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60716A - 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网络的组呼方法及组呼寄存器 - Google Patents
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网络的组呼方法及组呼寄存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60716A CN101060716A CNA2006100939091A CN200610093909A CN101060716A CN 101060716 A CN101060716 A CN 101060716A CN A2006100939091 A CNA2006100939091 A CN A2006100939091A CN 200610093909 A CN200610093909 A CN 200610093909A CN 101060716 A CN101060716 A CN 10106071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up
- group call
- calling
- request
- reg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Exchange Systems With Centralized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3GPP网络的组呼方法及组呼寄存器,使得基于3GPP的公网集群中可以容纳更多的组。本发明中,因为仅由组标识生成组呼参考,典型的方式是直接以组标识作为组呼参考,所以组标识的容量可以与组呼参考一样大,组标识和组呼参考都可以取8位10进制数字。相对于组标识最多只能取6位10进制数据的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成百倍地扩大了集群的组容量。一个组标识只对应一个组呼区域,简化了GCR的组呼数据管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涉及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3GPP”)中的组呼技术。
背景技术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GSM”)是1992年欧洲标准化委员会统一推出的标准,它采用数字通信技术、统一的网络标准,使通信质量得以保证,并可以开发出更多的新业务供用户使用。GSM-R,即服务铁路的GSM系统,是在GSM之上增加集群通信功能而构成的一个铁路专用的移动通信系统。GSM-R系统所增加的集群功能主要有由GSM Phase2+(GSM阶段2+)标准定义的先进话音呼叫业务(Advanced Speech Call Item,简称“ASCI”)功能等。
ASCI功能包含了三种专用移动通信的基本业务:增强的多级优先与强占(Enhanced Multi-Level Precedence and Pre-emption,简称“EMLPP”)、语音组呼业务(Voice Group Call Service,简称“VGCS”)和语音广播业务(Voice Broadcast Service,简称“VBS”)。
其中,VGCS业务主要实现“多人讲话,多人接听”功能,在该业务中,讲话者至多6个,接听者数量无限制。VBS业务主要实现“1人讲话,多人接听”功能,即在该业务中只能有1个讲话者,但可以有无限个接听者。仅从功能上看,VBS业务可以看作是VGCS业务的特例。VGCS、VBS业务实现了一部分人讲话、多方聆听的点对多点的语音通信方式,突破了点对点通信的局限性,能够快速建立呼叫。
网络中使用VGCS业务的主叫用户通过VGCS呼叫建立与目标用户间的语音组呼,VGCS业务呼叫逻辑概念图如图1所示,在网络包括预定义的多个语音组呼VGCS1、VGCS2、VGCS3,每个语音组呼对应一个组标识和一个组呼区域以及调度员。其中,组标识为使用VGCS业务用户编组的数值,图1中业务用户A、B、C、D的组标识分别为a、b、c、d。组呼区域则是由网络中一组小区组成的固定区域。用户可以通过其组呼参考唯一标识一个预定义的语音组呼,如图1中的业务用户A可以通过其组标识a和组呼区域I,找到对应的语音组呼VGCS1。另外,图1中示出的调度员w、x、y、z是由固定网络用户或移动用户形成。
参与VGCS业务的主叫用户和目标用户均可以是业务用户或调度员用户。其中,目标用户指的是位于组呼区域中的由被呼组标识指示的业务用户或调度员用户。在VGCS业务中,网络通过组标识“通知”目标业务用户组呼已经发生,而不是通过“寻呼”的方式;或通过被叫标识(如国际移动台识别号码)呼叫目标用户。业务用户进入组呼区域,接收到相应的组呼通知后可以变为目标业务用户,离开组呼区域的目标业务用户将无法接听组呼。如图1中组呼区域I中的A用户为VGCS1的目标业务用户,而离开该区域后的A用户或其它用户(B、C等)不是VGCS1的目标用户。
VGCS呼叫必须建立在预先配置的组呼区域中,当业务用户发起VGCS呼叫时,根据其发起呼叫所在小区和其拨打的组标识唯一确定组呼参考和组呼区域;当调度员发起VGCS呼叫时,网络将根据调度员标识核查调度员是否能够发起呼叫。
具体地说,在现有技术中,业务用户在发起组呼时,首先需要输入其对应的组标识,选择VGCS服务类型,网络根据该业务用户发起组呼所在小区标识和所输入的组标识确定其组呼参考,并进一步将所获得该组呼参考对应的组呼区域,如图2所示,从而根据组呼参考唯一确定一个VGCS组呼,并在组呼区域内广播该呼叫的通知消息。
目前3GPP协议中规定,组呼参考最大由8位十进制整数构成,用于唯一标识网络中的一个组呼,组标识长度范围为1-6位十进制整数。
