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52002A - 无线局域网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局域网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52002A CN101052002A CNA2007100937211A CN200710093721A CN101052002A CN 101052002 A CN101052002 A CN 101052002A CN A2007100937211 A CNA2007100937211 A CN A2007100937211A CN 200710093721 A CN200710093721 A CN 200710093721A CN 101052002 A CN101052002 A CN 10105200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al area
- wireless local
- wlan
- area network
- access poi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91—Mapping quality of service [QoS] requir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2—Inter-network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线局域网系统。映射表保存有线部分的服务质量信息和无线部分的服务质量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服务质量信息转换器,在接收到从移动通信网络到无线局域网终端的经封装的分组时,获取已被赋予所述分组的有线部分的服务质量信息,并且在映射表中找出与有线部分的服务质量信息相对应的无线部分的服务质量信息。服务质量信息转换器随后利用该无线部分的服务质量信息来将经封装的分组无线地发送到无线局域网终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WLAN网络和3GPP网络的互配(interworking),更具体而言涉及无线局域网和3GPP网络的互配中的QoS控制。
背景技术
目前,在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中,正朝着用于连接3GPP网络和WLAN(无线局域网)的规范的标准化前进。
当连接并协调WLAN网络和3GPP网络的操作时,适当的QoS(服务质量)控制是为用户提供维持期望质量的服务所必需的。3GPP对在链接3GPP网络和WLAN网络时的QoS的研究结果反映在3GPP TR 23.836v.1.0.0(2005-11)中:“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Specification Group Services and System Aspects:Quality of Service(QoS)andpolicy aspects of 3GPP-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interworking(Release 7)(以下称之为“3GPP TR23.836 v.1.0.0”)
图1示出了在互配3GPP网络和WLAN网络时的QoS配置。该配置在3GPP TR23.836 v.1.0.0的图5.2中公开。
参考图1,当经由3GPP网络在WLAN终端(WLAN UE)和外部终端(TE)之间提供端到端服务时,在建立在WLAN UE和PDG(分组数据网关)之间的载体(3GPP IP接入载体服务)91和建立在WLAN UE和WLAN AN(接入网络)之间的载体(WLAN载体服务)92中的每一个中执行QoS控制。以下将建立在WLAN UE和PDG之间的载体称为“3GPP载体”。以下将建立在WLAN UE和WLAN AN之间的载体称为“WLAN载体”。
在3GPP网络中应用的是利用3GPP流量种类的QoS。根据IEEE802.11e标准的QoS被应用在WLAN网络的无线部分中。利用3GPP流量种类实现QoS的系统和利用IEEE 802.11e标准实现QoS的系统的设置内容和方法是不同的。
此外,作为3GPP网络和WLAN网络的互配,还规定了一种用于在3GPP网络和WLAN终端之间建立IPSec(IP安全性)隧道的方法。该IPSec隧道对应于图1所示的3GPP载体91。从3GPP网络的角度来看,WLAN网络被定位为仅用于传输IP分组的传输路径,因此3GPP网络在QoS控制时不会考虑WLAN网络的状态和配置。
图2是示出3GPP流量种类和赋予IP分组头部的DSCP(差别服务码点)值的映射的表。该表是作为3GPP TR23.836 v.1.0.0的附录A中的表3公开的。可以设想,图1所示的PDG在封装要利用IPSec隧道传送到WLAN UE的IP分组时,将会利用图2的映射表确定赋予IP头部的DSCP值。
如上所述,根据IEEE 802.11e标准的QoS被应用在WLAN网络的无线部分中。IEEE 802.11e标准规定了四个接入类别,作为实现无线部分的优先级控制的分组发送队列,并且还规定了接入种类和802.1d标签之间的映射。
图3是示出接入类别和802.1d标签的映射的表。该表由IEEE 802.11e规定,并且作为3GPP TR23.836 v.1.0.0的附录A中的表A1公开。在图1所示的WLAN AN中,在利用WLAN载体(WLAN载体服务)将IP分组传送到WLAN UE时,可考虑根据图3的映射表确定接入类别。
但是,上述技术具有如下所述的问题。
当互配3GPP网络和WLAN网络时,3GPP网络中的QoS控制和WLAN网络中的QoS控制是各自独立实现的。
当设置IPSec隧道时,WLAN UE和PDG执行QoS协商并确定3GPP流量种类。此时,如前所述,WLAN网络的配置和状态未被考虑。另一方面,只传输IPSec隧道的IP分组的WLAN网络不考虑QoS协商结果。
因此,为WLAN网络中的所有用户设置诸如“尽力而为”这样的统一QoS值(接入类别),并且基于这些设置执行QoS控制。因此,适合于诸如VoIP和流式传输之类的实际服务的QoS控制未得以实现,从而提高了由延迟或数据丢失导致的服务质量降低的危险。
因此,在互配3GPP网络和WLAN网络时,尚不能够在WLAN网络的无线部分中实现适当的QoS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系统,它使得在互配3GPP网络和无线局域网时能够实现适当的QoS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是与移动通信网络互配的无线局域网的接入点设备,它包括映射表和QoS信息转换器。
映射表保存有线部分的QoS信息和无线部分的QoS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
QoS信息转换器在接收到从移动通信网络到无线局域网终端的经封装的分组时,获取已被赋予这些分组的有线部分的QoS信息,从映射表获取与有线部分的QoS信息相对应的无线部分的QoS信息,并且利用该无线部分的QoS信息来将经封装的分组无线地发送到无线局域网终端。
根据本发明,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在接收到下行链路分组时,从这些分组获取有线部分的QoS信息,获取与有线部分的QoS信息相对应的无线部分的QoS信息,并利用该无线部分的QoS信息来无线地发送。因此,可以使移动通信网络的QoS控制与无线局域网的QoS控制相关联,并且可以在无线局域网的无线部分中实现适当的QoS控制。
从以下参考附图的描述中,将清楚看出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互配3GPP网络和WLAN网络的情形下的QoS配置;
图2是示出3GPP流量种类和赋予IP分组头部的DSCP值的映射的表;
图3是示出接入类别和802.1d标签的映射的表;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配置的框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WLAN-AP的配置的框图;
图6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QoS配置;
图7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的下行链路数据通信的视图;
图8示出DSCP映射表;
图9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接入类别映射表的示例;
图10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数据通信的视图;
图11是给出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的数据通信的QoS有关的操作的示意表示的序列图;
图12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配置的框图;
图13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策略控制设备16对接入类别映射表的控制的示例;
