控流动的流量(见日本专利特开公报No.6-331059中的段落0015)。手工地转动一可转动构件92,可调整针90的轴向运动。
使第一端口82和第二端口84彼此连通的一外部流动路径形成在控制构件88的外面。用作一止回阀的隔膜94设置在外部流动路径内。隔膜94阻止流体通过外部流动路径从第二端口84流到第一端口82;隔膜94允许流体通过外部流动路径从第一端口82流到第二端口84(见日本专利特开公报No.6-331059中的段落0013和0015-0017)。
如上所述,在图1 5所示的传统流量控制器中,通过调整针90的外表面和控制孔86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隙的截面积,可控制受控流动的流量。相对于控制孔86移动针90可调整该截面积。
然而,当流量很小时,就难于精确地控制受控流动的流量。该缺点可参照图16A和16B来解释。
在图16A中,针90的外表面和控制孔86的内表面之间没有形成空隙。即,没有受控流动通过。在此状态中,针90移动以在针90的外表面和控制孔86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空隙C。形成空隙C的状态显示在图16B中。空隙C形成围绕针90的全部周长。
为了使受控流动以小流量流动,图1 6A所示状态中的针90稍微地移动。然而,空隙C围绕针90的全部周长形成,于是,空隙C的截面积快速增加。因此,当流量很小时,就难于精确地控制受控流动的流量。
此外,由于流体阻力很强地作用在锥形针90上,所以,针90必须用刚性大的材料制造,例如,钢材,以确保针90有足够的强度。因此,难于降低流量控制器的重量和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构想出本发明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流量控制器,它能够有选择地控制受控流动的流量并降低重量和制造成本。
为了达到该目的,本发明具有如下结构。
即,本发明的流量控制器包括:
主体,具有与第一端口连通的第一流动路径和与第二端口连通的第二流动路径;
环形密封件,设置在第一流动路径和第二流动路径之间,以便密封第一流动路径和第二流动路径;
杆形的流量控制构件,紧密地穿过环形密封件并能相对于环形密封件沿轴向方向相对地移动,该流量控制构件具有第三流动路径,该第三流动路径的端部至少在其外圆周面上开口,且该第三流动路径通过环形密封件将第一流动路径连通到第二流动路径,其中,通过调整流量控制构件相对于环形密封件的位置来控制第三流动路径内流动的流体流量;
操作装置,用来沿流量控制构件的轴向方向相对地移动环形密封件和/或流量控制构件;
第四流动路径,设置在环形密封件外面,以便将第一流动路径连通到第二流动路径;以及
止回阀,阻止流体通过第四流动路径从第二流动路径流到第一流动路径,而允许流体通过第四流动路径从第一流动路径流到第二流动路径。
利用该结构,通过调整第三流动路径的孔可有选择地控制第三流动路径内流动的流体流量,其对应于流量控制构件相对于环形密封件的位置。与传统的流量控制器不同,流体阻力没有很强地作用于薄弱零件,例如,锥形的针,这是因为流量受围绕杆形流量控制构件形成的第三流动路径和环形密封件控制。因此流量控制构件可由轻型和价廉材料组成,例如,塑料。
在流量控制器中,在流量控制构件的外圆周面内开口的第三流动路径的端部的圆周宽度可朝向流量控制构件的一端逐渐地增加。
在流量控制器中,第三流动路径可以是分叉的槽口,该槽口通过沿轴向方向对流量控制构件的所述一端进行开槽而形成,该槽口的宽度朝向流量控制构件的所述一端逐渐地增加。利用该结构,用来有选择地控制受控流动的流量的第三流动路径可构成为一简单的形状。
在流量控制器中,分叉的槽口可在流量控制构件的两侧面上都开口,分叉的槽口在两侧面上的开槽深度可以彼此不同。利用该结构,第一流动路径和第二流动路径可通过其深度比另一侧面内的槽口深的一侧面上的分叉槽口来连通。因此,即使受控流动的流量很小,也可精确地控制流量。
在流量控制器中,第三流动路径在流量控制构件的所述一端面和其外圆周面上开口,第三流动路径垂直于流量控制构件的轴线的截面积朝向流量控制构件的所述一端逐渐地增加。利用该结构,截面积朝向流量控制构件的另一端逐渐地减小。与通过调整针外圆周面周围空隙的截面积来控制流量的传统流量控制器相比较,本发明的流量控制器即使受控流动的流量很小,也可精确地控制流量。
在流量控制器中,操作装置可具有螺纹部分,该螺纹部分连接到环形密封件和/或流量控制构件,而该螺纹部分的一部分从主体突出,作为转动螺纹部分的调节钮,并且
该螺纹部分可通过转动调节钮沿流量控制构件的轴向方向相对地移动环形密封件和/或流量控制构件。利用该结构,可以构成简单的操作装置。
在流量控制器中,主体可以是圆筒,其中,第一流动路径和第二流动路径分别形成在两个端部中,而且外壁上形成有通孔,构成第一流动路径和第二流动路径中的一个,
操作装置可同轴地设置于主体,覆盖主体的外圆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通孔,并具有圆柱形的调节钮,该调节钮可相对于主体手工地转动,且其中在内圆周面上形成有第一螺纹部分。
突出部分可沿垂直于流量控制构件的轴线方向从流量控制构件的端部突出,其对应于第一流动路径和第二流动路径中的一个,且突出直到通过通孔到达调节钮的内圆周面为止,该突出部分具有第二螺纹部分,该第二螺纹部分与调节钮的第一螺纹部分旋合,并且
通过转动调节钮进行操作的第一螺纹部分和第二螺纹部分,可沿流量控制构件的轴向方向移动流量控制构件。利用该结构,圆柱形的主体和圆柱形的调节钮可同轴地布置,以使流量控制器的尺寸可以减小并具有一简单的外部形状。此外,连接到第一和第二端口的软管可与主体同轴地布置,这样,可减小安装流量控制器所需的空间。
