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069385A - 无线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69385A
CN101069385A CNA2005800409883A CN200580040988A CN101069385A CN 101069385 A CN101069385 A CN 101069385A CN A2005800409883 A CNA2005800409883 A CN A2005800409883A CN 200580040988 A CN200580040988 A CN 200580040988A CN 101069385 A CN101069385 A CN 1010693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communication
setting
wireless network
printer
digital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409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69385B (zh
Inventor
小出裕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069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693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693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693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 H04W12/03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of the user plane, e.g. user's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无线通信设置存储单元,存储用于在第一无线网络上执行无线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设置和用于在不同于所述第一无线网络的第二无线网络上执行无线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设置;无线通信单元,使用第一和第二无线通信设置中的一个通信设置来执行无线通信;以及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单元,请求第一无线网络中的另一无线通信装置将第一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到第二无线通信设置以便加入第二无线网络。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进行设置的技术。
背景技术
如下标准以及安装有此标准的产品近来投入使用,依据该标准,仅通过用接线(缆线)来连接各种设备就可以立刻使用这些设备。例如,标准化的有PictBridge(CIPA DC-001),依据该标准,通过使用称为USB(通用串行接口)的缆线来连接数字相机和打印机可以执行打印。
当使用了运用此标准的数字相机和打印机时,打印机在通过USB连接时变得能够打印,而仅通过使用数字相机的用户接口(数字相机具有用于检查所传感到的图像等的液晶显示器以及各种键)来指定待打印的图像就可以执行打印。
另一方面,对于通过使用基于国际标准IEEE 802.11的无线通信方法将有线信息传输改变成无线信息传输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无线通信开始在比如数字相机、存储设备和打印机这样的外围设备之间的通信中使用。无线通信不需要缆线安装,并且由此增加各设备的设置位置的自由度和提高便携性。
在这种无线通信装置中设置了预定通信模式、预定ID(ESS-ID)和用于指定频带的预定信道。通过将另一装置即通信网络中的客户机装置的设置与比如通信模式这样的这些设置进行匹配从而在通信网络中建立通信。请注意通信模式包括“Ad-Hoc模式(点对点)”和“基础结构模式”,依据Ad-Hoc模式,仅通过安装有无线LAN卡的设备来构造通信网络,而基础结构模式经由通信网络中中继器的接入点连接到现有网络。
在使用同一ESS-ID的网络中,执行使用了WEP密钥的加密通信。WEP密钥是用于对待发送或者接收的数据进行加密或者解密的密钥信息。由于仅能够在其中设置有同一WEP密钥的无线通信设备之间交换数据,所以可以防止通信内容泄露给不知道WEP密钥的无线通信设备。在日本专利公开第2004-202779号中公开了上述技术。
然而即使使用了上述WEP技术,同一无线网络中的无线通信装置可以截获通信内容。
也就是说,如图3中所示,假设无线LAN包括接入点AP1(31)和无线通信终端ST1(32)、ST2(33)、ST3(34)和ST4(35)。在这一无线LAN中,在经由接入点AP1来执行无线通信的模式下,即在基础结构模式下,执行单独无线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此无线LAN也使用同一通信信道、同一ESS-ID和同一WEP密钥。如果例如通过无线通信终端ST1与ST2之间的无线通信来交换数据,则使用同一ESS-ID和同一WEP密钥的无线通信终端ST3可以截获此无线通信内容。
一般而言,当在办公室中安装无线LAN时假定地使用诸如此类的配置。然而,即使将要在两个无线通信终端之间执行专用数据交换,例如即使将要通过无线通信从数字相机向打印机执行打印,则有必要通过使用预定ESS-ID和预定WEP密钥来连接到无线LAN。
此外,当无线通信终端连接到在办公室中安装的无线LAN时,此无线通信终端必须接收从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持续地发送的广播分组,并且如有必要则正确地返回分组。如果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存在许多无线通信终端或者存在发送大量分组的无线通信终端,则这些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可能干扰数据发送和接收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形而做出的,并且其目的例如是为了能够防止通信内容被无线网络上的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所轻易截获。
根据本发明,前述目的通过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来实现,该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无线通信设置存储单元,存储用于在第一无线网络上执行无线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设置和用于在不同于第一无线网络的第二无线网络上执行无线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设置;
无线通信单元,使用第一和第二无线通信设置中的一个来执行无线通信;以及
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单元,请求第一无线网络中的另一无线通信装置将第一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到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置以便加入第二无线网络。
根据本发明,前述目的也通过提供一种控制无线通信装置的方法来实现,该无线通信装置具有用于在第一无线网络上执行无线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设置和用于在不同于第一无线网络的第二无线网络上执行无线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设置,并且使用第一和第二无线通信设置中的一个来执行与另一无线通信装置的无线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请求第一无线网络中的另一无线通信装置将第一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到第二无线通信设置以便加入第二无线网络。
根据本发明,前述目的也通过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来实现,该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无线通信设置存储单元,存储用于在第一无线网络上执行无线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设置和用于在不同于第一无线网络的第二无线网络上执行无线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设置;
无线通信单元,使用第一和第二无线通信设置中的一个来执行无线通信;以及
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单元,如果从第一无线网络中的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无线通信设置切换请求,则根据该无线通信设置切换请求将第一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到第二无线通信设置。
