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04220B - 用于制造轨道上部件的方法以及轨道上部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造轨道上部件的方法以及轨道上部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04220B CN101104220B CN200610106339A CN200610106339A CN101104220B CN 101104220 B CN101104220 B CN 101104220B CN 200610106339 A CN200610106339 A CN 200610106339A CN 200610106339 A CN200610106339 A CN 200610106339A CN 101104220 B CN101104220 B CN 10110422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lding
- described method
- orbital segment
- header area
- orbit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 Arc We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一种轨道上部件的方法以及一种这样的轨道上部件本身。为了能够对轨道段进行与材料无关的经济型的焊接以制造轨道上部件,且不会对所期望的材料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在此提出,作为轨道段使用这样一种由碳含量为0.60到0.90重量百分比的低合金钢制成的轨道段,并且轨道段在其头部区和脚部区借助于金属-保护气体焊连接在一起,使用这种焊接方法时,不仅在焊丝和轨道段的焊接区之间产生的电弧、而且焊池都得到保护气体的保护而接触不到大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一种轨道上部件的方法,这种轨道上部件包括分别具有一个轨道头和轨道脚的第一和第二轨道段,其中轨道段被布置在垂直或近似垂直的位置上,其轨道头及轨道脚彼此对齐,并且不仅在其头部区而且在其脚部区都焊接在一起,并且在外侧沿着头部区和脚部区可移动地布置了焊接保护装置,并且有一个形成电极的焊丝被送进分别在焊缝保护装置和头部区或脚部区之间形成的焊室中,此焊丝紧贴在电源的一个电极上而电源的另一个电极则紧贴在轨道段的至少其中一个上,其中在焊接时在各自的焊室中形成一个焊池。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形状为岔心件尖端(Herzstueckspitze)的轨道上部件,它带有一个坚固尖端以及与坚固尖端相连的焊接轨,这里的焊接轨通过纵向焊缝在其头部区和脚部区连接在一起。
背景技术
轨道比如可以通过电子束焊接或者热剂熔焊、通过对头烧熔焊接或者铝热压焊彼此连接在一起。相应的焊接方法经常费时费力,且费用很高。而且还会出现非人所愿的接缝变化,由此对机械性能产生负面影响。但尤其在轨道上部结构的高速路段中更要注意,焊缝区内的接缝具有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的材料性能。
在焊接时,有待连接的轨道件可以由多构件的成形颚板固定住,后者在必要时具有由陶瓷材料制成的填料(DE-B-1 145 654,DE-A-3832 156,DE-U-77 06 807,DE-U-95 05 182)。
为了能够用设计上简单的措施对轨道段、尤其是岔心部件或者岔心零件进行较为经济的焊接,且同时又提高焊接质量,按照WO-A-98/42473,轨道段在其轨道头部区和脚部区通过电渣焊连接在一起。为此,轨道段的纵轴线设置在垂直方向上或者基本上在垂直方向上,并且轨道脚和轨道头彼此间隔布置,其中在轨道头和轨道脚之间的腹板腔室被填上填充材料,并且在外侧沿着轨道头和轨道脚可移动地布置了冷却板。在填充材料和冷却板之间则分别放入至少一个被软熔的电极如电焊条或扁电极。
但电渣焊在焊接具有很高碳含量的低合金轨道钢的情况下有其局限性。由于在电渣焊时产生很高的热量,相应的材料会遭到损坏。
根据DE-A-32 48 082借助于电渣焊将轨道段焊接在一起,而根据DE-A-101 59 516则借助于电子束焊接将轨道段焊接在一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此任务为基础,即能够对轨道段进行与材料无关的经济型焊接,且不会对所期望的材料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为解决此任务,本发明在方法方面主要规定,作为轨道段使用这样一种由碳含量为0.6到0.9重量百分比的低合金钢制成的轨道段,并且轨道段在其头部区和脚部区借助于金属-保护气体焊接连接在一起,使用这种焊接法时,不仅仅在焊丝和轨道段的焊接区之间产生的电弧、而且焊池都得到保护气体的保护而接触不到大气。
