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97330A - 液晶显示器件及具有该液晶显示器件的便携式电脑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器件及具有该液晶显示器件的便携式电脑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97330A CN101097330A CNA2006101400365A CN200610140036A CN101097330A CN 101097330 A CN101097330 A CN 101097330A CN A2006101400365 A CNA2006101400365 A CN A2006101400365A CN 200610140036 A CN200610140036 A CN 200610140036A CN 101097330 A CN101097330 A CN 1010973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crystal
- crystal display
- main body
- cover
-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including at least an additional displa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62—Details related to the integrated keyboard
- G06F1/1671—Special purpose buttons or auxiliary keyboards, e.g. retractable mini keypads, keypads or buttons that remain accessible at closed laptop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77—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for detecting open or closed state or particular intermediate positions assumed by movable parts of the enclosure, e.g. detection of display lid position with respect to main body in a laptop, detection of opening of the cover of battery compart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设置在第一盖和第二盖之间的第一液晶显示板;设置在第一盖和第二盖之间的第二液晶显示板,其中第二液晶显示板的背面朝向第一液晶显示板的背面,设置在第一和第二液晶显示板之间的主框架,及用于将第二液晶显示板连接到主框架的平板。
Description
本申请要求2006年6月3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06-0060205号的优先权,其在此引用全文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件和具有该液晶显示器的便携式电脑,尤其涉及具有多个液晶显示板的便携式电脑。
背景技术
一般地,液晶显示器(LCD)与相同体积的阴极射线管(CRT)相比具有更好的可见度及更低的能耗。另外,LCD器件重量轻而且薄。因此,LCD器件作为用于手机、电脑、电视等的下一代显示器件备受关注。
更具体地讲,当便携式电脑中应用LCD器件时,具有LCD板的LCD器件通过铰链连接到便携式电脑主体,从而可将该LCD板折叠在主体上以增强便携式电脑的便携性。图1A和图1B是相关技术的便携式电脑的透视图。如图1A和图1B所示,便携式电脑501包含具有LCD板520的LCD器件505和通过铰链730连接到LCD器件505的主体701。
该LCD器件505包含多个显示图像部分。即,该LCD器件505包含驱动LCD板520的驱动器和向LCD板520的背面发射光的背光单元(未示出)。LCD器件505还分别包括后壳560和前壳510,以保护以上所描述的部分。前壳5 10设计为覆盖除了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之外的LCD板520的边缘。后壳560是最外面的盖,其设置在背光元件的背表面上,以保护LCD板520和背光组件免受外部冲击和异物的影响。
主体701通过铰链730连接到LCD器件505。通常该主体701包含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硬盘驱动器等。通常电源元件720设置在主体701的底部,输入单元710设置在主体701的顶部。在主体701上还设置有指示设备。
如上所述,具有显示单元525的LCD器件505通过铰链730连接到具有输出单元710的主体701。因此,在不使用便携式电脑501时,通常将具有显示单元525的LCD器件505折叠在主体701上,从而保护输入单元710和LCD器件505的显示单元525。
为了获得LCD板520的显示信息,需要将LCD器件从主体701上展开。对于使用者这是很麻烦的,尤其当使用者仅打算从LCD器件505获得简单信息时。使用者必须打开LCD器件505以获得显示在LCD板520上的信息,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件以及具有该液晶显示器件的便携式电脑,该便携式电脑基本上避免了一个或多个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引起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为了提供包含有第一和第二液晶显示板的液晶显示器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易于大批量生产的液晶显示器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在便携式电脑的外部方便地向使用者显示信息的液晶显示器件。
本发明另外的特征和优点将在以下描述中将陈述,并且一部分通过描述可以明显看出,或者可以通过实践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从文字描述和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中了解和获得。