根据本发明,前述目的也通过提供一种控制无线通信装置的方法来实现,该无线通信装置具有用于在第一无线网络上执行无线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设置和用于在不同于第一无线网络的第二无线网络上执行无线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设置,并且使用第一和第二无线通信设置中的一个来执行无线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如果从第一无线网络中的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无线通信设置切换请求,则根据该无线通信设置切换请求将第一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到第二无线通信设置。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从与附图相结合的以下描述中变得明显,在附图的各图中相似的标号通篇地指代相同或者相似的部分。
附图说明
并入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图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数字相机的无线通信设置切换操作的流程图;
图2A和图2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数字相机布置和打印机布置的框图;
图3是示出了使用第一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网络的例子的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数字相机所执行的第二无线通信设置的确定顺序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所执行的第二无线通信设置的确定顺序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数字相机的无线通信设置表的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的无线通信设置表的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的无线通信设置切换操作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的无线通信设置切换操作的流程图;以及
图10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数字相机的无线通信设置切换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根据附图具体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2A和图2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打印系统的配置的图。此实施例的打印系统包括数字相机201和经由无线通信装置连接到数字相机201的打印机231。
根据此实施例的数字相机201和打印机231包括用于执行无线通信的接口。此实施例使用IEEE 802.11b系统作为这一无线接口。
IEEE 802.11b系统具有两个通信模式:“Ad-Hoc模式”和“基础结构模式”,其中在Ad-Hoc模式中仅通过附接有无线LAN适配器的设备来构造网络,而在基础结构模式中设备经由通信网络中中继器的接入点来连接到现有网络。在Ad-Hoc模式下的无线LAN设备或者在基础结构模式下的无线LAN设备和接入点尝试通过使用ESS-ID(扩展服务集ID)来建立连接。
另外,当使用IEEE 802.11b系统时,在使用同一ESS-ID的网络中执行使用了WEP密钥的密码通信。WEP密钥是用于对待发送或者接收的数据进行加密或者解密的密钥信息。由于只能在其中设置有同一WEP密钥的无线通信装置之间交换数据,所以可以防止通信内容泄露给不知道WEP密钥的无线通信装置。
下文将具体地描述在图2A和图2B中示出的单独布置。首先,数字相机201具有图像传感器204,该图像传感器包括:图像传感透镜;CCD,该CCD接收通过图像传感透镜入射的对象光,并且通过光电转换所接收的光来生成图像信号;以及模拟/数字(A/D)转换电路。在CPU 217的控制之下,数字图像信号从图像传感器204输出、由信号处理器202处理并且暂时地保持于RAM 203中。此后,所形成的数字图像信号最终在比如compact flash(注册商标)205这样的记录介质中存储为图像文件。
CPU 217也连接到ROM 208、控制来自操作部件210的输入的开关(SW)控制器209、保持数字图像信号的显示数据和各种用户接口的显示数据的VRAM 206、无线通信接口211、作为符合UWB标准的通信接口的USB接口216和保持各种参数和各条信息的闪存ROM215。LCD监视器207显示VRAM 206中保持的显示数据的内容。
操作部件210包括用于控制电源供给的ON/OFF的电源开关(未示出)、用于指定图像传感的释放开关(未示出)、用于指令LCD监视器207显示数字图像信号的开关(未示出)、用于在LCD监视器207上显示菜单的开关(未示出)、用来向前或者向后移动图像帧的开关或者用以改变菜单中的所选状态的开关(未示出)和在液晶上直接给出指令的触板(未示出)。
此数字相机210至少具有电源OFF模式、记录模式、回放模式和打印模式作为操作模式,而可以通过来自操作部件210的指定来切换这些模式。
为了参与如图3中所示的无线网络,此实施例的数字相机201尝试通过使用预定第一ESS-ID和预定第一WEP密钥来连接到网络。
另外,此实施例的数字相机201可以通过使用无线通信装置来构造与打印机231的点对点连接关系,并且为这一目的而保持第二ESS-ID和第二WEP密钥。
此实施例的闪存ROM 215具有用于保持第一和第二ESS-ID以及第一和第二WEP密钥的无线通信设置存储区220。此存储区也保持例如与比如Ad-Hoc模式和基础结构模式这样的通信模式以及待使用的通信信道有关的信息。
此实施例的ROM 208保持无线通信设置确定单元219和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单元218作为软件程序。当数字相机201通过UWB连接到打印机231时,无线通信设置确定单元219通过协商来确定包含第二ESS-ID和第二WEP密钥的设置。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单元218通过改变ESS-ID和WEP密钥来切换有待连接的无线网络。
无线通信接口211具有控制器212、RF模块213和天线214。控制器212是这样的控制器,该控制器例如执行用于执行与IEEE802.11b的协议相对应的无线通信的基带控制(无线接口控制),并且与CPU 217交换数据。控制器212也判断信号的接收电平(信号的场强)。
RF模块213是这样的模块,该模块例如执行信号的A/D转换和D/A转换以便无线传送数据,并且连接到天线214。
天线214辐射由RF模块213转换成模拟信号的信号作为无线电波。天线214也接收模拟信号并供应该信号到RF模块213。
另一方面,打印机231具有与数字相机201的无线通信接口211相同的无线通信接口241,并且如数字相机201那样包括控制器242、RF模块244和天线243。
无线通信接口241连接到打印机231的CPU 245。此CPU 245也连接到图像存储器232、保持打印机231的程序等的ROM 236、馈纸单元237、作为符合USB标准的通信接口的USB接口240和用于保持各种参数和各条信息的闪存ROM 238。CPU 245还连接到经由驱动器234连接到打印机头235的缓冲存储器233。
作为从数字相机201发送的打印对象的图像数据经由无线通信接口241暂时保持于图像存储器232中。当打印机231接收用以打印出从数字相机201发送的图像数据的指令时,CPU 245驱动馈纸单元237馈送纸张,并且将纸张设置于打印开始位置。同时,CPU 245扩展暂时保持的图像数据以生成一行打印数据,传送该数据到缓冲存储器233,并且经由驱动器234控制打印机头235,由此开始打印。打印机头235可以一次打印一行数据。只要完成一行打印,馈纸单元237就将纸张馈送一行。
如上所述,CPU 245与向打印机头235传送打印数据相同步地驱动馈纸单元237。在这样打印所需图像之后,CPU 245驱动馈纸单元237卸放纸张。用于指定电源供给的ON/OFF的电源SW 239也连接到CPU 245。当用户打开此电源SW时,打印机231的电源供给接通。
为了参与如图3中所示的无线网络,此实施例的打印机231如数字相机201那样尝试通过使用预定第一ESS-ID和预定第一WEP密钥来连接到网络。
另外,此实施例的打印机231可以通过使用无线通信装置来构造与数字相机201的点到点连接关系,并且为这一目的而保持第二ESS-ID和第二WEP密钥。
此实施例的闪存ROM 238具有用于保持第一ESS-ID和第二ESS-ID以及第一WEP密钥和第二WEP密钥的无线通信设置存储区248。此存储区也保持例如与比如Ad-Hoc模式和基础结构模式这样的通信模式以及待使用的通信信道有关的信息。
此实施例的ROM 236保持无线通信设置确定单元247和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单元246作为软件程序。当打印机231通过USB连接到数字相机201时,无线通信设置确定单元247通过协商来确定包含第二ESS-ID和第二WEP密钥的第二设置。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单元246通过改变ESS-ID和WEP密钥来切换有待连接的无线网络。