按本发明,借助于金属-保护气体焊接将碳含量高的低合金钢连接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在产生的热量低于电渣焊的情况下进行焊接。以此就可以十分容易地在焊缝区内达到所要求的机械性能,而不会对轨道段的接缝产生影响,且不会降低机械性能。通过较少的热量介入,也不会产生扭曲变形的危险。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保持有待制造的轨道上部件的机械工艺性能,并且避免在焊缝区中轨道段的边缘层过热,这样就不会损坏材料。
本发明尤其规定,通过至少一个在焊池保护装置中延伸的开孔将保护气体输进位于焊池及电弧上方的焊室中。
如果轨道段以腹板轨道的形式彼此焊接在一起,那就在轨道段的腹板之间的腔室中置入一个至少在头部区及脚部区填充此腔室的另一个焊池保护装置。
焊丝本身通过一根喷管送进焊室中,其中此喷管一方面与电极、也就是焊丝的电流触点相连接,另一方面与电源的一个电极相连接。在此电焊条极化为正极。
如所提到的一样,保护气体从至少一个、优选从多个穿孔中流进由焊池保护装置限定的焊室中。这里的穿孔位于由滑块构成的焊池保护装置的上部分中。
作为保护气体,优选使用由氩和二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其中惰性气体的含量约为60%。气体流量应该为20升/分钟到30升/分钟,尤其处于25升/分钟的范围内,以达到最佳焊接条件。
焊接所需的电弧在焊缝开始处通过短路点燃,并且对焊接部位进行加热,这样,熔化的来自电焊条的焊接填充料以及软熔的基材就形成一个金属池,也就是一个焊池或者熔池。根据金属池的上升速度,也就是焊接速度,又可以被称为焊接进风弯管的喷管以及尤其是造型为铜滑块的焊池保护装置就从底部移向尖端。为避免焊接过程开始时出现接合缺陷,焊接过程在一个引入件上开始。由于在焊缝末端会出现缩孔,所以在焊缝末端设置了一个引出件。
焊接本身尤其是以28V≤U≤37V的焊接电压U并且/或者以400A≤I≤650A的电流强度I进行,其中焊接头部区时的焊接电压高于焊接脚部区时的焊接电压。
尤其规定,以32V≤UK≤38V的焊接电压UK焊接头部区,并且/或者以28V≤UF≤33V的焊接电压UF焊接脚部区。优选的数值为35V≤UK≤37V或者30V≤UF≤31V。
优选以450A≤IK≤650A的电流强度IK焊接头部区,并且/或者以420A≤IF≤500A的电流强度IF焊接脚部区。尤其适合500A≤IK≤600A或者450A≤IF≤480A的电流强度。
应该以4.5m/h≤vS≤11.0m/h、尤其应该以4.5m/h≤vS≤9.0m/h、且优选以6m/h≤vS≤7m/h的焊接速度对头部区和/或脚部区进行焊接。这一点与电流强度没有关系。
可以以5m/min≤vd≤10m/min的速度vd向焊接区供给焊丝,其中应该以7m/min≤vd≤10m/min的速度vd向有待焊接的头部区供给焊丝,或者以5m/min≤vd≤7m/min的速度vd向有待焊接的脚部区供给焊丝。
焊丝优选为紧凑型焊丝或者管状焊丝,其直径d为1.5mm≤d≤5mm,尤其为1.8mm≤d≤4mm,优选为3.0mm≤d≤3.4mm。
电焊条尤其应该是碱性的管状焊丝。
优选使用碳含量约为0.07%、锰含量约为1.5%、硅含量约为0.3%、磷含量≤0.025%、钼含量约为0.4%且硫含量≤0.020%的焊丝。可以获得名称为TOPCORE的相应焊丝。
为优化焊接结果,应该在焊接过程中对温度进行控制,以便对以后列车驶过的区域的轨道材料的硬度、强度和过度膨胀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本发明尤其规定,将有待焊接的轨道预加热到300℃到400℃之间的温度,用于在焊接时将在后来有待行驶的区域内的温度保持在最大450℃的程度上。在焊接之后,应该对冷却过程进行控制,以在有待行驶的区域内获得原始接缝。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在一个位置中焊接10mm到40mm之间的焊缝厚度。在进一步优化时,甚至可以提高焊缝厚度。撇开这一情况,按本发明,焊缝厚度、也就是在垂直于从脚部或者从头部展开的平面的长度在头部区可以大于在脚部区。在头部区,比如应该产生30mm的厚度dk,而在脚部区则应该产生约为20mm的厚度dF。
为得到足够的焊缝深度(厚度),应该对喷管进行往返运动地设置,其中电焊条的往返运动方向应该沿焊缝深度方向进行。