在流量控制器中,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可设置到主体上,它们的轴线可以正交地布置,
流量控制构件的一个端部可朝向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一移动,流量控制构件的另一端部可具有第一螺纹部分,
操作装置可具有与第一螺纹部分旋合的第二螺纹部分以及调节钮,该调节钮从流量控制构件的另一端部突出直到主体的外部,并且可被手工地转动,并且
通过转动调节钮进行操作的第一螺纹部分和第二螺纹部分可沿流量控制构件的轴向方向移动流量控制构件。利用该结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垂直地布置,且调节钮突出出来。因此,使用者可以容易地操作调节钮。
在流量控制器中,止回阀可包括用来关闭围绕环形密封件形成的第四流动路径的阀体,该止回阀可与环形密封件形成一体并形成为锥形,其倾斜并从环形密封件朝向第二流动路径延伸。利用该结构,止回阀和环形密封件形成一体,于是可简化流量控制器并减小其尺寸,并可减少零件数量。
在流量控制器中,可沿着锥形阀体的外圆周面在主体内圆周面上形成圆形突出部,并且
在该圆形突出部中可形成至少一个通孔,作为第四流动路径。利用该结构,阀体和环形密封件可通过该圆形突出部保持在主体内,并可形成紧凑的第四流动路径。
采用本发明的流量控制器,可有选择地控制受控流动的流量。此外,还可减小流量控制器的重量和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现将借助于实例并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诸附图中:
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一流量控制器的立体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流量控制器的剖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流量控制器主体的立体图;
图4是第一实施例的流量控制器的一调节钮的立体图;
图5是第一实施例的流量控制器的橡胶构件(一环形密封件和一阀体)的立体图;
图6是第一实施例的流量控制器的一流量控制构件的立体图;
图7是第一实施例的流量控制器的流量控制构件的第二突出部分的立体图;
图8是第二实施例的一流量控制器的立体图;
图9是第二实施例的流量控制器的剖视图;
图10是第二实施例的流量控制器主体的立体图;
图11是第二实施例的流量控制器的一调节钮的立体图;
图12是第二实施例的流量控制器的一流量控制构件的立体图;
图13A是从第一流动路径侧观看的第二实施例的流量控制器的止动器的立体图;
图13B是从调节钮侧观看的第二实施例的流量控制器的止动器的立体图;
图14是另一流量控制构件的说明图;
图15是传统流量控制器的剖视图;
图16A是传统流量控制器的局部剖视图,其中,没有空隙形成在针和控制孔之间;
图16B是传统流量控制器的局部剖视图,其中,一空隙形成在针和控制孔之间。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的一流量控制器S1的立体图显示在图1中,它的一剖视图显示在图2中。
如图1所示,流量控制器S1包括一圆柱形主体2和一圆柱形调节钮4,该调节钮4与主体2同轴地布置并覆盖主体2的外圆周面的一部分。一使用者能够相对于主体2转动调节钮4。
一第一端口6a形成在一第一短管接构件6内,而一第二端口8a形成在一第二短管接构件8内,第一短管接构件6和第二短管接构件8分别附连在主体2的两端。如图2所示,流体通路P1和P2(例如,软管)将流体引入主体2和从主体2中排出流体,通路P1和P2分别连接到端口6a和端口8a。
主体2具有一与第一端口6a连通的第一流动路径2a和一与第二端口8a连通的第二流动路径2b。
通孔2c和2d相对地形成在主体2的外壁内,这构成了第一流动路径2a(见图2和3)。
如图2所示,调节钮4覆盖主体2的包括通孔2c和2d的外圆周面。
一盖部分2e形成在主体2的一个端部内。调节钮4的一个端部4b插入到盖部分2e内。即,一与主体2的外圆周面分开的外圆柱形部分(盖部分2e)形成在主体2的一个端部内,而调节钮4的一个端部4b插入在该外圆柱形部分(盖部分2e)的内圆周面和主体2的外圆周面之间的空间中。
第一短管接构件6配装在主体2的另一端。第一短管接构件6还具有一凸缘部分6b,该凸缘部分沿着主体2的另一端面径向地向外延伸,以可将调节钮4保持在主体2内。即,调节钮4被夹紧在盖部分2e和凸缘部分6b之间,以使调节钮4可保持在主体2的外圆周面上。
多个凹陷形成在盖部分2e的最内面2f内(见图2)并沿圆周方向布置。可与这些凹陷接合的突出部4c形成在调节钮4面向凹陷的一个端面上(见图4)。当使用者转动调节钮4时,突出部4c在凹陷上移动。另一方面,当使用者在一可选的转动位置处停止转动调节钮4时,突出部4c与凹陷接合,以使调节钮4可保持在该位置处。
一第一螺纹部分4a形成在调节钮4的内圆周面的一部分上,其对应于通孔2c和2d。即,调节钮4的第一螺纹部分4a面向通过通孔2c和2d的主体2的第一流动路径2a。
一圆形突出部2g形成在主体2的一内圆周面上并设置在流动路径2a和2b之间。多个通孔2h在圆形突出部2g中形成为第四流动路径,它们沿圆周方向布置。
