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56292A - 时频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应用其的基站与无线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时频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应用其的基站与无线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56292A CN101056292A CN 200610072329 CN200610072329A CN101056292A CN 101056292 A CN101056292 A CN 101056292A CN 200610072329 CN200610072329 CN 200610072329 CN 200610072329 A CN200610072329 A CN 200610072329A CN 101056292 A CN101056292 A CN 1010562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band
- frequency
- sub
- transmission
- distri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时频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包括:A.将工作带宽划分为大于一个的子带,每个小区选择至少一个子带作为本小区的主频子带,剩余部分作为本小区的副频子带;B.将每个小区的主频子带分配给该小区的分散传输或集中传输,将每个小区的副频子带分配给该小区的分散传输或集中传输。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时频资源分配装置及应用其的基站与无线通信系统。应用本发明以后,能够将分散传输子带尽量集中在主频子带或者尽量集中在副频子带,因此在采用软频率复用时,分散传输用户能够尽可能多地占用频率资源,所以能够显著地提高分集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时频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应用其的基站与无线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二代移动通信以时分多址(TDMA)和窄带码分多址(CDMA)为主要的接入技术,例如全球移动通信(GSM)系统和CDMA IS-95移动通信系统。三代移动通信以宽带CDMA为主要的接入技术,例如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和WCDMA移动通信系统。在CDMA技术中,一个用户的数据符号将占用所有的载频宽度,不同的用户或用户数据通过扩频码来进行区分。由于多径信道破坏了扩频码之间的正交性,使得CDMA技术成为一个自干扰的系统,因此,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无法满足宽带无线通信的要求。
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需要支持语音、数据、音频、视频、图像等广泛的业务类型。为了支持多种业务类型,要求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支持更高的数据速率、更高的频谱效率、完善的服务质量(QoS)保障机制,提供更好的移动性支持和无线网络覆盖,实现为用户随时随地提供通信服务的目标。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载波技术成为宽带无线通信的热点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将一个宽带载波划分为多个子载波,并在多个子载波上同时传输数据,在多数的系统应用当中,子载波的宽度小于信道的相干宽度,这样在频率选择性信道上,每个子载波上的衰落为平坦衰落,这样就减少了符号间的干扰,并且不需要复杂的信道均衡,适合高速数据的传输。多载波技术有多种形式,如正交频分复用(OFDM)、多载波CDMA(MC-CDMA)、多载波直接扩展CDMA(MC-DS-CDMA)、多音调CDMA(MT-CDMA)、多载波TDMA(MC-TDMA)、时频域二维扩展、以及在以上基础上的多种扩展技术。
OFDM技术是多载波技术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技术。在OFDM技术中,在频域内将给定信道分成许多正交子信道,并且允许子载波频谱部分重叠,只要满足子载波间相互正交,就可从混叠的子载波上分离出数据信号。
图1A示出了OFDM技术中用户数据传输过程示意图,如图1A所示,用户数据首先经过信道编码和交织处理,并采用一些调制方法、如二相制相移键控信号(B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调制、四相制相移键控信号(QPSK,Quaternary Phase Shift Keying)调制、正交幅度调制(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等形成符号,然后经过OFDM操作调制到射频上。在OFDM操作中,首先将符号进行串行/并行转换,形成多个低速的子数据流,每个数据流占用一个子载波;子数据流到子载波的映射可通过离散傅立叶反变换(IDFT)或快速傅立叶反变换(IFFT)实现;同时OFDM技术使用循环前缀(CP)作为保护间隔,大大减少甚至消除了码间干扰,并且保证了各信道之间的正交性,从而大大减少了信道间的相互干扰。
自1993年开始,陆续出现了强多载波调制与CDMA相结合的技术,目前通常将这些技术划分为频域扩展和时域扩展两大类,如图1B所示,用户数据在经过信道编码、交织和调制后形成符号,形成的符号在进行OFDM操作之前频域或时域的扩展。如果只对符号进行频域扩展,则称为MC-CDMA;如果只对符号进行时域扩展,则称为MC-DS-CDMA;如果对符号进行的频域扩展和时域扩展同时存在,则称为时频域二维扩展的多载波技术。