焊池保护装置以及焊接喷管从焊接门架(Schweiβportal)出发,后者在受控制的情况下沿着有待焊接的轨道移动。在此,为头部区和脚部区设置了一个单独的焊接门架,但它们可以彼此连接在一起。根据电弧对焊接门架进行调节,也就是移动焊接门架。为此,将一个传感器对准电弧的最亮点。
为产生没有缺陷的焊缝,应该作好焊缝准备。为此对应该产生焊缝的区域进行恰当的处理,使其产生很平坦的限定焊室的表面。在此,根据焊缝准备,有待用焊缝填充的区域应该在断面上具有V形几何形状,其中作为优选的数值应该在脚部区给定60°的范围内的张角α;并且在头部区给定45°范围内的张角β。
由此在焊接之后就产生了具有相应角度的V形焊缝。
与此无关,在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中,以适当方式进行焊缝准备,结果对彼此相邻的轨道来说,在头部区和脚部区的最大间距是一样的,其中优选指定间距LK、LF为15mm≤LK、LF≤25mm,LK、LF优选为约20mm。
不依赖于此,应该使头部区和/或脚部区在焊接时至少保持线形接触。
同样,本发明还涉及形状为岔心件尖端的轨道上部件,它具有坚固尖端以及与坚固尖端相连的焊接轨,这里的焊接轨通过纵向焊缝在其头部区和脚部区连接在一起。这种轨道上部件的特征在于,焊接轨具有的碳含量在0.6到0.9重量百分比之间,并且纵向焊缝通过电气立焊产生。在此,纵向焊缝在头部区尤其应该具有25mm≤dK≤35mm的深度dK,在脚部区尤其应该具有15mm≤dF≤25mm的深度dF。dk尤其应该约为30mm,而dF尤其应该约为20mm。
本发明的其它细节、优点及特征不仅仅由权利要求、由权利要求中获得的特征-特征单独和/或特征的组合-获得,而且由以下附图中优选的实施例的描述中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
图1示出了岔心件的俯视图;
图2示出了沿着图1中的线A-A的剖面图;
图3示出了用于焊接轨道段的布置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纯粹在原理上示出岔心件10的俯视图,此岔心件包括一个刚性的岔心件尖端12和焊接轨14、16,焊接轨在纵向上通过金属保护气体焊接焊接在一起,此种焊接方法又被称为金属-电弧焊。金属-保护气体焊接表明,分布在电极和焊接点之间的电弧以及熔池得到由保护气体构成的包层的保护而接触不到大气,而保护气体则是从外面的气源供给的。
头部侧的纵向焊缝在图1中用附图标记18表示。相应的纵向焊缝的典型长度为300mm到1500mm之间。
岔心件尖端12通过对头烧熔焊接与通过纵向焊缝焊接的焊接轨14和16的端面连接在一起。
焊接轨14、16是这样一种由轨道钢、尤其是由材料350HT的轨道钢制成的轨道,其材料分析为:C=0.72到0.80重量百分比,Pmax=0.020重量百分比,Almax=0.004重量百分比,Si=0.15到0.58重量百分比,S=0.008到0.025重量百分比,Vmax=0.030重量百分比,Cr≤0.15重量百分比,Nmax=0.009重量百分比并且Mn=0.7到1.2重量百分比。但尤其是碳含量应该在上部范围内。
每个焊接轨14、16都包括一个轨道头18、20以及一个轨道脚22、24,它们通过腹板26、28连接在一起。
为通过轨道头18、20及轨道脚22、24对焊接轨14、16进行焊接,要准备轨道头18、20的焊缝侧的侧面。为此,要形成相应很平坦的侧面(表面30、32)。与此相对应,对轨道脚22、24进行加工处理,以得到同样在焊缝侧平坦的表面34、36。
在此如此进行准备,使得彼此面对的表面30、32或者34、36限定一个在断面上呈V字形的空间,其中表面30、32围住一个张角α,而表34、36则围住一个张角β。这两个张角尤其是:40°≤α≤50°,α优选为大约45°,并且/或者55°≤β≤60°,β优选为大约60°。
为焊接,将焊接轨14、16垂直对齐,并且在头部区和脚部区彼此接触。在此,应该恰当地选择焊缝准备,使得在头部区的最大间距LK为15mm≤LK≤25mm,LK优选为大约20mm,或者在脚部区的最大间距LF为15mm≤LF≤25mm,LF优选为大约20mm。由表面30、32或者34、36限定的V字形的且在焊接后限定焊缝的空间的深度d在头部区约为25mm≤dk≤30mm,dk优选约为30mm,并且/或者在脚部区为15mm≤dF≤25mm,dF优选约为20mm。
如所提到的一样,随后将经过相应准备的连接轨垂直相对定向,并且相互接触。而后沿着轨道头18、20并且沿着轨道脚22、24的外表面,布置优选为铜板38、40形式的焊池保护装置,它们可以沿着焊接轨14、16进行移动地设置,在此用箭头42、44表明其移动方向。
换句话说,从彼此垂直对齐的焊接轨14、16的下面区域一直到头部区域进行作业。在此规定,在底板区构造一个引入件,而在头部区则构造一个引出件,它们在与岔心件尖端或与连接轨连接之前切除。由此保证在加工完毕的岔心件中不会出现接合缺陷及缩孔。