一橡胶构件10附连到主体2的圆形突出部2g,其设置在第一流动路径2a和第二流动路径2b之间。在橡胶构件10内,一体形成有一环形密封件10a和一阀本体10b,前者密封第一流动路径2a和第二流动路径2b,而后者形成为一锥形,从环形密封件10a朝向第二流动路径2b延伸,并能够关闭第四流动路径2h的一端(见图2和5)。
如图2所示,锥形阀本体10b从环形密封件10a的一内部向外倾斜地延伸。由于该结构,一颈部10c形成在环形密封件10a和阀本体10b之间。
圆形突出部2g在第二流动路径2b侧上的一表面2i形成为一沿着橡胶构件10的锥形阀本体10b的外圆周面的阴的锥形面。另一方面,圆形突出部2g在第一流动路径2a侧上的一表面2j形成为一垂直面。
橡胶构件10的锥形阀本体10b的外圆周面沿着斜坡表面2i布置,而圆形突出部2g与颈部10c接合,以使橡胶构件10保持在主体2内。
锥形阀本体10b沿着斜坡表面2i布置,以关闭第四流动路径2h的各所述一端。
当第一流动路径2a和第四流动路径2h内的流体压力高于第二流动路径2b内的流体压力时,由于第四流动路径2h内的流体压力,阀体10b受压和变形,这样,流体通过第四流动路径2h从第一流动路径2a流到第二流动路径2b。
另一方面,当第二流动路径2b内的流体压力高于第一流动路径2a和第四流动路径2h内的流体压力时,由于第二流动路径2b内的流体压力,阀体10b受压,但阀本体10b被压到斜坡表面2i上并关闭第四流动路径2h的所述一端。因此,流体不能从第二流动路径2b流到第一流动路径2a。
即,阀本体10b起到一止回阀的作用,其阻止流体通过第四流动路径2h从第二流动路径2b流到第一流动路径2a,而允许流体通过第四流动路径2h从第一流动路径2a流到第二流动路径2b。
一杆形的流量控制构件12设置在主体2内。流量控制构件12紧密地穿过环形密封件10a并能相对于环形密封件10a沿轴向移动。
流量控制构件12具有一第三流动路径12b,其在流量控制构件12的一个端面12a和外圆周面上开口,并使第一流动路径2a通过环形密封件10a与第二流动路径2b连通。通过调整流量控制构件12相对于环形密封件10a的相对轴向位置,可控制第三流动路径1 2b内流动的流体流量。
一分叉的槽口(一开口部分)形成在所述一端部12a内。分叉的槽口开口在流量控制构件12的所述一端面12a和外圆周面上形成为一V形槽口。通过形成分叉的(V形)槽口,流量控制构件的所述一端部12a形成为一V形(见图2和6)。V形内的空间起第三流动路径12b的作用。
如图2和6所示,第三流动路径12b或V形槽口(开口部分)的宽度朝向所述一端12a逐渐地增加。即,沿流量控制构件12的圆周方向的第三流动路径12b的宽度朝向一端12a逐渐地增加,而垂直于流量控制构件12的轴线的第三流动路径12b的截面积朝向一端12a逐渐地增加。
在如图2所示的状态中,流量控制构件12的所述一端部12a对应于环形密封件10a。通过向左移动流量控制构件12,对应于环形密封件10a的第三流动路径12b的截面积和在流量控制构件12的侧面12c和12d上开口的第三流动路径12b的开口端的开口面积在相对环形密封件10a的第一流动路径2a侧上都逐渐地减小。因此,第三流动路径12b内流动的流体流量减小。更准确地说,环形密封件10a环形部分中的第三流动路径12b的截面积,以及在流量控制构件12的侧面12c和12d上开口的第三流动路径12b的开口端的较小开口部分,在相对于环形密封件10a的第一流动路径2a侧上抑制第三流动路径12b内流动的流体流量。
即,第三流动路径12b内流动的流体流量可依据流量控制构件12相对于环形密封件10a的轴向位置进行调整。
V形槽口在流量控制构件12两侧面12c和12d上离开所述一端12a的槽口深度是彼此不同的。如图2所示,前表面12c内的槽口深度深于后表面12d内的槽口深度。
利用该结构,当流量控制构件12移动而将V形槽口的一分支部分定位在环形密封件10a内以减小第三流动路径12b内流体流量时,后表面12d内的分支部分被环形密封件10a关闭,这样,第一流动路径2a和第二流动路径2b彼此不连通;第一流动路径2a和第二流动路径2b仅通过前表面12c内的分支部分彼此连通。即,第一流动路径2a和第二流动路径2b仅可通过前表面12c内的V形槽口彼此连通,这样,即使流量很小,第三流动路径12b内流动的流体流量也可精确地进行控制。
接下来,将解释轴向地移动流量控制构件12的一机构,其包括操作装置,例如,调节钮4。
如图2所示,突出部分12g形成在流量控制构件12的另一端部12e内,其位于第一流动路径2a内。突出部分12g分别具有第二螺纹部分12f,各第二螺纹部分相对于流量控制构件12的轴线沿径向延伸,直到穿过主体2的通孔2c和2d到达调节钮4的内圆周面为止,且各第二螺纹部分12f与调节钮4的第一螺纹部分4a旋合。
每个突出部分12g由一第一部分12ga(见图6)和一第二部分12gb(见图7)组成,前者与流量控制构件12形成一体,而后者具有一插入部分12i,其配装在一形成在第一部分12ga的端面中的孔12h内。通过将插入部分12i配装到孔12h内,第二部分12gb就可附连到第一部分12ga。与调节钮4的第一螺纹部分4a旋合的第二螺纹部分12f形成在第二部分12gb上。
将没有附连第二部分12gb的流量控制构件12插入到主体2内,并通过主体2的通孔2c和2d将第二部分12gb的插入部分12i配装到孔12h内,由此可容易地组装流量控制器S1。
通过手工地转动调节钮4,第一和第二螺纹部分4a和12f沿轴向方向移动流量控制构件12。
应指出的是,突出部分12g是通过通孔2c和2d引入的。利用该结构,当调节钮4相对于主体2转动时,突出部分12g与通孔2c和2d的边缘接合。因此,流量控制构件12不与调节钮4一起相对于主体2转动。通过主体2的通孔2c和2d引入的突出部分12g可阻止流量控制构件12转动。
(第二实施例)
现将解释一第二实施例。应注意到,在第一实施例中解释过的结构元件将被赋予相同的标号,并将省略对其解释。