下文将参照图4来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数字相机201所执行的第二无线通信设置的确定顺序。此处理是通过经由USB缆线与打印机231交换数据来实施的。
参照图4,当数字相机201通过USB缆线连接到打印机231时(步骤S401),它等待接收对无线通信功能的存在/缺乏进行查询的请求(步骤S402)。
当收到此请求时,数字相机201确定是否存在无线通信功能(步骤S403)。如果存在此功能,则数字相机201发送含有如下信息的响应,该信息指示了无线通信功能的存在(步骤S404)。
在步骤S404中,数字相机201同时发送它的设备特定ID。设备特定ID是这样的ID,该ID被分配为各无线通信设备所特有,并且通过例如组合用于标识销售商的ID、用于标识产品的ID和产品的序列号来形成。也有可能使用分配给无线通信I/F的MAC地址。
此后,数字相机201从打印机231获取含有第一ESS-ID和第一WEP密钥的第一无线通信设置(步骤S405),并且在闪存ROM 215中注册所获取的第一无线通信设置。
然后,数字相机201等待接收如下请求,该请求查询是否存在使用第二无线通信设置的点到点无线通信功能(第二无线通信模式),该第二无线通信设置对于使用第一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是不可访问的(步骤S407)。
当收到此请求时,数字相机201确定是否存在第二无线通信模式(步骤S408)。如果存在此模式,则数字相机201发送含有如下信息的响应,该信息指示了第二无线通信模式的存在(步骤S409)。
此后,数字相机201从打印机231获取含有第二ESS-ID和第二WEP密钥信息的第二无线通信设置(步骤S410),并且在闪存ROM 215中注册所获取的第二无线通信设置(步骤S411)。
最后,数字相机201根据在闪存215中注册的第一无线通信设置来执行初始设置(步骤S412)。以此方式,数字相机201可以通过使用指定的通信模式(Ad-Hoc模式或者基础结构模式)、ESS-ID和WEP密钥来执行无线通信。
下文将参照图5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231所执行的第二无线通信设置的确定顺序。此处理是通过经由USB缆线与数字相机201交换数据来实施的。
参照图5,打印机231首先检测数字相机201经由USB缆线连接到打印机231(步骤S502)。此后,打印机231经由USB接口240向数字相机201发送用于确定数字相机201是否具有无线通信装置的请求命令(步骤S503)。
此请求命令例如是为了使数字相机201执行用于确定数字相机201的闪存ROM 215或者ROM 208是否保持预定信息(指示了存在无线通信功能的信息)的处理。
然后,打印机231等待一预定时间来接收来自数字相机201的响应(步骤S504)。如果即使预定时间已经逝去而仍未收到响应,则打印机231确定所连接的设备(数字相机201)至少不支持无线直接打印功能,并且立刻终止处理。如果收到响应,则打印机231通过检查响应的内容来确定所连接的设备(数字相机201)是否具有无线通信功能(步骤S505)。
如果打印机231确定所连接的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则它向数字相机201发送含有第一ESS-ID和第一WEP密钥信息的第一无线通信设置(步骤S506)。同时,在步骤S506中打印机231发送它的设备特定ID。
如果打印机231不属于如图3中所示的无线网络,则应用在从工厂装运时向各产品唯一地分配的初始值作为第一ESS-ID和第一WEP密钥信息。如果打印机231属于如图3中所示的无线网络,则使用无线网络中所用的ESS-ID和WEP密钥。
此后,打印机231向数字相机201发送请求命令,该请求命令用于请求确定数字相机201是否具有使用第二无线通信设置的点到点无线通信功能(第二无线通信模式),该第二无线通信设置经由使用第一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是不可访问的(步骤S507)。打印机231等待一预定时间来接收来自数字相机201的响应(步骤S508)。如果即使预定时间已经逝去而仍未收到响应,则打印机231确定所连接的设备(数字相机201)不支持第二无线通信模式,并且立刻终止处理。如果收到响应,则打印机231通过检查响应的内容来确定所连接的设备(数字相机201)是否支持第二无线通信模式(步骤S509)。
如果打印机231确定所连接的设备支持第二无线通信模式,则它向数字相机201发送含有第二ESS-ID和第二WEP密钥信息的第二无线通信设置(步骤S510)。第二ESS-ID和第二WEP密钥信息由打印机231生成。在这一实施例中,第二ESS-ID通过组合打印机231的固定字符串(例如“PRINT”)和打印机231的MAC地址的一部分来生成。第二WEP密钥通过使用随机数等来生成,从而无法从任何其它无线终端轻易地估计密钥。此后,在闪存ROM 238中注册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步骤S511)。
图6示出了根据此实施例的数字相机201的闪存ROM 215中保持的无线通信设置表。如图6中所示,无线通信设置表例如由各注册设备的设备特定ID、第一无线通信设置、第二无线通信设置的存在/缺乏以及第二无线通信设置组成。第一无线通信设置包含设置值比如通信模式、第一ESS ID和第一WEP密钥。另外,第二无线通信设置包含设置值如通信模式、第二ESS ID和第二WEP密钥。
图7示出了根据此实施例的打印机231的闪存ROM 238中保持的无线通信设置表。与如图6所示数字相机201中的一样,无线通信设置表例如由各注册设备的设备特定ID、第一无线通信设置、第二无线通信设置的存在/缺乏以及第二无线通信设置组成。应当注意,打印机231针对所有注册设备都使用同一第一无线通信设置。
下文将参照图1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数字相机201所执行的将依据第一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切换到依据第二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的顺序以及恢复依据第一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的顺序。
图1所示流程图示出了如下顺序,依据该顺序,用户操作数字相机201以向打印机231发送compact flash(注册商标)205中的图像文件并且执行打印。
参照图1,当从用户收到打印指定时(步骤S102),数字相机201先根据闪存215中注册的第一无线通信设置来执行无线通信设置(步骤S103)。如果在数字相机201的闪存ROM 215中保持多条第一无线通信设置,则数字相机201使用与注册为默认打印机的打印机231相对应的第一无线通信设置。
例如,根据图6,如果打印机231的设备特定ID是“0xD158492C”,则数字相机201使用值“Office”作为第一ESS-ID而使用值“sesame”作为第一WEP密钥。
然后,数字相机201开始无线通信(步骤S104),并且搜寻打印机231(步骤S105)。通过向无线网络上存在的所有设备查询它们的设备特定ID,并且通过比较各响应中所含设备特定ID与预先依据图4中所示流程而注册的打印机231的设备特定ID,可以找到打印机231。
如果找到打印机231(步骤S106),则数字相机201向打印机231发送对于将无线通信从第一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到第二无线通信设置的请求(步骤S107)。同时,数字相机201发送它的设备特定ID。
数字相机201然后等待一预定时间来接收来自打印机231的响应(步骤S108)。如果即使预定时间已经逝去而仍未收到响应,则在步骤S107中数字相机201重新发送无线通信设置切换请求。此试验执行预定次数。如果即使在这些试验之后仍未收到响应,则数字相机201确定打印机231例如由于它处于忙状态而不能执行打印,并且将此信息通知给用户。
如果收到响应,则数字相机201将它的无线通信设置从第一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到第二无线通信设置(步骤S109)。在依据第二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中使用Ad-Hoc模式。此后,数字相机201通过无线通信重新开始连接(步骤S110)。
作为第二无线通信设置,根据图6,如果打印机231的设备特定ID例如是“0xD158492C”,则数字相机201使用值“PRINT00A0B034”作为第二ESS-ID而使用值“3epio%98#PH3”作为第二WEP密钥。
此后,数字相机201再次搜寻打印机231(步骤S111)。通过如在步骤S105中所述相同的方法可以找到打印机231。
如果未找到打印机231(步骤S112),则数字相机201确定打印机231中出现某一问题,并且终止处理。如果找到打印机231,则数字相机201执行一连串直接打印处理,即向打印机231发送用户所指定的图像文件并且请求执行打印(步骤S113)。
此后,数字相机201向打印机231发送对于将无线通信设置从第二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到第一无线通信设置的请求(步骤S114)。
数字相机102然后等待一预定时间来接收来自打印机231的响应(步骤S115)。如果即使预定时间已经逝去而仍未收到响应,则在步骤S114中数字相机201重新发送无线电通信设置切换请求。此试验执行预定次数。如果即使在这些试验之后仍未收到响应,则数字相机201确定打印机231出于某一原因而异常操作,并且将该信息通知给用户。
如果收到响应,数字相机201将它的无线通信设置从第二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到第一无线通信设置(步骤S116),并且终止无线通信的处理(S117)。