以3位组标识和5位组呼区域标识组成的组呼参考为例,如图3所示,网络中小区1至小区4组成一个组呼区域,组呼区域标识为00001;小区5至小区8组成一个组呼区域,组呼区域标识为00002。如果主叫业务用户A在小区1内发起VGCS呼叫,呼叫对应的组标识为200,则网络可以根据其所在的小区(小区1)和组标识200获得业务用户A对应的组呼参考00001200,从而根据该组呼参考进行相应的语音组呼;如果主叫业务用户A在小区5内发起VGCS呼叫,呼叫对应的组标识为530,此时网络根据其所在的小区(小区5)和组标识530,可获得业务用户A对应的组呼参考00002530。
其具体流程如图4所示,业务用户A在需要进行组呼时,进入步骤401,通过移动台(Mobile Station,简称“MS”)向基站系统(Base Station System,简称“BSS”)发送“CHAN_REQ”消息,接着进入步骤402,BSS收到消息后,向MS返回“IMM_ASS”消息。接着进入步骤403,MS向BSS发起组呼请求消息“SERV_REQ”,并在请求消息中携带主叫MS所在的小区标识(小区1)。接着在步骤404中,BSS根据接收到的MS的请求消息向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obile services Switching Center,简称“MSC”)发送相应的“COM_L3_INFO”消息,通知MSC该主叫MS所在的小区标识。接着进入步骤405,MSC保存所接收到的主叫MS所在的小区标识。接着在步骤406与407中,MSC向拜访位置寄存器(Visit Location Register,简称“VLR”)发送过程请求消息“PROC_ACC_REQ”,VLR返回相应的应答消息“PROC_ACC_ACK"。接着在步骤408中,MS与MSC之间进行鉴权和加密。之后,在步骤409中,MS将其组标识(200)通过消息发送到MSC。MSC收到该组标识后,在步骤410中,通过“SEND_INFO_OUT”消息通知VLR有信息需要发送,接着在步骤411中,VLR收到信息后,返回“COMPLETE_CALL”消息。在步骤412中,MSC接收到反馈消息后,通过“GCR_INT”消息将主叫MS所在的小区标识(小区1)和组标识(200)发送给组呼寄存器(Group Call Register,简称“GCR”)。接着在步骤413中,GCR根据主叫小区标识(小区1)和组标识(200)得到组呼参考(00001200),并在步骤414中,向MSC返回“GCR_INT_ACK”消息,消息中携带组呼参考(00001200)和相应的组呼属性数据(其中包括组呼区域的小区列表)。MSC收到该消息后,根据该组呼参考在组呼区域的小区列表指示的各小区中发起组呼。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方案存在以下问题:根据现有的组呼参考进行语音组呼的方法浪费了大量组号资源,不适用于公网集群系统。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现有技术中通过组呼参考唯一标识网络中的语音组呼,其组呼参考由组标识和组呼区域标识组成,同一用户在不同小区发起同样的组呼,可以对应不同的组呼区域,使得组呼有较大的灵活性,然而,对于某些网络,如在公网集群的实际应用中,用户主要是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发起一个组呼,不需要对应不同的组呼区域,此时,将组呼参考分为组呼标识和组呼区域标识显得多余,且大大减少了组呼参考的组合个数,浪费了大量组号资源。不适用于用户较多,且许多用户需要分配固定号段的公网集群系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网络的组呼方法及组呼寄存器,使得基于3GPP的公网集群中可以容纳更多的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网络的组呼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组呼寄存器收到带有组标识和小区标识的取组呼属性数据的请求时,查询该组标识和小区标识唯一对应的组呼参考,并在该组呼参考所对应的小区所确定的区域中,发起组呼。
其中,所述组标识的长度与组呼参考的长度一致,直接以组标识作为组呼参考。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组标识和组呼参考是8位十进制整数。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组标识和组呼区域的对应关系预先设置在所述组呼寄存器中或所述组呼寄存器能够访问的外部服务器中。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组呼寄存器收到的取组呼属性数据的请求中还包含主叫移动台所在的小区标识;
所述组呼寄存器收到所述取组呼属性数据的请求后,根据其中的小区标识,判断该移动台所在的小区是否在所述组标识唯一对应的组呼区域内,如果是则继续组呼流程,否则拒绝该取组呼属性数据的请求。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还包含以下步骤:
移动交换中心收到来自移动台的取组呼属性数据的请求后,向所述组呼寄存器发起取组呼属性数据的请求,其中携带主叫移动台所在的小区标识和组标识;
所述组呼寄存器确定了组呼区域和组呼参考后,向所述移动交换中心发送响应消息,其中携带所述组呼参考和组呼区域的小区列表;
所述移动交换中心收到来自所述组呼寄存器的响应消息后,在所述小区列表指示的各小区中以所述组呼参考发起组呼。
此外,所述方法应用于公网集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组呼寄存器,包含:
用于接收带有组标识的取组呼属性数据的请求的模块;
用于保存组标识与组呼区域对应关系的模块,其中一个组标识对应且仅对应一个组呼区域;
用于在所述对应关系中查找收到的取组呼属性数据的请求中组标识所对应的组呼区域的模块;
用于仅根据组标识生成唯一标识组呼的组呼参考的模块;
用于在网络中以所述组呼参考发起组呼的模块。
其中,收到的所述取组呼属性数据的请求中还包含主叫移动台所在的小区标识;
所述组呼寄存器还包含用于判别主叫移动台位置有效性的模块,该模块根据所述取组呼属性数据的请求中的小区标识判断主叫移动台所在的小区是否在所述组标识唯一对应的组呼区域内,如果是则继续组呼流程,否则拒绝该取组呼属性数据的请求。