图14A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策略控制设备16对接入类别映射表的控制的另一示例;
图14B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策略控制设备16对接入类别映射表的控制的另一示例;
图15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配置的框图;
图16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配置的框图;
图17是示出WLAN控制设备的配置的框图;
图18示出802.1d标签映射表的示例;
图19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WLAN-AP的配置的框图;
图20示出第四实施例中的接入类别映射表;
图21示出当策略控制设备被添加到第四实施例时,该策略控制设备对802.1d标签映射表的控制的示例;
图22A示出当策略控制设备被添加到第四实施例时,该策略控制设备对802.1d标签映射表的控制的另一示例;以及
图22B示出当策略控制设备被添加到第四实施例时,该策略控制设备对802.1d标签映射表的控制的另一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说明参考附图给出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细节。
第一实施例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配置的框图。参考图4,在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WLAN网络10和3GPP网络11被互连,以使WLAN网络10和3GPP网络11能够互配。利用该互配,WLAN终端12能够经由WLAN网络10连接到3GPP网络11。
WLAN网络10包括无线连接到WLAN终端12的WLAN-AP(WLAN接入点)13,并且还可包括例如有线部分中的诸如路由器这样的通信设备(未示出)。
3GPP网络11包括PDG(分组数据网关)14,该PDG 14是用于连接到分组数据网络的网关,并且PDG 14协同WLAN网络10处理WLAN终端12的IP分组。WLAN网络10的WLAN-AP 13和3GPP网络11的PDG14彼此相连,以使WLAN网络10和3GPP网络11之间能够互配。
WLAN终端12管理用于保存IP分组发送中使用的QoS信息的DSCP映射表。该DSCP映射表记录3GPP流量种类和赋予IP头部的DSCP值的对应关系。DSCP值是用于差别服务优先级控制中的控制信息,输出优先级和排队由这些值确定。
WLAN终端12与PDG 14建立IPSec隧道15,利用用于执行QoS协商的SIP(会话发起协议)来确定3GPP流量种类。
当经由PDG 14发送IP分组时,WLAN终端12封装这些分组以便通过IPSec隧道15传送。此时,WLAN终端12参考DSCP映射表,获取与出的3GPP流量种类相对应的DSCP值,将这些DSCP值添加到经封装的IP分组的头部,并且通过IPSec隧道15传送。
在接收到来自PDG 14的已封装的IP分组时,WLAN终端12进一步解封这些IP分组以获取数据。解封是解除已被封装的IP分组的封装的过程。
PDG 14管理保存用于IP分组发送的QoS信息的DSCP映射表。该DSCP映射表与WLAN终端12所保存的表相同。
PDG 14与WLAN终端12建立IPSec隧道15,并且利用SIP来执行QoS协商,以确定3GPP流量种类。
当封装IP分组以便发送到WLAN终端12时,PDG 14参考DSCP映射表,获取将被设置在IP封装的IP头部中的DSCP值,并将这些DSCP值设置在供IPSec隧道传送的经封装的IP分组的头部中。
在通过IPsec隧道从WLAN终端12接收到已封装的IP分组时,PDG14进一步解封这些IP分组。
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WLAN-AP的配置的框图。参考图5,WLAN-AP 13包括QoS信息转换器21和接入类别映射表22。
接入类别映射表22记录DSCP和WLAN接入类别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DSCP值是赋予经封装的IP分组的头部的QoS信息,而WLAN接入类别是WLAN网络10的无线部分的QoS信息。
当在下行链路方向上接收到经封装的IP分组时,QoS信息转换器21获取这些IP分组的IP头部中的DSCP值,并参考接入类别映射表以找出作为无线部分的QoS信息的WLAN接入类别。QoS信息转换器21随后利用找到的WLAN接入类别来无线地发送IP分组到WLAN终端12。
下面的说明涉及WLAN终端12和PDG 14的数据通信,该说明按下行链路方向和上行链路方向划分。
图6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QoS配置。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QoS控制在建立在WLAN终端12和PDG 14之间的3GPP载体和建立在WLAN终端12和WLAN-AP 13之间的WLAN载体中执行。
对于下行链路数据通信,WLAN-AP 13参考赋予已被PDG 14封装的IP分组的IP头部的DSCP值,以确定WLAN接入类别。通过这样使3GPP载体的QoS控制与WLAN载体的QoS控制相关联,可在WLAN网络的无线部分中执行适当的QoS控制。
图7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的下行链路数据通信的图。参考图7,在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PDG 14首先封装和发送IP分组。与预先通过QoS协商确定的3GPP流量种类相对应的DSCP值在IP封装的IP头部中描述。当确定这些DSCP值时,PDG 14参考DSCP映射表。
图8示出DSCP映射表。参考图8,示出了3GPP流量种类和DSCP值的对应关系。该表是作为3GPP TR23.836 v.1.0.0的表A3公开的表。换言之,PDG 14执行3GPP TR23.836 v.1.0.0中规定的操作。
在WLAN网络10的有线部分中,基于经封装的IP分组的IP头部中的TOS字段中描述的DSCP值来执行优先级控制。
在接收到来自PDG 14的经封装的IP分组时,WLAN-AP 13从赋予IP分组的头部的DSCP值获取WLAN接入类别,该WLAN接入类别是无线部分的QoS信息。
当获取WLAN接入类别时,WLAN-AP 13参考接入类别映射表。图9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接入类别映射表的示例。参考图9,示出了DSCP值和WLAN接入类别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IEEE 802.11e标准中,如图9所示的四个WLAN接入类别被定义作为用于执行无线部分的优先级控制的分组发送队列。这四个接入类别为:背景(用于背景流量:AC_BK)、尽力而为(用于尽力而为型:AC_BE)、视频(用于视频传送:AC_VI)以及语音(用于语音:AC_VO)。
在优先级控制中,在每个接入类别中设置一个优先级参数。通过在无线部分中实现使用优先级参数的优先级控制,具有高优先级的接入类别的数据被给予更多的发送机会。
WLAN-AP 13使用这些WLAN接入类别来发送IP分组到WLAN终端12。
WLAN终端12解封从WLAN-AP 13接收到的IP分组,以获取数据。
图10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数据通信的视图。参考图10,在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WLAN终端12首先执行IP封装,然后向WLAN-AP 13发送IP分组,在该IP分组中,向头部赋予了与预先通过QoS协商确定的3GPP流量种类相对应的DSCP值。
在WLAN网络10的有线部分中,基于经封装的IP分组的IP头部中的TOS字段中记录的DSCP值来执行优先级控制。
PDG 14在接收到经封装的IP分组之后,解封IP分组以获得数据。
在IEEE 802.11e标准中,仅为下行链路方向规定了无线部分的QoS控制,而对于上行链路方向,在从WLAN-AP 13到PDG 14的有线部分中仅执行使用TOS字段(DSCP)的优先级控制。
图11是示出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的数据通信的QoS有关的操作的示意表示的序列图。参考图11,WLAN终端12和PDG 14执行QoS协商以确定3GPP流量种类(步骤101)。
在从PDG 14到WLAN终端12的下行链路方向上的数据通信中,PDG 14封装下行链路IP分组(步骤102)。PDG 14随后获取与步骤101中确定的3GPP流量种类相对应的DSCP值,并且将这些DSCP值赋予经封装的IP分组的头部,并发送这些IP分组到WLAN-AP 13(步骤103)。
在接收到经封装的IP分组时,WLAN-AP 13从IP分组的头部获得DSCP值,并确定与这些DSCP值相对应的WLAN接入类别(步骤104)。WLAN-AP 13随后利用这些WLAN接入类别来无线地发送IP分组到WLAN终端12。