下文将参照图8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231所执行的将依据第一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切换到依据第二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的顺序以及恢复依据第一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的顺序。
图8中所示流程图示出了如下顺序,依据该顺序,在使用第一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状态下的打印机231根据来自数字相机201的指令来执行打印。
参照图8,打印机231根据在闪存ROM 238中注册的第一无线通信设置来执行无线通信设置(步骤S802)。也就是说,根据图7,打印机231使用设置值“office”作为第一ESS-ID而使用设置值“sesame”作为第一WEP密钥。
然后,打印机231开始无线通信(步骤S803),并且执行如下处理中的至少一个处理:确定是否从另一无线设备接收到对于切换无线通信设置(从第一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到第二无线通信设置)的请求的处理(步骤S804)、确定是否从数字相机201接收到关于设备特定ID的查询的处理(步骤S805)、确定是否从数字相机201接收到打印请求的处理(步骤S806)、确定是否从数字相机201接收到对于切换无线通信设置(从第二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到第一无线通信设置)的请求的处理(步骤S807)以及确定在使用第二无线通信设置来执行无线通信的同时是否已经有预定时间T或者更久未生成来自数字相机201的请求的处理(步骤S817)。
数字相机201如参照图1所述那样向打印机231发送指令:关于打印机231的设备特定ID的查询(步骤S105)、对于从第一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到第二无线通信设置的请求(步骤S109)、关于打印机231的设备特定ID的查询(步骤S111)、对于执行打印的请求(步骤S113)和对于从第二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到第一无线通信设置的请求(步骤S116)。
下文将说明当从数字相机201发送这些指令时打印机231的操作。
如果在步骤S804中打印机231执行依据第一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而从数字相机201接收到无线通信设置切换请求,则打印机231发送对这一切换请求的接受响应(步骤S808)。与在步骤S804中接收无线通信设置切换请求的同时,打印机231从数字相机201接收它的设备特定ID。
打印机231然后通过使用所接收的设备特定ID作为搜索关键字在闪存ROM 238中保持的无线通信设置表中搜寻第二无线通信设置(步骤S809)。例如根据图7,如果设备特定ID是“oxD158C245”,则作为搜索结果获得“PRINT00A0B034”作为第二ESS-ID而获得“3epio%98#PH3”作为第二WEP密钥。
此后,打印机231切换到包含这些第二ESS-ID和第二WEP密钥的第二无线通信设置(步骤S810)。在依据第二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中使用Ad-Hoc模式。此后,打印机231重新开始无线通信(步骤S811)。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805中打印机231从数字相机201接收关于设备特定ID的查询,则在步骤S812中打印机231向数字相机201发送它的设备特定ID。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806中打印机231从数字相机201接收到打印请求,则它接收从数字相机201发送的图像文件,而根据此后发送的图像文件打印执行请求,通过顺序地扩展从图像文件形成的图像数据来形成打印数据,并且执行打印(步骤S813)。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807中打印机231依据第二无线通信设置来执行无线通信而从数字相机201接收无线通信设置切换请求,则它发送对这一切换请求的接受响应(步骤S814)。
此后,打印机231根据在闪存ROM 238中注册的第一无线通信设置来执行无线通信设置(步骤S815),并且重新开始无线通信(步骤S816)。
另一方面,如果有预定时间T或者更久未从数字相机201生成新的请求,则打印机231根据在闪存ROM 238中注册的第一无线通信设置来执行无线通信设置(步骤S818),并且重新开始无线通信(步骤S819)。
以这一方式,即使数字相机201例如由于电源供给关断而在执行打印过程中停止无线通信,仍可以执行控制以在完成直接打印过程时自发地切换到第一无线通信设置,而无需明示地交换数据以从依据第二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恢复到依据第一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
如上所述,使用依据第二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来执行数字相机201与打印机231之间的直接打印。由于第二WEP密钥通过使用随机数等来形成,所以即使从执行依据第一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的无线终端也难以截获通信内容。另外,在完成直接打印处理之后,恢复依据原第一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
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包括数字相机201和打印机231的无线通信系统,而是也可应用于包括任意无线设备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包括数字相机201和存储设备的无线通信系统。
在第一实施例中,在图8的步骤S102中从用户接收打印指定之后,在步骤S107中,数字相机201无条件地请求由依据第一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所找到的打印机231切换无线通信设置。
然而,如果用户可以依据第一无线通信设置来参与其中的无线网络是某人专门构造的,则只有此人才知道ESS-ID和WEP密钥,所以任何第三方的截获都是不可能的。这避免了需要通过切换到第二无线通信设置来执行打印。
在这一情况下,在数字相机201的闪存ROM 215中保持的无线通信设置表中形成标志栏,该标志指示了是否要切换到第二无线通信设置。如果此标志是ON,则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那样通过切换到第二无线通信设置来执行直接打印过程。如果该标志是OFF,则通过使用第一无线通信设置在无线网络上执行直接打印过程。诸如此类的控制是容易实现的。请注意该标志通过用户的操作来开启或者关闭。
以此方式,如果网络是专门构造的网络则有可能在使用第一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网络上执行打印,而如果多个用户参与了使用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的无线网络则有可能通过切换到第二无线通信设置来执行打印。
另外,作为第一实施例的修改,假设数字相机201具有口令设置功能,而且如果设置了口令,则不知道该口令的用户即使通过使用数字相机201的LCD监视器207也不能读取在compact flash(注册商标)205中存储的图像文件。在这一情况下,容易实现执行这样的控制,使得如果设置了口令则通过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那样切换到第二无线通信设置来执行打印,而如果没有设置口令,则在使用第一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网络上执行打印。
这使得有可能是这样的:如果通过无线通信所要交换的数据的保密性假定为高,则通过切换到第二无线通信设置来执行打印,而如果不是这样,则在使用第一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网络上执行打印。
(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了这样的方法,该方法在打印机231参与了使用第一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网络时根据来自数字相机201的指令将第一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到第二无线通信设置。
在第二实施例中将说明这样的方法,依据该方法,打印机231指令数字相机201将第一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到第二无线通信设置。应当注意第二实施例是第一实施例的修改。因此,将第一实施例视为前提。
此实施例的数字相机201和打印机231的布置与在图2A、图2B和图3中所示相同。
第二实施例的数字相机201确定第二无线通信设置所依据的顺序与图4中所示相同。
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231用来确定第二无线通信设置所依据的顺序与图5中所示相同。