此外,所述组标识和组呼参考均为8位十进制整数,根据组标识生成组呼参考时,直接以组标识作为组呼参考。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因为仅由组标识生成组呼参考,典型的方式是直接以组标识作为组呼参考,所以组标识的容量可以与组呼参考一样大,组标识和组呼参考都可以取8位10进制数字。相对于组标识最多只能取6位10进制数据的现有技术,本发明成百倍地扩大了集群的组容量。在公网集群中,因为面向大众,用户很多,而且大用户往往需要号段,所以最长6位的组号资源显得非常紧张。本发明通过扩展组标识的容量大大提升了3GPP集群方案在公网集群中的实用价值。
因为仅由组标识生成组呼参考,所以一个组标识只对应一个组呼区域,简化了GCR的组呼数据管理。在公网集群的实际应用中,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组只会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发起,因此本发明一个组标识只对应一个组呼区域的方案完全可以符合公网集群的需要。
本发明主要修改了GCR对组标识、组呼参考和组呼区域的处理方法,变动仅限于GCR内部,GCR与网络中其它设备(如MSC)的接口没有任何改变,所以对网络中的现有设备有较好的兼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VGCS业务呼叫逻辑概念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组呼参考的结构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组呼区域划分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组呼方法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3GPP网络的组呼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核心在于,3GPP网络预先将每个组标识唯一对应一个组呼区域,在GCR收到带有组标识的取组呼属性数据的请求时,查询该组标识唯一对应的组呼区域,并仅根据该组标识生成唯一标识组呼的组呼参考,从而在该组呼区域中以该组呼参考发起组呼。
下面根据发明原理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3GPP网络的组呼方法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3GPP网络为公网集群。
如图5所示,在公网集群中的业务用户需要进行组呼时,进入步骤510,通过MS向MSC发起组呼请求。
接着进入步骤520,MSC收到该组呼请求后,进一步向GCR发起取组呼属性数据的请求,并在请求中携带该MS所在的小区标识和组标识。其中,组标识的长度不再限定为现有技术中所规定的6位以内十进制整数,其最大长度可以与组呼参考的最大长度相同,即8位十进制整数,从而成百倍地扩大了集群的组容量。
接着进入步骤530,GCR收到来自MSC的取组呼属性数据的请求后,根据请求中的组标识查询出其对应的组呼区域。具体地说,由于在公网集群的实际应用中,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组呼只会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发起,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个组标识只对应一个组呼区域,组标识和组呼区域的具体对应关系预先设置在GCR中或该GCR能够访问的外部服务器中。从而GCR在收到来自MSC的取组呼属性数据的请求后,可以根据请求中的组标识查询出其对应的组呼区域。
接着进入步骤540,GCR根据接收到的取组呼属性数据的请求中的小区标识,判断该MS所在的小区是否在其组标识唯一对应的组呼区域内,如果是则进入步骤560,反之则进入步骤550,指示MSC拒绝MS本次组呼请求。
在步骤560中,GCR仅根据MS的组标识生成唯一标识一个组呼的组呼参考。在该组标识的长度与组呼参考的长度一致的情况下,即组标识和组呼参考均为8位十进制整数的情况下,GCR直接以组标识作为组呼参考。比如说,该MS的组标识长度为八位十进制整数00001200,GCR在本步骤中可直接将00001200作为组呼参考,不再需要其他查询或组合操作,从而简化了GCR的组呼数据管理以及组呼参考生成的过程。
GCR在确定了组呼区域和组呼参考之后,接着进入步骤570,向MSC返回响应消息,在该响应消息中携带所生成的组呼参考和组呼区域的小区列表。
接着进入步骤580,MSC收到来自GCR的响应消息后,根据响应消息中的小区列表和组呼参考,在小区列表指示的各小区中以该组呼参考发起组呼。
本实施方式中的3GPP网络组网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并未发生改变,主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修改了GCR对组标识、组呼参考和组呼区域的处理方法,由于其变动仅限于GCR内部,GCR与网络中其它设备(如MSC)的接口没有任何改变,所以对网络中的现有设备有较好的兼容性。
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GCR包含六个独立模块,模块1至模块6。其中,模块1用于接收带有组标识的取组呼属性数据的请求,模块2用于保存组标识与组呼区域的对应关系,模块3用于通过该对应关系查找指定组标识所对应的组呼区域,模块4用于判别主叫MS位置的有效性,模块5用于根据组标识生成唯一标识组呼的组呼参考,模块6用于在网络中以指定组呼参考发起组呼。