在铜板38和40以及轨道头18、20的或轨道脚22、24的界面30、32或界面34、36之间限定的空间用作焊室,组成电焊条的焊丝50、52通过喷管或焊接进风弯管送进此焊室。在此,喷管46、48用作焊丝50和52的电流触点,其中喷管46、48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与此相反,轨道段16、18则成为负极或接地。
此外,所提到的由铜板构成的焊池保护装置38、40在上部区域具有开孔,保护气体通过这些开孔送入焊室中。作为保护气体,尤其使用由约为60%的氩气和40%的二氧化碳所组成的混合气。在这种情况下,这是一种在电气立焊中经过证实的可靠的保护气体组成。
铜板本身要冷却。为此可以设置由冷却水流过的通道。
在进行焊接过程之前,将轨道14、16进行预热,尤其加热到300℃到400℃之间的温度。在焊接过程中,将轨道14、16保持在最大为450℃的温度上。优选的温度范围为420℃到480℃。
在由焊池保护装置38、40限定的焊室中,形成一个金属池,更确切地说是在点燃电弧之后在焊丝50、52及头部区或脚部区之间形成的。由此就会对焊接部位进行加热,结果熔化的焊丝材料形式的焊接填充料以及轨道的软熔的基材就形成了这个金属池或焊池。然后,电弧上方以及所形成的金属池或焊池上方的区域就会得到保护气体的保护,而接触不到大气。通过焊池保护装置中的开孔来输送相应的保护气体。
根据金属池的上升速度即焊接速度,喷管46、48和焊池保护装置38、49向上移动,这里的焊池保护装置优选为轨道头18、20及轨道脚22、24上的铜制滑块。
为确保焊池不会流进在轨道头18、20和轨道脚22、24之间的区域、即腹板中间空隙,在由腹板26、28及轨道头18、20的内侧及轨道脚22、24的内侧所限定的空间里,布置了另一个焊池保护装置。在图2中用附图标记54表示前述空间。
喷管46、48带有焊丝圈,从焊丝圈上可以拉下焊丝40、52。焊池保护装置38、40以及喷管46、48布置在焊接门架56、58上,焊接门架56、58可以沿着轨道14、16沿着双箭头60、62的方向进行调节,在此如所提到的一样,从轨道段14、16的底部开始垂直向上进行焊接。这里焊接门架56、58可以进行自调节,其方法是,将一个传感器对准电弧,更确切地是对准电弧的最亮点,由此就可以进行调节。换句话说,借助于一个光学传感器如光电管探测到电弧的亮度,而光电管则与升程控制器相连接。通过升程控制器,根据电弧的变化的亮度来改变焊接设备的焊接进给。
头部区和脚部区的焊接速度是一样的,在此可以规定优选的数值在6m/h到8m/h之间。在头部区,焊丝50的进给速度在8m/h到9m/h之间的范围内,而在脚部区,进给速度则在6m/h到6.5m/h之间的范围内。在头部区的电流强度应该在500A到600A之间,而在脚部区则应该在450A到500A之间。头部区的电压在34V到35V之间,而在脚部区,优选的电压值则在30V和31V之间。
作为焊丝,尤其要考虑焊丝直径在1.8mm到4mm之间范围内的紧凑型焊丝或者管状焊丝。
为得到必要的焊缝厚度,按照本发明,尤其在头部区,但必要时也在脚部区,喷管46、48以及由此焊丝50、42沿焊缝深度方向来回移动,也就是根据图2中的视图朝焊室的底板64、66的方向移动,这里的焊室通过轨道头18、20和轨道脚22、24之间的接触区形成。
在此,电压、电流强度、焊接速度和焊丝进给都要彼此协调,使得轨道头18、20或轨道脚22、24的温度不超过500℃。由此确保,在焊缝区得到所期望的机械性能,而不会导致轨道头18、20或轨道脚22、24中的材料性能的下降。同时,又避免了轨道头18、20或者轨道脚22、24的焊透现象。
Claims (39)
1.制造轨道上部件的方法,此轨道上部件包括分别具有一个轨道头和轨道脚的第一轨道段和第二轨道段,其中第一轨道段和第二轨道段布置在垂直或近似垂直的位置上,第一轨道段和第二轨道段的轨道头及轨道脚彼此对齐,并且不仅在第一轨道段和第二轨道段的头部区而且在第一轨道段和第二轨道段的脚部区都焊接在一起,并且在第一轨道段和第二轨道段的外侧沿着头部区和脚部区可移动地布置了焊池保护装置,并且有一个形成电极的焊丝被送进分别在焊池保护装置和头部区或脚部区之间形成的焊室中,此焊丝紧贴在电源的一个电极上,而电源的另一个电极则紧贴在第一和第二轨道段的其中至少一个上,其中在焊接时在各自的焊室中形成一个焊池,其特征在于,作为第一轨道段和第二轨道段使用这样一种由碳含量为0.60到0.90重量百分比的低合金钢制成的第一轨道段和第二轨道段,并且第一轨道段和第二轨道段在其头部区和脚部区借助于金属-保护气体焊连接在一起,使用这种焊接方法时,不仅在第一轨道段和第二轨道段的焊接区和焊丝之间产生的电弧、而且焊池都得到保护气体的保护而接触不到大气。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至少一个在焊池保护装置中延伸的开孔将所述保护气体输进位于焊池上方的焊室中。