另外,第二实施例的数字相机201的闪存ROM 215中保持的无线通信设置表与图6中所示相同。类似地,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231的闪存ROM 238中保持的无线通信设置表与图7中所示相同。
下文将参照图9说明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231所执行的将依据第一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切换到依据第二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的顺序以及恢复到依据第一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的顺序。
图9中所示流程图示出了这样的顺序,依据该顺序,打印机231在使用第一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状态下依据来自数字相机201的指令来执行打印。
参照图9,打印机231根据在闪存ROM 238中注册的第一无线通信设置来执行无线通信设置(步骤S902),并且开始无线通信(步骤S903)。
也就是说,根据图7,打印机231使用设置值“office”作为第一ESS-ID而使用设置值“sesame”作为第一WEP密钥。
然后,打印机231确定是否从数字相机201接收到打印请求(步骤S904)。如果从数字相机201发送打印请求,则打印机231确定是否要切换到无线通信设置(步骤S905)。例如,如果在使用第一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网络上的另一无线终端可以使用打印机231,则无线通信设置的切换暂时禁止来自其它终端的访问。根据这一不便利所致的程度,打印机231可以确定要发送和接收所要打印的图像文件而无需切换无线通信设置。此外,打印机231可以在接收于步骤S 904中的打印请求的同时接收指示了图像文件保密性的参数,并且可以基于此参数的值来确定是否要切换无线通信。
另外,在发送接收于步骤S904中的打印请求的同时,数字相机201发送设备特定ID和用于标识待打印的图像文件的ID。打印机231保持这些值。
如果在步骤S905中打印机231确定切换无线通信设置,则它向数字相机201发送对于从第一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到第二无线通信设置的请求(步骤S906)。同时,打印机231发送它的设备特定ID。
打印机231然后等待一预定时间来接收来自数字相机201的响应(步骤S907)。如果即使预定时间已经逝去而仍未收到响应,则打印机231在步骤S906中重新发送无线通信设置切换请求。此试验执行预定次数。如果即使在这些试验之后仍未收到响应,则打印机231确定数字相机201例如由于它处于忙状态而不能执行依据无线通信设置2的无线通信,并且中断打印过程。
如果收到响应,则打印机231将它的无线通信设置从第一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到第二无线通信设置(步骤S908)。在依据第二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中使用Ad-Hoc模式。
作为第二无线通信设置,根据图7,如果数字相机201的设备特定ID例如是“0xID158C245”,则打印机231使用值“PRINT00A0B034”作为第二ESS-ID而使用值“3epio%98#PH3”作为第二WEP密钥。此后,打印机231通过无线通信重新开始连接(步骤S909)。
然后,打印机231搜寻数字相机201(步骤S901)。通过向无线网络上存在的所有设备查询它们的设备特定ID,并且通过将各响应中所含设备特定ID与在步骤S904中接收的数字相机201的设备特定ID进行比较,可以找到数字相机201。
如果没有找到数字相机201(步骤S911),则打印机231确定数字相机201中出现某一问题,并且终止处理。如果找到数字相机201,则打印机231通过使用在步骤S904中接收的图像文件的ID作为密钥,向数字相机201发送对于发送待打印的图像文件的请求(步骤S912),获取所发送的图像文件(步骤S913),并且通过顺序地扩展从获取的图像文件中形成的图像数据来形成打印数据从而执行打印(步骤S914)。打印机231重复步骤S912至S914的次数为在步骤S904中请求打印的图像文件的数目。
此后,如果当前依据第二无线通信设置来执行无线通信(步骤S916),则打印机231向数字相机201发送对于将无线通信设置从第二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到第一无线通信设置的请求(步骤S917)。
打印机231然后等待一预定时间来接收来自数字相机201的响应(步骤S918)。如果即使预定时间已经逝去而仍未接收到响应,则打印机231在步骤S917中重新发送无线通信设置切换请求。此试验执行预定次数。如果即使在这些测试之后仍未收到响应,则打印机231确定数字相机201由于某一原因而异常操作,并且进行到下一处理。
如果收到响应,则打印机231将它的无线通信设置从第二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到第一无线通信设置(步骤S919),并且开始无线通信(步骤S920)。
此后,打印机231向数字相机201发送针对打印请求的处理完成的通知(步骤S921),并且返回到在步骤S904中等待接收打印请求的处理。
下文将参照图10描述第二实施例的数字相机201所执行的将依据第一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切换到依据第二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的顺序以及恢复到依据第一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的顺序。
图10中所示流程图示出了这样的顺序,依据该顺序,用户操作数字相机201以向打印机231发送compact flash(注册商标)205中的图像文件并且执行打印。
参照图10,当从用户收到打印请求时(步骤S1002),数字相机201首先根据在闪存ROM 215中注册的第一无线通信设置来执行无线通信设置(步骤S1003)。如果在数字相机201的闪存ROM 215中保持多条第一无线通信设置,则使用与注册为默认打印机的打印机相对应的第一无线通信设置。
例如,根据图6,如果打印机231的设备特定ID是“0xD158492C”,则数字相机201使用值“office”作为第一ESS-ID而使用值“sesame”作为第一WEP密钥。
然后,数字相机201开始无线通信(步骤S1004),并且搜寻打印机231(步骤S1005)。通过向无线网络上存在的所有设备查询它们的设备特定ID,并且通过将各响应中所含设备特定ID与预先依据图4中所示流程而注册的打印机231的设备特定ID进行比较,可以找到打印机231。
如果找到打印机231(步骤S1006),则数字相机201向打印机231发送打印请求(步骤S1007)。同时,数字相机201发送它的设备特定ID和用于标识待打印的图像文件的ID。如有必要,则也可以同时发送指示了图像文件的保密性的参数。
此后,数字相机201执行如下处理中的至少一个处理:确定是否从打印机231接收对于切换无线通信设置(从第一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到第二无线通信设置)的请求的处理(步骤S1008)、确定是否从打印机231接收到关于设备特定ID的查询的处理(步骤S1009)、确定是否从打印机231接收到对于图像文件发送的请求的处理(步骤S1010)、确定是否从打印机231接收到对于切换无线通信设置(从第二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到第一无线通信设置)的请求的处理(步骤S1011)、确定在使用第二无线通信设置来执行无线通信的同时是否已经有预定时间T或者更久未生成来自另一无线设备的请求的处理(步骤S1012)以及确定是否从另一无线设备接收到针对打印请求的处理完成通知的处理(步骤S1013)。
当要通过使用依据第二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来发送和接收图像文件时,如参照图9所述,打印机231向数字相机201发送指令:对于从第一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到第二无线通信设置的请求(步骤S906)、关于数字相机201的设备特定ID的查询(步骤S910)、对于文件获取的请求(步骤S912)、对于从第二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到第一无线通信设置的请求(步骤S917)和针对打印请求的处理完成通知(步骤S921)。
下文将说明当从打印机231发送这些指令时数字相机201的操作。
如果在步骤S1008中数字相机201执行依据第一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而从打印机231接收无线通信设置切换请求,则数字相机201发送对这一切换请求的接受响应(步骤S1015)。与在步骤S1015中接收无线通信设置切换请求的同时,数字相机201从打印机231接收它的设备特定ID。
数字相机201然后通过使用所接收的设备特定ID作为搜索关键字在闪存ROM 215中保持的无线通信设置表中搜寻第二无线通信设置(步骤S1016)。例如根据图6,如果设备特定ID是“0xD158492C”,则作为搜索结果获得“PRINT00A0B034”作为第二ESS-ID而获得“3epio%98#PH3”作为第二WEP密钥。