具体地说,GCR通过模块1接收来自MSC的取组呼属性数据的请求,得到该请求中的组标识和小区标识后,由模块3根据模块2中保存的对应关系,查找到该取组呼属性数据的请求中的组标识所唯一对应的组呼区域。接着由模块4根据取组呼属性数据的请求中的小区标识,判断主叫MS所在的小区是否在该查找到的组呼区域内,如果不是则指示MSC拒绝MS本次组呼请求,反之则通过模块5根据取组呼属性数据的请求中的组标识生成唯一标识组呼的组呼参考,并由模块6根据模块5所生成的组呼参考发起组呼。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组标识和组呼参考均为8位十进制整数,模块5在根据组标识生成组呼参考时,可以直接以组标识作为组呼参考。
因为标识和组呼参考都取8位10进制数字,相对于组标识最多只能取6位10进制数据的现有技术,本发明成百倍地扩大了集群的组容量,解决了公网集群中组号资源紧张的问题。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说的模块1至模块6是逻辑概念,物理上可以在不同模块中实现,也可以在同一模块中实现。模块1至模块6中的每个模块均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名称,但只要具有上述功能就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效果,就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可以理解,模块1至模块6中所涉及的功能主要是接收、保存、查找、判断、生成组呼参考、和发起组呼,这些功能都不难通过公知技术实现,只是目前的现有技术没有通过这些功能的创造性组合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网络的组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组呼寄存器收到带有组标识的取组呼属性数据的请求时,查询该组标识唯一对应的组呼区域,并仅根据该组标识生成唯一标识该组呼的组呼参考,在该组呼区域中以该组呼参考发起组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网络的组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标识的长度与组呼参考的长度一致,在所述根据组标识生成组呼参考的步骤中,直接以组标识作为组呼参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网络的组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标识和组呼参考是8位十进制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网络的组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标识和组呼区域的对应关系预先设置在所述组呼寄存器中或所述组呼寄存器能够访问的外部服务器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网络的组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呼寄存器收到的取组呼属性数据的请求中还包含主叫移动台所在的小区标识;
所述组呼寄存器收到所述取组呼属性数据的请求后,根据其中的小区标标识,判断该移动台所在的小区是否在所述组标识唯一对应的组呼区域内,如果是则继续组呼流程,否则拒绝该组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网络的组呼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
移动交换中心收到来自移动台的组呼请求后,向所述组呼寄存器发起取组呼属性数据的请求,其中携带主叫移动台所在的小区标识和组标识;
所述组呼寄存器确定了组呼区域和组呼参考后,向所述移动交换中心发送响应消息,其中携带所述组呼参考和组呼区域的小区列表;
所述移动交换中心收到来自所述组呼寄存器的响应消息后,在所述小区列表指示的各小区中以所述组呼参考发起组呼。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网络的组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公网集群。
8.一种组呼寄存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用于接收带有组标识的取组呼属性数据的请求的模块;
用于保存组标识与组呼区域对应关系的模块,其中一个组标识对应且仅对应一个组呼区域;
用于在所述对应关系中查找收到的取组呼属性数据的请求中组标识所对应的组呼区域的模块;
用于仅根据组标识生成唯一标识组呼的组呼参考的模块;
用于在网络中以所述组呼参考发起组呼的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呼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收到的所述取组呼属性数据的请求中还包含主叫移动台所在的小区标识;
所述组呼寄存器还包含用于判别主叫移动台位置有效性的模块,该模块根据所述取组呼属性数据的请求中的小区标识判断主叫移动台所在的小区是否在所述组标识唯一对应的组呼区域内,如果是则继续组呼流程,否则拒绝该组呼。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组呼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标识和组呼参考均为8位十进制整数,根据组标识生成组呼参考时,直接以组标识作为组呼参考。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6100939091A CN101060716B (zh) | 2006-06-23 | 2006-06-23 | 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网络的组呼方法及组呼寄存器 |