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轨道头通过一块腹板与相应轨道段的轨道脚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轨道段的腹板之间的腔室中置入一种至少在头部区和脚部区对此腔室进行填充的另外的焊池保护装置。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喷管向所述焊室中供给所述焊丝。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28V≤U≤37V的焊接电压U并且/或者以400A≤I≤650A的电流强度I进行焊接。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焊接头部区时的焊接电压高于焊接脚部区时的焊接电压。
7.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32V≤UK≤37V的焊接电压UK对所述头部区进行焊接。
8.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29V≤UF≤32V的焊接电压UF对所述脚部区进行焊接。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450A≤IK≤650A的电流强度IK对所述头部区进行焊接。
10.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430A≤IF≤500A的电流强度IF对所述脚部区进行焊接。
11.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头部区和脚部区在各自的焊池同步移动的情况下进行焊接。
1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4.5m/h≤vS≤11.0m/h的焊接速度vS对所述头部区和/或所述脚部区进行焊接。
1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4.5m/h≤vS≤9.0m/h的焊接速度vS对所述头部区和/或所述脚部区进行焊接。
14.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6m/h≤vS≤7m/h的焊接速度vS对所述头部区和/或所述脚部区进行焊接。
1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5m/min≤vd≤10m/min的速度vd向所述焊接区供给焊丝。
1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7m/min≤vd≤10m/min的速度vd向有待焊接的头部区供给焊丝。
1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5m/min≤vd7m/min的速度vd向所述脚部区供给焊丝。
1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焊丝,使用直径d为1.5mm≤d≤5mm的紧凑型焊丝或者管状焊丝。
19.按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焊丝,使用直径d为1.8mm≤d≤4mm的紧凑型焊丝或者管状焊丝。
20.按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焊丝,使用直径d为3.0mm≤d≤3.4mm的紧凑型焊丝或者管状焊丝。
21.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焊接之前,将所述第一轨道段和第二轨道段加热到300℃≤TV≤480℃这样的温度TV。
2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焊接过程中,将所述第一轨道段和第二轨道段保持在420℃≤TS≤480℃的温度TS上。
2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焊接过程中,将轨道段保持在大约450℃的温度Ts上。
2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丝在焊接过程中沿焊缝深度方向来回移动。
2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焊接轨作为轨道段,这些焊接轨与一个坚固尖端相连接,以形成一个岔心件。
2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轨道头或轨道脚的有待焊接的区域进行预先准备,使得彼此面对的、限定焊缝的表面围出一个在断面上呈V形的腔室。