为了获得这些和其它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同这里广义和具体所描述的,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和具有该液晶显示器件的便携式电脑包括:设置在第一盖和第二盖之间的第一液晶显示板,设置在第一盖和第二盖之间的第二液晶显示板,其中第二液晶显示板的背面朝向第一液晶显示板的背面,设置在第一和第二液晶显示板之间的主框架,以及用于将第二液晶显示板连接到主框架的平板。
另一方面,便携式电脑包括:液晶显示器件,该液晶显示器件具有:设置在第一盖和第二盖之间用以穿过第一盖显示第一图像的第一液晶显示板;设置在第一盖和第二盖之间用以穿过第二盖显示第二图像的第二液晶显示板,其中第二液晶显示板的背面朝向第一液晶显示板的背面;设置在第一和第一液晶显示板之间的主框架;以及用于将第二液晶显示板连接到主框架的平板;和连接到液晶显示器件的主体。
另一方面,一种液晶显示器件的形成方法包括步骤:形成设置在第一盖和第二盖之间的第一液晶显示板;形成设置在第一盖和第二盖之间第二液晶显示板,其中第二液晶显示板的背面朝向第一液晶显示板的背面;形成设置在第一液晶显示板和第二液晶显示板之间的主框架;形成用于将第二液晶显示板连接到主框架的平板。
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后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意性和解释性的,意欲提供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申请所包括的附图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结合在本申请中并构成说明书一部分,示出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与说明一起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A和图1B是相关技术的便携式电脑的透视图;
图2A是依照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的透视图;
图2B-D是图2A放大部分A的其它示例性示意图;
图3A是依照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的俯视图;
图3B是沿图3A中线III-III’提取的截面图;
图4是图3A的平板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5A和图5B是依照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脑的透视图;
图6是依照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具有第二显示单元的便携式电脑的示意图;
图7是用于控制依照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框图;以及
图8是用于控制依照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先实施例。
图2A是依照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器件5的透视图,图2B-D是图2A中放大部分A的其它示例性示意图。如图2A所示,LCD器件5包括第一盖10和第二盖60,和设置在第一盖10和第二盖60之间并被第一盖10和第二盖60保护的第一LCD板20和第二LCD板70。虽然没有示出,但是第一LCD板20和第二LCD板70的每一个都具有多个实现其显示功能的器件。即,第一LCD板20和第二LCD板70的每一个包含LCD板、驱动LCD板的驱动器和具有多个电路设备的驱动电路单元。
主框架50设置在第一盖10和第二盖60之间,用于支撑并保护第一LCD板20和第二LCD板70。第一盖10和第二盖60的形状适于容纳第一LCD板20和第二LCD板70。另外,第一盖10和第二盖60相互结合以支撑并保护第一LCD板20和第二LCD板70免受外部冲击和异物影响。特别地,主框架50设置在第一LCD板20和第二LCD板70之间从而其支撑第一LCD板20和第二LCD板70。
平板100设置在第二LCD板70和主框架50的背面之间。主框架50支撑平板100。如图2B所示,平板100具有主体105,第一支撑部分110,及第二支撑部分120。第一支撑部分110形成在主体105的边缘,并且弯向第一LCD板20,用以防止平板100移动。形成第二支撑部分120用以支撑第二LCD板70。换句话说,平板100具有第一支撑部分110,通过该第一支撑部分120将平板100固定在主框架50和第二支撑部分上以支撑第二LCD板70。通过弯曲主体105的一部分形成第二支撑部分120,以与第二LCD板70的形状相对应,从而防止第二LCD板70移动。主体105支撑第二LCD板70的负载。同样,第二盖60具有用于第二LCD板70朝向外侧的开口。
此外,可以改变在主体105上形成的第二支撑部分120的形状或尺寸,以适应第二LCD板70的形状和尺寸变化。可依照第二LCD板70的形状和尺寸调整主体105及第二支撑部分120的形状和尺寸。类似地,第二盖60设计为与第二LCD板70的形状和尺寸相对应,从而实现具有在相对表面形成的显示板的双LCD器件5。因此,可使用相应于第二LCD板70的平板100标准化LCD器件5。
如上所述,通过在平板100的主体105上形成第二支撑部分120,可有效地固定并支撑第二LCD板70而不使用任何额外的结构或装配在平板100上的其它构件。另外,支撑第二LCD板70的平板100可通过主框架50支撑以防止振动。换句话说,在支撑第一LCD板20的主框架50上固定地支撑平板100。
在平板100的主体105上形成将平板100支撑在主框架50上的的第一支撑部分110。第一支撑部分110形成为与主框架50的至少一侧相对应。即,为了稳定地支撑位于主框架50上面的平板100,在平板100上形成第一支撑部分110使其由主框架50的至少一侧支撑。另外,可在主框架50的其它侧形成第一支撑部分110。
如上所述,因为在主框架50上固定地支撑平板100,第二LCD板70能被有效地支撑并固定在LCD器件5内,而不需使用任何用于将第二LCD板70固定到第一LCD板20上的额外构件。因此,通过在LCD器件5上施加平板100,可缩短LCD器件5的制造时间,从而能更有效地大批量生产LCD器件5。
图2B-D中的每个图都是图2A放大部分A的其它示例性示意图。图2C示出了第二支撑部分120的另一排列。更具体地说,第二支撑部分120沿着第二LCD板70的三侧形成。图2D示出了第一支撑部分110的另一排列。更具体地说,第一支撑部分110沿平板100的两侧形成。