图8是第二实施例的一流量控制器S2的立体图;图9是流量控制器的一剖视图,显示出其内部机构。
流量控制器S2的一主体3由一T形管构成(见图10)。
如图8所示,一可手工转动的调节钮5、具有第一端口6a的第一短管接构件6和具有第二端口8a的第二短管接构件8分别地设置到T形主体3的端部。短管接构件6和8布置成使第一端口6a和第二端口8a的轴线正交相交。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二短管接构件8设置到T形管的垂直部分的下端;调节钮5和第一短管接构件6分别设置到T形管水平部分的端部。
如图9所示,在主体3内形成与第一端口6a连通的第一流动路径3a和与第二端口8a连通的第二流动路径3b。
圆形突出部2g、第四流动路径2h和包括环形密封件10a和阀体10b的橡胶构件10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地设置。
一中空的杆形流量控制构件13设置在主体3内。流量控制构件13紧密地穿过环形密封件10a并能相对于环形密封件10a沿轴向方向相对地移动。如同第一实施例那样,当移动流量控制构件13时,流量控制构件13的外圆周表面紧密地接触环形密封件10a的内圆周面。
流量控制构件13具有一第三流动路径13b,其在流量控制构件13的一个端面13a和外圆周面开口,并使第一流动路径3a通过环形密封件10a与第二流动路径3b连通。通过调整流量控制构件13相对于环形密封件10a的相对轴向位置,可控制第三流动路径13b内流动的流体流量。
一分叉的槽口(一开口部分)形成在流量控制构件13的所述一端部13a内。分叉的槽口开口在流量控制构件13的所述一端面13a和外圆周面上形成为一V形槽口。通过形成分叉的(V形)槽口,流量控制构件13的所述一端部13a形成为一V形(见图9和12)。V形内的空间用作为第三流动路径13b。
在第一实施例中,其中形成V形槽口的流量控制构件12的所述一端部12a朝向第二流动路径2b。另一方面,在第二实施例中,其中形成V形槽口的流量控制构件13的所述一端部13a朝向第一流动路径3a。应注意到,所述一端部13a可以朝向第二流动路径3b。即,其中形成V形槽口的所述一端部13a可选择地朝向第一流动路径3a或第二流动路径3b。
如图9和12所示,第三流动路径13b或V形槽口(开口部分)的宽度朝向所述一端13a逐渐地增加。即,沿流量控制构件13的圆周方向的第三流动路径13b的宽度朝向所述一端13a逐渐地增加。
第三流动路径13b内流动的流体流量可通过改变相对于环形密封件10a定位在第二流动路径3b侧上的流量控制构件13侧面内开口的第三流动路径13b的面积进行调整。第三流动路径13b在侧面内开口的面积依据流量控制构件13相对于环形密封件10a的轴向位置变化。
如同第一实施例那样,V形槽口在流量控制构件13两侧面上离开所述一端13a的槽口深度彼此不同。
利用该结构,当流量控制构件13移动而将V形槽口的分支部分定位在环形密封件10a内时,第一流动路径3a和第二流动路径3b仅通过一侧面内的V形槽口彼此连通,这样,如同第一实施例那样,即使流量很小,通过第三流动路径13b的流体流量也可精确地进行控制。
接下来,将解释轴向地移动流量控制构件13的一机构,其包括操作装置,例如,调节钮5。
如图12所示,突出部分13j形成在流量控制构件13的另一端部13e内。突出部分13j从流量控制构件13的两侧面相对于流量控制构件13的轴线沿径向延伸。
此外,如图9所示,一圆柱形止动器16设置在主体3内,更准确地说,设置在调节钮5所附连的主体3的端部内。止动器16与主体3同轴地布置,以使外圆周面16沿着主体3的内圆周面布置。如图13A和13B所示,突出部分16e形成在止动器16的外圆周面上并沿其轴向方向延伸。另一方面,能够相应地与突出部分16e接合的凹陷形成在主体3的内圆周面上。利用该结构,止动器16不能相对于主体3转动。止动器16具有导向的槽口16a,流量控制构件13的突出部分13j相应地配装在槽口16a内(见图13A)。利用该结构,流量控制构件13可沿轴向方向移动。此外,止动器16具有一槽口16b,使其不阻碍流体在第二流动路径3b内的流动。
如图9所示,止动器16的接合部分16c与调节钮5的接合部分5b接合,接合部分5b形成如一圆周槽状,以可转动地保持住调节钮5。
流量控制构件13的所述一端13a朝向第一端口6a。一螺栓14设置在流量控制构件13的另一端13e。螺栓14与流量控制构件13同轴地布置,作为一第一螺纹部分13f。螺母18和19设置在调节钮5上,作为一与第一螺纹部分13f旋合的第二螺纹部分5a。
多个凹陷5c形成在调节钮5的一内面上(见图1 1)并布置在圆周方向上。可与凹陷5c接合的突出16c形成在止动器16面向凹陷5c的一端面上(见图13B)。当使用者转动调节钮5时,突出部16d在凹陷5c上移动。另一方面,当使用者在一可选的转动位置处停止转动调节钮5时,突出部16d与凹陷5c接合,以使调节钮5可保持在该位置上。
利用上述的结构,通过手工地转动调节钮5,第一和第二螺纹部分13f和5a沿着流量控制构件13的轴向方向移动流量控制构件13。
此时,突出部分13j已配装在止动器16的导向槽口16a内。因此,当手工地转动调节钮5时,流量控制构件13不与调节钮5一起转动。即,突出部分13j和止动器16的导向槽口16a可阻止流量控制构件13转动。
在每一流量控制器S1和S2中,流体作为自由流从第一端口6a通过第四流动路径2h流到第二端口8a。另一方面,流体作为受控流通过第三流动路径12b或13b从第二端口8a流到第一端口6a,其流量通过改变流量控制构件12或13的轴向位置得到控制。与传统的流量控制器不同,即使流量很小,每一流量控制器S1和S2也能够用独特的流量控制构件12或13精确地控制流体的流量。