此后,数字相机201切换到包含这些第二ESS-ID和第二WEP密钥的第二无线通信设置(步骤S1017)。在这一依据第二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中使用Ad-Hoc模式。此后,数字相机201重新开始无线通信(步骤S1018)。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009中数字相机201从打印机231接收关于设备特定ID的查询,则在步骤S1119中数字相机201向打印机231发送它的设备特定ID。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010中数字相机201从打印机231接收图像文件发送请求,则数字相机201发送与同时发送的图像文件ID相对应的图像文件(步骤1020)。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011中数字相机201执行依据第二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并且从打印机231接收无线通信设置切换请求,则它发送对这一切换请求的接受响应(步骤S1021)。
此后,数字相机201根据在闪存ROM 215中注册的第一无线通信设置来执行无线通信设置(步骤S1022),并且重新开始无线通信(步骤S1023)。
另一方面,如果有预定时间T或者更久未从打印机231生成新的请求,则数字相机201根据在闪存ROM 215中注册的第一无线通信设置来执行无线通信设置(步骤S1024),并且重新开始无线通信(步骤S1025)。
以这一方式,即使打印机231例如由于电源供给关断而在执行打印过程中停止无线通信,仍可以执行控制以在完成直接打印过程时切换到第一无线通信设置,而无需明示地交换数据以从依据第二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中恢复依据第一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013中数字相机201从打印机231接收到针对打印请求的处理完成通知,则数字相机201终止一连串打印顺序。
如上所述,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即使使用如下方法,依据该方法,打印机231请求数字相机201切换无线通信设置,仍使用依据第二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来执行数字相机201与打印机231之间的直接打印。由于第二WEP密钥通过使用随机数等来形成,所以难以从依据第一无线通信设置来执行无线通信的无线终端截获通信内容。另外,在完成直接打印过程之后,恢复依据原第一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依据第二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来执行数字相机201与打印机231之间的图像文件传输,而这使得依据第一无线通信设置来执行无线通信的无线终端难以截获通信内容。
另外,由于数字相机201和打印机231独自执行依据第二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所以可以避免从另一无线通信终端持续发送广播分组。因而,有可能防止比如在这些分组的处理对所关注的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有所干扰时出现的通信速率降低这样的不便。
此外,第二ESS-ID和第二WEP密钥通过有线连接装置如USB来发送和接收,即既没有通过依据第一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来发送它们也没有通过这样的无线通信来接收它们。因此,泄露这些无线通信设置的可能性极低。
另外,此实施例最初通过使用在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加密/解密机制来隐藏通信内容。这有利地避免了对于用于对图像数据进行加密的附加电路或者软件的需要。
由于可以实现本发明的许多显然广泛不同的实施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所以应理解,本发明除了如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之外不限于其具体实施例。

Claims (21)

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无线通信设置存储单元,存储用于在第一无线网络上执行无线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设置和用于在不同于所述第一无线网络的第二无线网络上执行无线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设置;
无线通信单元,使用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通信设置中的一个通信设置来执行无线通信;以及
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单元,请求所述第一无线网络中的另一无线通信装置将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到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置以便加入所述第二无线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通信设置包括用于对无线网络上所要发送或者接收的信息进行加密或者解密的加密密钥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通信设置包括用于指定无线网络组作为参与对象的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设置存储单元还存储用于指定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置的标识符,以及
当所述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单元请求所述另一无线通信装置将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到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置时,所述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单元将所述标识符发送到所述另一无线通信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无线通信设置确定单元,使用有线通信来确定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单元确定是否满足预定切换条件,而如果满足所述预定切换条件则请求所述另一无线通信装置将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到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与另一无线通信的预定无线通信包括文件发送和文件接收中的至少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与另一无线通信的预定无线通信包括打印数据发送和打印数据接收中的至少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口令保护单元;以及
控制所述口令保护单元的有效和无效的单元,
其中如果所述口令保护单元有效则所述切换确定单元指定对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设置的切换,然后执行控制以将依据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切换到依据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置的无线通信。
10.一种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具有用于在第一无线网络上执行无线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设置和用于在不同于所述第一无线网络的第二无线网络上执行无线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设置,并且使用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通信设置中的一个通信设置来执行与另一无线通信装置的无线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请求所述第一无线网络中的另一无线通信装置将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到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置以便加入所述第二无线网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使用有线通信来确定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者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是否满足预定切换条件;以及
如果满足所述预定切换条件则请求所述另一无线通信装置将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到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置。