平板100可由铝合金、不锈钢或者增强塑料形成。然而,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其它材料。平板100形成为可持久防止外部影响和振动并且还比较轻。另外,可在平板100的主体105上形成开口孔130以减轻平板100的重量。即,从主体105上切掉除了支撑主框架50和第二LCD板70的部分之外的部分(如,相应于开口孔130的部分),从而使主体105的重量最小。例如,如图2B所示,在由第二支撑部分120围绕的区域上形成开口孔130,以使重量最轻。因为主体105的刚度会因为开口孔130而减弱,所以围绕开口孔130的主体105的部分设计为增强主体105的刚度,例如,平板100设计为增强主体105的刚度。因为通过使用适当的材料和/或有效的设计可以减小平板100的厚度和重量,所以可解决LCD器件5的厚度和重量限制问题。
另外,由于第二LCD板70可被拆开地装配在平板100上,可实现工业制造装配线兼容性。即,当分开制造使用平板100的盖和没有使用平板100的盖时,可在同一装配线上制造双显示的LCD器件5和相关技术的单显示LCD器件。
图3A是依照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器件5的俯视图,图3B是沿图3A中的线III-III’提取的截面图。将参照图3A描述主框架50和平板100的支撑结构。省去第一盖10以更好地示出LCD器件5的背面。将参照图3B描述平板100和第二LCD板70的支撑结构。
如图3A所示,LCD器件5包含第一LCD板20和第二LCD板70。主框架50支撑第一LCD板20。第二LCD板70设置在主框架50的背面上。平板100设置在主框架50的背面以支撑并固定第二LCD板70。
如图3B所示,LCD器件5包括第一LCD板20和第二LCD板70。第一LCD板20由在主框架50支撑并由第一盖10保护。在第二LCD板70设置在第一LCD板20的背面上。更具体地说,第二LCD板70设置在主框架50的背面。
例如,为了使平板100的主体105支撑在主框架50上,可在第一支撑部分110上形成钩形、V形155或双面胶带150。图3B示出了在第一支撑部分110设置双面胶带150的实施例。图4示出了在第一支撑部分110设置V形155的实施例。
如上所述,通过在第一支撑部分110上形成支撑力增强单元诸如钩形,V形155,或者双面胶带150,通过将第一支撑部分110固定在主框架50的背面部分,平板100可以支撑在主框架50和第一盖10上。因此,可在第二盖60自由调整平板110,从而可轻易调整第二LCD板70的位置。
如上所述,通过防止平板100振动的第一支撑部分110可以将平板100支撑并固定在主框架50和第一盖10上。另外,可以在平板100的主体105的下面设置减振构件140,诸如海绵体。第一LCD板20含有具有多个光学构件的背光组件(未示出)。当在LCD器件5上施加外部的冲击或振动时,背光组件的光学构件可能与平板100碰撞。结果,可能破坏第一LCD板20的光学构件,从而降低显示质量。因此,减振构件140吸收冲击和振动以使由第一LCD板20和平板100之间的碰撞引起的问题最小。
此外,平板100支撑并固定第二LCD板70。第二支撑部分120形成于平板100的主体105上以支撑并固定第二LCD板70。可通过弯曲平板100的主体105的一部分形成第二支撑部分120。第二支撑部分120可弯向第二盖60以支撑第二LCD板70的侧边。
如上所述,平板100形成于第二盖60和主框架50之间。由于在LCD器件5中不需要额外的结构支撑/固定第二LCD板70,所以能减少LCD器件5的制造成本。此外,也减少了第二LCD板70的装配时间,从而提高LCD器件5的生产率。
由于第二支撑部分120弯向第二盖60,所以可以在第二支撑部分120上轻松地安装第二LCD板70,或者可从第二支撑部分120上轻松地拆卸掉第二LCD板70。因此,可将平板100适当地加到任何合适的制造LCD器件5的生产线或制造工艺中。即,在任何生产线上能使用平板100适当地制造双LCD器件5。
图4是图3A中平板的另一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参照图4,LCD器件5包含有第一和第二液晶显示板20和70。第一支撑部分110支撑且固定或附接到第一盖10或主框架50上。第二支撑部分120与第二LCD板70的第二盖60接触。第一和第二支撑部分110和120弯曲成V形155,及第二LCD板120的第二盖60和主框架50设置有与V形155相对应的凹槽。如上所述,平板100设置为将第二LCD板70固定到主框架50上。结果,可在两个方向显示图像。
图5A和图5B是依照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脑的透视图。
如图5A所示,便携式电脑1包含具有电源单元220的主体201和显示由主体201提供的图像的LCD器件5。LCD器件5通过铰链230连接到主体201。LCD器件5具有第一LCD板20,该板具有面对设置在主体210上的输入单元210的第一显示单元25。
第一LCD板20朝向第一盖10方向显示图像。LCD显示板20包含第一显示单元25以起到主显示单元作用。第一显示单元25朝输入单元210方向。具有第一显示单元25的第一LCD板20可接受来自电源单元220的电力。
如图5B所示,便携式电脑1的第二LCD板70设置为背面朝向第一显示单元25。即,在第二盖60上设置有第二LCD板70用以提供背面朝向第一显示单元25的第二显示单元75。
设置第二盖60以保护LCD器件5。在相关技术领域中,通过将LCD器件505折叠在主体701保护显示单元。在使用中,需要打开LCD器件505,开启主体701。然而,在本发明中,第二显示单元75设置在第二盖60上。因此,即使在LCD器件5折叠在主体201上时,也可在第二LCD器件70的第二显示单元75上显示图像。
使用者可将菜单窗口设置在第二显示单元75上。因此,即使在LCD器件5折叠在主体201上时,也可以经由第二显示单元75的菜单窗口快速地操作便携式电脑1。另外,将用以控制第二LCD板70的菜单输入键单元240设置在第二盖60上以控制设置在第二显示单元75上的菜单窗口。第二LCD板70可具有触摸屏功能。
如上所述,在第一LCD板20的背光组件关闭或LCD器件5处于折叠状态时,使用者可快速识别主体201的信息而不需要打开LCD器件5。
图6是依照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具有第二显示单元75的便携式电脑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便携式电脑1的LCD器件5通过铰链230连接到主体201上。铰链230允许将LCD器件5折叠到主体201上。
LCD器件5包含用于显示图像的第一和第二显示单元25和75。第一显示单元25面对主体201的输入单元210。因此,使用者在LCD器件5折叠到主体201期间看不到显示在第一显示单元25上的图像。第二显示单元75具有第二LCD板70,该板穿过第二盖60暴露在外。因此,即使将LCD器件5折叠在主体201上,使用者也能通过第二显示单元75识别便携式电脑1上的信息。
第二显示单元75可为使用者显示初始菜单输入。初始菜单可显示音乐播放器、电子邮件、时间表、数字媒体广播(DMB)播放器等等。即,使用者可通过第二LCD板70控制相对简单的功能诸如电子邮件核对功能,时间表识别功能,和MP3播放功能。从而,增强了便携式电脑1的便携式功能。