通过以上描述可见,多载波的映射通过IDFT或IFFT实现,各子载波之间频谱互相重叠且保持正交,并可通过使用循环前缀来克服符号间的干扰。在OFDM技术中,也可通过加窗的方法加快子载波频谱的带外衰减,也存在一些技术手段避免使用循环前缀。这样,多载波技术中用户数据传输过程如图1C所示,用户数据首先经过调制处理,该调制处理可包括信道编码、交织、符号调制以及时域和/或频域扩展等一系列操作,通过调制处理后得到的数据在进行了串行/并行转换后,以一定的技术手段映射到多个子载波上去,这些子载波可为正交的,也可为非正交的,然后再经过并行/串行调制到射频上去。
OFDM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被首次提出,但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OFDM技术一直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应用。当时OFDM技术的发展遇到了很多难于解决的问题,首先,OFDM操作要求各个子载波之间相互正交,尽管理论上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可很好地实现这种调制方式,但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当时提供的技术手段,如此复杂的实时傅立叶变换设备在当时是根本无法实现的。此外,发射机振荡器和接收机振荡器的稳定性以及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线性要求等因素也成为实现OFDM技术的制约条件。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解决了FFT的实现问题,随着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的发展,OFDM技术开始从理论向实际应用转化。
OFDM技术凭借其固有的对时延扩展较强的抵抗力和较高的频谱效率两大优势迅速成为研究的焦点,并被多个国际规范所采用,如欧洲数字音频广播(DAB)、欧洲数字视频广播(DVB)、高性能无线局域网(HIPERLAN,High Performance Local Area Network)、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无线局域网、IEEE802.16无线城域网等系统均采用OFDM技术。在2004年举行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无线接入网络(RAN,Radio Access Network)会议上,多载波技术成为主要讨论的接入技术。
由于在干扰受限的CDMA系统中的频率复用因子为1,这样不但频谱效率高,而且不需要进行频率规划,简化了网络规划。但在多载波系统中,频率复用因子1并不能达到最优的频谱效率。
在多载波系统中,多个用户通过占用不同的时频资源复用在一起。在3GPP技术报告25.814中指出,EUTRA系统上下行分别采用SC-FDMA技术和OFDMA技术。该报告还提到,不论上下行,用户数据都可以有两种复用方式,即集中传输(Localized Transmission)和分散传输(DistributedTransmission)。前者将一定时间单位(例如一个时隙)内一定数量的相邻子载波(子带)组合成最小时频资源单位分配给用户,如图2A所示;后者将一定时间单位内一定数量分散的子载波组合成最小时频资源单位分配给用户,以达到频率分集的效果。其中分散传输又可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非跳频模式,即用户在一定时间单位内,在相邻的符号上占用的子载波位置一样,如图2B所示;另一种是跳频模式,即用户在不同的符号上占用的子载波位置可以改变,如图2C所示。图2A-2C中灰色格子表示一个用户占用的时频资源,频率单位是一个或相邻的几个子载波。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510067540.2、申请名称为“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频率软复用的方法”的专利申请中,申请人提出了一种频率软复用的方案。在该方案中,在小区内部保留了频率复用因子1,在小区边界则通过频率分组规划来降低小区之间的干扰,以改善小区边界的通信质量和频谱效率。具体的做法是:将所有的子载波分成N组,每个小区选择其中的一组作为本小区的主子载波,其他子载波作为本小区的副子载波,分别对主子载波和副子载波设置不同的发射功率门限。一般地,主子载波的发射功率门限高于副子载波的发射功率门限。通过为相邻小区选择不同的主子载波,并且给小区边界的用户分配功率较大的主子载波,来降低小区边界的干扰。
根据该方法,对于小区边界,使用频率复用因子为3的频率复用方案,对于小区内部,使用频率复用因子为1的频率复用方案,由于对小区内部限制发射功率,形成复用因子为1的孤岛覆盖。通过在一个小区的不同区域设置不同的频率复用因子,一方面解决了连续覆盖情况下相邻小区的干扰问题,提高了小区边界的通信速率;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宝贵的频率资源,实现了高速率通信,根据该申请提出的方法,可通过一种可控制的方式解决小区间的干扰问题,有利于无线资源管理策略的实施,使得网络的运行更加稳定。
然而,当采用频率软复用的方案时,由于主副子载波的分割和用户的资源分配分别独立进行,容易导致分配给单个用户的资源中既包含主子载波又包含副子载波的情况,这显然有悖于软复用方案的初衷,也就不能解决小区边界的干扰问题。比如,在一个软频率复用的具体实现方案中,提出主频率子带(主频带)和副频率子带(副频带)的概念,这些子带的宽度与现有技术方案中的子带宽度保持一致。由于主频子带和副频子带的划分与分散传输子带和集中传输子带的划分仍然分别独立进行,使得同种传输子带中既包含主频子带又包含副频子带的情况仍然存在。虽然通过综合考虑发射功率和信道条件可以解决集中传输与频率软复用结合的问题,但是对于分散传输,单个用户只能占用分散传输子带中的主频子带或者副频子带,从而极大限制了用户的分集性能。尤其对于必须使用主频的小区边界用户,由于主频子带较少,位于分散传输子带中的主频子带就更少,这个问题就愈加突出。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时频资源分配方法,以使得当采用软频率复用时,分散传输用户可以尽可能多地占用频率资源,从而提高分集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时频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包括:
A、将工作带宽划分为大于一个的子带,每个小区选择至少一个子带作为本小区的主频子带,剩余部分作为本小区的副频子带;
B、将每个小区的主频子带分配给该小区的分散传输或集中传输,将每个小区的副频子带分配给该小区的分散传输或集中传输。
所述步骤B包括:将所有主频子带分配为分散传输子带,且将所有副频子带分配为集中传输子带。
所述步骤B包括:将所有主频子带分配为集中传输子带,且将所有副频子带分配为分散传输子带。
所述步骤B包括:将整个工作带宽分配为分散传输子带,或者将整个工作带宽分配为集中传输子带。
所述步骤B包括:只分配主频子带或者只分配副频子带给同一个数据块。
所述步骤A包括:当主频子带个数增加时,在不影响干扰协调的前提下,保留主频子带个数较小时的主频子带作为新的主频子带。
所述步骤A包括:选择一个子带或者多于一个且均匀分布的子带作为本小区的主频子带。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时频资源分配装置,该装置包括:
主副频带划分模块,用于将工作带宽划分为大于一个的子带,每个小区选择至少一个子带作为本小区的主频子带,剩余部分作为本小区的副频子带;
传输子带划分模块,用于将每个小区的主频子带分配给该小区的分散传输或集中传输,将每个小区的副频子带分配给该小区的分散传输或集中传输;
所述主副频带划分模块与传输子带划分模块连接。
所述传输子带划分模块,用于将所有主频子带分配为分散传输子带,且将所有副频子带分配为集中传输子带。
所述传输子带划分模块,用于将所有主频子带分配为集中传输子带,且将所有副频子带分配为分散传输子带。
所述传输子带划分模块,用于将整个工作带宽分配为分散传输子带,或者用于将整个工作带宽分配为集中传输子带。
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为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
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时频资源分配装置。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基站和与基站通信的移动台,
其中所述基站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时频资源分配装置,并且所述基站用于将分配给主频子带、副频子带、集中传输和分散传输的时频资源信息通知移动台;
移动台,用于根据所述时频资源信息调整用于接收信息的时频位置。
从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看出,在本发明中,以工作带宽作为操作对象。这里的工作带宽通常指的是系统带宽,例如1.25M、2.5M、5M、10M、20M带宽;也可以指系统带宽内划分的一段独立的频带,每个这样的独立频带在一个固定的时间(例如一个子帧)内都有自己特定的用户群,亦即同一用户不能同时占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带宽。最常见的情况是把20M的系统带宽划分为两个10M的工作带宽。
在本发明中,首先将工作带宽划分为大于一个的子带,每个小区选择至少一个子带作为本小区的主频子带,剩余部分作为本小区的副频子带;然后将每个小区的主频子带分配给该小区的分散传输或集中传输,将每个小区的副频子带分配给该小区的分散传输或集中传输。因此,应用本发明以后,在为用户分配时频资源的时候,同时还考虑了频率软复用的主副频划分,使得两者能够有机结合,所以能够将分散传输子带尽量集中在主频子带或者尽量集中在副频子带。因此,在采用软频率复用时,应用本发明后,分散传输用户能够尽可能多地占用频率资源,从而显著地提高分集性能。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了OFDM技术中用户数据传输过程示意图;
图1B示出了频域/时域扩展技术中用户数据传输过程示意图;
图1C示出了多载波技术中用户数据传输过程示意图;
图2A示出了集中传输的示范性实施例;
图2B示出了分散传输非跳频模式的示范性实施例;
图2C示出了分散传输跳频模式的示范性实施例;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时频资源分配方法的示范性流程示意图;
图4A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时频资源分配的示范性实施例;
图4B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时频资源分配的示范性实施例;
图4C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时频资源分配的示范性实施例;
图4D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时频资源分配的示范性实施例;
图4E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时频资源分配的示范性实施例;
图5为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时频资源分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表达得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的主要思想是:当为用户分配时频资源的时候,同时考虑频率软复用的主副频划分方式,使得分配时频资源与频率软复用的主副频划分相互有机结合,从而提高系统性能。也就是,首先将工作带宽划分为大于一个的子带,每个小区选择至少一个子带作为本小区的主频子带,剩余部分作为本小区的副频子带;然后,将每个小区的主频子带分配给该小区的分散传输或集中传输,将每个小区的副频子带分配给该小区的分散传输或集中传输。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时频资源分配方法的示范性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示范性流程包括:
步骤301:将工作带宽划分为大于一个的子带,每个小区选择至少一个子带作为本小区的主频子带,剩余部分作为本小区的副频子带。
在这里,以工作带宽作为操作对象。这里的工作带宽通常指的是系统带宽,例如1.25M、2.5M、5M、10M、20M带宽;也可以指系统带宽内划分的一段独立的频带,每个这样的独立频带在一个固定的时间(例如一个子帧)内都有自己特定的用户群,亦即同一用户不能同时占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带宽。其中优选选择一个子带或者多于一个且均匀分布的子带作为本小区的主频子带。并且,优选当主频子带个数增加时,在不影响干扰协调的前提下,保留主频子带个数较小时的主频子带作为新的主频子带。
步骤302:分别对主频子带和副频子带进行资源分配,将每个小区的主频子带分配给该小区的分散传输和/或集中传输,将每个小区的副频子带分配给该小区的分散传输和/或集中传输。
在这里,优选可以分配所有主频子带作为集中传输子带,且分配所有副频子带作为分散传输子带;或者,也可以分配所有主频子带作为分散传输子带,且分配所有副频子带作为集中传输子带。
优选地,将整个工作带宽分配为集中传输子带。
优选地,将整个工作带宽分配为分散传输子带。其中,优选将所有的主频子带分配给需要大功率发射或接收的分散传输用户。
优选地,当分散传输必须占用主频、且占用频带个数少于主频子带个数时,分配一部分主频带作为分散传输子带,分配其余频带作为集中传输子带。
优选地,当分散传输必须占用主频,且占用频带个数多于主频子带个数时,分配所有主频子带和一部分副频子带作为分散传输子带,分配其余频带作为集中传输子带。其中,优选将所有的主频子带分配给需要大功率发射或接收的分散传输用户。
优选地,当分散传输只占用副频,且占用频带个数少于副频子带个数时,分配一部分副频子带作为分散传输子带,分配其余频带作为集中传输子带。
优选地,在步骤302分配一个子带或者多于一个且均匀分布的子带作为分散传输子带。并且,优选当分散传输子带个数增加时,保留分散传输子带个数较小时的分散传输子带作为新的分散传输子带。而且,步骤302所述分散传输既可以为非跳频模式分散传输,又可以是跳频模式分散传输。
在各种分配方式中,其中一个较优选实施例是使集中传输子带与分散传输子带的划分与主副频子带的划分完全保持一致。即分配所有主频子带作为集中传输子带,分配所有副频子带作为分散传输子带;或者分配所有主频子带作为分散传输子带,分配所有副频子带作为集中传输子带。
在各种分配方式中,优选只分配主频子带或者只分配副频子带给同一个数据块。
此处的无线通信系统优选为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更优选地,所述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为正交频分复用无线通信系统,或为多载波码分多址无线通信系统,或为多载波直接扩展码分多址无线通信系统,或为多音调码分多址无线通信系统,或为多载波时分多址无线通信系统,或为时频域二维扩展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
图4A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时频资源分配的示范性实施例。第一实施例对应于当分散传输必须占用主频、且占用频带个数少于主频子带个数时,分配一部分主频带作为分散传输子带,分配其余频带作为集中传输子带的情况。图4B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时频资源分配的示范性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对应于可以分配所有主频子带作为分散传输子带,且分配所有副频子带作为集中传输子带;图4C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时频资源分配的示范性实施例,第三实施例对应于当分散传输必须占用主频,且占用频带个数多于主频子带个数时,分配所有主频子带和一部分副频子带作为分散传输子带,分配其余频带作为集中传输子带的情况;图4D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时频资源分配的示范性实施例,第四实施例对应于当分散传输只占用副频,且占用频带个数少于副频子带个数时,分配一部分副频子带作为分散传输子带,分配其余频带作为集中传输子带的情况;图4E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时频资源分配的示范性实施例,第五实施例对应于当分配所有主频子带作为集中传输子带,且分配所有副频子带作为分散传输子带的情况。
在图4A-4E所示的例子中,将工作带宽划分为若干个子带,并且将1/3的子带划分为主频子带,且这些子带均匀分布。在第一实施例中,分散传输占用总资源的1/6,且均在主频子带;在第二实施例中,分散传输占用总资源的1/3,且均在主频子带;在第三实施例中,分散传输占用总资源的2/3,其中一半在主频子带,一半在副频子带;在第四实施例中,分散传输占用总资源的1/3,且均在副频子带;在第五实施例中,分散传输占用总资源的2/3,且均在副频子带。在这些实例中,分散传输占用的子带比较均匀地分布在整个频域。图4A-4E中斜纹区域表示分散传输子带,其余空白区域表示集中传输子带。
另外,在第六实施例中,分散传输还可以占用全部工作带宽;在第七实施例中,集中传输还可以占用全部工作带宽。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以上虽然列出了频带划分和频带分配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可以具有各种的实施形式。
同时,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时频资源分配装置。图5为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时频资源分配装置500的结构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500包括:
主副频带划分模块501,用于将工作带宽划分为大于一个的子带,每个小区选择至少一个子带作为本小区的主频子带,剩余部分作为本小区的副频子带;