27.按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头部区中,彼此面对的、限定焊缝的表面围住一个为40°≤α≤50°的角度α。
28.按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角度α约为45°。
29.按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脚部区中,彼此面对的、限定焊缝的表面围住一个为50°≤β≤70°的角度β。
30.按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角度β约为60°。
31.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脚部区中,彼此面对的、限定焊缝的表面之间的最大间距为15mm≤LK≤25mm。
32.按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LK约为20mm。
3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头部区中,彼此面对的、限定焊缝的表面之间的最大间距为15mm≤LF≤25mm。
34.按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LF约为20mm。
35.通过按照权利要求1至34中任意一项的方法制造的岔心尖端(10)形式的轨道上部件,它带有坚固尖端(12)和与其相连接的焊接轨(14、16),该焊接轨通过纵向焊缝(18)在其头部区和脚部区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轨(14、16)具有的碳含量在0.60到0.90重量百分比之间,并且纵向焊缝(18)由电气立焊产生。
36.按权利要求35所述的轨道上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段是一种低合金钢,其材料分析为:C=0.72到0.80重量百分比,Pmax=0.020重量百分比,Almax=0.004重量百分比,Si=0.15到0.58重量百分比,S=0.008到0.025重量百分比,Vmax=0.030重量百分比,Cr≤0.15重量百分比,Nmax=0.009重量百分比并且Mn=0.7到1.2重量百分比。
37.按权利要求35所述的轨道上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头部区中的纵向焊缝(18)具有15mm≤dK≤35mm的深度dK。
38.按权利要求35所述的轨道上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脚部区中的纵向焊缝具有15mm≤dF≤25mm的深度dF。
39.按权利要求35所述的轨道上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轨(14、16)具有的碳含量在0.72到0.89重量百分比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610106339A CN101104220B (zh) | 2006-07-14 | 2006-07-14 | 用于制造轨道上部件的方法以及轨道上部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610106339A CN101104220B (zh) | 2006-07-14 | 2006-07-14 | 用于制造轨道上部件的方法以及轨道上部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04220A CN101104220A (zh) | 2008-01-16 |
CN101104220B true CN101104220B (zh) | 2012-10-10 |
Family
ID=38998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1063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04220B (zh) | 2006-07-14 | 2006-07-14 | 用于制造轨道上部件的方法以及轨道上部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10422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84315A (zh) * | 2021-04-12 | 2021-07-09 | 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焊接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86101259A (zh) * | 1985-02-28 | 1986-12-17 | 日本钢管株式会社 | 气体保护弧焊设备 |