另外,菜单输入键单元240设置在第二盖60上用以在第二LCD板70上进行菜单选择。此外,可使用第二LCD板70的触摸屏功能选择初始菜单。因此,即使在便携式电脑1的LCD器件5折叠在主体201期间,第二LCD板70可为使用者提供信息。即,即使关闭便携式电脑1的背光组件或将LCD板5折叠在主体201上,使用者也可识别主体201的信息。
如上所述,由于具有第二LCD板70的第二显示单元75通过第二盖60暴露在外,诸如个人数字助理(PDA)功能,全球定位系统(GPS)功能,电影播放功能,音乐播放功能和电子邮件功能的多个功能都能显示在具有第二LCD板70的第二显示单元75上。因此,可实现快捷视图而不需要打开便携式电脑1的LCD器件5。这种配置为便携式电脑使用者提供了更好的便利性。
图7是用以控制依照本发明的LCD器件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框图。如图7所示,中央处理器(CPU)250连接到存储器260以提供显示在第一和第二LCD板20和70上的信息。更具体地说,CPU 250分别向第一和第二显示单元25和75输送图像信号。分别由于第一和第二背光单元25a和75a的工作,使用者可看到显示在第一和第二显示单元25和75上的图像。基于LCD是处于打开或折叠状态,连接到电源元件220的控制器270决定第一和第二背光单元25a和75a中的哪个开启或关闭。在这种方式下,控制器270决定是否在第一LCD板20或第二LCD板70上显示信息。例如,控制器270可包含一个开关,该开关在LCD器件5打开时启动第一LCD板20或者在LCD器件5折叠在主体201上时启动第二LCD板70。
图8是用以控制依照本发明液晶显示器件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框图。如图8所示,中央处理器(CPU)250连接到存储器260以提供将显示在第一和第二LCD板20和70上的信息。基于LCD器件5是处于打开或折叠状态,连接到电源元件220的控制器270分别决定第一和第二背光单元25a和75a中的哪个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另外,控制器270确定向第一和第二显示单元25和75中的哪个施加来自CPU250的图像数据。在这种方式下,控制器决定是否在第一LCD板20或第二LCD板70上显示信息。例如,控制器270可包含第一开关,该第一开关在LCD器件5打开时启动第一LCD板20或者在LCD器件5折叠在主体201上时启动第二LCD板70。另外,控制器270可包含第二开关,该第二开关在LCD器件5展开时,将来自CPU 250的图像信号施加到第一显示单元25或者在LCD器件5折叠时,将来自CPU 250的图像信号施加到第二显示单元75。
依照本发明,由于支撑并固定第二LCD板70的平板100设置在主框架50和第二LCD板70之间,因此可容易地装配LCD器件5。另外,不需要在第一LCD板20上提供用以支撑并固定第二LCD板70的附加结构。因此,可减少制造成本和装配时间。因此,可容易地大批量生产该LCD器件。
另外,由于平板可由轻质材料诸如铝合金、不锈钢、增强塑料等制备而成,可减轻LCD器件5的总重,从而解决了重量限制问题。如上所述,依照其材料或形状可改变平板100的厚度和重量,从而解决了重量或厚度限制问题。
更进一步地,由于可很容易地将平板100粘接到第一盖10和主框架50上,所以在LCD板组装工厂可容易地装配LCD器件5。另外,由于第二LCD板70可拆开地粘接到平板,所以本发明的装配适用于任何生产线。因此,可使用该平板生产标准的LCD器件。
如PDA、GPS、电影播放、音乐播放、邮件识别功能等等可显示在设置到第二盖60上的第二LCD板70,所以可实现快速浏览而不需要打开LCD器件5。因此,便携式电脑1的使用者可更容易地获得普通功能而不需要打开LCD器件5。
另外,LCD器件5可使用连接到主体201的CPU,或者可使用连接到LCD器件5的第二CPU。在LCD器件5使用连接到主体201的CPU的情况下,当盖折叠时,第一LCD板20关闭,且第二LCD板70开启。在LCD器件5使用连接到LCD器件5的第二CPU的情况下,连接到主体201的处理器关闭,而第二处理器支持第二LCD板70的功能。
很显然,本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不同的改进和变型。因此,本发明旨在包括所有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范围内的对本发明进行的修改和改进。
Claims (36)
1.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包括:
第一液晶显示板,设置在第一盖和第二盖之间;
第二液晶显示板,设置在第一盖和第二盖之间,其中,所述第二液晶显示板的背面朝向所述第一液晶显示板的背面。
主框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液晶显示板之间;以及
平板,用于将所述第二液晶显示板连接到所述主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包括:
主体;
第一支撑部分,沿所述主体的边缘部分形成并朝所述主框架以与所述主框架啮合;及
第二支撑部分,形成在所述主体之上并朝所述第二盖以容纳所述第二液晶显示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通过双面胶带粘附到所述主框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撑部分与所述主体一体地成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撑部分包括V形或钩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由铝合金、不锈钢或塑料中至少之一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具有多个开口孔。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包含限定了相应于所述第二液晶显示板的形状的空间的多个支撑肋。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的表面上设置有弹性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包括:
主体;
第一支撑部分,沿着所述主体边缘部分形成并弯向所述主框架以与所述主框架啮合;及
第二支撑部分,形成在所述主体上并弯向所述第二盖以容纳所述第二液晶显示板。
11.便携式电脑,包括:
液晶显示器件,该显示器件具有:
第一液晶显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盖和所述第二盖之间以穿过所述第一盖显示第一图像,