13.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无线通信设置存储单元,存储用于在第一无线网络上执行无线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设置和用于在不同于所述第一无线网络的第二无线网络上执行无线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设置;
无线通信单元,使用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通信设置中的一个通信设置来执行无线通信;以及
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单元,如果从所述第一无线网络中的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无线通信设置切换请求,则根据所述无线通信设置切换请求将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到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通信设置包括用于对无线网络上所要发送或者接收的信息进行加密或者解密的加密密钥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者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通信设置包括用于指定无线网络组作为参与对象的组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设置存储单元还存储用于指定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置的标识符,以及
当所述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单元接收所述无线通信设置切换请求时,所述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单元接收所述标识符。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无线通信设置确定单元,使用有线通信来确定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与另一无线通信的预定无线通信包括文件发送和文件接收中的至少一个。
19.根据权利要求13至18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与另一无线通信的预定无线通信包括打印数据发送和打印数据接收中的至少一个。
20.一种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具有用于在第一无线网络上执行无线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设置和用于在不同于所述第一无线网络的第二无线网络上执行无线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设置,并且使用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通信设置中的一个通信设置来执行无线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如果从所述第一无线网络中的另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无线通信设置切换请求,则根据所述无线通信设置切换请求将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置切换到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使用有线通信来确定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置。
CN2005800409883A 2004-09-30 2005-09-29 无线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693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87652/2004 2004-09-30
JP2004287652A JP4560366B2 (ja) 2004-09-30 2004-09-30 無線通信装置
PCT/JP2005/018480 WO2006036005A1 (en) 2004-09-30 2005-09-29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10761.6A Division CN102421164B (zh) 2004-09-30 2005-09-29 无线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69385A true CN101069385A (zh) 2007-11-07
CN101069385B CN101069385B (zh) 2011-09-07

Family

ID=3611912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4098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69385B (zh) 2004-09-30 2005-09-29 无线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111021076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21164B (zh) 2004-09-30 2005-09-29 无线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1076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21164B (zh) 2004-09-30 2005-09-29 无线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718703B2 (zh)
EP (1) EP1803254B1 (zh)
JP (1) JP4560366B2 (zh)
CN (2) CN101069385B (zh)
WO (1) WO200603600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4716A (zh) * 2009-07-03 2012-05-23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通信设备控制方法和程序
CN101640907B (zh) * 2008-07-31 2013-08-07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81960B2 (ja) * 2005-06-17 2011-05-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通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797674B2 (ja) * 2006-02-13 2011-10-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4799364B2 (ja) * 2006-10-25 2011-10-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9065306A (ja) * 2007-09-05 2009-03-26 Hitachi Ltd センサノード及びセンサ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5180636B2 (ja) 2008-03-14 2013-04-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通信制御方法
JP5193850B2 (ja) 2008-12-26 2013-05-08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方法
JP6611572B2 (ja) * 2015-11-28 2019-1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289548B2 (ja) * 2016-06-29 2018-03-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541815B2 (ja) * 2018-02-07 2019-07-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12863000A (zh) * 2021-01-18 2021-05-28 中交信通(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海事巡检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56397B1 (en) 1995-07-28 2003-06-25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 Delaware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key distribution and authentication between a host and a portable device