WLAN终端12在接收到经封装的IP分组后,解封IP分组以获得数据(步骤105)。
另一方面,在从WLAN终端12到PDG 14的上行链路方向上的数据通信中,WLAN终端12封装上行链路IP分组(步骤106),并且进一步赋予将与QoS协商中确定的3GPP流量种类相对应的DSCP值,并发送到WLAN-AP 13(步骤107)。WLAN-AP 13在接收到经封装的IP分组后,不加更改地将IP分组发送到PDG 14。
PDG 14在接收到经封装的IP分组后,解封IP分组以获得数据(步骤108)。
根据前述说明中描述的本实施例,WLAN终端12和3GPP网络11中的PDG 14通过将已由QoS协商确定的3GPP流量种类转换为DSCP值并随后封装IP分组,来向彼此发送IP分组和从彼此接收IP分组。WLAN-AP 13在接收到从PDG 14到WLAN终端12的下行链路IP分组时,从头部获得DSCP值,并随后将DSCP值转换成与DSCP值相对应的WLAN接入类别,以无线地发送IP分组到WLAN终端12。通过这样使3GPP网络的QoS控制与WLAN网络的QoS控制相关联,实现了WLAN网络的无线部分中的适当的QoS控制。
第二实施例
图12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配置的框图。参考图12,与第一实施例中一样,WLAN网络10和3GPP网络11在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互连。
与第一实施例中一样,WLAN网络10包括无线地连接到WLAN终端12的WLAN-AP 132和132,并且还可包括有线部分中的诸如路由器之类的通信设备(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WLAN网络10还包括策略控制设备16。
WLAN-AP 131和132以及有线部分的通信设备参考IP分组的DSCP值来执行QoS控制和流量控制。这些WLAN-AP 131和132和有线部分中的通信设备的QoS控制和流量控制的操作可通过设置操作信息的参数来更改。
策略控制设备16是用于实现对WLAN网络10中的操作信息的集中控制的设备,并且在QoS控制中,保存了接入类别映射表,用于记录DSCP值和WLAN接入类别的对应关系。
在第一实施例中,采用了每个WLAN-AP 13各自管理接入类别映射表的配置,但在第二实施例中,策略控制设备16实现了对接入类别映射表的集中控制。策略控制设备16还从WLAN-AP 131和132收集流量信息。策略控制设备16随后基于从WLAN-AP 131和132收集的流量信息和其执行集中控制的接入类别映射表,动态地更改QoS控制和流量控制的操作。这里,策略控制设备16向WLAN-AP 131和132以及有线部分的通信设备指示QoS控制和流量控制的参数设置。
收集的流量信息的示例包括在每个WLAN-AP 131和132的管辖范围内的WLAN终端12的数目,以及指示每个WLAN-AP 131和132向下属的WLAN终端12提供的服务(QoS值)的信息。
基于每个WLAN-AP 131和132的管辖范围内的WLAN终端12的数目,策略控制设备16确定接受新呼叫的可取性,作为流量控制参数。例如,在下属WLAN终端12的数目超过规定阈值的WLAN-AP 13中,可以拒绝接受新呼叫。
策略控制设备16还基于指示每个WLAN-AP 131和132向下属WLAN终端12提供的服务的信息确定无线部分中的负载状态。策略控制设备16随后执行诸如基于该负载状态确定应用到新呼叫的QoS值和改变现有呼叫的QoS值之类的操作。
策略控制设备16还可为WLAN网络的每个有线部分,即为每个VLAN收集这些类型的流量信息。或者,策略控制设备16可为WLAN的每个无线部分,即为每个虚拟AP收集这些类型的流量信息。策略控制设备16还可以基于针对每个VLAN或每个虚拟AP的流量信息考虑到高层网络,例如ISP网络17或3GPP网络14,并且实现对于每个高层网络不同的QoS控制和流量控制的参数设置。
本实施例的WLAN-AP 131和132反映了策略控制设备16在其自身的接入类别映射表中报告的QoS信息,并且基于该表实现了QoS控制。
WLAN-AP 131和132和WLAN网络10的有线部分的通信设备根据从策略控制设备16传输来的参数设置实现QoS控制和流量控制。
根据前述说明中描述的本实施例,策略控制设备16从每个WLAN-AP131和132收集流量信息,并且基于该流量信息,动态地更改WLAN网络10中的每个设备中的QoS控制和流量控制,从而适当的QoS控制可根据当时的状况而实时地实现。此外,本实施例实现了适合于每个高层网络的QoS控制。
下面的说明涉及利用本实施例的策略控制设备16对接入类别映射表进行的动态控制的示例。
图9示出WLAN-AP 131和132中使用的接入类别映射表的示例,但是策略控制设备16也可动态地控制该接入类别映射表的设置。在这种情况下,策略控制设备16可基于从WLAN-AP 131和132获取的流量信息来控制接入类别映射表。
图13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利用策略控制设备16对接入类别映射表进行的控制的示例。如果高层网络限于由单个运营商实现的网络(例如3GPP网络),则在利用接入类别映射表进行的QoS控制中不需要考虑高层网络之间的资源竞争。
例如,策略控制设备16可默认使用图9所示的接入类别映射表,并且可以基于从WLAN-AP 131和132获取的流量信息来控制接入类别映射表。当策略控制设备16基于流量信息确定向语音和视频分配足够的无线带宽成问题时,策略控制设备16可限制高层网络对语音和视频的QoS需求。
当限制语音和视频的QoS需求时,策略控制设备16可改写接入类别映射表,如图13所示。这样,语音和视频被限制到与尽力而为相同的优先级。
图14A和图14B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策略控制设备16对接入类别映射表的控制的其他示例。在由不同运营商实现的多个高层网络的情况下,在利用接入类别映射表进行的QoS控制中,可考虑高层网络之间的资源竞争。
例如,可以使策略控制设备16能够设置对于每个高层网络不同的接入类别映射表,并随后基于从WLAN-AP 131和132获取的流量信息控制每个接入类别映射表。例如,针对3GPP网络的接入类别映射表可以按图14A所示的方式设置,而针对ISP网络的接入类别映射表可以按图14B所示的方式设置。
第三实施例
图15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配置的框图。参考图15,与第一实施例中一样,WLAN网络10和3GPP网络11可在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互连。
与第二实施例中一样,WLAN网络10可包括WLAN-AP 131和132以及策略控制设备18,并且还可包括有线部分中的通信设备(未示出)。
第二实施例的策略控制设备16是用于实现对WLAN网络10中的操作信息的集中控制的设备。但是,在第三实施例中,3GPP网络11中的PDG14实现对WLAN网络10和包括3GPP网络11在内的高层网络的集中控制。
第三实施例中的策略控制设备18具有收集来自WLAN-AP 131和132的流量信息并将其报告给PDG 14以及将已从PDG 14报告的与WLAN网络有关的操作信息的参数设置报告给WLAN-AP 131和132和有线部分的通信设备的能力。
第三实施例的PDG 14实现对WLAN网络10的接入类别映射表的集中控制。PDG 14经由策略控制设备18从WLAN-AP 131和132收集流量信息。PDG 14还获得3GPP网络11中的流量状态。
PDG 14随后基于从WLAN-AP 131和132收集的流量信息、3GPP网络11中的流量状态以及其执行集中控制的接入类别映射表,来动态地改变WLAN网络10中QoS控制和流量控制的操作。这里,策略控制设备16经由策略控制设备18向WLAN-AP 131和132以及有线部分的通信设备指示QoS控制和流量控制的参数设置。
PDG 14还确定接受新呼叫的可取性,并且通过基于WLAN网络中的流量信息和3GPP网络11中的流量状态的确定,来确定与WLAN终端12的QoS协商中的QoS值。
本实施例的WLAN-AP 131和132在其自身的接入类别映射表中反映经由策略控制设备18从PDG 14报告来的QoS信息,并且基于该表实现QoS控制。
WLAN-AP 131和132和WLAN网络10的有线部分的通信设备根据经由策略控制设备18从PDG 14报告来的参数设置实现QoS控制和流量控制。
根据前述说明中描述的本实施例,图14从WLAN-AP 131和132收集流量信息,并且基于该流量信息和3GPP网络的流量状态动态地改变WLAN网络10中的每个设备中的QoS控制和流量控制,从而适当的QoS控制可根据WLAN网络和3GPP网络的流量状态而实时实现。此外,可为每个高层网络实现适当的QoS控制。
第四实施例
图16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配置的框图。参考图16,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的WLAN网络10和3GPP网络11被互连。该WLAN网络10和3GPP网络11能够互配。该互配使得能够经由WLAN网络10将WLAN终端12连接到3GPP网络11。WLAN终端12、3GPP网络11以及该3GPP网络11内的PDG 14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