第二液晶显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盖和所述第二盖之间以穿过所述第二盖显示第二图像,其中所述第二显示板的背面朝向所述第一显示板的背面,
主框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液晶显示板之间,及
平板,用于将所述第二液晶显示板连接到所述主框架上,及
主体,连接到所述液晶显示器件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式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器通过至少一铰链连接到所述主体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式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
第一输入单元,及
电源单元,用于向所述主体和所述液晶显示器提供电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式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
存储器;
中央处理单元,用于控制存储器并将数据输送到所述第一和/或所述第二液晶显示板;及
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液晶显示板之间进行选择。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式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具有第二输入单元。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式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晶显示板是触摸屏。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式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包括:
主体;
第一支撑部分,沿所述主体的边缘形成并朝向所述主框架以与所述主框架啮合;及
第二支撑部分,在所述主体上形成并朝向所述第二盖以容纳所述第二液晶显示板。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便携式电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分上以将所述平板粘结到所述主框架的双面胶带。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便携式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撑部分与所述主体一体地成形。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便携式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撑部分包含V形或钩形。
21.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式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由铝合金、不锈钢或塑料中至少之一形成。
2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式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具有多个开口孔。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便携式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包含限定相应于所述第二液晶显示板形状的空间的多个支撑肋。
2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便携式电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的背面设置有弹性构件。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便携式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包括海绵体。
2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式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包括:
主体;
第一支撑部分,沿所述主体边缘形成并朝向所述主框架以与所述主框架啮合;及
第二支撑部分,在所述主体上形成并朝向所述第二盖以容纳所述第二液晶显示板。
27.一种液晶显示器件的形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形成设置在第一盖和第二盖之间的第一液晶显示板;
形成设置在第一盖和第二盖之间的第二液晶显示板,其中所述第二液晶显示板的背面朝向所述第一液晶显示板的背面;
形成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液晶显示板之间的主框架;及
形成用于将连接所述第二液晶显示板到所述主框架的平板。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形成沿所述平板的所述主体边缘部分并朝向所述主框架以与所述主框架啮合的第一支撑部分;以及
在所述主体上形成第二支撑部分并且其朝向所述第二盖以容纳所述第二液晶显示板。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通过所述双面胶带粘接到所述主框架上。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和第二支撑部分与所述主体一体地成形。
3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撑部分包含V形或钩形。
3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由铝合金、不锈钢或塑料中至少之一形成。
33.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具有多个开口孔。
34.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包含限定相应于所述第二液晶显示板的形状的空间的多个支撑肋。