流量通过第三流动路径12b或13b进行控制,第三流动路径12b或13b在杆形流量控制构件12或13的外圆周面上开口。即,流量控制器S1和S2没有薄弱构件,例如,传统的流量控制器的针,这样,流量控制构件12或13不会由于流体的阻力而严重损坏。因此,流量控制构件12或13的部分可由轻型和廉价材料(例如,塑料)制成。
应指出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也可允许各种修改。
形成在流量控制构件内的第三流动路径至少在流量控制构件的外圆周面上开口,而通过第三流动路径的流体流量必须根据流量控制构件相对于环形密封件的相对位置进行控制。例如,可使用如图14所示的一流量控制构件20。流量控制构件20具有一槽形的第三流动路径20b。第三流动路径20b的一端在流量控制构件20的外圆周面内开口,其圆周宽度朝向流量控制构件20的一端20a逐渐地增加。
在本发明中,不一定是流量控制构件沿相对于环形密封件的轴向方向移动。环形密封件可相对于流量控制构件移动。此外,流量控制构件和环形密封件两者都可移动。
环形密封件和阀体不一定形成一体。它们可以分开地设置。
本发明可以其它特殊形式实施而不脱离本发明基本特征的精神。因此本发明的诸实施例在所有方面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范围由附后权利要求书而不是由以上的描述来指明,因此,落入权利要求书的等价物含义和范围之内的所有变化都要被包含在本发明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流量控制器包括:
主体,具有与第一端口连通的第一流动路径和与第二端口连通的第二流动路径;
环形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流动路径和所述第二流动路径之间,以便密封所述第一流动路径和所述第二流动路径;
杆形的流量控制构件,紧密地穿过所述环形密封件并能相对于所述环形密封件沿轴向方向相对地移动,所述流量控制构件具有第三流动路径,该第三流动路径的端部至少在其外圆周面上开口,且该第三流动路径通过所述环形密封件将所述第一流动路径连通到所述第二流动路径,其中,通过调整所述流量控制构件相对于所述环形密封件的位置来控制所述第三流动路径内流动的流体流量;
操作装置,用来沿所述流量控制构件的轴向方向相对地移动所述环形密封件和/或所述流量控制构件;
第四流动路径,设置在所述环形密封件外面,以将所述第一流动路径连通到所述第二流动路径;以及
止回阀,阻止流体通过所述第四流动路径从所述第二流动路径流到所述第一流动路径,而允许流体通过所述第四流动路径从所述第一流动路径流到所述第二流动路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量控制构件的外圆周面上开口的所述第三流动路径的端部的圆周宽度朝向所述流量控制构件的一端逐渐地增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流动路径是分叉的槽口,该槽口通过沿轴向方向对所述流量控制构件的所述一端进行开槽而形成,该槽口的宽度朝向所述流量控制构件的所述一端逐渐地增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叉的槽口在所述流量控制构件的两侧面上都开口,并且
分叉的槽口在两侧面上的开槽深度彼此不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流动路径在所述流量控制构件的所述一端面和其外圆周面上开口,并且
所述第三流动路径垂直于所述流量控制构件的轴线的截面积朝向所述流量控制构件的所述一端逐渐地增加。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流动路径是分叉的槽口,该槽口通过沿轴向方向对所述流量控制构件的所述一端进行开槽而形成,该槽口的宽度朝向所述流量控制构件的所述一端逐渐地增加。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叉的槽口在所述流量控制构件的两侧面上都开口,以及
所述分叉的槽口在两侧面上的开槽深度彼此不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装置具有螺纹部分,该螺纹部分连接到所述环形密封件和/或所述流量控制构件,而该螺纹部分的一部分从所述主体突出,作为转动所述螺纹部分的调节钮,并且
所述螺纹部分可通过转动所述调节钮而沿所述流量控制构件的轴向方向相对地移动所述环形密封件和/或所述流量控制构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是圆筒,其中,所述第一流动路径和所述第二流动路径分别形成在两个端部中,且外壁上形成有通孔,构成所述第一流动路径和所述第二流动路径中的一个的,
所述操作装置同轴地设置于所述主体,覆盖所述主体的外圆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通孔,并具有圆柱形的调节钮,该调节钮可相对于所述主体手工地转动,且其中在内圆周面上形成有第一螺纹部分,
突出部分沿垂直于所述流量控制构件轴线的方向从所述流量控制构件的所述端部突出,其对应于所述第一流动路径和所述第二流动路径中的所述一个,且突出直到通过所述通孔到达所述调节钮的内圆周面为止,所述突出部分具有第二螺纹部分,该第二螺纹部分与所述调节钮的第一螺纹部分旋合,并且