WLAN网络10包括无线地连接到WLAN终端12和WLAN控制设备31的WLAN-AP(WLAN接入点)32,并且还可包括无线部分中的诸如路由器之类的通信设备(未示出)。从PDG 14发送到WLAN终端12的经封装的IP分组经由WLAN控制设备31在PDG 14和WLAN-AP 32之间传递。
图17是示出WLAN控制设备的配置的框图。参考图17,WLAN控制设备31包括QoS信息转换器41和802.1d标签映射表42。
802.1d标签映射表42记录作为赋予经封装的IP分组的头部的QoS信息的DSCP值和用于以太网的优先级控制的802.1d标签之间的对应关系。图18示出802.1d标签映射表的示例。参考图18,示出了DSCP值和8D标签之间的对应关系。
QoS信息转换器41在接收到来自PDG 14的下行链路方向上的经封装的IP分组时,获取这些IP分组的IP头部中的DSCP值,并参考802.1d标签映射表42以找出802.1d标签。QoS信息转换器41随后赋予找到的802.1d,并将IP分组发送到WLAN-AP 32。
图19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WLAN-AP的配置的框图。参考图19,WLAN-AP 32包括QoS信息转换器51和接入类别映射表52。
接入类别映射表52记录802.1d标签和WLAN接入类别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WLAN接入类别是WLAN网络10的无线部分的QoS信息。图20示出第四实施例中的接入类别映射表。参考图20,示出了802.1d标签和WLAN接入类别之间的对应关系。
QoS信息转换器51在接收到来自WLAN控制设备31的下行链路方向上的经封装的分组时,获取802.1d标签,并随后参考接入类别映射表以找出作为无线部分的QoS信息的WLAN接入类别。QoS信息转换器51接下来使用找到的WLAN接入类别来将IP分组无线地发送到WLAN终端12。
图20所示的接入类别映射表是作为3GPP TR23.836 v.1.0.0中的表A1公开的表。换言之,WLAN-AP 32执行由3GPP TR23.836 v.1.0.0规定的操作。
根据前述说明中描述的本实施例,WLAN终端12和3GPP网络11中的PDG 14向彼此发送IP分组并从彼此接收IP分组,这些IP分组已在将QoS协商中确定的3GPP流量种类转换成DSCP值之后被封装。WLAN控制设备31在接收到从PDG 14到WLAN终端12的下行链路IP分组时,从这些分组的头部获取DSCP值,并随后向WLAN-AP 32发送已被赋予与这些DSCP值相对应的802.1d标签的分组。WLAN-AP 32在接收到来自WLAN控制设备31的分组时,将已被赋予这些分组的802.1d标签转换成WLAN接入类别,并随后将IP分组无线地发送到WLAN终端12。通过以这种方式使3GPP网络的QoS控制与WLAN网络的QoS控制相关联,可在WLAN网络的无线部分中实现适当的QoS控制。此外,本实施例的WLAN-AP 32只执行3GPP TR23.836 v.1.0.0中规定的操作,因此本实施例的WLAN-AP提供了多功能性和兼容性。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二或第三实施例中一样,操作信息受到集中控制,并且QoS控制可进一步被动态地改变。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或第三实施例中描述的策略控制设备可被添加到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或者,第二或第三实施例的策略控制设备的功能也可被添加到本实施例的WLAN控制设备31。
图18示出了WLAN控制设备31中使用的802.1d标签映射表的示例,但是策略控制设备可实现对该802.1d标签映射表的设置的动态控制。在这种情况下,策略控制设备可基于从WLAN-AP 32获得的流量信息来控制802.1d标签映射表。
图21示出当策略控制设备被添加到第四实施例时,利用该策略控制设备对802.1d标签映射表进行的控制的示例。如果高层网络限于由单个运营商实现的网络(例如3GPP网络),则在利用802.1d标签映射表进行的QoS控制中不需要考虑高层网络之间的资源竞争。
例如,策略控制设备可默认使用图16所示的802.1d标签映射表,并随后基于从WLAN-AP 32获取的流量信息来控制802.1d标签映射表。在基于流量信息确定向语音和视频分配足够的无线带宽成问题时,策略控制设备可限制高层网络对语音和视频的QoS需求。
当限制语音和视频的QoS需求时,策略控制设备可改写802.1d标签映射表,如图21所示,从而语音和视频被限制到与尽力而为相同的优先级。
图22A和图22B示出当策略控制设备被添加到第四实施例时,该策略控制设备对802.1d标签映射表的控制的其他示例。当存在由不同运营商实现的多个高层网络时,在利用802.1d标签映射表进行的QoS控制中,可考虑高层网络之间的资源竞争。
例如,可以采用允许对于每个高层网络有不同的802.1d标签映射表设置的配置,其中策略控制设备基于从WLAN-AP 32获取的流量信息来控制每个802.1d标签映射表。例如,针对3GPP网络的802.1d标签映射表可以按图22A所示的方式设置,而针对ISP网络的接入类别映射表可以按图22B所示的方式设置。
虽然已经利用具体术语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这种描述仅是说明性的,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改变和变化。
Claims (16)
1.一种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该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是与移动通信网络互配的无线局域网的接入点,包括:
映射表,用于保存有线部分的服务质量信息和无线部分的服务质量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
服务质量信息转换器,用于在接收到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到无线局域网终端的经封装的分组时,获取已被赋予所述这些分组的所述有线部分的服务质量信息,从所述映射表获取与所述有线部分的服务质量信息相对应的所述无线部分的服务质量信息,并且利用所述无线部分的服务质量信息来将所述经封装的分组无线地发送到所述无线局域网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其中所述有线部分的服务质量信息是在差别服务中使用的DSCP值,所述无线部分的服务质量信息是无线局域网接入类别。
3.一种无线局域网系统,包括: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以及
布置在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和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之间的第一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下行链路分组,找出与在所述移动通信网络中已赋予所述下行链路分组的DSCP值相对应的802.1d标签,并将所述这些802.1d标签添加到所述下行链路分组;
其中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从所述第一控制设备接收已被赋予所述802.1d标签的所述下行链路分组;找出与所述802.1d标签相对应的无线局域网接入类别;并且利用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类别来将所述下行链路分组发送到所述无线局域网终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局域网系统,还包括第二控制设备,用于:收集来自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的流量信息,基于所述流量信息确定操作信息,并且将所述操作信息报告给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
其中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将其自身设备的流量信息报告给所述第二控制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控制设备的由所述第二控制设备确定的操作信息,并且将所述操作信息用于服务质量控制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局域网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控制设备通过基于所述流量信息连续地确定在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中使用的所述映射表并将所述映射表作为所述操作信息发送到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来实现对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的所述映射表的动态控制。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局域网系统,还包括第三控制设备,用于收集来自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的流量信息,将所述流量信息报告给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并且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接收在所述移动通信网络中已基于所述流量信息确定的操作信息,并将所述操作信息报告给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