35.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的一个表面上设置弹性构件。
36.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进一步包括步骤:
形成沿所述平板的主体的边缘部分并弯向所述主框架以与所述主框架啮合的第一支撑部分;及
形成位于所述主体上并弯向第二盖以容纳第二液晶显示板的第二支撑部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060060205 | 2006-06-30 | ||
KR1020060060205A KR100968340B1 (ko) | 2006-06-30 | 2006-06-30 |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용 컴퓨터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97330A true CN101097330A (zh) | 2008-01-02 |
CN100520516C CN100520516C (zh) | 2009-07-29 |
Family
ID=37434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14003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0516C (zh) | 2006-06-30 | 2006-10-11 | 液晶显示器件及具有该液晶显示器件的便携式电脑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8670084B2 (zh) |
JP (1) | JP4794419B2 (zh) |
KR (1) | KR100968340B1 (zh) |
CN (1) | CN100520516C (zh) |
DE (1) | DE102006055369B4 (zh) |
FR (1) | FR2903214B1 (zh) |
GB (1) | GB2439585B (zh) |
TW (1) | TWI346805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58435A (zh) * | 2019-12-30 | 2020-05-1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CN111856801A (zh) * | 2019-04-26 | 2020-10-30 | 阿尔派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163672A (ja) * | 2008-01-10 | 2009-07-23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表示装置 |
JP2010061494A (ja) * | 2008-09-05 | 2010-03-18 | Sony Corp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通知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US8125344B2 (en) * | 2008-10-13 | 2012-02-28 | Apple Inc. | Portable computer battery indicator |
KR101545586B1 (ko) * | 2008-12-05 | 2015-08-1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단말기 |
FR2962322B1 (fr) | 2010-07-07 | 2012-08-10 | Univ Paris Curie | Systeme de detection electroencephalographique d'une inadequation entre l'etat d'un patient place sous assistance ventilatoire et le reglage de la machine utilisee pour cette assistance, et utilisation de cette detection pour l'adaptation du reglage |
KR101791437B1 (ko) | 2010-10-25 | 2017-10-30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듀얼 디스플레이 모듈과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휴대용 단말기 |
US10402890B2 (en) * | 2012-01-09 | 2019-09-03 | Packsize Llc | Box-last packaging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
KR20140002191A (ko) * | 2012-06-28 | 2014-01-0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강도 보강 듀얼 표시장치 모듈 |
KR102012918B1 (ko) * | 2012-12-14 | 2019-08-2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전자기기 |
JP6775561B2 (ja) | 2018-10-12 | 2020-10-28 |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43743A (ja) | 1992-07-23 | 1994-02-18 | Konica Corp | 現像装置 |
JPH0643718A (ja) | 1992-07-24 | 1994-02-18 | Sharp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0643743U (ja) * | 1992-11-04 | 1994-06-10 | 日新電機株式会社 | 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 |
JPH0643718U (ja) * | 1992-11-04 | 1994-06-10 | 日新電機株式会社 | 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 |
DE4419130A1 (de) * | 1993-06-09 | 1994-12-15 | Volkswagen Ag | Tragbares Datenverarbeitungsgerät nach Art eines Laptop |