US6901241B2 (en) * 1998-02-11 2005-05-3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e transmission of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JP3805610B2 (ja) * 2000-09-28 2006-08-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閉域グループ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端末装置
US20020085520A1 (en) * 2001-01-04 2002-07-04 Uwe Sydon Cord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roviding optimum spectral usage for wireless networks
JP4029629B2 (ja) * 2001-03-27 2008-01-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2290418A (ja) * 2001-03-27 2002-10-04 Toshiba Corp 無線装置
US7174130B2 (en) * 2001-09-12 2007-02-06 Agere Systems Inc. Security apparatus and method during BLUETOOTH pairing
JP3778057B2 (ja) * 2001-11-08 2006-05-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暗号化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管理端末、通信端末及び端末用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暗号化通信方法
JP3915481B2 (ja) * 2001-11-14 2007-05-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JP3937820B2 (ja) * 2001-11-27 2007-06-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のアダプタ
US20030236064A1 (en) * 2002-02-12 2003-12-2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JP2003280778A (ja) * 2002-03-19 2003-10-02 Canon Inc 電子機器
JP3792632B2 (ja) * 2002-10-01 2006-07-05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無線lan通信方式
JP2004202779A (ja) 2002-12-24 2004-07-22 Canon Inc 印刷装置
JP2004227057A (ja) * 2003-01-20 2004-08-12 Toshiba Corp 電子機器およびデータ保護方法
US7389352B2 (en) * 2003-12-24 2008-06-17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current WLAN and WPAN wireless modes from a single device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0907B (zh) * 2008-07-31 2013-08-07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3402241A (zh) * 2008-07-31 2013-11-20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8934629B2 (en) 2008-07-31 2015-01-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image input apparatus, image output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CN103402241B (zh) * 2008-07-31 2016-10-05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2474716A (zh) * 2009-07-03 2012-05-23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通信设备控制方法和程序
US8774040B2 (en) 2009-07-03 2014-07-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CN102474716B (zh) * 2009-07-03 2015-01-21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和通信设备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560366B2 (ja) 2010-10-13
JP2006101416A (ja) 2006-04-13
CN102421164A (zh) 2012-04-18
EP1803254A4 (en) 2011-08-03
US20070180071A1 (en) 2007-08-02
CN101069385B (zh) 2011-09-07
CN102421164B (zh) 2014-09-10
EP1803254A1 (en) 2007-07-04
EP1803254B1 (en) 2013-07-17
US8718703B2 (en) 2014-05-06
WO2006036005A1 (en) 2006-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30960A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976308A (zh) 无线通信系统和设备、设定信息提供和获取方法以及程序
CN1866793A (zh) 遥控系统及其方法、遥控装置以及控制对象设备
CN1664911A (zh)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系统、及图像显示方法
US10025541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same
CN1248427C (zh) 通信系统、通信控制设备和通信终端设备
CN1917462A (zh) 在无线局域网(wlan)中传输帧
CN101069385A (zh) 无线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6444067B2 (ja)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592140A (zh) 通信设备
JP2023071730A (ja) 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08882338B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01047837A (zh) 信息设备系统、电子照相机及控制信息处理装置的方法
CN101056439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内容信息服务器、内容列表提供方法
CN1992551A (zh) 通信设备和电功率控制方法
CN1777170A (zh) 无线通信设备及设置方法
CN1833406A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连接控制方法
CN1494787A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控制方法、无线通信装置、控制该无线通信装置的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881846A (zh) 无线通信系统及装置、无线通信设置方法、程序及介质
JP2015210597A (ja)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956596A (zh) 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695351A (zh) 无线通信系统
JP2008172588A (ja) 情報処理装置、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設定プログラム
KR20180059207A (ko) 모바일 단말을 이용한 화상 형성 장치의 무선 연결 설정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화상 형성 장치
CN101052960A (zh) 集成电路和集成电路封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