通过转动所述调节钮进行操作的所述第一螺纹部分和所述第二螺纹部分,来沿所述流量控制构件的轴向方向移动所述流量控制构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设置在所述主体上,它们的轴线正交地布置,
所述流量控制构件的一个端部朝向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之一移动,所述流量控制构件的另一端部具有第一螺纹部分,
所述操作装置具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部分旋合的第二螺纹部分以及调节钮,该调节钮从所述流量控制构件的所述另一端部突出直到所述主体的外部并且可被手工地转动,并且
通过转动所述调节钮进行操作的所述第一螺纹部分和所述第二螺纹部分,来沿所述流量控制构件的轴向方向移动所述流量控制构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包括用来关闭围绕所述环形密封件形成的所述第四流动路径的阀体,所述止回阀与所述环形密封件形成一体并形成为锥形,其倾斜并从所述环形密封件朝向第二流动路径延伸。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流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沿着所述锥形阀体的外圆周面在所述主体的内圆周面上形成圆形突出部,并且
在所述圆形突出部中形成至少一个通孔,作为第四流动路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191623 | 2006-07-12 | ||
JP2006191623A JP4253333B2 (ja) | 2006-07-12 | 2006-07-12 | スピードコントローラ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05229A true CN101105229A (zh) | 2008-01-16 |
CN100567783C CN100567783C (zh) | 2009-12-09 |
Family
ID=38645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71013645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7783C (zh) | 2006-07-12 | 2007-07-11 | 流量控制器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757711B2 (zh) |
EP (1) | EP1879088A3 (zh) |
JP (1) | JP4253333B2 (zh) |
KR (1) | KR100950118B1 (zh) |
CN (1) | CN100567783C (zh) |
TW (1) | TW200804704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06044A (zh) * | 2016-06-21 | 2016-11-16 |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 一种多功能取水器及其应用 |
CN112879585A (zh) * | 2021-01-11 | 2021-06-01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可调式稳流阀及包含其的稳流控制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D572159S1 (en) * | 2006-12-22 | 2008-07-01 | Mondiale Technologies Limited | Flow controller |
USD630958S1 (en) * | 2009-04-27 | 2011-01-18 | A.R.I. Flow Control Accessories Ltd. | Flow controller |
US20110253921A1 (en) * | 2010-04-14 | 2011-10-20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Needle valve assembly with floating seat apparatus |
US10491357B2 (en) * | 2010-07-12 | 2019-11-26 | Entropic Communications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dynamic subchannel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JP5484236B2 (ja) * | 2010-07-22 | 2014-05-07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内視鏡用逆止弁装置 |
US8800597B2 (en) * | 2011-04-15 | 2014-08-12 | Graco Minnesota Inc. | Fine control gas valve |
ITMI20120288A1 (it) | 2012-02-27 | 2013-08-28 | Dropsa Spa | Dispositivo di lubrificazione con misuratore di portata |