US5896575A (en) | 1997-02-28 | 1999-04-20 | Motorola, Inc.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isplay viewable from two opposite ends |
US6925313B2 (en) * | 2001-02-07 | 2005-08-02 | Hyundai Curitel Inc. | Folder-typ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having double-sided LCD |
JP2002320012A (ja) * | 2001-04-20 | 2002-10-31 |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付き電子機器 |
JP2003005863A (ja) | 2001-06-22 | 2003-01-08 |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 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
JP3901503B2 (ja) * | 2001-07-30 | 2007-04-04 | 株式会社東芝 |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5196694B2 (ja) * | 2001-09-25 | 2013-05-15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セントラル |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
JP4301799B2 (ja) * | 2001-12-05 | 2009-07-22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を具えた電子装置 |
JP3599022B2 (ja) * | 2002-01-10 | 2004-12-08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US6667878B2 (en) * | 2002-01-30 | 2003-12-23 | David A. Ponx | Double screen laptop |
TW592326U (en) * | 2003-01-24 | 2004-06-11 | Mitac Technology Corp | Plug-in display module of notebook computer |
KR100953424B1 (ko) * | 2003-06-26 | 2010-04-1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양방향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이용한 양방향액정표시장치 |
KR100592291B1 (ko) * | 2004-08-28 | 2006-06-22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JP4639714B2 (ja) * | 2004-09-17 | 2011-02-2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この液晶表示装置を備えた携帯情報端末 |
US20060066770A1 (en) * | 2004-09-24 | 2006-03-30 | Satoshi Hayano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US20060066227A1 (en) * | 2004-09-24 | 2006-03-30 | Virnich James L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ual display arrangement |
KR20060032398A (ko) * | 2004-10-12 | 2006-04-1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평판표시장치 |
KR20060034528A (ko) * | 2004-10-19 | 2006-04-2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표시 패널의 높이를 조절할 수 있는 표시 장치 |
JP2006119536A (ja) | 2004-10-25 | 2006-05-11 | Kyocera Mita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定着装置の冷却機構 |
JP2006171388A (ja) | 2004-12-16 | 2006-06-29 | Seiko Epson Corp |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KR100726212B1 (ko) * | 2005-05-26 | 2007-06-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단말기의 정전기 방전 구조 |
JP2007133285A (ja) * | 2005-11-14 | 2007-05-31 |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 表示装置および携帯機器 |
JP2007133281A (ja) * | 2005-11-14 | 2007-05-31 |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 表示装置 |
JP2007148048A (ja) * | 2005-11-29 | 2007-06-14 |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 表示装置および携帯機器 |
-
2006
- 2006-06-30 KR KR1020060060205A patent/KR100968340B1/ko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9-29 GB GB0619293A patent/GB2439585B/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9-29 TW TW095136390A patent/TWI346805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6-10-11 CN CNB2006101400365A patent/CN10052051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11-21 FR FR0610167A patent/FR2903214B1/fr active Active