CN2007800002575A CN101313626B (zh) | 2006-06-23 | 2007-04-13 | 一种组呼方法、组呼寄存器及组呼系统 |
PCT/CN2007/001218 WO2008000128A1 (fr) | 2006-06-23 | 2007-04-13 | Procédé, registre et système pour appel de groupe |
EP07012275A EP1871139B1 (en) | 2006-06-23 | 2007-06-22 | Method, register and system for group call |
AT07012275T ATE403364T1 (de) | 2006-06-23 | 2007-06-22 | Verfahren, register und system für gruppenruf |
DE602007000055T DE602007000055D1 (de) | 2006-06-23 | 2007-06-22 | Verfahren, Register und System für Gruppenruf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6100939091A CN101060716B (zh) | 2006-06-23 | 2006-06-23 | 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网络的组呼方法及组呼寄存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60716A true CN101060716A (zh) | 2007-10-24 |
CN101060716B CN101060716B (zh) | 2011-02-09 |
Family
ID=3847400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0939091A Active CN101060716B (zh) | 2006-06-23 | 2006-06-23 | 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网络的组呼方法及组呼寄存器 |
CN2007800002575A Active CN101313626B (zh) | 2006-06-23 | 2007-04-13 | 一种组呼方法、组呼寄存器及组呼系统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0002575A Active CN101313626B (zh) | 2006-06-23 | 2007-04-13 | 一种组呼方法、组呼寄存器及组呼系统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1871139B1 (zh) |
CN (2) | CN101060716B (zh) |
AT (1) | ATE403364T1 (zh) |
DE (1) | DE602007000055D1 (zh) |
WO (1) | WO2008000128A1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025603A1 (zh) * | 2008-09-05 | 2010-03-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融合业务系统实现群组消息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
CN101179866B (zh) * | 2007-12-14 | 2012-05-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选择小区方法、系统和装置 |
CN103379447A (zh) * | 2012-04-27 | 2013-10-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集群组呼服务区域生成方法及装置 |
CN101940009B (zh) * | 2007-12-28 | 2014-01-22 | 苹果公司 | 管理群组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
CN103843373A (zh) * | 2012-12-26 | 2014-06-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Ptt通信方法、服务器、终端及系统 |
WO2015089762A1 (zh) * | 2013-12-18 | 2015-06-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集群通信应用服务器、演进型基站、系统及资源分配的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577404B2 (en) | 2008-07-15 | 2013-11-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rioritization of group communications at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8755831B2 (en) * | 2009-03-24 | 2014-06-17 | QYALCOMM Incorporated | Selectively allocating data channel resources t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8738058B2 (en) | 2009-04-06 | 2014-05-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igh-priority communications sessions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FR2954647A1 (fr) * | 2009-12-17 | 2011-06-24 | France Telecom | Etablissement de communication entre une plate-forme appelante et un terminal dans un reseau de telecommunications mobiles |