其中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经由所述第三控制设备将其自身设备的流量信息报告给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经由所述第三控制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已在所述移动通信网络中确定的操作信息,并且将所述操作信息用于服务质量控制中。
7.一种无线局域网控制设备,用于控制与移动通信网络互配的无线局域网的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该无线局域网控制设备包括:
映射表,用于保存在差别服务中使用的DSCP值和802.1d标签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
服务质量信息转换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下行链路分组,获取在所述移动通信网络中已赋予所述下行链路分组的DSCP值,从所述映射表找出与所述DSCP值相对应的802.1d标签并将所述这些802.1d标签添加到所述下行链路分组,并且将所述下行链路分组发送到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
8.一种允许无线局域网和移动通信网络互配的通信系统,包括:
属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分组数据网关设备,用于在经由所述无线局域网与无线局域网终端建立隧道之后,通过与所述无线局域网终端协商来确定有线部分的服务质量信息,并且在利用所述隧道传送经封装的分组时,将所述有线部分的服务质量信息添加到所述分组;以及
属于所述无线局域网的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用于在接收到从所述分组数据网关设备到所述无线局域网终端的经封装的分组时,找出与已赋予所述分组的所述有线部分的服务质量信息相对应的无线部分的服务质量信息,并且利用所述无线部分的服务质量信息来将所述经封装的分组无线地发送到所述无线局域网终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有线部分的服务质量信息是在差别服务中使用的DSCP值,所述无线部分的服务质量信息是无线局域网接入类别。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从所述分组数据网关设备接收已被赋予所述DSCP值的所述下行链路分组,找出与所述DSCP值相对应的无线局域网接入类别,并且利用所述接入类别来将所述下行链路分组发送到所述无线局域网终端。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系统,还包括布置在所述分组数据网关设备和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之间的第一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分组数据网关设备的下行链路分组,找出与已由所述分组数据网关设备赋予所述下行链路分组的DSCP值相对应的802.1d标签,并将所述802.1d标签添加到所述下行链路分组;
其中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从所述第一控制设备接收已被赋予所述802.1d标签的所述下行链路分组,找出与所述802.1d标签相对应的无线局域网接入类别,并且利用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类别来将所述下行链路分组发送到所述无线局域网终端。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二控制设备,用于收集来自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的流量信息,基于所述流量信息确定操作信息,并且将所述操作信息报告给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
其中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将其自身设备的流量信息报告给所述第二控制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控制设备的已在所述第二控制设备中确定的操作信息,并且将所述操作信息用于服务质量控制中。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控制设备通过基于所述流量信息连续地确定在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中使用的所述映射表并将所述映射表作为所述操作信息发送到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来实现对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的所述映射表的动态控制。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局域网系统,还包括第三控制设备,用于收集来自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的流量信息,将所述流量信息报告给所述分组数据网关设备,并且从所述分组数据网关设备接收已在所述分组数据网关设备中确定的操作信息,以将所述操作信息报告给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
其中所述分组数据网关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三控制设备的所述流量信息,基于所述流量信息确定所述操作信息,以将所述操作信息报告给所述第三控制设备;并且
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经由所述第三控制设备将其自身设备的流量信息报告给所述分组数据网关设备,经由所述第三控制设备接收来自所述分组数据网关设备的已在所述分组数据网关设备中确定的操作信息,并且将所述操作信息用于服务质量控制中。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分组数据网关设备通过基于所述流量信息连续地确定在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中使用的所述映射表并经由所述第三控制设备将所述映射表作为所述操作信息发送到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来实现对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的所述映射表的动态控制。
16.一种用于允许无线局域网和3GPP移动通信网络的互配的数据通信方法,所述数据通信方法包括:
在无线局域网终端和所述3GPP移动通信网络的分组数据网关设备中执行服务质量协商,以确定3GPP流量种类;
所述分组数据网关设备将在差别服务中使用的与所述3GPP流量种类相对应的DSCP值添加到头部,以发送经封装的下行链路分组;并且
接收到来自所述分组数据网关设备的所述下行链路分组的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找出与已添加到所述无线局域网分组的所述DSCP值相对应的无线局域网接入类别,并且利用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类别来将所述无线局域网分组无线地发送到所述无线局域网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103992 | 2006-04-05 | ||
JP2006103992 | 2006-04-05 | ||
JP2006103992A JP4935156B2 (ja) | 2006-04-05 | 2006-04-05 | 無線lan装置、無線lanシステム、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ータ通信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52002A true CN101052002A (zh) | 2007-10-10 |
CN101052002B CN101052002B (zh) | 2014-02-19 |
Family