- 2006-11-23 DE DE102006055369.1A patent/DE102006055369B4/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11-30 JP JP2006323084A patent/JP479441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12-13 US US11/637,816 patent/US867008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
- 2013-11-07 US US14/074,542 patent/US2014006340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56801A (zh) * | 2019-04-26 | 2020-10-30 | 阿尔派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
CN111856801B (zh) * | 2019-04-26 | 2024-04-26 | 阿尔派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
CN111158435A (zh) * | 2019-12-30 | 2020-05-1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0968340B1 (ko) | 2010-07-08 |
JP2008015453A (ja) | 2008-01-24 |
FR2903214A1 (fr) | 2008-01-04 |
KR20080001834A (ko) | 2008-01-04 |
US20140063409A1 (en) | 2014-03-06 |
US20080002091A1 (en) | 2008-01-03 |
JP4794419B2 (ja) | 2011-10-19 |
DE102006055369B4 (de) | 2016-12-29 |
CN100520516C (zh) | 2009-07-29 |
FR2903214B1 (fr) | 2012-03-09 |
TWI346805B (en) | 2011-08-11 |
GB2439585B (en) | 2008-10-08 |
TW200801666A (en) | 2008-01-01 |
GB0619293D0 (en) | 2006-11-08 |
DE102006055369A1 (de) | 2008-01-03 |
US8670084B2 (en) | 2014-03-11 |
GB2439585A (en) | 2008-01-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20516C (zh) | 液晶显示器件及具有该液晶显示器件的便携式电脑 | |
EP3346358B1 (en) | Display assembly,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 |
CN103379777B (zh) | 具有用于显示装置的防裂结构的便携式终端 | |
JP6255113B2 (ja) | 表示装置 | |
CN106843574B (zh) | 显示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与电子装置 | |
US8960982B2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a display unit | |
WO2008018234A1 (fr) | Appareil d'affichage et appareil électronique pourvu de celui-ci | |
JP2010217913A (ja) | 折り畳み式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
JP2013191208A (ja) |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携帯端末 | |
KR20040033223A (ko) | 휴대용 컴퓨터 시스템 | |
JP2006215849A (ja) | 電子機器 | |
KR20170066761A (ko) | 커브드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JP6862554B2 (ja) | 表示装置アセンブリ、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れらの組み立て方法 | |
JP2010521713A (ja) | 表示装置 | |
US11204626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5883702A (zh) | 柔性显示模块及包括该柔性显示模块的电子装置 | |
JP4970299B2 (ja) | 電子機器、電子部品の保持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の製造方法 | |
JP4409531B2 (ja) | 携帯用表示装置 | |
US20160161665A1 (en) | Display device and backlight module | |
CN102998818B (zh) | 显示装置 | |
CN113260688B (zh) | 柔性显示模块及包括该柔性显示模块的电子装置 | |
KR101281856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용 컴퓨터 | |
JP2025047696A (ja) | 電子機器 | |
KR20200001050U (ko)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CN115550483B (zh) | 折叠式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9 Termination date: 2018101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