ITMI20120289A1 (it) * | 2012-02-27 | 2013-08-28 | Dropsa Spa | Dispositivo di lubrificazione con regolazione della portata di lubrificante fluido |
CN103760922B (zh) * | 2014-01-28 | 2016-02-17 |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同心式流量调节器 |
KR101582312B1 (ko) * | 2015-03-09 | 2016-01-04 | 우창배 | 배관 이음 밸브 |
CN108052127A (zh) * | 2017-12-08 | 2018-05-18 | 周宝龙 | 一种特殊的卡合紧密型液体流量控制结构 |
CN107943115A (zh) * | 2017-12-08 | 2018-04-20 | 周宝龙 | 一种特殊的卡合装配型液体流量控制结构 |
GB201800394D0 (en) * | 2018-01-10 | 2018-02-21 | Intersurgical Ag | A gas flow controller and a valve pin for a gas flow controller |
KR102661353B1 (ko) * | 2023-03-20 | 2024-04-25 | 박주양 | 유량 조절이 가능한 개폐밸브 및 그 조립방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980392A (en) * | 1957-08-27 | 1961-04-18 | Eugene C Greenwood | Combination metering and shut-off valve |
US3521852A (en) * | 1966-12-12 | 1970-07-28 | Thomas S Gillis Jr | Throttle and shutoff valve |
JPS4722542U (zh) | 1971-03-15 | 1972-11-14 | ||
US3811470A (en) | 1971-06-01 | 1974-05-21 | J Schaefer | Fluid control device |
US3791413A (en) * | 1972-03-23 | 1974-02-12 | Leslie Co | Pressure reducing valve spool |
DE2255282C2 (de) | 1972-11-11 | 1982-05-19 | Knorr-Bremse GmbH, 8000 München | Drossel-, insbesondere Drosselrückschlagventil |
US3920042A (en) | 1975-01-20 | 1975-11-18 | Leland F Blatt | Flow control valve |
JPS51124636A (en) | 1975-04-24 | 1976-10-30 | Nitsushin Kanetsu Kougiyou Kk | Controlling method of furnace atmosphere |
US4022113A (en) * | 1975-12-10 | 1977-05-10 | Blatt Leland F | Flow control valve |
DE2738476C2 (de) * | 1976-09-02 | 1985-08-01 | Shoketsu Kinzoku Kogyo K.K., Tokio/Tokyo | Steuerventil |
US4230300A (en) * | 1979-06-11 | 1980-10-28 | Mary Louise Wiltse | Flow metering and shut-off valve |
SE466114B (sv) * | 1990-05-14 | 1991-12-16 | Tetra Pak Holdings Sa | Reglerkaegla |
US5269346A (en) * | 1992-09-24 | 1993-12-14 | Yuda Lawrence F | Flow control valve |
JPH06331059A (ja) * | 1993-05-21 | 1994-11-29 | Nippon Pisuko:Kk | スピードコントローラ |
DE4317604A1 (de) * | 1993-05-27 | 1994-12-01 | Festo Kg | Drosselventil |
JP3856922B2 (ja) | 1997-09-25 | 2006-12-13 | Smc株式会社 | 速度制御機構付シリンダ |
US6397890B1 (en) * | 1999-02-15 | 2002-06-04 | Case Corp. | Variable metering fluid control valve |
US7028712B2 (en) * | 2002-07-17 | 2006-04-18 | Fisher Controls International Llc. | Skirt guided globe valve |
-
2006
- 2006-07-12 JP JP2006191623A patent/JP425333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