ID=38218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093721.1A Active CN101052002B (zh) | 2006-04-05 | 2007-04-05 | 无线局域网系统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817611B2 (zh) |
EP (2) | EP1843530B1 (zh) |
JP (1) | JP4935156B2 (zh) |
CN (1) | CN101052002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39790A (zh) * | 2010-04-06 | 2013-02-2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装置、信息处理装置和无线通信控制方法 |
CN103327566A (zh) * | 2011-12-19 | 2013-09-25 | 思科技术公司 | 用于运营商服务和因特网的资源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
CN103796250A (zh) * | 2012-10-31 | 2014-05-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确定回传网络中wlan业务qos的方法和系统 |
CN103906146A (zh) * | 2012-12-27 | 2014-07-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WLAN和分组核心网之间的QoS对齐的方法 |
CN104756545A (zh) * | 2012-10-26 | 2015-07-01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samog承载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
CN104813702A (zh) * | 2013-06-09 | 2015-07-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控制无线局域网流量的方法和无线局域网网关 |
CN106255112A (zh) * | 2016-08-19 | 2016-12-21 |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 无线局域网接入方法及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90040945A1 (en) * | 2007-08-10 | 2009-02-12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tilizing global traffic flow parameters for packet-based networks |
JPWO2009084561A1 (ja) * | 2007-12-28 | 2011-05-19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サービス提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8040864B2 (en) * | 2008-05-28 | 2011-10-18 | Broadcom Corporation | Map indicating quality of service for delivery of video data to wireless device |
CN101360047A (zh) * | 2008-08-07 | 2009-02-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服务质量映射关系传递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JP5354574B2 (ja) * | 2008-10-30 | 2013-11-27 | 岩崎通信機株式会社 | パケット通信制御装置及びパケット通信制御方法 |
US20100260098A1 (en) * | 2009-04-10 | 2010-10-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eader compression for ip relay nodes |
WO2010133911A1 (en) * | 2009-05-20 | 2010-11-2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ystem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priority information for use in scheduling the transmission of data |
CN101932040B (zh) * | 2009-06-26 | 2014-01-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寻呼处理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
US8213800B1 (en) * | 2009-07-17 | 2012-07-03 | Tellabs Operations, Inc. | Wireless backhaul communication using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
US20110113146A1 (en) * | 2009-11-10 | 2011-05-12 | Li Gordon Yong | Dynamic quality of service (qos) setup over wired and wireless networks |
US8885471B2 (en) | 2010-10-07 | 2014-11-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uplink traffic differentiation support for ciphered tunnels |
US8913509B2 (en) * | 2010-10-25 | 2014-12-16 |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 Quality of service management in a fixed wireless customer premises network |
US8358590B2 (en) * | 2010-12-29 | 2013-01-22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data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network |
US9438384B2 (en) | 2011-03-08 | 2016-09-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roviding multiple retransmission policies for a single data stream by mapping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 (DSCP) bit fields to media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 (MPDU) bit fields |
US9258344B2 (en) * | 2011-08-01 | 2016-02-09 | Intel Corporation | Multi-hop single sign-on (SSO) for identity provider (IdP) roaming/proxy |
US9210728B2 (en) * | 2011-12-19 | 2015-12-08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operator services and internet |
CN102595486A (zh) * | 2012-03-01 | 2012-07-18 | 东南大学 | 超高速无线局域网中多业务调度方法 |
CN103379546B (zh) * | 2012-04-19 | 2016-08-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分流的方法和装置 |
US9668161B2 (en) | 2012-07-09 | 2017-05-30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associated with a service flow router |
JP6137848B2 (ja) * | 2013-01-29 | 2017-05-31 | フリービット株式会社 | ネットワーク通信システム |