CN106658428B (zh) * | 2015-10-30 | 2019-12-17 |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操作集群组的方法、终端及核心网 |
CN107040900B (zh) * | 2017-05-17 | 2020-01-31 | 哈尔滨海能达科技有限公司 | 集群通信系统及其用户终端、动态组呼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1031964A1 (en) * | 1999-10-26 | 2001-05-0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Dynamically controlled group call services i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
CN100527655C (zh) * | 2003-06-09 | 2009-08-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在码分多址系统中实现集群业务的方法 |
PL1692907T3 (pl) * | 2003-11-21 | 2010-06-30 | T Mobile Deutschland Gmbh | Dodatkowe informacje dla usługi grupowego połączenia głosowego |
CN100372425C (zh) * | 2003-12-04 | 2008-02-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集群业务组呼漫游的方法 |
CN1332576C (zh) * | 2004-06-11 | 2007-08-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集群业务动态创建用户组的方法及系统 |
-
2006
- 2006-06-23 CN CN2006100939091A patent/CN101060716B/zh active Active
-
2007
- 2007-04-13 WO PCT/CN2007/001218 patent/WO2008000128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7-04-13 CN CN2007800002575A patent/CN101313626B/zh active Active
- 2007-06-22 DE DE602007000055T patent/DE602007000055D1/de active Active
- 2007-06-22 AT AT07012275T patent/ATE403364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06-22 EP EP07012275A patent/EP1871139B1/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79866B (zh) * | 2007-12-14 | 2012-05-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选择小区方法、系统和装置 |
CN101940009B (zh) * | 2007-12-28 | 2014-01-22 | 苹果公司 | 管理群组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
US9237587B2 (en) | 2008-09-05 | 2016-01-12 | Zte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group message service based on converged service system |
CN101668251B (zh) * | 2008-09-05 | 2012-04-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融合业务系统实现群组消息业务的方法 |
WO2010025603A1 (zh) * | 2008-09-05 | 2010-03-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融合业务系统实现群组消息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
CN103379447A (zh) * | 2012-04-27 | 2013-10-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集群组呼服务区域生成方法及装置 |
CN103379447B (zh) * | 2012-04-27 | 2018-07-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集群组呼服务区域生成方法及装置 |
WO2014101008A1 (zh) * | 2012-12-26 | 2014-07-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Ptt通信方法、服务器、终端及系统 |