- 2007-07-03 TW TW96124063A patent/TW200804704A/zh unknown
- 2007-07-10 EP EP20070252764 patent/EP1879088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7-07-11 US US11/822,959 patent/US775771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7-11 CN CNB2007101364560A patent/CN10056778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7-12 KR KR1020070070105A patent/KR100950118B1/ko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06044A (zh) * | 2016-06-21 | 2016-11-16 |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 一种多功能取水器及其应用 |
CN112879585A (zh) * | 2021-01-11 | 2021-06-01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可调式稳流阀及包含其的稳流控制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879088A3 (en) | 2009-10-21 |
US20080011362A1 (en) | 2008-01-17 |
CN100567783C (zh) | 2009-12-09 |
US7757711B2 (en) | 2010-07-20 |
JP2008019960A (ja) | 2008-01-31 |
JP4253333B2 (ja) | 2009-04-08 |
KR100950118B1 (ko) | 2010-03-30 |
KR20080006498A (ko) | 2008-01-16 |
TW200804704A (en) | 2008-01-16 |
EP1879088A2 (en) | 2008-0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05229A (zh) | 流量控制器 | |
US6520481B2 (en) | Linearly regulated gas valve for gas burners | |
CN102959486B (zh) | 减压设备 | |
US7802589B2 (en) | Multirate tubing flow control valve | |
CA2578501A1 (en) | Adjustable venturi valve | |
CA2551945A1 (en) | Variable choke valve | |
WO2007024627A3 (en) | Sand control screen assembly enhanced with disappearing sleeve and burst disc | |
SG132632A1 (en) | Reverse out valve for well treatment operations | |
US20160223091A1 (en) | Flow control valve | |
AU2015268899A2 (en) | Controller for vacuum sewage system | |
CN108533763A (zh) | 一种启闭速度可控的截止阀 | |
CN111609171A (zh) | 一种通止分水阀和淋浴器 | |
KR101584662B1 (ko) | 콕밸브 | |
KR102167502B1 (ko) | 스로틀 기능을 구비한 체크밸브 | |
JP2007321960A (ja) | 2ウェイバルブ及びドアチェック装置 | |
JP2008008309A (ja) | 一方向バルブ及びドアチェック装置 | |
SE524115C2 (sv) | Ventil för tryck- och flödesreglering av en gas eller vätska | |
EP1637221A4 (en) | BODY WITH MICROCANAL STRUCTURE | |
EP3051147B1 (en) | Flow control valve | |
JP2005121146A5 (zh) | ||
KR20140126793A (ko) | 음료캡슐의 음료배출구조 | |
CN207500509U (zh) | 一种气压式自动关闭阀芯 | |
CN109312872B (zh) | 阀组件及其操作方法 | |
SE463884B (sv) | Pneumatisk- eller hydraulcylinder med inbyggd hastighetsreglering | |
SE456766B (sv) | Slang-eller ledningsbrottsventil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09 Termination date: 20100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