ES2941246T3 (es) * | 2013-04-29 | 2023-05-19 | Alcatel Lucent | QoS de extremo a extremo cuando se integran redes de acceso distintas de 3GPP de confianza y redes principales de 3GPP |
US9819469B2 (en) * | 2013-07-01 | 2017-11-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enabling quality of service (QoS) on WLAN for traffic related to a bearer on cellular networks |
US9578647B2 (en) | 2013-08-29 | 2017-02-2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3GPP bearer-based QoS model support on WiFi |
JP2016039467A (ja) * | 2014-08-07 | 2016-03-22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パケット優先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方法 |
EP3261406B1 (en) * | 2015-02-20 | 2022-05-25 | Fujitsu Limited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
US9900911B2 (en) | 2015-05-15 | 2018-02-20 | Mediatek Inc. | QoS provisioning for LTE-WLAN aggregation |
WO2016190789A1 (en) * | 2015-05-22 | 2016-12-0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Radio access nodes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
CN107925905B (zh) * | 2015-08-19 | 2021-09-2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处理向wlan载波卸载drb的方法和无线通信系统 |
EP3148151B1 (en) * | 2015-09-23 | 2021-03-31 | Vodafone GmbH |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network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a data communication |
EP4274373A3 (en) * | 2016-10-17 | 2024-01-17 | Sk Telecom Co., Ltd. |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qos control method in wireless section |
US10159010B1 (en) * | 2017-10-24 | 2018-12-18 | Cisco Technology, Inc. | Extending a QoS indicator through WLAN to an electronic device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
JP2022154101A (ja) * | 2021-03-30 | 2022-10-13 | サイレックス・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 無線アクセスポイント、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プログラ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TE343886T1 (de) * | 1999-03-17 | 2006-11-15 | Broadcom Corp | Netzwerkvermittlung |
JP3620582B2 (ja) | 2000-02-24 | 2005-02-16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ネットワーク管理システム |
GB2369526B (en) * | 2000-11-24 | 2003-07-09 | 3Com Corp | TCP Control packet differential service |
US7050396B1 (en) * | 2000-11-30 | 2006-05-23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establishing bi-directional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treatment of flows in a network |
US20030093526A1 (en) | 2001-11-13 | 2003-05-15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 V.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quality of service signaling for wireless mac layer |
AU2003243346A1 (en) | 2002-06-06 | 2003-12-22 | Thomson Licensing S.A. | Interworking function (iwf) as logical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rnc) for hybrid coupling in an interworking between wlan and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JP3792631B2 (ja) | 2002-09-30 | 2006-07-05 |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 パケット伝送方法及び装置、それを用いた基地局装置、無線lan端末装置、無線lanシステム |
DE60310966T2 (de) * | 2002-10-03 | 2007-10-11 | Cisco Technology, Inc., San Jose | Verfahren, durch das eine drahtlose station vor der assoziation mit einem zugangspunkt eines drahtlosen netzwerks netzwerkmetriken bestimmen kann |
JP4058326B2 (ja) * | 2002-10-17 | 2008-03-05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無線基地局、制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
JP3721160B2 (ja) | 2002-11-29 | 2005-11-30 |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 無線LANシステム、通信端末、LAN制御装置、及びQoS制御方法 |
JP2004236030A (ja) | 2003-01-30 | 2004-08-19 | Fujitsu Ltd | ネットワーク状況に基づくポリシー適用方式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
KR20050067677A (ko) * | 2003-12-29 | 2005-07-0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노드와 외부 인터넷 망과의 통신에서의 데이터 전송장치 및 방법 |
EP1759551B1 (en) * | 2004-06-24 | 2009-08-19 | Spyder Navigations L.L.C. | Transfer of packet data in system comprising mobile terminal, wireless local network and mobile network |
EP1638261A1 (en) * | 2004-09-16 | 2006-03-2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Configuring connection parameters in a handover between access networks |