CN1367854A (zh) * | 1999-05-28 | 2002-09-04 | Bwg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 辙叉 |
-
2006
- 2006-07-14 CN CN200610106339A patent/CN10110422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86101259A (zh) * | 1985-02-28 | 1986-12-17 | 日本钢管株式会社 | 气体保护弧焊设备 |
CN1367854A (zh) * | 1999-05-28 | 2002-09-04 | Bwg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 辙叉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04220A (zh) | 2008-0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62543B (zh) | 紫铜与不锈钢异种材质的焊接工艺 | |
CN100528448C (zh) | 具有经由液桥的金属过渡的tig熔焊或硬钎焊 | |
EP2258493B1 (en) | Welded steel pipe welded with a high energy density beam,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 |
US9278407B2 (en) | Dual-wire hybrid weld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welding | |
CN101391331B (zh) | 基于焊丝分流的双面电弧焊装置及焊接方法 | |
CN102500885A (zh) | 一种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接系统及焊接方法 | |
CN104384674B (zh) | 主泵电机转子屏蔽套与转子护环的机动钨极氩弧焊接方法 | |
JP2010172911A (ja) | 低温用鋼板の溶接方法 | |
CN107999916A (zh) | 一种异种材料的双光束激光-tig复合填丝熔钎焊方法 | |
CN103817449A (zh) | 一种等离子弧和熔化极电弧复合焊接方法及焊接装置 | |
EP2703112B1 (en) | Method for producing laser welded steel pipe | |
CN104708179B (zh) | 双tig焊接方法在实施厚板焊接中的应用 | |
CN103273177B (zh) | 一种针对厚板件的双tig焊接系统及其焊接方法 | |
CN101104220B (zh) | 用于制造轨道上部件的方法以及轨道上部件 | |
CN103084718A (zh) | 10CrMo9-10钢的焊接方法 | |
US20140008332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of using gas flow to control weld puddle in out-of-position welding | |
US20060261045A1 (en) | Multi-heat source laser brazing system and method | |
CN105234533A (zh) | 一种钢材焊接工艺 | |
CN105689916A (zh) | 一种适用于碳钢和铜材料焊接的焊条 | |
CN105603416A (zh) | 一种齿轮修复装置 | |
CN103785917B (zh) | 一种汽车钎焊装置 | |
US20230158598A1 (en) | Electrode assembly for arc welding | |
CN107363406A (zh) | 一种激光焊接钣金的方法 | |
CN109128547A (zh) | 微束等离子弧与gta分流协同作用的增材制造方法及装置 | |
CN109175675B (zh) | 一种钢轨三丝熔嘴电渣焊焊接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