传输子带划分模块502,用于分别对主频子带和副频子带进行资源分配,将每个小区的主频子带分配给该小区的分散传输和/或集中传输,将每个小区的副频子带分配给该小区的分散传输和/或集中传输。
所述主副频带划分模块501与传输子带划分模块502连接。
优选地,传输子带划分模块502,可以用于将所有主频子带分配为分散传输子带,且将所有副频子带分配为集中传输子带,或者将所有主频子带分配为集中传输子带,且将所有副频子带分配为分散传输子带。
优选地,传输子带划分模块502,可以用于将整个工作带宽分配为分散传输子带,优选地,传输子带划分模块502还可以用于将其中的主频子带分配给需要大功率发射或接收的分散传输用户。
优选地,传输子带划分模块502,可以用于将整个工作带宽分配为集中传输子带。
优选地,传输子带划分模块502,可以用于当分散传输必须占用主频、且占用频带个数少于主频子带个数时,分配一部分主频子带作为分散传输子带,分配其余频带作为集中传输子带。
优选地,传输子带划分模块502,还可以用于当分散传输必须占用主频、且占用频带个数多于主频子带个数时,分配所有主频子带和一部分副频子带作为分散传输子带,分配其余频带作为集中传输子带,优选地,传输子带划分模块502还可以用于将其中的主频子带分配给需要大功率发射或接收的分散传输再户。
优选地,传输子带划分模块502,还可以用于当分散传输只占用副频、且占用频带个数少于副频子带个数时,分配一部分副频子带作为分散传输子带,分配其余频带作为集中传输子带。
优选地,传输子带划分模块502,可以用于只分配主频子带或者只分配副频子带给同一个数据块。
优选地,主副频带划分模块501,可以用于当主频子带个数增加时,在不影响干扰协调的前提下,保留主频子带个数较小时的主频子带作为新的主频子带。主副频带划分模块501,还可以用于选择一个子带或者多于一个且均匀分布的子带作为本小区的主频子带。
传输子带划分模块502,还可以用于当分散传输子带个数增加时,保留分散传输子带个数较小时的分散传输子带作为新的分散传输子带。传输子带划分模块502,还可以用于分配一个子带或者多于一个且均匀分布的子带作为分散传输子带。
可以意识到,能够将本发明应用到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中,以实现对通信系统的时频资源分配。比如,可以将上述任意一种时频资源分配装置应用到基站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时频资源分配装置与基站进行耦合以实现通信连接是明显的,所以对此不进行赘述。
同样,本发明还可以应用到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中。通常,所应用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基站和与基站通信的移动台,其中基站包括上述的任意一种时频资源分配装置,并且基站用于将分配给主频子带、副频子带、集中传输和分散传输的时频资源信息通知移动台,从而移动台能够根据所述时频资源信息调整用于接收信息的时频位置。
以上描述中,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其中这些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但是并不局限于:正交频分复用无线通信系统,或为多载波码分多址无线通信系统,或为多载波直接扩展码分多址无线通信系统,或为多音调码分多址无线通信系统,或为多载波时分多址无线通信系统,或为时频域二维扩展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
综上所述,应用本发明后,在为用户分配时频资源的时候,同时考虑频率软复用的主副频划分方法,使得两者有机结合,从而提高了系统性能。具体地,本发明能够使分散传输子带尽量集中在主频子带或者尽量集中在副频子带,从而使得采用软频率复用时,分散传输用户可以尽可能多地占用频率资源,显著地提高分集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时频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A、将工作带宽划分为大于一个的子带,每个小区选择至少一个子带作为本小区的主频子带,剩余部分作为本小区的副频子带;
B、将每个小区的主频子带分配给该小区的分散传输或集中传输,将每个小区的副频子带分配给该小区的分散传输或集中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时频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将所有主频子带分配为分散传输子带,且将所有副频子带分配为集中传输子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时频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将所有主频子带分配为集中传输子带,且将所有副频子带分配为分散传输子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时频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将整个工作带宽分配为分散传输子带,或者将整个工作带宽分配为集中传输子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时频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只分配主频子带或者只分配副频子带给同一个数据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时频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当主频子带个数增加时,在不影响干扰协调的前提下,保留主频子带个数较小时的主频子带作为新的主频子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时频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选择一个子带或者多于一个且均匀分布的子带作为本小区的主频子带。