US8238326B2 (en) * | 2004-11-18 | 2012-08-07 | Ruckus Wireless, Inc. | Maintaining consistent network connections while moving through wireless networks |
CN101379853B (zh) * | 2006-02-22 | 2013-03-27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无线接入系统和无线接入方法 |
-
2006
- 2006-04-05 JP JP2006103992A patent/JP493515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
- 2007-03-27 EP EP20070104949 patent/EP1843530B1/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7-03-27 EP EP20120190106 patent/EP2555475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7-04-04 US US11/730,537 patent/US7817611B2/en active Active
- 2007-04-05 CN CN200710093721.1A patent/CN101052002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982858B2 (en) | 2010-04-06 | 2015-03-17 | Fujitsu Limited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
CN102939790B (zh) * | 2010-04-06 | 2017-02-1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装置、信息处理装置和无线通信控制方法 |
CN102939790A (zh) * | 2010-04-06 | 2013-02-2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装置、信息处理装置和无线通信控制方法 |
CN103327566A (zh) * | 2011-12-19 | 2013-09-25 | 思科技术公司 | 用于运营商服务和因特网的资源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
CN103327566B (zh) * | 2011-12-19 | 2018-02-09 | 思科技术公司 | 用于运营商服务和因特网的资源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
CN104756545A (zh) * | 2012-10-26 | 2015-07-01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samog承载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
CN104756545B (zh) * | 2012-10-26 | 2018-10-30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samog承载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
CN103796250A (zh) * | 2012-10-31 | 2014-05-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确定回传网络中wlan业务qos的方法和系统 |
CN103796250B (zh) * | 2012-10-31 | 2018-06-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确定回传网络中wlan业务qos的方法和系统 |
WO2014101505A1 (zh) * | 2012-12-27 | 2014-07-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WLAN和分组核心网之间的QoS对齐的方法 |
CN103906146A (zh) * | 2012-12-27 | 2014-07-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WLAN和分组核心网之间的QoS对齐的方法 |
CN103906146B (zh) * | 2012-12-27 | 2018-08-03 |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WLAN和分组核心网之间的QoS对齐的方法 |
CN104813702A (zh) * | 2013-06-09 | 2015-07-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控制无线局域网流量的方法和无线局域网网关 |
CN106255112A (zh) * | 2016-08-19 | 2016-12-21 |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 无线局域网接入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843530A3 (en) | 2012-01-18 |
EP1843530A2 (en) | 2007-10-10 |
US7817611B2 (en) | 2010-10-19 |
CN101052002B (zh) | 2014-02-19 |
EP2555475B1 (en) | 2014-12-03 |
EP2555475A1 (en) | 2013-02-06 |
JP2007281754A (ja) | 2007-10-25 |
EP1843530B1 (en) | 2013-05-08 |
US20080049695A1 (en) | 2008-02-28 |
JP4935156B2 (ja) | 2012-05-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52002A (zh) | 无线局域网系统 | |
JP5789015B2 (ja) | 相異なる無線アクセス技術にわたってダウンリンク−アップリンクを分割するマルチ無線アクセス技術レイヤ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N1233180C (zh) | 分组传输调度技术 | |
CN107079462A (zh) | 用于LWA的QoS提供 | |
CN1545365A (zh) | 发送多数据流中的数据分组的方法及装置 | |
CN1860737A (zh) | 使用在wlan接入点与服务提供网络之间的网关节点在wlan接入点上到cdma/umts服务的接入 | |
CN1375966A (zh) | 用实时包传输状态和传输路径阻塞状态的通信质量控制 | |
CN1806457A (zh) | 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 |
CN1805561A (zh) | 蜂窝无线网络中的连接重配置方法 | |
CN1592304A (zh) | 在3g网络中的rsvp处理 | |
CN1968198A (zh) | 一种无线接入承载分组数据业务的QoS管理方法 | |
CN1859614A (zh) | 一种无线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1047586A (zh) | 用于无线mesh网的业务QoS保证方法和装置 | |
CN101064637A (zh) | 保证操作维护数据流服务质量的方法 | |
CN1756230A (zh) | 降低实时业务时延及时延抖动的方法 | |
CN1518302A (zh) | 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和终端 | |
CN101032125A (zh) | 网络阵列、转发器设备及操作转发器设备的方法 | |
CN101061734A (zh) | 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台及无线基站 | |
CN1992671A (zh) | 第三代演进系统中传输ip头压缩数据包的方法 | |
CN1756228A (zh) | 一种在无线网络中进行资源调度的用户装置和方法 | |
CN1214590C (zh) | 控制与业务功能分离的无线接入网络及其通信方法 | |
CN1921346A (zh) | 数据分割级联传送方法 | |
CN1739310A (zh) | 用于控制分组传输的分组业务系统和方法 | |
CN1753510A (zh) | 无线网络构架及应用无线网络构架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 | |
CN1960340A (zh) | 移动通信网络中Iub接口数据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