CN103843373A (zh) * | 2012-12-26 | 2014-06-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Ptt通信方法、服务器、终端及系统 |
CN103843373B (zh) * | 2012-12-26 | 2018-06-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Ptt通信方法、服务器、终端及系统 |
WO2015089762A1 (zh) * | 2013-12-18 | 2015-06-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集群通信应用服务器、演进型基站、系统及资源分配的方法 |
CN104982048A (zh) * | 2013-12-18 | 2015-10-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集群通信应用服务器、演进型基站、系统及资源分配的方法 |
CN104982048B (zh) * | 2013-12-18 | 2019-04-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集群通信应用服务器、演进型基站、系统及资源分配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8000128A1 (fr) | 2008-01-03 |
ATE403364T1 (de) | 2008-08-15 |
CN101313626A (zh) | 2008-11-26 |
EP1871139B1 (en) | 2008-07-30 |
CN101313626B (zh) | 2010-12-08 |
EP1871139A1 (en) | 2007-12-26 |
CN101060716B (zh) | 2011-02-09 |
DE602007000055D1 (de) | 2008-09-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60716A (zh) | 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网络的组呼方法及组呼寄存器 | |
CN1175682C (zh) |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转发短消息服务消息的方法 | |
CN1418021A (zh) |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实现集群业务的方法 | |
CN103856903B (zh) | 一种集群接入网、终端设备和加入集群组的方法 | |
CN1976514A (zh) |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终端的单模双卡双待机方法 | |
CN103096279B (zh) | 实现一号通业务的呼叫方法、装置、系统、及平台设备 | |
CN101047905A (zh) | 一种用于集群通信的紧急呼叫方法和系统 | |
CN101031096A (zh) | 一种短信群发的方法及其系统 | |
CN1921687A (zh) | 基站控制器多归属组网下的呼叫建立方法 | |
CN1747505A (zh) | 主叫用户身份的显示方法 | |
CN1167285C (zh) | 基于移动智能业务实现移动网一号多机业务的方法 | |
CN1213624C (zh) | 基于扩展补充业务实现移动网一号多机业务的方法 | |
CN1968480A (zh) | 一种对组呼进行主动监听的方法与系统 | |
CN1870781A (zh) | 一种集群业务中进行信道资源分配的方法 | |
CN1859637A (zh) | 一种实现群组呼叫合并的方法 | |
CN1852484A (zh) | 通知被叫终端被无条件前转呼叫的方法及系统 | |
CN1921651A (zh) | 发起集群通信业务的方法 | |
CN1674706A (zh) | 一种实现快速组呼呼叫的方法 | |
CN101854617B (zh) | 一种寻呼中查询被叫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 |
CN1885971A (zh) | 一种业务用户加入组呼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0341354C (zh) | 一种群组呼叫中讲话方的识别方法 | |
CN1925639A (zh) | 一种集群系统中的呼叫方法 | |
CN1882136A (zh) | 具有昵称传送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及其工作方法 | |
CN100518345C (zh) | 集群系统中群组状态查询方法 | |
CN1662075A (zh) | 一种实现短消息转移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71024 Assignee: Apple Computer, Inc. Assignor: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5990000755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Group call method and group call register for the third generation partner program network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9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0827 |
|
LICC |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