8、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时频资源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主副频带划分模块,用于将工作带宽划分为大于一个的子带,每个小区选择至少一个子带作为本小区的主频子带,剩余部分作为本小区的副频子带;
传输子带划分模块,用于将每个小区的主频子带分配给该小区的分散传输或集中传输,将每个小区的副频子带分配给该小区的分散传输或集中传输;
所述主副频带划分模块与传输子带划分模块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时频资源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子带划分模块,用于将所有主频子带分配为分散传输子带,且将所有副频子带分配为集中传输子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时频资源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子带划分模块,用于将所有主频子带分配为集中传输子带,且将所有副频子带分配为分散传输子带。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时频资源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子带划分模块,用于将整个工作带宽分配为分散传输子带,或者用于将整个工作带宽分配为集中传输子带。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时频资源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为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
13、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基站包括如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时频资源分配装置。
14、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基站和与基站通信的移动台,
其中所述基站包括如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时频资源分配装置,并且所述基站用于将分配给主频子带、副频子带、集中传输和分散传输的时频资源信息通知移动台;
移动台,用于根据所述时频资源信息调整用于接收信息的时频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10072329 CN101056292A (zh) | 2006-04-14 | 2006-04-14 | 时频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应用其的基站与无线通信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10072329 CN101056292A (zh) | 2006-04-14 | 2006-04-14 | 时频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应用其的基站与无线通信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56292A true CN101056292A (zh) | 2007-10-17 |
Family
ID=38795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610072329 Pending CN101056292A (zh) | 2006-04-14 | 2006-04-14 | 时频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应用其的基站与无线通信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056292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17401A (zh) * | 2008-11-21 | 2011-10-12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基站、通信方法、副载波分配方法以及副载波分配程序 |
CN101730239B (zh) * | 2008-10-24 | 2012-05-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小区频率资源的分配方法及终端信道质量指示值反馈装置 |
WO2016179838A1 (en) * | 2015-05-14 | 2016-11-17 | Nec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
WO2019148499A1 (en) * | 2018-02-05 | 2019-08-08 | Nec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devices of resource mapping for data transmission and of data receiving |
CN110402542A (zh) * | 2017-04-19 | 2019-11-01 |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 信号处理电路、使用该电路的分布式存储器、rom及dac |
-
2006
- 2006-04-14 CN CN 200610072329 patent/CN101056292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30239B (zh) * | 2008-10-24 | 2012-05-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小区频率资源的分配方法及终端信道质量指示值反馈装置 |
CN102217401A (zh) * | 2008-11-21 | 2011-10-12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基站、通信方法、副载波分配方法以及副载波分配程序 |
WO2016179838A1 (en) * | 2015-05-14 | 2016-11-17 | Nec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
CN110402542A (zh) * | 2017-04-19 | 2019-11-01 |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 信号处理电路、使用该电路的分布式存储器、rom及dac |
CN110402542B (zh) * | 2017-04-19 | 2023-03-28 |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 信号处理电路、使用该电路的分布式存储器、rom及dac |
WO2019148499A1 (en) * | 2018-02-05 | 2019-08-08 | Nec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devices of resource mapping for data transmission and of data receiving |
US11632761B2 (en) | 2018-02-05 | 2023-04-18 | Nec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devices of resource mapping for data transmission and of data receiving |
US12127227B2 (en) | 2018-02-05 | 2024-10-22 | Nec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devices of resource mapping for data transmission and of data receiving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651985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a plurality of data symbo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7835750B2 (en) | Multi-carrier wireless network using flexible fractional frequency reuse | |
CN1783861A (zh) | 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频率软复用的方法 | |
CN1943143A (zh) | 在使用正交频分多址方案的通信系统中控制传输功率的装置和方法 | |
CN1902840A (zh) | 正交频分多址蜂窝系统中划分资源空间、分配物理信道以及分派功率的方法 | |
JP4869802B2 (ja) | 送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 |
CN1968239A (zh) | 用于多小区正交频分多址系统的载波分配方法 | |
CN1875596A (zh) | 在正交频分多址通信系统中分配子信道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1064701A (zh) | 一种发送测量导频的方法及其用户终端、系统 | |
CN101064904B (zh) | 广播组播业务的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 |
CN101056292A (zh) | 时频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应用其的基站与无线通信系统 | |
CN101047683A (zh) | 一种无线信号发射/接收方法及发射/接收装置 | |
CN1964548A (zh) | 软频率复用的方法 | |
CN1953364B (zh) | 一种多载波系统小区内的信道实现方法 | |
CN1913508B (zh) | 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信号调制方法及其调制装置 | |
CN1855907A (zh) | 频率复用因子为1的多载波系统中的资源分配方法 | |
CN1889545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数据映射传送的方法 | |
CN1819489A (zh) | 传输信号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蜂窝系统 | |
CN101043499A (zh) | 在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捕获信道上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 |
CN1881853A (zh) |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时频资源的分配方法 | |
CN1859054A (zh) | 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时间软复用的方法 | |
CN1893410A (zh) | 实现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频率复用、调制方法及接入设备 | |
CN1992701A (zh) | 一种交错型正交频分复用的接入方法及装置 | |
CN1960353A (zh) | 为复用业务数据设置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系统 | |
CN1567765A (zh) | Ofdma系统中新的导频传输和分配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